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交流平台

大学生交流平台

时间:2023-05-30 09:13: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交流平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交流平台

第1篇

【关键词】资源共享;论坛;就业与交流;Java开发

1、开发工具及技术

1.1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是Adobe公司设计的一款用于网页设计网站规划的软件。它集成网页制作与网站管理于一身,为前端开发人员带来了很大便利。DreamWeaver可以根据专业的设计风格而开发出具有特别效果的网页,利用它可以轻而易举的制作出跨平台限制和跨域浏览器限制的网页[3-4]。它以可视化方式显示非常详细的CSS框模型。可以在视图模式、代码模式、半视图、半代码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同时它可以很轻松的将代码格式化,使代码看起来工整便于纠错与调试。

1.2 MyEclipse8.6

MyEclispe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级Java软件开发平台,它是在Eclipse的基础上进行扩充的,集中了Struts1,Struts2,Hibernate,Spring等框架。开发人员可以编辑各种类型文件如JSP,Java,XML,HTML,JS,CSS文件等,同时又可以配置各种服务器,能够方便地同后台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系统开发的后台模块均是在MyEclpse环境下进行的。

1.3 Java

Java是一种可以跨平台使用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在1995年5月推出,Java程序设计语言包括JavaSE, JavaEE, JavaME三大部分。Java 编程语言普遍通用,高效安全,可移植,主要应用于个人计算机、数据管理中心、游戏控制台、大型计算机、移动电话和internet,另外从事Java的开发人群占整个开发行业的比例最高。在当前对于云存储和云计算的产业影响下,Java具备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1.4 Ajax

Ajax的全称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也叫异步的Javascript和XML。Ajax集合了Javascript和xml技术的整合。Ajax可以通过使用Javascript和xmlrequest对象来直接与服务器进行交互,因此使得数据在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的交换量大大减少,响应速度更快。很多的处理请求可以在客户端页面上完成,所以Web服务器的程序处理时间也减少了,节省带宽,为用户提供的良好的界面交互性。

2、系统设计

2.1 网站系统目标

大学生学习就业交流平台能够满足以下需求:

1)为在校大学生在校园内建立一个交流、娱乐、即时聊天的大学生网络平台,能够了解公司和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

2)能够在平台上看到招聘单位的笔试面试题,使大学生在就业时做到“知己知彼”,弥补当前大学生知识不全面及经验过少的不足之处;

3)用户能够自由浏览就业交流平台中的新闻、帖子等信息,可以在平台上自由发表评论,实现实时交流[5-7]。

2.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网站分为首页,信息中心,就业社区,学习社区,娱乐社区,会员中心等模块,使大学生能够利用该网站进行学习、就业及社交等。功能结构图如下。

3、系统功能实现

3.1 系统网站首页

用户完成基本的注册、登录之后,就可以方便地浏览网站。网站首页包括信息中心、学习社区、就业社区、娱乐社区、下载中心、会员中心6个模块。

3.2 学习社区

学习社区包括以下4大专区:

①计算机专区:计算机等级考试时间,考试要求,历年的考试真题,复习策略,复习要点等,为用户提供等级考试的资料、考试方法及经验;

②英语四六级:英语四六级考试答题策略,听力练习方法,高频词汇,听力资料,历年真题,作文高分攻略,阅读得分方法等,为备战英语四六级的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方法,提高四六级通过率;

③考研指导专区:各个公共课大纲、专业课大纲、资料共享、考研交流、考研时间安排、考研经验交流、考研笔记等,参加考研的同学可以在此得到想要的资料,包括一些专业课的备考笔记,备考策略,可以指导初次参加考研的同学找到合适的复习方法;

④其他考试专区;包括人力资源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计算机软件考试等的考试时间、报名时间、考试安排等内容。

3.3 就业社区

就业社区包括以下5大部分:

①面试笔试:按照公司进行划分,整理各个公司招聘的笔试试题,面试经验,帮助求职者顺利通过笔试与初试的考核;

②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同学们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更好的进行知识储备与能力储备,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

③求职宝典:有求职经验或工作经验的用户上传自己的经验,共享交流,给没有相关经验的同学以帮助;

④就业交流:正在找工作的同学可以交流在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

⑤就业心得:已经就业的同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对自己所在公司,所处岗位,在工作中需要的技能等方面的认识发表心得,提供给其他同学更多的信息。

3.4 娱乐社区

在该模块中,用户可以对最近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发表帖子,也可以对别人的帖子发表自己的评论,回复评论等。

3.5 下载中心

该中心按照教师论文、学生论文、用户文档对可以下载的资料进行了划分,方便同学们多次使用与保存资料。

3.6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记录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用户名、Email、联系方式、好友等,同时还记录了用户在该网站上的一些浏览记录,包括上传记录、下载记 录、浏览记录、回复、评论等。

3.7 信息中心

由用户上传、管理员上传的图片新闻、文字新闻以及各种资料等都在此展现,用户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别在此浏览,下载文章。

4、结论

基于资源共享的大学生就业交流网络平台实现了大学生社交、求职、交流的基本功能。例如用户注册、笔试面试题的、招聘信息的、学习资料的上传和下载、用户在线发表帖子,评论,用户自我管理个人中心,即时聊天,后台维护网站,新闻,管理用户资料等功能,能够满足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要求。所有网站的用户和访客,能将自己的经验和手中丰富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大家,使学生收益匪浅[8-10]。

参考文献

[1]袁润非.DIV+CSS网站布局案例精粹[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2]陈天凯.基于B/S结构的网络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D].2009.

[3]黎文峰,吴颂志.Dreamweaver8网页设计实战与技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4]王唯一,张腾,林小玲,叶斌英.基于Dreamweaver网页编程技术的教学网站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16):1035-4037.

[5]梁丹.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特征及心理原因分析[J].社会新心理学,2011/07

[6]张雅婷.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需求实证研究及分析_以人人网为例[J].商品与质量.2012/S7

[7]宗乾进.国外社交网络研究热点与前沿[J].图书情报知识,2012/06

[8]彭良姝.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影响[D].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02

第2篇

大学校园作为青年发展的主战场,从的开始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学的管理管理一直都是高校发展进步的动力因素之一,因此大学校园管理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微信作为一个大学生广泛应用的交流平台,应该在大学校园的管理中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

(一)微信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刚刚脱离高中繁重的学习,大学生活在他们看来那么新鲜而且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一个急于扩大业余生活圈的交流平台对他们来说充满诱惑,微信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我们可以利用微信里的附近的人或者摇一摇来添加陌生的朋友,还可以通过通讯录添加认识的人,拉近了沟通距离,同时还可以实时自己的状态。此外,还可以随时关注好友的最新动态。

(二)微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现在正成为“低头一族”,无论是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参加娱乐活动等等,他们的视线永远是集中于方寸之间的手机屏幕上。微信极高的使用度表明玩微信刷朋友圈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微信里面海量的信息流对于正在形成三观的重要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微信的运营商对信息的进行了一些筛选,但是部分错误的言论和观点还是能够以其他的方式进入到朋友圈,对广大的大学生产生错误的导向。部分大学生对于某些错误的言论和观点不能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从而被歪曲言论或者信息的不发分子利用,大量转发会给社会造成很多消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电商也瞅准了微信这个巨大的市场,曾几何时一打开微信圈我们就像走进了淘宝网,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微信上出售的东西大部分缺少质量担保,交易当中极易上当受骗。微信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如何将微信的积极影响应用到高校管理当中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

二、微信在校园管理的作用

面对微信普及使用的大学校园,高校管理工作者应该主动出击,积极探索微信影响下高校管理应对措施,抵制其消极影响,重视并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提高微信的运用能力

在信息时代,如何把信息时代的多媒体技术融于高校管理过程中,是摆在高校管理工作者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信息时代的来临不仅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冲击,也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利用手机微信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和管理,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管理者关注的焦点。高校管理工作者要重视运用微信,使它们成为校方与学生交流信息的桥梁,使微信成为交流工具。通过即时校园动态信息,进而对大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互动,高校的管理者也可以从学生的回馈当中寻找到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生活需要的信息,从而让整个校园的氛围变得更加和谐。

(二)建立小组微信管理新模式

微信是一个大众交流平台,每一个相互关注的微信用户都可以进行实时互动,发送文字信息、语音信息、图片信息、视频信息等等。我们的高校管理工作者可以把整个校园进行分块的管理,分块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每一个院系的管理者利用微信进行院系内部的管理控制,这样整个校园的学生动态就尽收眼底,削减了高层校园管理者的工作强度,也减少了不必要资源的浪费。但是面对实际情况,利用微信进行管理还处在一个上升期,不少的问题亟待我们进行探索和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进行不断的探索才能将微信转化为高校管理学生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

第3篇

1.满足了大学生的发展需求。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他们的成人意识十分强烈,且对于独立性的要求有所提高。大学生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也希望有完全的自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像课外活动、社会活动以及交友方式,他们都希望可以自己做选择。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习惯于安排学生的时间与活动,大学生有一种被控制的感觉。思想活跃的大学生,不希望被他人束缚,渴望创新与改革。微博的应运而生,让大学生找到了一个个性化想法表达的平台。在微博上,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关注者,不再受他人控制。

2.构建了有效交流平台。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与就业压力较大,很有可能会产生焦虑的不良情绪与相关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十分需要一个合理的个人情感表达与交流的平台。微博是一个网络上的新兴事物,它所具有的特征以及运行的方式,让大学生找到了一个交流或者发泄的平台。他们借助微博诉说自己的内心想法,缓解内心压力,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一定益处的。同样,在微博这个平台上,大学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共同关心的时事进行交流,在自由、开放的平台上沟通,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的自由化。

3.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微博促进了大学生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使,但在微博这个自由化的网络平台上,大学生的草根原创作品以及自由言论得到传播,这给网络环境的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微博上的信息是实时传递的,但网络监督要满后于信息的上传。大量没有经过核查的信息在微博平台上传播,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与虚假信息,这会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一定冲击,动摇其正确的价值观。另外,微博可以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登录与浏览,使部分大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二、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以微博为载体建立新的工作平台。

微博受到大部分学生的追捧与使用,高校的宣传部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应当关注这一问题,加强协作与联合,利用微博建立一个新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在微博交流平台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学校提倡的观点融入到微博中,从而让学生在浏览微博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责部门要就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需求进行真实有效的学校调研,建立一个符合大学生需求的微博平台,利用网络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高校宣传部门建立一个以高校或者以部门为名的官方微博,将学校的发展方向以及校内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等信息公布在微博中,利用投标或者讨论的方法去了解学生的看法,促进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形成。学校的学生工作办公室也可以建立一个官方微博,每天设立不同的话题与学生进行讨论,看学生的留言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微博平台的建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2.利用微博传播正确言论。

微博的传播性较强,互动性强,信息的更新速度较快。在应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认识并把握好微博的特点,利用微博做好舆论方向的引导。高校的微博平台应当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活泼的风格,时尚的话题以及生活化的内容,才能吸引广大的大学生粉丝。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积极学习微博的利用方法,成为微博应用达人,促进自己成为学生中的微博头领。像学习流行的网络用语以及微博语言都是必要的,改变传统的教育者形象,才能融入到学生的交流中,加强正面舆论的传播。

3.利用微博加强校内人际交流。

微博平台上有着无限的沟通机会,人们可以通过自主参与成为微博中的一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微博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微博,辅导员可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辅导员通过个人微博的开通,与学生相互关注,与学生打成一片,倾听学生的心声,多与学生交流他们喜爱的话题,在交流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发挥微博的影响力,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浏览微博时进行自我教育。

三、结语

第4篇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需求及互联网的部分特性,探索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线上线下学风建设体系的构建,通过在线上创建激励引导平台和方法交流平台,线下加强制度建设、班团建设,最终实现了线上线下各自发挥优势、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学风建设体系。同时,也探索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自发组织的专业学习组织和管理模型,构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传帮带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线上线下;学风建设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时代大背景、教育对象特点及需求的变化,积极构建“互联网+传统模式”的多元化、立体化大学生线上线下学风建设体系。特别是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模式和方式契合了其专业特点、教育对象的特征,有助于营造和引领积极向上的学风。

探索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线上线下学风建设体系思路的缘起

1.线上线下学风建设体系契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抓住了学风建设的着力点当前大学生的普遍特征可以总结为:追求人格独立、注重内化自觉、内在渴望学习但同时又缺乏自我管控能力、排斥教条施令、易受环境影响、缺乏方法技巧等。因此,在优良学风的培育、引领工作中,教育引导者提供的资源和平台应是开放、自由、多样的,同时还要积极创建能促进教育对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工作机制,从而有效发挥师生之间、朋辈之间的示范引领作用。所谓线上学风建设体系,即利用互联网优势搭建优良学风引领平台、专业学习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可通过开辟公众号、建设主题专栏、共享学习资源等方式实现。该体系能以“就业产出”带动“学业过程”,如利用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行业就业质量高的优势,以优质企业的用人标准、优秀学长的职业发展及专业学习实践为引领,使教育对象产生专业认同感;在实践操作层面助其认识、了解专业的社会需求,掌握专业知识结构及学习方法等。线下学风建设体系是指在工作实践中用于学风培育的具体举措,主要包括:学风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管理体系及专业类学习型社团的线下建设等。线下学风建设体系与线上学风建设体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2.信息化时代的大发展,促进了互联网与大学生学风建设跨界融合的大趋势当前,教育工作者单方面对教育对象进行“远离手机”“远离网络”、回归课堂、回归书本的呼吁已显得苍白无力。每个教育工作者需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是: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的部分特性,变“堵”为“疏”,使其服务于学生管理及学风建设。互联网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跨界融合具有独特优势:在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上,互联网的表现形式更立体化;在学习内容的交流与互动方面,互联网可提供更为便捷的实时交互;在学习资源的提供上,互联网可提供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另外,互联网更注重学习主体的自由性和选择性,体现了对个体尊重的公平性。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线上线下学风建设体系的整体构建思路构建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线上线下学风建设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利用网络优势创建激励引导平台和方法交流平台,同时,还要注重发挥线下工作实际,创建制度建设和班团建设,以建成线上线下各自发挥优势的教育沟通、互动及管理体系。体系结构及思路如图所示。

构建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线上线下学风建设体系的实践

1.发挥线上交流平台的优势,将互联网的部分特性及技术资源与大学生的特点在学业上有效契合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可有效弥补传统教育时效性差、受众范围有限的缺点。互联网的互动性、选择性、丰富性,还可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不同专业兴趣的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便于建立不同的“专业学习圈”,顺利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学习型组织及个体点对点之间的学习交流。针对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学不学”“怎么学”这两个突出问题,教育工作者可引入腾讯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资源,用Leet-Code、牛客网等学习网站交流及个人博客学习笔记分享等方式进行交互式学习体验及实践。学校要设计、搭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平台,并创建“精神引领”“方法指导”“专业社团建设”专栏。在“精神引领”专栏,一方面介绍计算机类优质用人单位的要求及企业文化;另一方面,让优秀毕业生介绍个人经验,以职业发展前景、专业学习方法、求职或就业经历等引领和鼓励学生踏实学习,从思想上解决“学不学”的问题。在“方法指导”专栏,根据计算机类的专业方向,对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应用中的重点、难点、热点进行注解和阐释,并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开放平台。在“专业社团建设”专栏,综合介绍几个成熟的学习型社团,包括专业方向、日常活动、专业竞赛及技术指导交流等,供学生了解和选择,以解决其在具体学习实践中“怎么学”的问题。

2.完善线下组织管理平台,将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部分特点与大学生的引导、培养相结合线下组织管理平台主要解决大学生群体崇尚个性独立与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的矛盾,针对大学一二年级是学生认知及习惯养成阶段的实际,探索如何培养学生“我要学”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其创造“必须学”的大环境,提供“怎么学”的实践平台。线下组织管理平台以制度保障和班团建设为抓手,探索制订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规范和制度。在班团组织建设方面,应充分发挥班团、社团等学生团体的影响作用,在评奖、评比等工作中,将个人成绩与所在班集体的整体学风相联系,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在班级内部形成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氛围。在专业型社团的建设上,要发挥线下组织建设的优势,以社团为单位,学生为主体,通过优秀毕业生、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方式,形成学生自主管理、自觉学习的专业学习组织和管理模型。同时,还应以专业学习社团为单位,开展专业技术交流、学科竞赛,形成专业学习、技术交流、学科竞赛、高质量就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毕业生、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内部形成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校应选聘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负责学生的专业引领和思想建设,同时,还应为研究生班主任配备一名助理,负责具体的学业帮扶和学风督查。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制订配套的制度体系,如《班团整体学风建设奖励办法》《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实施细则》《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助理考核办法》等,以制度引领并保障学风建设。

结语

教育工作者在构建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线上线下学风建设体系时,应依托互联网的优势,以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学不学”“怎么学”两个突出问题为导向,结合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及发展特点,建设拥有优质学习资源、迎合学习主体需求、符合学习主体成长规律、面向专业学习的教育沟通、互动及管理体系。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知识管理;能力;对策

一、关于知识管理现状的研究分析

1.知识管理国外现状分析

在国外,知识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企业首次提出知识管理的概念。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各国经济在战争中都受到了创伤。在恢复经济的过程中,当时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学生成为主要劳动力,这些人不同于以往的工人,他们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在工作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知识管理”第一次被正式提出。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知识管理理论开始在企业中发展形成。第二,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知识管理第一次被引入教育事业始于英国剑桥大学学者,这名学者发表过两篇文章:《创造知识的学校》和《教师和医师的专业知识之生产、媒传及应用:一项比较分析》,这两篇文章目前被认为是最早将知识管理理论引入教育领域的文章。同时这两篇文章的问世,也带领着当时的教育界学者开始重视教育中的知识管理,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2.知识管理国内现状分析

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逐渐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全世界每天以千万亿字节的速度在增加数据总量,知识的呈现状态也越发丰富,人们将每天直接面对数量庞杂的数据,知识管理对于个人而言变得十分重要。我国国内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较晚,目前针对知识管理的论文并不多,主要是从教育、知识获取和知识技术管理这三个大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的,缺少实际的案例,对于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也较少。

二、目前大学生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未建立起关于知识管理的理念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并不会接触到有关知识管理的相关内容,也没有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虽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绝大多数大学生会进行相应的知识管理,但这种知识管理多数毫无章法,作用并不明显,对于大学生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帮助甚微。

2.在参加社会实践中,并没有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总结

在每年的寒暑假利用假期到企业里实习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这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十分有利。而在实习过程中他们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观摩学习获取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在实习过程中却少有人会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犯过的错误记录下来进行反思。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在获取技能或知识的过程中,他们只是机械地听从他人的意见而没有进行自己的思考。

3.忽略隐性知识的积累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主要是以显性知识教育为主,大部分学生十分注重显性知识的积累存储,却忽视了对隐性知识的反思总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大量的隐性知识和少量的显性知识,如果学生可以很好地管理利用这些隐性知识,对于其今后在职业道路上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三、提高大学生知识管理能力的对策

1.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多途径知识交流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知识交流获取平台。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并将知识存储于个人电脑。基于目前科技的智能化,本文提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大学生知识交流平台。大学图书馆作为一个主要的知识交流平台,可以根据自身学校的情况建立网络图书馆、学习信息共享论坛等,减少大学生用于寻找资料的时间。

2.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科知识系统结构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首先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管理能力,在面对学生时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而是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隐性知识。

3.加强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因而加强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

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就目前来看,我国针对大学生知识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管理,大学生知识管理与企业员工的知识管理有何异同,大学内进行知识管理主要需要哪几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各位专家学者进行探索研究。

四、总结

知识管理能力已逐渐成为社会上一项较为重要的能力,但就目前而言,在校大学生并没有具备此项能力,绝大部分学生缺少对于知识管理的认识。我们要充分认识目前大学生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准切入点共同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知识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盛小平.知识管理:原理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储节旺,周绍森,等.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大学生作为当前新媒体应用最为广泛的群体,其思想、生活、学习都在受着新媒体的影响。同时,新媒体应用的日益普及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对新媒体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相关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1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1新媒体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由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具有使用便捷、形式多样、信息量大以及覆盖面广的特点,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新媒体这个更为广阔的平台达到即时、即地的教育目的,不用像传统的课堂教育一样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要积极构建一个广阔、科学的教育平台。在这样一个教育平台的使用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新闻,也可以随时随地发表相关的评论,进行相应的交流。

1.2新媒体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高效的互动平台

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使得每一位媒体的使用者都具有信息生产者与信息分享者的双重身份,在这样一个平台下,大学生不但可以推动信息的广泛传播,也可以发表属于自己的言论与观点,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信息发表属于自己的评论与心声。这种每个人都是意见表达主体的平台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良好的互动,实现信息的及时分享与交流,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互动。

1.3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课堂传授为主,学生的学习往往缺乏主动性、课堂教学也缺乏趣味性。而新媒体的利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无论是提供即时在线交流的QQ,还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交流平台微博,远程教学的兴起以及多媒体课程的丰富,都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多样化。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获取相关的信息,学习相关的知识。

1.4新媒体提高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新媒体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一方面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大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自主参与;另一方面,新媒体手段的即时性与相对独立性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对孤独、迷惘的倾述,进一步缩短了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也能从网上的相关信息了解到学生当前的思想状态,进而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2.1新媒体的错误舆情对当代大学生有误导作用

由于新媒体舆论的普遍性与大众化趋势的发展,加上大学生刚好处于一个好奇心比较重、容易受社会舆论影响的阶段,非常容易因为跟风而受到网络上的一些错误舆论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恶意传播的不符合我国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舆论,更是给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2.2新媒体的不良信息对当代大学生有污染作用

新媒体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个机遇又是个挑战。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大家提供了信息共享的便利,另一方面,大量的不良信息也在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起着一定的负面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鉴别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这些不良信息更是腐蚀着他们的思想。另外,新媒体的利用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缺陷就是,当前不断涌入的大量西方思想也导致了不少庸俗、丑陋思想的进入,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冲击。

2.3新媒体的虚拟交流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新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的发展交流的虚拟性在给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倾述与交流平台的同时,另一方面,这种虚拟性的交流也影响着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一部分长期沉溺在网络交流中的学生往往难以在现实的交往中应对自如,进而影响了其现实生活的交流能力,一定程度上也给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3结语

由以上可以看到,针对当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们既要认识到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方面,比如,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提高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等,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错误舆情对当代大学生有误导作用、不良信息对当代大学生有污染作用等。笔者认为,只有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才能促进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为合理、科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若菡.运用新媒体做好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2(39).

第7篇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长,截止2015年大学生的毕业数量将会达到749万,再创历史新高,这也会成为有一个最难就业季,做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我们将和去何从?对于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学生这两组应当紧密联系的团体来说,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多方合作交流。进而打造一批髙素质,髙水平同时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只有通过企业与学校,创建一套因地制宜的更适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式和自主创新平台。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工商管理类的学生可以获得与企业交流沟通的平台和桥梁缺少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本专业的学习的理论繁多,各方面都会涉及,因而造成了博而不精的困境,而且理论偏多,造成实践不足。学生该如何和企业建立相关的联系和交流没有经验,不能了解到企业对宁本专业的人才的需求。目前我们和企业交流的主要是方式有兼职和实习。但是存在问题是而兼职大多是一些和本专业无关的职位,并不能从中学到我们想要东西,不能从中提升和锻炼自己,学生也很少去企业进行相关的参观和拜访。而参观和拜访主要是时间短,停留于表面,收获不会很大。学生自己学校也没有专门和企业合作的机制,很多的公司和企业没有与学校建立合作平台,学生缺少这样的桥梁和平台。

(二)学生和学校走进企业难,学校与企业没有合理的合作机制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深人了解实习实践的企业困难重重。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通过新媒体或者网路这种极具局限性的方式去了解。在网路上的相关信息仅仅知识企业的皮毛认知,其内容和精髓并不能只通过这些方式去深入了解。就学生个体而言,第一,不具备进人优秀企的实践资格。第二,没有相对较好的途径去了解企业实际。第三,当代的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品质,对实习实践没有产生较大的兴趣与积极性去投人其中。有的学生也反应过平时学校安排的工商管理的理论基础课程相对较多,导致了学生没有空闲的时间去参与社会时间得到锻炼。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平台和资源不够,对于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专业的要求。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与企业合作存在利益分配方面的问题,容易与企业产生经济纠纷,影响学校的发展。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担心学生的安全和健康。缺乏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的社会资本,不想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做当前这些没有成效的事情。

(三)学校评价体系不合理,学生无法积极参与企业交流合作

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多数以理论为主,平时上课方式单一,老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灌输方式,学生无法提起兴趣。根据观察,大部分学生上专业课,主要都在看别书,或者玩手机,讲话等,没有真正用心去听课。老师无法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这样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同时学生也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学校里面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为标准,平时成绩只占很少的一部,这样的方式,学生只需要期末看一段时间的课本,就可以应付考试了,根本不需要参与课堂之中。平时实践环节的缺少,不能体现学生真正的能力和水平。如果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让学生的实践经历,学校实训,正真正把实践环节纳人评价的环节,将实践环节的成绩作为综合成绩最重要的一部分,调动学生动手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交流平台之中。

三、关于建立工商管理类学生与企业交流平台的建议与措施

(一)搭建多維的网络交流平台,创建多方沟通机制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如今将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学校,企业,教师,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缺一不可,建立一个AAP式的软件交流平台,在这个APP上,学校,老师,企业是配角,学生是主角。以学生为核心。建立这样的平台,以网络为基础,各方可以提供相关的问题和以及建立产品服务体系。当然这样的交流还可以包括各种论坛提问,社交工具答疑,教师网上教学,工商管理学生学习网站,企业网络互动交流,学校网页多方联系机制。学校为学生带来更多企业以及相关的企业家进人这些平台之中,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与教师相互沟通提出更佳教学模式,企业也可以在在这个平台上岗位信息,兼职信息,以及公司疑难任务,让学生参与企业的产生的问题解决中和管理发展中。积极关注企业管理实践,丰富体验式教学环境。这样,在诸多的交流实践中,学生将会受益匪浅。

(二)校企合作可以以建立研学结合方式进行拓展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加快,带来管理和技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也带来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的不断变化。把学生培养成受欢迎的现代企业员工,能有效的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缩短学生到员工的适应期;能放大学校有限的办学资源,实现与企业资源共享的最大化。企业与学校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企业人才培养真正走上校企合作一体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培养员工的相互交融。同时学校拥有很多的科研项目,可以让学生企业参与其中,企业进人提供资金支持,学生进人提供技术技能支持。得到的科研成果可以和企业共享,解决企业的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方式。同时企业可以研究的课题和任务,让学生教师进行研究,得到的成果,进行奖励。这样的研究和教学相结合,调动多方积极性,达到多方共赢。

(三)形成专业信息咨询机构,建立工商管理类学生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平台

处于一个大爆炸的信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对我们不言而喻,而处于学校校内的大学生,由于缺少和外界以及市场的接触,导致对市场的变化缺乏了解,跟不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建立信息平台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商业信息机构和平台,比如校园商业社团,企业信息校报专栏,工商管理专业职业素养培训机构,商业大赛,聘请相关市场前沿人员进人学校等方式。形成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信息链。而企业定期到学校企业市场信息,以及最新市场变化。工商管理类的学生形成关注企业商业信息的习惯,积极参加商业活动。

四、总结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想要实现从理论性的人才到应用人才的转变,要创新企业交流沟通的平台,构建多方交流机制。让学生在平台的支撑下,交流机制的转变中,形成自己的本身的升级和转型,成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人才。形成自身专业特色和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打造工商学生最佳核心竞争力。

第8篇

关键词:网络背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机遇。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网络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网络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发展空间,还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更为充足丰富的教育资源。众所周知,网络已经覆盖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完全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多彩,通过网络的平台,让所有师生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一)互联网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工具和传播工具,其功能之强大,运用之广泛是我们都有目共睹的,高校的师生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如果我们也能够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这个传播渠道,那么也能够大大的拓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

(二)互联网变革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来是单向灌输的工作形式,学生在思想政治活动中,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在很多同学的眼里,教师总是高人一等,与学生之间有一种强烈的距离感。而通过网络这个交流平台,例如微博、QQ、微信等等交流工具,都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种关系的转变,从而达到心与心的交流,解决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影响面小的局限性,让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很快的进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带动学生的全员参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单调和枯燥。

(三)网络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网络把世界观、人生观 、道德观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生动、幽默、通俗的网络文化之中,不断丰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网络是全球性的交流平台,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可以大大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分享全世界的优秀教育成果,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及时得到的信息,使工作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及时得到最新、最权威的教育资源。

(四)网络的虚拟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网络是一个大众的交流平台,它提倡言论自由,学生和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发表自己独特的意见,它是一种高度自由的交流平台。在网上,学生可以就一些社会新闻热点问题,充分的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密,因为网络倡导的就是言论自由,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学生可以毫无保留的表达自己的心声。而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对学生的这些意见进行收集和整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的负面效应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网络虚拟化导致大学生各种社会、心理问题突出,这加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互联网本身是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的,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此,他们受到网络上不利新闻的负面影响,逐渐的沦陷,并且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最终走向偏离的轨道。如果我们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鉴别是非的能力,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对高校舆论导向的控制和管理提出挑战。网络提供的信息量非常大,并且很多消息可以在网上备查。由于网络保护个人的隐私和权利,提倡言论自由,所以人们在网上传递信息、发表意见是受到保护的,这就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制造一些虚假信息,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故意混淆视听,因此,网上的信息常常是鱼目混杂,真假难辨。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如果学生没有极强的识别能力和自我约束力,那么也有可能被这些虚假信息所感染,走向迷途。

三、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运用网络系统构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高校应高度重视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其阵地。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高校党委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统一领导和规划,党委宣传部门对高校的网络建设和网络文化起导向作用;二是高校要努力建立几个有影响力的网站,以此来吸引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三是建立以学生会等组织为基础的网络体系,做好引导工作,及时纠错,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倡导网络文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高校要积极的开展网络道德课,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网风”、“网德”教育,增强其对全球网络文明知识的识别警觉能力、自觉抵御能力;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历史使命感和国际化、全球化观念,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本土主义观念,掌握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具有国际交往的能力。

(三)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建立大学生网络行为监控机制。各高校应该配备一个齐全的网络信息管理团队,包括专职的管理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者等等,由网络技术人员负责网上信息的分析、过滤、监控工作,对网上不良信息,要及时澄清。在正确教育引导学生同时,还需要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05)

[2] 沈壮海,李岩.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02)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师生交流系统;设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9-0000-01

Art University Computer Network Student&Teacher Exchange System

Design and Management

Xu Huaqing

(Sichuan Conservatory,Chengdu610021,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ed enrollment of college enrollment,college students facing all aspect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enhan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ll not only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but also help create a good teaching environment has played a great important the role.Therefo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twork platform for art college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then focus on the perspective from the computer network,to discuss student exchange system design and management.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Student exchange system;Design;Management

一、网络平台对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它有着普通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也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如“艺术类高校学生性格比较外向,易冲动,常感情用事;兴趣点多但不稳定,艺术类大学生学习、练功之余比较疲劳,致使他们的生活习惯不够严谨,部分学生极易出现打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1]。同时,原有的学生教育管理单一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就业形式、利益关系、组织形式及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且随着互联网深入人们的生活各个方面,尤其是带宽的增大以及个人电脑的普及,提供快速、互动的网的网上交流的诸如Web留言本、聊天室、网上答疑、远程师生交流系统等虚拟社区,越来越受关注,使计算机网络成为校园实现信息交流的有效工具[2]。

二、师生交流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的功能与原则。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基于web的师生交流系统,在校园范围内提供师生交流的网络平台。系统提供Blog空间并相应的分配一定的个人空间给用户,利于师生间交流;并设置一个针对班级、学院事务的讨论区。(二)系统整体设计分析。1.用户界面的设计:本系统是基于ASP开发的,界面及接口工具可选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2004工具制作友好的用户界面并建立模版。在工作流程中可将用户界面设计分为三部分,即结构设计,将功能分开成几项菜单,便于用户操作;其次,交互设计,用于误操作后,使系统提供帮的信息;第三,视觉设计,用醒目的制作给用户提示和帮助。2.数据库的实现:数据库工具Microsoft Access 2003;用SQL Serve数据库能够满足系统存储和安全要求;数据库工具围内的版本,数据量不是很大,记录数量在2000条内,若将数据范围扩大到整个学校,记录数量将在30000条左右。此外,设计数据库的时应考虑到有些数据字段将来可能会发生变更。3.主体程度的设计:在设计前,先用前章节中的模版将首页面、老师列表、学生列表等需要用到的主要页面建好,在以后的程序设计中将会大量用到这几个页面,且通过后台编程工具Microsoft ASP实现不同的功能。而Asp的加入主要是为实现系统中的功能,即ASP通过使用ADO对象模块所提供对象及方法能帮助用户建立各式各样、符合用户需求的Web数据库应用系统;JavaScript的加入是为实现提示和容错功能。ASP工作原理如下图1所示。

(三)运行及调试。系统网络运行模式:本系统选择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机构模式简单,利于开发,通过internet浏览器即可实现对服务器的访问,扩展能力和跨地域操作能力都强;且相对于另一种使用较多的体系结构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B/S模式系统对于安全性与实时性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应用系统有着突出的优势。

调试运行环境:Microsoft Windows(trn)Server 2003,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IIS),Microsoft Access 2003;也适用于Microsoft(c)Windows(tm)98/2000/NT/XP/2003的工作环境。且必须安装IIS,并在IIS应用程序配置中启用Windows集成认证[3]。服务器软件可选IIS或PWS。此外,应利用现有条件,通过系统的投入使用来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发现系统中的不方便和漏洞,有效地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动作,并不断完善。

三、系统平台的管理及注意事项

在此将结合平时网络交流平台的体会,对计算机网络师生交流系统的应用管理提出以下几点看法:(1)系统平台的应用管理分析。应用一般来说体现在学习辅导、班级管理及重要事件或活动的讨论交流。(2)网络交流平台应用注意事项:首先,我们要认识且应意识到网络师生交流平台上信息的有它的不足之处,通过网络获得的这些意见可能不是所有学生的意见;其次,由于网络平台上不需要使用者提供真实的个人资料,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一些意见也可能存在夸大或虚假信息,所以要认真分析信息的真实性;再者,要保持网络平台的活跃性,尤其是作为老师,应时不时进行引导,并重视对网络交流平台的管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才能把控好网络平台的气氛,实现网络交流平台应有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各方面的信息日益增多。无论从教学的需求出发,还是学生管理出发,高校都应重视网络资源的利用,尤其是网络师生交流平台的应用与管理,不仅要重视其建设,更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提高对网络不良信息危害的免疫力,增加教与学的信息交流,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滕丕强.当前艺术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第10篇

关键词:辅导员 微博 工作 新模式

一、辅导员利用微博开展学生工作的障碍

(一)宣传力度的疲软与宣传机制的缺乏

虽然微博盛行于各大高校,然而每个人对微博的使用还是局限个人。一方面,辅导员的微博还没有成为一个与大学生互相沟通的网络平台,与其他人一样,辅导员的微博还只是作为他们自己表达情感看法的平台。另一方面,传统观念认为微博只是大家娱乐发泄的平台,致使许多学生都不知道辅导员微博的存在。

(二)学生对辅导员的不信任

在大学生的传统思想中,辅导员是以一个不经常和大家见面沟通而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的角色存在的。很多学生也不愿意在微博这个平台表达他们的隐私,他们更加倾向于像同学寻求帮助。如何增强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的信任,是有利于辅导员利用微博开展学生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微博的发展与应用是大势所趋,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广辅导员利用微博开展学生工作这种新模式,首先建立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合适融洽的师生关系才是关键。

(三)辅导员微博界面或内容不合学生“口味”

虽然辅导员用在微博内容更新上的时间也很长,但是辅导员在苦心“经营”自己的微博时,其中的很多内容并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相应的更新,这也就造成了一方面是辅导员在苦心“经营”自己的微博,一方面又是学生鲜有“领情”参与其互动的尴尬现象的存在。

辅导员想传达的信息不能迎合大多数大学生的需求。因此,辅导员更新的微博与大学生关注的其他微博比起来少之又少,致使大学生忽略了辅导员的微博,辅导员的微博自然也不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辅导员利用微博开展工作新模式的展望

微博在中国的兴起时间很短,但众人皆已感受到其发展趋势之猛。微博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管理更是当前高校面临的全新课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工作创新,保证运作实效,保障可持续发展,促进微博建设的科学、常态和有序性。

(一)模式一: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平台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微博的平民性及自由性,使交流双方地位平等,学生在放松的精神状态下,没有直接面对师长时的畏惧和排斥情绪,个人想法就会真实地呈现。在微博中,很多因害羞、内向等心理原因而难以倾诉的情感、生活等问题可以借助虚拟的身份在微博上提出,辅导员可以通过这些动态记录,更全面、真切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辅导员借助微博把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内容融合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深入到大学生琐碎的生活细节中,借助微博碎片化的信息交流,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刻环绕在他们生活的周围,最大程度的切合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润物无声中默默地滋养大学生们的心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二)模式二:建立学生心理辅导、学生就业的微博平台

1.大学生心理辅导在微博。

辅导员可以通过微博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在思想上取得进步、在学习上争先恐后、在活动中敢为人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微博,不仅可以帮助这些处于敏感年龄段的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还可以赢得学生对辅导员的尊敬,进而对学生产生持久的人格影响。微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正以其独有的特性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中。默默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开设个人微博,不但可以发现学生的不同侧面,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更主要的是辅导员可以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评论或博文将自己的工作心得和内心世界展现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留言和辅导员交换意见。

2.就业指导在微博。

作为高校辅导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在微博寻找就业机会:

1)采用信息订阅的方式,对一些关注度比较高的公司、招聘网站添加关注,第一时间了解招聘信息,并与招聘方沟通。

2)建立班级的微博求职小圈子,不断地更新求职信息,使同学们能相互沟通,分享招聘信息和经验。

3)要培训学生写好自己的微博。英才网联的就业指导专家董超认为,微博是个人的精神和思想的呈现,积极的、阳光的、心态和价值观正向的是被认可和推崇的。

(三)模式三:建立分类别、多层次的学生工作的微博平台。

1.建立为学生服务的辅导员微群。正在使用微博辅助日常工作的辅导员教师都知道,辅导员微博很容易形成了一种“围裙”(即微博群)关系,其中既有辅导员教师与学生共同编织的“围裙”(如浙江师范大学的微群),也有辅导员与辅导员之间因工作的需要而织成的“围裙”(如“高校辅导员”微群)。不管处于哪种“围裙”关系中,每位辅导员教师都应该有效“联动”,尽最大可能适时扮演好老师、家长、朋友和学生等各种角色。

2.实现辅导员工作微博与学生思想交流工作的整合。从现实情况看,要想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与老师或辅导员谈心、交流,可能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因为其中涉及到身份、认知习惯、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如何将网络中包括工作微博在内的交流平台无缝地整合到学生思想工作中去,就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3.以娱乐化为纽带构建微博交流平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博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的潜力,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构筑的娱乐化信息平台的功能,通过“转发”的方式,让到访的学生随时随地将看到的与思想主题相关的信息,并也转发到其他微博平台中去,在娱乐的过程中,学生群.体之间亦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共同体”。

参考文献: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海西

一、研究区域概况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包括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相互衔接,依托沿海厦门、福州、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及其以五大中心城市为中心所形成的经济圈构筑的地域分工明确、经济联系紧密、市场体系统一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经济综合体。笔者走访了海西各重点高校、创业活动相关的部门,了解目前海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状况,并以社会网络理论为指导,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科学分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二、问卷分析

(一)创业环境方面

1、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本调查有效对象156人,在问及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这个问题的时候,回答已经进行创业的有37人,占23.72%,但回答已经成功创业的仅为1人,占0.64%。回答考虑过可还没着手的有94人,占60.26%。据访谈了解,许多创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搭建成功创业者的网络交流平台,拓展自己的关系网络。搭建交流平台,对于带动创业氛围,促进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回答完全没有考虑过的有24人,占被调查者的15.38%;2、对国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大学生对国家相关政策比较清楚,只是偶尔关注的在此次调查中有72人,占被调查着46.2%。知道但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的有52人,占33.33%。这两者相加起来占被调查人数的80%。可见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能有效的利用政策的人较少,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创业政策的普及。而同时对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持肯定态度认为作用很大的只有19人,仅占12.5%。

(二)创业实践方面

1、创业的方向。在对已经创业的调查者进行统计的时候,在选择创业的方向上,选择经营实体店面的有55人,占35.26%,而开网店的有22人,占14.1%。这当中主要是浙江某学院的自主创业的学生,因为该学院的学生自主创业主要以开网店为主,并且将开网店设为大学选修的课程之一,拥有学分激励,鼓励学生经营网店,在此导向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学校构建的制度网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2、资金的主要来源。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主要来源问题上,主要由家庭提供的有67人,占35%,而希望通过政府支持的有20人,占10.31%。可见家庭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在大学生创业获取资源来源,相对产生影响较小;3、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关于创业资金的问题上,有73.47%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自主创业资金为10万元以下;同样在回答创业过程中面临最大的困难回答资金不足的有100人,占被调查者的64.1%。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在解决创业资金问题上,很多同学都是依靠家庭的支持,家庭网络在遇到创业的资金危机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创业教育方面

1、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在回答认为创业教育有无必要的问题上几乎是一致的。认为有必要有144人,占92.3%。请成功人士讲授创业经验,到创业成功企业实地参观考察,请专家讲授理论,创业模拟训练,很多学生都选择了这些方式来增长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学校搭建的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2、创业教育的开展。针对当前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情况,85%的人对学校的创业教育持很一般的态度,认为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缺乏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好的创业课程。许多受调查大学生希望通过引入创业导师这个平台,拓展大学生创业理论指导的社会网络,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3、创业课程的内容。针对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希望课程内容更注重哪一方面上,42%的调查者希望能够开展与自己创业方向相同的实践活动,34%的同学希望能够得到创业建设的个性化辅导,也有部分同学希望在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上能够有所收获。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创业课程内容,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来给他们授课,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三、海西高校大学生创业对策性建议

(一)政府制定各项政策促进大学生创业环境

从政府政策层面上看,应加大自主创业扶持力度与开展实效。政府提供的政策对于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政府行为,将大学生创业“燎原行动”品牌化,成为全国大学生创业的先行先试典范,为大学生创业出谋划策,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后援队伍。通过搭建网络交流平台,提高创业优惠政策的普及,引入创业导师机制,在社会资源层面上,为拓展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提供政策性帮助。

(二)拓展关系网络,提高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

作为创业者的大学生必须肯吃苦、不怕累、有毅力、锲而不舍,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网络,拓展自身人际关系,为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关系网络的建立对于丰富大学的人脉,遇到问题能够多应该关系网络来解决,对于大学生自身创业很有帮助。通过社会网络的拓展,对于抵御创业风险,创业资金的不足,分享创业经验,有效提升自身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2篇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传媒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一种手机媒体的微信,刚一面世就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群体以其独有的敏感性和活动性更是受到微信文化内涵浅显易懂、语言形式丰富多彩、信息内容短小简明等突出优势的吸引,并成为大学生展示自我的一种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原有的日常行为、思维方式、道德品质以及学习风气等方面造成了影响。

一、“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困境

大学生群体具有灵活的思维,并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好的接受能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推进新型信息技术推广与进步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敏感群体,通常能够及时掌握、了解信息文化,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播、扩散的要求。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群体就是“微时代”到来的主要推动者以及引领者。除此之外,文化传递短小简便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为思想政治教育带了新的问题。因为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正确的思想观念这种形式进行的,主要方法是树立正确政治思想观念的楷模、通过感情渲染让学生体会正确的思想观念等,这种教育形式限制在教师为课堂主体进行单方面信息传播的形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意愿的表达。学生和老师之间在思想层面缺乏了解,没有良好的沟通,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感和认同感。而随着微博、微信的出现,更加深了师生间的代沟。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能够接触到五花八门的信息,并且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己主观意愿的言论作为学习内容。相反,思想政治工作者因为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观念、知识需求,更让人尴尬的是,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学生可能早就知道,而学生挂在嘴边的新名词和新鲜事却是教育者不知道的。

二、“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启发

更多的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的选择对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在“微时代”中,大学生喜欢通过微博、微信的方式,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体验以及思想观念展现出来。在微博上具有不同价值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学生个体,可以通过即时信息与其他学生个体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递。在这一过程中,每一微博账户都是一个信息的发出者,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引发社会的关注和大众的共鸣,并将具有相同价值观或行为方式的学生群体聚集到一起,最终演化为群体行为和共同行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开通微博、微信等“微时代”产品,积极对学生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的充分了解和判断,并发出自己的声音、传播自己的思想,通过合理的引导舆论立场,表现教育内容的正确性,给大学生树立正确、先进的政治思想方式。对于完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模式,促进校园和谐发展,提升师生情感,都能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三、“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应用措施

1.树立“微时代”新观念,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微时代”产品以其独特的交流方式,实现了对话者的平等沟通,这一方式间接的消除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在新媒体不断变革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与时俱进,主动开通微博、微信等“微时代”产品,重新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传播自己的思想,要以先进的技术实现自身传播文化思想的目的,同时教育工作者通过合理的引导舆论立场,表现教育内容的正确性,给大学生树立正确、先进的政治思想方式。同时在以平等为交流基础的沟通平台能够增强教育工作者话语内容的亲和力,与传统的单方面传播信息的教育方式相比,新载体能够更加容易的让教育工作者倾听、了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处事立场,从而让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育方法,这将显著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2.利用“微时代”新载体,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微博、微信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主要交流平台,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想要顺利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就应该如入这片全新的“阵地”当中。要将新平台看做新的机遇,将自身全面的融入到新环境当中,在新载体上实现与大学生之间主流意识、价值观念的对接,在平等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将学生的思维观念向正确、积极的思想政治观念上来。尽管目前新媒体上充斥着虚假信息与不健康的思想信息,但是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和沟通工具,只要使用者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积极的使用方式和观念,新平台同样会将舆论引向正确、积极的方面。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的加入到新平台中,通过新载体向学生展示更正确、完善的思想政治观念。

四、结论

结合以上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微信、微博等“微时代”在我国的出现和应用,对我国媒体事业、信息事业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虽然“微时代”的悄然来临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但是作为一个良好的沟通与展示平台“微时代”的道路同样有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对“微时代”认识的不断加深,未来一定会有更加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大众生活质量的“微时代”产品出现。

参考文献:

[1]刘海涛,虞满华. 文化反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