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时间:2023-01-21 03:46: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第1篇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计算机辅助设计源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产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构想发端于1950年,但使用计算机绘图的最早记录是在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伊凡·苏泽兰在美国计算机联合会会议上发表了名为《画板》的博士论文,从而开始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历程。他从1950年开始着手开发通过图形技术来处理人与电脑交互对话的操作系统。1963年,这套以电脑主机、显示屏、光电笔和键盘为工具的图形画线系统得到实现。这套图形画线系统开发和引进了许多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使用户可以运用电脑画出直线、复杂曲线以及简单的标准部件。

最初CAD被解释为“计算机辅助绘图”,由于当时计算机在设计上的作用是替代传统手工绘图的一种新工具,但随着后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CAD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扩展,随着20世纪70年代像素的产生、80年代三维曲面造型系统的开发等,使电脑绘图从只能用“线”这一基本绘制元素发展到可以用点、面、体进行绘制计算机图形,从而使CAD的含义也发展成现在人们比较熟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个概念了。1970年的威尼斯双年展首次接纳了计算机绘画作品,这也标志着新的视觉艺术形式的诞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我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与国外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的轨迹相似,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基本上是从各高等院校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在环境艺术设计和创作领域,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二、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技术工具,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对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表现是使用手工绘制的方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始在我国建筑业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建筑设计表现领域以不可逆转的潮流迅速发展。尤其是到了20世纪末,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成为建筑效果表现的主流。起初,设计师主要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在方案阶段还以手绘为主。但随着相关专业软硬件的更新和进步,它自身的强大优势得以显示,同时对传统手绘表现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

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计算机建筑效果表现的类型己经有了很细致的划分,可以分为:计算机建筑效果图、计算机建筑漫游动画和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计算机建筑效果图主要是通过3DSMAX,Lightscape,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制作的静态的效果图。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从平面、立面数据中得到透视图,透视点位置及视点角度均可变换,然后再渲染出二维图像,这种方式是目前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漫游动画是利用3DSMAX软件的三维动画功能,在建筑物的室内或室外的设计阶段就能以可视的、动态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建筑物外貌和各种附属设施以及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

三、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比如各种方案的汇报、投标以及招商广告中随处可见,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绘图软件的教程以及在教学上更加重视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教学课程。人们更多的关注计算机技术,想方设法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在模型、材质、灯光以及各种渲染技法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忽略了最终的效果图的艺术性。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以及计算机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视觉艺术创造规律、形式法则和审美方法与传统的艺术设计是相同的。所谓视觉艺术,是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一些美学研究者认为,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艺术离不开创造者和欣赏者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都要通过一定的感官和相应的感性物质媒介,前者创造出审美对象,后者达到审美愉悦。所以说,作为视觉艺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作品既要真实的描绘场景,又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偷悦。不可否认,人们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求新、求异的视觉口味也越来越高。这源于技术的发展、审美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和艺术创造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初级阶段,设计师的目标是使效果图具有真实感,能够模拟未来场景的真实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目前的计算机建筑效果图的风格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不断提高的视觉口味。计算机建筑效果图既是表现的技术同时它又是视觉艺术。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使用的软件有Creator系列三维建模工具及Vega场景管理软件。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强调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的是人与人之间自然的交互方式。它可以实现逼真的、纯三维的场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完全由用户自由控制在场景中漫游。作为建筑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建筑方案,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使用于建筑表现,而且也是一种推敲方案的有利手段。VR技术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给环境艺术设计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愉悦而不是审美疲劳。为此,根据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的发展情况,未来计算机建筑效果图应呈现艺术化、人情化和多样化趋势。

参考文献:

[1]邓庆尧.环境艺术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张绮曼.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张绮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李小艺.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2篇

1、艺术拼贴法

陶瓷废弃物在物体表面进行有规律或者无规律的铺装就叫做“拼贴”。利用陶瓷废弃物所制作的“拼贴”作品,大多采用陶瓷废弃物中的废弃瓷片,由于这些作品并不会刻意追求整齐性与完整性,我们可以直接利用陶瓷废弃物在碎裂时所产生的不规则的裂痕。利用废弃瓷片所拼贴而成的作品,主要是追求整体效果的完整性,在拼贴手法上比较随性与自由。陶瓷碎片通过“拼贴”的手法再利用于环境设计中,最为直接和直观的例子莫过于建筑墙面拼贴和道路铺设了。西班牙的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无疑是在环境艺术中运用废瓷片来进行拼贴装饰最典型的代表。安东尼•高迪富有想象力的建筑装饰风格与它独特的拼贴手法与传统意义上的拼贴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拼贴大多釆用专门烧制好的马赛克,边缘非常整齐,材料的成本也比较高。而高迪别出心裁地釆用了天然石材、玻璃碎片以及陶瓷碎片等多种材质,并且保留了这些材质自辦裂的纹理。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特别定制”成本更加低廉,表现手法与创作出来的图案也更加丰富多彩。废弃瓷片再利用于道路铺设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道路铺设是室外环境设计有机整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说建筑物与景观设施是环境设计的血与肉,那么道路便是其设计的构成骨架。当今的道路不再是为了满足出行需求,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在人流量较少的地方可以适当采用废旧瓷片作为铺路的材料,在满足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增强路面的观赏性与个性化,比如在公园小路、小区绿化区等。废弃的陶瓷碎片通过拼贴的手法再利用于环境设计中,为我们的环境带来了不同的风景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升华,同时这些作品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带给人极大的视觉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

2、功能置换法

运用功能置换的方法将陶瓷废弃物再利用于环境设计大致意思是:基于陶瓷废弃物固有的形态以及肌理来进行多元化的组合组成新的物件并赋予其全新的功能与意义。许多陶瓷废弃物因为世迁导致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功能,但是设计师可以通过保留、分解、错置、以及抽象还原等手法使其在新的情境下表达新的含义,释放新的动人情绪。陶瓷废弃物通过功能置换法再利用于环境设计大概可以通过三个方法来实现。1)利用陶瓷废弃物的重新组建赋予新物件不同含义与功能。一些陶瓷废弃物虽然没有改变曾经的容貌,却在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的互动以及平衡下,以不同形式,比如说环境设施、小品出现在我们的环境中。这个时候就要要求设计师通过不同的造型语言来来重塑人们对于废弃物的审美认知,陶瓷废弃物在经过功能挖掘、组合拼接之后可以成为附着了不同的含义与功能的绿色怀旧作品,用以提醒人们应该具有环保意识。2)开发创造陶瓷废弃物在原有的使用阶段被忽视的新价值。大部分废弃物都是因为原本与人们的生活太过于密切相关,因而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其原有使用价值之外的新价值。如果设计师能够另辟蹊径寻找到新的思维方法,则能以薪新的方式来重新谱写存在的理由。3)以合宜适配的环境,影响受众对陶瓷废弃物的固有审美认知。环境中“垃圾”只是放错位置宝藏,当“垃圾”经过设计师进行再设计之后置于情景合适的环境中,又能化腐朽为神奇,创造新的艺术品。将陶瓷废弃物进行重构所制作的艺术品往往能够带给人别样的审美与感悟。由此看来,当一件物品失去原有的使用功能并不是其生命的结束也有可能是其生命的始。陶瓷废弃物通过利用其形态、颜色、肌理和材质等某一方面突出的优势特征,加上一些小小的灵感与改变,也能产生新的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功能一但发生了改变,也许曾经的形式特征会更加容易引发人们关于过去的怀念与感慨。这些情感因素更能加深人们对于作品的印象,固化人们的感受。

3、量化组合法

利用物品单体的重复叠加、以不断积累量的形式来达到质的飞越,是产生视觉重点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保留陶瓷废弃物的单体特性、并进行有规律的量化组合,就能以庞大的规模与体量充斥人们的视野范围,强化其在人们脑海中的固有印象。此类设计在各类艺术设计中应用极为广泛,而因瓷片废弃物的量产化与个体差异性给量化组合设计提供了更好的思维空间与更加多样的可能性,在一些公园的景观陈设设计中,我们不妨考虑使用此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省材料,同时还能在景观中独树一帜,成为公园景观的点睛之笔。

4、小结

将陶瓷废弃物再利用于环境设计的前景美好。将陶瓷废弃物作为塑造环境的元素,能够使作品更加贴近自然,并且富有个性,符合现代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另外,陶瓷废弃物这种材料相较于传统的材料来说,更加生态环保,顺应时展的要求。最后,陶瓷废弃物经济廉价,正式现在所倡导的节约型社会最好的体现。

作者:言雅琴

第3篇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所谓环境艺术设计,是指以特定环境为开发设计对象,充分考量环境中的各个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规划布局,保证环境承载能力与环境美观之间达到和谐共存的设计过程。

(二)生态理念的概念。所谓生态理念,是指在保证器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上,设计者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使得空间环境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和进步的发展观念。

(三)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理念之间的关系。生态理念是意识领域,环境艺术设计是实践领域。由此去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以生态理念为引导,积极推动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有利于生态环境和谐化发展,而且也是当前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发展契机。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实现途径

以生态理念为引导去开展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延展,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化要求,是符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的。为了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甄选环保型的材料。天然环保材料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环境艺术设计遵循生态理念的基本表现方式。由于天然环保材料有着无污染,生态健康,性能优越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可以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和生态理念的枢纽。为此,环境艺术设计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材料意识,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增加环保型材料的比重;另外,甄选环保型的材料,依据天然材料的性能和优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科学的材料使用方案。比如使用鹅卵石作为建筑艺术设计的基本材料,往往可以获取更加理想的生态氛围效应。

(二)开发污染系数低的能源。积极开发污染系数较低的能源,以便将其利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去。具体来讲,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以能源无污染为研发的最终目标,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去开发污染系数较低的能源,保证环境艺术设计能源的无污染性;其二,鼓励能源开发创新,强化创新力度,使得科技材料能够切实的被运用进去,使得能源污染降低到最小;其三,对于在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学者和专家,给予其相应的荣誉和奖励,以便营造良好的能源开发学术氛围。

(三)树立先进的科技理念。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样也是促进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健康发展的源泉。因此应该树立先进的科技理念,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和工具,尤其是能够体现出生态理念的工具或者理念,应该将其积极融入到实际的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去;其二,强化教育和宣传,将高科技理念作为基本内容,使得在职的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树立先进的科技理念。

(四)力求环境设计和谐化。要想实现对于自然生态的最小化破坏,应该将天然环境作为基本背景,也就是说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应该以低碳节能为基本目标,争取将对于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针对于不同的环境设计开展实际考察,对于地形,地貌情况进行调查,以和谐化处理设计和自然生态关系为契机,形成环境设计初步方案;其二,树立成本控制意识,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存空间的和谐共存。

(五)倡导高效的设计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其能够满足人们心理上的舒适和成就感,由此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倡导高效的设计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其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处理好人们付出和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二,环境不仅仅需要给人以美的感受,还能够顾虑到人们的安全与健康,这是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基本问题;其三,尊重个体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需求,结合客户的需求,形成更加具备个性化的艺术设计方案。

(六)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理念之间的融合,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还需要一支专业化的设计队伍去保证实施。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高素质设计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讲,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将生态理念纳入到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去,使得学生在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就能够理解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树立生态环境艺术设计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其二,高度重视对于在职环境艺术设计人员的培训,将生态理念纳入其中,鼓励其积极采取对应措施去实现两者的融合;其三,鼓励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去学习国外先进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以生态理念为引导,实现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的优化升级。

三、结束语

第4篇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元素在装饰艺术中的应用也可以加强艺术效果。不同的色彩往往会在不同的领域中发生微妙的改变,例如当人们想要表达自身喜悦的心情或者营造喜庆的气氛,那么一般就会使用红色为主色调。又比如,在古代,金色与黄色都代表着权力至上,古代的宫殿、帝王的服饰都是以金黄为主。设计师们通过对传统的色彩进行分析利用,就可以使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在现代装饰艺术中表现出来,增强装饰艺术的魅力。

二、传统图形的表现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些传统图形甚至能够与现代的载体完美结合,既展现出图形代表的传统意义,又不失大雅之堂,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觉环境。这里体现出了一种融合的概念,也是一种新思维的创造。同时,也不能忽略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周围环境有无违和感,以达到充分表达图形含义的目的,赋予现代环境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情感的表达

在古代的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大多使用含蓄的手法来表达情感,无论是外观还是室内布局,都通过合适的物品陈列和文化图案来承载文化,这种表达手法被称为隐喻。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这种隐喻依然受到青睐,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表现方式。

四、形神并举,和谐搭配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项专业的现代设计技术,也要求用现代的审美态度对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审视。在此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利用现代艺术手段对其开发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著名的苏州博物馆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又嵌入了现代审美。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使其形神并举,和谐搭配,充满诗情画意,传统文化的精神更好地展现出来。

1.自然环境搭配色彩

人作为环境中的主体,生来就对大自然亲近至极,同时人们对美好和谐的事物多有特别的倾心。人无法离开自然环境生存,而通过人对大自然的情感烘托,自然环境也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当人们在贴近大自然时,会情不自禁觉得亲近,会自然而然表现出最亲切顺畅的行为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是相对的,就如同你在自然界中永远也无法找到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然而正因为不加修饰又与众不同,才能带给人们舒适的感觉。站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上看,设计师在把握色彩的使用时,要考虑到与自然环境是否协调,要学会从自然界中采集独特的元素,也要注重颜色节奏对总体结构的影响,唯有如此,方能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高要求。

2.自然环境融合文化

第5篇

在我看来色彩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离不开的,色彩是对我们今天的社会非常重要的。对于建筑室内装饰也是一样,从人类认识色彩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每一种色彩的认识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随时间的发展和各个区域对人类对每种色彩的不同爱好,在加上每个民族区域的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是每一个区域的建筑也有很大的区别,从而使每一个不同的建筑风格有他相对统一的色彩。

室内的色彩包括吊顶,墙地面,家具织物色彩的设计和选择。科学的用色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除了视觉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的情趣和心理,要充分利用色彩的多种变化,既符合功能要求又要能获得更美的效果,室内空间不论的吊顶的处理还是家具的款式,大小,形状和色彩等,都不能脱离它所处的实体空间环境,色彩和形态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色彩比形态更重要。

室内装饰风格流派的色彩体现

1.色彩的搭配的价值和重要性

(1)论述色彩的属性

谈到色彩我们都知道它有三大属性:明度、色相、饱和度

所谓明度就是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为明度。色彩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但后者仍然存在着明度。

作为色相,指的是这些不同波长的色的情况。在色相环上排列的色是纯度高的色,被称为纯色。在色相环上,与环中心对称,并在180度的位置两端的色被称为互补色。

用数值表示色的鲜艳或鲜明的程度称之为彩度。

有彩色的各种色都具有彩度值,无彩色的色的彩度值为0,对于有彩色的色的彩度(纯度)的高低,区别方法是根据这种色中含灰色的程度来计算的。彩度由于色相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即使是相同的色相,因为明度的不同,彩度也会随之变化的。

(2)论述如何更好的搭配色彩

在室内的装修中色彩的搭配是有很重要的讲究的,如何能利用色彩的合理搭配创造出更好的居住空间,要从自己对色彩的喜爱程度,色彩对个人的心理属性以及自己对空间的心理需求来确定的。不同的颜色进入人的视野,刺激了大脑,使人产生冷,热,深,浅,明,暗的感觉,也产生了安静,兴奋,紧张,轻松的情绪效应。一般小型化结构的住宅以单色为宜,采用较明亮的色彩,如浅黄、奶黄,以增加住宅的开阔感,利用住宅色彩衬托您的家具使住宅或显朴素大方或显庄重高雅。一般来说每种风格居住空间的色彩搭配都有他自己的原则。具有‘阳光味’的黄色调会给人的心灵带来暖意;如果不想要统一的色调在整体中带点新的变化,采用活泼的色彩组成,粉红色配玫瑰白,搭配同样色系组成的沙发,窗帘,靠垫委婉而多情;冷灰色常给人粗糙,生硬的印象。但在宽敞的明亮的空间,大胆选用淡灰色,反而使你的白色床具和窗棱更为肃静高雅。不过也要穿插一些讨自己喜欢的鲜艳色彩;蓝色有镇定情绪的作用,非常适合有理智感的选择。

2.各种装饰风格的色彩搭配体现和分析

(1)古典欧式风格

欧式风格的底色大多采用白色、淡色为主,家具则是白色或深色都可以,但是要成系列,风格统一为上。在古典欧式风格只能中主要分为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等类型。起主要构成手法有三种,第一类的室内构件要素,如柱式和楼梯等;第二类是家具要素,如床,桌椅和几柜等,常以兽腿,花及螺钿雕刻来装饰;第三类是装饰要素,如墙纸,窗帘,地毯,灯具和壁画等

巴洛克式,产生于公元17世纪,它的主要特点是在造型上以椭圆形,曲线和曲面为主要形式,强调变化和动感;将建筑空间设计与绘画和雕塑结合营造出富丽堂皇的室内效果;室内色彩以红,黄等纯色为主,并大量饰以金箔,宝石和青铜等材料进行装饰,表现奢华的效果。室内和家具的豪华,富丽的特点,充满了强烈的动感效果。

洛可可式产生与公元17-18世纪,他在设计上追求华丽,精致和繁复的艺术效果,主要特点是室内装饰呈平面化,注重曲线的使用,室内色彩以鲜艳的颜色为主,比较明快,如靛蓝,嫩绿和玫瑰红等;线脚多用金色,还采用大量中国式装饰和陈设,喜欢闪烁的光泽,大量镶嵌镜子,悬挂晶体玻璃的吊灯,墙面多用磨光大大理石,喜欢在镜前安装烛台,造成摇摆的迷离的效果。

(2)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它是比较流行的风格,追求时尚和潮流,以造型简洁新颖,实用为目的,注重室内空间的布局合理与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没有过多的复杂造型和装饰,也不追求豪华,高档和绝对的个性,重视家居的选用及色彩的搭配,追求‘少就是多’的观点。现代设计派大师赖特提倡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协调一致,不仅满足现代生活需求,而且强调艺术性,具有当今时代感的建筑形象和室内环境。如一间现代风格的居室,利用不规则墙面形成壁面家具,同时这一墙面也起到美化居室的作用。地面、天花板均朴素、淡雅,无一多余饰物,显得简洁、舒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

(3)后现代风格

它是由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而出现的一种设计风格,反对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观点,强调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得室内设计繁多复杂。

①强调室内设计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崇尚隐喻与象征手法,提倡多样化与多元化。它通过传统建筑原件以新的手法加以组合来实现。

②多用夸张,变形,断裂,折叠,二元并列等装饰主义的设计手法,在表现上具有刺激性,使人有舞台美术的视觉感受,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目的。

(4)混合形式风格

混合形式风格是指把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统一时代不同风格和不同民族,各不相同的东西糅合在一起,把同一民族和新旧各不相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把不同国家,不同风格元素结合在一个室内空间里,呈现多元化的风格特征。

用非传统的元素结合传统构件,给人以现代传统室内装饰的种种联想。但并不是将各种形式任意拼凑,互不协调,缺乏整体感,而是把传统文化脉络与现代设计观念和方法相结合,是多样丰富的设计语言。例如贝聿铭先生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中,以中国的影壁,牌楼,粉墙,灰砖,天井,方圆母题,民间磨砖对缝的工艺,以及云南的石头,东北和山东的卵石作为传统的设计元素。

兼容并蓄,推陈出新,反映时代性,民族性与地方性。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传统,民族,地域或自然等元素并加以简化,提炼,在用新的手法组织这些简练了形式,构成具有新意义的形式。既趋于现代实用,又吸收传统的象征,融古今中西与一体。

(5)简约风格

简约风格现代主义建筑和室内的主流风格之一,是一种符合审美规律的艺术简化,追求的是由发杂趋于简单的视觉效果。装饰要素有金属灯罩、玻璃灯,高纯度色彩,线条简洁的家具。它主张设计中突出功能,强调自然,形式简洁,在设计时奉行删繁就简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装饰,色彩的凝练和造型的力度也是“少就是多”更高层的体现。简洁要克服现代主义的单调乏味,缺少人情味的缺点,追求丰富,多层次和多方位的表现,但丰富的表现并不是无意义的堆砌,而是经过提炼后符合时代精神的简洁形象。简洁与丰富是并存的,简洁的设计形式是现代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向,具有丰富的包含性,丰富的词汇融合在简洁之中。在简约室内设计中空间简约了色彩就要跳跃出来。苹果绿、深蓝、大红、纯黄等高纯度色彩要大量运用,大胆而灵活,不单是对简约风格的遵循,也是个性的展示。(6)中式风格

中式风格中国室内设计的传统风格比较讲究端庄气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家具的陈列到陈列品的布置,常采用对称的手法来达到稳健,庄重的效果。装饰要素有红木灯、羊皮灯+咖啡色、适当的金色+中式家具,在色彩方面很多人都感觉中式的室内色彩略显呆板,其实只要是搭配好都很漂亮,中式家具或配饰一般颜色较深,而适当的金色则会让中式更有味道。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色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金色的小面积点缀和运用,可以与深色家具形成鲜明对比,使色彩变化更丰富。主要用色有红,黄,紫色,金色等,装饰品及黑、红为主的装饰色彩上。室内多采用对称式的布局方式,格调高雅,造型简朴优美,色彩浓重而成熟。新中式家具偏重暖色调,表面大都作亚光处理。避免繁复的“雕梁画栋”造型,简简单单更能体现典雅大方。

(7)地中海风格

地中海风格地中海周边国家众多,民风也各有不同,但独特的气候特征还是让他们出现了一些相同的特点,他们的设计元素主要是白灰泥墙,连续的拱廊与拱门,陶砖,海蓝色的屋瓦和门窗。这种风格的灵魂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蔚蓝色的浪漫情怀,海天一色,艳阳高照的纯美自然’。他的主要色彩搭配有蓝与白,这是比较典型的地中海颜色搭配,希腊的白色村庄与沙滩和碧海,蓝天连成一片,甚至门框,窗户,椅面都是蓝与白的配色,加上混着贝壳,细沙的墙面,小鹅卵石石地,拼贴马赛克,将蓝与白不同程度的对比与组合发挥到机制。

黄,蓝紫和绿,南意大利的向日葵,南法的薰衣草花田,金黄与蓝紫的花卉与绿叶相映,形成一种别有情调的色彩组合,十分具有自然的美感。

土黄及红褐,这是北非特有的沙漠,岩石,泥,沙等天然景观颜色,再辅以北非土生植物的深红,靛蓝,在加上黄铜,带来一种大地般的浩瀚感觉。

3.案例分析

案例来自成都一个普通白领阶层的装修方案,由于是年轻人,不喜欢太过复杂的装饰,采用了现代的装饰风格。住宅是一个100平方左右的住房,主人暂时没有孩子,把原有的老人房改为书房。

主人在色彩方面喜欢大面积的暖色,特别是乳黄色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客厅和餐厅的背景墙上实用了大面积的淡淡乳黄色,看上去比白色稍黄一点,即达到了主人的意思,也更好的使空间不完全被同一种色所包括。电视墙是用黄色的硅藻泥材料做成,使主人刚刚进门的感觉给人一种温馨家庭的感觉,同时在家居方面特别是沙发点缀了一点是冷颜色,因为如果在大面积的黄色背景下没有一点冷色,会使人的心情变的急躁,长时间会有抑郁的趋向,所以在家居的选用上我们选用的了冷一点色彩。在地面的色彩选用上,地砖还是采用了淡黄色的地砖,但是在客厅的中沙发的地毯我们选用了黑色的地毯,一方面是考虑在整个空间里没有重颜色的沉稳,还有就是搭配一点黑色能使空间看着更加的舒服。再在空间配置一点绿色的植物,使主人进门的感觉即温暖又清新。

第6篇

仿真技术能够给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带来诸多好处例如,在建筑装饰构造的教学方面,我们可以建造出各种装饰构件的模型,设置成一个个可以互动的教学小游戏,提供一定的文字说明等指引学生去完成其工作过程,这样既可以节约学生实际操作带来的教学成本,又打破了学校与施工场地之间的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重复进行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从而加速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再比如,在室内设计的空间组织和灯光设计等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容易运行、操作简单的设计软件,如建筑草图大师SketchUp,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去试验各种空间组织方式的变化对空间感觉带来的影响;通过各种跟真实生活中完全一致的灯光类型的选择和各项照明参数的控制,仿真出各种灯光组合的真实效果,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灯光设计的意义和设计要点。这种让学生亲身去经历、亲身去感受的教学方法,无疑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趣味性更强,很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也会更好。还有在室内装饰设计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仿真技术建造出各种常见室内空间的虚拟模型,如家居空间中的客厅、主卧,办公空间中的会议室、老板房,餐饮空间中的大堂、包间,酒店空间中的大堂、客房等,设计成一个个可以互动的系统小游戏,让学生可以进入内部进行任意角度的观察,并允许他们更改或重新组合里面的绝大多数内容,比如,更换墙面或地面的材质,更换天花板造型或灯饰,更换家具和陈设品等。让设计变化的结果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呈现出来,这对教师演示室内装饰的作用和意义很有帮助,对学生快速掌握室内装饰设计的要点和搭配技巧也很有帮助。这些小系统的应用,还对解释如何才能形成特定的室内设计风格或氛围,也起到了很好的现场演示作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启用和它将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无法企及的。综上所述,仿真技术不管是应用于环艺专业的设计工作上来说,还是应用于其教学工作上来说,都拥有传统设计方法和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但是,仿真技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非任何时候都是最适宜的教学手段,不可盲目推崇。

2仿真技术的局限性

2.1仿真技术能够制作高精度仿真图,但是它耗时长,结果固定,无法即时沟通

同样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来讲,利用计算机仿真手段制作的效果图可以更加逼真细腻准确,但是它耗时很长,无法做到即时交流,能够反映的空间内容也很有限,角度固定,无法反映出全方位的内容和所有细节,也不能跟业主产生互动。但是手绘的表达方式却可以,对业主提出的问题,可以当场快速地表现出它的形状、结构和大概的比例关系和效果,达到即时沟通的目的。那我们就可以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挑选几个主要的空间进行计算机效果图的精细刻画,而其他没有涉及到的地方或者业主临时提出的一些疑问,则通过手绘的方式进行解释和沟通。

2.2仿真技术有时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投入,产生的效果却未必是最好的

例如,环艺专业中现场施工技术部分,学生只需要了解其过程和要点,能够判断其对错好坏,便于将来把关即可,并不需要亲自进行操作。那么,采用直接播放施工现场录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仅更加直观,对教学效果没有不利影响,而且在时间和经济成本上来说也是最有利的,那就没有必要非得去开发仿真系统帮助学生来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所以,选择这种教学手段时要考虑到时间和经济投入的大小,系统的延展性如何,以及是否有更简便的方法同样可以实现教学目的等问题。总结得出仿真技术主要在哪些地方应用其优势才能最大化地显示出来,而其他方面并不一定合适。

3仿真技术是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

教学目的决定教学手段。我们应该以能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为根本出发点,合理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不应该处处强调新技术的应用。就仿真技术来说,每个专业都有众多的知识环节和技能环节,他们在专业中的重要性和需要学生掌握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很重要,但主要是靠脑部思考来领悟和理解,不需要仿真技术;有些知识或者技能,需要学生了解但没必要掌握,如果有更好的教学手段达到目的,也没必要非要用仿真技术来实现。对于专业核心技能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其操作,真正的现场实操难以实现,或者实操成本过高,或者实操过程危险性较高,应用仿真技术又确实可以逼真模拟其场景和操作过程与要领时,应用仿真技术才是最好的选择。例如,计算机仿真效果图可以让业主直观地看到设计结果,效果满意了再进行设计制图与施工,避免了时间、人力和资源上的浪费。但是,如若不然,就不应该勉强。

4在教育中应用仿真技术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和应该避免的误区

4.1教师是应用者,不是系统开发者,不要把每位教师都变成软件开发人员

我们使用一个工具的时候,只需要明白这个工具如何使用就可以了,没必要还得知道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仿真技术的应用也是如此。

4.2要衡量教学投入和教学效果

之间的绩效关系,避免高投入而低效果没必要仿真的非要仿真,同样可以实现教学目的、比仿真技术更好的教学手段的非要用仿真技术,或难以仿真的地方也很牵强的要用仿真技术虚拟一下。

5结语

第7篇

流动空间常常用于打开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封闭空间,但是近年来也被运用于室内环境艺术。如,在狭小的室内应用镜子能够增加空间的开阔度,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室内环境;在门廊处采用隔断将客厅与大门进行划分,形成主次架构,更好地释放了室内空间的特性;在墙体上运用暖色与冷色的过渡,能够通过暖冷色的对比区分房子的区域功能,打破整体空间的隔阂,将空间软性地分割出理想的区域。因此,流动空间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而对于室外的环境艺术设计,流动空间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整合上,通过对景别的设计、造景的摆放等方式,将建筑分割成单独的个体,又由于留有如画廊、石拱门、桥涵等人为设计空间,能够在保持封闭的同时打破空间的界限,让其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二、空间对比

空间对比手法常被用在大型展厅或者园林中,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最常用的手法,通过空间与空间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感官冲击,丰富环境的艺术特色。如,在展厅中设立“回”字空间,就是大空间与小空间过渡的典型代表,一方面能够释放展厅更多的空间,另一方面能够让人在大小空间的徘徊中体验曲径通幽的别样情怀。再如,复式楼层采用上下空间的对比,将一个整体空间划分成两个,一半是整体高度,一半是分层的二分之一高度,能够让人产生错落有致的感觉,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强空间的实用性,也能增大空间的体积感,让空间形成新的特征。

三、空间的过渡与引导

前文提到的隔断和色彩的运用也属于空间的过渡与引导,这一手法常常体现在对大型空间的分割上,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运用得都比较多,主要是让空间连贯自然,同时增加环境的层次感,让环境更多元化。我国古代传统的房屋设计讲究风水和间隔,如卫生间的门不能与大门相对、进门必须有门廊等,其实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能够发现这样的设计采用了空间过渡的形式,让本来突兀的空间显得更为协调。再如,现代楼房的房檐已经被设计在楼顶,在古代,房檐不仅有排水的功能,同时起到了分割外界空间和室内空间的重要作用。

四、空间序列

空间序列常被运用在庄严肃穆的环境中,并不适用于普通设计。现代设计旨在营造一种安全和舒适的环境,空间序列显得过于严谨。当然,如果设计是针对庄严的建筑群体就另当别论,这种设计手法通过对空间的严谨分割排序体现出严肃的氛围。如北京紫禁城的设计风格就十分严谨,每一个空间都有对应的序列,观者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皇家气息,体会到无与伦比的空间力量。

五、空间分隔

在空间艺术设计中,将大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小空间是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常用于室内设计。在室内进行空间分隔,一般通过墙体、家具、玻璃、屏风等完成。室内空间的分隔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室外空间一般是通过假山、建筑、植物等进行空间分隔。空间分隔根据分隔材料和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实隔和虚隔。实隔是指实实在在的分隔,既能阻隔人们的移动,又能阻隔人们的视线;虚隔更加侧重心理上的分隔,有的是只分隔交通,不分隔视线,如用玻璃进行分隔。另外,灵活运用实隔和虚隔营造渗透空间,能够营造别样的艺术氛围。如,密斯的经典作品——巴塞罗那国际展览会德国馆就很好地处理了围与透的关系,表现出了空间分隔的艺术性。除此之外,营造虚空的空间不必进行实际空间的围合,只需要通过暗示、虚拟的手法在人们的感官上营造出一种空间感即可。

六、结语

第8篇

1.1加强对Photoshop图像处理应用

案例分析总结就是一种间接的自我学习,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可以让自己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加强对Photoshop图像处理应用。这是一组人居环境适宜的景观设计效果处理前后变化展示,前一张图片是用3Dmax配合V-ray插件进行渲染的最终效果,为了进一步美化效果图,这是就需要Photoshop图像处理,结合中间这一张照片,采用图层处理、素材插入、调整图层、图层蒙版、创建亮度\对比度调整层等方式最终合成想要的效果。在案例分析过的成中,应注意多观察多总结多思考,设计最终效果的高低,一方面是和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水平有关,另一方面还和自己的审美能力高低有关,这就需要告诫我们平时多注意学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还应该多参观欣赏较好的作品,从中得到审美能力的提高。

1.2模仿和创造相结合,提高Photoshop图像处理动手能力

模仿是人的本能天性,是人类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最基本方法。在平时的Photoshop图像处理模仿使用中,通常就是通过网上视频,如金鹰视频来自己分析Photoshop软件的各个功能。在视频观看的过程,可以根据视频中的实例操作,最终达到理解,这个过程就是模仿。例如:模仿给图片添加阴影效果,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Photoshop菜单栏图层—图层样式—阴影就可以完成。而通过视频模仿,就可以快速的通过浮动图层菜单,选定此图片图层,并把鼠标快速放到缩略蓝色区域双击就可以打开图层样式浮动菜单完成阴影效果。在提高Photoshop图像处理动手能力上,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给此图片添加完阴影后,图层样式还有内外阴影、内外发光、光泽、斜面和浮雕、颜色叠加等方式,我们尝试可以根据图片实际情况试着添加,达到最佳效果。这里就需要发挥创造性对图片处理创新性在里面。

1.3结合科研项目,带动Photoshop图像处理实践能力

如在科研项目:西部山地型小城市人居环境问题及保护策略研究——以商洛市商州区为例上,需要收集大量的本地环境有关的图片素材并进行美化处理,这就可以亲自参与商州区大气质量恶化、丹江主要河流体固体废物污染、交通混乱等图片的处理,

1.4参与企业设计,增强Photoshop图像处理灵活性

参与企业设计,就是参与设计公司的工作。例如:在商洛市西街片区的旧城改造过程中,学生负责收集照片,并对旧城的原始照片进行处理规范化。

2小结

第9篇

1.改变思维模式

教育者应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思维模式。使学生能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就是要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过去的办学模式都是比较封闭的,在信息时代下,我们需要向开放型办学模式转变,与社会接轨,满足市场数量与质量需求;面向市场经济建设,教学内容与方式要在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时常进行更新与探索从而将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成综合素质高和技能优秀的的专业设计人才。

2.多向欧美国家学习有关审美价值的教育经验

在传统的美术审美价值教育上,我国应多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经验。注重在高中阶段,使得美术课程规划围绕着“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层次上展开,促使审美教育建立在宽厚的艺术人文学基础之上,将人文主义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结合,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审美价值理念,构建符合社会主流思想的审美价值体系,这样做的话会为学生日后继续美术学习与审美思维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来培养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观察、思维、认知的学术能力。

二、改革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

1.教育视野的开阔

教育者应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来开阔教育视野。环境艺术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建筑园林等方面的创意结合在一起,并包含了环境科学、卫生保健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相比之下,它对教师自身要具备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涉及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学院吸收其他优秀同行的教育经验,学校可以增设相关系列的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请一些一线的高级技师骨干来授课,讲授新的设计思维及鲜活的社会实例。

2.教育与市场的对接

要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与市场对接,教师也应该具有较强的商业意识和实践经历,从事专业教育教学的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是引导学生培养意识的关键因素。不能忽略了学生将来就业。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不应该只停留在传授专业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制定有效可行的就业计划。

三、结语

第10篇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主要是通过对空间方面的规划以及其自身对艺术方面的构想来对环境设施以及相关的材料色彩等制定相应的计划,而且其对于艺术的表现手法也显示出了独特的多样性。

当今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状况

1.我国环境艺术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人民的物质需求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此一个个开始注重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这种追求的具体表现在对于环境艺术的追求上。“绿色建筑”是当时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提出的口号,认为“绿色建筑”能够极大的满足其内外的审美舒适度,而且还从通风、环境污染以及噪音隔绝的角度出发,力求做到室内环境优良,室外交通便捷、绿化美化的目标。而人们最希望的还是能够是建筑物和自然间的环境相结合,这样就达到了其心中做重要的美感。所以以如今我国对于艺术设计的追求热情来看,这项事业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全国的各大高校也开始着手培养这方面的专业的环境艺术设计大师。

2.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展望

环境艺术设计随着时代而产生,属于经济和艺术的结合体,两者缺一不可,发展到如今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为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当代许多人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而相应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感随之不断的爆发出来,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在当今时代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开始飞速的发展,并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之中,其中的数字信息技术也开始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出现了一种网络虚拟的三D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在电脑上通过数字艺术的方式建立其虚拟的方针模型,从而创造出各种不尽相同的复杂性设计,而且设计师能够在上面随心所欲的进行修改和描述,这就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前景。而且如今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实现了较高规格的现代化、个性化以及服务化的转变,开始想着节能、绿色、环保等方向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概述

1.环境设计需与自然相结合

社会发展至今,大量的社会负面现象充斥着人们的视线。所以,如今的人们开始将眼光看向老祖宗留下的自然和谐之道。这是一种修生养性的理念,讲究自然的规律,也即是俗称的“天人合一”,注重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关系,提倡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不应该对其造成伤害。这种理念的发展很快就被融入到了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并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和发展。

2.环境艺术结合实际,设计适当

环境艺术设计就不同,它需要设计者结合实际,所设计出来的产品必须能够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并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3.环境艺术设计要有一定的内涵

艺术设计的而本身就是内涵的代名词,它充斥着设计师的灵感和思想爆发,一件没有内涵的艺术设计其本身就是白纸一张,没有任何的价值。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如此,它是基于现实环境而存在的艺术型设计方式,其设计出来的作品必须与四周的环境相结合,同时又要有其独特的艺术性,讲究两者间的关系融合,所要注意的是环境设计中的空间形态和色彩的光影效果以及相应的造型比例的等,这些因素都能有效的表达出对于四周环境的融合度。如今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很多文化的诞生都是由人来促成的,所以设计师所设计的作品就必须具有人文性质,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感受,并强调其中的舒适作用,尽量促使人情味和相关文化相结合,产生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其中。其实内涵的设计主要表现在色彩的应用和相关设计理念与色彩之间相融合的结果,其主要目的是想要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从而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这样一幅作品才真正的传递出设计的心灵美感,这就充分的体现了其中的文化内涵在里面。

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问题是整个艺术界所讨论的焦点,而且现在的市场环境对于新的设计理念也形成来看一种迫切的需求。物质生活饱满的人们已经厌倦了统一风格的设计风格都对全新的设计理念产生浓烈的期待。有很多设计师其设计的作品确实都是通过一些教材进行生搬硬套的设计,其设计出来的风格大同小异,根本看不出其独特的个性在里面。不过,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的独特的设计风格,开始摆脱一些程序化和概念性的束缚,很多设计师根据这一理念都找到了独特的设计创新点,使其重新认识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方式。个性化的设计使得设计师对于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变得更加的深刻,同时达到了能够以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出其内心对于大自然的感悟,这就相当考验一个设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共同发挥。所以,环境艺术的设计者应该严格的遵循其自身的审美价值观,要相信这就的创新理念,不要对一些大众喜爱的设计作品进行盲目的模仿,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个性化特色的设计作品。

结语

第11篇

1.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环境艺术首先是对自然环境中元素加以合理利用,因而环境艺术依赖于自然环境,但是环境艺术不是对自然环境的简单利用,在设计过程中还呈现出对人的爱护与关心人的人文精神。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做到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达到追求美好生活的目的。

2.正面性与无害性的统一环境艺术设计要遏制肮脏、丑陋与低俗同时体现出精神上的美好与纯洁,并在此基础上使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建立和谐关系。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理性规划上的审美创造,因此,环境艺术系统必须做到整体上的美学设计,从而使全系统体现出正面性与无害性的统一。

3.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由于环境艺术设计脱胎于建筑设计范畴的室内设计,因此实用性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考虑人们的生活需求,方便人们的物质生活应该是其根本目的之一。任何对这一本质的舍弃都会失去设计的本意。在满足实用性的条件下环境艺术设计还必须满足人的审美体验。给人创造一个身心健康与愉悦的生活环境,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做到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4.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由于环境艺术涉及的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设计中涉及到的感性质料和个体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但是通过设计必须将这些感性质料和个体通过有机的联系创造出统一的整体意境。

二、地区经济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一)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于人类的经济活动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最早出现在石器文化时期,并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而产生。其本质是人类进行的原始造物活动,是人类为实现实用价值而进行的物化劳动形态。当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渗入一定的审美功能和价值时,这种创造便具有了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原始的环境艺术设计便由此产生。人类的文明史是伴随着从制造工具开始的社会经济活动开始的,环境艺术设计也从这里发源。当我们的祖先把石头制成一件件实用工具时,最早的设计活动就开始了,首先工具的创造必须满足实用性,用起来要方便、省力,以引起主体的。同时还要看起来美观大方。因此其制作就需要有一定的设计思想和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这种功能和形式相结合的石制工具的原始猎人就是人类第一批设计师。这些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联的工具和器物就是最早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由此可见,环境艺术设计伴随着人类的经济活动而产生,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虽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科学性与技术性越来越高,并且由自发转变为自觉地、有目的的创造活动,但作为协调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手段的经济特征并没有根本改变。

(二)环境艺术设计元素与灵感源于地区经济发展

长期来看,环境艺术设计要想取得进步,离不开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环境艺术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提供的广阔创作源泉。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要求、设计材料、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都受制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和表现元素都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的。首先,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最终推动力。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工作、生活环境设计的要求逐步由实用性为主、审美性为辅,逐步转变为实用性与审美性并重,并且经济愈发达的地区,人们对环境设计的审美要求越高。这种新要求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其次,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还不断创造出新材料和新产品,这就为环境艺术设计在原料选择和设计思想上的多元化不断提供了新的可能。再次,由于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从物质层面的多样化到精神层面的多元化都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设计新思路和新灵感。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不再是客观世界的简单复制,它被多元化的设计选择赋予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将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很多细节,化作了精妙的艺术作品。最后,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和高新科技手段的融合可以丰富设计作品表现力。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提供的高科技手段,社会经济发展支撑下的高新科技手段不断发展成熟,可以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并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方式、目的、途径的不断革新。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区已经步入了网络时代,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为环境艺术设计创造了更好的表现条件,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经济因素贯穿于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的全过程

人类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必然导致人类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新追求。环境艺术设计区别于其他艺术活动的首要特征是它的经济属性。它以艺术与技术为双重基础进行创新设计,来创造着以艺术为表现形式的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而经济因素贯穿于环境艺术设计活动从设计到实现设计的全过程。在产生阶段环境艺术设计师需要把握与设计对象相关的各种因素,然后通过设计思维创造形成设计方案。其中对设计对象的经济价值、市场需求以及设计方案的经济内容等方面都要进行分析,而这些方面无一不体现着经济因素。并且经济因素是影响设计观念的重要方面。实施阶段指的是将设计方案由图纸转变为实体的过程,由于这一过程需要建筑、装饰、机械等多方面的参与,其中的每一步都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因此也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艺术相比更具有明显的经济特征。现代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艺术的主要区别,而在经济高度发展与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遵循设计与经济的结合的原则,把握好贯穿于环境艺术设计活动全过程的经济属性。

三、环境艺术设计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环境艺术设计反作用于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地区的高新科技的发展是促进这一地区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人类的文明史上科技和艺术从没有被割裂开而单独发展的历程,科学技术总是以丰富的形式与艺术相互融合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当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也不例外,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是人们对审美追求的本能。而这种本能,正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环境艺术设计的进步离不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其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多元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段的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也通过其促进人们对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需求,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来看,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设计理念与风格的现代化,不断创造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审美需求的优秀产品。而这些产品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审美追求与创作需求,并对环境艺术设计在设计思想、材质和建筑加工技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就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进行支撑。在这个层面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不断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腾飞的翅膀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产物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在推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满足人的使用与审美的双重需求,不仅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目的,也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需求。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是以满足、引导和创造需求为目标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手段是对物改造,但是其目的是人。环境艺术设计除了给人带来物质与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以外,还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把未来生活和观念的现实化和实物化,其中孕育的是人们对于将来美好生活的审美表达,是人们对所进行经济建设活动作出的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因此,强调创造性与个性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低层次改造,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经济腾飞的翅膀。

四、结语

第12篇

1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意、创新和创造是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因此,创新素质培养是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强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新开设了“创造学”等课程,增加了“构成”课程学时,改变了传统单纯注重从素描到水彩、水粉的技法训练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抽象思维及想象能力的训练,引导教育学生动手与动脑并重,鼓励学生独具匠心的构思、创意和创作。专业教学中,强调原创思维,特别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将学生陈述原创设计思路和图示创意元素的演变过程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以检查是否是学生自己的创意和设计,有效杜绝了抄袭设计的现象。

2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坚持在实地实干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都安排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生参与实习单位的设计或施工项目,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为了保证校外实习质量,专业有选择地在校外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合作基地,实习基地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合适的工程项目和充足的专业指导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到材料市场或施工现场参观与学习,让学生走出校门到材料市场去了解认知材料,到施工现场去认知施工工艺。在每一专题设计教学中,教师安排一定学时组织学生到材料市场调查,并聘请相关的材料专家向学生介绍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同时,每年组织学生参观国内大型房地产展销会、建筑及装饰材料展、家具设计展、卫浴设备展及厨房设备展等,使学生及时了解掌握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扩展视野,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丰富设计思想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结合具体项目和工程经验讲理论,加强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3强化英语、计算机、设计能力的培养

专业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开设大学英语和建筑装饰专业英语;第三学年开设大学英语听力实践及高级英语;第四学年设置有专业外语、双语教学及外语应用课程。为了加强计算机绘图能力培养,专业增加了计算机教学内容。一学年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二学年开设CAD、3DSMAX和PHOTO及电脑绘图实训;三学年开设计算机绘图加深课lightcape及用计算机绘图的课程设计;四学年设置有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在艺术设计能力培养方面,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面宽、量大和系统性强的系列课程,以切实保证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质量。第一学年有设计基础、设计素描课程;第二学年有建筑设计1和居住空间设计;第三学年环艺方向有建筑设计2、广告设计、景观设计1、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志设计、室内设计竞赛等课程;第四学年环艺方向有商业空间设计、景观设计2、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安排。

4加强艺术素养的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学生的艺术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其设计作品的艺术质量,只有具备一定的艺术品位、鉴别能力、欣赏水平和审美观念,才有可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课题组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学生艺术素养。一是在理论教学体系中加大艺术素养课程比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美术史、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艺术概论、建筑与室内设计美学等课程。二是在设计课程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在专题设计教学中,教师每次都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专题设计题目,搜集名家的设计,并且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其设计风格、特点和创新,学生通过学习欣赏名家的作品扩展设计思路,提高艺术素养。三是组织引导学生多种渠道接受美的信息。专业教师经常组织安排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所举办的展览;参观室内外优秀建筑,特别是在第六学期集中安排了两周的参观实习实践课程,让学生走出课堂,对国内的大城市实地进行观察,参观当地优秀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等;通过大量的鉴赏古今中外的代表性设计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优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素质及能力,我们的毕业生从用人单位反应和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看,毕业生不仅适应社会能力强,而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也很好。

作者:刘秀梅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