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

时间:2023-05-30 09:13: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文化软实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文化软实力

第1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现状;软实力;提升

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尤其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全国上下形成了重视文化产业的风气,文化产业得到巨大的发展,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

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的社会合力还未形成

由于国内没有对文化产业进行系统理论的阐述,缺少科学全面的理论著作,致使我国的文化产业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依然是依靠政府政策的扶持,部分文化产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没有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另外,由于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不足,组织宣传方面也存在问题,致使部分政府部门和其他产业可能对文化产业的特点和规律不了解,没有形成社会共同支持文化产业的气氛和力量。

2.领导管理和宏观调控力度不足

出版、电影等行业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文化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地区关联度很高的巨大的产业群体。国家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导致很难满足文化产业对环境和发展条件的需求,符合产业规律、针对产业特点的政策和规划很难出现,在文化项目运作中,可能因为政策或者部门管理职能的限制,导致优秀的文化项目很难实现。

3.文化产业出现失控失衡现象

失控失衡现象的出现验证了中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低水平阶段。在文化产业的经营行为和获利方式中存在失控现象,比如价格居高不下等;另外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社会行为屡禁不绝,比如出版行业的违法侵权,娱乐行业的赌博,艺术品行业的造假和盗窃。这些行为破坏了文化产业的生存环境,毁坏了文化产业的正面形象。具体而言,文化产业的失衡表现为内容的失衡、结构的失衡和布局的失衡。内容的失衡表现在文化产业引进太多的外国文化,但对本国的文化资源开发不够。结构的失衡表现在豪华娱乐场所的数量较多,但是大多数豪华娱乐场所只追求经济效益,缺少文化的内涵,造成建设高质量高档次产业的速度和规模不足。布局的失衡表现为文化产业的数量、需求与内容方面在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

4.文化人才缺乏,观念落后

中国的文化产业缺少专业性人才,文化产业的人才既要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也要求具有丰富的市场经济和文化经营方面的学问。不合理的年龄结构、狭窄的知识面等是当前我国大多数文化产业经营者的特点,这些经营者更新知识的速度较慢,仍然以传统的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的手段来经营。文化经营者的素质对文化产业来说至关重要,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存在经营者观念落后的现象,还没有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措施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

要明确政府和市场在推动文化产业方面的位置与目标。政府要在着力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搞好文化产业的规划、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品牌宣传等工作。要加快构建文化市场宏观管理体系,以确保对文化产业发展调控能落到实处。要通过改革把经营性文化产业完全推向市场,并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2.使系统教育与媒体渗透互为合力

首先应加强文化软实力观的教育,在文化软实力观教育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它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其次,在进行文化软实力观教育时,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培养优秀文化载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事业和产业两大形态上,发展文化事业,可以提高特定国家、民族和组织的文化素质,为文化软实力提高提供根本的人才基础;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增强文化产品的多样性,满足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有助于文化生产的活力,提高文化生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因此,发展文化软实力既必须注重发展文化事业,同时,还要着力增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使先进文化借助有效的载体而得到广泛传播,并充分体现出文化软实力。

4.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立足本国文化发展的实践,从本国文化发展的实际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出发,自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通过坚持和实施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作出反映本民族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本质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原创性文化成果。

总之,要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提高领导管理水平,改善产业结构,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形成文化产业的社会合力,努力做到这些,中国的文化产业才能迎来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全球化,中国

软实力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1991年首先提出的概念。针对传统的国家硬实力建设,奈指出一国的软实力主要来在于三个方面的资源:该国的文化(对他人具有吸引的地方)、该国的政治价值观(当该国在国内、国外都实践该价值观的时候)、该国的外交政策(当这些政策被看做合理、合法并具有道德权威的时候)。奈提出这一概念之时,恰逢世界进入新的实力转移时期、美国进入战略转型时代,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美国战略界居安思危的素质和能力。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指精神财富。文化虽然不会直接给人类社会发展创造财富,但它可以通过积极的、优秀的层面来帮助人们来实现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于它对人类社会的共享价值贡献的多少,能为大家所共享的程度有多深。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文化软实力问题看作是促进自身文化价值的实现,以及在能够更好地在世界全球化范围内达到一种所谓文化共享的过程,而且它的实现也要基于一国家自身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可靠性和自愿性。

近些年来,随着“软力量”一词在国际关系领域的不断提出,越来越多的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思想家开始关注软实力在国际战略中的应用,尤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在通过经济、政治、军事等手段以期实现其本国的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之后,人们也在开始反思通过战争、军事威胁、政治渗透等手段达到国家实力的提高之后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同时,随着二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伴随苏联国家的解体的两极世界的终结,国际局势开始向着多极世界的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国际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通过提高国家软实力建设以达到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二.中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前景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播,实力转移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因素方面,技术、文化、观念等软实力因素也越来越被视为实力的核心要素。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日益变成世界性的,并为达此目的而传播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把哲学、文学也变成世界性的人文科学”,在此基础上“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如此”。

从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其对文化的要求也有着相应的要求,什么样的文化软实力才能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已经成为中国国内许多政治家、学者们所开始探讨的问题。但是,纵观中国发展的现状来看,中国的软实力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其实并不乐观。当前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并不强大,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中国在的软实力建设还有待提高。

在国际关系的层面上来看,中国的软实力建设问题具体落到了外交政策的层面。这里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外交政策本身要符合我们所提出的价格,和谐世界的理念和政策目标就高度地体现了这一点;二是外交政策要能够起到传递这些价值的作用,譬如我们的对外援助政策,就是要设法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途径

(一)推动本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

文化宣传其实可以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实际上正是某些文化的推广活动只是处于经济目的的事实,让人们以为理性的文化推广必须遵循一定的商业原则,从而难以接受政治意义上的文化宣传。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文化宣传作为政治手段它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而且更加具有政治意义。这种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可以更好的帮助世界各国更好的了解其本国文化,对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二)大力发展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是提升人口素质,打造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发达国家无不是重视教育的国家,也无不是教育水平领先于世界的国家。实际上,教育既依赖于经济发展,也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当然,发展教育也是有不同的途径的,教育要以提高人口素质为目的,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也必须惠及尽可能多的人口。

(三)立足本国国情,吸取国际经验,完善本国制度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然而,无论何时,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这样活那样的制度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类问题。对于我国来说,更应该对此问题加以重视,要在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与国外一些国家的有效的制度运用加以剖析并能够正确应用在我国的文化制度改革体制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唐晋主编:《大国策——软实力大战略》,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第3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全球竞争;国际市场拓展;目标市场级别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9-0080-04

文化产业既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民族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因此,龙永图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治问题,也是民族尊严问题。”①十七大之后中国文化产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良机。在这种背景下,文化产业如何“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也成为了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市场拓展的必要性

1.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来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虽然没有“硬实力”那样具有明显和直接的力量,但却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要真正成为世界大国以至强国,“软实力”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中国“软实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建设成就、改善国际形象三个方面具体地体现出来。其中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最具渗透力。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增强“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都通过政府的计划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并积极为文化产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支持。以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美国,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全球领先地位,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展示了渗透力极强的“软实力”。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持续经济低迷时,惟独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亲和力强的文化产品在海外销售,极大地改善了日本国家的形象。英国从1997年起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法国和奥地利等都举全国之力做好重大文化产业品牌项目的扶持和经营。韩国从政府作为服务者的立场出发,成立了专门性质的国家机构文化产业振兴院,制定了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在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企业孵化扶持、信息提供等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创新。

中国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生产的弱国,在文化产品贸易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入超。例如:书籍和影视的版权贸易的逆差都在10倍以上,这对中国国际地位迅速上升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努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跨越本国市场的竞争力是中国提升“软实力”面临的必由之路。

2.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内在要求

十七大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这标志着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阶段已经来临。

产业的发展必须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文化产业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产生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经济活动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已经把世界各国变成了一个全球性市场,任何一个开放国家的文化市场都已经被纳入世界文化市场的版图,不具备完全独立的特性。因此,任何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都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而必须参与全球竞争[1]。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尚处于幼稚期或初创阶段,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国内大多数企业主要还是立足于国内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不应投入人、财、物去拓展国际市场,相反,只有努力拓展国际市场,中国的文化产业才能真正发展壮大。

3.转变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但是,过去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增长方式。2006年,中国是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54%、煤炭总产量的15%,而按汇率测算,中国GDP总量仅占世界比重约5.5%。随着有形资源日益紧缺与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中国传统产品生产的成本不断加大,生产的边际收益迅速减少。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文化产品由于主要依赖于智力资源进行生产,且其边际收益是递增的,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无烟产业、朝阳产业。抓好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现代服务业,推动文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市场拓展定位的依据

1.中国文化的影响度

选择中国文化产业出口的目标市场,需要考虑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程度的地域差别。其中有两个最为主要的因素:一是历史上受中华文化影响程度高低。一般说来,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程度越深的地区,中国文化产品在这些国家的文化折扣度越低,越是我国文化产品理想的出口市场。二是海外华人市场。目前海外华人总数已经达到5000万,绝大多数海外华人都对中国文化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认同感。这些海外华人不但本身对中国文化产品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同时通过他们还能带动非华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

2.中国文化企业的产品供给状况

和许多其它产业的国际竞争一样,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源于产品的差异化[2]。中国文化企业必须挖掘我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以比较优势抢占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的制高点。中国文化产业拓展国际市场的产品供给有必要考虑三个方面因素:一是是否立足于民族文化。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中国有深厚根基的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最终决定力量,无论是商周铜器、秦砖汉瓦、唐宋陶瓷、明清丝绸,还是京剧武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服饰美食,都极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在中国独有的文化资源基础上开发的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比较优势,别人无法重复和模仿,是中国文化产业拓展国际市场的一个有利条件。二是文化普适性价值的挖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发展,不能片面地强调民族文化独特性的一面,更不能局限于泛泛介绍和简单挖掘,而是要在深度上发掘我们民族文化的内核,提炼其中的普适性价值,才能得到国际市场更广泛的认可。三是文化创意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进行文化创意,这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文化产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保证。

3.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

商品贸易离不开需求,国外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状况决定了中国文化产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走向。一是目标市场的富裕程度。文化消费是在物质消费以上的精神消费,是人们在吃、穿、住,这些基本生活需求获得满足条件下的高层次要求,因此,全球较富裕发达国家与地区对文化产品有更多的需求。二是目标市场的开放程度。开放程度高意味着文化的多元性增强,开放度更高的国家与地区对异域文化往往持更欢迎的态度,并对异域文化产品的需求更旺。三是目标市场对文化产品进口的贸易壁垒程度。任何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当然要寻求产品进入容易,贸易壁垒最低的国家与地区。文化产品往往会涉及意识形态、政党关系、、民族观念,会遇到比一般日用商品多得多的禁忌与壁垒。因此,文化产品贸易比较自由的地区,才可以作为主要的目标市场。

4.其它因素

还有一些因素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出口的目标市场选择。比如:目标市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目标市场中华人的处境与地位、目标市场的地区安全形势等。全球经贸往来必然促进文化交流,进而推动文化贸易,一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经贸关系越密切,则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越大。同时,那些对华人移民比较开放,华人新移民增长快速的国家与地区,往往对中国文化产品有更多的需求。而目标市场的地区安全形势则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中国文化产业企业是否愿意提供相关产品到这些国家或地区。

三、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市场拓展目标市场级别评价

1.指标选择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选取八个主要指标来对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市场拓展的目标市场进行级别评价:(1)中国传统文化对目标市场所在区域的影响程度;(2)华人华侨数量;(3)华人的处境与地位;(4)目标市场所在地区的富裕程度;(5)目标市场所在地区的经济自由度;(6)目标市场所在地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7)目标市场所在地区安全形势;(8)中国文化产品与目标市场文化产品差异性。其中:指标(1)用来说明中国文化产品在目标市场的折扣水平,目标市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深,则折扣度越低,中国文化产品在这些地区就越有市场。指标(2)至(3)用来描述海外华人形成的文化依赖水平,目标市场华人华侨数量越多地位越高则对中国文化依赖水平越高,中国文化产品在这些地区市场就越大。指标(4)至(6)用来描述目标市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水平,目标市场地区越富裕、经济自由度越高、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越密切则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大。指标(7)至(8)用来描述中国文化产品企业的供给意愿与能力,目标市场越安全则中国文化企业越愿意提供相关产品,而中国文化企业越能生产与目标市场差异性较大的产品,则目标市场人们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量也越大。

2.目标市场级别评价

根据以上指标,综合相关分析,我们得到下面目标市场级别评价表:

说明:Ⅰ、表中部分评价为主观判断,难免出现偏差,所得结论仅供参考。Ⅱ、其中大多数欧洲国家如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在17世纪前曾受到中国文化的传统较大影响,但在欧洲工业革命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变小。Ⅲ、为2004年及以后数据,其中有部分国家的华人数量包括华裔混血儿(第一代)。Ⅳ、以2006年的人均GDP为依据,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为“富裕”、5,000~10,000美元为“较富裕”、3,000~5,000美元为“中等”、3,000美元以下为“贫穷”。Ⅴ、以美国传统基金会与华尔街日报联合于2007年1月30日公布的“2007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见)。

[参考文献]

[1]Ulrike Mayrhofer,“International Market Entry: Does the HomeCountry Affect Entry-Mode Decisions?”[J].Journal ofInternational Marketing Vol.12, No.4, 2004.

[2]Beliz Ozorhon and Irem Dikmen and M. Talat Birgonul. Case-Based Reasoning Model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 Selection,[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September, 2006.

[3]Harry Hillman Chartrand. International Cultural Affairs: AFourteen Country Survey[J].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Society, Vol.22, No.2, 1992.

[4]宋承敏.我国文化产业如何走出去[J].国际经贸导刊,2006,(17):26-27.

[5]杨京英,王金萍.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文化产品进出口统计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7,(1):27-31.

The Ranks Assess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Target Markets of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Zeng Xiangyan1,2,Zhang Ying2

(1.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 China)

第4篇

关键词:文化生态;文化软实力;走出去

一、文化生态视域下中国英语的使命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强调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生态学产生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与文化嫁接的一个新概念。文化生态化是指在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中,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一切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在继承与发扬本土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在不断吸收其他国家文化的精髓,从而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呈现出和谐发展与大繁荣的景象。那么文化的发展必然会推进其载体――语言的不断丰富与创新。中国英语的出现恰恰反映出世界文化生态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中国英语彰显语言跨文化交际的魅力,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底蕴,赋予了语言的创新性,它肩负着能够让中国文化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让世界来恰当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困境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政府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与文化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它也是国家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伟大战略。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政府近年来建设中国文化的突出主题。面对文化生态发展时代,全球文化生态链需要中国文化元素。然而与现代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文化“走出去”依然任重道远,需要解决文化输入内容单一、方式陈旧、文化认可度低等问题。

1.文化输出内容单一

一提起中国文化,大多数外国人会想到中国茶文化、中国武术文化、中国京剧文化、中国丝绸文化、中国瓷器文化等。国际友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中国传统文化输出层面。但对于中国文化其他方面了解不够。比如:中国高等学府、大众传媒作品、当代文学作品、高精端产业等。

2.文化输出方式单调

在国际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今天,各国争先抢占国际文化市场,进而拉动国内经济、文化大幅提升。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品占国际文化市场份额较小,出现文化贸易逆差。而我国文化输入方式多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等,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不相符合,也与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3.文化认可度单一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与思维认识的差异,传统文化的普世性和审美性容易走进西方社会,在文化输出中占有主体地位。但对中国文化输出中带有政府背景和宣传色彩的文化充满警惕与排斥,致使严重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对策思考

1.丰富中国文化输出内容

在文化输出过程中,除了要进一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要加大对中国现代、当代优秀文学文化作品的宣传与输出。充分发挥中国英语这一强有力的语言工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核心价值理念。

2.优化中国文化输出路径

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产业的先进做法,壮大中国文化产业,抢占国际文化市场的先机,扭转文化贸易逆差。比如:创造电视文化节目品牌,发展中国文化。《舌尖上的中国》颇受大众欢迎,建议此栏目面向海外,配合中国英语的翻译,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3.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可接受度

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重要窗口是宣传资料、政府工作报告等。充分发挥翻译活动的作用,增加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度。

参考文献:

[1]任成金.中国文化走出的历史借鉴与现实选择[J].中州学刊,2015.

[2]任东升,马婷.汉语经典翻译中国英语的文化主体地位[J]. 当代外语研究,2014.

第5篇

本文作者:潘红丽 禹秀玲 单位: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陕西科技大学外国语与传播学院

众所周知,语言作为特定思维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生长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中,文化的主导意识形态一定是靠其所使用的语言来构成并起作用的。萨皮尔说:“语言是人类精神所开创的最有意义、最伟大的事业———一个完成的形式,可以表达一切可以交流的经验。这个形式可以受到个人无穷的改变,而不丧失它的清晰轮廓……”所以语言与文化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语言习得的过程也就是文化习得的过程,而我们的大学外语教育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今,我国大学外语教育体系基本完备,学生掌握英语的能力和水平也在总体上大幅提升。同时,伴随英语的学习而习得的欧美特别是美国文化也如潜流一样影响甚至塑造了当今几乎一代人。他们从穿着打扮、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甚至价值观念都无不“欧化”、“美化”。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偏向强调如何移入英美文化而总有意无意淡化或忽略了对母语文化的重视,于是,就本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而言,学生们掌握的程度就大打折扣了。据载,有大学生在翻译考试时竟不知道中国“抗战”是和谁打仗,还将“抗战”一词译为“againstwar”,“anti-war”等。这种因缺乏基本历史知识而出现的翻译笑话应该引起我们对大学外语教育的反思。反思中国文化在大学外语及对外汉语教学中双重缺席的尴尬,我们或许能从对外学科教育本身找到造成上述现象的一些原因。虽然在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修订、沿革中,我们也提出了“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要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的要求,但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在片面追求四、六、八级过关率的思想驱动下,课堂上训练学生的主要是应试技能;而他们进行科研时,发表的论文和专著几乎全是有关如何提高学生应试技能的内容。至于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似乎早成为了明日黄花而无人问津。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虽然“‘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修订者也以引导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向‘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主导教学法体系前进为己任”,但这种教学法“事实上仍未成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主流教学法。”因此,“目前,‘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路子还只是一种假设,有待于理论上的论证和教学实践的检验。”而实际教学中,“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很少直呼文化,而大多谨慎地称之为‘文化背景知识’。”于是,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变得呼之不出、羞羞答答、至多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了!因此,中国文化的地位在对外学科教育中变得也岌岌可危,而我们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也现实地凸显出来。

文化因素向来是综合国力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自哈佛大学JosephS.Nye教授在1990年提出将硬实力和软实力作为衡量一国实力的标准以来,早期强调军事力量的国家实力的概念已发生转向,科学技术、教育和经济增长诸因素变得更加重要。2002年1月,美国学者ClarkS.Judge又提出“文化实力”的概念,他认为:“……美国实力的第四项内容不断显现……这项令人捉摸不定的内容,就是美国的文化实力。”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党对文化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有着自己的深刻揭示和判断。在十四大指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这一论述是对以科学技术为重要内容的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的初步认识。而在十五大上,更直接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其后,在2001年全国第七次文代会上,明确将文化实力纳入综合国力之中,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党的十七大上,提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纵观以上论述,贯穿始终的便是对文化软实力及其具体表现的一再强调。也正据此,我们党才理性把握、自觉应对世界大势,并确立了当代中国提升综合国力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因为对外学科教育对于国家文化安全、文化软实力乃至综合国力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我们应改变目前中国文化在大学外语及对外汉语教学中双重缺席的尴尬状况,针对性地要做两件事,一是在大学外语教育中突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对学生教授西方文化的同时要着力强调坚守中国文化阵地;二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向外籍学生突出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有意识进行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传播。也就是说,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必须在教育中以坚守、传播中国文化为基点。当然,要做到对中国文化的坚守与传播,对外学科教育工作者也应对自身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外语知识、过硬的语言运用技能,还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高品位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教师们只有先做好学生角色,加强自身学习,熟知中国文化,才能做好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起坚守与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也就是说,要将《课程教学要求》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提出的加强中国文化修养的要求以及为推广汉语文化而在全球建立孔子学院的初衷落到实处,并“不断锤炼自己应有的文化智慧,砥砺不可或缺的文化洞察力,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化胸襟、提升文化品格,要重返历史深度、持续提高学养。”只有这样,包括大学外语及对外汉语在内的对外学科的教育才能在《要求》和《标准》的指导、教师们的教育以及学生们的实践中逐渐摆脱中国文化双重缺席的尴尬,文化安全也才能摆脱面临的危险,而对外学科教育也才能在为增强文化实力以至提升综合国力方面贡献一份力量。

第6篇

【关键词】国学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97-01

一、国学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水融的关系①。众所周知,学习一门外语不可能脱离目的语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和社会土壤。但源语文化,也就是中国传统国学文化对外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却一直未引起教学双方的足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处于“失语”的弱势地位。这一现象背离了外语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中国融入世界和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大背景下,外语教学不仅要让学习者掌握一门了解外部世界的工具,而且还负有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双方的国学文化修养,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而且是向世界传播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需要②。同时,这种辩证的语言文化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了解和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地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瑰丽多姿。

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现实是,目的语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单一的西方文化的输入。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用英语表达或阐释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事物、现象或观念的能力极其欠缺,从而直接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的大学外语教学不应当仅仅止步于对西方语言文化的单向输入,而是应当将其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和土壤,在承担起学习和引进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担负起向世界传播和输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能够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

二、国学文化的教学现状

高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培养大学生使用外语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也充分意识到了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的现实是,母语文化即中国传统国学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的严重问题。教学过程中片面单纯地以西方文化的单向输入为主。高校外语教材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微乎其微,不仅学生使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事物、现象或观念的能力极其欠缺,就连很多教师对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未给予充分重视。很多专业没有开设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甚至在很多高校连最基本的大学语文课程也给取消了。中国文化处于“失声”的弱势地位③。

而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重要现实是,学习者是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和氛围中,必须首先要熟悉和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努力培养用外语表达自己母语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目的语文化,强化自己的跨文化学习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刘润清曾经说过:“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④”

三、国学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的施教者和组织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外语教学承担着向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应当伴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和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国人所使用的英语应当体现中国的文化,而不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大学外语教学绝不能成为只偏重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教学,而应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输出的一个重要平台。王宗炎曾经指出:“跨文化交际是双方的交流,而不是单方面向一方面学习。⑤”而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外语教学中,可以使学生通过对两种文化的比较,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笔者认为,将国学文化融入大学外语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

1)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将文化对比和文化多样性体现在外语教学中。

大学外语教学应当改变目的语文化单项输入的现状,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和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学习具体层面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2)在教材设计中体现对外文化交流的主题,积极主动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大学外语教材应当适当强化中国文化元素,改变目的语文化一家独大的强势地位。例如,可以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将其与中国文化作一对比,或者将经典的英译中国文化篇章编入教材,或者在课后作业中布置有关英译中国文化的作业,推荐学生阅读经典的英译中国文化读本,以强化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和交流。

3)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化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识。

可以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经典导读、中西方文化对比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提升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加强高校外语教师的中国国学文化素养。

高校外语教师不仅是外语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是提升学生国学文化素养的重要引导者。因此,提升教师本身的国学文化素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观摩和交流等方式,多渠道拓宽高校外语教师的国学文化学习途径。

5)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外语表达能力纳入测试环节。

在测试环节强化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考核,是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国学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阅读、翻译、写作等形式,将对中国文化元素外语表达和认知能力的考查融入其中。

6)通过第二课堂和选修课等方式,为学生拓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

外语教师可以和汉语言文化等专业的教师开展多渠道合作,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文化的英译读本,或推荐相关题材的电影等方式,多渠道拓宽学生跨文化学习途径。

总之,大学外语教学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教学中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增强学生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学业考核等多方面强化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 论文化与文化自觉 [M] 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

[3]许朝阳 大学英语教学导入中国文化的构想 [J] 河北学刊 2009

[4]刘润清 论大学外语教学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1

[5]王宗炎 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第7篇

【关键词】影视艺术作品 文化软实力 传播

“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影视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担当着贯彻并传播政治价值观、记录并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角色,是“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支点。

一、影视艺术作品创作传播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做后盾,也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做保障。影视艺术作品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影视艺术发展直接关系到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一)影视艺术作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视艺术作品对文化的传播、国家意志的传达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塑造民众的精神品格、提高文化素质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影视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信息不仅遍及到社会各个阶层,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一些体现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情感的影视作品在感化、陶冶、激励观众的同时,也体现出我国影视艺术的影响力。而一些在文化消费领域具有娱乐因素的大众影视艺术作品因其所具有的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对于加强文化的吸引力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经过改进引导方式、调节引导方向,我国的影视艺术作品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文化理念,扩大了世界影响力,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影视艺术作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影视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更宣扬了传统精神文化。影视艺术作品通过塑造的影像使观众形成对国家形象的积极认识,以最直接的方式使观众对一个国家形成直观的认识。以韩国为例,其不断地以影视的方式向亚洲乃至全球输出本国的文化产品,不仅在经济上受益,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宣扬了其民族文化,使外界对其有了更深的了解。处在文化发展前沿的美国,更是通过影视艺术作品向全世界推广代表美国文化的美国精神和美国梦。

二、影视艺术作品传播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策略

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化都拥有让世界了解和接受自身的权利和机会。因此,为更好地宣传我国传统文化、塑造国际形象,我国的影视艺术作品要学会用国际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角度,塑造中国形象。

(一)对内增强文化自主创新能力,用优秀的影视作品展示国家形象

随着中国的发展,我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发重要。因此,要更大范围地宣扬中国文化,中国的影视艺术作品就要面向世界突出中国文化特色。而由于包括文化差异在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的中国影视作品不能被海外观众所理解,因此不能占据更多的海外市场,这就使通过影视文化作品宣扬中国文化的道路受阻。中国影视艺术作品在走向世界的同时还要坚持中国立场,这就要求影视作品遵循国外的认知模式,用全球化的传播理念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二)对外制定适当贸易保护政策,开展多方位海外推广营销策略

经济发展较快或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并把发展文化产业当做重要途径。美国把文化产业视为支柱产业之一,其影视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以影视为主的文化产业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更大大提高了其软实力的渗透力。影视艺术作品要得到世界市场的认可,就要依靠营销策略。而中国的传播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对外营销产业链,因而导致我国对外传播业发展滞后。因此,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对外传播事业,并制作一批真实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影视艺术作品,打入国际市场。让国外的观众通过这些影视作品了解、认识中国现状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而消除文化隔阂,促进文化交流。因此,中国的影视艺术作品要进入国际市场,加强海外销售是前提。此外,我们还要和一些成熟的影视机构合作生产影视艺术作品,以提高我国影视艺术作品的竞争力,争取更大的海外市场。

结语

中国的强大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中华文化的兴盛离不开影视传媒的支撑。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影视艺术作品要从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为国内乃至国外的观众塑造崭新的、积极的中国面貌,让世人更了解中国的现状,进而增强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影视生产的硬件有了大大的提高。相比之下,软实力不论是从认识还是实践方面说都应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影视艺术作品,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应该以提高国家影响力为目标,让全世界的观众通过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领略当今中国的精神风貌,接受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课题名称“影视艺术视角下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13C016)

参考文献:

[1]刘舸.软实力的提升与中国对外文化传播[J].求索,2010(5).

[2]邵培仁,潘祥辉.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3]刘乃歌.跨文化传播与国家软实力提升[J].社会科学辑刊,2011(1).

[4]冯春久,谷桂林.大众传媒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过程中的传播策略[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12).

第8篇

关键词:文化;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在我们生活中似乎是一个非常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词语,随着文化建设的开展,这个词语被更多的人所关注。说到熟悉,是因为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数出各种的文化现象;说到陌生,是因为把文化和软实力相结合才出现的新生事物,随着这个概念在我国的提出,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和震撼,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关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可算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特质和风貌。首先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更为显著,例如:诸子百家、四大发明、琴棋书画、汉字、诗词和中医等等。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国际化,对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都对中国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其次是中国的文化外交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就开始提倡“文化天下”的文化外交思想,到我国成立后,从“和平共处”、“和平与发展”、“和而不同”到“和谐世界”,中国的“和合”文化影响深远,都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最后是独特的文化产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市场在“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指引下,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还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文化建设成为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看到我国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我国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还不相称,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一)从国内方面来看

1、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目前,有不少的年轻人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对于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等缺少敬意和实践,社会道德水准也是大面积滑坡。还有那些以琴棋书画为代表的文化瑰宝,有些人更是望而却步,完全失去了兴趣。此外,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缺乏辨识能力,往往习惯于关注那些关于宫廷生活、算命的事情,致使在一些古代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不少与历史不符的内容。

2、文化成了经济的附庸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系列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等花样的词语繁多,甚至成为了一些地方的争抢目标。人们更加重视经济利益,使利润成了评价文化的价值尺度,那些关于文化对社会成员的人格塑造、文化的长远社会效益却遭到了漠视和忽略。长此以往下去,人们只是关心个人的经济利益,使整个民族的价值体系简单化和商业化。

(二)从国际方面来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交流的加强,使各种各样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

     1、首先是以欧美西方文化的冲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比如快餐文化,从西方快餐行业的流入中国到现在为止,这些行业都在我国蓬勃发展着,人们似乎更加喜欢这种快餐文化,可是有谁又会想到在你享受这种服务的同时,它对我国文化的打击有多大呢?还有就是现在流行的电子产品,国外的手机、电脑、电视等等,都蜂拥而至,冲击着国内的消费市场,人们往往倾向选择国外的产品,认为那是一种时尚和地位的象征。这样一来,使国货的市场更加缩小,从根本上就否定了它们的价值。

     2、其次是日韩文化的冲击。现在只要一说到日韩,大家就会想到一些影视作品、歌曲、服饰等等。此外与之相称的饮食、生活习惯等也传入国内,成为中国大众相互谈论的热点。甚至是有些东西只要冠上日韩品牌就会销量大增,深受人们的喜爱。

     3、最后就是关于节日。以清明、端午、七夕等节庆为代表的民情风俗不甚了然,人们盲目地沉溺于以圣诞节、情人节等为代表的西方时尚文化和习俗。也许这些一部分是出于商家的心机,通过节日来带动消费和创造利润,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中国传统习俗的冷漠,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缺失。

如今,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面对国际竞争和国内出现的种种弊端情况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刻不容缓,只有发展文化软实力才会占领有利地位。因此,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 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1、提升文化的凝聚力。我国是人口大国,我们要拥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这也就是现如今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才会凝聚成社会共识,表现出文化发展最主要的民族凝聚力,所以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任务。

2、提升文化的吸引力。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展示出该国家或是该民族特色的文化吸引力。这是因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通过依附在语言和其他载体上,逐渐凝固和演化成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这种文化环境引导她的国民的行为,达到协调整合社会的作用,并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提升文化的普及力。也就是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广大。我们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有意识地引导广大民众喜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最终使其成为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灵深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有意识的加强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学习力度,在教学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开展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活动,使他们自觉愿意接受和欣赏。

(二) 振兴中国文化产业

就目前形势来看,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特征,我们要找准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满足人民对文化的要求,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我国文化 产业。首先我们要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文化产业的管理办法,尽量减少政策办法中不足的地方。其次是深化和完善文化产业的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文化自己的道路。最后就是加大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设立规范化的文化产业组织,政府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支持。

(三) 加强文化传播和交流

    关于文化传播和交流,首先可以想到的就是文化外交,在国际交往中,文化往往能够起到政治和经济难以达到的作用。所以文化外交在国际中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我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对外传播策略,扩大其在国际传播中的份额,使其他国家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进而了解中国;促进汉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世界对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认同,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全力打造中国品牌的文化,创造出一批原创性比较强的文化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总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努力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重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刘莲香.关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学术论坛,2008,(12).

贾海涛.试析文化然实力的几点思考.岭南学刊,2008,(02).

 王克群,卢纪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1,(06).

第9篇

一、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现状及基本职能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国设在境外的文化交流机构。建设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树立国家形象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一种手段。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立,也弥补了以往文化团组出行访问时间短的不足,提高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对建设和发展稳定的对外关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1988年,中国在毛里求斯和贝宁设立了第一批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14年6月,我国已建成覆盖五大洲,包括毛里求斯、贝宁、埃及、法国、马耳他、韩国、德国、日本、蒙古、俄罗斯、泰国、西班牙、墨西哥、尼日利亚、澳大利亚、丹麦在内的16个中国文化中心。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在“优质、普及、友好、合作”的宗旨下,以专业的水准,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文化活动,并与当地机构建立起伙伴关系,促进了双边文化交流,增进了相互理解,巩固发展了中外友好合作关系。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主要发挥三大职能。一是组织职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作为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中,通过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汉语教学、文体比赛、艺术节等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二是培训职能。通过与国内外文化机构合作,利用中国文化中心的教学资源及远程教育平台,面向驻在国人民开展包括汉语学习、手工制作、武术教学等在内的多种培训项目,以满足驻在国人民的文化需求,并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进两国人民感情。三是信息服务职能。通过图书馆等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对外开放,使驻在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及价值观。

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面对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日趋激烈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利用自身文化信息资源与技术优势,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学习和交流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向驻在国人民推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蓬勃发展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在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其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发展的阶段,还有许多不足和困难。

第一,经费不足,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我们不妨对设在巴黎的中国文化中心和日本文化会馆进行比较,日方在其文化会馆的资金投入是中国文化中心的10倍,其展厅设施也足以与博物馆媲美,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方面较之中国文化中心都更胜一筹,更具吸引力。投入不足、经费有限是目前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普遍面临的一个发展瓶颈。政府财政投入有限,也没有形成吸纳民间投资的有效渠道,对社会资源整合不足,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第二,人员缺乏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起步较晚,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渠道狭窄,加之受经费不足的限制,造成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人员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如图书馆建设,目前普遍面临着文献资源数量不足、针对性不强、更新速度较慢、新媒体资源使用率低、科技含量低、数字图书馆建设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第三,成效不足,对驻在国缺乏了解。目前在海外的中国文化中心普遍开设时间不长,对驻在国的社会风俗、历史文化、宗教传统等缺乏调研和了解,常常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时继续沿用国内的思维方式和组织方式,在文化表现形式上往往难以满足驻在国人民的需求,致使一些文化交流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以在贝宁的汉语教学为例,由于采用的是为法国人编写的教材,缺乏针对性,其中很多内容不适合物质生活相对贫困的贝宁人民,因缺乏切身体会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学员的汉语学习热情。

第四,分布不均,中国文化中心有待在更多国家得到推广。目前,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主要分布在欧、亚、非三大洲,大多设在发展中国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作为中国设在境外的文化交流机构,应科学规划,抓重点文化中心的建设,然后以点带面。在分布上,应在考虑不同国家人口、区位、宗教、国情社情政情的基础上谋求布局均衡,形成中华文化传播渠道的网络。

三、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思考和建议

1.拓宽投资渠道,吸纳民间资本。可以采取与驻在国相关文化机构合作的方式,举办一些赢利性的文化活动。这样既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又可以激励中国文化中心不断提高活动质量。还可以积极吸收民间资本与社会力量参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可以通过与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广泛合作,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还可以展开省部对口合作,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与省级或市级文化部门开展对口合作,共同出资,优势互补,共同组织文化交流活动。这种形式的合作不仅可以扩大合作省份在海外的知名度,获得更多的投资和旅游收入,同时也拓展了中国文化中心的资金来源和人员、技术支持,实现双赢。

2.提高驻外人员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员方面,尤其是在师资方面,除国家公派的师资之外,还可吸纳驻在国的汉语老师或曾在中国学习中文的当地人,方便其使用当地语言与当地人民更好地沟通交流,以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也可吸纳中国文化中心的优秀学员成为工作人员,这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当地民众的关注度。同时,国内在选拔驻外人员的过程中,要注重考察其对当地社会风俗、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的了解情况。在中国文化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图书馆的建设。要加强图书馆文献管理及文献资源建设,丰富图书数量,提高图书质量,优化文献结构,增加适合国外汉语初学者的内容简单生动或有中外双语对照的图书,多一些反映中国当代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和价值观的书。同时,要加强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和影片放映馆的建设,及时更新网络资源和视频资源,使更多的人能在更大范围内对中国的时事政治、经济建设成就、文化艺术成就、科学技术成就和社会生活有更深的了解,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第10篇

这两年,在电视上讲《论语》的于丹火了,不过争议也如影随形。尤其值得玩味的是,备受争议的不仅仅是于丹本人,更有《论语》本身的价值。有人强调,以《论语)为发端的儒学――进一步则是以儒学为重要代表的国学和以国学为核心价值的中国文化,是“一项更适合人类进化的文化选择”,被种种矛盾所困扰的现代社会,应该重新接受儒家文化的启蒙,重新发现孔子的价值。但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要承接和发展现代文明,

“孔子的思想枷锁必须被打破”,并称儒家只是麻痹精神的“可卡因和”。如此背景下,小到对儒学、对读经,大到对国学热、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掘,有人拼命添柴加火,有人则不遗余力地大泼冷水。

诸多事件表明,与一些文化大国国民对自身文化普遍较为自信的心态不同,中国人对自身的传统文化充满了困惑、疑虑和争执。这种矛盾心态还表现在很多方面:一部分人对传统敝帚自珍,连风水术甚至女娲补天的传说都要“申遗”;另一部分人却似乎对传统有着切齿之恨,连中医都想“取消”。一方面,随着商业开发,某些城市内的老地名不断被湮没,许多企业、小区、楼盘特别偏爱让人不知所云的洋名;另一方面,改回古时名称又成为一种城市时尚。

如此种种,可以说中国人既怀疑中国文化的现实功用,又担心其被侵袭、被西化:既抱着对传统的自信和优越感不放,又缺乏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这或许可以称之为“文化态度的分裂”。

中国人正在“香蕉化”吗由于对中国文化的怀疑主义盛行,很多人不知不觉问形成了对中国文化的抵触心态,进而将亲近感只给予了外来文化。

对此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是“中国人的香蕉化”――即在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之下,除了皮肤是黄色的之外,内心和本质上都已经成为“白色”了。如果一个华人生在西方长在西方,

“香蕉化”并不令人意外:而如果在中国本土也出现这样的现象,显然很令人难堪。然而,观察周围,中国本土上某些人出现“香蕉化”的苗头,的确已是不争的事实。

“文化认同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身份认同之一,如果我们丧失了自己的文化,我们将成为生活在自己土地上的文化难民,这比由于战争等原因而被迫离开自己的故土,成为政治难民更可怕。从文化上被除根很可能是人类命运最悲惨的事情。”这是印度一位国会议员对本土文化式微的反思。的确如此,正所谓“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在一个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经济国界“日渐被抹去,

”文化国界”愈发显得重要。文化不仅是要民族自立和存续的灵魂,同时也是决定一个社会能否有序运行的“软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状态,引领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方向。在对本土文化反思的同时,一定不能让太多人失去归属感,沦为中国本土的“香蕉人”。

文化困窘,源自一种深远的历史焦虑

中国人本土的“香蕉化”倾向,显现出中国文化的深度困窘。不过,这种深度困窘并不是一种新的文化病症。恰如梁思成先生曾经总结的那样:“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屡战屡败,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对于一切国粹都失去了信心。他们的审美标准全被搅乱了,古老的被抛弃了,对于新的即西方的,却茫然无所知。”

可以说,围绕中国文化的“拔河”从那时起便已全面展开,而随着这3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0以后,这一现象表现得更加突出。从根源上说,这是一种深远的历史忧虑。其实,导致彼时的中国落后而被列强肆意的罪魁祸首是谁,很难清晰指出――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应该承担一定责任,然而将责任全部归咎于此也是不妥当的。

除历史焦虑之外,也有现实困惑。中国文化被怀疑达百年之久,也与西方文化挟经济实力而形成的强大传播能力有关。在资本、技术、军事力量、科学知识和商业逻辑的助推下,西方一些媒体的文化促销手段愈发高明,“软实力”不断膨胀,其语言、信仰、价值观、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也得以广泛传播,形成了不可忽视的文化霸权。

通过改良中国文化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当前似乎需要一次全面的改造、包装和推销。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更多的中国人真正爱上自己的文化,以自己的文化为骄傲,并主动保护自己的文化:同时也要努力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国门,吸引更多的“粉丝”。惟有如此,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第11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孔子学院;发展;汉语教学

历史证明,国强语盛。任何一个在世界上享有重要地位的国家,其语言必然被很多外国人学习,一个国家对外语言教学的情况,反映着该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也应当与经济的发展一样要做出“国际大循环”的构想与推广与传播的发展战略。

一.汉语推广的背景。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文明社会对话交流的主要工具。各国与中国正在展开越来越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汉语作为了解中国的重要工具和文化载体,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等组织的重视,不断增长的汉语需求迫切要求中国加强汉语推广,以提供足够的汉语教育服务产品。

二.汉语国际推广的意义。有关数字表明,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热席卷全球,需求强劲。通过汉语的国际推广,使汉语逐步成为强势语言,被政府纳入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发展规划。首先,从学习汉语的人数上看,根据国家汉办统计,现在国外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如在东南亚各国,开设汉语的大学有102所,中小学2500所,各类社会培训机构达500多所。

三.孔子学院扮演的重要角色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语言的推广,对如何推广本民族语言,各国都积累了很多经验。国际上现有很多专门的、成功的语言推广机构,如英国的文化委员会、法国的法语联盟、德国的歌德学院等都是非常重要和卓有成效的语言推广机构,它们在推广本国语言和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孔子学院正是在这一需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孔子学院的不断完善。孔子学院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赢利性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在初期时候的建设特点主要是建设速度快,分布区域广,布点有侧重,以与国外的高校合作为主。而国外的承建者主要是专门的汉语教学与文化推广机构,当地的中小学,中国文化研究机构,商务机构。孔子学院的命名,应该尽量考虑大家对孔子和儒学的不同理解与习惯,避免过度宣传。

(二)多样化的课堂模式。除了课堂教学,孔子学院还建设了网络孔子学院和广播孔子学院,它们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网络孔子学院面向全球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教师,提供在线课程、教学资源等多项功能。一门"中国文化"是无法涵盖初中高级各阶段文化教学和中国文化诸多内容的。尤其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等内容的课程,如孔子的思想、中国哲学、中国宗教等课是欠缺的。实际上,外国人很希望了解中国儒学、道教、佛教和中国独特的价值观。在中国文化方面应该再有一些精品课程的推出。

(三)中国文化的传播。孔子学院在所在大学和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展示了中国文化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文化艺术感染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使国外社会各阶层都能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文化的传播是不容忽视的,语言与文化史息息相关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只有很好的了解中国文化才能讲汉语讲得地道。并且汉语中很多用法都跟文化相关。如果没有文化背景的话就很难理解一句话的意思。

四.汉语师资的培养。根据社会语言研究,语言传播政策作为学术开展的一个新的方面。语言传播需要培养各个层次的汉语教师作为传播者。据目前来看国内,国家汉办每年都会有海外教师培训以及志愿者培训。但是有的数据表明汉语教师还是存在缺口。在海外汉学家就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

(一)海外汉学家的重要角色。很多报道都指出目前海外汉语教学的主力军是汉学家。他们是国外有关中国哲学思想、历史、宗教、文学、艺术等研究和传播领域的最活跃的专家,现在就汉学家如何传播中国文化和如何培养中青年汉学家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加强汉学家与国内文史哲学家和当代中国研究专家的联系,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提高,共同研究中国文化传播的各方面问题。其次,可以实行课题培养计划。由国家汉办和各大学资助课题研究,内容围绕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来确定。例如,如何编订国别化的孔子学院《论语》教材就需要汉学家的工作。

(二)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训。汉语师资与汉语教学供需矛盾相当突出。相对于国外汉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和学习汉语人数的急剧增加,专业师资的严重匮乏成为汉语教育机构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成为制约海外汉语教学发展的瓶颈。2000年2月,泰国副总理披猜访华时曾向中方提出,希望中方能帮助培训泰国430所中小学汉语师资。韩国印尼、老挝、越南等国家的教育部门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鉴于此,孔子学院项目的提出与建设必将成为突破汉语推广海外机构设置不健全制约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平台。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专业也就是顺应汉语国际推广所产生的,对外汉语教师就要有深厚的汉语功底。汉语国家推广是一个刚起步的事项,国家的政策需要完善,教师自身也要在教学法,自我提升上下功夫。只有社会各个方面都作出自己的努力,汉语的发展才会更快更好,国家的软实力才会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潘文国,《汉语国际推广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12篇

[关键词)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精神支柱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1)05-0022-03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硬实力”(经济实力)获得了极大发展,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硬实力的增长不等于文明的复兴,要转变为文明的复兴,还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所谓文明的复兴就是“软实力”的增长。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将“软实力”称为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具有一种让别的国家不由自主跟随你的吸引力。综观世界历史,曾经拥有坚船利炮的国家不计其数,但其社会发展模式长期被他者普遍效仿的国家少之又少,其间的奥秘在“软”不在“硬”,正如老子所言“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一个民族的基业常青之“道”就在于能否真正建构起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截至今天,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完全接受西方模式,但经济实力又迅猛增长且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大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只把中国当成一个可以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市场,既未深入了解也不完全认同中国的“软实力”,这就迫使我们要认真思考,当中国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时,我们如何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最近读了云杉同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6、17期)一文,感触颇深。该文的最大特点不仅表现在谋篇布局的均衡对称、逻辑结构的严谨自洽、材料取舍的科学合理、叙议结合的精准得当、语言表述的洗练流畅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该文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紧密联系国内外文化建设历史经验,深入阐述了“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这一困扰我国文化发展的三大核心问题,对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目标、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发展举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仅就该文对“文化自信”问题的相关论述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大力强化文化主体意识是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根本保证

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任何国家要想作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社会实体而长期存在,就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努力建构自身特有的文化结构或精神家园。如果一个国家置身于所谓“国际潮流”之中,完全放弃本国文化的核心话语体系,通过否定自身的历史传统走向,并力图使自己国家从原有的精神文明类型完全彻底地走向另类精神文明类型,那么,它必然会使自己的国民在精神世界走向“无根性”的价值混乱或价值空场,进而患上精神分裂症,最终在国际文化滚滚红尘的冲击下,大大降低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乃至瓦解民族意志,迷失自我,自交城池,成为国际文化斗争的牺牲品。国际权力政治学奠基人摩根索对此曾作过精辟老道的分析。他指出:“一国政府,如果其外交政策符合学者的研究结论和民众的道德标准,就会得到无可估量的好处。如果敌国未能选中如此具有号召力的目标,或未能使所选目标看来似有号召力,它就只能甘拜下风。”为此,摩根索还通过大量生动例证深入分析了近现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各帝国主义国家是如何通过坚强有力的文化建构过程和卓有成效的文化宣传而走向成功的。实际上,摩根索的祖国――美国就是文化成功建构和有效宣传的范例,美国社会将体现《圣经》精神的基督教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提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与社会的公共利益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每个国家成员社会化过程的“路标”,从而起到了加强美国社会凝聚力、促进国家整体稳定、展示美国国际形象的积极作用。

云杉同志结合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问题,在其《文化自信》一文的开篇部分对上述问题同样作出了深刻分析。他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这启示我们,在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精神,惟其如此,才能不断克服近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历史所造成的长期萦绕在国人心中的文化自卑意识,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进而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取得最终成功。

二、用包容并存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竞争是实现中国文化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强调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精神的极端重要性,是否就意味着在一个国家内部或国际社会异质性文化之间只能去进行激烈斗争而无法和平共处?答案是否定的。相反,在全球化的今天,异质性文化体系之间只有和平共处,才能保证不同国家之间、国家内部不同阶层或阶级之间文化利益的最大化。改革开放后,伴随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也随之分化重组,从而使得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成为当前社会生活的突出特点。反映在文化建设领域就是多元异质型文化要素的不断扩张,包括各种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激烈冲突、各种群体的蓬勃壮大、不同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各种外来文化的矛盾斗争等。应该说,多元异质型文化的存在有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各种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理解,有利于反对和抵制不同民族文化霸权主义思想的扩张。因为一个社会的文化同质性太强,其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必然降低。反之,一个多元异质型文化并存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不同文化群落各领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思想创造活力的社会。但我们也要看到,多元异质型文化并存的社会也是一个容易引发价值标准混乱、社会矛盾频发的社会。

如何在人们价值取向复杂多样、社会文化多元歧异的情况下,有效整合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资源?云杉同志在其《文化自信》一文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部分对上述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他认为,首先,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它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根本,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其次,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

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再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我们应当礼敬自豪地对待。最后,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我们要用开放包容的胸怀、辩证取舍的态度、转化再造的方式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广泛吸纳、融汇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质言之,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用党和国家的一元指导思想来引领多元文化思潮,但在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作用的同时,更要尊重文化的多样和差异,并用这种多样和差异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因为任何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体系必定是能够真正应对不同文化观念的挑战,并在同它们的相互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文化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且必须是能够经受各种文化体系的挑战,并在多元文化思潮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文化体系。

三、着眼未来的长远发展是激发中国文化持续进步的动力之源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曾对世界各国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人类历史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世界精神”作过深入研究。他认为,景象万千、事态纷纭的世界历史文化就是世界精神不断取得自由的过程,世界精神作为一种普遍性原则,它主要通过各国历史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来表现自己。当一个民族在其宏伟的文化业绩中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时,就像“凤凰涅”一样,在劫灰余烬中再度脱胎出神采飞扬、光华四射、更为纯粹的民族精神,这种新的民族精神将为下一个更加伟大的民族所据有,每一种特殊形态的民族精神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消亡时,都将转化为普遍的世界精神的一部分。黑格尔的上述主张表明,如果一个民族只是留给后代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没有在他们身上培养出一种主动成为世界历史运动主体的崇高精神追求,没有培养出有抱负、有理想、有作为、有道德担当和行动勇气的伟大人格,那么,这个民族就不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去塑造人类生活,更不会遥契天命(世界精神)进而去完成伟大、神圣而光荣的创造世界历史的使命。换言之,中华民族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在主体的精神世界还应拥有引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远大抱负,因为世界精神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只要人类面临的新问题不断出现,就需要更加丰富的文化理念来引导和处理,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应该为丰富和发展这种世界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除了端起于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理念外,在生态失衡和能源短缺已危及人类生存的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不能成为世界精神?在“对抗”与“竞争”的西方价值观已经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不能成为世界精神?

正是基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殷切期冀,云杉同志在其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文化自信”中指出:“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历史的辉煌,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的蓬勃生机,来自于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放眼世界、审视自己、展望未来,世界的变化、中国的进步、人民的伟大创造为我们文化的繁荣兴盛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广阔舞台,当代中国文化正展示出令人振奋、再现辉煌的良好势头。”。他还进一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全面检审,认为我们只要从世界发展大势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从文化建设自身的良好局面中、从网络化与信息化的潮流趋势中把握我国的文化发展机遇,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引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远大抱负,完成伟大而光荣的创造世界历史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