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3: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小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性质和地位不同
古代官报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戈公振先生1927年在《中国进化之概观》中说:“自报纸历史上言之,邸报之产生,为政治上之一种需要。”这一特点是和中国的社会体制相对应的。古代官报从诞生之日起,基本上就是为政治服务的,编发报纸都是在国家的行政体系范围内,阅读报纸的读者也主要是各级官员、在朝或者在野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可以说,它的出现、发展是一种历史的需要。历代统治者也用这一工具来维护和实现其对国家的统治与管理。
小报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最先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它从一开始就带有悲剧色彩,总是以非法、非常的面目出现,又总是被定性为“肆毁时政,摇动众情”、“造谣欺众”、“诳惑群听、乱有传播”,“撰造无根之言”。小报的地位,用不具权威性,又为当政者忌讳,多处于被禁、地下状态等来概括是最恰当不过了。
报纸出现称谓及演变不同
中国古代官报发行的地方体制雏形产生于唐代中期,即“进奏院状报”的出现。该状报不定期地由进奏院向地方藩镇传发,其信息大多数为国家政事活动,时间上往往早于正式的朝廷官方文书。后来孙樵《经纬集》卷三《读开元杂报》中提到,“杂报中也都是国家政事”。所以有学者认为“开元杂报是当时中央朝廷所编发的政府公报性质的官报”。其实古代官报本身就是政府文告与新闻报纸的杂交儿,两者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唐代现存的两份官报,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页。除了朝廷官报外,还有一种“藩镇情报”,这种“藩镇情报”由藩镇自置于京城的进奏院抄发,故称为“邸报”、“邸吏状”。官报被概称为“邸报”,始见于宋代。首次出现“邸报”一词,应是在《宋史韩琦传》中,范仲淹写给韩琦的信中提及“顷接邸报”的有关内容。此后,“邸报”基本从官方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官方传播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宋代的邸报是唐代朝廷官报和藩镇情报的统一体,到了宋朝末年,开始流行“朝报”这一名称。历代文献中,有关元代报纸的记载甚少,以致于可以说从唐代开始的邸报制度至元代中断。明朝建国后,恢复了朝廷官报,我们一般称为“邸报”,有时也称为“邸钞”。清代朝廷官报称为“邸钞”,有时称为“京钞”、“阁钞”、“科钞”。这是古代官报的出现及其称呼的变化。
流行于社会上的小报也并非是出于一家一人之手,它始现于北宋中后期,盛行于南宋,并且正式被称之为“小报”。宋代以后,小报并未绝迹,明、清两朝时有出现,当时称为“小本”、“小钞”、或“报条”。这些小报都同样受到当局的严厉查封。
报纸的特征不同
与唐代的“开元杂报”和两份存世的“敦煌进奏院状”相比,宋代的官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特征和封建官报的色彩,更接近于大众传播工具,具有历史性的、开拓性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宋朝官报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审定、发行到中央各个机关和各地方军政单位的官报,是朝廷信息的中央机关报,它开了中国古代报纸印刷和朝廷官报市场销售的先河;读者面从各级官员扩展到知识分子,信息量逐渐加大,新闻的时效性也有所加强,它每五日或十日编辑发行一次,是定期发行的公开出版物。对于它的管理,宋朝还实行了“定本”制度。
明朝的封建官报又与以前的朝代有所不同,它不设进奏院,而是由中枢部门统一安排它的抄传的工作,有三个环节:通政司、六科、提塘。通政司汇集各类题奏和地方上报的信息,也就是臣僚们的奏章,要让皇帝看见,必须经过通政司。因此朝野人士对这个部门都十分重视,称为是“朝廷的喉舌”。六科收集和有关的诏令和题奏;提塘将这些诏令和题奏从六科抄出,经过筛选和复制,传发到省,再传到府县,通过辗转抄录,在各级官绅中传阅。
清代的官报,参考明代的建制,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直到20世纪,才被《政治官报》之类的新型官报取代。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报比上述说的官报更为先进。我们仍从报纸的特征来看。首先小报的内容较为丰富,可读性较强。邸报的内容很局限,无非是皇帝的活动、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这些正常的朝廷政事。小报比起邸报来,内容则广泛得多,有进奏官提供的邸报没有报道的事情,也有从朝廷泄露出来的和报探从大街上窃听到的,内容多,来源广,人们读小报的积极性大大超过读邸报。其次,小报的传播速度迅速,时效性强,由于小报不用审查,因此小报往往比邸报传播得快。另外,小报的读者面更广。
意义作用不同
关键词:历史 活动课 思考与探索
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要转变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而活动课的设置就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更重要的是活动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并呈现出具有活力的课堂教学。
一、激发学历史课的兴趣
兴趣是学知识最好的动力,由于历史课内容纷繁复杂,史实很多,学生很难清楚记得,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深刻的记忆教材中的史实和结论,就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穿插有趣的小故事来激发。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的增强,消除了对历史课的畏惧心理。首先,在学生中做大量的工作,力所能及地激发他们对历史课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其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收集一些历史名人刻苦学习的警句,这样对他们的学习态度的转变会起积极的作用;最后,对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上课,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真正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课堂自己做主,可以参与其中。
经过一系列的工作,学生对历史课的看法就会有很大的改观,不会再觉得课堂拘谨呆板,而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个性在课堂中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历史的兴趣也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二、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活动课
开展历史活动课,就是要落实教学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部分课依据课堂要求,转化为活动课,使学生在活动课中增长见识,形成技能,展示个性,也是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
活动课的设置不是每节课都以活动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具体内容为前提,看是否以“活动课”为主便于梳理史实,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中抒发自己的感受,发展鲜明的自我。如讲“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有关“郑和下西洋”的问题,可开一堂集中交流课,内容包括:①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是什么?具体概况是什么?② 航海途中困难重重,郑和的船队会遇到哪些危险?③ 面对艰难险阻,郑和的船队是如何克服的?④千里迢迢远渡重洋,郑和真正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然后全班分成几个兴趣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可派代表讲解,而其他的同学可以发问,也可以自由点评,要求当场回答。这种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好奇心,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拓宽了课本上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教材,这样的方式比教师讲解学生单纯的找课本死记知识效果要好。
又如讲“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可制作历史小报,过程包括:①集体制定小报设计方案,如确定小报的主题等;②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共同合作完成;③ 搜集相关的历史史料;④在全班评定优胜组,并让他们给大家讲解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通过小报进行教学,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自身先对祖国统一有了些感性的认识,教师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讲解,使学生更能深刻的认识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活动课形式丰富多彩,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历史潮流与生活信息相关,包含了人世间诸多处事与民族兴衰的道路。教学实践也证明,精心设置活动课,学生善于提出疑问,乐于发表意见,课堂主人翁意识增强,也就是说给了学生一个机会,老师收到了一份惊喜。
三、活动课设置中的几点思考
活动课不同于正规的课堂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也不拘一格,可由教师组织,也可由学生策划,正是这种多样性使课堂教学面临一些问题。
(1)活动实践中,个别学生的自制力差,影响整个课堂的纪律和效率,课堂上会说一些和课本无关的事情,甚至是趁机闲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并未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未参与到课堂中来,另一方面对活动主题不感兴趣。针对这些情况,就需要老师在课前课后做大量的工作,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学生对活动课的看法,了解学生对老师的意见,还要为学生做出表率,不能因学生提出的问题偏离教材而严厉的批评,这样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应给一些合理化的意见,能用尊重学生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活动课才有效果,学生也才会发挥一技之长,创新出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提高自身的能力。
(2)根据教学要求,活动课有时会中断,可能有学生会因此失去开始的热情,以为在课堂上学不到更多的东西,多数是娱乐性的,还不如恢复到以前的上课方式,让老师集中知识点讲解,然后学生死记硬背即可。面对学生的这个问题,作为教师就要进行反思,为什么学生会有这种情绪的产生?了解有这种倾向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向他们布置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而这些知识课本中没有明确的概括,又与时代息息相关,比如“国家政策与实际运用”、“人物评论”等调查活动,它有助于学生从切身实践中认识到,学习的成功需要走出传统的教学课堂,不拘泥于形式,能够自己组织设计教学,围绕问题,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鼓励创新,设置情境,营造一个欢乐和有生机的课堂。
(3)怎样的活动课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呢?其实只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真正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经过一系列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才能让学生享受到上历史课的快乐并能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下去。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课,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又对这门学科增强了兴趣。在活动课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得到根本改变,有利于形成“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
综合以上几点思考,活动课能否真正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关键是师生能否相互协作有勇气开始新的尝试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另外,教师还要从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探索新的教学之路,让活动课真正走进我们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185-0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才的起点,是学习的源动力。”实践也证明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下面就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民主、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是使课堂充满活力的重要条件。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畅所欲言,自由讨论;才能使学生感受到上课没有压力,心情轻松愉快,在说说笑笑、写写画画中记住了历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每一堂课都能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愉悦的情感,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历史知识的海洋。
课堂要充满活力,必须有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为此,我常用商量的口吻,激励学生去发现、思考、探索。如在看书后,可以问学生:“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或带着问题让学生看书、思考后问:“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你还有什么不同意见?”等等,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同时,对于学生的发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通过肯定、激励性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当课堂有了民主、宽松的氛围,若是合理设置了相关的问题情境,用相应的情节推出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思维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合理地设计历史情景,将学生融入到历史事件中去观察思考,让学生带着情感展开想象,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时,在讲完郾城大捷和岳飞被害后,就可以提出这样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岳飞面对十二道金牌令,你会怎么办?如果有人这样评价岳飞:“他是一个民族英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等等,这样经过争辩,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使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采用新颖多样的课堂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及探究
1、讨论交流型。这是课堂最常用的活动方式,重在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合作,让学生感到集思广益、交流共享,才能共同提高。而小组成员为了本组能总结得更全面准确,就要结合教材查阅资料,积极思考,如课本中“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刘备不去三顾茅庐,诸葛亮会埋没吗?”等等,都可以采取这种形式。
2、竟赛辩论型。如果在解决问题中引入竞争机制,就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例如“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等等,就可以组织学生辩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模拟展示型。展示型活动往往最能吸引学生,它的效果不只在于课堂上给学生以表现的舞台,还在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它于课前因查资料而丰富知识,课上因表演而兴致盎然,课后因收获而回味无穷。一些历史上的战争,外交等形成的问题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应为学生创造获得正确结论的条件,充分给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自由,才能不断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开拓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实践
1、开设历史小论文比赛
为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主动探究的习惯,也为了促进广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校历史教研组举办初中历史学科探究性学习征文评选活动。例如:以“发现身边的历史――我写我家”为命题,要求从各自的家庭或家族入手,探索自己生命的源头,通过讲述自己家族的历史,展现时代浪潮下个人或家庭的命运沉浮。
2、开设历史小报创作比赛
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为了培养学生爱国之情,我校历史教研组经常举办历史小报创作比赛。例如:以“牢记历史,爱国强国”为主题的历史小报设计比赛,要求作品内容紧扣主题,健康向上,图文并茂,书写规范整齐,版式设计美观大方,布局合理,色彩协调,简洁明快,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和技能。
3、开设历史小故事演讲比赛
为了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也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我校历史教研组经常举办历史小故事演讲比赛。比赛规则为每人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历史小故事,时间为3分钟左右。实践证明:历史小故事演讲比赛,激发了学生探寻更多历史小故事,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在历史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还很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历史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作业;学习;初中生
一、在命题上要注意趣味化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强大动力。初中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去设计充满趣味的历史作业。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实践性强的动手动脑作业,减少简单的抄写练习。如果学生能带着兴趣去做作业,这样的作业才能事半功倍。如收集、讲演历史小故事。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战国争雄》学完后,我布置的作业为: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并进行讲故事比赛。课后,孩子们积极收集准备,然后组内进行评比,推荐出优秀的,将其在教室后的作业展板上展出,以示激励。再推荐一名学生在班上讲故事比赛,好的小组,小组集体加分,当堂以学习用品进行奖励。又如组织编演历史短剧。
二、在类型上要注意多样化
传统的作业布置一般为课后“材料阅读”和“自我测评”题。一是题量较多,二是形式单一、呆板,长此以往,就容易使每段丰富多彩的历史都成为统一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意义”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因此在布置作业的类型上,要丰富一下题型。前段时间电视台有许多知识竞猜的节目深受初中生的喜爱,根据这个情况,在作业题目设计时我一改过去历史练习单调老套的题型,设计出有创意、趣味的题目进行竞赛。如,“成语对应”(一方用简洁的语言叙说历史故事,另一方对出相关的成语);“历史诊所”:将学生容易弄错的一些问题,如,“曹操是否三国时期人物”“雕版印刷术是毕发明的”“蔡伦是否纸的发明者”等问题,设计成对话式的形式叫学生诊断错误之处。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既考查了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又让学生在有趣的形式下愉快地完成了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如,办历史手抄小报,老师先布置主题,然后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拟小报名称,自行版面设计,自行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课后学生经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小组内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组员进行分工。最后以手抄报的方式在作业展板上交流、展示。办得好的,给予表扬、激励。这样的作业,学生觉得很有满足感、成就感,乐于去做。
三、在内容上要注意开放化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史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在新课改下布置作业时,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走出校园与生活接轨。尤其是实践型作业对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的作用明显。如,布置学生动手探究作业。初中生探秘心理强,历史上许多有趣的现象可供学生探秘解谜。比如,针对七年级下册教材《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一课,课后,我布置学生“选择适当的材料制几个你的名字的活字,然后用它们印刷,自制简单印章,看谁做得最美观。找出它们的优、缺点,体会科技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课后学生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按书中介绍的方法,制作泥模,刻繁体字,然后将泥模烧硬、排版、涂墨、上纸、印刷,还有的干脆用白萝卜刻繁体字,更有甚者,图省事,干脆用土豆来刻字,真是不一而足。类似这样开放性的作业设计,学生乐此不疲,互相交流展示,津津乐道。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爱上了作业。
总之,以上几个方面是我在历史作业创新方面的一些认识与小尝试,旨在通过对历史作业设计的创新让学生乐于去做作业,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与有效作业相得益彰,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走进科学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学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习科学和研究科学的重要性。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方法,提高自觉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历史,增强民族精神,培养组织能力和发扬团队精神。
三、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可分四个阶段(即:活动准备、全班活动、小组活动、总结汇报)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方面——对学生进行活动前的动员,老师给学生讲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及活动中的要求。
2、家长方面——让家长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动员家长一同参加。主要考虑把全班四十多名的孩子带出课堂,进行活动是有一定的困难。在家长委员会的积极配合下,向全班学生家长发出了倡议书,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赞同和响应。
3、确定课题——经过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的探讨,一致认为以“走进科学”为本次活动主题。
4、活动地点——第一站:虎门“古炮台”
第二站:东莞“科学馆”
5、活动形式——由班主任带队,全班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成9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即:科学组长、纪律组长、生活组长、记录员、资料员)人人担任一个角色,负责一项工作。
(第二阶段)全班活动
活动目的:引发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及探究科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一次活动是一次全班性的实践活动,全部活动行程经历了10个小时。
活动人员:学生、家长、教师(共计83人)
活动地点:虎门“古炮台”、东莞“科学馆”
活动流程:
1、第一站:虎门“古炮台”
通过参观“古炮台”,学生们对“古炮台”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古炮台”的现场拍照了照片。
2、第二站:东莞“科学馆”
通过观看星座的演示,又亲自动手操作一些物理实验,引发了极大的兴趣及好奇心,收集到了有关科技资料。
3、交流汇报
(1)举办以“走进科学”为主题的队会活动,以小组为单
汇报参观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2)举办以“走进科学”为主题的专题板报,展出学生在活动收集的资料和拍摄的照片。
4、由老师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点评,并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小组活动
活动目的:围绕实践主题选择一个内容,尝试研究学习的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的精神。
结合学校的“科技节”,把第一次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引申。第二次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为一个月。
活动流程:
1、在第一次活动的基础上,各小组以“走进科学”为主题,提出问题,确定本组的研究的内容。
2、各小组成员分头查找资料;
3、小组交流,整理资料;
4、举行科学知识竞赛;
5、制作《科技小报》;
6、开发家长资源,举办科技小制作讲座(腊叶标本制作、小生态瓶标本制作)。
(第四阶段)总结汇报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总结,交流研究学习的方法几学习收获,实现学习研究成果的共享。
大概经历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学生们对自己选择的研究的内容,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收集到了有关资料和信息,并进行了整理,编写了《科技小报》。最后阶段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在汇报过程中,人人担任角色。
汇报交流内容:
1、小组总结:每个人一个题目谈收获;
2、全班总结:小组代表发言;
3、展示收集的资料及科技小报;
4、评选优秀活动小组及优秀作品;
祖国各地晋绥老同志及子女们以及关注我们工作的晋绥儿女:
您们好!
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十年来,我们倾其所有,为征集、抢救晋绥地区历史资料和弘扬老区现状,自力更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了下来。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这与你们的关心,支持,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我深表谢意。
十年来,我们艰辛得编撰书籍,营造“晋西北老战士林”“晋西北老战士文化大院”为传承晋绥精神热心热情地义务尽力尽责着。通过创办《晋绥特刊》小报,《晋绥人文》资料交流期刊为纽带,紧紧联络住了数千位晋绥儿女们。
艰辛的十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了,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新组织成立的“山西省晋绥边区历史研究会”的领导之下,更进一步,更全心全意地弘扬晋绥精神,以此推动老区的发展和建设。
衷心的期盼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关注、支持、参与我们热心热情的行动,为了先烈、先辈们的遗愿,共同努力,将创建老区的典型事例载入史册,激励后人。
一、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我们的家乡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因获得“水浒摇篮、板桥故里”的美名而享誉海内外。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兴化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人文兴化,梦里水乡》读本,发给三至六年级学生阅读。读本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其中,“故里人物”中介绍了“长篇小说之父”施耐庵、“中原才子”宗臣、“三绝奇才”郑板桥等家乡名人;“楚水风情”中《爆竹声中一岁除》《端午传闻为屈原》《月到中秋分外明》等篇目让学生了解家乡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传说和习俗;“风景名胜”中追寻了四牌楼、沧浪亭、玄武灵台等名胜的来历,让学生读后产生光荣与自豪的心理。
二、走进水乡生活,体验地方文化氛围
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古城兴化,文化资源丰富,为了让学生对家乡文化生活印象更深刻,教育更久远,我们有计划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寻古风遗韵:参观走访市文博中心、李园船厅、郑板桥故居、拥绿园等,在自己的了解与导游的讲解中感受兴化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踏春色满园:游赏近几年来我市新建和翻修的公园——兴健园、千秋广场、森林公园、人民公园等,感受兴化市容的日新月异。
三、加强练笔指导。拓宽学生习作空间
1 处处留心,积累语言。我们不仅推荐施耐庵的《水浒传》等家乡文学大家的作品,还推荐活跃在江苏文坛的校园作家的作品,让学生阅读。以摘抄好词好句的形式制作“阅读记录卡”和“阅读小报”,并辅以诵读的形式强化学生的课外积累,夯实学生的字、词、句的基础,享受积累地方语言的乐趣。
2 片段练习,积累素材。小练笔,可以是片段描写,也可以是单项训练。小练笔目标单一,内容短小,它能分散作文的难点。
3 联系生活,赞美家乡。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我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赞美家乡。为家乡的风景名胜写导游词,吸引八方来客;介绍家乡的菜花节,让兴化走向全国,让全国了解兴化;让学生写《舌尖上的兴化》,介绍兴化的美食;为郑板桥、施耐庵、刘熙载写人物小传;采访校友侯逸H,——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写采访手记;介绍家乡元宵灯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等民风民俗……
一、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归纳取舍能力
教学目的最终是让学生在感兴趣中真正学会。学生之所以不愿学历史,症结在于自己没有参与进去。如果老师课前注意加以引导,树立起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施的过程中,我首先从课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入手。这对初一学生来说谈何容易!我做到了耐心细致辅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的指导学生预习新课的兴趣问题,让他们独立去翻阅史书、上网查询、人物走访等等,然后再帮助他们从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跳出来大胆取舍与新课相关的精华部分,从而逐步培养起了学生的存精取舍能力。重要的是学生的取舍能力得到提高。此能力的提高无疑让学生自己掌握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由入门逐渐变得有兴趣,由曲径通幽状态进而达到柳暗花明的最佳境界。
二、课堂上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学生辨证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分组学导”中的信息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辨证看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述“秦朝修筑长城”和“隋朝开凿大运河”这两个问题时,学生不仅能指出这是客观历史铸成的千古借戒,而且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秦始皇、隋炀帝虽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秦始皇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代,因此他们在历史上还应是功大于过的人物,这对初一孩子来说是在学历史过程中不自觉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教学收获。
三、课堂上自觉认知的实现,提高了学生的合作适应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艺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绩的喜悦,这就是说,在学习方面应当个别对待。”自觉认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性差异心理倾向及学习能力施与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优等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让差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就要求老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精心准备题量不同、难易不同、分值不同的题目,有侧重的去检查学生学习的结果。对于较差的学生,如果对某一问题回答不对时,就另换题目,避免学生答错产生受挫心理,以增强学生的成功快乐感。而对尖子学生可以提出更高要求,
四、竞争激励机制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生活在赞美声中的学生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批评声中学生学会了指责……”马太效应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哪个学生不期盼老师的赏识,没有哪个老师的赏识不会激发学生的潜能。“分组学导”是开放式的教学,但不是漫无目的的放羊式,老师既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既要保证课堂的纪律,又要使学生收放有序,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良好的个性品质、强大的亲和力和威严性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对学生进行适时恰当的语言激励,才能激发起学习的思维创新能力。
五、设计知识小结,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历史是一门需要有较强记忆性的学科,如何记牢庞杂的基本知识,尽量减少遗忘率,这是令大多数同学最头痛的事情,如果学生一旦把握住知识的层次结构,找出其内在有机联系,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知识链,将一个个沉睡孤立的历史知识点激活,变杂乱为有序深印在大脑中,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热情,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既要回扣课本,又要跳出教材,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高度准确的概括,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形式可以是小报、知识结构、表格、图示、歌谣等。
六、“分组学导”教学模式的试教,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知识运用能力
开卷考试作为改革评价制度的一种尝试,目前在中考、会考中被广泛采用,并大有流行之势。它作为评价教学的一种方式,主要是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引导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能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有利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助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更好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针对历史学科开卷考试现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同学认为:“历史既然是开卷考试,考试时翻翻书,抄抄书不就万事大吉了吗?”“历史学科还用得着花那么多时间吗?”于是出现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不认真听课,考前抄笔记,课时安排紧的种种现象。学生在开卷考试中依然失分多,甚至考不及格。考场出现有考生带有很多教科书、不明就理抄课本的现象。历史考试有题要求“根据材料”作答的,但很多考生“抓”到该事件,想也不想,直接翻开课本大段摘抄书中内容,导致失分。另外,概念理解错误与表述不清也是失分的重要原因。
对待开卷考试,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正因为是开卷考试大多内容在书上,显得容易,才会思想麻痹大意;正是开卷考试,有些内容肯定在书上翻不到,属于考查能力和认识方面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才更不那么容易。因为,对历史的考查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将书本知识照搬到试卷上了,它对同学们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历史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有清醒的认识,其次在行动上,应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共同制订学习目标,并作好复习计划,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教师重视,学生也才会重视。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要重视平时学习和积累,那种不听不学,临时抱佛脚的思想是不切实际幻想。开卷考试还为学生得高分、满分提供了可能。多数同学十分重视它,如果少数同学不重视,彼此之间的差距将会拉大,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成绩,所以还要有拼搏进取意识,摒弃“不求最好,只求及格”的看法,使老师的教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使全体学生学得有法,全面发展,在开卷考试中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如何才能使老师的教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使全体学生学得有法,全面发展,在开卷考试中能取得优良的成绩呢?初中历史教学必须从教、学、练、考、评五个方面入手,全方位推进,形成一个完整的微观的创造教育的体系。
1 在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中确立“引导”型为主的教学模式
(1)传统教育最致命的错误是以教师为中心。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其结果是极大地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因为,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对学生来说更多地意味着记忆和反复的练习以求熟练掌握某种既得的现成的知识,加之教师对知识的咀嚼过细和一言堂,在课堂上根本就没有学生思考、想象、尝试、发现的时空和问题。结果是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压抑和阻碍,无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2)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某些不合理的统一要求,容易使学生形成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很难去尝试着发表一些独特的见解,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最后必将导致学生的从众性。这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挥是非常有害的。有研究表明,从众性是与创造性有负相关的人格特征之一,从众者的智力水平低于惯于独立思考者;在认知过程中,其思维较刻板,不具流畅性,更谈不及创造性。
(3)“教育”一词的语源本来有两层含义;①引导;②传授。但在我国的教育界强调的是:传授,即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农业文明时代沿用到工业文明时代,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其消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明显。以“传授”为主的教育,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是此消彼长的,教师讲得多了,学生的主体活动相应就少了。如果在教育上一味强调“传授”型教育的话,那么其传授只能保留传统,而不能进行创新。因为“传授”型教育方式,较容易设定学习目标,也较易出教育“成果”,教师传授代替了学生的思考、想象和探究的过程,结果只能是模仿与熟练掌握。而“引导”型教育由于将学习主体放在学习者这一边,教师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欲望和理解必须耐心等待,因而不仅教育成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显现,而且对教师自身来讲教案的准备和设计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和智慧。教师若完全按教科书、观念性地展开课堂教学当然是最省力的。但是,只进行单一的“传授”型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学会学习的方法和创新精神,并且有可能挫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欲望也会被剥夺。
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反思,我觉得初中历史教学中确立了以“引导”型为主的开放性创新教学模式。我的具体做法是认真学习有关创新教育的文件和理论文章,树立创新教育意识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第二,重视前后课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对某个时代或某个阶段的整体认识。第三,确定“引导”型教学的几种课型。如: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比较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结构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辩论式教学等。
2 正确认识练习与考试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在大陆
连战的祖父连横(1878~1936)字武公,又字雅堂,号剑花。清光绪四年正月十六(1878年2月17日)生于台湾安平县,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万松关马崎村(今属福建省龙海市)。
马崎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属于美丽富饶的漳州平原一部分,又是九龙江的出海口,村四周遍布名胜古迹,山环水绕,风景秀丽。马崎村现有人口近2000人,其中连姓宗亲1400人。
明宜德元年(1426年),马崎开基之祖连佛保迁居至此后。有大批族人在此聚居,繁衍后代。清康熙年间,连佛保的十世孙、17岁的连兴位从马崎村渡过台湾海峡赴台南马兵营定居。马崎村里的连氏宗祠,就是台湾连兴位及其后裔的祖庙。连氏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毁于清初“迁界”。康熙三十一千申年重建。黑底金字的“连氏宗祠”横匾悬在宗祠门楣上,白底红字的“兵部尚书”灯笼挂在屋檐下,随风微动。高悬堂中的“翰林”牌匾、祠堂门前的古代树旗台,诉说着连氏家族历史上曾经的显赫与辉煌,也见证了连氏祖辈迁徙的历史。正门旁石刻榴联“前起龙山看凌云在迩,后环珠水快睹万象连翩”。进得大门,过了天井,便是祭祀祖先的“思成堂”。堂上香案、神座淡彩而凝重,红灯红烛跃动不已。祖龛内供奉上祖连南夫、马崎始祖佛保公及夫人等先祖神位。连横即为连南夫的第二十五代裔孙,连佛保第十六世孙,连兴位的第七世孙。
史学泰斗
连横是父亲连永昌的第三子,自小特别受父亲疼爱。连永昌是个沉醉于历史书籍并对孩子的教育极为重视的父亲。童年的连横经常陪坐在父亲身旁,听他品茗侃谈古代的那些忠义故事,从而对历史产生兴趣。1895年《马美条约》清廷割台湾给日本,侵台日军强夺连家老宅为法院,致连横的父亲忧愤去世。连横集国仇家恨于一身,家居终日手抄杜甫全集,学作旧体诗,以叙国难家忧之感。
亲历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人民奴化统治的连横,感到修史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化的载录传承,更重要的是在于向世人昭示“台湾原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永远是堂堂的中国人”。1897年春,20岁的连横到上海入圣约翰大学攻读俄文。1898年后,连横出任过《台澎日报》、《台湾新闻报》诸报汉文部主笔,发表了不少介绍台湾山川、古迹、物产、风情的随笔。
1905年,连横携眷到厦门,与人合办《福建日日新报》,自任编辑,大力宣扬民主革命思想。新加坡中国曾派人到厦门联络,拟将该报办为机关报。因此报纸言论更为激烈,触怒了清政府,报社最终遭封闭。连横只得携眷重返台湾,在《台南新报》汉文部当编辑。1908年连横移家台中,任《台湾新闻》汉文部主编。连横利用编务之余开始撰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史著《台湾通史》,历时10年,终于在1918年完成。这部仿照司马迁《史记》的体例计八十八篇共三十六卷,近60万字,全书起自隋大业元年(605年),迄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该书《凡例》云:凡千二百九十年之事,网罗旧籍,博采遗闻,旁及西书,参以档案,资料丰宦。
《台湾通史》这部充满爱国主义的历史巨著,自问世以来,曾多次在海峡两岸出版发行。它记载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台湾的历史,并详细叙述了大陆人民开拓台湾,与台湾同胞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史实,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爱国诗人
连横还是一位爱国诗人。1895年,17岁的连横义愤填膺,毅然拿起笔与敌人战斗。他的诗慷慨激昂,是中华民族发出怒吼的心声。例一,《闻歌》:“满腔热心半消磨,壮志犹存夜枕戈。如此江山如此月,倚栏无赖独闻歌。”例二,《题桃花源图》:“六国凄凉劫火余,念家山破恨如何!匹夫亦有兴亡责,忍看桃花自隐居?”当时台湾在日本占领军的严密钳制下,书生积愤难以直抒,一时结社吟诗成风。连横于1897年与陈少痕等十人结“浪吟诗社”,后社友零落,乃与赵云石、蔡玉屏、胡南溟等十多人组结“南社”。移家台中后,又加盟林痴仙所创的“栎社”。连横以诗“明志”,托物寓意,咏史寄怀,寄托“亡国”遗民的哀思,宣扬爱国、民主、平等、正义,歌颂民主志士和抗日义士的牺牲精神,鼓励国人抗击日寇,反对侵略。
连横的《台南》七律一首深深体会了国破家亡之痛,堪称爱国诗歌名篇,慷慨激昂,爱国忧民,诗云:“文物台南是我乡,归来何处问行藏。寄愁缱绻莺江柳,大泪滂沱哭海桑!卅载弟兄犹异宅,一家儿女各地方。夜深细共荆妻语,青史青山尚未忘。”此诗收于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华夏正气篇》及拙著《中国题画诗大观》。
1924年他创刊《台湾诗荟》杂志,1930年,与友人合办《三六九小报》,以汉诗汉文、笔记掌故为主,向读者灌输爱国思想。1925年,他搜集前人有关台湾的著作38种,编定《雅堂丛刊》出版,使海外孤本得以流传于世。在日本人禁用中文的情况下,他创设“雅堂书局”,专卖汉文书籍、文具。1926年夏天,连横全家再回大陆,居住在杭州西湖。期间,他编定《宁南诗草》。由于大陆内乱再起,来杭州的翌年春又返台。
猜谜奇才
连横也是灯谜爱好者。其父连永昌对灯谜嗜爱成癖,凡悉台湾当地有悬谜征射,他几乎每场必到,常常猜到三更半夜。连横的父亲不但善猜灯谜而且会制灯谜,日积月累,谜稿竟有一尺多高。幼时的连横经常跟父亲涉足谜坛,渐渐对灯谜也产生了兴趣,有时竟成父亲身边的猜谜“参谋”。父亲见他好学聪颖,过眼成诵,倍加疼爱。
1926年,台南南社谢国文自日本学成归台,提倡灯谜为谜坛传承薪火,连横就是其中的灯谜骨干。1930年9月9日,他与台南一群爱好文学和灯谜的雅士创办《三六九小报》,开辟“文虎待射”专栏,推展谜艺。
连横爱好灯谜,因此平时注重收集民间的灯谜佳作。在他所集的灯谜中有许多颇值玩味。如:“勺”(打俚语二)谜底是“作匀、出一点”(意为:要成为“匀”字,却差出了一点。):“各个”(地名一)谜底:半路竹(意为谜面的“各个”是谜底“路竹”的一半)。从连横搜集的灯谜作品中可见数十年前乃至更久年代,台湾已时兴离合、借代、运典、分扣等灯谜制猜法门了。
不忘救国
连横生前为弘扬中华谜学鼓与呼,体现了他炽烈的民族感、爱国心。他还积极促进海峡两岸的灯谜交流。针对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加紧推进“同化”运动,禁止台湾同胞使用中文和台湾话,禁止开展灯谜活动的情况,连横于1933年写成《台湾语典》,全书四卷共录1176条词目,凡台湾日用方言都收录其中。他在该书《自序》写道“台湾之语,传自漳、泉,而漳、泉之语,传自中国”,“台湾语,无一语无字,无一字无来历”。撰写此书,是“惧夫台湾之语日就消灭,民族精神因之萎靡”。他还拟撰《台湾通史续编》,记载台湾沦陷30年来史实,以明国耻,而扼于文网严密,未敢动笔。他后来抱恨说:“此愿未偿,徒呼咄咄……别有难言之余痛也。”
一份来自我国某地重点中学的问卷调查材料显示,有69.6%的学生反映,他们上历史课“习惯于照抄老师板书的内容”,而不是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有71.4%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另有许多学生则坦率地承认,“上历史课不是做其他的作业就是打瞌睡”等等。这里所折射出来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不少教师们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上课照本宣科,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死记硬背成了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主要渠道,学生对历史学习犹如“复印机”,除了重复前人的结论之外,很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历史学习与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先生也指出:“单做事实的传凿、记忆、叙述,决不是历史教学。……对我们至为重要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精神,是社会的意志的冲动,是时代精神,更不能单纯将历史看成死了的形骸,而应看成活着的文化,看作人的活动,生命的跃动。”如果说历史是有生命的,那么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学自然也应当同样具有毋庸争辩的生命性。体现在历史课堂里,就是我们的历史教学应当使人能够从中充分感受到强劲跃动的生命脉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肩负着独特而重要的使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前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不仅使历史教学德育功能因方法陈旧而显得苍白无力,而且也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历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二、“引导—探究—创新”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当前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教育改革要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新以原子裂变的速度呈现,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如同五彩斑斓的万花筒,让学生将来能够坦然地面对、从容地处理;必须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的青少年时期发展多元智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勇气。所以课堂教学中就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让学生去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由重知识转向重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仍视自己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学生的多元智能得不到挖掘,束缚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倡导“培养人文素质”、“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等内容,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它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学习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使得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所以开放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自主形成并内化了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适应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提高历史教学措施
(一)、引导教学
1、课前引导
课前主要引导学生去预习新课,搜集、阅读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制作相关物件,也可依据教材内容编制课本剧等,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八年级历史(上册)“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一课,应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向老人或在其他书籍上收集一些日本侵华罪行的资料,有可能的可让学生参观“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样在收集、调查、参观一系列“做”和“看”的活动中,进行思考,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议中学”打下基础。
2、课中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的那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按照这个样子发展,它就不是真正民主的教育。”④实现这一转换,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2.1、设置生活情境,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一课后安排“鸦片的严重危害和青少年对应持的态度”的讨论,让学生结合历史教训,联系现实生活,懂得珍惜生命,远离的重要。又如在《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一课后,安排了“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的讨论,并在比较的基础上由学生对我国当今的考试制度改革提出建议等等。这些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
2.2、让学生先自学,让学生发现并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教师对各组提出的疑难问题,不是急于作答,而是还给学生,让其他小组予以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才予以点拨。这样才能体现让学生在“看中学”、“议中学”。学生一看就懂的问题教师不讲,经过讨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讲。教师只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共性的问题进行精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从而体现传统教学,让学生在“听中学”。
2.3设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对一些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及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精讲后,必须设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给学生思考、讨论、争论、辩论。历史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一课后,让学生评价秦始皇的功过,石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学生自然会去思考、讨论、争论。
2.4制作或准备相关教具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前制作一些与课内教学有关的教具、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器物,让其在课堂上展示;尽可能地实施“角色扮演”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将一些抽象的知识、深奥的道理以具体的形象深入浅出地作出说明。在学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棵时,我让学生自己出示课前准备的能反映经济的全球化的实物素材,同学们各显神通,拿出了诺基亚手机、海尔DVD的遥控器等。有位同学则当堂脱下了运动鞋,原来是阿迪达斯牌的,同学们哈哈大笑,我借题发挥,给学生介绍了像海尔这样的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马上又接着介绍了几个外资企业各我国带来严重污染的案例,学生经过思考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全球化就在身边,我们要顺应这个潮流,也要尽力规避它的不利影响,我们青少年要发奋图强,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富强做出贡献。可见,“生活”对学生富有吸引力,“日常存在”促使他们观察思考,新掌握的生活常识既让学生有收获成就,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历史教师需要从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让看似枯燥的历史因为有了生活的气息而鲜活起来。
2.5协和氛围
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学生发表意见,张扬个性,发展思维,体验成功。当然,教师的点拨要及时,引导要得法,切实实现“交流——互动”。
(二)、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揭示探究历史知识问的联系,梳理知识结构,多样化展示自学成果;方式是学生以自主阅读学习为主;教师作必要的指导,而作为引导自学的提纲或提示,开始最好以试题的形式推出,抓手是能够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问题链,呈现方式是板书、发放印制好的自学提纲或多媒体屏幕显示等。
1、探究的方法
主要针对某一历史要素进行提问,如“《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人物要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时间要素)这类提问属于低层次的识记性提问,作为鼓励提问的积极性初始阶段可适当采用,随着学生质疑能力的不断训练和培养,此类提问的数量也会逐渐减少。逆向提问法。即逆着知识发生过程进行提问。如对历史事件的评价结论(性质、意义、影响等)问“为什么是这样的”,“结论是怎样得来的?”例如,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学生对一战的性质提问:“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讲,都是非正义?”标题质疑提问法。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标题中“站”的含义是什么?
2、探究的原则
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初始阶段,除了及时恰当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外,还需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能体现本课教学目标的核心问题,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点,在教会学生质疑能力的初始步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课的探究学习是否能顺利展开、富有成效,关键之一就在探究的核心问题确定得是否得当。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偏离或游离了本课教学目标之外,探究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为此,特提出以下原则:
①探究问题要有兴趣。
即确定的探究问题要能充分调动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为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探究问题(或活动)的设计内容和形式。
②探究问题要有“空间”。
即所提问题教科书上最好没有现成答案。如果有现成答案,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限制和束缚,导致形式上的探究。退一步说,即或有现成答案,也应引导学生将教科书看法仅仅作为一家之言,启发学生得出其他可能性的答案。再者还可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不给定观点和看法,由学生自己判断,做出回答。当然,这需要教师必须具有开放的心态,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素养。
③探究问题要有意义。
即所提问题要体现课标对本节课三维目标的规定,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④探究问题要有能力。
即所提问题难易要适中,适合学生探究,学生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可能探究出相应的结果。有研究表明,所提问题有50%的学生能回答上来,比较适宜。
(三)、教学中的创新
1、充实新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自主的视野
实施“自主创新教学策略”首先应从改进教学内容着手。按惯例,课堂教学的内容,须遵循课程标准,以及教材所规定,由教师拟定教案,然后组织课堂教学。但课堂教学内容也该与时俱进,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规定,应有所突破,略作调整或充实。恰当、适量地引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新信息、新材料,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学习内容的理解,还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提出新问题,活跃其创新思维。没有一定量的材料,只是教科书上一点点历史信息,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学生提出新问题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可以结合社会新闻的某些热点话题的内容;可以涉及新考古发现的内容;有史学领域重大的、新的探讨的内容;与对外往来、文化交流相关的内容等。对这类内容,如果学校和学生家庭有条件自己查找,可以把方向指给他们,但是,目前具备这样条件的学校和学生家庭毕竟还不是很多。如果学校和学生家庭没有条件自己查找,教师就要及时而有选择的把这类内容引进到课堂,提供给学生。这样,达到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才有可能。在学习埃及史时,学生对胡夫大金字塔这一“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很感兴趣,很希望进一步了解,渴望知道相关的考古学方面的新发现,对此,我就把相关的考古学方面新发现的视听材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学生特别感兴趣。他们知道的相关知识多起来了,提出的疑问也同时多起来了。问“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到底奇在那里?修建困难怎么解决的呀?大约5000年前的古埃及人是怎样使用简陋的生产工具,修建成高大、雄伟的胡夫大金字塔的?巨石是如何采凿的、巨石是如何搬运的、巨石是如何堆积的?我都没想到学生会提出那么多疑问,这让我感到十分高兴,因为我已经感觉到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达到了。
2、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历史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媒体查找所需资料,在课堂教学时,将各种信息,借助电脑、网络、电视机、大屏幕等,新教学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运用新教学技术的优势,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多元化,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不同渠道,获得自己所感兴趣的、与自己正在学习的历史知识有关信息和材料。可以让历史教学的效果多层次。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全方位、多视角刺激学生的感官,为学生创新提供条件。
3、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创新
我们构建了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创新模式,打破了过去以一张试卷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模式,进行了多元化指标体系的探索。它在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原则下、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选择开放性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开放式考试在某些问题上不强调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鼓励提出独特、新颖的观点。具体形式是:①写历史小论文,②制作历史小报③制作历史小画报④历史小制作等。每学期初,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种考试形式,学生在制作开放式考试作品中,融入了他们的智慧和创新,例如制作历史小报时,就必须通过翻阅本学期的教材,概括出小报的主题,再进行文字组织和版面设计,可以是手工制作也可以用电脑制作。凡此种种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颖的,都是创新。
——史学社再出发!带你走进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题记: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是上海首家遗址类博物馆,场馆分序厅和遗址陈列厅两部分,该遗址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水利工程遗址,曾评选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5月23日,史学社社员们来到位于普陀区的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唐老师为学生们全程进行讲解。唐晨老师是国家高级导游,上海历史博物馆志愿者,上海博物馆义务讲解员以及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优秀志愿者。有唐老师的陪伴也让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有意义。
唐老师首先介绍上海元代水闸遗址的考古发掘过程及上海母亲河的变迁历史,纯属偶然的发现却铸就了这样一个神奇的博物馆,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与700年前的历史进行对话。大家了解到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的前身为吴淞江,是太湖东出泄海最重要的干道,从唐宋年间开始,吴淞江逐渐收窄,到元代中后期淤塞加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故而元朝政府建造了许多水闸。水闸能蓄水挡沙、泄水冲沙、拒咸保淡,上海的母亲河也随之改道变迁。 随着唐老师的描述,揭开了元代水闸遗址的神秘面纱,这是当时著名水利专家、上海青龙镇人任仁发主持修建的,他于1324年在吴淞江上共建造了六座水闸,这是其中的一座。同学们都十分好奇,其余的五座会在哪儿呢,有的学生甚至提出了寻找其它水闸的创意与方法,相互间小声讨论着自己的点子,连一旁的老师都连连称赞。
大家跟随着唐老师来到遗址的核心部分,了解到水闸整个工程由12个步骤构成,每一个步骤唐老师都讲解的很详细,听者们更是入迷。频繁的师生互动,加上高科技手段还原水闸运用原理及历史变迁,神奇的水闸向大家展现了它700年前的魅力。这不仅让学生们感叹古人的智慧,更对眼前的历史遗址肃然起敬,赞叹声不绝于耳。这就是历史遗址的魅力,这样的体验即神秘又新奇。尚德学子们听着,记着,思考着……
伴随着欢乐声,惊叹声,不知不觉参观即将结束。唐老师拿出精心准备的水闸馆的探索本,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对水闸的建造过程进行了温故,同时也帮助学生们完成了社团指导老师准备的寻宝探秘记录卡。时间在这样互动沟通、答疑解惑中格外匆匆,大家不得不在依依不舍中结束了这段奇妙的探索之旅。
除了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之外,接下来让尚德学子告诉你他们的社团校内课程都探索些了什么呢?
瞧瞧,我们在挑战孔明锁的奥秘,老师结合中国古代建筑带领大家探究古代人的智慧。
这是我们在考古挖掘秦始皇兵马俑,别看小小的一个仿造俑,我们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清理出来的,我们的秦始皇军团是不是很酷呢。当个“考古学家”可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