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3: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兴趣 发散思维 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5-0044-02
作者简介:顾加银(1977―),女,江苏高邮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南京市虹苑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的延伸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的问答,这是传统阅读教学的一个弊端。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契机,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忠实的朋友,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极其活跃的催化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观察学生的动态,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成功创造条件,及时稳妥地抓住契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讲授《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关于《山海经》的知识点时,笔者发现学生很是活泼、惊异,尤其是两个男生边拿着书边窃窃私语:“什么九头蛇、人面兽,真是奇怪,真如书上所说……”笔者灵光一闪,利用投影仪将一本童彩色漫画版《山海经》投影到屏幕上,并选了两个学生配音解说漫画所表达的内容,然后顺水推舟地设计了一些问题:叔祖是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为什么要写叔祖?这一段与鲁迅要买《山海经》有什么关系?……最后笔者还赞扬了这两位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的勤奋。这样一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纷纷举手发言,使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活跃、生动、自然。
当然,要抓住契机,激发阅读兴趣,课本剧的发挥空间也很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善于把握课堂进程。笔者在教授课外阅读文《老马识途》时,利用多媒体制成课件“马嘶、日落西山、荒漠”的场景,学生看了后非常兴奋,一致要求由他们编成课本剧登台表演,课堂气氛热烈。这样虽然扰乱了笔者原先的教学计划,但笔者顺势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及时编排,也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阅读体验。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最精彩的内容往往在教师的预想之外,我们应该善于抓住契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精神与创新能力。
二、巧设导读,发散阅读思维
导读,是指在教师科学的引导和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系统地阅读书本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肯定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新颖独特的见解,从而真正做到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实践,效果明显:
(一)以图导读法,也即画图法。例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可先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开头两小节写景的画面。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学生在读中画,在画中读,以启发他们把脑中之画变成笔下之画。在此过程中,学生就会主动地将书面语言的表达与脑中之画交叉创新,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发散其思维,从而使学生切实利用自身知识水平、想象和联想等完成图画,完成对这篇课文的内在阅读。至于之后的背诵默写要求,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二)“冰糖葫芦串”法。一堂课架设“冰糖葫芦串”导读形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这里说的“冰糖葫芦串”是指文章的主问题,它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起到关键作用的核心。笔直的“葫芦串”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思考、讨论,发散学生自主阅读的思维能力。如在教《最后一课》这篇课文时,笔者就以时间为序,以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性格变化为线索,假设了一个主问题:假设背景不是亡国,那么文中人物的性格又将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讨论其可能性,结果,学生发散性的回答异彩纷呈,出乎笔者的意料。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深入阅读文章,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能力。
哲理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导读不论采用何种方法、何种模式,或者是进行何种改革,都不能脱离学生,必须始终以学生为根本,紧循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轨道,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三、创设情境,进行阅读对话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能力。
我们知道音乐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在教学中若能运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阅读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情,定会为教学效果大大加分。如笔者为参加本市教育局主办的语文赛课所构思的《爱莲说》的教学设计。先请学生听歌曲《小草》,并用多媒体显示其意境画面,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唱。据此,再有意识地设计这样的问题:作者借小草表达了什么志向,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学生很快地就能从悦耳的旋律中听出了作者的意图,即借小草抒发积极乐观的生命志向与热爱生活的美好心愿,这是“托物言志”的手法,并且能有意识地带着这种思考去品读《爱莲说》,与作者进行品质的“对话”,从而突出了这篇文章的重点,突破了难点,也使教学达到了“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活化了语文阅读的对话形式。
这种形式的情境创设,就是阅读教学问题对话艺术的展现,具体地说:使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把创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问答的权利还给学生,正所谓“一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图表的情境创设,笔者认为也值得一提!如苏教版初中课文《一双手》,用窥一斑以见全豹的手法,塑造了张迎善同志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形象,那么,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天下第一奇手”,便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教师可以请学生测量自己手的长、宽、厚,然后与文中主人公的手进行比较并填表(投影图表)。这样学生在教师图表创设的情境下,兴趣盎然,纷纷测量自己的手,并自觉主动地读课文,与主人公“张迎善”进行多次对话,很快地就实现了本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这样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情境创设,怎能不培养学生自主地与课本对话的能力呢?
总之,创新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很多,不能拘于一法。只要我们的教师劲往一处使:启发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创造,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得,就能使阅读教学成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捷径,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
一、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达到先入为主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如模型、图片、视频、标本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创设贴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有所感动,并在内心中对教学内容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能快速集中注意力,进入到教学内容所创设的情境世界之中。例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时,教师可以播放课前准备的有关春天景观的视频,让学生去用心感受春江绿草、桃红李白等身边景色的变化,从而以景激情,让学生从内心去喜爱春天,进而发自内心的想去了解春天。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有关春天的歌曲,例如歌曲《春天在哪里》等,为课堂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进行冰心的《小橘灯》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自己制作一个小橘灯,在教师进行导入新课之前把小橘灯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热情,引起全体学生对知识的高度注意与深入思考,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这种对新知识的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学生深入理解新知识的前提与基础,也是为学生有效架起知识学习过程中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纽带与桥梁。通过教师课前的这种准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文章的进一步思考,会更加有兴致地去了解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橘灯》,同时也会对文章中小姑娘的形象产生兴趣,积极去了解文章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环节设计巧设疑问,有效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作为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先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课文的内容与情节,在复述到文章的关键之处时,教师应该有意停止对文章的复述,让学生放开自己的思想去猜测故事情节会如何去发展,文章中人物的命运会怎么改变。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通常会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课文的阅读就会有很强的欲望。在这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并通过自己对文章的复述把作者寄托在文章中的情感表现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激昂、或肃然的教学状态,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情感带动起来,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之中,达到一种“无我”的学习境界。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还能更好地净化学生的心灵,而且更能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与欣赏之中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而形成自己深厚的语文知识素养。中学生特殊的生理时期,他们的好奇心较强,求知欲也很旺盛,因此我们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中学生的这一特点,根据我们教材的教学内容,从与课文教学有关联的趣闻轶事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在授新课前,教师要生动而形象地用语言或行动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而引出新课,这样能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亲切与自然,可以有效接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完全地放松自己的情绪去学习。例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的文章,教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内容,给学生讲一讲“美女蛇”的故事,再讲一讲“阿长”本人的一些故事,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情感上的感染,学生也很容易会随着教师的思想进入到教学内容的意境之中。
三、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对学生加以点拨,并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把相似的知识正确地加以联系,有效唤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中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例如在进行《卖炭翁》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应该着重抓住文章中“心忧炭贱愿天寒”中的“愿”字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去感受卖炭老人当时那种复杂的心情。寒冷的冬天,身着单薄的衣服,为了能多卖一点钱,宁愿天气再寒冷些。教师的引导能让学生真正走进卖炭老人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引发出对当时官僚的憎恶之情,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作者:贾淑明 单位:吉林省长岭县光明乡中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散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指引思维的途径、方法,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无穷韵味。而朗读是最能体现语言文字之美的!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内蕴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
作者从读得文本的原滋味、新滋味、美滋味、深滋味四方面出发,就如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魅力作一探讨,使学生在朗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在语文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和教学效率,获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而主要的方法和手段,因为教师的修养学识经历等原因,呈现出朗读教学五彩缤纷的状态,因而其效果也各有千秋,层次不齐。文章尝试从作品的关键处入手,通过朗读,赏析作品的原滋味;从作品看似平淡的文字入手,通过朗读,发现平淡文字背后的新滋味;从作品的动情处入手,通过朗读,发现作品的美滋味;从作品的文眼处入手,通过朗读,挖掘其深层的情感。
关键词:朗读教学;入手处;语言精彩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6-0113-04
阅读的关键在“读”。课堂上的朗读,有相互暗示和提醒的作用,对提高记忆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好处。因其所营造的“书声琅琅”的学习氛围,深受教师的青睐。然而,当我们认真观察,却发现不少课堂上的朗读都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有效性。
造成这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教师运用朗读形式时过于随意。不清楚运用的方法和时机,只是沉醉于表面的热闹而随处乱用。实际上,如果我们注意方法和运用的时机,抓准切入点,就能借助朗读,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通过朗读,品得文本的种种滋味。
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所以,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抓住文本的切入点,通过朗读,与学生一起先入得书,通过朗读,与学生一起出得书,在入得书与出得书的过程中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以及语言的精彩处。
一、于关键处,读得原滋味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本来每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至于知道旁人旁物有同样的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时,则全凭自己的经验而推测出来的。”那么如何将学生生命的原初经验和文本的意义及情感经验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呢?王尚文先生这样指点我们:“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 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成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对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关键字词句,引领学生朗读,不失为读出文本原滋味的好方法。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的《阿长与山海经》为例。这篇小说篇幅过长,自然是不适合全篇齐读。但是我们在课堂上抓住关键句子,师引生读,效应就不同了。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学生能懂作者言说这话的含义,却无法深入语言体味作者的情怀。于是教师先读此句,要求学生把文中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找出来,并将其串联起来品味理解。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开始引读:
师:“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但阿长却做到了。所以——
生(齐):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但阿长却达成了。”所以——
生(齐):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可阿长却办成了,所以——
生(齐):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更更要紧的是:“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这样一个阿长却做到了——
生情不自禁地齐读: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就势引领生齐读文章第26段: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读后,师再请学生找出体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的句子,齐读这些句子。此刻再请学生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学生的解读就比之前深了许多。
教学中,齐读的指向性应非常明晰,就是要学生围绕在“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句话上,通过齐读和把相关句子串联起来思考和体会,帮助学生理解阿长在“我”心中的地位及阿长的伟大。
一般来说,适合反复朗读的关键句大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承载着文本大量信息;二是蕴藏着丰富情感;三是适合学生朗读。找准这样的句子,为切入口,引领着学生朗读,就能促进学生走进文本,读到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丰富的人生况味,品得语文的原滋味。
二、于平淡处,读得新滋味
一个文本往往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并非每个层面都能够自动进入读者的视野,学生站在他们简单的人生的原初经验的起点,其接受视野相对狭窄,与文本的意义和情感场之间建立同构的交叉面就不够大。但只要引导他们发现了他们视野以外新的东西,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成就感就会大大增强。
那么怎样读出新滋味呢?新批评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施特劳斯有这样的阅读理念:“在字里行间阅读。”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字与字之间的空白是一种言外之意的潜藏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立足这种空白,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声,这也不失为一种美妙的构想啊。于是,撇开那些华丽的词藻,我们将会发现于平淡的语言处朗读,更能催化神奇,让学生读到新滋味。
以的《我的母亲》为例。 学生谈到母亲对“我”的教之严,都会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这句话平淡朴实,毫无修饰,学生往往就停留在母亲对我的严厉上,却无法体会到文字深处的意蕴,母亲的形象也就停留在单薄而又苍白的境地。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停下来,反复阅读品味这句话。而后教师引领学生思考:母亲到底坐了多久?母亲是怎样的坐?由“从”字又能让他们想到什么?当思考展开后,齐读就可以在此时上场了。反复朗读之后:
师: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这个儿子,是她这辈子唯一的期盼,她爱,她也想像别的母亲一样宠着溺着他。然而她不敢,因为,她除了是个母亲外,她更要承担起父亲的职责。所以她不敢温情,她不敢宠溺,那浓浓的母性只有在儿子沉睡的时候才能得以释放。而当儿子醒来,她就要收敛起母性的柔情。一天是这样,一个月是这样,一年是这样,十年,二十年……(生情不自禁接口:都这样)读!
生:(齐读)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师:刚才读的这段文字,虽然平淡朴素,但是当我们进去细细品读,我们却是可以读出文字背后许多深意来。你觉得这些文字背后还潜藏着什么情感?
生1:我读到了母亲对儿子又心疼又希望他成才的矛盾情感。
生2:我想起了“爱之深,责之切”这句话。母亲的爱往往是藏在心底,她害怕儿子看出会不好好努力,她只能在儿子面前变现得极为严格,充当父亲的角色,温柔的母爱就只能隐藏其中了。
生3:我觉得作者在写这句话时,其实早已读懂了这样严厉的母亲背后的浓浓的深情。所以他也在心疼他的母亲。
……
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时,教师适时串讲深化学生的理解,而后再将这句话齐读一遍。
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同样,在这个小环节中,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先通过“入乎其中”的内省式解读,推动学生进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然后“出乎其外”,跳出文本,站在一个高度重新品读语句,就将学生的感情彻底调动起来,从而发现视野以外的新东西,品得语文的新滋味。
三、于动情处,读得美滋味
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文字的背后,汩汩流淌着作者情感的河流以及独特的生命体验。学生在解读文本时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要是我们罔顾学生的阅读体验随意应用齐读,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他们的思维,使学生游离在文本之外。所以朗读要做到与学生思维同步,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为抓手,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将学生的感情推向,将学生的理性认识推向深层。只要能做到这点,必然能在学生的心湖掀起轩然大波,言有尽而情无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推荐学生学习周作人先生在1919年所翻译的日本作家江马修先生《小小的一个人》时,由于时空的差距,学生很难进到文本,不能理解五岁鹤儿的可贵,无法体味鹤儿对“我”的意义。教师就引领学生将目光聚焦在全文情感最浓郁的第51段:“被弃的母亲带着这小孩,坐了长路火车,到海风猛烈的岛国尽头去,那孤寂的影子,仿佛在我眼前浮出;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哀愁。而且从这样小的时候,不得不尝漂流苦味的这孩子的命运也很是可怜。”对于这样在平静叙述中凝聚着浓浓情意的文字,教师就可以借助朗读来让学生进到文字情境中。
师:大家自由朗读,并圈划出能体现鹤儿命运的语句,再对照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这些词语的妙处。
生边读边圈画。将目光聚焦在 “被弃”、“长路”、“尽头”、“孤寂”、“说不出”、“不得不”等字词上。
教师在学生对字词解读的基础上继续演绎:这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也许,被遗弃的母亲在漂泊的旅程中依旧舍不下她心爱的琴,但在岛国尽头独立谋生的日子将让鹤儿再也听不到母亲那悠扬的琴声;也许,这位母亲带着对生活最后的一点点热望,经过长途跋涉到了这岛国尽头,但那海风猛烈的马关却给了母女俩重重的一击;也许……来,带着这种解读和想象,我们再次齐读这段话。
学生齐读。
师:结合上下文,我们继续去读鹤儿,你猜想在这样不幸命运中,鹤儿会是用怎样的神情来面对生活的磨难呢?
生开始恍然。此时教师就势引领学生朗读第51段文字。在朗朗书声中,学生顺利地进入到了鹤儿的不幸命运中,体察到“我”对这个小姑娘的悲悯,领会了鹤儿在不幸命运中依旧纯真的天性的可贵。此时的齐读就变成了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一种情感抒发,于是读书声跨越了时间超越了文本,将学生和作者对美好情感的感触通过语言的节奏韵律交融在一起,语言的美滋味自然就在学生的五脏六腑中游走起来了.
四、于文眼处,读得深滋味
恩斯特·卡西尔说:“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当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文本生命发生联系时,我们就应该致力于将学生的灵魂带到纵深处,感受作品的深度和厚度。这个触发点聚焦在文眼上。这时,教师可以借用排比、层递、对仗、复现等修辞法来铺排造势,用诗意形式朗读文眼,让种种深滋味在这诗意的诵读声中一一绽放。
比如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乡愁》。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可以在“引读课题、创设情境”——“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细读词句、把握形象”之后,通过齐读文眼来体悟主旨:
师:他再也回不到那个……故乡了,见不到……母亲了,回不到那个最初的岁月了,《乡愁》里有回不去的——
生:(齐读)乡——愁。
师:周杰伦有歌词说,到不了的地方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这种回不去的感觉就是——
生:(齐读)乡——愁。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回不去的岁月啊!我们回不到天真的搬个梯子就能摘到星星的童年,回不到钓凉凉的云的天真烂漫,所以这是每一个人的——
生:(齐读)乡——愁。
师: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乡愁,它呼唤我们回归,回到心中的那个故乡,回到那个永远也不肯老去的最初……,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
(生齐读全诗)
师:这份乡愁如同一叶方舟,载着我们回到心中那永远不肯老去的最初……
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属于他内心的那份对故土的情感,而我们读着这首《乡愁》,也勾起了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浓浓的乡愁。说说你的乡愁是什么?
生1:我的乡愁是那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没有烦恼只有欢笑的岁月。
生2:我的乡愁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到外地读书去了,我们再也没办法和以前一样玩了。
生3:我的乡愁是我以前当科学家的梦想,但是现在我长大了,我发现这个梦想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
……
再读《乡愁》。
从章法上看,排比和复现交错,情感逐层递升,那一声声“乡——愁”反复地点染了文题,既催人泪水滂沱,又使人精神抖擞!如此齐读,由家而国、由作者而读者,学生的情感在琅琅书声中迁移深化。
语文课是学生的课堂,是预设和不断生成的课堂。在合适的时机巧妙运用朗读,就能让文本、教师、学生都处于一种生长的状态,使新的认识和领悟不断涌现,从而形成一种生生不息的场效应,从而引导学生读得文本的原滋味、新滋味、美滋味、深滋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