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示儿古诗

示儿古诗

时间:2023-05-30 09:12: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示儿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示儿古诗

第1篇

1、《示儿》的意思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2、《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绝笔诗,全诗原文如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古诗;文化传统;教学

一、通过画面,入境悟情

一首首古诗词就像是一幅幅妙不可言的画卷。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中,形象地感悟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美,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所以,不管是哪一类的古诗词,我们大凡都可以接着画面,用画面渲染氛围,先让诗词中的意象在学生眼中鲜活起来,产生诵读欣赏的激情,再在画面中丰满诗的内容,进入诗的情境,就能更好地感悟诗情。

二、了解背景,入境悟情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只有让学生走进诗人生活,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解作诗背景,才能更好地进入古诗的意境,感悟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江雪》这首古诗时我是深有体会的。在学生初读之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很多学生都纷纷举手,因为诗的意思不难理解,学生都能说出一个老翁在白雪覆盖、寒冷的江面上独自钓鱼。但在体会诗的情感,感悟诗歌意境时,学生就很明显无法与诗人产生共鸣了。于是我适时出示了柳宗元作诗的历史背景:这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这对33岁正当盛年的改革志士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久母亲病逝,住所又连遭火灾,真是集国忧、家祸、身愁于一起,政治上的暴风雪使他“茕茕孤立”,激愤感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诗人创作了这首《江雪》。学生通过了解背景对这首诗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当然还可以用“比一比”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古诗两首《示儿》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可以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陆游和杜甫的资料以及创作背景,然后多媒体出示: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在他最高兴的时候写下的。此诗写于763年,安史之乱的头目史朝义的儿子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乱”从此结束。杜甫在四川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学生通过了解背景知道了这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但情感基调是完全不同的:《示儿》通过“悲”一字来表现出作者的爱国之情。反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通过“喜”一字来表现。所以,只有了解背景,才能更好地体会诗境,感悟诗情。

三、紧扣诗眼,入境悟情

一般而言,诗词都有意象之“眼”,即关键词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诗词所表现的情趣便能了然于胸。仍以《示儿》为例,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就是全诗的诗眼、诗魂,如何使学生进入意境,升华情感,是本诗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以在学生朗读全诗后,结合诗人作诗的背景,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投影,再仿谈遐想推敲,一遍两遍……学生与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深切体味:这“悲”字是诗人悲自己终生的意愿没能实现,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悲祖国大好河山破碎,中原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形声组合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四、多元诵读,入境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词平仄、音律、节奏感强烈,读来朗朗上口,又特别适合诵读。我们要引导学生吟咏出对诗词的感受,回味出诗词的意境,体味出诗词的意境,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悟诗意。

儿童的世界是个独特的世界,儿童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的教学只有依附儿童、尊重儿童,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在这一点上,特级教师窦桂梅所上的一节《清平乐村居》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她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古人把词唱了起来,边唱还鼓励学生跳起了舞蹈,学生兴趣盎然、全情投入,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把自己对词的理解用歌声、用肢体语言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出来。学生在反复唱诵中,体味感悟了诗词节奏美的同时进入了诗境。

五、展开想象,入境悟情

第3篇

关键词:古诗意境;主体想象;人文精髓

意境是古诗的核心。学习古诗,让学生“口中有文”“脑中有境”“心中有情”,最重要的是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呢?

一、诵读入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感情地诵读不仅可以理解古诗的内容,还能帮助学生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意境和韵味。所以要学好古诗文,熟读背诵是最好的法宝。另外,老师教学时恰当适时地运用背景音乐,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做到“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四吟”,使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如教学王安石《梅花》,我们要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自然地就会读出梅花那铮铮铁骨,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格。又如孟郊《游子吟》,我们只需简单疏通字词,在反复吟咏之间即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

二、诗眼悟境

如何把“意”和“境”融合在一起,那就要着重指导品味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这就是所谓的“诗眼”。诗眼是诗词中最能体现诗意的关键词,也是读者了解诗人心境的窗口。所以,我们要善于紧扣住“诗眼”,充分悟读,充分想象,充分咀嚼,这样,文字就动起来、活起来了,为通往古诗的意境铺路架桥。重点词语突破了,那整首古诗就迎刃而解了。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写出了小孩子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态,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其中 “卧”字的使用最妙,它把小孩子天真、活泼、顽皮的样子,和盘托出,跃然纸上,给全诗增添了无穷的意味。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仔细推敲,领悟其中的精妙之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扣住“诗眼”,斟词酌句,对感悟诗词意境是何等重要。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唯有通过赏析才能准确地领会,使学生走进一个有声有色有味的世界中,引起共鸣,与作者同感受,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补白创境

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展开联想,去想象古诗词的画面。当学生通过想象,眼前出现了诗中之景之时,学生自然能去体悟诗中之情意了。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在导入时,就让学生结合老师板书的“村”和 “居”,让学生想象“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在课中又说“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将诗中所描绘的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来想象。”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更好理解诗意,学生的脑海中也会浮现出一幅其乐融融的农家画面。

三、延展拓境

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之以入情。”诗是作者情的物化,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作者的心境等,都会对他笔下的文字造成影响。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及对人生遭遇的一种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地领悟。如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杜甫生活在唐朝由兴盛到衰败时期,将唐王朝推向衰落深渊的安史之乱给了作者无限的感伤。面对惨破的河山,作者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怆之情让我们看到了衰落的唐王朝的景象,也被作者的忧国之心所打动。教学陆游的《示儿》,可介绍南宋的有关历史及诗人的生平:陆游出生三年后,宋徽宗、宋钦宗被金所掳,北宋灭亡。亡国之痛、流离之苦伴随他成长,而南宋偏安一隅,屈膝求和,促使他更加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但他从来得不到朝廷重用,多次罢职闲居,壮志难酬。最后,被罢斥归隐故里,而他的爱国热情始终没有减退,恢复信念始终没有动摇。《示儿》是诗人85岁时,也就是临终时所作,这是他的绝笔诗。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学生才能深刻地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感情。由此,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补充、介绍一些与诗有关的历史知识、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则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一些由时代造成的隔阂,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是有历史的“东风”可借的。

第4篇

关键词:注重培养;自学古诗;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44-01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还附有8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拓展了学生的古诗欣赏领域,将古诗教学提高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怎样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呢?新修订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想:古诗的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古诗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第一阶段是知道古诗的大意,第二阶段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阶段是能够领悟诗歌意境。下面,我就九年义务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示儿》一文的教学,谈谈古诗教学的新举措:

1.了解古诗的大意及诗人

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临终之作,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未能平息,祖国不能重新统一而抱憾而终的心情,流露出强烈的爱国热情。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都会造成学生理解上困难。于是,我让学生各自去查询当时的写作背景资料。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大人,有的从诗书上找……学生了解到当时背景,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上课时让学生自己介绍搜集的资料,这样不但了解了诗人的情况和时代背景,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

2.质疑讨论,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个环节中,训练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多让学生交流、评议。从诗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到整首诗意思的掌握,完全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出来的。而老师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同时,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看课后注释、查字典、联系诗句、问别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先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多放声朗读几遍,再以课后思考题引路:诗中的哪些词语体现了诗人的心情?诗人为什么会这样?让学生再读古诗,继续采用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已见,体会感情,受到陆游那强烈的爱国热情的感染和教育,同时学到了体会中心思想的方法,那就是要入情入境、想象当时意境,站在诗人的立场去理解。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提高。

这个环节还要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朗读和背诵在诗的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并放了几首乐曲,让学生选择一首合适的给诗歌配乐,然后进行朗读。我只对学生在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进行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这样,想方法让学生多读、美读,让学生在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3.领悟诗歌意境,学会迁移运用

第5篇

1、“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思是,在祭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的父亲。

2、“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示儿》的第四句,其全文如下:

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我本来就知道,当我死后,一切就都没有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遗憾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祭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关键词:古诗;情境;鉴赏;感悟;诵读;实践;重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168-02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占有一定的比例,选入古诗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有写景也有叙事的。学习古诗能引导学生发现美好的事物和激发他们对祖国丰富优美的语言的热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品味、鉴赏、感悟、想象的能力。

一、解诗题,揭背景,激发趣

叶圣陶先生在对诗文“题目”作了十分精辟的阐述:“从作者方面说,有了题目,可以表示自己所写的中心。从读者方面说,看了题目,可以知作品含义内容。题目的必要就在乎此。”因而,从古到今,诗人、作家都把题目喻为诗文的“眼睛”,称为“题眼”。

所以,教师不管在教哪首诗,都是由解题入手,这主要在于这些诗往往是在题目所提示的范围内或者就是扣住题目来写。如叶绍翁《游园不值》,诗的前两行写作者去游园“不值”,后两行写作者看到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联想到院内“生机勃勃”,百花争艳的春色,算是“游园”,进而再现春天万物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这仅是从古诗的题目分析而言,对于作者及背景也是教学前要让学生知道的,只不过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教师归纳。甚至可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查到这些资料,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动手、动脑,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进而让他们知道古诗的题目、背景与诗的内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示儿》这首诗,教师在教学时向学生介绍《示儿》是作者写的最后一首诗,直到他临死之前,心中念念不忘的不是个人的死,而是祖国领土的完整,他沉痛地表示了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心。这样,学生对理解诗句、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抓字眼、知诗意、再现活

古诗句子精炼,字里行间不仅闪耀着美的光彩,还蕴含着美的韵律,但由于古诗是用古代汉语提炼而成的,它精辟、简短,含义之深。因此,教学中教师仅以简单草率的讲解,让学生仅懂得句意就“收场”,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在重点字词上做文章,使学生学有所得,品有所味,想有所感,思有所悟。例如,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与众不同,诗的前两行抒情,后两行写景。那时恰逢盛夏,又是拂晓时分,因此,诗人在清静的湖光山色之中,心情舒畅清爽。如诗后两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以这样教学:①先让学生说说“无穷”和“别样”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再找出“无穷”和“别样”的近义词(无尽、异样)。②“接天”是什么意思?用一两个意思相近的成语表示。(一望无际、无边无际等)③这两行诗句分别写哪两样东西?(荷叶、荷花),诗中分别描写这两样东西颜色的词又是什么?(碧、红)④拓展“碧”字,这个字可解释为“青绿色”。除此之外,还可以说什么绿?提示: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可爱的草塘》中找出有关与“绿”字组成的词(墨绿、鲜绿、翠绿),而“红”字,让学生说说“红得怎样?”(红得发光,红得发亮,红得娇艳,红得发紫等)。

这样,既抓住了诗中字词的教学,又让学生懂得了诗句的意思;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丰富了学生词汇,既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又把诗句给教“活”了。

三、读诗句、品其味、悟诗情

关于读,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过程中,读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如将其忽略,那是失败的教学,荒唐的教学。所以,古诗教学的读尤其重要。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中知意,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而要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诗人的情感——让学生的感情和诗人产生共鸣,把诗句中的真情实感化为强烈的情绪活动,在体味声韵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

做法:①提出要求,教师有感情地诵读诗句,学生注意听,用“/”线标出稍短停顿,“∥”线表示停顿稍长,用“.”表示字词的重要。②学生根据“要求”试读。③师正音并纠正标出错误的地方。④按正确的标示,让学生再读诗句。

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朗读提示,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通过“读—知—悟”,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进而悟出:这首诗的作者是从“晴”和“雨”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描写西湖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四、入意境,拓发展,联其想。

有诗就有物,有物就有诗。诗人的构诗是缘物生情,寓情于景,托物抒怀,把诗中的形象、画面、图景以及其中渗透着的作者思想感情再现出来。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久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的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则画龙点睛,是极神的一笔。“一枝红杏出墙来”,这种以小见大,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们留下无限的遐想。

当然,要想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就必须从诗句入手,然后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画面上描绘的景物,探索出作者观察生活的经过并展开联想,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在学生理解诗意后,教师根据诗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

问题一:这是一个怎样的花园?

要点:①院子的墙不高;②位置不在闹区;③周围幽静;④私人花园不气派,农家气息很浓。

问题二:诗人很高兴想游园赏花,园门紧闭,本是件扫兴的事,读诗句,体会诗人这时却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①启发:“一枝红杏出墙来”,想象诗人心目中的院内春色是怎样的?

②用描写景色的词说说。

③看到春天的特点,心情如何呢?

这样,让学生在学习古诗中学会“读诗品其味,知意悟其感,见图联其想”的学习方法,拓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夏登高.试论诗歌教学中的审美赏析[J].小学语文教学,2006,(4).

[3]黄权.古诗欣赏——让感官动起来[J].福建教育,2006,(3A).

第7篇

一、鼓励自我朗读

读诗是最好的理解和记忆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韵律、情感、句读、语调等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通过眼观、口读、脑思来加深印象,形成有效的认知感悟点。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诗歌的过程中,要突出朗读方法的指导,一方面要求学生以适当的语速反复朗读,增强记忆效果;另一方面,注重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带着疑问大声朗读。在朗读深情的诗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运用低沉的语调和缓慢的语速朗读;在遇到节奏明快、情感飞扬的诗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以略高的语调和略快的语速朗读;在情感发生变化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朗读的语调由低到高,语速由慢到快。这样的自我朗读,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认知思维和情感,帮助他们形成感知印象。

朗读,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契合点,使他们在朗读感知的过程中,初步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意图。例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诗歌表达的情感,大声反复地朗读,将作者的“喜欲狂”和妻子的“愁何在”通过不同的声调和语速读出来,让学生从中体味到作者对收复河南河北的心情,同时,让学生通过欣赏书本的插图来深入品味诗歌的主旨,让学生对杜甫的爱国之情有初步的感知。随着朗读的深入,学生每次的收获和感受都有所不同。

二、倡导合作探究

读是感性认知诗歌的基础,要理解诗歌的内涵,就要从意境中探寻有效的信息。教师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思辨和讨论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理性认知,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要要求学生运用多样化的思考方式来感受诗歌意境,为学生布置富有情趣和层次的探究任务,为学生提供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特色、艺术造诣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真切地认知。首先,要求学生紧扣诗歌的题目,抓住文眼来思考作者的表达意思以及情感。其次,建议学生对诗歌中的一些特殊词语进行认真揣摩分析,体味其中的情趣。第三,运用想象思维从形象的语句中感受作者的用意。例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从“涕泪”、“放歌”、“纵酒”等神情和动作中感受作者的欣喜若狂。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从诗歌的表达方式中探寻诗歌特有的艺术效果,要求学生围绕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表达之美。

合作,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例如,在《示儿》的教学中,教师可建议学生运用同桌讨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疑问并思考:作者此时悲在何处?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运用小组探究的形式完成如下学习任务:作者害怕死去吗?为什么作者要求子女在家祭时告诉他北定中原的信息?你认为作者具有怎样的思想情感?这样的合作探究,能够在整体感知诗歌表达要旨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爱国之情。这样的合作探究,为学生掌握诗歌的表达意境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深化感悟

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的表达更具有深度和准确性。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认知感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探究过程通过多样化的语言来表述,这样更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他们的学科学习发展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理解感悟,多鼓励学生与诗歌对话,与作者对话,让学生在艺术还原的过程中,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把握诗歌形象,从情感、历史、风格流派的具体分析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同时,建议学生将诗歌作为一个整体,从写作艺术、语句表达、思想情感等方面综合考虑,让学生能够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感受。如在《示儿》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假如北定中原时,陆游还健在,他会表现出与杜甫一样的欣喜若狂吗?然后让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说说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体味其中的意蕴。

教师在注重学生感知运用的过程中,可要求学生运用演讲、讲故事、课文剧表演等形式来呈现感知内容,增强语言表达运用能力。这样的深化感知,更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运用能力。

第8篇

一、初步感知,走近诗境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要诵读儿歌、诗歌及浅显的文言作品,想象其形象的画面,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在诗歌教学之初,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充分自读,是诗歌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后来“诗情画意,情境交融”的前提。如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等诗歌,较浅显易懂,学生初读诗后,引导他们自看插图或互动交流,学生就能初步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当然,这肯定是一种朦朦胧胧的情感和意境,而朦胧正是“美”的开始。

二、结合背景,走进诗境

孟子曾提出知人论世,说:“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了解诗人创作时的历史背景,这是进入诗歌意境的前提和钥匙。如陆游的生平绝唱《示儿》一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无限眷恋和不能亲眼看见的伤感遗憾,感情是复杂的,这对于不了解当时时代背景的学生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如果让学生了解我国南宋时期特定的历史背景,就不难理解诗人当时的情感,学生心中那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油然而生,此时,还有谁不被诗人的爱国情怀所打动?所谓“情动而辞发”,有感情的诵读就顺理成章了。

三、多层次诵读,感悟诗境

一是“自读”,让学生在了解诗歌背景的基础上,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只要求能读通读正确就行。

二是“评读”,在初读的基础上,师生初步交流互读,从师生互读、评,再读、再评的过程中逐步领会诗歌意境,要求能从读诗到吟诗。

三是“范读”,老师的范读,既可以引发学生兴趣,又能起到点拨指导的作用。

四是“品读”,古诗教学中,采用大声朗读、加手势吟诵、配乐诵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吟诵中体味,更能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特别是配乐吟诵,能引领学生将听觉与诗境、诗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如在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配上舒缓、蕴藏离愁别绪的《送别》乐曲,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那依依惜别的场景。

四、品味诗眼,体味诗情

“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这点铁成金的灵丹,自然指古诗中的点睛之笔――“诗眼”。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诗眼,唤起想象、联想,进入古诗意境。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两个“异”字点出了寄居外乡之苦,一个“倍”字突出了节日思亲之深,对重点字词的反复品味,也就不断地内化了诗的意境,体味到诗歌情感。

五、拓展诗境,升华诗情

第9篇

关键词:小学古诗 审美策略 教学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小学古诗教学亦是完成这一目标的载体。要通过古诗的教学,以其丰富的审美内涵,熏陶感染学生,发挥学生审美的主动性,创造审美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的创造力。

如何采用正确的教学策略,贯彻新课程标准,搞好小学古诗教学,是广大教师面临的关键性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从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我们可以归纳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目标为:

1.使学生初步接触祖国的文学遗产,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2.对学生进行文学启蒙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3.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充分理解这一目标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较好地把握《课标》中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具体目标:

一、二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五、六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针对小学古诗教学具体目标,我们可以明确古诗教学的重点要求是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即要求教师在古诗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这是教师实现古诗教学最优化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针对教学提出了认知策略、能力策略、情感策略即文化策略等诸多策略,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小学古诗教学策略可概括为审美策略,即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这是蕴含了美的认知、美的体验、美的创造的综合审美过程,是对学生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审美创造的锻炼过程,是完善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良好途径。

小学生通过琅琅上口、节奏鲜明的古诗教学活动,既能提高文学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又能陶冶美的情操,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良好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审美作为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必备能力,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得以进行,这既是个人健康成长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目标,是课标制定的归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是天性。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启蒙阶段,能否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对于学生不仅仅是审美教育的成败,更是关系学生身心成长的大事。小学古诗教学正因为其实施对象的生理特殊性,而对审美教学策略提出了迫切的任务要求,要真正发挥出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作用,促进这一特殊年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小学古诗教学中对审美教学策略的要求,反映了我国古诗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特征。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中说:“歌咏所兴,宜自民始也。”在人类的童年时代,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的文学艺术种类即表现手段,原古歌谣,这种诗的雏形便是先民们表现自己审美意识、抒发审美情趣的方式。“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叹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中国古诗作为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在浩浩文明诗中必然表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点。仅从小学古诗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窥其独特的中华审美情趣。中国古诗有表现乡国情怀的作品,如《黄鹤楼》、白居易的《忆江南》;与乡土情怀相联系的,是对国家的爱恋,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同时,亲情主体也是古诗歌文学的永恒主题,如孟郊的《游子吟》。

中国古诗贵在意境,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其主旨是运用艺术意象,主客体交融,在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的时空,富有形而上的意味。“意”是诗人抒发的情感,“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客观物境,也是人们常说的诗人所描写的环境、景物。这种情景被称为“情景交融式”或“寓情于景”。审美策略之贯穿于小学古诗教学中,正是以情感为突破口,通过准确、全面的感知美的过程,脱离意象而升华为审美境界,品味之后又有所突破,创造一个自我的审美理想之境,完全是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策略的深刻体现,生动活泼地再现了三者之统一与联系,反映了审美策略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根本作用。

参考文献

[1]常汝吉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10篇

一、用多媒体的“声”和“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古诗不是儿歌,学生不会一读即懂。因此,有的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首先就有了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变畏学为乐学了。

如,我在教《望洞庭》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洞庭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洞庭湖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洞庭远景”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远望洞庭,君山苍翠,湖水荡漾!春和景明的洞庭,月下洞庭,雾雨中的洞庭,百般风姿。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刘禹锡写下的诗歌?让我们领略一下诗人如何用短短的诗句写出洞庭的美景吧。”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多媒体的“声”和“色”,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古诗中的一些字词都应讲古义,用今义讲是不合适的。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当讲“跑”,而非今之“走”;有一些字词的解释又是很特殊的,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当讲“因为”,而非“坐下”。更有一些,应当结合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否则,机械传授,生搬硬套,是不能真正、牢固掌握的。

我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作动词“吹绿”解释,学生能接受其意思,但是无法感受这种写法的妙处,我于是投影出示大江两岸春色图,学生不仅从直观的图中感受到了作者王安石用“绿”妙——不仅写出了春景,而且写出了春色,写出了春的静态和动态。由此进行想象和写话,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何乐而不为呢?

三、用多媒体的“声”和“色”,指导学生练习古诗的朗诵

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如,在教完《望庐山瀑布》后,我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起劲了。而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

四、用多媒体的“声”和“色”,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说话训练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自有“无声胜有声”的美好境界。而对于小学古诗教学来说,如果在学习古诗时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对学生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体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提供了依据。

我在教学《示儿》时,为了让学生同情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和理解“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对收复中原的渴望,在疏通诗意之后,出示了事先制作《清明上河图》全图的流动画卷,感受汴京城的繁华风景,同时配上《精忠报国》的背景音乐,再显示金戈铁马中陆游卧床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边看图边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临终前的陆游怀着怎样的心情在想什么?”在美的氛围中,学生启动了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描绘出了这样那样的汴京城风景,感受到金兵入侵,陆游悲愤国破家亡,又曾经做过怎样的努力,而今奄奄一息却信念坚定……爱国的情怀、悲壮的形象跃然而出,说出了古诗的言外之意,在训练学生说话的同时,也受到了情感的陶冶。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 教学

一、结合写作时代背景讲解古诗

好多的古诗是因情而发,那就需要读者明白写作时大概的历史背景。古诗“寄意、抒情”,我们可通过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当时诗人所处的那种环境,使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言犹己出。如教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时,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诗人临终的这篇以诗写成的遗嘱,概括的道出了自己一生的心事:对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偏安江南的无穷悲愤,对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热烈向往和坚定的决心,从而更深切地揭示了诗的内涵。但由于小学生对古诗不如对一般文章熟悉、了解,因而在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集中精力领会诗文的大体意思,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不宜过全过细的介绍作者与时代背景,因为好多的时代具体情况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对于这些知识只让学生了解大概就可以了,否则很可能会喧宾夺主。

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我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书的内容当然不外乎诗词。“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诗人直抒胸臆或极强的渲染环境表情达意。古诗的意境,绝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现有的插图,仿制的幻灯片或根据诗的内容绘制的诗意图,动匦、音乐等,再现形象,使学生触景生情,进入诗的意境。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可采取诗中画、画中诗、并便读便想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快活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诗文,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在学生还没有得到兴趣、灵感及感性认识时硬去思维,接受不喜欢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是游离新课程理念的。如教《所见》这首诗时,画面以诗的内容为背景,一片森林浓荫覆地,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得,再配上一段《牧童短笛》音乐片段,在它的前面插入一段山歌及山歌的回荡后,后面插入一段知了叫声,这样就有助于帮助学生进入小诗所设的情景,使学生在领会诗的意境时,不知不觉中完成由学生到牧童的角色换位。

三、抓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的语言

我们课本中选用的古诗大都比较通俗易懂,对此,教师再做过多过繁的词句意思的讲解显然显得冗长。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老师在教学此诗的时候,只需抓准“留连”和“自在”这两个词的理解,让学生以欢悦、畅快的语言和心情描绘蝶蛱穿行于花丛中翩翩起舞、黄莺自由自在放声歌唱、到处一片惹人心醉的鸟语花香的景象,我想此时学生也和诗人一样,心中荡漾着灿烂、欣喜和自在,当学生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时,学生已经融进并内化了诗歌的意境,对抒发诗人和自己的感受欲罢不能,感情诵读也就水到渠成。另外《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把握一个“愁”字让学生品味,点出夜深人静诗人越感凄凉的忧伤;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两个“异”字点出了寄居外乡之苦,一个“倍”字突出了节日思亲之深;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个“笑”字突出了诗人久离家乡的感慨,笑中浸泪;还有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及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闹”一“绿”,意境全出。对这些重点字词的反复品味,也就不断的内化了诗词意境。

四、多给学生思维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用语言描述古诗的句意,无疑只现了皮毛,未见其血肉。学生热爱着为祖国大地增彩描绘着所有一切山川花鸟的美好形象,诗中的翠柳黄鹂,青天白鹭,一直到窗前吞吐的西岭之雪,雪岭外又有多少琉璃世界?青天白云飘渺外,又有多少五彩缤纷的宇宙宏观呢?那渴望统一中原的爱国诗翁,大雪满弓刀的大漠英豪,锄禾的农民,出没于惊涛骇浪的扁舟渔民,这些可爱可敬的人物,难道不会引起学生的爱恋吗?学生从对生命的关爱出发,潜能得到诱发,势必会展开丰富的联想。因而,多给学生思维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问问学生的感受,让他们多谈谈自己的联想,是赏析诗歌新意境的开端,是诗歌时代性的显现,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更是课堂和诗词本身生命活力的发扬光大。想象是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使他们在诗中的意境中遨游,真正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意。诗歌底蕴的异常丰富,品味诗句的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畅谈读诗后的感受,想象诗句以外的景象。

第12篇

关键词:古诗;写作;诗词意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106-01

一、简介写作背景和作者,让学生明白写作时的情境

好多的古诗是因情而发,那就需要读者明白写作时的大力历史背景。古诗“寄意、抒情”,我们可通过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当时诗人所处的那种环境,使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言犹己出。如教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时,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诗人临终的这篇以诗写成的遗嘱,概括的道出了自己一生的心事:对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偏安江南的无穷悲愤,对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热烈向往和坚定的决心,从而更深切地揭示了诗的内涵。但由于小学生对古诗不如对一般文章熟悉、了解,因而在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集中精力领会诗文的大体意思,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不宜过全过细的介绍作者与时代背景,因为好多的时代具体情况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对于这些知识只让学生了解大概就可以了,否则很可能会喧宾夺主。

二、采用直观方法让学生迅速进入诗的意境

我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书的内容当然不外乎诗词。“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诗人直抒胸臆或极强的渲染环境表情达意。古诗的意境,绝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现有的插图,仿制的幻灯片或根据诗的内容绘制的诗意图,动画、音乐等,再现形象,使学生触景生情,进入诗的意境。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可采取诗中画、画中诗、并便读便想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快活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诗文,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在学生还没有得到兴趣、灵感及感性认识时硬去思维,接受不喜欢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是游离新课程理念的。如教《所见》这首诗时,画面以诗的内容为背景,一片森林浓荫覆地,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得,再配上一段《牧童短笛》音乐片段,在它的前面插入一段山歌及山歌的回荡后,后面插入一段知了叫声,这样就有助于帮助学生进入小诗所设的情景,使学生在领会诗的意境时,不知不觉中完成由学生到牧童的角色换位。

三、抓住诗眼,品味古诗的语言之美

我们课本中选用的古诗大都比较通俗易懂,对此,教师再做过多过繁的词句意思的讲解显然显得冗长。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老师在教学此诗的时候,只需抓准“留连”和“自在”这两个词的理解,让学生以欢悦、畅快的语言和心情描绘蝶蛱穿行于花丛中翩翩起舞、黄莺自由自在放声歌唱、到处一片惹人心醉的鸟语花香的景象,我想此时学生也和诗人一样,心中荡漾着灿烂、欣喜和自在,当学生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时,学生已经融进并内化了诗歌的意境,对抒发诗人和自己的感受欲罢不能,感情诵读也就水到渠成。另外《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把握一个“愁”字让学生品味,点出夜深人静诗人越感凄凉的忧伤;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两个“异”字点出了寄居外乡之苦,一个“倍”字突出了节日思亲之深;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个“笑”字突出了诗人久离家乡的感慨,笑中浸泪;还有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及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闹”一“绿”,意境全出。对这些重点字词的反复品味,也就不断的内化了诗词意境。

四、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心灵进入古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