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3: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市场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一讲中,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白雪洁教授以“经济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题展开陈述。主要从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是实现几个转变、面临的挑战、支撑中国经济的优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天津的对策六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讲授,让我们对天津目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在全国中的站位和责任有了更加明确的把握,也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作明确了方向。
第二讲是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孙德升就“打造差异化的营商环境”为主题进行授课。课程从营商环境的基本概念、重要作用展开,对营商环境进行了中肯评价。同时,对中国及天津的营商环境,如何改善天津营商环境的主要举措,天津如何补短板、打造差异化的营商环境等内容进行了深刻及实际的阐述,提高了我们对于天津实际情况的认知,对我们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wwW.HaoWORd.COM)
第三讲的课程由天津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庞晓提同志进行讲解,主要对“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进行梳理,介绍了目前活动总体开展情况、平台使用情况、各区目前排名、如何更好的解决企业问题、案例分析等几方面内容,对我们目前的重点工作的开展非常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更能拓宽工作思路,加强工作紧迫感。
第四讲由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副主任杨宝臣老师进行授课,题目为“金融市场与工具”。课程围绕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概念、功能、类型,金融工具等基本知识展开,同时加入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融资、金融监管体系等实际知识的讲解,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为我们进行一次金融知识普及。
我的金融理财生涯始于1984年,当时,我在台湾一家电缆上市公司担任总经理室助理,负责公司理财业务。任职4年期间,我曾经参与海外投资设厂计划分析、经办国内设备银行贷款、拟定铜期货操作方案及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等工作。这些经验使我对企业的财务运作有了完整的概念,因此,在后来转向理财服务时,在与企业主交谈能够很快进入状态。
1987年年底,我考取了我国台湾的证券分析师证照,1988年进入台湾一家外商投资顾问公司担任证券分析师,负责帮助高净值客户操作台湾股票和支持海外基金销售的市场分析。那时,我每个月都要撰写台湾股市分析与全球金融市场分析两篇月报,足足写了5年60期,建立了我对台湾地区与全球金融市场的分析架构与敏感度。其间,我同时兼任一家关系企业基金公司的顾问,每日参与基金公司研究部门会议,熟悉了台湾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流程。也同时兼任关系企业寿险公司的票券业务操作以及国外资本汇入的外汇操作。
1993年,我的主要工作转至一家寿险公司,负责公司的资金管理与资产配置,投资范围涵盖股票、债券、票券、基金与房贷业务,最多时管理约合人民币50亿元的资产。其间,兼任投资顾问公司副总经理,亲自为100万美元以上的高净值客户设计海外基金投资组合。1997年,我又回到投资顾问公司担任总经理,从国外引进数家优质的基金公司,利用寿险业务员和银行渠道推广海外基金销售。
1999年,我进入台湾的汇丰银行(HSBC),担任零售银行资深副总裁,负责台湾汇丰零售银行分行的运营管理,同时兼任汇丰银行信托部、汇丰投资顾问公司和汇丰保险经纪人公司总经理。任职3年期间,我亲自开发了金融理财课程,培训银行客户经理从全方位理财的角度来为客户选择适当的产品,同时也培养了一批驻点的投资顾问和保险顾问,配合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2002年离开汇丰银行后,我担任台湾金融研训院的顾问,为其编写台湾理财规划人员考试专用的教材,同时在该院讲授金融理财课程。
2003年,我开始了创业生涯,成立鸿钧理财规划顾问公司,从事一对一的理财咨询与开设金融理财培训课程。此外,我还在台湾金融研训院讲授CFP认证课程,其中有十几位学生后来成为在大陆讲授CFP认证课程的讲师,这些经历奠定了我后来到祖国大陆编写与讲授案例课程的基础。
2004年11月,受北京金融培训中心邀请,我到北京讲授CFP认证课程,同时负责编写家庭财务、居住、子女教育、信用管理、生涯事件与综合案例的教材。之后12年的授课历程,使我的足迹遍布中国大陆52个城市,授课学生超过2万人。
再过几个月我就满60岁了。我把金融理财当作一生的事业。从实务到培训32年,虽然已经财务自由,但只要身体状况还可以,我还要为两岸的金融理财事业继续贡献我的心力。期望与有志者共勉之!
【关键词】国际热钱 我国证券市场 影响 解决对策
一、国际热钱发展现状
热钱的产生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相结合促成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一些国家开始放松金融管制,取消对资本流入、流出国境的限制,使热钱的形成成为可能。其次,新技术革命结合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国际性投资基金快速扩张等原因促使热钱的形成。再次,国家的金融改革创新,汇率利率的浮动,为热钱提供了投资机会。这些因素使热钱快速流向全球规模越来越大。热钱又被称为游资,或者是投机性短期资金。热钱的目的是在用尽量少的时间以钱生钱,是只为追求高回报而在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并且是纯投机盈利。
国家改革发展金融创新现状和趋势的信息通过现时代高信息化快速流向全世界,使热钱投机者对一国当地金融市场汇差、利差和证券市场高度敏感并快速做出响应。国际热钱投机者主要投资于全球的有价证券和货币市场,随着汇差的变更与利率的浮动,他们快速携带资金进入市场在短期内达到高盈利。如果全球的投资者在关注金融信息后并携带大量资金资本出现在一国地区,并且快速使流动资金融入市场,这会严重破坏当地金融决策发展方向并促使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现象,并且给当地区的人民带来经融危机心理不安的影响。
二、国际热钱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对外汇的影响
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全世界对我国经济看好,并坚信预期人民币升值,人民币预期升值是吸引国际热钱的主要因素。我国一直实行贸易双差并伴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入,给我国外汇市场增加了外汇供给,加大外汇占款规模,造成大量流动性过剩影响货币政策正常操作,并使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加增强,快速的促进加强人民币升值预期。当人民币升值达到投机者的预期值时,他们的投机便成功了。如果在短期内时资金大规模的迅速流出,这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贬值压力,影响货币汇率的稳定,使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二)对利率的影响
国际热钱资金量大,流入速度快。当都流入一国时,会对当国的金融市场稳定造成不稳定。从2000年我国央行推出外币利率市场化,国内的利率与国际市场利率之间联系逐渐密切。自改革发展以来,我国经济快速提升,在国际中比重愈发重要,国际投资者也持续关注我国,并投机我国市场。国内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商业银行利率也稳步提升。国际投资者预期我国利率上升,便通过地下钱庄、国内汇款等方式使大量热钱资本存入我国银行。银行存款增加,便会推出各种利好政策,使更多的资金存入银行。银行便可以投资其他行业赚钱,使自有资本增多。当银行利率上升,银行存款便会增多。银行比证券市场投资利益收益比率比较稳定,所以,投资于国内证券市场的原有账户与想投股市的人可能会卖掉自有股票使资金投入银行赚取利差。国际热钱与国内资金都存入银行,投资国内证券市场与其他投资理财机构客户大量减少,使国内金融市场投资机构资金比例失衡,严重影响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三)对股市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股市不断创新高,从2005年1000点左右到2007年6124.04点,2014年2000点到2015年5178.18点,这是近年来两次大牛市数据幅度的增长点数。第一次用了不到两年时间,我国证券市场股市点数上涨近5000点左右;第二次用一年左右时间我国证券市场股市点数上涨3000点左右。这两次的大牛市,我国出台很多政策,各行各业都在加速增长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创新改革使我国经济越来越好,证券市场也在随着进步。但两次大的牛市分别用两年与一年左右的时间,出现增长5000点与3000点指数。这不单单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造成,这与国际资本也有很大的关联。我国金融全球化与世界接轨,汇率利率的变动,使国际热钱大量流入我国金融市场,国内金融改革,发展证券股票市场。热钱随之流进股市,大量的资金与国内行业改革,促进股价在短期内实现大幅度上升。出现明显的牛市特征,随之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证券股票市场,急剧拉升股点造成恶性股价上涨。当达到投机者的预期值时,国际投资者就会撤出资金,大量的国际流动资金的撤出,使股价在短期时间出现跳水,随之不可控制。大量财富被国际热钱投机者赚取,国内股民钱被套牢。国内证券市场低迷,并影响经济发展。
三、我国证券市场应对国际热钱的解决策略
提高人民币汇率利率政策。加快人民币升值稳定,并发消息告知几年内我国人民币不升值保持稳定状态。人民币的稳定使国内金融市场稳定发展,不再出现大量国际热钱流入与流出,从而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现象。汇率与利率的相对保持稳定,可以促使我国金融市场行业逐步稳定提升,符合社会发展机制与国家经济改革政策。相对稳定的国有经济,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的经济能力和社会稳定,而且还可以逐步稳定提升国家经济在全球的比值。人民币的稳定从投机看,杜绝了投机者对一国地区汇率利率期望提升的现象,并不在影响当地金融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文明投资与世界地区。从而稳定的投资促进每个地区的经济繁荣,并给自己带来良好的长线收益。
加强对国际资本的监管。为防止国际热钱大量流入我国并造成严重影响,应加强对国际短期大量资本流入的监管,并随着跟进监测,从根本上阻止大量国际资金涌入我国从而影响国内金融稳定的现象;加强对热钱的鉴别能力并判断进入我国市场的渠道能力,从而可以实时监测其资金的流向动态,并可以打击不良贸易公司;加强建立热钱大量流入与流出预警机制,并且有紧急应对方案,当出现不稳定现象时,可以马上应对,并控制其影响力。
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从沪深两交易所先后营业开始,我国证券交易市场用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快速发展至今局面。国家利好政策使国内行业快速发展,并成功上市。证券市场成为国内新兴投资金融市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与世界接轨的同时,国际投资者也在关注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是否可以成为热钱的投资地。国内证券市场建立时间短,虽在国家的政策鼓励下比较稳定发展,但还是存在漏洞。国内国外大量资金的流入,虽然可以推进证券市场的发展,但同时也会使证券市场停滞。短期流入的大量资金是把双刃剑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如果不能控制住,会给证券市场带来停滞现象的影响。我国逐步发展成世界经济大国,外来资金的流入也会越来越多。如果都投资证券市场,必定会出现不良发展现象。证券市场对外应该加强与国际合作,使资金可以在我国证券市场与世界他国金融市场流转,不仅可以更好更快的稳定发展证券市场,还可以把国际热钱分散,消除投机者的投机目的;国内加强与银行、保险机构的合作,吸收来的国际热钱与国内资金可以在三者机构之间互通,并同享信息来源,在本质上成为一条金融投资产业链,而不是单一投资机构。三者机构成立总的监管控制机构,机构时时信息,资金的来源与数目,投资分配比例计划方案。合理的分配资金量不仅可以稳定发展国内金融投资机构,还能分散国际热钱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完善国内金融市场法规与处罚制度。我国在逐步成为世界级经济大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是我国经济重中之重。各类资金流入我国金融市场,大量资金的流入不一定都是文明投资交易,其中不乏国际热钱投机者。加强国内金融市场稳定发展,控制不良资金流入投机。不仅仅控制监管就能解决问题,还应该完善市场法规与处罚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金融市场法规,时时跟进经济发展打击不良资金流入投机。完善处罚制度,并具体实施,对不良资金不良投机的机构与个人落地实施,撤销机构执证并通告列入黑名单,禁止再次进入金融市场扰乱金融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的影响与防范[J].金融证券.
[2]柴婷昱.论国际热钱对我国房地产和股票价格的影响和对策[J].商业时代.
[3]叶军,何文忠.国际热钱流动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商报.
[4]周海龙.热钱流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
农商行及农村商业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其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积极采取的多种有效措施,来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农商行逐渐成为农村金融体系当中的关键环节。然而这一特点也充分说明,我国农商行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较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农商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营销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商行营销环境分析
(一)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
首先,在不同的区域当中,较大的差异存在于农村金融市场当中,据有效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东南部、中西部等区域,在进行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差异主要体现在层次当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其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产值都是由第二和第三产业创造的,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金融需求产生于不同地理位置中的农村消费者当中。
其次,较高的风险。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日常运行中,同城镇相比,拥有更大的风险,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区在发展中需要面对不同的自然灾害,农业种植受到自然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信用风险较高。现阶段,农村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信用进行健全的记录,更没有明确对产权等进行划分,因此在金融市场当中没有可以用来抵押的财产;而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建设中,无法高效的进行融资[1]。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首先,二元性是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特点,其表现在:一方面,其他产业发展过程中速度远远高于第一产业,而第一产业所创造的效益正在逐年减少;另一方面,第一产业每年为农村经济所作出的贡献正在不断减少。
其次,资金成为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依靠。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积极进行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面对过剩的劳动力和农户家庭基础经营的特点。因此在构建农村企业的过程中,主要以中小型和微型的工商业为主。据有效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对资金的依赖性较高,这导致间接性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特点,农村金融当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存贷款金额。
再次,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逐渐贯彻和落实,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金融市场的快速进步,其中最主要的是农商行在发展中为农村金融进行的规划。主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判断,首先,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构建大量的基础设施,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导致农村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将长时间应用简介融资的手段,当地相关机构的能力不足,因此农商行的发展前景相对广阔;其次,农商行运行中,拥有一定的网络技术优势,可以在电子银行以及金融机具服务中提供便利。
二、结合农商行与农村金融市场实际的新营销组合策略
(一)多层次STP策略
在对农村金融市场特点进行掌握的背景下,农村经济水平对金融的需求影响较大,要想将农商行的功能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进行充分的发挥,其应当细分农村金融市场,积极设立一级、二级和县支行,并促使其积极对负责区域进行STP市场分析。例如,在广东等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二、三产业值。因此当地人口在发展中对金融机构用于更高的要求,希望得到的服务和商品能够更具针对性和多元性。同时要求金融机构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对现代化设备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促使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上升,例如积极购进自动存取一体机和电子银行的开办等。因此,农商行针对目标市场来讲,应当对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并在日常工作中提升效率,营销组合在农村金融市场当中的应用,应当以区域为划分基础,相关措施的制定应当由分行进行;同时,针对该区域的呵护,农商行应在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促使营销组合更加具有群体分别性。
(二)农村金融市场上产品创新的策略
现阶段,我国农商行在积极发展的过程中,业务种类的创新相对落后。新时期,在积极加强农村经济市场开发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角度构建农村金融市场上产品创新的策略:
首先,创新结算业务产品。农商行日常运行过程中,应当将自身的网点和网络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其中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结算业务。新时期,农商行应当对同的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同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客户群体不同的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发新的业务结算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对现有结算产品进行实施更新。
其次,创新信用和信贷产品。信用风险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限制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农商行在发展过程中,应在充分了解自身状况的基础上,对目标市场的需求进行掌握,投放涉农贷款和品种,并加大风险控制力度。针对信贷产品来讲,农商行可以将“农家乐”贷款等形式进行推出,并有针对性的发放贷款,鼓励农村青年的创业等。
(三)农村金融市场上产品差异化策略
首先,在设计并推出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农商行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以及顾客群体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发和设计,重视差异在层次顾客中的体现;其次,推出相关差异产品,促使自身能够同竞争对手在经营过程中形成垂直方向上的竞争,这一过程中,可以对现有产品进行质量提升以及理念创新等。积极进行网上银行升级,促使金融超市可以在网络中展开经营,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性,给予顾客更加新鲜、高质量的体验;最后,将差异化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体现。农商行新时期在经营过程中,应积极开发并推出竞争对手没有创造的金融产品。
(四)定价策略
现阶段,农商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定价策略主要以以下三点为主,即汇率、中间业务和利率等。现阶段,市场化没有在我国金融市场利率中得以体现,人民银行是制定并执行存款利率的主要机构,农商行在发展中拥有较少的操作方面,通常只能够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满足机构客户的存款要求,即同客户进行协商,促使其运用定期存款利率替代原有的或其利率,并提醒客户在存款过程中增加金额等。同时,人民银行发展中还需要制定相关的贷款利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解决浮动率在贷款基准利率中的问题可以对积极实施贷款利率定价策略。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在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农村市场的开辟力度,提升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的同时,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而这一过程中,农商行作为重要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其功能不容忽视。现阶段,其经营过程中,必须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状况进行充分的调查,才可以提升运行效率。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农商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营销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曦.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个人贷款利率定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2]曹美玲.江苏邳州农村商业银行农村理财产品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耿铁成.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吕珏.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银银平台目标市场及营销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5]钟盛.济南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6]张曼.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关键词: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创新;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23-02
金融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首先在西方国家出现的,是一门创造性的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策略来解决金融财务问题的新兴的金融学科。它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科学的研究,综合地运用各种工程技术的方法(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分解与组合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其成果金融产品既包括原生和衍生的金融商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其创新和创造性既意味着金融领域思想和思维的飞跃,也意味着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产品进行的分解与组合。金融工程的出现,标志着金融科学已走向工程化的阶段。
一、金融工程的特点
作为一门前沿学科,金融工程融合了经济学、金融学和投资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又吸收了数学、运筹学和系统科学的精华。从理论上讲,它是一门融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与工程方法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从教学方面讲,它是一门由现代金融理论支撑、以实务操作为导向的高科技金融学科。金融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金融工程具有应用型交叉学科的基本特征。金融工程集合了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而又具备自己的特征――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除了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知识为主要分析手段外,金融工程还引入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人工神经网等前沿技术,也用到了决策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
2.金融工程是一门具有量化特色的学科,重视模型化和最优化。金融工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广泛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金融实务中的各类问题。量化分析的第一步是把没有数量特征的各种实际对象转变成具有数量特征和某种相关关系的变量。在数学模型提出来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推导和论证。
3.金融工程重视创新思维。创新是金融工程的灵魂,金融工程的创造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各种工程分析手段对收益和风险特征进行量化、分解和组合,创造性地改变收益和风险结构,实现新型金融工具的引入和运用;二是通过对各类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变革实现解决方案的优化、市场范围的拓展和金融服务的创新。
二、金融工程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根据金融工程的特点和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中国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于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已有的金融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模型,并具有一定的金融产品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尤其要系统掌握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框架,熟悉公司财务、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以及银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应的基本运作技能。
2.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熟悉与金融工程学科相关的原理性知识,并有较高的数学、统计学、外语与计算机操作水平。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能力,能够对金融、经济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为了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还应该熟悉会计、税务等方面的原理性知识。
3.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开展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事资产评估、风险管理以及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实务工作。
4.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金融工程的产生和发展是与金融市场密不可分的,金融工程研究开发的每一项结果,都是为了满足金融市场的需要,而推出的一项创新的金融产品,这就要求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具有金融创新的意识和思维。
三、教学课程设计
1.强调基础的经济金融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素质。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设置必须立足于经济金融理论,这是培养合格的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基石,这些理论应包括基础的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以及一定的现代金融理论,如开设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另外,还应辅之以保险、税收、金融法等方面的知识。
2.适度开设数学类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为培养各类专门的金融工程人才,使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已经成为必需。为此我们开设了微分方程与动态经济学、概率论基础、数理统计、运筹学、应用随机过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此外还有随机分析、决策分析、经济数学模型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不仅体现数学课程本身的内容,而且充分结合金融工程的需要,强调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3.体现金融计算、数学建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备数值计算、建模技巧及数据分析能力。通过使用计算机及软件对金融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金融运行规律是当今金融信息全球化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设置了如数值计算、经济数学模型、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分析应用软件、金融实证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能够从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分析出关键因素并设计建模方案的基本素质,以及具备通过数值计算对金融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检验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的能力。
4.构建金融工程的专门化课程,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的金融工程人才。围绕金融工程我们开设了如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程学、金融工程案例和应用、金融风险的量化分析、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教学了解金融工程的核心以及运用相关金融工具和策略解决金融问题。
四、应用型为主的金融工程教育
从学科性质来看,金融工程属于应用型的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在金融工程学科建设中,必须充分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1.开设实践类和信息类课程。利用金融实验室进行金融市场、金融交易模拟实践;采用分散性现场参观与观摩的形式感受真实交易的氛围;通过互联网访问中央银行、大型商业银行网站,了解金融中介业务运作。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增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养成通过网络、媒体积极吸收市场、经济和技术信息的习惯。
2.重视实际的技术能力培养,这主要是指诸如SAS和Matlab等课程的开设。金融工程的大部分问题都需要通过软件技术加以解决,比如: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因而技术能力也反映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在国外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中,不少大学将Matlab作为必修课之一,从而保证学生能迅速的将金融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并加以解决。
3.强化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不仅如此,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对金融工程至关重要的“创造性”的思维,也是非常有用的。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金融工程应用已经积累了很多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的案例,这些案例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思想财富。案例教学是学习、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积极发展实习教学。在美国,是否提供实习机会,使许多开展金融工程教育的学校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实上,在中国,由于金融人才的缺乏,金融工程的实习教学对于学校和实业界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学校应加强同实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五、金融工程师职业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
金融工程师的称谓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伦敦金融界,区别于传统的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分析人员,金融工程师更加注重金融市场交易与金融工具的可操作性,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规模化处理方式(工程方法)应用到金融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从而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赢取利润、规避风险或完善服务。金融工程师通常受雇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中介机构以及非金融性质的公司。
因为金融工程师具有一系列专业化的、仅凭技术所无法达到的素质,并且由于金融创新的速度超过了市场产生称职金融工程师的能力,金融工程师总体上是供不应求。其就业机会显得格外光明,并且毫无疑问,其工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加强金融工程师的职业教育已成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一种趋势。
金融工程自身的特点要求一定的创新能力。首先,金融工程的基本职能是创造,就是在金融市场中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创造新的产品已实现收益和规避风险。其次,由于金融工程师要解决的问题往往超出个人的知识基础而需要进行小组工作,以处理复杂的金融、法律、税收、会计、产业、计算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作为小组核心的金融工程师,合作的精神、沟通的技巧和协调的能力是必备要素之一。
总之,在金融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从发展的趋势来看,金融工程将不仅仅作为一门技术性的学科,而是将逐渐成为一种创新和开放的思想方法,日益渗透到金融、经济乃至社会生活中。
参考文献:
[1]金融工程[M].宋逢明,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在能够保持自身有着较为满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相当一部分群众开始考虑投资的问题。但是没有投资基础知识的群众往往不敢轻易出手,而银行金融产品的研发却又存在着较多弊端。这样一来,便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群众手中有钱不知道花在哪,银行有推出的金融产品却又无人问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进行细致的讨论。
一、我国目前的金融产品的市场环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接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的金融交易市场也随之不断兴起。与此同时,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随之高速发展,客户集体开始寻求更为方便、成本更低、更有吸引力以及价值更高的金融产品。市场及客户同时发生变化,自然也就要求金融产品做出与之相呼应的变化。所以,本质上来说,金融市场在带给国内银行潜在的巨大的业务量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金融市场的改变有较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客户需求发生了变化,客户无论是从办事效率方面还是稳健度方面来说,都对银行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二者之间需求的改变,使得客户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首先,客户对更多非传统金融产品的需求会在不同的时期增加;其次,客户往往不再是以前对相关金融市场知之甚少的态度,而是想要在金融市场中寻求主动出击,达到自己决定自己的资金大概走向的目的,所以针对金融咨询类服务需求量也将增加;最后,在这个信息化极为丰富的时代,客户对各家银行的金融产品更新往往在家就能知晓,在客户不用再浪费时间货比三家却能知道准确信息的情况下,金融产品的快速更换也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二、金融产品研发中存在的弊端
(一)产品单一,缺少创新能力
如之前所说,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迎来了几乎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客户各种各样金融需求的巨大挑战。目前,在我国一些商业银行中,由于没有对应的金融市场分析部门,以及缺乏风险与利益对称的激励制度,导致员工对金融产品开发失去积极性;且金融产品的研发任务往往交给各个不同部门运作,这不但每个部门设计的产品单一,对于业务交叉部?T来说,还极容易设计出换汤不换药的同类产品,导致资源浪费、创新能力差。甚至一部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资源依旧较为贫乏,其主要业务内容还是停留在存款、小额贷款以及票据贴现的业务上,但是这种业务内容已经明显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客户的内心需求[1]。
(二)客户调研不充分,缺乏客户定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主要源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同行业其他银行推出了类似的金融产品;二是对于重要客户的需要给予满足;三是内部管理要求发生改变。由于基于这三方面推出的新产品都存在推出前没有对市场进行足够的调研的问题,导致对金融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后的客户认可度以及发展潜力都无法进行准确的预计,从而无法明确对推出的金融产品做出准确的客户定位;与此同时,大多数银行缺少对客户的信息采集,导致客户信息展示过少,从而使得银行方面无法做出准确的数据分析,不了解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也就失去了对应的市场。
(三)产品研发过程缺少对成本以及收益的准确分析
金融产品研发的根本目的是为银行带来效益。而在如今我国的商业银行中,一个金融产品的推出能否为银行带来效益、能带来多大效益,往往都没有准确的市场数据分析。在这类商业银行的日常运作中,还没有将管理会计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导致对金融产品量本利的模型分析较为粗糙,甚至根本不能作为精确分析的依据。
而这类商业银行中,现在使用的金融财务的管理方法其实是一种“费用控制”方法,这种方法往往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缺少对成本的理性分析,从而导致无法准确的收集金融产品的成本信息。
还有,目前国内很多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的定价采取的是产品关联定价模式,也就是俗话说的打包定价模式,这种模式造成盈利的同时,银行却忽略产品间内部转移价格的存在,因此,具体的产品盈亏以及产品毛利等众多关键数据都无法得到准确数据。
(四)产品管理能力差
国内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研发的各个环节大多都缺少有效的管理措施,开发、验收、推广等各个环节常常各自为政。而且,银行对金融产品的工作态度往往是重开发,轻管理。在产品进入市场后不能及时做出市场追踪等后续管理,从而大大的降低了产品的功能以及产品的生命周期。
三、金融产品研发中存在弊端的改进措施
(一)面向市场,创新产品研发思路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增长,银行方面必须在保证新金融产品的定价以及服务符合效率以及安全标准的同时,加快对创新性金融产品的研发脚步。与此同时,由于客户对金融市场的逐渐了解,所以银行方面也要尽量满足客户的扩展需要以及要求。然而要做到这些,则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完全符合市场需要的且是全行统一的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在日常的工作中应主要负责:
1.研究国内外的金融市场的实时发展,为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打下坚实基础;
2.组织对客户信息的调研,利用信息化系统将客户的信息整理、归类,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以及产品信息管理系统;
3.在对市场信息以及行内客户信息作为分析依据的基础上,开发对应的产品设计,并及时组织验收;
4.对产品投放到市场后做出后续管理,并及时回收数据。
(二)加强对市场以及客户的研究
对市场以及客户的研究方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利用客户信息及信息化技术将客户进行分类,将行内的重点企业、金融同业客户、以及优质的个人客户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这部分客户的金融需求,并给以差别化服务,针对这类客户进行金融产品的开发,提高金融产品的优质市场竞争力;
2.金融产品的研发工作要以市场以及客户对其的需求来决定。在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时,应分析该产品的具体发展前景,方便明确的做出对该产品的市场定位。各相关业务部门应该以此为基础,根据自身的发展提出业务需求申请,在经过讨论明确了解市场需要之后,客观的评估产品的可行性;
3.建立方便、高效的客户管理系统,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现代,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能与客户及时沟通的平台显得极为重要。这样不仅能够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更能清晰、明确的将客户进行定位,方便进行后续的差别化服务。例如可以利用现代社会较为流行的平台“微信平台”来对客户进行管理,微信平台的好处是不仅可以每天通过发送文章与客户保持联系,更能在客户想要进行反向联系时,只需要进行后台留言这种方便快捷的操作,处于银行这边的小编就能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增加与客户的亲密度;
4.充分利用互?网技术
以当今大数据时代为背景的前提下,银行在研发推出新的金融产品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互联网的运用,不仅仅是上一条中说的增加与客户的联系,而是要从服务,销售,业务办理等多个方面都充分利用起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以达到方便客户的目的[2]。
5.落实产品经理制
从国外的银行金融产品销售的经验来看,产品经理制度可以将金融产品与市场以及客户的距离迅速拉近,对于金融产品销售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产品经理主要负责区域内的市场调查,并将调查数据及时反映到产品中心。同时产品经理需要对前台经理提供一对多模式的技术支持,而前台经理则可以向多个产品经理咨询产品的具体细节,这样,才能使客户经理在提供多元化销售的同时更具有专业化的优势,使销售达到较好的效果[3]。
[关键词]国际板 B股 CDR 募集资金投向 估值体系
国际板是指境外企业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而这部分企业将被划分到一个专门的板块。
2009年3月,央行在《二八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国际板的构想,“在股票市场,进一步研究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以及推进国际板建设的相关问题,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这是监管层首次提出“国际板”的构想。此后,国际板成为A股市场各方热议的焦点。
2010年1月14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完善市场体系和功能是2010年工作的重点,其中包括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上市的制度安排。可见,国际板已经提上了证监会的日程。在这种预期下,国际板的推出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推出之前,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挂牌形式
在央行提出建设国际板的构想之后,“借助B股推出国际板”曾一度成为市场的预期。这样的预期不无道理,目前B股市场极度缺乏流动性,多个主要市场功能已经丧失。随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解决历史遗留的B股问题越来越成为市场的呼声。在2009年11月间,B股指数大幅上涨了19.33%正是充分反映了市场的这种预期。
但是,这种预期的可行性仍然存在诸多争议。B股市场是直接用美元结算的股票市场,而在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采用B股建设国际板,境外公司上市所募集资金的投向就成了问题,如果无法顺畅地投资于国内,那么,这种意义上的国际板将有可能从国内“抽血”。
按照这样的逻辑,境外公司在国际板上市,可选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IPO和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China Depository Receipt)。
与IPO相比,CDR的发行方式较为复杂,其基本程序为:境外公司增发新股或股东出让存量股票,由境外券商将上述股票交付托管银行,其后,预托银行在A股市场发行相应的CDR并交付内地券商,内地券商再将CDR发售给内地投资者,并将融资款项通过预托银行和托管银行交付境外券商,境外券商再将募集资金交付给境外公司。
基于以上理由,境外公司在A股市场直接IPO将是目前为止的最佳选择。
二、上市公司选择标准和募集资金投向
在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如果选择直接IPO的方式推出国际板,上市公司选择标准和募集资金投向也将受制于目前的外汇体制。
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3月由央行的《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值得借鉴。
该《办法》的相关规定,实际上对拟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国际开发机构做出了两个方面限制,一是国际开发机构应该拥有中国境内业务并达到一定规模,二是所募集资金项目仍需投资于中国境内。这一方面规避了境外公司在中国境内融资可能造成的“抽血”,另一方面,也规避了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完全放开的政策障碍。
据《金融投资报》报道,2009年11月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啸东在第八届中国金融市场年会上透露,国际板上市公司应有中国业务。这实际上透露了目前阶段监管层推出国际板的基本思路,即与国际开发机构申请发行人民币债券基本相同,拟在国际板上市的境外公司需有中国境内业务并达到一定规模,而在目前的外汇体制下,募集资金投向也将是中国境内,这将与设立之初的B股的“招商引资”作用起到异曲同工的效果,而且不会造成对中国境内资金的“抽血”,同时,境外企业在在境内开展业务也将有效地规避外汇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这将使国际板的推出获得更广泛的支持,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国际板使境内投资者产生境外公司境内“圈钱“的印象。
三、估值体系
A股市场与境外市场有着不同的估值体系,在牛市,境外成熟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可达25倍左右,而A股平均市盈率在牛市却可能高达70-80倍;同样,在熊市谷底,境外成熟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可低至5倍左右,而A股的平均市盈率却很难低于15倍。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众说纷纭,包括新兴市场的成长性、A股容量过小和投资者的成熟程度等诸多解释。不过,境外公司在国际板上市之后,到底是遵从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还是境外的估值体系,在国际板正式推出之前,还不得而知。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必须做好应对A股定价权旁落的风险。同时,现今A股市场虽然与境外市场的联动性日益加强,但仍不完全同步。在引进境外公司上市国际板之后,有可能加大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联动性。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潜在的风险是:境外金融风险向境内传导的速度将加快,力度将加大,这增加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安全系数,同时,也对国家的金融监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不可否认的是,在IPO过程中,我国现行的询价机制在实践运用中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待完善,而IPO的定价机制(如发行市盈率过高等)也为众多人士所诟病,因此,在推出国际板之前,改革目前的发行体制和定价机制应该首先提上日程,至于改革的具体措施,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二八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小组,2009年3月.
[2]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0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月14日.
[论文摘要]回顾中央银行透明性的各种度量标准,对提高透明性在央行实施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进行总结;阐述我国央行透明性发展的概况。
货币政策向透明化方向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民主社会建设的深入,“公开是民主社会中央银行的责任”,特别是公众的参与意识不断的加强。增加透明度有助于央行建立声誉,并为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货币政策要发生良好的效果必须有顺畅的传导机制,而这种机制的载体就是公众的微观行为决策,这种良好的形象对于建立一种互信互利的信用关系大有裨益。同时,央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公众形成稳定、一致的预期,来引导市场走向,使得货币政策更加有效。
一、透明性的度量
关于透明度的探讨肇始于Cukierman和Meltzer,但至今仍难形成一致的意见。这是因为透明度难以量化,不易描述建模,同时其涉猎面广泛,其范畴不易统一。但经过数年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将问题指向了是否对公众明确宣布政策目标,是否披露决策过程及相关信息的数量和准确程度。
Winkler认为,央行披露较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公众能较好理解其意图;他认为透明度应包括公开、清晰、诚实和共同理解,而不仅是宣布政策目标以及操作细节。IMF在《货币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指出透明度是一种环境,即在易懂、容易获取和及时的基础上,让公众了解有关政策目标及法律、制度和经济框架,政策制定及其原理,与货币和金融政策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以及机构的职责,Kuttner和Posen认为宣布明确的货币政策目标值,通胀报告以解释货币政策变化造成的预期影响,预测通胀并解释这些变化的原因,对过去的政策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等内容为体现透明度的要求。此后学者便从整个货币政策决策、实施、生效过程来考虑透明性,Geraats将其划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政治透明、经济透明、过程透明、政策透明和操作透明。同时Hahn也提出与以上内容类似的透明度含义,包括:目标透明、操作透明和认知透明三个部分。而另外一个方向则是将透明度模型化,Faust和Svensson用公众观察到央行控制误差信息的程度以及外界对央行意图的推断来描述透明度,并将其用参数化。
二、提高透明性的影响
中央银行透明度的提高主要对以下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一是对央行的声誉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二是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产生影响。
(一)对央行的声誉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过去,中央银行基于减轻自己的责任,提高自己的威望,或借保持神秘行事的习惯以此进行寻租;同时,透明度的增加会降低央行灵活操纵政策,即相机决策的能力,这些都导致其不愿增加透明度。
随着公众对民主原则和有关信息只有要求的提高,央行逐步发现,增加透明度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声誉;同时,政府也发现,透明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抑制央行在政策操作上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时间不一致性假说指出一旦私人部门的决策包含的通货膨胀预期被锁定,政策制定者便具有制造高于预期水平的通货膨胀激励,也就是企图利用“意外通货膨胀”来暂时增加产出,但是,市场一旦预期到这种行为,就相应调整工资、物价等名义合约,结果不仅产出或就业状况得不到改善,通货膨胀反而被拔高。透明度的提高使央行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任何背离承诺的行为都会受到质疑,政府也不能为实现其他经济目标来随意向中央银行施压,迫使央行改变原定的政策目标。因此,透明度的提高能使央行有效地摆脱来自政府方面的压力,同时也要求央行必须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执行更有利于公众的货币政策。
(二)对宏观经济发展和特点的影响
透明度提高将会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公众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公众能够减少个人行为决策的噪音,提高准确度,最终增加个人福利。
(1)增加透明度可以减少抑制通胀的成本。抑制通胀能够不影响产出条件是事先向公众宣布且政策可信,若反之则抑制通胀就要付出代价。其主要从成本推进造成的通胀来分析,当信息透明且央行有良好声誉,人们对通胀的预期就会下降,并以央行宣布的通胀目标值为调整工资水平的基准。这样工资就会随着通胀预期的下降而下降,实际工资基本保持不变,就业和产出也不会受到影响,反之反是。
(2)增加透明度可以有效引导预期,降低通胀水平,并有助于经济稳定。在信息透明条件下,不确定性降低,公众将会以锚定的通胀目标值作为自己的预期,而使得通胀预期维持在一个稳定的低水平,进一步使未来通胀的压力减小,从而稳定经济的发展。Mishkin和Posen对加拿大、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家采用了通胀目标制后的通胀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增加透明度可以使平均通胀率下降、通胀率变动幅度缩小。Levin的研究同样表明,通胀目标制国家通过宣布通胀目标并加强与公众的交流,能提高本国央行的信誉,缩小产出的波动幅度。
(3)增加透明度可以减少金融市场的波动,并可以帮助市场更好地反映货币政策信息。弗里德曼认为信息革命的到来极大降低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使公众的预期能更迅速、更准确地对包括由货币政策导致的波动在内的经济波动做出反应,那么公众和金融市场对通胀变化比以往更敏感,也善于应变。Rafferty和Tomljanovich对美联储增加透明度与反映金融市场效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检验,证明了增加透明度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论断。Blinder认为政策透明可以使投资者更准确预测金融资产的未来价值,减少由信息冲击造成的波动,并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投机行为。
三、我国央行透明性发展
我国央行运作的透明性在逐步的提高,我们可以回顾其发展的历程:1994年开始公布货币供应量。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正式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证。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各层次货币供应量、通胀水平、GDP水平。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2001年起,央行开始通过网站和纸质媒介,按季度向公众《货币政策分析报告》,内容包括货币信贷概况、货币政策操作,金融市场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以及预测与展望。2004年公布《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时间表》。徐亚平在Eijffinger和Geraats的标准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其指标进行了修订,检验了我国透明性提高对于宏观调控成功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小安(2002),《货币政策规则》,商务印书馆。
[2]徐亚平,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政策透明制度的兴起,经济研究 2006(8),24-34.
[3]程均丽,刘枭,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可信性与透明度,财经科学 2005(6),26-32.
A股行情创下最大单周跌幅后,市场舆论炸开了锅。无论是各类专业咨询机构、市场分析人士,还是新股民、老江湖,都在试图为股市暴跌找出原因。
但是,现在再怎么追踪分析,都已是“事后诸葛亮”了。因为,投资者永远面对的是未来,是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他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市场未来将会发生什么。
有报道指出,市场出现了“牛市拐点论”,认为股市的暴跌意味着市场正在完成从小盘股向大蓝筹权重股的风格转换。也有人认为,这次暴跌正是投资者购入的黄金时机,因为当前股市基本面并没有多少变化,这次行情调整后会重新进入上行通道。
上述各种分析,无论是“牛市拐点论”还是绝对乐观派,基本上都是站在传统思维或一般的理论模式角度来观察的。而以笔者之见,这些理论、数据、模型等传统智慧,是无法分析这一轮沪深A股暴涨暴跌原因的。既然股市上涨时传统思维和理论模式已经无法找到合适的理由,那么暴跌时,再用这种传统思维来分析,同样也是不合适或没有解释力的。
毫无疑问,股市的繁荣既可降低整个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便利企业融资,也能产生巨大财富效应、增加居民消费。在中国经济基本面和一系列宏观政策的推动下,沪深股市形成了单边上涨预期,从而使得A股在一年内出现了少见的持续单边上涨行情。这让股市投资者产生了一种股票投资可无风险套利的幻想,只要购买了股票就能赚钱,甚至于赚大钱,这就有了投资者及资金竞相涌入股市的壮观景象。
无论居民存款由银行“搬家”,还是银行信贷入市;无论“两融”,还是场外资金配置,各种资金都涌入股市,遂使指数在短期内推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在这一年里两市行情只出现少许调整,而这些调整又都成了投资者进场的极佳机会,因为股市每次调整之后,指数总会上涨更快或更疯狂。既然A股快速上涨行情已持续了近一年,那么出现大幅调整也就是必然了。
现在的问题是,急跌之后,沪深A股是不是还会如前几次那样重新踏入上涨之路?未来沪深股市走势究竟会如何?
从政策取向来看,大趋势基本上没有改变,即仍然希望通过股市的繁荣来改变中国金融市场结构、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来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可利用的融资工具,以此提振过去十多年来已日渐“房地产化”的实体经济。但是显然政策趋势是让“疯牛”变“慢牛”,不让疯狂的行情中断A股发展战略目标的意图很明确。可以说,这是暴跌行情并不意味着A股市场就会发生趋势改变的依据所在。
但问题在于,归根结底股市的走向是由预期来决定的,而股市预期又是由市场上所有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决定的。很显然,投资人的心理因素是无法用政策来左右的。还应该注意到,尽管当前市场的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没有改变,但是市场上的资金流向哪里却是不确定的。是流入股市还是流入实体经济?那就得看持有资金者对市场的判断。
当然,中国A股无风险套利幻想的破灭也给投资者上了一堂最好的投资风险教育课。让投资者明白,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没有只涨不跌股市,也不存在只涨不跌房市,有涨就有跌,只不过投资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而已。如果投资者观念在这方面有所改变,这将是国内投资者成熟、股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
本次地震引人注目,不仅因烈度之强创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之最,更因其不同以往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海啸尤其是核泄漏发生,在全球市场造成恐慌:3月15日8时49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跌272点至11654点,跌幅2.28%。
亚洲股市纷纷跳水。至3月15日,日经指数下跌14%,台湾股市跌5.1%,韩国股市跌4.4%,印尼、泰国股市均跌2.1%;大宗商品价格受到打压。
面对市场巨大压力,恒生指数15日开盘后跌幅超过千点,A股市场一度下跌3%左右,只是后市有投资者看好日本央行救市政策,跌幅才略为放缓。
3月14日上午,日本央行宣布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金融市场注入金额15万亿日元(约合1.22万亿元人民币)的紧急资金,并将在16日至17日公开收购规模为3万亿日元(约合2430亿元人民币)的日本国债,缓解震灾造成的金融市场资金不足和流动性短缺。
“这更多是一种预措施,首先给民众和金融市场提供一个宽松货币环境的信号,同时也为后续的重建资金的筹集奠定下良好基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解读。
由于地震的巨大破坏性和复杂性,全球经济学家和日本政府很难在短期内就日本经济受到的影响作出具体评估,短期重创的恢复时间可能比预期的更长。
日本第一大券商野村证券在回复《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邮件中预计,此次地震的短期经济影响将大于1995年的阪神地震,与此同时,“由政府资助的灾后重建带来需求迅速回升的V型复苏也不大可能出现”。
难现V型复苏
对于此次日本之震的经济损害,有市场分析人士给出了“使日本全国GDP降低1%”的量化判断。
野村证券日本首席经济学家木内登英3月15日预计,如果在4月末前持续轮流限电,关东地区电力行业附加值将减少900亿日元,考虑到对其他行业的连锁效应,对名义GDP负面影响约为0.29%。
“根据受灾四个县的固定资产的损失、房屋设备的损失等方面粗略估计,日本GDP降低1%的损害差不多,可能还略高一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赵锡军则认为,现阶段对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估计都没有结束,特别是一些间接影响或者说不确定性,很难估算。
这些间接影响包括:核泄漏的问题会延续多长时间?由此导致的电能的供应何时恢复正常?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农业生产恢复需要多长时间?
地震主要影响地区在日本东北部。东北部虽然不是日本主要的工业区,但集中了汽车、核电、半导体、IT等产业,同时也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
与以往的震灾不同的是,此次因地震带来的核事故使得问题复杂化。陷于危机的核电厂已经达到4座,其中一家距东京北部只有75英里。最严重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已经发生核泄漏和爆炸。
核事故首先将冲击日本的电力供应。地震发生时,日本的核电站关闭,几乎损失了全国1/3的发电能力。法兴银行日本首席经济学家大久保卓治在报告中说,福岛两座核电站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若发电量大幅降低,将严重拖累日本生产能力。并且可以预期,电荒还将阻碍日后的重建。
麦格理集团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杰拉姆分析说,1995年在阪神地震中受灾的神户的GDP只占到日本全国的4%,而此次受灾的东北地区的GDP约占日本全国的8%。鉴于核事故带来的不确定及发电厂、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的破坏,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地震短期内将重创日本经济,超过1995年阪神地震的损伤。
“假设50%的地区由于受海啸和核电站破坏的影响,农田同时大面积受灾,半导体、企业等企业停产,短期内对日本区域经济影响不轻。”中金公司最新宏观研究报告说。
与此同时,震后重建可能被滞后。核泄漏事故使得救援人员很难在近期内进入灾区,而核电占日本电力供应的30%,能源问题无疑影响重建进程。
野村证券日本研究团队判断,地震对于日本GDP最坏的影响,将出现在今年6月。他们还指出,根据阪神地震的经验,日本经济因地震而全面衰退的观点过于悲观,但重建工作导致的V型复苏也不大可能。也就是说,日本经济可能需要比预想更久的时间来走出因地震造成的低迷状况。野村证券称,走出低迷的具体时间可能在今年10~12月。
杰拉姆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脆弱的经济周期很难承受严重的损害,并且公共财政的额外压力,将使得日本国债收益率承担上行压力。
巨资紧急注入的信号
为缓解地震导致的金融市场资金不足和流动性短缺,如此前大多数经济分析师的预计,日本央行将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日本央行14日决定,将向金融市场注入共计18万亿日元(约合1.46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也是自去年欧元区债务危机以来,日本央行首次向短期金融市场提供紧急融资。与此同时,日本央行还宣布基准利率维持在0~0.10%不变。
赵锡军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分析认为,此次地震对于资金的需求还没有完全提上日程,现在的注资行为更多是一种预措施,首先从心理角度向市场提供一个信号:政府会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来应对地震影响;同时也是为后续资金筹集提供良好基础。
不过,在现有国际金融环境下,资金的流动越来越超越国界限制,日本央行注入的资本是否能朝着预期的方向流动,是未知数。“要看日本政府对于注资流动的管理措施,否则和美国数量宽松政策一样,对全球流动性带来影响。”
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会议还决定,将风险资产购买计划金额提高5万亿日元(约合4000亿元人民币)至40万亿日元(约合3.24万亿元人民币),防止商业信心的恶化和金融市场风险回避情绪的上升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有分析师认为,若经济信心和股价恶化程度超过预期,央行还可能采取额外的宽松政策。
安邦咨询分析认为,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导致日元的持续贬值。
与宽松货币政策并行实施的将是刺激措施。历史经验表明,爆发过较大地震的经济体,其工业生产在当月显著下滑,但灾害在中期会产生积极作用,因为灾后重建带来的需求复苏将支撑经济增长。经济学家大久保卓治称,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和耐用消费品重购需求的积极影响将使日本GDP恢复增长。
然而,中长期的经济恢复程度取决于政策的正确应对和力度到位,包括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配合。上述中金报告指出,1995年阪神地震后9个月内,日本央行将利率降低到0.6%,运用货币政策产生了刺激作用。而目前,日本实行零利率政策,基准利率维持在0~0.10%不变,运用货币刺激的空间很小。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也有限。目前日本财政赤字占GDP比重达10%,而1995年阪神地震时为4.6%;日本政府债务目前达GDP的200%,而1995年这一数字为60.3%。
日本政府的高负债水平,增加了人们对灾后重建的成本和担忧。“尽管可以主要依靠私人投资,但例如道路等基础设施,还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支出压力巨大。”赵锡军说。
上个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已降低了日本债的评级,提出预警;地震发生后的3月14日,穆迪称在等待灾情的全面评估,认为影响要比地震发生时的最初预期更为严重。
由此,重建可能大量依靠外部融资。不过,赵锡军表示,要看日本政府政策安排是否到位。如果刺激措施到位,能发挥资金有效作用,恢复生产的效率较高,将会刺激经济增长,减轻债务压力。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改进型IS-LM模型;市场失灵;风险预警
作者简介:刘兵权(1981~),男,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4-0151-04 收稿日期:2008-05-25
一、问题的提出
衍生品市场,尤其是金融衍生品诞生30多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金融衍生品市场在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宏观经济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事故,很多原本拥有雄厚资本的机构因为衍生工具的不当使用而接连导致巨大损失、甚至破产。由金融衍生工具直接或间接引发的经济金融风暴也在全球多次出现。
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柄双刃剑:利用好,微观上可以给公司达到规避风险、套利保值的目的,宏观上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利用不好,则反而加剧风险,带来破产威胁,甚至引发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所以,有必要深入认识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高风险性,加以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控制。
二、改进型IS-LM模型分析范式解释力不够
(一)改进型IS-LM模型的引入
在IS-LM模型里加入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考虑,要考察金融衍生品交易对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首先,金融衍生品对产品市场的影响,可以通过对投资的影响来实现。由于各种套期保值方式的运用,产品生产者的生产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势必趋于减弱。这样可以设d(D)是加入衍生品交易的投资函数i=i(r)的系数,根据i=e-dr,得出新的投资函数i=e-dr。这样可得出新的IS曲线如下
(二)改进型IS-LM模型在衍生品市场分析中的局限
诚然,加入衍生品市场分析的改进型IS-LM模型为我们提供了分析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条件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框架,然而这种分析也只是一种思路性的。尽管IS-LM模型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说明理论和政策效果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仅用改进型IS-LM模型研究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对宏观经济政策影的响,就会显得粗陋和不足。
在金融创新和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情况下,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等重大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改进型IS-LM模型是对现实经济关系的高度抽象,虽然阐明了宏观经济均衡变化和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关系,但很难有效地解决有关问题,更不能以此作为宏观决策的依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不一定通过利率一投资关系实现。金融衍生品交易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如石油、粮食等)的贸易情况同样具有重要影响。这些基础产品价格变化对于整个价格水平变化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其相应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是通过价格水平变化实现的。其次,金融创新和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进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异常复杂的,而且这种影响究竟如何,还与各国的金融系统特征和市场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有密切关系。
三、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市场失灵剖析
从上文已知,改进型IS-LM模型还不足以深入认识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只是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的一种理论抽象,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形态。也会出现一般市场中经常出现的市场失灵现象,表现为金融市场上可能存在不完全竞争、负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和公共物品等,这给深入认识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可能存在不完全竞争
就金融衍生品市场来说,由于交易的高杠杆性和产品的虚拟性,更容易产生投机者共谋垄断或操纵市场的行为。如1936年CBOT玉米期货交易的卡吉尔风波、1979年~1980年NYMEX的韩特兄弟白银市场操纵案、1989年CBOT的费卢之黄豆案和1995年滨中泰男操纵铜市案等等,这些事件都发生在美国、英国和新加坡这些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它们尚且难以避免垄断或操纵市场行为的发生,对于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完善、运作经验不足的新兴金融衍生品市场,垄断导致市场失灵的事件将更加难以避免。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从1992年底起步,在经过几年短暂的国债期货试点后,由于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和动荡不定,被迫于1995年5月暂停交易。其中直接的原因就是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交易大户蓄意违规操纵市场,引发了震惊的国债期货“327”事件。
除了共谋所造成的垄断行为以外,金融衍生品的差异性也可能导致一种类似资产专用性的交易“锁定”关系。在场外交易中,有一半左右的衍生品都是金融机构根据客户的需要定做的,这样就容易形成一种双边垄断关系,使得双方随后很难根据相对价格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决策,那么价格机制对市场的调节作用自然就被削弱了。
金融业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即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边际报酬越高。金融机构的规模越大:分支机构分布越广,就越有可能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衍生品,因而就能吸引更多的客户。一旦它占领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就出现了垄断的倾向。更重要的是,金融业的垄断增加了其与中央银行讨价还价的能力,使央行的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地实施。而垄断所形成地超大银行在“大银行不能倒闭”的惯性思维下增加了其冒险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了金融风险。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负外部效应比一般市场更为严重
外部性对市场机制有效性的影响在于它导致了经济主体行为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差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要充分发挥其效用就必须要求个人正视其决策的社会代价,从而在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下达成一致的社会选择。外部性的存在破坏了这一潜在假定,使存在负外部效应的行为过多,而存在正外部效应的行为却因为私人收益太少而无人去做。
负外部效应表现为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而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负外部效应主要有:一是金融机构与一般的企业不同,特别是银行业,高负债经营是基本特点。一般企业倒闭时,受损失的只是少数的企业主。如果金融机构倒闭,由于金融机构所有者的自有资本只占整个资产的很小比例,受损失
的是广大的客户。二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出现的问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金融系统的崩溃。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负外部效应有自我放大的功能。
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外部性突出表现在它对基础产品市场的冲击上。由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高技术性和分散风险的需要,巨型金融机构占据了金融衍生品总交易额的绝大部分,信用风险较之基础产品市场更加集中。根据美国1993年“联邦储备报告”,全美90%的衍生品业务集中在摩根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和花旗银行等6家商业银行手中。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高杠杆交易带来的高风险,一旦一家银行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发生巨额亏损,将很快会影响其基础产品市场的履约能力。鉴于它们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到时不仅衍生品市场将流通不畅,整个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都将受到严重损害。由于投机者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冲击而导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当然,金融衍生品市场若得到健康发展的话,也会起到显示未来价格信息、平抑基础产品市场波动的正外部效应。
(三)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低效率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在对与交易有关的信息的了解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代表现代经济学最新发展的信息经济学认为,现实的世界不仅是信息不完全的世界,而且是信息分布不对称的世界。在市场信息不完全和(或)不对称的条件下,博弈或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量是不相同的,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地调节经济运行和资源地配置是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是一种以契约为基础的交易,这种交易是以信用制度的发展为前提的。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这种契约关系中普遍存在这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在衍生品交易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公司内部,所有者(股东)和经理层(交易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易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经纪机构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衍生交易监管者和交易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怎样引起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和金融风险的呢?一般情况下,知情较多的当事人可能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交易的低效率,并具体表现为交易量的减少。
由于信息不完全所导致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失灵可归结为两个信息不对称模型:一是双方在交易前存在的信息优劣之分所产生的隐藏信息问题,这会导致逆向选择的发生;二是金融衍生品交易后由于对对方行为监督的困难而产生的隐藏行为问题。这会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隐藏信息的存在使交易的双方无法识别交易的真实条件,从而在错误的预期下做出利益非最大化的选择。隐藏行为内生于交易双方事后的行为。它的存在可能改变事前确定的交易条件,从而使原来的利益最大化选择失效。
对于事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隐藏信息问题,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着交易双方对信息掌握的不同、分析能力和技术水平不同,经济机构和交易者之间对对方的类型不清楚等。一般来说。机构交易者拥有在基础产品市场上活动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现代化的分析技术,在信息占有方面比个人投资者或散户有优势,因此具有隐藏自己占有的正确信息,诱骗投资者以牟取暴利的动机与能力。而在交易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与具体交易的部门之间、交易者与经纪机构之间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巴林银行事件中,银行的管理层对尼克・里森越权进行的日经指数交易一无所知。而同在1995年被发现的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长期非法买卖美国国债导致1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案中,大和银行总部对具体操作此事的交易主管井口俊英长达12年的违规行为同样毫不知情。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企业为增加具体交易部门的激励而简单地进行分权会大大增加道德风险的危害。
(四)公共产品
经济学家们认为,公共产品的存在是干扰自由竞争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大量免费搭车的存在,市场机制下公共产品的供给将严重不足,这时就需要拥有强制收费和合法界定产权功能的政府出来承担公共产品的供给,并通过集体选择(而不是个体的单独决策)确定所提供的产量。
如果忽略获取金融衍生品市场形成的价格信息的成本,对间接利用衍生品市场的社会公众来讲,价格信息就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这使得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保证价格信息的合理性难以实现,因此必须要有某种监管措施来克服这一问题。在金融衍生品监管中,行业自律被认为在整个监管体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本身就是一种公共产品,它对市场的正确监督会给整个行业的所有成员带来效益,但对于各个成员对行业监管的真实需求,却又是难以测度的。这样就可能使得建立的自律机制由于可能存在的免费搭车等行为而无法形成实际行动,最后形同虚设,并不能产生真正的约束力。如1991年成立的英国证券与期货管理局(SFA)本来是最大的行业自律性组织之一,它拥有1330个会员,管理着4.5万个金融机构。SFA推行的信誉等级等做法,不仅充分利用了自律监管资源,而且提高了市场透明度,但布莱尔政府后来将SFA并入英国证券投资委员会(SIB)中,恐怕与巴林银行事件中SFA的监管不力表现有关。现在,作为公共产品的自律性组织如何发挥作用,已经成为金融衍生品市场日益关注的问题。
除了以上根据微观经济学所列举的市场失灵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存在一些由于政府、文化习俗等非正式制度所造成的“非市场失灵”。这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因法规不明确或交易不受法律保障所造成的法律风险。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速度太快,市场建设的其他方面还没有跟上来,尤其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很多国家要么因为政府对金融衍生品市场持保留意见而不愿给予衍生品合约应有的保护,要么因为经验不足而对这种新型金融工具不知所措。例如在交易一方申请破产保护时,其交易对手所持有的衍生品合约如何处置,其索偿权在一系列债权人、股权所有人中排在什么位置等,公司法就没有明确的裁定。20世纪80年代末期,英国两个自治镇由于从事利率互换协议而出现潜在的巨额亏损,结果两镇的议员通过议院的活动而使这些金融衍生品合约被宣布无效,导致交易对手蒙受了1.2亿英镑的损失。政府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否定态度无疑会扭曲交易者的决策行为,使市场很难顺利运行。
四、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失灵的数字化治理
各种交易治理机制都有其特定的实施者及其实施行动的环境。数字化治理着重强调治理市场失灵(特别是信息不完全),依据标准化和程序化的机制实行,通过在交易初期(事前)筛选数据,中期分析数据以及后期得出交易的可实施方案达到规避金融交易风险和避免市场失灵的目的。数字化治理的实施者是由交易伙伴设计的计算机程序,它在对应机制下约束交易者行动决策的均衡策略组合是只根据程序化的条
件实施的方式交货。为了使该种特定的市场交易治理机制能够在合理的社会成本下有效运行,或者为了达到其本质目的――使该种特定机制作为博弈稳定结果出现并被制度化,交易博弈的域必须在一些方面满足某些性质,在数字化治理中,交易必须满足通过网络可提供的数字化内容和服务进行交易。通过在交易之前(事前)由交易对方(第二方)设计的计算机程序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数据的录入,进而进行分析,输出可供行使的方案,从而达到预防交易风险和避免市场失灵的目的。
(一)引入电子商务,克服信息的不完全
电子商务的发展克服了信息的不完全,它能够在第一时间向全球范围内的交易者发送信息,所以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范围跨越了国界,而这又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电子商务的定形阶段,有必要鼓励私人域的各种试验,最终以进化的方式选择通用规则。事实上,电子商务域已经涌现了各式各样的私人和准政府的第三方机制。如信息中介服务的出现,网上拍卖和发行信用证书给网上合格交易者的认证机构。由于潜在的匿名交易者在网上交流信息的速度非常之快,第三方或交易商违约的消息可以迅速传播。这种可能性使得第三方私人裁决机制可以推广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很多事件表明在金融衍生品交易域的交易者受到无数匿名同行的监督,一旦有不当行为,其声誉将可能立即遭到损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背景导向型信息分享所赖以建立的比较优势和那些网络集成型信息分享相比已经大大削弱了。而且,当组织所接受的信息在数量上趋于巨大,在内容上趋于多样化的时候,以组织参与人之间对知识的解释性协同为基础的组织协调变得在信息上越来越缺乏效率。如果数字信息具有全球普遍可得性,在此基础上日益加剧的竞争反而将增加那些无法成文化的知识的经济价值,这些知识只有在现场或社区内相关参与人(职业人士、专家等)才能获得,这导致了信息的普遍可得性和信息的专业性的矛盾,对它们的最佳利用要求合适的机制。所以对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治理来说,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将会与数字化时代持续存在。
(二)建数字化风险预警系统,防范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风险
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市场失灵可以描述为风险,有必要通过计算机程序建立起数字化风险预警系统,防范于未然。
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事前设定的特定指标来度量金融机构风险,可以设计出比较准确、简单且能反映金融机构风险的量化模型。
此外,确定一串数值,G1<G2<…<G8,将风险划分为s+1个区来进行度量和评估。根据风险度量,通过计算机计算出综合风险值,就能确定风险预警程度。然后对处于不同阶段的金融机构实施不同的监管手段和措施。
鉴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特征,尽管筛选了不少重要的监测指标并建立起数字化风险预警系统,但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应综合看待预警指标。单个预警指标超标,并不一定导致金融机构的风险,只能是产生风险的导火索。产生金融机构风险的根本问题还是它的整个经营出现问题,表现为多项指标都出现了警情。一般地,当出现警情的指标达到50%时,这个金融机构就很危险了。以往实际经验表明,在大部分银行危机中,很多月度指标都超过了预警限度。只有不到1/6的危机发生时,发出预警信号的指标只有或少于1/3。
2 剔除错误信号。在指标预警分析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信号。平均每2~4次正确信号中可能有一次错误信号,即使表现最好的指标也会发出错误信号。故应注意警情发生之前的行为是否具有重复性,重复出现次数较多的警情可能是真实的,偶然出现的可能会有错误。通常情况下,表现较好的主要指标预测银行危机的概率在50%~100%之间。
3 早期危机的时间定义。金融危机的爆发从经常出现不良指标开始通常要经历4~5年时间,通常情况下,将出现警情开始1~24个月确定为早期。如果警情持续存在并且预警级别不断提高,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则越大,必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如果警情持续达4年并且预警程度达到重警,则必须采取关闭的措施,以免发生危机。
为进一步提升大堂经理现场服务方面的技能,提高营业厅的营销服务水平,09年4月末,我行在__国家会计学院举办大堂经理服务技能提升培训班。做为__分行__山路支行的大堂经理,有幸成为本次培训的第一期学员。4月27日,我和同事杨扬抵__,来到美丽如画的__国家会计学院,接受为期两天的大堂经理服务技能提升培训。
此次培训主讲是来自美国著名金融咨询机构ptc公司在我国唯一指定—“千轩机构”金牌讲师__女士。刘女士既具有深厚的案例分析与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的金融专业知识和产品分析能力以及长期国内外高端客户营销服务经验。短短两天的培训紧张而丰富,既有金融市场分析,又有待客之道讲解;既有工作观念的疏导,又有服务理念的灌输;既有金融营销理论的发展,又有营销技巧的指导。特别是一暮幕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实战案例,即教会我们掌握实际工作中各种技巧,又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有形的意识,无形的服务
服务是永恒的主题,瑞银的电梯和汇丰的凳子启发我们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充分研究客户心里,识别客户需求,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关注客户情感需求,注重每一个工作细节,学习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商业银行服务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化意识与积极的服务心态,积极工作,主动服务。客户来到我行,给他印象最深的不是我们的硬件设施,而是我们“润物细无声”的服务。
因为专业,所以更好
作为客户来到我行第一接触到的大堂经理,亲和的同时更加专业才能吸引和维系更多的客户,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之余研究金融市场,熟悉金融产品,对每一档在售理财的产品结构优点卖点拈熟于心。课堂的互动让我深切感受到兴业有一个如此精诚的团队,每一位同学都那么出色,同时更加深了自己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
金融离不开团队
作为大堂经理,工作中要顾全大局,协调内外,金融离不开团队,课程中细化了的与客户经理和柜员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不仅能牢牢的维系我们,更能吸引和感动客户。所谓:“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成都的同事
同桌有两位同事来自成都,虽然她们已开始正常工作,但自汶川大地震以来她们没睡过一天好觉,报到当晚在学院公寓里还感觉床在摇晃,上课时她们手机上还不时有关于余震的短信。看着她们心有余悸相互对视的眼神,真诚的对她们说:“放心吧,我们与你们同在。”
家有同行
我家令一半恰是同行,培训结束一回家见到他就把此次培训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喋喋不休兴致勃勃的罗列出来,他好不容易一句话:“你每次培训回来,都像是输了一瓶营养液,打了一针强心针。”哈哈,知妻莫若夫。每次出来学习,都感觉知识的海洋如此浩瀚,正像高尔基说的“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每次培训结束都觉意犹未尽,没有吃饱,更为明天的工作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