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孙思邈的著作

孙思邈的著作

时间:2023-05-30 09:13: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孙思邈的著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孙思邈的著作

第1篇

关键词:孙思邈;道家养生;性命双修;内丹养生学

道家修道养生之学,古称黄老之学,其源大都托名于黄帝与老子。黄帝重人贵生,老子崇尚自然,皆以道为天地之本源,以性命为人生之根本。它是以自身的元精、元气、元神为药物,充分调动和利用自身的调节功能、平衡功能及再生功能,最佳地发挥天人之际的自组织效应,从根本上改善人体的生理机能,从而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在道家内丹养生学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孙思邈,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隋唐著名医学家及养生家,被尊称为“药王”和“孙真人”。生于公元541年(新酉岁),卒于公元682年(永淳元年),寿142岁。孙思邀博通经史百家。尤长老庄。兼及佛典。曾隐于太白山,修身养性。隋文帝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唐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当时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曾执弟子之礼甚恭,称其“道洽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至于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则洛下闳、安期先生之俦也。”虽年已百岁,“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

孙思邈对儒释道兼收并蓄,而对道家思想尤为推崇,对道家养生更是深有研究并身体力行。他在《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中曾言:“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在《千金翼方・退居》篇中曾言:“人性非合道者,焉能无闷。闷则何以遣之?还须蓄数百卷书,《易》、《老》、《庄子》等,闷来阅之,殊胜闷坐。”孙思邈一生著述甚丰,可以肯定为其所著的著作有20多种,其中道家养生著作就占据大半,主要有《老子注》、《庄子注》、《枕中素书》、《摄生真录》、《气诀》、《龙虎通元诀》、《养生要录>、

在具体养生方法上,孙思邈推崇道家的性命双修、水火既济。首先,孙思邈极为重视精神修养,重视养性功夫。其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分别列“养性”专篇阐发老庄及《内经》“清静自然”、“恬淡虚无”、“治未病”之旨。他说:“神仙之术难致,养性之术易崇”,“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勿汲汲于所欲,勿涓涓怀忿恨,皆损寿命”。并对养性之术,提出了“十要”、“十二少”,忌“十二多”,强调要恬淡虚无,颐养精神。这些都体现了孙思邈以养性为本的思想。

吕纯阳曾云:“只知性,不知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由此可见,道家养生是一个性命兼修的完整过程。修性,即通过日常品德修养使自体中和场势得以蓄积和加强;修命即通过疏通经略而使精气得以自然返还,使身体功能得以改善和加强,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作用。事实上,孙思邈以“上智之材”弱冠之年即精研《老》、《庄》,韶年知“道”,其对道家性命双修的完整过程十分谙熟。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序》中曾言:“亦有志其大者,高密问紫文之术;先其远者,伯阳流玉册之经。拟斯寿于乾坤,岂伊难老……兹乃大道之真以持身,抑斯之谓也。”文中“高密问紫文之术即指三国时术士葛玄向著名道人左兹学习道家性命双修的“炼气保形之术”,“玉册之经”即指东汉魏伯阳所撰著并流传、被后世尊称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由于《老》《庄》《参同契》等道家著述多用隐辞譬喻,常人难以理解和入门,故孙思邈首次用较通俗的语言对道家性命双修的关键环节进行了阐释。其在《存神炼气铭》中写到:“夫身为神气之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五时七候,入胎定观……”文中孙思邈详细论述了神与形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阐述了道家性命双修的长寿之道是“安神”“炼气”“存神丹田”,强调《内经》“形与神俱”之旨,并把锻炼的自然进程和效验分为“五时七候”,路径清晰,要点明确,便于后人体验。文中十分强调道德修养对养生的重要意义,并反复强调文中内容“至妙至神”、“诚信诚效”,其自珍之心,由此可见。

其为了让后人洞晓内丹养生的关键环节,在《四言诗》中还引用《参同契》中的“丹辞”描述了自己性命双修过程之内景体验:“取金之精,合石之液,列为夫妇,结为魂魄,一体混沌,两精感激……姹女气索,婴儿声疾,透出两仪,丽于四极……恶黜善迁,情回性易……号日中环,退藏于密,雾散五内,川流百脉,骨变金植,颜驻玉泽……。”

此诗系道家内丹修炼之诀。金精即指真铅,为坎中满之元精;石液乃是真汞,为离中虚之心神。其描写成丹的全过程,与《参同契》完全一致,当是作者亲身体验的记录。孙思邈对道家性命双修内丹术的重视在其它著作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气诀》、《龙虎篇》、《龙虎通元篇》尽管现在已经失传,但从字义上看,《气诀》应该是炼真元之气的秘诀;《龙虎篇》、《龙虎通元篇》也应该是对道家性命双修原理及“还丹”关键环节的阐释。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其它道家人物对“龙虎”一词的阐述找到答案。唐代刘知古在《日月玄枢论》中云:“道之所秘,莫若还丹;还丹可验者,莫若龙虎;龙虎之所自出者,莫若《参同契》”;宋代道教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紫清指玄集》中曰:“道本无形,喻之为龙虎;道本无名,比之为铅汞”。元代李道纯在《中和集・龙虎歌》中更是对龙虎之义解释尤详:“龙虎者,阴阳之异名也。阴阳运化,神妙莫测,故象之以龙虎。……丹经子书,种种异名,不出阴阳二子,历代仙师,假名立象,喻之为龙虎,使学徒易取则而成功也。龙虎之象,千变万化,神妙难穷,故喻之为药物,立之为鼎炉,运之为火候,比之为坎离,假之为金木,字之为男女,配之为夫妇,以上异名,皆龙虎之妙用也。……反求诸己,情性也;化而裁之,身心也,魂魄也,精气也;推而行之,玄牝之门也,阖辟之机也”。

由此可见,道家著述中之“龙虎”都有大致相同的寓意,即是对一阴一阳之道,对坎离、铅汞、性命、心肾、水火之形象比喻和说明,是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对道家性命双修取坎填离、坎离交媾、水火既济过程和原理等关键问题的阐释。

第2篇

内容摘要:《千金翼方》是唐代医家孙思邈的重要医学著作,其序言开篇有“玄牡”一词。对该词的阐释历来不一,而究其原意,当和后文“辔策天机”所指一致,即:“(人们掌握医术、运用药饵就能够)掌控自然生理之关键。”

关键词:孙思邈;《千金翼方·序》;玄牝

《千金翼方》是唐代医家孙思邈继《备急千金要方》之后的另一部重要医学著作。其序言开篇曰:“原夫神医秘术,至赜参于道枢;宝饵凝灵,宏功浃于真畛。知关籥玄牡,驻历之效已深;辔策天机,全生之德为大。”其间有“玄牡”二字,不易理解。有学者认为元大德梅溪书院本和明王肯堂本《千金翼方》所刻均有误,“玄牡”当作“玄牝”。持此说法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之《千金翼方校释》(以下简称“人卫”版)影响较大。“人卫”版于此作注曰:“玄牝:‘牝’原作‘牡’,据文义改。按‘玄’,微妙;‘牝’,雌性。‘玄牝’,老子用语,谓‘道’就像微妙的母体一样生殖万物。《老子》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参看该书校释说明,知其校释底本为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九五五年据日本影元大德梅溪书院本影印本,主校本为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王肯堂校刻本,另有参校本若干,在此不录。又,其校勘说明第4条曰:“凡底本中能确认的讹字但无校本可据者,据文义改,出具校记。”可见,“人卫”版将“玄牡”改作“玄牝”,并无校本可依。那么,按照文义,是否当改呢?

《千金翼方·序》开篇“原夫”四句言医术药饵之重要,后四句承此义而拓展之。“玄牡”之义不易解,则先观对应之“天机”二字。“天机”一词常见义为“天赋之灵性”或“上天的奥秘”这两重意思均关乎上天,有先验的意味。而“天机”之前的“辔策”二字,原义为马缰和马鞭,在此为名词动用,引申为驾驭、骑乘之义。孙思邈深谙道家学说,民间有“孙真人”之称,作以人力驾驭天机之语,似乎有违道家原旨,不太可能。那么,“天机”二字必不能以常见之义解之。“机”的原义为弩机,即弓弩上的发射装置,《说文解字》曰:“主发谓之机。”又引申为事物的关键、枢要,《战国策·秦策》:“故攻齐之于陶也,此存亡之机也。”又如《国语·晋语五》:“夫貌,情之华也;言,貌之机也。”“天”有自然之义,于此与医药、生命相关,可理解为“自然生理的”。故“辔策天机”在此当解作:“(人们掌握医术、运用药饵就能够)驾驭自然生理之枢要。”

根据对仗原则,“关籥玄牡”四字的结构与用法当与“辔策天机”相仿。关,《说文解字》曰:“以木横持门户也。”即门闩。籥,《说文解字》曰:“书僮竹笘也。”竹笘就是竹板,此义与《千金翼方·序》原文之义相去甚远。《康熙字典》“籥”条曰:“又与钥同。”《尚书·金縢》:“乃卜三龟,一习吉;启籥见书,乃并是吉。”疏曰:“郑玄云:‘籥,开藏之管也。’”故籥通钥,指钥匙。“关籥”二字与“辔策”一样,为名词动用,作开合、掌控解。据《辞源》,“玄”作“深奥、玄妙”解,此为常见义,并与后文“天机”的“天”相对应。那么,“牡”作何解?《汉书·五行志》载:“成帝元延元年正月,长安章城门门牡自亡。”颜师古注曰:“牡,所以下闭者也,亦以铁为之。”又《淮南子·说林》载:“盗跖见贻,曰:可以黏牡。”高诱注曰:“牡,门户籥牡也。”故“牡”有门锁之义。至此,便可以理解“关籥玄牡”之义了,其字面之义为“开合玄妙之锁”,而实际上和后文“辔策天机”所指一致,即:“(人们掌握医术、运用药饵就能够)掌控自然生理之关键。”

可见,“玄牡”并非讹文,元大德梅溪书院本与明王肯堂本《千金翼方》也不曾刻错。“人卫”版《千金翼方》将“玄牡”改作了“玄牝”,那么,何谓“玄牝”?老子《道德经》第六章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任继愈先生解之曰:“玄牝是象征着深远的、看不见的生产万物的生殖器官。老子把物质的不断的变化当作万物发生的根源。”既是万物生发之根源,又岂能通过人力掌控?“玄牝”与“关籥”搭配不合道理。再者,“关籥玄牡”之下一句为“驻历之效已深”。历,有“年代,寿命”之义,则驻历实际就是指延缓衰老,这正是医学要解决的问题,与道家所言“玄牝”似乎没有直接关系。可见从文义上看,“关籥玄牝”之说并不妥当。

姜辉,陕西咸阳世纪大道陕西中医学院人文科学系教师。

第3篇

[关键词] 孙思邈;医学思想;儿科学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隋开皇元年至唐永淳元年(公元581~682)。他毕生致力于医学,其卓越成就,体现在传世的孙氏著作《备急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中。它们是中国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重要文献。兹就孙思邈对儿科方面的成就略加论述。

孙氏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隋唐以前有关小儿防治疾病的丰富经验。从新生儿的接生、断脐、到洗浴、哺乳方法等都做了切合实际的详细撰述。最为突出的是,他对小儿正常生理特点及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情况都作了如实的描述,并着重阐明了预防小儿疾病的方法。

其次是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及其诊治方法的论述。在内容上有惊痫、伤寒、咳嗽、癖结胀满、痈疽、瘰疬、小儿杂病等。

掌握小儿的生理特点与病理特点,对于临床医学来说十分重要。小儿的生长发育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一致的、正常的。例如,生后30天左右就能笑,百天左右就会翻身,逐渐就能独坐、爬行、独立。1岁左右就能够行走,咿哑学语。孙氏对婴幼儿发育过程的观察基本是符合实际的。早在1000多年前能有这样的认识确是难能可贵的。孙氏还认识到,他所举的小儿发育情况系指一般而言,即“此其定法”,但“若不能依期者,必有不平之处。”很显然,在特殊情况下也会有不正常,所谓“不平之处”即指此。至于“不能依期”也要具体分析,小儿的发育不全都一律,稍为早一点或稍为缓一点也都是正常的。

初生婴儿直至周岁体温有些波动,孙氏之“变蒸”说,认为是小儿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主张用药。他说:“审计变蒸之日,当其时有热微惊,慎不可治及灸刺,但和视之。”至于在变蒸之中各挟杂“时行温病”或有他病,然后可作“余治”。如果“审是变蒸,不得为余治也。”他在这里讲得很清楚,变蒸不是病,可以不用药。但是自初生至周岁的婴儿并不是都不生病。如果有其他的病还应见病治病。是否夹杂它病须审查清楚,不能把正常的蒸热当作疾病,乱投药物。

“初生出腹”一章重点介绍新生儿的调护方法。如初生儿出腹后的拭口、断脐、洗浴等的宜和忌。孙氏已注意到了消毒和避免不卫生的作法。孙氏特别强调婴幼儿从小就要锻炼。婴幼儿“宜时见风日,如都不见风日,则令肌肤脆软,便易中伤”。孙氏所说的风是指新鲜空气,日是指和暖的阳光。孙氏说:“凡见天和暖天风之日,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日风,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若常藏在帏帐之中,重衣温暖,譬犹阴地之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堪风寒也。”这段话进一步阐明了加强锻炼的益处,在今天,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婴幼儿的喂养方法很重要,孙氏即提出“节哺乳”,“视儿饥饱节度,知一日中儿乳而足,以为常”。还说:“凡乳儿不欲太饱,饱则呕吐。每候儿吐者,乳太饱也。”

后世历代儿科医家都十分重视这一点,并成为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可见,孙思邈在儿科学方面的深远影响是深远的。

(收稿日期:2006-03-15)

第4篇

张其成,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学课程特邀教授,北京中易国学院院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

[主要著作]

《张其成讲读周易》系列、《张其成全解道德经》、《张其成全解论语》、《张其成讲读黄帝内经》等。

上流社会的神秘养生药―五石散

五石散就是道家散剂中的一个名方,据说是张仲景发明的,方里面的五石是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和硫磺。

五石散也叫寒食散,最开始是用来治病的药,张仲景用来治疗伤寒病人,因为这种药燥热,对伤寒病人来讲有补益的作用。但到了魏晋时期,很多上流社会的人把它当成一种时尚的延年健体的东西来吃,认为它有增强体力,让人神清气朗的功效。

我们现在可能无法想象当时五石散风靡的盛况,估计跟现在的各种保健饮品差不多,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清高的文人墨客,都把吃它当家常便饭。魏晋时期比较著名的有服药和喝酒两派,喝酒派是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服药派主要服的就是五石散,据说这类人走起路来一步三摇,顾影自怜,涂脂抹粉,曹植、潘安等就是代表。这类人大多是美男子。《世说新语》中也有很多故事里说某某在外行散,“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太傅绕东府城行散”,这里面说的行散就是吃了五石散后在外面暴走。五石散性热,必须散步,出些汗让药力外透。用皇甫谧的话说,吃了五石散的人在冬天就算打着赤膊吃着冰块也不会觉得冷。如此说来,五石散好像是助阳防寒的好药,那为什么现在体寒的人没有再服用这个药了呢?

其实五石散并不像听上去的那么美好。由于药性太燥烈,一般没有问题的人吃了多忍受不了那种烧灼的煎熬,不但皮肤红热,异常敏感,还常会长些疮疡肿毒,皮肉溃烂,五脏六腑更是烧得难受。东晋的大将桓温不喜欢穿新衣服,为什么呢?就是服了五石散后皮肤敏感燥热,禁不住质地比较硬的新衣服的摩擦。可见,在那时人们不论是想成仙延年也好,想追求时尚也罢,都为五石散付出了很多代价。

男子益精养肾的好帮手--黄精

黄精在道家来说是一种帮助修炼的仙药,主要说吃了它后能容颜永驻,肌肉丰厚,延年益寿,甚至成仙,并被认为尤其适用于男性养生。有人说黄精这个名字取义是黄土地的精华,《抱朴子》中曾说:“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看来两种说法差不多,都是说吸收了自然界灵气的意思。

黄精,甘,平,没有毒。能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关于它的功效民间有不少传说。唐朝是中国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有很多外国人来学习漫游。这其中就有一位新罗国的王族子弟到九华山修行。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基本上就不食人间烟火了,只找一些野菜树根之类的充饥。有一天他挖到一种植物的根茎,洗后吃了发现味道比较甘甜,还能解渴充饥,以后就经常挖来吃。渐渐地,他觉得身体一天比一天壮实,面色也红润有光泽,根本就不像整天吃野菜的人。后来这位修炼者就只以这种根茎为食,活到将近百岁才仙逝。而这种植物就是黄精。

黄精是道家很推崇的男性养精的药食。如果把它跟枸杞合用,那真是“天仙配”,补精气的功效会增加很多。把等量的枸杞和黄精先弄成细末,然后放在一起捣,因为有水分,最后会把两种药食捣得粘在一起。这时把这块药泥捏成饼晒干,再捣。这次里面就没有什么水分了,就会被捣成末,这时就可以用了。以前都是做成蜜丸,现在一个是人们都嫌麻烦,一个是中医药不像古时候那么普及,很多人都会做,所以把药末放胶囊里用也行。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天吃5~10克。

黄精膏又叫孙真人黄精膏。孙真人就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孙思邈,他的医术也深得世人称颂,作为道教中人,孙思邈当然熟谙养生之道,相传他活了一百多岁,在他的代表著作《千金要方》中系统全面地记载了他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孙真人黄精膏对女性养颜也很好。

书中记载的主料分量很大,要一石黄精,相当于60千克。我们现在没有一下子吃很多的,所以分量可以按比例减少。下面我说的就是用3千克黄精时各种材料的配比。

第5篇

药王山位于陕西铜川市耀县城东1.5公里处,西铜高速、210国道、咸铜铁路、梅七铁路从山下通过,交通十分便捷。

我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晚年归隐在与其家乡毗邻的北五台山,后世尊他为“药王”,北五台山也便改称为药王山。

药王山,保健旅游绝佳处

药王山自然景观丰富,阳春山花烂漫,盛夏峰峦叠翠,金秋层林尽染,严冬银装素裹。人文景观也闻名遐迩,汉代起始的碑碣石刻、金元以来的古建筑群等遍山可寻。山上有关孙思邈的遗址遗迹众多,有太玄古洞、洗药池、晒药场、石大医、法水神井、虎守杏林、聚虎坪、唐太宗登山御道、药王手植柏、隐居地、拜真台、龙王献方等十多处。医方碑亭内最早的医方石刻《千金宝要》、《海上方》、《历代名医神碑》、《灵佑记》等碑石刻录医论、单验方1027个,可谓是时下都市人保健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绝佳之地。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不断探索健康长寿的秘诀。医疗条件发达的今天,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人活百岁早已不是梦。根据吉尼斯世界大全记录,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也是来自中国——李庆远,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真实性有待考证。

在这位老寿星之前,有史可考的当属药王孙思邈长寿了。北有扁鹊,南有孙思邈,你知道这位著名的孙先生活了多少岁吗?

今天到了孙先生出生的地方,也是他最后的隐居地,陕西省铜川市耀县城东,有一座被苍松翠柏掩映的山脉——药王山,我要在此探个究竟。

药王山上,登上药王大殿的台阶正好是141个,当地老百姓都说,这141级台阶暗合了孙先生的寿命,他活了141岁,但在学术界,关于孙先生的年龄一直众说纷纭。现在史学界,关于他的年龄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第四种说法是141岁,第五种说法是165岁,最高寿的说法是168岁。

探长寿之谜

孙思邈老先生隐居在磬玉山(药王山)时,已经是130多岁的老寿星了。他虽然精通养生之道,但毕竟年纪太大了。这个130岁的高龄老人,是怎么活到如此高寿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踏上了药王山,开始探寻长寿之谜。

山上古柏苍翠,野花遍地,闭上眼睛,感觉到药香四溢。寻着遗迹,来到医方碑亭内,见到6通碑石,刻载了孙先生的4本重要著作。人活一世,不外乎吃、住、行。去看看这些千年秘笈中,孙先生都留下了什么?

“吃”,亦是食疗,孙先生总结了七大基本原则:一为节制饮食;二为注意气节;三为细嚼慢咽;四为淡食;五为吃饭不能生气;六为少吃肉,多吃饭;七为饮酒勿使欲醉,多则速吐之为快。

“住”,孙先生就更有研究了,他选择空气新鲜、环境幽静的山村定居。几次隐居深山老林,尤其在晚年回归了故里的深山,抚花木奇石,听鸟唱虫鸣,悠然自得过着赛神仙的日子。后来道家认为药王山心抱太极,鼎立乾坤,可聚合天地之气,演化五行生克,是一个天然的道场。

“行”,也就是动,孙先生总结了十三法,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头常摇、腰常摆、腹常揉、摄谷道、膝常扭、常散步、脚常搓。且要有运动观念,持之以恒。

除此之外,孙先生对“睡”也作了一番定论,他认为,春夏两季,躺着的时候,应该头朝东睡,秋冬两季应该头朝西睡。

一个141岁老人的晚年生活

由大门而入,众多茅草屋中一排3间瓦房必是正屋,是孙思邈的寝室。雄鸡刚刚报晓,他就穿好衣服,坐在床上修炼气功,吸纳天地之灵气。做功结束后,就是洗漱早饭了。早饭后,孙先生还要坚持热手抚摸腹部帮助消化,继而在院子里徐徐行走50~60步。散步后,回到正屋后面20多米有座小屋,开始静静地烧香念经,借以消除心中杂念,然后,再在院子里或者山上慢慢散步。午饭后,依然用热手抚摸腹部帮助消化,并慢走100~200步。回到屋子中,展开手足躺在床上,但不入睡,而是等到呼吸平缓后,便起来静坐。晚饭后,依然如此做法。临睡前,还要修炼气功。

正屋东面不到十米远处的3间屋子,就是厨房。孙思邈的饮食比较简单。早点主要是粥。午饭和晚饭,都是家常便饭。蔬菜中,孙思邈喜欢用蔓菁做齑(捣碎的菜末)吃。他还爱吃暮春以前的商陆苗,常叫人采来,或煮或炒或制成齑。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孙思邈将杀生视为一种“罪孽”。想吃肉是叫人用钱去买,认为这样做比亲手宰杀要仁慈一些。而且肉只吃新鲜的,变质变味的不吃,不吃生冷食物。

唯独对于饮用品孙思邈比较讲究,喜欢喝用人参、茯苓、甘草等泡制的饮料。

他对穿戴不讲究,只是粗布衣服,但求夏季宽松绵软、吸汗,冬季能够御寒即可。此外,孙思邈坚持每天洗澡,每次都要把浑身洗得干干净净。

孙思邈对家中的大小事务一概不过问,统统交给儿子处理。对家庭所有成员的所作所为也一律不打听,只要知道对方平安就行了。

弟子和家人们的住处,皆安排在离自己寝室较远的厨房东面的两间屋子。正屋背后是两座小屋,一座是药房,另一座是药器房。西北面还有两间屋子,是料理和曝晒药物的场所,为防闲人出入,用篱笆隔开。

如果遇到天气晴朗、不冷不热的日子,他还要出门去山里散步,走上几百步,但是不超过2里或3里。老人家不图走得太快、太远,而是量力而行,以免力乏气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闹中取静,能给人心灵打上幸福烙印的宝地药王山,游历下来让我沉醉放松,徘徊在医药养生的道法文化中,倍感精神升华,获得透彻的人生感悟。

TIPS:药王山节庆活动:

第6篇

中国古代养生典籍汗牛充栋,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始,中经汉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早期,渊源流长,一脉相承。如果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养生的实践和文献的写作是这其中重要的一脉。其间出现了许多著名养生家和影响深远的养生著作。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传统养生学中的优秀部分,扬弃其中被证明是错误的过时的部分,是科学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养生应该吸收的重要养料。

中国古代养生无论就养生家为代表的养生实践,还是养生学专著水平,都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高峰,而且,至今对我们科学养生仍有指导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养生的整体化,或叫统一性。中国古代养生理论认为人是一个小自然界,小天地。人的统一性、整体性是自然界统一性的表现。入的各个器官、各种功能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互相影响。如道德对精神情志的影响,精神情志对身体各器官运行的影响等等。同时,人与自然界也组成一个统一体,所谓“天人合一”。自然界的风雨雷电、四季变化,甚至月亮的圆缺对人都有影响。因此,养生要协调好整个系统的顺畅运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顺弯就势,这样,人才能平和顺祥,健康长寿。这个观点已被飞速发展的科学理论所证明是正确的,而且逐步成为人类共识。这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专业分割的早期医学对养生的认识要进步得多。

二是强调养生中的系统的辩证性。如果说统一强调的是尊重自然,顺从自然,突出的是养生的客观性不可违背,那么这里突出的是养生中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传统养生著作中不但强调“天道自然”,而更强调“人道自己”,强调人在养生中的主观努力、个人修养对养生的重要意义。孔子就说过:“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已自取也。”这种养生理论给养生家的实践预留了巨大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才,创造无限丰富多彩的养生艺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易经》奠定了我国养生学的哲学基础。它深刻的辩证思想,指明了古代养生的正确道路,在古代养生典籍中处处闪烁着辩证法的思想光芒。

三是强调养生的实践性。中国养生典籍中介绍了许多养生大家。他们都是养生的实践者,中国养生典籍的撰写者本身也是养生的实践者。诸子百家中的孔子、孟子、庄子等都是养生实践者,在那个年代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他们却都活了七八十岁。中国历史上著名养生家葛洪、吕坤、张君实、吕洞宾、高濂、孙思邈、陶弘景、陆游等,不但有丰富的养生学著作留给后人,自身也都是养生实践者,得享高寿。中国养生典籍就是无数养生家不断总结自己养生实践的结晶。这既是它的实用价值的体现,也是它走不出自己设定的怪圈的原因之一。

这就是中国养生典籍中存在的两个致命缺点。一是它的经验性质。由于强调个人的养生实践和经验,没有把养生建立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或者受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局限,使本来为了追求长寿的练丹走上了邪路,而内丹功却旁枝逸出。这也使许多养生典籍充满了神秘色彩。这也是它的第二个缺点,由于缺乏科学地指导,使它走上了脱离大众的神秘之路。

尽管如此,乃暇不掩玉,这层朦胧的面纱仍遮挡不住中国养生典籍的灿烂光辉。以致我们今天仍然可以从中吸取许多养生的养料,成为今天所有养生家不可不读的养生经典。

第7篇

唐代孙思邈的主要著作为《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在《备急千金要方》“五痔”一节中列举了治痔方剂17个,其中有11处提到槐子(仁、实、角)、花、枝、根、白皮,并制成槐系列的各种剂型。其评价槐子仁丸为治痔第一大有效验方,槐子纳肛药为治痔神方。可见孙思邈治疗痔首重槐的使用。现结合后世文献进行初步梳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槐子丸辨析

张仲景认为“小肠有热,后必痔”,《神农本草经》云:“槐实,味苦寒,主……五痔……”,因此槐实是治疗痔的重要药物。

查《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共有2处提到槐子丸,药物组成、剂量略有不同。最大剂量的药物有三种,为槐子、干漆、吴茱萸(根、白皮)各四两。蒺藜的用量,前者为二两,而后者为三两。两方不同的药物为前者有白蔹,后者无白蔹加八角。考与之年代相近的王焘《外台秘要》转引深师槐子丸方,十八味药,有椴木根皮四两,代吴茱萸根皮四两,吴茱萸降为二两,鸡舌香代丁香,有八角。

按照《外台秘要》的说法,槐子丸治疗五痔的是“深师”,深师早于孙思邈,故在孙思邈之前可能已有成方槐子丸,只是该方备受孙思邈推崇而加以转载。

后世《圣济总录》也载有槐子丸2方,“治五痔槐子丸方”较《千金》槐子丸仅有五味药物相同,相去甚远,实为《外台秘要》“五痔下血不止方”,两者仅差川芎、白蔹二味;而“治五痔十年不瘥槐子丸方”实为《千金》小槐实丸(见表1)。

2小槐实丸

在《备急千金要方》五痔方第六首有“治痔方,取槐耳赤鸡一斤为末,饮服方寸匕,日三。即是槐也。”因此,可以推断槐木耳是当时治疗痔的常用单验方。孙思邈记载的小槐实丸,与前槐子丸的组方药物众多相比而言,称“小”,用于对槐子丸的补充,治“五痔十年不瘥者”。《外台》云深师同。可见小槐实丸也是孙思邈转载。

槐子、槐实,一种药的两种叫法,无本质区别。因此,可以解释《圣济总录》中称小槐实丸为槐子丸。而《圣济总录》中又有槐实丸,组方与《备急千金要方》差异较大,其药物组成为:槐实、黄芪、枳实(壳)、贯众、白术、肉豆蔻、防风、荆芥穗、荚、苦参、厚朴、麝香、木香、川芎、皂荚子。

小槐实丸药物组成及剂量,《备急千金要方》与《外台秘要》、《千金翼方》完全相同,与《圣济总录》槐子丸的药物相同,但剂量比例不同,按槐子、白糖、矾石、硫磺、大黄、干漆、龙骨的顺序,为24:16:8:5:5:5和16:10:5:3:3:3,故方义应无差别(见表2)。表1槐子丸辨析表

3治痔槐系列剂型

孙思邈根据槐子(仁、实、角)、花、枝、根、白皮等的特性,及在治疗痔的重要作用,创制各种剂型的槐系列药物,成为后世治痔的重要依据。口服的有丸剂如槐子丸、小槐实丸,酒剂如槐酒,外用的有熏洗剂槐白皮汤、膏剂槐白皮膏、塞药(栓剂)槐子煎。

3.1从槐子丸到槐角丸槐子丸、小槐实丸,逐渐演变,后世医家创制出槐角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槐角丸组成,《丹溪心法》、《世医得效方》、《疡科选萃》之槐角丸同,其槐角与其他药物的比例为2∶1,至今应用长盛不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160多家生产槐角丸的药厂。另《扶寿精方》在此基础上加黄柏、侧柏叶、黄连、荆芥穗四味。

另,后世与此组方、药味相似的有《外科大成》、《经验方》和《古今图书集成》的槐角地榆丸,槐角丸及相似方剂药物组成比较见表3。表3槐角丸及相似方剂药物组成比较

3.2从槐子酒到酒制剂治疗痔《备急千金要方》第四方为槐子酒,治疗五痔十年不瘥者。一般认为饮酒是痔的重要诱发因素,殊不知酒剂还是治疗五痔的重要剂型之一。另外,用酒送服丸剂也是治疗痔的重要特色,如小槐实丸、猬皮丸、《外台秘要》紫参丸、《圣济总录》如圣散、黑神散、猬皮散等“酒服”,同时,又区分茶酒、黍米酒等酒的种类,“热酒调服”、“温酒调服”等酒的温度。目前未见酒剂治疗痔的报道,应该加以挖掘。

《备急千金要方》槐子酒

药物组成:槐东南枝细锉一石,槐白皮细锉一石,槐东南根细锉一石,槐子一斗。

制法:上四味,放入大釜中,水16斛,煮取5斛,澄,取清,更煎取1石6斗。煮2斛黍米,上曲2斗,酿之。搅令稠封泥。7日酒熟,取清。和时更煮取汁,淘米洗器,不得用生水,作酒如此,药忌生水。

主治:五痔十年不瘥者。

用法:适性,饮,常令小小醉。

3.3从槐子煎纳肛到栓剂的雏形在《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均有用槐白皮、槐子“熟捣丸如弹丸,绵裹纳下部中”的记载,其大小有的如“弹丸”,有的如“鼠屎大”,可以认为是当时治疗痔的栓剂雏形。后世许仁则将其制成如“枣核大”。其进一步发展成为复方制成的纳肛栓剂,如槐皮膏。其作用有杀虫、止痒、止血、止痛、通便等作用。

槐子煎

药物组成:槐子。

制法:7月7日多采,熟,捣,取汁,重绵绞之,纳铜器中,放在庭中高门上,持续20日以上,煎成,如鼠屎大。

用法:纳谷道中,每日3次。

主治:痔,也主瘘即百种疮。

《外台秘要》称救急、崔氏、古今录验均有此方,评价为“千金疗痔神方”。

另,8月槐子,捣汁煎作丸,涂之。

《备急千金要方》槐子煎成如鼠屎大,纳谷道中。亦主瘘,百种疮。主痔神方。

3.4从槐皮膏到膏剂治疗痔《备急千金要方》第15方槐皮膏即是典型的膏剂,其基质为猪膏。另外,其他方中还有猪脂,相同。可以外敷或绵裹(蘸)纳肛内。《备急千金要方》槐皮膏用于治疗谷道痒痛之痔疮,《外台秘要》云“五痔脱肛方”的槐皮膏、“鸡胗痔”的小品槐皮膏药物组成不同,《圣济总录》称槐白皮膏,药物组成同《备急千金要方》,但其治疗脉痔(见表4)。目前膏剂外敷纳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表4槐皮膏辨析

3.5槐根洗药到熏洗剂的形成《备急千金要方》第12方有治五痔“槐根,煮,洗之”的记载,第13方治痔下部出脓血有虫旁生孔窍的“槐白皮一担,水煮极熟,出置木盆内,坐其中,欲大便状,虫悉出,冷复易之,不过二三度。”《千金翼方》也有同样的记载,其用法与今治疗痔的熏洗方法及其相似。

第8篇

孔子之后,有关饮食卫生的论述非常多。人们普遍认为凡是食物变味、腐臭以后,都不能吃,吃了就容易生病。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则有毒,不可食。”唐代著名医药家孙思邈对饮食卫生也十分重视,他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提出了不少讲求饮食卫生的忠告。如“食当熟嚼,使米脂入腹,勿使酒脂入肠。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如食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人神惊,夜梦飞扬。每食多不用重肉,喜生百病。常以少食肉,多食饭及少菹菜,并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食毕当漱口数过,令牙齿不败,口香”。这些论述都很有科学道理。

在中国古代士人的饮食观中,非常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汉唐时期,人们便主张采用谷、果、菜、畜类等混合食物,以保证食物营养成分合理搭配,相对平衡。《内经》认为理想的饮食结构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的序论中引用了这段话,并具体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将食物分为果实、蔬菜、谷米、鸟兽四大类,详细介绍了一百五十多种日常食物的性味、营养、功效等。说明孙思邈也非常重视膳食结构。

现代科学证明,《内经》和孙思邈所提出的饮食结构是有道理的。如“五谷”和“五畜”为人体提供了植物蛋白和氨基酸,是人生长和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而“五果”即水果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食物纤维,可以辅助“五谷”以养人之正气,故曰“五果为助”;“五菜”即各种蔬菜则可以使体内各种营养素更加完善、充实,这就是“五菜为充”。这种以谷、肉、果、菜合理搭配的饮食结构,对中国传统饮食结构的形成影响很大,古代许多士人体健长寿,都与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关。

古代士人还普遍认为应节制饮食,不要过量,反对大量食用美味佳肴,这样做会增加胃的负担,影响消化。《吕氏春秋・本生》说:“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而节制饮食对身体有许多好处。晋人杨泉在《物理论》中说:“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养性之术,常使谷气少,则病不生矣。”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也认为,吃得过多,会使人短命。他在《千金要方・养性》中说:

穰岁多病,饥年少疾,信哉不虚。是以关中土地,俗好俭啬,厨膳肴羞,不过菹酱而已,其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土俗多疾,而人早夭。北方仕子,游宦至此,遇其丰赡,以为福佑所臻,是以食卑长幼,恣口食嘬,夜长醉饱,四体热闷,赤露眠卧,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以至于死。

孙思邈主张“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不仅吃得过多会损害健康,食品的滋味太美,太厚也会伤害肠胃使人短寿。

明末清初著名剧作家李渔,多才多艺,对饮食也很有研究。在其《闲情偶寄》一书“颐养部・调饮啜”中对饮食之道作了专门评述,其中不乏精辟之论。李渔的饮食观与传统的饮食养生理论不尽相同,在一般人看来,“《食物本草》一书,养生家必需之物”。而李渔则认为,“食色性也,欲藉饮食养生,则以不离乎性者近是”。即饮食而要根据每个人的“性”来安排。“性”意为性情,习惯。由于“性”因人而异,故《食物本草》一类书上规定的饮食忌讳,未必适合每个人。

根据以“性”来安排饮食的原则,李渔提出了六条具体的饮食方法:

一是“爱食者多食”。李渔认为:“生平爱食之物,即可养身,不必再查《本草》。春秋之时,并无《本草》,孔子性嗜姜,即不撤姜食,性嗜酱,即不得其酱不食,皆随性之所好,非有考据而然。孔子于姜、酱二物,每食不离,未闻以多致疾。可见性好之物,多食不为祟也。”李渔提出的饮食可随心所欲,并非毫无节制地大吃大喝,而是要分主与次,他称之为“调剂君臣之法”。并举例说:“肉与食较,则食为君而肉为臣;姜、酱与肉较,则又肉为君而姜、酱为臣矣。虽有好不好之分,然君臣之位不可乱也。他物类是。”

二是“怕食者少食”。生性不喜吃之食物,如果勉强吃下去了,不仅不利于健康,反而会招致疾病。李渔指出:“凡食一物而凝滞胸膛,不能克化者,即是病根,急宜消导。”“故性恶之物即当少食,不食更宜”。

三是“太饥勿饱”。即要控制饮食,不要因饥饿而暴饮暴食。李渔认为:“欲调饮食,先匀饥饱。”如何才能使饮食均匀呢?李渔指出:“大约饥至七分而得食,斯为酌中之度,先时则早,过时则迟。然七分之饥,亦当予以七分之饱,如田畴之水,务与禾苗相称,所需缀危则灌注几何,太多反能伤稼,此平时养生之火候也。”

四是“太饱勿饥”。李渔说:“饥饮之度,不得过于七分是已。”然而,“又岂无饕餮太甚,其腹果然之时?是则失之太饱。其调饥之法,亦复如前,宁丰勿啬”。李渔还以常见的生活现象来证明这一道理,他说:“贫民之饥可耐也,富民之饥不可耐也,疾病之生多由于此。”李渔既反对暴饮暴食,也反对饱一顿饥一顿,这样都会导致疾病。

五是“怒时哀时勿食”。人的情绪与饮食有直接的关系,李渔认为:“喜怒哀乐之始发,均非进食之时。然在喜乐犹可,在哀怒则必不可。”这是因为“怒时食物易下而难消,哀时食物难消亦难下”。因此,“俱宜暂过一时,候其势之稍杀”。即等怒哀之情平定之后再进食,这样虽然过了进食的时间,但对身体有利。因为“饮食无论迟早,总以入肠消化之时为度。早食而不消,不若迟食而即消,不消即为患,消则可免一餐之忧矣”。

六是“倦时闷时勿食”。李渔指出:“倦时勿食,防瞌睡也。”人在困倦时,就要瞌睡,此时进食,“则食停于中,而不得下”。李渔还说:“烦闷时勿食,避恶心也。”人在烦闷时,必难受恶心,此时进食,吃下去的食物,“非特不下,而呕逆随之”。李渔认为“食一物,务得一物之用。得其用则受益,不得其用,岂止不受益而已哉”!因此,在遇到倦时闷时,不要进食。

李渔所提出的六条饮食方法,均有一定的道理,按此方法饮食,将有助于身体健康。

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对饮食也有很深的研究。他曾任溧水、江浦等地的知县,从40岁起便隐退南京小仓山,筑“随园”,以文会友,论文赋诗,不再从政。袁枚一生著作甚多,其中《随园食单》是他晚年撰写的一部烹饪专著,是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袁枚认为,烹调如同做学问,应“先知而后行”。在“须知单”中,他列出了20条烹调须知事项,实际是烹调的基本方法。其中有:饮食、洗刷、调剂、搭配、火候、迟速、变换、器具、上菜、多寡洁净、用纤(勾芡)、选用、补救等。在“戒单”中,袁枚提出饮食应破除不良陋习。如他提出要“戒耳餐”。何谓“耳餐”?“耳餐者,务名之谓也”。他指责饮食一味炫耀,片面追求肴馔华贵者:“贪贵物之名,夸敬客之意,是以耳餐非口餐也,不知豆腐得味远胜燕窝,海菜不佳,不如蔬笋。”袁枚还主张“戒目餐”,“目餐者,贪多之谓也”。袁枚说:

多盘叠碗,是以目食非口食也。不知名手写字,多则必有败笔,名人作诗,烦则必有累句。极名厨之心力,一百之中,所做好菜,不过四五味耳,尚难拿准,况拉杂横陈乎?

袁枚还以自己亲身经历证明饭菜太丰富反倒使人生厌。他说:“余尝过一商家,上菜三撤席,点心十六道,共算食品,将至四十余种。主人自觉欣欣得意,而余散席还家,仍煮粥充饥。可以见其席之丰而不洁矣。”

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食物搭配,加之乐观旷达的情绪,可以使人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战胜疾病,健康长寿,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活了八十多岁,是一位高龄老人。到晚年,依然耳聪目明,甚至还能上山捡柴。陆游长寿,与他善于调整身体,饮食起居得宜有直接关系。他有诗云:“吾身本无患,卫养在得宜。一毫不加谨,百病所由滋。”陆游非常注意日常生活防病,“衣巾视寒燠,饮食节饱饥”,“起居饮食每自省,常若严师、畏友在我傍”。他晚年总结自己的养生之道,第一条便是饮食有度:“朝晡食饮,丰约惟其力,少饱则止,不必尽器。”(《渭南文集》卷20《居田记》)其次,饭后散步,“食罢,行五七十步,然后解襟褫带,低枕少卧,此养生最急事也”。在日常饮食上,陆游喜欢吃素,认为食素胜于食肉。“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旮美胜肉。”游尤喜喝粥,他有一首《食粥》诗: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粥,既便宜又富于营养,尤其对肠胃虚弱的老年人有益。苏轼也喜食粥,他说:“夜坐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也。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尤不可说。”(费衮《梁溪漫志》卷9《张文潜粥记》)

第9篇

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医药学,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技术、高水平、高素质的中医人才队伍。要想成为名医,熟读经典著作是基础;拜名师学习是捷径;临床实践是提升疗效的有效途径。中医学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起源于数千年前的民族医学,有西医学不可替代的优势,被称为“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中国社会科学家田森语),其疗效已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也是正在走向世界的一门医学科学。要使这一医学科学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技术、高水平、高素质的中医人才队伍。

1读经典夯实基础

从古到今,没有一个成功的医家不熟读经典的。因此,要培养中医人才,必须要求他们在读经典上下功夫。首先要精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医学家曾形象地把中医学比作一棵大树,四大经典著作则是树根(本),其余各科及各家学说才是树干和树冠,可见四大经典的重要。我认为要想在中医学上有所建树,必须熟读经典著作。但中医典籍浩如烟海,内容广博,医论精深,要真正学好,并非易事,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终生奋斗的决心。我们的先贤曾说,“志不坚,智不达”,就是志气不坚定,则智不达。勤能补拙,业精于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勤奋刻苦,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效。我院的名老中医汪从献享誉周边县市,每天找他看病的不低于80人次,全使用中药或中成药,疗效显著。尽管如此,他多年来始终坚持一点,就是无论工作再忙,每年都抽出两个月的时间潜心学习中医精典,结合疑难病例撰写读书笔记,目前已撰写了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正因为如此,他的医术才达到出类拔萃的地步,被我们当地群众称为“活神仙”。

2拜名师获得捷径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有众多的学派、模糊的定性定量、独特的诊治方法。每一位老中医,通过几十年的实践积累,都各有独到的经验,这些活的经验是很宝贵的,他们的指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代的许多名医,如张仲景、孙思邈等大家,他们都有师承的记载。清代名医叶天士,先后拜过17个老师,终于能成为清代的一代大医。拜名师是迅速成为名中医的捷径。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今天,我认为尤其需要跟师学习,学习他们的临床经验,怎样看病,怎样处理疾病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这如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很快使医术得到很大提高。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是离不开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的。有继承才有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很好的继承。过去培养中医都是师带徒,一个一个的带出来。现在的硕士生、博士生,我认为也是师带徒。我院现有的名中医都是名师带出来的,如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张连友,师承享誉皖地区的“张半仙”——张仲田;李成才师承名中医滑修身;韩雅师承中医妇科名医韩允龄等。当然,拜名医要像到庙里拜菩萨一样,很虔诚的、尊敬的心态去拜师,潜心学习,脚踏实地,谦虚诚实,这样才能学好中医。

3多实践提升疗效

名医是群众推出来的,主要靠疗效高,因为疗效最体现中医药学的生命力,而疗效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著名医学教授朱良春曾说:“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水平之检测在于疗效。”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后,必须经过临床大量病案诊治的检验,才能学验俱丰,在诊治疾病时才能得心应手。当然,也应辩证地看,熟读理论指导实践,临床实践反过来丰富理论。名医之所以称之为“名”,主要是能比一般医生更快地、更彻底地治愈常见病,能治愈一般医生治不好的疑难病,这与临床实践密不可分。在临床实践方面,我院一是加强病例如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结合临床研制出新方药、新技术,提高临床疗效;二是加强临床指导,对中青年医生多放手,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技能;三是开展中医知识、技能比武,如今年以来,我院临床结合科室特点,广泛开展了“每周一方”活动,要求每位医生熟背,并用于临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总之,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重视名老中医经验,指导临床诊疗实践,是培养中医人才的有效途径。

第10篇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养生思想可谓源远流长,这些思想的继承发展,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养生文化。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奠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根柢的伟大之作。《道德经》中有很多关于宇宙天理、修身养性的论述涉及到养生。从某种程度上讲,《道德经》就是一部“养生经”。

庄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养生家。在《庄子?养生主第三》中,庄子以庖丁解牛为喻,主张养生要“依乎天理”。庄子不仅崇尚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虚静之观,而且还崇尚像彭祖那样导引吐纳、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他在《刻意》篇中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先秦养生术的集大成者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也是一部精彩的养生著述。开篇《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明确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养生原则。不仅如此,书中还特别强调天人合一,指出养生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些论述都成为日后中华养生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

秦汉时期,我国养生学有了很大发展。《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淮南子》、《论衡》都涉及到养生。三国魏晋南北朝时,道家养生术受到追捧。《黄庭经》和《养生集要》是这一时期养生思想的重要体现。另外,北齐颜之推著的《颜氏家训》中的《养生》也很有价值。

隋唐时期的养生学著述首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千金要方》的卷二十七是论述养生的专卷。其中的《养生序》、《道林养性》、《居处》、《按摩法》、《调气》、《服食》、《房中补益》等都是很好的养生著述。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性》中提出“养老大例”,在唐代之后,特别是宋以后,养生学研究才从零散的论述转为系统的专论,研究的重点也转向老年养生。

《养老奉亲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老年养生专著,是宋代陈直根据多年的研究体会及唐以来对老年养生的研究成果著作而成。该书对老年人保养、饮食调治、用药宜忌及老人护理等问题均有论及,提出了老年人的“七养论”,即:“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还继承发扬了《黄帝内经》以来的四时顺养思想,提出四季养老论:“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当夏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当秋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当冬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咸而增苦,以养心气。”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老年养生学的内容。该书的元刊、明刊等版本中刊行者皆署以“居家必用本”,并且还传至朝鲜和日本等国,可见影响之深。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汇集万历以前养生成就,分为清修妙论、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却病等类别,提出“节嗜欲、慎起居、远祸福、得安乐”等养生方法,可谓是我国历代养生经验的总结积累。此书自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 年)刊行后,颇受欢迎,到解放前已刊行过五次。

明代御医龚廷贤对老年养生也有不少贡献,在《寿世保元》中不仅辑入了许多前人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而且搜集了大量延年益寿的秘方,并将其精妙者编成口诀,广为流传。更为重要的是他写了《衰老论》,对衰老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这一时期的老年养生保健学不仅在方法上丰富多彩,而且在理论上也独具特色。

明代另一位名医龚居中在所撰的《五福万寿丹书》和《红炉点雪》中,认为老年人安养、延龄应从居处、调摄、保形、节欲、按摩、功药等六个方面人手,并详细地记录十几种引导方法。此外,在明代的《洪梗辑刊》、《寿养从书》,清代的《寿养秘诀》、《养真集》等书中,也有许多老年养生学的内容。

清乾隆年间,著名养生学家曹廷栋撰《老老恒言》五卷。卷一为安寝、晨兴、盥洗、饮食、食物、散步、昼眠、夜坐;卷二为燕居、省心、见客、出门、防疾、慎药、消遣、引导;卷三为书室、书几、坐榻、杖、衣、帽、带、袜、鞋、杂器;卷四为卧房、床、帐、枕、席、被、褥、便器;卷五为粥谱,主张老年人从节饮食、调精神、慎起居、辅导引等方面入手养生保健。

第11篇

本栏目作者潘朝曦,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名医特诊部特邀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室主任,上海诗词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浦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出身中医世家,师从当代中医泰斗张伯臾教授。擅治各种疑难病症。著有医著十余部,艺术类著作三部。

因为人由大自然产生,之所以产生、存在,是大自然提供了他得以产生和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等条件。人生存在这空间里必须适应这个空间,这就如同我们架着船在水上走,水中有礁石,我们必须绕着走过,硬碰必定不行,不是船翻就是船破。又如钻山洞,洞门低矮,就必须弯腰或俯身通过,挺身硬碰,必定头破血流。

一、顺应天地大规律

何为天地大规律?这得先从天地谈起,天地最具代表的两大实体即太阳和地球,太阳和地球以及其他几大行星和彗星等都属于太阳系。我们所使用的一切能源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我们赖以生存的所有食物也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反过来,光有太阳,没有地球也不行,人类也不可能有存身之地。

正是因为天地的如此重要,正是因为天地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主宰性的巨大作用,我们祖先为了把握太阳光照的多少和有无,以及对地球上物质与生命因光照不同而引起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巧妙地创造两个字,对这种变化万端的现象进行归类、把握,这两个字就是阴、阳。具体归纳是:即天地间凡光明的、热的、明亮的、向外的、向上的、活动的、兴奋的,无形的……皆用“阳”这个字来代表统括;凡阴暗的、冷的、晦暗的、在内的、向下的、宁静的、抑制的、有形的……皆用“阴”这个字来代表统括,其中,水、火和地、天是阴阳特征的两类典型代表。这样一来,就能执简驭繁,把天地间复杂而多变的自然和生命现象问题条理化、简单化,便于总结规律。有群经之首,中国第一经之称的《易经》即是我们祖先总结天地间大规律的第一本哲学著作,释《易经》的《易传》一书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语即是指出阴阳是天地间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的根本规律。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极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经过亿万年的摸索,通过总结人在天地间生存的经验,探索天地运转与生命间的关系,我们祖先终于找到了许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总结出了许多极为精辟的天地运转与生命活动的规律,这些规律多已记载在古代天文、历算、物候、地理、哲学、历史,以及医学等大量典籍中。现仅就养生方面,谈谈我们应如何顺应天地大规律。

养生,首先应顺应自然节律。节律有年节律和昼夜节律之分。年节律即表现为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古人认为四季对生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长、化、收、藏,即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这是人人都可见到的天地间的一个规律,不是虚玄不可捉摸的。何谓春生?生,指发生、生长、生机。春生是指一切生命在春天充满生机,表现为种子萌芽、草木吐翠,一切冬眠蛰伏的动物开始苏醒活动,“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种无形迹但能催发生命之力,是无处不在、不可阻挡的,哪怕是长在阴山背后、天涯海角、无人见到的小草,春天一到它也将充满向上生长的生机。何谓夏长?是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何谓长夏化?是指一些植物、动物至夏长,吸收的物质在体内进行转化,如建构身体结出果实等。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毛羽收敛、活动收敛。冬藏,是指一切生物在冬令阳气闭藏、精华闭藏、生机闭藏,活动减少或停止而进行冬眠。

人养生的第一步,必须与自然界的节律保持一致,顺之则身体健康长寿,逆之则灾害丛生,生机消亡。不光人应顺应大自然的规律,鸟兽百虫也知顺应自然,秋天雁南飞,春到燕北归,春夏百虫活跃,冬令蛰藏冬眠。可我们很多人却偏偏要做傻事,做出了许多违背大自然规律的事来,这已是举不胜举。如春令,太阳光照正处于既不太斜射又非直射的位置,气候温和,阳气上升,此为大地上一切生命送来了蓬勃生机,人当与动植物一样要审时气,调动体内生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可有些人,我看是:“春眠不知晓,不怕鸟骚扰,睡到午饭后,起来吃个饱。”古人指出养生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只有适当增加活动量,或踏青问柳,行歌舞风,这样才能使阳气增长,顺应生发之气。可很多人特别是有些青年人和老人,往往由于“春困”而贪睡少动,这样阳将何从养起?又如春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冷暖交替的过渡季节,由于初春阴寒不尽,阳气方生,时有冷空气袭击,即所谓“春天孩子脸,一日有多变”,所以历代养生家皆指出:春宜保暖,衣服不可顿减,以助人体阳气生发,即俗话所说“春焐秋冻”。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还特别告诫:“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摄生消息论》也指出春令应“时备夹衣”,衣“不可暴去”。可我们不少青年人冬令天冷时都不愿穿厚衣,更何况春令。所以在上海常见不少青年人春天天稍热,即穿得很单薄,甚至穿夏衣穿行于大街小巷之中,这就难怪有些人常易受凉,从而发感冒、扁桃腺炎、肺炎与咳嗽等病症。甚至因抵抗力要抗寒导致 “兵力”分散而减弱,极易患上脑膜炎、麻疹、腮腺炎等病症。此外,由于春令乍寒乍暖,一些年老体弱者极易引发宿疾,以哮喘、高血压、过敏、心肌梗塞、精神病为常见。据有关统计,3月至4月是心肌梗死发病的第二个高峰。俗话说“菜花黄,痴子忙”,精神病发病也比其他季节高。故古代医家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提出“春防风,又防寒”,对有些病还要提前服药预防。

在饮食上,由于春天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开始转盛,饮食上应顺势,选食辛、甘、温之品,如葱、芫荽、枣、花生等以助升养脾,忌食酸涩、油腻生冷,即唐孙思邈所说的“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在好多人中恐多没有做到。还有历代养生家要人们在春令应“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虑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这对好多人恐怕更是一种酷求。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仅是学习、事业安排的好时机,也当是体质投资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春光明媚,空气清新,煦风拂面,桃李含娇,柳丝含烟,不仅空气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且景色怡心悦目。人们应安排一定时间去户外“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练太极拳、剑,最大限度地汲取大自然活力。实践证明,春天善养生者,一年很少患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传染病。工作思维敏捷,效率高,不易疲劳,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第12篇

【关键词】中医临床;炮制品应用;教学改革

中药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两大特点之一,《中药炮制学》不仅是中药等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必修课,还应该在中医及相关专业增设该门课程。临床中医生应当系统掌握中药炮制理论,能够恰当选用各种炮制品。但现今社会分工趋细,医药“分家”严重,部分年轻的中医不会使用。

本文结合近几年我院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经验,及对三部古代医药学家的著作、广西南宁的两家医院的炮制品使用情况调查,探讨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 对三部古代医药著作收载炮制品的探究

1.1 研究方法: 对《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和《千金翼方》统计以下内容:①所载处方数量;②处方中用到的中药的种类;③所用中药交叉应用,先后总共出现的次数,其中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的次数;④甘草入方的次数,其中用炮制品的次数。

1.2 结果: 《金匮要略方论》载262个处方,共用186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972次,其中180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占药物出现次数的18.5%,甘草入方89个,其中30个方用炙甘草;《金匮玉函经》载115个处方,共用86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547次,其中126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占药物出现次数的23.0%,甘草入方69个,其中53个方用炙甘草;《千金翼方》载1990个处方,共用568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10593次,其中2541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占药物出现次数的24.0%,甘草入方461个,其中424个方用炙甘草。

表1两家医院炮制品使用频率

表2炮制方法的应用情况

2对广西南宁两家医院中医处方炮制品的调查

2.1 研究方法: 近期分别对广西中医学院专家楼和广西民族医院中药房的处方调查以下内容:①抽取的处方总数;②所抽取的处方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的数量;③各种不同职称的医师开处方的数量;④各种不同炮制品出现的次数;⑤炮制方法的应用情况。

2.2 处方中炮制品使用结果: 前者处方共7416张,其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6181张,占处方总数的87.4%,每张处方中含1至9种炮制品;后者处方共657张,其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485张,占处方总数的73.8%,每张处方中含1至11种炮制品。合计两家医院抽取的处方共8073张,其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6966张,占处方总数的86.3%

2.3 炮制品使用频率较多统计: 广西中医学院专家楼含有炮制品的处方共涉及110种炮制品,广西民族医院含有炮制品的处方共涉及62种炮制品,其中使用较多的前5味见表1。

2.4 炮制方法统计 两家医院所使用炮制方法共有24种,前10种见表2。

3讨论

有报道张仲景的《伤寒论》载112方,共用83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563次,其中315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其中甘草入方83个, 81方用“炙品”,仅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的甘草汤(单方)和桔梗汤重用生甘草[1]。本文对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和孙思邈的《千金翼方》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说明古代医药学家非常注重使用炮制品,尤其注重使用炙甘草。通过对甘草的生用和炙用,使生泻熟补,充分体现了依法炮制与辨证论治的密切关系。

医院处方的调查也显示,现时中医临床也比较重视炮制品的使用。表1、表2、显示临床上使用的炮制品不仅种类多,炮制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炒法应用较多,药房中的大部分果实种子类药物都用炒黄炮制,药房也备有铜盅,注重用时捣碎,继承了“逢子必炒、逢子必捣”的传统炮制理论。此外“制半夏”在处方中出现次数最多,说明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半夏、川乌等临床上注重使用炮制品。炙甘草、土炒白术等使用频率也较高。此外,调查中还发现医生开了炮制品,药房无相应品种时,如甘草制吴茱萸,只会付给生品。而且两医院药房的炮制品都是直接购进,未见炮制设备,未见药房工作人员进行炒、炙等炮制,这不利于医生选用炮制品。

张振凌等呼吁中医各专业有必要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2],尽快改变“医不知药情,药不知医用”的现状。结合我院教学改革的实践,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限选课普遍受到中医各专业学生的欢迎。选课比率较高,理论课缺课较少,传统实验课非常受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振凌. 中医专业应当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J].中医药学刊,2006, 24(2) :34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