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层养老报告

基层养老报告

时间:2023-05-30 09:12: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层养老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层养老报告

第1篇

第二次全省老龄工作会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结束了。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肖永安副省长多次听取会议筹备情况的汇报,省长办公会专题进行研究和安排。上午,肖永安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作了题为《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我省老龄工作新局面》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第一次全省老龄工作会议以来的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我省人口老龄化以及全省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全国老龄办十分关心和重视贵州的老龄工作,袁新立副主任专程来贵州,亲临会议指导。

会议期间,表彰了*市老龄办等20个“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马世华等30名“全省老龄工作先进个人”以及代维等10名“全省敬老助老先进个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市、黔南州、*区等地分别做了经验介绍。这些经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地积极探索做好老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借鉴。与会同志围绕永安副省长的工作报告,结合各地工作实际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对老龄工作的许多重点和难点问题讲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有的已经在肖永安副省长的讲话中阐明了,有的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也十分必要。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收效明显,达到了预期目的。大家普遍反映,通过这次经验交流和深入讨论,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坚定了信心,明确了任务。

下面,我受永安副省长的委托,就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老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对全省老龄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事关我省今后一个时期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的大局。会后,各地要尽快向党委、政府汇报,成员单位要向本单位的党组(党委)汇报,并结合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讲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意见和措施。要利用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的契机,促进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重视发挥老龄工作在构建和谐贵州、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关心和支持老龄工作,加强和改善对老龄工作的领导,确保老龄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在贯彻会议精神过程中,各级老龄工作部门要认真排查困扰老龄工作的薄弱环节,理清制约老龄事业发展的瓶颈障碍,明确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要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创造性地推动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次会议表彰了一大批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他们的事迹非常感人,各地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宣传受表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引导全社会更加关心老龄工作,更加关注老年人。同时,各地要把贯彻会议精神和学习*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党的*即将召开,要以*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丰富工作内容。只有将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和学习*精神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到“高屋建瓴”,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大局。各地贯彻会议精神的情况,请于年底前上报省老龄办。

二、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

《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去年底经省政府批准颁布实施,《规划》讲了“*”期间我省在老年社会保障、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老龄产业、老年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为全面加快我省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老龄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与此同时,各地也积极开展了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到目前为止,*市、*市、黔东南州、黔西南州、铜仁地区等5个市(州、地)已经出台了本地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铜仁地区10个县(市、区)除一个县外,全都出台了本县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遵义市、安顺市、黔南州、毕节地区已将《规划》上报政府待批。

发展老龄事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规划》的实施工作,听取、了解和掌握本地实施《规划》的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各级老龄委要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认真制定和落实各项涉老政策,为广大老年人办实事、解难事。各级老龄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参谋助手作用,结合本地实际,积极主动地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力量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三、切实加强基层老龄工作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老龄工作部门的努力下,我省基层老龄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我省基本形成了省、市(州、地)、县(市、区、特区)、乡镇(街道)老龄工作组织网络,80%的村(居)委会成立了老年协会。但是,发展不平衡,基层组织建设还比较薄弱,与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有的县(市、区)老龄工作体制不够完善。二是有些县(市、区)老龄工作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尚未落实;三是绝大多数村(居)老年协会没有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基层老龄工作的开展。因此,各地要认真贯彻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意见》,各级老龄委要切实加强对基层老龄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加大协调力度,积极推动解决老龄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要加强“星光老年之家”的管理,重视基层涉老资源的整合,针对基层为老服务设施总体短缺与有些部门、单位的基础设施闲置的状况,积极实施基层涉老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要继续开展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和敬老模范村、敬老模范社区等评先创优活动,树立和推广基层老龄工作先进典型。努力做到基层有健全的工作机构、有稳定的干部队伍、有完善的活动设施、有丰富的服务项目、有科学的考评机制,进一步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的实现,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随着农村城镇化、家庭小型化以及生活方式、养老观念的深刻变化而迫切需要社会化为老服务的支持与帮助,迫切需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新路子。在城乡社区全面推进、普遍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正是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

今年上半年,省老龄办根据省老龄委的工作安排,在*市*区、*区、*区开展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老龄办的大力支持,进展顺利,目前试点区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从实施情况看,试点时间虽短,但效果非常明显,居家养老服务深受社区广大老年人的欢迎。省老龄办将及时总结*市的试点工作,并推广成功经验。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认真研究制定扶持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各级老龄办要组织力量对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全面分析掌握城乡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供给情况,制定实施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要积极协调成员单位,制定出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为居家养老提供政策保障。各地要在明年普遍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首先在城市社区逐步推进,然后再向城镇和农村延伸。

五、加讲查研究

第2篇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意愿;调查研究

Abstract:The new rural social old-age insurance is beneficial explor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dowment for rural residents,and also an important action to build the new harmonious countryside. In this policy,from which rural residents benefit a lot,the cognitive of the rural cadres and the masses play important role in implementing the reform. We investigate and question rural residents in Yixian,and find that the farmers had little knowledge about the systems,the ability of farmers is low, and expending consciousness of some farmers is not strong. Therefore,a lot of work still needs to be perfected to support the systems,such as increasing subsidies standards,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peasants. Only by doing so ca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new rural social old-age insurance,insurance will,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3-0069-05

2009年9月1日,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农保试点。试点覆盖面为10%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到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辽宁省确定建昌县、建平县、西丰县等8个县为新农保首批试点县。2009年12月各试点县开始启动试点工作。新农保是我国建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国家的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对新农保试点中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先进的模式和做法进行总结和推广,并指导我们的实践。基于此,我们组成了调研组,在义县开展专题调研,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农户和基层干部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

一、新农保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研组通过对辽宁省义县七里河镇、瓦子峪镇、城关乡等乡镇的实地调研,共计向农民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5份,有效回收率为83.33%。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接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的参保意愿、基层干部对农村保险的一些看法和建议等24个问题。被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如图1所示。

从农户性质上看,此次调查中农户性质主要包括被征地农民、村干部、一般农户、工商业者、计划生育户。其中被征地农民占1.47%,村干部占7.35%,一般农户占86.03%,工商业者占4.41%,计划生育户占0.74%。可见,被调查农户的性质大多数是一般农户。

从家庭收支情况上看,农户的经营收入来源主要渠道有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养殖业、外出打工和经商。调查还发现,大多数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外出打工所获得的收入也日益上升,在一些地区外出打工已经成为主要收入来源;除此之外,整体上来看,农民的收入仍然还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农户家庭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情况如图2所示。支出占收入比例小于50%的农户占14.81%,大于100%的占3.7%,在51%―80%和81%―100%的比例分别是37.78%和43.7%。

实际上,农户的收入情况对其参保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这也是新农保得以顺利推行的前提条件和能力保证。这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其他条件或者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的人均收入和参保意愿是成正比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参与新农保的能力也就越强,对新农保的参与意愿也会越高。

二、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认知和参保意愿分析

(一)参保意愿十分强烈

被调查的农户对“您是否愿意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愿意参与”、“不愿意”、“看情况再定”和“无所谓”的农户各占79.41%、5.15%、12.5%和29.4%。由此可见,大多数农户对参加新农保的诉求表现较为强烈(见图3)。

(二)对政策了解不足

调查显示(见图4),有66.91%的农民表示,对新农保制度有所了解,但还停留在比较浅层次的认识上;14.71%的农户一点都不了解;而只有1.47%的农户表示非常了解。由此可见,政府有关部门对新农保制度的宣传工作仍然存在许多未到位的地方。

(三)个人缴费能力和预期缴费水平偏低

根据个人收入情况,愿意每月缴纳100元以下、200元、201―300元、301―400元、401―500元、501―600元、601―700元和700元以上用于自己养老保险的农户,分别占67.65%、17.65%、4.41%、5.88%、0.74%、0.74%和1.47%。由此可见,愿意每月缴纳保险费在100元以下的农户比例相对最高,接近90%的农户愿意每个月缴纳的保险费用在100元以下。在图5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农保缴费预期普遍比较低,愿意每月缴纳100元以下的农户接近70%,而每月愿意缴纳700元以上的农户仅有1.47%;同时也说明了农户的个人缴纳保险费的预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总体上缴费能力和预期缴费水平还是非常低的。

(四)对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费用预期差异较大

如图6所示,对“您认为目前农村老年人每月至少需要多少钱,才感到养老不困难”,认为需要100元以下,100―200元、201―300元、301―400元、401―500元、501―600元、601―700元、701―800元和800元以上的农户分别占3.17%、23.81%、11.11%、24.6%、7.94%、10.31%、1.59%、3.17%和14.29%,其中,选择比例最高的301―400元这一选项,有60%以上的农户预计目前老年人每月需要的基本生活费用在300元以上。而现行试点的100―500元的5个缴费档次下,到期每人每月可获得养老金金额粗略计算分别是69.03元、79.82元、90.61元、101.40元、112.19元,可见,即使是选择最高的缴费标准,也不一定能完全满足农民的基本养老需求。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在缴费意愿与其保费需求预期之间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

(五)养老方式倾向

在对“您倾向的养老方式”调查中发现,有53.17%的农户选择“子女赡养”的养老方式,该类思想还根深蒂固;选择自我储蓄养老的农户占11.11%;选择购买商业保险养老方式的农户占5.56%;选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占24.6%。另外还有4.76%的农户选择了一些其他的养老方式。可见,对于农户来说,选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来养老的意识还不够强(见图7)。

(六)对新农保制度的了解途径

在调查“您通过何种方式了解新农村政策的”选项时,有70.16%的农户获取渠道是当地村干部宣传,7.26%是通过媒体渠道,8.06%是通过邻居宣传,剩余的14.52%是其他方式。由此可见,政府宣传是农户了解新农保政策的最有效的途径(见图8)。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农户不愿意参保,原因大致是(见图9):有14.4%的农户认为费用太高,有15.2%的认为有子女赡养作保证无须参保,有17.6%的认为保费太低起不到什么作用,有8.0%的是出于其他原因,但剩下的44.8%的农户则是因为对新农保政策不了解而不参保。可见,农户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其是否参加新农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七)农户对新农保政策的看法

被调查的农户对“政府推行新农保政策”的看法也各有不同,有50.41%的农户认为,新农保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实际问题,为民谋利;有34.15%的农户认为,较好缓解了养老压力,但仍需改进;剩下的15.44%的农户表示,新农保政策没有实质性的效果(见图10)。可见,85%的被调查农民都对新农保政策持积极态度,认为新农保是一项惠农的好政策。此外,对新农保政策持支持态度的农户参与农保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如图11所示,有68%的农户认为年老之后有保障;有11.2%的农户是在亲戚朋友的建议之下参保的;有7.2%的农户是奔着政府有财政补贴而参保的;有13.6%的农户是为了家中60岁以上老人能够不缴费就能领取养老金。

三、基层干部对新农保险制度的认知

本次调查也向基层干部发放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层干部对推行新农保政策的看法和建议等7大问题。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一)赞同新农保制度的建立

新农保是一项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贴、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当地基层干部对新农保的筹资方式持有不同的态度:有接近70%的基层干部对此表示赞同,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此外,持怀疑态度、反对态度、无法判断态度的分别有18.03%、7.38%和7.38%(见图12)。

(二)对建立和推行新农保制度主要困难和问题的意见

调查结果显示,50.41%的干部认为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农民的收入低,支付保费的能力弱”,15.7%的干部认为是“农民对有关政策了解不足”,14.88%的干部认为“农民的养老保险知识匮乏”,5.79%的干部认为是“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剩余的8.26%的干部选择了“其他困难”(见图13)。

(三)对经办机构性质和人员配备的建议

调查显示,认为经办机构应该定为行政机关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基层干部分别为70.25%、16.53%、7.44%和5.79%。

聘用协管员意向十分明确。为了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认为从村干部中聘用协管员协助经办机构工作的方式可行的基层干部占65.0%,不可行的占20.0%,无法判断的占14.17%。由此可以看出,基层干部对从村干部中聘用协管员的意向比较一致(见图15)。图16显示,对协管员的月工资报酬的建议,主要集中在100―200元、201―300元和800元以上这几个区间。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验点标志着我国在农民养老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进一步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奠定了政策基础。近几年来,许多地区都积极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而且,广大的基层干部群体已经认识到新农保政策是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差距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拥有较为坚实的群众基础。但在新农保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首先,经济方面因素导致一些农民因经济来源有限、大病致贫等原因无能力参保;养老金发放的标准较低,无法完全保障农民的正常生活开支,也影响了部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此外,有些农户对新农保政策,对政府的补贴力度、个人缴费的收益、参保的重要性等方面还不是很了解,或对新农保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有疑问。

其次,新农保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衔接存在缺陷。新农保在推行过程中,必然会与老农保、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等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还要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这些是新农保推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有关新农保的缴费、补贴、基金管理、问题处理等方面的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也存在财政补助资金不到位、经办成本问题、基金管理主体的能力不足、代办行延压农保基金和个人账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等一系列问题。

再次,缴费标准和补贴标准偏低,按照现行的缴费标准和政府补贴标准,到期农民每月可以获得的养老金。经估算是69.03元、79.82元、90.61元、101.40元、112.19元五个档次,这和当地人均生活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绝大多数农民认为这个标准还是较低的。对于财政支付结构和支付能力问题,新农保财政补助是四级财政共同补贴的支付结构;在财政补贴支付方面,据初步测算,县级财政支付新农保资金约占财政预算收入比例是5.22%,县级财政是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和补贴能力还有待检验。

(二)政策建议

要加强组织领导与组织机构建设。为了新农保制度能够长期稳定的建设和发展,应将加强组织领导和组织机构,使该项工作有专业的部门和专业的人员负责,建立县乡两级农村社会保障机构,在人员编制、办公设施、工作经费等方面为之提供良好的条件,尽快提高基层宣传和推广工作的有效性。首先是要建立相关的配套法制和法规,保证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应从法律上明确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对象、制度模式、筹资模式和缴费标准等,规范参保者的权利、义务劳动管理者的职责。其次,要适度增加缴费标准和补贴标准。在条件成熟时,可以适度增加缴费标准和补贴标准,从而提高农民到期可得养老金的数量,使新农保真正对农民的养老起到更大的作用。第三,要加强基金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基金的效率。建立基金监管责任制,明确各级经办机构对基金的监管责任,以保证基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大力提高农民收入是各级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同时还应充分考虑不同农民群体之间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刘东燕.广西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2).

[2]郭景山,张庆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辽宁经济统计,2010,(6).

[3]邓大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的难点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0,(1).

第3篇

1.老龄化社会和养老方式的改变需要大量全科医生

目前中国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已成为社会问题。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应向社会养老转变,当前社会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只有满足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需要,才能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

2.民众对医疗保健要求提高的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民众对医疗机构诊疗、服务水平的期望值愈来愈高,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较高的要求。全科医学的发展,还承担起社区教育的功能,为人们提供健康教育、预防疾病和保健康复等具体服务,可以促进社区整体的发展。

3.减轻民众“看病贵、看病难”压力的需要

在农村实行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途径,让80%的病人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得以解决,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是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能担当起医疗服务、康复任务的全科医生。鼓励大医院医生向基层医院流动,吸引病人在基层医院社区门诊就医,从而减轻“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压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措施

1.研究制订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生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全科医学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的调研,听取有关专家和教师的意见,形成了调研报告,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在临床专科学生中确定全科医生方向学生,组建试点班,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流、分段培养”的方法,创新“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提高素质”的“3+2”全科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全科医学教育,使之适应基层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双向转诊、预防保健、卫生宣教等工作岗位需求,培养新一代具有全科医生素养的临床医学人才,为后二年进入培训基地奠定了基础,储备和输送了人才。

2.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立通识教育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四大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全科医生方向课程模块,将全科医学概论、临床诊疗与护理基本技术、社区康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预防与保健5门课程融入课程体系中,集医疗、康复和公共卫生为一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全科医学素养。在教学内容方面以农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为切入点,在基础医学教学中融入临床、全科医学的相关内容,早期接触临床,删减部分与基层医疗实际需要脱节或挂钩不紧密的课程、章节和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预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保障全科医生课程的理论讲授。

3.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大实训平台,强化实践教学

校内以模拟场景、模拟病房、模拟病人为主,进行情景式教学。校外加强附属医院和6所临床教学见习基地建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做一体化。在毕业实习期间,安排一个半月到乡村卫生机构实习,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走村串户,开展卫生宣教、计划免疫、义诊咨询、健康查体、帮助建立健康档案等,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机会,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能力,增强社区医疗和大卫生观念。

4.校院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制订专兼职教师任职标准,由校院共同聘任临床医学专业任课教师,对聘任的教师实行双向培训,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临床第一线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保证专业教师每四年有半年时间到医院挂职锻炼,弥补实践教学能力的不足。同时,学校定期不定期指派校内专家教授到各教学基地进行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提高医院教师的理论授课和临床带教水平。

5.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从入学开始就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讲清楚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趋势,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状况,教育他们审视度势,主客观结合,主动适应人才需求变化,到基层去为广大群众防病治病。三年内医德、医风教育不断线,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誓言的引领下,培养医学生“诚信、责任、坚守”的职业道德信念,促进职业素养的形成,为临床医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奠定思想基础。

三、取得的成效

1.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全科医学课程成绩优良

由于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到课率高,课堂互动热烈,全科医学方向课程考试成绩优良,学生全部通过毕业考试。

2.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就业率高,用人单位满意

经过实践,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极大提升,201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80.87%,其中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占76.4%,受到用人单位好评。2014年在、财政部开展的“西部志愿计划”实施中,我校临床毕业生占山东省支援人数的55%,我校是我省民办高校唯一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称号的高校。

3.促进了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

成立了由兄弟院校知名教授、校内教师、行业专家组成的第二届临床专业指导委员会,有效地指导和督促专业建设的开展。先后建成了以“人体机能学”为代表的省级精品课程7门,以“诊断学”为代表的校级精品课程14门;主编和参编省级以上教材33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教学改革五年制教材《全科医学概论》定稿会在我院召开,课题组成员刘西常担任副主编,专业建设的发展也培育了教师队伍的成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4.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第4篇

团干部驻点工作典型交流材料九

__同志自9月被派往__区团委挂职锻炼以来,自觉按照团中央、团市委的有关要求,深入基层抓调研,强化指导促工作,严格自律树形象,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挂职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理思路。挂职伊始,__同志把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主动深入基层团组织实地走访谈干部,与团员青年座谈,全面摸清基层团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制约因素;通过对9个街镇团委和70余个村厂团组织现实性状况的全面分析,与挂职单位团干部共同撰写了《当前__区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的调研报告,并在《区情调研》上予以刊发,对推动全区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强化引导抓典型。坚持把典型引路作为推动基层团工作的有效方法,结合基层调研,大力挖掘和选树先进工作典型,指导挂职单位在全区开展了“百项五四共青团特( )色工作”评选活动,选树组织建设、民主建设、工作阵地、整合资源、专题活动等五个方面的典型38个,如__镇东兰坨庄村团支部的“坚持党建带团建,创建和谐团支部”、杨柳青一中团委的“阳光使者俱乐部”、赛达伟业有限公司团支部的“年轻的战场主题辩论赛”、__中学团总支的“校园吉尼斯,你我的精彩”等,有效促进了基层团工作的活跃。

三、夯实基础促规范。以《__青年志愿服务条例》颁布为契机,指导挂职单位对青年志愿者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调整,注册成立了__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设立了助老服务、法律服务两个志愿服务总队。半年来,全区41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1613名注册志愿者,累计向14个签约养老机构提供助老服务128次,服务时间4000多小时,有力推进了__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针对__区青联长期没有换届的问题,积极协助挂职单位筹备召开青联二届一次全体会议,具体指导青联界别划分、委员推荐等基础内容,从源头上规范青联工作,为青联发挥团结凝聚全区优秀青年群体、搭建相互交流合作的桥梁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创新求突破。坚持把创新工作思路、更新工作方法作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出发点,针对基层团干部兼职过多、工作缺时间、缺精力、缺抓手等问题,提出在全区推行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思路,协助挂职单位制定了《关于实施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意见》,指导基层团组织搞好项目的调研、策划、论证和申报,有力推进了全区团工作的有形化建设。积极探索用现代信息网络凝聚引领青年的新途径,协助挂职单位创建开通了“青年论坛”、“青年博客”、“青年数字图书馆”、青春交友qq群等一系列网络交流阵地,并建立了短信、邮件群发平台,使得联系青年的有效性、即时性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五、严格自律树形象。作为团中央、团市委首批派驻基层的干部,__同志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摆正位置,严格自律,努力树立派驻干部的良好形象。在学习上,倍加珍惜难得的挂职机遇,坚持自觉研读上级有关政策、文件精神,虚心向基层团干部请教,切实提高团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在工作上,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努力为挂职单位和基层团组织办实事、解难题,推进挂职单位工作上水平;在作风上,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扎扎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事,自觉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各种困难,不搞特殊化,不给基层增添麻烦,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基层团干部和青年的信任。

第5篇

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见面!受全国老龄办领导委托,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2012年度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情况:

一、2012年老年人口基本信息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883亿,老年抚养比为11.9%,较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

1、养老保障 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开展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国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277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2863万人。全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53亿元,基金支出200亿元,基金累计结存423亿元。

2012年,国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贫困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 农村五保供养:2012年,国家修订颁布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截至2012年底,全国农村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34.1万户,计556.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0.9%和0.5%。全年各级财政共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98.1亿元,同比增长11.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7.4万人,集中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951.5元/人,比上年增长14.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78.9万人,分散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102.1元/人,比上年增长14.

; 站内范文搜索 1%。

高龄补贴:截至2012年底,全国享受高龄补贴的老人已达576.4万,较上年增加145.5万,增长33.8%。

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截至2012年底,全年共落实资金33亿元,全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受益对象已超过361万人。

2、医疗保障 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2678个县(区、市)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8.36亿,比上年增加300万人,参合率达96.0%;筹资总额1308.3亿元,新农合基金支出1187.8亿元,补偿支出受益10.87亿人次。

2012年,老年卫生服务被纳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各级财政投入,免费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每年一次体检和健康咨询指导。全国有5714万老年人接受了健康检查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3、养老服务 截至2012年底,全国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4344万人,比上年增加597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76.2%。

4、老年文体活动

2012年,全国首个“敬老月”活动期间,各地普遍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系列活动。基层文化馆、站和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成为老年人活动的重要阵地。

文化部门牵头打造全国示范性老年文化品牌,连续12年举办“中国老年合唱节”。老年广场文化、老年社区文化蓬勃开展,老年人日益成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2012年,老年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全国各类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已有49289所,在校人数近587万。

2012年底,全国共有各级老年人协会40

; 站内范文搜索 1100个,参加人数4389万人。共有其他各类老年社团组织共有37193个,参加人数456万人。 三、几点说明

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年度统计公报”是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依托统计局等多方面数据资料组织编写、面向社会公众的老龄事业年度报告,旨在集中反映本年度我国老龄事业各领域的工作推进情况,老龄事业各条战线所取得的成绩,提高社会公众对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的认知水平,强化全社会老龄意识,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氛围,积极参与、推动老龄事业发展。

2、老龄事业的各项具体工作分散在各职能部门,故公报中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及其他相关组织等公开的年鉴、公报及其它专项统计。 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是继2012年以来的第二次。在前一年工作基础上,我们对公报的框架、内容和版式设计进行了一定调整,基本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体例。作为一份整合老龄事业多方面数据的综合性报告,我们仍需要不断摸索和改进。请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人士批评指正,帮助我们不断完善提高,做好每年例行的公报工作。

第6篇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经过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我局党组班子就进一步推动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形成了如下几个方面共识:一是只有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劳动保障事业才能取得新发展。二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谋利,劳动保障事业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三是只有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工作的根本方法,重点突破,协调有序,劳动保障事业才能不断突破风险和困难。四是只有把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才能提高劳动保障工作的发展水平,实现劳动保障事业的跨越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五是只有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先行先试,敢创敢干,劳动保障事业才能凸显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功能。

分析检查阶段,按照市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部署安排,结合我局这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局党组通过走访调研、民主垦谈和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征求了意见和建议。在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梳理汇总后,局党组按照“四对照、四查找”的要求,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以进一步找准影响制约我市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自身建设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领导班子成员严肃地作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并进一步理清了科学发展思路,明确了工作目标措施,认真撰写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现将报告内容具实如下: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初步成效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早在党的*上就已经明确提出。近年来,特别是*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以科学发展观统缆全局,全面落实劳动保障工作远景规划和年度目标,围绕“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劳动关系逐步和谐,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扩大”这一主题,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是研究解决特困群体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农民工转移就业。去年还开展了促进特困家庭培训就业绿色通道活动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解决了部分低保家庭新生劳动力的培训就业问题,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充分就业社区达到18个,居扬州第一。二是拓展、完善、延伸就业扶持政策。初步形成了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将小额贷款、优惠证发放等工作下延到社区、乡镇,开展面对面就业服务,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3000份。三是加强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截至去年底,我市13个镇级人力资源市场全部建成,扩大了服务区域和服务功能,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和农民转移就业工作。去年,全市新增就业9098人,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317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82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402人,农民转移就业总量达27.5万人。

2.社会保障工作在取得实效。一是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止去年底,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各项保险参保人数已分别达103348人、56600人、107608人、90503人、40853人。二是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运行基本安全平稳。截至去年底,职工养老、机关事业养老、农村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各项保险基金累计积余分别为68935万元、9500万元、11304万元、7243万元、1165万元、160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赤字从1551万元下降到780万元。三是不断调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确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年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持续保持在100%;同时每年按照上级部门统一部署,及时准确地为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农村养老保险建立了养老金增长机制,失业保险调高了待遇标准,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提高了封顶线和报销比例,扩大了药品支付范围。四是不断攻克各项社会保险难题,社会保障机制日趋完善。制定实施了社会从业人员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政策和办法,研究解决了乡镇教师、供销系统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问题,出台推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扩大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试点,拟定了农民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3.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初步建立。一是逐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通过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全市目前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5%,集体合同、工资专项合同审查率达100%。二是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稳步推进。通过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推进仲裁实体化建设,仲裁立案、结案数虽连年增加,但越来越多的案件则是以调解的方式解决。三是不断加大劳动保障行政执法工作力度。通过贯彻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正常开展农民工欠薪、职介机构清理整顿、整治非法用工等专项检查,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又有了新的提高,但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标准和实践本质来衡量,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通过反复调研、查找、分析、聚焦、提炼,我们认为,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7条。

(一)思想认识有误区,学习调研欠深入

1、不少同志认为学习实践活动是一次纯粹的理论学习,是高层人员的事情,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强,对实际工作指导不大,学与不学一个样,活动结束后就可束之高阁,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能推的推,能简的简,敷衍塞责,应付了事。

2、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学习过程中仅满足于“三本书”的通读,学习氛围不浓烈,主动性、积极性不够,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有些同志业务不够精通,对群众咨询事项常有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答复不准的情况,导致群众有些不满,有时甚至引起一些矛盾。

3.调查研究有时流于形式。到企业和基层有时停留于跑一跑、转一转,问几个问题,谈几句话,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解决的方案还欠缺

4、忧患意识不强,存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现象。多数人满足于现状,抱着一种“差不多就行”、“完成任务就行”的态度;有的工作不尽心,忙于应酬和事务性的工作。

(二)制度管理有漏洞,工作作风欠严紧

1.在制度执行和常规管理上有不够严格的现象。工作人员中个别人偶尔出现上班时间打游戏、聊天等违反纪律、有损形象的情况,对此停留于口头批评,未能作出严肃认真的处理。

2.在工作态度上有欠实在的现象。解决问题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做到深入细致,剖根见底。谈成绩有时出现夸大其词的现象,对待工作任务,喜欢放大困难,讲客观条件多,找主观原因少。

3.在日常工作中有不当攀比和浪费的现象。没有把精力完全放在学习上、工作上,偶尔有比工资、比待遇,而不比贡献的现象。分管科、处、服务场所有开长明灯、放长流水,对办公设施、用品,不爱护、不珍惜的现象。

4.在工作纪律上有自由松散的现象。个别同志对组织上布置的工作落实的不得力、不到位,缺乏责任心与事业心。

(三)发展机制有弊端,改革创新缺力度。

1.职业技能培训与实际就业岗位需要衔接不够到位,农村劳动力培训质量和层次有待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较少,缺乏新形势下应急培训机制。

2.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尚未真正形成,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不够均等,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3.社会保险政策不尽完善,特困人员的社保制度尚不健全;社会保险覆盖面还不够宽,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扩面、续保还没有到位;保障水平距离人民群众的期望尚有较大差距。

4.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难以实施到位,全面实施劳动合同法后,各类劳动争议案件正在迅速上升,任务重、压力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虽然健全,但实际运作不够到位,维护劳动者权益任务艰巨。

5.各科、处在工作中相互协调能力欠强,“同为一家人,不知自家事”的情况常有发生,尤其是五险征收,由于分散在各经办机构,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同时给群众办事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四)服务民生有差距,群众意识差强化。

1、基层工作平台不健全,镇级平台就业、社保、维权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村级服务平台尚未真正建成;信息网络覆盖面还不宽;基础保障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平台建设普遍存在任务重、投入少,人手少、能力弱的问题。

2、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观念不强。党组成员深入社区、农村居民家庭开展走访调研活动较少,与基层群众交流较少,对基层情况掌握不能全面详实;对一些关系群众利益和职工生活的事,关心不够;对关系到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难点问题有时不能遇难而进,缺乏为民解忧的责任。

3、服务基层活动面还不够宽。基层服务活动虽然组成7个扩面小组赴镇开展扩面宣传,节假日开展走贫访苦慰问等活动,但各项服务活动的范围和内容还不够宽广,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4.对来办事的群众缺乏平等的态度,在接待群众时是熟人的笑脸相迎、热情有加,不认识的缺乏应有的热心和热情,甚至有少数人语气霸道、态度欠佳。

以上问题的产生,除了劳动保障事业工作量大、各项投入不足、劳动关系复杂、宏观经济形势较紧等一系列客观原因外,从主观上查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习不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平时工作中,只注意应对眼前具体工作与事务,未能静下心来钻研深层次理论,理论武装滞后于形势发展需要,滞后于新时期工作需要,从而没有能够很好地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没有能够融会贯通地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也没有能够很好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劳动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导致在劳动保障工作中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创新不够有力。

二是思想观念、工作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体制机制的创新源于思想观念的转变。面对复杂变化的劳动保障工作新形势和新挑战,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适应形势要求和发展步伐,仍然习惯于凭经验工作,习惯于“按规定办”、“按惯例办”,满足于“成绩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快慢慢走”,缺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部分干部还没有从新时期对劳动保障工作的新要求的高度来认识劳动保障部门肩负的重要职责,知识更新不快,工作能力和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明显距离。

三是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还不够强。在思维力上,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长远,用发展的眼光认识、研究、解决劳动保障问题不够自觉,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研究和把握还欠“火候”,对工作的整体把握还不够到位,统筹开展各项工作还比较欠缺。

四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大。近几年,虽然大力加强了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但部分干部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差距,突出存在重业务轻学习、重利益轻奉献、重经验轻创新、重表面轻实干、重眼前轻长远等问题。

三、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在深入查找问题、全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基础上,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市十一届八次全会的要求,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理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群众需要和满意为标准,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城乡和谐劳动关系“三个一体化”,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最终建成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的美好社会;提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1.进一步强化学习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继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摒弃“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把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提高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转变领导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当前制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带着课题进行调查研究,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努力做到边整边改,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3.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解决突出问题。一是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强化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结合扩大内需提供的契机,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努力减少失业;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改善创业环境,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二是面向全体劳动者,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技能人才的评价、选拔和激励机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实施特别培训计划,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实行免费培训,对困难企业裁减人员实行转岗培训,对农民工实施3—6个月中长期培训,减少农民转移就业压力。三是加快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做实个人账户;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被征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四是建立健全规范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重点是围绕劳动者招收使用、劳动合同签订、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劳动保护、劳动者工资报酬支付尤其是农民工工资支付、参加社会保险和缴费情况等内容,对用人单位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查处和纠正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五是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重点加强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加强与基层平台之间的信息网络建设。

4.进一步关心干部职工,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领导班子成员与干部职工要继续多交流,推心置腹地交心谈心,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建议,同时,多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多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多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多鼓励帮助后进同志,营造团结向上、勤政务实、奋发有为良好的工作氛围。

此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职能作用,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因此,局党组决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意识。一要进一步增强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强化改革创新的意识。二要坚持党组理论学习制度,通过认真读、系统学、仔细研究,把科学发展观理论真正学透、学通、用好,为推动科学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增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加强作风和能力建设,落实科学发展内在要求。一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六提倡、六反对”,即:提倡爱岗敬业,反对消积怠工;提倡雷厉风行,反对推诿扯皮;提倡敢为人先,反对不求上进;提倡团结协作,反对各自为政;提倡相互信任,反对背后猜忌;提倡廉洁从政,反对。二要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抓大事议大事的能力、找根源抓本质的能力和识人用人的能力。三要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要坚持集体领导,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依靠“一班人”智慧,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3.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夯实科学发展基础。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围绕解决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深入基层、企业和农村广泛调研,提出有根有据、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二要善于发现新问题并集中各方面的智慧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不断提高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的能力,团结和率领全局干部职工在新的起点上为促进*科学发展作贡献。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一要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先进性、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的教育,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加大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的力度。二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在我们劳动保障部门发生。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引导全体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二要着力加强干部业务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全系统干部的综合素质。三要进一步强化重实绩、重实干的用人导向,调优配强干部队伍,真正把思想素质硬、业务能力强、群众关系好的优秀干部推选到重要工作岗位和职位上来,让想干事的人有平台、会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着力点,以加强民政和人社队伍建设、完善民政和人社工作网络为载体,以提高民政和人社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健全基层民政和人社服务组织,完善管理体制,创新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实现市、镇(街区)、村(居)三级联动,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民政和人社工作水平。

二、聘用原则

坚持“镇(街区)聘、村(居)用、市备案”的原则,村(居)民政和人社工作联络员原则上由村(居)文书兼任,每村(居)聘用一名,在村(居)“两委”的领导下,协助市民政、人社部门,镇(街区)民政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做好基层民政和人社工作。

三、聘用条件

(一)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三)身体健康,思想端正,为人正派,处世公道,工作认真,乐于奉献,敢于负责;

(四)具有良好的群众意识,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能够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群众威信较高。

四、工作职责

(一)民政工作联络员职责

1、当好民政政策宣传员。熟练掌握并宣传民政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让群众了解民政工作。

2、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了解低保户、五保户、病灾户等民政服务对象的生活状况,摸清所想所盼,上报意见和建议。

3、当好双拥优抚监督员。帮助困难患者、行动不便的优抚对象办理手续、领取证件,监督各类优抚政策的落实,收集、上报意见和建议。

4、当好社会救助公证员。及时受理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济等申请,帮助符合救助条件的群众完善资料,按照程序及时得到救助,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5、当好为民服务员。加强与镇(街区)民政办和中心社区民政岗联系,为民政服务对象代办有关事项。

6、当好防灾减灾信息员。承担灾害信息接收和传递、灾情信息收集、核实和报告、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等职责;会同村(居)“两委”和群众自治组织开展抗灾自救,监督救灾款物的使用。

7、当好民主政治推动员。协助做好村(居)务公开,监督村(居)务公开执行情况,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协助镇(街区)、村(居)抓好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动员村(居)民参入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建设水平。

8、当好村规民约引导员。引导村(居)民履行村规民约,落实监督制度,促进村(居)风文明。

9、当好婚丧新风倡导员。宣传晚婚晚育政策,倡导喜事新办,婚事简办;宣传殡葬法规政策,引导文明节俭办丧事,倡导厚养薄葬。

10、当好标志维护管理员。加强市边界界标和村标的维护管理,制止人为破坏,清除乱涂乱画,维护边界稳定和新农村建设形象。

(二)人社工作联络员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制定的新农保各项方针、政策,做好新农保的宣传发动、政策解释等工作。具体负责新农保信息采集和摸底调查、新农保参保登记、缴费档次选定、收缴保费、待遇申领、通知到龄参保人员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及核查、情况公示、收集上报有关业务材料等工作。

2、办理辖区内原农保参保人员的退保、保险金领取,以及城乡居民参保人员死亡后个人帐户余额申领手续。

3、建立辖区内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加强对退休人员信息的动态管理,协助镇(街区)人社所做好对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资格的认证工作。掌握辖区内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和领取情况以及社会化服务工作,协助开展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亲属申领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等相关业务。

4、做好符合条件的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的申报、初核和发放工作。

5、协助开展受理社会保险政策和个人社会保险待遇的咨询、查询,并为社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6、开展辖区内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摸清有意愿参加就业培训的剩余劳动力的底子,推荐参加技能培训;协助镇(街区)人社所建立劳动力资源、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人员、就业转失业人员再就业、双零就业家庭、零转移家庭等工作台帐。

7、扎实有效地开展就业援助,对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实行跟踪服务,建立《跟踪服务卡》,制订帮扶措施,开展就业服务。每季度对就业困难人员回访不少于一次,及时掌握他们接受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等动态情况,为其提供就业援助。

8、负责辖区内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第8篇

【关键词】“两会”精神;基层实践;十三五

改革和创新是2017年“两会”的高频词,民生保障是2017年“两会”的关键词。2017年“两会”的聚焦点有“一带一路”战略、供给侧改革、房地产税改革、养老社保体系、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大气污染治理、农业改革、精史銎兜取I鲜鋈鹊阄侍夤叵档轿夜社会的经济转型、科学发展和民生保障。以医疗和教育改革为例,医疗和教育两大领域是民生的痛点,“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热议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集思广益、民主探讨,提出诸多解决方案;以大气污染治理为例,雾霾污染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损害群众利益,“两会”代表和委员热议雾霾成因,并试图从技术、法律等不同角度提出雾霾治理方案,有助于我国打响一场蓝天保卫战。总理则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经济增速等主要预期目标,提出了稳中求进等五项工作基调,以及推动各项改革,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政府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有两个:一是求稳。求稳体现了政府的务实性,要求经济增长的基础更加稳固,必须做好风险防控,降低企业杠杆率。二是创新。创新体现了政府的进取性,要求积极升级产业,向改革要效益,以创新驱动新常态。可见,稳中有进、务实创新、动能转换、行稳致远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精神。

如何将“两会”精神贯彻到基层实践、如何遵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做好基层工作,是每一位基层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当前我们可以从如下四个角度下功夫:

一、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

“两会”精神在基层的贯彻,需要我们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两会”虽然已经闭幕,但是“两会”精神的贯彻离不开基层参与和基层实践,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使更多的群众了解“两会”精神的内涵尤其是“两会”精神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关系。在宣传引导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为表率,发扬“两会”改革与创新的精神,使基层群众更好地了解“两会”精神并外化为自觉行动。

二、在基层实践上下功夫

“两会”精神在基层的贯彻,需要我们在基层实践上下功夫。“两会”的精神内核是改革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贯彻“两会”精神的过程中建立起改革与创新的基层文化。创新不能光靠政府,创新更需基层智慧和群众智慧。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肇始于基层实践,基层的首创精神是改革开放历程中光辉的一页。当前我国面临经济转型、环境治理、民生保障等一系列难题,基层应进一步发挥首创精神,大胆鼓励探索和创新,为顶层设计提供脚本、累积经验,共同推动我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当然,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基层实践离不开顶层设计,如果说基层实践是燎原的星火,那么顶层设计则就是全局的操盘。“两会精神”在基层的贯彻,是基层实践和顶层设计的有机结合。

三、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

“两会”精神在基层的贯彻,需要我们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基层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两会”精神的贯彻离不开基层工作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说,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服务保障,是自己对贯彻“两会”精神的最大贡献。“立足岗位求作为、扎根基层作贡献”,应成为每一位基层工作者的座右铭。“两会”精神的核心是改革与创新,我们基层工作者能做的就是以点滴工作,为改革与创新提供服务和保障。

四、在群众路线上下功夫

“两会”精神在基层的贯彻,需要我们在群众路线上下功夫。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两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现,表明我国政治生活的出发点是群众利益,归宿也是群众利益。从“两会”的议题来看,保障民生,使群众得实惠,贯穿了“两会”的始终。“两会”精神在基层的贯彻,需要走群众路线,既要使群众认识到“两会”精神的内涵,又要激发群众自觉为“两会”精神的贯彻努力。“两会”精神在基层的贯彻,更需要我们在基层工作中时时以群众利益为考量,一切工作以群众是否满意为评价的标准。

总之,经济新方位要求转型升级、改革行进年要求稳中求进、社会发展新动力要靠创新来驱动。“两会”精神的发扬离不开基层群众的参与和实践。“两会”精神在基层的贯彻需要我们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基层实践工作、服务保障工作和群众路线工作。我们相信,基层实践是基层创新的土壤,“两会”的改革与创新精神必然能够在基层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第9篇

【材料】

小李在Q省商务厅工作。一天,小李看到一封记者的采访报道。报道的主要内容如下: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全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消费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1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消费作为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鼓励大众消费,并提出要培育“六大消费热点”: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这六大消费热点正是新常态下的消费新亮点。

看到这篇报道后,小李要向处长提供一个初步的框架性的关于培育“六大消费热点”途径的意见。

【试题】

假如你是小李,请把你的意见写在下面。

【答案要点】

(1)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养老机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机构,落实并完善促进养老消费的支持政策。加快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进程,规范养老家政服务业发展,加强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完善各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功能,推进养老健康服务新兴业态发展。(2)壮大信息消费: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提升宽带网络速率和城乡普及率,发展物流快递。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宽带接入网络建设和业务运营,推动数字影音娱乐等事业发展。加快卫生保健、企业监管、信用体系、商贸物流等领域大数据应用。(3)提升旅游休闲消费:开展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自驾车与房车营地、邮轮游艇码头建设。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推进境外游、工业游、生态游等旅游新业态发展。(4)推动绿色消费: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节能产品,倡导低碳生活,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广应用再制造产品,对再制造产品给予“以旧换再”政策扶持。(5)稳定住房消费:加强保障房建设,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调整或取消行政性限制购房措施,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适当降低个人贷款门槛。规范房屋中介市场和房屋交易秩序,支持二手房顺畅流通。(6)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发展城乡学前教育,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支持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教育机构开发培训项目、开展社会服务。加快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实施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工程,建设体育场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健身场地以及健身房(馆)等。

第10篇

(一)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以统筹城乡就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方案,先后得到市政府审定和省厅批复。二是在*县的试点取得圆满成功。通过前期准备、面上推进、常规办理、总结提高等阶段,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劳动者新增就业3656人,12.58万人参加新农保,73.9万城乡居民按新制度参加了医疗保险,劳动保障“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工作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三)社会保险征缴再创新高。征缴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费17.2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23.1万人,征缴基金9.38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覆盖8.01万人,征缴基金4.15亿元;失业保险覆盖12万人,征缴基金410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28.1万人,征缴基金2.97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66.1万人;工伤保险覆盖13.9万人,征缴基金0.32亿元;生育保险覆盖6.6万人,征缴基金0.41亿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12.58万人,征缴基金费3.69亿元。 (五)灾后重建有力有序推进。调整后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共有680个,规划投资82308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工程共实现开工485个项目,完工215个项目,完成投资1.27亿元。其中:县区级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开工7个项目,完成投资6587万元;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开工286个项目,完工189个项目,完成投资5812万元;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开工189个项目,完工26个项目,完成投资318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搞好试点启动,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就业模式和“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试点结束时,*县城乡劳动者新增就业3656人,9镇5园区城乡登记失业率3,较试点前下降1.5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率90以上,较试点前上升5个百分点。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了“低水平、广覆盖、多档次、相衔接”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探索出全民社会保险的路子。组织12.58万人参加新农保,征缴保费3.69亿元。从17岁到96岁不同年龄段的人员都积极参保,劳动年龄内和超龄人员参保比达到2.4:1。全县有3.88万参保农民按月领取养老金,人均月待遇120元。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打破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二元制度模式,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经办管理“两统一”。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合二为一,新制定了《*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将原由卫生部门主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职能整体划转劳动保障部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工作实现了归口和统一管理。*县的医保制度在实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县城乡居民参保人数就达73.9万人,为应参保人数的100。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39个乡镇设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717个村61个社区设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面向全国招考了50名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落实了873名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和居民小组劳动保障联络员,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的编制、经费全额纳入政府管理,社区、居民小组协理员和联络员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

12月上旬,由西南财大校长助理林义教授、川大和财大社保系主任蒲晓红、胡秋明组成的专家组一行四人到*调研,对整个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领导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充分,制度运行平稳,工作推进有力,群众普遍欢迎,效果好于预期。

(二)突出就业援助,政策促进就业效应充分发挥。 (三)狠抓扩面征缴,社会保险作用彰显。;将职工医保封顶线由3.8万元提高到8万元,居民医保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7万元(直接达到6倍),将补充医疗保险由15万元增加到18万元。三是提高统筹层次。今年4月,我市全面实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按照统一筹集资金、统一使用资金、统一管理资金的原则,失业保险统筹调剂功能显现,确保14970名符合条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为切实提高工伤统筹层次,依据《××市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办法》,出台了系列的配套管理办法,制定了实施细则,建立了预决算制度。四是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全市按185号文件规定办理了1.09万名超龄人员的参保和待遇审批手续,征收养老保险费41078万元,人均月养老金达到532元。认真做好破产、撤销、解散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接续。大力支持企业改革重组,并有力保障职工社会保险合法权益。组织对广旺集团代池坝煤矿、建平机电工业公司等企业破产中职工的医疗、工伤保险的清算工作,已清偿到位医疗保险基金3818万元。五是继续推进医疗保险监管改革。淘汰了1家定点医院和1家定点药店,补招了2家定点医院和2家定点零售药店。新增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在物价部门规定的基础上统一下浮达22以上,卫生材料进销差价率、药品进销差价率以及新进药店药品价格进销差价率均在1以内。六是加强基金监管。强化对基金运作全过程的监管,认真开展专项资金的现场检查工作。对旺苍、剑阁、元坝、利州等县(区)的自查工作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无新的挤占挪用和违纪违规情况发生。七是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问题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呈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决策。

(四)突出督查指导,劳动保障特殊政策全面落实。 (五)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稳步推进。

将恢复重建作为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加快发展的良机,以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力度和速度上狠下功夫。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资金领导小组,抽调5名同志组建重建办,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积极创新向上衔接沟通、与相关部门和县区的互动互助、恢复重建督促检查等机制,强力推进灾后重建。二是高标准规划设计。在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的指导下,结合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特别是对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机构上合理布局,在职能上完善加强,在服务上规范提高。各县区都编制了重建规划,县区按8000-12000平方米、乡镇按100-300平方米的规模落实了场地和资金,目前各县区都已进入施工或准备阶段。三是切实搞好培训。邀请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对全系统项目业主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灾后重建专题培训。四是加强督促指导。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位牵头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张进度表“四个一”项目落实制度,全面推行局长-分管领导-科长-工作人员逐级负责、分线实施的“梯级管理模式”,对市本级的进展情况实行一周一通报,对县区实行两周一通报。五是打造规范样板。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和机构名称、基础台账、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服务标准“五统一”的要求,着力打造规范化示范服务中心,以此带动全市的基层公共服务建设。六是积极争取支持。主动向上汇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争取灾后重建中央投资5.8亿元,本年度可完成投资50以上。

(六)狠抓劳务输出,农民工工作实现新突破。 (七)狠抓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认真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3月以来,紧密结合劳动保障工作的特点和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广泛深入动员,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深入开展统筹城乡劳动保障专题调研活动,认真抓好查摆问题和整改落实,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学习理论、解放思想、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整改落实、健全机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目的。根据梳理的21条意见和建议研究制订整改方案并通过电视台和××日报向社会做出了公开承诺,整改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全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工作创新和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二是进一步丰富“创一流”活动内涵,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在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方面狠下功夫,认真分析研究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通过落实民主集中制、开展民主生活会、参加帮扶村文娱活动,增强了领导班子团队精神;通过开展登山活动、深入企业调研、参观市容市貌、阅览画展、了解市情等活动,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了部门新形象。三是狠抓机关效能建设。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将制度建设放在效能建设的突出位置,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做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完善出台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黄红牌制度、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度、效能投诉制、执法责任制、行政责任追究制、考评考核制度等十项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理事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规范、行为引导到养成素质,建立起了追求效能的工作运行体系。四是严格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确保依法行政。按照“两集中、两到位”原则,对涉及行政审批的事项按要求和做法进行了严格清理并规范了行政审批项目,制订完善规范政务中心大厅劳动保障窗口办结的审批管理方案,切实做到项目“七公开”,建立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服务运行体制,更好地发挥了行政服务的效能。五是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扎实搞好综合工作。深入推进党建各项工作,切实增强劳动保障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加强信息宣传,营造良好的劳动保障舆论氛围;做好综治、维稳和应急管理工作,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资金缺口大。虽然整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但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和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矛盾较为突出,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同时存在。我市作为全省使用就业资金较好的市(州),今年在统筹城乡就业、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培训补贴等方面资金缺口达2亿元。

(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压力巨大。虽然今年我市社保基金征收完成情况很好,但存在很多特殊因素,如超龄职工参保缴费,在征缴的基金中占了很大比例,而现在已停止实行这一特殊政策,今后也就不存在这一块基金的征缴。受“5.12”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参保企业的缴费能力明显下降,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的落实,导致一些企业的缴费主动性减弱,加之因企业破产改制经费不足,企业保费的征缴困难。

(三)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就业服务信息功能的丰富性尚未充分挖掘和开发,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性、整体性运作环境还未形成,不能满足统筹城乡就业发展的需要。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不能满足社会保险各项工作开展。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员详细情况及待遇数据信息急需清理和规范,参保人员个人账户查询、对账工作不能开展。医保业务经办软件开发滞后,设备老化,已严重不能满足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经办需求。

(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务繁重。目前,尽管整体执法环境已有所好转,但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逃避社会保险义务、不按时支付工资等问题在部分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年年攀升,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处理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随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劳动保障侵权投诉量增加,劳动保障维权任务十分繁重,人手不足。

(五)劳动保障基层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建设滞后。服务内容、标准不规范,服务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手段单一、原始,导致整体效率不高。

四、2012年工作初步打算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一年,劳动保障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局将继续按照中央关于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较大突破。

(一)基本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全面推行统筹城乡劳动保障为主线,以灾后恢复重建为重点,以班子队伍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工作制度体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狠抓落实,提质增效,努力实现劳动保障工作新跨越。

(二)主要目标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1、做好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全市推广。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经验和成果。就业方面,按照城乡劳动者均等化就业服务和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方向,分项在全市稳步推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方面,搞好已试点新农保制度与国家新农保制度的对接,并在全市全面推行。医疗保险方面,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配套政策,规范经办工作流程,建立起比较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建立起与统筹城乡劳动保障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经办能力,加快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险服务的规范建设。

2、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市、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并投入使用,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和稳定就业。建立专业性招聘会与综合性招聘会相结合、城镇吸纳就业与农村转移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全面落实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围绕“五类”群体,开展好“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险补贴工作,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援助活动。三是以创业促就业为重点,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全面建立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努力开创全民创业的新局面。加强同财政、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充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四是加强协调配合,扎实做好农民工工作。按照“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和“1 4”统筹城乡就业模式,扩大组织化输出转移规模。不断创新培训思路和培训路径,切实提高农民工整体技能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维权救助和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工商、税务、信贷、土地等扶持政策体系,帮助农民工创业。

3、完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办法,积极做好开展省级统筹的各项准备工作。以“金保工程”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养老保险统一制度、统一政策、统收统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业务经办流程和经办事项及经办标准。完成历年个人账户基础数据清理、采集、录入、审核工作,建立市级集中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市范围内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巩固现有成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切实开展好医疗、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研究解决市级统筹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我市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抵御风险的能力。探索统筹城乡居民医保试点。按照医改方案中关于“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并逐步整合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的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管理“两统一”。

4、加大执法维权力度,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继续强化对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的监督管理,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变更、解除和终止行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选表彰活动,加强集体合同审查备案和劳动关系宏观调处,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工资支付行为,探索用人单位欠薪报告制度和工资保证金等制度,加强工资支付情况检查,遏制工资拖欠。认真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配套办法,健全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普遍建立乡镇、工业园区、社区、行业协会、企业等为组成形式的多层次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落实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完善应急预警和报告制度,重点关注并妥善处置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军队退役人员再就业问题和统筹城乡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减少和消除不稳定因素。

第11篇

按照县关于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民政局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社会救助,对肺炎患者进行救助,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内。是疫情防控组成员单位,主要是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全县现有养老机构16家,其中公办13家,民营3家,入住老人1,406人,春节期间由子女或亲属接回家里过春节的188人,现实际入住1,218人。截至目前,我县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没有发生发热现象,也没有与武汉、湖北等外来人员接触。

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下发文件。

1月26日,制定了《县民政局关于印发全县民政系统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和各乡镇民政助理为成员的县民政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分管具体业务工作的领导任组长的县民政局人员密集场所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县民政局养老服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县民政局基层政权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县民政局社会事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并将实施方案下发至各乡镇民政办、民政系统服务机构和在民政局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48家社会组织。使全县民政系统形成上下合力,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1月31日,又下发了《县民政局关于落实疫情防控部署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类民政服务机构要强化防控管理,暂时禁止重点疫区聘用人员返回服务机构工作,禁止一切形式的集体活动。

二、采取的具体工作和措施

1、广泛进行宣传,及时进行排查。共印发宣传条幅40余条,悬挂在各乡镇醒目位置,实时提醒大家少外出、少聚会、勤洗手、勤通风,全力配合卫生健康部门进行统计、调查,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并用广播、显示屏等形式,大力普及疫情科学防控知识,进一步营造人人自觉参与防控的良好氛围。

2、养老机构入住人员实行临时封闭管理。1月26日,就下发通知,要求各养老机构实行临时封闭管理,封闭期间严禁慰问和探望,引导老人子女或亲属用微信视频、电话等方式沟通和慰问;对春节已被子女或亲属接回家过年的老人,劝导其延期返回,在疫情解除前,禁止返回养老机构;各类养老机构在疫情解除前暂时不接收老年人入住。

3、增强防范意识,掌握病毒感染肺炎临床症状及防护措施,配备好口罩,消毒工具和消毒药水,加强卫生打扫和消毒,及时换洗衣被,保持生活区域干燥通风、整洁干净。对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入住老人每天进行体温测试,对养老机构内部所有场所进行消毒,并设立隔离室,一旦发现人员有发热现象,及时进行隔离,并联系就医。教育引导老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老人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及时对老人进行心里疏导,缓解老人的心里压力,使老人保持心情舒畅,降低感染机率。局办公室人员积极协调医药公司购买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物质,全县各养老机构共购买84消毒液155箱、来苏水35箱、口罩3400个、酒精85箱、温度计120只、体温测试枪30把。另养老服务中心又预定口罩1000个、体温测试枪15把,款已付,2月2日分发到位。

4、通过QQ、微信等工作群,及时上报、转发与防控疫情有关的各级文件和指导手册。转发了《省民政厅关于做好民政服务机构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吉民电[2020]8号)、《县病毒感染的肺炎综合防控工作方案》、《县应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工作方案》、《省民政厅关于取消全省婚姻登记机关原定2月2日加班办理婚姻登记的通知》、《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机构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机构等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养老机构疫病防控指南》、《市民政局关于落实疫情防控部署工作的紧急通知》。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和操作规程,指导并监督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管理工作,实行日调度制度,各养老机构在每日进行的调度报告中有文字和图片说明。从1月26日开始,每天下午5点前都要往省厅养老处和基层政权处的微信工作群上报当天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5、做好流浪乞讨救助机构防控工作。针对流动人员多、且情况复杂的情况,切实加强流浪乞讨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加强与公安、城管、卫健、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做好入站体检、街面救助、站内照料、托养机构监管、站内卫生防疫等各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流浪救助人员实施隔离观察制度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严格进行必要的消毒,保持设施通风,救助站配有专人24小时值班,备用了10套防护服,100个口罩,20瓶消毒水,消除引发疫情的各种隐患。

第12篇

[关键词]“两会”报道;地方媒体;创新方法

“两会”的任务,就是要把党的战略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可以操作的方针政策。“两会”是集中反映民意的场所,尤其是最近五六年的“两会”,除了经济方面的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住房问题,上学问题,看病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诸如此类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许多代表、委员们在会前就已经到群众中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们带去的议案、提案,他们准备的发言,各个方面的内容都有,但主题词相当集中,就是:民生。正是因为受到百姓极大关注,“两会”成为了各新闻媒体最为关注一个新闻源,“两会”也成为出精品新闻、热点新闻的一大“富矿”。

今年的全国“两会”,中央电视台除每天在《新闻联播》中连续对“两会”进行常规报道外,《东方时空》栏目还把演播室“搬”到了人民大会堂,对“两会”盛况进行直播。他们还通过《泉灵两会看点》、《两会聚集国计民生》、《杨禹两会观察》、《省部长访谈录》四大版块与“两会”代表委员进行热点对话,深度分析关乎国计民生的“两会”政策、方针、议题,以专家角度深度剖析、点评两会、核心内容。由此可见,中央电视台这家全国媒体“老大”对“两会”报道的重视。

省级媒体对“两会”报道,也同样尤为重视。《黑龙江日报》除每天在一版进行会议的动态报道外,还开辟了《两会专题报道》在二版、三版、四版,有时甚至在五版对会议进行全方位地报道,对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分析。黑龙江电视台为全面及时准确地报道“两会”盛况,派出了实力强大“两会”新闻报道组,到北京对“两会”进行采访报道。为力争报道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他们的对传播形式也进行了创新,《新闻联播》推出两会要闻、小翟访谈、李莉读报告、两会观察、两会印象和媒体连接等版块,多层次、全方位地报道两会进程,及时反映代表、委员议龙江发展大计、谋龙江发展大事的精神风貌。他们还把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热点社会民生话题作为报道重点,因此也受到了百姓的格外关注。

地市级媒体对全国“两会”、省“两会”、地市“两会”的报道,虽然很重视,但在内容和形式上略显呆板。每天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对“两会”的报道,依然还是“老三样”,即:消息、评论、讨论侧记,很难引起读者、观众、听众对“两会”报道的收看、收听和阅读兴趣。例如:某地市电视台在报道当地“两会”时,第一天在当地新闻的头条,报道了政协大会开幕消息,随后报道了人大预备会议消息、主席团会议消息,代表讨论侧记,最后报道了一条评论。第二天报道了人大开幕会议消息、审议侧记以及一些零碎的会议消息。第三天报道了政协会议闭幕消息。第四天报道了人大会议闭幕消息、评论以及一些会议公告等。这样,一次“两会”报道就结束了,百姓很难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自己关注的问题,观众也就会不买账。

要让“两会”报道能够引起百姓关注,真正吸引受众的眼球,地方媒体应对会议报道从两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要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在必须报道的“老三样”基础上,开辟精彩栏目吸引观众、听众和读者。黑龙江日报在报道今年的全国“两会”时,就开辟《代表委员议政录》、《两会快递》、《两会漫笔》、《两会特写》、《两会好声音》、《两会视点》、《聚焦》、《直击现场》、《锐微博》、《速新闻》、《关注》等10余个栏目,这些形式多样栏目,从各个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对“两会”进行了立体式的,全方位的报道,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群体读者对“两会”内容的了解。

二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两会”结束后,日报都会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全文刊发,因此,在会议的消息中不必大篇幅地摘发《报告》内容,而应把“节省”下的版面、时间,刊发大量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满足受众的需要。黑龙江日报在这方面就做得相当到位,在今年3月5日,全国人代会开幕当天,他们在一版刊发了大会开幕消息外,还在《两会特写》专栏刊发了《来自基层的民声民情》,反映基层百姓的心声。在二版“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报道了《保障最基本的民生“温度”》、《细微之处见清新会风》、《周伯华:奶粉管理办法尽快出台》、《姜伟新:20%个税需进一步研究》、《胡晓义:养老金双轨正顶层设计》、《周小川:春节后货币流动性收紧》等多篇百姓关注的报道。三版、四版也都刊发了大量关乎百姓利益的新闻报道。3月8日二版刊发的《粮满仓的农民更盼钱满兜》、《大米“美容”多能耗少营养》、《根治打车难必须根治垄断经营》、《遏制假劣食品在农村横行》、《提升急救技能社会普及度》等多篇出自代表委员发言,原汁原味的报道更加贴近百姓。三版刊发的《目前提高个税起征点没可能》、《企业职工养老金不存在缺口》、《流动人口或可在工作地落户》、《医改将进入利益调整深水区》等报道,可以说每篇都回答了百姓心中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