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甲方乙方影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一九四二》到《私人订制》:为什么哭的没有眼泪,笑的没有声音?
在《一九四二》票房莫测之时,王朔安慰冯小刚说:“艺术片赔了不算啥,下回鼓捣个喜剧,再赚回来就是了。”
每个导演都有一部发宏愿要拍的电影,但不是每个导演都能拍成。冯小刚是幸运的,他突破了重重阻力,把民族的苦难史搬上大银幕。不同于此前《非诚勿扰》那种张扬而单纯的宣传——“想不笑,打麻药”;不同于传统的灾难片那种干脆的目的性指向,“这是一部让你痛哭的影片”——《1942》的悲伤中充满了冷静和克制。
“笑的时候笑中带泪,哭的时候欲哭无声”正是中国文化中的典型特质。
《1942》的主演徐帆对记者抱怨说,冯小刚不让她在电影里有情感的表达,“在那场花枝自愿被卖,和孩子分别的戏中,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泪。但导演坚持,灾民的感情,应该是寒风中垒起的岩石中生长的荒草,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悲伤显得太奢侈了。”
冯小刚找准了中国文化中的悲而不悲,甚至是自嘲的方式笑对悲伤。
《一九四二》影片的结尾,旁白这样说:“那个小女孩就是我的母亲,从我记事起,就没见她哭过,她也从不吃肉……”听到这样的结尾,哭与笑,你选择什么?
虽然影片的口碑不错,在各大电影节上拿奖拿到手软,市场中的败绩还是令冯小刚难以释怀。于是,过完春节没多久,冯小刚就和他的伙伴们南下开工了。这就是《私人订制》。
面对一票影评人展开了一场“比犀利,赛刻薄”的竞赛,冯小刚终于忍不住,开始向影评人开炮:“《私人订制》突破了对权力的讽刺。我尽了一个导演对中国电影的责任,我如果是一个笑话,你们是什么?”
“喜剧不是真喜剧”是贯穿冯小刚电影的关键词。冯小刚的喜剧大多以“喜从悲来”为主线。1997年的《甲方乙方》第一个段落是战争梦,描写的是英达饰演的小人物“小书贩”,梦想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故事。
冯小刚抓住的是一代人欲哭无泪的文化失落:这个国家里,几十年的时间内,一个普通人想要在战争中成为一个万人拥戴的英雄,从来都不会被视为是荒唐变态,而恰恰是集体梦想——那些崇高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之间深深的断层、个体户的身份和英雄的梦想在同一个人身上纠结在一起时的可笑,使喜剧悲怆而反讽,迷惘而无助。
《不见不散》是《甲方乙方》的延续,故事讲述的也是一个在那个年代里中国人常做的一个梦——出国梦。人到异乡的不适和孤独,迷惘和无助这种纠结的生存状态却没有以一种典型的悲剧面目出现,我们看到的是冯小刚连篇累牍的俏皮话,男性人物与女性人物错位而令人捧腹的情感关系,荒诞不经却又合情合理的矛盾冲突。
再到《天下无贼》里荒诞不经、行为错误却有同情心的小偷,《非诚勿扰2》中调侃、幽默的诉说死亡——统统构成了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幽默审美:明明是悲剧,但看上去却全都是喜剧。
隐藏情绪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语境,“大悲稀声”的传承之下我们不曾擅长直接表达。2010年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和2011年的《1942》恰好又把握住了这种“麻木的情感表情”。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整整跨越了三十年,作为一部史诗风格的灾难大片,冯小刚恰如其分的用中国人情绪中惯常的“隐忍、悲悯、活着、善良”赢得了影评人和受众的一片较好。
冯小刚电影的特质正在此处:,将那种普遍的、悲剧性的情感用最为恰当的欢乐的呈现出来。
(上接第13页)
集体梦想的文化失落:“在这个十年活在时代前列,不代表在下一个十年活在时代前列”
《私人订制》的失败与其说是冯小刚的失败,不如说是大院子弟的集体谢幕。
大院子弟是出生在京城军区大院里的孩子,王朔的大部分小说都在书写这个阶层的故事。王朔、冯小刚、葛优、姜文、张元、叶京等人也都出生于此。
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他们对旧制度的嘲讽以及警觉还有对变化世代的深刻观察让他们成为活在浪尖上的人。因为他们醒得比别人早。
1997年,对于冯小刚是最值得纪念的,他终于把他们的“好梦一日游”公司开到大银幕上,《甲方乙方》奠定了冯氏幽默的贺岁片传奇,冯小刚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王朔没挂名的事实、传闻中“因五万块编剧费闹掰”都没挡住冯小刚在贺岁片路上的一路奋进……而冯小刚也在王朔语言上一路狂奔:《不见不散》、《没完没了》……
但是人生就是这样,你在这个十年活在时代前列,不代表你在下一个十年活在时代前列。
当时代来到二千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今天,他们在占据了社会大量资源之后却发现群众居然也不听他们的了让人愤怒,冯小刚在微博里说:“第二个故事你们看不出是骂你们的么?”——显然低估了群众的智慧,所以才引发了骂声——这也是《私人订制》故事的源起和冯王的基调。
冯小刚炮轰完影评人,用了葛优在《私人订制》中一句调侃台词为大伙送上新年寄语―好好干,明年哥给你娶一嫂子。这一逗贫,热乎、明媚,饱含着对未来的气象万千。这句话后来也被我频频盗用,尤其用在跟妹妹们闲扯:好好跟我聊人生,明年仙儿哥给你娶一嫂子。
言归正传―王朔、葛优、冯小刚,曾经一马平川的“京派文化”的三驾马车,如今在《私人订制》出炉后,即遭到影评人群殴,甚至关乎于“苍孙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所谓“大院文化”的没落狂欢。足以可见,这已然是个全民娱乐的新时代,谁也逃不了。面对轰炸,冯小刚挺直腰杆,向“敌人”对撼,一撼就是七篇―王朔和葛优都拒绝互联网,只有冯小刚操有话语权,并且还是个暴脾气,所以,他就当清道夫了,迎难而上了,以一当十了。用我们北京文化圈的规矩来论,就是:朔爷葛大爷都是哥,平事儿得由当弟弟的来。所以,冯导出马,收拾山河,瞬间席卷微博,把“私人订制”的小众模式,变成了“大众订制”的新年狂欢。
有人说:代表“京派文化”的王朔、冯小刚,已然江郎才尽。冯小刚首先力挺王朔:朔爷是大才,我在朔爷的光环笼罩下,不过有点儿小才,我都没尽呢,王朔能尽么?若说有才,让我把时间年轮拨回到1993年的某天―朝内“粤蓉餐厅”,我跟刚子撞一块喝了顿小酒。席间,他说:打算拍个叫《好梦帮你圆》的电影,用穿越时空方式,帮那些有梦想的人圆个绝不会稀松平常的梦。我们喝得畅快,气氛姣好,于是乎,冯小刚在醺醺然间就把一些故事情节悉数抖落出来―后来就成了1997年那部轰动一时的贺岁片《甲方乙方》。当时,作为一名见多识广的老炮,我听故事就觉抖擞:确实有点意思!看后也无偏差。冯小刚从那时起,也几乎成了全民偶像。那是真正植根于百姓的“偶像级导演”,他的粉丝儿都是实打实的售票员、的哥、厨师、普通工人,中国也从那时开启了期待冯小刚电影贺岁模式。
如今,我们已不多见。全民偶像冯小刚也从亲民路线变得“有点不亲民”。在我看来,这一系列事儿可能也恰恰证明他还是当初那个冯小刚。如他有大城府,就不会微博开骂。
虽不常见,但圈子从来都在。只是大伙从早年的夜夜人头攒动,改成了偶尔露峥嵘。我跟刚子最早认识,起因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当时我们《北京青年报》奥运专刊包了国际饭店,开了个“大腕热线”,请了一干影视大腕儿前来与体育迷互动。那届奥运会,中国健儿气势极佳,连夺16金,因此“热线”火爆。从那时起,我发现刚子特能侃能贫,有种北京爷们的混不吝,典型京腔京韵,对朋友也两肋插刀。
值完“大腕热线”,我们常组织大腕们在国际饭店打保龄。有回我先打,一上来就把球拽沟里了;冯小刚接着来,也下沟。他就有点儿烦了,但怎么打我们都仍统统下沟。刚子调侃:谁还没有栽沟里的时候呀?老往沟里掉,才能上正道!我说:经历过阴沟翻船,才能远航。你说话有哲理,以后可以写书了,他回:写小说就甭想了,朔爷那关就过不去,也就写写回忆录。
时间再切换到2001年大年二十八,那时我老混北京一个著名的夜店―丝绒俱乐部。不期然,遇上一场滔天大局。子夜时分,文艺圈的不少骇腕儿现身―崔健、王菲、那英、赵薇、冯小刚、赵宝刚、高枫、何勇。我先喝跑了一干人,但开启最后一通烂喝,正是跟冯小刚。我说:最后的华章是与你共度。他回:这话说的,咋那么突兀呀?我说:那咱们就突兀一杯?他回:正和我意,干了!哥几个还席间振臂高呼“摇滚牛逼”!个个踌躇满志,志在千里。但其实踌躇满志不在一时,更在长久。有人在,才会有牛逼。留得山在,才有柴烧。
2012年9月,三亚一酒店开业典礼,我又见到了多年没见的冯小刚。那次,会话简短,却值得掂量。他说:哥们还健在?我说:依然健在。他回:这年头,健在最重要。
我说―没错儿,只要健在,就能长此以往。
随着《大笑江湖》、《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等贺岁电影的相继上映,今年国产贺岁电影的激战又拉开了帷幕。贺岁电影横跨圣诞、元旦、春节、元宵节、情人节等多个节假日,并将一直持续“打擂”到3月初。贺岁档电影,通常是这一年中观众给予期望值最高的电影,同时也是同行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明星大腕的云集、强强组合的联手制作,都将在这一黄金时段为自己力争一席之地。在今年的贺岁档电影期间,国产电影数量大增,扎堆亮相。既有展现硬汉形象的影片,也有描述细腻婉约的情感戏,已然由过去冯小刚“一家独大”的局面转变为“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在贺岁档电影烽烟再起的背后,却是令人感到喜忧参半的。
贺岁电影:大片云集 星光璀璨
今年贺岁档电影激战的不断升温与严冬时节的气温形成强烈的反差。随着赵本山、小沈阳主演的《大笑江湖》与备受关注的陈凯歌新作《赵氏孤儿》的相继公映,2011年贺岁电影“擂台战”也正式拉开帷幕。紧接着是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在一片星光中高调登场,紧随其后的则是冯小刚原班人马打造的《非诚勿扰2》。
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午夜心跳》、《新少林寺》、《魔术外传》、《神奇侠侣》、《武林外传》、《一路有你》……据不完全统计,还有近50部影片将陆续进入贺岁电影的行列,难怪这个岁末年初被称为“史本文由收集整理上最惨烈的贺岁档”。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许多影迷至今仍记得13年前,葛优在冯氏贺岁喜剧《甲方乙方》结尾说出的这句煽情的台词。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贺岁片几乎构成了我们对国产电影的所有记忆。400万元成本,3300万元票房收入,1997年,冯氏贺岁片创造了一个影坛神话。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再次提升了贺岁片的商业价值。如今10余年过去了,贺岁电影已经从体裁单一的平民喜剧,发展到体裁多样化的大片时代。而观众对贺岁电影的追捧,也使得贺岁电影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一时之间,大片云集,星光璀璨。
在这种大片聚集的情况下,故事圆不圆满,情节吸不吸引观众,导演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凯歌、姜文、冯小刚这三大导演的对垒,使得今年的贺岁电影明显地加重了多元文化的氛围。同时,三大男人的竞争也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大导演纷纷“亮剑”,使出浑身解数,然而演员的演技也是不容小觑的。贺岁电影是群星云集的电影,众星闪闪。因此贺岁电影的角逐不仅是导演能力的pk,也是演员功底的较量。在2010年档的贺岁电影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葛优一人饰演的三种不同角色:他是《赵氏孤儿》里的程婴,是《让子弹飞》里的老汤,更是《非诚勿扰2》里的秦奋,或隐忍、或癫狂、或痴情。显然,仅仅凭靠葛优一人是无法独撑整部影片的,于是,《赵氏孤儿》请来了王学圻、范冰冰、黄晓明;《让子弹飞》则聚拢了周润发、刘嘉玲、陈坤,导演姜文更是亲自担纲其中重要角色;《非诚勿扰2》不仅沿用了女一号舒淇,更邀得姚晨、孙红雷共挑大梁。不难看出,今年的贺岁档不仅是对导演的考验,同时也是一场考验演员功力的盛大比试。
票房保证:葛优一人分饰三角
今年的贺岁电影群雄逐鹿,然而最大的亮点是葛优分别在三部贺岁电影中,分别饰演三种不同的角色。因此,今年的贺岁电影有了个新名词,叫做“葛优档”,同时葛优也有了个新名字,叫做“贺岁帝”。
被姜文戏称“被过度消费”的葛优,在2010年中国电影贺岁档上和自己打起了擂台:《赵氏孤儿》中的程婴、《让子弹飞》里的汤师爷、《非诚勿扰2》中的秦奋。一个男人,三台大戏,不仅在中国贺岁档期上绝无仅有,世界影坛上也属罕见,从中不难窥见中国电影的进步与虚弱。葛优是冯氏喜剧中的核心人物,出演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等多部影片,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喜剧演员。在今年的贺岁档电影中,葛优一人分饰三角,悲情的医官、狡诈的痞子、幽默的大龄青年,葛优在三部大片中自己和自己较劲,而他的表现也没让观众失望。
对于此次在贺岁档电影中一人分饰三角的情况,虽然葛优解释为“赶上了,需要我,请理解”,但一场关于他被“过度消费”的论战已经在圈内悄然展开。最先提出这个话题的正是姜文。姜文表示:“去年拍《让子弹飞》时,葛优还是‘新的’,我们停机后,今年3月他去《赵氏孤儿》磨损了一下,紧接着又去《非诚勿扰2》可能磨损比较大。”三大导演不约而同地选择葛优,当然可以理解为他们信任葛优的演技。但除演技之外,更关键的恐怕是看重葛优身上的票房保证。香港国际影视展每年都公布最具票房价值的电影男演员,2009年最新入围男演员前五位分别是成龙、周润发、刘德华、梁
朝伟、李连杰,而真正有票房号召力的内地男演员仅葛优一人。
汪帆认为,其实内地的大腕级男演员还有很多,比如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李幼斌,他们都和葛优实力相当,属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实力派演员,可惜这四人近年来都转战电视圈,不大涉足银幕。偌大影视圈,有票房号召力的男星仍是稀缺品,很难挑出能与葛优并肩作战的演员。而在后起之秀中,陈坤、黄晓明等新生代虽也走红,但要担当贺岁大片的男主角,仍欠火候。所以,《赵氏孤儿》里,观众挑黄晓明的毛病;《让子弹飞》中,陈坤还只能给姜文等大叔当绿叶。著名电影人文隽表示,如果陈凯歌等导演找葛优之外的人,可能风险性会更大,“毕竟葛优是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内地一线男星,你可以说是导演不太自信,或者是中国电影圈得了贫血症,除葛优之外没有人能挑大梁”。
因此,在贺岁档电影烽烟再起的情况下,票房的号召力还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就造就了葛优在三部电影中分饰三角,荣获了“贺岁帝”的称号。
贺岁反思:贺岁电影喜忧参半
大片云集,星光璀璨,今年的贺岁电影烽烟再起,激战正酣,各种大片层出不穷,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饕餮享受。然而,在这种繁华的背后,贺岁电影的风起云涌却是令人感到喜忧参半的。
首先,国产电影一枝独秀。从今年的贺岁电影市场来看,不同于去年的电影《阿凡达》的一枝独秀,今年的贺岁档被国产电影所充斥,几乎垄断了整个电影市场。因此,有人认为国产贺岁电影的春天看似已经到来。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对此并不乐观,他指出今年的国产电影垄断贺岁档并不是一个常态,虽然《阿凡达》那样的超级大片并不是每年都有,但好莱坞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力还是不可低估的,所以不能以一时的状况来推断整体的趋势。
其次,贺岁电影的体裁过于狭窄。无论是民国旧事《让子弹飞》,战国时期的故事片《赵氏孤儿》,还是讲述刀光剑影的《大笑江湖》,与往年一样,中国的贺岁档电影要讲的故事,通常还是从咱们的爷爷或爷爷的爷爷辈开始讲起。而从我们这一辈讲起的故事,题材则固定且唯一:爱情。已经上映的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2》,在电影首映礼上冯小刚提出:爱情和死亡,人生的两大主题,在影片里交叉叙述,非常精彩。
“中国电影被古装武侠剧和时装爱情剧霸占。实际上,是创作精神与现实的严重脱节。”资深影评人宋言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中国电影中现实题材与现实关照的缺失,造成中国电影的高度格式化和精神上的失调。
最后,演员的过度消费。今年的贺岁档,大片虽多,演员却都是熟脸。粗略统计一下,今年的贺岁电影共有三个葛优,两个刘德华,两个姚晨,且担纲主角的都是“大叔”级的演员,很少有新鲜年轻的脸孔出现。对于演员的过度消费,李道新教授认为这是一个不约而同的状况,而并非哪个导演刻意而为。拿葛优来说,他同时出现在三部贺岁大片中,既跟他强大的票房号召力有关,同时也与他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演技和人品有关。
这句话说的是知识分子,也同样反映出了我们的影视创作者也应该有所坚守,内容的产出本身不应该与金钱挂钩。
尤其是现如今,资本大量涌入影视行业。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影视创作离不开资本,但影视创作者不应该被资本所裹挟。当大量热钱不断涌入我们的创作环境时,个人创作与商业成功之间有着怎样的辩证关系?创作者应如何拿捏好分寸,从而冷静面对作品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博弈?
造物主的光荣与梦想
王国维说,读书要有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对于影视创作者来说,这也是“万里第一步”该有的不畏艰难的勇气与高屋建瓴的魄力。编剧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创作,导演为学习镜头废寝忘食地“拉片”,演员拿到剧本时忘我地揣摩。这时候的创作者,是在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完美世界。
他们像极了造物主。
孕育作品的于他们而言,就是造物主的光荣与梦想。同时,他们自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紧接着便应该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合作者开始加盟,影视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当戏班子搭好,生旦净末丑、宫商角徵羽各就其位。资本也悄然介入,这时候大家开始“群策群力”,对先前的个人创作进行“指正”。面对多方角逐,创作者应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定不移与孜孜不倦。
《武媚娘传奇》的编剧潘朴就曾在公开场合分享过这样一段心得,“当时大家都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戏写给武媚娘,而我却认为魏征一角有他的亮点,所以为他设置了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时至今日,观众还对魏征和武媚娘说的那句“莫问前程凶吉,但求落幕无悔”念念不忘,这也从旁佐证,创作者要有自己的坚持,有些东西要据理力争。
随着团队不断磨合,创作者将迎来人生的春天。作品的面世对他们来说是解放也是超脱。当然,故事到此尚未结束,断不能戛然而止,造物主们的梦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在经历了大浪淘沙之后,终于修成正果。这时候创作者和观众有了交流。也只有虚心听取观众的意见之后,才能验证第二阶段的“战争与剑拔弩张”谁应该败下阵来。创作者应当珍惜观众的反馈结果,这才是投入到新的创作之前应有的反射弧。
电影是傻子的哲学,电视剧更是如此。更多的时候,人们看的不是作品是否“高大全”,而是故事能否动人心弦,能否与自我产生交流与互动。
遵循作品的人文价值与商业逻辑
电视剧是创作者的产物,也是一件待价而沽的产品。是商品就有商业价值,也要遵循其商业价值:有没有商业卖点?有没有话题性?有没有创造出商业卖点话题性的可能?这是就电视剧呈现状态的市场化考量。
大量资本的融入,并非全为洪水猛兽,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首先,资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提供了越来越好的制作的条件,从而推动了影视行业的发展。有钱才能抢到更好的演员,作品才会有更多人看。但是,也有一部分资本想要通过这个行业圈钱,这是不行的,任由其发展将会断送整个行业。
毕竟,电视剧不是金融产品,它是精神食粮,更具人文价值。
电视剧电影小说等等既然有着传递创作者思想的功能,就应该担负起相对应的责任,在思想层次上有一定的深度。
因为电视剧创作的周期通常比较长,所以在题材的选择上其实需要下功夫。大纲创作时或许是目前最热门的题材,但操作到了成品时指不定已经成了残羹冷炙。所以,是什么样题材的作品?市场价值何在?是否具有前瞻性?这都是创作者需要考察的。
其次,角色是否有特点、能立得住、有新意?人物关系的构建是否紧密,钩织是否巧妙,是否有戏剧张力,是否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一般情况下,人物和人物关系一出,有经验的人都能够预测到故事的走向,所以最基础的这两项一定要牢靠,要有可行性。接下来再去考虑作品的其他属性。
电视剧不是单向体验,而是双向互动,只有观众满意,才能算作是成功。这是一个特殊的产品,会影响到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毛卫宁导演曾呼吁,“我们创作内容要更加真实,其次才是百花齐放。”
作品的商业性与艺术性可兼得
电视剧作品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在社会大环境下不断摩擦,总体上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冯小刚说过,“有一点我是必须坚持,那就是我的电影是为了大众拍的,我不能为少数的影评人或者为我自己放弃大众。”冯小刚的作品,从《甲方乙方》《大腕》《手机》到《天下无贼》《非诚勿扰》……再到“导而优则演”的《老炮儿》以及未播先热的《我不是潘金莲》,这些作品在制作上体现出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也不缺乏真正的艺术性的表达与思考。这是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和巨大商业回报的成功结合。
冯小刚的说法与汪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汪俊在回答如何把关电视剧的商业性与艺术性时曾如是说,“首先,一个导演很多时候要丢掉自己的个人趣味,你是拍摄给大众看的,而不是纯粹按照个人思路想怎么导就怎么导。有的导演自己爽,爽完却没有人找你拍戏了。我觉得导演应该给自己设立一个底线。你别拍太做作、太狗血的东西,不要越过底线。每个导演都有自己擅长的题材,我拍摄现实主义题材比较多,但我也擅长拍摄谍战剧,还会陆续推出一些年偶、古偶、时偶,不管何种剧目,都要有自己坚持的底线。”
一、如何理解与认知“后现代艺术”
后现代主义电影艺术风格觉得以戈达尔和玛丽·斯特劳布的许多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法国电影其中已经涵盖了后现代电影的叛逆精神和其他形式的后现代元素,例如拼接,肆意引入文章和图片,重现拍摄现场,加入电视采访以及正面面向观众演讲等创新固有的电影语言的途径。阿瑟·佩恩的《邦妮和克莱德》、阿仑·雷乃的《生活是部小说》、费里尼的《八部半》、安东尼奥尼的《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这些电影被评判为后现代主义风格电影的先驱。1990年以后,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电影波澜壮阔,对于批判后现代电影理论风起云涌。后现代主义电影艺术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来自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法国的吕克·贝松和新巴洛克派雅克·贝内克斯和流行派”代表扬·库南,美国的昆廷·塔伦蒂诺、大卫·林奇和科恩兄弟,英国的丹尼·波勒等。这些艺术家的电影采用混杂的拼贴方式、反常的情节结构、电视广告式的美学语言、漫画式的叙事基调、黑色幽默的暴力诗学、讽刺和幽默仿效手法,这些表达方式都是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电影评述非常推崇的技巧。在全球化谈论日趋明确的背景中,中国电影的艺术风格成为紧要的发展关键。中国电影的特殊艺术风范,构成中国电影的“后现代艺术”的独特风格,在许多方面是有别于西方电影的,特别是内在的精神气质。
二、当代中国电影艺术文化觉醒与多元的探索
(一)影视艺术文化是视觉艺术文化的转变
在艺术形式中,影视艺术是最年轻的形式之一,它借助现代科学艺术发展传播成为最普及的一种现代艺术载体。影视艺术是现代高科技工业革命的成果,它的发展脱离不开工业体制运行。因此,它是独一无二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是世界性的艺术形式。因为各个民族与国家的艺术风格不同,从而区分了各自的美学特征和各自的文化性格。如在电影的发展中形成了苏联学派、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日本学派等艺术流派。后现代电影和法国“新浪潮”时代的电影一样,主题很少涉及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这样的主流“大片”题材,而把触角伸向了草民的边缘生存环境和次文化的暗地光芒。然而相对与“新浪潮”的写实文化,后现代电影更是和后现代艺术文化遥相呼应,大量的映象派拍摄,光怪陆离的画面交织,超现实的梦境意识,更是给这一些非主流电影套上了迷乱的外套。不经意的瞬间,荒诞的故事情节,非理性的讲述中解读善恶美丑成了后现代电影独自的标签。电影后现代艺术形式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它以影像为基本的传达单位或媒介,向人们传达了全新的思维观念、视觉观念、审美方式和艺术消费方式。这种穿越电影艺术的表皮,触摸电影艺术内核的探索与碰撞,必将成为后现代影视艺术理论最鲜明的主张。电影艺术以最直接而强烈的感官刺激效果立体地呈现于现代人的感性器官,它与我们看到的绘画、报纸、杂志等形式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种全新的视觉文化足以与传统文化相媲美,它传达了一种“虚假的真实”的影像和感觉效果。
(二)文化的觉醒和多元探索
电影后现代艺术形式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它的本质在于:并非简单地寄情于感官的表象愉悦,而是深深扎根于对时代的敏锐思考,对人文精神进行深刻的解构与解读,并依托各种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空间表现、声、电等进行的演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后现代艺术绝不仅仅是巧妙地组合与再造,最终完成让人眼睛一亮、心灵为之一颤的演绎,而是浸润着时代气息的一个思想的容器,渗透着解读世界、表达世界、解构世界以及改变世界的不同性格力量。1.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藩篱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电影进行衡量的时期,介于80年代创造和21世纪变革的过渡阶段,90年代成为一个捉摸不定的年代。随后艺术的改革也悉数展开,因为改革开放的局势已经稳定,改革已经发展得非常深入,因而90年代的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的局势中出现了让人目不暇接的变化,共同投资制片的兴起,国外大片引入国内的冲击,推广操作方式的形式等现象使人们更关心的变化是电影的发行制作方面。9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影视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状态,强化主流形态,真实地展现原生态,新时代电影叛逆守旧派出现了人们对电影热忱的下降和现实主义变的朴素化等。在多样化处境中,市场化带来艺术方向的变化使得主旋律影片竭力革新合资电影冲击传统电影思想,搞笑喜剧娱乐电影发展迅速,都市片在电影位置上占主导地位,农村题材电影风貌变更等都是关键的特质。现代电影中汇入了更多的平民化关注焦点,侧重于人们的当前生活状态和内在心绪状态显露,关切大众生命的价值,把广大人民大众的喜好与厌恶当成最崇高的表演对象。娱乐发展为主动的寻求,丑角、诙谐搞笑角色取代了油头粉面男生的主要角色位置等,全方位文化表面上缭乱但却代表着时代的活跃敏捷的特征。2.文化分析而非道德价值评判90年代的现实主义潮流呈现出云涌起伏的时断时续的状态,纷乱嘈杂,幽默调侃,原生态展示和冷酷揭示是电影人看待现实的基本态度。《秋菊打官司》《背靠背,脸对脸》《有话好好说》《甲方乙方》《一个都不能少》等出色代表展现了当代现实主义加现代主义的最为复杂的状态和对时代敏锐的思考。3.超越孤立的艺术文本,走向“文本间性”和社会文化文本到新世纪,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95年历史,中国人为电子传媒发展的日益壮大歌颂时,为中国千年的转换感到欢天喜地,一向稳重但此时落寞的中国电影明显地感到莫名恐慌与担心。为中国电影开辟新道路的先驱也日益感到中国电影所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压力。中国电影在这样的现状面前,急迫地寻找出路成为理论与创作的当务之急。国内电影情况我们谨慎解读世纪交接的时期会发现让人高兴与让人惶恐的事情并驾齐驱,例如,高科技技术在电影中的比重明显增大,这种情况在以前是没有的,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高投资的电影(千万以上至亿万不等)和宣称大片的巨作诞生了,高品质电影的出现不都全是孤独的例子,令人吃惊的还有一个影片的票房能卖到几千万元(如《手机》《泰囧》)这些都是值得高兴的事。让人感到忧心忡忡的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就是市场的挑剔性,国产电影集体票房下降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境遇,引发出如何看待电影的发展需要重新认识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对包括《大鸿米店》复映与电影分级制问题的争议中。论表现时代生活和现代矛盾状况下的心理世界,《手机》是比较深入的。这部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代生活的某些层面。生活的辛酸、无奈、调侃、矛盾等人情事故,佐以冯氏自嘲和戏谑,成为独特的表现特色。后现代电影是一门完全可以与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相提并论的艺术形态式样,以影视为核心,还形成了包括摄影、计算机、动画艺术等在高科技基础上崛起的创新艺术表达形式或新型文化形态———影像艺术和影像文化。在东方的审美里,“气”这个词在英文称之为“energy”是能够被感知的。它全方位的冲击着旧有的艺术观念,改变了原有的艺术格局和生态,它还超越了艺术领域进而渗透和覆盖了整个世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语言方式、思维逻辑。
三、结语
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美学纪念碑。后现代艺术也是如此,它是诞生在一定历史和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后现代艺术与影视艺术互相融合,这是艺术发展朝向的又一个鲜明特征。影视后现代艺术是年轻的,是有发展前途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在不同疆域的艺术领域内游走,超脱时空与地域,成就真正的经典。同时我们也要以文化批评的角度,将各种艺术文本置于多元文化背景中,用这种有效的文化批评方法进行多角度阐释,以此来促进电影艺术的文化转向的思索。
作者:孔祥梅 张圆圆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1988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199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此后分配到北影厂任导演。从《爱情麻辣烫》到今天的《无人驾驶》,张杨不算高产,但却是难得能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取得平衡的“第六代 ”导演。《洗澡》获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多伦多电影节获评委会大奖。《落叶归根》荣获柏林电影节独立影评人最佳电影。
作为“第六代”导演里的后期代表人物,张杨吸取了同辈们的教训,他坚持在体制内拍片,规避开意识形态的限制,摸索出一条相对平民化却不失趣味的道路,《爱情麻辣烫》的横空出世,标志着“第六代导演”中更年轻一群自觉与市场结合的可能性。2007年,同属“第六代 ”的张杨与王全安分别捧回柏林电影节两个大奖。但今日,张杨和王小帅在电影商业浪潮席卷的时代,两人却展开商业与艺术的隔空辩论,显示出张杨在“第六代 ”人里与众不同的气质。
对话人
张燕
南都娱乐周刊驻北京记者
体制内的“第六代 ”
“我看到了同代导演们存在的问题”
和很多典型的“第六代”导演不同,张杨没有经历过“地下与地上”的身份转换,也没有纠结在体制内创作的桎梏里,不管是《爱情麻辣烫》还是《洗澡》,张杨电影的基本命题都是明朗而温暖的,他贴近现实,努力符合大众审美与主流价值观,以机敏的方式放入一些后现代方式的叙事技巧,即便是《昨天》这样涉及敏感话题的作品,依然保持着张杨对美好人性与传统家庭价值的关照。
南都娱乐:第一部电影《爱情麻辣烫》贴近现实,又能规避意识形态的限制,实际上这个题材是你真正想拍的第一部电影吗?
张杨:是我想拍的,当时想的也特简单,就是定位给年轻人看的,城市的,现代的电影,同时是可以在中国上映的,那个年代审查是有很多禁忌的,所以也不可能跑得太远,爱情这个题材是可以走得比较好的途径。
南都娱乐:很多“第六代 ”导演可能都有一个地下到地上的身份转换的问题,但你似乎完全没有遇到这个事,为什么?
张杨:对,主要就是因为我看到了同代导演们的问题,包括贾樟柯、张元、王小帅的电影都变成地下电影了,当然它的好处是比较容易去到国外参加电影节了,但它的问题就在于拍了出来能给谁看呢?我一直认为电影是对你生存的时代和空间能够具有影响力、最有用的方法。如果拍的电影给不了中国人看,那拍这个电影的目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呢?反映了这个时代,但你希望影响到的人看不到,这就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我当时的概念就是要拍能够让观众看到的电影。
南都娱乐:像《昨天》这样的电影,我觉得可能搁其他导演手里,估计就很“地下”了。
张杨:对。我一直在回避这件事,它非常容易变成地下,所以一开始做这个题材的时候,本身就知道它的敏感性,很有可能通不过,一定要把握这个尺度。
南都娱乐:你有没有过因为《洗澡》的成功被冲昏头脑?
张杨:我的脑子是高度集中的,有根弦一直绷在那里,当然,这对创作者来说有它的问题,会对你的创作有一些思路上的限制,可能能做得更深入的地方要打点折扣,得往回走一点,但我一直觉得,这种限制不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实际上你看全世界的电影,都有很多好电影,也是特温暖的,放在中国都能通过,为什么我们就只能拍地下的呢?换一个心态去想,无非就是在选材上把握分寸就行,我相信一样能做出好电影。
南都娱乐:但不久前赵葆华(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批评宁浩时,也提你的名字,这应该是你第一次被官方点名批评吧?
张杨:不懂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个批评,有点莫名其妙。其实后来电影局局长给我打电话,说这不代表他们的意见,电影局特别喜欢《无人驾驶》,还要重点推荐这个电影。
基本上我的电影没有审查的问题,或多或少有一些意见,像《昨天》那个电影,上面就不太喜欢,虽然让你通过了,但它属于不要重点推荐,不要过多宣传也不能得奖的。但对我来说,起码它通过了,这就够了。
南都娱乐:总结“第六代”导演的共性,可能精神上跟审美上都是很反叛的,关注个人史,但我觉得你的价值取向其实很传统,比方你关照家庭,这种柔软温暖的东西一直到现在都好像没有变化?
张杨:其实我的个人史基本都还没讲,(笑)只是那些作品都带了一些痕迹,我是不太典型的“第六代”,是“第六代”里比较边缘的人物,经历的事情虽然差不多,但在电影的取向上有很大的分野。像我还是挺反传统的,挺叛逆的,只是到了实际操作电影这个事时,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了这么一个路线。而我骨子里又是挺温暖、挺向善的一个人,所以电影气质就带着性格里很多这样的东西。
温暖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并不是为了审查,就像现在这部《无人驾驶》,即便结尾是不圆满的,这片子应该也能通过,按我的概念,是这个生活里本身就有点无奈,那些人的选择不见得就代表好。
“第六代 ”的共同坚持
“张艺谋把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放弃了,剩下的就不值一提了”
在巨大商业票房的利诱下,“第六代”导演喜欢说自己靠海外卖片便能“闷声发大财”,即便张杨的处女作《爱情麻辣烫》在当年拿了3000万票房,堪称“第六代”里的异类,但此后他也朝着海外扬名的路子狂奔而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第六代”对电影的追求显得更执拗。
南都娱乐:你从中戏毕业后有五年的时间没拍戏,是因为投资的问题吗?
张杨:对,那时候找钱是非常难的,基本上还得论资排辈,去电影厂排(队)。我们就另辟蹊径,刚好中国开始出现民营投资电影的公司了,他们在选择新的导演,我们也在选择新的机会,就这样碰上了。
南都娱乐:跟其他被划到“第六代”的导演相比,你的第一部电影《爱情麻辣烫》在票房上就很成功,3000万,那个时候对商业片的概念是不是就很明晰?
张杨:其实没有,以前的电影没有那么强的票房概念,因为那不过是500万跟3000万的区别,冯小刚卖得最好的《甲方乙方》那个时代,最好的也是3000万,差距没有那么大,所以你也不知道票房能代表什么。
南都娱乐:因此,你后面的电影也就没延续这个路子,反而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张杨:那时候导演的心态还是不一样,特简单,你还是不想做一个单纯的商业片的导演,那时候票房对一个导演来说也没那么重要,我们目光更多聚焦在电影是不是能得奖,能不能引起所谓世界范围内电影人对你的认可。那个年代,同代的导演,包括第五代导演,纷纷去国外各种电影节上开始,正好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时期,所有处在这个时期的导演都恰恰看到了这个趋势,中国电影一下子就冲到世界里边去了,而且马上回馈过来是对中国电影的巨大认可。
所以后面我没有接着往这个方向走。我当时想过这个事,如果我能连着做三四个这个类型的电影,你就是这个领域的旗帜了,但那时有点怕,怕被定位成某个类型的导演。
南都娱乐:很多“第六代”导演都是靠海外收入闷声发大财,你是不是也这样?
张杨:当然,《洗澡》那个电影在海外卖得特别好,国内票房是卖了1800万人民币。在海外卖了一千万美元,我们也是通过这个电影发现了海外市场的规模。
但实际上这几年,整个海外市场对华语电影的需求都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中国电影在十几年前是一个风潮,好多所谓艺术片的概念被海外影评人跟发行商认可和热衷,但现在这个风潮过去了。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海外比较难了。除非是三大电影节上能得奖,还是有一定帮助,剩下的想完全通过海外渠道,我觉得有点难,整个电影制作的基础都提高了。现在一千万成本是很正常的电影,但你再想到国外卖20万美元,这就不够了,你得卖到四五百万美元才能挣钱,但这个市场对艺术片来说就已经很难了。在美国,只有王家卫的电影才能卖到500万美元到1000万美元票房。能进入美国市场的只有张艺谋、成龙这样的武侠商业片,剩下的需求就是艺术片,今天这个标准全部提高了,再想卖回这个价钱不可能。
南都娱乐:“第五代”导演的集体转型,对你是否有影响?
张杨:我觉得他们是最早适应了这个市场,但从个人角度来说,我是觉得非常可惜,像张艺谋、陈凯歌这两人算是在国外电影人里建立起了中国的艺术品牌吧,但就轻易地被自己放弃扔掉了,这非常可惜。当然,国外也有很多人把张艺谋定位为大师,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大师是用一辈子诠释自己的作品,书写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的。张艺谋一直坚持下去,可能就称得上大师了。突然放弃了,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没有了,剩下的就不值一提了。
南都娱乐:你想往大师的路走吗?
张杨:那都比较遥远,我只能说尽量尊重自我的价值,不丢掉自我,保持一种状态去拍电影,坚持这条路,拍出三四部就不错。
商业时代的分歧
“我从来不排斥票房”
近些年的内地电影票房呈现井喷态势的同时,“第六代”导演屡屡开炮,将内地票房贬得一钱不值,以贾樟柯为发轫,王小帅为表率,张杨却成了唯一一个“叛逃者”,他开始谈票房,谈“亿元俱乐部”,这种“反省”的姿态似乎愈发拉开了他跟“第六代”的距离。
南都娱乐:这段时间你跟王小帅的隔空发言颇有点对着干的意思,他是一直坚持骂票房的,你则是旗帜鲜明站在商业这一边,为什么“第六代 ”导演之间依然会有这么大的分歧?
张杨:他那天还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我现在怎么成了全世界的敌人了。我只是觉得中国需要他们这样的导演,他们就是那些必须要坚持的导演,他说的很多东西也是对的,虽然这个大环境那么繁荣那么好,但所有的商业化、娱乐化,导致所有电影越来越没文化,如果没有本质的文化的东西在里面,价值很难体现,我们的电影在世界范围的分量就越来越远,越来越没价值。恰恰应该多样化,在商业繁荣的同时,一定要有人对艺术的坚持,保持他自己的品格。就是看到底谁能坚持到最后吧,看每个人能坚持多久。
南都娱乐:你算想明白了的人吗?
张杨:首先我是从来不排斥票房的人,我就不存在什么弃文从商这种概念,这只是宣传噱头,我当然希望自己的电影多发行多有观众来看。但我也有一直坚持的原则,说起来非常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我的电影不是那种所谓苦闷的纯艺术片,比较亲近观众,但它里头有独特的人文情怀在,这是我始终不能丢掉,没有这个,就失去了价值。
南都娱乐:这些年你是不是也有很多商业上的诱惑?
张杨:对,我相信我要去拍一些好看的电影是很容易的,这是我的长处,我的生活就一直走在前端,但又不是把fashion当成卖点,我还是更多钻到现代人的内心,难在确实不断有很多诱惑。
像我就很希望坚持拍城市的现实题材电影,这算是我的基本前提。但有不少诱惑,你去拍个武侠片,给你一亿五千万,前一个电影的老板跟我提了好几次了,确实片酬比你现在高多了,你拍不拍,按现在概念跻身到某个(亿元)俱乐部里,也不是什么特难的事,只是看你选不选择,对我来讲,基本就是放弃。我会跟老板说,你选择我是没错的,我相信我能给你拍出特好看的,一点问题没有,但这不是我喜欢的,不是我向往的。
我喜欢的就是一千多万的投资,但所有投资人都跟你说,这一千多万的电影有什么可做的呀,应该要做五千万、一个亿的电影啊。但我觉得一千多万恰恰能体现我的价值。如果能在这里头做出一个亿的票房,我就很有成就感。
南都娱乐:《落叶归根》算不算是你朝这个方向的尝试?
张杨:我是两头都想要,电影节也想去,题材虽然不是商业上能走很远的电影,但用赵本山,也是希望在票房上有突破。就是在这部电影的后一年,中国电影就井喷了,我还注意了下票房的列表,2006年的时候,票房基本上是20亿左右,2007年就变成了30亿,突然这个市场就大起来,于冬也说,说不定《落叶归根》晚一年发现,没准就是个过亿的电影。
不过,那个电影在我所有电影里是个异类,跟我的生活太没关系了,新闻报道的东西拿来改编的,我自己后来想,还是应该回到拍我熟悉的,跟我生活发生关联的电影,可能骨子里最有情感的才是最有发言权的。
新城市电影
“好多导演都在规避现代人的城市脉动,它不该被边缘化”
兜兜转转十多年,张杨最终回到了他最熟悉的命题――城市生活当中,在新作《无人驾驶》里,他拾起了他最拿手的,以贴合大众的传统价值关照加以现代叙事手段触摸当代城市人的情感脉搏。这一回,他提出了“新城市电影”的概念。
南都娱乐:你对《无人驾驶》的定位是新城市电影,这个概念怎么讲?
张杨:这是我喜欢的类型电影,我觉得中国城市电影特别少,特别薄弱,我一直提倡这个。主要还是观念上比较土,基本上现在我们的画面可以做到比较好看了,但观念上不行,跟今天人的精神气质离得比较远。
南都娱乐:实际上你的第一部电影《爱情麻辣烫》就是这个类型吧?
张杨:是,在那个之前,中国也拍过城市的电影,但都是特虚荣的,一说城市生活就进到别墅了,离真正人的生活很远。其实我们拍的房子就是我自己的家,我们同事的家,徐帆跟郭涛的那组故事就是我原来北影住的房子,可最普通的家庭也希望拍出一种挺时尚的感觉。我觉得它在这个领域里还是挺经典的电影,也确实影响了后面好多导演的选材,很多上学的电影学院的学生都是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个方向。可惜的就是,这么多年,这个类型的电影很少。
南都娱乐: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城市类型电影经典的不多?
张杨:其实在国外,这种类型的电影是主体的一个类型,但在中国恰恰被边缘了。当然像贾樟柯他们把目光关注到小城市成长,也很好,对中国的生存生态也是一种纪录,但后来你会发现中国的这种片子变得非常多,反而是我们真正主体的人群生活的城市,被忽略掉了,被边缘化。似乎中国一拍到比较土的,比如乡村的,小人物的,就非常真实,但一回到大城市,我们就觉得特别假,说的话,气质精神都离得远,有点假大空。
我们这代导演,都基本上把目光聚焦在所谓现实题材上,可能只有娄烨比较喜欢现代的城市的概念,剩下的导演,恐怕只有张一白聚焦在今天的生活里,但好作品太少,因此我也想在这方面做尝试。我骨子里对新城市电影是有感觉的,现在《无人驾驶》就又把这个捡回来了,我觉得这是我比较强的地方,比较善于把握现代人城市的脉动。好多导演都在回避这个东西,老是不正面去表现。
南都娱乐:是否还有个原因是适合城市题材的演员捉襟见肘?
张杨:今天还好,演员的选择性比较多了,加上现在的演员尤其是女演员都挺时尚了,气质不一样了,“城市”不是说你长得漂亮,这跟漂亮没关系,只是气质非常都市化。但男演员方面确实比较少,像当年的贾宏声,他其实是“第六代”导演都爱用的男演员,他身上就有一股特别强的城市的感觉,长得特别欧洲范儿,现在可能刘烨还行,还有谁?真想不出。到现在还缺少贾宏声这样的形象,现在的帅哥们骨子里都缺少叛逆性,糙爷们吧,又缺少挺养眼的。
南都娱乐:那么跟当年相比,现代人的情感脉动在你的观察中有什么变化?
张杨: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复杂吧,以前我们说个三角恋已经是个挺敏感的话题,现在不是三角恋,可能得五六角了,人跟人的情感关系基本是网状的概念,每个人串起来就变成像“撞车”的概念。
南都娱乐:从现在开始,城市电影会成为你一直坚持的题材吗?
张杨:对,虽然有很多类型都可以表现城市,比如警匪、惊悚,但我更多喜欢在情感方面做文章,关于婚姻,关于爱情,可能我后边会拿两三个电影专门去聊婚姻这件事。
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