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西游记续编

西游记续编

时间:2023-05-30 09:13: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西游记续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西游记续编

第1篇

行事乖张的意思是形容做人偏执,不驯服,与众不同。

乖张:怪僻,不讲情理。

拼音:xíngshìguāizhāng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一回:“语言无逊让,情意两乖张。”

白话释义:说话不谦逊,做事不讲情理。

引证解释:近代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之二》:“但假如有谁在北京特地请我吃灰茭,或北京人到南边时请他吃煮白菜,则即使不至于称为‘笨伯’,也未免有些行事乖张罢。”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写作水平低,从本质上说就是写作兴趣丧失造成的。因此,教师必须从日常生活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粗浅体会,现提出供各位同仁指正。

一、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让他们续编故事,则更感兴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最喜欢写想象作文。因为比起写实作文来,想象作文所受限制较少,学生可以更自由地发挥想象。教师可选择一些悬念较强的开头,调动学生续编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是一个人单独编,也可以几个人即兴接编。

我在教学《龙宫索宝》这篇课文时,讲到孙悟空大闹龙宫,终于索到金箍棒,这根神珍铁显出了无比的威力。同学们对《西游记》都相当熟悉,对孙悟空手中的那根变幻莫测的“如意金箍棒”更是羡慕不已。我适时地激发:假如我有一根金箍棒……

老师刚讲完,学生就准备起来:有的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灵机一动,眉飞色舞;有的成竹在胸,奋笔疾书;有的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不一会儿,各种精彩故事纷纷出笼。

故事之一:假如我有一根金箍棒,我就要象孙悟空那样,对它连呼三声“长—长—长—”然后在大陆和台湾之间架起一座虹桥,让满怀思乡之情的台胞,一解相思之苦;让祖国早日统一,人民早日团圆;让隔岸兴叹成为永远的历史!

故事之二:假如我有一根金箍棒,我并不想要它点石成金,而只希望它能点石成草木。我要它把绿色的种子洒向祖国的大西北,让沙漠披上绿装,使沙尘不再肆虐,那“风吹草低现牛羊”不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在

故事之三:假如我有一根金箍棒,我也要象悟空那样,对它连呼三声“长—长—长—”棒的两端,一头连着太空,一头连着地面。我要让人们去太空旅游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就如邻居串门般方便;我还要和同学们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我要证实我心中的一大疑惑:UFO到底是不是谎言?

故事之四:假如我有一根金箍棒,我可在晚上睡觉前,在我们学校周围画一个圈,那么小偷就不敢再近身,我们学校的财物就不会再遗失,也不用老师们再辛辛苦苦地通宵值勤!

同一个话题,在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后,演绎成了一个个富有创新性的各具特色的故事。可见,续编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有效提高作文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心里有话,一写为快

我们在班级里开设了一个实话实说栏目。学生对班级管理有意见,想给老师提建议,与同学之间有摩擦,做错了事不敢当面承认等等,一句话,就是心里有话不吐不快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畅所欲言。这样,以实话实说为中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真诚交流,促进了沟通,使情感更为融洽。另一方面,激起了学生写的欲望,也锻炼了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这些信是学生在感受特别强烈、表达欲望也特别强烈的情况下完成的,一吐为快,一气呵成,因此很多都是内容真实、情感丰富的好文章。

我们班有不少同学把我当成他们最信任的人,有什么心事总喜欢写信告诉我。有一次,一个男同学写信告诉我他心中的秘密,他喜欢上了班上的一名女生,他在信中这样写到:“她是我班最漂亮的女孩,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她都是那么令人钦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我已不知不觉爱上了她。那次她生病住院,同学们都争着要去看她,你让我们抽签决定。当我抽到了‘去’的幸运签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到了医院面对她时,我又说不出话来。当晚,我失眠了,这是十四年来第一次……但是我不敢对她表白,我怕影响两人的成绩,再说,万一被父母知道了,真不知天会塌下来呢?……”感情真挚,一一坦陈。读了他的信后,我对他进行了两小时左右的谈心,我跟他分析了早恋的利弊,还谈到了他的人生、学习目标,以及父母对他的期望,使他理智地走好这段路。

写作是为了表达,用自己的话表达心中的想法,正符合写作的本意。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积累和表达活动进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辅助活动,如“读书小报”展评、生活故事演讲、想象故事比赛、编辑班级文刊等等。我在上学期成立了一个班内的文学社,由同学们自己取名,并在校内定期展出他们的习作。结果,同学们的写作热情提高不少,毕竟在他们这个年龄,能看到自己的习作变成铅字,并上墙展览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

第3篇

【关键词】创设情境;口语交际;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要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终身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能力应从低年级抓起。对低段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大。特别是我所面临的农村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学生见识少,阅读量少,语言积累少,缺乏口语交际的机会和习惯,导致学生不会说、不敢说、不愿说、说不好。口语交际成了教学的难点。李吉林老师说过: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创设情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行之有效。在低段“口语交际”中,我琢磨出几种创设情景的方法:

一、利用实物创设情景

实物展现,能最快吸引学生的眼球。实物的呈现,能让学生最快进入观察,最想急于表达,交际训练自然进行。如教学《我爱吃的蔬菜》时,我提前布置学生准备一两种自己爱吃的蔬菜带进教室,我也到菜市场上准备了能买到的所有蔬菜,新新鲜鲜、五颜六色的一大袋。上课时,师生拿出各自准备的蔬菜,那各种各样的形、色、味顿时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了他们。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同学们津津乐道地谈起了自己爱吃的蔬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交流:你喜欢吃什么蔬菜?为什么?(说蔬菜的样子、颜色、味道、营养等)为规范语言,应向学生提供句式,引导表达。如:我喜欢……因为……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小组充分说的基础上,请学生上台介绍,锻炼当众说话的勇气,并注意说话时态度要自然大方。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及时补充、修改、规范他们的语言,让他们在感悟、模仿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怎样把要说的意思表达清楚。教师还可以将口语交际比较好的小组或个人推荐到全班,向全体同学展示,“小老师”流利的语言,清晰的表达,落落大方的神情会给全班同学以示范。

二、利用图画创设情景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图画是展开形象的重要手段。低段教材中编排了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话题,配有形象生动的图画,图画实际是把交际内容形象化,易于儿童接受,这样能唤起学生观察思考、说话的兴趣。在教学中可根据图画内容和口语交际要求,引导学生由说好一句完整的话开始,由一句到几句,逐步过渡到说一段话。教师适当设计一些连贯的小问题,就能引导学生逐步由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几句通顺的话。在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学习《我喜爱的体育运动》时,根据教材展现的几种体育运动的画面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体育运动?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人人都有话可说。趁热打铁,联系学生实际情况提问: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谁一起做这项运动?你们是怎样运动的?学生在一一回答这些小问题时,把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清楚地介绍给大家。

三、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

电教媒体是把口语交际情景很好地表现出来的方法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利用电教媒体手段展示生动、形象、逼真的画面,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大胆交流。学习《我喜爱的动物》时,利用电教媒体展示动物们各具特色的外形、叫声、本领、生活习性,同学们仿佛进入了动物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围绕我喜爱的动物的话题就此展开。电教媒体手段展示能穿越时空,跨越地域,把学生带进故事情节中。低年级学生对动画片兴趣浓厚,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可以播放一段简短浅显又生动的动画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西游记》等,看完以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说说故事,谈谈感想,有时甚至续编故事,自演故事。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四、利用表演创设情景

低段学生是最具有想象天赋和创造力的,但活泼好动,保持注意力时间不长。课内表演能很好地扬长避短。这种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促使学生的肢体动起来,头脑动起来,小嘴动起来。引导学生口语交际时,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想说。学习《动物的本领》时,我准备了动物头饰,设计了动物的本领评选大赛。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聚在一起为一个学习小组,戴上头饰的学生变身为该动物,学动物叫,模仿动物动作,说该动物的本领。在此基础上,分小组扮演动物角色,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在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听、演、评、说等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在多向互动中完成,让课堂充满无限生机,让孩子们体会到口语交际课堂趣味无穷。

五、走进生活创设情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是现代生活必备的生活技能,所以口语交际应设计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的感知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生动有趣。在教学时,教师注意适时的引导和激励。教学《春天真好》时,我带学生到校园旁的小山坡观察春天,我要求学生“你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用眼睛看一看,伸出手轻轻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找一找,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出现了?人们有哪些活动?”其实我的要求既给学生提出了观察任务,同时也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即“看看”,“摸摸”,“闻闻”,“找找”,在实际中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进入一种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氛围内,学生愉悦被极大地调动,激发了学生的说话兴趣,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六、用游戏创设情景

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游戏往往集观察、判断、想象、模仿,有时甚至体力等为一身,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符合小朋友生性活泼的年龄特征。学习《过生日》时,我设计了游戏:每个学习小组自定一个小寿星,其余同学为他庆祝生日。同学们纷纷向小寿星送各种美好祝福。这既训练了实际交际能力,又增进了同学友谊。学生也有了在全班交流的基础和信心。利用游戏创设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会了知识,同时又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教师要注意利用各种方式巧妙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把课标的要求扎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训练中。使学生实际交际能力在情境中训练,在情境中提高。

第4篇

一、量词发展演变的线索

量词的起源很早,从我国最早的可识文字甲骨文的记载看,殷代已有度量衡、容器、货币的单位。例如:马五十丙。(罗振玉《殷墟书契续编》)

周朝初的文章中,出现了一些量词。例如:孚人万三千八十一人,孚[马]口口匹,孚车十两,孚牛三百五十五牛,羊廿八羊。(《小盂鼎》)这段文字里量词的使用情况反映出了发展时的情况:有些名词该带什么量词还不固定,只好把原来的名词重复一遍,有些干脆就不带量词。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又出现了“乘”、“头”、“个”、“两”、“壶”等表示事物特点的个体量词。在用法上,也开始出现了量词(物量词)放在中心词的前面的情形。例如:生丈夫,二壶酒,……(《国语.勾践灭吴》)

到了上古晚期的秦代,量词的数目有了增加,但还不是太多。量词有了明显的增加是在汉魏六朝。当时的历史文学著作中量词的使用相当可观。常用量词已达到二百多个。量词的各种类别基本具备,特别是动量词的兴起发展,使量词有了完整的体系。从用法上看,物量词修饰中心词(前加或后加很自由),动量词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后附)已成格式;数词与量词组合修饰名词已成规范;量词前的“一”有时可以省略。例如: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魏王肃传》);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百喻经.三重楼喻》);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

到了唐代,兴起了一种口语化的文学形式叫“变文”。变文文字通俗,叙述描写生动活泼,其中大量量词涌现,从数量和用法上,都较前代有发展。例如:其魔女者,一个个如花菡萏,一人人似玉无殊。……一群群若四分花敷,一队队似五云秀丽。……思衣即罗绮千重,要饮即珍羞百味。……《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

到了宋代,“说话”艺术继续发展。到了元朝,“说话”还在继续流行。“说话”的底子叫“话本”,话本里的量词十分丰富。例如:说罢,打一声钟响,各上禅床坐定,分毫不动,但动的便算输。大仙徒弟名鹿皮,拔下一根头发,变做狗蚤,唐僧耳后咬,要动弹。孙行者是个胡孙,见那狗蚤便拿下来磕死了。他却拔下一根毛,变做假行者,靠师傅立的。他走到金水河里,和将一块青泥来,大仙鼻凹里放下,变做青母蝎,脊背上咬一口。大仙叫一声,跳下床来了。王道唐僧得胜了。(《西游记平话》)

到了明清,宋元时代的话本发展为章回小说,形式更通俗,反映生活的范围更为广阔,文笔更细腻,表现手法更灵活多样,量词的使用更丰富多样,用法也基本上接近现代汉语中的量词了。例如: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多将五十员。(《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史进头戴白范阳毡大帽,上撒一撮红缨,帽儿下裹一顶浑青抓角软头巾,顶上明黄缕带,身穿一领白丝两上领战袍,……(《水浒》第三回);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红楼梦》第五回)

到了现代,书面语口语化,量词的运用就更为方便了,专用和借用量词的数量已发展到五、六百之多,而且丰富形象,成了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个特点。

从量词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量词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而且整个变化是渐变的过程,不是突发性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数量,二是用法。随着时代的推移,从上古到现代,量词从无到有,由很少的几个逐渐增加到几十个、几百个。在数量增加的同时,用法也发生了变化,简单说就是,古代由不用到少用,而现代汉语中一般数词和名词结合时中间都有量词;古代汉语中的量词和数词组成数量短语,一般在名词的后面,而现代汉语中的数量短语一般要在名词前面。

量词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正名却较晚。学术界一般认为量词萌芽于先秦,发达于汉后。量词产生了,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缺少,可是现在我们在运用时,有时省掉了量词。例如:好像我们是三头六臂,刀枪不入的神仙。(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一石激起千重浪,一语惊醒梦中人。(武剑青《云飞嶂》);进入室内,只父亲一人在灯下,我问妈妈呢,父亲说睡下了。(冰心《往事(二)》)。上述第一个例子是四字格或成语,模仿了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或是为了音节对称。第二个例子是诗歌或顺口溜,也是为了音节对称而省掉量词的。第三个例子是“一+名”的现象。刘祥柏、吴永焕等详细考察了北京话中“一+名”现象。刘祥柏认为,北京话中“一+名”中的“一”是“一个”的合音形式,他的理由是“一+名”中“一”读作阳平[i35],而不是[i55],也不是[i51],而“一”在“个”前的变音就是阳平的[i35]。吴永焕认为“一+名”的产生是由于“一个”在口语中发生了弱化,最后,通用个体量词“个”的音段成分完全脱落的结果。刘文和吴文讨论的都是北京话中“一个+名”中“个”的问题,其实,这也并非是一个个例,“一+量词+名”结构中的非“个”量词也经常隐去。例如:当地山村有一小学,就是这部电影的外景地。街上有一电线杆子给汽车撞了。现在这种量词的隐去也不仅出现在北京话中,日常交际中也常常使用,影视对白还有相声小品中,这些活生生的语言现象经常出现。人们之所以认为“一+名”都是“一个+名”变来的,那是因为“个”是通用量词,在量词中的使用频率最高,所以隐去很容易被看成是“个”的合读或弱化。

综上所述,量词的演变,经过了从较少到逐渐增多,再到丰富,同时又出现了量词省略的这样一个历程。量词从较少到逐渐增多,再到丰富,是为了准确、形象地反映客观对象;为了创新,避免重复;为了音节对称、结构工整。同时出现的量词省略现象也是为了音节整齐或语言简练。

二、量词发展演变的原因

量词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汉语本身的特点和修辞的需要决定的。

1.是准确、形象地反映客观对象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对客观事物观察得越来越细致、精确,于是量词也就一个接一个地产生了。例如:“一间房”和“一排房”不同,“一本书”和“一摞书”不同、“一滴水”和“一杯水”、“一桶水”不同。这些量词的不同,准确地反映了对象的差异。另外,由于人的想象力不同,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心情等主、客观情况下,针对同一个对象,人们会做出不同的反映,因而,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同一个客观对象,会有好几个量词的现象。例如:关于“月”的描写,就产生了好多量词。“一弦金色的月”(冰心《寄小读者》),“一眉新月”(魏巍《东方》),“一牙新月”(萧乾《南德的墓秋》),“一钩新月”(菡子《香溪》)。此外,还有“半弓明月”、“一丸冷月”、“一梳月亮”、“一弯月牙”等等。

2.是为了创新,避免重复。人们针对同一个对象从数量方面描写、限制或补充时,本来就可以运用同一个量词,但如果这样,语言表达就会单调、甚至重复。这时,为了创新,避免重复,人们就用了不同的量词。如:“踢一下――踢一脚――踢一踢”;“看一下――看一眼――看一看”等,同一组中的不同数量短语都含有动作短暂的意思,但分别用了不同的量词,是为了避免重复,力求创新。

3.是为了音节对称、结构工整。汉语是讲究音节对称、工整的语言,从古代诗律中能看出来。古汉语的单音节词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变成了双音节,如果要计量,只用数词而不用量词,那么就成了三个音节了,读起来、听起来都不顺口、不好听,变成四个音节,就工整了,节奏感强了。例如:“一阵笑声”、“一声巨响”就比“一笑声”、“一巨响”好听。

三、量词发展变化的规律

量词发展变化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旧词的消失。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所代表的客观对象逐渐消失了,那么,反映该事物的词也就消失了。该词就成了历史词。我们只能在描写古代的文学作品里见到。例如“贯”,在古代是货币单位,一千叫一贯。如“家产万贯”。但现在用纸币,有了新的计算单位。“贯”作为量词就消失了。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量词可以和几个名词搭配,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一个量词的用法消失了。例如:春秋二祭还有一串钱的赏格。(叶紫《丰收》)这里的“串”,在古代用于成串的金属货币,现代的硬币中间无孔,不能穿成串,就用量词“枚”了。因此,“串”作为金属货币计量单位的这个功能就消失了。但“串”还和别的名词能搭配。如“一串鞭炮”、“一串葡萄”等。

2.新词的产生。一是现实中出现了新事物,没有量词和它搭配,这样就有必要产生新词了。例如复合量词“架次、人次、场次、吨公里、吨海里、秒立方米”等等。

二是现实生活中本来有表示该事物的量词,但为了表达的需要,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又创造了量词。大量的量词都是这样产生的,主要是借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例如:“一旋笑纹”(老舍《四世同堂》);“一提粽子”(茅盾《阿四的故事》);“一饼土块”(沙汀《还乡记》);“一蹲广平的大石头”(萧军《八月的乡村》)。“笑纹”,一般用的量词为“丝”或“条”,此处的“旋”是创新用法,具有动态。“粽子”,一般用“个”或“块”,这里的“提”着眼于动作,具有动态。“土块”,一般用“块”做量词,这里用“饼”有比喻的作用。“石头”,一般也用“块”,但这里借用动词“蹲”,具有动态感。作家在其作品中,创造了大量的量词,但其生命力主要看能否被全社会广泛使用。

3.词义的演变。第一,词义扩大。量词的范围扩大。例如:量词“个”的范围很大,几乎成了通用的量词了,大多数名词都可以用“个”。又如“朵”,原来只是花或云的量词,但现在有“一朵磷光”、“一朵浆糊”、“一朵红帆”等用法。“朵”作量词的范围扩大了。

第二,词义缩小。缩小了量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例如:鲁迅的作品里有“一出歌”(鲁迅《华德保粹优劣论》)和“一出戏”的用法,后来随着词语的规范,“出”只能用于戏,不能用于歌,歌的量词只能用“首”、“支”等。这样“出”作为量词的范围缩小了。同样,二、三十年代以前,量词“盏”用于灯、酒、茶水几个不同的名词,现在一般用于灯、酒和茶水的很少用“盏”了,而用“杯”了。

第三,词义转移。有些量词原来用在甲对象上,现在转用在乙对象上。例如:“台”原来可以用在“车”方面,(那台车还在公路上飞跑呢。(刘白羽《扬着灰尘的路上》,但现在多用在机器之类方面。

四、量词的规范化

从量词的发展来看,量词从少到多,应用情况越来越纷繁细致。从语义和表达作用上看,量词除了表达数量之外,还有生动、形象等修辞效果。量词已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表达效果。至于出现的量词省略现象,刘祥柏认为,“一+名”这种格式会造成“一+名”结构和“一+量词”结构的歧义。如:“他又提来一桶。”有两种理解:一是“他又提来一桶”;二是“它又提来了一桶”。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在具体交际的环境中,说话双方都明白“提来一桶”指的是什么。

另外,量词在方言中也大量存在,而且也很丰富,什么名词使用什么量词,在普通话和方言里各有自己的习惯,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普通话也从方言中大量吸收量词,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例如:“幢”、“部”、“丘”,《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方言量词,但从作家作品中的例子来看,黄河两岸,大江南北,香港台湾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华语地区都广泛地使用着,逐渐成为普通话量词。例如:那是一幢红砖房子。(舒巷城《伦敦的八月》);在大街上,他遇到十几部大卡车。(老舍《四世同堂》);在松树旁,在三月雪下,散布着十几丘坟墓。(萧平《三月雪》)。

但有些方言量词很少见于文学作品中,只在语言论文或专著中见到。它们流行的范围很小,始终局限于某一个地区的人的口语中,没有变成书面语词汇。例如:“点把”是武汉方言量词,是“极少的一点儿的意思”。如“点把东西”(朱建颂、刘兴策《武汉方言词汇》)。“生”在客家方言中,常用于人,相当于普通话的“个”。如“一生人”。(陆宗达、俞敏《现代汉语语法》)。可见,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要留心量词的用法,应注意对其规范化,否则会影响意思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