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时间:2023-05-30 09:13: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除夕的来历和习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第1篇

除,是除去的意思;夕,是夜晚的意思。所谓除夕,就是送走旧年的最后一个夜晚,迎来新年的第一个清晨,辞旧迎新,万象更新。在除夕夜那晚很多地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但是吃饺子的由来吗?

除夕吃饺子来历

1、吃饺子的来历

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除夕吃饺子来历

2、除夕吃饺子的推荐

立冬养生推荐胡萝卜羊肉饺,其主要是有着改善胃病,治脾胃虚冷是很有帮助的。胡萝卜性温,可调补中焦和肠胃等。而羊肉补气养血,温中补肾。非常适合气血虚、胃寒的患者。

做法:胡萝卜和葱姜清洗干净备用,花椒冲干净后用开水泡30分钟左右;洗好的胡萝卜用擦丝器擦丝后剁碎,葱和生姜剁碎备用;泡好的花椒水(用来去羊肉的膻味)逐次加入羊肉馅中,搅打至羊肉上劲;加入葱末和姜末搅拌均匀;加入剁好的胡萝卜碎,加入上述各种调料搅拌均匀;擀皮,包饺子。包成自己喜欢的形状,下锅煮熟开吃。

3、白萝卜猪肉黑木耳饺的做法

做法:肥瘦猪肉剁成细泥;木耳剁成末;萝卜擦成细丝用开水煮透,过晾后挤干水分,剁成细末。猪肉放盆中加葱姜末、酱油、盐、味精、胡椒粉搅匀,再加萝卜末、木耳末、海米末、鸡蛋、植物油和盐、味精搅匀成馅。饺子粉加水和匀,醒1个小时后,下成60个剂子,擀成薄皮,分别包上馅,放开水中煮熟,食用时带大蒜汁。

饺子皮的做法

饺子皮的原料:饺子专用面粉。

饺子皮的配料:水。

方法/步骤:在和面盆中放入适量面粉,加入一小勺盐。

再在面粉盆中加入一个鸡蛋清,加入鸡蛋清的饺子皮,包成饺子,煮熟后捞在碗里不容易粘住。

用一小碗放入凉水开始和面,先加入少量水,用手或者筷子,将面粉和成面疙瘩。

除夕吃饺子来历

然后再用手把面疙瘩用力按压到一快儿。

再把面团上面用手蘸有点水,再继续揉,反复蘸水揉面2-3次后,用锅盖盖住,醒30分钟。

面醒好后,取一小块,搓成长条,用刀切成小剂,或者用手拽也行。

用小擀面杖将小面剂檊成圆形,就可以包饺子了。

饺子馅咸了怎么办

如果是已经包好的,那么调汤汁的时候,多放点醋,蘸着吃。不会感到那么咸。

如果拌好馅了,还没包。可以加点糖,可以中和咸味。

在煮的时候可拿一个洗净的土豆切成两半放入汤里煮几分钟。

用掺有白酒的水浸泡,有明显的去咸效果。

除夕吃饺子来历

再加点馅进去,剩下的饺子馅包好冷冻起来,下次再做也可以,但是如果是素馅的饺子馅这样做可能会影响口感。或者包的时候馅小一点。如果馅里能挤出水分,挤出点水分。

附带饺子做法:猪肉剁馅,加入盐、姜粉、色拉油、香油搅拌上劲儿,放入切好的韭菜,再放入一个鸡蛋搅拌均匀。面粉加水和成光滑面团,将面团揉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压扁,擀成圆片。将馅料包入面片中即可。

除夕夜的来历与吃饺子的蕴意

农历中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其中大月30天,小月29天。因为腊月最后一天往往是三十日,所以除夕又称为“大年三十”。

但是,如果赶上农历腊月是小月,就会出现没有“大年三十”的现象,譬如20xx年的除夕就是腊月二十九。下一次这种情况还要到20xx年。

在民间传说中,“夕”是一种食人恶兽或者是会带来瘟疫的恶兽,所谓“除夕”就是消灭“夕”这种恶兽。

但是“夕”这种恶兽是无法真正消灭的,只能想办法吓跑它,所以除夕夜12点一过,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将“夕”吓跑,迎来无病无灾的新年。

对了,据说大年和小年也是一对怪兽……明天聊聊?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汉族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一般都是在腊月二十四。

这一天必须打扫庭院,进行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干干净净迎新年。

除夕夜要吃年夜饭,南北风俗不同,北方一般吃饺子,南方有吃馄饨、汤包、年糕、元宵的,不过现在南北风俗逐渐混同,也不那么刻意了。

按旧俗,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饺子与“交子”谐音,“交”是交会,“子”是子时,“交子”指旧的一年与新的一年交会于零点。

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也就是新旧年更替交于子时,即新的一年到了。

另外,饺子外形象元宝,意蕴“新年发大财,元宝滚进来”。

包饺子的时候,会将几枚硬币包进去,如果谁吃到了,就会在新年交好运。

除夕还有守岁的习俗,也就是“熬年”,除夕夜不睡觉,一直熬到新年到来。

我以前是家里的孩子王,每年除夕夜带着一帮堂弟堂妹表弟表妹们在午夜12点快来临的时候将所有的灯都关了,然后在零点刚过的时候,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将所有的灯光都一起打开。

从漆黑中重回人间,大家一起欢呼……

不知道是因为这社会变了,还是自己老了,这年味是越来越淡了。

第2篇

除夕守岁的由来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汉族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除夕相关诗句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辛巳除夕(当代)钱钟书

不容灯火尽情明,禁绝千家爆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第3篇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而吃饺子是它的习俗之一。下面是特意整理的冬至吃饺子的由来大盘点,供各位阅读,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纪念神医扁鹊

家家户户习惯在冬至这一天包饺子吃。民间传说,这一习俗与纪念神医扁鹊有关。 扁鹊,原名秦越人,战国初年齐国渤海郡鄚州(今河北省任丘县鄚州镇)人。他一生“兔疾行医,周游四方”,走遍了现今的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热情为群众治病,成为远近驰名的医生。传说有一年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天气格外冷。人们的耳朵冻得生疼,有的甚至都冻烂了。这一天扁鹊来乡间为老百姓医病,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难受。怎么办呢?他就教人们熬“祛寒矫耳汤”,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一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把羊肉和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矫耳”做熟吃。果然,人们吃了“矫耳”饭,喝了祛寒汤,顿时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冻烂的耳朵不久就好了。家家户户感激扁鹊,说他是手到病除、妙手回春的神医。这一天正好是冬至节。以后为了纪念扁鹊,每年冬至都包饺子吃。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女娲造人

在怀川地区,还有一个冬至吃饺子的来历传说。上古时期,女娲在神农山抟土造人。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女娲捏出的泥人的耳朵纷纷被冻掉,女娲十分着急。于是,女娲就用针线把泥人的耳朵重新一个个缝上。一天,女娲缝好一个泥人的耳朵,把余下的线让这个泥人用嘴咬住,转身去找剪刀,当她拿着剪刀回到泥人身边时,一个好主意瞬间在头脑中诞生了。她用一根线,一头拴住泥人的耳朵,一头让泥人紧紧咬在嘴里,如此,泥人的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了。后来,人们在冬至这一天怕冻掉耳朵,也用一根线一头拴住耳朵,一头咬在嘴里。时间长了,就把咬线变成了吃饺子,因为饺子的形状很像耳朵的形状。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便在怀川地区传开了,延续至今。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纪念医圣张仲景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冬至吃饺子的来历的传说。据说,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那时的饺子跟现在的馄饨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直到唐代以后,饺子才变成和现在一样。饺子的原名据说叫“饺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饺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 “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第4篇

除夕那天,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到奶奶家去吃团年饭。到了奶奶家,我一见到奶奶便迫不及待地说:“我要吃团年饭!”奶奶笑容满面地说:“还有一会呢!”我嘟起嘴,心里有了些不高兴。“过年了,要高兴点,不然你这一年都不顺心的。”奶奶逗着我说。然后像变魔术似的拿来两串糖葫芦,又从兜里掏出一把糖果,我吃着糖葫芦和糖果,心情舒畅了许多。

到了下午三点多钟,忽然听见奶奶的喊声:“吃团年饭了!”,我们一家人都围在饭桌旁,看爷爷和爸爸放鞭炮和敬香,我忙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妈妈说:“这是家乡的习俗,放鞭炮是辞旧迎新年,敬香是寄托我们对祖先的哀思,等你长大了会明白的。”

团年饭开始了,望着满桌香喷喷的美味佳肴,真想把它们都放进嘴里:青椒炒的腊肉是肥而不腻,香脆可口;油炸的藕夹里又透着一股淡淡的清香……。饭桌上有十几道菜,但使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爸爸家乡的名菜“沔阳三蒸”:蒸肉、蒸鱼、蒸芋头。

一家和和气气地坐在椅子上聊天,老人们给孩子讲故事和除夕的来历。

第5篇

过年为什么要发压岁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

过年发压岁钱的来历关于压岁钱的来历,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过年给压岁钱的传说守祟说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晚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除夕夜晚,为防止“祟”来侵扰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压惊说

另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炮竹驱赶“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下,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避邪说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至于“压岁钱”的作用,就连《资治通鉴》这样的正史也给“证明”。书的第二十六卷中说到杨贵妃生子时,就谓“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赐给儿子一道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第6篇

传统节日除夕守夜活动是因为一个传说而来: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

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

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

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

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 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除夕守岁习俗介绍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除夕守岁,俗名“熬年”。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第7篇

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二、调查时间

春节期间

三、调查方式

1、利用谈话的形式,询问长辈。

2、跟爷爷奶奶准备、干活,亲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

3、查阅资料,了解春节习俗。

四、调查内容

1、除尘

腊月二十四这天,爷爷早早把我叫起来,我们一同打扫卫生,房间的里里外外、旮旮旯旯彻底清扫一遍。我问爷爷这时打扫有什么讲究呢?

爷爷告诉我说: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年前打春时,各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彻底整理一下室内外卫生,立春后就不可再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这天,吃过早饭,我就和爷爷忙着贴春联和福字。

“爷爷,‘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哈哈,这是因为‘福’到了”。“哈哈……”“哈哈……”

“爷爷,你给我讲讲贴春联的来历吧!”

“你呀应该多读书了,等会儿我给你一本书,你自己好好查查吧!”

原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3、守岁

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做了一大桌好吃的,瓜果点心应有尽有。一看到好吃的,我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奶奶说,你这孩子,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吃,还要守岁呢!

“守岁什么意思?快给我说说。”

爸爸说:“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我们有说有笑的吃着年夜饭。“妈妈,苹果我们总吃,今晚你怎么还摆一大盘呢?”“这你不懂了吧,这叫作‘平平安安’这桌上的瓜果可都有说法”。

“年夜饭这么有讲究?”我缠着奶奶给我说道说道。

原来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现在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看晚会,谈笑畅叙。

4、放爆竹

12点的钟声刚敲响,爸爸就去点响了鞭炮,“啪”“啪”……声音真大,我赶紧捂住了耳朵。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

5、拜年

初一那天,我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妈妈、奶奶也打扮得整整齐齐,我们出去拜年了。我之所以这么积极早起,是因为这一天我会收到好多的压岁钱。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了拜年的许多知识。新年的初一,人们穿戴整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第8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中国人过年过节都喜欢放鞭炮,这是为什么呢?过年过节为什么要放鞭炮?这就要从“年”的来历上谈起了。

古时迷信是为了吓鬼,现在是为了增添喜庆的气氛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到了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了新的爆竹。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沿用这个方法,只不过在工艺上有所改进,在花样上有所翻新罢了。在宋代,还有人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管它叫“编炮”。因为成串的爆竹放起来声音持续时间长,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发出的响声,因此也就称它为“鞭炮”。

明清两代,爆竹更为流行,花色品种也不断增加。除了大年初一清晨要放爆竹之外,除夕之夜也兴放炮,到子夜零时达到,爆竹声震耳欲聋,响彻天宇。过年,无论贫穷富贵,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爆竹以示除旧布新。

民俗专家表示,近年来,作为春节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很多地方陆续改变了春节城市禁止放炮的规定,给广大市民燃放烟花爆竹庆祝春节的机会。城市春节因为有了鞭炮而热闹非凡。当除夕午夜零时新年钟声敲响时,举国进入沸腾状态,烟花飞舞,鞭炮齐鸣,一向矜持的中国人融入狂欢的世界。国人在满天灿烂的烟花与满地红红的纸屑中,度过一个红火的中国年。

关于李畋在历史上还有一段关于他和爆竹的奇异传说。唐太宗李世民被山鬼迷缠,久治无效,遂诏书全国求医。时年24岁布衣猎人李畋应诏揭榜,借打猎用土铳原理,采用竹筒装入硝,爆驱逐山魈邪气,使皇上龙体康复,遂封李畋为爆竹祖师。

第9篇

可是,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吗?不知道?不用着急,让我慢慢告诉你:传说,在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

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后来,人们为了驱赶年兽,在

年兽来到的那一天,便在门前贴上红纸,张灯结彩,后来就渐渐地形

成了现在的春节!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过春节时,我们的爸爸妈妈会在门前贴上一对红色的纸,红纸上面写满了字,那叫什么呢?那叫春联! 华夏族的首领黄帝,很重视神荼、郁垒捉鬼的故事,便制定了一个节目的仪式:每当除夕时,各家各户在自家门口立下两个桃木神像,在门相上悬挂苇子编的绳索,在内门上画老虎,以此来镇邪,求得来年的幸福。 这个习俗在汉代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汉代以后,门旁的桃木神像逐渐演变、简化为桃木板,这就是“桃符”。到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时,叫人在两块桃木板上刻了两句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联。由于桃木是红色的,以后便被用纸写的字代替,一般对联都用红色的纸写成。由此以后,逐渐演变成今日的形式。

过春节时,大人们会买来很多花生瓜子这类零食招待前

来拜访的好友,并买来火红的灯笼挂在阳台上。而我们

小孩子就伸手要压岁钱或者跑到大街上和好朋友手牵

手去看花灯。在家乡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花灯:有正

在飞腾的龙,有在拜年的小孩!人们也高兴极了,喜

气洋洋地观赏美丽的花灯。大街上,所有的店铺都挂

上了大红灯笼,所有的人都在互相说着吉利的话:“恭

喜发财,万事如意!”广场上,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在

放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映红了半边天,有“萤火虫”,

“小星星”……小孩子们可高兴了,穿着父母为他的买

的新衣服,绕着广场跑来跑去,却不知道自己的小脸儿都红了!

与此同时,家家户户都开始包饺子了。先拿出一片饺子皮,往里面放一点已拌好的饺子陷,再蘸一点水,往旁边涂一圈,一捏,一个精美的饺子就做好啦!做好一堆饺子后,就把这些饺子倒进煮沸腾的水里。随着一声:“开饭啦!开饭啦!”全家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餐桌上,品味着美味的饺子。

说起饺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

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

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以后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饺子吃是万万不行的。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过去,春节只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跟外国根本扯不上什么

关系;可如今,外国人也过上了中国节,可见,这几十年来,中

国在世界的地位是节节高!

第10篇

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北方)或二十四日(南方),被老百姓们称为“小年”。按照传统习俗,就是送灶神(也叫灶王爷)的日子。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旧时,几乎家家户户的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老百姓将这尊神称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派进各家监察这家人生平善恶的神仙,并且专门负责管理每家的灶火。因此,他被人们当做是一家人的保护神而备受崇拜。

关于灶王爷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天神玉皇大帝有个小女儿,为人十分善良。她非常同情天底下贫寒勤劳的穷人。后来,她偷偷爱上了人间一位给人烧火帮灶的穷小伙子。玉皇大帝知道此事之后,雷霆大发,一怒之下将她打入人间,让她和那个“穷烧火的”一起吃苦受罪。王母娘娘心疼女儿,多次向玉皇大帝说情。后来,玉皇大帝实在拗不过王母娘娘的唠叨,勉强给那个小伙子封了个灶王的职位。所以,天下的人们称他俩为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灶王奶奶常趁着回娘家的机会,把天上的好东西带回去一些,分给穷苦百姓们。这件事情被玉皇大帝知道后,他勃然大怒,下旨命令:从此以后,只准他们夫妻两人每年年底回天上一次。

祭灶、送灶与迎灶

送灶的风俗由来已久,它实际上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周代的天子“七祀”中,就有祀灶一项。

汉代以后,灶神由执掌一家饮食的火之主,摇身一变为掌握一家人寿夭祸福的督察官。灶王成了天上玉皇大帝派到各家的“坐探”,专门监视各家各户的言行举止、大小过错。每到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他就回到天上向玉帝作一次汇报。因此,在灶神上天奏报善恶之前,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大开慈悲多说好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作送灶或辞灶。送灶时,家家户户都要煮香甜的汤圆祭拜,或是盛上糖果、年糕,给灶神饯行。祭灶的食品还有灶糖、糖瓜等。灶糖是一种又甜又黏的麦芽糖,用麦芽糖祭灶是想让灶王爷吃的时候粘住嘴巴,让他在玉帝面前不说坏话,多说甜言蜜语。

祭灶完毕之后,小年这一天还要把灶王爷送上天,即举行送神仪式。一大早,家家户户备齐牲礼、果品,焚香并烧金纸及甲马,将家里的大小神明一起送上天去。这一天若是有风最好,以便神明趁着烟火,即可升上天去。因此,民间有“送神风,接神雨”之说。

如果拱的灶神是木刻像,便把像翻转身,年三十除夕,再把像翻过身来复位,表示灶神接回来了。如果是纸神像,则把它揭下来,拿到院子里,要把灶神像放在马上火化,让他骑马上天,然后压上纸锭,说是给灶王爷路上花费用。有的人还会在纸马下面垫上干豆秸之类的东西,烧起来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好像在爆竹声中送灶君。

等到除夕晚上,家家再燃香烛,摆上供品,把新买来的灶神像贴在灶神龛里,两边贴上对联,有的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有的写:“油盐深似海,米面积如山。”这就算是把灶神又请回来了,俗称迎灶。按一般地方的习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支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送灶”的说法。

旧时送灶前后,各家各户都要打扫卫生,称为扫尘、掸尘。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现在送灶的习俗虽然已经逐渐消失了,但小年前后扫尘的做法一直保留至今。

第11篇

过年靓汤除夕:佛跳墙

“佛跳墙”意为连僧人们闻到此汤的香味都翻墙而来,此汤汇合山珍海味溶于一鼎,除夕夜一家团聚、天伦之乐时,共饮此汤,再美味不过。

功效:滋润补益 健脾养胃

材料:发好的鲍鱼、鱼翅、海参、花胶各30克,干贝15克,猪瘦肉200克,光老鸡300克,火腿50克,生姜3片。

烹制:先把猪瘦肉、鸡、火腿和姜用清水3500克毫升(14碗量)熬成1750毫升(7碗量)的上汤。鲍、翅、参、干贝、花胶用上汤1碗半和姜汁酒、盐各少许滚煨半小时后,取出滤干水分。放进炖盅,加入余下上汤和少许绍酒,加盖隔水炖1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为3-5人用。

年初一:云耳冬菇虾米粉丝滚绍菜

广东一带民间,有大年初一食斋的传统习惯和独特风俗。从科学健康饮食角度看,年三十普遍都是通宵达旦吃喝玩乐,年初一吃素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功效:益胃 润肺 利肠

材料:云耳、冬菇各50克,粉丝100克,虾米70克,绍菜500克,生姜3片。

烹制:云耳、冬菇、粉丝、虾米分别浸发,洗净;绍菜洗净,切段起油镬爆香姜片,炒至刚熟,下云耳、虾米再炒片刻,加入清水1250毫升(约5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中火稍滚片刻,下粉丝滚片刻。下盐、麻油便可。进饮时可下少许胡椒粉,3-4人用。

年初二:莲藕莲子蠔鼓煲猪大脷

民间认为年初二是一年之中的“头牙”,要吃“开年饭”。此汤莲藕莲子取其“年年”或“连年”的谐音,蠔鼓是“好事”的谐音,猪大脷是“大吉大利”或“顺顺利利”之意,寓意“连年好事大利”。

功效:养阴 补肾 益气 健脾

材料:莲藕600克,莲子、红豆、蠔豉各50克,猪横利1条,陈皮1/4个,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莲藕刮皮、去节、切段;莲子去芯,红豆、蠔豉、陈皮去瓤稍浸泡;一起放进瓦煲,加入清水3000毫升(12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为3-5人用。

年初三:绍菜滚大鱼

广东一带新春时常爱有鱼,即“有余”的意头,绍菜滚大鱼,汤味鲜美,清甜可口,亦不腻不滞,烹制简单,亦是一道节日的可口靓汤。

功效:鲜美可口 润肺益气

材料:绍菜500克,大鱼(即鳙鱼)1条,大蒜2条,生姜3片。

烹制:绍菜、大蒜分别洗净、切段;大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洒入少许清水,铲起。起油镬爆香姜,下绍菜稍炒片刻,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滚沸后,下鱼,改为中火滚熟后,下大蒜滚片刻,下盐、油便可。为3-4人用。

年初四:竹笙火腿炖花菇

竹笙为诸菌之冠,清香、鲜美、滑嫩;花菇质地细软而嫩,润而香滑;火腿甘香而不腻,合而为汤,有健脾养胃润肤之功,且清润不腻,新春时常饮甘餍肥,此汤最为合适。

功效:益胃养脾 美肤健体

材料:竹笙80克、火腿肉50克、花菇10个、菜心200克、生姜3克。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竹笙、花菇稍浸泡;火腿肉切粒状或片状。一起与菜心、生姜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250毫升(5碗量)和少许绍酒、油,加盖隔水炖1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为3-4人用。

年初五:菜干蠔豉煲咸猪骨

过年时,常亲朋好友交杯欢乐,整夜不眠咽喉上火,此汤有解肌除烦、降火滋阴之功,在节日时对虚火上升、咽干喉痛、神经衰弱等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功效:滋阴益气 降火宁心

材料:白菜干75克、蠔豉50克、咸猪骨4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

烹制:菜干、陈皮、蠔豉分别洗净,菜干切段、陈皮去瓢。一起与咸猪骨、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大火滚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便可,为3-4人用。

年初六:冬笋草菇羹

吃笋能吸附所吃食物的油脂,降低胃肠胃黏膜对脂肪的吸收与积蓄,现代营养学认为,它有助消化、防便秘的作用。

功效:消食化滞 清润有益

材料:冬笋300克、草菇1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冬笋切片;草菇去蒂,在基部开“+”字,并稍滚片刻,洗净(即“飞水”)。起油镬下冬笋稍炒,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和姜滚后,下草菇滚熟,推入湿马蹄粉,拌匀,下盐、麻油便可。为3-4人量。

年初七:人日“七宝羹”

人日最特别的是数这“七宝羹”,它是顺德民间在人日必食的羹汤。用七种蔬菜做的羹汤,老人家说,吃了七样菜,这年就会捡金拾银,发财了,同时亦寓意精彩,芹菜为“勤力”,芥菜为“戒懒”,葱为“聪明”,鲜百合为“百年好合”,大蒜为“精打细算”, 芜茜为“完完美美”,韭菜为“长长久久”。

功效:清肠消滞 健脾开胃

材料:芥菜、芹菜、鲜百合各100克,韭菜、葱、大蒜、芫茜各50克,生姜3片。

烹制:各菜分别洗净,切碎状。在镬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4碗量)和姜,武火滚沸后下油、芥菜、鲜百合滚沸后改口火片刻,下芹菜、韭菜,滚片刻至熟,推入稀马蹄粉芡,再下大蒜、芜茜稍滚沸,下盐、油便可,为3-4人用。

第12篇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而又隆重的节日。古往今来,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温馨与快乐,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渴求与希望,一年的奔波与劳累,一年的忧思与烦恼,都会在这喜庆的节日里化为乌有;未来的憧憬和梦想,明天的步骤和措施,都会在这万象更新的节日里得到孕育。

在春节,还有许多有趣的传统习俗,如:拜年、倒贴字、守岁、给压岁钱等等,而且每逢春节,一家人再忙都会抽空回家过年。

在这些传统习俗中,最让我难忘的还要数除夕守岁,也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傍晚,大家一起吃过年夜饭,便各自回家守岁去了。深夜,该睡觉了,可是家家户户的灯却还亮着,那一天,整个中国都成了不夜城,十三亿人民一起共度这个不眠之夜。“铛——铛——铛……”12点的钟声敲响了,楼上顿时响起了爆竹声,我们兴奋得一蹦三尺高,也抱着大包小包的烟花冲上楼,白光从箱子里冲出来,成了一朵朵绚丽的烟花。它们时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像彩蝶翩跹、巨龙腾飞;时而像火树烂漫、虹彩狂舞。在瞬息万变的烟火下,我们一家人蹦啊、跳啊,那高兴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此时,对面的人家在五彩的夜空下载歌载舞,还有的老人像老顽童一样跳着、笑着。干妈用相机拍下了这难忘的一刻。

我还从书中得知,守岁和放烟火都是有来历的。

守岁是传说以前有个妖怪,专门捣乱,所以人们要聚在一起。而放烟火是想用爆竹声除旧迎新,带来新一年好运。

拜年也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到新老朋友家和邻居家祝贺新春。

大年初一那天,亲戚朋友都来问好拜年。瞧,老姑一家又来了。开了门后,老姑便说:“新年快乐!”后面的点点妹妹还像模像样地拱了拱手,说:“姐姐、老——姑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恭喜发财……”她基本上把她会说的全部用上了,乐得我们哈哈大笑。大妈她们来了后还给爷爷奶奶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

下午到了外婆家,我们也按最传统的方法向外公外婆问好。外公外婆乐得合不拢嘴。

因此,春节是人们最重视,最喜爱的节日。我们小朋友也更不例外,因为春节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它不仅带来了快乐,还迎来了万物复苏,迎来了蓬勃的朝气,迎来了万家灯火共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