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庐山的诗句

关于庐山的诗句

时间:2023-05-30 09:13: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庐山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庐山的诗句

第1篇

??《辞海》对瀑布的诠释是“从河床纵断面陡坡或悬崖处倾泄下来的水流。主要成因是水流对河底硬软岩层的差别侵蚀,在两者的出露处,硬岩层突露于易受侵蚀的软岩层之上成为陡崖,水流便在这里陡落成一条瀑布。”

??瀑布是大自然的奇观,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瀑布带给人们无限的情趣与美感,它就像是依傍在大山臂膀上撒娇的少女。关于瀑布的最初记忆是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这诗句犹如奔泻的瀑布一样大气磅礴,一泻千里,让我记忆永恒。

??认识瀑布则是通过邮票:《祖国风光》中的“黄果树瀑布”及《黄果树瀑布群》,台湾的“天祥大瀑布”,《庐山》的“黄龙潭瀑布”、“三迭泉瀑布”、《长白山》中的“长白山瀑布”,《雁荡山》中的“大龙湫瀑布”,《天山天池》中的“悬泉飞瀑”等等,这些瀑布也到得几处。

??瀑布,在诗人眼里“疑是银河落九天”,在画家的笔下是流淌着的诗句,在音乐家的心中是富含韵味的自然交响曲,在集邮人的手中是爱不释手的珍邮,因为它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憾。

??人们为瀑布写下了千古传扬的楹联: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清代诗人田雯曾写一首《白水岩放歌》来赞美瀑布:

??“匡庐瀑布天下称奇绝,何如白水河灌犀牛潭。

??银河倒倾三叠而后下,玉虹竹涧百丈那可探。

??声如丰隆奋地风破碎,涛如天女织锦花景簇”。

??无论对联还是诗作,留在人们心中的是瀑布的诗情画意。

??几百年前的徐霞客赞美瀑布:“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

??中国古代的诗人、学者们对瀑布的赞美与崇敬,佐证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瀑布是美的,邮票上的瀑布实际上就是在那流泉飞瀑的地方增加了一个画框,搬到了邮票上,那瀑布是一枚邮票图案,也是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绵亘起伏的群山是瀑布画的背景。

??你看那《庐山》的“黄龙潭瀑布”,好象一条白花花的巨龙从那绿荫葱茏的山顶猛扑下来,似有吞天化地之势。巨大的水瀑气势汹汹地撞击着刀削斧砍的峭岩,被划成无数水花,飞溅的瀑布不忍分离,又极快速地集拢起来,更疯狂地向下面的岩石扑去,再次激起无数冲天水花,瀑布没有被征服,即使摔得粉身碎骨,也要重新凝聚起来,汇成更大的力量,翻滚着,吼叫着,向既定的方向奔去。瀑布奔泻的吼叫声,就是博击命运的交响乐章,动人心魄的场景让人折服。

??黄果树瀑布在我国的瀑布景观中堪称之首,它象从九天落下的银河,又象千万头抖动银须的雄狮,怒吼着冲下山岗,扬起了弥漫山野的尘雾,站在瀑布前总能给人一种虚怀若合的教益。

??庐山的瀑布秀丽而峭拔;九寨沟的瀑布绚丽而多姿;台湾省的天祥瀑布,刚健而坦荡;长白山的天池瀑布,飘逸而高峻;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劲挺而矫健;黄果树瀑布则以豪迈而粗犷、雄浑而魄丽著称于世界,可以算得上是瀑布中的伟丈夫。

??瀑布,因为它包纳众汇,不择细流,才有雄伟的瀑流冲击;因为它不畏艰险,无往无前,才吼出雷鸣般的声音;由于它毫不吝惜的献身精神,才能映出七色彩霞。人们只知彩虹总是伴着瀑布,却不知是由于瀑布的献身,产生了那来自瀑布的水雾,和着阳光的反射,五彩缤纷的彩虹出现了,同时,有了彩虹,瀑布也因它而生机盎然,充满活力。是瀑布的激扬,才致使水雾升腾,有水雾的反射,才有金光四溢的奇景

第2篇

当中国北方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反复拉锯战中成为主战场时,包括庐山在内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狼烟中的桃源乐土。

元代无名氏的《朝天子・庐山》,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那时中国人对于这座神仙山的神往:

早霞、晚霞装点庐山画。

仙翁何处炼丹砂?

一缕白云下。

客去斋馀,人来茶罢,叹浮生指落花。

楚家、汉家做了渔樵话。

公元1275年,身处大都的蒙古大汗忽必烈接到前线捷报,南宋江州失守,蒙古铁骑驰骋庐山之麓,这座长江南岸的山岳第一次被北方游牧民族占据。

元朝社会的等级划分中,这里的居民被称作南人,属于最低贱的种群,在异族统治者眼中,他们与牛马无异。南人每20家被编为一甲,身为甲长的蒙古人,拥有对他们生命、财物、妻女肉体的绝对支配权。

在庐山余脉的黄岩鼓子寨,残存着600年前的营垒遗迹。元末,邢万户、张野鸡两名庐山山民率众扯起反旗,啸聚于此。

当时的中国,揭竿而起者此起彼伏,经过数年征战,庐山脚下的九江成为两支农民武装争夺的焦点。

长江中游的陈友谅和江淮地区的朱元璋,渐成皇位的有力争夺者,经过一系列拉锯战,朱陈两大势力在九江对峙。

公元1363年初秋,两军开始在庐山脚下江边古城会战,平静安闲的江城即将迎来一场决定谁是王侯谁是草寇的屠戮。

如今的鄱阳湖大桥下面,是长江和鄱阳湖交汇处,1363年7月初六,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鄱阳湖水战在此拉开序幕,朱陈双方投入约80万兵力,经过37天鏖战,人数占劣势的朱元璋水军,利用古老的火攻战术,彻底歼灭了陈友谅主力部队,清除了权力顶峰途中最大的障碍。

公元1392年,鄱阳湖和庐山又恢复了平静,这时统一的多民族明帝国已经建立了24年。按照太祖朱元璋要像爱护幼鸟、小树一样爱护民生的理念,经历多年战乱的黎民终于有了难得的休养生息。

然而,随着一道敕令的传达,庐山方圆几百里的静谧顿时被打乱,人们无法预料到,他们的命运即将被卷入一项浩大持久的皇家工程,而他们的家园――庐山的历史也即将被改写。这一切,都因为一个他们从未见过,也少有耳闻的仙人。

这个虚无缥缈,云遮雾罩的神仙是一名叫作周癫的游方僧人,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故事,但远在金陵的洪武皇帝,坚称周癫在庐山修行期间,大施神迹,帮助自己打赢了和陈友谅的生死之战。

为怀念这位倾力相助的神人,洪武26年,皇帝决定为他造像,并在高入云端的庐山之巅树立御碑。

为表彰这位子虚乌有的神人,在遥远的金陵,用优质大理石打造的石碑上,著名书法家詹希源手书皇帝两千余字的《周癫仙人传》,由当时最优秀的工匠镌刻在石碑上。

为了将巨大的石碑运到庐山顶,负责整个工程的内务府决定,用附近州府的民夫,从山脚下的赛阳修筑一条能到达山顶锦绣峰的小路。这在庐山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建成的这条险峻道路,有一个叫人胆战心惊的名字――九十九道道。当年,它是进出庐山的第一条人工道路。今天,行走其间,视线不时被葱郁的灌木遮挡,不过,即便走过600个年头,当年留下的许多印记依然向我们提示着那段艰苦的开路岁月。(图2)

路边的大石上,明显可以看到打钎的痕迹,文物工作者认为,这很可能是当年筑路民夫弃用的铺路石。

在九十九道道顶端,一块岩石上镌刻着“内府潘四修路”的字样。(图3)

历史学家基本认定,身为明朝内务府官员的潘四,是当年修路工程的主要监督人。

在艰苦的工程即将告竣之际,受命监督的内务总管潘四,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在他的心目中,他理应和这青山古道一起,被后世铭记。

在所有官方典籍和资料中,并没有关于当年修路人的记载和描述,那些被役使的民夫们,是不是也在大山里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呢?

带着这个疑问,庐山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从1982年开始,仔细考察了九十九道道沿线,经过近30年的田野调查,发现了6处和当年修路人有关的明代石刻。那些被风霜磨砺的刻字,是关于那些卑微生命的唯一记忆:驿传道冯修路;九江府邹修路;南康徐捐金十两。(图4-1、2)

经历了近一年时间的突击劳作,御道建成,而新的难题接踵而来,庞大的御碑如何上山?诸多史料中,并无关于运送御碑方式的详尽记录,然而,后世的历史工作者,却基本认定,庞大的御碑主要是由人力驮运到山巅的。

对于习惯负重踏遍青山的当地男丁来说,这样极具挑战的任务他们也是第一次面对。

第一步,要在林莽中仔细挑选一棵质地紧密、强韧的大树,作为驮运御碑的负重主干,被当地人称为大龙的这根原木,是整个系统的中枢和集中承重部分。

运送御碑的负重系统,包括一根“大龙”,两根“大牛”,和八根“小牛”,上路之前,经验丰富的山民用绳索将所有部件紧密连接,绳索的分布实际上起到了分配重量的作用,而架龙高手们,自然知道怎样让驮运的同伴们更加轻省和高效。

1393年的一天清晨,4米高,1.3米宽,0.3米厚的御碑上路了,根据历史学家估计,当时整个庐山山麓的壮年男丁都被发动起来,轮流驮运这重达数吨的巨碑。

在苍莽群山中,驮运的队伍如蝼蚁般艰难行进。

整个工程从修路到御碑被运上锦绣峰,历时近两年。明史对此只有寥寥几笔描述,“太祖遣官祭庐山周癫仙立御制碑”,而参与这个庞大项目的民众有多少,他们的命运如何,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图5)

一块代表皇家最高威仪的纪念碑在群山之巅竖立,一个有情有义的开国明君形象也在四海之内彰显。(图6)

就在御碑落成的1393年秋天,战功卓著的凉国公蓝玉满门被诛,株连一万多人,史称蓝案。此时,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立下汗马功劳的一班文臣武将,已基本被他诛杀殆尽。

几年后,为御碑书写碑文的詹希源在为南京皇宫书写匾额时犯了忌讳,被斩首示众。

这个以日月光明作为国号的帝国,却以严酷和黑暗的专制压迫著称,它独创的厂卫制度,更是让人闻风丧胆。

而与此同时,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继续向仙界施恩。

据历史记载,朱元璋为纪念周癫,敕令扩建了巨大寺庙群,寺庙落成开光之际,皇帝亲赐乌金太子像、象皮鼓、铜钟、铁瓦4件宝贝,以示隆恩。在庐山博物馆暗淡的地下室里,存有出土于天池寺旧址的明代铁瓦,现存的文物确凿地表明,史书所言不谬。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一切还不够。

庐山于他似乎有着特殊的意义。或许是他在庐山脚下转败而胜,最终称帝的缘故;又或许庐山是他心目中可与上天沟通的地方;而锦绣峰和天池寺,云蒸霞蔚,具有让他的故事更为逼真的氛围。紧接着,他又加封庐山为岳。“爵以尊号,禄以秩祀”。

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最高统治者们对于山岳的敬拜和尊崇古已有之,且绵延不绝,在中国古代人的世界观中,高耸入云的山岳一向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和代表。

明代的庐山,在皇室殊恩之下,与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享有了同等尊荣。从此,自春秋以来便有五岳之说的中国,又多出一岳:庐岳。

朱元璋下诏,命庐山脚下的星子、南康两地官员每年都要沿着九十九盘山路登顶庐山,到天池寺躬祭。

今天的庐山,明朝遗留下来的古迹已经不多,不过,少数保存至今的明代建筑内,却留有一些耐人寻味的蛛丝马迹,让我们得以管窥当年的统治者们微妙的心理活动。

建于明代初期的天池塔,隶属于天池佛寺,不过,塔内部顶端的纹饰,却是典型的道教八卦图案。

为了让政权看起来更加顺应天道,朱明皇室抱着彻底的实用主义态度,在皇家山岳---庐山上创造着一系列神话。

据明史记载,整个明朝,在庐山曾出现13次蛟龙腾空的景象。龙,在封建社会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庐山是否真有蛟龙,无据可考,但从这样的描述中不难看出,这座山在那个年代所享有的无上尊崇。

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即位,新皇继承了父亲的江山,也承袭了先皇对于庐山的崇敬。(图7)

即位不久,他就下诏,把以庐山天池为核心,“东至五老峰,南至白云峰,西至马鞍山,北至讲经堂”的广大区域,辟为皇家禁地,禁止任何形式的砍伐、开垦、狩猎。从此,庐山专属朱姓一家。

此后200多年的时间里,因为这纸禁令,庐山的自然环境得到了宝贵的涵养机会,今天我们看到的青葱山谷,鸟语花香,间接受益于这漫长的山禁。

因为开国君王的垂青,明朝历代皇室都对这座大山眷顾有加,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笃信佛教,为了表示对庐山黄龙寺的尊敬,她亲赐藏经画卷以及镏金佛象等稀世珍品,以示皇家的器重。

为报答皇太后的恩典,当地僧人特在黄龙寺附近的密林幽深之处,建了一座石结构的亭子。亭中立有石碑,上面刻着皇帝的圣旨和赞颂皇太后施舍佛经的文章,这便是著名的“赐经亭”。(图8)

三代皇帝的敕封,两座御碑的树立,让庐山在明代成为显赫一时的皇家山岳。明代以前,庐山更多为高僧名道、文人墨客所瞩目,明代以后,随着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高,庐山,已经开始成为华夏大地上一座政治名山。

因为皇室的重视和仰慕,在明朝,瞻仰庐岳成为文人雅士、上流社会的一种风尚,人们不远千里,纷至沓来。

雾绕庐山,是这里常见的景观,每到大雾降临,山中人往往不知身在何处,当明朝著名的才子唐寅走进庐山时,他遇到了同样的困惑,一年春天,投奔南昌宁王的唐伯虎敏锐地洞察到宁王朱辰濠造反的图谋,深谙政治规则的他为了避祸脱身,不得已,只有装疯。

金蝉脱壳的唐寅,在回归故乡苏州的途中游历了庐山,迷茫大雾中,写就了“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的诗句。在如山岳般浩大,如浓雾般迷离的皇权世界里,看清前路与未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图9)

17世纪中叶,明帝国的江山社稷遭遇了一场惨烈的动荡与震撼,皇土永固的梦终于惊醒了。1644年甲申,笃信天命所归的朱洪武亲手缔造的大明朝并没有逃脱中国历史上王朝兴衰的铁律,一个曾经浩大恢弘的帝国,大厦倾倒,烟消云散。

盛衰兴亡的轮回之后,历史又走回了离乱的起点。

而庐山,依旧在秋云冬雪中俯瞰社稷兴亡,静观世间沧桑。

中国人喜欢把天地自然看做有生命的实体,他们相信,万物的运行生息,人类社会的演进发展,都是天道使然。然而,一个个自命奉天承运的王朝却依次由盛及衰,灰飞烟灭,天道何在?天道又是什么?每代人都在思索和追寻。

明亡16年后,一位叫黄宗羲的思想者走进了庐山,离开庐山后,他写下了《明夷待访录》,第一章叫作《原君》,皇帝是不是真的受命于天,王朝帝国盛衰的天道究竟在哪里?在经历2000余年皇权长夜之后,黄宗羲第一次画出中国人启蒙的问号。

第3篇

因此,如何努力解决考生背诵过关与默写出错的矛盾,实现从口头到笔下零距离零误差,杜绝古诗文默写题型失分,是中考复习备考时须用心应对的一个方面。本文拟就从古诗文默写题型分类、备考策略和考查变式的角度,对甘肃省近五年语文中考试题中古诗文默写题目略作分析,以期有助于广大师生复习备考。

一.补充性默写

这种题型或给出上句,要求考生补充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考生补充上句,或给出中间句,要求考生补充前后句,旨在考查考生由此及彼,准确对应的记忆能力和书写能力。

真题再现:

2007年:(1) ,只欠东风。(罗贯中《三国演义》)

(2)野火烧不尽,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2008年:(1)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刘禹锡《陋室铭》)

2010年:(1)“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都是送别诗中的千古名句。

2011年:(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4)岁寒, 。(《论语》十则)

(5)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备考策略:作为近年来最为普遍的古诗文默写题型,补充性默写的难度在于“给出下句,默写上句”这种逆反思维定式的考查,考生复习时“熟读成诵”之余尚要“倒背如流”,背得出更要写得对,力求句句不含糊,字字不模糊。

二.理解性默写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文句的含义及其作用,针对题目的具体限制默写与题意对应的相关文句。

真题再现:

2010年:花开花落,无声无息。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才能够感受到夜深人静时空荡荡的山中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这是王维的诗句“ , ”所表达的意境。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 ?”也认为美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是缺少“闲人”而已。

备考策略:复习过程中考生一定要结合课文注释、课堂笔记和课后练习,全面加深对相关诗文的理解,记其文字,知其含义。具体做题时,要仔细揣摩、认真体会题目给出要求默写的文句的意义或在诗文中的作用,避免模棱两可,确保答案的针对性与正确性。

三.拓展性默写

这种题型属同类归纳性默写,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规定的诗文类别,调动积累,举一反三,展开联想,触类旁通,默写出相应诗文内容。

真题再现:

2009年:诗词之中有四季。早春时节,白居易说:“几处早莺争暖树, 。”盛夏时节,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 。”中秋月圆,坡说:“ ,月有阴晴圆缺。”隆冬雪后,说:“江山如此多娇, ”

2010年:在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中,关于“岁寒三友”的诗和画,可谓比比皆是:松竹梅的品格,也在众多诗人的刻画中,更加丰满起来。请任意写出两句与“岁寒三友”相关的诗句。

2011年:孔夫子说仁者爱山。陶渊明爱山,让他感受“采菊东篱下, ”的平静;杜甫爱山,让他领略“ ,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苏轼爱山,让他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 ”的哲理。

备考策略:考生平时必须重视名篇名句的积累,博学广记,积少成多。考试时,腹有诗书,才能随意抽取,左右逢源,应付自如。

四.应用性默写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实际运用古诗文的迁移能力,即如何发扬古为今用的精神,引经据典,充实现代汉语用语过程中的文化底蕴。

真题再现:

2007年:初中即将毕业,请选择你最喜欢的表现离别之情的古诗词名句,写出连续的两句,作为送给同学的临别赠言: , 。

2008年:人们常用出自《醉翁亭记》的成语“ ”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2009年:(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演员边击缶边吟诵《论语》中“ , ”一句,喜迎各国嘉宾。

(2)好友相别,我们可用王勃的诗句:“ , ”送友人,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相隔再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备考策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多做迁移练习,在写文章或说话时自觉引用名句,增添文采,从而透彻理解名句含义,明确古今结合的切入点,最终达到学以致用,具备将识记的知识转化为语言运用的能力。

第4篇

    中古文人诗兴起以后,由于对诗歌特质的理解的偏差,出现一种语意繁复的壅塞现象,妨害纯净的诗境的形成。从南朝至唐对此现象的清除过程,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为高度自觉的艺术创造的过程。以语言浅显、意境明净、韵味悠长为特色的盛唐诗歌便以此为前提而产生。

    【关键词】 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壅塞现象/诗境的构成/创作与阅读

    南朝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意义,近些年来逐渐得到较多的肯定。在追求“新变”的时代风尚下,南朝诗人作出了各格各样的尝试,从而为诗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其成败得失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成为唐诗在艺术上的大幅跃升的基础。但由于将唐诗的成就放在与南朝诗歌相对立的地位上加以描述的态度由来已久,迄今对自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发展具体过程的研究并不能说是充分的。本文即试图就其中的一个问题稍作探讨。

    一

    关于本文的论题,首先想提出两个有趣的例子。

    一是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此篇《艺文类聚》所录为如下六句:

    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峰峦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这实际是类书中常见的片断摘录,但明人钟惺、谭元春编选的《诗归》却作为完篇来看,并对其篇制短小的特点大加赞赏。对此,同时代的周婴在其《卮林》卷七“诠钟”一节中给予了辛辣的讥刺:

    《诗归》载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云……。钟云:六句质奥,是一短记。谭云:他人数十句写来,必不能如此朴妙。又云:如此大题目,肯作三韵,立想不善。诠曰:江淹《杂体诗》注(按指《文选》注)引谢《登庐山诗》曰: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盖即是篇发端也。不经昭明所选,代久篇残,何知“霜雪”后更无数十句乎?耳目难遍,胸臆易生,亦论古今之一大病也。又康乐游览诗绝无寂寥数语者,读其集自得之。[1]

    此篇残文,《北堂书钞》尚另存“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二句,在“积峡”句前。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录,即是以上几个部分的合并。

    钟、谭所论,从学问上说固未免轻率荒疏,但就诗歌鉴赏而言,人们或许不难发现:他们误认作完篇的片断,确实可以视为一首不错的短诗;尤其是,如将现存的另六句加在前面,诗不是变得更好,反而变得更糟了。如周婴所说为“是篇发端”的四句,只是作者对其游览经历的一个交代,实无诗意可言。

    另一例是东晋释子帛道猷的《陵峰采药》诗,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五《道壹传》所录如下: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的也就是这一种。其实据宋孔延之的《会稽掇英总集》和张淏的《会稽续志》,这诗后面还有四句:

    开此无事迹,以待竦俗宾。长啸自林际,归此保天真。

    而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沃洲山是道猷栖居之处,在今浙江新昌)中提及这首诗,却仅有四句: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又宋施宿等《嘉泰会稽志》所载与之相同,唯“千里”作“十里”。明杨慎《丹铅总录》评述说:“此四句古今绝唱也,有石刻在沃洲岩。按《弘明集》亦载此诗,本八句,其后四句不称(笔者案,《弘明集》实未载此诗,杨氏盖误记)。独刻此四句,道猷自删之耶,抑别有人定之耶?”

    杨慎疑四句的一种或出于帛道猷本人删改,是无根据的臆测;套用周婴的说法,晋代文人也没有这样写诗的。至于改定者是白居易还是之前另有其人,则不可知。但经此一改,诗显然有了一种“唐韵”;称之为“古今绝唱”或觉夸张,置于晋、宋时期,却实是难得的佳构。

    诗当然不是说短的总比长的好。但上述二例却明白地揭示出:某些在诗人看来是必要的表达。却使诗意受到了破坏;从较为完美的结构来看,那些表述是多余的。这里存在着一种我称之为“壅塞”的现象,它妨害诗意的纯净和意境的形成。而这种现象在晋宋诗中相当普遍,许多诗虽不是说像上述二例那样经过简单的删削就能发生显着的改变,但其毛病则属于同样性质。仍旧拿大诗人谢灵运来说,其名作《登池上楼》的开头,“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作渊沉。进德知所拙,退耕力不任。xùn@②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整整八句,虽不乏修辞之美,意蕴却非常单薄,节奏也因而显得拖沓。清人汪师韩在《诗学纂闻》中专门列举了大谢诗中众多的“累句”、“鄙句”,不少与此有关。而从齐梁到盛唐诗歌的发展变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这种“壅塞”现象的清除。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并不只是关于诗歌应如何写得简洁的问题。所谓“壅塞”现象的产生,大抵并非缘于诗人的才力上的欠缺,而是缘于他们对什么的诗才是真正的好诗——用理论化的语言说,即对诗的特质——的理解上存在着某种偏差;这种偏差又并非是个人性的,而是具体时代性的。追求诗的艺术特质,使诗更成为“诗”,这本身构成了一个文学史的过程。

    二

    建安以前的诗歌,以歌谣为主流,包括《古诗十九首》一类,实亦是类似歌谣的作品。这类诗歌抒发的感情是公众性的,不是有鲜明的个人特征。自建安文人诗兴起以后,情况开始改变,诗歌与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发生密切的关联,诗人在这里更多地表达了其个人化的生活内容、思想与情感。上述变化使得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内涵深化了,面貌也变得丰富多样;但我们所说的诗意壅塞的现象却也是与之相伴而生的。

    歌谣大抵集中于情感的直接抒发,它或许常有稚拙、粗糙的成份,语言一般却是清浅明朗的。而文人诗由于作者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并且以诗歌为表现此种素养的场所,其语言在转向精致、典雅、华丽的同时,每有繁复累赘的情形。大概而言,建安诗歌虽已渐超华美,但尚多歌谣气息,至晋宋诗中这一问题就变得突出了。名诗人中,像陆机、潘岳的“缀辞尤繁”(《文心雕龙·熔裁》)、“缛旨星稠,繁文绮合”(《宋书·谢灵运传论》),颜延之的“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南史》本传引鲍照语),谢灵运的“冗长”(萧纲《与湘东王书》)而“颇以繁富为累”(钟嵘《诗品》),可以代表总体的时尚。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可以说是由于文人对辞藻的耽迷和炫耀才学的心理。丰富而华美的语言,成了他们的精神性的装饰。

    但所谓“繁复”、“冗长”不只是表现于藻饰。若以潘、陆、颜、谢这几位在《文选》中最受重视的晋宋诗人为代表,可以看到他们的诗作出现了大量的叙述与议论性的内容。无论是就自己的某一种人生经历、生活遭遇发表感慨(如潘岳的《河阳县作》之类),还是记一次游览的过程(如谢灵运众多的山水诗),都要依着事件、思绪或两者交杂的线索,从头到尾一一道来。像前面提及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的开头,就是交代他怎样游庐山、游了多久。确实,谢灵运不会像钟惺他们误认的那样,凭空地从“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下笔,因为游庐山作为他生活中的一桩事件,那样写是不完整和不明不白的;也可以确信,这首诗正如周婴所推测的那样,不会在“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结束,因为他还没首对这次游览作出具有思想性、哲理性的结论。我们再用一首完整的诗作例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超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登江中孤屿》)

    谢灵运诗典型的形态便是如此,起因、过程、结论,都是不可缺少的。

    上述以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诗,形成一种非常明显的线型结构,它的中心线索便是作者本人的行动与感受。在这种诗里,我们时时感受到诗人的在场。换句话说,诗人充分地占据了诗歌的空间。再以前面提及的帛道猷《陵峰采药》诗为例,在开头“连峰数千里”以下写景的六句中,我们尚未强烈地意识到诗人的身影和意志的存在,从“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开始,他清楚地出现了;而到了“始知百代下”等末尾六句议论之笔,诗人最终彻底实现了他对诗歌空间的占有。

    这里隐涵着更深的和更具有诗学意义的问题:当诗歌趋向个人化以后,诗人与他的作品到底构成什么样的关系?诗人对他的作品拥有多少权利?诗歌的艺术个性应该怎样理解?

    诗是什么呢?如果诗只是诗人个人行动和思考的记录,它本不需要这种特殊的高度美化的语言形式;如果诗是一种为了表现情感而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诗在写作时就隐涵了对阅读的期待并且一旦写出就不再属作者个人所有,那么诗人就不能够过度地占有诗歌的空间。

    由于未能找到恰当的概念,我想把诗歌的空间称之为一种虚构性的公共空间也许是合适的。读者对一首诗歌感兴趣,是因为在它的特殊的语言形式中包含了能够激发我们自身情感的东西;凭借着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享有一首诗并在其虚想的空间中体会到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生命的某一种状态。虽然一首诗被写出是基于作者的情感经历,但在阅读中它成为我们的经历;诗歌中必然包含着诗人所经历的某些生活事件的细节,但只有这种细节有益于诗境的构成时,它在诗中才有存在的价值;也许我们会因为对于诗的兴趣而关心作者,但终究谢灵运遭迁斥的牢骚或李白喝一次酒花了多少钱那是与我们无关的事情。所以,当诗人在诗中过度凸显其自身的存在、过度占有诗歌的空间时,就已造成了对阅读的排斥。正是那些不能引发读者的兴趣而仅与作者有关的叙述、仅属作者的议论,造成了诗歌的闭塞感,令诗境显得阻隔狭隘。所以像帛道猷那首诗,若以白居易所录四句成篇,就有可能成为或接近于“古今绝唱”;若以《高僧传》所载十句成篇,则已是稍含佳句的平常之作;若以《会稽掇英总集》所载的十四句成篇,那真是不可忍受。

    至于说诗歌的艺术个性,那根本上是指诗人独特的创造性而言,它虽然跟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却并不是由于记录了这种经历而形成的。

    美国着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2]一书中曾以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诗作为例证来来阐发其符号学美学理论,但她的某些分析用在这里也是颇为合适的。原诗如下: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苏姗·朗格强调说,即使是从脱离了原来诗律的译文来看,“这也是一首诗,而不是关于李曹离去的报导。诗中所提及的事物,构成了一个全然主观的境况,而常识意义上的诸多事宜(疑当译为‘事项’)如友人所往、行程几何、何以成行以及偕谁而行等等,则被彻底芟除。洒落在江上、帆上和遮挡视线的树上的微雨,最后化作流淌的泪珠。”她说,其中一切都是“诗的因素”,“在整个诗歌中,没有不具情感价值的东西,也没有无助于明确而熟见的人类情境之幻象的东西。了解更多的情况,譬如实地了解所提及的地点,进一步考察李曹某人的生平及品格,或者注明诗的作者以及作诗的环境,对于形成那种幻象毫无裨益。这类补充只会以不相干的信息将描述生活的诗的意象弄得杂乱不堪。”

    虽说苏珊·朗格似乎并不懂中文,但她对《赋得暮雨送李曹》一诗的诠释却是不错的。像这种带有纪实因素、社交功能的诗(它记录了一场实际发生的送别活动,并作为朋友间友谊的传达和纪念而促进了相互间的关系),在中国古诗中为数众多。但作为诗而言,它必须成为艺术的构造,必须避免以朗格所说的“不相干的信息”填塞在要求纯明的诗境里。当然,这是艺术上已高度成熟的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还要经过一段行程才能抵达这里。

    三

    从南朝到唐代,诗歌艺术最重要的发展就是不断探寻完美的表现形式,努力创造纯净明朗而又内蕴丰厚的诗境,就是更明确地把诗当作艺术品而不是当作向社会传达个人信息的凭借。人们在理性上的认识也许并没有那么清晰,但创作活动却有力地趋向于此。

    与此相关的一个变化,首先表现于对诗歌语言的要求上。从沈约提出“文章当从三易”即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颜氏家训·文章》),谢眺主张“好诗当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筠传》引),到萧绎以“吟咏风谣,流连哀思”为“文”的表征(《金楼子·立言》),萧子显将“言尚易了,文憎过意”、“不雅不俗,独中胸怀”作为理想的诗歌的条件(《南齐书·文学传论》),齐梁文人对晋宋诗歌过度趋向书面化的典雅繁褥的语言风尚作出了反拨。这方面的问题多年以前我和贺圣遂合作的《谢灵运之评价与梁代诗风演变》一文中曾有过论析[3],兹不赘叙。须稍加说明的是,齐梁尤其梁代诗歌重新向歌谣汲取养分、向浅易流畅的语言风格靠拢,却也并非是回到歌谣的路子上,而是追求浅易而又精致、既不同于口语又不同于书面语的特殊的诗歌语言。这种追求经过后人的不断努力,其最终效果充分地展现于唐诗之中。

    同时诗歌也在逐渐减少妨害诗境形成的过度的叙述与议论,并摆脱以作者实在的行动与思考为中心依次叙述和议论的线型结构。

    议论的减少在写景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与谢灵运同时代的鲍照的诗中,已经很少有抽象哲理的阐发,有时虽用某种人生感慨作为诗的结束,也只是一发即收。像《行京口至竹里》诗,在描绘寒冬时节旅途景色和旅行生活的艰辛之后感慨说:“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其情绪完全是自然涌发后出,所以它可以给读者某种触动,却不会造成诗意的封闭。而在谢眺诗中,常常连这种明显的感慨也很少。据叶维廉《中国诗学》[4]介绍,日人网佑次在其《中国中世纪文学研究》一书中对南朝山水诗中描写与陈述句的比例作了一番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山水诗总体上趋向于纯粹的写景。其书一时未能找到,此处转录叶氏书所作的“抽样举例”,大体可见其概况:

    作者   诗      写景行数 陈述行数

    湛方生 帆入南湖     4      6

    谢灵运 于南山往北山…… 16      6

    鲍照  登庐山      16      4

    谢   游东田      8      2    

    望三湖      6      2

    沈约  游钟山之二 全景

    范云  之零陵郡次新亭 全景

    王融  江皋曲     全景

    孔稚  游太平山    全景

    吴均  山中杂诗    全景

    山水诗转向纯粹的写景,并不一定意味着哲理内涵的消失,而只是取消了由作者强加给诗歌也是强加给读者的关于“意义”的限定;换句话说,这是对诗的闭塞状态的打开。优秀的诗人尽可以在纯粹的写景中直接通过意象的喻示,令读者自行寻获诗人未尝言说的哲理。到了盛唐时代,王维就成为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譬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之中虚渺的人语之声,黄昏时候透过深林在青苔上暗淡的浮动着并且正在静静地消逝的阳光,引人渐渐沉潜到世界不可言说的幽深之处。

    诗歌中抽象议论和解说的减少,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叙述的减少,其意义则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尽管诗歌大抵是因诗人的情感受具体生活事件的激发而写成,不能完全避免对事件的交代,但在抒情诗中夹杂大量关于自身行为的叙述,就会强行牵制读者的视线、思绪,妨碍他借诗激活自己的情感。其对诗境的破坏同样是严重的。像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的开头:“朝旦发阴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回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究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这还是交杂着写景的纪游之作,但诗人一心要把自己的行动过程说清楚,我们的视线只能随着他的行动急促地转换,无法感受景物的氛围并展开想象,所以只能以比作者更匆忽的态度从那些语辞上滑过。正如前言,诗歌应该是公共空间,当作者的对之占有过度时,读者就会放弃它。

    南朝在这方面带来显着变化的诗人应首数谢tiǎo@③吧。他的诗总是将叙述的成分尽可能减少,而最佳的写法是将必要的叙述融化在景物描写中。像《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开头:“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至于《和王中丞闻琴》则是更纯粹的诗境,一切可有可无的说明与交代全都省略了: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气入怀抱,闻君此夜琴。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之后何逊诗也是沿着这方向发展的。他的《望新月示同羁》开头四句完全以写景代替叙述:“初宿长淮上,破境出云明。今夕千余里,双蛾映水生。”两个月夜,既各自为一美景,又在对比中暗示了时间的流失和旅程的漫长。唐代诗人对谢tiǎo@③、何逊格外赞赏,正是因为他们在一些关键性的诗歌要素上为唐人开了先路。

    至于诗歌结构的变化,律诗的形成也许是最好的说明。而一般谈到律诗形成的过程,常常只是由声律、平仄着眼,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众所周知,在永明声律说初兴之际,所谓“新体诗”是没有长短规定的,但渐渐地、自然而然地,格律诗向着八句为一首的篇制靠拢,到了梁代简文帝时间,五律的体制已基本定型[5]。在没有预先约定、也未有谁特别提倡的情况下,律诗以八句一首有什么根据呢?研究者提出过各种意见。但有一个道理是至为简单的:以南朝诗人普遍认可的各种要素的结合为准,八句一首的体制最能体现恰当和均衡的美感。依惯例,律诗的首尾两联为不对仗的散句,中二联为对偶句(当然有例外);散句的一联,二句间形式关系松散而意思连贯,常常二句构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对偶的一联正相反,二句间形式关系密切而意思各自独立,各为一短句;散句和对偶句在传达和表现上各有所宜。这样的四联组成了在变化中求得均衡的完美整体。如果是六句一首,对偶句与散句的关系无论怎样都会失衡;如果是十句一首,将会出现三联对偶,而由于对偶句中联与联、句与句之间的意义联系不紧密,诗会显得松散。总之,律诗的文字格式极其精致,再加上严格的声律,遂成为高度形式化的诗型。

    这和本文的论题是有关的。首先,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诗型,在未被运用于写作之先就强烈地预告了诗作为精美的艺术品的性质,它对实用性的写作意图具有抵抗力;其次,在这种短小精致的诗型中,过度的叙述与议论不能被容纳;再次,它也自然而然地消解了过去诗歌中常见的诗意连绵承接而下的线型结构。在不能够任意延展而又需要表达丰富的生活与情感内容的情况下,诗人通常会在律诗的联与联之间、句与句之间采用跳跃式、并列式的连接。留下大量的空白,则需要读者依赖诗句的内在关系以及诗句所提供的暗示去想象。以何逊的《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为例: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中间对仗的两联是并列的,它和首尾联之间情绪或者意义上的联系很不确定。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可以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一类诗的流行,当然会对改变人们对诗歌的理解,对清除诗歌的壅塞现象起到很大作用。

    壅塞是由作者对诗歌本文的强烈占有欲造成的,那种情形下作者至少是不自觉地相信可以凭借愈多的语辞说出愈多的东西。而壅塞的消除则意味着诗歌更为自觉的艺术化过程,在这过程里诗人通过减少语辞来增加诗歌的空间。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实是本文和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被经验的结果”而非“被解释的客体”[6],对抒情诗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信的。

    南朝诗人在上述各方面所要追求的目标到唐代才真正得到充分实现。在盛唐,出现了许多语言浅显、意境明净、韵味悠长的杰构,被举为“兴象玲珑”。但人们也不应忘记文学史上的重要演变是很长的过程。

    四

    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所作的论析是以短篇的抒情为主要对象的(这类诗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和最精致的部分)。就在格律诗兴起的同时,也发生了诗型的分化,不同的诗型各自分担起不同的功能。拿何逊的诗集来看,其中写得短小的一部分成为律诗的刍形,而另有一些较长的诗篇则保存着叙述和议论的成分。用后世的分类来看,这就是五律和五古的区别。而后来长篇的五古将纪事、写景、抒情、议论混融一体,又自有特色。不过,从南朝到唐代诗歌类型的分化及与之相应的功能的分化,是需要另做文章来说的问题,这里无法说下去了。

    【参考文献】

    [1] 《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本无此文.

    [2] 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 《复旦学报》1983年6期.

    [4] 三联书店,1992.

第5篇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上饶德兴市交界处,为怀玉山脉主峰。因玉京、玉虚、 玉华“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其名,三峰中以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它是中国第七个、江西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

我是一个爱旅行的人,有时候目的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是带给心灵上的慰藉和震撼。所以,这次旅行注定也是不平凡的,它不单纯是次长途试车,更像是带领你去拾起自然带给我们的灵感,去游历时光交错带给大地的痕迹。

路尖上的中国—三清山的仙境

对于此次行程,我和同事都很兴奋,一来江西是一个从未踏足过的地方,二来此行伴随我们的坐驾是梅赛德斯-奔驰的新款M级越野车,自从2006年M级越野车进入中国以来,凭借着百年奔驰的品牌和科技,占据着豪华SUV市场的一席之地,如今当它的第三代朝我们驶来时,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全新感受呢?刚一出南昌机场,就看见一排崭新的梅赛德斯-奔驰新款M级越野车整齐列队地迎接我们到来,跟上一代相比,第三代M级可是有了个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改之前的圆润风格,新ML350采用了AMG车身设计风格,用各种凌厉的线条勾勒出一副硬朗身姿,霸气十足。标致性的C柱侧窗与后风挡一体式设计,让你很容易从茫茫车海中将它一眼认出。

骄阳似火的江西,容不得我在大太阳地底下再做仔细端详,一头就钻进了车里,一股凉意扑面而来,空调实在是太给力了。分区调控的空调给前排乘客良好的照顾,而坐在后排的乘客也有独立控制的空调出风口。坐在后排享受VIP待遇的我,发现ML350后排座椅的靠背居然可以调节,最多可以倾斜到18度,这可真够体贴的,不过后排再增加一些娱乐系统就更完美了,这才让豪华SUV更名副其实嘛。接下来到三清山的行程全是一马平川的高速,赶紧选择一个最舒适的乘坐角度,嘱咐好同事好好开车,甜美地睡去了。等到醒来之时,已然到了三清山脚下。

对于三清山,真是了解不多,只是知道这里道教很是盛行。但听当地人说,三清山的美在于云雾缭绕,在于怪石嶙峋。而此行之所以选择三清山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这里的秀美,更是因为这里是梅赛德斯-奔驰“自然之道 奔驰之道”环境保护项目之一。对于顶着将近40度高温一起造访并要登顶三清山的我们来说,这可真是体力活。本以为一定会被暴晒成晒伤妆,却没有想到这三清山上居然格外凉爽,各种不知名的植被和花花草草掩映着三清山郁郁葱葱,还有那长得像各种动物或者仙人的石头,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其实三清山更多的时候总是会被笼罩在云雾之中,那时若站在山顶往下看,便有种梦幻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是个仙人般。上山之前交给我们的任务是寻找‘M’元素,现在看来漫山遍野的“M”,你看远处的层峦叠嶂,不就是一个个M串起来么?

路尖上的中国—闯入婺源的宁静

从三清山上下来,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婺源。虽不是春日里满眼鲜亮油菜花的季节,但在奔驰ML350的伴随下能走遍那些双脚无法企及的土地,也同样让人内心振奋。一路上依然是在高速上奔驰着,用心地感受ML350新一代BlueDIRECT燃油直喷6缸汽油发动机的爆发力,配合新型7G-TRONIC PLUS七速自动变速器,低速起步时虽不属于迅猛派,但是当油门深踩,ML350的动力反应瞬间开始活泼起来,发动机的排气声浪也更加雄厚,如果换成手动换挡或者拨片换挡,动力提升更为迅猛,V6发动机带动这头2吨多重的车甚是游刃有余。高速上行驶,不管是加速还是变换车道,ML350给人的感觉是一直很平稳,循序渐进,再加上宽大舒服的座椅,这下换作同事酣然入睡了。一个人开车无聊,听点儿小曲儿吧。打开扶手箱,将mp3/iPod或USB等与车载媒体接口连接, COMAND系统的音乐播放功能就会自动启动。另外,高达10GB的存储空间,让你的音乐播不停。另外我还惊喜地发现,中央扶手箱的杯架居然是带自动加热和制冷的,赶紧冰上瓶饮料,冰凉一下吧。可惜的是,进口到国内的这款ML350的座椅只有加热而没有通风功能,真是小小遗憾。

夏日里的婺源没有了金黄的油菜花的衬托,那些黑白色斑驳的房屋在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里显得有几分宁静。我们开着车穿行于这山水村庄中,无论是小桥流水人家,还是悠哉地泡在河里的水牛,都影响着我也变得安静。在城市的水泥钢筋森林里呆久了,有时会迷失在这种灯红酒绿的喧嚣之中,丢失了自己,倒不如在这样的小山村里来得更真实。虽然这里很美,但是当看到被称为各种“坑”的村子被围墙围起,收着高额的门票时,心里难免有一丝丝不爽。那种原始的,自然的,纯真的东西就这么难寻找么?

路尖上的中国—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

从婺源到庐山的乡村路和396个弯道的盘山路,让我们终于有机会体验4MATIC全时四驱系统的ML350的稳健。位于中央扶手区域的ON&OFFROAD多路况适应系统和底盘高度调节的两个旋转控制器,让ML350从容地应对着各种路况。ON&OFFROAD多路况适应系统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简单地旋转按钮,就可以根据不同的路面选择不同的驾驶模式,ML 350都会对发动机、变速箱、AIR MATIC空气悬挂、转向系统等进行自动调节,而这些你都可以通过中控台的显示屏直观的看到。尽管ML350拥有庞大的车身,但是得益于4MATIC全时四驱系统,在每个过弯的瞬间都变得轻松自如。全新升级的带自适应减震系统的AIRMATIC空气悬挂,无论低速行驶抑或激烈驾驶,始终保持着柔和响应,绝对是长途旅行必备之佳品。

说起庐山,我发现我熟记心中的诗句全是写它的,什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真的来到庐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为什么这么多诗人都留恋于此。夏天的庐山绝对是避暑胜地,外面40度高温,但在这里却清爽宜人。难怪不管是蒋中正的美庐别墅,还是开会都选择在庐山呢。庐山上居然有个镇子,村民们在这里休养生息,几度让我疑惑我是在庐山上,还是庐山下,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爬到山顶去看瀑布,但是来这里一定要去庐山电影院去看看当年的中国第一部吻戏《庐山恋》,这个电影院终年就播放这一场电影,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然后再喝上一杯庐山云雾茶,看着云海雾海从山下慢慢升起,也随着这份恬适而放慢自己的脚步吧。

小贴士

“自然之道 奔驰之道”

第6篇

一、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朗读是以促进学生的诗歌学习为目的,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味和领悟意象的情感及内容,帮助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品位和审美情趣。而所谓的直觉思维则是人脑基于有限的数据和事实,调动一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关系做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重视继承古人教育中反复朗读的传统。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和鼓励学生去朗读和诵读,只有学生读得充分,才能将诗品得有味。

二、音像整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读者不仅要理解意象的文字内涵,更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建构由文字的内涵出发而构成的画面。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为诗歌教学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教师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通过边看壮阔的瀑布,边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感受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的场景。利用这种活的教学方式,展示了图像和音乐美,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画面中体会了诗的意境,正所谓的“诗中有画”。教师通过画面一边让学生自己欣赏和感悟,一边解读诗歌的意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诗中的优美意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用头脑去构想画面,让学生在学习中渐渐由生动的意象步入诗中的意境,感受诗歌所描写的内在情景,体会诗中作者的情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总之,多媒体软件以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像画面展现诗歌内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的传递、变动、再现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研究诗歌作品,能够增强作品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帮助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三、加强写作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对作品进行模仿与创造。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模仿的飞跃。

关于模仿自古就有: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来。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模仿学习,不是要求学生机械地复制或引用诗歌语句,也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进行转变或替代,而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内涵的基础上,对诗句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建立在原有诗歌创作手法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想象,在写作中对诗歌进行再创造。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模仿教学应从诗歌的内涵、结构、遣词方面进行分析,在领悟与内化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情感或哲理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意义的模仿,融合自己的情感,创作出有新意、有内涵的现代诗歌,促进学生理解作品和培养创新思维。

其次,作文教学法。

在赏析诗歌时要通过意象表达语言的艺术,用其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在欣赏诗歌意象时,必须发挥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而优美的诗歌,加以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自由发挥、敢于创新,以自由体的形式去书写读后感或对诗文所描绘的内容进行赏析。因此,在意象的解析和学习过程中,利用写作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发挥想象和联想,通过对自己生活经历的体验和感悟去理解意象,实现对诗歌情感的外化,运用写作对作品进行再造想象和联想,发展创新思维。

四、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唱反调就是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事物的另一面去思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另一个途径。换句话说,要培养创新意识,离不开求异思维的培养,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一切有利因素,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思路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的,每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往往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并且也是考试当中的重点。国家教育部希望通过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令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妙与内涵,以便能够将我国历史悠远的古诗词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然而,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重重困难、面临着种种阻碍,小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古诗词产生强烈的兴趣、热情地投入到古诗词教学之中。那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呈现怎样的状态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呢?小学语文教师又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目前的现状呢?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过于重视内容,忽略了诗的意境教师授课的基础是教材,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带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讲,一味地依附于课本教材却并不能令课堂效率提高,只会令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因为,教材只会给出古诗词的内容,却无法详细的帮助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理解。而教师长时间重视古诗词内容也会导致学生对课堂产生厌恶。尽管学生会将古诗词一句不落的背诵出来,但是学生对诗歌的意境却一无所知。这样从根本上来说不利于学生的古诗词学习。

(二)教师过于重视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导致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语文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往往根据试题对学生进行规律性的做题解答。比如说,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这首诗歌体现的意境是什么等等问题,教师为了节约授课时间也为了提高答题的正确率直接将答题的一般规律传授给学生。然而,这种做法却令学生丧失了自主思考的机会,变成机械的做题工具。

(三)教师过分看重背诵默写,忽略了朗读大部分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喜欢让学生进行背诵。今天背《静夜思》,明天背《望庐山瀑布》,学生每天都要完成一定的背诵量。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令学生增加古诗词存储量,但是却忽略了对诗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不利于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二、加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朗读促进感悟学习古诗词,教师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要带领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朗读。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对古诗词进行抑扬顿挫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还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比如说,学生在朗读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时,前两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学生则需要读出田园生活喜悦,而后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则需要体现重见光明的惊喜,做到因境抒情。经过反复朗读训练之后,学生会对诗歌朗读产生一种习惯,以后每当看见诗歌的时候便会不自觉的进行朗读,也会对诗歌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二)教师需要创设情境,令学生全身心投入诗的意境情境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当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之后学生会感觉自己真的身在其中。此时,学生更容易将自己当做作者自己,切身感受作者当时创作诗歌时的思想感悟。而情境教学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教师在讲解杜甫《春夜喜雨》的时候,可以播放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将学生引入春的情境,感受春雨的滋润。再比如,教师可以将《村居》中描绘的草长莺飞放纸鸢的情景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令学生更加直观的通过画作感受到无忧无虑的悠闲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总体来说,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会更加生动形象、充满活力,令课堂充满乐趣,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致敬经典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我国古代的优秀诗人、词人数不胜数,他们所创作的诗词也并不是单靠几本语文课本就能够包含的。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的古诗词阅读,向经典致敬。此外,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在向经典致敬的同时加强与课本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学习。比如说,在学习过杜牧的《山行》以后,学生可以在课下学习积累杜牧其他的优秀诗篇,观察其中的共同点,总结杜牧的创作特点。经过长时间的课外积累,学生的知识量会不断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会不断提高。

(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灵活运用

教师除了鼓励学生积累课外诗词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学生需要纵观教材,能够从自己曾经学习过的古诗词中找寻到共同的独特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帮助。比如说,令学生能够找出五句带“花”的诗句或者带“鸟”的诗句。通过类似的训练,教师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此外,知识不仅仅是放在脑海中储存的,学生还必须能够灵活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诗词带进自己的生活,鼓励学生根据原有的诗词结构大胆的创作,学会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够令学生真正的将诗词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真正的热爱诗词。

三、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效率 提高策略

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阵地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初中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少,绝大部分地理知识的获取都来自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讲究课堂效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已经有不少的人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摸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结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我在教学中也借鉴和利用他们的一些经验、方法,自己付出了,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回过头来进行思考、总结,应该对以后的教学有帮助。我认为要上一节高效率的地理课,首先教学目标要明确,重难点要分清,详略要得当,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适当的方法和多种方法来讲授;其次,还要注意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跃课堂的气氛。再次要从语言上进行总结,讲究语速、语调,语言的精练和直观,让学生听的懂,听的明白。

一、精心备课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抓教学重点问题,则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在备课时我们还一定要注意细节。要注意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课前导入要精心设计,不仅要新颖别致,更重要的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如讲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结合当地的气候想一想为什么海边的桃花开得晚?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桃花开得晚等等。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如果能很好的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自然就上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地理还能学不好嘛?

另外,我觉得还有两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教学个环节的过渡和课上问题的生成。笔者认为各环节之间要精心设计过渡语言,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整体,自然流畅。关于课上问题的生成,笔者认为应根据所讲内容自然过渡到所要提出的问题上来。不要大家看书活动一、活动二。这样容易使学生得思维中断,同时也耽误教学时间。同时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注意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不然不仅达不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还会浪费课上宝贵的时间。

还有就是板书,笔者认为不论是使用多媒体,还是不用多媒体教学,板书设计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对于初中地理来讲,尽管课程标准不要求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脉络,但我认为至少每节课都应有一个知识脉络,把本节课的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本节课内容,同时这也是地理素养的培育。从另一个角度说,板书还是我们教师最能创新的地方。当然,板书要提纲挈领,克服冗长,更不要使教材黑体字的搬家。

二、善于把握最佳时间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

三、创设情境

有的地理教师性格内倾,稳重踏实。在教学中往往善“点”,发幽探微,教风严谨。有的地理教师爱好文学,有丰富的审美情趣,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会结合情景吟诵诗词,渲染意境,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讲“庐山瀑布”时,就吟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讲桂林山水时,引用“江作清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在诗情画意中,学生深受感染,获得了极大的美学享受。学生会感到上地理课,就象是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那样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主要因为教师的思想修养、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性特征等。由于这些因素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地理教学风格也各有差别,绚丽多彩,反映出来的整体教学风貌也必然是千姿百态的。

四、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内容广而多,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是难以掌握的。有些东西甚至是枯燥的,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地球仪、挂图等直观教具,甚至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及时了解地理时事新闻,并充分运用在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由于时事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特点,不少新闻还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既可以在地理课堂各个环节进行有益补充,在课堂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地理新闻时事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既可以作为地理课堂的有益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1.具,地图内含大量的信息,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

第9篇

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将近四个年头,从一开始的茫然无措,到后来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若有所悟,不能不说,课程改革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我们这些三尺讲台上的教书匠。以前的我们,粉笔头,黑板擦,口沫横飞;以前的学生,手托腮,点头机,昏昏欲睡。现在的我们,激情澎湃,只需寥寥几笔就能解决问题;现在的学生,问题集中,双眼放光,神清气爽。当然,我并不是说课程改革就没有缺点,也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新的教学模式所改变,但是毕竟比以前的学习和教学状态要好很多。就连以前最为头痛的古诗文教学,随着课改的到来,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上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下面,就实际经验简单谈谈,我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都做了哪些改变。

一、创设问题的角度。传统的课堂不是没有“问题”,而是问题的质量有问题。什么是真正的问题?首先,问的出发点是为“学”,具有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功能,而不是推动“教”的程序步骤;问的最终目的不是或者主要不是追求问题答案,更不是唯一答案,而是为培养学生的思考兴趣和探究能力。其次,提出的问题应有思考的空间、有探讨的价值,是学生自己的真问题,或师生一起探索的问题,而不是为验证什么的伪问题。例如,我们在共同学习杜甫的《蜀相》时,关于作者对蜀相的崇敬与仰慕都不是问题,很容易就能从首句理解出来,因此呢,学习时应该把重点放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和“空”的使用上。有的学生说作者仰慕蜀相,所以对武侯祠周围的景色描写得颇为幽美,也无可厚非;也有的学生说,从全诗的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能看出,作者对这位北伐愿望未能实现的“蜀相”是一种同情,同时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慨叹,自然也就摒弃了第一种看法,而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可见,抓住准确的创设问题的角度,对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再现诗歌的情境,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情感。首先可以在进行教学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配以相应的音乐和图片,在合适的背景音乐下多读多诵,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例如学清照的《一剪梅》时,我们可以配以满地黄花、南雁北飞、梧桐细雨,再加上低沉哀婉的背景音乐,相信学生们一定会非常快地进入到诗歌情境中去,准确地把握作者此时此刻的情感。其次,可以让学生对诗歌画面进行再现,用诗意的语言把某个画面变成优美的散文语段,这样既能准确把握诗歌的画面和情感,同时也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例如《山居秋暝》中有这么几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我们可设计学生进行改写练习,那么这几句诗歌就会变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了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春花春草,任凭它枯谢吧,我要留下享受这无比的风光。

三、坚守赏析诗歌的传统,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在教授诗歌时,不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诗歌,因为古诗之所以美,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神秘性,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段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歌的魅力。例如最传统的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诗歌尤其如此。《望庐山瀑布》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诗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诗人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读的技巧的基础上,再跟着录音读,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也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感受,美的熏陶。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感受古诗自然美。古代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一首古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古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古诗有着浓厚的诗情画意,学习古诗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古代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培养出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欣赏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记忆理解诗句,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还能使学生由表及里、因景析情,开拓诗的意境,从而准确地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多媒体走进课堂,确如“凡有水井处,皆有柳歌声”。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将画面、文字、音乐有机组合,具有整体呈现的功能,选用古曲为古诗配乐,伴着音乐朗读诗歌,在音乐渲染烘托的氛围之中,学生尽将自己的理解、想象、情感融入反复吟唱,陶冶情操而汲取了古诗的精髓,也合理地运用声像手段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丰富的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带着语文走向文学。鉴于此,教师们要把眼光放远一些,要认识到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诗歌,其效用也许不能立刻体现出来,但是学生能接触这种精粹的文学样式,得到一星半点理解、欣赏诗歌的方法,并引领他们走向一个新的世界,那么,诗中蕴涵的深意他们暂时不理解又有何妨呢?转贴于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古诗学习;兴趣;快乐之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236-0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新课程标准规定了低年级背诵古诗词每学年30篇以上,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意境深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低年级学生轻松快乐地学古诗,深深地爱上古诗呢?笔者提出以下浅见。

一、激情引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推动学生求知的源动力。成功的教学需要积极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1.巧妙导课,点燃诗心。“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住。”用情趣教学法导入古诗,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就学生思维的灵动和创造的张力,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如学习《赠汪伦》一诗,在导入新课时,讲述了李白“受骗上当,临桃花潭,饮万家酒”的故事,学生对汪伦与李白之间的情谊有了切实的了解,学习诗文的兴趣油然而生。

2.音画结合,创设情境。儿童的情感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借助多媒体优美、生动的音乐进行古诗教学,可以烘托意境,渲染诗歌的内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准确理解诗意,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草》一诗时,老师在音乐《永远的草原》那优美的旋律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辽阔原野上的草一岁一枯荣的景象,学生闭目倾听,仿佛置身于茫茫大草原,亲眼目睹了草的无限生机,心也奔驰在原野上陶然欲醉,不由自主地吟诵起诗句来。

3.动手画诗,妙趣横生。有诗必有画。古诗中诗人往往将所描写的外物与内心情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丽意境。读诗作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领会了诗情画意,发展了形象思维,又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喜爱。如教学《鹅》一诗,初读了古诗就要求学生作画,形和神都不具备。理解诗意后再作画,“曲项”、“浮绿水”、“拨清波”表现得淋漓尽致,“白”、“绿”、“红”色彩鲜明,一只美丽、欢快的大白鹅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古诗在学生的画中灵动起来,学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妙趣横生。

4.表演再创造,其乐无穷。于漪老师曾说:“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大脑这种机器开动起来。”教学中根据诗文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力,使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得到最大的“宣泄”。如袁枚的《所见》一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表演再创造,活泼可爱的牧童活跃在课堂上,传统文化在学生丰富多彩的演绎中焕发勃勃生机,课结束,趣犹存。

二、读诵吟唱,其乐融融

古诗句式整齐简单,音韵优美和谐,语言精练,琅琅上口,易于诵读。南宋朱熹谈到古诗朗读时说:“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古诗诵读采用范读、领读、独自朗读、学生与学生合作读、师生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品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及意境美,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望庐山瀑布》一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朗读时采用叠读的形式(即:老师领读“飞流—直下—三千尺”,学生跟读“三千尺”),瀑布飞泻直下的磅礴气势在师生一唱一和中灵动了,学生陶醉其中情绪激昂。“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在一次比一次慢的朗读中学生仿佛飞到了九天,置身于银河中,飘飘欲仙,如痴如醉。

诗歌,诗歌,配乐可歌。采用古诗新唱的方法,在欢快的旋律中学生唱之舞之,其乐融融,古诗真正活了起来。经典的种子根植在了学生的心田,增强了文化积淀,丰厚了文化底蕴,提升了审美情趣与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悟境生情,趣味无穷

古代诗歌是诗人用涌泉一般的激情浇灌而成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无不蕴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

。生动的景物描写融合着抒情言志,构成了诗的意境。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启发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情蕴意。如教学《绝句》一诗,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明丽的色彩让人赏心悦目,活泼灵动的画面更令人心驰神往。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可爱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说着什么,唱些什么?白鹭飞翔的动作又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心情怎样?想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催化了情感,与诗人心灵碰撞,欢快愉悦洋溢在脸上,美美的情趣荡漾在心头。

四、拓展延伸,诗兴盎然

课堂教学是有限的,而古诗学习是无限的。依据课内教材内容,适当而有效地拓展诗文,为古诗学习带来广阔的空间,将学生的视野引到姹紫嫣红的古诗百花园中,古诗的芬芳将无声地涵养学生的身心,催化智慧,培育人格,塑造灵魂。如教学了《春晓》,拓展关于春天的古诗:《村居》、《咏柳》、《绝句》、《春日》,春天的勃勃生机牵引着学生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触景吟诗,诗兴盎然。再如教学了《静夜思》,让学生搜集李白其余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燕山雪花大如席”,“黄河之水天上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诗仙的作品让学生的思维驰骋在异彩纷呈的神话里,比赛吟诵,怡然自得。

第11篇

【关键字】小学 语文 情趣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83-01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偏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课堂教学形式枯燥单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出小学语文课堂的兴趣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堂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把语文课堂从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课堂转变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展开趣味性课堂教学,让小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表现自我,让沉闷的课堂氛围“活”起来,那么,如何创设小学语文课堂的兴趣点呢?

一 增强小学生“听”的兴趣点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阵地,教师在课堂中既是主导者又是参与者,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趣味教学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课程教材情节生动活泼,人物形象鲜明,这些文章作品都给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发挥的空间,为培养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营造趣味性语文课堂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一文时,先让学生自学,了解课文中心内容。然后,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云雾缭绕的壮观美景,同时播放文章的录音,使学生在欣赏云雾瞬息万变的美景的同时感悟课文内容。赏析完图片后我让学生合上课本,闭上眼睛,再播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再一次聆听课文,在脑海中缓缓形成云雾的万千姿态,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这种趣味性的“听”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置身在想象的空间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同时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二 诱发小学生“说”的兴趣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师要巧用质疑性话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情境,让学生主动“说”出疑问并表达出答案,让学生把情感自然而然地转移到课本内容上并对语文学习产生强烈的情感需要,从而触发学生对未知问题的好奇心,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就会有目的地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如在教学《争论的故事》中,笔者让学生先齐读一遍课文,然后在黑板上写出“争论”这一词组,让学生讨论“争论”是什么意思。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争论就是争吵,课文中哥哥和弟弟就是在争吵。”有的说:“是辩论的意思,他们兄弟两个都有自己的想法,是在争辩。”学生各抒己见都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接着笔者让学生再默读一遍课文内容,问道:“同学们,你们看了一遍文章后,哥哥和弟弟两个人最后会怎么样呢?”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两个人后来都知道时机的重要了,再看到大雁就一人打一个。”“两个人还在争论,都想让对方认同自己的做法。”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了语文组织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这样充满兴趣的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语文认知活动,诱发了小学生课堂上“说”的兴趣点。

三 培养小学生“读”的兴趣点

兴趣是学生对事物的一种主观感受,根据情感心理学分析,课堂教学作为开拓学生知识面的途径有单一性和趣味性之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提高其语文素养。在课堂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有情感地朗读文章时,赋予课文新的生命力,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如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堂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快速看一遍课文内容,问学生:“同学们,老师很喜欢听你们朗读课文,下面就让学生给老师朗读这篇课文好吗?”“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么,我来分角色,找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小骆驼、小骆驼妈妈和旁白者,哪三位同学愿意呢?”学生们积极举手,个个都想表现自我,充分调动了学生朗读兴趣。朗读的学生声音洪亮,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去,听的学生也全神贯注。这种方式可以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体验到文章意境,活跃了课堂氛围,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四 提高小学生“写”作业的兴趣点

第12篇

关键词: 幼儿园 古诗教学 教学方法

现在的幼儿从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当丰富,如:唱歌、乐器、舞蹈、绘画、书法、围棋,等等,但值得幼儿背诵记忆的东西不是很多。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结晶,它具有博大精深、意境优美等特点。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古诗篇幅短小,工于音韵,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幼儿期学习古诗、诵读古诗,幼儿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陶冶情操。长期对幼儿进行古诗文教学,可以增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强烈的熏陶作用。

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幼儿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幼儿不能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所以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把古诗文教学插入其中,并不强求孩子必须学会多少首古诗,也不要求孩子完全地掌握古诗,只是希望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为幼儿一生的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之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从而达到促使每个幼儿对古诗文进行简单理解的目的。

我们班的古诗教学,一般在幼儿午餐后和离园前的时间段里开展。在近一年的古诗教学中,我逐步总结出了几种方法。

一、内容的选择

古诗意境深远,幼儿不易理解和感受。哪怕解释、描绘得栩栩如生,恐怕孩子都不能理解你所描绘的那种“美”。那如何让幼儿来感受呢?如:《春晓》、《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静夜思》、《咏鹅》、《一望二三里》、《悯农》、《望庐山瀑布》、《枫桥夜泊》、《登鹳雀楼》、《忆江南》、《游子吟》等。首先是内容,选择这些音韵美、意境美、语言凝练的作品,使幼儿欣赏到一幅幅富有色彩和流动感的四季画面,或者通过多媒体电脑画面和音响结合,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提高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情感,丰富幼儿的知识,如:《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古诗,只需让幼儿了解草一年之中一荣一枯和它生命力旺盛的道理;《悯农》只需了解农民劳作的辛苦,教育幼儿应该珍惜粮食;《鹅》只注重对鹅的外形特征的了解;《游子吟》则让幼儿了解母爱的伟大,教育幼儿爱自己的母亲。也让幼儿知道古代的一些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杨万里、孟浩然等。

其实,碍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我们并不要求幼儿了解古诗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方面的内容,那些对于幼儿来说太深刻、太难理解了。其实作为成人,对于古诗文,我们未必都能理解得那么深刻。所以我们就更不能要求逐字逐句地让幼儿理解含义,毕竟个别字词的含义与今天的含义相差太远了,难以让幼儿全部理解。所以对于古诗词,我们只要让幼儿了解诗文字面的内容和浅显的含义便足够了。

二、教学方法

每次教新的古诗,我都准备了形象的背景图,下载了有动感的FLASH,用讲故事、情景讲述、观看画面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古诗文的意思。有时,我会一边指着图画,一边诵读相应的古诗文;有时针对一些较易理解的古诗,我会和幼儿一起讨论诗句的意思;稍有难度的古诗,我会通过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肢体动作结合图片或是画面,讲解诗的内容、体现的情感或是意境。可是这一句诗却很难用语言进行讲解,找不到相应的图片。而正好我在网上看到一幅关于这个景色的动画图片,于是我就把它保存下来,然后在教授的时候,播给他们看,我发现幼儿一下子就理解了。

这种词语的解释虽然不易表达,但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用各种辅助手段来帮助教学,则让孩子理解也不是难事。

三、环境的作用

《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在教室墙面上,我布置了“唐诗宋词”、中国名画等。视觉环境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利用上午来园、中午餐后、下午离园前的时段,播放不同作者的古典诗词磁带、碟片,培养幼儿欣赏的兴趣。还把古诗教学渗透于其它活动中,如让幼儿学习旋律流畅、曲调优美的古诗歌曲(如《静夜思》、《春晓》、《锄禾》等),幼儿唱起来特别地投入和有感情。

在区角游戏中,“快乐小舞台”为幼儿提供表演配乐诵读古诗的舞台;在“语言角”,投放了多样性的古典文学丛书,时常更换的图文并茂的古诗经典丛书,认读诗句中的字等;还让家长陪同幼儿观看有古诗诵读或是歌唱的VCD,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古诗充满的兴趣,让幼儿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

四、家园互动

为了使幼儿古典文学课堂更广泛,我们努力取得家长配合,通过召开家长会进行“古诗词对幼儿发展的作用”等专题讨论,利用家园栏、联系册等与家长沟通,达成教育的共识,构建家庭学习共同体。在我们的指导下,家长到书店购买了相关书籍,和孩子共同学习,还教孩子认字。孩子与古典文学的接触天地更广泛了,文学熏陶的时间多了,喜爱之情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家长在孩子进步的表现中感受到了读古诗词的好处,对我们的教学倍加赞赏,更加关注。家园的情感也由此得到了沟通。

经过近一年来的古诗教学,我惊喜地发现,幼儿能顺口连续地背出很多的古诗,特别在语言表达、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与表现、艺术欣赏、绘画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情感等方面有了可喜的进步,我自己也对古诗词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古诗教学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让我更深地走进了中国优秀古典文化艺术的殿堂。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优秀的民族,必须有它自己特有的人文精神作底蕴。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古诗歌是我们民族的象征,幼儿时期我们就应该更多挖掘和培养幼儿在这方面的修养,让经典文化在我们的下一辈子孙中得到继承。

参考文献:

[1]刘晓东.解放儿童.新华出版社.

[2]幼儿语言教育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