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3: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战争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战马》观后感
文/余亚茹
这是一段关于人与马之间深厚情谊的故事,这是一段关于成长的故事,这是一段关于人性善良和美好的故事。斯皮尔伯格的这部《战马》,既有着史诗般的恢弘气势,也有流淌在画面中的汩汩温情。
乔伊是一匹从降生就注定不凡的战马,前额有着白色十字星形的鬃毛,让它看起来更为独特。影片最开始乔伊为艾伯特家犁地的段落,就显示了它的与众不同。村庄里的人不管是普通邻里还是艾伯特家的地主,都不相信这样一匹刚出生不久看似弱小的马匹能够犁地。但是艾伯特始终坚信它有巨大的潜力。在艾伯特的鼓励声中,音乐带着胜利的振奋,镜头中的泥土被彻底地翻过来,看似不可逾约的大石块也没能阻碍犁刀的前行。乔伊的勇敢和潜力在此时已显现。
不管是一匹马还是一个人,他的成长都必定经历一定的磨难。在《战马》里,这磨难就是一战。战争,意味着死伤,意味着流离失所。同艾伯特同甘共苦的乔伊被带上了战场,意味着它同主人也许再不能相见,意味着它的命运从此由上天决定。这让观众从它被上尉牵走的一刻,就开始担心。然而,在战场上的乔伊,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好心人。它的幸运,不仅仅是反映一匹马的命运,更多折射了人性和战争的样貌。好心的上尉将乔伊当成自己的座驾,爱护有加;帮助乔伊免于被射杀的军中少年因逃跑而遭到枪击。在这里,善良的心灵、年轻的生命,都在这种看似为“正义”和“荣誉”而进行的战争中毁灭了。导演回望历史的态度已十分明显。
最令我动容的,有两个段落。一个段落中,乔伊竭力奔跑,被战地的铁丝网缠绕而无法动弹。这样一匹马竟然让两军对垒中的“敌人”化为了朋友。英德两军的战士,可以为了这么一个生灵,暂且举起白旗,暂且搁置下“战争”、“对立”、“仇恨”,为了这匹马的生命和自由而合作。这是怎样的力量,能够超越国籍,超越战争,超越对立和仇恨?也许,这就是悲悯,就是人性。正是乔伊的困境激发了分立在两个战壕战士的人性中的悲悯和善良。斯皮尔伯格让观众在战争中依然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就是因为他捕捉到在极端环境下人内心的美好品性。
另一个段落,是乔伊和艾伯特重聚的部分。当在战火中暂时失明的艾伯特吹响了只有他和乔伊之间才有的“口哨”。乔伊回头了,潜藏在艾伯特内心中对重逢的期待此刻流露出来,这同样也是观众的期待。艾伯特从人群中走出,他对乔伊的惦念、牵挂,都体现为此刻重逢的激动、欣喜,乔伊对主人也是分外亲热。艾伯特不用眼睛看,只凭心去感受就能知道,这是他的乔伊,是他从小养到大的乔伊,是他始终惦念和牵挂的乔伊,是他与众不同坚强勇敢的乔伊。这是一种“心有灵犀”,是一种人与马之间同甘苦的深厚情谊。
结局从史诗般的战争又回到宁静的小村庄,历经战火的艾伯特牵着乔伊回家了。而此时的人和马,不再是当初未经世事,而是都经过了成长,经过了洗礼。他们身上的坚持、勇敢、无畏,我想,正是斯皮尔伯格想要给我们展现的吧。
[关键词] 神 退位 改编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人类最古老的长篇史诗,史诗中塑造的一系列英雄形象,以及荷马对于战争的刻画给后代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以巨大的影响。《荷马史诗》分为《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各24卷,《伊里亚特》中描写了特洛伊十年战争中最后的五十一天,而《奥德赛》中描写的则是战争胜利后,奥德修斯返乡的十年中的四十二天。《荷马史诗》中的故事内容来源于公元前二十世纪特洛伊的一场战争,以及之后流传在民间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
电影史上关于特洛伊的改编最早的一部电影是1924年德国导演曼弗雷德•诺亚的《海伦》。而在好莱坞最早将特洛伊的故事搬上银幕是在1956年华纳出品,导演罗伯特•怀斯根据特洛伊的故事拍摄了《木马屠城》(又名《特洛伊的海伦》),这是怀斯众多作品中唯一的一部史诗题材的电影。随后,1962年曾经出现过《特洛伊木马》和《特洛伊的最后辉煌》(有待详考)。2003年,环球投拍了《新木马屠城》(也译作《特洛伊的海伦》),由约翰•肯特•哈瑞森执导,但此片反响平平。2004年,华纳再次将特洛伊搬上银幕,随同出一家公司,但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特洛伊》无论是与之前的《木马屠城》相比还是同《伊里亚特》相比都很大的不同。
一、神的退位――从主题来看
从史诗到电影的改编中,所谓上述一脉相承的也就是几部影片与原著最大的差异,就是史诗中神的消失。在整部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是和众神的旨意紧密相连的,人并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虽然明知摆在自己前面的是一条通向悬崖的不归路,但人类最终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死亡的行程。这种人和自己命运的巨大抗争性是荷马史诗乃至整个希腊悲剧中最为动人的地方。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文明中,人神是混为一体,被称为英雄,那个时代混沌初开,人们在面对着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时,经常要借助神的力量来与自然搏斗,神话品格在整个古希腊文明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神成为了古希腊人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在整个战争的过程中神的力量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于其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人神结合的产物,如世间最美的女人海伦是宙斯在人间的女儿,阿喀琉斯则是国王帕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而关于阿喀琉斯的后脚跟则是海洋女神为了使阿喀琉斯成为刀枪不入的英雄而将他浸泡在冥界的河水里,但海洋女神手握的地方,也就是阿喀琉斯的后脚跟没有浸到冥界的河水,因此成了他身体上最微弱的一个地方。而作为特洛伊这场战争的开始,一是由于诸神的争吵和不和而引起的:女神戒提斯的婚礼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参加,厄里斯怀恨在心,于是她将一个刻着“给最美丽的人”(后来被称为不和的金苹果)的金苹果丢在婚宴上,这个金苹果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神阿佛洛狄戒之间的争吵,于是三位女神要求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作为评判来定夺这个金苹果到底应该属于谁,阿佛洛狄特向帕里斯许诺,如果把金苹果评判给她她就让世界上最美的女子做他的妻子,于是帕里斯将金苹果给了爱神,而另外两个女神则发誓要向特洛伊人报复。这是《荷马史诗》中战争的源头。但在华纳公司出品的两部影片中,却都无一例外的抹去了神的身影,影片在史诗基础上都做了大胆的改编,将一部神的史诗改编成了人的电影。
二、神的退位――从故事构架上来看
在文学文本《伊里亚特》中,史诗开篇是从阿喀琉斯的愤怒开始的,这时战争已经打了十年。希腊最英勇的首领阿喀琉斯要求阿伽门农归还祭祀的女儿,与阿伽门农发生了争执,阿伽门农送回了阿波罗的祭司克律赛斯的女儿克律赛伊斯,但是却抢走了阿喀琉斯的女俘布里赛伊斯,引起了阿喀琉斯的愤怒,阿喀琉斯向母亲海洋女神哭诉,母亲告诉主神宙斯惩罚阿伽门农和希腊的军队,宙斯托梦给阿伽门农,告诉他攻打特洛伊的时机已经到了。因为在电影中神迹已经消失,所以在两部影片的开头也做了相应的改动。
在1956影片的《木马屠城记》中,影片是时间的顺时叙事,从战争的开头,即斯巴达的王后海伦半推半就的跟随着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到了特洛伊城,惹火了希腊人,引发这场战争。影片在开头的与原著的差异已经奠定了电影所要表达的重点和基调。《木马屠城记》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同时在史诗中,涉及到了各个国家安葬自己的亲人的情节,并没有涉及到木马计和特洛伊城的沦陷,这些情节应该都来自于希腊神话,56年版本的影片在此基础上将史诗的情节与神话相柔和,组成了一个新爱情故事。影片中舍弃了安葬自己亲人的情节,而是着重刻画了特洛伊的沦陷,而作为父亲的国王的人格魅力同原著相比已经大打了折扣。在1965年版本的《木马屠城记》中,抹去了神的身影,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在最开始的海伦和帕里斯相见情节都对原著做了很大的改动,原著中海伦和帕里斯是在宴会上相识的,但是在影片中改为,帕里斯在海上遇难,正在海边修养的海伦救了他,两人一见钟情。这样的故事结构看起来顺理成章,也使两人的爱情成为叙事的主线。影片中帕里斯在见到海伦的第一眼就脱口而出,原来人间也有阿佛洛狄特。或许这是导演对于去除神之后对原著的一种因循吧,而在2004年的影片《特洛伊》中,虽然基本的构架遵循了史诗的结构,但不是从阿喀琉斯的愤怒作为影片的开头,而是从阿喀琉斯参加战争开始的。
三、神的退位――从人物的设置来看
1.阿喀琉斯
我们都知道阿喀琉斯是英雄,在史诗中,他武艺高强,有千金不坏之身,是人和神的儿子。他没有国家,他只为自己而战,为英雄而战。而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阿喀琉斯也是强悍勇猛而且任性的,他不想任何人屈服,包括统帅阿伽门农,屡次和他发生冲突。同时我行我素也是在影片中表现出来的阿喀琉斯的性格特点,特别是在04年的影片中,两军交战,阿喀琉斯迟到了,阿伽门农说了他几句话,他甩甩手调头就不干了,但是在听了奥德休斯劝他“拯救他们的妻子,尽快结束战争”的一番话后,又轻易相信,重新投人战斗,从而被阿伽门农利用。这种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改动,恰恰是对于有神到人的最好的转变。
2.海伦
海伦作为一个能够引起两国战争的女人,在史诗中她是作为主神宙斯在人间的女儿出现的,在史诗中,海伦其实是作为一种英雄身份所拥有的标识来出现的,就像财富、权利、王杖、和英雄的宝剑一样,是一种无纸化的标志。在《荷马史诗》中讲述的故事事实上是与爱情无关的。
在56年版本的影片中,导演以海伦为主线,叙述了海伦和帕里斯之间的爱情悲剧,影片中的海伦是作为主角被塑造的,导演罗伯特怀斯应该是把影片打造成一个爱情史诗。海伦的人物性格在影片中是立体的,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女人,为了爱情,似乎是有些不得已而跟随帕里斯来到特洛伊,而到达特洛伊,海伦也曾为了平息战争而出城门去劝和。影片中刻画的海伦到特洛伊的不安、愧疚、欲返、与特洛伊人同心以及爱情与责任在她内心中的激烈冲突。在《特洛伊》中,影片表现的是一个“阿喀琉斯的时代”或者是“赫克托耳”的时代,爱情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是以一个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而非主要表达的方面,影片中海伦作为一个花瓶式的人物出现,宏大的叙事看似把海伦的爱情淹没,而在细微之处,海伦和帕里斯的性格变化也和《木马屠城记》中有异曲同工之出。
两千年前的古希腊文明似乎已经被尘封在奥林匹斯山的土层之下,我们看到的关于《伊里亚特》改编也失去了古希腊文明的滋养,事实上,要想在影像中去寻找远去的希腊文明,在当今并不是一件讨好的事情,好莱坞向来的商业运作模式,是以消费叙事为己任的,制片人深知受众所需要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因此,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银幕上的《伊里亚特》是立体的人的故事,而非探讨更加深邃的命运。
参考文献:
[1]郑振铎.希腊罗马的神话与传说.上海书店出版.
[2]张燕.从影片特洛伊谈早期西方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电影文学,2008,(5).
一、从电影学的角度解读影片
1987年的时候,拍摄主旋律电影还处于尴尬的境地,但是在二十一世纪,随着商业化的发展,这个主旋律逐步突出。接受这个正在变化的主流意识形态,一要政治多线,二要表现人和社会接轨的东西。政府希望宣传的是简单的爱国和朴实的大众关怀,《花木兰》在这一点上做的比较好,宣扬的也好。一个故事能一拍再拍,不论是在中国三十年代还是二十一世纪,以国家为重的主题思想永远不过时,而影片又在这个大众主题中说出了一个令大家好奇的社会现象"女儿替父从军"就体现出它的与众不同。
1、用丰富的现代艺术形象演绎传统故事
花木兰的选材非常好,很有艺术眼光。为女子"竖碑立传",从《山海经》、《木兰诗》到文学巅峰之作的《红楼梦》,一直是中国文学和艺术最宝贵的传统,是对女性获得同男性一样权利的肯定,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影片以丰富的现代艺术想象,生动演绎了巾帼女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统故事,比起鲁迅先生批评的那些带有"三国气"、"水浒气"的叙事,要更有思想和美学价值。可以说,影片所着力突出的与《红楼梦》的文化精神一脉相承,因此,艺术感染力很强,感人至深。笔者认为,木兰主题故事还可以一直创作下去,只要有足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中国艺术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
2、对"两性平等"进行深入解读
记得学生时代学习《木兰辞》的时候,除了木兰的家国情怀,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这也是那个年代对男女平等的理解--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能做。而电影《花木兰》却在阐述另一种解释:女人可以从军,可以进入战场,甚至可以成为将军,但女人不适合战争。首先战争拒绝感情,这是影片一直强调的。先前正因为木兰感情用事,前去营救文泰,导致许多兄弟受到敌军袭击,战死沙场。当时有一场对白很有意思,木兰问文泰,如果换了她被敌人包围,文泰是否会像她救文泰那样来救她,文泰很坚决地摇了摇头。这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相对于男人,女人更是情感动物,当女人割舍不了感情,她就无法适应战争。后来,文泰假死,断了木兰情感的念头,才造就了木兰勇往直前,屡立战功,最终成为真正的将军。其次,在影片最后,木兰拒绝了魏王的加官进爵,她不要当大将军,她要回家侍奉父亲。这也是男人和女人不一样的地方,换了男人可能很难拒绝这种诱惑,但木兰没有丝毫的纠结,我们也感觉不到她是在作秀。相较于名利,女人更难舍的是家园。所以,木兰可以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木兰可以奋勇杀敌成为将军,但木兰无法改变她的女儿身,这正是自然的本质。而社会无法改变,这就注定木兰要回家,要重换女儿装。曾经我们向往男女都一样,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男女平等,事实上,男女不一样,无论是南北朝时的《木兰辞》还是今天的电影《花木兰》,最后都暗示着自然的回归,而不是扭曲,这何尝不是对两性平等的解读?
3、以"平衡功能"彰显故事的成熟
在看影片之前,有点担心这类题材会被简单处理成"正义非正义"的单面教义,现在看来,影片的立面比较广泛,编导在故事外壳下赋予了影片比较丰富的内核,而且这种内核具有普适性,可以成为"国际语言",这是高出一筹的地方。显而易见,导演对《花木兰》故事情节的叙述非常精彩。而影片的成熟主要表现在他的"平衡功能":关于"忠与孝"的平衡,关于"个人情感与国家利益"的平衡等等,处理得比较得体到位。比如说"割舍个人感情"的层面,它不是简单处理成"战争让感情走开",而是始终贯穿着一条若明若暗的爱情线索,让人牵挂。花木兰后来对文泰说的12年来一直因为想着他才有成长动力的台词显得真实可信,强化了爱情这条线索。另外,影片在"投资规模"和"大片气势"的平衡上也做得比较到位:虽然没有像纯商业片那样一掷千金的营造气氛,但对于这部影片战争氛围的营造已经足矣。由于观众更关注人物命运,有时过度追求场面壮观的"大片情结"反而会损伤影片的内涵。还有一个显着的优点,影片在"真实与非真实"、"历史与非历史"的把握尺度上非常成熟,文泰这个角色虽然在历史上并无其人,但他的介入,明显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历史题材容易犯两个方向的错误,一个是"过度戏说"--由于是戏说,观众的心理期待与"正说"不同,难以产生"正剧"所要的艺术震撼力;一个是"过度拘泥于史实",故事容易捉襟见肘,受制于史实而影响艺术感染力。这部影片在正剧的前提下添加了文泰这个虚拟角色,尝试很成功。
4、用精彩的细节给影片增添亮点
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花木兰》作为一个让被大多数人称赞不绝的贺岁片当然会有很多精彩的细节,它的细腻、独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木兰在水中洗军牌的细节,那正是她内心的挣扎,她的眼泪流得更是恰如其分,充分表达了女性的特质,这一点当然不得不称赞赵薇的演技又上了一个台阶。
二、从世界文化的共通性解读影片
整体看来,影片除了有中国传统的伦理表达与流露,更具有世界共通性的命题书写。感觉2009年的《花木兰》不是在战场上突出女性的花木兰,而是见证花木兰的成长:从害怕、逃避战争到直面战争;从害怕杀戮到直面杀戮;从犹豫、消沉到勇敢担当;从感情用事到冷静刚强;从敏感多思到剪断情感的羁绊……可见,战争的法则是"反女性的",需要花木兰像一个男人那样去战斗,去压抑甚至扼杀情感因素的流露(无论是面对杀戮的犹豫,对牺牲的同情和伤感,还是对文泰的爱情)。因此,《花木兰》是一部男性化的电影,不是去彰显花木兰身上的女性特征与女性情感,而是去见证这些因素与战场环境的不协调。
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影片对于战争的反思也是非常深刻的。正如花木兰的父亲花弧所说,战场上不应该有感情。而且,战场上只有死人和疯子,没有英雄。这是一位征战多年的战士得出的带血启示,呈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功名的虚无:在那个杀戮无时不在的环境里,个体性的同情、悲悯、犹豫、软弱都会影响个体的判断力和行动能力,更不要说爱情的不合时宜;在那个死亡时刻逼近的氛围里,高谈功名、荣誉都是虚无的,只有本着求生的本能才能在战场上获得坚韧的生存,否则就只有成为死人或疯子。这种对战场生活本质的朴素概括非常具有震撼力,令人深思。
寒假的日子里,我读完了《战马》,感觉到战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最可怕的字眼,但是《星期三的战争》中的“战争”则完全不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弥漫的战争——讲述了一个率直、勇敢的男孩霍林和一位严肃、宽容的老师贝克夫人,之间发动的一场关于成长历程的战争,最终,成为学生和老师之间那深厚情感的见证。
在每个星期三的下午,教室里的一半学生要去犹太教堂学习希伯来文,另一半则到天主教堂参加教义问答,霍林作为班里唯一的一名基督徒,他不得不和严厉的老师贝克夫人一同呆在教室里。霍林总是认为贝克夫人打心眼“恨”他,不苟言笑的贝克夫人似乎总在刁难他,如:让他清理黑板,让他打扫教室,整理、清扫大老鼠笼子……然而贝克夫人的刁难都最终失败后,贝克夫人开始让霍林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可是,霍林一点也没有埋怨,也许,他会想到这样对自己也没有坏处。在这期间更上演了许多令人回味的故事……通过这种种事情也让霍林有了很大的改变,最后,霍林发现自己迷上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并和贝克夫人成为了好朋友。贝克夫人帮霍林矫正跑步姿势、开车送霍林去看棒球赛,在霍林遇到困难时贝克夫人总是出手帮助,点点滴滴体现出老师至始至终都在关爱着自己的学生,使他从原来一个叛逆的孩子变成了一位富有独立思想,学会自省的孩子。
贝克夫人感动着我,霍林影响着我。
精彩的故事情节,时而让我开怀大笑,时而叫我哽咽不已。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宽容、爱的伟大力量;明白了做人的谦虚、做事的执着与不懈的道理,汲取着这些营养,可使我积极健康的成长!
----济南汇波小学三年级(1)班·杨周赛楠三年级:杨周赛楠
但是哪一代才是最经典的“使命召唤”呢?笔者下面给出了自己对于“使命召唤”系列的经典程度排名,当然你可能并不赞同,不过这难道不正是讨论的乐趣所在吗?
5使命召唤:世界之战
太平洋战争从来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游戏都把主要的焦点集中在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场。《世界之战》将我们带到了太平洋战场,投入发生在隐藏无数凶险丛林深处的那场针锋相对的战争。当你真正面对那些濒于疯狂的日本士兵,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战场,他们不会投降不惧死亡,唯一的目的就是杀死你。虽然从剧情方面,《世界之战》在整个系列中并不能成为经典,但是从战场氟围的营造以及战争大场面的表现来看,《世界之战》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它做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
4使命召唤
当《使命召唤》以革命式的体验出现在玩家面前时,这款系列的首作奠定了整个“使命召唤”系列的基调。在这一作中,你可以先后扮演三个角色(他们分别是美国佬、英国佬和俄国佬),从而从完全不同的角度经历了二战。它带来了那种真实感极强,节奏紧张的电影式表现,比如在一辆急速行驶的汽车中向法西斯们疯狂的扫射。
3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系列的最新一作所讲述的故事与“使命召唤”以往的作品有很大不同。虽然你会在几个不同角色的视角间切换,但很明显这是AlexMason的故事。也正是因为有较为单一的主线牵引剧情的发展,不但让故事性更强,也使得角色的转换更自然更酷。Mason所未能记住的细节通过再现的方式来追述,并试图以此来阻止全球性的恐怖事件发生。将上世纪60年代的真实政治人物与虚构阴谋元素混在一起,《黑色行动》戏剧性的结局超越了以往“使命召唤”的成就,从而成为最经典之一。
2使命召唤2
《使命召唤2》的构架与前作并没有太大的突破,但却把原有的各种元素都提升了一点。没有单纯的复制诺曼底的风暴,《使命召唤2》将重头戏放在了奥克角的绝壁上,你必须冒着枪林弹雨爬上峭壁从而长驱直入法国本土。同时,我们也第一次窥得非洲战场的战况,并赶走了埃及的德国侵略者。事实证明,多角度的叙事方式完全可以将故事展现得更全面更好,比其他任何一款游戏做的都好。最主要的是,节奏紧凑的任务给人的感觉太棒了!
关键词:海外视角;女性视角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07-01
《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期间,一个教堂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小说塑造了几大人物群:女孩子们、、神父、受伤的战士、日本鬼子。这几大人物群构成了三大冲突:与纯洁、复仇与忏悔、侵害与挽救,这三大冲突间形成了张力。小说虽然没有多少笔墨描写战争的残酷,但是这种张力却使血腥、暴行充斥在小说的每一个角落。
一、海外话语下的战争
不同的种族、不同文明形态的接触,在移民作家身上体现的是最为真切的,因为移民作家生命的交汇与撞击,切实体会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严歌苓也不例外,她的军旅生涯,她的移民体验,在作品中都一一呈现了出来。
在《金陵十三钗》中,作者选择了教堂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这就是一个中西文明碰撞的地方。战争中的教堂是生命的庇护所,全知全能的上帝是可以拯救苦难人们于水火之中的,但是教堂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了么?教堂的周围依然是鲜血淋漓、尸横遍野、发生着一幕幕的惨剧,这些神父都是看在眼里的,但是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他只能一遍遍的告诉女孩子们:“孩子们,这一天是公元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是你们民族最不幸的一天。”神父们在做着努力,他们努力的保护着手无寸铁的伤兵和无辜纯洁的女孩们,可是面对现实,他们无奈了,他们成了被上帝抛弃的人。上帝的权威在强权和暴力面前变得那么荒谬和不堪一击:“当虔诚的信仰被现实无情地戏弄时, 当公理被强权轻蔑成不值一文时, 灵魂的痛苦就无可逃遁。”东西文化发生碰撞,西方人信仰的上帝在东方战争的惨烈面前变的千疮百孔,在西方人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上帝的时候,中国人却选择了,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所以,伤兵站了出来,英勇就义;们义无反顾,走上了绝路。当神父还在犹豫用一类生命交换另一类生命的正确性时,们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生命的高贵。
严歌苓站在历史之后,以西方人的视角看待,她的小说没有塑造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全是一些小人物,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将西方人的逻辑引入了文本,在双重背景和文化的融合下,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对民族命运、对人性、对终极死亡的深入思考及理性认识。没有呼吁和号召,却深深的震撼人心。
二、女性话语下的叙事
女性的敏感与细腻使严歌苓在小说中安排了几种不同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其一是全知叙述模式,这种叙述模式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上帝’般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既可高高在上的鸟瞰概貌,也可看到其他地方发生的一切,对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均了如指掌。也可任意透视人物的内心。”文中的“我”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我”神通广大、全知全能,了解主人公书娟及其他人物的过去和未来,并且还能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掌握其所思所想。像上帝一样的目光注视着人物的一举一动,使得作者能够更好的讲述故事,也能够让读故事的人清楚故事中的人物关系。
除了全知视角,作者还设计了姨妈书娟的有限视角,由“姨妈书娟”到“书娟”的转换也是作者视角的转换,这种转换所带来的效果是读者的新鲜感和阅读兴趣。也使故得纵横交错,更有视觉和思想上的冲击。
另外,女性作家严歌苓在小说中塑造了两大类女性形象,一类是唱诗班的女孩子们,她们是弱者,纯洁、不谙世事;另一类是,她们被认为是肮脏邪恶的化身。这两类形象的鲜明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张力,两者的冲突也够成了整篇小说的主要矛盾。
女孩们与的矛盾从们一进教堂门就开始了,她们认为下贱、肮脏,并将这种心态表现在行动上,她们不允许与她们公用厕所,并发生了一系列的争执,书娟更是对玉墨有着深深的仇恨,这种仇恨促使她差一点做了傻事,但是,日本人的侵略使这两者对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当们舍身救女孩的时候,传统视角下的形象改变了,她们一下子变得高大、光辉起来,不管她们的曾经如何,身世如何,但是她们的行为也称得上是英勇。作者怀着真挚的感情描写了这一群形象,同样是女性,更能体会女性的切身之痛。是社会的一个异数,她们的生活往往是最真实社会图景的展现。作者在为这些传统的“坏女人”,在人类无可逃避的灾难与邪恶面前,这群“坏女人”觉醒了,她们如天使般存在,她们的人格得到了升华。
严歌苓的小说里没有血泪的控诉,却达到了血泪控诉的效果,这效果完全得益于她的海外、女性身份,她以一种别样的叙述为我们呈现了特别的“战争”,而这种“战争”更加震撼人心。
关键词: 艾伦·格拉斯哥 一战 战争小说 战争态度
艾伦·格拉斯哥(Ellen Glasgow,1873-1945)是一位专注于描写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女作家,一生创作过18部小说,大部分以弗吉尼亚为背景。1942年,格拉斯哥因小说《在我们这样的生活里》(In This Our Life,1941)获普利策小说奖。格拉斯哥也可算是一位战争作家,她的舅舅约瑟夫·里德·安德森在南北战争中是南方部队的一位将军,也许是受舅舅的影响,格拉斯哥创作过3部战争作品:《战场》(The Battle-Ground,1902)描述了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社会的情况,被誉为“从南方视角创作的关于南北战争最早的和最好的现实主义作品”;《建造者》(The Builders,1919)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表现了正直爱国的南方人对战争的支持;《庇护下的生活》(The Sheltered Life,1932)也以一战为背景,讲述了美国南方上流社会少女珍妮·布莱尔·阿奇博尔德在1906至1914年间的经历。这些作品体现了格拉斯哥对战争的思考和对战争的态度。研究这些作品,我们发现,格拉斯哥的战争态度经历了一个转变,从最初的支持肯定战争到后来的反对否定战争。本文以《建造者》和《庇护下的生活》为例,论述格拉斯哥战争态度的转变。
一
《建造者》清晰地表达了格拉斯哥支持肯定战争的态度。在这部小说里,格拉斯哥塑造了坚定支持战争的男女主人公形象和反对战争的反面人物形象。李公昭教授指出:“作品主要人物,政治激进分子大卫·布莱克本和护士卡罗琳娜·米德分别以作者的恋人亨利·安德逊和朋友安妮·弗吉尼亚·贝奈特为原型,表现了战争中作为公民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那就是美国必须加入到一战中去,作为美国这一大集体中的每个个人也应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战争。”女主人公卡罗琳娜·米德美丽温柔、正直善良、勇敢坚强,是一位集所有女性优点于一身的天使。早在美国对德国宣战之前,在大部分美国人还想继续保持“地理隔离”的时候,卡罗琳娜就热切地希望前往法国前线参加护理工作,她认为一战是一场为了保卫西方文明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这场战争挑战了原则,而这些原则正是西方文明的基石……这不是一场关于人的战争,也不是一场关于物质的战争,而是一场关于理想的战争……这件事是全人类的事,因此也是美国的战争。”美国正式加入一战之后,卡罗琳娜立即报名奔赴法国。富有、正直的男主人公大卫·布莱克本也是战争坚定的支持者。大卫认为一战是“一场正义力量对邪恶势力、光明对黑暗的世界战争”,一场“为自由而进行的战斗”。美国对德宣战后,已经43岁的大卫虽然不能参军,但仍然设法到法国前线参加修建工事的工作,实现了其报效国家和拯救西方文明的夙愿。
与男女主人公不同,大卫的妻子安吉丽卡一直反对战争。安吉丽卡虽然美若天仙,但爱慕虚荣、贪图享乐、贪婪自私、冷酷残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女人:她根本不爱女儿,把女儿当做负担,为了出风头,在女儿病重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仍然参加话剧演出;为了折磨小姑玛丽而引诱玛丽的未婚夫艾伦;在丈夫遭遇财政困难时转而向富有的艾伦投怀送抱;为了找借口离开丈夫不惜诽谤纯洁无辜的卡罗琳娜,制造卡罗琳娜跟大卫之间的绯闻;明知女儿深爱卡罗琳娜、需要卡罗琳娜的照顾,仍不惜牺牲女儿的健康和快乐强迫卡罗琳娜离开布莱克本家……在格拉斯哥的笔下,安吉丽卡被塑造成了小说里的头号反面人物。通过批判安吉丽卡,格拉斯哥也批判了安吉丽卡的战争态度:她之所以反对战争,不过是因为战争妨碍了她继续过奢侈虚华的生活。
在《建造者》中,正直爱国的主人公支持战争,虚伪邪恶的头号反面人物反对战争。通过这种安排,作者格拉斯哥清晰地表达了支持肯定战争的态度。然而,一战结束多年之后,格拉斯哥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转变,1932年出版的《庇护下的生活》表达了鲜明的反战态度。
二
格拉斯哥说:“在《庇护下的生活》里……我运用了两个视角……老年人和年轻人看到同一个场景、同样的人、同样的事件……故事在冲突的两个视角之间发展进行,就像流淌在狭窄的峡谷里的小溪。一方面,老年人真实地看待生活,通过他稳定的凝视,没有什么事情是没见过的,另一方面,少女照着自己希望的那样看待生活,以为困惑的眼睛看到了一切。”小说从珍妮·布莱尔的视角和珍妮·布莱尔的祖父阿奇博尔德将军的视角讲述,通过“冲突的两个视角”,格拉斯哥表达了自己创作这部小说时已经发生改变的战争态度。
小说中的年轻人是怎样看待战争的呢?少女珍妮·布莱尔对战争从不热心:“哦,我希望他们不会打仗;但是如果他们要打仗的话,我希望他们留在欧洲。听所有老人一遍又一遍谈论内战,已经够叫人受的了。”聪明理智的年轻人约翰·韦尔奇厌恶战争,认为奥匈帝国皇储被刺杀的事件不过是战争的借口而已,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疾苦:“如果必须有人被刺杀的话,我宁可是一个皇储。其他人可没这么容易让我接受。能让我感到悲痛的事是,几百可怜的穷光蛋在某些慈善家拥有的煤矿里被炸飞。”然而,年轻人“困惑的眼睛”是不稳定的。美国对德国宣战之后,铺天盖地的战争宣传使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改变了对战争的看法。关于比利时被侵略、被蹂躏的宣传让约翰·韦尔奇改变初衷,决定去法国参战:“哦,在这场战争来临之前,我确实憎恨战争。你看,有比利时——”。在听到大家都要去法国之后,对战争根本不了解,实际上也根本不关心的珍妮·布莱尔也赶时髦似地说:“我也想去。”
小说中的老年人是怎样看待战争的呢?C·休·霍尔曼(C.Hugh Holman)说:“当年轻人急切地把自己抛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剑时,阿奇博尔德将军皱着眉头——那无疑是格拉斯哥小姐皱着眉头——总结道:‘这个世界需要的是失去的邪恶象征’。”阿奇博尔德将军年轻时被迫参加了南北战争,从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他厌恶战争。对于煽动性的战争宣传,将军清醒冷静、无动于衷:“在怀特每个人都激动万分,只有祖父说,这些他以前都听得太多了。他说,在每一场战争中都有比利时,比利时总是被侵略。”在这位84岁的老人“稳定的凝视”下,战争不过是文明进程的暴力转向;导致战争的不过是“古老仇恨”和“原始冲动”;发动战争的不过是“高贵的野蛮人”;关于战争的故事不过是“蚱蜢尖叫时的唧唧声”;战争宣传抹黑德国人,不过是因为“世界需要的是失去的邪恶象征”。总之,将军看透了战争宣传,厌恶战争,反对战争。格拉斯哥曾说:“在经历了一场世界大战后,我记得,战争中最糟的不是想到阵亡,甚至不是想到我们最优秀的青年被牺牲掉,而是众多的男人,尤其是女人对战争中震惊的场面、仇恨,甚至恐怖所表现出的快乐激动的反应。那时我就认为,战争最坏的地方是竟有那么多人喜欢战争,现在我还是这么认为。”在文学批评著作《一种方法:散文小说的解读》(A Certain Measure:An Interpretation of Prose Fiction,1943)中,格拉斯哥说,她创作《庇护下的生活》的目的是“要揭示内战中理想主义造成的苦难和一战中理想主义造成的苦难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可见,将军对战争的态度正表现了作者格拉斯哥此时对战争的态度。
格拉斯哥战争态度的转变反映了整个西方社会一战前后的思想巨变。一战的残酷和血腥摧毁了人们先前的乐观和信仰,人们开始质疑之前所相信的一切。如同张钊所言:“从来没有哪一场战争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打击人类的自信心,从来没有哪一场战争能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摧毁人类的信念。”
参考文献:
[1]李公昭.美国战争小说史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张钊.被遗忘的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3]Glasgow,Ellen.The Builders.[M]New York:Doubleday,Page& company,1919.
有句老话叫做:一招鲜,吃遍天。“星战之父”乔治・卢卡斯可谓深得此话精髓,一部经典著作被他吃了十几年,电影、电视剧、真人版、动画版……一个不落。今年8月15日,动画版的《星球大战:克隆人的战争》即将上映,随后还会推出电视剧版。看着样子,老卢这辈子都打算靠“星战”吃饭了。
“有很多关于星战的故事之前无法讲述,我急切地想通过动画来讲述当中的一部分故事。同时,我也希望此举能够进一步推动动画艺术的发展。”老卢对影迷如此说道。其实无论是他还是制作公司的任何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只要是“星战”的片子,那么拍出来就有大批影迷买单,而制作方要做的就是给个合适的理由而已。
这不,老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动画版里面包括了真人电影版中缺失的一部分剧情、新的动画电影表现艺术,这都会给“星战”迷带来新鲜的内容。当然,做人还是厚道点好,这部动画版的《星球大战:克隆人的战争》中,还会出现新人物:阿纳金的弟子――女绝地武士阿什索卡,难道会在紧张的战斗之间穿插一些感情戏?虽然这不是老卢的强项,但是咱们等着瞧好了。
在国外媒体的采访中,老卢透露,动画版的《星球大战:克隆人的战争》的故事发生在《克隆人的进攻》和《西斯的复仇》之间,主要描述了阿纳金和导师欧比旺在星系间的全新冒险。最后,他用“太空版《兄弟连》”来形容这部动画版“星战”。这意味着什么呢?趁着电影还没上映,回家再看看《兄弟连》的剧情吧!
网友点睛
都说中国人喜欢看武侠,其实我看老外也一样,“星战”不就是他们的武侠么。原力等于内功,放着远程火器不玩非要耍剑……
卢卡斯大叔拍了电影拍动画,拍了动画拍动画电影,当大家以为他没有招的时候,人家已经召集大批编剧开始写真人版电视剧的剧本了!这一季一季地演下去,美版《星战次朗的故事》就要诞生了!(编者注:《寅次郎的故事》,又名《男人真辛苦》,日本系列电影,共计拍摄了59部,历时30年,最终因为男主角的去世才停止拍摄。)
张艺谋导演新片《狙击手》电影预告了,这也是一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争片,据悉电影将会在大年初一上映哦。那么电影《狙击手》讲的是什么故事?《狙击手》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吗?下面小编带来介绍。
电影《狙击手》讲的是什么故事
《狙击手》一部以抗美援朝时期冷枪冷炮战为背景的电影,主演是章宇、张译,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境地下,与美军精英狙击小队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
预告片已经了,片中那一句“我们带你回去”,那一声声“不能睡”,谁听了不破防?!!在异乡的土地上,在冰冷的大雪中,在无情的硝烟间,抗美援朝的战士们不惧、不退,不抛弃不放弃,彼此之间是战友,也是家人。这是战士们的精神,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即使敌人不择手段,甚至想要利用战士们彼此之间不抛弃的精神达到目的,他们也没有丝毫动摇。
队友依然要救,敌人依然要打,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会停下!在抗美援朝战士们的眼里,没有“知难而退”四个字,多的是迎难而上!“回家”这两个字,慢慢的就变成了一种心中的信念,多少英烈留在了那一片土地。
好在今年抗美援朝烈士遗骸和遗物都得以回来了,终于魂归故里,真的回家了!
《狙击手》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吗
影片背景是朝鲜战场志愿军上面对联合国军的疯狂围猎,在敌我军备差距悬殊的境地下,五班战士展开了一场“以战术胜战力”的顽强营救,展现了志愿军狙击手的“中国智慧”与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狙击手张大弓枪法过人。美军倾尽全力欲将之消灭。面对敌人布下的天罗地网,张大弓临危不惧,同敌人展开周旋,最终扭转战局,成功击败对手。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通过一段中国志愿军狙击小队与美军狙击队之间的殊死对决,展现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艰难取胜的英勇故事和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
光看预告片都觉得太燃了,白雪和鲜血视觉反差强烈,艰苦年代的前辈,用血肉之躯为我们开辟了现在和平的生活,几声怒吼中满是信仰和坚守的力量,大年初一,一起去电影院致敬英雄!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海明威 意识 死亡
[中图分类号]I1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73-02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不管是他引领的简洁写作方式,还是确立悲剧主题的小说手法,都奠定了他文学大师的地位。而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西方文学中的传统主题。死亡意识是海明威人生哲学的核心,他认为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悲剧才是注定的结局。我们应该全面了解死亡,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海明威从他的死亡意识当中提炼出一个新的审美视角,并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世界。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分析出他死亡意识的形成过程,海明威的精神历程以及死亡意识在海明威精神世界里的中心地位。
一、厄内斯特·海明威死亡意识的发展过程
海明威的一生中刻意追逐危险,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抱着听天由命的宿命论观点。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地追寻着对死亡的充分了解。可以说海明威对死亡的认识和他死亡意识的不断加深都与个人的经验累积相关。
(一)死亡的好奇和模糊阶段
1.海明威小说中关于死亡的好奇和模糊。在死亡意识的最初发展阶段,海明威对待死亡是感到好奇而模糊的。1925年他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出版,讲述了尼克的系列故事,有着鲜明的自传特色。这套小说集很好地反映了海明威早期对死亡的探索和理解。
以尼克的第一个故事《印第安人营地》为例。这个简短的故事讲了一个年轻人同他的父亲——一位美国医生一起去钓鱼的旅行。他们钓鱼时看到两个印第安人,两人要带医生去他们村庄帮助一位难产的妇女。这名妇女因为分娩痛苦而断断续续哭嚎了两天。尼克的父亲无奈只能用普通的折合刀帮这位女士做剖腹产,而且也没有打麻醉。女人的丈夫无法承受妻子所受的折磨,他从左耳切到右耳切开自己的咽喉。血流进池塘,他就这么死了。根据海明威的自传,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海明威亲眼所见的真实故事。医生的儿子尼克常作为海明威短篇小说集的主角,实际上即体现了海明威自身。
其中隐含的主题是通过父子在回家途中的对话揭示出来的:
“Why did he kill himself,Daddy?”
“I don't know,Nick. He couldn't stand things,I guess.”
“Do many men kill themselves,Daddy?”
“Not very many,Nick.”
“Do many women?”
“Hardly ever.”
“Don't they ever?”
“Oh,yes.They do sometimes.”
“Is dying hard,Daddy?”
“No,I think it’s pretty easy,Nick.It all depends.”
In the early morning on the lake sitting in the stern of the boat with his father rowing,he felt quite sure that he would never die.
从引文中我们发现尼克已经开始考虑死亡。作为一个孩子,他应该是毫无能力处理好他的这种思想意识和环境的关系,但是这种痛苦的冲突却已存在他的世界中。
对于尼克而言,死亡是如此简单,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但是那些自杀的血腥场景给小尼克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尼克在同他父亲一起去的印第安旅行中,第一次直面死亡,而这也反映出海明威对于死亡的好奇与模糊的概念。
2.死亡的好奇与模糊阶段产生的原因。海明威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在海明威童年时,总是在一旁看父亲如何诊断病人,因此海明威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病痛甚至死亡。他也一直跟父亲去印第安社区。也许这个作品正是反映了他年轻时的这段经历,极有可能他在这段时间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死亡。印第安人对待死亡的方式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对死亡的恐惧也由此诞生,死亡的影子开始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二)死亡的必然性阶段
1.海明威小说中关于死亡的必然性。另一个短篇小说《杀手》(1927)是这本小说集的补充,尼克对死亡的恐惧以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传达出来。少年听到两个暴徒在谈论刺杀一名前拳击手的事。他无法对此漠然视之,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那名拳击手。然而这位拳击手却一再拒绝采取任何行动来保护自己。小说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意义的一点就是,拳击手就在那儿等死,尼克对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无助,感到极度的恐惧。
“I’m going to get out of this town,” Nick said.
“Yes,”said George.“That’s a good thing to do.”
“I can’t stand to think about him waiting in the room and knowing he’s going to get it. It’s too damned awful.”
“Well,”said George,“you better not think about it.”
尼克无法再忍受这样的压力,他选择逃离这个城镇。但是他已经无处可去。他陷入战争,要面临更多的死亡,在战场上,自己也会受伤甚至可能死去,他深陷对死亡的恐惧。不同的战争都各有各的起因,对海明威而言,战争都是一样的: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他们的生命。所以说战争是人类失去生命的一种特殊方式。因此,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往往直面人生必然的归宿——死亡。
2.死亡的必然性阶段产生的原因。这一时期海明威的作品主要是受他在一战时经历的影响。在战争中,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战争使海明威不带任何掩饰地认识了死亡。在关于战争的作品中,他揭示了战争的深层意义以及它对人类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把战争理解为一种死亡的方式。
(三)死亡的困惑阶段
1.海明威小说中关于死亡的困惑。在这个阶段,海明威的心中满是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他改变了对死亡的看法,认为死亡是一个可怕而丑陋的存在。海明威自己对这段时间的生活也满是彷徨。海明威对死亡的意识步入困惑阶段。他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体现出他对死亡的困惑。
“What did he fear? It was not fear or dread.It was a nothing that he knew too well. It was all a nothing and a man was nothing too.It was only that and light was all it needed and a certain cleaners and order.Some lived in it and never felt it but he knew it all was nada y pues nada y nada y pues nada…Hail nothing full of nothing,nothing is with thee.”
这段话展示出战争后西方人们那种孤独和绝望。不公正的战争颠覆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打碎了他们的梦想和信念。所以说人们开始对人生抱有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2.死亡的困惑阶段产生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海明威认识到残酷血腥的事实。成千上万的美国男人像海明威一样志愿参军。年轻的美国人希望参加战争来体现自己的男子气概。但是战争在泥泞和血污中停止了,所有的关于军队荣耀的想法也一同终止了。一战后,海明威失去了很多东西,包括他的纯真和质朴的生活观。他的文学创作无疑受到了他在一战中经历的影响。他进一步了解了死亡,步入了对死亡的探索阶段——困惑。
二、海明威死亡意识的意义
纵观海明威的一生和他的所有作品,我们不难找到答案。人的一生似乎注定一无所获,总是要直面死亡,那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海明威的作品表面上都是写死,终是为了写生。作者对死亡一步步加强了理解与分析,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向我们展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硬汉子精神;而且还告诉读者如何面对无法躲开的悲剧命运时还能保持人的尊严,从而确定人的生存价值。海明威通过他的作品告诉读者:人最重要的就是那种精神,即敢于和虚无、和死亡做斗争的精神,敢于蔑视死亡的精神。这应该才是海明威想在作品中真正传递的思想——自强不息的硬汉精神。
三、结论
生与死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海明威通过他的作品中的死亡意识告诉我们:人在世上活这一生,需要的就是那种自强不息的硬汉精神,我们应该努力拼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的这三个发展阶段都与他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再加上他高超的写作技巧也将其作品中的生与死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Li Zhonghua.20Great Short Stories——The Whole World Reads.Qingdao: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179-225.
[2]Plimpton,Gorge.The Art of Fiction XXI:Ernest Hemingway.Paris Preview,Spring.1958 (5):79-91.
[3]王华.Hemingway's Constant Exploration of Life and Death in His Short Stories, diss[D].安徽大学,2004.
守护是男人的职责,守候是女人的本能。无论何时,在人类硝烟四起的战场上,总有鲜花在骄傲地绽放。
从海伦到陈圆圆:
一场雄性荷尔蒙的悲剧
最初,女人总被战争绑架,她们无法选择,最终成为一个牺牲品。
因为和英俊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私奔,希腊王后海伦成为了持续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西方文明史上最早也是最为著名的一场战争就这样被一个貌若天神的女子点燃了。由此也拉开了女人和战争的不解之缘。
为了一个女人而引发战争或者动乱的在中国也不是没有。远的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近的有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中间还有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这些故事在中国几乎人人皆知,并且被一再的写进史书当中、搬上民间的戏曲舞台。中国人似乎是在有意识的提醒后来人:当心,红颜是祸水!
然而,西方似乎不然。当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美人海伦回到希腊,那些年老眼花的长老们竟然会说:“难怪我们的国家会为了她打了十年的战争,真是值得。”一个女人竟然能让这些七老八十的老男人们都甘于举全国之力进行这场十年的战争而毫不后悔,不能不说是中西方人种学和伦理学的巨大差异。
在某一点上,女人和战争是一样的,它们所激发的不过是男人们的雄性荷尔蒙而已。而由此把战争的罪过加到女人的头上,恐怕是男人对女人作出的最大的一个悲剧。
想想那些被斥为“红颜祸水”的妲己、褒姒、陈圆圆们会作如何的辩解。也许只有一句“我有何能,我亦何辜”的话吧?
当女人介入战争:
正义开始模糊
给战争定性是那些史论学家们乐此不疲的事情,但小心!女人们却往往有着改变战争的进程甚至性质的本事。这正是女人们的利害之处:你们男人捍卫的所谓真理、正义、道义在一个弱女子面前可以一下子就被彻底颠覆,就如同孟姜女面前的那条万里长城在她的泪水里轰然倒塌一样。
美国南北战争就是这样被两个小妇人轻易的改变了。她们其中的一个当然是《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比彻・斯托夫人。美国总统林肯在接见斯托夫人时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而在87年后的1939年,电影荧幕上另外一个女人又一次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南北战争的看法。这个女人就是《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当我们随着郝思嘉的目光投射到广阔的庭院里满目的伤兵身上,当郝思嘉和白・瑞德一起从即将爆炸的火海中跳马越出的时候,我们对于这场战争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动摇。战争带走的是什么?是残酷的奴隶制度是黑人的眼泪还是一片骑士与棉花园的和平,古老的南部的最后的文化……
战争不相信眼泪,而文学却又往往是同情弱者的。因此,我们也许不应当再争论战争的意义和性质到底如何,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两个女人呈现给我们的关于战争的多义性,就像生活原本的多义性那样。
你永远无法知道你所作的是对还是错,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一直拥有着真理。也许所有的意义都在于父亲曾经对郝思嘉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唯有土地和明天同在!”
给予世界的温柔守候:活下去,重新回到母亲温柔的怀抱
一位老军官曾这样回忆:在一场大规模战斗爆发前的动员会上,首长讲完话后问:同志们有没有什么要求?一个战士大声的说:我就想看看那个随军女记者的。
队伍一片喧闹,很多人开始起哄,首长也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处理。
可是很快,战士们安静下来,静的像是死了一样。那个站在队伍对面的女记者已经默默的脱去了她的上衣面对着他们,战士们的喧闹突然那么遥远。
首长,然后是战士们,默默的举起了右手,向她的完美和勇气行了标准的军礼。
在一切的战争中,贫穷中,苦难中,把对生命最诚挚的热爱和对灵冥最谦逊的敬畏展露的都是女人。有人说女人一旦摆脱了感情会变得很厉害。也有很多女人做了母亲之后都以家庭和孩子为天,这是天性使然,生命和生活是女人们的永恒主题。
当下,影院和荧屏上取材于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我们见过不少,不过,大多数作品都是流于形式,一味突出穿越的趣味性,娱乐性很强却没有多少文化底蕴,很多时候,我们看穿越影视作品是为了满足对历史的好奇,当然,不管剧情多么煽情,所有的故事都是关于主人公的,和我们无关,我们只是在他们的穿越中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认为电影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娱乐是一方面,教育作用也不可少,《古墓迷途》虽然是一部穿越电影,又有大量的战争场面,商业味是比较浓的,但是它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却是非常强烈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精神领域不再是充实的,尤其是年轻人动不动就愤青,没有原则地崇拜,《古墓迷途》以四个年轻人的穿越经历,让他们亲身去感受1942年的卫国战争,让他们亲自去和先烈对话,虽然从头至尾没有出现一句说教式的灌输,但是却让人忍不住要反思一下,从这一点上来说,《古墓迷途》甚至可以把它归结为主旋律电影的范畴。
虽然,《古墓迷途》中的穿越还是没有脱俗,不是古墓就是幻觉,缺乏我们所希望的新意,虽然,相对于过去的前苏联电影以及好莱坞二战片来说,《古墓迷途》的战争场面并不大,也没有太多的特效,但是我们知道,历史不会再重演,过去的惨烈也将从记忆变成文字,了解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假如真的可以穿越,我们倒希望能穿越一次,来一次心灵的洗礼,所以说,《古墓迷途》中的四个年轻人他们是在为我们穿越,是在用他们的经历促使我们正确地反思历史。{责编/九月}
影片信息:
中文名: 古墓迷途
外文名: Back in Time
其它译名: 我们来自未来
出品时间: 2010年
出品公司: Karoprokat
制片地区: 俄罗斯
导演: 安德烈・马柳柯夫
编剧: Kirill Belevich等
制片人: Sergei Shumakov
主演: 鲍里斯・加尔金,丹尼尔・斯特拉霍夫,叶卡捷琳娜・克里莫娃
类型: 剧情,冒险,战争,奇幻,爱情
片长: 1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