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6 17:5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利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利润管理是企业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自身或企业的利益,在不违背公认会计原则的前提下,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或其他方法,对利润指标实施的人为地调增或调减利润的一种较高水平的理财行为。利润管理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体现了法律制度对企业相关利益主体不同利益的认可和尊重。
由于利润操纵的普遍存在及人们对假账的深恶痛绝,“利润管理”被习惯上理解为非善意的利润操纵,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严格意义上的利润管理并不违背会计原则,现行的会计理论和制度对利润管理有一定的支持。
一、利润管理的前提条件
1.利润指标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会计的基本任务是向报表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经济信息,但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会计原则中的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给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留有余地。
2.新会计准则允许对会计处理有适度的变通。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的特点,对有些会计业务的处理采用一定的选择。企业的管理层会自觉地运用其影响力,以选择一种对其目前或长期利益有利的方法,从而对利润计量产生的影响,实现对利润的管理。
3.信息的不均衡使得不同主体对利润指标的理解不同。管理者与投资人、债权人之间,信息是不均衡的。管理者选用会计程序、会计方法,他对于会计信息是心中有数的。而投资人、债权人则不然,即使他们委托了审计人员,也不可能象管理者那样明确企业的会计信息。
二、利润管理的动机
1.获得报酬最大化的驱使。如果以当期利润为主要指标考核管理层时,管理层显然有做高当期利润的冲动。而且,管理层当期的有些经营努力(比如技术改造)可能无助甚至损害当期的会计利润中。这一缺陷导致了管理层的短期化行为,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为了企业的形象而调增利润。有的企业为了从投资人、债权人那儿得到资金而调增企业的业绩。未上市的股份公司为了使自己的股票能达到上市标准而操作利润;已上市的股份公司为了自己的股票成为绩优股也操作利润。长期来看,企业真正的经营状况才是最关键之处,通过人为的调节,只能改变利润的提前或者推迟在报表上体现而已。
3.为推迟缴纳企业所得税而调减利润。为了企业的利益,在税法容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计费用、提前进费用的形式进行利润压缩处理,从而少或延缓交纳所得税。
4.部分上市公司为避免因连续亏损而退市,会对不同会计年度的收入和费用做人为调整,以调节不同年度之间的利润或亏损。比如,它们会在前一年更多地确认费用和少计收入,从而在最后一年实现盈利。
5.均衡利润。这是实现公司收益稳定的会计行为,收益经常剧烈波动的公司,会降低投资者的信心,增加公司的融资成本。
三、利润管理的方式
1.利用资产重组管理利润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转换和股权转换,但也可以成为利润管理的重要手段。如部分上市公司通过高价出售闲置或不良的资产,或把非上市公司下属的优质资产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从而提高利润。
2.通过购置资产或变更折旧方式管理利润
企业如提前购置固定资产,可使当期利润得到适当的降低;反之则可使当期利润得到适当的提高。在影响计提折旧的因素中,折旧的基数、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两项指标还比较容易确定,税法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上给企业留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3.通过变更投资收益核算方法进行利润调节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有些企业通过增持参股公司的股份,进而达到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标准,进而将长期投资收益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投资企业就可以按照占被投资企业股权份额核算投资收益,进而调高了利润。
4.权责发生制为企业提供了利润管理的机会。在企业想把利润做小或平滑利润的时侯,通过操作应计项目,把本期过高的收入递延至以后会计期间,或把需要若干会计期间承担的会计费用更多的计入本期。在会计上,可能通过多计不应计项目,如多提坏账准备金、多提产品保证准备金等费用,以减轻以后会计年度的费用负担,以此减少本期利润。相反,若想把利润做大,也可通过操纵应计项目或会计方法的先择进行反向的利润管理。
5.通过选择投资或财务决策的时机来影响利润。这种做法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对公司来说,是否要采用这一手法需要结合企业的长远期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后进行抉择。
6.通过地方政府财政补助进行利润管理。为发展一方经济和带动就业,地方政府会对本地的上市公司会有各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及财政补贴,能够成为利润管理的有力手段。
四、利润管理的分寸
利润管理管理不是万能的,也需要遵规守矩,把握好分寸。在不违背现有法规前提下的利润管理行为,应该被人们所接受;如与现行法规有所违背,那就是利润操纵,就应该严格避免。
1.法律制度规定的挈合。法律制度规定是企业的经营行为规范,是企业经营的游戏规则,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应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企业的利润管理行为如果是在法律、制度、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所作的利润调整和选择,那就是是合理行为;如果是超越法律制度允许内的利润操作,就是踩了红线,成了违法的利润操纵行为。
【关键词】:国有企业赢利亏损银行坏帐政府职能国民利益
——八年来,赢利的非金融类国有企业赢利额近五万亿之巨,超过1999-2001年三年合计的国家财政总收入,却根本没有上交过国家财政作为国民的公共开支。
——八年来,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一万多近两万亿元,相当于1997和1998两年合计的国家财政总收入。
——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为国有企业转制承担巨大代价形成巨额不良贷款,需要3万亿元人民币(3600多亿美元)才能帮助银行全面纾困。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从经济恢复时期到“五五”时期(1950-1980年)合计,国有企业利润上交国家财政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被誉为改革开放元年的1978年,国有企业利润上交国家财政571.99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的50.5%。但到了1985年,国有企业利润上交国家财政下降为43.75亿元,只占国家财政收入的2.2%,反而需要国家财政补贴企业亏损507.02亿。1993年,国家财政补贴国有企业亏损411.29亿,国有企业利润上交国家财政仅49.49亿,仅占4349亿国家财政收入比例1.2%。从1994年起,国有企业就同非国有企业一样只缴纳税金,再没有将利润上交给国家财政。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资产中涉及数额巨大的亏损项目核销以剥离包袱,不断“做大做强”并强化垄断地位等,利润不增加。本文以1998-2005年八年来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分析:
一、国有企业的利润、亏损与财政补贴
2005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9047亿元(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赢利企业赢利额减亏损企业亏损额,而且不包括金融类国有企业,下同),同比增长25%,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央企业就占6413亿,占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七成以上,而且大部分是垄断性企业。以中国石油为例,继2004年利润总额1100多亿元后,2005年利润总额达1756亿元,占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和的27%,其上市公司以1333.6亿元净利润,成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地方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34亿元,同比增长20%。2006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3516.5亿元,增长16%。
2003年4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来,国有企业不断要“保值增值”和“做大做强”,利润不断攀升,2003年实现利润总额5000亿元,2004年实现利润总额7368.8亿元。从1998-2005这八年,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合计3万多亿元。如果分开算,则这八年来,亏损企业亏损额一万多亿近两万亿元(相当于1997和1998两年合计的国家财政总收入),赢利企业赢利额就近五万亿元(超过1999-2001年三年合计的国家财政总收入)(表1)。
表1、全国国有企业赢利亏损状况(单位:亿元)
年份企业户数(万户)赢利企业赢利额亏损企业亏损额利润总额
199823.83280.23066.5213.7
199921.73290.72144.91145.8
200019.14679.81846.02833.8
200117.44804.71993.62811.2
200215.95588.81802.53786.3
200314.67589.12819.84769.4
200413.610429.43060.67368.8
20052.9747310269047.0
合计----47135.717759.931976
说明:1、1998-2004年的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年鉴2005》。
2、2005年的数据为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资料,其中赢利企业赢利额和亏损企业亏损额并非是全部国有企业,只是2.9万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而9047.0亿元利润总额是全部国有企业。
3、加上其它非金融国有赢利企业的赢利额,则可推算出八年来全国国有赢利企业赢利额将达五万亿元。
对于国有企业近年利润大增,根本原因就是能源资源价格的持续高涨和对市场的高度垄断。2004年国有赢利企业赢利额10429.4亿元中,仅6家国家垄断的石油石化和电信行业就占赢利额的70%。去年仅汽油涨价一项,消费者就多掏了427亿元给中石油,占其全年利润的近1/3,如果加上柴油、航空煤油和天然气,那么中国石油1333.6亿利润中有近600亿元是下游企业和老百姓贡献的[1]。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巨头拥有国内原油90%的开采权,集开采、进口、加工、批发、零售于一身,是承担着“政策”并给予行业垄断特权的企业,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国资委李荣融主任在论证石油、电信、电力等国企“几乎没有垄断”时,有一段著名的话:“国有企业搞了半天,它是国家的,它是人民的。所以,它所获得的盈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然而,这八年来,国有赢利企业的利润就近五万亿元,相当于1999-2001年三年合计的国家财政总收入,却没有上交国家财政来为人民谋利益。反而,这八年来,国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国有企业的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三项费用、填补企业亏损补贴合计就达一万亿元(表2)。
表2、国家财政用于企业的支出(单位:亿元)
年份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三项费用企业亏损补贴小计
199842.36641.18333.491017.03
199956.41766.05290.031112.49
200071.06865.24278.781215.08
200122.71991.56300.041314.31
200218.97968.38259.601246.95
200311.951092.99226.381331.32
200412.441243.94217.931474.31
合计235.96569.341906.258711.49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05》P337、P342
说明:1、2005年没有具体数据资料,但不会低于2003年的幅度,则合计就达到一万亿元。
2、挖潜改造资金和三项费用也有用于非国有企业,其它两项全部用于国有企业。
二、国有商业银行为国有企业转制承担巨大代价
钟伟(2004)分析出:国有企业运用廉价资金,给中国银行体系带来的损失每年在1500-1700亿之间。这还不包括本应由市场定价,但却被作为国债建设项目配套资金而占用的银行资金的损失部分。合计存款人损失和银行损失两项,资金定价和配置的非市场化至少带来了每年2000亿左右的直接损失。
随着转轨过程中的国有企业的效益不断下滑,导致银行的大量贷款沉淀形成巨不良贷款,但由于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及相关政策,国有企业不能大面积破产,国有商业银行还得承担着大量政策性或准政策性业务,继续维持企业生存。1994年为例,四大国有银行当年的贷款总额为四万亿元,其中70%以上贷给了国有企业,即银行向国有企业的贷款额为2万8千亿元。[2]
国有银行的贷款对象一向有以所有制性质划分的传统,国有银行贷款给有国家及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觉得较为“安全”,而且以非国有为主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难以形成放贷的“规模经济”效果,再加上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赢利能力加强,国有银行也实行商业化改革,建立起以利润指标为核心的多目标考核制度,其贷款对象则重点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赢利企业为主。以短期贷款为例,2001-2004年国有独资企业短期贷款在占国家银行短期贷款总额比例平均为73%(表3)。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贷款的倾斜在此可见一斑。
表3、国家银行对国有企业短期贷款及比例
项目20002001200220032004
国家银行短期贷款总额49242.143679.845800.6747987.4646164
其中国有企业短期贷款合计34041.833911.534673.5334746.0732691.41
(1)工业贷款15657.715763.216745.3817639.0717400.71
(2)商业贷款16958.516463.515760.1215168.8314079.9
(3)建筑业贷款1425.61684.82168.031938.171210.8
国有企业贷款占短期贷款比例69.1%77.6%75.7%72.4%70.8%
说明:1、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5》(国家银行人民币收支情况表)。
2、根据林毅夫(2003)的研究,年鉴对短期贷款进行详细分类,包括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建筑业贷款、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三资企业贷款和其它短期贷款八项。认为前三项之和即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建筑业贷款合计基本上可以代表“国有独资企业贷款”。
2000年之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被视为机密,从未对外披露。但事实上,被称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本的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在上世纪末已形成了一个惊人数字——1999年不良贷款余额高达25027.47亿元,因而在1999年为启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铺路,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并且剥离14291亿的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2003年一次性注资450亿美元外汇储备给国有银行,年底在对中、建两行注资进行股份制改造时,核销了建行569亿元、中行1400亿元损失类贷款;2004年将建行1289亿元、中行1498亿元的可疑类不良贷款以50%的价格剥离给信达资产管理公司;2005年5月中旬工商银行2460亿元损失类不良贷款被等值剥离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2005年6月工商银行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按地区分为35个资产包,出售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施华强,2005)。这样,陆续通过注资、核销和剥离的资产合计近3万亿元。
然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承担处置银行剥离的巨额不良资产的责任,具有浓厚的政策性背景,对于国家财政或国有资产来说,始终还是“左袋转右袋”,正如以往建立股市主要为解决国有企业困境一样,结果却还未达到初衷目的。
2005年的审计报告更暴露出处置不良资产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违规剥离和违规收购不良资产、违规挪用资产处置回收资金为职工谋利或公款私存,造成回收资金损失等。这次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抽查审计中,抽查资产5544亿元,共查出各类违规、管理不规范问题和案件线索资金715.49亿元,占抽查资金的13%。[3]根据各资产管理公司公布的资料计算,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承接的不良贷款共11806亿元,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至2006年一季度末已处置不良资产8663.4亿元,现金回收率20.46%,回收现金仅1766亿元,资产(包括非现金资产)回收率24.2%(表4),那么,不良资产损失则是6567亿元。如果按已承接的11806亿元不良贷款计,则只能回收现金2400多亿,资产损失则是近9000多亿;如果按不良贷款余额25027.47亿元计,则只能回收5000多亿,资产损失将近20000亿元。
表4: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情况表(单位:亿元)
资产处置情况2004年末2005年末2006年一季度末
累计处置6750.68397.58663.4
其中:现金回收137017661805.6
阶段处置进度53.96%66.74%68.61%
资产回收率25.48%24.58%24.20%
现金回收率20.29%21.03%20.84%
说明:1.累计处置指至报告期末经过处置累计回收的现金、非现金和形成的损失的总额。
2.阶段处置进度指累计处置总额占购入贷款原值的比率。
3.资产回收率指回收的现金及非现金占累计处置总额的比率。
4.现金回收率指回收现金占累计处置总额的比率。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网站2006-04-24。
/mod_cn00/jsp/cn002013.jsp?itemid=9&type=1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施华强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从剔除政策性剥离因素和分类方法等影响后的不良贷款余额来看,2000年达到3.7万亿元的高峰,在此后的5年里,一直在3.6万亿元的高位徘徊,也没有明显减少。这表明,1999年以来,账面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的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两次政策性剥离(施华强,2006)。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指出:“根据最接近现实的估计,帮助银行全面纾困,需要3万亿元人民币,该数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0%。这将使中国的财政状况严重恶化,政府举债总规模将会从目前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30%的较低水平,上涨到70%。如果将养老金欠账包括在内,全部政府借债的总规模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5%”。[4]而据标准普尔估计,中国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若要冲销呆坏帐,所涉及的开支可能达6000亿美元。
从以上数据可知,国有商业银行为国有企业的亏损和转制承担巨大代价所形成巨额不良贷款的严重影响。2007年,我国银行业即将全面对外开放,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显得更为迫切,巨额不良贷款成为最大问题之一。
三、国有垄断企业的“剥削”
国有企业一方面通过垄断获取不断攀升的利润,另一方面却存在巨大的资产损失。在2003年,中央企业就共申报核销资产损失3178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9.2万亿元资产总额的4%左右,3.2万亿元净资产的9.9%。加上财政部已核准的近1000亿元损失,央企共计核销损失达4000多亿元。而在过去几年中,四大商业银行也共计核销损失接近2万亿元[5]。2004年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共清出各类资产损失高达3521.2亿元。对此,专家学者认为这只是全部国资损失中的冰山一角......[6]。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再创历史新高,亏损额1026亿元。
另外,从1994年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起,国有企业已经没有向国家财政上交利润,其依据是1993年底颁发1994年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规定,“作为过渡措施,近期可根据具体情况,对1993年以前注册的多数国有全资老企业实行税后利润不上交”的办法。[7]但实施起来却是所有国有企业和其他非国有企业一样只缴纳税金,所得利润甚至是通过行政垄断所得利润就没有上交作国家财政收入。
而对于非公有制企业的财政贡献,“从‘十五’末年税收数据看,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联营企业中的国有控资企业、股份公司中的国有控股公司、涉外企业中的国有控资企业)完成税收收入13235.90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43.7%”。[8]则非公有制企业占全部税收收入超过一半。
一方面是多年来国有企业的巨额资产损失和国有商业银行为国有企业的亏损和转制承担巨大代价,需要属于国民的公共财政资金填补漏洞;另一方面是垄断的国有企业利润额大增,却已经和其他非国有企业一样,只按法律法规上缴税收而没有上交利润给国家财政;再一方面是由代表投资者及所有者(国民)的管理部门制定垄断措施由投资者及所有者(国民)的高价消费来获取所谓的“高额利润”,出现企业所有者的企业“剥削”企业投资者及所有者的现象;再另一方面是非公有制企业受不平等的“国民待遇”,及垄断的国企行业职工待遇高于其他行业造成的收入不均。而且对于包括像两大石油巨头的国有(控股)等资源性垄断企业因在境外上市,中国的资源性收益还流出境外,利润却没有分给最大股东(国民)。因此可以这样说:用投资者自己的投资,开采投资者自己的资源,再以垄断高价卖给投资者,获得的垄断利润投资者却不能全部分享,出现企业所有者的企业“剥削”企业所有者的现象。[9]
现存的国有企业要靠政府庇护下成为享有特权的企业,通过非市场的手段获得稀缺资源进行垄断经营,则会伤害其他市场主体及国民的利益,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就难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许会停滞不前,政府也因此难以从对市场的干预中脱身,实现真正的职能转变。
四、国有企业及其政府部门的职能错位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全部财政收入都来自于国有经济,不过结果并没有将中国经济带上快速运行的通道,反而成为财政难以承受之重,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一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0%(1985年企业亏损补贴507.02亿,占当年财政收入2004.82亿的25%;1989年企业亏损补贴598.88亿,占当年财政收入2664.90亿的23%),从1985年—2004年,国家财政支出用于企业亏损补贴共6357.4亿元。如果国有企业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有比较强的赢利能力,也许就不会轻言痛苦的“国退民进”了。
1990年代中期以前,我们一直采取代价高昂的靠养企业来养人的思路,采取的是低工资高就业的方法,并对失去活力的企业输血,需要国家给予财政补贴和形成银行巨大不良贷款,始终需要国民来共同承担。直到90年代后期才开始实施下岗分流,减轻企业负担,但却没有同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让这些对国家做出贡献的下岗职工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利益受损。所以,“和教育、医疗卫生领域的情况一样,这样的问题与其说是由于把国有企业职工推向了劳动力市场,不如说是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发育不够。指望靠维持国有企业来防止职工下岗失业,其实不过是主张继续使用一种低效率的补贴制度而不是转向另一种效率更高一些的补贴制度”(张春霖,2006)。事实上,国有企业将下岗职工推向市场减负后的利润大增,却没有以此建立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机制,这并非是国有企业改革之错,而本身是政府公共服务与公共治理方面的缺失。
而在国资委成立以来,“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并且提出“央企不能在规模上进入本行业前三位,就要进行重组。”出现强化国企垄断地位的动作,国资委的权力和国有企业正迅速“膨胀”,不断扩张的国有垄断企业及其节节攀高的垄断利润,影响着中国经济的“生态”。但是,国有企业及其政府主管部门,从职能上应该要保障国民的利益,国有企业出现亏损需国家财政补贴,国有企业及其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非市场的手段获得稀缺资源进行垄断经营获取垄断利润,会伤害其他市场主体及国民的整体利益,不能保证国民利益最大化,存在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职能的错位问题。
现代政府一个公认的职能,是建立和维护支撑市场机制的制度基础设施,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提供公平的环境,难道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最终结局就是要形成垄断性国有企业?政府如何实现真正的职能转变?
五、国有企业的效益指标及利润去向问题
我国的国有企业一直拥有庞大的经营资产,2004年资产总额达21.6万亿元,但一直以来,效益并不理想,如1998年合计的净资产利润率为0.4%,销售利润率为0.3%,总资产利润率更低至0.16%,多年来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平均超过45%(表5)。
表5:全国国有企业效益指标(单位:亿元)
主要指标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汇编户数(万户)23.821.719.117.415.914.613.6
资产总额134779.9145288.1160068179244.9180218.9199709.8215602.3
净资产总额50370.753813.257975.661436.266543.170990.876763.2
销售收入64685.169136.675081.976355.585326100160.9120722
利润总额213.71145.82833.82811.23786.34769.47368.8
盈利面(%)31.346.549.348.850.147.448
资产负债率(%)65.565.4666564.865.965.7
总资产利润率(%)0.160.791.771.572.12.393.42
净资产利润率(%)0.42.14.94.65.76.79.6
销售利润率(%)0.31.73.83.74.436.1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05》P384
虽然国有企业的效益并不理想,但其庞大的资产及所产生的利润对经济的影响不能忽视。多年来,国有企业存在的行业,一般是政府频频干预管理及限制准入的行业,人为制造出短缺与过剩。每当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后,出现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约束,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这种局面的出现,有技术方面的原因,如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量大、周期长等,但更多的还是体制问题。一方面,这些行业内的国有企业不能对需求作出积极而正确的反应,这一点与其他行业内非国有企业的市场反应行为相比较时会看得很清楚;另一方面,这些行业仍在较大程度上处在行政性垄断之下,行业外的能够作出积极反应的投资者难以进入(刘世锦,2005),形成不断的“短缺——加大投资——过剩——压缩投资——再短缺”的循环,既造成周期性的经济过热和经济起伏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资产中涉及数额巨大的亏损项目核销及其它负担的包袱剥离,并提出“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扩张国有垄断企业,其利润相关效益指标也节节攀高,国有赢利企业赢利额由1998年的3280.2亿增加到2004年的10429.4亿。但利润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电信、烟草等国家垄断行业。如2004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宝钢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7家公司实现的利润,就占到了全部中央企业利润的78%,其中6家是国家垄断的石油石化和电信行业。其中盈利继续向中央企业集中,如2005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413亿元,占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七成以上,利润排序前10名的中央企业实现利润占全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55%。
但是,从1994年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起,根据有关规定国有企业就没有上缴利润作国家财政收入。既然国有企业利润没有向国家分红,则所获利润主要去向就是转为所有者权益留在企业里,即除了部分作流动资金和支付非国有股东股息(如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333.6亿元净利润,支付非国有股东股息为14.86亿)[10],以及部分作企业内部的(高)福利后,大部分用作新增投资。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例,从2000-2003年,四年的净利润合计为954亿元,但2004年的固定资产却比2000年增加了934亿,[11]这就说明了大部分的利润转为固定资产投资,国有垄断企业既然具有来自垄断所带来的高投资回报率的“超额利润”,又不用上缴,转为固定资本投资是主要渠道。表5数据可知,全国国有企业户数从1998年的23.8万户减少到2004年的13.6万户,但净资产增加了2.6亿元,资产总额却增加了8万多亿元。
多年来国有经济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投资比例一直最高,1995年占54.4%,2000年是50.1%,均超过一半,2001-2004年分别是47.3%、43.4%、39%和35.5%,[12]虽然未过半但仍占比例最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其中,城镇投资75096亿元,仅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就达40047亿元,占全部城镇投资的53.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5.2%,比1999年多出近3万亿元。2006年1-7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44771.01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是20878.50亿元,占46.6%,[13]这两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固定资产投资正在膨胀。
笔者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5》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1998-2005年,国有赢利企业赢利额合计近5万亿之多,这些相当部分转为投资,国有企业利润转化为投资是造成投资率过高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公司法》规定,企业利润在企业内拥有自由支配的权利,那么国有企业属于国民的资产收益就可能被企业化、部门化,甚至那些境外上市的资源性企业,会导致中国的资源性收益还流出境外,侵蚀全体国民的利益。而事实上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地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将利润隐藏或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形式分配,形成国有企业职工普遍的高福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等行业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距,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14]导致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特别是垄断国有企业,通过垄断方式而并非通过市场竞争获取垄断收益,造成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六、国有企业分红充实社保基金
笔者认为,由于目前存量的国有资产中,一是来源于国有土地和矿产资源,二是对农村“剪刀差”的积累,三是以往从现收现付的保障机制转向基金积累制前的退休和参加工作未退休的职工,他们在过去的工作年限所积累的养老金及相关贡献实质上是转化在存量的国有资产中。国有企业资产既然属于全民所有,则必须为全体国民服务。社会保障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政府也必须提供。虽然个人自我保障解决了大部分养老问题,但政府的养老金历史欠账依然有几万亿之巨,这还仅仅是对工人的欠账,如果把对农民的欠账也统计在内,则政府的隐性负债将会是一天文数字。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已成为现在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15]国有企业利润承担对全民社会保障的义务,具有现实可能和意义。
现在,我国中央企业大约有12万亿资产,2004年全国13.6万户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68.8亿元,其中中央直管企业集团实现利润4673.1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的63.4%。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突破9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两年翻了一番。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413亿元,占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七成以上。因此有必要也有条件将部分利润上缴,充实全国社保基金,并建立全国统一的覆盖包括农村居民的全国性基础养老金保障制度。
2005年5月,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2001年~2075年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人民币。[16]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减持办法》),决定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减持国有股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根据《减持办法》,社保基金的主要来源是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收入和彩票公益金收入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同年10月被迫叫停,使社保基金失去了主要资金来源。
目前,仅养老金历史欠账就有几万亿之巨,但是,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其转让的主体主要为外资和民意企业,正加快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速度,如果全国社保基金不能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获得资金,将会失去一个重要的机会。因此,可以重新考虑国有股减持补充社保基金改为直接划拨的办法。
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突破9000亿元,如果按照一般国外的盈利水平的1/3折算,应该有4000亿的红利上缴;按2/3折算则有6000亿。这些资金将弥补相当部分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从“现收现付”的保障机制转向基金积累制,但目前仍然存在社会保险覆盖面过小而需保障面广、城乡差异悬殊和社保基金严重不足等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因此,有必要把准备减持的国有股直接划拨给社保基金,社保基金作投资者直接(长期)持有,甚至可以将准备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部分股份直接划拨给社保基金,使社保基金成为战略投资者,既避免国有股减持对股市造成冲击,有利于保持重点国有股权的长期持有和改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并获得资本增殖和股息收入充实社保基金。长远而言,也可考虑逐渐将所有的企业国有资本划转给社保基金持有,由社保基金行使国有资本的股东职责,并以此建立全国统一的覆盖包括农村居民的全国性基础养老金保障制度。
七、结束语
这八年来,全部国有企业赢利总额减亏损总额后所得的利润总额为3.2万亿,赢利企业赢利额近5万亿元。按照1993年《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在“配套改革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已经规定“逐步建立国有资产投资收益按股分红、按资分利或税后利润上交的分配制度”,但十多年来却一直没有实施过。
多年来,国有企业巨额亏损需要国家财政填补,获得的利润(包括垄断利润)却根本没有上交过国家财政作为国民的公共开支,这是对“国有企业搞了半天,它是国家的,它是人民的。所以,它所获得的盈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的讽刺。因为事实是:国有企业“搞了”这十多年,所获得的盈利根本没有上交国家财政来为人民谋利益,反而为了维持国有企业和为国有企业转制,国家财政不断为国有企业投入和补贴,造成国家财政的严重负担,国有商业银行承担巨大代价形成巨额不良贷款,严重影响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的推进。现有国有企业更有进一步强化其垄断地位之势,影响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
国有企业既然是属于全体国民所有的企业,则必然要为增加国民福利服务,而不能知识让为少数人受益。对于包括金融行业的所有国有企业,历年来究竟有多少资产损失?国有垄断企业对国民整体福利影响究竟有多大?如何处置政府、国有企业利益与国民利益的关系?这些都值得进行具体的研究及制定具体的措施。
目前,国有企业利润向国家分红即将实施,但具体方案仍未决定。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利润完全应该纳入国家财政收入之中,作为政府对国民的公共福利开支,这应该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中国财政年鉴2005》[M].中国财政杂志社,2005年12月.
2、林毅夫、李志赟.《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林》[EB/OL].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download/2649-1.pdf,2003-10-06.
3、钟伟.《警惕“新双轨制”!》[N],《南方周末》2004-12-09.
4、施华强.《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调整因素和严重程度:1994—2004》[J].《金融研究》2005年第12期.
5、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金融风险研究中心.《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发展报告概要》、《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成因及对策研究概要》[EB/OL],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网站:/news/2006-01-05_714473_2629824.html
6、张春霖.《公平何处求?》[J].《比较》23缉.中信出版社,2006年3月.
7、刘世锦.《垄断性行业改革如何深入》[J].《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
注释:
[1]《中石油赚钱咋忘了咱老百姓》,《现代快报》,2006-03-22,A30版.
[2]林毅夫、李志赟:《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林》。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download/2649-1.pdf,2003-10-06
[3]李金华:《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署网站,2006年06月28日.
[4]陈小宪:《中国的银行改革出了什么错?》.《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第十二期.
[5]顾瑞珍:《谁该对巨额国有资产“蒸发”负责?》.新华网,2005-03-04.
[6]杨大鹏、熊贝妮:《3500亿国资流失只是冰山一角》.《经济参考报》,2005-11-08.
[7]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务院(93)国发第085号,颁布日期:1993-12-15,实施日期:1994-01-01.
[8]国家税务总局2006-03-10季统:《各类型企业共同发展税收多元化特征明显》.国家税务总局网,
/view.jsp?code=200603101424042143.
[9]孔善广:《国有垄断企业利益与国民利益》.《光明观察》,2005-05-25.
[10]数据来源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年度报表》。其2005年会计报表于2006年3月20日经董事会审批通过。/chinese/tzzgx/2005nb/nb012.pdf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0-2004合并资产负债表》./jyzk/gsnb2004.htm
[12]根据《中国财政年鉴》的数据计算
[13]2005年数据来源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进度统计。
[14]晓亮.《从工资改革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经济时报》,2006-06-15.
关键词: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现状
0 引言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大企业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现阶段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然而,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小、底子薄,企业管理层法制观念还较淡薄、各种规章制度不太健全、会计核算缺乏规范等,管理层常常根据自身的需要指使财务人员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致使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盈利等情况。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利润操纵等问题,目前研究的人员不多,论著也较少,基于这样的原因,笔者选择这样一个课题来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
1 我国中小企业现状说明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对我国的GDP所作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就目前来看:
1.1 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发展的补充 大企业不可能“大而全”,这就为小企业的“小而精”提供了重要的发展余地。由于各种产品的最佳生产规模不同,有些产品适合大规模生产,有些适合小型化,这正是经济生活中并行不悖的新趋势。
1.2 促进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从1978年到2008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和集体经济的产出份额分别由77.2%和22%调整到40.1%和40.8%,非公有制经济由0.8%上升到19.1%;在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有和集体经济的比重分别由55.5%和42.4%调整到31.9%和21.2%,非公有制经济由2.1%上升为46.9%,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1]
1.3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出现了高技术群,并且一浪高过一浪地推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向高层次、深层次发展。据统计,在1953年至1973年中,美、法、英、德、日五国共开发352件重大创新项目,有157件为中小企业创造,占45.2%。[2]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大多是市场拉动型的,即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它们熟悉市场环境,非常了解客户关心的问题,技术创新一开始就瞄准了特定的市场,这样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在市场营销方面也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
1.4 是化解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的调节器 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比例一般比较高,使得中小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远远低于大型企业,另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增长时,中小企业扩大企业规模的速度较快,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带动市场的繁荣。因此,它的这种能屈能伸的功能,起到了大企业所不能起的作用。
总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央“抓大放小”发展战略的深入,中小企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2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相关概念及背景
2.1 利润操纵的概念 企业的报表应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实际上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经常对利润进行操纵。
有关利润操纵的概念,目前理论界有两种观点,其一是把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等同起来。李明辉在《盈余管理的影响及规范》[3]一文中称利润操纵又叫盈余管理或利润管理,是管理者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运用判断以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自己获益的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利润操纵不同于盈余管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巧用会计政策,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政策使会计利润达到预期的水平;而利润操纵则是盈余管理的极端行为,使企业管理层迫于项管理已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和自身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运用自己在管理、信息方面的优势,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和会计的模糊性,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记项目,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的利润操纵行为。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这种操纵行为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利润操纵是盈余管理的一种极端表现,是滥用盈余管理手段的结果。
2.2 利润操纵的客观环境
2.2.1 企业内部组织机构重迭,分工不清,业务范围不明,权限和职责混乱,以至有关业务经办组织和人员趋利行为丛生,凡能产生利得的业务,各部门便互相争夺;反之却互相扯皮、推诿。
2.2.2 职位设立混乱,人浮于事,有的业务不应由多人经办却人人插手,有的业务应由多人介入,却无人涉及,特别是会计核算和管理中的不相容的职务未实行有效的分离,对于容易出差错的业务未部署有效的牵制。
2.2.3 经营业务和核算业务管理失控。有关业务的经办无需经过必要的授权,业务进行中或完成后也无需报告,可以先斩后奏。滥用职权现象普遍,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不能正常区分。有些领导对下属的超标开支给予“特殊报销”等。
2.2.4 生产经营和会计核算被弱化,缺乏刚性的标准和机制。许多单位的财务制度经过适当的“变通”,将非法的事项变成合法的事项进行处理,缺乏严肃性和权威性。
2.2.5 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经济业务的办理缺乏严格的手续,没有留下可供查考的凭证,或对有关业务的账务处理缺乏清晰线路,难以对有关业务进行追溯查证。有些单位经常将内部凭证来代替外来凭证,以非正规凭证来代替正式凭证等。
2.2.6 内部审计和有关的防弊措施不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有利于防弊纠错,保护资产的安全,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对外报告会计信息的质量。内部审计空白或被弱化,以致内部管理和核算存在诸多错误和隐患。
上述的客观环境是利润造假产生的温床,为管理当局利润操纵大开了方便之门。
2.3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
2.3.1 企业领导为追求政绩而提高企业利润 企业领导为追求政绩而提高企业利润企业的经营者和领导者,其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是自己的企业,当然牵扯不到利润造假的问题,但是现在企业的经营往往是投资人交给职业经理人来打理,惹人利润的多少又是企业经营者业绩的最重要指标。而有些企业的经理人为了自己业绩的提升,往往就会对利润进行操纵。
2.3.2 为规避所得税而隐瞒利润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适当的税率而得出的。一些企业为了偷税、漏税、推迟纳税时间,便会隐瞒利润。但也存在着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能够维护其在社会上的形象,为了能够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不惜虚报利润,多交所得税,而这部分所得税往往又通过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形式返给上市公司。
3 利润操纵的常规方法探析
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同一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上可能给出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对于急于粉饰报表的企业来说,会计政策的选择无疑是一条达到目的的捷径。而这其中虚构交易事实,增加销售收入、其他收益,或者虚增资产最甚。常见造假手段包括虚假销售、非正常的挂账处理、变更折旧方法等。
3.1 应收账款尤其是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长期挂帐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及其他原因,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因它是企业的销售业务也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因此,一般而言,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对企业业绩影响很大。但对于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极小,按规定应转入坏帐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3.2 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挂账 如果损失是由于当期某种原因造成的,应在当期处理,但若有意不在当期处理,使当期费用减少,从而达到虚增利润之效果。
3.3 该摊费用不摊 对于企业来说,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实质上是已经发生的一项费用,应在规定期限内摊入有关科目,计入当期损益。但一些企业则为了某种目的少摊、甚至不摊。
3.4 其他应收帐款挂账 此内容包括企业的备用金、应收未收的各种赔款、罚金、保证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企业为了虚增利润,经常将无法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致使企业账面利润虚增。
3.5 预付款长期挂账 企业在预付货款时,应借记“预付帐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对于那些对方不开具发票的业务,只要业务已经完成,也应相应填制凭证,进行有关的业务处理。有些中小企业对于业务已经完成的预付帐款故意不按规定进行帐务处理,致使会计利润虚增。
4 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对策
每一项问题的出现,最后都必然与国家经济制度的不健全和缺陷有关。利润操纵现象的出现也同样如此,这种混合了旧的官僚腐败思想和新的经济投机思想的丑恶手段,其之所以出现,我国会计制度的不健全是一个根本原因,为这种违法现象的出现提供了机会。因此,我国需要尽快的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甚至是制订法律来遏制这种现象的蔓延。以下是当前可以采取的几种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对策:
4.1 规范资产评估会计处理准则 有关资产评估会计处理准则,对资产评估减值究竟是作为损益还是冲减资本公积,作出进一步的规范,防止企业以此来调节利润。
4.2 要保证会计核算方法的延续性 例如,不得通过来回随意地对成本法核算和权益法核算进行转换,应对此两法的转换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和界限;不得随意地改变折旧的计提方法,尤其是在一些企业经营成果有较大幅度变动的年份,防止以此调整利润。
5 结束语
利润造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负面的,财务造假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是社会经济机体中的毒瘤,任毒素的不断扩散,可能危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如果其进一步恶化下去,将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所以必须痛下决心尽快将其切除。[4]
参考文献
[1]贺群.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D].武汉工业大学学位论文,1999,(5):4.
[2]刘占元,刘东.关于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决议[J].未来与发展,1997,(5).
关键词:企业操纵利润 原因 方法
利润操纵行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企业实现利润的行为。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证券市场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证券市场机构也在不断成熟。伴随着企业经济管理者发展需要以及上市公司条件的限制,企业的经济管理者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为了取得更好的经营业绩,或者为了创造企业对外的一个良好形象,利润操纵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企业操纵利润行为原因
1.为了上市
处于现阶段发展中的市场经济,上市指标的取得是很严格的,甚至可以将其称之为一种稀缺资源。无论哪个成功注册的上市公司资源都是价值连城,一些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润或使得大股东利益增多,甚至进行夸大、编造虚假的盈利项目。那么这些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有以下几种动机:
首先是为了获得股票发行资格。根据我们国家颁布的《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企业必须最近连续三年盈利,并且这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在行业中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进而获得股票发行资格。很显然,在这里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或者最近连续三年不都是盈利的企业应该如何做呢? 他们就不得不进行人为的利润操作以便能够获得上市的资格。
其次是为了提高发行和配股价格。上市公司如果想通过发行股票募集更多的资金,受到股票的最初上市价格和所配送股票价格条件的制约。因此一些企业就违规操作以促使提高每股股票收益的发行价和配股价,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是每股股票的收益提高只能通过增加利润这种方法才能解决。
最后是为了避免上市公司股票被摘牌。按照我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企业的利润都是亏损,那么证监会将会暂停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并且限定一定的期限让企业将亏损进行消除,上市公司如果不能够在限定的期限内将亏损进行消除,那么上市公司的股票将被摘牌,并且终止上市公司在股票交易所的交易。那么一些上市公司为了保住自己的上市资格会怎么做呢?很显然,他们会进行人为地企业利润操纵。
2.为了给企业创造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知名度
在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资金无疑是一个占据着决定性的因素,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日常管理经营活动以及企业扩大再生产等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还直接影响着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能否占据对本企业发展有利的地位。但是,银行、证券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出于减少风险的考虑,大部分情况下是不愿意也不乐意贷款给亏损企业以及那些信誉不足的企业。然而现在市场上大部分企业又存在着资金短缺的这种情况,那么为了获得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城市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以及为了维护企业在经营中的信用问题,一些企业便进行人为提高利润。
3.为了企业经理的政绩
现在市场经济处于发展中,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企业经理的经营业绩考核标准,大部分都是以一定的企业财务指标为基础,在这中间利润指标往往是占据着最主要的财务指标。比如说企业今年的利润计划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是怎样的,销售利润率等这些都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企业经理的经营业绩考核为什么这么重要呢,我们在这里就企业经理个人而言,它涉及到企业经理业绩的评定,也就是这个指标会影响到其提升、奖金福利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理为了获得更多的对自己有益的指标,就会进行人为的利润调节,以便获得对自己有益的指标。
4.为了减少企业税务的缴纳
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是我们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非常重要形式。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企业税务的缴纳,特别是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在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纳税调整后,从而算出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再根据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相应的税率而得出。
二、企业操纵利润行为方法
1.关联交易法
通过资金拆借,向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根据我国《税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企业间不得进行相互拆借资金行为,但是在现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间相互拆借资金习以为常。企业间相互拆借资金的这种行为,作为上市公司来说不会也无法事先对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披露。那么在这种条件下,投资者以及作为企业的监管者都无法对其和理性与否得出正确的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企业利用拆借资金进行利润的调节。
通过转移费用方式调节利润。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对于费用问题还存在着这种现象:对于上市公司应该将费用问题与母公司有明确划分,但是一些上市公司的效益并不是很理想,甚至一些不能达到利润目标条件的,便通过其上层,即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利用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这一便利条件调节企业的利润,将上市公司的一些费用转到母公司,如广告费用。
2.做虚假销售
有些企业并不是年年都能够达成利润指标任务,为了实现这个未能在年末的时候完成的利润目标,企业就进行人为地制造虚假销售,从而保证实现利润目标的假象。某些企业利用对开增值税发票方式进行虚假销售,某些企业利用虚增销售收入或者是进行三角交易进行虚假销售。这样的交易行为无论是商品还是劳务都可以通过三角交易达到完成虚增收入从而达到利润指标任务的目的。
3.有关账户挂账法
待处理财产损益挂账法。一般来说,当企业进行财产清查时,对于发现的盘盈和盘亏的财产,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报请有关部门的审批之后才能进行相应的财务上的账务处理。但是,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了增加或是减少企业当期的利润,以及一些经营管理者为了使自己避免应有的处罚,就将在清查中盘盈或盘亏财产挂在企业财务账上而不做相应的处理。这种行为也从侧面上助长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作风。
应收账款挂账法。应收账款对于一个企业资产来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会计期末的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能否及时收回,对于企业经营业绩影响很大。一个企业,如果当他的应收账款超过了会计制度规定的收款期限时,那么这笔应收账款就得作为坏账进行处理。相应的企业应收账款减少,坏账准备工作的计提也受到了影响。企业如果进行提取坏账准备,那么这就会使得企业的利润呈现不良减少的状况。如果企业长时间地把应收账款挂账,对于资产方面来说可以虚增企业资产,同时还可以进行利润的操纵。
在建工程挂账法。按照《新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在建造资产时,如果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利息应当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而在其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利息应当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在当下市场环境中,一些企业将已经达到可使用状态后的借款费用利息计入“在建工程”账户中。
参考文献:
[1]石凤琴.浅析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方法及对策[J].统计与咨询,2010
【关键词】中小企业 利润分配 现状
一、中小企业利润分配抽样调查情况统计
在对中小企业的利润分配情况进行调查前,笔者先调查了企业在2014年的盈利情况。有效调查的65家企业中,有23家企业表示其在2014年是亏损的,另外42家表示2014年盈利。
对于利润分配情况,有52家企业表示没有定期进行利润分配,这个数量占到了有效调查数量的80%。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数都是家庭作坊式的或者一人业主式的私人企业,企业的老板也就是投资者,而且一般也只有这一个投资者。企业是盈还是亏都是老板自己担着,所以除了缴纳国家规定的各种税款,不存在其他利润分配的问题;另外就是有个别中小企业正处于发展上升的时期,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即使在获利的情况下也暂时先不分红。另外13家企业表示会定期的以现金红利或者现金和股票股利的的形式给企业的投资者分配利润。
二、中小企业利润分配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中小企业利润偏低,生存状况艰难。笔者在收回了调查问卷后,也实地走访了部分山东潍坊地区的中小企业。在走访中笔者发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利润偏低的问题,调查问卷的结果就显示有23家企业表示2014年是亏损的,占到了样本总数的35%。
中小企业利润偏低的原因之一是成本过高。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中小企业的成本很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居高不下,这些都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笔者实地调研的一个霓虹灯生产企业的业主表示,近一年多以来,原材料成本上升了将近20%,而人工成本更是上升了30%多。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极大地压缩了利润的空间。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由于近几年来中小企业面临成本压力大幅度提升以及急需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自全球金融风暴以来,我国将近40%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中小企业的发展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抑制中小企业利润提升的第二个原因是税负过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金花企业集团总裁吴一坚认为,我国的中小企业涉税种类繁多,其中个别税种的设置不够合理,好多的中小企业甚至出现了应缴税金总额比企业的净利润高的现象;
中小企业利润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融资难融资贵,好多企业因为贷款而产生的利息远远高于了企业的利润。这个方面在中小企业筹资管理中已经分析过,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中小企业利润分配形式多样,利润支付率较低。笔者对定期分配红利的13家中小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中小企业的利润分配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私人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往往是向投资者分配现金利润,而对于上市的中小企业,其利润分配形式包括了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等,但是以现金股利居多,中小板普遍实行“高派现低送股”的政策。
三、中小企业在利润分配方面的提升
1、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企业利润
中小企业应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努力降低成本,扩大销售。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持续升高的问题,这几乎已经成了削弱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上竞争水平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努力培养合格的企业成本管理人员。
企业所有的员工,上到企业老板,下至普通员工,都应该有正确的成本管理意识,自觉自主地为企业的成本管理作出努力。同时建立健全控制成本的人员岗位责任制,将企业的成本控制与职工个人的工作业绩相挂钩,使每个员工都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主人翁。
其次,合理的设置企业的部门机构,尽量做到人员精简,部门精炼。
中小企业的老板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企业的部门机构,而不是盲目的效仿某些大公司的机构设置。如果公司的管理部门层次太多,管理人员繁杂,就会产生极大的管理成本和费用,并且不利于领导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所以,中小企业在设置部门机构时,要尽量做到精炼有序,尽量实施一岗多能,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
再次,建立健全标准化的成本控制系统。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在生产耗费产生以前以及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对影响企业成本的各种各样的因素以及条件采取的一系列的预防以及调节的措施,这一系列的措施是根据企业一定时期内所预定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责范围内实施的。企业开展成本控制活动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的防治资源的浪费,尽可能低的降低成本并保持企业已达到的低成本水平。
第三,采用合理避税的方法提高利润。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缴纳税款方面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好多企业甚至出现了利润不够缴税的情况。中小企业应该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尊重税法,依法纳税并采用合理的方法避税。
2、上市的中小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股利分配方案并采取多样化的利润分配方式
“采购一定要监控好,现在很多供应商对我们都有专门的报价,甚至要比给别的客户高出20个百分点!”
“我们这个牌子今年本来就是调整年,现在衣服还没上柜,就已经确定有一半的款式要取消,基本都是因为面料质量出现了问题。”
“公司上一季有近上千万元的货没能及时上柜,生产出来就直接放到仓库成了库存。”
——摘自某品牌服装企业的访谈
从最近几年服装行业发展情况看,虽然每年基本能保持10%以上的销售增长率,但对服装企业来讲,利润增长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大。第一,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压力越来越大,服装出口骤减,服装市场发展到今天,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市场份额的增加越来越困难,竞争越来越激烈;第二,随着普通老百姓对时尚和个性的追求越来越成熟,服装方面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不同服装品牌对目标消费者的定位往往只能局限在某一范围的消费群体;第三,目前大部分服装企业采用的是订货制,即每年至少开两次以上的订货会,主要为春夏、秋冬两季,有的服装企业甚至是春、夏、秋、冬四季订货会,但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打乱了季节更替时间,直接导致服装企业的上柜计划被打乱,产品脱销或者无法上柜直接变库存。
那么,这种情况下市场中的服装企业如何才能够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呢?一个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便是向采购要利润!
杰克?韦尔奇说过,“在一家公司里,采购和销售是仅有的两个能够产生收入的部门,其他任何部门产生的都是管理费用。”在采购占平均销售金额比重逐渐增加的驱使下,降低采购成本,是采购人员提供给企业的附加值,也是帮助企业利润倍增的最直接的方式。
在过去几年里,和AMT咨询的一些客户一样,很多服装企业的老板把重点放在营销上,即把渠道建大建强,而忽视了对采购的管理。根据我们在项目中的研究发现,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采购规模也随之扩大,采购抓好了,可能一块面料就能为企业节约上万甚至十几万的成本,只要在采购方面稍微花点心思就能节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采购节省的成本对企业来说就是纯利润。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营销部门要增加几个百分点的利润会越来越困难,而跟采购要利润则要相对容易很多。
服装企业采购的内容主要包括面料、辅料、配饰和成衣加工等方面。每一项采购内容单价的降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采购成本,但真正能提升企业利润的采购不是单纯追求降低单位采购成本,而是关注采购总成本,即在关注单位成本降低的同时,努力降低因为质量和交期问题而导致企业在终端的利润损失。
根据服装企业的采购合同,下面列出的是采购合同中与利润相关的基本条款:
? 质量要求与品质验收;
? 包装;
? 交货时间;
? 交货地点;
? 交货数量;
? 结算方式;
? 付款方式;
? 违约责任;
? 解决争议的办法。
(做成卡片)
总结来讲,服装企业要提升采购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就要从上面这几条入手,从管理和业务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和监控。
根据AMT咨询对服装企业采购业务的研究,在此就服装企业增加采购利润的思路谈以下几点:
1.建立管理制度完善、流程合理高效的生产采购部
国内的很多知名服装企业(如李宁),都打造了自身强大的采购部门和完善、精密的采购制度。对服装企业来讲,采购部门不仅仅是一个购入面辅料和成衣的部门,同时也是企业的利润中心之一。
2.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严格管理
对品牌的定位是服装企业的战略基础,也是供应商评估标准制定的基础。企业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将决定企业实际应该去做什么,而这将引导服装企业考虑如何选择供应商,以便更好地满足目标消费者的要求。
供应商的资质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交期、服务水平和对重大产品问题的处理等,甚至重大质量问题、售后产品问题的处理态度、对问题反应的及时性等都和供应商的资质、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企业必须严格筛选、考核供应商,对不合格的供应商要制定相应的终止合作办法。
在选择供应商时,除了前面谈到的几点,对服装企业来讲,还必须增加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供应商对产品设计的保密性,因为产品设计是很多服装品牌的生命线,产品设计尤其是某些主导款式被模仿将直接打击终端销售。
确定供应商后,为全面掌握公司所有供应商的情况,并对供应商进行相应的资质考评,应对所有供应商建立供应商档案,并在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管理。
3.制定采购工作流程和职责
就服装企业而言,每个企业的采购流程基本都是一致的,相对来讲,规模比较大的公司流程可能会有更多控制点,流程也相应较长,而小公司的流程虽然相对短,但应该更加高效。采购流程最关键的是确定采购中的审核控制点,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能弱化管理者的个人作用,另一方面是避免决策中的个人行为。
采购流程有了,采购人员的职责也相应确定,公司就需要对采购人员进行考核,比如同一种面料、同样的品质、同一个品牌,是否能够以更加合理的价格买到。一个好的采购人员,不但要会花钱,还要花好每一分钱,尽力做到物超所值,物美价廉。对采购人员的考核应定期进行,对于服装企业来讲,可以在每季采购结束后进行,人力资源部和采购部主导,财务部同时参与。对考核结果优良、按时完成公司采购任务的采购员,可以按公司规定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以提高采购人员的积极性。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不能按时完成规定任务,或经查证确有违规行为的采购员,应按公司规定视不同情节进行惩罚,如果必要毫不犹豫地辞退。
4.设立采购监管部门
【关键词】薪酬激励;企业利润;个性化激励
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主动而自发地把个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奉献给组织,从而确保组织到达既定的目标。无论从帮助个人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组织目标的角度来看,激励都是企业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最为常见且有效的激励手段应该是薪酬激励。
一、薪酬激励的重要性
目前,薪酬激励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激励更是管理的核心,而薪酬激励又是企业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激励手段,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它相对于内在激励,管理者更容易控制,而且也较容易衡量其使用效果,如果能够真正发挥好企业薪酬对职工的激励作用,就可以达到企业与职工“双赢”的目的。职工所得到的薪酬既是对其过去工作努力的肯定和补偿,也是他们以未来努力工作得到报酬的预期,激励其在未来也能努力工作。在职工心目中,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职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职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了职工个人能力、品行和发展前景。所以,薪酬激励不单单是金钱激励,实质上已成为企业激励机制中一种复杂的激励方式,隐含着成就激励、地位激励等,因此,薪酬激励能够从多角度激发职工强烈的工作欲望,成为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主要动力之一。职工期望通过积极表现、努力工作,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另一方面争取薪酬的晋升,在这个过程中,职工会体验到由于晋升所带来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和被尊重的喜悦,从而激发起职工的工作创造性。客观、公正、合理地报偿为企业做出贡献的每一个职工,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能保证职工从薪酬中获得经济上、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二、最优薪酬激励与企业利润分析
薪酬激励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并且最终使员工的积极性和个人潜能更多地转化为企业的净利润。
虽然员工积极性越被充分调动和潜能越充分发挥,企业可能获得的利润也就越高,但是利润(包括员工的薪酬)提高的幅度随积极性和潜能的上升是递减的。因为积极性被调动潜能发挥到了一定的水平的时候,提高企业利润的因素是企业本身的制度和外部的经济环境。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企业制度和外部经济环境中,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被转化成企业利润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如果用W(t)表示企业利润,W(t)是员工被激励程度(积极性的调动和潜能发挥等)的增函数,但其增长幅度是递减的,在数学上表示为一阶导数是大于零,二阶导数小于零,即:W(t)/t>0,2W(t)/t2
同时,薪酬激励是要花费成本的,即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挥其潜能是要付给员工大量的薪资。我们假定员工的薪酬激励成本是随激励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且增加的成本是递增的。这是因为通过增加薪酬的方式来激励员工是一种正强化。正强化尽管有及时刺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频繁地使用正强化,一个后果是会导致人们对它形成越来越高的期望,这样在强化力度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行为刺激作用减弱的现象(如一定数额奖金的“边际效用”发生递减);另一后果则是,导致人们人为这种正强化是理所当然的,提供时不会起很大的正面刺激作用,不提供时反被人们视为是对该行为的一种冷处理,从而出现不应有的弱化现象。因此,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和潜能发挥的薪酬激励成本是递增的。用C(t)表示薪酬激励成本,它是员工积极性和潜能的增函数而且增长幅度递增也就是一阶导数大于零,二阶导数也大于零:C(t)/t>0,2C(t)/t2>0。
根据上述假定,企业选择对员工的激励程度的大小应当使企业边际利润等于企业薪酬激励的边际成本,即:W(t)/t=C(t)/t。
这时,企业的净利润最大。当企业的边际利润等于企业薪酬激励边际成本,企业的净利润最大,这种情况下的薪酬激励也是最优的薪酬激励t。也就是说,企业用于激励的最后薪酬正好等于它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发挥员工潜能时为企业创造的效益。
一个企业有归属感,重视员工之间的社会交往,提供员工自我能力发挥的平台,调动员工自我的内在激励,在取得同样的激励程度时所花费的薪酬激励成本将减少。此时,花费同样或者更少的薪酬就能更多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结果是企业的净利润增加了。
三、核心员工的个性化激励
现实中,一个员工的薪酬会带来多大的激励程度和这些激励能转化多少的利润是难以计算精确的。但是,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认为占企业20%的核心员工创造了企业80%的财富,所以对核心员工的激励就可以近似地衡量企业的最优激励。核心员工是指企业中具有较高专业技术和技能或者具有本行业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杰出经营管理才能,能够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员工。他们的可替代性较小,替代成本较高,是企业的稀缺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核心作用。核心员工的人数在企业中的比例是较小的,这样对他们的薪酬激励成本C(t)和激励带来的利润W(t)的统计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做出这些统计对一个成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也应是必需的。
因此,要更好地激励核心员工为企业创造财富应该采用多方面的激励手段。首先洞悉核心员工的真正需要,这些需要有很多,但共性的需要是主要的;其次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核心员工的需要分解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后进行具有个性化的激励。某些企业是通过团队来展开生产经营的,我们也可以把团队看作一个核心员工来激励,加上对团队激励本身相对个人激励的优势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就在3个月前,一个交大毕业的小校友过来问我,有没有兴趣投资给他的公司。这小伙子很有干劲儿,刚刚毕业就拉到了一笔风险投资,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目标是做运动场馆的预定服务,折腾了半年,花了不少钱,发现难以运作,遂转入大学校园营销,做了一年,小有成就。
从风险投资开始的他,希望复制以前的成功经验,继续吸引风险投资进入,以便早日把企业做成中国最大的校园营销公司。
我的小校友努力、上进、已经具备了运营企业的经验,到底能不能投资呢?我思虑再三,觉得无法投资。上个月,再次在网上碰到他,他说融资的事情谈了好几家,都无法谈成,原因是投资人认为:这样的企业,太依赖于个人的资源和能力,很难把资源固化到公司,经营和获得利润太依赖于个人,投资人利益无法保证,这样的公司无人会投资。
好企业仅仅能赚钱是不够的
其实风险投资企业也好,我也好,不愿意投资本质上都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个真正好的值得投资的企业,单单能赢利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是一项资产,能够持续获得稳定回报的资产。
美国著名投资家Peter Lynch(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中的“13条选股准则”中指出,应投资哪些“拥有一个利基”的企业。
当我们了解到了利基的含义后,我们就清楚了,为什么要投资此类股票——当企业拥有利基,就意味着企业资源的高度聚焦,这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投入产出比和更持续的赢利能力。
换而言之,有了利基,企业就能获得比较稳定的利润,利润可以持续,则投资者的回报就是稳定和长期的。实际上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有投资价值。
越做越轻松的经营之道
那么企业怎样才能从能赚钱,变成有价值的资产呢?本质上这是由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所决定的。
一旦企业确定了适当的市场定位,制订了正确的经营战略,建立了合理的管理机制,那么企业就能把短期盈利能力,固化为长期的竞争优势,也就形成了核心竞争力,这样就把企业变成了有价值的资产,利润就可以延续了。
引 言
作为我国会计改革最重要的部分,新准则一经问世,就受到了理论界、实务界各方的广泛关注。此次一共出台39项会计准则,如此大规模的准则变动,势必会对企业会计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利润永远是企业的生命线,所以新准则对利润的影响将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财政部此次的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新准则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修订了若干业务核算准则。其中重要的内容是: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核实经营业绩,提高盈利质量。新准则的施行将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产生哪些影响,利润操纵的空间将会扩大还是减小,哪些会计项目将会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与原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一、存货计价后进先出法取消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货先出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存货的价格波动上,当存货价格处于上涨时期,采用后进先出法,是将最高价格的材料入账,使当期成本费用上升,减少当期利润;若采用先进先出法,是将最低价格的材料入账,使当期成本费用下降,增加当期利润。若存货价格处于下降时期,则正好相反,即采用后进先出法会减少成本,增加利润;采用先进先出法则增加成本,减少利润。这一核算方法的变动,将使企业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惯用手段不能再被使用,使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消耗费用反映的都是实际的历史成本,而没有人为调节因素,便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比较,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从理论上讲,企业从后进先出法转向其他方法,如先进先出法时,会造成企业毛利的波动,并且,如果是在一个通货膨胀的市场环境下,使用后进先出法还可以降低税收。考虑到中国经济环境中确实存在的通货膨胀因素,后进先出法的取消,对先前采用此法的上市公司利润有正向作用,但这种正向作用的大小则会受到中国通货膨胀程度的影响。
二、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不得转回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本准则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已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这意味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而此前的会计准则,允许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操纵利润的空间。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操纵企业利润,是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值得引起关注的是,这些利用大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调节的公司,有可能在2006年将减值准备统统转回,否则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这些“隐藏利润”将永远费用化了,所以这些公司2006年的利润将产生较大的波动。新准则资产减值具体规定的出台,从长期的角度看,一些上市公司企图通过冲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的计划就落空了,这样可以有效地遏制人为操纵利润的行为发生。但从短期的角度看,既然该准则是在2007年起开始施行,那么很多已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打算在未来年份将其冲回来提高利润的上市公司,很可能会赶在新准则实施之前,即在2006年度冲回计划计提的减值准备,从而大幅度提升利润。所以,第8号准则对于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应该从长短期两个角度来分析:对于想通过资产减值来操纵利润的上市公司而言,短期利好,长期利空。
三、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方法变更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中,对现行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方法作出了调整,把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对作为债务人的上市公司而言,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意味着,一旦债权人让步,上市公司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这条准则对于部分无力清偿债务的上市公司而言,一旦债务被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势必会大幅增加利润,从而提高每股收益。与此规定相类似,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当债务转为资本时,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可见,执行新债务重组准则后,不再将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资本公积,而是计入当期损益,这将使企业利润增加。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一是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如果上述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仍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成本,不确定损益。若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关系,可能导致发生的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运用公允价值来计量,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而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生利润。这对于投资性地产上市公司是一个机会,由于每年重估地产价值,并以市值反映其账面价值,将直接大幅提高每股净资产,降低市净率。另外,由于折旧消失,相应会提高公司利润,有效提升公司股票的估值水平,如新世界、杭州解百、诚成文化等上市公司。
五、合并报表的规定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新的会计准则对合并报表的编制要求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以避免利润操纵。目前我国企业的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对价在形式上是按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确认,而实质上并非是真正的“公允价值”。尽管公允价值要经过中介机构评估确认,但中介机构很容易被上市公司买通或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失去公正立场,上市公司通过合并重组一夜暴富,从而甩掉亏损帽子的事例屡见不鲜。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合并对价应按资产账面价值进行会计处理,上市公司不能再通过合并重组的方式获得收益,这也是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规避利润操纵行为的正确选择。另外,新准则对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在子公司发生严重亏损时不合并子公司的合并报表,从而隐藏子公司的亏损,这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将被禁止。因而上述规定将会使上市公司利用合并报表手段操纵利润更加困难。
六、股票计价方法变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7月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数据。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9891亿元,同比增长10.6%,较上月降低0.7个百分点。7月当月主营业务收入73890亿元,同比增长5.6%。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785亿元,同比下降2.7%,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7月当月实现利润3668亿元,同比下降5.4%。
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利润率均有所下降。7月销售毛利率为14.59%,相比6月的14.75%有所下降。7月销售利润率为5.36%,比上月5.43%下降了7个BP。今年以来,毛利率的持续下滑与PPI逐渐走低有关。利润率相对于去年同期的降幅比毛利率的降幅大,这是因为今年的费用率高于去年(以财务费用为例,经过去年多次加息后,企业的财务费用负担比较高)。
工业企业库存同比继续下降,需求疲弱将让主动去库存持续一段时间。7月产成品资金累计同比增长12.5%,较6月下降0.4个百分点,企业的去库存仍然继续。由于基建投资回升力度并没有明显拉动总需求且房地产新开工拐点比预期的晚,在需求未有明显上升趋势之前,主动去库存还将继续。
分行业看,下游行业利润增速企稳,中上游行业利润增速续降。下游的农副食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和以家电为主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利润增速反弹。而中上游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利润增速下滑。另外,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速小幅反弹,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速上升幅度较大(缘于六七月份,主要原材料煤炭价格下跌较多)。
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将继续下行,将拖累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速:2012年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0.3%,增速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与收入增速的走势高度一致,因而7月的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也继续下滑。我们预计,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9.4%,这意味着累计同比增速仍将下滑,带动8月的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速继续下行。
预计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将低位徘徊。一方面,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还将缓慢下行,虽然需求疲弱但无明显下跌趋势,这就不会导致利润增速断崖式下跌,而将呈现寻底态势。另一方面,我们预计PPI将见底弱反弹,因而销售毛利率下跌空间也非常有限,考虑到费用率已呈现逐月下跌的走势,工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应会呈现窄幅震荡波动走势。因此,预计在3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将低位徘徊。
今年出口增速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调,使得工业生产增速下调;考虑到需求萎靡、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大宗商品价格同比大幅负增长,我们预计今年PPI将下滑到负7%,综合起来,销售收入将趋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2008年9月至11月工业企业毛利率下降至13.2%,11月份估计为11.5%,2009年毛利率比2008年11月和12月将回升,但是幅度有限,预计为13%。
我们预计今年工业企业费用率仍将正增长。依惯例看,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增速将随着销售收入增速变动而变动,但是销售费用增速一直比较稳定。综合起来,今年工业企业的费用仍有可能维持正增长。
利润增速为何下调
首先,需求萎缩,价格下行,销售收入趋近负增长。
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从5%下调到负10%,出口增速下调到负5%,经济增长进一步下调到7.6%,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消费的担心也进一步增加。
对农村消费的担忧更甚。农民新增收入中40%来自于工资性收入,农民工返乡必将使得这块收入大幅减少,在没有新增收入来源――比如财产性收入的情况下,农民的消费下降幅度估计小不了。
需求萎靡不振将制约产能利用率的恢复,一旦产能利用率不能有效提高,价格就没有上升的动力。而考虑到大宗商品价格至少在今年第三季度之前,同比增速都是负,M1增速即便回升,今年上半年之前也仍将处于很低的水平。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预计PPI将下降至负7%,上半年达到负10%。
其次,毛利率下行空间预计为7.2%至14.9%
很多行业研究员相信2008年11月和12月就是毛利率最差的时候。因为,―方面是高价原材料库存,另一方面是快速下滑的产成品价格。如果企业在2008年年底对存货进行充分计提,那么,今年开始企业的毛利率就会比2008年11月和12月有所改善。
当然,即便毛利率有所回升,考虑到经济维持地位、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毛利率达到今年第三季度之前的水平是很困难的。
2008年9月份至11月份的毛利率为13.2%,比2008年6月份至8月份下降了10.23%。从价格体系的变化来看,2008年9月份的毛利率应该还处于正常的水平,2008年10月份开始下降,2008年11月份加速下降。所以,11月份的毛利率应该远低于13.2%,估计应该在11.5%左右。
我们预计,2008年的毛利率较11.5%(11月份)将有所改善,因为11月份的不正常情况终将消失,产成品价格虽然还在快速下跌(同比),但是原材料价格也同样下跌。中性地看,今年的毛利率应该能够提高到13%的水平。在这种预期下,今年的毛利率将比2008年下降8.5%。
假定今年的毛利率维持在这一水平,那么,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水平将比2008年上半年下降9.97%:1月份至2月份的下降幅度则将达到14.93%。
第三,费用率估计仍将正增长,为3%。
在过去的10年里,费用率(费用/销售收入)持续下降,目前的费用率保持在8%左右。但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们预计费用率将略有上升。
从历史经验来看,管理费用增速、财务费用增速通常低于销售收入增速。1998年经济低迷时期,销售收入增长4.1%,上半年增长3%,相应地,管理费用增长0.8%,财务费用3.1%。
若今年的管理费用增长率比销售收入增速基本持平,销售费用保持10%的增长,财务费用下降4%。那么,从各项费用占比(考虑到管理费用大约占47%,销售费用占37%,财务费用占15%)可以推算出费用增长率大约为3%。
我们的判断
[摘 要]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债权,它对企业的利润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是企业的利润损失。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应收账款对利润的影响,并就如何降低这些影响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应收账款 利润质量 影响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商业信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客户应收而未收取的款项,是企业的债权。应收账款在未来能否收回存在不确定性,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是企业的账面利润损失,这是企业理财方面必须面对的一大风险。可以说,应收账款对企业利润质量分析具有实质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应收账款会虚化企业的账面利润,误导不同报表使用者对利润深层次的理解
众所周知,利润的计算式是“利润=收入-费用”,这里的“收入”主要是指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的产生意味着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没有形成现金流入,它只是企业的收款权利。所以,应收账款在收回之前,企业所谓的实现利润,只是账面利润,是数字概念,而不是现实利润。相当于应收账款数额的利润没有真实的货币作为基础,只不过是“纸上富贵”而已。
如果报表使用者只看利润表上亮丽的利润数据,不对其作深入的剖析,被报表上令人心动的数字所迷惑,就不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全面和准确的分析。如果投资者仅凭表面账务数据作决策,就极可能陷入盲目的境地,造成决策失误带来损失。
二、应收账款弱化了每股收益评价企业业绩的意义
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每股收益通常被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做出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 在企业能盈利的情况下,该指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通常,报表使用者或信息需求者的理解是每股收益越高,表明企业创造的利润越多。 但如果企业的利润大部分是通过应收账款来支撑的,而缺少具有现实支付能力的现金为依托,那么,企业的每股收益指标对企业盈利水平的评价作用就会被削弱,因为每股盈利没有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入。高额的应收款项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企业如果现金流入不足,有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如果引发财务危机,就会因财务状况恶化而降低偿债能力,使企业信誉受损。
三、应收账款削弱主营业务利润评价企业业绩的主导作用。
我们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应从企业的主营业务方面去把握,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的核心。企业的主导产品或主导业务收入被认为是集中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盈利对象,企业即使为分散经营风险或延伸价值链,扩大对外投资的规模,也一定是建立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或业务的基础上。一个企业只有从主营业务中获得的利润才是真实可靠的利润。在正常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应收账款直接影响的是主营业务利润指标。主营业务利润是公认的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指标。主营业务利润大,说明企业主业突出,经营业绩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会使主营业务利润有潜在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环境恶化对债务人经营活动的影响。如果客户无力偿还债务而给企业带来坏账,那么,企业账面上再好的业绩也不过是镜中之花。这时,通过主营业务利润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就缺乏应有的说服力。
四、应收账款一定程度上会掩盖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
企业应收账款实际上是企业未能到账的利润,由于会计政策操作的结果,它成了企业的账面利润。从这点上看,应收账款无疑虚夸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企业按规定以账面利润为基数提取盈余公积等,分配后的剩余数就是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应收账款会使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据显得不那么真实可信,如果单纯地从资产负债表上分析所有者权益,就无法直观其真实的情况。
五、应收账款成为企业财务造假的工具之一
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法很多,其中应收账款就可以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例如,企业为了增加某一会计年度的利润,可以通过虚开发票增加应收账款,这就可通过营业收入的虚增达到利润的虚增,在下一年度钻制度的漏洞或以销售退回为由再将应收账款冲回;再如,企业根据应收款项的账龄长短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少计提坏账准备可以增加利润,不少企业明知某些高龄应收账款已成坏账,但为了虚增利润却不予冲销,或者为了隐匿利润而多提坏账准备,财务造假严重。最明显的是一些上市企业在年度报告中大玩所谓“二一二”亏损游戏:即连续两年亏损,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对利润进行操纵,最终来个“扭亏为盈”,接着再连续两年亏损,又来一个“扭亏为盈”,通过调节利润逃脱退市。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经营活动中必须获得利润,并尽可能地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任何企业每笔交易都无法做到钱货两清,而是大量采用商业信用,赊销就是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因此,分析企业应收账款有利于准确掌握企业年报信息。为了更好地分析企业利润质量,通过利润指标有效分析企业全面的经营情况,评价企业的管理水平,揭示应收账款对企业利润的真实影响,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工作:
1.利润分析时应注重当期赊销比例财务指标分析
企业应在主营业务收入中进行“赊销收入”明细核算,并单独列示于利润表,准确计算和分析当期赊销比率指标,并重点揭示赊销业务产生的原因。“赊销比率=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赊销比率高,说明企业当期营业收入中现金流入少,当期利润缺乏货币支撑,现实中面临很大的坏账风险,存在“失去利润”的可能。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赊销比率低,当期利润就显得真实可信。
2.计算应收账款与利润的比重,做好利润分析工作
企业应计算应收账款总额占利润总额的比率,通过这一比率准确分析利润实现的真实情况。企业可将这一比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以便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企业如果有足够大的营业收入额,应收账款所占利润的比重越低,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真实,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高,企业理财能力强。
3.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制定有力措施加快资金回笼
任何企业都必须树立信用风险意识,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防范与化解信用风险,高度认识减少与回收应收账款的理财意义。企业应做好欠账企业的信用分析评价工作,为企业控制应收账款提供信息支持,为企业催款做好相关必要的工作。企业必须对业已存在的应收款项作准确的风险评级,并定期将其对利润的可能影响进行合理的评估,防患于未然。首先,企业应当时刻注重应收账款回收比率指标的计算及分析工作,“应收账款回收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平均应收账款”,若该比率很低,则表明应收账款的回笼速度很慢,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其次,做好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回笼资金的重要性,企业可以采取积极的现金折扣政策,也可以采取日常催讨的方式,尽快地收回被其他企业拖欠的款项;再次,做好应收账款的监控工作,应收账款的监控应当包括赊销业务的发生、款项的收回、逾期风险预警等各个环节以及债务人信用状况的变化。
4.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分析企业利润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把企业一定期间的营业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指标,能够知道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成本和耗费情况,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能够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在企业三大报表中,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情况。它所提供的是静态的财务信息,并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也不能表明这些资产、负债给企业带来或用去多少现金。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提供动态的财务信息,但它只能反映利润的构成,却不能反映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给企业带来或支付了多少现金,而且利润表不能反映投资和筹资的全部事项。现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表明企业在报告期内由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获得现金及这些现金的使用情况,能够说明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变动原因。
现金流量表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特别是现金流量表能弥补利润表的不足。利润表只是指明了企业利润的构成要素及结果,在存在大量应收账款的情况下,利润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它无法说明利润实现的真实情况及程度。将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相结合分析企业利润,不但可以了解企业利润的构成和结果,对利润进行量的分析,而且还可以通过现金流量对利润进行质的分析。
5.利润分析信息按规范披露,务必准确和完整
企业披露利润分析信息,不但要做好当期信息的披露,而且还要做好环比信息的披露。特别是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现金含量、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净利润、 净利润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信息的披露,语言要规范,表达要完整,披露的数据必须真实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