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2: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南京大专院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08 文学院(电话:89683067、89683519) 147 文学院所有专业均不接受单独考试。 135102戏剧 30 01 舞台剧与影视剧写作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623 艺术基础(戏剧影视文学)④902 剧本写作 复试科目:0810 创意与编导
《戏剧艺术十五讲》董健、马俊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专业学位,学制3年。联系电话:89686486。 02 舞台剧编导 03 影视剧编导 04 演出管理 130300戏剧与影视学 6 01 戏剧戏曲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6 戏剧与电影基础(含戏剧与电影理论、中国戏剧、外国戏剧、中国电影、外国电影)④978 评论写作 复试科目:0809 戏剧与影视专题 参看“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网站“招生与培养”栏(njuxy.cn/student.htm) 本专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在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电影学 03 电视艺术学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1 欧美文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7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西方文论 03 中外文学关系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1 现代文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6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当代文学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1 先唐文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5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唐宋文学 03 元明清文学 04 近代文学 05 域外汉籍研究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1 古籍整理与研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5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中国文化史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1 古代汉语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4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现代汉语 03 中国语言学史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 理论语言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社会语言学 03 方言学 04 对外汉语教学 05 语文教学和语言文字规范 050101文艺学 01 文艺理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2 文艺理论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文艺美学 03 西方文论 04 中国文论 045300汉语国际教育 30 01 汉语国际教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54 汉语基础④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复试科目:0801 专业综合(语言学概论、作文)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二册)王力著,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当代中国》张海林著,南京大学出版社;《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专业学位,学制2年。咨询电邮:chenguang@nju.edu.cn。
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学科学教师的科学史素养总体上是比较薄弱的,在2009~2011年期间我国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对浙江、江苏、福建、吉林、辽宁等省市中学科学教师的专题调查中,初中物理教师约有近一半的人没有研习过物理学史;有56%的生物教师对教材以外的生物科学史知识不熟悉;许多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触及到化学科学史问题时,暴露出知识贫乏、内容幼稚等问题……教师科学史知识的薄弱又导致教师在科学课程教学中基本上不触及科学史,使得科学史教育成为一片空白。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师科学史素养普遍偏低,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中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应试教育则是阻滞学校和教师提高科学史的认识,增强科学史教学自觉性的主要障碍。
基础教育新课程
关于科学史教育的理念科学史教育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在这一基本理念的统领下,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的“科学、技术、社会、环境”这一板块的五个主题中,设置了“科学史”这一主题(是第二个主题)。新课标指出:“科学技术史能提供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历史背景、探索历程和典型案例。这有助于……”课标列出了有助于“通过科学家获得成功与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案例,使学生体会到探索自然奥秘……”等五项“有助于”的内容。通过科学史教学获取五个“有助于”,体现了“课标”关于科学史教育的理念。以五个“有利于”为依据,新课标明确地提出要求:“把科学技术史有机地融入科学课程。”为了指导中小学校开设好科学课程,使科学教育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一股有生力量,课标还提出了“把科学技术史有机融入科学课程的若干建议”。在《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甚至还列出了部分科学史料。其中“故事性科学史材”包括了如下内容(根据“课标”内容摘编):上述这些,都凸显出科学史教育在新课程中不可忽视、无法取代的的重要地位。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师科学史素养亟待
提高一个拥有良好科学史素养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自觉融入科学史知识,对科学史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是评价一个科学教师是否优秀的指标之一。提高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师科学史素养迫在眉睫。中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史素养是否能得到较快的和切实的提高,取决于他们是否深刻理解科学史素养在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意义,从思想观念上重视科学史素养的提高。学习提高的路径和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例如,科学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科学史类相关书籍、浏览相关网页来充实科学史知识,提升自我科学史理论素养;通过课堂教学对科学史知识的渗入来巩固科学史知识;通过与本校科学教师、历史教师交流来拓展科学史视野,通过撰写科学史教学心得体会、论文案例等方式,来加速自身科学史理论素养的提高。省地县教科所(教研室)、教师培训职能机构、师范类大专院校、省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师资管理科室,都要从各自的职能角度重视和支持科学教师的培训,在培训中加入科学史培训内容。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考虑聘请科学史研究专家到本地开办培训讲座,或将科学教师送到大专院校进行研修。中小学校应建立科学学科教研室,根据自身实际制订科学史研修计划,有计划地、长期地开展科学史的学习研训。教育行政部门在科学教育和科学教师的管理过程中,要正视科学史的地位,制定相关的政策、条例,出台具体措施,落实科学史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地位。例如,可在中、高考等重要考试中适当加大科学史的考查力度,在课题资助上适当关照,或在科学教师职称评审中加入科学教师科学史素养考核指标。
作者:蒋小珍 单位: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初级中学
南京大学BBS小百合上出现了一段趣闻: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许晨晔于1996年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奇虎360副总裁为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硕士。大家笑称,原来360与腾讯之争还是南京大学软件学院与计算机学院之争啊。
在2000年的“网络泡沫”破裂之后,IT行业渐渐恢复了作为一个行业应有的冷静和平和,也逐渐退出了人们关注的视线。而今年一场莫名而来的“3Q大战”似乎又重新将这个行业推到了中国大众的眼前。而这仅仅是一个让更多人去关注这个行业的契机――其实他已经默默地影响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从小巧可爱的MP3到关系民生的银行系统,再到载人航天的宇宙飞船,到处都有IT行业的身影。
IT行业在大学中的相关专业并不是像想象中的只有计算机科学等少数几个专业,额外的专业还有软件工程、信息工程、信息安全等很多专业,尤以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最具典型性。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在学科的划分上,并不属于同一个科目。软件工程隶属于工科类,而计算机科学更多地属于理科类。他们虽然在大多数人眼中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却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包含着巨大的差异。
优雅学院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他是研究计算机及其周围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亦即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系统(即软件)、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本身的性质和问题的学科。其学科的重点并非是软件的构建,而是计算原理本身。而计算机也好,软件本身也好,只是计算的实现。
与其说计算机专业是优雅的学院派,还不如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IT行业中起着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作用。学院派需要的是潜心对计算机专业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启发性。在行业内部,计算机系毕业的学生大多数成为技术高层的架构师。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推荐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
行业实干家: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顾名思义是以工程为主,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其学科在学习构建软件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工程化的方法,希望能够以传统的工程,如建筑工程、化学工程的方式去构建软件产品。其学生在学习基本的语言基础上,还要学量的软件工程的实践方法学,以期在实践中指导他们的工作,在设计实现软件过程中发挥作用。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比如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比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
软件工程的毕业生在IT行业中常常扮演着实干家的角色,考验的是将各种想法到实际的转化的能力。比如从美国的IT职业分布中明显可以看出,中下层的工程师都是以软件工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所以想要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的学子们应该有一个对未来职业前瞻性的定位,这样有利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主要课程:外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等代数、电子技术基础、离散数学、计算机引论(C语言)、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Delphi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需求与项目管理、软件设计实例分析、CMM/ISO9000、Asp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推荐学府: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
时代尖兵:信息工程
专业信息工程专业是建立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研究信息处理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的专门学科。该专业以研究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为核心,在面向21世纪信息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工程专业对数学、物理、电路理论、信号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并紧跟当今发展最迅速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最新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形成风格独特的课程体系。因此说信息工程是时代的尖兵一点都不过分。
总体来说,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在过去IT行业的发展中已经奠定了自己的基础地位,而信息工程则决定了这个行业是否走在了时代最前端,决定了这一行业能成为先锐科技及先锋科学。
主要课程:电路与系统、信息论、编码理论、微型计算机原理、软件工程基础、现代控制原理、通信系统原理、信息网络基础、数据采集、数字信号与信息处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信息系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至少完成本专业方向的一组实验,例如:通信系统原理实验、信息网实验。
[关键词]图书情报学 教育 图书馆学史 张厚生
[分类号]G25
张厚生先生(1943.8.21~2008.8.8)自1967年7月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着与书相关的工作:读书,管理书,写书,编书,教书,评论书。张厚生先生一生致力于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学、目录学学术研究,硕果累累,成绩卓著,在图情教育方面亦有卓著的成就,本文仅从张厚生先生与图情教育三十年(1978~2008年)方面加以总结和思考,从侧面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和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梳理与评价,并以此缅怀这位为图书馆学界作出过贡献的“书苑园丁”。
1 读书――我国首批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1978~1981年)
1978年初,全国高校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并开始招收研究生,图书馆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过初试和复试,全国录取约近一万名研究生,张厚生从图书馆在职岗位成为万人队伍中的一员,到武汉大学师从彭斐章、谢灼华先生攻读目录学,学号78001。骆伟先生曾为张厚生先生考武汉大学研究生提供了主要参考书。
“”前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较为落后,到1966年总共才招收过两名研究生――侯汉清和鲍世钧,培养单位为北京大学,1964年入学,导师为刘国钧,后因中断学业。1980年,根据教育部的文件,承认他们1967年研究生毕业,并颁发研究生毕业文凭。侯汉清于1979年再次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81年7月被允许提前毕业,拿到了第二张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并留校执教。而武汉大学于1978年率先开始招收图书馆学研究生,南京大学亦开始联合培养研究生,1978年招收两名图书馆学研究生卢贤中、顾志华,导师为钱亚新和施廷镛。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78级研究生有张厚生、乔好勤、倪晓建、惠世荣,导师为彭斐章、谢灼华。我国学位制度自198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张厚生先生1981年11月由图书馆学系目录学专业毕业,“文凭登记武研字第000181号”,被授予文学硕士学位,证书编号为810147。张厚生先生曾任武汉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兼生活部长。研究生期间,在报纸、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推介读书和图书馆学、目录学研究论文,如1979年5月4日《文汇报》上发表《与图书馆》、1979年第6期《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鲁迅与书目工作》等。
张厚生先生读研究生期间与我国著名图书馆学、目录学家、索引学家钱亚新先生(1903~1990)过从甚密。钱亚新先生在1979年10月3日与张厚生先生的一封学术通信中,对张先生的论文进行了认真的辅导,信末云“现在每每感到‘力不从心’,只好以‘老当益壮’来鼓励鼓励自己。还能做多少事情来有助于实现四化,真是一个疑问。因此不得不对你们寄予莫大的期望,祝愿你们快些成长来接我们的班!”,其时张厚生先生为研究生二年级学生,36岁;钱亚新先生76岁。
张厚生先生研究生毕业后,武汉大学希望其留校任教。1982年1月5日,钱亚新先生给张厚生先生写了一封信,信中有“你们系里要留你,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不照高教部的分配执行,这又作何种解释?学校希望学生服从分配,而自己反而不服从上级的分配,这怎能说得过去?”,信末有钱亚新夫人吴志勤附笔:“我昨天到南工图书馆也碰到刘书记,他告诉我,他早已在人事处看到高教部分配来的名单名字是张厚生。所以南工方面急于希望你来报到,大家应服从分配,南工就不必来函催,这是你校应该执行的,他说你必须要服从原分配!不能动摇!”。张厚生先生到南京工学院(注:经国家教委批准,南京工学院1988年6月复更名为东南大学)报到时的“教职员工到职通知单”上日期为“1982年1月19日”。
2 教书――图书情报专业教师
2.1 创办东南大学图书情报专业(1983~1994年)
张厚生先生负责筹建东南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并兼任教研室主任。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工学院开办图书情报专业。1983年9月起,南京工学院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创办,这年招收26名学员,均为在职人员,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习一年后,于1984年9月结业。为期一年的图书馆和情报所在职干部进修班,接受南京、镇江、扬州等地的部分大专院校以及军事系统的从事图书情报工作的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干部进行专业培训。这些学员结业后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多数成为单位上的业务骨干。
东南大学办图书馆专业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她的前身――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时期,曾办过图书馆员暑期学校。解放后,于20世纪50年代也办过短训班。1984年起,南京工学院图书情报专业在高校入学统考中录取全日制专科生,从理科招收新生。这些学生学习努力,注重基础和实践,也注重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课程有情报学概论、科技目录学、书目信息处理、西文参考工作、计算机信息系统、文献信息语言、信息论基础、文献分类、情报分析与评价、计算机情报检索、国际联机系统、预测与咨询、缩微与复制、专利工作等,比较注重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外语、科学学、科技写作的教学和训练。学生毕业后,面向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事业的图书馆、情报所、科技档案室等机构。
创办之初,我国理工院校设置的图书情报专业为数不多,如何培养适合理工院校及科技部门的图书情报人才,是南京工学院图书情报专业师生所关心和探讨、摸索的课题。根据当时的发展需求,这个专业着手修订教学计划,加强基础建设,拓宽专业口径,努力造就更多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科技信息人才。
198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备案,东南大学正式开办图书情报专业。每年招收全日制在校生一个班。该专业的教学和管理在校内创下了良好的成绩,1989年和1991年受到校领导的嘉奖。该专业1992年升本科后,转为管理学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到1992年6月图书馆划出图书情报专业时,已先后培养出200多名毕业生。1992~1994年,又培养了100多名毕业生。
2.2 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教育(1983~2008年)
东南大学图书馆从1983年春季起,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为校内本科生毕业班和部分研究生开讲“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1984年以后,按照国家教委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了这门课程的建设,该课程作为必修课,在全校得到了推广。该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也为东南大学培养了一批富有经验的教师队伍。1989年暑期和1992年暑期,国家教委曾先后两次
发文,由张厚生先生牵头主办全国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暑期师资讲习班。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90多位教师先后参加了这两期讲习班的培训。两期讲习班举办成功,受到校内外广泛好评。张厚生先生多年担任信息检索课主讲教师,仅2002至2006年,曾5次承担本科生信息检索课教学工作,累计19个班,共160学时。
张厚生先生4次主编信息检索教材,经历再版、三版、四版,这种情况在国内同类书中绝无仅有。1987年1月与路小闽共同主编的《情报检索》一书是配合国家教委规定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的理工科通用教材,也是为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参考书之一。1997年7月用“信息检索”作为书名出版修订本(第2版),2002年5月东南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出版第3版。2006年8月面向知识信息用户需求,为帮助读者提高信息素养,在增强知识创新中对信息处理、检索、分析、组织和利用的技能的基础上出版第4版。该书自问世以来,深受社会各界读者的关注,并被作为东南大学和多家高校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专用教材或专用参考书。第1版先后6次印刷,发行量超过6万册;第2版、第3版先后数次重印,发行量达到10万册。仅东南大学每年数千名毕业生就几乎人手一册,作为工具书伴学子们迈出校门,走上新的征程。《情报检索》(第1版)于1989年10月获中国图书馆学会颁发的“40周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10周年图书馆学、情报学优秀著作奖”,又获“东南大学1993年度优秀教材奖”。1991年获江苏省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2001年《信息检索》(第2版)获“江苏省政府三等奖”(成果奖)。倪波先生认为:“对一部书稿的增补、修订、再版,是图书内容保持观点新颖、资料翔实、永葆高质量的必要措施。这充分说明了著作者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与精品意识,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张厚生先生认为,我们的社会和民族不仅需要大批的科技精英,更需要能够进行信息分析、组织和检索,帮助与支持教学科研,从事知识素养培养的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实务工作者,有了他们,文化才得以传承,科技的进步才得以建立在厚实的信息资源的土壤里。
2.3 创办东南大学图书馆学硕士点(2003~2008年)
2000年前后,全国许多院校都增设了图书馆学专业的本科教育以及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研究点。在此背景下,东南大学情报科技研究所的图书馆学硕士点于2003年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从200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招收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和数字图书馆两个方向的研究生。
创办之初,就国内的总体情况而言,由高校图书馆举办硕士生教学应该仍是一个新生事物。虽尚显稚嫩,但其独具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图书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性教学是这门学科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依托图书馆来办学,恰为研修的学生提供了真实且便捷的实践基地,能够很好地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并统一起来。而对于图书馆来说,图书馆学硕士教育的开展也为其自身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才培养基地,直接有效地促进了其向研究型图书馆转化的步伐。
张厚生先生曾作“关于东南大学自行增列图书馆学硕士点基本条件的汇报”,提到研究生管理工作是“依托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健全的有关研究生考核管理制度体系,设置专门管理人员,按规范来进行管理。校领导、研究生院、图书馆及情报所的负责同志都对硕士点的建设给予了热情的关心和有力的支持。图书馆的各部门(如行政办公室)都将对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给予支持和管理”。张厚生先生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2008年),并给研究生讲授信息资源管理、书目数据分析与用户研究、图书馆建筑等课程。
2.4 开展其他类型图情教育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格外重视职业培训。1981年以来,为配合图书、资料专业干部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全国各地为有关人员举办了一期又一期辅导班和学习班。全国范围内相继开始了以获得专业证书为目标的培训工作。在职培训具有形式多样、时间灵活、人数众多、覆盖面大等特点。与在校教育相比,不仅省时间、省经费、省师资,而且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工作人员持续培训的实际需要。张厚生先生曾参与多种类型的图情教育在职培训教学和管理。除上文提及的全国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暑期师资讲习班,还有:1991年江苏省文化厅东南大学图书情报专业证书班;2002年始,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和金陵图书馆合作开办的图书馆学专业远程教育本科班等。此外,张厚生先生曾多年受聘为南通大学兼职教授、南京信息管理系博士生答辩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和硕士生答辩委员会主席。先生的平易近人、严谨认真给图情学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建年先生说:“张师于拙文之过失详加指点、未来之动向亦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张师于拙文熟悉之深,了解之深,使我耸然惊异,此自非细读全文不能为之”。
3 科研――图情教育30年主要科研成果
张厚生先生主编学术著作9部,合作主编系列丛书1套11本,参著、参编著作10部,编审著作2部,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50余篇,获各级教学与科研奖励20余项。学术界理论和学术史权威研究成果都不约而同地将张厚生列入近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四代学人名录。张厚生先生图情教育30年主要科研成果如下:
3.1 独著
主要有《书苑文丛》一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2 主编的单本图书
包括:①《情报检索》(与路小闽合作主编,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7);②《信息检索》(修订版,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③《信息检索》(第3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④《信息检索》(第4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⑤《报刊管理与利用》(与吉士云合作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⑥《文献信息服务研究》(与卢子博等合作主编,燕山出版社,1999);⑦《知识信息检索》(陆美、魏彬参加编写,远方出版社,2004);⑧《图书馆目录》(曹翔、顾晓军等参加编写,远方出版社,2004);⑨《信息素养》(与袁曦临合作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3 主编的系列丛书
包括:《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丛书(与华薇娜合作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008),已出版11种分册。
3.4 参加撰稿编写的书
包括:①《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小型馆试用本)(张厚生以“盐城县图书馆”署名参加编写,1975);②《理论图书馆学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③《江苏高等学校图书馆年鉴》(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④《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简明辞典》(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⑤《文献学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3版)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⑦《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第3版)(科学出版社,1994);⑧《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包括:①《钱亚新集》(与卢子博合作编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②《钱亚新文集》(与吴林等合作编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6 编审的书
包括:①《网络信息资源搜集与利用》(孙建军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②《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与王学熙合作编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3.7 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包括:①江苏省社科“七五”规划项目“江苏地区文献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1990年12月完成并通过验收;②全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研究会立项课题“面向21世纪的教学模式和教材建设的改革研究”,1997年7月通过鉴定验收;③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项目“信息新技术在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应用评价的研究”(96BTQ005),1998年12月通过鉴定验收;④江苏省社科“九五”规划项目“信息开发服务与信息用户培养研究”(苏规划[九五]12~0012),顾建新同主持,1999年6月完成通过验收鉴定;⑤江苏省社科“十五”规划项目“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模式与管理模式研究”(苏规划M3~012),2003年9月完成通过鉴定验收。
3.8 教学研究成果
主要论文有:《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培养学生吸取动态知识的能力》、《情报专业教育的口径应当拓宽》、《优化结构,提高水平――情报专业教学方法研究》、《关于我国情报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的思考》、《中国大学信息检索教育的发展》、《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位教育》等。
【关键词】舞蹈传播 舞蹈媒介 舞蹈传承 舞蹈审美
传播是人类的信息沟通行为,有了传播人类才有了联结成社会的纽带,而舞蹈是以人的肢体语言作为传达、传播人内心情感信息符号的一种物质载体。从舞蹈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舞蹈传统的承续、舞蹈文化的交流必然要通过舞蹈传播,舞蹈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对舞蹈的传承发展和繁荣有着直接的影响及作用,给喜欢和热爱舞蹈的人带来了重要审美变化和影响。
一、舞蹈传播方式的历史传承
“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①舞蹈之所以不曾中断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这是因为舞蹈传播方式的发展和舞蹈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在舞蹈传播史上,每一种传播方式的出现都成为某个时代的象征,为舞蹈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试从口传身授到网络传播(数字舞蹈)对舞蹈传播方式做以简要阐述。
(一)口传身授
《毛诗序》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②可以看出,从远古音乐起源的论述中就强调了舞蹈成为歌唱情感的进一步升华,舞蹈比语言更易于表达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事实上“言、诗、歌作为人的内在生命情态的外化,以人的声态作为物质媒介。音乐、诗歌、舞蹈作为艺术符号其本质都是人的内在生命情态的符号表征。”③ 远古时期,人们是在音乐与舞蹈的传播中,通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舞蹈表演和模仿来表达他们自己的生活形态、思想感情和对世界的认识。
口传身授是舞蹈传播史上第一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是舞蹈传播方式的原始形态,是在舞谱、电视等媒介传播诞生之前最为便捷、最为普遍的舞蹈传播方式,在舞蹈传播史上对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口传身授的舞蹈教学、舞蹈知识讲座、舞蹈欣赏活动等传播方式对传播舞蹈文化、普及舞蹈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口传身授传播方式也受到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不同限制,从而使得我国传统舞蹈的传承、传播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直到舞谱传播媒介的出现,这一问题才得到了彻底性的解决。
(二)舞谱传播
舞谱记录的出现标志着舞蹈传播进入了大众传播时期,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舞蹈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舞谱可以清晰准确地用文字和图形配合的方式来记录舞蹈动作,可以使流动着的舞蹈能以某种形式固定下来使之得到保留和传播。如我国古代的“敦煌舞谱”“德寿宫舞谱”用术语词汇来记录舞蹈动作,而“六代小舞谱”“灵星小舞谱”等则用文字和图形配合的方式来记录舞蹈动作。④
舞谱的出现和发展给原始舞蹈传播形态带来了更多变化:它克服了创作者在创作构思中的遗忘性,舞蹈就可以借助舞谱而较精确地固定下来;避免了舞蹈传播过程中的模糊性,可以较清晰、准确地记录舞蹈作品再传播给受传者。⑤舞谱记录也有它的特殊性,大多采用各种舞蹈符号、舞蹈动作图形、舞蹈队形移动线图、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图等再配以文字来记录舞蹈作品。⑥这种舞谱记录法对于舞蹈爱好者来说虽然简单易学,但是学习舞蹈技能、舞蹈风格和舞蹈韵律会较困难。然而,电视媒介传播的广泛普及,使得记录和保存舞蹈有了很大的突破,为舞蹈学习者、舞蹈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三)电视传播
电视舞蹈传播、舞蹈电视录像片等是舞蹈传播的最有效方式。电视舞蹈传播不仅体现它是以舞蹈、音乐与电视画面相结合成为一个有机体的电子传播媒介,而且还体现在它简易方便、形象准确、普及面广等。
自从电视传播普及以来,不仅使得舞蹈可以很好地记录和保存下来,也为舞蹈的广泛传播开辟了新天地。电视舞蹈传播是一种视听合一的大众传媒,“它同时可以利用声音、文字和形象,是所有媒介中最广泛和最普遍的”。⑦电视媒介传播使得各种电视舞蹈节目花样百出,例如:舞蹈、舞剧演出晚会和大型比赛、舞蹈专题、舞蹈文艺、舞蹈教学等节目的直播和录播。中央电视台在上世纪80年代末播放的《杨丽萍的舞蹈艺术》,是一部舞蹈艺术片。电视导演和杨丽萍所共同塑造的艺术形象,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具有强烈的精神鼓舞力量。⑧中央电视台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电视舞蹈大赛,这不仅为专业学习舞蹈者提供了学习和展示的舞台,也为热爱舞蹈艺术的人们学习和欣赏舞蹈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从而成为普及舞蹈文化、学习舞蹈的有力手段和有效工具。电视舞蹈传播是舞蹈艺术和电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将音乐和舞蹈表演融合在一起,让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加美妙的舞蹈画面。
(四)网络传播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网络传播为舞蹈文化的交流与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网络传播是传播舞蹈艺术的大众传播媒介,它与传统的舞蹈传播媒介有所不同:一方面,网络舞蹈传播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的、双向互动式的传播方式,欣赏者主动参与其中;另一方面,网络舞蹈传播是以音乐与舞蹈表演同时发送信息,因此覆盖面广、欣赏便捷、信息获取方便。同时,人们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舞蹈信息、录像资料进行下载、储存、整理、复制等。由此可见,网络舞蹈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有创作舞蹈、欣赏舞蹈作品的权利,使得欣赏者与舞蹈表演者之间的距离感大大缩小,同时给现代舞蹈传播方式提供了一种超越历史的灵感与走向大众的动力,也使得舞蹈传播可以跨越时空让人们尽情地领略和分享视觉艺术,心灵的审美体验也因感官的再一次解放而得到延伸和扩展。
从舞蹈传播方式的演变及革新来看,每一种舞蹈传播方式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口传身授是人类最基本的舞蹈交流方式,使人类可以相互进行舞蹈交流、表达感情等;舞谱传播使得人类可以将所思、所闻用舞谱固定下来;电视舞蹈传播是记录和保存舞蹈的最好方法和手段;网络舞蹈传播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向人们进行反复传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将人类由工业时代带进了信息时代。可见,舞蹈传播方式的每一次革新不仅延续了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而且使得人类对舞蹈文化的审美认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二、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嬗变
舞蹈传播从最原始的口传身授发展到如今的大众传播(电视网络传播等),这不仅对舞蹈创作、舞蹈表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也为舞蹈欣赏、舞蹈审美观念带来了新的变化。舞蹈欣赏是舞蹈实践活动中最为普遍、最为多见的,也是观众最能直接接触舞蹈作品的基本方式。舞蹈传播方式的发展正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观念的转变。
(一)传统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活动
传统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活动包括口传身授的舞蹈教学、群众性的舞蹈活动、舞台和广场的舞蹈演出等。口传身授主要是以教学为主,特别是课堂教学,这是舞蹈教学与传播的重点,舞蹈教学最能直接使学生舞蹈知识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目前,除了舞蹈院校与舞蹈团体开设了专业舞蹈课程外,其他艺术院校、音乐院校也开设了专业舞蹈训练班和知识讲座等,为了在群众中普及舞蹈,很多专业舞蹈学院的学生把舞蹈带到各大专院校进行演出和交流活动。群众性的舞蹈活动通过群众之间互教互学,通过舞蹈肢体语言与思想情感的交流,为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气息和精神风貌。舞台和广场的舞蹈演出是舞蹈者与欣赏者最为直接交流和传播的方式,它可以在演员和观众之间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和直接的信息反馈,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传统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活动不仅比较系统地提高了人们的传统舞蹈文化和丰富的舞蹈技能,而且扩大了舞蹈传播的范围,培养了爱好舞蹈的观众,增强了舞蹈艺术的社会影响。传统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活动使得表演者与欣赏者不仅面对面接触,可以更直接、更自然地互相交流情感,而且欣赏者会很专注表演从而进入角色,欣赏者的热情也使得舞蹈表演者更加投入到表演中。欣赏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舞蹈表演上,注重舞蹈作品与舞蹈表演者给予自己的感性印象,从而不会想到感性与表演之外的事物。
(二)媒介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特性
媒介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活动包括舞谱传播、电视网络传播、网站构建、舞蹈下载、网络论坛等。舞蹈艺术经历了从“舞姿、舞谱到舞蹈程序”⑨。人类最早的舞蹈形式得益于人的舞姿,然后舞谱的出现让舞蹈音乐以符号的形式便于传承。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化的舞蹈取代了舞谱,这不仅使得舞蹈者更好地设计、表演、研究自己的舞蹈动作,而且也对舞蹈表演者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舞蹈传播方式是在现实空间的广场或剧场进行舞蹈交流与欣赏,而网络媒介下的舞蹈交流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中。现在网络上建立了很多专业的舞蹈网站,例如“舞蹈者之家”等,这些专业的舞蹈网站为舞蹈作品的传播、爱好舞蹈的欣赏者提供了丰富的舞蹈资源。⑩
媒介舞蹈传播方式的审美特性在于它以强大的科技力量为基础,以极高的效率和极广的空间跨度向人们提供舞蹈信息、娱乐节目等。它不仅拓展了人们的舞蹈审美观念,而且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活跃化、社会化;它不仅给舞蹈作品提供了一个从编创、表演直接抵达众多舞蹈欣赏者的路径,也为我们提供了各种舞蹈交流、舞蹈评论、无数的舞蹈视频资料等资源;它不仅对全民普及舞蹈、艺术审美共享和审美情感互相交流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也使得欣赏者获得舞蹈的审美感受是复合型的、多样化的,可以在任何一个产生冲动的地方,由欣赏者转变成舞蹈作品的破坏者或再创造者。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舞蹈的不断发展,还将会出现更多更新的舞蹈传播方式,从而对舞蹈实践活动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网络媒介传播在对舞蹈欣赏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和虚拟冲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舞蹈欣赏的现场感、舞蹈审美的价值是否还需要和存在?人们的舞蹈审美观念和理想该如何发展?舞蹈文化该如何继承?如何以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全民的舞蹈素质?这对我们现在已经十分多样化的舞蹈欣赏和审美趣味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注释:
①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2003:2.
②③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89.
④⑥⑧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425,425,434.
⑤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67—268.
⑦邵培仁.艺术传播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7):235.
⑨黄汉华.音乐作品存在方式及意义之符号学思考[J].音乐研究,2005(4):71.
⑩郑志勇,贾淑华.舞蹈因科技而更有魅力——数字舞蹈初探[J].舞蹈,2004(4):2.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3]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邵培仁.艺术传播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关键词:网络教学品台;条件;标准;建议;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2-5257-02
1 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概念
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具备教学所用的硬件设备,并且还应该具备可用于网络教学工作开展的系统。而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网络教学平台其实是基于因特网技术的,能够给网络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全方位技术支撑的一种软件系统。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网络教育几倍明显的有优势,那是由于它能够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以及资源供给,不过因特网没有具备带来全部支撑工具的功能。所以,建设综合全部工具以及技术的平台,是确保网络教学能够正常进行的根本前提。这里我们所说到的网络教育其实是指网络教学与相关的辅助环节,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网络教学认为是网络教育一个下级附属的定义。网络教学开展的时候是建立在足够的教学资源基础之上的,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教学资源一般可以认为是网络教学工作开展的必要环节。这里里面所包括的网络课程一般是说网络教学开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只是内容,也就是教师教学所用的课件。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教育进行的重要前提,并且还是网络课程所开展的大背景。
2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条件
1)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的客观条件。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影响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扩招政策的实施。这为高校每年带来大量的生源,甚至超乎标准的入学人口。如此一来学校的用餐、住宿以及办公场所必定会出现分配紧张的情况,为了缓解这一资源人口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一部分的大专院校选择与合作院校进行合并或者是共建的方法,不过经过这一途径转变之后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很容易导致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院校教育工作被打乱。并且,高校学生的大量增加,给教师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教师资源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学生人数的上升必定会导致教学工作开展不平衡。这无疑会加大教师的工作强度,并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及教学效果不佳的后果。
这种情况下,选择网络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教学当中所体现出的问题.因为网络特质决定了这种模式的教育不会受到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并且教学资源能够实现即时的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使教学工作可以覆盖到更加宽阔的领域范围内,并最终有效的应对以上多提到的问题。做好校园网的建设工作确保网络教育顺利开展以及网络教育平台能够顺利建成的前提。在进行校园网的建设工作是应该从两个角度着手,分别是硬件、软件。这里所说在硬件方面的建设其实就是指学校内部主干网型号的选择、线路分布、服务器以及交换机。二软件方面的建设其实就是指办公所用的自动化系统、学校教务工作开展所用的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室、以及网上图书馆等环节。这两个方面的建设都是网络教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硬件能够作为平台建设的通讯基础。另一方面软件也能够作为采取平台实现渠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
另外,网络中心对于网络教育平台而言是结构组织的先行条件。由于全新思维方式的结合能够极大的激发独特观点的出现,并且这些人员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同时能够就平台搭建给出自己独到的建议,并将想法付诸实施。所以,最终能够在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总的来说,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扩招政策的实施、校园教育工作覆盖范围、硬件以及软件系统的建设、平台建设成员就构成了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客观条件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2)校园网络教育平台搭建的主观条件。从概念意义上来解释,主观条件说的是人的观点、认识以及相关的一些因素。在进行网络教育平台搭建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参与者是相关的校领导、开展网络教学工作的人员、管理员以及教学工作直接参与的双方:教师和学生。所以,以上这些人员所持有的观点和认识就行侧很难过了影响网络教育平台搭建的主观因素。
首先,对网络教育平台搭建工作开展负责的校领导应该明确自己的观点,认识到网络平台教育对于学校的发展甚至生存的关键意义,加大对于网络教育平台的重视力度,同时对于建设构架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从而能够更好的开展指挥及监管工作。其次,开展网络教学工作的人员,一定要有明确的概念,把握整个建设工作的开展流程,同时理解平台评判的准则,做到这些才可以在进行教学需求探究、教学工作开展的监督与管理、目标评定的时候体现出主动的功效。再来是针对那些缺乏平台搭建经验的人员而言,参考和汲取其他同等级学校在网络教育平台搭建过程中所总结出的经验无疑是提升效率的关键渠道。所以,在网络教育平台搭建的准备阶段,应该开展深入的调查研讨,采取观察、访问、查看资料文献、接受相关培训的方法,同时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真正需求,来规划出网络教育平台相关技术、所提供功能及服务的准则。在建设工作开展到需要检验平台搭建能不能符合事先设定的要求标准时,一定要将平台开放给教务工作管理者以及教师、学生来实际的使用。所以,在建设工作的前期阶段,要采取开展座谈会的渠道来尽可能的获得单位的支持意见,同时采取学校政策支持等措施,来鼓舞试点单位要事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试点开展所取得的效果关键还是由教师、学生以及教务工作的管理者所共同决定的。
总的来说,相关负责领导足够的重视力度、正确的概念及认识、教务工作管理者以及教学工作双方教师、学生都应该具备足够的投入激情,这就是影响网络教育平台搭建的主观因素。
3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标准
1)标准的择取。在网络教学平台刚刚出现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一些试点大专院校制定了自己的一套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制定的信息交换规则,往往既不规范,又不完整,系统内部或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信息难以通讯,从而使新系统无法兼容原有系统,造成重复建设,带来资金浪费。根据这些标准制定的软件设计规范,在软件设计的灵活性、伸缩性、开放性、实用性等南面不足。遵循这些标准建设的网络教学平台,不能实现跨平台的交流,从而影响校际选课与学分互认。遵循国家与国际标准,有利于实现跨平台的操作和资源共享。
2)具体参照标准。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所应遵循的标准主要是指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和网络教育资源标准。技术与资源的标准化是实现系统互操作和资源共享的基础。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主要规定了通信协议、接口规范、程序编写规则、数据规范、互操作规范。网络教学资源的标准主要包括课件资源的标准化以及题库系统的标准化。
4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建议
4.1 加强对学习者的关注
现在的很多学者认为,学习的主体就是学习者。达到学习者的要求,让学习者在最少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这就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要贯彻的目标。身为教学中的构成要素,当然也是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反映,学习者一直都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尤其是现在我们正处于知识信息化的时代,整个社会的重点不再是“教”,而更多的是体现在“学”上面,把传授者变为学习者。不过,怎么可以通过这个教学平台更加有效的完成学习相关资源采集与获取、文献资料的搜寻以及学习所碰到难题的思考,在这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的。所以,在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时候,向学习者提供相关的线索,方便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能力,激发其本身的学习兴趣。
4.2转变教师观念
意识要发生转变,要学会适应网络的教学方式,并且在其条件下进行自主的学习,老师的作用不同于在传统班级中的作用。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时候,最主要的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就是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提供学习的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访法,老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引导,课堂的讲解就会减少。
4.3 合理安排适用于课程的网络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情况之下,为求得好的教学效果而采取的方式、策略和媒体的合称,是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关键。在制定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先规定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提纲。现在的课程有三部分,分别是理科课程、人文社会课程和实用性课程,发挥着其不同的价值。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可以分为:知识、专业发展创新课和技能基础课。显然,这种划法不是一定的。因为课程的类型不同,所以在进行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学会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 王波.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评价个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 赵旻.工作流技术在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7.
[3] 王影.如何提高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能力[J].才智,2012(31):77.
[4] 王怀芹.基于SNS的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及应用[D].南京大学,2012.
注意综合性生物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面向21世纪的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学科间相互渗透与协调发展。事实上,这种渗透与发展趋势在20世纪就已出现,现代生物学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酶学,没有X射线衍射及计算机技术就不可能了解蛋白质的三维立体结构,也就没有现代分子生物学。如果说过去的生物科技得益于引进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而得到长足的进步,那么,21世纪的生物科技研究就更离不开这些相关科学技术了。生物科技的这一发展趋势,要求从事生物科技研究的人员应具备相当的数理化等基础知识、宽厚的生物学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然而,在我国现有的生物科技工作者中具备上述条件者为数不多,相当部分人已知识老化,专业狭窄,与目前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这种状况是制约我国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全球来看,生物科技的蓬勃发展正吸引着大量的优秀人才。近年来,在国外每年学习和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人数迅速增加。以美国为例,在近两年统计的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生命科学占到51%。大量高素质的青年科学家流向生物科技领域,是美国生物科技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我国这种趋势尚不明显。为什么呢?一方面在于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适应生物科技迅猛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人才培养计划滞后于生物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国内生物技术开发研究起步较晚,生物技术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的规模,导致相当部分的生物科技人才流向国外。因此,我国生物科技人才的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不足的。对此,生物科技管理工作者应有清醒的认识。针对上述缺欠与不足,我们认为应采取三个措施:(1)打破学科间的界限,积极吸引物理学、化学、数学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生物科技的研究与开发,知识互补,相互协调,联合攻关;(2)根据目前生物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及时有效地对传统生物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大力培养素质优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生物科技人才;(3)在国内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产业,有效地吸引和使用优秀人才。
大力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强化与企业的联合
从生物科技的发展来看,生物科技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来源于基础研究领域中的突破。而在基础研究领域,重大的发现和突破往往是难以预测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的观念发展过程。因此,在生物科技项目的确立等方面应该尊重生物科技工作者的想法和建议,给他们以更大的自由空间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创造性。过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科技管理上,人们往往过于强调计划和预测。这种作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甚至扼杀了创新性的思维与工作。按照上述思路,在生物科技领域自主性研究应大力提倡。然而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科研经费的不足。长期以来,能够有充分的经费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一直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愿望。如何增加科技投入,为自主研究创造条件,是摆在科技管理者面前的一项新任务。目前科研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省的自然科学基金。由于基金的申请要求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加之申请者很多,竞争也很激烈,因此课题争取难已经成为广大科技人员最为头疼的事。在国家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努力地从各个生产应用部门争取科研经费是个好办法。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与上海新黄浦集团合作成立的上海生元基因开发有限公司(侧重在人类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和上海新黄浦复旦基因有限公司(侧重功能基因的寻找和基因的功能开发)是一个例子。他们通过与企业的联合,不但解决了国家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又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知识的渴望将越来越强烈。管理部门应抓住这一良机,使全社会都意识到科技的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促使企业设立各类研究基金,使科学研究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与国际接轨,努力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增加论文的数量
目前《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技术会议索引》(ISTP)和《工程索引》(EI)检索系统已被国际上公认为评估科研水平的重要评价工具。由于SCI主要涉及基础研究,而生物科技大多属于这个范畴。因此,目前生物科技的综合水平一般可以采用SCI来评价。1996年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编制了以期刊影响因子为主要指标的《期刊引用报告》(JCR),以此来评价学术期刊的论文被引用情况。所谓影响因子是指在一定时域内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JCR编制的SCI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见图1。由图1可见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最高,分别为1.959和1.755。从期刊的分布来看,生物学和医学的SCI期刊数量在各自然科学期刊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两者之和占到所有期刊的49%,见图2。这种统计充分说明了生物科技是当今科学技术中最为活跃的领域。然而,从1997年中国作者发表的11584篇SCI论文来看,其中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论文数量仅占5.8%和10.55%。这表明,目前我国生物科技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及其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前述的我国生物科技人才培养不足和生物科技产业规模较小以外,我国现有的许多生物科技的研究还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及跟踪研究上,有创新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很少。由于科学论文的数与量(特别是SCI论文的数与量)综合反映了科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及水平高低。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另一方面还应该集中现有人才和财力,使有关生物科技的研究贴近当今国际研究的前沿,同时努力寻找和开拓新的生长点。由此努力提高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使我国生物科技的研究在国际上占有应有的地位。
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强化专利保护意识
生物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农业、医药、化工、环保、能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因为如此,在加强生物科学基础研究的同时,将国家有限的人力和财力用在能迅速加强国民经济的有关生物科技的研究方面是完全必要的。目前,鼓励广大科研人员主动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专利保护是实现投资补偿和保证良性循环的有力武器,因此,许多国家都视专利为生物技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专利保护方面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超前意识,他们采取强占基本专利,先期收购专利等基本战略,唯恐错失良机。作者根据《中国专利年度索引》,按国际专利分类(IPC),对1990~1995年在我国申请并授权的涉及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酶学、变异或遗传工程的239项发明专利中的专利权人进行了统计,发现国内单位作为专利权人的仅有95项,约占这一领域发明专利的40%;而国外公司或个人作为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为144项,占这一领域发明专利的60%。在我国某些投资巨大的生物技术研究的产业化过程中,已经遇到因国外抢占专利而造成法律障碍与纠纷的事件。目前,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关以后,如不注重专利保护,此类事件将会大幅度上升。因此,研究专利工作如何介入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工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在专利注册与保护方面,外国已有许多经验。例如英国的约翰-英尼斯植物研究中心设有专业公司负责本所基因科研成果的专利申请。研究人员只要提供必要的材料,其他专利事务均由该公司办理,该公司实际上是一个专利商业化机构,其最终目的是发现基因专利的商业前景并推销专利,加速商品化的进程。借鉴于这些经验,我们在大力倡导科技人员研究和开发生物科技产品的同时,应该建立公职发明顾问制度,在较大规模的研究机构内部中建立相应的专利机构,改变过去专利机构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脱节的现象,使科研成果处于有效地专利保护之下。
明确研究目标,争取在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应用型 地方高校 物流人才 产学研
一、引言
21世纪,随着世界范围流通革命的兴起,我国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物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物流业,物流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扩大,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之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战略定位要求其人才培养方案要有应用型特色,它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既有别于研究型,也有别于教学型,而应定位于服务型,培养直接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物流人才。为此,物流管理专业需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实现由传统培养模式到产学研培养模式的转变,形成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专业特点相符合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地方高校物流产学研结合方式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始于2001年,根据《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办物流专业。此时物流这一学科正式走入我国的高等院校,现代物流教育体系逐步形成。目前,国内大多数地方本科高等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物流管理人才。
1、地方高校物流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方式
高校人才济济、科研资源集聚,是从事基础研究、高科技领域原始性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在地方经济中发挥着强大的技术创新与辐射作用。国内物流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基地型方式。2008年中国物流学会批准了首批29家产学研基地,产学研基地包括重点物流企业(园区)、生产制造或萄贸流通企业物流经营管理部门、承担物流教学或培训任务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承担物流规划、咨询、研究工作的研究机勾等。这些单位具有开展物流研究、运作、实习、实验等基本条牛,在全国同行业某一专业领域有较大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比外,高校在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都设立了物流产学研基地阳在企业内部设立了物流研发基地。例如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的泰州高港区港口综合物流园区产学研基地,宁波大学在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内共建的现代物流产学研基地。在高新开发区或物流园区设立产学研基地的方式,为学校、园区双方共同打造了集物流管理专业培训、物流理论研究、物流项目咨询、物流项目开发和物流信息交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企业内部设立物流研发基地的方式,为学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技服务,并培训了员工;为学校的科研选题和方向提供了依据和支持,并为学生提供了有关实习和科研条件。
(2)联合培养型方式。开展联合办学培养物流人才。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在复旦大学现代物流管理研究中心建立现代化的开放型物流实验室。双方在物流教学、学术、技术、信息、业务等方面进行合作,以“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以产助研、以产促学、以研带学,逐步将复旦大学现代物流管理研究中心建设成为一流的开放型研究和教学机构,并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成为中国物流行业的领导者。
(3)项目合作型方式。项目合作是以项目为中心,开展物流项目的科技攻关和工业性试验,通过组成产学研联合体进行产学研的高层次合作。项目合作方式形成了一种以企业为主体、责权利关系明晰的新型产学研契约机制,解决了利益相关主体之间资源如何配置、利益怎么分配等关键问题,从机制上保证了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的市场化运作。
2、地方高校物流人才产学研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地方高校物流产学研合作对于地方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产学研的结合形式正在逐步深入、拓宽,合作方式虽然呈现多元化,但也存在问题。
(1)高校与地方彼此存在认识上的差距。由于地方高校与所在地方政府多数不存在隶属关系,基本上是在各自既定的构架内发展,双方有着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再加上人事管辖和经费来源的不同,更降低T~g,2r高校对地方政府的依托性。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或企业对地方高校存在认识上的偏见,认为地方高校是一般院校,声誉不高、科技力量不强,因而不愿与他们合作。这种认识上的偏见导致高校和其所在地的物流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
(2)科技成果与实际要求相脱节。由于学术界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高校内部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一些地方高校盲目地扩大规模和提高办学层次,不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与地方经济相脱节。具体来说,有些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比较重视个人的荣誉,追求学术成就和实现自我价值,重理论轻实践,重名分轻实效。他们从事科研的目的是出论文、出专著,而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则不够,有的成果因缺乏进一步的研究,而使当地企业无法也无能力去开发。有些地方高校为了出成果,只考虑学校教9币的研究兴趣与研究力量,忽视当地企业与市场的需要,即使有了成果最后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用武之地。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产学研合作的广泛、深入开展。
(3)物流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物流专业在我国建立时间不长,物流教育理论体系不完整,教学经验还不够,致使物流教育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一是物流教育注重对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对物流经济重视不够。物流经济作为物流专业的必要组成部分,对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不能在宏观上把握物流业的整体供求与资源状况,很可能导致物流管理不够科学,以及物流工程学科中关注的技术含量因为没有充足的资源支持而无法实现,因此在欠缺物流经济合理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我国物流专业的本科教育体系无法完整。二是物流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过多考虑高校规模与经济利益,对高校办学可行性分析及地方经济发展分析不够。三是普遍存在将传统物流专业简单转化为现代物流专业的现象。
(4)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物流专业是一个跨越许多学科的融合专业,目前地方高校的物流师资大多是从经济学、管理学、机械工程学等专业转移过来的,对于物流的专业知识还处在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理论储备较为薄弱,专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另外,物流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专业,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物流教师还十分缺乏,能够从事物流尖端前沿研究的教授则更为稀缺。
三、基于应用型的地方高校物流人才产学研培养建议
地方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是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注重产学研结合,要在产学研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模
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
1、转变思想观念,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结合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对于地方高校及其所在地区的物流经济健康发展是不利的,会导致地方高校物流专业办学的方向性偏差,背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因而地方高校首先应该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和善于利用产学研结合,面向地方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其次,积极创新机制,形成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的制度安排,改变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中重学术轻应用、重鉴定轻推广、重纵向课题轻:横向课题的倾向。
2、构建“订单式”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了让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更好的熟悉用人单位的业务流程,应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环境,地方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可与用人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培养协议,实现优势互补。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这个渠道把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人才与科研设备资源,满足企业研发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订单”培养物流人才,克服人才培养计划中的缺陷,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三赢局面。
3、根据地方物流业发展,需要改革现有物流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更多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物流业发展需要,应根据地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色来设置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增加地方经济特色模块,其地方经济特色模块主要根据当地或本区域物流企业的特点来开设。如长三角的物流企业目前主要是以仓储业务为主,而且有不少产品出口国外,则可以突出仓储管理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系统信息、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储位管理、库存管理的实训,针对产品出口服务可开设国际物流管理、国家货运业务、报关等相关的课程。
关键词:建设银行;储蓄卡;营销策略
银行储蓄卡作为先进的结算手段、支付工具和新颖的消费信贷方式,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高度重视的热点领域,因此我国银行储蓄卡业务面对的竞争环境是激烈的。储蓄卡即银行给储户提供金融服务而发行的一种金融交易卡,其主要功能是在银行柜台和联网ATM机存取款和在联网的POS机上进行消费。其主要作用是储蓄存款,持卡人通过银行建立的电子支付网络和卡片所具有的磁条读入和人工密码输入,从而实现刷卡消费、ATM提现、转账和缴费。下面本文将以建设银行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储蓄卡业务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问卷调查的建设银行储蓄卡的营销现状分析
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换,商家已经越来致力于满足甚至超出消费者的预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商业银行都努力把握一切与顾客的接触点,以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为了进一步对建设银行储蓄卡营销现状进行监测和分析,笔者针对建设银行储蓄卡业务进行了市场认知度和满意度调查。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0份,其中存在填写不当等问题的无效问卷12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68份。本次顾客满意度调查的对象是建设银行储蓄卡的持卡人,样本选择是通过两种方式随机选择的,一种是网上随机调查,占样本容量的30%,另一种是在建行各分行蹲点进行的随机调查,占样本容量的70%。其中,男性受访者为88人,占样本容量的44%,女性受访者为112人,占样本容量的56%。受访者中职业的分布较为分散,各种职业均有分布,其中以公司职员居多,占47%。
本次调查反映的建设银行储蓄卡营销现状如下:
1. 建设银行储蓄卡产品现状
选择银行储蓄卡考虑的因素中,43%的人认为存提款方便,网点多最重要,30%的人认为功能齐全,通用性强最重要,11%认为银行信誉最重要,8%的人认为收费合理最重要,5%的人认为安全最重要,其余选择占3%。这说明在趋于同质化的产品中,方便快捷,使用性强,既便宜又安全的产品更受欢迎。
对隐私保护的满意度评价表现良好,102人倾向于满意评价,满意度较高。这说明建设银行在隐私保护方面下足了功夫,安全意识较高。但处于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对顾客信息的保护依然面临挑战,建行仍须不断完善其信息管理平台,保障安全信用。
在对建行的信誉评价以及品牌形象评价中均有超过120位的受访者选择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这说明建行的形象在公众的眼中还是相当正面的,顾客对于建行的认可度是比较高的。
2. 建设银行储蓄卡营销渠道现状
在这168位有效受访者中,对了解银行卡相关业务渠道的各选项均有选择。选择营业网点、网络、电视以及宣传单页的相对较多,选择期刊、报纸、电台以及亲戚朋友介绍的相对较少。其中选择通过银行营业网点了解银行卡相关业务的人数最多,有132位。其余均低于85位。可见顾客了解银行卡相关业务的渠道具有多样性,说明建行营销渠道多样,但利用率不高。
3. 建设银行储蓄卡营销服务现状
对于员工服务质量的选择,介于比较满意和一般中间,说明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是令人满意的。结合调查过程中的采访得知,个别不满意的顾客,多数是因为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曾与个别员工有过冲突或曾遭遇过个别员工的粗暴的接待。
售后服务的评价普遍不是很高,多数人倾向于不满意和一般状态,综合处于较不满意状态。从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来看,有过投诉经历的顾客的满意度都比较低,并反映处理结果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效果,而且还大费周折。
办理业务效率的评价选择满意的略多于选择不满意的,处于勉强满意程度。结合采访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发现,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顾客到网点办理业务通常需要长时间等候,顾客缺乏耐心,就选择到其它网点办理,使顾客的满意度大为下降。
对于广告宣传效果的评价,选择一般的人数达到了125人,只有少数选择满意,而选择不满意的也有少数几人。这表明广告宣传效果的满意度不尽人意,仅仅达到及格水平。
二、建设银行储蓄卡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同质化的营销策略,客户忠诚度不高
目前,各商业银行的储蓄卡产品同质化特征明显,营销手段也十分相似。在卖卡方面,多数采取成立直销团队、发动员工营销的形式;在促销方面,若一家商业银行的促销举措引起客户兴趣,其他银行就会争相效仿。建设银行在这方面也和其他银行一样,缺乏创新。
关于储蓄卡获得渠道的调查结果,根据统计数据,自己去银行办理的有121人,占72%;单位代办的工资卡有29人,占17% ;银行户外设置点办理的有18人,占11%;而银行上门服务办理的以及网上办理均无人选择。由此可见,建行储蓄卡的办理依旧局限于传统的渠道模式,新的模式还有待开发和完善。
同质化的经营使得客户忠诚度很难保持,一旦触及客户的利益,客户就有可能转用其他品牌。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168位有效受访者中,有87位还拥有别的银行的储蓄卡,而这87位中把建设银行的储蓄卡作为最主要使用的储蓄卡的只有47位,仅占56%,这说明客户对建行的忠诚度并不是特别牢固。可见买方市场客户的选择越来越多,虽然建行的客户忠诚度不算低,但是对客户的关系维护显然还需要加强。
(二)营销渠道效率不高
1.营销渠道利用率不高
建设银行储蓄卡营销的渠道较以往有所拓宽,但是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虽然这些年建行在渠道开发方面下足了功夫,但是客户获取储蓄卡的方式还是处于传统的营业网点办理的形式上。由于管理和执行的问题,很多建设好的渠道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不为消费者所接受,甚至有的由于宣传不到位,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比如鲜有人使用的电子营销渠道。
2.营业网点及ATM机的布局不合理
从实际采访中了解到,建设银行的营业网点及ATM机通常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镇地区,而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乡镇很少有网点设置。即便是有网点设置的经济发达的城镇地区,也有存在网点布局过密过疏、指示标志缺失,顾客难以找寻、网点规格混乱等问题。
3.客户关系管理不当
客户关系维护对于提高客户忠诚度,降低客户资源流失率有很大的作用。就目前建行的情况而言,一张储蓄卡被推销出去之后,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也很少主动与客户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当客户主动交流时,一般是咨询和投诉,有时银行也处理不当,这些都将导致客户流失。
(三)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从调查的结果可知,公众对于建行的服务,包括售前,售后,均有不满。服务质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和服务缺乏创新上。个别服务人员自身道德素养和工作技能没有达到服务水准,影响服务质量,有损银行形象。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缺乏技术含量的服务很容易被人复制,建行现有的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的服务区别不大,缺乏特色,很难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
三、优化建设银行储蓄卡营销策略的对策建议
(一)有关产品问题的对策建议
1. 对市场进行科学细分
针对当前存在的营销市场细分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进行目标客户细分,把目标客户按其产业特征、人口变量、状况加以分类,每个营销人员负责向其中一类客户进行营销。在此过程中营销人员通过深刻了解客户需求,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促销活动,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2. 完善产品,加快产品创新
一个完善而又富有创新的特色产品对于营销来说,不仅能迅速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而且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建设银行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丰富储蓄卡产品功能。建设银行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进一步开发现有储蓄卡产品,改造产品业务流程,使储蓄卡既具有大众化的功能,又具有产品个性,实现一卡多用、一卡多功能。第二,提供个性化的储蓄卡产品。在外观设计上展示其个性化特征,如有的银行推出了透明的储蓄卡和照片卡,即带有独特个人印记的储蓄卡,这样既可以突出个性,又可以进一步保障储蓄卡的安全性。
(二)提高渠道效率
1. 拓宽渠道效率
加强储蓄卡电子营销渠道建设与推广。网络信息时代决定了建设银行必须顺应市场环境变化,充分运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大力推广电子营销方式,提高储蓄卡市场营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加强储蓄卡电子渠道建设,不断完善和丰富电子渠道服务功能应。如通过开发客户网上申请储蓄卡、完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储蓄卡相关功能,保障持卡人的支付渠道安全便捷性;同时进一步拓宽代收代付平台,拓展储蓄卡自助缴费功能,实现客户多渠道的缴费支付。
2. 改进和完善经营网点以及ATM网点建设
根据各地实际经济情况,安排疏密恰当的营业网点和ATM机网点,在网点前设置醒目的招牌,提醒顾客。在各行发卡机构和营业网点配备销售经理,实现行内部门联合营销和网点垂直销售相结合,建立起全行储蓄卡立体销售体系。
3. 提高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首先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上下协作的客户服务新体制。逐步将发卡机构培育为当地储蓄卡柜面服务的旗舰店,负责辖内一般客户、重点客户的本地服务,包括未发卡、睡眠卡的呼出通知与唤醒、到期换卡、客户投诉的处理与回访以及业务的协调联络等;负责开展柜面受理、集团客户维护和提供紧急援助服务,丰富发卡机构营业网点的服务品种。
其次加大科技含量,自主研发或引进标准化信息服务系统,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状态,适时提供短信提醒、电话启用、自助还款等便利的功能。利用系统工具识别、遴选出重点客户,为之提供优惠、快捷的差异性和个性化服务。
(三)改进促销方式
关于促销方式的改进,笔者从广告推广和活动促销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广告推广要根据不同的产品定位,选择不同的广告媒介,或单一或组合的形式进行强弱有度的推广。在广告推广中切勿盲目,要抓住潜在消费者心理,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广告才是好广告。另外,短信也是广告推广的一个好平台,但实施短信推广要避免狂轰滥炸,使人厌恶,要让内容贴心暖意,使消费者乐于接受。
针对建行活动推广方式与其他银行差异化不大的问题,这里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方面,结合其他同业银行经验,通过节日营销、情感营销、奖励消费、联合优质伙伴折扣营销等方式进行推广营销;另一方面,可委托专业的调研机构进行科学调查,了解消费者的喜爱偏好,从而制定出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有效活动推广方式。
(四)改善服务质量
第一,通过培训,提升员工职业素质。商业银行的业务大部分需要通过工作人员与客户进行沟通,因此工作人员的营销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除了能看得见的外在微笑服务外,营销能力的强弱也非常关键。要做到这些,除了营销人员个人的努力之外,商业银行也应该提供一些平台,比如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派遣员工到大专院校进修或外聘专家对职员进行培训等。
第二,引进先进考核制度,有效监管员工。员工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有效的监管。建行应该引进先进的考核制度,把员工绩效与平时服务质量挂钩,并且将客户评价纳入重要考核指标。这样,既可以有效监管员工,又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五)保障安全信用
随着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银行卡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凸出来。各种银行卡诈骗案件日益增多,银行卡安全建设薄弱的问题,既对银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造成威胁,也制约着银行卡的长期健康发展。虽然建设银行这方面客户的评价较高,但仍然不能忽视保障安全信用的重要性。
保障储蓄卡安全,除了依靠国家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持外,建设银行还应加强人员素质教育,保证内部员工的诚信度,防范内部员工因道德原因或操作不当造成的银行卡安全事故;另外,建行也应该加强自主创新,不断的完善和开发安全保障系统,依托自身强大的技术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保护消费者和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 易伟.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D] 湖南大学 2007
[2] 任瑞霞.我国银行卡营销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06.
[3] 马榛.浅析有效银行卡的高效营销策略[J].时代金融,2012(15).
[4] 汪李行.银行卡收费定价策略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5).
[5] 刘研.我国银行卡市场营销环境及策略探析[D].成都:西南大学,2008
[6] 蔡续.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对策的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16).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发展 中国
化学计量学(Chemometrics)在我国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是一门化学与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交叉所产生的新兴的化学学科分支。它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优化化学量测过程,并从化学量测数据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用的化学信息[1]。它与基于量子化学的计算化学(Computational Chemistry)的不同之点只在于化学计量学是以化学量测量为其基点,实质上是化学量测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学[2]。
由于“”的影响,使我国在化学计量学的发展方面略迟于欧美,但在化学界前辈的积极倡导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80年代以来,我国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门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独立的化学学科分支,已出版了多本化学计量学方面的专著和相应的教材[3],并在中国科学院的多个研究所和国内多个知名大专院校建立了队伍稳定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小组,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8年前,我们曾在第二届斯堪的那维亚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上对我国的化学计量学发展主要成果进行过一次综论[4],在此,仅就近10年来化学计量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作出简要介绍。
化学计量学为化学量测提供理论和方法,为各类波谱及化学量测数据的解析,为化学化工过程的机理研究和优化提供新途径,它涵盖了化学量测的全过程,包括采样理论与方法、试验设计与化学化工过程优化控制、化学信号处理、分析信号的校正与分辨、化学模式识别、化学过程和化学量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化学定量构效关系、化学数据库、人工智能与化学专家系统等,是一门内涵相当丰富的化学学科分支。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为化学各分支学科、其别是分析化学、环境化学、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工程等,提供了不少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化学计量学发展成为化学与分析化学学科的一个独特分支。两个重要的条件与因素推动了这方面的发展。首先,化学与分析化学中大量涌现的现代化学量测仪器,使化学与分析化学家比以往任何时侯都更容易获得大量化学量测数据。这种情况,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到20世纪80年代,在分析测试或化学量测中,人们第一次发现,取得数据甚至大量数据已不是最困难的一步。最难解决的瓶颈问题是这些数据的解析及如何从中提取所需的有用化学信息。化学家与分析化学家首次遇到类似行为科学家或经济学家所遇到的大量数据如何处理的问题。化学家与分析化学家比较幸运。因为大量现代分析测试仪器出现带来“数据爆炸时代”,也正是计算机普及的时代。这就构成了化学计量学发展的第二个条件。为了对极为复杂的化学量测数据(其中负载着在分子水平上表征物质世界的信息)进行解析,化学家、分析化学家利用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许多强有力的数学方法,包括一些相关学科发展的数据与信号处理新方法,从多维化学量测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相关化学信息。如果说经典分析化学是得首先依赖费时而麻烦的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来对很多复杂化学体系进行纯组分分离,即采用单变量校正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话,那么,现代分析化学家面对的则是各种将分析分离技术集于一体的高维仪器所产生的巨量分析信号,藉化学计量学发展的新型分析信号的多元校正与分辨方法[5]来进行复杂多组分体系的定性定量解析,高维数据解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现已进入可用来解决分析化学中实际难题的程度,将这些方法用于复杂环境样本、中草药中单位药及复方分析等[6],取得了很多令人振奋的结果。继续进行高维数据、特别是针对可产生三维数据的新型仪器的化学计量学算法的研究现仍是一个研究的热点,我国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在此方面取得了居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7]。多元校正与分辨一直就是分析化学计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此方面,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江西大学、西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单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8]。将化学计量学方法固化于新设计的分析仪器之中,以构建新型智能分析仪器,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方向。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计算机科学及信息科学的长足发展,它们的发展也为化学计量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我国在分析信号处理新方法,其别是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的引入,为分析信号的压缩、去噪、分辨及背景消除等带来新思路和新方法,从对近年来在此方面的综述来看,可以说,我国在小波分析用于分析信号处理研究的方面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单位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小组在此方面作出了大量有水平的研究[9]。另外,有关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10]新技术、基于自然计算的全局最优算法如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 SA)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11],信息科学中的图象分析(image analysis, IA)方法,统计学中研究热烈的稳健方法(robust methods, RM)[12]等新型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引入也取得很多可喜的成果。采样理论这一重要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分支,过去未引起必要的重视,近期有关研究小组如南开大学等单位倡导开展了这方面研究[13]。
化学模式识别的研究提供的是对决策和过程优化很有实用价值的信息,为我国石油化工、材料化学等带来了解决研究难题的新思路,人工神经网络的新方法,为化学模式识别提供了研究的新机遇。无论在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和应用方面,我国都取得了不少优秀成果,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小组先后用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50多个石油化工过程优化、材料设计等方面中的实际难题。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用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药物化学、食品化学、农业化学、医药化学和环境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在我国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湖南大学等单位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4]。
转贴于
化学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到化学学科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从物质的化学成分与结构来定量预测其化学特性,也可以说是理论化学研究中的一个最重要目标。目前,由于药学发展的需要,将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的分子模拟与QSAR研究结合起来,为寻求有生物和药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提供了一个新途径,我国在这方面也已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15]。将全局最优算法如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的引入分子力学的寻优,以指导最佳先导化合物的寻找,是化学计量学家的贡献,现已在QSAR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QSAR通过直接研究可量测化学量及某些量化参数与化合物的某些已知化学特性之间的已知数据,采用统计回归(多元校正)和模式识别的方法来建立一种模式,从而达到预测化合物特性的目的, 建立起某些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来指导进一步的实验研究。目前,用ANN来进行QSAR研究颇引人注目,在模式分类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在QSAR的研究中,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小组将分子模拟与QSAR研究相结合,并直接用于指导实际的药物合成,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16]。在QSAR研究中,化合物结构的拓朴表征是另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采用图论和数值方法来表征各种化合物分子,并将所得数值结果与实际量测的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连接起来,也是目前化学计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工作者在此方面也做了不少有意义的工作[17]。
波谱化学是分析化学与有机化学家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领域,怎样利用现存波谱数据库,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色谱的保留时间库以及吸收与发射光谱等为复杂分析体系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一直是分析化学家们努力的目标;而如何利用上述各种波谱为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定结构,则是有机化学家们手中必不可少的解析手段。计算机技术,其别是智能数据库与化学专家系统技术为此提供了进行上述解析的新途径。我国的化学计量学工作者在此方面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果的工作。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等单位都先后建立了多种波谱的数据库和专家系统[18],如13C NMR谱图数据库和结构解析专家系统(ESESOC)、高效液相色谱专家系统、红外、质谱数据库与专家系统、ICP发射光谱专家系统等,他们用计算机进行各类波谱(包括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模拟,并用联合波谱库和专家系统进行结构自动解析与推导,选择各类仪器(色谱与光谱)的最佳量测和分离条件、进行各类波谱数据库的知识开发,并在各类数据库的网络化上也做了大量工作[19]。
1997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全力支持下,由湖南大学与挪威Bergen大学合作,在张家界举行了我国的第一次国际化学计量学会议,与会代表120多人,其中来自欧美及亚洲各地14个国家的境外代表60多人,会议的议题几乎覆盖了前述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还特别为化学计量学在工业中的应用开辟了一个专门议题。该会议已在国际化学计量学刊物“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出版了会议论文专辑[20],收集了44篇会议,其中我国作者占了28篇,第一次较系统地向国际化学计量学界展示了我国的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实力,说明我国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已与国际接轨。
化学计量学诞生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其发展前景亦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从分析化学与化学计量学的关系可以看出,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将对分析化学产生深刻影响,已构成分析化学第二层次基础理论和方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化学计量学的发展还将为分析仪器的智能化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新型高维联用仪器的构建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是21世纪分析仪器软件主体化发展的新突破口。此外,随着微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化学波谱库的建立与检索方法以及化学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研究也将取得长足进步。在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多种波谱仪器连接的基础上,将数值化计算技术(近年来化学计量学方法学发展的主体)与传统的基于经验的逻辑推理方法的有机结合,可望解决化合物结构自动解析的难题,并使得长期困扰分析化学家的混合物波谱同时定性定量解析成为可能。在分析化学领域中,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前景十分诱人。另外,化学计量学与其他化学学科分支,如环境化学、食品化学、农业化学、医药化学、化学工程等学科,将产生更密切的联系,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随着各化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可以预期,化学计量学也将继续得到更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S Wold. Chemometrics: what do we mean with it, and what do we want from it? Paper of InCINC'94. emsl.pnl.gov:2080/docs/incinc/homepage.html
[2] 俞汝勤.化学计量学导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3] 罗旭.化学统计学基础.沈阳:辽宁出版社,1985;俞汝勤.现代分析化学的信息理论基础.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陈念贻,许志宏,刘洪霖,徐桦,王乐栅.计算化学及其应用.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相秉仁.计算药学.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0;许禄,郭传杰.计算机化学方法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卢佩章,张玉奎,梁鑫淼.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专家系统.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许禄.化学计量学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陆晓华.化学计量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梁逸曾.白灰黑复杂多组分分析体系及其化学计量学算法.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周声劢,梁亮,梁逸曾.合成计量学与化学化工系统优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刘洪霖,包宏.化工冶金过程人工智能优化.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梁逸曾,俞汝勤.分析化学手册(第十分册)化学计量学.北京:化工出版社,1999.
[4] Yu R Q(俞汝勤).Chemometrics in china. Chemom. and Intell. Lab. Sys., 1992, 14: 15.
[5] 袁洪福,陆婉珍.现代科学仪器,1998, (5):6~8;徐广通,袁洪福,陆婉珍.现代科学仪器,1997, (3): 9;Shen H L(沈海林), and Liang Y Z (梁逸曾). Chemom. and Intell. Lab. Sys., 1999, 45: 323~328;Wang hongyan (王洪艳). The Analyst, 1995, 120; 梅雨,朱仲良,李通化.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0, 17:116; 方慧生,吴玉田,黄春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0,17:122;方慧生,吴玉田.分析化学,1999,17:14;Liang Y Z(梁逸曾), Kvalheim. O M et al. Anal. Chem., 1992, 64: 946~953; Liang Y Z(梁逸曾), Kvalheim O M. The Analyst, 1993, 118: 779~790; Liang Y Z(梁逸曾) et al. Anal. Chim. Acta, 1993, 276: 425~440; Xie Y L(谢玉珑), Liang Y Z(梁逸曾),Yu R Q (俞汝勤). Anal. Chim. Acta, 1993,272: 61~72. Xie Y L(谢玉珑), Liang Y Z(梁逸曾), Yu R Q(俞汝勤). Anal. Chim. Acta, 1993,281:207~218; Xie Y L(谢玉珑), Liang Y Z(梁逸曾),Yu R Q(俞汝勤). Anal. Chim. Acta, 1993,276: 273~282. 龚范,张林,梁逸曾,俞汝勤.化学学报,1998, 56: 500~506.
[6] 沈海林,梁逸曾,俞汝勤.中国科学,1997, 27: 556~563; 龚范, 彭源贵, 崔卉, 梁逸曾, Leung K M(梁开梅) and Chau F T(周福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9, 20: 199~203; 龚范, 彭源贵, 崔卉, 梁逸曾, Leung K M(梁开梅) and Chau F T(周福添). 药学学报, 1999, 34 :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