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2: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我们爱科学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就像是一个广阔无垠的大海,而我们就是一些鱼儿,虽然现在在大海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遨游着,但是将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水里就可能没有了氧气,我们就必须换另一个地方来生存,这样换来换去,这个海洋会被我们污染了,到时候,我们没有干净的海洋生存,就要寻找另一片海洋了。这就是我们所寻找的科学,只有我们不断创新,不断努力,才能有更美好的家园来让我们生存。
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需要的就是科学。如果我们不懂科学,就有可能无法生活在这社会里,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如果我们懂科学,我们才会在这个社会上有生存的余地。
现在正因为拥有了科学,我们国家才如此的强大。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需要科学,我们需要科技。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越来越重要,成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们要懂得科学,要好好充分发科学就像是一个广阔无垠的大海,而我们就是一些鱼儿,虽然现在在大海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遨游着,但是将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水里就可能没有了氧气,我们就必须换另一个地方来生存,这样换来换去,这个海洋会被我们污染了,到时候,我们没有干净的海洋生存,就要寻找另一片海洋了。这就是我们所寻找的科学,只有我们不断创新,不断努力,才能有更美好的家园来让我们生存。
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需要的就是科学。如果我们不懂科学,就有可能无法生活在这社会里,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如果我们懂科学,我们才会在这个社会上有生存的余地。
现在正因为拥有了科学,我们国家才如此的强大。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需要科学,我们需要科技。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越来越重要,成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们要懂得科学,要好好充分发挥科学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挥科学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
因为历史可以学习前人正确的做法,并且改掉自己错误的作风。这样可以使人们在成功那个道路上少一些坎坷,为自己铸造一条平平的道路。
六年级:4688142
关键词小学作文阅读导学模式
***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的总设计,使单元课堂教学模式学科化,课型化,我们设计的“小学阅读导学”和“作文导学”两个亚模式,经过41名教师的一年多验证,证明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概括性。该模式提练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作文”两个重点。2.操作性。提出了教师的行动步骤,使教学活动开展有理有据。3.整体性。要求教师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握年级特征,以单元和课时目标为依据教,不肢解课文,不搞串讲分析。4.针对性。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来的:一是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二是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常规;三是教学优劣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教师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5.优效性。该模式从德育、学习能力、认知三个领域规定了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任务和目的,体现了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特征;模式还运用了目标导学理论,在操作程序上汇聚了众多成功的教学活动方式,养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其具有优效性。
一、对目标导学体系研究中教学模式的认识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一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引导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以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基本范型。
(一)理论依据
小学目标导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我国目标教学的丰富实践和理论探讨,现代认知心理学之认知理论的建构学说,元认知理论。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形成了认知、德育和学习能力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体系。
(三)操作程序
1.单元教学操作程序是:设定单元目标课时按标导学形成性测验矫正补救单元达标测验。
2.课堂教学操作程序是:准备示导议练诊断评补。
(四)操作策略
教师在该模式中是目标的提供者和学生达标的组织者。教师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解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并用目标去准确界定它。教师按标施教,以标导学。
二、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特点
1.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发展认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语文知识的基本特征具有教化功能和情感性,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让学生感知、理解、鉴赏、积累、运用语言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就阅读教学来说,学生是凭借语言和文字思考的,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要心理成分就是思维,所以发展思维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
2.阅读教学是一个整体,词、句、段、篇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构成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根据目标进行整体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小学阅读教学,要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答思想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和复述指定的课文;能读懂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
2.德育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3.能力目标。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
(三)操作程序
1.初读准备。初读全文,感知全文,了解全文大意;深入学习每个段落时要初读,承上启下。从而在认识上有所准备,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2.精读示导。确定重点词、句、段作例子,进行导读;教师通过指导,诱导、引导、辅导,释疑解难,把握作者思路。
3.情境议练。以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议练;根据课文的特点,通过图画,生活,实物,声象,语言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听、说、议、练。
4.回讲诊断。学完每个段落后,可回讲重点词、句和段,诊断掌握情况,及时矫正;学会全文后可根据板书提示,问题脉络,图画情境进行回讲,诊断掌握情况,及矫正。
5.归纳评补。一般是每个知识点学习之后有小结,归纳,并视其掌握情况进行评补和补做;重点是在精读示导之后,情境议练之后,回讲诊断之后,一方面归纳梳理知识点,一方面要归纳总结存在的问题,从而再次补救。
(四)操作策略
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五)运用示例
课例: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
执教:德阳市中区八角井镇小学教师黄沐洁,女,20岁。
本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对《捞铁牛》、《蝙蝠和雷达》、《新型玻璃》、《一项科技活动》的阅读,要在理解词句,读懂自然段,练习给课文分类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以便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同时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立志为祖国现代化作贡献的教育。
本课时教学目标:德育——使学生懂得人类可以从研究其它生物中得到启示,激发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教育他们爱科学,学科学。学能——练习归纳段落大意来理解课文的能力。认知——①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②“启示”是什么意思?③用一句话说一说1、2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以问题促读促议)。然后精读3—6自然段,并创设情境议练:①填表并说一说: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实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②“反复”一词表现了科学家怎样的品质?③看灯片说一说: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飞行的?④练习P105第3题,互评矫正。(精读示导,精境议练)。继续学习第7自然段,根据图法和板书说一说:①飞机和雷达的联系;②练习P105第2题,互评矫正。(情境议练)。最后总结全文:①出示1,2,3—6,7自然段的大意,并根据这个意思分段;②归纳概括段意的方法和全文的主要内容;③用“启示”“摹仿”“发明”3个词语,举例说一说人类仿来的例子。(归纳评补)
三、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
1.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答出来。
2.小学作文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的集合训练。
3.学生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加深,改造和系统化,并能进一步猎取自然和社会知识;在情绪体验中,可以陶冶审美感情,激发求知欲,发展个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逐步做到①有具体内容。②有真情实感。③有中心。④有条理。⑤有重点。⑥展开想象。⑦注意选词用语。⑧写完后要修改。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①观察、思维、表答密切结合的能力。②能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要表答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说假话,思想健康,别人看了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三)操作程序
1.观察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作有关人、事、景物的观察,准备作文的素村。
2.范例示导。结合单元的读写重点和本次作文要求,分析一两篇范文,引导学生揣摸作者的写法,迁移到本次作文中来。
3.口头议练。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口述片断、梗概,思路,脉络,也可以口述若干细节,可以口述开头,结尾,过渡部分,也可以口述全文。
4.试作诊断。在观察,范例示导和获得其他同学口述信息的基础上试评,进行自我诊断。
5.修改评补。经过试作之后,引导学生自改,互改,有针对性地集体评改,修正,适当重作,然后誊正。
(四)操作策略
指导学生作文从内容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多练笔。
(五)应用示例
课题: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个片断》,两课时。
执教:东方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弟小学教师周建华,男,24岁。
关键词:小学作文;写作方法;入门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6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040
众所周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入门是作文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小学生写作入门常常存在两大困难:一是写作材料的积累和选择问题,即“写什么”的问题;二是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运用问题,即“怎么写”的问题。对于处于写作入门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先需要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解决了这个基础问题,才会深入到“怎么写”的问题。
调查处于作文“入门”阶段的小学生,笔者发现由于他们初学作文,普遍存在以下情况:对于组词、造句比较顺心顺手,水平和能力也比较高,但是对于选取作文材料的能力十分欠缺,常常是编造或转抄,导致写出的作文辞藻华丽有余,内容空洞无余。这种情况如果发展下去,必然会阻碍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使他们滋长思维的懒惰情绪,以至于思路闭塞,资源枯竭,最终影响思维品质、智力、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学生写作入门的工作,探索解决素材积累和选取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一、引导学生树立在生活中抓素材的意识
作文材料来自于生活,才真实、有感染力。生活中的的人、物、事、情、景等,都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加以积累和运用。但初学作文的小学生往往没有抓取素材的意识,没有积累也就谈不上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点拨和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抓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等,将其作为写作素材,进行阐述、描写。
如我校每年在六一儿童节这天都会组织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其中的很多节目都是学生编排、表演的。对于演出的服装、道具等,学生没有足够的财力购买,就自己动手制作。此时,我们会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特长,制作简单的道具并不是难事。他们扎在一起探讨、研究,反复试验,制作出了独具匠心、风格独特的演出道具。表演获得成功后,学生别提有多高兴了。面对这一情形,我指导学生把制作道具,参加演出这件事写成了作文。由于写的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学生写成的作文不仅内容充实,还具有丰富的思想。
二、帮助学生创造条件积累写作的材料
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单调,一周五天基本上是在重复“待在家中―上学路上―学校学习―回家路上―待在家中”的过程,周末两天也多是待在家中,偶尔和父母逛逛街等。受生活范围的限制,学生不仅生活经验缺乏,知识视野也很狭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积累写作材料的条件,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和家长一起,带领学生到公园、野外、博物馆、科技馆等地方见识世面,开阔视野,引导学生领略和感受积极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和自然生活。
教师可要求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当天的活动,以便日后写作时有素材可以查询、运用,也可以在出游前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提出写作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活动中留心观察和记忆,出游结束回到学校或家中后,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完成作文的写作。在此基础上,学生写出的作文,不但生动、形象,而且富有生活的气息,给人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获取更多的作文材料
虽然来源于生活的写作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生活在一定的地方和环境中的,所接触和感受到的素材都是这个圈子定的,对于生活圈子之外的素材,学生无法直接看到、感受到、得到,而它们又是可写的。对于这类材料,可以通过教师及家长的讲述、阅读课外书籍、收看相关的电视节目等方法,帮助学生获得。
如我暑假去海边游玩,给学生带回来很多礼物,包括各种各样的贝壳、五彩的小石头、形式多样小纪念品等。学生把玩着这些小东西,感到无比新鲜。尤其是得到珍珠项链的几个学生,如获至宝,非常高兴地感谢老师送这么贵重的礼物给他们。我神秘一笑,告诉他们,这几串珍珠项链其实非常便宜。学生十分惊奇,感到不可思议。于是,我抓住时机,向学生讲述了珍珠的人工养殖以及我国海上育珠事业的发展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无法通过所生活的环境获得的。除了讲述外,我还找来相关的课外读物和电视纪录片等,让学生阅读和观看,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系统化,并鼓励学生以此为素材写作,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还间接对他们进行了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四、教会学生合理取舍和剪辑写作的素材
写作文没有素材可用是令人烦恼的事,素材太多不知如何取舍也是使人头疼的问题。学生积累的素材越多,作文时选择的余地越大,素材取舍的问题越容易困扰学生,如果把握不好度,往往会由主动变为被动,由有利变为不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对写作材料进行合理取舍和剪辑,使学生抓住主要材料,自由发挥和想象,突出表现作文主题,展现作文的艺术性等。
如一位学生在游览了无为县绣溪公园后,在写作文《我爱绣溪公园的美丽风光》中提到“在湖边的草丛中看到一只死去的青蛙”,这是真实的材料信息,对于写环保题材的文章比较合适,但用在赞美风景的文中,会使“美丽风光”大打折扣。因此,我指导该生对所掌握的素材重新梳理,选择符合题意的材料,对作文进行修改。经过修改后,学生的作文不但流畅地描绘出了公园的优美、秀丽的风景,同时也增添了艺术的气息,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应密切配合,通过多种途径,共同为学生创造观察生活,获取并积累写作素材的条件,指导学生开展入门写作,使学生感到“材”有源头滚滚来。
参考文献:
[1] 潘云.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J].学周刊,2011(17).
[2] 朱红娟.让细节描写成就成功作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
【关键词】小学语文 观察 作文
小学生最怕作文。究其原因,并非真无可写,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缺乏观察的一双“慧眼”,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九年声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观察作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中心的作文训练,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观察是心灵的门户,儿童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认识事物常常先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他们能从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中,从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社会中,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我就教学中如何指导小学生观察作文,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的实践经验浅谈以下几点:
一、观察要有序、有法
客观事物虽然错综复杂,但它都有一定的“序”。因此,观察也须讲究一定的方法,方位、时间、远近、动态、主次……
二、观察的角度要全面
客观事物是多姿多彩的,要想成功地描绘它们的风姿,就要进行视角转换,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结合这一组教材的写作要求,我以“蝴蝶花”为多角度观察的素材。首先,从蝴蝶花自身的角度去观察:看一看它的颜色、花形,闻一闻花香,摸一摸花瓣;接着,从蜜蜂、蝴蝶等动物的角度观察,听一听蜜蜂的嗡嗡声,瞧一瞧蜜蜂采花蜜的景象等来烘托蝴蝶花的芬芳迷人;然后,又从人们爱护花草的角度,观察园丁浇水、施肥的辛勤劳动……由于从花、动物、人的活动等不同的视角触摸蝴蝶花,所以学生的习作精彩纷呈:“蝴蝶姑娘真会打扮自己,用彩笔画成各色的脸谱,有黄的、紫的、半紫半白的、红中透亮的……”“校园里的蝴蝶花竞相开放,好像露出了一张张可爱的猫儿脸,正朝我们微笑呢。”还有的把蝴蝶花当做参赛的时装模特儿、写爱花护花的倡议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不仅使文章血肉丰满,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观察要有选择性
大千世界,观察的对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在观察中要有所选择,要筛选出贴近生活气息的物品,再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准确地认识事物。于是我设计了《我喜爱的》(填写一种玩具)的话题作为观察的素材。首先,让学生从家中挑选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带到课堂里,创设说写的氛围;接着,以《我喜欢的布娃娃》为例,抓住“动作”作为观察的重点,先让学生摸一摸布娃娃的金丝头发,摇一摇晃动的脑袋,看一看上下翻动眼睫毛和会说话似的滴溜溜的眼珠子,用奶瓶给它喂一喂吃的,按一按鼓气的小肚皮,听一听发出的娇滴滴的哭声,抱一抱这淘气又可爱的洋娃娃,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通过“摸、摇、看、喂、按、听、抱、说……”等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动作观察描述,在刀刃上舍得笔墨,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精彩片段就在学生笔下生辉。
四、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只认识到观察的重要,学习了观察的方法,还不等于形成了观察的习惯。任何习惯都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写观察日记就是培养观察习惯的一种好方法。从低年级开始,每天让学生都从自己的生活里选择最有趣,最有意义的事物,用六要素法写出来。随着年级的增高,由每天的一两句话到写一段话,再到写篇,长期坚持,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会更深入更细致。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但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认识社会的兴趣,更直接的是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巴威尔说:“学生是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他转动;学生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而组织起来。”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说会写,,为终身学习、生活工作服务。因此,作文指导必须讲究实效性,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1.先玩后写。这种作文指导过程生动活泼,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组织各种娱乐活动,开始之前有要求,过程中有提示,结束后有回忆。学生在乐中玩,在玩中说,在说后写,作文生动形象,感受真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拓展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99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阅读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阅读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极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还会让他们积累大量的词语、句子等知识,因此阅读教学在小学生的语文课中显得十分重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对学生灌输的教学方式,而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阅读练习的过程,教师鼓励学生拓展阅读范围,不局限于课内文章,还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读一些有意义的文章,从而能受到文章的启发,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和充实感。
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文章也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使他们学会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思考问题的角度。目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严重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完善拓展阅读教学方式,提高阅读课堂效率,真正实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就是在学习语文教材文章的基础上再拓展一些阅读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文章的学习,这不满足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拓展阅读教学,引入一些课外的内容到课堂中,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读内容,才能在写作文时使用恰当的写作手法,同时流露出真情实感。可见拓展阅读对小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具体的作用如下。
(一)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小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文章才能积累一定的好词好句。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词句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学生记忆力十分高,对很多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心,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可以让他们学到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这对他们语言积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让学生摆脱课本教材的束缚,通过一些课外阅读课、去图书馆看书等活动,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量,在每次课外阅读课后,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下来,鼓励学生将自己学到的新词新句用到自己的日记或作文中。拓展阅读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可以读一些科技方面的最新文章,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好习惯,通过阅读一些贴近生活的科技小发明的文章,让他们对小发明的原理有清楚的认识,这对提高他们动脑思考甚至动手操作的能力有重要的帮助。
(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生的写作困难时家长和教师都很苦恼的一个问题,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是很丰富,另一方面小学生很多词语不知道怎么正确使用,造成这两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学生的阅读量不够,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学生的思路就会堵塞,不能发挥想象的空间,找不到好的素材去写作。通过拓展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他们在接触更多素材的时候对自己写作思路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拓展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好归纳总结的能力,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阅读范围
小学语文教材的价值和教育意义不言而喻,教材多选用小学生易于接受且贴近生活的文章,可以提升小学生学习的热情,这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重要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小学生彻底领会课本教材的内容,还要积累教材中的好词好句。如果仅仅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是不够的,不能满足提升学生额度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章,在学习新课后,可以让学生去阅读一些课文背景介绍的文章,或者是写作手法和内容相似的文章,让他们学会阅读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积累词句,并思考后面的问题选项,这样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
(二)结合实际生活拓展阅读教学
我们都知道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也是许多语文知识的来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就包含很多语文知识,我们说的话在语文中就是一个个的语句,这些语句都是通过语文学习和阅读积累得到的,可见,阅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语文拓展教学也要在内容上贴近我们的生活。教师对教材大纲进行深入研读,整理好教学资料,在教案中加入一些生活元素,例如与生活相关的科学、自然等知识,这样做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了他们的阅读体会,激发他们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和阅读文章的热情,同时培养他们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如果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中让学生去阅读一些文章,势必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学生心里会产生:到底是上课呢?还是阅读课呢?这样的疑问,因此要专门举办一些阅读课堂,并且要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鼓励学生从家里带上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还可以举办阅读比赛,让同学们把自己近来读的书籍内容写下来,最后评比出阅读之星,这样可以调动起来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拓展阅读教学
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只对能够大有影响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根据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大有影响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赏识性的评价,是促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赏识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会你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实现:
1、赏识学生习作,满足其自尊的心理需要
作文起步,小学生由说、写一两句完整的话过渡到说、写几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发展的一次飞跃。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小学生思维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得到加速发展。此进程中,思维的发展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教学中,学生最珍重教师对习作(或者说是自身)的评价。教师赏识性的评价有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思维发展的作用。因此,教师批阅小学生习作,坚信"习作没有失败"的赏识教育理念,就能善待学生的每一次写作练习。赏识的前提,教师必须明确两点要求:
一是要明确学生作文训练的层次性要求,不擅自提高作文训练要求。小学作文教学大纲,根据小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确立了由词到句、由段落到篇章,循序渐进的层次训练原则。作文教学计划制定了具体的训练措施。如人教版六年制第五册作文训练要求是:"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在观察细致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怎么说就怎么写,把话写得完整通顺。"从摄影的角度看,片段练习是教会学生取景、定格、拍摄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到大自然中捕捉画面,在头脑中建立表象的过程。每个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顺序不同,内心的体验不同,对景物的理解也就不同。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观察世界,描摹景物,"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才会展现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和多彩多姿的风情画卷。
二是"沙里淘金",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习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综合性作业,最利学生表现自我,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不应挫伤他们(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语),更不能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对学生作文要充分肯定,就是再差的作文,也要"沙里淘金",挖掘闪光点,让学生赏识自己的"劳动"成果。我的做法是:
1、评语里充分肯定。在评语中充分肯定文章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子,然后再中肯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修改方法,同时实行优等次制。
2、课堂中朗读欣赏。安排学生高声诵读自己作文佳篇和好词语,特别是在原有基础上有点滴进步的同学。差生作文面批,并划出"闪光点",借其他同学交流。
3、定期张贴公布,结集打印或推荐发表。利用班级墙报或学校橱窗、广播电台,定期展示优秀习作。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能作为范文与同学交流,会感到异常兴奋和自豪;其他同学看到的、听到的是自己的同学的好文章,会有亲切感。二、教会赏识办法,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的社会性需要。小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赖于老师或家长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是与荣誉感相通的表现自我、炫耀自我的心理需要。教师抓住时机,采取表扬、激励、竞争等措施,提示简明扼要的写作方法,并结合阅读教学加以训练,必能潜移默化,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第七册《海滨小城》,其中"庭院"描写很有特色。教学中,学生能自发地、自觉地联想到学校的花园,形成潜意识中的对比。课余,我有意识地到花园边观赏,吸引学生到身边。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饶有兴致地解答,并详细介绍某种花草的生长特点,启发他们比较所观察景物与文中描写景物之异同,学生收获很大。一位学生在《校园一角》中写道:
"教室门前的花园里长了许多树木花草。有桂花树、冬青树、黄杨树、美人蕉、月季花……桂花树是园中之王,长得非常茂盛,它的枝条向四面伸展着,叶子碧绿的,远望去,好像一顶撑开的绿绒大伞。农历八月,桂花开了,金灿灿的,学校沉浸在桂花香气中。上课时,闻着那香气,使人神清气爽。美人蕉叶子大大的,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清晨,露珠沾在叶面上,太阳一照,那露珠就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花园真美啊!"
学生掌握概括化的写作方法很有必要。如让学生知道,观察植物的顺序,可以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从上到下或由下往上,整体到局部或局部到整体;植物的主要特点有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味道等。人物的特点有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懂得了这些写作的概括化方法,就能促使学生改变原有的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观察习惯,用赏识的眼光精细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生活真实,才能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叶圣陶语)。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农村的学生,不仅"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少年闰土》),而且有丰富多采的劳作实践。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农村学生"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的客观现实更为丰富、真切,头脑中积攒的表象具有真实性、鲜明性,这就为学生描述事物的真实性状提供了保证;农村学生操作机会较多,动手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理解、记忆就显得尤为深刻。熟练于手,再加了然于心,这又为学生的表述带来便利。充分利用这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引导学生用赏识的心态看周围的一切,农村作文教学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三、学会赏识别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课外阅读推广;中学图书馆;服务形式与内容;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240-02
一、中学图书馆课外阅读推广的目的
课外阅读推广的使命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参与到阅读中来,通过多姿多彩的形式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和激情,用图书馆员的热情,唤醒全体师生对阅读的渴望,以最大的程度提高个体的阅读素质和能力。中学图书馆拥有良好的阅读环境、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学习氛围、丰富馆藏和数字化资源、专业管理模式和服务人才,同时中学图书馆又是学生课外生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开发智力的重要阵地,理应担当起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教育的职责和阅读推广的重任。因此,做好课外阅读推广活动是我们中学图书馆的义务,更是责任。
二、面向学生课外阅读的图书馆服务策略与建议
1.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图书馆资源的建设。近年来中学生对文艺类书籍十分热衷,而科技书籍学习参考书备受冷落;通俗文学、流行文学受宠,而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名著很少问津;最受学生欢迎的书籍为科幻、侦破、武侠言情小说。针对这种现象,图书馆在提供图书资源同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经典、循序渐进和课内外结合的原则。参照语文版教材中“名著引读”,选定中外名著必读书目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骆驼祥子》、《鲁滨孙飘流记》等进行课外阅读辅导,写读书笔记,具体包括读后感、评论等。对故事性强的作品,如《水浒传》,可以介绍其中有趣的情节,如武松打虎;用这种方式以唤起学生非睹不可的强烈欲望从名著名篇入手,开启学生课外阅读之旅,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介绍中外现当代童话、中外古今寓言、中外历史故事和各民族民间故事等。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繁星》、《春水》。(3)诗歌散文作品:如《朝花夕拾》、《荷塘月色》等,对语言优美的作品,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可以朗诵优美的一段,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重视课外阅读。还可以鼓励学生选取有关书的格言作为座右铭,如“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国―沙士比亚)等张贴于家中自己读书的房间,时时警策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唤起学生对书的热爱。(4)能与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配合的课外读物。我们经常利用语文阅读课或实践活动课让学生把前一段时间阅读完的作品就其“怎样写的”各抒己见,可以是一部作品的不同方面,如《格列佛游记》的大胆想象,幽默的语言,对当时社会和人类自己的反讽批判,也可以是不同作品的同一方面,如通过比较《围城》和《骆驼祥子》体会钱钟书和老舍的不同语言风格;通过读《名人传》、《童年》谈谈怎样做人等。以帮助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5)自然科学普及读物。如提供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探索、《昆虫记》等科普类图书、VCD、DVD等资料。(6)当地青年的某些热点读物。如:《读者》、《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等。
2.丰富图书馆课外阅读服务的形式与内容。(1)图书馆开展课外阅读宣传活动。图书馆利用校宣传栏、图书馆宣传栏、图书馆网页向全校师生推荐经典阅读书目、推介新书;用展板向全校推荐系列好书,师生共读;布置各班各小组向所在的班级同学推荐一本好书,师生共读(张贴在教室外的展板,说明推荐书目及推荐理由)。通过宣传活动激发读者对某一主题的兴趣,提高读者到图书馆借阅的机率,因此,课外阅读活动得以推广。(2)图书馆开展丰富多彩读者活动。①读书节、科技节。以2014年为例:我校春季举办读书节活动主题:与好书为友,与经典为伴。开展“好书我推荐”活动,让老师、学生准备的好书推荐语及学生的读书心得、感受及方法以展板的形式布置在校园内。语文老师从随笔或习作中挑选佳作,按年段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三等奖15名,报送到图书馆,并将电子稿发到图书馆。秋季读书节活动主题:阅读经典,书海。组织初一和高二年段学生参加经典阅读知识竞赛,每个年段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图书馆将根据名单分发奖状和奖品。②比赛活动。图书馆开展不同形式比赛活动,奖励比赛优胜者,以激励课外阅读。如初一年举办汉字听写大赛、西游记经典阅读竞赛、我爱湖滨征文比赛、我爱湖滨经典诵读比赛、全国红读征文比赛。初二年汉字听写大赛,代表思明区参加市赛;我爱湖滨征文比赛;全国红读征文比赛。高一年参加经典诵读比赛。高二年参加经典阅读比赛。4月1日下午第四节在物理实验室联合举办“‘电子百拼’竞赛活动――谁是‘百拼之星’”。以上比赛由各备课组根据比赛结果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由图书馆颁发奖状和纪念品,并推荐一二等奖的优秀习作参加校外各级征文比赛。③讲座。图书馆老师还特邀厦门大学傅小凡教授于4月3日下午在图书楼六楼报告厅举行“厦门大学傅小凡教授与湖滨中学师生面对面”的讲座,开讲《崇祯那些年》。傅老师幽默轻松的开场白打消了同学们心中哲学教授古板神秘的形象。在讲座中,傅老师带着对国家命运的悲叹和民族情节,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讲述大明朝包括崇祯皇帝在内的诸多历史人物的个人悲剧和明末昏暗腐朽的暮气晚景,以及明朝灭亡的深层原因。赢得了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让校园内盈满书味,溢满书香。
3.提供贴近课外阅读教育需求的图书馆咨询服务。师生往往因缺乏专业阅读教育知识而苦恼,图书馆要更贴近师生的实际需求,以专业图书馆员队伍作为强大的支撑,开设阅览课,帮助师生解决课外阅读困难的辅导渠道。图书馆对学生需求主要提供培训与咨询两种服务。(1)培训服务为主动。图书馆通过向学生普遍征求意见与调查需求信息,选取受到师生广泛关注的课外阅读题目为主题,如图书馆提供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探索的科普类图书、VCD、DVD等资料。设置科普宣传教育板报,科普大篷车DVD的播发,广泛宣传发动,吸引师生热情参与航空科普讲座、航天科普知识读书竞赛,同时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和配合,形成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氛围。使师生系统地了解课外阅读教育,传递正确的阅读价值导向。在此过程中,图书馆应特别注意帮助师生正确认识中学图书馆课外阅读推广服务策略与建议。(2)咨询服务则是典型的个性化服务。图书馆与学校工会、心理咨询室在图书馆三楼成立一间聊吧;开设心理热线、心理建康活动课;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辅导内容包括校园生活、学习方法、青春期卫生、心理卫生、交友艺术、就业、家庭伦理、权益义务等);每月第一个星期五下午为专题讲座,学校图书馆提供文献检索、导读、参考咨询等服务。此外学校还致力于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外阅读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或实践策略,学校辅导的范畴已由学校领域延伸至家庭与社区,要求图书馆员和心理咨询师密切与家长和社区联系,经常对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一些问题进行关注,了解症结所在,帮助家长着力克服其特殊家庭情境中存在的困难,以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和心理氛围。
三、n外阅读推广队伍建设
课外阅读推广活动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的综合素养。许多图书馆员缺少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知识与技能,这也成为目前制约学生课外阅读深入推广的瓶颈。有鉴于此,比如开创教师科研专刊,定期开展专题讲座,邀请有关心理学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派遣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班主任、图书馆员外出学习,学习归来的教师在本校开展学习报告等。从而不断加强图书馆员的业务培训、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知识。根据中学生在不同生理阶段的认知力、想象力、注意力等阶段性特征来进行课外阅读和心理辅导,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熟悉优秀的少儿文学作品,能够通过一些创造性的举措来培养中学生读写和社交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求学校阅览室的图书馆员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策划与组织活动的能力与技巧、信息整理与利用等各方面的知识。例如,厦门市图书馆每年都组织一批中小学图书馆馆员到市图书馆参观、学习、培训;定期邀请省内知名的图书馆专家来馆内讲学,积极为全馆员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其知识更新和素质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许天才,杨新涯,王宁,魏群义.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多元化趋势与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1):82-86.
[2]陈丽冰.从青少年数字阅读探讨图书馆推广服务策略[J].图书馆,2015,(3):93-96.
[3]高雄.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6,(2):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