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枫桥夜泊的诗意

枫桥夜泊的诗意

时间:2023-05-30 09:12:21

第1篇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 一曲《涛声依旧》,使人们又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那个不眠的夜晚。颤动的枫叶在那粉墙黛瓦上洒下片片碎影,支离了多少寒窗的艰辛,破灭了多少功名的梦想。 乌篷船,黄滕酒,如豆灯火对愁眠。枫桥边,寒山寺,声声钟声催人泪。风吹叶落,哗哗啦啦。几只孤寂的夜游鸟,悲切地嘶鸣,落拓的诗人轻声叹息:这叶扁舟我该行驶何方?舱内飘进几片红霜的枫叶,透过残灯微微泛红,也许家乡的枫叶也该这么红了。舱外漆黑一片,尘封的记忆开始绽放,深切的思念浮出脑海,泪水涌出心底,汩汩流下。提起笔,蘸蘸墨,姑且写写,心中酸涩: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旁,江枫渔火,月落乌啼,钟声愁眠,一幕幕诗意,发人遐想。那一夜如今夜沁寒,寺院枫桥,更氤氲在这静美的秋气里。星星如豆,遍野寒霜,,孤舟在油灯微弱的生命里若隐若现,漫漫长夜,只听见鸟儿涕泣的声音……寄旅他乡的人怎能不忆起故乡蓄满忧伤,难以入眠。 美好的地方每一个人都想拨开她的面纱。 当张继离开枫桥的那一刻起,很多人踏着他的脚印纷纷来追寻,也留有诗作。北宋孙觌《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欹枕犹闻半夜钟。”清代的王士缜泊舟枫桥,作《夜雨题寒山寺》寄于他兄弟,说:“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十年相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夜半声。”宋代陆游奉命前往巴蜀战场,路经此处写有《宿枫桥》诗:“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还有就是清代诗人黄仲则的《山塘杂诗》写得别有生趣,“寒山迢递镜铺蓝,小泊游仙一枕酣。夜半钟声敲不醒,别来怎不梦江南?”但他们之诗作都无法突出重围,无法跨越《枫桥夜泊》的意境,像给他们营造一种阴影,无法走出。张继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凄美的劫难,是有意抑或是无意,只有这个落第的书生自己知道。 读了那么多诗句,也有令我折服的。清代顺治年间诗人王渔祥,春夜同样乘船来到枫桥,泊于河岸。那是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执火上岸,走到寒山寺门口,题了一首七绝,诗毕,掷笔回船,衣衫尽湿。此气度足可以和张继一较上下,其诗如下: 日暮东塘正落潮,孤蓬泊处雨潇潇。 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吴枫第几桥。 同样的枫桥,不同的意境,却有同样的气魄震慑世人。这里让我想到了他迎风长吟的姿态。卑屈中一种坚韧,不失豪杰的品性。 河水年年依旧,枫桥岁岁屹然。千年的枫桥乘载着多少文化的重量。相约的桥头芳草萋萋,绿柳依依,孤村斜阳杏花飞。桥下,潮起潮落一张网张开,漏走了多年的时光,只希望不要再把这位诗人遗漏。

第2篇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 《枫桥夜泊》 演唱风格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在中国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音乐与诗词的高度结合,结构简洁、规整;诗词本身带有一定的格律,韵味十足。《枫桥夜泊》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创作的声乐套曲《唐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作品以其创作构思的新颖、古朴而雅致的音乐形象塑造,荣获“八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的金奖,成为我国新时期古典诗词歌曲的优秀代表,更成为音乐会上常演不衰的经典曲目。

一、关于《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作者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名作。作此诗是诗人赴京科举不第,为排遣心中苦闷心绪,租一小客船泛舟至苏州枫桥镇,于夜半在船舱内突闻寒山寺钟声,不禁有感提笔之作。唐宋以来的美学思潮,文人讲求韵味,重视艺术作品中的空灵、含蓄、平淡、自然美,故张继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对后世颇有影响。

古朴典雅的《枫桥夜泊》,采用了倒叙手法。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作者走出船舱所见的情景,同时创设了凄凉的情境;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回顾这一夜在船中看见岸边和江心渔火而通宵不寐的心境,为后面情绪的抒发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则表现诗人忧愁、凄冷的心境;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将整首作品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忧愁不安的情绪,最后慢慢平静下来。寥寥四句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而“霜”、“愁”、“寒”、“客”这些字的交织,晕染出作者的一抹愁绪,勾勒出情景交融、淡雅的一幅水墨丹青。作品的情感基调惆怅而忧郁,只有把握好歌曲的创作背景,才能准确把握好作品的情感。

曲作者黎英海先生(1927-2007),四川富顺人。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民族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在西方作曲理论于民族风格结合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振兴与发展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他创作的作品均体现了其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底蕴和独具一格的创作风范,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以三首家喻户晓的唐代绝句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唐诗三首》,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宝库,是中国古典诗词声乐作品的典型代表,而《枫桥夜泊》就是其中之一,采用了江南吟诵式的歌调,诠释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

二、《枫桥夜泊》的演唱风格

《枫桥夜泊》所表现出的美学思想为研究作品的演唱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与依据。除了考虑到作曲者和作品本身的风格外,还应与演唱技巧的把握、情感的处理与钢琴伴奏真正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演绎好作品。

(一)演唱技巧的把握

学习演唱《枫桥夜泊》要在全面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要表现出歌曲的韵味,必须采用一种古朴典雅区别于欧洲传统美声的声音来演唱,轻盈飘逸中带有起伏的张力;同时还要处理好换气分句,因为合理换气对表达词意、抒发感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既能突出歌曲情感又能带动演唱情绪;在咬字吐字上要准确把握作品的特色与风格,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写意的特点。

1.呼吸与音量的运用

《枫桥夜泊》在呼吸的控制与音量的处理上比较复杂。全曲在力度的要求上均以“mp”、“p”为主,除了一处为“f”,恰好符合了诗人孤寂的心境。在演唱第一乐句时,要用弱起音的方法,随之音量加大,在“月落乌啼“处换气;演唱“霜”字时,由于音程跨度较宽,故应气息下沉,腰腹形成对抗才能唱好;句末的“天”字,由于拖得较长,故气息要均匀并逐渐渐弱。在演唱第二乐句时,由于音区比第一乐句要低,故气息相对要少一些,但声音一定要挂在位置上。在演唱第三乐句时,要求高音弱唱,在吸气时注意多吸抬,利用腰腹的对抗将“姑苏”唱好,在“城外”后换气;第四乐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要求身体放松,气息自然下沉,在演唱“到”字时,同样要求多吸抬并腰腹对抗。第五乐句是第四乐句的重复,因为进入尾声,起音时要弱些,气息量也相应减少。

2.共鸣与音色的运用

共鸣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决定歌唱音色不同变化的决定因素。共鸣腔体包括胸腔共鸣、咽腔共鸣、口腔共鸣、鼻腔共鸣、头腔共鸣,其中胸腔共鸣是在整体共鸣中发挥着基础共鸣的重要作用。在歌唱中,各个共鸣腔体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应根据声音的需要将之协调起来。

《枫桥夜泊》作品本身蕴涵着含蓄美与意境美,所以在音色上要控制好,总体要用沉稳而圆润、含蓄且清亮的音色来演绎。在演唱第一乐句时,音色起音要轻,收尾稍慢并且用感慨的语气;第二乐句因为音区较低,应主要运用胸腔共鸣;第三乐句的旋律因为是从高到低的走向,所以音色应浑厚而通畅;第四乐句中“到”字的演唱是全曲的最高音,故运用头腔共鸣,使音色高亢而圆润;第五乐句因是第四乐句的重复,应用低沉的音色来体现凄凉而孤寂的自然环境,以烘托词作者的心境。

3.咬字与吐字的运用

中国的语言特别讲究声调与韵味,只有深入分析中国的语言特点并演绎出特色,才能将古典诗词歌曲的韵味表达出来。在演唱《枫桥夜泊》时,不仅要将字头、字腹、字尾唱清楚,即咬准字头、唱圆字腹、归韵字尾,还要将作品的特有风格演绎好。

在《枫桥夜泊》中,“枫”、“半”的用力部位在嘴唇,发音时应先紧闭嘴唇,然后有力地爆破喷气;“江”的用力部位是舌面与牙,发音时舌面要贴住前硬腭,舌尖抵住下齿龈,使舌面与牙背面相抵而阻挡气息发出的声音;“城”、“寺”、“钟”的用力部位是上下齿峰,发音时上下齿峰间阻气发音;“对”、“到”的用力部位在舌尖,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后紧接着就松开;“火”、“客”的用力部位在喉处,发音时将字头放在喉头。

4.节奏与速度的把握

《枫桥夜泊》类似于古诗的吟诵。作品4/4拍,慢板,52-54拍/分钟。节奏是音乐的核心,所以应把握好节奏的基本律动。整曲以弱起为起音且运用了大量的连音线而形成了切分节奏,故演唱时要根据情感的表达在节奏的把握上做到有快有慢,收放自如。例如“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在节奏上要紧促些;“天”、“眠”、“寺”、“船”则要运用缓慢而柔和的速度来演绎,否则无法表达诗人内心纷杂的心绪。

(二)作品情感的处理

作品的情感表现是歌曲的二度创作,需要歌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声乐教育家、歌唱家俞子正教授在他的随笔《会唱歌的文字——当一位歌唱家沉默的时候》一书中写道:“其他学科的人常常说学音乐的没文化,搞音乐理论的又说唱歌的没文化……唱歌本身就是文化,是别的文化形式无法替代的艺术……”的确,对于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枫桥夜泊》来说,诗的本身就是体现一种文化,一种意境,否则再高超的声乐技巧,若没有文化底蕴做支撑,则只能是唱音符,无法体现中国古典诗词深邃的意境。

《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二十八个字,其中十六个字构成了中国古典诗画中国粹级的元素: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钟声、寒山寺、客船。从这些构成元素可以解读静与动、明与暗的对比。整个画面呈冷色调,映照出诗人凄楚的心境,将秋夜化为一种孤寂、忧愁的意境。只有充分了解并理解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内涵,才能将作品演绎到位。“艺术来源与生活”,在演唱时,只有让情感自然真实地流露并融入声音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才能与听者产生共鸣,也只有好的声音才能将人们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与钢琴伴奏的融合

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承担着展示歌词内容所表现的环境与思想内容,起到渲染气氛、刻画与补充音乐形象、揭示音乐主体与歌者交流对话等作用,并与歌唱形成二重奏的有机合作关系。一位优秀的钢琴伴奏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艺术指导。《枫桥夜泊》的曲作者黎英海先生以虚无缥缈的纯五度音程象征钟声的由远及近作为前奏,接着又出现了三倚音,流水型的音型不断出现,伴有五度叠置的和弦;前奏之后,出现了鲜明的旋律,形成了双旋律的复调。钢琴伴奏与旋律之间的配合设计得自然而然,为演唱者作了意境上的铺陈。中国戏曲般的旋律和诗词的意境相互融合,再诉诸“Lento”的速度,诗词特有的含蓄油然而生;另外,曲作者还采用了雅乐七声调式,而在高潮部分即结尾处又采用了传统的六声调式,故音乐所呈现的风格犹如“仿古建筑”,在运用传统的音乐元素的同时也融汇了现代音乐元素。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半音进行;频繁的调性转换让音乐的色彩变得丰富,也使得钢琴伴奏的色彩更加浓厚。

三、《枫桥夜泊》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自诞生以来,就被广泛传唱于专业艺术领域及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枫桥夜泊》等一些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还被收录于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声乐教材中,丰富了我国高师声乐教学的演唱曲目;在演唱风格和表现方法上,是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补充和发展,在声乐教学特别是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不同的人演唱《枫桥夜泊》,即使用同一种方法演唱,但由于人声音色的不同,因此歌曲呈现出不同的演唱风貌。例如姜家锵与吴碧霞的演唱,二者均运用了民族唱法,演唱风格亲切质朴;但前者的演唱朴实无华、亲切自然,后者的演唱温柔婉亮、清新典雅,彰显了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演唱要求。另外,加强对《枫桥夜泊》之类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训练,有助于学生体会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中强调的以字行腔、以声传情的美学理念与意蕴。有些高等艺术院校已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作为入学考试的必唱曲目,在民族声乐比赛中亦列为比赛的必选曲目。这对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艺术修养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如《枫桥夜泊》的诗句,虽然包蕴了八景,却能从诗句中感受到诗人的孤寂的心境;通过古风雅韵的旋律,让人感受到超越时光隧道的古人情怀,提高了艺术修养与审美品位。

四、结语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中国古典诗词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产物。经过一个世纪的创作实践,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枫桥夜泊》的创作与演唱,既保留了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审美习惯与文化特质,又渗透出了音乐多元文化的艺术品质,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与艺术价值,是民族声乐艺术的一朵奇葩,彰显出文化的民族性。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当前大力提倡构建和谐文化的背景下,加强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更多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被众人传唱,细细品味与感受诗词与旋律相结合、文学与音乐相辉映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人文素质和民族审美能力;也希望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能走出国门,让世人感受到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让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寇红霞.黎英海古诗词艺术歌曲《唐诗三首》的艺术特征及演唱风格[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王国俭.黎英海古诗词艺术歌曲《唐诗三首》演唱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杨孜孜,郑杰,赵丽萍.中国艺术歌曲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第3篇

一、重视朗读——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

《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学习古诗、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诵读。

在教学中,我将形式多样的诵读贯穿于整堂课上,并注意对这首诗的“情感”、“意境”、“画面”的把握。由读正确、读通顺,到读出节奏和韵律,再到读出情感;由个别读、齐读,到师生互动读、教师范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意境,让学生带着不同的目标,一次次地充分朗读诗文,层层深入地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比如在课堂上,我设计了配乐范读的环节:

师:同学们,诗人张继站在枫桥边的小船上,看着夜幕笼罩下的枫桥别有一番景色,他把看到的、听到的都融进了诗句中。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

生:闭目倾听教师范读。

师生互动交流: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让学生一边欣赏范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诗中的景物,这样的教学,学生如临其境,在之后的描述画面时,一幅秋江夜泊图便在他们的语言中诞生了。然后再让学生诵读,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在水乡秋夜的清冷中,羁旅者孤独寂寞的感受和萦绕在心头的缕缕乡愁,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为更好地理解、品悟诗中的愁绪作好铺垫。

二、再现画面——感悟诗歌的独特意境

“诗是说话的画,画是沉默的诗。”我国古代不少诗人往往也是因画生诗,以诗入画。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逼真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想象诗词中那些意蕴深厚、可供咀嚼回味的东西。这样才能使学生走进作者的所见所感,理解作者对语言的提炼,领悟作者画家般的匠心。

《枫桥夜泊》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秋江夜泊图。诗人由远而近,目之所触之景,耳之所闻之声,都透露出暮秋时节的凄凉与冷落,这些景物和声音深深地勾起了诗人飘泊他乡的孤独情怀。在教学中,我运用了传统的简笔画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这样一幅意境幽美的图画。

师:(边说边板画)我听出来,你们看到了月亮落下去了,到处都是寒霜。江边有许许多多的枫树,江面上的渔船亮着几盏渔火,还看到了远处的寒山寺……

师: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眼前的这些景物就是一幅画。你能把诗中看到的,听到的连起来加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生一边看板画,一边描述画面。)

这一教学环节不仅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让诗中的景物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为学生理解诗意、连贯地说出画面提供了一个支点、一根拐杖。这种画面再现的教学情境,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的美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渐入学习佳境,感悟这首诗独特的意境。

三、巧设导语——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意思是假如读者进入了作品所描绘的情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表达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自然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所教内容的总述和解释,对教程的推进和转换,对要点的点拨和升华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应巧设导语,用恰当的导语起承转合,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

《枫桥夜泊》写的是诗人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首先是一幅意境幽美的秋江夜泊图。但是,这秋月、这秋霜、这江枫、这渔火、这秋天的一景一物,在诗人张继的眼中却勾起了他别样的情绪。如何让学生体会这是一个“不眠之夜”、感悟诗人浓浓的“愁绪”?我紧扣题眼“夜”字,巧设导语展开教学。

师:(指板画)深秋的夜晚,这些景物被笼罩在浓浓的夜色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在题目的“夜”字下着重加红点)

交流预设:

(1)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

(2)这是一个黑沉沉的夜晚。

(3)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

师:同学们用眼睛、用耳朵,还通过肌肤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寒冷的、静寂的、黑沉沉的长夜。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寒夜里,一般的人都在哪里?可是诗人张继在哪里?

师生互动:他人在——(生答外地、苏州),是啊,人在旅途;泊在——(生答枫桥),是啊,泊在他乡;宿在——(生答小船上),是啊,宿在客船。

师:诗人张继人在旅途,泊在他乡,宿在客船。请同学们再来轻声地读读诗句,和诗人一样用心去感受,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

交流预设:(漫长、孤独、寂寞、忧伤、不眠……)

第4篇

1、枫桥夜泊的泊释义:停船靠岸。

2、整首诗的意思是: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3、原文: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朝代: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余自从寄幻身于空门后,99年春来苏州灵岩山寺报考佛学院,读书四年。而后奉命挂搭于寒山寺,并进寒山书院从事教学工作,至尽亦有四个春秋了。无心住在此寺中,穿衣吃饭两件事,青灯古佛一卷经;鸟啼花落,钟鸣鼓响;随四时之运转,寒暑之易节,悠闲度日,自有无限之乐趣与妙意。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楼一阁、一殿一堂,乃至清风明月、江枫渔火、画桥流水,皆为我人妙明心中所现之物耳!细心玩味,自可全丑即美、全恶即善、全假即真也。为表聊心,故今作文以记之。

??一、古寒山寺名之由来

??

??据《吴郡图经续记》、《吴郡志》等典籍的记载,寒山寺创建于南梁•天监二年(公元502—519),初名“妙利普明塔院”,至今也有1500余年的历史了,可谓是千年之古刹名蓝也。

??寒山寺的前身是“妙利普明塔院”,招提名义,檀度因缘,皆以塔着。开山有塔,其来久矣!顾名思义,此寺最初只是供养妙利普明菩萨舍利的一个塔院而已,其规模不甚恢弘。但地处枫桥繁华区,邻居运河之要塞,为南北客必经之道,但在当时之影响颇为巨大。故自唐人张继题诗以来,四方游士凡至吴,无不知有寒山寺者。寓贤羁客,临流抒啸,无非霜天钟籁。

??有史料可考,寒山寺亦称“枫桥寺”,最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宋嘉佑中改赐名“普明禅院”。范大成在《吴郡志》中载:“普明禅院,即枫桥寺也。在吴县西十里,旧枫桥妙利普明塔院也。”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仍称枫桥寺(孙觑《枫桥寺记》)。

??元代始复寒山寺之名,元顾仲瑛、汤仲友等诗均题名为寒山寺。其后明、清、民国至今,一直均沿用寒山寺之名。

??之所以古寺由最初之“妙利普明塔院”而改名为寒山寺,一是为了拓建伽蓝;二是为了纪念、追踪寒、拾之遗风。据明•姚广孝之《寒山寺重兴记》载:“唐元和(今注:当为贞观)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着木履,被蓝缕衣,掣风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暑渴则设茗饮,济行旅之渴。挽舟之人,施以草屩,或代共挽。修持多行甚勤。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入岩石而去。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

??如上之文,其意在于说明古寺得名之所以然,细想起来实有其深远意义与历史价值。关于普明菩萨之久远劫前本事,广载于如来诸经论中。如《大宝积经》说,菩萨乃多宝世界,宝积佛前之弟子。《首楞严三昧经》说,文殊菩萨未来世成佛,其名为普明。又《华严经》说,菩萨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代表,作华严法会之参席众。《法华经》说,释迦文佛受记声闻弟子陈憍如未来世成佛,其名为普明。”又“八十八佛名”中,亦有普明佛之名号。虽则诸经论所言不尽全同,然其旨味亦甚吻合,莫非是为了说明普明菩萨远本之难思难议。称“普明菩萨”,意谓菩萨乃倒驾慈航之佛位菩萨,为辅弼王法弘化而示居因位;言“普明佛”,则知菩萨久远劫前早成正觉也。总之,“妙利普明”的意思,就是说此菩萨能以光明普遍照破世间一切痴暗,使大地一切众生同沾妙利。

??关于“寒山子”高僧之示显人间近迹,虽则生卒之年不可考,但《史书》中确有其人其事之记载,况且还有《寒山子诗集》的流传世间。明•姚广孝之《寒山寺重兴记》中亦言:“(寒山)方丈则设寒、拾、丰干之像,不敢忘其所自也。”不过此三老不被世人所识,但其行持超特。据说寒山子长年穴居天台寒岩中,不与世人争;丰干在国清舂米供众,骑虎游松门;拾得在国清为众烧火造饭,心甘情愿。其三老之事迹,具载于《高僧传》、《祖堂集》中。共7页,当前第1页1

本散文作者:曲槐

??世人怀疑寒山子是否曾到过苏州寒山寺?则有诗可作证。如:“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太半入黄泉。渐减如残烛,长流似逝川。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这首五言律诗足以说明寒山子晚年曾取道古运河来苏省亲的事实,不必疑尔!

??菩萨遁迹,游化人间,处处示灭,处处示生,身无定相,居无定所,高深莫测。天台人见大师合缝岩中,苏州人见大师缚峁枫桥。

??开山有塔,以显本地风光之久远,原以宝塔乃如来法身之象征与代表,以示佛法高深广博之不可思议也。稀迁禅师拓建伽蓝,额名曰“寒山寺”,实乃遵循一大时节因缘,以纪念寒、拾、丰干三老示显人间的悲心与用意,进而光大发扬其随意自在的解脱精神。从而使名胜道场与高僧事迹相呼应,为古刹添光,为高僧谱写了光辉一页。可见,希迁禅师之良苦用心也。

??“妙利普明菩萨”显远本,“寒山子”明近迹;塔表如来法身常住世间,寺表僧宝和合同修共住;开山建塔,以重法故;拓建伽蓝,因人名寺,以人显寺,以寺显人,可谓“道在人弘,非道能弘”,开一大时节因缘故。

??元以“为本开迹”、“由迹显本”故,由塔而寺;更为令行人能尊重如来法宝,以“寒山子”之精神秉法而行,以得证如来法身故,额名曰“寒山寺”。如是,则古寒山寺之得名由来,则有深远意义也。

??

??二、几多烟雨几多愁

??佛说,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因缘的聚散,感召了人之生老病死,界之成住坏空。寒山寺作为娑婆世界之一隅净土,亦复如是。在自己古老漫长的15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烟雨稠缪,迭经世变,屡废屡兴。古寺之兴废,引发了后人的感慨与深思,几多烟雨几多愁,佛子之心可鉴也。君不见杜牧有诗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寒山寺,自南梁•天监年间创建以来,至唐•贞观年间因有号“寒山子”的天台高僧取道古运河省亲,在枫桥渔火湾“结茆以居”,以自己超特之道德与行持感化世人,奉行佛法,由是光大古寺门庭,重树妙利宗风。唐•玄宗时,有宗门特眼知识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名曰‘寒山寺’”,由院而寺,规模成具,接机安众,列天下丛林之一。

??“安史之乱”期间,诗人张继举棹返里,途经吴地,古寺钟声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之感慨与警觉,作《枫桥夜泊》诗以抒志。因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故,“天下传诵,黄童白叟皆知有寒山寺也。”从是以后,寒山古寺名声大震,四海皆知,远至东瀛。

??北宋•国初(976—978)年,节度使孙承佑重建佛塔七层,为古寺增色。

??南宋•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古寺遭溃军肆意蹂践。《枫桥寺记》云:“寺僧逃匿,颓檐委地,飘瓦中人。卧见天日,四壁萧然,如逃人家。”

??南宋绍兴四年(1134),有长老法迁者,不明其所自来,亲率徒辈,扶倒补败,节衣缩食,铢积寸累,艰苦备尝,惨淡经营,历时十二年之久,终使“栋宇一新,可支十世”。其见佛塔重修,即费时三年。况又新建水陆院,严丽靓深,为龙象所到之处栖。古寺重修后,其规模之恢弘,远胜往昔。

??元末,寺、塔一并毁于兵燹。

??明•洪武年间,僧昌崇发心重建。

??明•永乐三年(1405),深谷昶禅师接踵而修。据明•姚广孝之《寒山寺重兴记》载:“圣朝永乐三年,深谷昶禅师老成有戒行,札授住持,赤手奋发,化募众檀,刜荆榛,畚瓦砾,先建佛殿;次立丈室、山门及说法之堂,楼禅之所,庖库湢溷,凡合有者皆备。”

??明•正统已末(1439),郡侯况锺再建。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僧本寂禅师铸钟建楼,钟遇倭变,销为炮。

??明•万历四十(1612),晓山旭公发起募修,僧西流吾、松溪鉴二公建龙函阁。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大殿火,次年吾公、鉴公修复之。共7页,当前第2页2

本散文作者:曲槐

??清•顺治初,凡为汛署,僧天一力守勿废。

??清•康熙五十年(1711),大殿又火。《苏州府志》载:“旧有水陆院,经久湮坏,塔亦莫知其迹。”

??清•十九年(1774)甲午八月,住持僧宣能续建大殿、前轩。

??清•道光年间(1821—1850),由于误食后园毒蕈,薛福成之《庸庵笔记》载:“寺僧之老着弱者,住持者过客140余人,忽一日尽死。”从此,古寺一蹶不振。

??清•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兴,清军在溃败时纵火焚烧苏州阊门一带,一夕之间,寺舍化为灰烬。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苏巡抚陈夔龙、程德全先后主持修复,经二公之苦心经营,得以古寺“几为吴下精蓝之冠”。

??民国时间,香客稀少,寺僧星散,门庭冷落,古寺处于危境。日军侵占苏州时期,古寺殿堂僧舍一度沦为日军仓库马厩。

??至1949年解放时,千年古刹,已成一片萧条景象。文革期间,古寺一度成为造反派之刑讯逼供牢房,寺院一切被查抄。

??直至改革开放,宗教政策落实后,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开始修缮恢复圣祖道场。在性空长老的苦心营造下,殿堂初具,宝塔耸天。由是,寒山古寺又焕发出了时代新气息化,勃勃生机,盎盎春意。

??可见,寒山古寺在1500余年中,伴随着因缘的生灭时兴时废,几多烟雨几多愁。寺之兴废皆任因缘,但道场之启建完全归功于有心人士的鼎力维持与苦心经营。虽说一切付出皆为“空华佛事、水月道场”,不必执着在意,但每次重兴中之“众志成城,风雨同舟”之精神与“坚定不移、永不退曲”之毅力,却不随因缘之生灭而有所改变,并天地永在,与日月同辉。

??

??三、古迹

??枫桥古迹有五:所谓的古河、古桥、古镇、古寺、古关。古河,即古运河,为隋炀帝所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古桥,即唐代所建之两座单孔石拱桥,江村桥、江枫桥是也。古镇,即枫桥古镇,俗云:“先有枫桥镇,后有苏州城。”古寺,即寒山寺,创建于南梁•天监二年,可谓千年之古刹也。古关,即铁岭关,亦名枫桥敌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巡按御史尚维持、知府温景葵、知县安谦等人筹建。这便是枫桥之五古。

??寒山寺地处枫桥古镇,门临古运河,背面苏州市城西之阊门十里。其寺内之古迹亦有五:所谓的古塔、古佛、古钟、古诗、古碑。古塔,即古寺开山之塔——妙利普明塔,始建于南梁•天监年间。古佛,即铜铸、窑变二像,叶昌炽之《寒山寺志》载:“寺中旧有铜铸、窑变二躯,相传已久。”寺有铜铸、窑变之二躯古佛像是实,但年代不确,下落不明。古钟,即唐钟,此钟虽不明下落,但寺在唐时警钟长鸣是实。古诗,即《枫桥夜泊》诗,为唐人张继所作。古碑,即历代所余留之断石残碑,寒山寺已越千年,迭遭毁坏,碑刻散失,为数不少。其见诸史志者,有宋•王珪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碑,宋•孙觌撰书《枫桥寺记》;明•姚广孝撰写《寒山寺重兴记》;明•文征明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碑;明•唐寅撰书《姑苏寒山寺化钟疏》等,所有这些碑刻,虽因年久剥蚀严重而自己难辨,且弥足珍贵。此则为寒山古寺之五古。

枫桥五古,则因河而桥、而镇、而寺、而关,河实乃人工所开凿,可谓人定胜天也。寒山寺五古,则因塔而佛、而钟、而诗、而碑,塔亦乃檀信施资所建,可谓事在人为也。不论是枫桥五古、还是寒山古,皆乃人工所成,并非天生与自然。可见,人乃万灵之真宰,有补天地参赞化育不周之功能与力用,故以躯躯七尺之身,堪与天地并称“三才”也。共7页,当前第3页3

本散文作者:曲槐

??枫桥五古、寒山五古,是古寺千百余年来的历史见证物,足以使古寺声传四海,名播寰宇,远至东瀛。故有四方人士远道慕名而来,以寻千古所留之胜迹,慎思追念先祖开山之维坚,亦使自己返朴归真,以求心灵的解脱与自在。

??

??四、钟声

??寒山的钟声,源远流长,贯见于唐人诗句中,特别是张继诗人的《枫桥夜泊》诗,久负盛名。“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从而使寒山的钟声从唐朝回到了现在,唤醒了世人的灵智与觉慧。

??据说“唐钟炼冶精超,云雷奇古,波磔飞动,扪之有棱”。诗人张继因逢“安史之乱”返棹归里,其途次之失意落泊情素实则难免,不料就在月落乌啼之际,江枫渔火之畔,因闻古寺夜半钟声之悠扬,而将人生之归宿处寄托于霜天钟籁之中,由是化解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愁眠。

??原以“木铎徇于道路,周官所以警其顽愚;铜钟司其晨昏,释氏所以觉夫灵性。解魔王之战斗,上振天宫;缓众生之悲酸,下闻地狱。”故自古以来,各大寺院于晨昏皆扣钟以警九界之昏迷。苏州之地,在唐时皆以“夜半钟声”而着。古寺夜半之钟声,有警悟、提示、扣击物令、驱除烦恼、增长智慧等多种意义。如偈云:“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又诗云:“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冥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钟声是古寺的灵魂,她有勃勃生机、盎盎春意。1979年以来,寒山寺每年元旦除夕夜举行“听钟声活动”,四海高朋满座,九州岛岛岛岛岛岛岛嘉宾如流,更使古寺钟声起到促进、激发人们上进、友好团结的功用,实为一大盛举。

??要知古寺之悠悠钟声,的能消除众生烦恼,增长菩提智慧,悉使一切人离苦得乐也。但欲得闻钟真实利益,则贵在行人能摄耳谛听也。故愿凡来寒山古寺者,希能专心致志于悠扬婉转之钟声里,自获无量妙利也。

??

??五、诗韵

??诗里钟声到客船,前朝称古寺;桥边渔火对愁眠,千载记名蓝。寺因诗着,诗因寺赋。明•姚广孝之《寒山寺重兴寺记》载:“寺当山水之间,不甚幽邃,来游者无虚日。唐诗人张懿孙赋《枫桥夜泊》,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天下传诵。于是黄童白叟皆知有寒山寺也。”有明文为证,寒山古寺之钟声确实与张氏有缘。钟声与诗韵的天然巧合,足以赢得天下人的青睐,亦使千年古寺更创辉煌。故自张氏首唱以来,题咏寒山寺者,作者如林,不胜枚举。

??月落乌啼,暗喻了诗人的落泊失意,犹若满天飞霜;古寺钟声,唤醒了诗人的本觉灵悟,寻求人生归宿。茶饭之余,闲话张继之《枫桥夜泊》。

??这首诗自始至终,似乎是一直在淘汰内在的“小我”形象,融通外界的“大我”位格。从语法上看,不具主语资格的“我”落在了宾格的位置,元是以宾显主,寄物表志。从视觉角度出发,则内在的“小我”彻底完全地融入到了外界的“大我”中,本为摄主入宾,全他即自。意谓在人生茫茫大海中,惟有达到物我双亡的境界,方能脱离相对的二元意识,以至随意自在。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中,“月落”,即是指中夜之月落映于古运河水中,并非是初晓时分之阶前落月也,贵在夜阑人静之时。“乌啼”之“乌”,并非但指乌鸦、乌鹊二鸟之乱叫,其实水上之“水老乌”更符诗意;原以水老乌,即乌鬼,又名鸬鹚。北方语区俗称水老鸦,吴语区俗称水老乌,粤语区俗称墨乌。杜甫之《戏作俳谐体遗闷》中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句。“霜满天”,意谓时值深秋。“江、枫”,确指跨古运河之对峙双桥,即江村桥与江枫桥也。

??上联以白描之手法,交代具体的时间、地点、环境,以月落乌啼、飞霜满天、古桥渔火之深秋悲凉空旷之环境烘托出了诗人的自我流离颠沛之愁、官场失落之愁、战乱不安之愁,简直是愁得诗人无法入眠。共7页,当前第4页4

本散文作者:曲槐

??上联又以比兴之手法,巧妙地结合外界自然景物之明暗动静、天地上下、古往今来、泊舟游子之映衬,表达了诗人由己思人的慈悲心肠与拔济精神,可以想象诗人势必会由自己之愁苦而联想到无边众生之无尽愁苦也。愁之又愁,可谓是入愁谛三昧也。

??上联仅仅14字,破释题中之夜泊枫桥处所,更突出点明了“泊”字之深意。

??下联则采用倒装句式,先以“姑苏城外寒山寺”7字,既整齐而又和谐有致地交代了钟声的发祥地,先本后迹,由远而近。使文化名城与佛教古寺融为一体,成为历史的象征、文字的记载、禅意的表达、人们的向往、精神的寄托。进而以“夜半钟声”为诗中意境之点晴语,并交代题中之“枫桥夜泊”的原由。可见,钟声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从而将人生之究竟归宿处寄托于悠扬钟声里,则通身烦恼随钟声之悠扬而纷纷脱落。

??总之,诗之巧妙构思,犹若天成。对仗比兴,工整雅和。平仄压韵,错落有致。不但吟诵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如掷地金声,自能逸民适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开启智慧;而且其诗意超伦绝比,吟出了寒山古寺之禅趣与韵味,为苏州大好山水更添秀色。从而亦使寒山古寺独享诗韵之盛名,更使《枫桥夜泊》成为千古之绝唱。

??

??六、塔影

??墟里青烟白,夕晖塔影斜。古寺开山有宝塔,千载风雨话兴衰。现有之史料,已无从考证寒山寺之“妙利普明塔院”最初所建之形制与层高。惟知大约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约841—960),经历唐武宗“会昌灭佛”及五代战乱,普明宝塔被毁。直到北宋兴国初,约在976—978年间,平江节度使孙承佑重建浮屠七级,其塔“峻峙蟠固,人天鬼神所共瞻仰”。可在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兀术率军进犯苏州城时,寒山古寺虽然逃过了兵火,却遭南宋溃军之严重破坏,寺破塔残。南宋绍兴四年(1134)起,寒山寺法迁长老竟花三年之久,重修宝塔。元末(1366—1367),徐达率军围攻张士诚固守的苏州城,寒山寺再遭劫难,寺塔俱毁。从是以来,古寺日渐萧条,仅仅维持香火而已,宝塔未能重修,淹没于长烟荒草之中。

??直到改革开放后,性空长老荣任方丈后,于1991年2月23日成立“寒山寺重建宝塔委员会”起,至1995年12月11日上午竣工。历时四年之久,终使巍巍五层仿唐古塔从地而涌出,实为一大盛举,古寺又添一色。

??关于宋元时寒山寺宝塔之风采,很有文字记载,只能在历来诗词中可窥见一些痕迹。如背诵张师中诗曰:“岩扉横野桥,塔影落前浦。”南宋范大成诗曰:“竟日窑烟直,中流塔影横。”有“墙上浮图路旁堠,松仁南北管离愁。”元汤仲友诗曰:“孤塔临管到,三门背运河。”元末明初高启诗曰:“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从古人的诗中亦可领略到当时宝塔之风采,实为古寺之一高大建筑,影响颇具。而如今所建之普明宝塔,乃为仿唐木构之楼阁式佛塔,四方五重,由须弥座台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总高42、2米。

??此塔外形之轮廓,与日本之大德寺,药师寺等处的五重方塔完全相似,唐风于此大显。宝塔高高,屹立于法堂前,犹如高僧说法之拄杖,象征如来正法永住世间。每当旭日东升之时,塔顶之刹映射出万道红光,遍地生金;又四边芳草花卉围绕,碧池石碑,长廊回环。徐徐轻风飘来,则檐角之108风铎叮当作响,把游人之思绪引入遥远故乡,悠然自得。

??又宝塔取景,与周围之建筑物及自然景致搭配得十分恰当,古河石桥,天山草木,白云村墅,交相辉映,自合妙趣,富有禅意。

??不论是处在何山大桥上远眺宝塔,还是伫立法堂前仰望宝塔,远近高低,错落有致,自有不同之乐趣,高处何如低处好。仁者见山,智者乐水。

??我愿来人,能登塔俯瞰大地之渺小,白云之缥缈,将身心陶醉于大自然之中,物我双泯,以体验“物我同源”之感悟。更愿来人能右绕于塔,思维正道,御大白牛车直趋如来涅槃大城。共7页,当前第5页5

本散文作者:曲槐

??

??七、碑刻

??千百年来,古寺之断石残碑记载了风雨之沧桑,时世之迭更。琳琅满目的碑刻,则是古寺创建千年的象征与历史的见证,这最能突出地反映寒山古寺沉积的丰富文化底蕴,亦使历朝名家手笔供世人饱目,更使古寺别具一格。

??寒山寺的碑刻到处皆是,数不胜数。从山门到普明塔院,不论长廊墙壁上,还是殿阁墙壁上,凡能镶嵌处皆立石。如山门照壁之东湖陶睿宣所书之“寒山寺”三石。

??大雄殿之前院藏碑有:章美书“寒拾遗踪”石、程德全书“妙利宗风”石、年久成无字碑之《寒山寺重建大雄殿碑记》碑等。

??碑廊藏碑有:宋岳飞题联碑、署理苏州府知府平翰禁占寺产碑、《社仓事宜碑记》、《吴县乡都义役田记》碑、明唐寅撰书《姑苏寒山寺化钟疏》碑、明文征明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碑、清邓石如书联碑、万绳栻诗碑、俞樾书《枫桥夜泊》诗碑、康有为诗碑、刘海粟《枫桥夜泊》诗碑等。

??长廊藏碑有:梁同书书《阴骘文》残书、争寺基帖残石、俞樾撰《新修寒山寺记》碑、陈夔龙诗碑、佛像砖刻碑等。

??大雄殿藏碑有:罗聘画寒山拾得像刻石、郑文焯指绘寒山子像刻石、程德全书历代题咏刻石、程德全书《寒山子诗》碑等。

??寒拾殿藏碑有:南宋张即之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石、清石韫玉题“现千手眼观音菩萨”像刻石等。

??钟楼亦藏程德全撰、道州何维朴书之《重修寒山寺记》碑。

??寒拾亭藏碑有:陆锺琦《重修寒山寺记》碑、邹福保《重修寒山寺记》碑、沧州张继书《枫桥夜泊》诗碑等。

??普明塔院碑廊藏群碑,自1996年落成后,期间共嵌60余石碑,皆为当代名家手笔。如僧界之茗山书“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碑;书法界代表如朴初之“寒山寺碑廊”碑、启功之《枫桥夜泊》诗碑、催护自题诗碑等。

??除此之外,山门内还有雍正皇帝御制《寒山子诗序》碑、性空长老书《枫桥夜泊》大诗碑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普明宝塔东西南北四门所悬之木匾,皆为赵朴初、谢孝思、费新我、沈鹏等著作书法家所题。

??总之,寺院处处可见之碑刻,丰富了古寺之文化底蕴,记载了古寺之兴衰历史,传播了人间之真情,使后来者知其梗概,以效法前人之精神,传灯续焰,弘扬佛法。

??这些断石残碑,道是无情却有情,她记载、传述、倾吐了千古不变之真谛,发挥了参赞化育之功能,体现了历史的演变与陈迹,留下后人的深省与寻思。湛然大师倡导“无情有佛性”之说,古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典故,我想寒山古寺之断石残碑已证实了这些。

??

??八、书院

??寒山书院,是在2003年秋季正式挂牌开学的,是经由江苏省宗教局、省佛教协会的批准,在苏州市宗教局及市佛协的领导下,由寒山寺自办的一所教内汉语系男众佛学院校。

??学制二年,主要开设佛学与文化二科,为使佛学与社会科学文化相融合,以彼此起到互相资补的作用。毕竟佛学是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上的,若离开世间法而觅出世之佛法,亦无有是处。所以,这样开设课程,无非为使学僧以社会科学文化知识而更好地阐述、宣扬佛法,以利人天。

??在佛学方面的课程有:佛学概论、印中佛教史、丛林知识、二课合解、佛典选读、宗派研究、戒律、现代佛教专题研究等。

??社会文化课程有:法律法规、古代汉语、阅读与写作、中国通史、中国书画、英语、计算机等。

??书院虽然刚起步,在师资、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尚未十分完善,但书院是培养佛教栋梁之材的摇篮,是寺院的精神与灵魂的所在处,不可轻忽。在书院里,可以看到佛教未必的新曙光,但愿越办越好,蒸蒸日上,更祝书院诸学子成贤作大师。

??

??九、古寺风貌与寒山胜景

??寒山寺,乃天监遗迹,江南古刹。以山门照壁、天王殿、大雄殿、寒拾殿、普明塔等高大建筑为中心轴,逐渐向两边拓建延伸的,两边建旁殿为陪衬,并以长廊回环相连。从感观上说,保持了传统丛林特有的对峙建筑古风,雄伟壮观;从美观上说,包含着江南水乡的园林建筑格调,富有地方风味。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共7页,当前第6页6

本散文作者:曲槐

??殿前院,有观音殿与罗汉堂相对坐落两旁。寒拾殿中院,有大钟楼与闻钟亭相配。此前、后院,有长廊连接,迂回曲折,彼此相通。

??此中建筑,皆为明、清风格,甚有园林韵致。但又显示了古丛林之风范,山门、大殿、藏经楼(即寒拾殿上阁)保持在一中轴线上。其整体建筑之山向坐东朝西,门临古运河,为坤山艮向。这种面河背市之地理位置,十分扼要,为古今南北客必经之地,可以想见当时此地之繁华景象。

??普明塔院的建筑,则更是另外一番景象,全是仿唐之古建筑,其山向改为坐北朝南,为巽山乾向。法堂正坐落于八卦乾字口,宝塔则屹立于前,塔院门前则配建双层高拱楼,遥遥对峙,犹如两坐小城堡。红日高堂,宝塔巍巍,拱楼耸峙,碧池绿树,断石残碑,回廊拥抱,白云蓝天,风吹铎响,人来鸟往。其意境与归趣,自有不可思议之妙哉!

??最东边之方丈楼,门朝东开,面临苏州古城,为双层高大建筑。处处假山石峰,妙趣天然。遍地铁钟,供人欣赏。实为古寺之一隅幽静处,令人坐而忘返。

??之所以将古寺之建筑分三段来说,其原因是各有别致,特别山向坐落不同。此三处之不同风貌,便为寒山古寺之建筑风貌。

??关于寒山之胜景,处处皆是,信手拈来,俱可成诗入画。余住寒山四年来,便将古寺之胜景归纳为:“古河夕阳”、“枫桥夜泊”、“山门照壁”、“枫江幽楼”、“霜钟雅阁、“曲径通幽”、“宝殿庄严”、“千古诗韵”、“夜半钟声”、“石鼋佛碑”、“方丈书斋”、“听钟顽石”、“钟房碑亭”、“群贤碑林”、“空堂塔影”、“碧池月色”、“观音峰石”等。

??

??十、僧人精神

??余来寒山寺四年,通过细心的观察,觉得有五点佛教之精神值得提倡与发扬。如演林老和尚的上殿精神、性空长老的抄经精神、秋爽大和尚写字精神、昌意法师的密行精神等。

??记得刚来寒山之时,演林老和尚已是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但他依旧每天坚持早晚上殿、过堂,时时不辍。在如是四年里,天天如此,除非身体不佳之时才不参加。不幸的是,他老人家已于春节前夕西逝了,但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依旧留在常住每个人的心中。

??退居的性空长老,身体欠佳,但他每天早、晚坚持拄杖散步、礼佛、扣钟。其余时间,则在房间抄写经典,一笔一画,虔诚书写。抄完《金刚经》、《药师经》后,又抄《妙法莲华经》,继而又抄《楞严经》。数十年如一日,终日不废。书写、流通如来之经卷,其功德岂可思议哉!

??现任方丈之秋爽法师,在接待余闲之时,亦是泼墨挥毫不辍,以自己精湛之书法写字送人结缘。方丈书斋中,横七竖八,满目尽是和尚亲笔所书之墨宝字画。所书尽是佛言祖语,故和尚所书之字画亦是佛法。这种权巧方便之弘法举措亦属罕见,这种终日挥毫之精神与毅力亦值得提倡与发扬。

??默默无闻,不求名闻利养的昌意法师,他与我是同坛戒兄弟。师自出家以来,严持过午不食戒,深研佛典。不喜与世人往来,独自深居。自从甘肃移锡至苏州寒山寺后,五年来从未回家探望父母过,一心念佛、读经、闭门潜修。每月之衣单钱,不是布施结缘做功德,就是敬请如来法宝。与世无争,随意自在。他的这钟秘密潜修之行经,实在是令人景仰不已也。

??天下名蓝皆有其各自的特色,我本人觉得寒山寺的特色无非是:钟声、诗韵、塔影、碑刻、书院五类布局。古寺以她独有之特色赢得了世人的瞩目,这已达成千百年来人们的共识。今写此文,仅作余挂塔贵寺之纪念与感恩。

??2007-5-18灯下脱稿。

第6篇

陆云香

教学内容:白居易《池上》、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教学目标:以《池上》为例,引出“孩童”形象,通过抓住诗中“偷采”“不解藏踪迹”的描写,体会孩童顽皮可爱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以“不解藏踪迹”为话题,延伸学习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初步感受组诗的主题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组古诗,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古诗放在一组里呢?请同学们先读读这些诗,想一想。(出示诗歌)

2.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3. 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的确,这些诗歌中都出现了孩童的形象,你们看――(课件显示每首诗中的孩童形象)点红引读相应的诗句。

【设计意图】把要研读的古诗以一组的形式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初步感受诗歌中“孩童”形象的主题。等这组诗歌全部学完后,再让学生来谈谈,“为什么把这组诗歌放在一起”?学生应该会有更深的认识。

二、 感受小娃的形象

1.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偷采白莲回”的小娃吧。(出示课件诗歌及图画)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出节奏。图文对照想一想,荷花池里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说说小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 指名朗读,正音:撑、艇、萍。

(2) 指名说说,小娃“偷采白莲回”又“不解藏踪迹”的故事。

2. 交流:小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诗句的哪些字眼中感受到的?(偷采、不解藏踪迹)

点拨:“偷”,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同学们看看在这首诗歌中哪种解释合适呢?偷:① 偷盗;② 瞒着别人、悄悄地;③ 抽出(时间)。(生选②)

3. 小结:小娃正美滋滋地为自己瞒着大人们偷莲成功而庆幸,而随着那往两边排开的水面,岸边的大人们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憨态可掬的小娃,此刻的他们一定会抿嘴一笑吧!大人们为什么笑呢?(“不解藏踪迹”)既然要瞒着大人采莲,又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谁才会如此顽皮、可爱呢?(小娃、小孩子)

4. 这句“不解藏踪迹”,写尽小童顽皮、纯真情态。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整首诗。

5. 同桌合作,一位同学读读这首古诗,如果能背出来就更棒了;另一位同学说说古诗写了什么事情,尽可能把小娃顽皮可爱的样子描述出来。

(1) 学生合作练习。

(2) 指名一组同学展示学习成果。

(3) 齐背整首古诗。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本首古诗的教学,第一在于学生讲出诗歌叙述的一个故事,第二体会小娃的形象。让学生积累背诵古诗,采取了“同桌合作、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学习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1. 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接下来,老师请大家来读读范成大的一首诗。(出示古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2. 大家把这首诗与刚才学的《池上》对比着读一读,看看诗中孩童的表现,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是“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另一个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再读读这两首古诗,看看两首诗描绘的是哪里的故事啊?(乡间、田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说一说。

4. 谁来说说自己喜欢的故事?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心情如何?

5. 小结:诗人跟大家一样,对于这些孩童很是喜爱,这些生活在乡村田园的孩子们无拘无束,生活充满情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首诗。

【设计意图】古诗意境情感的教学,应该蕴含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不宜直白,又不能不点拨。我采用对比阅读、适当点拨的方式,让同学自己去发现孩童的形象和诗歌蕴含的情感,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同学理解诗歌的意思。

四、 小结导学,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白居易笔下的“小娃”,“范成大”笔下的“童孙”,还随着他们在荷花池边欣赏了一番美景,在乡间感受到初夏时节农民的忙碌。诗人们笔下的孩童就是这么有趣,课后大家可以再去读读其他的几首诗,查查资料,说说故事,评评诗歌中的孩童形象,明天的语文课我们再来交流。

(作者单位: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

(二)“羁旅乡愁”组诗单元教学设计

石群

教学内容:张继《枫桥夜泊》、孟浩然《宿建德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组诗,感受单元学习主题

1.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一组古诗。先请大家读读这两首诗,猜猜这两首古诗之间有什么联系。(出示张继《枫桥夜泊》、孟浩然《宿建德江》)

2. 谁来大胆地说说自己的猜想。

3. 同学们非常善于联想,这两首古诗中都抒发了作者的忧愁之情。(点红诗中抒写诗人愁思的词句,引导学生朗读。)

4. 指名分句朗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提醒学生:“泊”是多音字,谁能用“泊”组词?当表示“停船靠岸”的时候,这个字念bó。判断在这两首诗中这个字应该怎么读?说说理由。)

5. 朗读古诗,要注意节奏和停顿。朗读古诗,讲求的是一种韵味,可以在停顿的地方将韵母的音发得饱满一些,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

【设计意图】将零散的信息单元统整组合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相似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此处将《枫桥夜泊》《宿建德江》两首古诗和《天净沙・秋思》放在一起组块学习,是因为这些诗句都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极易产生“情感相似块”。

【板块二】诵读《枫桥夜泊》,想象画面,感受意象叠加所带来的羁旅愁情

1.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枫桥夜泊》这首诗。诗题《枫桥夜泊》,凝练而简洁,我们一读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事情。你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吗?

2. 夜晚,诗人把船停泊在枫桥边,他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感受到什么呢?

3. 动笔,把诗中描写的景物圈出来。

4. 对照诗文注释,轻声读读这首诗,思考诗歌的意思。有困难的可向小组内同学请教。

5. 分组交流汇报诗歌的意思,一组说完后,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6. 这些景物,看似平常而普通,但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把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感受就不一样了。那么这首诗是诗人张继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的呢?

7. 介绍创作背景,联系社会环境,进入诗歌语境。

8. 现在,再来看这些景物,(课件出示古诗,表示景物的词语点红)你的感受肯定跟刚才不一样。请反复读读这首古诗,当你读到这些词语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开始读吧,你对这种景物的感受,也许正是诗人张继那一刻的感受。

9. 学生朗读古诗,与同学交流后全班汇报。教师加以引导和整理:

月落――看到的,天地间一片幽暗。

乌啼――听到的,在一片清冷寂静中,这声音让你感觉怎样?

霜满天――此处应与学生的感受联系,交流所感受到的。

10. 小结:听了大家的描述老师知道了,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愁眠”,都伴随着“愁眠”,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着“愁眠”。让我们一起读――江枫渔火对愁眠。

11. 这里的“对”,在注释中有“伴随”的意思,那我把它换成“伴”好不好?

12. 揭示诗句中蕴涵的物我交融的境界。这“对”字中,有伴随的意思,此时此刻,在诗人眼中,仿佛江枫也跟着他一起“愁眠”,仿佛渔火也跟着他一起“愁眠”,但是这“对”字中,包含着的仅仅是伴随吗?你看,在这万木萧条的深秋,大自然的一派枯萎、衰败中,枫树的叶子像血一样红,这样的颜色,让人感觉怎样?此时,诗人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再来看,在一片幽暗之中,只有一盏渔火若隐若现,这时诗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13. 同学们,江枫和渔火所传递给人的凄凉、孤独之感,充满了诗人的整个心灵,人与景、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是如此默契,如此和谐,所以诗人吟诵――江枫渔火对愁眠。

14. 夜,越来越深了。在这一片寂静之中,悠扬的钟声缓缓响起。朗读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 诗的前两句中所写的景物有月、乌鸦、霜、枫、渔火,后两句中却只写到了钟声。想想诗人为什么这么写呢?如果你是诗人,听到这钟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16. 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深沉,而且寄托了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通过三读古诗,由初知诗意――进入诗境――体会诗韵,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体验古诗意象叠加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板块三】学习《宿建德江》

1. 在《枫桥夜泊》中,张继是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愁思,诗人孟浩然又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愁情的呢?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2. 自学古诗,出示要求:①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顺句子。② 默读,圈出诗中的景物;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愁情的;从诗人所写之景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③ 体会诗人的情感,练习朗读诗歌。

3. 学生交流过程中,引导感受“日暮”和“月近人”的意境:① 提供一组含有“日暮”的诗句,了解“日暮”时分,诗人思乡之情;② 还原情境,体会诗情:现在你就是诗人孟浩然,(讲述诗人满怀希望入京,但是最终被弃置的故事)站在这旷野之中,你感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只有水中的月亮与你亲近,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

4. 极目远眺,旷野茫茫,巨大的孤独感充满你的心灵,你轻轻吟诵起来――(朗读古诗)

5. 江水悠悠,除了水中月与你相亲之外,再也别无其他,多么孤独、寂寞!带着你的感觉,吟诵起来――(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还原诗境,引领学生走入古诗所描写的境界,在角色转换中体验诗人的情思,感受“日暮”“月近人”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

【板块四】延伸导学

第7篇

【关键词】 “三美论”;《枫桥夜泊》;英译本;评析

一、引言

英国19世纪的大文学评论家阿诺德(M. Arnold)在《论荷马的翻译》中提到纽曼(Newman)的翻译观点,他认为翻译要尽量保持原作的特点,要尽量恪守原作的思想方式,“译者的第一责任就是忠实于原作”(Arnold,1949:205-206) 。纽曼的观点代表了世界翻译思潮的主流。中国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林语堂也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美学家朱光潜在1944年发表的《谈翻译》一文中谈到,将翻译归于求“信”原文,译文“达”、“雅”均以原作为依归。这些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方法主要以传统文论和古典美学的理论为基础,强调经验,讲求艺术性。但是,对于汉语诗歌翻译,尤其是汉语古诗的翻译,这些理论却无法完全适用。对此,许渊冲先生在大量诗歌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做了深入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翻译见解:好的译文应该达意、通顺、传神、表形;收到意美、神美、音美、形美的效果(许渊冲,2006:73-76),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诗歌翻译的标准――“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

吴钧陶说:“要比较完善地传达原著的精神和面貌,就必须尽最大努力接近原著的精神和面貌。原著是诗,最好不要把它翻译成散文。原著是严谨的古典格律诗,最好不要把它翻译成自由诗。”(吴均陶,1997)中国古典诗歌措辞凝练,言简意赅。寥寥几语就能描绘出一幅美妙的画卷。这一方面体现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给译者造成相当大的困难。翻译首先要做的是达意,即传递信息,诗歌翻译中的信息既包括表层含义,也包括诗歌背后隐藏的信息,译者只有深刻理解并把握了原诗的信息,才能在达意的基础之上,继而追求传情。说道传情,这也是诗歌翻译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翻译不同之所在,诗歌翻译必须准确传递诗歌的意境,让读者通过译文同样能够感受到原诗的音美、形美和意境美。因此,如果不能准确传达诗歌的意境,甚至扭曲了原诗的意境,那么读者将难以通过译文去感受原诗的意境之美,其鉴赏价值也将大为折损。

三美论的提出正是符合了中国古诗词对于信息表达、声学传播和意境传递的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诗的意象和美感,让读者通过译文也可以感受到原诗的魅力所在。

张继,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753)考中进士。大历末年(779),任检校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张继以一首《枫桥夜泊》为后人所传颂。安史之乱爆发,诗人为避战乱,乘小船行至姑苏城外,夜泊于枫桥之畔,触景生情,便写下了这意境隽永、千古不朽的名作。关于《枫桥夜泊》的翻译,研究虽不鲜见,然而以许渊冲“三美论”为理论依据,对比分析其英译本的审美意境的论文却不多见。因此,本文将以“三美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对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旨在从音美、形美和意美三个方面探讨古诗英译的审美,以及“三美论”对古诗翻译的指导意义,从而加深对于原诗和译文的认识和理解。

二、许渊冲的“三美论”

译诗在传达原诗内容的基础上,要尽可能传递原诗的形式和音韵。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中说:“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许渊冲,2006:73)闻一多也提出诗歌的结构美、意美和音美,而许渊冲亦认为诗歌翻译佳作应“达意、通顺、传神、表形”,并在大量诗歌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和形美,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的古典诗歌翻译实践和评析。三者辩证统一,首先追求意美,其次追求音美,追求形美是最高标准。

许渊冲指出三美的基础是三似:意似、音似、形似。也就是说诗歌的译文在意义表达,音律节奏和意境的表达三个方面要尽可能和原作保持一致。译者应该利用各种文体手段传递原诗的风格给读者,从而让读者感受到原诗的结构之美、音韵之美和意象之美。

1、意美

意美的基础是意似,就是要传达原文的内容,不能错译、漏译、多译。意美是诗歌的至高境界。许渊冲认为:“传达了原诗意美而没有传达音美和形美的翻译,虽然不是译得好的诗,还不失为译得好的散文;如果只有音美和形美而没有意美,那就根本算不上是好翻译了。”(许渊冲,2006:73)因此,意美是诗歌翻译基本原则,体现了忠实于原诗内容的解读,而意美还要注意措辞和意象,只有这样才能传递原诗内容的美感。

2、音美

诗是富含韵律的语言,要有节调、押韵、顺口、好听。诗歌翻译可以借助头韵、尾韵和谐韵等韵律手段,尽可能保留或再现原诗的节奏和韵律,译者可以仿照原诗的韵律模式,如抑扬格、扬抑格,汉语中的双声、叠字等,重现原作的内在音韵美。

3、形美

形美是诗歌翻译的第三个原则,诗歌的形美体现在长短和对称两个方面。翻译中,要保留原诗的诗行整齐、形式对称等,如根据原作确定诗行的字数、音步等,从而再现原诗的齐整性和对称性,呈现原文的形似形式。

“三美论”体现了汉语诗歌翻译的最高标准。在诗歌翻译中,三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力求和谐统一。但是,许渊冲在论述“三美论”原则的过程中也提到“译诗不能百分之百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总要有所牺牲。个人认为,意、音、形三方面牺牲得最少的译文,才最能传达原诗的韵味,才是最优秀的译文。”许先生的意见是:“意似”是译诗的低标准,“意美”是高标准,“三美”是最高标准。“意似”只能使读者“知之”,“意美”却能使读者“好之”,“三美”才能使读者“乐之”。(许渊冲,1987)总之,意美是根本,音美和形美是前提,在翻译汉语古诗的过程中,译者要辩证统一地综合运用这一原则,指导翻译实践。

三、《枫桥夜泊》及两译本评析

1、张继及其《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进士及第,后贵为地方财政官员,虽不是大家名家,其诗文亦存世不多,但收录在全唐诗中的一首七言绝句《枫桥夜泊》,却为后人传唱,留名千古。全诗如下: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七绝描述了这位旅愁游子落榜失意之时,返乡途中泊舟姑苏城外的所见所感。全诗意象丰富,愁字统起,意境隽永,让人深感诗人愁苦的思绪。诗文前二句中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笼罩着因愁难眠的诗人,寥寥数语为读者勾勒出一副凄冷月夜行舟江上的寂寥景象,诗人将不眠人的意象和叙述者视点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动静结合,意象恬淡隽永:城和寺为我们勾勒出景物的远近布局,船和钟声,有动有静,意境幽远。江畔渔火摇曳,寺内钟声清远,明暗与动静交错之中,令人有梦回千年与诗人戚戚相伴之感。

2、《枫桥夜泊》的两个英译本评析

本文选择了两个译本从“三美论”的视角进行逐一分析,译文如下:

译文一:许渊冲译本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 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lit fishing boats’ neath maples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s,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

从音美角度来看,四行包含的音节数分别为十二、十二、十一和十二,可以说非常符合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七言诗译成英语的时候可以考虑用每行十二个音节的亚历山大体的思想。第一行为十二个音节,可以分为三个音步,每个音步三个音节,读起来抑扬顿挫。第一行和第二行韵脚相同,均为[ai],第三行和第四行韵脚相同,均为[il]。第一行内部,at和moonset押尾韵,cry和crows押头韵,且cry和sky同押[ai]这一韵脚,streaking和sky也押头韵,因此朗读起来韵律感极强。第二行lit和lie押头韵,且前三个单词dimly、lit和fishing均包含短元音[i],间隔一个词后又是包含长元音[i:]的neath;第三行从结构上讲,为两个并列的介词短语,且每个介词短语包含数量相同的音节,读起来音节整齐;第四行句首bells、break和borne押头韵[b],roamer、dream和midnight中有辅音[m]重复,break和dream中的长元音[i:],ship、midnight和still中的短元音[i]配合也增加了译文的音美效果。

从形美角度看,许渊冲译本中,标题采用了动名词短语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介词构成的地点状语在前,时间状语在后,译成现代汉语为“夜里停泊在枫桥边”,这样译既符合英语行文习惯又符合原诗标题的意境,先出现“枫桥”,再出现“夜泊”,从画面感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许译本中,与原诗相对应也译作四行,四行诗的字数分别为九、七、九和九,音节数量分别为十二、十一、十和十二个音节,相对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尽可能保留了原诗的形美。

从意美角度看,许渊冲g本努力传达原诗的内涵,忠实于原诗的含义。最后一行译者融入了自己的理解,直译过来意思是半夜的钟声打破了船上游子的睡梦和夜晚的沉寂。从意象来看,勾勒出寒山寺夜半钟声的悠远,以及羁旅游子内心的孤寂,与原诗所传递的意境高度一致。

译文二:王守义、John Nover译本

Anchored at Night Near Maple Bridge

The old moon is going down

And the crows make a ruckus

The world is covered with frost

There are maples on the riverbank

And the lights of fishing boats

Drift with the current

Fall into a sad sleep

The monastery on Cold Mountain

It is outside the town of gusu

The sound of its bell

Touches the guest boat at midnight

从音美角度看,王、诺译本将原诗译为十一行,前五行包含的音节数分别为六、七、七、七、五个音节,后六行包含的音节数量为五、六、九、九、五、八个音节。译文中头韵和尾韵使用的很少,第二行crows和ruckus,第七行的sad和sleep,第八行的monastery和mountain押头韵,尾韵只有第二行的s和第五行的ts,以及第三行的t和最后一行的t。由此可见,王、诺译本的韵律风格更接近于自由诗,与原诗差别较大。

从形美角度看,标题的翻译中anchor更容易让读者联想到轮船或体积较大的船,词序上译者先译“夜泊”,再译“枫桥”,更加强调时间状语。十一行诗的译文没有受原诗风格的约束,意象上前三行分别对应“月落”、“乌啼”和“霜满天”,第四至第七行与“江枫”、“渔火”和“对愁眠”三个意象对应,后面四句,两句两句分别对应“姑苏城外寒山寺”和“夜半钟声到客船”两个意象,可以说是将原诗的意象分为四组进行勾勒还原。王、诺译本的文字简单、易懂,多采用意译的方法,但是缺失了原诗的工整和对称,未能做到“形似”原文。

从意美角度看,译诗按原诗意群分为四组,脉络分明。措辞上,ruckus所体现的意象过于纷繁、喧闹,与原诗零星乌鸦叫声打破寒夜和游子思绪的意象有所出入,monastery也不如temple准确。

四、结语

从“三美论”原则出发,通过以上两篇译文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王守义和John Nover的译文,采用直译,用词简单易懂,但放弃了原诗的格律形式,虽注重完整的刻画原诗所表达的种种意象,却在“音美”和“形美”上有很大的缺失,让读者无法感受到韵律美和对称美。相比之下,许渊冲的译文不仅还原了原诗中的意象内涵,又再现了原诗的文体风格,在音韵,结构和意象三个方面,追寻作者想要传递的“音美”、“形美”和“意美”,将一副完整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视、听和其它感官方面获得了更加立体、全面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Mathew Arnold. edited by Lionel Trilling, Viking Press, N.Y. 1949. On Translating Homer, pp 205-206.

[2]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M]. 北京:五洲出版社,2006.73-76.

[3] 吴钧陶. 唐诗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31.

[4] 许渊冲. 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7).

[5] 唐诗三百首[M].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1.3.

[6] 沙灵娜. 唐诗三百首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427.

第8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隋唐科举,寄托了多少知识分子齐家治国的理想,也记录了多少学而优则仕的功利主义诱惑!然而历史的书页翻过,无数状元才子被时光尘封在了远古的记忆里,落榜学子张继,却吟着一首诗,在寒山寺的钟声中穿越历史的天空,与我们同行。

让思绪定格在那一天。

夜无语,江无语,万籁俱寂。天地肃静着,只为等待他的声音。

可,他又能说什么,他又该说什么?红榜长长,却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

他无语,亦无泪。

他只是沉默着,沉默着。他的世界在那张红榜上死去。他似乎失去了感知能力,亦或世界也在这种沉默中深切地悲哀着。他看不到夕阳,闻不到花香,听不到马蹄声声。

他坐上一条小船,离去。命运的捉弄让他无可奈何。十年寒窗寒窗十年,夜夜挑灯挑灯夜夜,却只赢得一场落寞。

他在江面漂泊,他的命运在江面漂泊。

他的心,如天地未开辟之前的鸿蒙,只是一片混混沌沌,理不清头绪。

风带着记忆吹过――

那些在书香中弥漫着清苦却充满希望的日子,在眼前缥缈而过。生活像一场冗长而又可笑的梦,那些对美好的向往也无非是自娱自乐。

月落。乌啼。霜满天。

是夜,都睡了。只剩下不眠的江枫,不眠的渔火,不眠的他。满腹惆怅,看着上弦月在午夜陨落,听着那乌鸦啼唱繁霜露凝的挽歌。

钟声响起,在夜空中四散开来。不知不觉,他已到姑苏城下。那是寒山寺的钟声,它也未眠么?

他停船上岸,寻钟声而去,仿佛那是他的寄托。

他茫然,却又觉得,世界虚妄了,只有他是真实的。

他来到钟前,与它对视着。他默默地说:我知道,它懂我。是否它在这里风尘仆仆地站了百年,只为等我?

钟在这里屹立着,安然自得,仿佛这就是它一生的处所。而他呢,红榜不是他的归宿,可天大地大,总该有他的归宿吧?次日,他在晨曦中起程。

临行前,他在钟旁写下了《枫桥夜泊》,记下了他和着钟声的心灵共鸣。

该放下的总要放下,该经过的,无法错过。寒山寺的钟声,他曾路过、听过。正如那次考试,那次失败,也将成为他生命中的过往。

张继此诗,用午夜时分6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将外部景象与内心所感,即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和羁旅行役的孤独寂寞和谐地融为一体,写尽了中国式的悲伤与落寞:在异乡做客,在人生失意时做客,热闹永远是别人的,或许还要收拾残局,清理完失意后重新上路,但故乡归途,也是种诱惑。

如果说诗的前两句是用景色动静、明暗作对比,将触觉听觉视觉搭配,构成密集的意象,那么诗的后两句则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当万物静谧,天地间只剩下钟声在回响,这就变成了一场人与钟的对话,一场对人生的思索:从青春到白发有什么收获?到如今花开几度,自己的期待都凋零在远处的红榜上。岁月在旅途度过,至今未结束,空楼独宿,一叶落寞。不如随钟声归去,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第9篇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品读、赏析《枫桥夜泊》描绘的画面,领略诗中悲凉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正如备课是预设的一样,学生们不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而且理解了诗的意思,领悟了诗人凝重孤寂的思想感情。可是就在理解诗意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对于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作者描写的是深秋夜晚的景。可有个学生却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晨的景。“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我让学生讨论,得出这首诗是诗人在深秋的夜晚泊船枫桥边,感悟了整个夜晚的景色,只是在具体描写是作者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看到的景物,然后追忆夜晚的景色以及听到的钟声,这是诗中特有的一种时空景,而正是这种时空景才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凝重惆怅的情感。

    由此,我想,在教学实践中,当我们拿着精心设计的教案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时,学生往往会有意无意的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给老师毫无准备的意外。这个“意外”就是课堂的生成。面对新的生成,我们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引导者,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这就是新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有的教学策略。在古诗《枫桥夜泊》的教学中,面对“意外”,我抓住并有效的利用学生突发的疑惑,适度的“放大”,激发学生”潜心会文”的热情。正因为把学生当作了一个个天真活泼、个性鲜明的人,看成一个个具有“生成欲望”和“生成潜能”的人,所以学生的对话是活泼、深入、有效的,恰似“一江春水”,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在对话中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了文本,感悟了文本。

    在对话过程中,课标新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引导的职责。此时教师的引导更重要。因为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生命群体,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很深入,所以教师巧妙地引导必然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更精彩的“对话”。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辨的时间,鼓励、引导学生深入的读书、思考、辩论,使学生对文本的画面、文字、已经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对话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第10篇

2004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缘,我有幸在苏州呆了整整4天。4天时间,呆在一个城市,按理,可以将这个城市的山山水水、人文景致,访个遍走个尽。可惜4天时间差不多就在两个地方呆着,一是宾馆,二是学校。我是带着“使命”去的。学校老师到苏州赛课,我陪同服务。当天下午一到,就全身心的投入到赛课的准备之中。第二天观摩其他老师赛课,收集赛课信息。第三天下午赛课,与其他选手交流。第四天颁奖、闭幕结束已经接近中午12点。从学校到苏州之前就已经将往返机票定好,留给我们的时间就只有一个下午。

想去的地方很多。周庄、寒山寺、拙政园都是不错的选择。周庄太远,半天时间无异是对周庄的亵渎;体验张继“夜半钟声听客船”的美妙意境须在晚上,时间不允;看看苏州园林倒是最好的选择。

对苏州的向往,最早源于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甲天下”,到了苏州不看园林,等于没到苏州。吃罢午饭,我们就直奔拙政园,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主要就是以拙政园为模本写成的,看苏州园林,拙政园是首选。

拙政园,一个私家园林,实在太大了,太奢华了,太个性了。最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整个园林建筑构思的精妙。在东园和西园之间,时时会见到中间镶嵌有雕花镂窗的长廊或回廊,将两园隔而未隔,界而未界。走在两园里,若想将整个园子纳入视野之中一网打尽而不得,但一个个镂窗却又有意无意地将园子里的美妙景致时不时送入你的眼中,真有点欲看不得,不看不能的诱人韵味。在园子的中轴线上,园外几里地建有一座塔,在园中游着游着,不经意抬头一看,哇!园中什么时候突然冒出一座塔来,令人惊喜不已。这样的借景手法在拙政园中时时可以鉴赏到。为了让园子一年四季季季有生气,天天有花香,西园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修建了春夏秋冬四个小园,春看牡丹,夏赏绿荷,秋采金菊,冬闻梅香,是别有一番风味。“见山楼”更妙,它建造在假山旁,水中央,虽说是楼,却偏偏楼上楼下不相通。从下面平地进去,像上了船;从上面山路进去,像登了山。推开窗户,四面眺望,远山近水尽在眼底,心胸格外开阔。

两个小时倍觉短暂,带着一种深深的震撼离开拙政园,带着与苏州这座旅游城市真正只有两个小时的亲密接触的遗憾结束了第一次苏州之行。

再见苏州,是在2008年的7月。

跟随“江南夏令营”“跟着课本游江南”,7月13日上午乘车感受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奇伟壮观,傍晚抵达苏州。14日,计划游览“枫桥夜泊景区”和“狮子林”,正和我意。

怀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亲切和诗意,14日上午9点,我们来到了枫桥景区。

对我而言,枫桥景区的一切喧嚣、铺张和虚张声势,枫桥、江村桥、寒山寺的钟声,都成了张继的背景。我只想亲临当年张继“月落乌啼”时失眠的那条河,那只船,那束渔火,去体味他的落魄、失意、孤独、无奈,去感觉他是如何吟出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的。

脚下少有流连,跨过短短的听钟桥,一个平台旁看似码头却不是码头的水边,随意躺着一叶扁舟,那水似清似浊,不甚宽阔。如果不是平台上斜躺着的那幅雕塑明明白白用文字标着“张继”二字,我根本不敢相信这个地方就是《枫桥夜泊》的出生之地;我完全不能接受,这就是我心中翘望的枫桥?

第11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技术古诗教学王崧舟

《枫桥夜泊》是浙江特级教师王崧舟近年来的代表课例之一,用课堂教学技术的视角对这堂课进行分析,可以明了古诗教学的技术性规律,对一线教师改造以串讲串问为主要表征的古诗教学有实际的借鉴意义。“教学技术是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的中端或中介、桥梁”[1],“教学技术即指教学科学理论的行为转化或由教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有程序要领的可操作性的教学行为或技能”[2]。在教学能力和教学技术概念的厘清上,教学能力大于教学技术,教学技术是在教学能力的范畴里更加落实、更接近于教学实际、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系列实践性能力的结合。教学技术是更强调指向于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落实的一系列教学行为的组合。教学技术具有显性化(可操作)、集约化(可学习)、高效化(可达成)的特点。

一、 前后呼应技术:课堂完整性的基本保障

本课从当代诗人陈小奇《涛声依旧》的两句“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入手,上溯清朝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明朝高启《泊枫桥》“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宋朝陆游《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绵延几百年的寒山寺钟声不绝于耳,已经让学生感受到张继的魅力、《枫桥夜泊》的影响、寒山寺钟声的厚重,由近及远意味悠长。结课部分先是齐诵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再依照时间顺序分别齐诵宋朝陆游《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明朝高启《泊枫桥》“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清朝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直至陈小奇“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由远而近,将寒山寺钟声植入到我们的当下生活中,实在是高妙。

总体看这几句不同时代的诗不光起到引发和总结作用,更加使课堂产生了整饬、回环、照应的审美效果,有了形式上的架构美感。教学技术在教学实施意义上是需要有这种对于形式美追求的,这也是新月诗派主张的“建筑美”的教学体现。有人认为课堂是有艺术性的,艺术的本质就在审美,而前后呼应的手段就是值得学习推广的教学技术。

运用前后呼应技术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进行结构化思考,也就是在教学预设的时候就要有意识进行前后呼应的设计,充分考虑与本课教学内容的匹配度以及与其他技术的协调性;二是进行艺术化实施,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和教学实施进程,语言铺成、情境铺设、情感铺垫等手段综合运用;三是进行动态化调适,对于预设的技术不机械刻板地推进,而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所损益,一切以学生和学情为标准。

二、 层次朗读技术:课堂梯度性的全面实现

初读阶段王老师实施了四个层次的教学,让初读变得整饬有序而又生动活泼。

第一层:读顺口。初读要求“请大家打开课文,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

第二层:读出节奏。诗歌是可以吟唱的,所以它的节奏感是很强的,而且这样的节奏不是随便就能变化的,是有一定内在规定性的,用王老师的话说就是“有板有眼地读”。

第三层:读出味道。这个要求是在前面“清爽”“节奏”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中间当然有技术,就是教师和学生共读,排除了仅仅是跟教师读的传统做法,既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又不是完全牵着学生走,分为两个小步骤“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这叫完美合作。

第四层:教师隐退。教师在学生已经读得有韵味的前提下,如果还是一味地要求齐读,那就显得重复了。但是读又是必要的,王老师虚晃一枪,还是用合作朗读的方式,但是教师已经退到幕后,让学生成为主角:“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这样就实现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味道的初衷。

不管是古诗教学还是别的文章的教学,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读”,这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最大的目的之一。一般而言就低年级时要求朗读,高年级要求默读,一致的要求是“将课文读通读顺,字音准确,遇到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目的是为了疏通文本,为后面的理解建立更好基础。“反复读”是由一般的要求到达了程序性知识掌握的高度。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方法里面有一条十分管用的招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读才能读通、读顺、读熟。王老师有读的质量标准“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反复读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将外在的诗句与自己主观的音形相联系,并且为进一步的内化打下基础。这样的四步朗读层层递进,在反复中有提高,产生一种纵深的教学美感,更关键让学生有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运用层次朗读技术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反复不重复,层次朗读呈现出来的教学面貌是学生反复在与文本接触,建立起文本和学生的紧密联系,特别强调朗读的层次性和发展性;二

是拾级不越级,层次朗读有不同要求的层级存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拾阶而上,渐次发展,让后一层次的朗读建立在前一层次的基础之上;三是贯标不惟标,层次朗读要贯彻朗读的标准,也就是每一个层次的朗读都应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要求,不做天马行空式的低效重复,同时又要兼顾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不机械生硬。

三、 情感聚焦技术:课堂发展性的完美激发

王老师从学生阅读的感觉入手:“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进而落实到情感基调的重点上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用这个词语来表述,就是将感觉具体化、聚焦化的一个技术。学生有了“愁绪满怀”“孤独”“静”等感觉,老师让他们写下来,用写的方式将思维成果固化。特别是对于“静”的引导很见功夫:学生说出这个字,是一种真实的感受,这个氛围是静谧的,但是局部偏离了核心问题那就是“情绪”,也就是学生没有聚焦到对于人的心理和心情的把握,而是转移到了外在环境上面――当然内境和外境是有一定联系的,但是说明学生的思维还是不清晰。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老师就显示出特级教师的导引、聚焦的技术:“静”?与众不同。什么“静”?先肯定最重要的优点,那就是独特性,加上了追问,力求让学生的思想变得清晰起来。在追问中有了“安静”“宁静”,王老师进一步聚焦:“我建议用‘寂静’,寂寞的‘寂’。行吗?好的,我们继续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这个字已经兼具了内外,在学生那儿其实还是理解成安静的近义词。最后学生的答案是“凄凉”。王老师着力培养学生多重思考能力,从“愁绪满怀”到“寂静”,再到“凄凉”,学生的理解不断加深,情感不断激发,达到了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的同频共振。

运用情感聚焦技术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尊重文本基调,文本基调有其内在规定性或者是相对封闭性,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首先清晰地认识这种客观存在,不“张冠李戴”“南辕北辙”;二是尊重学生体验,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加上学习主体阅读积累、认识方式、情感阅历的不同,呈现出非线性体验的特点,需要引导、碰撞、激发;三是尊重交融发展,情感聚焦不是完全聚焦到文本的规定性上,必须有一定的张力和空间存在,只要是在情感基调的弹力范围内都应该予以肯定,这样才能达成文本和人本的统一。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这个相对模糊的学科,在情感这个相对复杂的领域,应该让学生的情感相对集中地展示出来,如果不是很清晰,那么就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将不清晰的变清晰。

我们在强调古诗教学技术的同时一定不能滑进唯技术化的泥潭,而是要以课堂教学技术的显性化为手段,提升教学的质效。钟启泉教授指出“课堂评价基本以评价课堂教学的目标与技术为旨趣的”[3],从教学评价的角度为课堂教学技术进行了合理性辩护,也为研究古诗教学技术提供了理性支撑。

【参考文献】

[1] 赵伶俐.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中端论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

第12篇

古诗文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多首文质兼美的古诗,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优美,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文字知识的本身,诸如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信口开河式的问答等充斥着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

反复诵读,引领学生深刻体会古诗文的内涵

诵读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名言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的重要性。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诵读有两层含义:朗读和背诵。《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而且在课程目标中分学段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和第二学段(3~4年级)各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由于小学生记忆力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文短小精悍,又琅琅上口,晓畅如话,短时间内学生就能背诵,完成规定的背诵任务并不难。

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克服障碍。读古诗文最基本是读准字音,明晓句读。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语音上的障碍,特别是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读音。如《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而不读“jiàn”。《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读“jì”不读“qí”。特别指出的是,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让学生在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地朗读中,初步领略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美感,让学生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创设情景,启发想象感受古诗文的意境

古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写到秋天的夜晚,一艘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深夜人静的气氛。江岸上是火红的枫树,江面上是渔火点点。面对此情此景,离家在外的诗人想到秋天来了,夜已深,鸟归巢,自己还飘泊不定,流浪异乡,不禁秋愁满怀,难以入眠。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在学这首诗时,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写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诗的理解。

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融入诗文特定的情境氛围中。现代心理学表明:“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如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先告诉学生,今天将带大家到野外去作一次愉快的秋游,感受一下满山红叶的美丽景色,学生顿时兴致盎然。在播放图像的同时,又用语言描述:诗人描写了什么?诗人又抓住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把这些景物集于一幅画面上的?然后通过精读,引发学生的联想。读“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导引出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构成的和谐优美的山林秋色图,进而让学生体会石径的曲折、山势的高峻。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在学生眼前呈现一幅鲜艳如火的枫叶图,学生就能进一步感受到满山红叶的美给深秋季节带来热烈气氛,有感而发“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最后,又浮现出有层次的画面出来:远处,有一座宁静的山庄秋色正浓,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山民居住的小屋炊烟袅袅;近处,夕阳下的枫叶一片红艳……学生从美丽、形象的画面中得到美的愉悦,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邱县实验小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