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2: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尔基有句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在人生的道路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爱听别人念书,每次睡觉前都要听我妈妈念上几篇故事才肯入睡,听的多了,我也可以捧着书给家里人一字不差的念很多故事,其实那时根本就不认识几个字。等我长大了一点,知道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就常常一手拿笔,一手抱字典,腿中间夹着书,一看就放不下手。那时我虽然已经知道读书可以让人丰富头脑,还可以认识很多新鲜的事物,但对书的认识也只有仅此而已。等上了小学,随着一本一本的童话被我读完,一次次听到老师对书的赞美,我发现书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必不可少的位置,并且我的这种想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验证。
上三年级时,有一次语文老师要召开一个辩论会,讨论一下集体活动有益还是无益。那天晚上作业非常多,做完已经很晚了,父母正好都不在,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围着书桌团团转,突然,我眼前一亮—书!我找到了一本关于辩论方面的书,里面正好有这种主题的内容,我高兴极了,很快的完成了任务。
还有一次,书又帮了我一个大忙,老师让我们找几篇成语故事,我又及时把成语故事书搬了出来,从上面背了几篇,第二天还被班主任老师表扬了一番呢!
我也做过很对不起书的事情,小时候还不懂事,有一次,我在看一本,可是里面的句子大部分都读不懂,于是我急得就把那些句子用笔划掉,一直划了五六页才肯罢休,现在想想真是后悔。 不知不觉,书已经陪伴我近十年了,不,应该是更长的时间了,因为妈妈说我在她肚子里时,她已经天天给我读故事了。我和书的关系越来越亲,我的礼物已经由可爱的玩具变成了书,现在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和收集各种好书。就让我们大家一起都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吧!
下面,就谈一谈自己在此方面做的一些尝试。
一、 自我预习交流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我只要求学生先通读课文,然后勾画字词,借助工具书查阅相关资料等,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较充分预习,可是一些学困生预习的内容却非常有限。为了帮助学困生,我尝试着在课前添加一个交流预习作业的小环节,因为,同龄人之间相互学习的效果有时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的预习交流,不但帮助了学困生,补充了他们各自的预习内容,而且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听课效果。
二、 从单一走向多样
我在设计苏教版小语教材一上《练习2》中“学用字词句”作业时,考虑到本练习是对前面所学课文《人有两个宝》的一个延伸,就改变单纯就题做题的单一形式,从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出发,这样设计作业:
一是“课堂练习作业”
1. 按照老师的样子,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小手,看谁画得又快又像。
其意图是让学生先学会仔细观察;接着,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体会到“手”的用途之大、之多,是人身上的宝贝,非常重要;再次激发学生动手画的兴趣。
2. 说说手还能为自己、为别人做哪些事?请按照以下句式练习说话:“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可以做
,可以做 ,还可以做 。”这项作业是在学生拼读过“拍皮球、拿筷子、打电脑”之后,对学生的口语和思维进行训练,认识到手能做很多事情,不仅为自己,还能帮助别人,在感受到“手”灵巧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到靠勤劳的双手能创造一切,是幸福生活的根本,同时,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喜悦。
二是“课外练习作业”
1. 在彩纸上画出自己漂亮的小手并剪出手形,在“手”上写出带有“手”的词语或有关的儿歌等,第二天张贴在“我的小花园”展示栏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手、脑并用,既增加词汇量,又开拓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张贴学生的作业,是为了鼓励学生多学多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享受成功的喜悦。
2. 动手画一幅画或搜集树叶拼做一幅叶画。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当前的能力,他们识字量不多,设计此项作业的目的就是从他们直观性较强,又喜欢画画的角度考虑,培养动手能力。
以上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几项作业,每题的具体要求都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题与题之间又有一些梯度,其多样性、综合性就是一个情智化的作业设计。
三、 走向人文,贴近生活
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工具性,还得引导学生体验语言文字中内含着的人文性。比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后,结合《练习3》中关于三国故事成语的学习,要求学生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一书,讲一讲三国故事,再让学生出一期关于“三国”的小报,由一个点拓展到一个面,引领学生走进故事,理解成语和小说。
让语文回归生活,是语文教师倡导和追求的目标。当同学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马上就会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意义。例如,苏教版小语教材四下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几乎都是描写春天的,教学时又正值初春时节,我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就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可以在春风中放风筝,可以搜集赞美春天的诗歌、散文,举行“春之声”诵读会,还可以合作编写以“春天来了”为主题的手抄报,小报上汇集了赞美春天的诗歌、散文,还有学生自己拍摄和绘画的反映春景、春趣的图片等,画面中透出生活的气息,文字中洋溢着人文性。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上的内容,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绘画等方面的知识,充分走进社会生活。
四、 凸显趣味性
我班从七年级开始积极推行小组学习,基本已经在班级形成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模式。两年来我最大感受就是:只有用心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才能让你的智慧绽放光芒。
下面我以一节语文课为例来谈谈我的收获和心得:
专题《叶》
【活动准备】
通过各种渠道来进行与叶相关资料的收集,或者是整理出一些关于“叶”的古诗句。也可以到附近的一些公园等地方去欣赏、收集不同姿态、类型的树叶标本。
自读《专题叶》相关的诗文。
【活动过程】
一、赏“叶”篇
1.导语:“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植物的叶子千姿百态,各有风韵。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走进叶子的天地,一起来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美韵。
2.展示叶的图片资料。(不同季节的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二、知“叶”篇
1.生活中人们往往赞美花的鲜艳、娇媚,而对叶有所忽略,欣赏完刚才一组图片,不难发现它也有美丽的外表、动人的身姿。我们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自然,收集了一些树叶标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成果。
2.小组展示。
(可从形状、颜色、季节特征、生长环境等方面介绍)
总结:多彩的树叶标本、翔实准确的语言介绍、生动活泼的版面设计不仅让我们了解有关叶的许多知识,更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让我也领略了每个小组同学不同的风采。
(过渡)叶片是如此美丽,有谁知道它有哪些“非凡本领”?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环节。
总结:同学们的反应真灵敏,老师自叹不如。叶的作用是如此巨大,难怪文人都喜欢借助叶来表达情意。
三、吟“叶”篇
1.在你的记忆库里,有类似的成语和诗句吗?下面我们举行赛诗会。
2.组织交流背诵有关叶子的成语和古诗句。
四、议“叶”篇
1.由此可见,一直以来叶都是文人墨客比较青睐的,其经常会将叶视为抒感、表达思想的对象,对于作者来讲,也拥有独特的意义。请通过对相关诗文的欣赏,分享一下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借海棠藏蕾未轻开放而教育子女举止端庄稳重,不要哗众取宠,浮躁轻狂。
宣宗宫人《题红叶》:写宫女借对随波而去的红叶的祷祝,表现对深宫幽闭的愤懑,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王勃《山中》:以深秋景色更着黄叶点染渲染悲怆色彩,抒发久客思归之情。
《一片树叶》一文,用文学的笔触生动记叙了叶从萌生到消亡的过程,让我们领悟到生命过程的意义。
总结:看来叶在精神上给了我们非常丰富的启发、借鉴作用。文人墨客往往借鉴叶或点缀自然、启发思念或引发幽情、激发赞颂之情或热烈呼唤青春和活力。
2.你能否从叶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者得到某种启示吗?
五、制“叶”篇
过渡:仍记得那个闷热的午后、封闭的实验室、燃烧的酒精炉、焦急的等待、期盼的眼神。叶脉书签制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令人回味。
1.欣赏叶脉书签制作过程后,就你制作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
2.请根据不同的赠送对象附诗一首。
3.组织交流学生作品。
六、结语
同学们,学了“叶”专题,我们知晓了叶的有关知识,感受了叶的精神价值。叶是普通的,又是高尚的;叶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来衬”正是它最好的写照。让我们学习叶的精神品质,做一片发光发热的绿叶吧!
一、激趣揭题
课始,老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歌《猴哥》。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歌吗?
众生:我知道它是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
师:《西游记》中的主人公就是歌曲中的猴哥,是谁?
众生:孙悟空。(师板书“孙悟空”在文题前)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
赏析:与《西游记》有关的歌曲很多,杨老师选用学生熟悉的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歌《猴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也为学生更好地认识孙悟空形象做铺垫。
二、交流展示
师:《三打白骨精》作为一个故事,我们要理解故事的“六要素”。
投示:在《三打白骨精》一文中,我们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情的起因________,经过________,结果________。
赏析:杨老师这一处的设计,不仅让学生知道一个故事有哪六个要素,还检查学生对《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的概括性了解情况,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师:课前,老师安排你们自主完成的题目,不知你们完成得怎样,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出示表格:
(学生根据自己的自主学习情况回答所填的内容,老师在学生给出答案后出示相应位置的答案。)
赏析:老师设计表格由学生课前完成填空,让学生从所填写内容知道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合作探究
投示:从白骨精的“三变”,我们可以看出______;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______。
师:我们从白骨精的“三变”, 可以看出白骨精的什么?
生:我们从白骨精的“三变”, 可以看出白骨精的诡计多端。
生:我们从白骨精的“三变”, 可以看出白骨精的狡猾、贪婪。
生:我们从白骨精的“三变”, 可以看出白骨精善于乔装打扮。
师: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什么呢?
生: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孙悟空的机智勇敢。
生: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孙悟空能明察秋毫。
生: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孙悟空意志坚定。
……
师:我们大家能够概括出白骨精和孙悟空这两个人物的特点,文中哪些语句能够说明相关人物的特点,自由找一找,划一划,写上批注,然后读一读,也可以先读一读后写上批注,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根据要求自学,然后学生集体交流,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白骨精、孙悟空特点的词语。)
赏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杨老师在教学中遵守这一要求,把学习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并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保证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性。
四、走近人物
师:《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主要人物是白骨精和孙悟空,现在我们来具体感悟这两个人物形象,你们想先欣赏哪一个形象?(学生回答先欣赏白骨精形象。)
师:老师这儿有《西游记》原著中的一处人物描写内容,你们看是写谁的?
投示: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
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
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生:(学生读后)我觉得是写白骨精的。
师:这是原著中描写白骨精的内容,把白骨精写得这么美,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写人物的美?(有几个学生回答。)
师:这么美的女子在文中具体是谁?
生:具体是白骨精第一变变成的村姑。
师:我们把文中对村姑的描写与这一句描写结合起来读一遍。(学生按要求读。)
师:从白骨精的第二变中看出什么?
生:我从她的第二变中看出她的狡猾、贪婪。
师:她是狡猾,变成年满八旬的老妇人就没有破绽了吗?
生:她再狡猾也逃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师:何以见得?
生:你看书中写出来了,“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闪”字说明她的动作敏捷,而“闪”的又是“年满八旬的老妇人”,分明这老妇人是妖精。
师:你真会读书,你有一双会读书的火眼金睛。(老师微笑赞许该生。)
生:(该生特自豪)谢谢老师夸奖。
师:原著中也有对老婆婆的描写,请你们读一读。(投示原著中对老婆婆的描写内容,学生读并与书中比较读。)
师:白骨精变成八旬老妇人被孙悟空识破并打跑后,她死心了吗?
生:她没有死心,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了。
生:白骨精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真是狡猾!
师:这一次,孙悟空一定没有办法了,人家找他要人来了。
生:孙悟空不会让她得逞的,因为老公公是妖精变的。
师:是吗?你怎么知道?
生:高山中也不见人家,老公公怎么就知道他的妻子和女儿在这里,分明是假的。
……
(老师投示原著中写白发老公公内容,学生练习理解、欣赏,齐读第三变内容。)
师:白骨精的狡猾、贪婪、诡计多端在她的三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变村姑使的是美人计,变老婆婆使的是苦肉计,变老公公使的是连环计,但最终还是被孙悟空识破并除掉了。
(接着老师引导感悟孙悟空的“三打”,抓住动作描写及语言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特点。)
赏析:杨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课堂上能够腾出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从学生的课堂发言可见学生自主学习效果非常好。在教学之中,杨老师加入几个原著中相关人物描写片断,引导学生阅读赏析,并与文中相关处比较,学生在感悟原著语言魅力的同时,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印象,同时还能调动学生亲近原著的兴趣,实乃独具匠心。
五、感受写法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三打白骨精呢?而不是一打就把她给打死呢?
生: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白骨精的狡猾、诡计多端,衬托出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坚定不移。
师:是这样的。其实,这也是古典小说常用的写法,叫反复叙事。我们知道的有哪些?(学生答出《三顾茅庐》、《三借芭蕉扇》、《三打祝家庄》等。)大家说的这些故事都是采用这种写法,这样可以使故事情节曲折,引入入胜。大家课后可以找一些这样的故事读一读。
赏析:老师对古典小说反复叙事写法的介绍时,能够链接学生学习过的《三顾茅庐》,这样学生并不感觉陌生了。
六、拓展延伸
师: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主席有赞美孙悟空诗句,我们来看一下。(投示主席赞美孙悟空诗句。)
师:关于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还有大家感兴趣的儿歌,我们可以打着节奏读一读。(投示儿歌,学生读。)
赏析:杨老师把儿歌引入课堂,调动了学生好奇心,推动了课堂气氛,特别是这首儿歌的结尾处,强化了学生对孙悟空的印象。
七、布置作业
课后选做题:
1. 搜集与《西游记》有关的成语、歇后语,做一张手抄报。
如果将英语学习比作高楼大厦,那么词汇毋庸置疑就是大厦的一砖一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学旨在扩充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后把各个词汇按照正确的句型结构串联成为正确使用的句子,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语义部分与词义部分关系密切,且语义比词汇更为重要,注重从认知的角度认识和学习语言,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和教学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认知语言学
1.关于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认知语言学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它针对生成语言学天赋观,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而跟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紧密相关。另外,句法作为语言结构的一部分并不是自足的,句法跟语言的词汇部分、语义部分是密不可分的,后者甚至更重要,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增值条件,而且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研究语义总要涉及人的主观看法或心理因素。
二、认知语言学对于词汇教学的启示
1.认知语言学要求学生理解词义。认知语言学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充分理解内容的内涵,在英语的词汇学习中,就要求学生把握词汇的词义。新型词汇的产生有其不断变动、发展的不定性因素,这就要求学生从认知的角度对待英语词汇的学习,将此转变为认知体系中的一部分。首先,这种学习要求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对词义的掌握。此外,认知语言学要求学生在平常的积累和语言运用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要求设置情景式的英语学习模式。
2.注重从认知的角度让学生把握整篇文章。从另一方面而言,认知语言学还要求学生能对整篇英文文章的理解和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总结和归纳,并且,在听力训练中,学生往往是通过语义来判断对话者说话的内容和内心想法。例如,一道听力题,如果它最后给出的问题是“林涛和张红今天到底想不想去踢球?”如果给出的语言环境是“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好久没出去运动过”等,则答案毋庸置疑是肯定的,如果给出的语境是“外面正在下大雨,我还有很多作业没写”等,那么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3.认知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词汇的都是由语义和情境所决定的,如果脱离语境,单纯且片面地讲解词义,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在具体的词汇运用中就会产生误解甚至是迷茫的感觉。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和学生强调词汇的词义的重要性,就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让他们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样一来,特别是在经过了定时定量的实践联系时,学生就会形成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深化对单词的记忆,并且下次当老师向学生提出某个词义的问题时,学生甚至都会主动向老师阐述该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三、如何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到词汇教学
1.在句子中学。把词汇放到句子中,让整个句子为此词汇营造语境,让学生来猜测推断该词汇的意思,由于句子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语法性。倘若把词汇和句子结合,就能让学生在掌握单词的同时,语感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句子含义的把握能力都得到提升,例如,当老师想教授destination这个词时,可以举出显而易见的例子,例如“Heis going to Beijing.”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必然很容易联想到“目的地”这个词,且当以后他们遇到这个词的时候,都会很快想起老师举过的例子,不仅让学生记住了词语,也让其掌握了句子,这样的一举两得、事半功倍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2.创造情境教单词。在教授词汇的过程中,一旦为学生加入了相关情景,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以此词汇作为发散点来展开讨论,不仅单单学会了该词汇,且在谈论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提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点。这在无形中就达到了自觉复习的效果,所谓温故而知新。再加上老师可给予引导,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鼓励和赞美,也可增加其学习信心。例如,当教师想教授“school bag”这一词汇时,可以请同学上台演情景剧,给同学们呈现出一个学生早上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场景,学生一边演,教师一边讲授,并且反复教学生朗读,这样一来,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小结
英汉隐喻的思维模式和语言功能存在着共性,有些隐喻为双方理解和接受,个中的审美价值为双方所认同并产生美的愉悦。英汉隐喻审美价值上存在共性,具体表现为本体、喻体、喻义三者的完全相同。例1:Freshbloodwasbroughtintothecompanythroughappointmentofyoungermentoimportantpositions.由于任命了一些年轻人担任重要职务,给这个公司注入了新鲜血液。例1中,由于英汉隐喻的本体、喻体、喻义完全相同,所以译文读者和源语读者的审美感受也十分接近。诸如此类的还有:隔墙有耳(Wallshaveears)、自食其果(eatfruitofone’sowndoing)、雷鸣般的掌声(athunderofapplause)等。由于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等差异,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有所不同,对隐喻的理解就存在民族差异性。英汉民族理解上的差异导致双方对事物审美价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喻体不同、喻义相似
关于西风和东风的喻义便是这方面非常典型的例子。由于地缘差异,人们对东风、西风产生了不同感知。西方人眼中的西风是带来无限生机、引来春天的温暖之风。在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西风还具有横扫枯枝败叶、掀起巨浪的磅礴气势,是革命的象征。但在中国人眼中,使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风是东风。东风是摧枯拉朽、唤起民族觉醒的象征,具有革命意义。当用中文的东风和英语的西风进行比较时,虽然喻体不同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同的喻义。
2.喻体相似,喻义有别
在英汉隐喻中,喻体相似而喻义有别的例子非常多。如在中国文化中,立喻较多的褒美之物——“龙”,它是帝王的象征,如“龙颜”、“龙袍”;而“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一系列的比喻都是赞美之词。在英语中,“龙”却是一种恐怖的怪物,没有美感可言,常用来比喻邪恶势力。比如说“Hermotherisarealdragon”,其意思是“她的母亲待她像个恶魔”。[4]汉语中并无此立喻。综上所述,隐喻中蕴含的意义和情感信息在某个语言体系的使用者中能产生美感愉悦,具有美学价值,但是对于另外一个语言系统的使用者来说却没有产生同样的美感效应,甚至出现反作用。只有充分了解两个语言系统的使用者对事物的审美有何异同,才有可能正确地、较为完整地再现个中蕴含的美。
二、隐喻翻译的审美再现
翻译的审美再现是“将内省的理解(SL)内涵转化为外显的直观形式(SL),为源语找到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6]对英汉隐喻的美学价值进行剖析和探究属于内省理解过程的一部分,而审美再现则是翻译审美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认为英汉隐喻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突显以下三种形式的美,通过分析鉴赏,有助于译者更好地把握隐喻翻译的审美再现。
1.简洁美
隐喻表达在英汉语中都有许多约定俗成的固定格式,英语中包括词组、习惯语、俚语;汉语中包括固定词组、成语、歇后语等。这些固定形式言简意赅,十分便于记忆、沟通、传播,也正是这种简洁之美使隐喻使用频繁,为人们所乐于使用。而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源语的简洁而不失其原意,是译者隐语翻译实践的首要任务。有许多隐喻翻译的成功例子比较完好地再现了隐喻的简洁美。例2:Mymindisinacompletehaze.我的头脑完全糊涂了。例3:Ihaveonlyamistyideaaboutit.我对此仅有一些迷迷糊糊的想法。例4:Iamalittlefoggedbytheseinstructions.我对这些说明有点迷惑不解。[8]英语常用haze,fog和mist等与雾有关的词比喻迷惑的情感。它们寥寥数语、言简意赅,将抽象的情感变得生动具体。例3和例4的翻译用了中文四字格,不仅把原句意义完整表达出来,而且简单明了,再现了原句的简洁美。但没有将原句中与雾相关的意义呈现给读者,实乃美中不足。笔者更欣赏对例4进行这样的改译:我对这些说明有点如坐云雾之感。汉语中就有“如堕烟海”、“如坐云雾”、“云里雾里”等形式的固定隐喻,和英语中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改译更为生动形象,十分成功地传递了源语的简洁之美。又如:Hegaveawintrysmile(他发出了冷若冰霜的微笑)。[8]运用中国成语四字格富有韵律、简洁明快,成功传递了源语的美感。
2.音韵美
“英语韵之美,其半壁江山归功于Alliteration(头韵)。”[7]头韵为英语的美感贡献了不容忽视的力量。英语隐喻表达中不乏头韵的存在。本文特以头韵为例,赏析英语隐喻的音韵美。例5:Hewasbreathingfireandfury.他无名火起。例6:tocarrycoaltoNewcastle.多此一举。[9]例7:swansong.最后的作品,最后的言行。[3]上述例子中带有头韵的短语朗朗上口、形象生动,相应的翻译虽不失精炼,但失去了头韵的音韵美,是翻译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美感磨损,不可不说是翻译中的憾事。虽然汉语修辞里没有头韵辞格,但是汉语里大量存在的叠音词、双声、迭韵、摹声词、四字结构、排比、对偶等都具有音韵美,翻译时很好地补偿了英语头韵的艺术效果。汉语中很多带有隐喻的四字格,如:沧海一粟(adropintheocean)、空中楼阁(acastleintheair)、金玉良言(goldensaying)等。四字结构的成语简洁轻快,内涵丰富,富有美感,然而翻译成英语则变得平淡乏味,逊色许多。
3.诗性美
诗性的语言是富有音乐美、辞藻美、意境美的语言。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幽默、生动、意味深长的语言,其作用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人印象深刻。隐喻富有诗性美,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洋溢着诗歌般迷人的魅力,让人读后难以忘记。例8:Thelightmusicofwhiskyfallingintoglassesmadeanagreeableinterlude.(JamesJoyce)注入酒杯的威士忌就像轻音乐成了宜人的插曲。例9:Hiseyeswerebentfixedlybeforehimandthroughouthiswholecountenancetherereignedastonyrigidity.(EdgarAllanPoe)他的眼睛紧盯着他,一脸严肃得像石头。例10:…asuccessionofstartledsubstituteshadstoodbeforethem,ducked,wincedandfled.一连串吓坏了的代课老师曾站在他们的面前,像鸭子一样闪避、退缩,然后就逃走了。[4]上述例子中英语隐喻的表现形式都没有依照传统的“AisB”的形式,而是丰富多样的。由此说明,隐喻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结构,是一种超乎常规的语言现象,是特定语言环境中词语的异常搭配。正是隐喻表现形式的自由性让其丰富多彩,富有诗性美。译者把隐喻所隐含的信息通过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进行了一种综合处理,或将喻体和本体都显现出来,或灵活地将隐喻转换成明喻。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不但没有磨蚀源语的美感,而且成功再现了源语中或诗意或生动或形象的语言美感。
三、结语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
主题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活动的内容就会零散,缺乏内在的联系。我认为,可以采用一定的策略开发去宣读活动主题。
我们说一个好的主题是综合性学习成功的一半。课本每一册都安排了几次综合性学习,明确提出了活动的内容、活动要求和开展的途径,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像一年级下册语文乐园二就有分小组活动,轮流当小记者,采访同学的年龄、生日、喜欢哪门功课、喜欢什么活动,有什么特长,再试着写一句话送给他。二年级有搜集春联说春联的意思、三年级有策划新年联欢会等等,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开展。除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外,《新课标》还明确要求我们要依托本地实际,自主开发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主题,丰富语文课程资源。
1、依据教材,开发活动主题
语文教材集中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材料。但是,教材只是教材,教材不能等同于教学内容,也不能自动的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对教材加工处理,进行教材的拓展与开发,使之适合教学的需要。语文教材的拓展与开发给综合性学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例如:《春天来了》一课是以介绍春天景物为内容的口语交际课。教材配有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提示了交际内容、交际的对象和“当众进行”的口语交际要求。如何上这堂课,才能体现“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的教学要求呢?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教师将学生领到校园里找春天,让他们用眼睛看,用小手摸,用鼻子闻,然后,孩子们用心寻找着,惊喜的说着自己的发现。最后,教师问学生:在这春意盎然的校园里,你最想干什么?孩子们的回答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背起了关于春天的古诗,一首接一首,从《春晓》《草》到《村居》,由单个背到齐背,到赛背;有的说起关于春天的成语:春暖花开、春光明媚;还有的唱起了关于春天的歌儿:《小燕子》《春雨沙沙》;有的干脆趴在地上,画起了春天……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受教材内容的限制和束缚,而是直接将学生带到了大自然的情境 ,并超越了口语交际的单一教学目标,不留痕迹地进行了一次生动活泼的“找春天”的综合性学习,把观察和表达结合了起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既达到了教材预定的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才华得到了展示,个性得到了张扬。
2、依托其他学科,提炼升华活动主题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与其他学科总是息息相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提倡跨领域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从音乐、美术、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数学等学科与语文相通的内容入手,提炼活动主题。
如:数学课学习《分、秒、时的认识》,语文课上《和时间赛跑》一文,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安排一个主题为“我是时间的小主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再如:春天来临的时候,一年级语文课上《春风吹》一文,美术课上学生画春天,音乐课上学生唱歌曲《报春》……我们可以结合这些学科的内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提炼出以“畅想春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注意渗透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从学科融合中提炼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语文学习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我听过一位老师上的一堂科学课,内容是《阳光与植物的关系》,科学课教材简单,这位老师自己根据需要开发课程资源,领着一年级的小朋友走出教室,观察操场和墙角的小草,在颜色、样子上比较他们的不同,让小朋友知道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关系。课后,我想:语文课也可以融合这位老师的素材,以“小草”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呀。春天来了,首先让学生观察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小草,教师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说出来或借助拼音写下来。也可以用彩笔画出来,并描述一下自己画的小草的样子,说说你为什么要画成这样子(像早春,小草刚刚钻出地面,浅浅的,是那种鹅黄嫩绿;过一段时间,在阳光的照耀和春雨的滋润下,小草长高了,绿油油的。阳光照射充分的地方小草长的很茂盛,墙角处则又细又长…);还可以让学生背古诗《草》,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3、密切联系生活,挖掘生发活动主题
叶圣陶先生说过:“天地阅览室,外物皆书卷。”可见,“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综合性学习主题,让学生学习鲜活的语文。
当新课程标准在教改领域并结合新教材在我省我市开展得正如火如荼之时,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贯彻并实施在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呢?在此,我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并结合我校语文教研组一些做法,就语文教育教学该如何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理念,谈一点自己的一得之见。
第一、改变教学观念,把“舞台”让给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变语文教师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做一个教育上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活动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来讲,语言的掌握不是老师教会的、讲会的,而是学生通过练习,形成语言技巧,并经过大量反复地在实际的情景中或模拟的情景中使用才能真正掌握的。因此,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
高明的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构建新的知识。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应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探究发现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正如中国的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它能够反映事物的特点和发现规律,能够打开人们思维的闸门,给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关键在于让他们掌握关于方法的知识,以便于他们将来能独立学习与发展。
第二,对话式也是新课标的一个创新与突破
它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求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权益,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和语文学习规律,促进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和合作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对话中,指导学生的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学习习惯。
要知道,课程学习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平台。我们老师是该放下“师”的架子了。
第三、从新认识语文教师的主导功能
艾利奥特说“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所以,要成功地实施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必然要依靠语文教师。那么,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呢?
(一)、转换语文教师的角色。从《课标》提出的基本理论来看,现代语文教师角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对象。语文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不是单纯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学生,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教学的中心人物。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教育教学的意图、策略等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让学生享有独特体验、持续发展的权利。
(二)、明确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能。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指导者。所谓激发,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谓引导,就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谓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表达、研究等能力,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创造与发挥语文教师的特有功能。语文教师自己应该具有一套适合学生的“主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用诸如设置情景、示范朗读、讲相关故事、制作课件、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谈自己与文本对话的心得等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与兴趣。许多语文教师有课前让学生进行3分钟左右讲演的好习惯,有的语文教师不但自己提供话题,还积极发动学生定期提供热门话题,让学生将讲演与话题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并对优秀讲稿进行张贴、展览和收集、装订,这样取得的效果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然就比仅仅让学生上台讲一番话,锻炼一下胆量和说话能力要好的多。
总之语文课本的教学应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一样鲜活、生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要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注重对学生创新力的培养,要让我们的语文课本“活”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语文课的学习规律,讲究激发和引导的艺术,学会鼓励和赞美,让学生敢问、善问,让学生学会、更要会学。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接触面和知识面。
语文课堂教学要能抓住契机,激活思维,变直为曲,引人入胜;要能突出亮点,营造亮点;要让学生能真正切切地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情感态度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74
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这是当代教育界公认的教学理论。然而关于培养策略却众说纷纭,缺乏相对统一的培养模式。诚然这与不同的区域文化特征有着重要关联,然而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事实上中国教育模式下的高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具有高度的共通性。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在深入分析高中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策略的应用,力求通过培养策略转化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的态度与情感,强化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一、情感态度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
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它与语言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布卢姆所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Krashen的“情感过滤说”认为,有了大量合适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英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能变成语言的吸收。当学生拥有了积极的情感,如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强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大胆实践的精神等,输入的语言大部分会被内化和吸收;反之,当学生出现焦虑、烦躁、紧张、胆怯或厌倦等消极情绪时,人脑的语言习得机制就会对语言材料进行情感过滤。学生的消极情绪越重,情感过滤的量就越大,语言的输入率就越低。中学生英语学习中常见的消极情感有:害怕和同学或老师交流(性格内向),害怕考试(焦虑)或由于过分紧张而导致语言表达不流利。
在现实生活中,英语学习较差的学生,大多并不是智力水平低,而是缺少兴趣、信心或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课程标准》所列出的情感都是一些积极的情感,即有利于学习的情感态度,是实施课程标准应该发展的情感;对于那些影响学习的消极情感,如过度焦虑、抑制、过于内向、害羞、胆怯、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信心不足等,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的情感。
二、教师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是感情的体现。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对英语以及教师组织的相关活动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情绪。而在此环节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运用语言技巧、活泼多变的课堂形式以及多媒体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偶发性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来保持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学习兴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这习氛围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课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仅仅从书本上学习一门语言,对于学生来说不过就是学单词、背课文,无法融入情景中。课件能够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展示。在学习I’m watching这一单元时,现在进行时是教学重难点,通过课件上人物的动作,可以很清晰地向学生呈现看电视、打扫、读书这些知识点。除此之外,语言教学可以不拘泥于课本。学英文歌、模仿电影配音,都是很好的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而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较多的使用鼓励赞美的语言。在学生表现好时及时表扬,在学生有进步时及时赞扬,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要责备。因为学生很可能因为怕出错,怕丢面子,怕老师批评而是自己游离于活动之外。
教学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情感,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老师如产生了畏惧、厌烦,那么容易失去对他所教学科的兴趣。反之,如学生敬慕喜欢某个老师,课堂气氛就显得轻松活跃,学习兴趣也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感情投资,不要总板着脸,以权威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向学生传递亲切,信任的积极感情,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气氛中大胆,主动地学习英语。
三、把情感教育融入教材的讲授中
新的高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充满了人文思想,体现了寓素质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的编写理念。例如:通过对Trapped by Flood,Optimism Helped Us Persevere可以激励学生学习主人公的勇敢机智、坚忍不拔、在险境中求生存的顽强精神。Nelson Mandela,Bill Gates等课文中介绍的杰出人物为形成健康而有意义的人生观树立了榜样。教师要利用这些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学习感兴趣,视学习为生活的需要,把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成长和发展联系起来,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不仅能掌握英语语言,而且能学会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何与他人合作和交往。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针对高中学生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教师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1.人生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首先对全体学生的人生观进行全面的掌握;其次,在课堂或课外更多地与学生一起探讨人生的意义,在确保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纠正学生的思路,并与学生们一起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构建温馨的大家庭环境。
关键词: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能力
2010年苏州市中考刚落下帷幕。意料之中,语文试卷出了“名著阅读版块”的相关题目。不仅如此,2007年到2009年也都出了关于名著阅读的内容。的确,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甚至还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名著是要读的,也可通过考试来考查学生的阅读积累情况,但苏教版教材中还有“专题”这一板块,也是很好的阅读和教学材料。中考年年考名著,这不禁让我产生了疑惑:名著占分比例是否过多?这是否让老师和学生产生“专题”不重要的误会?那“专题”学习不就成了“鸡肋”了?其实,文学归根到底是“人学”,文学虽高于生活,但来源于生活。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名著阅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专题”也能做到,甚至在联系实际生活、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能力上更胜一筹。以苏教版为例,初中三年“专题”学习篇目依次是:
1.七年级(上):《狼》专题。
2.七年级(下):《荷》专题。
3.八年级(上):《长城》《汉字》专题。
4.八年级(下):《鸟》《叶》专题。
5.九年级(上):《气象物候》《广告多棱镜》。
6.九年级(下):《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我心中的语文》专题。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需要多方面的精神营养,专题正体现了选文的多样性与可读性。这些专题设置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综合的语文学习中提高语文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借此建立开放性的语文教材和教学新体系。苏教版选编的专题正体现了这个特点: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提高能力。
一、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是人文关怀
例:《狼》专题和《鸟》专题属于动物专题。学生们从《狼》专题中学到了与狼有关的成语、典故、故事,了解了狼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狼图腾、狼文化都有所涉及,甚至还联想到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现象,引发学生思考。从《鸟》专题中,学生们积累了咏鸟的诗句,了解了关于鸟的一般常识。动物专题让学生暂时不专注于课本,抬起头来,看向周围的生活,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关注人与动物如何相处,人与自然如何和谐,从而产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地球的意识。《荷》专题和《叶》专题属于植物专题,在两者的学习中不仅积累了诗句、古文,了解了荷和叶的各方面知识,更多重视诗人赋予植物的不同感情。让学生明白诗人为何要咏物抒怀、寄情于物,其实来源于对自身、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杜甫会发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其诗也被人称为“诗史”。特别是其中的名篇《爱莲说》,我在教学此课时不仅让学生欣赏关于荷的优美图片,还让学生了解文人情怀。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美好形象中,寄予了对正直高尚气节的赞美和洁身自好生活态度的表白。学生明白原来文人笔下的客观事物往往既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主观反映,也是作者价值观的体现。动物与植物专题让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花鸟虫鱼都与文学联系起来。看来,文学来源于生活,体现于此。
二、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更让人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
例:《长城》专题让学生不仅对长城历史、构造有所了解,更着重理解到长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爱国感情洋溢胸中,对劳动人民的智慧、付出的血汗有更深切的理解,也就更明白了七年级下册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中要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原因是为了让后人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借助它,学生获得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的陶冶,一种坚韧意志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三、不仅是知识,更是各方面的延伸
例:《汉字》专题不仅让学生了解了4种基本的造字法,了解汉字发展的基本过程,还着重理解了汉字作为汉民族精神家园的巨大价值。在教学“汉字”专题时,可以设计让学生感受汉字魅力的题目: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在感受汉字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的基础上,举例说明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例:“刑”本来是包含“井”和“刀”两个偏旁的会意字,“刀”跟刑法有联系,可用“井”一起表示这个字的字义就不大好理解了。可是一查就可以知道,原来,古代人们学会了打井取水,便依井聚居。“市井”(指街市)、“乡井”(指家乡)、“背井离乡”这些词语含有一个“井”字,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人们从井中取水时屡屡发生斗殴事件,所以就有人守在井边维护秩序。于是“井”和“刀”会意表示“刑法”。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感受了中国汉字的魅力,感受到汉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
四、生活中,语文无所不在,语文学习也无所不及
例:《气象物候》专题中的《看云识天气》和《大自然的语言》两篇文章启发学生理论运用于实际,思考生活中其他有关气象物候的知识,感受四时交替、万物变化,从中找寻和发现周围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统筹方法》专题更多的是能力的运用,死读书是不行的。这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思考方法在日常生活方面所起的作用,养成关注和不断改进自己学习方法、思想方法的习惯。在生活别是学习方面有很多的地方可以借鉴,对他们如何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很有启发。《广告多棱镜》重点要训练写做广告词的能力,其别要注意广告词的针对性和艺术性,同时也要训练学生对优秀广告词进行理解的能力。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这个更贴近学生。课件的运用,让学习容量更大,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了解更多,更感兴趣了。我让他们学以致用针对某些现象也拟广告词,倒也像模像样。例:“常来常熟常客隆,常熟常在我心中”洋溢家乡情。这也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出发,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如果能尽量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可接触到的内容联系起来,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汇成回味、思考
例:《我心中的语文》专题,让学生回顾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基本情况,小结取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因势引导学生理解“世界上有些东西常常是在将要失去或失去的时候,才感到它的珍贵”这句话蕴含的哲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好语文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对语文的感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
动性。
初中语文专题的长处不止以上这些,专题学习能促进学生言语活动、运用、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形成语感,进而形成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专题是积累,为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能力打下基石。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学生们知识,而应该让学生在掌握已有知识基础之上,通过自己的理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地学习新知识,拓展自己的能力,这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异曲同工之处。我认为专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能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增加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倡导教学的个性化,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崇尚个性,注重创造正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学中如何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的话题。语文教学个性化是一抹充满生机的绿意。本文对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个性化作一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个性化 学生
在各基础学科中,语文是最能够体现个性,最适宜培育个性的学科。从教学的对象来看,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是个性化的活动,语文学习的本质是“习得”的过程,它必须建立在对学习素材的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情境进行经验的联系和扩展,完成语言意义的理解和建构,然后通过适当的方式强化进行语言的规范和积累,最后在实践运用中实现内化和掌握。从教学的内容来看,语文教学所凭借的语言材料,既包容古今中外,涉及天文地理,又饱含作者的知情意理,喜怒哀乐,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由于学生兴趣爱好不一,思维情感活动样式各异,知识经验深浅不一,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阅读后获得的感受自然各有差异,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纵观语文学科教学,个性化教学无疑是一抹充满生机的绿意。本文对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个性化作一探讨。
1 注重主题简约化的预设。穿过复杂,才能走向简单。语文教学原本不需要那么的复杂,简单会让课堂焕发出迷人的光辉。
如在教学《景阳冈》一课时,我先播放《好汉歌》,接着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称得上‘好汉’?”再把问题集中预设到“武松是怎样的人?”这一主题的讨论上。学生从文本的字句中寻找答案。刚开始,许多学生片面地认为武松是个勇敢的人、机智的人,随着讨论由表及里的深入,有的学生开始觉得武松是个固执的人,多疑,死要面子……最后学生才得出一个较为一致的结论:在不同的地方优点可能会成为缺点。缺点可能会成为优点。我们所剖析的就是武松的性格怎样推动他一步步成为英雄的。人无完人,英雄因为他的优点而可敬,因为他的缺点而可爱。
2 注重文本多元性的解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具有浓郁的人文性、多彩的情趣性和丰富的生活性。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触摸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对文本产生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表露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学生流露自己的情感。在自问中自读,在自读中自悟,在自悟中自得。如此,使课堂教学少些灌输,多些交流;少些做作,多些真实。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读出了疑问。读出了意蕴,读出了自己的独特感悟,也读出了语文课堂行云流水般的乐章。
以苏轼《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为例:这首诗按传统教学要求意在揭示一种哲理,是说不跳出事物的圈子,是很难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正如站在庐山之中看不清庐山一样。有的学生却能从诗的题目《题西林壁》入手进行分析,认为苏轼对佛学颇有研究,在佛家寺庙的墙上题这首诗,实际上是赞美佛子们置身世外,才能看破红尘地超越地位,这样一来,寻找到了新的切入点,便从哲理入佛理,又深一层理趣。改变了以往阅读教学中将文章中心思想概念化、单一化的做法,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充分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
3 注重师生互动性的交流。教学活动的全部意义在于“有目的地引起学习”,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教之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绝不是简单的信马由缰、放任不管。
如在教学说明文《鲸》一课时,我先向学生抖出“包袱”:“关于鲸的知识,同学们都已了解。你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如果还要老师重复地教,你们觉得有劲吗?”学生回答:“没劲。”然后我请学生打开课本,把这篇课文看一遍,根据课文后面练习题的要求想一想:练习题要求我们掌握的知识哪些可以不教?学生在思考之后进行了多样的表述,许多学生认为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可以不教,并说明了理由。这样教师“可以不教的”自然不会主动去教,而实际上是由学生来“教”。“需要老师教的”,较有难度的问题,如列数字说明方法中的约数和确数的区分。也不必先入为主,强为人师。我组织大家讨论、争鸣;对确有疑议的地方,鼓励大家大胆质疑,侧面求解。教师始终掌握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和节奏,及时地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帮助。
4 注重个性生活化的感悟。上课听分析对答案,下课做习题,已经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而这些分析和练习。无非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好端端的文章碎尸万段。“读书人”不读书,不体验生活,全成了“习题人”。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行文化实践之旅,是我班教学的一大特色。通过旅游。同学们与古人、名人、伟人的距离拉近了,对他们的诗文著述有了直接具体的感受。人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
如在学习了《赵州桥》后,我们有机会借社会实践和学生一起去考察了洛阳古桥,因为要写专题,学生借来皮尺,一本正经地测量,了解筏形桥墩的作用、运用潮汐吊装条石、种蛎法这种生物工程在造桥史上运用等,还到乡间询问蔡襄建桥的历史。欣赏了词、书、碑“三绝”的《万安桥记》,请老人讲述传说中那个很美的“月光菩萨”的故事,还找到了传说中井口不断冒出木梁的古井禅寺……家乡的山山水水一次次留下了学生和教师探寻文化的足迹,这并不是单纯的游玩。学生循着名士大家的文字和足迹,在以山水自然为师的天地大课堂中,心驰神醉。
关键词:隐喻;翻译美学;审美价值;审美再现
作者简介:赵晓(1987-),女,广东肇庆人,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衡阳 421001)刘祥清(1967-),男,湖南祁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教授。(湖南 长沙 410205)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121-02
隐喻在英汉语中大量存在,极大丰富了这两种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修辞手法。《修辞学发凡》是我国现代较早对修辞进行研究的专著,其中对比喻和隐喻都进行了定义,并这样论述譬喻“格的成立实际上是共有思想的对象、另外的事物和类似点等三要素”相互联系。[2]而西方语言学家[1]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理解隐喻本质,认为隐喻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认识和解释另一类事物,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过程。实际上这两种说法是一致的,说明了隐喻“远远不止是一种修辞手段,实质上是人类思维及认知的普遍方式”。[10]由此可见,英汉隐喻思维模式存在共性——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另外的一事物来描述所要表现的事物。
正是英汉隐喻思维的共性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较为完整地传递隐喻之美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简要地说,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就是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从而使人得到审美愉悦的事物。”[5]一次成功的隐喻翻译实践包括两个方面:再现源语的审美价值、满足翻译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再现源语的审美价值和满足翻译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是译者的终极目标。再现源语中的审美价值,是实现源语与目标语审美效果最大限度的审美等值,是译者检验译文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本文主要探讨了英汉隐喻审美价值之异同,鉴赏分析隐喻翻译中隐喻之美的再现两方面。这两个方面联系紧密,理解英汉隐喻审美价值之异同是前提,再现隐喻之美是最终目标。只有充分认识英汉隐喻各自的审美价值和它们的异同,才有可能在翻译实践中完成审美再现。
一、英汉隐喻的审美价值
英汉隐喻的思维模式和语言功能存在着共性,有些隐喻为双方理解和接受,个中的审美价值为双方所认同并产生美的愉悦。英汉隐喻审美价值上存在共性,具体表现为本体、喻体、喻义三者的完全相同。
例1:Fresh blood was brought into the company through appointment of younger men to important positions. 由于任命了一些年轻人担任重要职务,给这个公司注入了新鲜血液。
例1中,由于英汉隐喻的本体、喻体、喻义完全相同,所以译文读者和源语读者的审美感受也十分接近。诸如此类的还有: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自食其果(eat fruit of one’s own doing)、雷鸣般的掌声(a thunder of applause)等。
由于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等差异,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有所不同,对隐喻的理解就存在民族差异性。英汉民族理解上的差异导致双方对事物审美价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喻体不同、喻义相似
关于西风和东风的喻义便是这方面非常典型的例子。由于地缘差异,人们对东风、西风产生了不同感知。西方人眼中的西风是带来无限生机、引来春天的温暖之风。在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西风还具有横扫枯枝败叶、掀起巨浪的磅礴气势,是革命的象征。但在中国人眼中,使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风是东风。东风是摧枯拉朽、唤起民族觉醒的象征,具有革命意义。当用中文的东风和英语的西风进行比较时,虽然喻体不同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同的喻义。
2.喻体相似,喻义有别
在英汉隐喻中,喻体相似而喻义有别的例子非常多。如在中国文化中,立喻较多的褒美之物——“龙”,它是帝王的象征,如“龙颜”、“龙袍”;而“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一系列的比喻都是赞美之词。在英语中,“龙”却是一种恐怖的怪物,没有美感可言,常用来比喻邪恶势力。比如说“Her mother is a real dragon”,其意思是“她的母亲待她像个恶魔”。[4]汉语中并无此立喻。
综上所述,隐喻中蕴含的意义和情感信息在某个语言体系的使用者中能产生美感愉悦,具有美学价值,但是对于另外一个语言系统的使用者来说却没有产生同样的美感效应,甚至出现反作用。只有充分了解两个语言系统的使用者对事物的审美有何异同,才有可能正确地、较为完整地再现个中蕴含的美。
二、隐喻翻译的审美再现
翻译的审美再现是“将内省的理解(SL)内涵转化为外显的直观形式(SL),为源语找到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6]对英汉隐喻的美学价值进行剖析和探究属于内省理解过程的一部分,而审美再现则是翻译审美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认为英汉隐喻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突显以下三种形式的美,通过分析鉴赏,有助于译者更好地把握隐喻翻译的审美再现。
1.简洁美
隐喻表达在英汉语中都有许多约定俗成的固定格式,英语中包括词组、习惯语、俚语;汉语中包括固定词组、成语、歇后语等。这些固定形式言简意赅,十分便于记忆、沟通、传播,也正是这种简洁之美使隐喻使用频繁,为人们所乐于使用。而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源语的简洁而不失其原意,是译者隐语翻译实践的首要任务。有许多隐喻翻译的成功例子比较完好地再现了隐喻的简洁美。
例2:My mind is in a complete haze.我的头脑完全糊涂了。
例3:I have only a misty idea about it.我对此仅有一些迷迷糊糊的想法。
例4:I am a little fogged by these instructions.我对这些说明有点迷惑不解。[8]
英语常用haze,fog和mist等与雾有关的词比喻迷惑的情感。它们寥寥数语、言简意赅,将抽象的情感变得生动具体。例3和例4的翻译用了中文四字格,不仅把原句意义完整表达出来,而且简单明了,再现了原句的简洁美。但没有将原句中与雾相关的意义呈现给读者,实乃美中不足。笔者更欣赏对例4进行这样的改译:我对这些说明有点如坐云雾之感。汉语中就有“如堕烟海”、“如坐云雾”、“云里雾里”等形式的固定隐喻,和英语中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改译更为生动形象,十分成功地传递了源语的简洁之美。又如:He gave a wintry smile(他发出了冷若冰霜的微笑)。[8]运用中国成语四字格富有韵律、简洁明快,成功传递了源语的美感。
2.音韵美
“英语韵之美,其半壁江山归功于Alliteration(头韵)。”[7]头韵为英语的美感贡献了不容忽视的力量。英语隐喻表达中不乏头韵的存在。本文特以头韵为例,赏析英语隐喻的音韵美。
例5:He was breathing fire and fury.他无名火起。
例6:to carry coal to Newcastle.多此一举。[9]
例7:swan song.最后的作品,最后的言行。[3]
上述例子中带有头韵的短语朗朗上口、形象生动,相应的翻译虽不失精炼,但失去了头韵的音韵美,是翻译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美感磨损,不可不说是翻译中的憾事。虽然汉语修辞里没有头韵辞格,但是汉语里大量存在的叠音词、双声、迭韵、摹声词、四字结构、排比、对偶等都具有音韵美,翻译时很好地补偿了英语头韵的艺术效果。汉语中很多带有隐喻的四字格,如:沧海一粟(a drop in the ocean)、空中楼阁(a castle in the air)、金玉良言(golden saying)等。四字结构的成语简洁轻快,内涵丰富,富有美感,然而翻译成英语则变得平淡乏味,逊色许多。
3.诗性美
诗性的语言是富有音乐美、辞藻美、意境美的语言。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幽默、生动、意味深长的语言,其作用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人印象深刻。隐喻富有诗性美,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洋溢着诗歌般迷人的魅力,让人读后难以忘记。
例8:The light music of whisky falling into glasses made an agreeable interlude.(James Joyce)注入酒杯的威士忌就像轻音乐成了宜人的插曲。
例9:His eyes were bent fixedly before him and throughout his whole countenance there reigned a stony rigidity.(Edgar Allan Poe)他的眼睛紧盯着他,一脸严肃得像石头。
例10:…a succession of startled substitutes had stood before them, ducked, winced and fled.一连串吓坏了的代课老师曾站在他们的面前,像鸭子一样闪避、退缩,然后就逃走了。[4]
上述例子中英语隐喻的表现形式都没有依照传统的“A is B”的形式,而是丰富多样的。由此说明,隐喻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结构,是一种超乎常规的语言现象,是特定语言环境中词语的异常搭配。正是隐喻表现形式的自由性让其丰富多彩,富有诗性美。译者把隐喻所隐含的信息通过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进行了一种综合处理,或将喻体和本体都显现出来,或灵活地将隐喻转换成明喻。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不但没有磨蚀源语的美感,而且成功再现了源语中或诗意或生动或形象的语言美感。
三、结语
英汉隐喻用各自相似或不相似的经验,以各自相同或不相同的视角,在事物之间创造出奇妙无穷的类比与联想。正是这种创造的相似性推动了人类思维和语言体系的发展,使语言世界如此变幻莫测、丰富多彩、美妙绝伦。隐喻的独特魅力使得翻译工作既有挑战性,又意义重大。通过认识和鉴赏隐喻的简洁美、音韵美、诗性美,有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隐喻的内涵,有利于译者能够完整地传递源语的美感。同时面对语言形式丰富的隐喻表达,巧妙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也有利于译者成功传达源语的美感。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Americ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程同春.英语隐喻的思考与翻译[J].北京:中国科技翻译,2005,
(5):36-40.
[4]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5]刘宓庆,章艳.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6]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上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7]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8]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