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会欣赏作文

学会欣赏作文

时间:2023-05-30 09:12: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会欣赏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会欣赏作文

第1篇

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当面对着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已呢?

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在历史的进程中闪着文学的光,并且这片光芒不是仅有亮度上的耀眼,更是有色彩上的眩目——因为海的多变。但当面对这片蓝色之时,我们又如何能够只专注于它的磅礴、它的孤傲、它的宁静呢?曹操的壮志,李白的才华,张九龄的妙句不是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我们的肯定和我们的继承?大海成为古典文学众多意象中的闪亮一点,它的价值又岂止是它的多变?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海一般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灿烂文化,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传统的民族的子子孙孙,我们的目光不该仅留在海水表面。

海的能量不仅蕴藏于中国古典文学,它于全人类的艺术领域都有着巨大贡献。当莫奈怀着对自然的膜拜与对光的独特认识画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日出之海,当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澎湃的海洋作着殊死搏斗,当贝多芬聆听内心汹涌的潮声谱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之曲……艺术家面对大海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不只是海水还有宇宙万物,他们听到的不只是浪声还有心潮起伏。他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海,去感悟人类世界,于是他们为人类留下的艺术珍宝又如何能用海水去度量?无论是印象画派还是《老人与海》抑或《命运交响曲》,这些诞生于海又比海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文化,值得全人类去传承发扬。

文学与艺术在海的渗透中格外鲜活,而我又由此想到了人类更本质的东西——那便是人性。也许雨果那句“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但在充斥了现代科技的今日社会,人性似乎重新回到一个需要被讨论与审视的高度,曾有人提出所谓“鱼的哲学”——能够随波转向便是适者——适者生存。但大海给予我们更坚定更值得钦佩的礁石。礁石任由海水冲刷,我自巍然不动,当潮水逐渐退去,显露的才是真我本色。每个人的心均是一片大海,做鱼还是礁石是处世哲学的选择,而勿庸置疑的是,礁石比鱼更长久。

其实大海给予我们的远不止文艺哲学,或者说文艺哲学中包含的远不止在海。但面对海,马尔克斯的冷峻,富恩特斯的磅礴,鲁尔弗的神秘,柯塔萨尔的细腻都一一浮现,我们可以听见来自先人们的呼唤,以及内心真正的自我。

初二:雨琦之翼

第2篇

羊在草地上吃草,抬头望见了在吃树叶的长颈鹿(以下简称鹿),显出了鄙夷的神色

羊:唉哟哟,这是谁呀,人高马大的站在那儿?我真是第一次见到长着这么短的角的家伙!

鹿:(不服气)什么,你那么小的个儿还敢跟我比。(他瞅了瞅一旁的象)这个大家伙颈子也真够“长”的!

(大象知道他是因为比不过羊才扯到自己头上的,他用自己长长的鼻子摸了摸自己粗壮的颈子,“是呀,我确实是没有颈子呀,可我决不能输给别人。”他抬头望见了一直在树上看笑话的猴子)

象:(甩了甩自己的长鼻子)看我的鼻子——多长,你们谁能比得过我?

羊:(慌张)我的角有嗅觉功能,不需要鼻子。

鹿:(把长长的颈子伸来伸去,故作镇定)我有这么长的颈子,有什么地方看不到?还需要那么长的鼻子干嘛?

(大家的目光全都转向了正在吃香蕉的猴子)

羊:(看不起)只有这个小东西才需要鼻子,但独独只有他没有长鼻子,只有个“小圆点”!

羊、鹿、象:哈哈哈!

(猴子生气极了,丢开了手中的香蕉,扑倒在山羊的身上)

猴:(尾巴摇来摇去,两只手揪着山羊兔子似的尾巴)是吗?你觉得我的鼻子是“小圆点”,不过我觉得你的尾巴更像是“小圆点”,而且还是“小小圆点”。

象:(笑)是呀,我怎么才发现呀,哈哈哈哈,太可笑了,哈哈哈……

(在天空中飞翔的小百灵鸟实在看不下去了,她飞下来落到了大象的头上)

鸟:(看着象)大象伯伯,虽然您的颈子没有长颈鹿叔叔的长,可您有一个无人能比的长鼻子呀!(看着猴)猴子哥哥,虽然您的鼻子没有大象伯伯的长,但是您有一条到处可以帮您翻跟斗的尾巴呀!(看着山羊)山羊爷爷,虽然您没有猴子哥哥那样长的尾巴,但是您有那双又尖又锋利的角呀!(看着长颈鹿)您也一样,虽然您没有像山羊爷爷那样的角,但您有那顶天立地的颈子呀!

(也许是因为百灵鸟那轻脆的声音打动了他们四颗心,他们互相你望望我,我望望他,他望望你,再看着自己,他们此刻才明白,什么叫做“欣赏”,而什么又叫做“欣赏别人”)

第3篇

人生在世,有很多时候不得不受到各种人的评价,这些评价有好有坏,无论感彩怎样,这些全都是他人的看法,全都是他人的评价,只有做好自己,学会欣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欣赏自己,会让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自己看得见自己的优点,才会每天都自信满满,心里充满了阳光,看待世界的眼光也会充满爱意,为人处世也会让他人觉得如沐春风,别人的心里舒服了,回敬自己的也是善意。

欣赏自己,会让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不会因为一点点不顺心,一点点不如意,打消掉内心上进的小火苗,反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才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欣赏自己并不是自恋,也不是所谓的自负,欣赏自己是一种美德,这样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好。

第4篇

内容摘要:学生们写考场作文,为了能在短时间内理清写作思路,可以采用设立中心句的写法。在作文中,为了更好地突出写作意图,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来细化、阐释写作意图,这每个角度、每个侧面、每个层次就是一个中心句,本文介绍了如何设立中心句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考场作文 中心句 方法

如何写好考场作文的中心句呢?我认为设立中心句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方式切分法。这种方法就是在确定写作意图之后,探寻解决写作意图中提出的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标志词是“需要”。如:命题作文《战胜压力》 我们可以围绕“怎样战胜压力”提出解决问题的三种做法,这三种做法即为三个中心句:战胜压力,需要淡定从容的态度;战胜压力,需要执着顽强的精神;战胜压力,需要灵活机智的策略。

二、作用、意义切分法。这种方法就是以写作意图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下会产生的结果、价值、作用、意义及影响,标志词是“能、使、让、才能”等。如:命题作文《正确认识自己》 我们可以围绕“正确认识自己”去探寻正确认识自己的结果。由此可得出以下中心句:正确认识自己,能让自己走出迷惘,驶向光明未来;正确认识自己,能挖掘自己的潜能,提升自己的价值;正确认识自己,能拒绝诱惑,留下千古美谈。

三、内容切分法。这种方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或标题确定的写作意图用句子表述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可涉及到哪些方面,然后将这些方面补出来或具体列举出来,即为中心句,标志词是“是”。 如:命题作文《语文的魅力》此题的写作意图是赞美语文有着无穷的魅力,我们可探寻语文有着哪些魅力?于是可得出以下中心句:语文的魅力是精;语文的魅力是博;语文的魅力是思;语文的魅力是美。

四、地点切分法。这种方法就是在确定写作意图之后,探寻在不同的地点人们所采用的解决写作意图中提出的问题的不同的具体措施和途径。如:命题作文《古人的魅力》我们可以在确定写作意图后,探寻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有何不同的做法,以及有何不同的魅力,由此可以得出以下中心句。乌江畔――我看到了项羽的壮美,也看到了他的魅力;古案前――我看到了司马迁的执着,也看到了他的魅力;灯光中――我看到了介子推的忠孝,也看到了他的魅力。

五、引用诗词名句切分法。这种方法就是在设立中心句时巧妙的引用古诗词名句,来使语言富有意蕴的方法。如:命题作文《欣赏》 我们可先将“欣赏”扩充成一个句子“学会欣赏古人”,再探寻“古人”可涉及哪些人的哪些方面?通过引用古诗词可得出以下中心句:欣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欣赏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旷达;欣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

六、综合法。这种方法就是综合使用以上七种方法中的两种或三种设立中心句的方法。如:作文题《收获友谊》运用引用诗词名句切分法和作用、意义切分法可得出以下中心句:友谊能带给你“待到重阳日,还来就”的不舍之约;友谊能带给你“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慰藉;友谊能带给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作文题《垒高自己》运用引用诗词名句切分法和内容切分法可得出以下中心句:垒高自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心态;垒高自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坚持精神;垒高自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壮语。作文题《学习的境界》运用引用诗词名句切分法和方式切分法可得出以下中心句:“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学习需要我们不断去观察,体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学习需要我们不断去质疑,去实践;“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去领悟。作文题《珍爱生命》运用方式切分法和作用、意义切分法可得出以下中心句:珍爱生命,需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能试着完善自己,善待别人;珍爱生命,需要学会放大自己的优点,才能试着欣赏自己,感恩社会;珍爱生命,需要以乐观的心态应对不如意,才能试着搏风击浪,迎战挫折。作文题《欣赏》运用对象切分法和作用、意义切分法可得出以下中心句:我们应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能使我们充满自信;我们应学会欣赏朋友,欣赏朋友,能使我们感受到生命因友谊而美好;我们应学会欣赏对手,欣赏对手,能使我们发现不足,不断超越。

作文的内容比形式重要,但适当运用技巧来理清作文思路,在考场上写出内容和形式兼美的好文章,一定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获取卷面高分。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第三初级中学

第5篇

绿色评价,以儿童为本,遵循儿童的身心规律,着眼于儿童的可持续发展,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作文,用赏识的方法激励儿童。它关注评价标准多维度,评价形式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关注儿童个性差异,关注作文过程发展,充分挖掘儿童写作潜能,有效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关注个性差异

杜甫在《蜀相》中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诗人用敏锐的眼光欣赏台阶的小草,从中发现了独特的春情春意。绿色评价,倡导老师也要有诗人的眼光,诗人的情怀,去发现、欣赏、呵护每个儿童的习作。淡化统一的目标,关注儿童的个性差异,关注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儿童个性化的价值取向。因材施教,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提出适合发展的具体建议。

二、关注过程发展

1. 关注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绿色评价淡化习作结果,关注材料获得过程的评价。通过积极的评价引导儿童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学会从生活中选取有趣的、有感的、印象深刻的或者新奇的作文材料。通过观察、调查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习作材料。

2. 关注习作的修改过程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儿童习作还应关注儿童作文的修改状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应关注儿童在习作前有无起稿,有无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意见,有无认真阅读他人的评语,别人提出的合理性意见是否采纳,修改前后是否有明显的进步等。

三、关注形式多元

绿色评价试图改变传统的教师“裁判式”的评价形式,改变过去儿童一味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让学生、教师、家长成为参与评价的三大主体。

1. 自我评价

文章修改完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这是个好习惯,要跟平常说话一样地念。习作完成后,应首先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自行修改,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问题,进而反思,自我改进。

2. 互相评价

学生有了自评自改的基础,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互评互改,可以用同桌互评、四人小组互评、自由找同伴互评。引导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先说说“欣赏点”,找出每篇作文的闪光点,由衷地赞扬对方,再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习作要求,提醒对方怎样写会更妥当。这样,互评互改,学会了欣赏,增进了友谊,而且培养了合作意识。

3. 教师评价

让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用欣赏的语气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和孩子们一起修改文章,并在共同修改过程中,授予孩子们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使得儿童学会修改,学会评价。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这一过程监控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儿童作文自改和互改进行认真检查,即:评价得怎么样?改得怎么样?并通过星级、奖章、评语,及时表扬和指导,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

4.家长评价

定期把习作带给家长,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自己孩子作文的评价,这样,不仅可以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如写作态度、写作习惯等,更调动了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

四、关注方法多样

1. 评语激励

采用个性化、有针对性、多角度的评语对学生习作加以引导。有肯定赞美性的,有指导提示性的,也有情感交流性的,还有启发探究性的等等。

2. 优点单

收集、罗列习作中优美的句子、段落或观点等加以表扬。

3. 作文相册

也称作文成长册,搜集儿童平时的习作,每次习作的准备情况、态度记录及老师、家长、同伴修改反馈的情况,评价等级等,全程记载儿童作文的动态发展过程。

4. 佳作亮相

第6篇

“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之源。欣赏者必具宽容之心,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则发起奋上之心,上进之力。”这是《欣赏是一种善良》文中的一句话。

虽然只是浏览了一番,但我总是难以忘怀。我也常想:生活需要欣赏吗?

林清玄在当记者时,曾经细致地报导过一个小偷在公车上作案的手法,还在最后感叹道:像这样心思如此紧密的小偷,如果干点别的,我想他一定会有所作为吧!正是这句话,使那个小偷金盆洗手,他还立意要重新做人。最后,他终于换骨脱胎,现在说不定还是北京的哪间羊肉火锅城的老板呢!他写了一封信给林清玄,非常感谢他的指引。要是没了林清玄对他的欣赏,他还会有今天的一切吗?

不再说别人了,我自己也曾有过当被欣赏者的滋味。我记得那是个晴朗的夏天,在这炎热的日子里,我却感觉不到一丝的暑气,心里总是凉丝丝的,因为我得到了别人的欣赏。在以前,我就已经非常喜欢写作文,常常一有空,就拿起笔写上一两篇,刚写完,就发表了我的作品,让哥哥看看,但是每一次都只是引来哄堂大笑,说我的作文不符合实际;则有时又遭来批评,说不要写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要写的是激人向上的、有意义的。其实,我只是写出了我想到的、体会到的一切,但事实看来没人能看到我内心的世界。在我抱着这寂寞踏上了岁月的步伐的同时,也踏上了当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路程,作文的难度也当然提高了。有一次,老师对我说:“你的作文写得挺好的,要是你能一直坚持着这种‘状态’,一定会有所提高,把挺好变成更好。”这些话成了我精神上的支柱,嘿!毕竟有人夸我了!我保持这“状态”下去,果然,写作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也算是成功了。被欣赏这种滋味可真不错!

要是没了老师的欣赏,我还会有提高吗?其实,欣赏正是一种鼓舞,有了这鼓舞,也许就有人会面临成功。学会欣赏吧,让这世界多一份微笑,少一份怨念,让微笑灌溉这个世界吧!在学会欣赏的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只要有“功”,就一定会有“成”。

瞧!生活中有多少人当过欣赏者与被欣赏者。可见,生活中需要欣赏。

六年级:沉默的冰咖啡

第7篇

[关键词]:写作素材 兴趣 写作水平 日记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以培养学生有一双慧眼,积累写作素材,从广泛的阅读中积累,从生活的小事中积累,走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之路,让学生把作文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做到有感而发,有词汇可用,有内容可写,提高作文的水平。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拓宽视野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阅读教学中有指导作文的因素,作文教学中有指导阅读的因素,二者共同承担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任务。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体味课文中的语言及蕴含的丰富情感,从课内阅读中积累。另一方面,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我们从三个层面开展读书活动。

1.进行“主题读书活动”活动

“主题读书活动”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围绕课本的主题推荐一组文章;二是教师有目的的推荐学生阅读课文中作家的其他作品。由彼到己,产生情感共鸣,丰富情感体验或拓宽知识视野。三是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阅读。

2.推荐书目

此外,为提高读书的质量,让孩子真正有些文化积淀,我校对1~6年级实行分层推荐图书,有选读书、有必读书、寒暑假读书书目,使每个孩子每学期都能踏踏实实地读几本书。

3.开展学科大阅读工作

结合学科特点,给学生推荐书目进行阅读,使孩子的阅读面更广阔。

二、在日记中,定格“小镜头”,乐于表达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写文章就是写生活。跳出课堂小圈子,到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正如叶圣陶所说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样的文字。学习写作的功夫全在课外,丰富的知识、阅历、经验、感受,才是写作最重要的根基。曹雪芹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为此,作为教师,平时就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并适时指导。因此,还应重视让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参与生活、劳动、游玩、采访、家庭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动脑、动口、动眼、动腿,让孩子们直接体验生活,捕捉新形象。然后,再将这些习作的素材在日记中保存,使生活镜头定格,这些素材都是学生作文的材料。

1.在形式上,体现一个“美”,让学生喜欢自己的日记本

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自己的日记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图案,给自己的日记本起个好听的名字,再配上插图。看着就赏心悦目。

每个人的设计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培养爱写日记的兴趣,就先从喜爱自己的本子开始。

2.内容上,落实一个“真”,写自己的生活与感受

日记就是我们的生活,就是自己情感的抒发、心声的流露。它的内容宽泛,可以写内心的世界、可以写事、写物、写景、还可以抒情、可以写想象的、写梦境,丰富多彩,什么都行,它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写出儿童纯真的情感。从记日记中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表达生活

三、在习作中,拓宽思维,学会表达

1.在习作指导时激感,导之以法

作文教学,应该有两重意义。一是具体方法的教授,二是写作情感的诱导。这二者比较,如果单纯着力于语言文字的斟酌与推敲,而放弃思维情感在写作教学中的诱导和训练,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如果单纯注重情感的激发,忽视写法的指导,那么造成学生在写作技巧与章法上的不足。所以,我们认识到,这二者并重,不能厚此薄彼。

2.在讲评中指导,学会欣赏与修改

学生作文前,老师一般都先进行指导,然后习作。但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路,有时也可以先给个题目,然后再写,学生成文后,老师结合学生习作,在讲评中进行指导,再一次地拓宽习作思路,同时在赏析中学会如何去欣赏e人的文章,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

作文讲评的讲评点落在哪里,要与作文的指导点重合,相互映照,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评改。

3.注重激励,感受成功,激发习作潜能

(1)批语激励。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去品味学生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目前,我校在作文批改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不写总批,重点写眉批、肩批,通过眉批、肩批,让学生具体地知道自己哪里写得好,哪里需要改进。

(2)分数激励。我们知道,相对评语来说,学生也注意习作的分数,特别是小孩子。因此,在作文评分时,我们除了“横向比较”外,还注重了“纵向比较”。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在和自己过去的比较中,如果有进步,就可以给高分,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要被别人超过的压力,促使他们去努力提高习作水平。我们也很重视学生作文的修改,倡导加分鼓励。

于永正老师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即使没有优点,教师可以制造优点,那是老师一句话的事。”于老师给孩子的作文分数是100,120,130,为什么不能给高分呢,高分代表的是一种认可。

(3)发表激励。作文写出来,不是只给老师看的。我们认为,给学生写作动机以最大的鼓励就是发表,下面谈谈我校三个层次的发表:

A.班级发表。其一,是班级出集子,个人整理出集子,(举例)进行交流展示。其二,开辟班级的墙壁文化,举例:低年级“写话小作坊”展示,(展示作品);3~6个“文采展示台”“我是小作家”等(作品展示)。

B.学校开辟“佳作欣赏”专栏,定期出版,每学期出6~8期,作品来源是各班推荐,(展示图文并茂的习作)。

第8篇

一、综合评价,突出讲评重点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作文的全面总结。在讲评前,教师要善于做统计和分析工作,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总结训练目标的完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虽然作文讲评的范围比较广泛,但讲评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一定要突出重点,重锤敲打,使学生印象深刻。讲评的重点既包含作文基础训练方面的要求,又包含学生实际作文中的共性问题。教师要把作文的训练要求与作文实际结合起来,以训练重点为出发点,概括、分析、总结学生作文中的写作方法、思想表达、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重点剖析中,掌握写作规律和写作技巧。这种讲评给学生指明了修改的方向,减缓了学生修改习作的坡度,为学生修改作文铺好路,架好桥。

二、凸现自主,点燃自信火种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在作文讲评时,教师要树立以发展为主的评价观,让学生经历发现与吸收、鉴赏与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树立学生“我要写,我能行”的自信心。

1.声情并茂读佳作。每次讲评课上,教师可以从学生作文中挑选几篇比较优秀或进步较快的文章,让小作者到讲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作品。美文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受到了美文的熏陶,感受到了审美的愉悦,所读文章在学生内心打上深深的烙印。

2.畅所欲言评佳作。小作者朗读完自己的作文后,老师就组织全班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地点评习作,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和展示口才的机会,让思想的火花在这里交汇和碰撞。同时,教师要恰当地点评,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儿童好胜心强,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入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竞争趋势,激发写作兴趣。一学期下来,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文,作文成了全班学生都关注的一件事。

3.自改互评共进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教师是批改的主体,忽略了新形势下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独霸话语权评点学生的作文,不论是详批还是略改,均会弱化学生的兴趣,是一桩“力大作用小,出力不讨好”的事。其实,美文鉴赏,不仅是一个欣赏、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修改、总结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欣赏了别人作文的独到之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作文的不足。在自改自评环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认真阅读自己的作文,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改正字、词、句、标点的错误;其次根据主题对句段进行增删或调整;最后自我评价此次作文的得与失。学生通过自改自评,逐步养成良好的作文修改习惯,切实提高自我修改能力。互评互改的环节,一是帮助对方纠正自评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和更正,并填写在作文评改记录里;二是针对对方的作文进行局部赏析,并写出体会;三是结合评改的切入点,写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评语,并给出一个合理的等级。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学会了鉴赏,学会了积累,学会了合作,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三、评语激励,体现人文关怀

学生作文完成时,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来阅读它,用满腔的热情夸奖它,用真诚的心灵感悟它;始终坚持激励性原则,注重作文评语的多样化,在评语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富有激励性的评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对于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我采用协商性的评语,在与其共同探讨写作方法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这样的评语激励了学生奋发向上的心性,从而写出具体、生动的作文。

对于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当学生一个词用得准确恰当,一个句子写得特别精彩或某一段话写得紧扣习作要求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及时表扬。教师富有激励而又充满关爱的点评,使学困生看到了希望,让一些中等生得到了提高,还激发了作文水平高的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创设机会,品尝成功喜悦

获得成功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最佳途径之一。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展示的舞台,每周开设一次佳作欣赏课,让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发挥特长,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开辟“作文墙”,进行优秀作文展读,评选“作文新星”;利用班级板报开设“佳句欣赏栏”,发表学生习作中的优秀句段……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第9篇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 张潮(清)

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有两则材料组成的材料作文题,审题时要注意找到两则材料的共性,探讨材料的寓意,进而确定作文的写作角度。本题两则材料的共性比较明显,就是强调要学会倾听,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由此,可得到如下参考立意:

(1)学会倾听自然,回归自然。(2)要善于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活在当下,感知生活的美;做一个有生活情趣,趣味高雅的人。(3)学会倾听他人,顺利沟通。在人际沟通中,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有一方信息的传达,即使在以传达为主的一方,也会因为接受方的不同表现而调整自己的传达方式。因此,无论我们作为表述者还是作为接受者,倾听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效倾听的结果: 倾听可以有效地缓和冲突,化解矛盾; 倾听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倾听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目的和愿望。

从文体上看,本题没有限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优秀作文】

学会倾听,人生处处是风景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世上多了几抹绿意,夏风清凉,花朵娇艳,听着蝉声愈显林木幽静,秋夜星垂原野,更有虫鸣此起彼伏;冬日白雪皑皑,雪花飘飘,一片安然与宁静。四季各有风景,只有学会倾听,回归自然,才能体会到人生处处是风景。

鸟声、蝉声、虫声,学声,这四季的韵律在快乐的人耳中有如四季的绝唱,但在抑郁的人听来则有如嘲哳的噪音。看黑白子在棋盘上组成的玄妙图案,看月下吹箫人衣袂飘然,看松涛随风荡漾,看瀑布三千尺飞流直下,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和谐美好,沉闷的人看到的却是毫无新意的图景。景色依旧,只是观景的人有所不同,这景色也就显得不一样了。

人生处处是美好的风景,学会倾听,回归自然,每一颗乐观向上的心都能感受到,每一颗童心未泯的心都能寻找到,每一颗敏感纤细的心都能欣赏到,每一颗积极进取的心都能领悟到,每一颗热情洋溢的心都能触碰到。不论人生的风景在哪里,懂得生活的人都知道如何发现它、欣赏它、赞美它,并且最终走进这如画的风景之中。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懂得生活的人学会倾听,回归自然,仰观山高,悠然而生的是敬仰与赞美之情。一番攀登之后,立于巍峨高山之巅,流云在脚下浮动,山峦在远方绵延。极目远眺,心中将是怎样的澎湃。踩着柔软的沙滩,海水翻滚起伏,大海与蓝天仿佛在无穷远处融为一体,眼前是如此宽广的海洋,心中又是多么的平静与释然。在千仞高山上放声呐喊的人是豪迈的,沐浴着阳光,张开双臂拥抱海风的人是浪漫的。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呢?

大自然的风景如诗如画,让人赞叹不已,但这些只是人生诸多风景中的一部分而已。人生路途上的风景不是只有花红柳绿,山河湖海,更有善良、热心、乐观、友爱等诸多的美好。学会倾听,回归自然,这些美好则是这漫漫人生路途中心灵的风景。

第10篇

一、转变观念,改变角色,重视作文评改

一个语文教师,他的知识、视野的局限可能会不同程度制约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发挥。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这首先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切实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教学角色,以崭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评改作文的活动中,在评改中学会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学会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学会推敲、锤炼语言。

其次是让学生理解认识作文评改的重要性,给学生多讲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反复修改文章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自主参与评改文章的意识。曹雪芹写《红楼梦》,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俄园伟大作家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用了五年时间,改了十二次。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知名大家尚且如此热衷于文学修改,更何况我们这些初学者呢?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修改文章的深刻道理,激发他们修改文章的动力,自觉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勇于实践,精心指导,加强评改训练

师生具备了新的评改观念,但缺少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亦是徒然。教师要在评改实践中精心指导,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逐步掌握作文评改的要领。具体步骤如下:

1 明晓要求,确定细则。学生上交作文后,教师要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及要求将全部习作浏览一遍,将反映出来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加以归类,然后从十个方面确定本次作文评改细则: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文面是否整洁;三看有无错别字;四看有无病句;五看标点有无明显错误;六看立意是否合题、鲜明、突出;七看选材是否围绕中心、符合生活实际、具有典型性;八看文章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九看表达方式是否恰当;十看语言是否简练,生动形象。

2 修改点评,理论引导。教师从学生作文中选出2—3篇,按照以上拟定的细则和学生一起边读边修改边点评,最后下评语、给分数,让学生在比较中领悟评改的方法,直接感知教师评改的全过程。教师精心指导,给学生可循可依的评改标准及范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鉴赏作文的优劣,如何去修改作文,如何去指导自己今后的写作。

3 确立小组,互动质疑。按学生语文基础差异、情感体验及个性差异分类,四人一组。每个小组以教师示范评改的作文为例,对其它作文进行评改。一人执笔记录,小组成员讨论质疑,按照评改细则逐条评价,可以谈自己阅后的感受,也可以对不理解的句段进行质疑。然后,每个小组选出1—2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向全班推荐,并由中心发言人阐述评改意见。

4 分析总结,欣赏评价。学生评改完后,教师将作文再次收上来总体览阅,并做最后的分析总结,选出评改或自我评改比较出色的在全班进行讲评,讲评内容可以是优秀的作文或片段,也可以是有争议的评语。然后将学生的优秀作文以及评语写得好的作文打印出来放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让同学们互相交流、欣赏、评价。

三、作文批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11篇

一、板报展示:物化形态下的成功分享

板报分享,简单地说就是将每一次作文的优秀文章打印出来,贴在黑板上展示。这种简单的展示方式,使得每一次作文展示成为每个人的舞台,充分保证了每位学生都有练习、发言、展示、交流的机会。但是,如果没有具体的任务单分配给学生,有时欣赏作文就变成了大家一起来找茬的“游戏”了,对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毫无意义。为此,我们需要设计一些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去完成,使学生成为评价者。例如:某单元作文需要让学生关注语言、动作描写,那么就让学生在展示的作文纸上画一画相关的句子,评一评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某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那么就让学生在展示的文章上画出联想的句子,评一评,这些联想合理吗?你似乎看到了什么?画过或者写过评语签个名。这样一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慢慢学会如何去欣赏他人的作文。

这样,学生在展示中自我肯定,激发了写作兴趣,而且在欣赏别的同学优秀作文的同时,也无形中学习到了写作方法。因为触动了学生情绪,触及了学生的精神需求,被肯定的需求。

二、课堂笔会:角色仿真中的欣赏甄别

“班级笔会”制度的建立,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和其他学习伙伴充分发生相互作用。在相互讨论、切磋中相互启发,有力地促进每一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主动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先以同桌为单位,大声朗读自己和同桌的作文,“念,再念,再念”,然后找出同桌作文中至少一处精彩,当然也可以推荐自己的作文中至少一处精彩。再由3到4名学生轮流做主持人(也称小作家)负责组织班级作文笔会,带领同学逐一反馈精彩处。可以采用归类反馈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推荐的精彩点是否和同学反馈的优点属于同一类型,同一类型优秀的作文就一起展示。主持人(小作家)可以根据每一次作文的要求以及同学们的反馈整理一下笔会的成果:有时可以是作文题目秀,有时可以是细节描写秀,有时可以是材料的选择秀,或者是开头秀、结尾秀甚至是文字的好坏秀。当然,反馈的重点、主要的决定由主持人(小作家)自己定。这样学生成为评价者和欣赏者,促进读者意识的增强,不断提醒学生作文是为了表达和交流。

以“小作家”的身份参与交流,使得学生自信心倍增,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在展示中揣摩品味,欣赏辨析、合作分享、学会尊重、体验成功,从而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力。

三、父母共读:亲子环境下的心迹流露

家长这一读者群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可以促进学生读者意识的深化——写作是为了交流和表达。如果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本次作文优秀,可以主动申请展示,把优秀文章打印出来和大家分享,或者挂在教室里请大家主动评价。及时的展现,自我的激励、家庭的支持,不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也使家长分享到自己孩子作文被展示带来的成就感。有了家长的支持,扩大了读者群,无形中分散了教师的“权力”,弱化了教师的主导者权力,评判面更广了,评判更为多元。直接的效应就是让更多的作文得到展示,让评价更多元。

小学生与中学生,区别最大的是对被父母认可的渴望,心理年龄决定了深层的渴望,渴望被父母认可,渴望被父母赏识,来自父母的肯定、信任、激励是教师所不能取代的。此时的教师顺应儿童的心理,为其搭建一个展示和沟通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父母表扬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无形中将写作对象的范围扩大了,会揣摩更多人的想法,会从更为广阔的角度去思考作文的意义。

四、 小组协商:竞争合作中的交流激励

小组合作式教学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迁移到习作教学中,可以形成习作创作组,小组成员由4至5人自由组合,小组内共用一本作文本共写一个故事。每个小组写的故事内容都是同样的,但是小组成员可以自行协商确定作文的读者是谁,也就是写给谁看。例如:创作故事“小白兔的一天”,有的小组写给父母看,有的小组写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看,有的小组写给数学老师看……每一位组员在完成自己习作的同时,都可以阅读其他组员的文章。这种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展示,更是一种读者意识的培养。内容相同,作者不同,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小组创作形式将学生搜肠刮肚写作文的苦痛变成了交流的快乐,使他们成为文字的主人。

我们的习作教学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成为旁观者,而抛弃了情绪性与行动性,在此方法的展示和交流中,学生获得了两条腿走路的学习方式,既学得同学的写作方法,沉浸于欣赏同学的佳作之中,又激发起自己创作的热情,在揣摩读者心理的同时,不但增强了读者意识,更是淬炼了语言表达,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

五、编制选集:模拟出版下的成就体验

到了学期结束,可以把平时展示过的优秀作文整理出来编制成册,以这种形式将自己的文章保留下来。不但激发了学生对作文的热爱,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童年,同时,更是促进了一种新的教育资源生成。在整理和展示中,学生更好地习得优秀作文的要求,重温积极的情绪体验,挖掘出自己的习作潜能。再次明确了作文的目的是什么?再次强化了学生的读者意识,反思自身的写作能力。

马正平教授在谈到作文能力时指出:第一是写作兴趣,第二是写作意图,第三是写作人格,第四才是写作技能。作文成册,记录童年的成长足迹,不仅是班级文化的传承,而且是长期内在兴趣的激发。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可以分成短时和长期,而长期的兴趣加入动机因素后,成为稳定的因素将对人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记录成册的作文集使得童年时光和对写作的兴趣转化为可见的外在物品,这本身就是作文能力的一部分。读者意识的树立使得学生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并逐渐成为一名真正的读者。

六、互定成绩:读者评改中的自我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展示分享,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读者意识经过逐步引导、培养,这时候的学生就具有了一定的评价特质:成为自己作文和他人作文的最终评价者。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同样,熟读同学佳作一大段,好作文的标准不再是教师笔下的评语,不再是教师手上的分数,而是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读者意识的真正树立,使得全班性的作文互改和评价成为可能。走到这一步,教师完全可以把评改文章的权力完全交给学生。操作时要注意:一是规定一个学生至少要评价五位同学的作文,二是要求写出评价分数、评语或者叫推荐理由,当然也可以写修改建议。最后,再次把作文本还给学生,学生认真读一读同学给的建议评语,想一想,我该如何改,下次写作我需要注意什么?

此时的反思是一种自我提升,学生再次思考词语增减、调整、构思。学生学会跳出自己的文章之外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这时候的学生是作文的主人。让学生跳出原来的思考模式,再次欣赏和评价自己的作文,从而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就这样,学生成为评价自己文章的主人,成为其他同学作文的“重要读者”。此时的文字因为有了读者,就有了生命力,成为有灵魂的作文。此时的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指导者、合作者与友好伙伴。

第12篇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中年级习作教学,首先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调动生活的积累,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绝不会提高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因此,每次出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指导习作“介绍自己”时,我抓住有许多老师来听课这一契机创设情景:同学们,为了让听课的老师了解你、欣赏你,让我们进行自我介绍,看谁的介绍最成功,能给听课的老师留下难忘的印象,从而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广泛阅读,注重积累

语言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学生的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词语,才会在作文中做到描写生动、具体,才会达到下笔如有神。否则,即使作文的题材再恰当,立意再巧妙,也就会像一棵大树一样因缺少了绿叶的点缀而缺乏生机。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语言积累,其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一是专题搜集。根据习作训练的目的进行专题搜集。如指导学生写“我的xx”前我就引导学生留意写人的文章,搜集描写外貌的词句,并进行加工整理,这样习作时便可信手拈来。同时,在指导习作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为学生提示一些相关的词句,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并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应用。

二是随时搜集。平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并把其中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积累下来。我要求学生积累下来是指积累在大脑中,而不是单单摘抄在本子上。哪怕你今天只记住了一个词语,学会了一句话也是一种收获。写日记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让学生在日记中恰当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教师再加以肯定、鼓励,就会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像小练笔、朗读比赛、读书交流会等,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三、结合教材,模仿创造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经过实践,仿写能减缓学生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把自己身边活生生地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打起一座桥,顺利地完成了从书到生活的过渡。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单单靠一节习作指导课教给学生习作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就借助课文,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教学生构思文章;通过阅读优美句段、有特色的片段,教学生模仿其写作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模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抓住一些典型的课文,指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习作,从而完成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

四、指导写法,说练结合

说话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教学时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注意让学生说,先小组内说、再班内说,最后再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写。刚开始指导时,我们也可以降低难度、分段训练,即逐段指导,指导完一部分,让学生练习说,说会了再写,然后再指导下一段。现在的新教材常常是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相辅相成,因此,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口语交际中组织学生大胆地说、有条理地说。努力做到“我口说我心”。而在习作课上,再指导学生把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所说的整理一下,有序地写下来,这样先说再写,说练结合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

五、重视讲评,学会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