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时间:2023-05-30 09:12: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历史故事

第1篇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晴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成语故事》。我接到后,发现里面有好多都是历史故事。几个星期后,我便爱不释手。

历史故事有《背水一战》、《纸上谈兵》、《三顾?庐》、《秋毫无犯》、《名列前?》、《卷土重来》、《病入膏肓》了。

《背水一战》

清晨,汉军要攻打楚国。在攻打楚国之前,机灵的韩信让将士们背对着江,并让2000名骑兵手拿两面小红旗,好助战。过了一会儿,刘邦带着军队出发了。早已准备好的楚军也过来迎战。过了几分钟,韩信特意让汉军回去,把楚军引到了刚才背对着江的地方。这时候,那2000名骑兵跑到楚国的大本营里,把楚军的旗子拔了,插上小红旗。

那楚军打以为汉军要死了,便冲上去打。没有想到这个以一当十,把楚军打得落花流水。他们吓得跑回自己的地方。见到里面到处飘着汉军的红旗,以为被占领了,楚军吓得伤的伤,死的死,逃的逃。楚军大伤元气。

《秋毫无犯》

韩信是一个聪明的人。他刚刚投奔刘邦时,刘邦看不起他。拜将结束后,韩信就把项羽的致使弱点,刘邦的优势一一地分析出来。最后,韩信就和刘邦东征西讨,平定天下,终于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卷土重来》

项羽和刘邦打赢了秦朝后,开始长达四年之久的夺权战争,史称“楚汉相争”。

项羽的兵力强于刘邦,但他刚愎自用,不能知人善用,且好大喜功,骄傲自满,结果在垓下中的了刘邦手下大将韩信的埋伏,吃了个败仗。自己手下的十万楚兵只剩下八千人。这时的楚军已被统统包围。冲出时,也只剩下二十八个人了。当汉军追上来了,项羽很悲痛,才在乌江自刎而死,年仅三十一岁。

《病入膏肓》

战国时期,有一位医生治病很厉害,被称为“神医扁鹊”

有一天,齐王请扁鹊喝酒。扁鹊见齐王气色不好,要帮齐王治病,齐王不治,说自己挺好的。扁鹊就走了。

十几天后,齐王突然病例了,派人去请扁鹊过来治病,可扁鹊前几天就离开了齐国。不久,齐王就一命呜呼了。

第2篇

1、瞎子打灯笼。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他的亲戚说:“你犯了局限思考的错误了。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对呀!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局限思考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整体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个环境中去考虑。系统地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你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互动。

2、哥伦布的鸡蛋。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许多人认为哥伦布只不过是凑巧看到,其他任何人只要有他的运气,都可以做到。于是,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一位贵族向他发难道:“哥伦布先生,我们谁都知道,美洲就在那儿,你不过是凑巧先上去了呗!如果是我们去也会发现的。”

面对责难,哥伦布不慌不乱,他灵机一动,拿起了桌上一个鸡蛋,对大家说:“诸位先生女士们,你们谁能够把鸡蛋立在桌子上?请问你们谁能做到呢?”大家跃跃欲试,却一个个败下阵来。哥伦布微微一笑,拿起鸡蛋,在桌上轻轻一磕,就把鸡蛋立在那儿。哥伦布随后说:“是的,就这么简单。发现美洲确实不难,就像立起这个鸡蛋一样容易。但是,诸位,在我没有立起它之前,你们谁又做到了呢?”

创新从本质上是一种对新思想、新角度、新变化采取的欢迎态度,它也表现为看问题的新角度。很多时候,人们会说,“这也算是创新吗?原来我也知道啊!”创新就这么简单,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想,肯不肯做。

3、青蛙现象。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青蛙放到一锅热水中,那青蛙遇到剧烈变化,就会立即跳出来,反应很快。

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给水加温,你会发现青蛙刚开始会很舒适地在水里游来游去。锅里的水温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觉,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乐。一旦温度上升70~80度时,它觉得有威胁,想跳出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它的腿不听使唤,再也跳不起来,最后只得被煮死。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1.通过创设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天生就有爱玩的天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抽出一小部分上课时间来给学生讲一个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通过听故事进入历史学习的最佳状态。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地将历史故事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

2.通过引入历史故事,能够很好地将历史内容化抽象为具体

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世界性历史,另一部分是中国历史,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内容化为具体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教师在讲经济危机这一知识的时候,可以讲一些美国大萧条时的故事,让学生从这个历史故事中了解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让他们明白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学会珍惜。

3.通过对学生进行历史故事相关问题的提问,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听历史故事的时候边听边思考,让他们了解历史故事要真正传授给人们的知识,从而不断地去努力。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一定要尽量选择那些具有激励性作用的题材,并且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掌握好讲故事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大大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二、选取历史故事的主要原则

1.内容生动,形式多样

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深入了解学生真正喜欢哪方面的历史故事,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感悟,并且选择时,一定要选择内容生动有趣并且积极向上的历史故事,这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主题明确,围绕大纲

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不能选择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历史故事,并且最好能够通过故事将教学重难点凸显出来,从而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选择历史故事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根据主题将历史故事层次清晰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有计划地去学习。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

1.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的思维方式一味地注重求同,从而忽视了求异,这样的思维方式就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一味地讲解和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归纳和吸收,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和能力,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改变这种教育方式,要充分利用好历史故事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尤为重要,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进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教师一定要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要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渐提高自身的水平,进而很好地进行教学,除此以外,学校也要提高对教师的教学培训力度,要定期组织培训,真正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

3.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地使用语言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故事 激发学习欲望 提高学习效益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身体都极度活跃的阶段,所以对于古板乏味的事物是不容易接受的,而历史正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所以怎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当前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改进历史教学方式,通过将历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的手段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过程,引入充满情景的历史故事,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欲望去了解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事实,也可以通过故事让学生铭记历史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目的。下面我们就针对教师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讨论一下,了解并发掘这样做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发展有何影响,对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是否会产生帮助。

一、将历史故事融入课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欲望

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性还不是很强,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将他们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掘出来。对于历史这门需要准确记忆的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枯燥无聊的,所以这就更加考验教师的教学本领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对于新课程的教授,首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用一个有趣的与课程相关的历史故事将学生先引入到历史事实当中去,再进一步的介绍历史知识。要知道初中生还处在热血方刚、很难集中注意力的时期,所以让他们专注于课堂是首要任务,用故事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当然教师的历史故事要是和讲授知识是相契合的,例如,在学习唐朝盛世的安史之乱这一历史内容时,当介绍它发生的原因时就会提到唐玄宗后期的沉迷酒色同时会说起杨贵妃,自然而然就会引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故事讲述的就是杨贵妃钟爱食荔枝,唐玄宗为了博得美人的欢心,所以令人一刻不停、快马加鞭的将荔枝从千里之外运到杨贵妃手上。教师利用这样吸引人心的故事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安史之乱”的学习中来,不仅起到了“暖场”的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历史科目在学生心中的趣味程度。

二、通过历史故事,让学生更加有画面感的了解历史

历史学习在初中阶段主要分为两个大的版块,其中一部分是中国历史,另一部分就是世界历史,这对学生的记忆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很有可能由于历史长河的发展流向大致相同,导致学生记忆发生混淆的状况。然而如果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相关的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表现可以帮助同学们将相似的历史知识转化为有情景的历史内容来区分记忆。比如在教授世界史的“经济危机”时,首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到这场经济大风暴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的。这个故事内容主要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讲的是在美国处于第一次经济危机爆发时期,一位非常年轻能吃苦的女孩通过千辛万苦得到了一份金饰品店的销售人员这一工作,这几乎解决了她们一家人的生活难题,可是这天有一位面黄肌瘦的男顾客来到店里挑选饰品,她非常热情的接待了这位顾客,最终这个男顾客什么也没有买就离开了,可是就在女孩最后做清点的时候发现丢失了一枚金戒指,她明白一定是那位男顾客所为,随后她找到了那位男人并且以真情打动他,最终获得了那个男人的感激和戒指的失而复得。通过这个故事的讲述,可以知道当时的美国人民身处于连日常生活都难以满足的状况之中,大量人口失业甚至引发了一些社会治安混论,教师在让学生深刻感受历史氛围的同时可以提出思考问题,例如引发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经济危机的爆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由于故事的情节煽动,学生们会很乐意去思考回答这些问题。通过这么一来二去的提问与反馈,不仅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了经济危机的实质,还让学生能够以生动的故事情节理解记忆美国经济危机这一历史知识。当然历史故事的引入并非随便插入的,教师要根据所讲内容的历史特点和历史背景来向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解故事,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故事加以记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引入历史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目的。初中生的教学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做好一位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我,让他们建立起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才能有利于历史科目在学生心目中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杨琼. 浅谈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6):65-66.

[2] 林琳. 试论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成功(教育版),2012(10):163-163.

[3] 王超、金勇. 从加强史实教育的角度探讨初中历史教学[J]. 文理导航(下旬),2010年10期.

第5篇

1.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是指一种心理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能够依据原有的知识储备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当今中国乃至于整个世界,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也是当今的一大趋势。因为拥有创新能力,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和国家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可以永不枯竭的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而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的重要作用,便在于能够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之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能够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重在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重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例如在谈到勾践灭吴时,教师首先问学生四大美人中最早的是谁,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老师再给学生讲述西施与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继而回归课本讲述勾践灭吴的史实。不知不觉之中,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也是学生性格和人生观形成的最主要阶段。可以说,一个人的人生观已经在初中阶段开始萌芽。若历史教师能够在教学课堂中多讲一些比较激励人的、正义的历史故事,那么除了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之外,还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老师讲到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时,可以穿插苏武牧羊的故事,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与荣誉感。在讲到南宋灭亡之时,可以穿插文天祥英勇不屈的光荣事迹。通过朗诵文天祥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故事大多来源于真实的历史,具有真实性。同时历史故事的内容包罗万象,情节生动而活泼,具有趣味性。而历史故事往往又能够给人以历史智慧的启迪,所以具有启发性。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历史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1.历史故事在课前的运用

一门课堂能不能成功,能否让学生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教授的内容上,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开场白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初中生本来就处于青春期期,平时热情好动,对于那些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式历史教学会产生抵触与厌倦心里。所以历史教师能够在正式上课之前给学生讲一些比较新颖的、有趣的、充满悬念性的故事,无疑会受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这节历史课主要是讲述西汉的文学史,在上课之前教师先问班上是否有姓“同”和“冯”的学生。若是有学生举手,老师再问他对于历史上的“同”和“冯”姓知道多少。然后老师把历史上因为司马迁受宫刑,后人为避祸,改姓“司”和“冯”姓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样就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对司马迁的关注上来,为接下来讲解司马迁撰写《史记》做了很好地铺垫。

2.历史故事在课中的运用

一节历史课只有45分钟,如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就成了每个历史老师要思考的问题之一。为了既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时刻保持听课状态,又能够确保课文内容顺利讲解,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间适当插入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比如在讲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给学生讲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讲到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时,讲述鸿门宴的惊险故事。讲到南宋名将岳飞抗击金朝时穿插岳母刻字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够很好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既丰富了历史课程的内容,又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3.历史故事在课末的运用

第6篇

笔者以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为本文内容的切入点,对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和运用途径提出自己的几点浅见,希望能对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历史故事;高中历史教学;运用

一、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历史故事的教学形式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这一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非常旺盛,同时也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故事形式的教学内容记忆力很强。所以,高中教学模式更应以趣味性为主,而历史故事的教学形式正是趣味性教学的有力证明,通过历史故事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抽象的历史知识进行形象思维的转变,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促进了他们历史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故事的在历史课堂上的重要地位

现阶段高中的历史教材多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示教学内容,同时,还会对一些历史的故事进行补充。这就说明,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也注重对历史常识进行趣味性的编写。这样不仅让历史知识从抽象变得生动形象,同时还通俗易懂,使同学容易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从而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历史学科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主要是对历史常识的普及,让学生从中去获得历史知识,并能够对历史规律有一定的理解。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讲授的时候,一定会涉及到一些朝代、地点以及历史人物,那么也就会有一定的故事性情节。

二、运用历史故事的形式进行历史课堂讲授的原则

众所周知,任何事情都有其独特的规律,运用历史故事的形式进行历史课堂讲授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也是要遵守一定的原则的。教师在引用历史故事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在引入历史故事时要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结合,同时,要注重故事的趣味性和真实性,还要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学生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增加历史知识的实用性,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筛选历史故事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客观的态度,不能过多地夹杂着教师自己主观的情绪,要为学生提供可以独立思考的空间,促进他们思考能力的提升。

三、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途径

(一)提高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语言表达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于历史故事更是如此,教师对历史故事的语言表达是否恰当,也对历史故事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并且还应有深厚的历史功底。教师在对历史故事进行讲述的时候,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措辞精确,更要精炼简洁,感情饱含。值得历史教师注意的是,教师应对历史故事中体现出的思想有较为客观的判断,并通过讲述历史故事的语气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对历史故事的情节进行合理处理

我们知道,一个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历史故事,必然有合理的结构和情节,教师在对历史故事的情节进行处理的时候就要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展现得过于空洞,在故事的开头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注意节奏的把握,故事内容要详略得当,而结尾,就要和开头相互性,突出主题,或者留下悬念。

(三)在课堂上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讲授

教师要合理运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历史故事的讲授,不能仅仅把历史故事作为给学生提神的工具。首先,教师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这样就能在课堂之初成功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适当地引用历史故事,这样就可以方便学生的理解。最后,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历史故事,及时对课堂内容总结,同时更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化,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历史教师不仅要注意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对历史故事的情节进行合理的处理,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讲授。只有遵守一定的原则,才能让历史故事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作者:闵勇 单位: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第7篇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提升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我们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应用的必要性和具体方式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应用的教学必要性

在学习高中历史时,应用历史故事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对于历史故事比较好奇,会通过聆听记住故事中的主要元素,从而建构更加有效的历史知识框架。另外,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贴合于学生年龄阶段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摆脱传统枯燥的历史知识,建构更加丰富多彩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优化教学质量。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中融合历史故事,能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保证学生能对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化掌握和分析。除此之外,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进历史故事,能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和场景具体化。由于历史背景和现代社会之间的距离较远,学生在理解知识和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和距离感,而教师借助历史故事能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相较于抽象的书本知识,学生更加喜欢丰富生动的立体化故事情节。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应用的具体方式

(一)合理化应用历史故事和知识

在讲授高中历史课程时,教师要建构有效的设计结构,确保教学层级贴合教学模型,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师要合理化的设计课程结构,利用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有效的调整课堂气氛,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建构有效的教学互动关系。首先,教师能在情境导入中加入历史故事,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更好的建构教学模型。其次,教师能在微课中加入历史故事,教师借助微课进一步深化历史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度。教师要把握好课堂中历史故事的使用时机,由于高中生学业压力和高考压力较大,在课堂中的前20分钟,学生能保持良好的注意力,随后就会出现溜号的问题,教师要有效的把握教学规律,掌握好教学结构,利用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学习效率能实现有效优化,从而建构高质量和高标准高中历史课堂。

(二)确保教学语言和教学素养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提升课堂教学机制和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感受到历史学习的魅力。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切实建构语言管理模式和素养管理模式,教师也要建立动态化学习机制和自我提升目标。在高中历史课程建构过程中,教师要建构有效的互动交流模式,顺利提升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式之间的结合效果,完善教学层级和教学要求的稳定性。教师要利用丰富的历史故事,建构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框架。教师要保证教学层级结构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集中选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贴合的历史故事,并且形成时间线索,将教授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进行主题结构的有效重合。从教学目标出发,保证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在历史故事中得到有效体现。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有效梳理教学流程和教学框架,在基础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选取对教学内容有补充的历史故事。只有建构完整的教学机制,才能顺利升级整体管控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同时,升级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素养。

(三)应用先进教学技术和历史故事

随着网络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也能有效升级教学结构,确保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师可以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集中收集有效的历史故事。另外,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引导学生将历史学习延伸到生活中,从教学视频、网络资源等进行知识学习,确保叙述和补充过程贴合学生的学习诉求。在实际高中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历史故事,一定要提升教学契机的有效性,及时利用网络视频提高历史故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学生只有建构完整的学习机制和学习模式,才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针对网络中的虚假的历史,教师要给予公正的分析,纠正其中的错误,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故事。因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只有保证教学资源真实有效,才能更好的尊重历史事实,确保历史文化能实现有效传承。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能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建构有效的学习机制,保证学生和教师之间建构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学模式的实效性价值,提优教学层级的完整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学生的学习质量,助力学生在喜欢学习历史的基础上,取得更高的分数。

作者:尹旺旺 单位:井冈山市井冈山中学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探究

历史故事化教育理念是一种合理的教育目标和理念,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由于其模式富有创意、具有成熟的教学理论,严谨的教学策略,从而深受学生和老师的喜爱。然而,素质教育的提出也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它诞生于美国的20世纪70年代,自兴起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发展到90年代初后,素质教育的理念被传入到中国,中国的教师和学生首次接触到这种仅仅利用学生互帮互助就能大大提升学习效率的办法。并开始了实际的应用。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知识故事化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必须通过小组研究的基本组织来支撑,通过后续的学习反馈和考核来反应学习效果,所以实施起来耗时较长,参与人数众多,目前在国内的研究尚未成熟,同时又缺乏理论系统性,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在目前的初中里,教育工作往往充斥着业余的味道,部分历史教师在不明职责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导致“一人有病,全班吃药”的情况屡屡发生,进行历史教学时从不抓主要矛盾。面对学生学习兴趣弱化,专注手机游戏的问题,往往表现出束手无措的态度,在管理方面只重视形式上的教育,不能深挖其原因,造成工作上的延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日趋下降。针对这一现象,历史教学故事化必须提上日程。教师就要立足于眼下,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努力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引领他们走出消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改变以学为目的的教学理念,转化为为兴趣而学习

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的使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答案,却忽略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初中教育是是系统化学习的第一步,但是由于考虑到初中生年龄尚小,不适合严苛的教学方案,充满活力的教学理念更能促进学生们接受知识,才能够将一群玩心很重的学生们集结在一起,发挥奇思妙想,解决学习问题,培养他们运用独立理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好让学生更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帮助学生进行合作

不同领域对历史的要求不一,所以在对初中生进行历史故事教学时要考虑到其兴趣和实际接受能力,教师需要针对各个学生的能力限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或增添,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对数学的接纳程度,若学生的兴趣不是很强那就从浅入深实行教学,否则学生们一时之间消化不了易产生自暴自弃等想法。再者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大纲,使之紧跟时代步伐。任何调整过后的课程都应先投入使用一段时间,看看成效如何,不应将改革变成“板上钉转”的固态形式。

三、课本本身的使用价值需进行全面提高

历史故事可以融会贯通历史知识点,使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化,是学习知识的根本,倘若课本出了问题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对课本进行合理的编写是初中历史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其次要合理划分重难点,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在篇幅方面应倾向于基础和重点,只有基本的概念掌握了才能把握更深一层的知识,重难点的划分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孰轻孰重有一个心理规划,在学习起来会更加有针对性。最后也是主要的一点,课本内容应有意识的激发、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本源才能对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应用自如。

四、把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辅助结合起来

多媒体属于网络信息技术,而互联网拥有海量资源,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随时调用这些资源来为历史教学服务,就这一点来说,可以大大填充故事内容,扩展学生的历史知识接触面。且历史故事中有很多需要动画和图片的部分,多媒体以其自动化智能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途径,只需鼠标轻轻一点,便可迅速切换、删除视频、图片,并且不存在“地方不够用”的情况,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为学生们后续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增加初中学生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这对于改善教学模式来说是一大进步。五、总结初中历史教学故事化理念的应用势在必行,而这在教育改革中势必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只要找出问题,对症下药,那么在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下,终会找到其科学的发展轨迹。用充满活力的教学理念更能促进孩子们接受知识,熟练应用素质教育理念,增加学生学习效率,改变一成不变的教育教学模式,脚踏实地的为学生的未来考虑。

作者:包义华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海.初中历史教学案例——《钢铁长城》[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

[2]李卫东.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3.

第9篇

一、教出历史“味”

历史故事性题材的课文是根据典型的、真实的历史事件或典型的人物故事进行改编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穿越”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让他们初步认识真实的历史,感受历史的原貌,做到入情入境,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历史背景的介绍显得尤为必要。如执教《郑和远航》一课时,一定要通过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课文内容,要思考问题:明代为什么要组建船队下西洋,还要七次下西洋为什么船队要由郑和率领当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就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出语文“味”

历史故事作为课文,我们必然要挖掘其语文的教学价值,这是教学价值的主题与核心。如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可以从四个方面教出语文“味”。

1.言语的精妙。课文中描写刘备的词语有:“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下马步行”“恭恭敬敬”等,这些词语充分体现出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姿态,这也是课文中刘备人物性格特征的体现。此外,还有描写张飞的语句。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文中描写张飞的笔墨太少,但是仅此一句,就突显出张飞那粗鲁、莽撞的形象。

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刘备、张飞,一个为主公,一个为猛将;一个运筹帷幄深谋远虑,一个恃勇逞强头脑简单。细细品味作者对二人的描写,衬托出刘备对人才的尊重与渴求,也彰显出两个人物性格的截然迥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2.景色的渲染。景色的渲染大多是抒发作者的心情,是直抒胸臆的一种写作手法。课文中“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一段是作者在用景色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眼前的景色奇特、美丽,尤其是其中的比喻句,把山冈比喻成卧龙,隐喻着这样的美景里隐居的诸葛亮正是这个“卧龙先生”。景色之美,刘备的心情也应该很美。他们一路上欣赏美景,一路期待这次美好的会面。

3.写作的顺序。教学历史故事性这类课文应首先从整体入手,立足文章的谋篇布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理清文章脉络。《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很容易概括,应该放手让学生概括、讲述。

起因: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但是都没有见着。

经过:刘备和关羽、张飞第三次去隆中邀请诸葛亮出山。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他们在门口一直等诸葛亮醒来。

结果:诸葛亮醒来后向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邀请诸葛亮出山。

4.详略的结合。课文的标题是“三顾茅庐”,但对于刘备先后三次拜访诸葛亮,并未平均用力,前两次是略写,第三次是详写,这就是突出重点,由第三次可以推想第一、二次,否则,就会轻重不分,势必累赘了。这表现出作者运笔有方,安排巧妙,也显示出文章层次分明、详略有致的结构特点。

三、教出文化“味”

第10篇

历史人物赵云的历史故事有:

1、长坂乱军之中救后主刘禅。

2、汉水空营退曹军。

3、於箕谷设置疑兵。

4、磐河公孙瓒战袁绍兵败,赵云出马杀败颜良、文丑,救了公孙瓒。

5、赵云打败曹军猛将典韦,让张飞心服。

6、赵子龙奉军师诸葛亮之命,带领三千人马夺取桂阳。

7、诸葛亮初出祁山伐魏,赵云为先锋,诸葛以其年老激之,力斩魏军大将韩德父子五人。

8、识破张昭之计,截江夺回阿斗。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历史故事的四字词有:

鞠躬尽瘁、锦囊妙计、不知所云、初出茅庐、得陇望蜀、卧薪尝胆、兔死狗烹、不学无术、髀肉复生、后患无穷、如鱼得水 、虎踞龙盘、集思广益、望梅止渴、才占八斗、七步之才、超群绝伦、一身是胆、坚壁清野、如嚼鸡肋、老牛舐犊、势如破竹、车载斗量、断头将军、兵贵神速、出言不逊、大器晚成、负重致远、刮目相看、吴下阿蒙、毛遂自荐 、三顾茅庐、庸人自扰、负荆请罪、讳疾忌医、七步成诗、煮豆燃萁、文思泉涌、手不释卷,路人皆见、入木三分、口蜜剑腹、马革裹尸、四面楚歌、闻鸡起舞、乐不思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一、历史课特点

我们先看历史课的特点,高中历史知识包括古今中外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发展状况,涉及的时间很久远,从人类活动开始,时空跨越度非常大。与别的课程不同,它内容丰富,空间感特别强。因而高中历史知识需要阅读、理解、记忆,其中记忆最重要,然而众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多个要素,光靠阅读、讲解、死记硬背是不行的,那会让学生感觉历史课索然无味,因而历史课教学要想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就得采用形象的、鲜活的历史故事教学法。

二、历史故事教学法作用

1.中国历史的历史故事教学法分析

历史故事教学法可以让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例如,关于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电视和小说,因而历史课可以通过三国的历史故事,形象地描绘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变化状况。然而通过三国众多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使学生明白东汉末年政权的腐朽,民不聊生,军阀混战,群雄割据,政权的解体,国家的分裂的社会状况,最后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三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变化状况,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使学生理解中国统一是古往今来的历史趋势。

2.世界历史的历史故事教学法分析

历史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国外也有很多经典历史故事。通过历史人物恺撒的故事,就能形象地描绘出罗马帝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变化状况,使学生理解罗马帝国在欧洲的再扩张、罗马军团入侵埃及、罗马军团对希腊文化的破坏、罗马帝国内部权力争夺发生等等历史事件。

三、历史故事教学法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故事教学方法的作用,达到对历史知识整合、贯通的目的,就要求高中历史的历史故事教学方法要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点面结合的特点,通过一定的内在线索连贯古今中外历史脉络,如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社会矛盾的发展线索等。

例如,我们从初中历史课本上就见到过我国的历史大事年表,朝代更替歌等。事实上历史本来就是按照时间来推进的,以时间为坐标轴,关注这个坐标轴的其他因素,可以将历史时间有机结合起来。每个历史时期,古今中外都一样,其发展和进步都是由“导火索”来推进的,把这些矛盾焦点抓住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点也就有了结果,因为历史故事往往就是对社会矛盾激化的生动描述。教师将这些故事讲述给学生,学生会更易接受,印象也会更深。

历史故事作为教学的指路标,能给教师以更清晰的教学思路。对于教师来讲,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如何以最优方式运用这些历史事件需要下功夫。对此,可以将历史故事作为教学素材,并将这些素材的关键点与教学方法结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历史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高中历史课的历史故事教学法最好采用点面交叉法,将历史故事与历史时期、地理地域空间、当时社会环境等结合。学生的各种知识都需要积累,历史知识面的拓宽不仅仅在历史课上,平时读书习惯的培养,文学书籍的积累,这些都能让学生的知识面变宽。有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积累还要对历史课的内容进行提炼,着重讲解重点教学内容,达到对知识的深度发掘。对此教师上课时,可以抓住典型历史故事反映这些历史知识点。

关于横向联系的交叉点的历史故事例子,比如讲西方世界史资本主义社会大革命时期可以联系中国清朝封建社会时期,不同的是前者是资本主义社会,后者是个封建制社会,二者的交汇点就是第一次。讲到现在的“中东和谈”,可以拓展讲述犹太人的苦难历史故事、阿拉伯国家故事、现代的几次中东战争知识。这种点面交叉的历史故事教学法,大大丰富课堂历史教学的知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