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调研的方式

社会调研的方式

时间:2023-05-30 09:12: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调研的方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调研的方式

第1篇

公共管理类课程实践性教学方式较多,其中采用较多且很成功的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当然,案例及其教学并非要取论的发展或者实践的观察,而是为从一种不同的背景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开辟了道路,是以情景模拟的方式使学生们置身案例所描述的特定情景中来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地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而不是直接进入社会实际活动中去直观感受、观察实践。社会调查却是要通过深入社会搜集直观感性的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研究材料,形成理性的调查结论,是知识从感性向理性深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参与社会实践的特征。在实践基础上从搜集直观感性的材料、分析研究材料到形成理性的调查结论的认识过程,就是调查的过程。

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中引入社会调查法来展开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搜集和整理课堂学习知识的相关信息,通过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实现课堂学习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二、社会调查法的框架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调查主题。这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基础,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具有可行性的调查主题或观点,尽量具体化和精确化,以便界定调查对象、调查区域范畴和实施调查。

(2)调查准备。在明确调查主题后,需要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调查设计和准备调查问卷。调查设计主要是针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分析的策略,并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以保证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的规范和科学。调查问卷的设计是调查准备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将研究主题放在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中,明确需要收集那些方面的资料,紧密围绕研究主题设计问题,采用可观察指标,注意构建可操作的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适当的问卷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所收集的数据质量和后续的研究。此外,简洁和被调查者易于理解的调查问题能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和数据质量的真实,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被调查者的时间资源、个体认知能力等情况。

(3)社会实地调查。在这个环节,调查者要深入社会,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选择不同的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在具体调查访谈过程中,往往可能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或调查设计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偏差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预定的访谈方法或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正。

(4)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社会实地调查完成后,收集到的一手资料需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研究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社会调查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笔者将社会调查法引入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调研”为例对社会调查方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确定调查主题

根据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什么内容或问题作为社会调查主题时,主要考虑调查主题的有价值性、可行性等,因而选择“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调查主题。这是因为:(1)本课程学习对象为北京农学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需要从实践中认识社会,加强专业和课程认知。(2)课程学习的85%以上的学生来自北京郊区,分布于北京市的海淀区、朝阳区以及延庆县、平谷区等九个郊区县的44个乡镇,调研地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取点或选择调研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或滚动取样调查具有非常便利的条件,能够保证问卷调查的质量,而且调研成本低。

(二)调查准备

调查准备主要包括了调查问卷设计和社会调查的组织安排准备两方面的内容。

1·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紧密围绕调查主题,本着全面、科学、可操作性来设计调查问题和构建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当前北京郊区农村经济状况、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农村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以了解京郊农民对当前农村公共管理的满意度以及影响京郊农村公共管理水平的因素为主要内容,除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的12个问题外,共设计了与调研主题相关的5大类66个问题,其中关于农村公共管理主体的有15个问题,关于农村基层民主的共计20个问题,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的共14个问题,社会保障及参加情况的有11个问题,收入及其他的有6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还设计了子问题以便搜集更详细的资料,此外还设计了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项。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考察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的状况、村民对公共管理的满意度等相关情况,能使学生对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状况有一个直观、真实的认识,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来深入而直观地认识农村公共管理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从课程学习角度去理解相关政策的实施基础与意义。

2·前期组织安排

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在调查前1个月布置具体的社会调查事宜。主要是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调查数据可靠性的把握、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本次社会调查的要求等,督促学生做相关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调查问卷要做详细的解释,保证学生理解调查问题及调查目的,减少调查者因对问题的不理解造成的数据错误。因为考虑到少部分学生家庭所在地在北京市城区或京外省份,自主联系京郊农村调研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实际进入京郊农村调研,于是按宿舍将学生分成若干调查小组,并且确保每4-6人的小组中至少有2名以上家在郊区农村的学生,要求每组来自城区家庭的学生必须跟随来自郊区的学生进行调研。各小组自主推选一名组长,主要负责小组调查活动的开展和与教师的联系,调查分工等由组内成员自行协商。

(三)京郊农村调查与资料收集

在调查准备阶段,各调查小组根据组员情况,确定调查地点,细化到京郊的村庄。各小组优先选择家庭所在地、亲戚所在地、同学朋友所在地为调查村庄,依靠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帮助,在被调查村庄有选择地发放问卷或面对面地调查与访谈,既降低了社会调查的成本而且还能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数据质量。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农民的问题补充说明为研究主题的拓展和深层次分析提供了补充资料。学生在调查总结交流中往往对这个环节的感受最深,从他们的反映来看,更多地集中在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对相关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调查访谈技巧的掌握和沟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四)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

将调查得来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是撰写调查报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础。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调研主题,分析调查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撰写调研报告。各调查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异影响着各组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更多的小组选择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分析较为简单;有些小组选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现了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结合,学以致用使分析结果更为深入和全面,并加强了课程学习间的联系。

(五)调查的总结、交流

前面的工作只是完成了一项社会调查,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践性教学成效,调查的总结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行调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组以PPT形式汇报各组的调查情况、调查结论等,就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调查体会与经验,并且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实现知识的启发、碰撞、提升。同时对调查中暴露出问题的总结,比如对于组织安排、问题设计、调查难点等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社会调查中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施和提高调查效果。从学生对调查交流、总结的情况反映来看,有些小组事先组织安排有所欠缺,导致调查时间和次数比预想的多,很多学生在经过社会调查后改变了原先对社会调查的简单认识;更多的学生反映经过社会调查后对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中的很多知识有了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并开始思考相关问题,而且还在调查中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比如被调查的村民面对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期望学生们能解决他们说到的问题时,很多学生的反映是认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激发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调查对交流、沟通能力以及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生交流总结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六)社会调查的评价考核

各小组完成社会调查后,在规定的期限内要求上交调查报告、填写后的调查问卷、小组成员的分工说明等材料。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成绩由调查报告成绩、交流汇报老师打分和学生评分三部分组成。交流汇报中,参加汇报会的课程组教师和各调查小组根据调查汇报和回答问题情况打分,分别汇总平均后得到教师评分成绩和学生评分成绩。调查报告成绩、交流汇报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成绩分别按照60%、20%和20%的比例加权得出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成绩。每个学生的成绩以小组成绩的85%为基数,15%按照每个学生在小组社会调查中的分工和表现等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有助于借助评价考核来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情况,有助于完善实践性教学的各个方面。

第2篇

关键词 实验 实践 教学模式 社会调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社会调查课程是实践性与理论性都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交叉性学科,可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和具体的理论指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于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而言,该课程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来观察社会变化、分析社会关系、解释社会现象和把握社会规律,锻造作为一名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与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改革创新不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①必须努力尝试新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是以理论内容为基础、以案例结合SPSS软件应用为手段的实验教学,另一方面是将现场模拟与实地调查有机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

1 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与存在问题

实验、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和提高技能水平为目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相对于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观察性、操作性和理论实践融合性等特点。由于理论教学的内容较难,借助实验、实践的教学方法可以增进教学实效。其一,通过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亲历实地开展调研,强调学生参与及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中认知和提高,激发兴趣和探索新知的欲望;其二,有利于学生消化、验证理论知识,增强了理论的现实感和说服力;其三,有利于学生调动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消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传统实验、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实验教学过于教条刻板,遵循“预习报告+实验指导+总结报告”三部曲程式,这种程式只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强的情形;二是实验、实践教学课程及其内容多从教的角度开发、设计,学生通常按照实验指导或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课堂教学理论,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探求、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实验、实践教学的研究不够,未能将学科前沿性成果和现实管理中的新问题有效地引入实验教学之中,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社会调查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性质,旨在教授学生有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使学生扎实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技术。基于建构理论的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从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实验、实践体验为主”,鼓励学生“像研究者那样”参与社会调查实践。要求学生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去完整地亲历一次调查课题的研究,充分发挥情境、协作、会话在知识生产与意义建构中的作用,使学生在科学规范的研究过程中建构起真正有益于自己的知识技能。②鼓励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独立完成收集原始资料、统计分析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等任务。努力探索出一条结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的新路。这种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方位的集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于一体的系统性训练,真正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涵盖理论基础知识,实验、实践的目的,操作程序与规范、师生任务与分工,教学策略与评价等要素。具体可从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设置、项目内容编排、课外活动安排等方面,层次性地设置实验实践项目。

首先,要高度重视实验、实践教学设计。根据“实验育人”的理念,应当立足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趋势,并结合培养对象的新特点,针对存在的新问题进行。实行项目驱动方法,合理编排实验、实践项目表单。每一个项目的设计思路,主要考虑项目名称、项目内容、方法或原理、时间、步骤、要求等。力图通过编制实验、实践指导书或手册作为教学的指导规范。具体而言,就是在整个教学计划学时内,老师必须根据课程内部逻辑关系开展教学,一方面讲解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讲解时注意调整重点、强调应用、注重操作,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进度,以小组为单位,分步骤依次完成从调研选题、文献回顾、设计研究方案与问卷、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到撰写调查报告、汇报研究成果的一整套实践任务;另一方面,安排一定的学时,借助实验室计算机教学平台,根据设计好的实验项目,有机结合SPSS软件、实例与数据库,让学生学会应用SPSS软件,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统计分析技能。同时鼓励学生以此课程的学习为契机,积极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热情。

其次,要认真做好各教学环节的执行与评估工作。作为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师,不但要掌握社会学理论基础、统计学理论,而且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要有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有一定深度研究方向的科研能力,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③在课堂讲授中,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确定测量指标,如何设计问卷,如何进行访谈,如何对资料进行整理,如何对资料进行数量分析,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这些与实际调查紧密联系的问题;课堂模拟训练主要针对资料收集方法的训练,如让每个小组结合自己课题设计出问卷和使用方法,然后进行课堂模拟训练,重点观察每个小组在特定情境下的互动技巧及效果,之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提高;实验室内主要进行SPSS定量统计分析实验,主要实验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均值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要求学生学会正确操作步骤,并能正确地解读计算结果。在实验室教学场景中,要充分利用实验室教学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加强师生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的包括答疑、讨论和指导在内的沟通与交流;实地调研主要进行观察实验、访谈实验、问卷使用实验、摄像摄影录音实验等,鼓励学生深入到社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收集调查资料,在社会实践中学会运用相关的调查方法与调查技巧。

3 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效

通过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参与积极性高。课堂讨论、现场模拟、电脑操作以及社会调研等多种教学形式的综合运用,大大丰富了课程学习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套路,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经由师生双边互动、学生间的互动、人机互动及社会场景中人与人间的互动,实现主体间性的意义建构。

二是使学生掌握了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课程学习,系统掌握了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技术三个层面在内的一整套研究方法,获得了观察分析社会的工具;通过实验、实践教学,有效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应用和转化,提高了大学生实际的社会调研能力和水平,也为大学生就业和工作提供了帮助,为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经验、思维和技能支持。尤其是实地调研活动的开展,增长学生的社会知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课外科技立项、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方面也因此受益,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是增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探求精神。通过实验、实践教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强了。学生在论文写作方法上,逐步实现了从以文献研究为主的理论分析转向以社会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的转变,资料的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也加强了,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科学研究意识得到强化在表现为遵循和贯彻实证主义方法论进行调查研究,在紧密结合社会事实理解和分析问题的同时,还注重对调查设计和调查过程进行反思。大部分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掌握了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流程和具体方法,为以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提供了经验积累和方法支撑。有多个小组在此基础上成功地申报了校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训练项目。

四是通过小组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切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社会调研活动,要求每个小组要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分工与协作,明确任务、角色、职责与关系,通力协作,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完成既定的调研任务。在此过程中,大家共同寻找调查课题,共同起草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共同进行问卷收发、共同分析讨论调查资料,每个人都有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同时也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和通力合作的快乐,感受到尽职尽责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提高了。通过小组实践,学生真切地认识到了社会调查实践的重要性,并以积极的态度以实际行动争取和参与各种社会调查实践,学生关注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校级教研项目《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实验实训教学(ACJYYB2013037)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张薇,温光浩.重视实验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育人工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

第3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思政课社会调查报告;教学案例

工学结合模式下探索把校企合作思政课的社会调查报告进行整合,做为思政课教学案例的运用,促使思政课教学生动灵活,形成思政课新视角来解读思政课的理论,较容易被高职学生所接受,明确自我职业规划,又可以使得思政课理论导引内化大学生的职业修养。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社会调查报告的归类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政课社会调查涉及到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指导思想、就业实习、合作形式等相关内容,需要师生、企业员工三者密切合作才能把社会调查报告实施,保证调查报告的质量。

1、校内调查报告:(1)访谈相关领导与教师,与学校专业教师和校企合作领导进行访谈,了解工学结合内容与形式、实施计划、试点班与非试点班的区别、注意事项、合作规模;同时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于工学结合模式的看法;(2)访谈校内实训企业,高职院校实训场地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了解校内实训状况、企业投资的设备、资金、合作情况,特别是校企合作冠名班级学生的校内实训与其他班级学生的差异,及其高职院校自身开办的企业公司对于学生实训的具体要求;

2、校外调查报告:校外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校企合作企业或其他非合作企业进行,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时间进行实地访谈,重点了解校企合作的实质内容、企业文化、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顶岗实习的方式、毕业学生的表现、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不同企业的发展比较、国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和企业对国家时政的关注、企业的责任、企业的人才现状与需求、企业的生态环保理念、非合作企业与合作企业对学生实习、毕业的基本差异。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社会调查报告的整合分析

校企合作调查报告内容涉及面较广,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方面内容,通过调查报告内容的整合作为教学案例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融合汇通,形成思政课理论支撑的实践教学内容,深刻理解“怎样去利用现代技术和怎样同时能建立一个和现代技术相配的社会结构是两个不能分的问题”[1]。

1、经济方面。校企合作后与合作前效益状况各自对比,学生实习与就业优秀的人力资源储备的可持续发展,订单式或冠名班培养的学习技能带来的效益,校企合作与非合作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比,学校师资在企业的培训花费与企业对学校的投资费用,实习学生与毕业生的保险,合作企业的科研产出情况方面等。

2、政治方面。校企合作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关注,政府对校企合作和未合作的政策支持,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区分,企业支持地方建设的贡献,特别是涉及民族人数众多地方的服务理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环境等。

3、文化方面。校企合作的文化经营理念,学校的育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职业素养在校企合作中的养成差异、技能文化与人文素养的融合程度,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理念的养成,校企合作双方的人员派驻,学生与师傅技能文化对实践行为的理论支撑,校企合作对于实习生、毕业生的综合素养测评,规章制度的落实与完善等。

4、社会方面。校企合作展现的社会形象、学生就业质量、品牌示范效应、企业对学校的资助,如企业对高职生奖学金的设置、设备的更新、实训场地的扩容、学生技能的操练、合作双方负责人的敬业理念与责任意识、学校与企业的发展历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动力的制度保障等。

5、生态文明方面。校企合作的绿色发展理念、企业的环保责任状况,如施工现场的植被保护与周围环境的生态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校企合作课题的攻关,资源节约的制度落实,工作环境的生活舒适程度等。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社会调查报告的运用与思考

调查报告内容需进行理性思考,运用思政课理论提升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社会调研报告案例蕴含的思想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必将有助于推动师生之间教与学‘双主体’的双向互动”[2]。

1、加强思政课内容整合创新。调查报告案例依据思政课理论有所侧重,补充思政课的创新内容,显现思政课理论的深度与思政课内容基础的广度。

2、提升理论评判能力。把调查报告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讨论案例反映的社会现象,减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误差,强化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

3、增强聚合力。学生在讨论调查报告案例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调研方法了解工学结合的实质,增强师生、学徒与师傅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调研情感。

4、教学方法灵活。通过结合调查报告案例的讲解,学生可在真实情境生活中了解社会与自我,呈现互动式民主教学,教学理论通俗易懂,学生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5.

第4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 知识复合 实践导向

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和部署,提出要将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鼓励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培养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力过硬的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长期以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学校认识到人才培养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自觉担当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使命。为此,学校始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大学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基础上,以知识复合和实践导向为切入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之适应国家、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建设实验班,系统促进学生的知识复合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践行“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依托学校的多学科优势,在强调专业教育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致力于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体系与能力的、身心健康的杰出人才。目前体现在本科教学方案中,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约占60%,选修课约占40%,整体课程框架中包含通识教育课程在内的全校共同课程60学分~80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约6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6学分。近年来,学校开展的人才培养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满意度较高,认为其推动了自身的知识复合,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创新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索知识复合基础上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方式、方法,经过认真研究和设计,自2003年开始,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从本科学生抓起,循序渐进,先后开设了若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目前,学校共有8个跨学科实验班,在读学生700人,占全校本科生比例的5.49%。

学校在举办实验班的过程中,坚持兴趣导向、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面向全校本科生进行严格的选拔,保证实验班各项教学活动能够得到高水平的开展,使之切实成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在培养方案设计上,立足于优势学科,积极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在满足一般性通识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将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复合型知识结构,使学生具备形成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储备。在教学方式上,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坚持个性化培养和小班教学,引入导师培养机制,通过开展研究型教学、实践型教学和海外交流计划,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实验班着眼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具备跨学科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专门人才,如经济学——数学实验班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数量分析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未来经济学大师;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旨在培养有全面、系统的工商管理和法律基础知识,从而兼具实务技能和法律素养的高端商务法律人才和管理精英等。

学校及时追踪实验班的运行成效,经过近10年的努力,实验班的开设,加强了学生的知识复合,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竞争能力,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塑造了学生的创新品格,一些学术新星已崭露头角。以经济学——数学实验班为例,其学生已在《经济学与金融学年刊》(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国际SSCI期刊以及国内一流学术刊物26篇,在“挑战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种高层次学术竞赛中获奖达32人次。在已毕业的学生中,有80%选择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其中30%选择出国深造,他们相继取得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国图卢兹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深造的机会,其竞争能力获得国外一流大学的高度评价。

实验班的创设是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迈出的坚实步伐,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也进一步证明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我们不仅迫切需要,而且也完全能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面向社会,在实践中培育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源泉,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生、发展,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产生理论创新。因此,学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注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相统一。近年来,紧密围绕“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统筹资源,加强设计,建立起本科教学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的统一协调机制,逐步建立起以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训练体系为重点内容,具备学校学科特色、贯穿于本科教学全过程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多类型、整合性的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训练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从2006年开始,学校正式将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纳入学分管理环节,其中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环节2学分,社会调查与研究环节2学分,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鼓励和支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1.完善培养环节,强调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是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力补充。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工作历史悠久、组织完善、学生带动面大、成效突出,不断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成果,得到上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创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大模式”,成为学校课外教育工作中的一大亮点。2007年~2012年期间,学校平均每年有5,000余名学生报名组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并形成了各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已经成为学生本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学校初步构建起以“全员参与、重在过程”为指导思想,以五类项目(集中组队项目、自主申报项目、委托调研项目、基地合作项目、纵向规划项目)为主体,以四种机制(实践资源整合机制、实践培训辅导机制、实践过程管理机制、实践评价奖励机制)、四大平台(实践教育研究平台、实践项目开发平台、实践收获分析平台、实践成果转化平台)为支撑的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体系。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紧密结合社会形势,服务社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活动。学校每年都有近千支社会调查团队利用暑期、周末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学生撰写的调研报告也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2012年,在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学校还首次组织了“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在学校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千余名本科生走进农村、走进基层,开展社会调查。二是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等国家级、北京市级集体奖项三十余个,个人奖项近百个,还十余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23年获得“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三是结合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大力开展课外学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校连续举办12届的“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成为学生课外学术领域最重要的赛事。 2001年以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在人文社科类高校中名列首位。

2.建设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运行体系,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在2007年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学校建立了包含国家级、市级和校级三级创新实验计划在内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体系,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本科生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平台。2007年~2012年,学校共投入1,116万元(其中学校配套经费571万元)用于各级项目建设,共有330个国家级项目、190个市级项目和402个校级项目投入运行,共有3,755名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受益面逐年增长,其中2012年达到31.4%。“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已成为学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平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不断探索总结,在将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创新工作理念,注重与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相结合,充分发挥创新实验计划在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项目实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推广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注重与完善人才培养环节相结合,积极推进创新实验计划与实习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学年论文)、实验教学等实践教学的其他环节紧密配合,构建起整合性的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体系,改变传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状况;注重与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实现知识体系的更新,倡导集体学习;注重与培育学生创业能力相结合,鼓励学生结合学校的人文社科特色,开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的创业行动计划设计,不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2012年,为进一步推动创业创新教育,结合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实施特点,学校开始在原有创新实验计划的基础上,创立了相对独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体系,目前,该项目体系已进入运行阶段,第一批项目的申报工作正在开展之中。

5年来,我们深刻感受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强化了学生对于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认知,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在项目实施心得中写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调研让我们积累了经验、拓展了视野、收获了成长。良好的研究能力、勇于创新的体验和习惯会让我们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终身受益。”又如一位学生在项目实施心得中写到:“我们碰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又以实际行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思想在碰撞中绽放火花,火花在耕耘中壮大。”

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还推动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在近4年已经结项的项目中,已有30余篇基于项目研究产生的论文或报告发表在各类核心期刊上,一些成果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教育部和北京市组织的大学生创新论坛和成果展示中,学生完成的项目以其关注社会、服务国家的实践精神、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丰富翔实的调研数据得到了教育部、北京市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得到了兄弟院校广大师生的关注。2010年6月,作为全国高校入选的仅有的两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还参加了第十届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展览,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参观了学生的成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蒋香仙,周平,洪大用.国内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07-08):124-126.

第5篇

管理能力、调研写作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问题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要必备的能力,调查发现,医院偏向于管理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调研能力,而行政部门则偏向问题处理能力、管理能力、调研能力。由此可见,管理能力和调研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主要能力标准。鉴于医院和行政的工作性质差异,管理能力在医院中,主要集中对医院目标的规划、展开与各个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连接医院、卫生部门以及相关性行业的关系;在行政部门,则为事件处理,部门协调,调查分析,提出建议职能。医院方面,实际能力在于对疾病的认定、疾病基本类别分析以及诊断方式和效果等;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服务患者的能力;行政上,则偏重于运用国家相关性规章制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卫生事业执法与护法行动;撰写实际报告;进行创新性管理和实际问题处理。

由此看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不仅是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而且要具备现代医学与管理的各种能力要求,而且要确定能力发展方向与标准,所以,在人才培养上,除了进行基础性的培养外,要以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发展为基点,进行全面化素质提升。但是,就现代其专业人才培训现状看,存在几方面差异:用人单位人才标准要求与学校培养走向不一致;学校以自身模式为基础,进行社会定位,并没有形成社会模式定位;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质量不作分析,只提供不管质量;学生期望与用人单位感受出现偏差,造成双方利益性冲突。所以针对其差异,在进行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时,一定要落足于学生的基本性能力提升和社会需求发展两方面。

1进行基础化能力培养

无论是在校培训还是继续学习,要面向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上。就学校教育来说,转变教育模式,进行实际性教学,采用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等形式展开教学,同时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或开放实验室,或进行小组实习,或是进行社会调研等活动,在提升学生学习情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为卫生事业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以保证其从业后的职业选择和技能提升;开设与医学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面向学生的能力提升,如展开经济学、管理学、礼仪、沟通技巧、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门类教学,尤其是面向对学生实用性强的能力进行相应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人文修养。就用人单位来说,要根据单位实际,展开专业性和管理性知识培训或是再教育,促使在岗人员进行自身能力提升,以职称为晋升手段,提高从业者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加强人才管理,以激励政策、吸引力方式,将专业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人才留用,以储备后劲人才。

2感知社会应用人才走向,培养职业化管理人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走向对人才培养方向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要想实现人才能量的发挥,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在全面性感知社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①实现信息感知,进行动态供应。社会需求的动量变化特征,要求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要以社会走向为基本点,进行社会动态分析,如医疗改革后医院对管理人才的要求偏向,是偏于管理还是知识,服务重点在于医疗还是患者,用人的基本标准和数量是多少等,这就要求学校管理时,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服务设施等条件的变动与提升,同时,要求加强社会调研,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方案,同时,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力图实现一手资料的获得,为提升学生的适应性提供条件。②进行行业感知,提供一对一服务。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用人标准和制度,这就要求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直接联系,在双边合作商,进行行业性和专业与调整。如根据行政单位和医院的不同用人标准,再就业门路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进行不同走向的教学:医院对医学知识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开设医学专业课程,同时,以培养职业化的管理人为目标,设置大量管理课程,做到知识与管理目标双实现;行政部门偏向于管理能力和实际能力,这就要求在进行管理课程设置的条件下,展开实际教学,提升学生的问题应对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③进行心理感知,培养素质人才。学生的自我心理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矛盾是造成社会实用性人才的关键制约点,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中,面向学生心理和单位用人心理进行双目标分析。一方面,加强学生管理,提升他们对卫生管理专业的认同感,以有效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实践教学,通过实习、社会调研、假期实践等方式,来提升学生对卫生管理专业的全面性认识,同时,促使他们参与实践。另一方面,学校要深入单位,通过与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可靠的实习基地和就业网络等方式,充分了解用人单位需求;邀请用人主体参与到教学管理之中,促使教学与用人主体的联系性。

随着教育事业和医疗事业的双重发展,越来越多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走入社会,补充着社会发展之需求,但是从社会需求实际和人才供应上来看,主要表现在数量性缺失和质量结构缺陷。这就要求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面向人才的医学专业能力、管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调研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社会化培养,以适应于社会的多元性发展要求。(本文作者:王武钢、张娇单位:海南医学院管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调查 工作室 机制

社会调查室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之一,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在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资料的搜集、数据的分析等相关系列活动中,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综合实践的能力。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主要从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锻炼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三方面着手,它采取项目制的工作模式,通过综合开展课题申报辅导讲座、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及科研讲座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科研实践中。同时,在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作室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建设机制进行研究能进一步发挥工作室应有的作用,更好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一、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建设现状

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于2013年3月正式成立,已运营3年多时间。它以创新、科研、实践和育人为宗旨,在培养师生活跃的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大学社会调查工作室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社会参与度,引导其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工作室根据这四个目的性,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培训课程。通过工作室的搭建,旨在引导学生在各类创新性竞赛中不断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工作室有大量的优秀作品推选参加各级各类社会调研比赛,近三年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国家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3项,一名指导老师被评为省级优秀指导老师。

二、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活动形式单一并陈旧。工作室的活动形式基本上是由答辩会、分享会、规定主题类社会调查问卷设计大赛、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比赛等相关活动组合而成。在3年建设过程中,活动并无太大变化,也无任何形式上的创新,这些都很大程度降低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2、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行为比较被动。学生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往往较为被动,很难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之工作室的指导老师较少且都为兼职教师,精力有限。久而久之活动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慢慢流于形式,学生就不愿意认真地参与其中。

3、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活动经费缺乏。在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经费是制约工作室发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工作室基本上没有充足的资金给予支持和保障。用于学生社会调查活动的经费往往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

4、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缺乏长效性运行机制。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作为一社团组织载体,由学生处、团委、学院等多重管理,缺乏统一有力的领导和协调。同时工作室管理规范化程度较低,服务指导跟不上,缺乏全局和整体规划。同时,社会调查活动开展不够制度化、经常化,缺乏长效保障机制。

三、完善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建设机制

1、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组织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领导机制,学校、学院两级部门应把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建设纳入建设学生思想道德工作中来,并提高必要的支持和关注。同时,对于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建设过程要有研究过程、部署过程、落实过程、检查过程,环环设置内容,不让工作室的建设流于形式。相关部门要对工作室的指导老师和组织机构骨干成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工作室经费的投入,通过学校、学院的资源为工作室搭建一批质量高的合作单位。

2、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考核评价机制。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学校、学院两级相关部门对大学生社会工作室基本上是没有考核过程,往往只是通过比赛结果来对工作室进行评价。对于社会调查活动的开展情况,这样的评价方式缺少有效的监督和考核。同时,基本上活动过程中,只重前期发动不重后期总结,只追求比赛结果忽视长效建设,社会调查活动的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充分展现,缺乏激励性。

3、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经费保障机制。要建立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经费保障制度,从制度上对经费进行合理化管理。学校、学院两级相关部门可以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工作室的建设经费,同时对工作室的校内外合作事项进行监督,提高工作室自主“造血”功能。这样才能保障工作室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的有序开展。

4、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师资保障机制。工作室应该努力搭桥,将学生的社会调查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参与力度,才能保障工作室能有一支优秀的指导老师团队。

5、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项目合作机制。在立足校园,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工作室应充分整合校内现有资源,积极与企业、社会团体等加强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必须完善好相关的规章制度,有章可依,这样才能减少活动中的随意性和差错率。项目合作的规章制度搭建好,工作室能进一步加强与校内外相关单位的合作,从而为团队成员搭建了实践的平台,为工作室提供了一定经济来源,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建设不仅引导学生内化知识与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社会参与度。在完善的建设机制体系下,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作为学校可靠的社团组载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桂丽.大学生从事社会调查的意义浅析[J].河南教育. 2010(2)

第7篇

在新形势下,到底采取何种有效的手段,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笔者认为:开展“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较好地提高其实效。

1.从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殊矛盾的角度出发,开展“知识验证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我们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的原理、观点及其他社会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行为,“信”是纽带和关键。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我们较多地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信仰、信念。例如有的高一学生认为:“‘先富’帮‘后进’,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是幌子.实际上是利用‘帮助’在后进地区乘机捞一把。”针对这一实际思想认识,我们组织学生调查访问了省扶贫先进单应—一宁波慈兴集团。该企业近几年中,分别以资金、技术、产品业务和管理人员、工人业务培训等形式,先后扶持了6个“老少边”贫困地区的工厂,其中一个还成为丽水地区十大明星企业。学生在活动后说:“现在我们懂了.人间不尽是金钱关系。‘先富’帮‘后进’,实现共同富裕,我们信!”

2.从结合教学改革实际的角度出发,开展“兴趣爱好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执行新的教学计划,实施“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三板块”操作方法,给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改善形象,吸引学生,改进方法,提高实效”,“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说教式为实践式”,成了我们教师的最新观念和工作方式。为此,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原则,我们在高一、高二年级中开设了“焦点与热点”、“新闻采编”等选修课和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活动小组。前者主要采取课堂集中讲解,课后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分散实践;后者则在教师的直接带领下,集中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上学期,我们组织学生走访市公安局,了解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状况、原因及预防,组织参观“万亩渔塘”,了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状况。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选修课、活动课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从结合教材行为锻炼要求的角度出发,开展“实践锻炼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实践锻炼”,是按照一定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没有实践锻炼,学生可能懂得许多“大道理”,如为什么要讲奉献,为什么要热爱劳动,为什么要艰苦奋斗,但却不一定有良好的奉献精神、自觉的劳动习惯和节俭行为,甚至出现“高分低德”的现象。我们根据教材行为要求,结合“规范”教育,开展以社会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双学”奉献活动,以社会公益劳动、学农等专业生产劳动为主的操作锻炼,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行为。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因涉及面广、难度大,一般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向学生提出建议,并参与、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实施。

总之,“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沟通书本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

第8篇

[关键词]理论课;考试改革;实施方案

在当今的高校建筑学教育中,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高素质设计人才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住宅设计原理》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既具理论性,又有实践性,而成为后续课程住宅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我们可以说:教与学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原理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真正切实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下建筑学专业最为关心的。下面就如何结合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应用到《住宅设计原理》的具体教学实践中进行讨论。

改革目标

(一)教学重点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理性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三)打破传统理论课闭卷的考核方式。采用分阶段递进式多次考核综合评价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注重教学过程。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关注、引导把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关注放在首位,将传统建筑教育中以传授知识、技巧、经验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变成培养素质、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四)特色的教学方式。加大实践教学,注重开放教学,提倡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 实施方案

(一)实施方案方法及途径

转变教育观念,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的是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1]。

传统的建筑学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强调以教师为主体,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的教学模式,在理论课环节中强调理论知识的填鸭式灌输,这种教育理念严重扼杀了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本课程在教授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意义建构中的主动性,因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育关注的焦点已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生学习和知识的形成中。

改革教学计划,与设计课内容紧密结合进行意义建构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住房制度的调整,人们对住宅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居住的要求上,住宅的舒适性、可变性要求已经成为主流,由此带来的对建筑学专业的“住宅建筑设计”带来巨大冲击。住宅设计既是一个建筑学的传统设计课程,同时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只有在意识上跟随时代,设计上抓住住宅的时代特征才能设计出符合当下人们需求的好的住宅。

《住宅设计原理》的讲述过程中,有意识的灌输学生了解现行所学知识的意义,调动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主动性。本课程改革所做的第一件事即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筑设计课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是重视设计课而轻视理论课,针对这一特点,在《住宅设计原理》的课程讲授过程中,进行情境设置,结合《建筑设计6》 的课程设计内容,针对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困惑等问题进行问题线索提示,让学生主动寻找答案,思考在设计原理课中可能的解决策略,帮助学生建构对住《宅设计原理》课程相关知识的意义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有效引导学生的思考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使学生建立设计的概念,在设计原理的范畴内形成新老知识的联系,对于学生建构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体系是很有利的。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设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

结合教学内容将主要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节点和要点,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充分扮演组织者和帮助者而非单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进行情境设置,设立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在有些章节的讲授之前布置一定的讨论题目,让学生分组在课外寻找答案,当讲到相关内容时,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方式使学生结合问题对相关知识作深入的思考,从而实现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在讲到有关住宅适应性和可变性的内容时,教师并未进入正题进行讲授,而是抛出问题:住宅的适应性和可变性在那些地方体现,其内在的逻辑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做相关的研究与分析,给出自己的答案。通过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立,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己的建筑观,并通过教师恰当的解释而逐渐理解所讲授的内容,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既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起相关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这个操作模式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注意的是引导的方式与问题的设定必须是学生感兴趣并急于知道的内容,而且不能偏离教学的总体框架。这样经过一系列“用一学一用一学”的良性循环过程,学生逐渐形成对课程的总体认识与把握,建构起相关专业知识体系[2]。

(2)基于社会调查研究,注重知识的建构

创造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凭空想象,其创作过程来源于生活。住宅作为人们生活最为贴近的具体实物形式,许多的创作数据与灵感都来自实际生活模式,它需要建筑师用心观察和亲身体会。很多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五年的学习生涯中,从来没有想到建筑师还应该走到社会的最基层,参与方案的社会调查、市场调查、环境调查。然而正是这些最基本的调研数据和最深层民众的心声才使得我们的住宅建筑创作富有生命力与说服力。

在我们的住宅设计原理课中增加了一个社会调研的内容。让同学们分组进行调研,每个组先确定调研的对象,可以按年龄段、社会阶层、区域或是家庭关系构成等进行对象研究,根据具体情况编制问卷展开现实或是网络等多种形式的调查,让学生与民众进行很广泛的交流;绘制草图;收集了大量的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还有进行实地考察,进行访谈总结成果等一系列方法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而这些宝贵的资料都为学生今后的住宅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3]。

(3)培养学生参与能力与团体协作的能力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社会的需要,建筑设计朝着越来越广的方向发展,所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我们知道建筑设计其实是团队性的工作,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固然重要,但是整个团队的合作更加重要。建筑设计不再是单靠某个或某几个建筑师所能完成的工作,它要求更广的知识内容,更有效的团队协作。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们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提倡学生之间自由坦诚的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潜能。

我们强调创造力培养实际上也是强调整个设计团队创造力的培养,包括团队的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在教学中应该强调个性品质的修养,对待工作有责任感、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能够自我管理,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与其他人协同合作共同完成。针对此问题,教师会针对社会调研后收集的资料举行一次讨论课,每小组学生提出相应的专题汇报报告或演示文件,并在全体同学面前进行演讲。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协商,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也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氛围。这个讨论与协作的过程也强化了学生知识的建构,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纷争不已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4)建立教学反馈制度

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建立教学反馈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适时调整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及重点、授课方式、接受程度以及个人要求等方面的意见。对大量问卷进行分析统计,形成直观图表,同时组织授课教师集体研究、讨论,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适应实际教学需要。

三、 考核方式

打破传统的建筑学理论课“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评价采用“过程+结果”、“知识+能力”的方式,最后的成绩采用分阶段考核。即能力考核占最终成绩的50%,其中调研报告占30%,课堂讨论占10%,综合表现(互动、交流、积极性等)占10%;作业成绩占最终成绩的50%。成绩采取百分制,满分100分,60分及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近几年开展的教学方法和考试的研究,我们为理论课教与学的过程带来了诸多特色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并在发展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针对课程特点,将教学实施权、学生学习状况评价权、学生能力考核权最大限度的交给该课程的任课教师,打破建筑学理论课“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真正做到有利于评价学生能力的考核。建筑学的教学研究是个无止境的过程,应本着吸纳经验、结合实情、发扬特色的教学态度,将建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发展完善下去。

[1]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EB/OL].

第9篇

【关键词】创新;实践教学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中国事业有着重要的长足意义,也是为提升中国当今竞争水平的必由之路。从中国大学生创新水平现状考虑也是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其创新能力对大学生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实施创新教学的目标

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立刻让学生立刻具有创造发明的能力,而是培养他们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消除他们对创新的神秘感,帮助同学们养成创新的习惯,以便日后有能力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针对大学生低年级同学,学校各级教学单位有责任,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指导,让大学生具有独立生活、独立思维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从创新的角度正确认识实践教学

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 也应该注重实践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在校期间,一般有普通劳动实践、教学实验实践、研究项目实践、工程训练实践、社会调研实践等。学校应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了解知识,进而探索与发现新的知识。

1.普通劳动实践。普通劳动看起来很简单容易,但它对人的一生影响是最基本的 最深远的,对人的成才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影响人类生活的创新发明都是在普通的劳动中得到启发。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就非常重视家务劳动,他把下厨看成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2.教学实验实践。高等学校,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各种实验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实验中,除了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外,还要对实验原理进行深刻的思考,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以便实现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大学正积极倡导减少验证性实验,开发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甚至提倡学生自自主设计一些综合性实验。这些新型的实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工程训练实践。工程训练实践是目前我国理工科大学非常重视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各个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已经将常规的金工实习转化成现代工程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上进一步重视工程训练,学生在工程实践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操作一系列的机器设备,除了可以学习各种工艺知识,掌握工艺方法外,还可万一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增强综合素质,特别是工程素质。工程训练实践是一项包含知识、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实践。

4.社会调研实践。大学生社会调研的方式和渠道很多,通过社会调研实践,可以强化个人和群体,个人和社会的关联度,从而增强个体对家庭、 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才所不可却少的。此外,有机会的话 要多参加科研项目的研究,只有深入进去做一件事,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使学生有创造性,只靠理论知识远远不够,还必须重视实践。使学生在不段的学习和实践中了解知识的创造过程,实践也是内容最丰富的教科书,只有千百万人的实践, 才充满永恒的生命力,实践还是创新最重要源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才能发展真知。

三、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

1.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对前人成果的记忆,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对权威和课本的过分依赖。所以,高校要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各项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变“授之以鱼”为 “授之以渔“,启迪学生学会运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世界。在此基础上,要大胆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教育体系。

2.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基地

创新基地,不是单纯的金工实习场地、也不是到单纯的实验室,它以大工程背景为导向,以机、电、控制、信息、,硬件与软间有机结合,集中了相关工种先进设备和仪器的综合性一个场所,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产品的一个场地,学生由单一的技术技能训练转向技术与素质的综合训练。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想起来很简单的问题, 自己动手做起来并不容易,实践是创新最重要的源泉,通过这么一个平台,叫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创新基地是学生展现自我创新理念的一个平台。

3.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实施综合创新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教学一体化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利用暑期将自己所学知识与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建设结合起来,对农村进行服务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三下乡”对于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的和梳理,对当前社会的认识和观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的几年这项活动只是极少数学生在参与,无论是从知识层面的介入,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步入社会的态度都是相对薄弱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一体化机制给校团委敲响了警钟,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这一契机,真正的让学生从“三下乡”中受益,获得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社会观察力的提高。

1 当前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参加是因为学院要求或是为了个人荣誉,全校参与“三下乡”者不超过3%,相当于一个班级当中超不过2名。使得整个活动偏离了原始的出发点,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时间不充分。由于团省委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统一部署,在每年的六月底下达,所以从校团委到分团委作为组织机构,对活动主题、实践步骤、活动行程的安排等等,往往准备不充分。给流于形式创造了机会。

(3)缺乏理论指导。历年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都存在一定的专业性,这些专业性较强的实践主题,团委老师在理论指导方面有力不从心之感。进而造成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大多流于表面,对实践目的、活动方式都存在困惑。

(4)形式大于内容,实践成果欠佳。由于前期理论准备的不足,团委虽在活动形式不断创新,但是在理论指导、专业指导方面都存在欠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流于形式,形式大于内容等情况,导致在总结阶段成果的转化和实践报告的写作存在难度,后期拼凑、流水账、无理论深度、无现实意义等问题普遍存在。

2 改革的目标方向

为解决上述问题,改变瓶颈,校团委大胆尝试,在未来的社会实践项目中,将社科部、科研处、教务处作为指导机构,由二级学院团委具体负责,组织调动各学院专业教师、博士生作为指导教师,结合其专业课题、研究方向、教师研究课题,确定三下乡实践主题,使社会实践成为教师理论研究的实践平台。在暑期实践中,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通过按需立项,按项组队的方式,把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与科研项目和科研开发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与校市校企合作相结合,使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了内涵,增强社会实践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从而也增强了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保持了鲜活特色,同时也缩短了学生走向社会就业的适应过程。通过社会实践把当代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

2.1 打造一目标二合作三支持的体验式德育教育新范式

在200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到,要将社会实践作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时候指出“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更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经验总结。”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将暑期“三下乡”活动打造成一目标二合作三支持的体验式德育教育新范式:一个目标即提升我校学生的整体科研水平,共促学风向上;二合作即老师和学生紧密合作、联席会议部门的合作;三支持即得力于科研处、社科部、教务处全力支持。校团委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可以与科研处、社科部、教务处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变抽象的思政课理论教学模式变为形象的体验式德育教育新范式。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2.2 搭建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课堂教学“教与学”共赢的平台

我校校长指出的坚持质量工程的规范化建设并努力探索追求永恒质量与组织动力及活力的关系。这应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三亚学院“311”课程体系的设置,力图实现培养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需要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两条线的有机配合。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载体,作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由校团委、社科部、科研处、教务处、分院专业教师相配合,实现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机制的有效探索之一。

2.3 培养提升我校学生对专业知识梳理整理及灵活运用的水平

暑假社会实践与科研、教研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带着教师的科研、教研课题步入社会,参与学习、调研、实践,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以获取社会效应与科研效应的双丰收,从而提升我校师生的学术理论水平,让科研导航暑期“三下乡”,提升我校学生整体科研水平。

三下乡社会实践既是学生管理的常规工作内容,也是学校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性可以作为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的尝试。由原来的学生盲目课外实践变为教师科研立项内的社会调研,由原来的学生“走过场”短期实践变为教师长期课题项目内的扎实调研,由原来的学生“突击拼凑”实践报告变为专业教师指导下的高质量撰写和知识梳理。

3 改革的基本对策

构建常态化是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将教与学相互糅合的必然过程。暑期“三下乡”由以往的两周-四周的短暂性阶段性,转变为一学期甚至一学年。整个社会实践贯穿于整个学期或学年,具体在二级学院实施开展,主要经历课题申报--->课题评审--->课题组队--->课题实践--->项目总结表彰五个阶段。

3.1 课题申报阶段

各学院通过教学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本院师生积极参与调研课题的申报工作,组织各个专业老师申报多个调研课题。调研课题的设计根据按需设项,按项组团,双向受益,自愿参加的原则,要紧密围绕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结合我省旅游发展、城市建设和农村进步,设计主题明确,易于操作。

3.2 课题评审阶段

为增加各学院在暑期“三下乡“前期准备及实践过程中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各学院审核申报的调研课题。对申报的社会调研课题由各个学院自行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充分评审、论证。对于选题新颖、调研主题明确、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课题,各学院应作为重点课题予以扶持。

3.3 课题组队阶段

各学院根据选题的实际情况,组织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来,组织开社会实践的专题培训,做好“三下乡”服务团队的组建工作。组队采取学生主动报名与学院推荐相结合。各学院根据课题需要组建团队,所需成员可由申报课题的老师根据专业、能力等方面要求进行挑选,可以以各种形式建立团队,如学院组队、班团组队、社团组队、寝室组队、党员组队、城乡组队等,鼓励同学跨学院、跨学科、跨社团组队,以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型团队。申报课题的老师应当以书面材料的形式说明课题调研的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各团队需有指导老师,鼓励老师随行。

前三个阶段主要是工作筹备阶段,课题实践是二级学院在整个实践活动中的重中之重部分,各学院根据前期准备进行各具风格和专业特色的实践,树立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一体化的实践模式,争创教学一体化品牌。

为深入贯彻我校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一体化的宗旨,切实改善当前不良状况,着力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增强我校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调研能力、分析能力和社会观察力,提高老师对学生专业知识及第二课堂育人的授业解惑力度,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绘制了基本操作流程图,如图1。

结语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机制不仅仅是句口号,其目的在于切实落实好“育人”的功能,一切从学生出发,让学校每一块工作都直接对学生负责。我们要努力通过当前我校发展进程中的教与学的契合点,真正寻找其内在的相通相连相互作用的关键点,从实质上实现一体化。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自身的改革与完善是必要的,但是真正要实现教学管理一体化,还必须建立诸多与之相适应的运行载体和制度。目前,新改革方案已经形成,我们也将在改革的道路上积极谨慎的推进此工作的进行,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人才、国际人才,不断提升我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树立我校阳光学子的形象。

第11篇

建构主义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维果斯基等。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为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引导和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兴趣,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引导。

二、具体操作——以社会调查活动为例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比,《基础》课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只有增加实践比重,注重学生的参与率,才能提高本课程的实效性。以期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思考与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参与中深化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同时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一)主要思路

指导思想上,要既重视理论知识考试,也重视实践动手能力考核。在理论知识考核中,也应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出发,在考核内容中,加大分析、创造能力方面的内容。以此思路为指导,笔者所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团队进行了考试方式的改革。在原有的考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完善,推行了新的考核方法,加大了平时成绩的考核。笔者授课的班级,期末总评成绩的来源为:期末开卷考试 50%+ 平时考勤和课堂参与15%+ 社会实践35%=100分。由此可见,在总分中加大了平时成绩的考核,而在平时成绩中,社会实践部分又是重中之重。平时理念的渗透,引导学生重视对自身包括实践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加上成绩的设置对学生的导向作用,使学生高度重视起实践能力考核环节。

(二)具体步骤

1、整体任务布置和前期准备。将同学自愿结组,每10人左右分为一组。完成调研之后,撰写调研报告。

2、调研选题。因为是以《基础》课为依托,而且是面向大一的学生,建议学生选题的思路是贴近生活,易于入手,如校园社会公德现状调查、学生考试作弊情况调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上课现状调查、食堂浪费情况的调查、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等等。同时不局限于此,有的学生选择了范围更为宽泛的社会问题。

3、开展调研。完成时间:3周。由各小组自行分工协作,设计问卷、进行调研、数据分析整理,撰写调研报告及制作ppt。

4、成果展示。每组准备3分钟ppt,到讲台做展示。需要说明的是,笔者要求每组展示的人由老师上课时随机指定,因为是随机的,所以给学生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每个人都会更加认真地准备。在成果展示环节同时提交本组的问卷原件、调研报告等证明本组工作情况的材料,以便老师根据各组的工作情况客观打分。本环节要求比较细,并非对学生不信任,只是想以更合理的规定来更好的引导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在明确的要求和适当的压力下更加认真对待实践能力考核环节,从而获得更好的成长。

5、结果评价。对于各个环节的要求及得分如下:态度认真,全组团结合作5分;调研报告规范完整,内容充实10分;ppt制作美观、合理7分;本组展示同学的表现8分;样本或问卷数量符合要求5分。共计35分。授课老师根据各组表现,公正、客观地评出分数。以笔者教学中的经验,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认真对待,而且时时会体现出学生的创造力被充分激发,常有亮点闪现,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三、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社会调查方法 课程建设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教育部在 1998 年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而设立的专业。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农村,面向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其培养目标一般被认为是“面向农业科技推广、面向农村企业经管、面向农村社会管理、面向区域协调发展”的专业教育方向;“培养具备农业和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推广管理部门、农业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从事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规划与设计、决策计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农村和农民,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浙江省的丽水学院自2009年在商学院设置农村区域发展的本科专业。目前它是浙江省的重点学科。从2010年开始,丽水学院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四年级秋季学期开设了《社会调查与文献检索》课程。笔者长期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以下仅依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就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必要性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管理学门类的学科。该专业旨在培养涉“农”有关的技术、经营、战略三结合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的教育方向以及专业课程所具有的方法、技能及应用型的性质,决定了该专业的学生教育培养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地、有计划地实践教学内容付诸实施。实践性是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专业建设的根本内在要求。近年来,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滕明兰探讨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价,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包括基础认识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以及研究创新性实践3个模块,其中,基础认识性实习主要包括认知实习(农村体验)、初步社会调查等。综合应用性实践主要包括专业调查、专业实践实训课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论文)、市场调查和社会服务等。研究创新性实践主要包括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研究设计性实验等。三个模块中,第一和第二个模块都提到了社会调查,可见社会调查能力是居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

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居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中心环节之一。段华平和卞新民在谈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时谈到四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四是实现了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除以上认识外,笔者认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所具有的应用性的性质,决定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居于核心环节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农村,面向农民,针对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谈研究。要科学了解与认识“三农”问题,就迫切需要下基层调研,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要讲求科学性,社会调查研究本身涵括了方法论和具体的调查技术。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开展社会调查要讲求方法。社会调查方法一般是围绕社会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是社会学、人类学的专业核心课,一般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三个层次,主要详细阐述社会调查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解释与评估的各种方法、技术及其应用。

二、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有其特殊性。首先,学生没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科背景,所以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适当补充社科研究方法论的内容。要讲清楚如何开展研究工作,更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事;要讲清楚如何具体开展调查,更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背后的逻辑和道理是什么。二是因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主要开展的是农村调查,所以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侧重于开展农村调查会使用的调查方法和技术,以及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三是教学要注重实践性,实践性教学要贯彻始终,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基于以上认识,浙江丽水学院2010年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时,就进行了充分的设计。首先,课程将社会调查方法的教学与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有机的结合,将毕业论文写作的文献查找和文献综述写作,以及社会调查方法串联起来进行教学。由此,课程名称也就命名为《社会调查方法与文献检索》。其次,课程没有指定的课本,只有推荐的参考书目。目前市面上出版的有关社会调查方法的课本主要供社会学和人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使用的,一般理论性太强,要求的课堂教学的学时也太多,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教学不实用。无疑,无课本授课,也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学内容要相对简单和明确,对多媒体教学以及PPT制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讲课更要能吸引学生。再次,为突出实践性教学,有效串联教学内容的各环节,通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带领和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小型社会调查“丽水市莲都区流动人口的调查”以及后续的调查报告。这其中的具体教学环节包括围绕着“流动人口”研究展开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写作、对丽水市莲都区的流动人口就某一主题,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并最终完成调查报告。

(一)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共分为启、承、转、合四个模块。一般来讲,按一周两节课,一学期16周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具体如下:

(1)启:选题与文献综述写作

1、如何选题

2、文献检索

3、文献综述写法(布置作业)

4、小结(讲评文献综述的作业)

本模块主要是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写作。其中,文献检索的课堂教学是既包括关于信息文献的基本知识的介绍,也包括查找相关文献的实践操作的学习;既包括图书馆的馆藏图书的查找和借阅,也包括中国知网、读秀等网络工具的使用,最终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信息检索的能力,提升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在文献检索基础上,再谈文献综述写作。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的模式,通过硕博论文以及综述类论文的范例,指导和帮助学生展开文献综述的写作。文献综述的作业要求是以流动人口对研究对象,自选某一主题进行研究,并就此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其中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流动人口等关键概念的界定、基本理论和他人相关研究综述。最后要求至少有5个注释和5个参考书目。

(2)承: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5、科学研究方法论

6、社会研究的逻辑

7、测量与概念的操作化

8、小结

本模块侧重于理论教学,其中也涵括案例的分析,希望借此能将理论讲得更清楚、明白。社科研究方法论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逻辑是社会调查具体技术的基础。本模块授课的难点在于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和枯燥,此部分把握教学的难易程度,以及充分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

(3)转: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

9、问卷设计的方法

10、问卷调查的实践(布置问卷设计的作业)

11、访谈(布置访谈的作业)

12、观察

13、小结: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讲评问卷设计和访谈的作业)

本模块的重点教学内容是社会调查的具体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内容,最后通过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比较,反思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的优劣以及适用性。本部分教学的难点是如何有效贯彻实践性教学,如何将调查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技巧有效传授,如何让学生有兴趣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环节,愿意认真完成作业。当然,本部分的作业量也较大。作业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设计要求问卷有封面信和指导语,以及9个封闭式问题和1个开放式问题。问卷设计完成后,要求使用自己设计的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填写至少5份问卷。第二项是就研究的主题进行一次访谈,作业要求提交访谈提纲和访谈记录,其中,访谈提纲要求10个问题,访谈记录要求500字。

(4)合:调查报告与论文写作

14、调查报告写作

15、论文写作指导

16、总结(讲评调查报告的作业)

本模块是总结前面的内容,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在此基础上,就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格式要求进行必要的讲解,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辅导。最后提交的调查报告要求包括总结前面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内容,得出一些基本结论。

(二)考核与成绩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