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混凝土设备

混凝土设备

时间:2023-05-30 09:13: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混凝土设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混凝土设备

第1篇

关键词:混凝土搅拌站;搅拌设备;选型探究

中图分类号: TU64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桥梁、高速公路、房建以及水利工程等建筑行业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从而间接的带动了我国混凝土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现在许多施工单位混凝土搅拌站的设备管理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造成相当大的资源浪费,间接增加混凝土成本。正确的的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提供机械设备利用率,还可以优化社会资源。在这资源紧缺、节约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提高施工单位搅拌站管理人员的设备管理水平的探究显得尤其重要。

一、混凝土搅拌站组建

1、混凝土搅拌站选址问题

在混凝土搅拌站综合选址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混凝土运输距离的经济性、原材料进场道路方便性、整体与项目规划的配套性。

2、混凝土搅拌站场地布置需要考虑的问题

搅拌站场地布置要以搅拌楼为中心,粉料仓要紧凑;砂石料仓的布置要有利于运输车辆进料,同时保证装载机上料时运输距离最近;搅拌机出料口要考虑方便混凝土罐车进出。

3、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要素配置问题分析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要素配置需要考虑施工最高峰期混凝土生产能力,要有完善精确的电子计量系统,周边粉料筒仓的配置数量要充分考虑水泥、粉煤灰、矿粉等不同材料的周转需要。

4、文明施工

搅拌站是展现项目文明施工及标准化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搅拌站场地要开阔,布局要合理,场地要硬化,材料管理有序,现场标识标牌清晰。

二、混凝土搅拌站的设备管理工作

1、建立建全设备管理管理制度,重视设备管理工作,管理工作要落实到实处

设备重在管理。设备是混凝土搅拌站的生存之本,是混凝土搅拌站的主要生产手段,加强设备管理。实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混凝土搅拌站每月要组织设备管理人员对所有设备要检查l~2次,重要的设备要重点检查,对所检查的设备使用状况进行评估(评分),根据设备使用状况,结合参考设备累计台时,安排对设备进行检修,检测、保养、维修、防腐工作。使设备通过管理达到费用低、寿命长、效能高的效果,并满足混凝土搅拌站预拌混凝土生产及输送要求。

2、制定并完善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

预拌混凝土生产和输送设备有特定的使用要求和操作方法,遵守设备使用要求和操作方法就能发挥设备的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防止事故的发生,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因此,每一种设备,每一个工作岗位都要制订设备的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混凝土搅拌站对设备使用一定要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要防止违章操作,这一点设备管理中一定要重视,不能忽视。如果违章操作,就会损坏设备,发生安全事故,带来经济损失。混凝土搅拌站不仅要制订设备的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而且要制定并完善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使每一位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明确自己岗位,明确自己岗位的责任。

3、重视操作入员和维修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也要重视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

当前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不可忽视,要定期对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机操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得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不断更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特别是新招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更要加强安全技术岗位培训,提高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文化技术知识水平,提高设备操作技能水平,要对新招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培训后上岗前,进行评定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否则,不能上岗。

对于新购置的设备,必须对操作人员和维修人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新设备的性能及安全技术,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4、做好设备工作.工作要落实到责任人

混凝土搅拌站要重视设备的工作,不仅操作人员要做好设备的工作,跟班维修人员也要做设备的工作。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要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选用设备的油,对于不同的设备选用不同的油,每班机操人员都要按规定时间对设备进行,这样才能减少设备零件磨损,使用寿命才能延长,设备故障才会减少,这项工作一定要落实责任人。

5、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及时维修排除设备故障

由于搅拌站混凝土生产和输送设备是高强度、连续工作方式,在生产过程和输送过程中,要求设备不能出现故障,如何保障设备在多个环节中不出现故障,这就要求混凝土搅拌站要做好和安排好设备日常保养及检修工作。设备的保养是预防性措施,保养的目是为了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和安全性,预防设备发生故障,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消耗,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提高机械化施工的经济效益。

三、注重环保在设计中的技术添加

近年来国家政策逐步加大对环保的要求,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不断加强,符合和谐社会的是绿色环保的混凝土搅拌站,这将是行业的发展方向。当前,大多数的大中城市都建立并完善了混凝土站的相关管理法规制度,都明确要禁止石料、砂在露天处所堆积,搅拌站生产中排出的污水必须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到自然环境。混凝土站的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管理规定,将绿色环保的意识融入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会伴随产生噪音、粉尘、废水以及工业废料。大多数的生产企业都能够做到粉尘污染的处理,解决方法主要有集中收尘器、粉仓顶收尘器等。有部分生产厂家都选择的滤芯式仓顶收尘器,相比较于其他传统的布袋式收尘方法具有明显优势,但是该设备的指示灯、按钮都设置在操作控制柜上,操作人员在向舱体内添加石料时,不会呆在操作室内,这就容易导致石料添加过多出现冒顶事故。对于该问题,笔者建议在设计收尘时要将控制部分固定在某个箱子内,其中需要操作的按钮及提示灯都要并排安置在一起,便于操作。依据次方法来将其他材料舱体的控制按键统一分配管理,待到提示灯亮起就停止输送石料,完成添加后要抖动2min左右滤芯上的部分残留除去。只有空气与舱体是畅通的,才能避免冒顶事件,生产经验证实该方法便捷有效。

四、混凝土搅拌站过程控制管理

1、强化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混凝土配料要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并进行电子计量,这才能保证混凝土离散性符合要求。另外混凝土中的外掺料、水泥及水的误差不能超过±1%,砂石料计量误差不能超过±2%,还要经过有鉴定资格的单位进行计量鉴定。混凝土搅拌时间也要根据搅拌机类型、外加剂以及外掺料情况进行考量,搅拌时间一般不能少于1分钟,施工关键部位有特殊要求的,按特殊规定时间进行搅拌。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过程检测,搅拌站技术人员要随机抽检混凝土的坍落度等拌合物性能指标。如果有异常情况,应该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不合格的混凝土不能出站。

2、加强混凝土搅拌站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措施分析

搅拌站技术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对混凝土具体需求计划确定混凝土增长规律等情况,做到混凝土供应保证联系性,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使用要求,严控混凝土从出机到浇筑的间隔时间,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以及质量。搅拌站技术管理人员还要随时掌握已经供应的混凝土质量是否满足施工现场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及时与相关各个部门联系,反馈信息,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留工作死角。

3、加强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检验

在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检验过程中,要确保配合比设计、计量、搅拌、坍落度控制以及检验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对于那些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对于那些计量不准确、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设备严禁使用,对于那些搅拌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出站,时时刻刻秉持做到以质量为首的工作态度。混凝土搅拌要做到事前分析与控制,及时掌握混凝土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正和解决,以确保混凝土质量。

4、加强混凝土搅拌站制度建设与管理

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工作离不开制度的建设与管理,另外还要做到按章行事,严禁按照自己主张行事的情况发生。混凝土搅拌站要构建生产责任体系,平时要做好设备维修与维护管理,提高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工作要有计划,要有台账,另外还要有考核,要与奖惩原则,并能够一一落实,做到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

结束语

混凝土搅拌站的设备管理对于混凝土成品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管理完善的搅拌站可以提高企业效益获得社会认可。随着工程建设的遍地开花,相信混凝土搅拌站能够提升管理,生产出工作性能稳定、质量过硬及经济合理的产品。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混凝土;生产设备;维护保养;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队伍不断增加,混凝土全自动生产设备在建设施工上地位也日益显著。由于混凝土机械的工作对象是砂石、水泥等混合料,而且用量大,工作环境恶劣。因此,现代混凝土施工机械已经在向高技术、高效能、多品种、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改善工作条件及提高生产率。改善建设施工队伍的装备,加强混凝土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是改善施工条件,提高施工速度、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

一、各机械的维护保养

1 配料机的日常维护与故障诊断

配料机主要包括砂石料斗、平皮带。

(1)装载机上料,司机要持证上岗,上料要平稳准确,避免混料或上料太满。严禁碰坏料仓。经常检查配料机排料门开启活动是否自由,检查气缸气压是否满足要求。

(2)平皮带注意及时更换减速器的齿轮油,注意冬季和夏季的不同标号。要及时调节平皮带螺杆,避免皮带跑偏。滚轮与轨道要经常检查,发现变形后及时校正,滚轮要经常检查,防止滚轮组件损坏,过度磨损及轴承烧蚀的滚轮要及时更换,防止脱轨现象的发生。

2 螺旋输送机的日常维护与故障诊断

(1)及时更换减速机的齿轮油,注意冬季和夏季的不同标号。保证各段螺旋的同心度,调整好螺旋叶片和螺旋桶壁的间隙,使上料更加通畅。经常向各段螺旋之间注入锂基脂,保证良好。

(2)如果发现螺旋输送下料不够通畅,应及时检查下料口是否有粉料板结现象。如有此现象,要及时清理,排除故障。

3 斜皮带的日常维护与故障诊断

(1)及时调节斜皮带调节螺杆,避免斜皮带跑偏。滚轮与轨道要经常检查,发现变形后及时校正,滚轮要经常检查,防止滚轮组件损坏,过度磨损及轴承烧蚀的滚轮要及时更换,防止脱轨现象的发生。

(2)斜皮带电机注意及时更换减速器的齿轮油,注意冬季和夏季的不同标号。

二、加强混凝土机械设备点检管理

点检制较传统的日常保养有如下优点:

(1)及时发现混凝土机械设备的隐患,有利于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混凝土机械设备进一步劣化及混凝土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

(2) 混凝土机械设备点检制符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是预防维修的重要基础。通过点检资料积累,提出合理的混凝土机械设备维修和零部件更换计划,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维修标准,保持混凝土机械设备性能稳定,延长混凝土机械设备寿命。

(3)参加混凝土机械设备的日常点检,对混凝土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进一步掌握、理解,提高自觉地爱护混凝土机械设备的责任心和混凝土机械设备保养水平均有好处。

(4)点检制是混凝土机械设备运行信息反馈的主要渠道之一,混凝土机械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停机率大幅度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靠性逐步达到并保持较高的水平。点检也是编制混凝土机械设备维修计划,提高计划准确性的重要资料。

混凝土机械设备点检时,个人主张全员参与,与混凝土机械设备有关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辅助人员,人人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再规范整理形成一套体现人性化设计、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点检制度。

三、沥青混凝土机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1 维护

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均在露天场地工作,粉尘污染很大,许多部件又在140~160 度的高温中工作,而且每班工作时间长达12~14h,因此,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开机前,应清除输送带附近散落的物料;先空载启动,待电机正常运转后方可带负荷工作;设备带负荷运转中,需设专人对设备进行跟踪巡查,及时调整胶带,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看有无异响和反常现象,外露的仪表显示器是否工作正常等。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予以排除。

每班工作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保养;对高温的运动部件,每班作业后须加换脂;清洗空压机的空气滤芯和气水分离器滤芯;检查空压机油的油面高度和油质;检查减速器内的油面高度和油质;调整胶带、链条的松紧度,必要时更换胶带和链节;清扫除尘器中的粉尘和散落在场地中的杂物、废料,保持场地整洁。对工作中巡查出山来的问题在班后应予以彻底的排除,并做好运行记录。以便掌握设备的全用状况。

2 保养

保养工作要有坚持的意念,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必须及时且适当的做好保养,这样才能延长设备的寿命并保持其生产能力。铺筑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的混合物的总称。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加工而成。

四、加强混凝土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混凝土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极为重要,以混凝土泵送设备为例:

第一,砂石粒径、水泥标号及配合比应按出厂说明书要求满足泵机可泵性的要求。泵送设备的停车制动和锁紧制动同时使用,轮胎楔紧,水源供应正常,水箱储满清水,料斗内无杂物,各点正常。泵送设备的各部螺栓紧固,管道接头紧固密封,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杆、旋塞等均在正确位置,液压系统正常无泄漏。准备好清洗管、清洗用品、接球器及有关装置,作业前,必须先用按规定配制的水泥砂浆管道,无关人员必须离开管道。

第二,支腿全部伸出并支牢,未固定前不得起动布料杆;布料杆升离支架后,方可回转;布料杆伸出时应按顺序进行;严禁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当布料杆处于全伸状态时,严禁移动车身;作业中需要移动时,应将上段布料杆折叠固定,移动速度不超过10km/h;布料杆不得使用超过规定直径的配管,装接的软管应系防脱安全绳带。应随时监视各种仪表和指示灯,发现不正常时,及时调整或处理;如出现输送管堵塞时,应进行逆向运转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必要时应拆管排除堵塞。

参考文献

[1] 李洪涛.浅谈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合理选配与使用[J]. 民营科技. 2011(05)

[2] 汪瀛洲.混凝土搅拌站气路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判定方法[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5)

第3篇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设备管理;保养维护

1.沥青混凝土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沥青混凝土设备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谙设备的安装程序,使得设备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而且很有可能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譬如安装时没有综合考虑设备用料点的距离,以及场内交通的相互干扰因素,在设备安装完毕之后,设备没有足够的使用空间,而且在用料时占用其他设备工序的通道,影响设备功能发挥。另外设备的操作人员没有根据设备的使用守则操作,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②设备投入使用之后,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定时对设备进行保养。但在实际保养过程中,由于保养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保养程序不受到充分重视,相关的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人,设备完好率一直处于下游水平。③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由于检查不到位,指示故障排除不到位,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而且不能根除故障问题,使得生产经常由于设备故障而停滞,甚至给生产增加了一定的危险系数。④沥青混凝土设备管理属于设备管理的一部分,而很多单位错误地将设备维护管理任务归结到生产部门,再加上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疏于日常管理,譬如长时间停产后对设备不进行正常检查,导致在设备需要使用时才发现设备的损坏情况。

2.沥青混凝土设备管理对策

沥青混凝土设备的管理,要以设备正常运转和寿命保持为核心,一是加强设备安装管理,二是加强保养过程中的管理,三是加强维修的管理,努力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完好率,其具体的管理对策如下:

2.1设备的安装管理

设备的安装管理旨在将设备的功能发挥到良好状态,以便满足施工的基本要求,并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安装程序的漏洞产生质量问题。首先是做好安装前的准备工作,结合施工场地大小、其他工序占地以及设备所需材料的放置地点,确定设备的安装地点;根据设备的安装需求配备有经验的安装人员,负责人召集设备操作人员、保养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提出相关的设备管理措施。其次是安装过程中,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校正,譬如沥青混凝土设备的安装,在主机安装之后,要对其垂直度等进行调校,也要控制好各分机的尺寸和垂直度,为设备后续的安装工作做准备。再次是掌握安装的技巧,沥青混凝土设备为多件连接件,这些连接件要求安装时将误差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因此在对接接点时,可采用适当拉动设备支脚,控制设备小范围内的水平移动,最后将支脚焊死,用专用螺丝固定在基座上。最后是为确保设备安装时候的质量和进度能够满足要求,应该进行安装人员的分组和分工,使得安装程序张弛有度,默契配合。安装完毕之后,要进行现场调试,确保安装无虞之后,方可签字投入使用。

2.2设备的保养管理

由于施工频繁,混凝土设备的故障率比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定期保养管理,关于管理的方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一是进行磨合期的保养,主要针对新设备,新设备在磨合期如果保养措施不足,很容易造成零部件的磨损,严重时致使零部件的报废。磨合期可按照设备的使用手册进行保养,一旦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通知设备供应商,让供应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保养和维护工作指导。二是设备首次使用时,检查设备是否存在碰撞和损坏的情况,对各个零部件的牢固程度进行检查,譬如混凝土设备附件链接是否牢固,检查部件外表有无出现渗漏,电路系统的线路、保险装置等是否完好,装置油量是否充足。三是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的保养,在设备投入使用时,配合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动态进行监控,保证设备不会超负荷作业,譬如设备自动配料系统,要将控制台的仪器和电脑数据的监控纳入日常保养工作内。四是设备停止运转后的保养,每日对使用完毕后的混凝土设备进行保养,譬如检查电机的皮带、传动链条等零部件,确保零部件无损坏、无松动等。最后是进行日常保养,除了以上的保养内容之后,日常保养也是沥青混凝土设备使用效率和寿命保持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检查设备的油路是否正常,包括油量、油的品质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各部件连接的牢固情况,确保重点装置等质量无虞;设备使用后要进行清洁,检查电、气等系统的完好性,譬如电路系统是否松动,保险丝是否能够承载电流负荷等。

2.3设备的维修管理

沥青混凝土设备的维护管理,必须将设备的故障问题全面排除,并做好其他部位完好程度的检查,确保设备再次投入使用后足以胜任原本同样产量的生产负荷。笔者根据施工实践,对设备的维修管理实践进行了如下总结:①维修人员根据设备维修需要的书面请求,对设备的故障情况进行初步了解,然后按照设备正常启动和使用程序,检查设备的故障情况是否属实,并且有无遗漏,确定之后再正式进入正常维修程序。②维修人员在维修故障之处的同时,还要对周边零部件的运转情况进行同步跟进,防止维护的过程中对其他零部件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设备的电路问题。③设备故障排除之后,再次启动设备进行运转情况的重新检查。设备维修后重新投入使用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操作人员应该定时向维修人员交底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⑤在设备维修期间,应该有合理的应急预案,减少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2.4制定设备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沥青混凝土设备管理,必须以严格的使用、保养和维修制度为依托。设备管理人员按照制度要求制定符合生产实际的管理计划,设备的安装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等加强交底工作,并安排专人对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抽查。同时以人事管理的名义,建立设备管理的奖惩措施,将设备的安装、保养、管理、维修和使用等列入奖惩范围之内,以促使设备管理人员自觉提高工作责任心和设备管理水平,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寿命,减少设备的管理成本。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设备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安装使用、保养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只有根据生产的实际,加强设备的有效管理,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和稳定运行,方可使得设备满足沥青混凝土生产的基本要求,也能够提高工程进度,并最大限度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双层框架型设备基础;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建筑的形式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也使得建筑工程的基础结构更加的多元化,为了保障基础施工的质量,现阶段的施工人员均开始在基础施工中应用双层框架型清水混凝土设备,这一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保障了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使得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了提升,这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双层框架型清水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技术展开深入的探究。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结构需要进行改造,其要改造的项目则主要包括三个,其一是延迟对焦化装置,该装置的容量为210万t/a,其二就是焦化气体回收装置,其三就是有关的配套设备。这一工程项目的占地总面积达到了62500m2。在延迟焦化装置中,设置有焦炭塔。而该塔设定了2层框架,其中平台也设定为2层,无论是基础,还是平台的厚度均设置为2600mm,而首层的厚度则被设定为250mm,其中,基础的高程为-1.50m,首层的高程则为+19.00m,而平台的高程则为+26.35m,其中基础结构的主要形式为满堂结构,而首层、平台结构形式均为梁板结构。在进行框架平面施工的时候,采用的主要是清水混凝土框架柱进行施工,基础施工中,采用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则为C35,基础底板下部设置的桩柱数量则为223根。

2 双层框架型清水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案

2.1 在方案中需要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确定

第一,要想能够使得建筑的外部结构与美观性可以达到协调的效果,就需要针对模板的各个环节进行妥善的处理,尤其是要处理好模板的接缝问题。而要想处理好这一问题,就需要在对模板进行选型的过程中,结合整体的效果要求,确保模板接缝的严密性,保障模板侧边的严密性和平整性,要保持模板厚度的一致性,防止出现渗漏等问题,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建筑外部结构的整体美观性。

第二,要想使得截面尺寸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标准化的需求,就需要施工人员有效的采用拉螺栓的方式来针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而在穿过梁以及柱的时候,需要进行螺栓定位,确保穿孔的孔眼不存在缝隙,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漏浆问题的出现,另外,在对螺栓进行布置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整齐性和美观性。

2.2 制定专属施工方案

在进行双层框架型清水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专属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针对框架梁、柱实施组合钢模的制定,合理的采用螺栓以及槽钢来实施成套施工,在此基础上来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在进行焦炭塔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选用清水混凝土展开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大截面柱实施安装控制,避免出现严重的缺棱掉角问题,并在柱的四个角上进行护角处理,保障基础底板和平台的厚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针对项目的支撑体系进行设计,以保障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3 施工具体流程

3.1 施工步骤

编制施工图纸-专家认证-扎筋、支模、混凝土浇筑-搭设施工(脚手架搭设和支撑体系搭设)-分段绑扎-浇筑混凝土-平台、扎筋、养护处理-二层支撑体系搭设-分段绑扎-浇筑混凝土-平台、扎筋、养护处理。

3.2 施工要点

3.2.1 测量放线

在开始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全站仪来针对基础的施工位置进行精确校正,然后进行放线测量。针对模板实施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借用到经纬仪以及线锤,实现对测量放线的有效控制,简单来说,就是在对模板实施安装处理前,需要施工人员针对柱脚利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精确的设定中心线和纵横线。

3.2.2 钢筋绑扎

柱筋为每边2排20根Φ32mm(三级钢)钢筋,2层平台暗梁筋(三级钢)上排84根Φ28mm钢筋,下排158根Φ28mm钢筋等竖向及水平连接,采用大直径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其接头位置需错开,即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面积应小于该截面总面积的50%。

3.2.3 支模工程

首先,支模工作1层要分为在3次完成,2层要2次直接到顶完成;其次,为满足清水混凝土的技术标准要求,焦炭塔结构柱模需要使用钢板,厚度为3mm,背立面纵向使用角钢加固,角钢间距为40cm,焦炭塔钢制定型柱模四周也需要使用角钢加固,间距依然是40cm。另外,焦炭塔柱模水平方向要应用槽钢加固,依据工程规模需要使用168根槽钢,每根长度约为3.14m,每根槽钢要开25mm孔,使用方垫片,长度为8cm,宽度为8cm,厚度为1cm,共需要1300块。柱模上下节使用角铁以及螺栓来进行连接,同时起到加固的作用,角铁的长度为7cm,宽度为7cm,厚度则为8mm。

其次,高大支模架的拆除,要求第1层支承架的拆除须等其上层(第2层)平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进行,且拆除顺序严格按专项方案要求执行。

最后,考虑到设备安装时容易发生对混凝土柱角的碰撞而导致缺棱掉角,影响外观质量,特采取对焦炭塔框架柱预埋角铁(用Φ8mm螺丝固定在钢模上)的措施,以保护成品。

3.2.4 混凝土浇筑

大截面柱分层浇筑,每层高度控制在0.5m左右;振捣时每柱采用2根Φ70mm、长8m高频软管振动棒,垂直插入,快插慢拔,逐点移动,不得漏振。(汽车)泵送布料管直接伸入柱中以减少布料高度,减少混凝土的离析,保证落料质量均匀。运用二次振捣施工工艺,以消除混凝土结构内部因骨料下沉而导致的空隙及表面气泡,从而提高混凝土墙体的密实度及抗裂、抗渗性能。混凝土浇筑后柱子带模养护5~7d(含平台梁侧模)后方可拆模,并指定专人负责对超高框架柱体包膜养护、平台及基础浇水养护工作并做好记录,养护时间不少于2周(即14d)。

3.2.5 梁、柱面对拉螺栓孔的封堵

对于梁、柱对拉螺栓孔的封堵,先用木塞敲入孔内60~80mm深处,洒水润湿然后用掺有外加剂和掺合料的补偿收缩(干性)水泥砂浆向孔里灌浆,用平头钢筋捣实;要求孔眼平整,封堵水泥砂浆应限位在凹进墙面2mm处,砂浆的颜色与清水饰面混凝土颜色接近;砂浆终凝后喷水养护7d。

结束语

通过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经过详尽的检验,在采用了双层框架型清水混凝土设备实施基础施工后,每一个施工的控制要点均符合标注化的要求,整体质量水平相对较高,在施工完成后,可以看出清水混凝土的外部表面具有明显的光滑和平整特点,而且清水混凝土的色泽也较为均匀,与预期工程效果没有过大的出入,这就表明,本文的采用的双层框架型清水混凝土基础设备施工技术,起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被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姚宁.高层建筑框剪结构清水混凝土关键技术[J].江西建材,2014(7).

第5篇

【关键词】水化热;循环冷却导管;混凝土测温

兖煤榆林甲醇项目煤浆制备厂房内3台磨煤机基础,每台长10.455m,宽7.6438m,高11.45 m,砼量730 m3,共计2190 m3,砼强度等级为C30,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高,聚集在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发,易使内外形成较大温差,会使砼体产生裂缝,从而影响结构安全。

1 技术准备:

1.1 熟悉图纸,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

1.2 配合比已经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1.3 各种材料应满足连续浇灌的需要,所需机具齐全,机械检修完好。

1.4 劳动力安排要满足连续施工作业。

1.5 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和管道等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并经隐蔽验收检查合格。

1.6 提前和供水、电单位沟通,保证是施工期间水电供应在浇注时不停断。

1.7 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准备好防雨设施。

2 技术方案:

2.1 降低水泥水化热

2.1.1 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掺加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

2.1.3 掺加泵送剂、微膨胀剂,改善砼的和易性,同时延缓水泥的初凝时间。

2.2 降低砼入模温度,骨料受高温及日照时间长时,洒水降温;

2.3 配置砼时,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规格和质量。粗骨料选用5-31.5连续级配坚硬碎石,含泥量小于1%;细骨料选用中粗砂,含泥量小于3%,提高砼的抗拉强度。(因榆林地区砂子太细,泵送难度较高,采用增加小石子,保证了骨料的连续级配。泵送砼的砂率宜为38%~45%,砂子细砂率应降低,本工程配合比取38%。)

2.4 砼浇筑时要放慢速度,采取薄层浇筑,有利于水化热的散发,振捣密实,及时排除砼表面的泌水和浮浆,保证砼密实、强度均匀。

2.5 基础砼内部预埋循环冷却水管,采用循环水降低砼内部温度,降低内外温差。冷却管采用Ф48*3.5钢管制作,在基础内-0.5m以上每隔1m埋设一层循环管,通循环水对混凝土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的方法。混凝土灌注3 小时起开始通循环冷却水,并对进出口水温进行测量,每2 小时改变一次水流方向,以保证混凝土内部上下层间温差不能超标。

2.6 加强温度控制与养护。

3 技术控制

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1 根据本工程及榆林地区砂子太细的特点,在原材料选用上水泥采用散装矿渣硅酸盐p.o.42.5#水泥,碎石选用5-31.5mm连续级配碎石,外加剂选用泵送剂、UEA微膨胀剂,粉煤灰选用热电厂Ⅱ级粉煤灰,提前备足材料。

3.1.2 生产过程中,应准确测量生产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量,及时调整水灰比,严格控制配合比。

3.1.3 由当地实验检测站到现场采样,根据图纸设计、技术措施和泵送混凝土要求出具混凝土配合比。泵送混凝土掺加适量外加剂,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泵送剂》的规定。

3.2 混凝土拌制

3.2.1 采用我公司自备集中搅拌站,由两台js1000强制式搅拌机组成,施工前检修完好,电子秤校核完,日生产能力满足要求。

3.2.2 泵送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按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执行。

3.2.3 每部车都经质检查员检查,坍落度抽检每车一次,和易性合格才能签证放行。

3.3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送采用砼输送车运送,汽车泵浇注。现场设置循环行车道,道路满足重车行驶要求;路口设置交通安全指挥人员;夜间施工时,在交通出入口和运输道路上,有良好照明。危险区域,设警戒标志。

3.4 混凝土浇筑

3.4.1 三个基础,每个基础均分为两个施工段,第一个施工段浇注4米高,砼量160 m3,余下为第二个施工段。每个基础每施工段砼浇筑时,要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三个设备基础浇注由西向东流水进行。

3.4.2 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斜坡分层退浇的方式,即按“由一边向另外一边推进,一次浇筑,一个坡度,薄层覆盖,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按照斜面分层浇筑,斜面分层厚度控制在300mm左右,每个浇筑层相互平行,且每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逐层覆盖,循序推进,一次浇筑完。

3.4.3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布置三道振动棒,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斜坡的中部,以保证中部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第三道布置在坡角处,振捣下部混凝土,防止混凝土堆积;振捣时,先振捣出料口处混凝土,使之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

3.4.4 在混凝土初凝前,应按标高初步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搓板反复搓压数遍,再用铁辊辊压两至三遍,使其表面密实平整,再用铁抹子分两遍压光,以保证混凝土达到内实外光要求,避免混凝土表面龟裂现象的出现,促进混凝土的养护。

3.4.5 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于半小时内运到浇筑现场,初凝前浇注完,不能超过2小时。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 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5小时。

3.5 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差不超过25℃,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度差不超过25℃,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温差,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结合混凝土的测温,要采取保温措施,降低内外温差,降低降温速率。采用塑料纸加多层麻袋片覆盖的养护方法,要随浇随铺塑料薄膜随覆盖麻袋片;对养护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专人看护循环冷却水管,保证正常运转。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3.6 混凝土的测温:

对基础砼采用测温器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便及时掌握各部位砼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情况。

3.6.1 设专人对砼内部温度、砼表面温度和大气温度进行测定,统计在附表内,并随时绘制测温曲线,对温度进行监控。

3.6.2 按规范布置测温点,分别在平面分边缘和中间两种情况布置;在基础高度断面分基础底、基础中、基础面三种情况布设测温点,布置在基础底或基础面的测温点应布置在离基础底面或基础顶面100mm高度的位置。测温孔用Φ25mm的薄壁钢管预埋在不同的深度位置上留出,钢管底部先用钢板板焊上,上部用木塞塞紧,防止水泥砂浆和水进入,布点在砼浇筑前进行,钢管应与钢筋骨架焊牢。

3.6.3 测温必须按编号顺序进行,并按事先准备好的表格记录所测数据,并在测试过程中对测设的数据随时进行校验。由于砼从24小时开始就已经产生大量的水化热,72~120小时时为水化热最高值,砼测温时间,在砼浇筑完毕2小时后开始测,以后每隔2小时测一次,砼浇筑完后1~5d每4小时测一次,6~15d每6小时测一次,以后可以每12小时测读一次,若遇温度突变或温差过大时应增加测温次数,测温表按照附表认真办理。测温终止时间为:砼温度与大气温度平均温差在15℃以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 %以上,并经有关技术人员同意后方可终止,监测时间一般不少于15天。

测设时,若温差超过20℃时,必须加大对基础的保温措施,降低降温速率。

4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4.1 成立应急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负责协调期间的一切协调事务。

4.2 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召开参战人员全体会议,将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进行技术交底,布置到具体人员,各负其责,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和解决。

5 结束语:

本工程,通过以上措施施工,顺利完成三台磨煤机基础的施工,未出现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措施得当,组织得力,严格落实,从模板、浇注、养护、测温、保温全过程严格控制,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去面对,一定能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混凝土; 机械设备; 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3-0054-01

混凝土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保持设备的良好性能,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优化组合,以达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生产任务。随着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设施设备的技术进步,设施设备逐步成为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的重要生产力。各种设施设备的广泛应用,不仅加快了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质量,而且节约了大量资源,保护了环境。然而,在设施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维护不当、管理不善,极大地制约了设施设备技术性能的充分发挥。为此,本人根据工作实践,就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几类关键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见解。

1 混凝土搅拌楼的管理维护

混凝土搅拌楼主要有物料供应系统、搅拌主机系统、称量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四大部分组成。

1.1物料供给系统。物料供给系统是指组合成混凝土的石子、砂、水泥、水和外加剂等几种物料的堆积和提升。砂和石料的提升,一般采用装载机上料,配以皮带输送的方式。水泥则以压缩空气吹入散装的水泥筒仓,辅之以螺旋机给水泥称供料。搅拌用水一般用水泵实现压力供水。

(1)减速电机的保养与维护。电机内部装有工业齿轮油,换油时应将两个油塞同进旋开,并且旋转滚筒,使之处于最低位置,直至减速电机内部油全部放完为止。注油量一定要严格按照铭牌中的数值。油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电动滚筒的效率和正常运转。(2)尾部张紧滚筒的轴承室内注有脂,每个台班以后,应及时清理胶带底面、托辊及滚筒表面的残留物。(3)操作工应及时冲洗胶带运行中撒漏在导料槽中的砂及石子,以减少机械磨损和杜绝安全隐患。(4)每班例行检查胶带、托辊的运行情况,一旦跑偏马上调整,一旦有破损应及时维修保养或更换。(5)存料斗内的集料应及时清理,维修工定期检查斗门轴间隙并每班注油。(6)螺旋机轴承应定期注油,有异响时应及时更换。(7)定期检查粉料收尘装置,当有粉尘溢出时说明滤袋已破应及时更换。

1.2搅拌主机系统。主要包括:搅拌罐体、搅拌叶、门边衬板、搅拌臂等,日常维护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1)及时清理搅拌罐壁内外积灰,卸料口处,搅拌轴及卸料门上的混凝土残留物,用水将这些地方冲洗干净,必要时可放入少量的石子和水搅拌数分钟后放出。(2)检查叶片、刮板、搅拌臂等的磨损情况,必要时调整间隙。(3)定期检查卸料门的密封间隙,密封间隙一般在2mm左右,当间隙太大时应进行调整。(4)检查供水、外加剂系统,检查外加剂存放桶内循环泵是否正常工作,不得有泄漏现象,桶内有结晶或沉淀,用水冲洗外加剂箱及其供料系统。(5)检查空压机曲轴箱内油数量及质量,并定期更换。

1.3称量系统。砂、石一般用累计计量,水泥单独称量,搅拌用水和外加剂也配以单独的称量系统。设备的计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生产混凝土质量是否合格,因此计量管理必须设有专人管理。每次作业完成应对以下部位进行清洁和维护:

(1)检查电器中的接触器,中间继电器静动触头是否损坏和烧坏等;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2)例行检查胶带、托轮的运行情况,一旦有破损应及时维修或更换。(3)经常检查计量斗传感器的位置是否有移位,计量斗下方是否有异物顶死以免影响称重。(4)经常检查搅拌机的收尘装置管道是否通畅,水泥计量斗斗门是否有异物卡死。(5)应安装稳压器,电压差应控制在十伏以内,过高过低将影响计量。

1.4控制系统。搅拌楼控制系统都是由设备厂家配套。控制系统一般由电脑直接控制,电脑要采集各个传感器的数据,要参与搅拌机的全部控制,还要进行生产数据的处理,电脑的工作负担比较重,不能过多的装入应用程序。

2 混凝土搅拌车的管理维护

混凝土搅拌车是运输混凝土的专用车辆,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通过搅拌筒的缓慢旋转,可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初凝及离析,因而能保证混凝土的输送质量。针对其主要特点,在使用维护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2.1做好车辆运行前的例行检查与记录。驾驶人员在机械运转前,要做好机油、燃油、轮胎气压、液压传动系统液压油的压力等例行检查,查看停车的地面有无渗漏油现象。若搅拌车在露天停放时,装料前应先将搅拌筒反转,使筒内的积水和杂物排除,及时清理在施工中溅到罐体上的积灰。做好交接班记录,记录车辆的燃油消耗和运行里程,每月测算油耗,记录工作量、维修费、配件费,掌握车辆经济性能,为车辆的更新换代提供参考数据。

2.2车辆运行过程中注意行车安全。车辆装好料出站前,出料槽必须翻转后用销轴与机架固定,防止由于不固定而引起摆动,打伤行人或影响其它车辆安全通行。搅拌车在通过桥、洞、库等设施时,应注意通过高度或宽度,以免发生碰撞。

2.3车辆卸料管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出料前应高速转动二至三分钟后反转出料,出料时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过小,喂料困难时,可向搅拌筒内按规定加入稀释后的备用外加剂;如发现混凝土粗骨料中有较大块体或杂物时,应及时清除。

3 混凝土泵的管理维护

混凝土泵是将混凝土沿着管道连续输送到浇筑工作面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机械,它是决定混凝土能否高效顺利完成浇筑的关键设备。

3.1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应先检查料斗、输送管道、泵体、液压油量、脂量及配电箱。现场提供的电源及场地必须满足混凝土泵送施工的要求,电缆不得有破损、,接线应按安全用电要求。

3.2混凝土泵摆放及布管要求。混凝土泵到达施工现场后,应停放在水平的实心密实地面上,不得停在坡地上,防止自动滑行事故的发生。管道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固定支架间距不能大于3 米,且支架必须牢固可靠,不能晃动,如果用钢管支架时在支架与管道之间应垫木板以减少磨损。竖向管道下端弯头处的支撑必须牢固,要保证能承受随管道传来的垂直压力和混凝土产生水平推力。混凝土输送管使用过程中要派专人检查各处支撑是否牢固可靠。竖向布管如高度较低时,在垂直部下端与混凝土泵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水平管,一般垂直与水平管长度之比为2:1。当垂直配管有难度或因场地限制,无法满足长度比时,应在输送管路中的锥形管和直通管之间设置逆流阀或逆止装置。

3.3做到安全作业。启动机械前,确认无人进行检修时方可启动。机械运行过程中,严禁头、手、脚等伸入或接触料斗内、主油缸活塞杆、清洗池内、提阀、闸阀、搅拌器风扇等。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操作人员应使泵低速运转,并应注意观察泵的压力,和各部份工作情况,待工作正常能顺利泵送后,再提高运转速度,加大行程转入正常的泵送。正常泵送过程中宜保持连续泵送,尽量避免泵送中断,若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可降低泵送速度,争取连续泵送。排除机械故障或排除堵管时,都必须先停机并切断电源、并卸去机内及管内残余压力,方可进行工作。严禁在有压力状态下进行检修及接、拆管道。

3.4混凝土泵使用完毕后做好清洁及例行检查。施工结束后,首先要做好清洗,清洗时水不得排入浇筑的混凝土内,清洗之前一定要反泵吸料降低管线内的剩余压力。其次是要进行班后保养作业,坚固松动的零件,对传动部位进行注油,添加液压油,并作好记。

混凝土生产企业设备是由操作人员直接掌握的,使用好坏,生产效率高低,决定于操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因此还应从设备选型、采购、使用、维修、管理和报废等设备管理全过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情况监督考评制度;加强岗前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工作,避免设备使用中的短期行为。通过设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高度责任感,方能提高混凝土生产企业设备利用率,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质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 A

一、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种类、形态

1、表面裂缝

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升温阶段和降温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混凝土热量通过表面向周围环境散发过程中,表面温度低于内部温度,形成内外温差。当这种温差沿着厚度方向呈非线性分布时,引起混凝土的非均匀变形。起初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凝结硬化过程中,其弹性模量随强度不断增长,当温差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2、贯穿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发生在降温阶段,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呈降渐收缩状态,降温收缩受到基底及自身约束作用,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收缩裂缝。这种收缩裂缝有时会贯穿全断面,成为结构裂缝。基底及自身构造约束作用越强,平均温度峰值越高,贯穿裂缝出现的可能性越大。降温阶段经历时间较长,大约从3d~5d开始,延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降温收缩与混凝土硬化收缩呈叠加趋势,硬化收缩会大幅度加剧裂缝出现的可能性与程度。

3、深层裂缝

深层裂缝部分地切断了结构断面,也有一定危害性。

二、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1.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

2.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

3.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

4.砼的收缩变形

砼的塑性收缩变形

塑性收缩裂缝发生在砼硬化之前,砼仍处于塑性状态,它的产生主要是上部砼的均匀沉降受到了限制,如遇到钢筋或大的砼骨料,或者平面面积较大的砼,其水平方向的减缩比垂直方向更难时,这样会形成不规则的深裂缝。这种裂缝不仅发生在大体积砼之中,一般平面尺寸较大,厚度较薄的结构构件也会出现这种裂缝,防止这种裂缝的最好办法是,连续浇筑与修整抹面,并立即养护,保护砼免受风吹日晒。

1.砼的体积变形

砼终凝以后会发生体积变化,既可能收缩也可能膨胀,其变化幅度介于40×10-6和100×10-6之间,温度较高,水泥用量较多,自身体积变形将趋于增大。干燥收缩、砼匀质性的影响

三、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做到科学合理,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措施:

(1)材料要求和配合比设计;

(2)分层分块浇捣措施;

(3)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浇筑方案;

(4)混凝土降温措施;

(5)混凝土的测温措施;

(6)养护措施

四、质量控制措施

1、材料控制

(1)水泥:优先采用低强度水泥,水泥含碱量应小于0.6%,此外,应进行水化热检验,7d水化热不宜大于250KJ/Kg。

(2)骨料:粗骨料应采取连续级配或合理的掺配比例,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25%;细骨料选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3)掺合料:优先采用磨细矿粉,因其比粉煤灰更具耐久性,更有效降低每立方米砼中的水泥用量。

(4)膨胀剂:掺入适量膨胀剂,它能对砼起补偿收缩作用,减少砼的温度应力,但含碱量不应大于0.75%。

(5)外加剂:选用低收缩率的外加剂,应有7d、28d收缩率试验报告,任何龄期砼的收缩率均不得大于基准砼的收缩率、外加剂每立方米砼带入碱量不得超过1Kg,选用高效的缓凝剂和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1)现场砼坍落度:泵送宜为80~140mm,坍落度允许偏差±15mm,到达现场坍落度损失不应大于30mm/h,总损失不应大于60mm。

(2)尽可能降低砼的干缩与温差收缩,由于砼最高纯热值温升Tmax与每m3砼内的水泥用量成线性正比关系,应根据选用的原材料不同、水泥试验的富余标号不同,进行各种试配,最后确定最佳配合比。

3、浇筑与振捣

(1)全面分层: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应使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完工为止。采用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宜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比较合适。

(2)分段分层:混凝土浇筑时,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由于总的层数较多,所以浇筑到顶后,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疑,又可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结构物厚度不太大,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3)斜面分层:要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混凝土的振捣也要适用斜面分层浇筑工艺,一般在每个斜面层的上、下各布置一道振动器。上面的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处,保证上部混凝土的捣实;下面的一道振动器布置在近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的向前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

(4)厚1.0mm内砼宜采用平推浇筑法,同一坡度,薄层循序推进依次浇筑到顶,厚1.0mm以上宜分层浇筑,每一浇筑层采用平推浇筑法,厚度超过2m时,可考虑留置水平施工缝。

(5)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砼平面尺寸过大时,可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少外约束力和温度应力,同时利于散热,降低砼内部温度。

4、混凝土养护措施

(1)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

为保证新浇砼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早期干缩产生裂缝,大体积砼浇筑完毕后,要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不得少于14天;其它水泥不少于21天。养护方法分降温法和保温法,夏季施工时一般可使用草袋覆盖、洒水、蓄水养护或喷刷养生液养护;冬季施工时,由于环境气温较低,一般可利用保温材料提高新浇筑砼表面和四周温度,减少砼的内外温差。

(2)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以下几点

1)为了掌握大体积砼的温升和降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材料在各种条件下的温度影响,需要对砼进行温度监测控制。大体积砼的温度变化在1~72h变化最大,这段时间要每2h测量一次,4~7d每4h测量一次,其后为8h一次,整个测量过程时间不少于20d,并作详细记录,整理绘制温度曲线。测温可采用埋钢管和采用测温装置等方法。

2)经测温如观测到砼内部最高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超过规定极限值时,要立即采取降温措施,降低砼内部温度,控制砼内部裂缝的产生,常见的方法有导温管加冷却水循环方法来降低砼内部温度。

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工程实践中要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控制,不可盲目地严格要求从而带来大量的浪费。同时,要从设计、施工、材料等各个方面综合采取措施,来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4-91

2、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张廷荣等编著・建筑工程抗裂堵漏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第8篇

关键词:轧钢生产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某钢厂的轧钢生产线基础工程采用的是地下箱形基础,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包括了轧机基础、马达基础、地下油库基础、厂房柱基础等,而且这些基础全部设置在同一底板上。轧钢生产线设备基础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而且施工缝划分较多,整个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由于此工程的底板基础长度和宽度较大,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和预防难度较高。本文主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技术进行阐述。

二、大体积混凝土防止裂缝施工技术

(一)施工构造措施

1、分层分段浇注混凝土

在这一工程施工中,首先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块的温度、温度应力以及收缩应力进行相关的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的结果对这一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垂直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进行,这种施工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每次混凝土浇注的量,从而使混凝土的内部热量更好的散失,保证混凝土的温度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

2、约束条件的改善

为了使垫层或桩基对基础的形变约束作用得到明显减小,可以在垫层中铺设一层由毡和油组成的水平滑动层,另外在桩基的周围增设相应的缓冲隔离层。

3、增加构造钢筋

在基础的分段处、台阶以及变截面等结构应力想对哦较为集中的部位,我们可以增加抗裂构造钢筋,所使用的钢筋为φ12@200~300mm。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该工程所选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60d的后期强度,并以此强度等级作为强度评定、验收以及配合比的重要参考依据,使水泥的使用量大大降低。所选用的水泥是水化热相对较低的425#矿渣硅酸盐水泥。

2、粗细骨料

工程中使用的粗骨料可以选用高炉重矿渣,这种粗骨料中含有粉尘的量小于1.5%。而细骨料可以选择中砂,保证中砂中的含泥量地域2%,从而使混凝土的收缩值降低,其抗拉强度明显提升。

3、外加剂

在使用的水泥中添加0.25%的木钙减水剂,这种做法可以使水泥的使用量下降10%,并减少10%的用水量,使混凝土的水化热明显降低,水化热的释放速度得到一定的降低。最终实现温度应力的降低,使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都得到延迟,可以有效的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冷缝的现象。

4、掺加料

在工程使用的水泥中掺加10%的粉煤灰,这样做可以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同时还可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降低水化热。在一些新旧沟的连接处是出现裂缝的常见区域,为了防止裂缝的出现以及提高混凝土的防渗性能,可以利用防水混凝土掺加12%UEA膨化剂的方法,这种方法14d的限制膨胀率为0.02~0.04%,可以充分的补偿混凝土收缩,改变其结构组织,防止裂缝的出现。

(三)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该工程进行时,正处于夏季,为了防止日后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在施工时,应该对粗细骨料进行必要的搭棚、洒水等降温措施,并在拌和混凝土使用的水中加入一定的冰屑,从而使浇注时混凝土的温度降低,使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在一个正常允许的范围内,从而避免温度降低造成的收缩裂缝产生。

(四)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1、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注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应该采用推移式连续浇注的方法,每一层的浇注厚度不能超过50cm,而且层与层之间的浇注时间间隔为1.5h,从而保证前一层混凝土在初凝前进行接槎,此外,混凝土的浇注面应该保留一定的坡度,这样可以有效的排除混凝土中泌水;混凝土运输罐车在进行卸料前,应该高速旋转至少一分钟,保证浇筑前混凝土的充分搅拌;在进行浇注前应该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入模温度进行控制,保持坍落度在12~14cm。温度在25℃左右;混凝土在进行浇注时应该进行必要的二次振捣,对坍落度消失并接近初凝的混凝土重新进行振捣,从而将其内部的积水与混凝土搅拌均匀,使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得到增强。

2、混凝土的养护和测温

(1)混凝土的外部保温

混凝土在进行养护时,基础的侧面应该分别用一层草垫和雨布对其进行保温保湿,基础的上表面应该用两层草帘进行覆盖,并浇水进行养护15d,保证混凝土基础处于一个适合的温湿度环境中。

(2)混凝土内部降温

为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对周围无孔洞、平面尺寸大于2.0m×2.0m、厚度超过2.0m的实体混凝土部位,采用 “U”型冷却水管降温(由φ48×3.5焊接钢管制成),视温度变化情况向管内通水,使混凝土内部热量通过热交换释放出来,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在25℃以内。

(3)混凝土测温

大体积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除采用一系列技术措施外,准确及时地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并根据温度变化,采取内降温、外保温的方法,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是满足抗裂理论实施的必要保证。

测温点的布置应按可完全反映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变化的要求布置。平面的内、中、外,垂直面的上、中、下均需在有代表性部位设测温点。测温方法一般采用温度计人工测温或自动测温仪器测温,本工程采用温度计人工测温。混凝土浇筑后1~5d每4h测温一次,6~15d每8h测温一次,15d以后每天测温1~2次。

总之,在上述轧钢生产线设备基础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正确分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完全可以控制和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有害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瑞玲,浅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几点建议,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

第9篇

关键词: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一般而言,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都需要承担大量的生产工作,但是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故障。虑到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造价较贵,不可能一出现故障就进行更换,所以做好故障诊断,及时进行维修与保养就显得尤为关键。

1 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故障诊断

1.1 观察询问法

在进行设备维修之前,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以及相关的型号进行初步分析,向使用者询问做过的修理与检查,然后做出深入的了解与仔细观察故障的现象,再做出判断,注重易磨易损件,使用可靠性。

1.2 听觉法

在设备运行之时,会发出有规律而又嘈杂的声音,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就会产生异响。在维修时,可以让设备在不同的状况下运行,然后对设备故障进行听诊,比如,对于曲轴和连杆机构,可以利用长杆听诊棒听诊异响;对卡键槽处间隙有作用与反作用力,出现不规则异响。

1.3 触摸法

维修人员可以利用手感来对设备故障加以感觉。比如:出现电动机过热;用手摸一下水泵的出水口胶管,可以感觉到水流压力的被动,如此情况就表明水泵能够正常工作;检查皮带实际的松紧度、摩擦面的具体磨损情况等等方面;密封性不是很好的轴心部件,运行时会有明显的振动、或明显的颤抖等现象,证明机械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1.4 嗅觉法

如果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的工作出现了过载,就会出现异味,因此对于工作情况可以凭借嗅觉进行。比如:在运行设备上出现机械过载,如果温度升高,就会产生异味;如果非金属材料散发出烧焦的气味,就表明电线被损坏。

1.5 替换法

所谓的替换法就是使用合格的总成或者是零部件,将出现损坏的部件进行替换,对易损件和易磨件进行周期性的检查和更换。 对于一部分易损,但不利维修(维修时间长、过重的配件,)

2 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措施

进行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应该从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的强制保养、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建立维修保养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合理选择维修方式几个方面,才能够确保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1 进行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的强制保养

强制性的保养指的是硬性规定的保养,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根据标准按时完成保养维修计划。所以,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保养技术人员以及管理者的设备管理意识不可少,只有将保养的责任与目标明确,才能够确保起维修计划不受影响[2]。如果不重视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故障,仅仅重视眼前的生产计划,忽视了在早期的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故障阶段进行故障处理,就可能缩短部件的寿命、增加材料的消耗、加重内部设备的磨损度,直到设备停机,无法再进行生产,这样就可能带来重大安全事故。所以,建立强制性的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就成为最核心的管理部分。

2.2 特种设备需要做好安全检查

由于部分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一旦出现故障就会造成设备与作业人员的伤害。所以,做好特种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定时定期进行巡回检查,才能够及时地找准故障发生的部位,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2.3 建立维修保养制度

建立维修保养制度应该以预防为主,建立定期的巡回维修制度。维修工作的开展应该根据各级的保养维修章程进行,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完成即可,高级保养需要指派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对于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运行数据也需要做好实时搜集,如此才能做好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故障的预防处理工作。

2.4 加强技术管理

由于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自身的维修保养技术过于复杂,所以需要科学的选择维修保养方法(主要是根据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自身特点以及故障类型),这需要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使用企业制定出合理的技术管理方案。第一,建立专业的维修保养队伍,让技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成为维修主力,能够懂得对维修工艺进行优化,重视装配;第二,同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厂家密切合作,建立相互的合作关系,一旦出现故障,要及时请求厂家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维修;第三,在执行维修保养计划以及技术标准时,必须根据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手册来执行,如此,才能够规范化、标准化维修保养技术。

2.5 合理选择有效安全方式

根据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故障出现的规律分析,故障主要是包含了突发性和规律性两个类型的故障,针对不同的故障,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测和维护[3]。偶发性的随机故障同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一般都是在重点零部件上发生,只有根据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的使用期限以及规则,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处理,才能够降低故障发生的几率;规律性故障指的是长时间运行之后,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部件出现的老化与磨损之后,引起设备的故障,这就需要观察并且记录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的磨损与老化的规律,然后根据状态式的检查方法来对其进行观察,然后制定出合理的预防处理措施。拌合站的施工生产具有不定性,保养和维修就必须抓紧时间,必然有安全的处理方式,维修人员有熟练的技能,还必须进行相关培训,做到紧而不乱,心中有数。

3 结束语

由于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本身所具备的高工作量以及复杂的构成,使得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一直都是高故障发率。因此在实际的生产运行环节,为了确保生产质量,减少维修次数,就应该对混凝土拌合站机械设备的故障做出具体的诊断,制定合理的整套设备的保养计划和维修准备计划,尤其注重对易磨易损配件保养。

参考文献

[1]梅卫江.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及趋势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9(10)

第10篇

关键词:设备 , 基础施工,技术,质量,问题,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equipment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quipment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cess analysis, equipment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stage quality standard analysis, product protection technology measures analysis and equipment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stages should focus on the quality problem of the analysis of the four aspect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on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and discussed, and according to the argument for the equipment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 the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work efficiency in the course of play the vital role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 equipment,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the ques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理论上来说,设备基础的最根本性意义在于承受来自于设备的荷载程度。从本质上来说,设备基础的施工质量与整个建设项目中机械设备应用质量的高低是息息相关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蓬勃发展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之下,建设施工项目的蓬勃兴起对于设备基础施工的要求更为详细与深入。然而在相关统计资料数据的显示之下:受到设备基础施工技术质量问题而导致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是频频出现的,这给整个建筑施工项目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可预估,无法忽视。据此,如何针对设备基础施工技术相关问题以及应着重关注的质量安全问题展开详细分析与阐述,确保设备基础施工技术的安全稳定落实,已成为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现阶段设备基础施工技术的施工流程如何?相关质量标准如何?关键性质量问题及安全措施又如何呢?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设备基础施工技术操作工艺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设备基础的施工工艺流程可以做如下概括:首先应当对设备模板及槽底加以清洗,进而展开混凝土的拌制与浇注作业。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混凝土的振捣与找平作业,完成以上施工后进行混凝土的养护作业。首先,对于设备基础中模板及槽底的清理施工而言,现场施工人员应当将附着在基地基土上方的各类杂物与淤泥进行清洗,配合相应的防排水措施。特别值得一提的湿润木模板以浇水方式对表面上方的版缝与孔洞加以堵塞;其次,对于混凝土的拌制施工而言,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特别重视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配合比的投料问题,严格按照石子水泥沙子外加剂的顺序进行投料处理。与此同时特别重视整个拌制过程当中水量的处理,确保搅拌时间始终在90s以上;最后,对于混凝土的浇注施工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①.混凝土下料口位置与混凝土表面高度之间的距离应当始终控制在2m范围之内;②.混凝土浇注应当采取分层方式进行。一般来说,混凝土浇注分层厚度应当为振捣装置振捣部分长度的1.25倍或以上,与此同时最大厚度应当在5mm以下。

二、设备基础施工阶段质量标准分析

首先,针对主控项目而言,相应的质量标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所选用的各类水泥、骨料以及外加剂应当充分符合相关施工标准及规范;②.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有关搅拌、施工缝与养护的处理方式同样需要与相关标准规范相契合;③.混凝土强度试块的评定应当确保强度参数符合相关标准与规范;其次,针对一般项目而言,相应的质量标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①.混凝土需要确保振捣处理的密实性。一般来说,要求混凝土在振捣状态下每处蜂窝面积应当在400cm²范围之内,且累计蜂窝面积应当在800cm²范围之内且无孔洞出现;②.混凝土应当无夹渣及缝隙层;③.在混凝土基础表面存在坡度的情况下应当确保坡度的正确性,且无倒坡问题出现。

三、成品保护技术措施分析

首先,应当确保包括钢筋、孔洞、预埋件以及线管在内各项元件位置的争取性,相互之间不得出现任何形式的碰撞问题;其次,设备基础模板不得承受重物的冲击,并且吊帮模板上方不允许搭建脚手架装置,最大限度的确保设备基础模板的严密性与牢固性;再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确保混凝土菱角不会在拆模过程当中发生损坏的情况下进行拆模作业;再次,已浇筑混凝土强度需要在1.2MPa参数以上情况之下进行承重及上部施工作业;最后,当设备基础施工需要在夜间状态下进行时,现场施工人员应当针对实际施工顺序加以合理安排,确保照明系统的稳定性,防治混凝土配合比在过磅过程中出现失误问题,与此同时针对各类元件之间的突发性碰撞问题加以合理监督与抑制。

四、设备基础施工阶段应关注的质量问题分析

具体而言,设备基础在施工阶段应当着重关注的质量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混凝土的密实程度问题。相关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在基础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包括下料过厚、振捣不实以及漏振等相关问题会导致混凝土施工性能发挥受阻,应当在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加以合理关注;②.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问题、尺寸及标高问题应当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现场施工人员在设备基础施工过程当中的找平事物、多铺过后以及少铺过厚问题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混凝土水平标准线出现精确性失误问题,这一点同样值得相关工作人员关注与重视;③.针对混凝土缝隙中的夹渣加以全面清洗,确保混凝土不会在杂物影响下发生施工缝结合不够密实的质量问题;④.混凝土内部受水化热影响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温度应力,由此而导致上层与下层混凝土的结合出现问题。加之混凝土后期养护不到位,拆模过早,极易导致设备基础施工出现不规则裂缝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加以详细重视与关注。

五、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建设施工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个方面的问题:作为建设施工基本载体的设备,其最根本的作用自傲与承受设备在运行过程当中的荷载在理,以良好的施工质量确保整个建设施工项目的稳定运行。本文针对设备基础施工技术这一中心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韩再川.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温度裂缝的控制. [J].山西建筑.2002.28.(04).68-69.

[2] 李成亮.超长大体积设备基础施工——记五矿宽厚板轧线设备基础. [J].科技资讯.2011.(18).104-104.

第11篇

关键词:混凝土机械;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混凝土机械的现状

1、生产厂家多,产品数量多

当前我国的混凝土机械的生产企业众多,使得混凝土机械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品种多、系列多的局面。无论是搅拌站、搅拌机还是搅拌输送车等产品,除了一些含有高技术的大型的型号之外,这些常规的产品均可以满足整个工程的需求。各个生产厂家的生产条件逐渐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国外的混凝土机械进口的数量不断下降,一些设备例如125m/h以下的输送泵和搅拌机等设备,都已将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2、与国外相比差距大

国外的混凝土的搅拌楼都是使用一体化的技术,具有成熟的微控技术,能够准确的配置物料的比例和容量。并且有一些搅拌楼还增加了搅拌机动态负荷临测、除尘、混凝土物料稠度控制、废水处理和消声的装备。国外设备的混凝土泵送技术逐渐发展成熟,最大的水平泵送距离能够达到4000m。同时国外的产品的功能不断的加强,我国的混凝土搅拌技术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还是与国外的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液压、配套电器、气动元件方面,随着近几年来多数的厂家选择优质的元件,这使我国的混凝土机械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这些提高很大,但是在一些方面的功能和性能还是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二、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过程中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原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为主的路桥产业格局,随着建筑行业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了国有、股份、外商、外企并存的产业新格局。旧的管理体系已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由于目前路桥市场还不甚规范、管理制度尚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对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地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隐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2、忽视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

当前的很多施工企业中不够重视机械设备的故障,对机械的老化程度也不够重视,企业没有投入资金将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只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只关注经济是否方便,完全不顾机械设备使用中的整体性能,总是在工程中“拆东墙补西墙”,有些企业甚至严重的违反了国家的规定,仍然在施工中使用破旧的机械设备,严重的影响了整个施工的效率,大大降低了施工的效率,增加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过成本,拖延了施工的进度。结果是不仅降低了整个工程的收益,还会影响工程的质量,严重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

三、混凝土工程机械管理的措施

1、注重企业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

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需要注重在机械设备上进行更新换代,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需要注重长久的利益。要严格的落实企业的机械设备的报备工作,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工作。要严格的遵守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制度,通过进行科学的检查,把一些技术性能落后、磨损严重、效率低下和耗能高的设备,以及不能符合使用要求和安全的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更新换代,合理的保障整个工程的安全和质量,确保企业的机械设备的先进程度和使用效率。

2、加强施工中使用的管理

搅拌机使用前应按照“十字作业法”(调整、紧固、清洁、、防腐)的要求检查离合器、制动器、钢丝绳等各系统和部位,确保运转灵敏、正常,并按规定的位置加油。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应先加水,电源接通后,必须仔细检查,经空车试转认为合格,方可使用。试运转时应校验拌筒转速是否合适,一般情况下,空车速度比重车(装料后)稍快2~3转,如相差较多,应调整动轮与传动轮的比例。待搅拌筒运转正常后方准上料,切不可装料后(负载)启动。严禁超载和使用与搅拌机性能不符的骨料。卸料前不准无故停车,以免因过载而损坏机械。搅拌机在作业中要严防砂、石等物料落入机械运转部位;传动机构、工作装置、制动器等,均应紧固可靠,保证正常工作。骨料规格应与搅拌机的性能相符,超出许可范围的不得使用。

进料时,严禁将头或手伸入料斗与机架之间察看或探摸进料情况,运转中不得用手或工具等物伸入搅拌筒内扒料出料。料斗升起时,严禁在其下方工作或穿行。料坑底都要设料斗的枕垫,清理料坑时必须将料斗用链条扣牢。向搅拌筒内加料应在运转中进行.添加新料必须先将搅拌机内原有的混凝土全部卸出后才能进行。不得中途停机或在满载荷时启动搅拌机,反转出料者除外。

作业中,如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运转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进行检修。作业后,应对搅拌机进行全面清洗,操作人员如需进入筒内清洗时,必须切断电源,设专人在外监护,或卸下熔断器并锁好电闸箱,然后方可进入。

作业后,应将料斗降落到料斗坑,如须升起则应用链条扣牢。料斗升起时,严禁在下方工作或穿行,严禁将头、手伸入料斗轨道间察看或擦摸。机械运转时不准进行检修与工作。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随时注意机械运转情况。若发现异常现象和不正常音响,应立即停车,并切断电源,进行检查,排除故障,经试运转确认正常后才准再用。

3、加强混凝土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混凝土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极为重要,以混凝土泵送设备为例:首先,砂石粒径、水泥标号及配合比应按出厂说明书要求满足泵机可泵性的要求。泵送设备的停车制动和锁紧制动同时使用,轮胎楔紧,水源供应正常,水箱储满清水,料斗内无杂物,各点正常。泵送设备的各部螺栓紧固,管道接头紧固密封,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杆、旋塞等均在正确位置,液压系统正常无泄漏。其次,支腿全部伸出并支牢,未固定前不得起动布料杆;布料杆升离支架后,方可回转;布料杆伸出时应按顺序进行;严禁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当布料杆处于全伸状态时,严禁移动车身。

3、加强混凝土机械设备检修管理

3.1预防(主动)维修

预防维修,也成为主动维修,此维修方式是为了防止混凝土机械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混凝土机械设备故障概率,按事先规定的计划所进行的维修活动。混凝土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是预防维修的派生分支,是由混凝土机械设备运行工或点检人员,每天或每周对混凝土机械设备进行的日常检查、清扫、调整、加油、换件等日常维修活动。主动维修的好处在于:通常根据混凝土机械设备运行时间确定维修时间、周期。由于事前作了大量人、财、物的准备工作,一般能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的维修内容。适用范围:在生产中起重要作用的或故障风险大于维修风险的混凝土机械设备,应采用预防维修方式。

3.2状态维修

状态维修是根据混凝土机械设备状态监测结果来进行的维修活动,其实质是预防维修的升级,是一种有的放矢且定量的维修活动。状态维修的好处在于:它克服了以混凝土机械设备运行时间确定的预防维修的不定量因素,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和减少准备工作。状态维修的适用范围是:混凝土机械设备应配备较为完善的检测装置。状态维修是混凝土机械设备维护管理所提倡和发展的方向。

3.3事后(被动)维修

事后维修也成为被动维修,是一种较传统的维修方式,主要是指在发现混凝土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之后再对其进行修理的一种维修活动。这种维修方式的好处在于:不需要事前谋划,简单易行,而且,能充分利用混凝土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物理寿命,维修费用较低。适用范围:对于在生产中非重要作用或可代用的混凝土机械设备,可采用(被动)维修方式。

4、加强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

随着现代化先进技术的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在不断的加快,其中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企业的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的专业技术越来越高,这些人员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扩展自身的专业素质,学习新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能够合理的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施工企业需要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注重采取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强企业内部的培训力度,注重培养一批懂得技术的专业型人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结束语

为了充分发挥混凝土机械设备的作用,必须重视混凝土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切实执行相关的混凝土机械设备使用和维修管理规定,同时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优化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袁志龙.浅谈混凝土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J].科学之友,2011(27).

第12篇

关键词:核电站建设项目;混凝土搅拌站;工程总承包模式

中图分类号: U66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核电站建设项目的特点是投资高、规模大、工期长,其单台机组的建设周期约60个月(从FCD至PAC),建设期间需投入大量的人工、机械、材料等要素,特别是对于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混凝土来说,核电站的建设对其的需求量的巨大的。以M310堆型为例,两台机组建设所需的混凝土总量约为50万m³,建设期间混凝土最大单月需求量约2.0万~2.5万m³,月平均需求量约0.6万~0.8万m³,需持续供应约48个月。核电站建设项目又因其工程的特殊性,为了保证核反应堆运行的安全性,其核岛通常采用特殊混凝土浇筑而成,市场上常规的商品混凝土难以保证连续供应且达到设计要求,为了保证核电站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有效供应,必须在核电站建设现场配备相配套的混凝土搅拌站和土建试验室。此外,由于核电站建设过程中有多个子项工程同时施工,混凝土使用的品种多、标号多、交叉频繁且高峰期叠加,需要统筹考虑和协调混凝土的生产供应、交付接口、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明确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可有效地平衡和控制这些问题。对于核电站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来说,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搅拌站管理模式,降低搅拌站管理成本,对总包方的成本控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1.国内在建核电站建设项目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模式

根据核电站建设项目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主体和管理责任的不同,可将搅拌站的管理模式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1模式1:项目业主负责建设和管理混凝土搅拌站(甲供混凝土)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为三门核电一期工程,项目业主委托了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混凝土搅拌站以及土建试验室的建造和运营,并以甲供方式向厂区内的建安单位提供混凝土。在这种模式下,建安单位只需要及时向混凝土供应商提供混凝土需求计划即可,无需考虑混凝土供应及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在其与项目业主签订的合同报价中,亦不再考虑混凝土相关费用。

1.2模式2:项目业主委托土建承包商建设、运营混凝土搅拌站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为中广核集团所属的宁德项目。该项目的核岛和常规岛土建工程分别由两家不同的承包商负责施工。受项目业主的直接委托,核岛土建承包商负责建设混凝土搅拌站(分为核岛搅拌站、常规岛搅拌站),建成后与常规岛土建承包商分别负责核岛、常规岛搅拌站的生产运营管理。

该模式下,搅拌站的建设费用和设备购置费用由项目业主承担,并在核岛土建合同中单列,同时明确了核岛搅拌站设备产权归核岛土建承包商所有,常规岛搅拌站的设备产权归常规岛承包商所有,其残值通过双方协商后直接抵扣工程款。

1.3模式3:项目业主委托建设混凝土搅拌站,建成后要求EPC承包商接管

该模式下,项目业主出资进行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建成后要求EPC承包商接管,且建站的费用和设备费用从总承包合同价格中扣回。同时,业主不同意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将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费用和设备购置费用单列报价。

该模式又根据项目业主是否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化公司负责混凝土搅拌站的运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项目业主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化公司负责混凝土搅拌站的运营。该模式下,专业化公司运营的相关管理费、利润、税金等均需在EPC承包商的合同内承担,其典型代表如:中核海南项目。

2)项目业主委托土建承包商负责混凝土搅拌站运营。如:中核田湾项目。

2. 国内在建核电站建设项目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对于核电站建设项目的EPC承包商来说,采用不同的混凝土搅拌站管理模式,对于其成本管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2.1模式1的特点

项目业主甲供混凝土,对于EPC承包商而言,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管理工作均由业主负责,设备产权归业主所有。该模式下,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运营属于业主方责任,混凝土供应及材料涨价的风险均由业主方直接承担,EPC承包商承担的风险小。

该模式中,存在业主、搅拌站运营商、EPC承包商(或土建承包商)三方接口,为了有效实现混凝土的连续供应,三方接口关系的妥善处理和有效运作是其中的关键。

2.2模式2的特点

该模式中业主直接委托土建承包商建设、运营混凝土搅拌站,且在土建施工合同中单独列项,因此设备产权属于业主,混凝土单价中不包含搅拌站设备的折旧费用,仅包括混凝土直接费用及土建承包商的管理费、利润、税金。

此外,业主与土建承包商就混凝土搅拌站的建站及设备费用直接发生关系,建站及设备费用不再通过工程总承包合同扣回。EPC承包商仅承担混凝土材料涨价的风险。

该模式中,由于土建承包商既是搅拌站运营商,又是混凝土需求方,能够根据自身实际需求生产、供应混凝土,达到混凝土生产、供应的最优化配置。

2.3模式3的特点

该模式下,混凝土搅拌站的建站及设备购置费用,业主要求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扣回,此时EPC承包商面临巨大的风险:

1)工程总承包合同价格中搅拌站建站费用报价不足

对于核电站建设项目来说,其工程总承包价格的形成相对较为特殊,即参考项目投资估算确定。由于投资估算中混凝土搅拌站费用综合分摊在各厂房子项单项工程费的临时设施费中,且在投资估算中受各种计价标准的约束,其数值往往比新建混凝土搅拌站的实际投入要少。在这种模式下,总承包单位若将搅拌站的费用摊至总包报价中,则会导致总包合同报价较高,超出投资估算。在与业主进行合同价格谈判过程中,业主若以投资估算作为权衡总包报价的标准时,很有可能扣减掉报价中超过投资估算的部分。

如果业主从工程总承包合同价格中扣回建站和设备购置费用的话,总包合同价中按照投资估算确定的搅拌站建设费用和期末搅拌站设备的剩余价值不足以弥补这些扣回的费用,EPC承包商不得不独立承担不足的部分。

2)搅拌站设备残值(剩余价值)低于设备真实的剩余价值(市场价格)的风险

如何合理确定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折旧比例对于搅拌站设备残值的确定至关重要。

3)委托专业化公司运营搅拌站带来的中间流转费用的增加

如果委托土建承包商拌制混凝土,此时混凝土单价中包括搅拌站设备的折旧费用、混凝土直接费用及土建承包商的管理费、利润、税金。如果委托专业化公司运营混凝土搅拌站,则混凝土单价中除了包括设备的折旧费用外,还包括该专业化公司的管理费、利润、税金等相关费用,该费用将由EPC承包商承担。

2.4 各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对于EPC承包商来说,上述三种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模式中,模式1最为理想,EPC承包商的风险也最小,但通常情况下业主不同意承担该责任。模式2中,能够将混凝土搅拌站的建站费用和设备购置费用在合同中单列,对于EPC承包商来说不存在从总承包合同价格中扣回的风险,但是相对于模式1来说多了一层管理的职责,接口增多,协调责任增大。对于模式3,因其弊大于利且对EPC承包商来说风险较大,不建议采用。

3.对新建核电站建设项目中搅拌站管理模式的合理化建议措施

对于EPC承包商来说,在其与项目业主开展工程总承包合同谈判时,首先应积极努力与业主协商,争取由项目业主承担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服务,并甲供混凝土。其次,EPC承包商在于项目业主开展总包合同价格谈判时,积极按照市场化报价方式与项目业主洽商,并努力将该费用在总承包合同价格中单独计列。再次,可采用模式2,即由业主出资委托土建承包商建设、运营搅拌站,由业主与土建承包商就搅拌站的建设及设备费用直接发生关系,相关费用不再从总包合同价格中扣回。最后,如果项目业主出资建设搅拌站,交由EPC承包商管理,且建站和设备费用需要从总承包合同中扣回时,EPC承包商应要求业主在总包合同中将该费用单列,并明确混凝土单价,以便EPC承包商的总包报价充分体现将投入的搅拌站费用。

4.结论

本文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国内在建核电站建设项目混凝土搅拌站不同的管理模式的优缺点,从EPC承包商成本控制的角度对搅拌站的管理模式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建议。采用不同的混凝土搅拌站管理模式,对于EPC承包商来说风险大相径庭。EPC承包商在选择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模式时,既需要通过工程总承包合同与项目业主就混凝土搅拌站的相关责任分工进行划分和约定,也需要通过土建施工合同与分包商就搅拌站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出要求。因此,通过商务合同手段,完全可将EPC承包商的成本控制、降低风险的要求进行有效落实。此外,除了慎重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应对风险以外,EPC承包商也应在其管理工作过程中,积极吸收经验,积累成本数据,培养搅拌站管理能力,有效与选定的管理模式相结合,将搅拌站管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