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采购合同管理制度

采购合同管理制度

时间:2023-05-30 09:13: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采购合同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采购合同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 煤炭企业 合同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一、煤炭企业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

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因经济关系产生的合同进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监督审查等一些系列行为。煤炭行业现在基本上都是产销分离的,所以现在一般煤炭生产企业极少销售业务,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煤炭企业采购合同的管理。煤炭企业合同管理具体可细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合同订立前对合同当事人的资格、价格、商品质量、履约能力等进行审核;二是在采购合同签订过程中,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核并采用规范的合同范本;三是在合同签订后,对合同执行的监督管理,主要内容为货物的验收、入库以及支付,并定期对供应商履约能力进行评估。

现代经济活动大多通过合同的形式对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进行约定,一个企业经营的成败往往与其合同管理密切相关。煤炭企业大多为大型国有企业,其每年签订的采供合同金额高达几十亿元,因此煤炭企业重视采购合同的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良好的合同管理能有效树立企业良好的企业信用形象,彰显企业的品牌信誉度。其次,通过加强煤炭企业采购合同管理,能够保障其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材料价格公道合理、质量符合技术要求,保障煤炭企业的顺利生产。再次,通过加强煤炭企业采购合同的管理,能够在后续的合同执行过程中,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以便在合同发生纠纷时,能够依法维护煤炭企业的合法利益,减少或控制合同执行过程中风险因素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

二、煤炭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作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但是由于受“生产为主,经营为辅”传统观念的影响,造成部分企业存在合同管理意识薄弱、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合同当事人资格以及合同条款的审查不足,合同签订后缺乏有效的合同执行监督机制等问题。

1、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一是企业管理人员单纯重视企业生产指标与生产安全方面,忽视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合同管理在控制企业经营风险、保障企业合法经济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二是虽然各煤炭企业已建立合同管理机构或规章制度,然而由于对合同管理工作的不重视,造成在合同管理部门人员配备不足、人员兼任其它岗位而无暇顾及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等现象,造成煤炭企业合同管理机构形同虚设。三是落后的合同管理理念。煤炭企业往往只注重合同的签订,认为合同的签订即为合同管理工作的结束,错误的合同管理理念导致企业忽略了供应商执行合同能力的动态监测,往往出现供应商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造成无力执行合同的现象,对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煤炭企业大多已建立一系列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然而由于某些规章制度过于强调原则而缺乏一定的操作性、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等原因,造成合同的审查、签订、执行与监督的混乱,主要表现为:一是合同签订前缺乏对供应商的资格审查,人情合同或关系合同比例较大;同时,由于缺乏对供应商的事前考核,造成采购合同的无效或无法履行。二是合同的签订程序不规范,合同法律意识不强,出现合同的补签倒签等不规范操作。三是对合同的履行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3、合同签订前,对合同当事人资格审查不足

一是,大多数煤炭企业在签订采购合同前,缺乏对该类商品市场价格区间及其趋势的把握,同时缺乏对供应商提供的价格与商品质量的审核,无法保证采购商品的质量与价格的合理公道,给煤炭企业经营带来经济损失。二是,缺乏供应商的资质的审查,且存在部分企业采购未通过正规的招标程序进行,造成煤炭企业采购的商品质量难以达标或者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等不合理现象,或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面临供应商无力执行合同而造成的合同违约风险。

4、合同签订过程中,对合同条款的审查力度不足,合同签订行为不规范

一是对合同条款的审查力度不力。部分合同存在对合同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责任与权利约定不明确、表述不清等问题,造成煤炭企业发生合同纠纷时难以保障自身权益。二是合同签订行为不规范,部分交易操作不规范,仅凭口头预定即实现交易,没有书面签订合同。同时,也存在合同的制定不规范,造成合同对权利与义务约定不明确等合同漏洞,给煤炭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5、合同签订后,缺乏对合同履约的有效监督以及纠纷处理机制

由于缺乏正确的合同管理意识,多数煤炭企业认为合同签订后即完成了合同管理的全部内容,而忽略了对合同履行的动态监督。一是由于煤炭企业支付延期造成的违约责任,主要原因为煤炭企业在对货物验收入库后,财务部门忽略合同约定,未在约定的支付日期支付货款。二是由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保证金退还的延误造成企业违约责任。三是对供应商的履约能力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督管理机制,当供应商经营状况恶化时不能采取积极措施防范违约风险;同时,合同出现纠纷时,不能通过有效合法的渠道维护企业经济利益。不能及时向债务人提出债券追索或贻误诉讼时期,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加强煤炭企业合同管理的措施

1、转变经营观念,强化合同管理意识

针对煤炭企业在合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管理理念落后、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首先,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强化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强调合同管理对企业经营效益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定期通报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相关人员合同管理的操作,明确合同管理流程。其次,强化合同关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具备一定的合同法律基础。当发生合同纠纷时,能够根据合同条款、法律规定予以及时处理,尽量降低煤炭企业的经济损失与经营风险。

2、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优化合同管理流程

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是煤炭企业提升其合同管理的制度基础与保障,煤炭企业应该严格遵照《合同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责的明确界定;合同签订前的供应商资格、价格、质量与履约能力审查;合同签订的程序、权限设定、法人授权委托书办法、合同专用章的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的处理等具体内容。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本着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程序规范的原则,保障合同的签订、执行以及纠纷处理都有章可循。

3、合同签订前,加强对供应商的资格审查

首先,合同管理部门在采购前要对所需采购的物料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该类商品的市场价格区间以及价格走向,以为后续供应商提供的价格作对比。其次,加强对供应商的资质、商品价格与质量、履约能力的审核。合同管理部门要认真审核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材料与证明,并讲该类文件的出具作为招标条件之一。最后,合同管理部门在对供应商材料进行审核并形成审核意见后,要将审核报告上报主管部门,只有在合同管理部门与部门领导都审核通过后,才能与该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4、合同签订过程中,加强合同条款的审查力度,推行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首先,加强对合同条款的审查力度,保证合同条款的完备、清晰。要求合同条款要对合同各方当事人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职责与权利进行充分界定,当发生合同纠纷时可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协调。其次,统一合同文本是加强企业合同管理的有力保障,便于消除由于业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造成的各种漏洞,同时有利于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积极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参照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合同范本,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煤炭企业的合同示范文本。

5、建立合同执行监督机制与纠纷应对机制

构建实时动态的合同执行监督管理机制。合同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保障合同的如约履行,同时积极有效防范合同纠纷的发生。首先,合同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合同周期长、标的金额大的合同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形成定期对其进行考察与检测的报告制度。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领导部门报告,并形成有效的应对措施。其次,要求仓储部门加强对采购商品的质量、数量把关,对于不符合合同要求的一律拒绝验收。同时加强财务部门与仓储部门的交流,对于验收合格的商品要及时向供应商付款,杜绝煤炭企业违约的发生。再次,加强供应商履约能力的检测,及时发现出现的不利于供应商履约的风险因素,适时运用撤销权、变更权等有效的法律手段,防止违约事件的发生。

建立及时的合同纠纷应对机制,保证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煤炭企业能够快速反应。首先,合同签订时应注重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情况,充分分析意外情况发生时对合同签订双方的影响,并细致界定合同签订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其次,合同产生纠纷时,法律顾问部门要充分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以及合同条款,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纠纷的协商调节。与供应商协商不成时,企业要向法律机构提出仲裁或诉讼来解决,通过法律手段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企业在合同产生纠纷时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李敬义:加强煤炭企业合同管理的探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3).

第2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7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当今社会可以说是合同社会,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与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因此,每个企业都必须十分重视合同管理,煤炭企业当然不能例外。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管理,从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履行完毕或中止,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而且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部门都要一起来管理,此外还要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切不可以为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把合同束之高阁,我们要防止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遭到的惩罚。

一、概述

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在合同签订前对供应方的资质、价格、履约能力进行审查;二是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对合同所有条款进行认真把关,避免企业利益受到损害;三是对合同履行过程的管理,内容包括对货物进行验收、货款按合同规定及时支付等。

传统煤炭企业多为国家或省市大型国有企业,每年合同签订额多达几十亿元。因此,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采购合同的管理,可以确保企业采购物资的质量符合规定,价格在企业可控范围之内;其次,可以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经营。

二、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缺少对合同管理的重视,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是企业领导出于对销售业绩、政治考核等因素的考虑,将主要精力放在抓销售与安全生产上,完全忽视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未能意识到采购合同制定的不合理或是合同履行的不彻底所给企业带来的巨额损失。二是企业往往忽视合同管理部门的工作,使合同管理部门在人员配备、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缺少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合同管理工作得不到支持配合,无法顺利开展。

(二)对合同当事人审查不严,合同风险责任不明确。大多数企业在签订合同前,未对物资市场行情进行调研,无法掌握合同的价格区间及走势;出于领导层压力及个人利益的满足,在确定最终供应商时未通过正规的招标程序进行,不但无法保证物资的质量,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为提供土壤;未在合同中明确双方及企业各部门在合同执行中的法律责任,企业各部门在验收、付款过程中信息沟通不畅,使企业面临着潜在的合同违约责任。

(三)未对合同履行进行必要的监督,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多数企业在签订完合同后,就认为采购活动、合同管理工作到此为止,合同管理部门未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如,企业已经对物资进行验收,财务部门由于对合同条款的忽视,未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货款,使企业承受了一定的违约责任。再如,由于采购、合同管理、财务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致使企业完全忽略了保证金的退还,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提高煤炭企业合同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提高领导对合同管理的重视水平,引进法律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一是煤炭企业应将合同管理执行是否有效作为领导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不断加强企业领导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而促使企业各部门对合同管理部门的支持配合,逐步提高企业物资供应合同管理的整体水平。二是合同管理部门要积极从法律专业院校、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工作单位引进人才,提高合同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聘请企业法律顾问,为企业合同签订、履行进行法律咨询;定期为合同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组织《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培训,为合同工作人员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工作能力创造条件。

(二)加强对合同当事人的审核,明确合同各方当事人的职责。一是在签订合同前,由合同管理部门索取供应方的资质证明、企业业绩、履约能力等相关证明材料,经审核后上报企业领导最终审批,只有经合同管理部门及领导审核通过后的供应商才可作为签订合同的当事人。二是由合同管理部门对所有合同条款进行审查,保证合同条款的完备、权利义务分明。所有合同法律条款由专职企业法律顾问进行把关,降低企业合同风险。三是企业应安装合同管理软件系统,对企业所有采购、销售合同进行备案、登记,形成信息完备的合同管理数据库,为企业日后进行跟踪合同履行情况提供信息支持,有利于合同管理人员日常监管。

(三)建立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是实现优化合同管理全过程的保证。通过加强合同的过程控制,即理清合同签订、履行以及结算的基本流程,从而促进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一整套合同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强化合同管理工作的规律性和规范性,继而实现企业合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签订审查审批制度,合同管理的模式和相关部门职责,合同结算审查审批制度,合同的订立,合同履行、变更、解除,合同基础管理工作,合同纠纷处理,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管理的检查与考核等等。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已经开始对合同管理制度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相对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从而实现了程序规范、职责明确的合同管理,有效控制了合同风险,全面提升了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四)建立合同执行监管机制,及时减少企业面临的潜在合同风险。企业成立合同监督机构或是在合同管理部门中指派专人负责,对合同管理进行履约过程监督。首先,协调仓储部门,对物资验收环节进行认真把关,拒绝一切质量、数量不符合合同条款的供应。其次,协调财务部门对验收合格的供应商进行货款支付,保证货款及时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付款的同时,争取享受供应商提供的商业折扣及折让。最后,由合同监管部门对审核发现的合同执行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促使各部门及时改正。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规避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研究摘要: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为了实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必须对合同管理进行研究分析,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通过列举施工企业最常见的施工合同、分包合同以及采购合同,针对签约前的管理制度的制订、合同主体的资格审查等,签约阶段的文本选择、谈判策略等,履行阶段的合同交底、签证管理、权限控制等,以施工企业的视角结合项目部基层实务对施工企业合同的管理进行了研究分析。施工企业合同的管理重中之重在于合同管理意识的加强,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方能在各阶段对合同进行有效执行,方能规避风险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1施工企业合同不同层次上的组成

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从项目洽谈、合同草拟、签订生效、合同履行,直至合同失效为止的全过程。没有合同意识,项目的整体目标就不明确;没有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就难以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就难以实现项目的盈利目标。对施工企业来言,在不同层次上对合同的管理主要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合同的管理、材料设备采购合同的管理等。

2施工合同的管理

2.1建立和健全合同管理体系

2.1.1加强合同管理意识加强合同管理意识首先应增强企业领导的法治意识、合同风险防范意识。特别是那些从带队施工发展到拥有自己企业的老总们,按照他们的经验思维,习惯于搞关系、请客送礼、找领导协调,认为在酒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下,合同管理人员即使有心也无力,更何况一些管理人员本身就不专业,订立合同内容缺乏,流于形式。或者直接接受发包人充满不平等条款的合同,为工程合同纠纷埋下了隐患。因而施工企业应牢固树立合同本位意识,在利益的博弈中,只有白纸黑字的合同才是企业最可靠的朋友。企业应采用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等方式,提高企业的合同管理人才素质,时刻准备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1.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企业的制度犹如国家的法律,都需要有法可依。针对施工企业合同的管理,如果缺乏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建设,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及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就会造成合同管理与项目管理相互脱节。施工企业应将合同的洽谈、签订、履行、变更到终止或解除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用制度规定下来。主要包括:合同的审核与审批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管理会审作用,保证合同履行的可行性;合同印章管理制度,时刻坚持公司印章的严肃性,严格遵循印章使用审批程序;合同交底制度,保证各相关人员明白合同意图、合同要点、合同风险等内容,避免履行合同中的违约行为;合同跟踪监督制度,通过对合同文件等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分析实施状况与合同的差异,及时纠偏。

2.2施工合同签约阶段的管理

2.2.1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合同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完全一致的意思表达,它必须合法、有效,才具有法律约束力,才受到法律的保护。对施工企业而言,合同主体的合法性主要是对发包人主体资格的审查。还应对发包人支付工程价款的能力进行重点审查,除资信调查外,还应注意发包人公司出资变动情况,关注发包人公司主体、股权变化及是否已被其管理公司控制,避免与一个无力支付工程款的皮包公司签合同。2.2.2选择适合的合同文本由于目前建筑市场还是属于发包人的买方市场,发包人利用有利的竞争地位和起草条款的便利条件,通过自制的合同文本回避发包人义务,强调承包人的义务,转嫁工程风险。而承包人为了急于承揽工程,在合同协议中,对自身权利不敢据理力争,任其摆布。这也是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2013年7月,住建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共同颁布2013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其中具体规范了合同当事人的签约行为,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程序规范,合理分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强调公平分担风险的原则。特别是各地行政主管部门也将示范文本作为备案合同的文本,对承包人也是非常有利的。这样可以避免在发包人提出的苛刻条件或不合理条件的谈判上引发矛盾和冲突,也可妥善解决签订黑白合同所引发的风险。在承包人与发包人的博弈中,应当争取选用示范文本签订施工合同。2.2.3注重合同的谈判合同谈判和签订的基本原则就是“利益原则”,这个“利”可以是工程利润,也可以是企业的长远利益。合同谈判是一个试金石,只有在谈判中麻烦多、纠缠多,才会使履行中争执少、损失少。施工企业应配备精通建筑法规和政策、建筑经济、工程造价、工程技术以及质量安全各方面知识的人员参与合同谈判,保证在谈判中处于一种智力均衡,信息对称的状态。收集发包人及项目的各种基础资料和背景材料,确定谈判目标,制订谈判策略。谈判中要制造合同双方平等谈判的声势。无论是称为甲方还是乙方,双方都应抱着一个合作共赢的态度进行洽谈,承包人不是在请求发包人施舍工程,不必有低人一等的心态。而应强调自己的实力、工程业绩、良好信誉等,对发包人的无理要求要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保证双方在平等基础上使谈判得以顺利进行。原则问题不能放弃,非要害条款可以协商,达到“求大同、存小异”的结果。当谈判遇到障碍、陷入僵局的时候,应适当减缓谈判进度,给双方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切勿急于求成做出让步,丧失权益。

2.3施工合同履行阶段的管理

2.3.1项目部是合同履行的关键首先要对项目部做好合同交底工作。对合同具体约定进行详细解读,要求综合分析、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及有实际的指导性,如通用条款作为合同的重要基础内容,必须与专用条款对照理解;承包范围要明确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准还是以设计图纸为准,不能一味地按发包人要求“完成图纸内所有内容”;合同工期有总工期也有节点工期,必须全方位考虑;质量安全的重点是做好管理,对质量严格控制,安全的警钟始终长鸣。在与发包人的博弈中,在不同的阶段双方占有不同的优势。在签订合同前或进场前,发包人处于强势地位,为了取得工程,承包人有时被迫让步;当承包人进场施工后形势逆转,承包人处于强势地位,不按约定付款有权停工,不给签证有权拒绝执行变更等;而工程竣工验收后发包人再次以手握工程款处于强势地位,承包人可能在结算上要适当让步才能尽快取得工程款。项目部一定要竭力去争取自身的权益,过程中与发包人、监理人之间的沟通都应该以书面形式为最终的依据,都应有相应的签字确认。2.3.2注重变更签证的管理工程签证的有效性主要在于签证内容是否真实合法,以及签署人是否具有权限。发包人代表以及监理工程师、设计人、造价审计人员都是发包人的人,在其授权范围内或专业范围内签署的签证都应是有效签证。签证的关键要素是证据,证据的关键是同期记录。如施工日志,要有意识地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写入施工日志,并在监理例会或其他发包人、监理人参加的会议中汇报上述情况及数据,写入会议纪要且要有各方签认。又如往来函件,往往能够证明某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责任所在,可以评价当事人对某事件的观点和态度。签证内容要描述清楚,用语准确、数据翔实、结论明确,内容上表达真实意图,文字上不出现歧义。如果文字表达不清楚就附图、附影像资料。签收手续非常重要,在签收发包人发来明显对自己不利或有疑问的函件时,不应只是签名,一定要在签收的同时提出自己的异议。在发包人拖延签收的情况下,承包人能够证明已经向发包人送交相关签证报告比签证本身更为重要,更有利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如对方拒签应按合同约定通信地址或电子邮箱地址以EMS或电子邮件形式寄送或发送给对方,涉及重大经济利益的文件要选择公证方式邮寄,公证处出具公证文书,证明力更强。

3分包合同的管理

3.1分包队伍的资格审查

对分包队伍的资格审查除在确保形式上满足所分包工程的资格要求外,还应审查分包人是否具备承揽该分包工程的施工实力和履约能力。一是具备与分包工程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熟练操作人员;二是具备满足分包工程需要的设备型号和保证能在合同工期内完成任务所需数量;三是具备一定的资金筹措能力;四是考察分包人在以往工程中是否依约履行分包合同,是否有劳务款或工资款的纠纷等。

3.2规范分包合同签订程序

施工企业应在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的基础上编撰适合自己企业的合同范本,应杜绝不作为、不负责的将分包人提供的合同文本不加修改地作为双方要签订的版本。严格执行施工企业内部的合同审核、审批程序,执行合同会签制度。分包合同必须在分包队伍进场前签订,未签订合同不允许进场施工。如果分包人已经进场施工了甚至已经完工了再来谈判签合同,因已形成了合同事实,分包人就有恃无恐了,就可能会为谋取有利的合同条件狮子大张口,甚至以停工或聚众闹事为要挟。承包人迫于工期压力、企业信誉等,常常会被动地接受此不合理的条件,致使成本增加。3.3避免表见带来的风险表见是基于被人的过失或被人与无权人之间存在特殊关系,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无权人享有权而与之为民事法律行为。表见所带来的后果主要是:表见成立则订立的合同有效,被人(施工企业)要对相对人(善意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故承包人对项目部、项目经理应限制其权利,在授权书中使用清晰、准确的词语写明委托的事项,委托的权限。如果授权的人已经不再具有权,应当将这一结果及时通知与其有业务往来的相对人,及时消除无权人的权表征,防止对方误认为人仍有权而做出不当的履行。

4采购合同的管理

4.1针对“营改增”

所设置的条款约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营改增”不仅仅是税率上的变化,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也将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够有效获得和保护进项抵扣,以及如何避免因为虚开增值税发票导致承担法律责任。合同中应明确双方当事人信息,明确供货方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应优先选择一般纳税人企业,以取得能够抵扣的专用发票。应明确发票类型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取得专用发票的时点对于企业当期税负增加很重要,因此应坚持先开票后付款的原则。如果采购项目涉及到增值税混合销售、兼营行为,从施工企业的角度考虑,需要判断分开核算对自己是否有利。必须保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真实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法律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在合同条款别要加入虚开的违约条款。

4.2质量标准的特别约定

施工企业在材料设备采购合同中,质量标准通常笼统的约定按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但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图纸要求或技术规范的特殊标准,通用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如果采购合同中未明确材料设备的特殊标准,可能会出现虽满足国家标准,却无法满足该工程质量需要,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那这个损失就只有施工企业自己承担了。所以合同中应根据工程项目具体要求,将对材料设备的特殊要求作为合同附件,明确以较高较严者为准。

5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就不能实行有效的企业管理,也就更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施工企业只有树立合同管理意识,完善合同管理制度,自觉履行合同义务,合理规避法律风险,认真总结合同全过程管理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开拓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施工合同管理水平,才能切实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汪金敏,朱月英.工程索赔100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第4篇

关键词: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措施研究;工程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合同是交易活动秩序的体现,在物资交换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诚信的逐步缺失,合同在履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问题,必须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往往涉及到的很大的金钱,对于企业具有相当大影响。所以,加强对工程物资采购合同的管理工作,是企业的重要工作。

一、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1、合同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生产经营涉及许多方面,为了保证这些方面都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必要具备一定的规范秩序,而合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就是起到这个作用。做好合同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保证。

2、合同存在风险

在当今市场,信誉缺失的情况严重,这种缺失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对于合同条款的不履行,对于企业的经营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做好合同管理,尽量降低风险是必要的。

3、合同法律风险具有可控性

对于合同法律风险发生原因。产生结果具有约定行,都有明确法律条文进行规范,这也使得合同法律风险具有很强的可控性与可预见性。做好合同管理,构建合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就可以把风险控制到最小。

二、采购合同的特点

采购合同属于买卖合同的一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合同的制定是以转移财产作为目的的;二是买方必须付出一定的价款作为取得财产的代价,卖方一定取得一部分利益作为财产转移的条件;三是采购合同属于有偿合同;采购合同属于诺成合同,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买卖双方同意合同就产生效力,合同内容被法律保护。

三、工程物资采购合同管理

1、签约管理

对采购合同进行分类,并且严格审核重要合同。一般来讲,采购合同涉及的款项超过50万元就算是重大合同,这些合同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大的影响,在合同的额管理中,应当严格审核,确认合同的条款内容,防止双方发生权益纠纷。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合同当事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应当当事人出具各种证明,以证明其有资格代表企业签订合同;二是对工程采购合同中的物品的种类、质量和数量进行审核,要求物品具有详细的信息铭牌,计量必须使用国家设定有计量标准的数量单位,质量应当以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主;三是对物品交货方式条款的审核,一般来讲,交货风险都是由卖家承担;四是违约责任的审核,工程物资采购合同中都规定有对方违反合同规定的处罚方式,应当注意的是,处罚方式应当具体;五是价款的支付审核,对价款的如何有效地约定,会直接关系到合同是否会顺利履行;六是合同争议的解决办法。

2、履约管理

对于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其合同履行流程中包括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是货物验收,买方应当仔细检查物品是否存在质量或者数量上的误差;二是价款支付复序,财务部门应当根据合同规定的内容支付货款,并且办理相关的手续。如果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其中一方不能够正常履行合同的时候,可以寻求法律的援助。

3、结果管理

首先,应当妥善的保存合同的原件,这是合同履行过程的必要条件,也是索赔的最直接证据。而且,合同中一般还会包含一些企业不愿意公开的商业机密,所以对于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应当配备专门的保管人员。合同一般分类保管。

其次合同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对经办部门签订的合同登记台账并分类统计,准确掌握合同业务量的基本信息,分析相关统计数据从而,针对性地开展履行监督和检查工作,及时总结合同管理中的经验,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四、加强工程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计划

在合同管理计划中,应当包括供应商的机构代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情况等详细资料、合同签订的背景信息、物资供应战略等。

(1)制定合同进度表,以便工程物资采购方能够及时发现各种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在进度表中应当包括对各种作业活动(合同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的具体工作或一系列的相关工作)的描述和检查点的确定。

(2)合同预算,使用合理的成本实现采购目标,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也是采购人员的责任,所以制定合同预算也是必要步骤。相关部门应当对合同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批,确保应急费用、货物狂想和工时预算等内容的完善与合理。

(3)合同质量计划,这也是质量管理中的一部分。当需要采购的物品具有一定的风险,例如技术改进或者新供应商的时候,都需要制定出一个合同质量计划。

2、制定详细的风险登记表,有效预防风险

风险评估也是合同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合同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供应商本身的风险和合同履行的风险。其具体分为:

(1)进度风险:主要是对合同进度表进行评估,一般导致进度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采购的商品与供应商描述的不符合;物资质量存在问题;采购方与供应商缺乏沟通;其中一方的必要投入的延迟;供应商的资源供应不足;装载运输问题。

(2)成本风险:主要是对合同预算进行评估,导致成本风险出现的原因有:市场变化,使供应商的成本增加;采购的商品与供应商描述的不符合;通货膨胀。

(3)质量风险:主要是对质量计划进行评估。导致质量风险出现的原因有:采购的商品与供应商描述的不符合;检查和测试的装置不合适;工程物资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

(4)商业风险和其他风险:造成这些风险发生的原因包括:缺乏商业上的警觉;供应商发生财务问题;采购方发生财务问题;供应商的所有权的改变或其关键人动;在采购方的工厂里安装或调试设备发生问题时,供应商方面缺乏响应;其他不可抗力。

3、实行监督与绩效管理

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属于重要合同,所欲花费时间和经理对其进行考核是必要的。评估每个合同实施关键三要素( 时间 成本 质量)的重要也就是应该着重于投入、过程和结果这三个方面。

在很多,单对结果进行考核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过程进行考核,例如在对合同后期考核某一物品是否交付已经没有什么用处,就算发现问题也已经晚了。所以对工程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应当实行过程考核,保证所有的物资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位,确保工程质量。

五、结束语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合同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工程物资采购合同作为工程企业合同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其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要要求。然而,在管理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管理人员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困难,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严佳,杨全斌.合同管理制度――现代军事采购制度体系的核心[J]. 中国政府采购, 2011,9(08):22――25.

[2] 张浩然,张鹏.关于军用物资采购合同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集体经济,2009,21(12):265――267.

[3] 刘鑫滨,张鹏.关于军用物资采购合同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政府采购,2010,18(06):62――65.

[4]张营.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合同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4(03):49――53.

第5篇

关键词:高校;经济合同;现状;建议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法人,依法享有对外签订各类合同的权利,同时也拥有独立承担合同所规定的义务和责任。高校经济合同是指以自己为合同一方的主体,在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原则的基础之上,与其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签订的各类具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协议或合同。高校经济合同一般包括物资采购合同,基建工程施工合同,零星维修工程合同,房屋租赁合同及各类服务类合同(主要包括加工测试技术服务合同,物业管理合同,委托审计业务合同等)。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过程中,因为一些人为或客观上的原因,会出现一些合同纠纷,而在双方主体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仲裁或诉讼等不良后果,对高校的经济及声誉都有所创伤。如何减少或者消除这些不良后果,就要求我们在签订合同时,就必须投入更多的事前精力,去减少因签订合同而引发的风险。

一、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校从它的财政资金投入及在校生人数划分,可以划分为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对于部属高校而言,因它的校区分散、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科研项目种类、科研项目金额等都比较大,相应的在管理制度上也逐步的完善,由校长办公室下设法务部门,专门审核经济合同条款;对于省属高校而言,因它的校区一般由老、新两个校区,教职工人数一般在1000-2000人左右,学生人数一般在10000-20000人左右,科研项目种类由少数中央支持地方,国自然,973项目等和众多横向科研经费组成,科研项目金额年总额可以达到1亿-2亿之间,在管理制度上不是很完善,经济合同管理部门基本上局限于审计处、招投标办、资产处或者计划财务处等部门的一项附带智能;对于市属高校而言,因校区基本上就一个,教职工人数一般也就几百人,在校学生人数也有限,科研项目及金额不多,管理上比较简单,基本也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相应的经济合同管理也无处可寻,处于无人审核、领导签字同意即可的现象。

二、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不管是部属、省属还是市属高校,因为它们本身管理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别,但高校的管理目标是一致的,是需要将各类经费用好,发展好教学与科研事业。对于经济合同管理,各高校的管理目标也应该是一致的,是要减少合同存在的各类风险,保证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综合而言,目前各类高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下列几项:

1.合同管理机构缺失。高校经济业务种类庞大,部门设置也较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一个部门之中的有的经济业务类型不是其他部门所弄明白的,对于一个经济事项需要签订合同,对于它的可行性,必要性,具体金额的确定等,缺少相应的管理机构来审核把关。

2.合同前期手续不全。目前高校合同签订的程序基本是部门领导或部门经办人员与合同主体另一方协商好后,根据对方单位提供的合同模板或者学校自身的合同模板,根据盖章程序的要求,相关领导签字后即盖经济合同专用章。在对合同主体双方协商的相关内容和过程,没有相应的材料支撑,无从了解经济事项的立项、谈判、审批等相关重要流程。

3.合同条款审核不严。一般高校一年签订的各类合同大概有5000多份,除去寒暑假等节假日,平均每天需要签订30份左右的合同。对合同条款的把握必然存在不仔细,特别是一些特殊经济事项合同。合同条款审核不严,后期的合同风险将很大,容易造成高校的经济损失。

4.合同履行缺乏监督。高校各部门领导对部门对外签订的合同,履行情况不是很了解。设备采购合同是否已经到货验收?工程类合同是否已竣工验收?款项是否已按合同条款支付?维修项目是否还在质保期内?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各个部门或者归口管理部门整理清楚,以免多付款,设备工程未验收,质保期内发生维修费用等情况的出现。

三、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建议

1.制定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人治不如法治,在规范管理之前,制度先行。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组织管理机构框架,制定适合自身管理要求的相关制度要求。好的管理制度应具有实际可行性,在理清实际工作运行流程的基础之上,提炼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指导实际工作,规范流程,填补漏洞。

2.确立经济合同管理机构。经济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的设定在经济合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规模及管理要求,确定是设立专门的法务部,还是在已有的部门下设置经济合同管理科,对于已有的部门,权衡确定是在资产管理部门、招投标办公室、计划财务处还是审计处,所有的设置都是为了在达到管理要求的基础之上简便流程,将合同管理的前期立项审批、招投标与后期的审计、付款相串联起来,一体化管理。

3.设立合同审核专家库。一份合同的审核,在注重它的前期手续的是否完毕的条件下,主要还需要审核它的具体条款。目前高校对于一些经常出现的设备物资采购合同、基建工程合同、零星维修工程合同及房屋租赁合同已基本制定了比较正式的模板合同,对于模板合同的审核相对比较容易点,但对于没有模板的其它经济事项,特别是金额比较重大,期限比较长,主体比较复杂的合同,需要相应的专家对合同条款进行把控,并出具相应的专家审核意见。比如对于数据库的采购合同,物业托管合同,对外投资合同、加工测试技术服务合同等,需要相关专家对合同条款的修改审核,充分维护学校的相关利益,减少合同条款存在的风险。合同审核专家库可以由学校具有相关知识的教职工、领导及校外的中介机构专家等组成,根据需要审核的事项,随机抽取专家库中的专家,匿名审核修改,最终由经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统一修改意见,形成最终合同文本。

4.建立合同履行汇报机制。合同签订生效后,合同履行是根本,合同履行完毕后,相关的经济事项才能结束,合同才能终止。对于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需要形成常态机制。合同承办人负责具体跟踪合同履行的负责人,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是需要重新签订补充条款还是终止合同,应根据情况的变化具体处理。对于重大经济项目合同,需要根据相关领导小组的讨论或者校长办公会的研究来决定。

5.加强外单位的信用评估。合同主体的另一方外单位的资质,信用,履约情况等,是高校需要持续考核的,当合同履行过程中,外单位出现不能履行合同约定,不能开具正规发票等情况,高校应及时进一步核实具体情况,如证实外单位存在债务风险,履约风险,诉讼风险等,学校应将其纳入不正常单位名单,在后期其它经济事项签订合同时,避免与这家外单位发生业务往来关系。

作者:郜婷婷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唐凌.高校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16):324-325.

[2]刘静.浅议高校经济合同管理[J].经济管理,2015,(10):73-75.

[3]漆刚,廖云.高校经济合同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校管理,2015,(17):115-116.

第6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合同管理;企业管理

一、财务管理在合同管理中的监管职能

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模式主要通过签订合同来进行的,企业合同管理涉及了企业管理经营中的各个环节,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是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数据真实性和财务核算准确性的重要基础。合同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中合同管理是建立在财务管理监管控制体系之内的,其不仅是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务部门主动参与经济活动、准确核算经济业务、出具真实财务报表、获得企业经济运行知情权的重要渠道。现阶段许多企业在加强对合同管理的财务管理方面依旧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财务部门在签订合同的各个环节中参与度不高、监管不力、被动进行财务核算、与其他部门沟通较少核算时凭借主观臆想等现象,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对合同管理的监管职能,导致了企业经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低效,从而造成了财务数据的失真以及财务核算的滞后和准确性,不能将合同中具有价值的投资信息传递给管理者。因此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监管职能的分析研究,通过具体到财务管理对经济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控制,以此确保合同管理的规范和提升,为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二、加强财务管理在合同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财务对合同管理各环节的掌控。企业财务管理对合同管理各个环节的掌控主要体现在经济合同签订阶段、已签订合同备案阶段、合同履约阶段三个方面,并要求企业首先建立起合同管理及保密制度,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养和指定专人对合同进行保管来保障经济合同中的重要商业秘密以及技术秘密。1.财务对合同签订阶段的管理。在经济合同签订前期,企业应当对签订对象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分析,并依靠财务部门的力量来对合同中涉及财务方面的条款进行细化分析和严格把关,比如合同中标的企业经批准的经营范围、企业合法的经济利益、双方企业是否具有履行经济合同的能力、所涉及财务数据是否严格保密和准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等,通过让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参与到合同审核过程中,以此来规避经营风险的产生,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有效开展。2.财务对合同备案阶段的管理。已签订合同备案需要合同部门及时将合同原件或副本交由财务部门进行备案,以便于财务部门及时获得有效的财务核算信息及数据,确保财务工作的高效准确开展;此外,当合同发生更改或达成解除合同的情况时,合同部门也应该及时将变更合同及解除协议等交由财务部门备案。当然,财务部门在进行合同备案时一般依据财务的成本费用对其进行分项,并随时对项目目录进行审核及更新。3.财务对合同履行阶段的管理。财务部门收到备案的合同之后需要及时对合同内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通过参与和关注合同中计划和需要履行的经济活动,关注经济活动履行的具体情况,及时收集财务信息及数据,并根据具体情况来编制收益成本核算体系,通过建立不同项目明细账目来实现对费用管理的控制、核算精准,从而做到从费用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财务部门要严格执行合同条约中的明细规定来进行财务核算,尽可能规避和虚假报账等现象的发生。4.财务监管与其它管理体系有效结合。财务管理对合同监管的作用是一定的,不具备全面性,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就需要将财务监管与其它管理体系有效结合起来,在明确财务管理核心地位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薪酬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体系来强化财务管理在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奠定财务管理对合同管理的基础核心管理地位。(二)有利于财务对物项采购合同的管理。企业经济合同复杂多样,其中物项采购合同作为企业成本预算和控制成本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加强财务对企业物项采购合同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管理。1.采购指导价控制制度。企业在长期采购物项之后对物项的价格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因此要加强财务在物项采购合同中的管理力度,就需要财务部门首先针对市场进行物项的调查分析,通过具体分析和货比三家确定价格波动范围,通过制定物项采购指导价制度来严格规范物项的采购,控制费用的支出,在确保企业成本预算制度的有效性和指导性的同时,也能有效遏制企业内部、损害企业利益等现象的发生。2.供应商管理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序的供应商管理控制制度能够为财务采购提供更多有效的决策信息,尤其在针对供应商信用和提供的材料质量方面,有序的管理控制制度能够让财务部门及时发现材料的质量问题,并及时与供应商取得联系,维护自身的权益。3.应付、预付账款的财务管理。合同管理与财务管理中的应付、预付账款管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加强应付、预付账款中的财务管理作用,就需要财务部门参与合同全过程,在充分了解签订生效的合同条款基础上来对其进行管理。比如在材料购入的同时及时做好收入库管理,然后将发票及时交由财务部门,确保应付账款财务核算实务的完成。此外,预付账款的财务管理方法与应付账款一致,需要严格按照合同支付结算的条款来进行财务核算,并且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密切关注合约的履行情况以及物资的流动情况。4.物项采购的结算管理。在某些物项购买合同中存在不合理结算条款的情形下,财务部门就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斟酌最佳核算方法来控制企业的物项购入成本。比如工程项目在进行材料采购时经常遭遇这种不合理现象,因此充分考虑合理的损耗范围来降低材料采购的成本,才能从成本上进行有效控制。(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为企业加强合同管理提供更多指导和规范制约,现代企业的管理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已经受到企业管理者的普遍认可,因此企业应该加快内部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进程,通过建立起完善的会计信息化来实现企业ERP管理体系,通过健全的内部信息化管理体系来提高合同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从而促使合同管理效用的充分发挥。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合同管理对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对合同管理的监管力度,才能促使合同效用的有效发挥,保障企业财务核算的正确性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为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奠定重要的成本基础。

作者:陈垚 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晓燕.浅议企业合同的财务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7(7):109

第7篇

(一)定位不准,导致合同内容风险

合同内容主要包括合同条款和合同附属文件。条款随着合同事项的不同,差异较大,一般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当事人的名称、地址、合同标的、数量、质量等级、技术参数、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履约地点和方式,合同的担保,解释、保密条款、合同联系制度、维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式。合同附属文件应在合同条款中说明或列出,作为合同附件,如图纸、技术参数、执行标准等。地方高校在签订合同时首先应定位准确,考虑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如超20万的维修项目、超10万的服务咨询项目就必须政府采购,而校方自行签订采购合同本身就属无效内容。在合同内容上还得看是否完备,许多合同签订时双方仿佛都是君子,缺乏对维约责任和争议处理的准确界定,如地方高校物业外包后工作缺乏监控,物业公司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员工老弱病残齐上场,导致校方因合同中没有相应制约条款而失控。有的合同界定不清,如移动租赁学校场所建通讯机站,合同约定甲方认真管理,但谁来管理怎样细化管理却含糊不清,更没有建立管理台账,导致5年租赁期每年交费不清却无人过问。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内控制度不严密,合同履行失去控制

一方面,合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学校中还未完全构建,以简单的合同签订为主,一旦签订后便无人问津。而全面风险管理贯穿合同履行到事后分析的全过程,业务部门、学校招投标办公室等共同参与的全员式管理,以及从合同的社会责任、技术指标、经济数据、政策法规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式管理。另一方面,合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一些学校片面追求院系二级管理,学院对系部不经常性地监督和检查,或者考核没有与员工绩效等挂钩,从而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合同管理也没有与员工绩效挂钩,致使员工管理积极性不强。许多院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设施设备共建共享的少,重复购买的多,甚至一些上百万的设备购回后几年未开箱。如许多学校后勤食堂的大宗物质采购,确定了入围企业便一了百了,以后入围企业提供商品是否有检疫证明、质量标准是否准确无误、价格是否随行就市、售后服务是否准确到位等却无人过问,且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缺乏相互监控,没有授权审批制度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界定,导致责任不清,出现事故无人问津。特别是合同执行过程中资料收集和归档处理混乱,如基建项目的设计图、预算、评审结论、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施工合同等的档案归集上没有章法,导致无据可依,甚至在一些学校的账务处理中变相进行科目归类,如一些学校为降低招待费开支,虚构合同列入设备采购和维修费,直接导致资产账目不真实。

(三)责任不明,导致合同纠纷无人理

地方高职院校签订的合同数量大,相对其他研究型学院,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接触更为紧密,定单培养、校企共建、技能培训、员工招聘、设施设备购买、基建维修、图书购置、无形资产转让等无不是通过合同来相互合作与相互约束,并且有些合同涉及不同部门相互交叉,一旦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因事前责任不明而出现。如政府采购项目中采购标的技术参数不清楚或有明显排他性,国资部门说教学单位上报数据有误,教学单位说国资部门把关不严,合同未签订就已经相互推诿了,还有联合办学合同签订后一旦合作单位出现重大问题,各部门无人出来承担责任,最后不了了之。又如许多地方高校通过招商引入学生公寓空气源热泵项目,合同签订时关注度大,管理中却无人问津,导致引入企业收费标准不精确、服务质量水平不高,合同履行效果大打折扣,引发师生诸多不满。

二、地方高校合同管理的对策研究

针对地方高校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管理:

(一)依法规构建合同风险管理体系

合同风险管理是指地方高校围绕管理目标,通过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构建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合同风险管理包括全过程管理、全员管理、全方位管理三个层面。

1、全过程管理。合同风险管理应该是合同从事前分析、合同签订、审核、履行直到终止、变更、责任追究的全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地方高校原是简单的合同签订,从合同签订时的众星捧月到执行合同的无从问津,而全过程管理特别强调事前分析和事后反馈。正如许多高校食堂采用了HACCP管理模式,更多的是从危机-风险点控制开始的,如设备采购合同签订前首先要进行市场调查,后有询价报告,然后进行采购招投标,最后是入账管理。所以合同管理应贯穿于地方高校正常运转的全过程,突出“全过程管理”。合同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前期调研、风险预警、合同审签、合同履行、合同账务信息、合同统计分析等六个程序。合同前期调研主要是对类似合同执行情况的全面了解,审签阶段的管理包括对合同主体资格、合同条款等的审核,特别是违约责任的界定一定要认真审签;合同履行阶段管理是对履行合同的过程管理,如标的是否一致,技术参数是否吻合,交货时间是否及时等;合同账务信息管理由基础数据、供应商信息、执行合同所达到的结果和预期情况的数据对比等的管理;合同统计分析管理是合同的归类管理、以及利用分析结果为学校决策提供未来依据和参考。构建全过程管理是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必须要有事前的分析、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才能构建一个和谐顺畅的管理环境。

2、全员管理。合同管理是地方高校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全员式管理。过去我们总认为合同是领导的事,领导定的事不论怎么执行都是对的。合同全员管理以统一领导、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为构建原则,学校领导、合同签订人员、合同审批人员、合同承办人员均明确权限、严格责任、共同负责。全员管理主要包括有严明决策审批制度下建立的决策审批部门、合同执行全过程的控制与执行时协调配合的综合管理部门和合同承办-履行部门四个层次。

3、全方位管理。合同风险管理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只有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才能达到有效控制风险的目的。全方位管理包括合同的技术、经济、法律、效益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各个部门做好严格审查、各口把关,从专业管理的角度对合同进行综合管理。

(二)据实际改进合同风险控制流程

合同从调研、制定、审核到签订、执行、反馈与分析是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各环节界定清楚,才能对经济合同进行更好的监督和管理。因此,合同管理的人员应该从一开始就设置好合同管理整个过程的流程,并制定简洁明快的流程图和相应的流程说明,同时还得明确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点,各部门和单位执行合同时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合同执行中各单位的责任和潜在风险在哪里,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易出问题的风险点到底在哪里。这样做既有利于各个部门的双向沟通,又有利于合同执行效率的提高。在该流程中,始终贯彻全过程管理与全员管理的原则。学校中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合同的编制、审核、监督等全部过程。其中合同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合同的风险预警管理和合同法律方面的审查;待审查通过之后,交由项目单位编制相关项目的合同;然后由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审核合同的相关条款,并监督合同的履行。

(三)求规范建立健全合同风险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防范合同风险管理的制度是合同风险管理的保证,地方高校合同风险管理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制度建设:

1、建立合同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合同风险预警管理是指在合同签订之前,对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可能会遇见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并运用风险点处理流程提出解决合同风险的防范方法。合同风险预警管理制度需要规定以下内容:签约主体信用调查、市场同类合同业务的执行情况分析、合同风险点预警报告。在这方面首先要加强合同教育,重视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认真学习《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省市政策及学校合同管理办法和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2、建立完善合同审查制度。合同审查包括政策法规、技术参数、经济和社会效益、财务可行和可控性、合同可带来的改变等方面的审查。合同制定出来之后,首先需请学校法律顾问进行法律审核,然后经学院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经济审核、各使用部门进行合同条款的具体梳理后按程序上报审批。审批时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在这里,授权审批制度尤其关键,必须应由关联方进行详细审核,特别是高校合作开发项目要强化学校无形资产的度量和权衡,联合办学合同中学校品牌价值的衡量。

3、完善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为保证签订的合同统一合法有效,并具有专一排他性,对外签订合同必须统一加盖唯一合同专用章,防止一些部门和人员加盖其他公章对外签订合同,逃避合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监督。签订合同时,必须有经办人签字,得以明确责任。

4、强化合同监督制度。对学校合同的进行监督是学校合同风险管理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方法和内容。合同的监督同样从合法性、可行性、真实性、合理性、经济性甚至影响力等方面入手。从财务上说,合同所涉资金流量是否足额及时;在技术上,认真监督执行时的技术参数是否切实可行,如教学仪器等还得看是否满足教学需要,是否符合教学需要;以及从法律角度监督合同双方在整个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追究其法律责任。特别是在设施设备的采购上是否有可行性,有些部门重复呈报采购计划,甚至是一些不必需不必要的采购,没有市场需求的专业调研和专业培养方案做支撑。

5、坚持合同履约报告制度。虽然先期调研了解过对方的类似合同履约情况,但依旧还是得审查合同,就是对方当事人的资信和履约能力,但合同的履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合同履行前要做符合性测试,了解政策、需求满足、教育教学的内部特点和规律,能规范合同签订双方行为,保障学校合法权益。如合同能源管理的执行情况一定要有报告,运行、消费、反馈都有完整的规定与呈现。

三、总结

第8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煤炭物资;采购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近年来随着煤炭企业的整合、兼并、重组的速度的加快,为保证煤矿工作面正常安全生产,煤炭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煤矿对于煤矿物资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在这种大的市场环境的影响下,煤矿物资采购部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煤炭企业都成立了适合本单位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的合同管理部门,明确了合同管理职责,为企业的经济活动保驾护航。

一、煤炭企业合同管理的基本现状分析

1.合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低下

⑴合同管理员不设专人管理,部分的矿厂没有设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合同管理与财务管理没有分开,这样就造成一人肩负多种职务的现状,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致使合同签订的效率低下错误频发。

⑵由于煤炭企业采购部门过去多年来一直是由业务科室中的业务员自行办理合同,所谓的“自行办理”就是业务员自己携带合同章与生产商或供应商签订合同,在办理合同的过程中无专业的合同管理员对内容进行审核,这样签订的合同就存在很大的风险,容易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⑶煤炭企业的管理者认为煤炭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多出煤、出好煤,搞好煤炭生产就万事大吉了,签订合同就是个程序,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只是盖章就行,忽略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2.各项合同管理方式落后单一,合同管理制度未落到实处

⑴合同签订审批流程未按照“四职审批”的要求进行,我局合同审批的流程是由合同业务员报采购计划后由业务经理—财务经理—总经理审批后方可生成合同再由合同审核部门审核通过打印签订,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审批流程偶尔会出现越级审批现象,这就导致合同签订内容与计划不一致的现象,出现“管理错误”。

⑵合同没有统一的文本,由于采购过程中签订合同的一方不是固定的,合同文本五花八门,合同内容不统一,就会出现合同条款不全,签订合同对方的信息不完整,有时还有错别字等情况发生。这就给合同审核制造了难度,增加合同签订后的法律风险。

⑶合同签订后对合同中涉及到货、付款等随后的程序没有监管,合同执行的过程是从合同的来源、订立、履行及落实跟踪合同执行情况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在现在使用的管理制度中对合同来源、订立两项可以说做到有据可依,但是履行一项没有落到实处,“履行”包括到货、验收、付款,由于涉及的部门较多,信息无法快速收集,导致对合同履行监管成为一纸空文。

⑷合同管理中合同统计没有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合同管理工作量较大。合同管理过程中报表统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了依据,指导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局去年一年的合同量就达到6000多份,30多亿元,签订数量庞大;每个月合同还需人工进行统计,无形中增加工作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加强合同管理的意见和对策

1.制定并使用同一的合同文本

积极与公司内部法律顾问处沟通联系,委托专业的法律顾问或者律师制定适用我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的合同文本。合同文本中不仅要体现大部分合同中需要买受的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规格等做出明确说明,还必须对付款的方式、到货验收和处理纠纷的方式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这样就使得煤炭内部所签订的合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有效的阻塞了合同管理员的法律水平和语言水平的不足出现合同签订文本的漏洞。当签订合同双方有违约行为时,利于解决合同争议。

2.平时需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在审核合同过程中往往对合同中主要的部分审核不清,导致签订的小部分合同出现倒签、资质过期、价格无依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合同管理员个人专业素质较低而产生的。煤炭企业就要在平时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如聘请专业的法律院校的教师来煤炭企业授课、进行实际案例的电视讲座、通过自学参加法律顾问的考试等方式来逐步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修养,推进煤炭企业合同管理的整体水平稳步提高。

3.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把合同审核制度落到实处

随着煤炭企业采购量的日益增多,合同管理职能的日趋重要。已往传统的合同管理模式终究将被合同信息化管理模式所取代,REP企业管理软件中合同管理部分能够实现合同的逐级审批,规范了审批流程,杜绝审批过程中的漏批或者是越级审批的现象。从而减少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合同审核的准确性,还实现了办公无纸化节约了工作成本。

4.加强合同履行全程的监管

煤炭企业的合同管理是从报送计划、订立合同、履行合同三个重要环节组成的,而合同的履行是衡量合同执行过程是否合理、合法的重要依据。合同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系统(ERP)把合同中的到货、验收、付款纳入信息监管,对履行过程的信息收集做到准确及时。通过加强对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管,会发现采购合同中签订合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是否依照约定履行,及时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准确的向企业各个部门反馈,排除履行阻碍,协调合同签订双方关系,防止违约行为的发生。

三、小结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给煤炭企业带来的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煤炭企业会真正的与国际市场接轨,合同管理也就成为防控市场风险,约束经济行为的一条准绳。这就要求我们煤炭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合同管理工作,为煤炭企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科峰.企业合同管理实务指南[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第9篇

在全程监察中突出重点开展效能监察。供电企业物资管理分为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物资储备管理、报废物资管理、供应商管理等多个环节,要分析、确定各环节的监察重点,有针对性的对高风险点进行重点监察。

1监察物资采购管理环节采购管理环节在物资管理中是效能监察的重点,具体监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采购管理环节进行效能监察。

1.1监察采购依据。主要是监察物资需求部门申请的需求计划与物资部门编制的采购计划是否完全一致,根据采购订单及其他相关报表,监察实际采购材料的种类、数量是否与采购计划完全一致,如果不一致则查明原因。对于零星采购,监察是否有临时的零星需求计划,并核对与计划是否一致。

1.2监察采购方式。主要监察采购方式的确定是否遵守《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中的招议标采购等管理规定,是否经过正常的审批程序,采购过程是否严格按照招议标、询比价、竞争性谈判等方式进行采购。

1.3监察采购价格。该环节的监察重点是监察采购价格确定的程序、价格调整的依据以及审批程序,以及通过对市场的调研等来判断采购价格的合理性。

2监察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环节

2.1监察采购合同签订情况。监察是否越权签订物资采购合同;是否按招标确定的中标单位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合同要素、条款和签字是否完整;是否按中标要求和投标承诺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合同中是否明确违约责任;以及是否违法违规签订物资采购合同等情况。

2.2监察采购合同执行情况。监察采购的物资是否签订合同;采购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单价和金额及质量(包括性能和参数)是否与合同一致;供应单位违反合同规定是否追究责任;监察是否越权采购物资(或擅自采购物资通过物资供应分公司过票处理)情况;监察采购的物资未签订合同的原因和其他违反规定采购物资的情况。

2.3监察采购合同付款关口。在审核采购合同时,一是看采购是否有计划、有预算、有领导批示、有上级批复;二是看是否进行了公开招投标、询比价;三是看招投标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否由审计部门参与监督。不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合同不予付款。

3监察物资采购结算管理环节

1监察采购物资结算依据是否完整;依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监察支付物资货款是否执行规定,是否超前支付物资货款或违反规定预付货款;

3监察其他违反规定物资采购结算的情况。

4监察供应商管理环节监察重点主要是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业绩核实、现场考察及供应商年度评价情况的监察,建立供应商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5监察物资采购中易出违法违纪行为的环节

5.1监察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是否收受贿赂、回扣、好处费、礼金和礼品等行为;

5.2监察在签订物资采购合同、物资采购结算和货款支付过程中行为;2.5.3监察和追究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行为。

二.开展物资管理效能监察互为联动的措施

1建章立制,有效监督

1.1监督招投标过程在监督招标投标过程中,监察招标对象是否合乎规定,是否严格审查投标人的资质,是否存在排斥潜在投标人、规避招标、明招暗定等不良现象;监察招标文件有没有标明项目技术、投标要求等,内容是否合法;检查评标专家库的建立及维护是否合乎要求;监察评分标准是否科学,过程是否严谨,确定中标人的选择是否严格按照定标原则及评标办法进行。

1.2监督物资采购价格监督物资采购价格过程中,需建立物资价格执行情况听证会制度,完善物资价格收集预测和监督管理机制。监管采购价格时,需要查看完整的记录询价过程的相关资料,防止出现超出采购指导价的现象,采购价格变动要合理,调整的审批程序要规范。

1.3监督采购质量管理监督采购质量管理过程中,监察是否按照技术规范书检验质量,检验标准和与规定是否一致;检验报告、记录、报表等资料台帐是否齐全、规范、真实、准确;采购时是否跟踪质量,有没有追究相应的违约责任;遇到质量事故,查明事故原因,及时处理。

1.4监督供应商的管理监督供应商的管理过程中,监察供货厂家是否是合格供应商,开展物资采购管理效能监察,监察供应商加入条件是否具备资质,程序是否规范,执照、证件是否齐全。监察是否建立供应商筛选、考核和淘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2不断探索,发挥效能开展物资管理效能监察,对物资管理中的高风险点进行效能监察,促进供电企业规范管理,有利于发挥“效”能作用。

2.1发挥经济效益。供电企业通过物资管理过程的监督,抓住采购中的关键环节并对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的重点问题进行监察,保证制度、流程规范畅通,保证降本增效顺利实现,从而为企业取得了经济效益。

2.2发挥管理效益。供电企业通过开展物资采购效能监察活动,有针对性地抓住管理漏洞及薄弱环节,对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突出问题进行监察和治理,通过监察规章制度及物资采购流程,堵塞漏洞、严格监控、强化管理,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管理效益。

三.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 预付账款 风险 控制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isk control of the prepaid receivable of Kailuan material company.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帐,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必须预先发放的在以后收回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等。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预付账款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因此,针对企业预付账款管理上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预付账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从源头上化解预付账款风险已是刻不容缓。

开滦集团公司作为特大型国营企业,控制预付账款形成和资金风险防范是集团公司一项非常疾手的工作。开滦物资分公司2010年初预付账款为9620万元,其中:超过一年陈欠款780万元,正常预付账款8840万元。按照集团公司对预付账款管理的要求,开滦物资分公司为有效控制预付账款指标,化解资金风险,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采取事前控制与事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管理制度如下:

1.日常管理制度

1.1客户管理制度,一是对新开发的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物资公司业务人员必须对供应商的资质(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以及法人代表身份证等)、信誉、生产规模、经营情况、售后服务等进行审核,如有必要可以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物资分公司经理办公会对新开发的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通过后业务人员可与新开发的供应商开展采购业务。

二是对正在开展采购业务的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物资分公司建立供应商资料台账,定期对客户进行走访,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考察客户的合同履行能力。根据客户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是否能够按期交货、按时付款以及能否遵照合作协议长期、稳定地开展业务活动等对客户进行信誉等级划分。坚持优胜劣汰制,保障采购活动的健康开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上级领导反馈信息,提前控制资金风险发生。如遇违反《集团公司供应商管理》规定中关于取消供应商资格条款中的任何一条,将被取消与开滦的购销业务资格。

1.2合同管理制度:物资分公司根据授权与供应商履行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委托人必须经过法人代表或者负责人授权。签订合同前要审查对方的必备资质合法有效。购销合同首先由业务人员进行起草,合同文本要求内容合法,条款齐全,表述准确,形式完备;然后由业务部门主管主任进行审查并在合同文本上签字;部门审查后递交公司主管业务经理或总经理进行审批;最后送交审计结算部审查盖章。重大合同或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合同,要有律师或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签订,必要时由公司风险评估小组审核把关。

1.3资金控制制度:为减少预付账款,一是按合同约定必须预付款的,物资分公司办理预付款,其它情况严禁办理预付款;二是物资分公司采取扩大代储和战略采购的方法,减少预付款,因为代储采购是吸引供应商到物资分公司仓库储存物资,供应商管理库存,占用供应商储备资金,不需要预付款。战略采购是物资分公司通过谈判与战略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签订战略采购协议,实现互惠互利,依据战略协议物资分公司从战略供应商处采购物资不需要提前预付采购资金,货到后再付款。这两种方法首先从资金使用源头上进行了有效控制,在源头上减少了预付款的发生,资金风险防范做到了事前控制。

1.4月末清理尾账制度。物资分公司对预付账款的清理工作,实行谁形成谁负责的管理制度,要求业务完结当月清理预付款尾账,多退少补,严禁跨月清理,由业务部门领导负责牵头进行清理。

1.5月份对账、分析制度。每月末物资分公司业务人员与供应商进行往来账核对,如发现双方余额不相符,当月进行处理,保证双方往来账余额相符,在核对无误后,业务人员对物资分公司预付账款期末余额进行逐笔分析,查找形成原因,制定清理措施,由部门领导牵头进行逐家逐户清理。对原因比较复杂,处理难度大的预付账款,业务人员要形成书面分析,报公司主管经理。避免形成陈欠款或坏账。

2.建立预警机制

物资分公司成立资金风险预警机制,物资分公司业务人员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市场行情、供应商经营情况、合同履行情况,预测预付账款风险程度。如发现存在风险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并逐级向领导反映情况。

3.建立考核机制

物资分公司为了更好的控制预付账款,减少资金风险,制定了公司内部考核制度,对下属发生预付款的单位进行考核,考核遵循奖罚对等的原则,即:对一年以上陈欠款清理按清理额的1%奖励相关人员;本年度新形成陈欠款的按形成额的1%罚相关人员。各业务部门根据公司考核办法,将陈欠款落实到人头,由业务人员负责与供应商进行沟通,清理预付款,有难度的部门领导亲自带领业务人员上门清理。

由于物资分公司采取了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2010年物资分公司预付账款的控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年初物资分公司一年以上陈欠款780万元,截止2010年月底清理390万元,陈欠款余额为390万元,新形成的陈欠款为0万元,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

通过开滦物资分公司的预付账款控制经验可以看出,要想控制好企业的预付账款风险,首先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进行事前控制,事后分析与处理,同时还要用考核机制配合管理制度的落实,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11篇

在电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要点中,法律要点是比较重要的,对于招标采购得到的相关物资而言,按照法律相关要求,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的规定时间签订合同,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能延长签订时间。对于招标采购得来的相关物资而言,在签订合同前,要以相关资料作为重要依据,这些资料不仅包括中标通知书,还包括相关合同条款、招标规范文件、招标文件、澄清文件和货物清单等;对于不是通过招标采购得来的物资而言,要在确定物资采购结果后签订合同,合同签订的依据主要是与结果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对于招标采购得来的相关物资而言,要保证书面合同中的相关条款与中标者的相关条款一致,还要保证和招标文件具有一致性,不允许签订不具有实质性的合同条款。

2电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的模式

至今为止,电网企业物资合格管理模式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在最初的电网企业管理中,还没有对物资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还没有实现统一化管理,电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主要应用招标采购管理模式,物资签约对象即项目出资单位。目前,在电网企业中,物资集约化制度和体系已经有了广泛应用,对合同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实现了物资集约化管理,省公司主要负责合同签订和合同结算工作。经过电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分批次采购合同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电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已经实现了统一化目标。在电网企业中,关于物资采购的相关文件非常多,这些文件都是加强合同管理的重要依据。在当前的电网企业物资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应用电子平台,对签订流程进行系统固化,实现招标全自动化,促进合同文本智能化生成。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尽量实现签约文件简单化,明确相关商务合同和条款中主要的签订依据。

3电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的流程

3.1系统流转

在电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中,管理人员主要依照中标结果和物资合同制订,合同应符合专业模板,供应商在经过在线审核确认后,将合同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输入ERP系统,最终形成订单。在此过程中,合同审批工作得到了落实。

3.2书面合同的签订

在完成系统流转环节后,供应商应带着相关信息和文件前往专业服务大厅签订合同。在签订前,相关承办者要加强对合同相关信息的审核力度,还应派出代表人员进行合同签订或加盖公章。

3.3合同履行

在完成合同签订工作后,要有效履行合同,要健全电网物资合同管理机制。在建立系统化台账后,应加强对招标过程、履约过程和结算等过程的管理,实现供应一本账系统化管理。

3.4健全物资调配机制

要在省公司有效建立物资调配机制,完善物资调配部门。调配部门要加强对各个项目和工程业务的管理,完成物资的供应和安排工作,对物资供应的相关情况进行调差分析,加大监控力度,保证供应商正常履约,加大对物资到货情况的管理力度。

3.5健全调度机制

物资调配部门的相关人员要建立物资调度机制,定期进行供应规划,制订物资到货计划,定期开展履约协调会议,对物资发货情况进行合理调度,及时掌握物资运输情况。

3.6健全预警机制

在物资供应中,健全预警机制是十分重要的,要加大对物资供应情况的监督力度,做好及时预警、跟踪,实现履约保障目标;要不断增加预警功能,合理进行预警参数设置,实现全方位监控和预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预警问题。

4未来电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的重点

4.1落实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加强采购管理

在电网企业中,要想加强物资合同管理,就必须加强计划管理,从保证物资管理各个环节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合同签订效率和合同后期履行的安全性;严格遵循相关管理标准,按照合约制订方案、确定物资采购时间和交货时间;加大对文件信息的审核力度,健全物资供应审查机制,应用闭环管控方案。

4.2有效解决合同变更问题

在物资合同后期的履行中,合同变是导致合同履行不到位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物资合同变更的主体应当是管理部门的人员,并开出规范化的技术变更单。企业物资部门严格按照技术变更单上的相关内容确认合同商务变更单上内容的合理性,且签订的对方应是物资供应商。

5结束语

第12篇

关键词:给水;管道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1给水管道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包括具体项目总体进度计划、分阶段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总工期、合同工期、网络图、横道图等时间节点的编制和控制,一个切实可行结合项目实际编制的进度计划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有利于控制项目进度管理目标的实现,能够指导实际施工。项目参建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关键线路的优化,进度计划的检查、纠偏、调整等内容,在资源配置、关键线路纠偏,资源优化中发挥专业特长,力争以最低的投入,最大的产出,最佳的资源配置中发挥进度管理的最佳作用,保证各阶段时间节点的顺利实现,确保项目总体进度管理目标的实现。

2给水管道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全过程成本管理涉及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做好项目的成本管理要严格控制好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三算的关系,严格控制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的成本倒挂现象出现。招标阶段根据合理低价的原则,严格低于成本价单位中标,保证工程质量。项目实施根据项目中标价,总公司与项目部签订经济承包合同,层层编制成本计划的执行性文件和考核机制,签订经济承包责任状,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分解。公司、项目部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考核量化,利用动态控制的原则,加强成本核算、考核机制等激励政策调动全员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材料采购及分包选择要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成本最小化原则进行成本控制。

3给水管道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成熟的建筑施工企业质量认证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齐全,提升全员质量意识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在管道工程项目开工前制定符合投标体系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项目实施过程坚持方案和技术交底在先,贯彻落实样板制度、三检制度,制定质量目标,创造合格产品,同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力度保障项目实施中的质量管理处于可控状态,杜绝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实现质量管理目标。给水管道工程主材管材的采购要符合国家卫生饮用水标准,严格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主材制造过程进行质量监管,按照材料进场后严格验收,见证取样和平行检测,确保管材、管件等产品符合设计图纸、国家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完善验收流程,结合经济手段进行考核监督,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4给水管道工程项目采购和分包管理

严格贯彻落实资质管理制度,对达到一定投资规模或重要部位的分项工程要严格实行招投标,杜绝违法转包、违法分包和劳务再分包的现象出现。按照总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的形式开展采购和分包工作。采购和分包占给水管道工程总投资比例的40%以上,为此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国家法律采取合法的招投标形式确认材料采购和分包队伍,选择信誉良好、资质条件好、技术力量过硬的施工队伍才能创造出更好地项目精品工程。

5给水管道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给水管道工程安全管理涉及土石方工程、管道安装工程、机械操作、施工用电、焊接作业等内容,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多,为此项目实施前要结合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的具体实际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较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并组织演练,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进行动态控制,确保安全管理处于健康、可控状态。

6给水管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为了实现项目管理目标,需要对拟实施给水管道工程项目所在地政治、经济、环境、汇率变动(国际项目)等因素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分析,采用合理的经济指标参数进行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督、风险回避等措施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

7给水管道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给水管道工程合同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有咨询合同、施工合同、采购合同、监理合同等,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合同的合法性、合同的严密性、合同的可行性、合同的履约进行审查,提出切实可行的,彼此接受的合同条款,达到双方公开、公平、公正的合作理念,促进合同管理趋于格式合同,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实现合同管理的目标。给水管道工程项目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成本、风险、合同等管理环节有机组成了项目管理的全方位载体,必须进行有效控制,进行动态管理,全面、全方位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项目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慧.简析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J].民营科技2016(1):20.

[2]何川.项目管理在大型管道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6(10):21.

[3]乌雪峰.浅谈业主在管道施工中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管理[J].内蒙古水利,2016(4):25.

[4]苏永兴.给水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相关探讨[J].门窗,2015(1):20.

[5]畅谈.应张长输管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2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