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镇文明创建总结

乡镇文明创建总结

时间:2023-05-30 09:13: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镇文明创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镇文明创建总结

第1篇

一、加强教育引导,培育新型农民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激发农民创业热情,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我市坚持把引导农民就业创业的教育摆在首位,加强观念更新、技能培训、典型感召和帮扶传带,广泛开展了“三学三创三推进”、“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兴化”、“知我兴化、爱我水乡”、“文明和谐从我做起”等主题教育,启动“数据兴化”的学习宣传活动,突出宣传戴南、张郭发展的新成效,放大“戴南、张郭效应”,宣传推介一批创业创优典型,从而使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普遍增强,求变、思富、创业成为农民崇尚的思想主流。

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开展行为规范的教育与引导,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五城同创”中,先后编印了《兴化市民教育读本》、《市民文明素质教育读本》和《文明市民知识竞赛600题》,组织开展全市文明市民知识竞赛,着力把现代市民的生活方式向农村渗透。制定出台了“关爱留守子女、促进健康成长”的工作意见,建立寄宿制学校,组织结对帮管留守子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各乡镇通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台等载体,组织群众关注评议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配合村庄环境整治,不乱倒垃圾、不乱堆乱放、不乱搭乱建、不散养家禽家畜、不搞迷信活动,科学生活、诚实守信、仁爱互助、节俭办事、热心公益、争当楷模。

着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推进移风易俗。各乡镇利用农闲、节日、集市,经常性地组织有兴化人文特色和乡土气息的灯会、歌会、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活动,让农民群众能够就近方便地参与各种群众文体活动。全市正常开展“三下乡”活动,“三送”工程定期深入村头,为农民群众送去精神食粮。去年上半年,举办了“梦水乡”群众文艺及民俗文艺展演;10月,结合两年一度的郑板桥艺术节,专门组织了“板桥风”文艺演出,并推出原生态劳动号子等节目。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大餐,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倡导了文明乡风,推进了兴化文化品牌的打造。

二、优化农村环境,倡导文明新风

以村镇建设为重要载体,优化农村环境。好的环境影响人、塑造人,开展文明创建,村镇建设是基础。村庄环境整治是我市去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各乡镇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制定标准。细化实施方案,推进了重点村、先行村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以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为重点,推进创建惠民。让农民群众认可创建、参与创建,必须坚持创建为民。近年来,我市在村村通公路、构建大救助体系、帮扶农村困难群体、推进农村二次改水、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改厕等: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农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方面采取了扎实措施,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以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为契机,拓宽创建平台。我市有11个乡镇新建扩建了文化中心(站),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新增用户3万户,促进了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媒作用的充分发挥。周庄镇文化站组织“文化大篷车”常年为农民演出,走出了一条以文养文、以副养文、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新路子。

以平安建设为重要抓手,夯实创建基础。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等系列基础平安创建工作,夯实了平安兴化建设的基础。各村普遍建立健全党员议事会和村民议事会,集中讨论决定重大村务,有效推动了农村工作遵章办事、决策民主、办事公开。

三、创新工作方法,推进文明创建

强化组织推进。我市始终把农村文明创建作为服务中心的一个重要途径,每年都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进行总结部署,强化行政推动。召开城乡结对共建座谈会,把加强现代农民教育、推进乡风文明作为重点。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要求,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同时,将文明创建在乡镇宣传思想工作中的考核分值提高到30%,引导乡镇宣传工作队伍把精力向文明创建倾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市上下对抓好农村文明创建的自觉性普遍增强,工作的活力及成效日益显现。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撤县设市十周年庆典为契机,以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争创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衡阳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为载体,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不断推动我市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二、创建目标

按照“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思想教育深入细致,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社会服务优质,社会风气良好”的要求,通过广大干部职工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逐步提高,力争在20__年我市跻身省级文明城市行列;在20__年力争2个社区、1个村镇分别进入衡阳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行列;在20__年和20__年分别每年力争2个村镇、2个社区进入衡阳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行列,1个村镇进入省级文明村镇行列。

三、创建任务

(一)加大宣传发动力度。

1、3月上旬,召开全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衡阳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动员大会,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

2、从3月份起,市电视台开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专栏,对我市开展的创建活动情况进行专题报道。

3、印发宣传资料。要把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创建标准、《文明市民守则》、“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文明创建宣传资料印发给广大市民。

4、市文化局、市文联等单位要用版画、宣传画、板报等形式宣传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

5、要组织动员教育局、老年大学、歌舞剧团、东风晨练队等单位和社会团体编排关于创建工作的专题节目,走进社区、走上街头、下到村镇进行宣传演出。

6、要办好文明市民(村民)学校。各个社区、市直机关单位和村镇都要创造条件兴办文明市民(村民)学校。文明市民(村民)学校要做到“五有”,即有班子、有场地、有经费、有教学计划、有经常性的活动。市文明办要对文明市民(村民)学校的建设管理进行指导、督查和考核。

(二)加大建设管理力度。

全市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衡阳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的标准,抓紧制订和实施各项创建工作方案,在20__年“百日整治”活动中各职能单位已出台的实施方案要进一步抓紧落实,切实加大城市、社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秩序整治管理力度。

(三)加大各项活动开展力度。

1、市教育局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弯腰”活动,上街头、进社区拣拾废弃物,使中小学生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影响教育市民不乱丢乱扔,促使城市卫生进入良性循环。

2、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要牵头组织各单位和各乡镇开展文明商店、文明机关、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青年文明号和“十星级文明户”等“文明细胞”工程创建评比活动。

3、要在全市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市直各单位、各居委会每周星期五要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市民走向街头、广场、社区搞卫生。

4、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要组织举办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培训班和争做文明市民知识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有效途径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和全体市民的创建意识,丰富创建知识。

四、创建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__市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政委:肖长河(书记);组长:胡丘陵(市长);成员:周国佑、刘解成、周耀发、廖伦龙。下设办公室,由周国佑同志兼任办公室

主任。市委办、政府办、市纪委、市文明办、建设局、规划局、公安局、交警大队、工商局、市政处、环卫所、教育局、城市监察大队、环保局、文化局、文联、园林处、广电局、交通局、民政局、卫生局、房产局、畜牧局、农机局、水利局、防疫站等相关职能单位为创建办成员单位。创建办负责日常工作协调、督查和调度。2、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重点要抓好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的创建,夯实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基础,确保我市在20__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各级各单位要认真按照《__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评选和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部门、本单位文明创建工作规划,抓好本部门、本单位各项创建任务的落实。要把创建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人。

第3篇

一、目标任务

全面完成“三沿五区”(即沿铁路,沿国省道、县乡公路,沿河道两侧;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旅游风景名胜区、集中住宅区和自然保护区)各类散墓的专项整治工作,绿化造林,恢复生态;加快生态型公益性公墓建设,防止出现新的乱埋乱葬;积极开展文明祭祀,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丧葬新风。根据这一目标,20*度我县殡葬整治的具体任务是:

(一)全面完成乱埋乱葬整治工作。今年我县各乡镇“三沿五区”应整治的范围是:

1、*镇

⑴S218省道(渔际公路)沿线两侧。

⑵环城公路沿线两侧。

⑶工业园区周围。

⑷旅游景区周围。

⑸X029县道(*七线)沿线两侧。

2、*镇

⑴S218省道沿线两侧。

⑵宏儒线沿线两侧。

⑶*到泗溪公路沿线两侧。

⑷旅游景区周围。

3、*镇

⑴慈张线沿线两侧。

⑵皖赣铁路沿线两侧。

⑶S218省道沿线两侧。

4、*镇

⑴石皮线沿线两侧。

⑵*到鸳鸯谷景区公路沿线两侧。

⑶旅游景区周围。

5、柯村乡:*

(二)大力推进公益性生态墓区建设。重点是以村(自然村也可以)为单位,建设公益性公墓。各乡镇必须完成村规划数的50%以上。

(三)抓好青山陵园公墓园林化建设,并投入使用。

(四)倡导科学文明祭祀新风尚。推行文明治丧、文明祭祀、大力整治城区内乱撒乱烧冥纸,乱放鞭炮的不文明行为和封建迷信活动。全面推行建焚烧池集中焚烧、鲜花祭祀等健康、环保、回归自然的祭奠方式。

二、工作要求

(一)整治要求

1、各乡镇要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殡葬管理文件精神和20*年《*县开展整治乱埋乱葬工作意见》,结合各乡镇整治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整治方案。对尚未整治的坟墓,明确提出自行整治的时间期限。对墓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自行进行坟墓整治的,经领导组核实验收后,由乡镇发给补偿金(水泥光化墓500元/座,土墓300元/座)。资金由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列支。凡在自行整治期限内无故未进行整治的,由县、乡镇两级执法队伍强制进行整治。确保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专项整治任务。

2、及时上报整治工作情况。

⑴各乡镇3月22日前将摸底情况报县殡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上报的情况要实事求是,凡在整治结束,经验收后发现的遗漏和出现的新坟,必须限期整治,费用由各乡镇承担。

⑵各乡镇3月30日前出台殡葬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报县殡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⑶各乡镇6月30日前完成整治工作并报整治工作情况总结。

(二)建设公益性公墓要求:

1、规划要求

按各村人口计算,500人以下的,公墓面积要达到2亩;500——1000人的,公墓面积要达到3亩;1000人以上的,公墓面积要达到5亩。对按时完成任务,经验收符合要求的,每亩给予1000元奖励。

2、积极推行生态葬、草坪葬、树葬和花葬。墓地要选用荒山瘠地,不占用耕地,不得建在风景名胜区和水库、湖泊、河流堤坝以及铁路、公路两侧,棺木(骨灰盒)深埋不留坟头,草坪覆盖,墓碑平(卧)置。墓穴占地面积要严格控制,骨灰墓穴不超过1平方米,遗体墓穴单穴不超过4平方米,双穴不超过6平方米,间距不超过0.5米。

(三)大力倡导城乡居民采用献一束花、植一棵树、开家庭追思会或开展网上祭祀等文明节俭方式祭拜故人。

(四)积极推行火葬进程。深入贯彻落实《*山市殡葬管理实施细则》,做好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思想动员工作。稳步推行火葬。对农村五保户、福利院供养的三无对象中死亡人员和经公安部门认定的无名尸体一律实行火葬。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开展殡葬专项整治工作的关键在乡镇,落脚点在村两委。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各村委会也要落实专人负责,层层抓落实,确保今年整治任务全面完成。

(二)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殡葬专项整治工作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协调,齐抓共管。组织、人事、纪检、公安、林业、土地等部门要根据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相应实施方案。并于3月30号前报县殡葬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殡葬专项整治工作要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四)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按照县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的《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责任书》的要求,把整治工作的重心落实到基层,责任落实到乡镇、村(居)委会。

(五)强化考核奖惩。县政府对各乡镇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年度目标考核,并纳入精神文明创建、综合治理考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与乡镇领导年终考核挂钩。统一要求,一并考核。殡葬专项整治成果的评估在全县精神文明创建、综合治理考核中占一定比重。未完成任务的,不能参加文明创建、综合治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的评比。

(六)规范殡葬管理执法队伍。县成立由公安、市容执法大队等机关部门组成的殡葬管理综合执法队。各乡镇要调整充实各自的殡葬管理综合执法队伍,负责做好本辖区内的殡葬管理执法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

第4篇

2009年7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将在我市召开全区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这既是对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肯定和发展契机,同时也是对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检验和考验。对此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动员会其目的就在于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大力度,齐抓共管承办好这次盛会,推动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开好会议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目标,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做了大量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有力的发挥了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作用。

(一)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农民群众的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全市各旗县区和有关部门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坚持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一是围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看到中央和省、市委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看到党和政府对农民切身利益的深切关怀,看到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二是围绕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对农村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牧区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市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干净人家、精把媳妇”的评选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三是围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积极引导农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

(二)加大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力度,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几年来,随着中央、自治区、市委解决“三农”问题重大举措的实施,各旗县区和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相继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乡镇宣传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全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大力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多方整合资金,重点支持乡镇苏木宣传文化站和村嘎查宣传文化室建设。在“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的带动下,各旗县区普遍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的地方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已达90%以上,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网络。各旗县区以文化阵地为依托,组织时事政策教育,开展集中文体活动,举办科技知识培训,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办成了思想教育的阵地,法纪教育的场所,科技培训的课堂,文化活动的园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活跃了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全市以提高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为目标,紧密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面貌改善,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打造“北疆文明大通道”。近几年,我们重点抓了110国道、丹拉高速公路、固查线、五乌线、临赛线绿色通道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硬化路街巷,绿化、美化、净化村庄,重点清理城乡共建示范点上的破墙烂院、柴草杂物、污水垃圾,解决乱搭乱建、坑洼不平等问题,努力实现“生态文明村”建设目标。二是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市文明委抽调130个单位,分成30个组,由组长单位负责,共联了30个村,由几个单位联合起来联建一个村,三年之内将所联村庄建成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示范点的基本框架要求是“五改五建”、“三通、三化”(改水、改电、改院、改圈、改厕;建新房、建青贮窖、建沼气池、建养殖小区、建大棚;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三是创建生态文明村。近几年,我市以建设文明生态村为目标,把发展生态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认真实施“生态家园”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启动了54个示范引领型村庄建设,建成乡村油路1913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沼气入户2.6万户,完成中低产田改造64万亩,农田水利配套262万亩。四是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不断深化。各旗县区把创建文明村镇作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按照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特色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环境面貌整洁优美的目标,全面加强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五是连片创建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各旗县区重点重点抓了主轴线沿线及两侧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中心小集镇及建制镇的创建工作,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创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不断深入,逐步显现出连片创建格局,日益发挥整体效应。通过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临河区新华镇、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公田村2005年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9个苏木建制镇获得1-6星级文明镇,34个嘎查村获得1-6星级文明村。

(四)坚持多办实事好事,农民群众在创建中得到实惠。多年来,全市各地和有关部门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围绕群众反映强烈、要求迫切解决的问题,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每年办一些实事好事,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精神文明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自觉参与到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来。一是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全市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奔小康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三下乡”活动,不断扩大“三下乡”活动的实效,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好评。二是认真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把“万村书库”工程与科技兴农、科技兴牧,与扶贫和各种创建活动相结合,在全市已建成个乡镇苏木图书室、个村嘎查图书阅览室。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市所有的自然村实现了通广播电视。三是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帮助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务公开、卫生保洁等项制度,推动了这些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总的看,近年来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领导对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旗县区、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力度越来越大,农民群众参与面越来越广,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效果进一步明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对照中央、自治区、市委的要求,目前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我们要按照中央、自治区、市委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发扬成绩、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扎实推进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区及我市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已步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要做好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城带乡等文章。要围绕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抓住提升农牧民素质这一根本,围绕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激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载体,围绕构建和谐农村牧区、解决好民生问题这个重点,围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牧区思想文化这个阵地。要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打破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城乡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现代文明加快从城市向农村牧区传播普及。要正确处理好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的关系,促进农村牧区精神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把握重点,全面落实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完善文化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城乡共建、多办实事为重要途径,以活动为总载体,从抓试点入手,以点带面,连片创建,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提升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动全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l、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牧民。

农牧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新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要着眼于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大力培育新型农牧民。培养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合格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村牧区各项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着眼于提高农民素质,突出培育新农民这个主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一要大力加强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和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要广泛深入宣传“十一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和重要部署,宣传中央、自治区、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要深入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开拓创新精神。要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农民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二要抓好农牧民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培养新型农牧民,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帮助农牧民提高综合素质,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三要广泛开展“五进三争”活动。“五进三争”活动的基本内容是:道德规范进农家、政策法纪进农家、科技知识进农家、卫生健康进农家、文化活动进农家,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农户、争创文明村镇。这个活动载体基本上涵盖了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涉及的主要任务,涵盖了农民、农户、农村三个层面,抓住这个总载体,广泛开展多种创建活动,对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要把开展“五进三争”活动同农村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创评文明村户、文明生态村和好媳妇、好妯娌、好婆婆、好农民评选结合起来,广泛吸引农民群众参与,形成以“五进三争”活动为总载体,多种创建活动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创建格局。要通过多种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把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送到农村牧区,促进农牧民素质提高,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工作,使农牧民子女得到良好的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批市场意识强、懂经营、会管理和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村牧区适用人才。

2、选准突破口,推动全局工作。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繁重,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务求突破,带动全局。当前,我们要把完善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促进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一是抓好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有利于提高广大农牧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农村文化设施是发展农村公共文化的重要依托,目前农村文化设施严重滞后,必须着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要认真落实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切实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乡镇宣传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发展一批文化中心户,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使文化资源向农牧民倾斜,逐步改变城乡文化资源失衡的问题,提高农村牧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二是抓好农村牧区文化活动。要积极抓好农村牧区群众文化活动,把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域传统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活动载体,不断充实、丰富和活跃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要依托农村牧区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要抓好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要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培育内容积极健康、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群众文化,不断充实、丰富和活跃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教育引导农牧民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乡风乡俗。

三是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必须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从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入手,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五改五建”、“三通、三化”(改水、改电、改院、改圈、改厕;建新房、建青贮窖、建沼气池、建养殖小区、建大棚;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要引导和帮助农村完善公共环卫设施,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农村环境面貌的较大改观。要把发展生产、农牧民致富和治理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以公共秩序、社会风气、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牧区和谐稳定。

四是以文明村镇建设为重点,推动农村区域性连片创建。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以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点带面,形成农村牧区域性连片创建的工作新格局。要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大力开展区域性片性创建活动,认真抓好区域性连片创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强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要抓好文明乡镇苏木、文明村嘎查、十星级文明户等常规性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创建标准,丰富创建内容,创新创建方式。确保创建质量,提高创建水平。

3、切实建好试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抓好全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既需要宏观指导、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又必须抓好试点、培养典型、搞好示范,要通过先行试点,摸索经验,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各旗县区、乡镇都要选择一批经济发展、组织建设、工作基础和自然条件不同的村嘎查作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创建的试点。要根据创建文明村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要求,切实抓好试点的创建工作。要发挥好试点的带动作用,及时总结试点的创建经验,为不同资源条件、不同发展水平的地方提供学习借鉴。要搞好典型宣传,组织新闻媒体,集中宣传一批特色鲜明、时代感强的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树立一批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创建品牌。

4、服务农牧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

服务群众、多办实事是搞好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件一件的实事抓起。要把创建活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农牧民群众从精神文明建设中得到实惠。要特别关注农村的困难群体,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对于安排了的实事,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务求实效。要按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要求,组织各级文明单位根据各地创建规划,与试点村结对帮扶。一个或几个文明单位帮扶一个试点村,重点帮助农村牧区建设文化活动室、改善文化条件,建设公共设施、硬化村中道路,治理环境卫生、美化村容村貌,开展文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等。要把结对帮扶工作纳入文明单位评选和管理,作为文明单位年度复查和创建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使结对帮扶形成长效机制。各级文明办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加强领导,扎实工作,精心组织,齐抓共管,全力开好这次盛会

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大局,实践表明,“以会促创”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推进战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推动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和重要载体。自治区党委、政府之所以把全区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放在巴彦淖尔市召开,就是为了更好地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展示已有的工作成就,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好的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途径、新举措。因此,这不仅是巴彦淖尔市的一件大事,也是自治区的一件大事。

l、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全市上下、各旗县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把这次经验交流会作为推动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紧迫任务、头等大事列入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狠抓工作落实。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要结合实际,在认真调查研究、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明确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要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城乡共建、各方共同参与的新格局。

2、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是一个历史进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要着眼于农民的全面发展,重点规划一批造福于农民的教育、科技、文化项目,使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近期内可以选择一批经济条件好、文化基础好的试点,把重点放在培养新农民、建设新村庄上,在促进乡风民俗树立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等方面抓出一批特色示范点来,充分展示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的成果。各项创建工作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急于求成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激发热情,形成合力。

第5篇

精神文明建设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申报主要事迹:

三年来,本办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信息工作,积极发挥信息宣传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注重队伍建设,严格考评制度,健全宣传阵地,确保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信息工作取得实效。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宣传信息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分管领导,将信息工作量化、细化,责任到人。下发了《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信息宣传工作的通知》,健全文明信息宣传工作的考核机制,制定文明信息报送工作奖励办法,明确各乡镇街道文明办和各级文明单位文明信息报送任务。

2. 注重队伍建设。各乡镇街道文明办、各级文明单位都确定一名信息宣传分管领导和信息宣传员,组建一支近100名信息员队伍。坚持每年举办一期全区信息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信息宣传员写作能力。要求各单位对信息宣传员从政治上关心,工作中关怀,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3.严格考评制度。把宣传信息工作作为乡镇街道和各级文明单位动态记分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年终对信息报送和采用情况进行总结、评比、通报。通过量化测评,促进信息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4.健全宣传阵地。坚持编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及时宣传报道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三年来共编发了57期,刊发文明信息412条。各级文明单位也积极办文明简报,如富兴堡街道的《沃土》、水厂《恒源简讯》、闽西队的《地质简报》、市公路局的《三明公路》等70多种文明刊物。

5.宣传成效明显。本办及时整理上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先进事迹。三年来,共上报各类文明创建信息近1000条,撰写精神文明建设论文35篇,其中被省级文明刊物(报纸、网站)录用113条,市级刊物(报纸、网站)录用352条,区级《***快讯》、***新闻网、《***信息》录用528条。本办连续三年被区委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第6篇

一、必须把农村人口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农村人口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在农村文化中,人口文化最具人本性、群众性、基础性。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必须优抚纳入全市人文化事来发展的总体布局,融为一体,共同推进。一是要规划融合。制定全市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要把农村人口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单位、推进机制和保障措施,纳入对乡镇文化建设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量化指标,落实责任,一抓到底,常抓不懈。二是要阵地共建。根据农村实际,农民需求,必须把农村人口文化大院作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重点,市政府列出专项资金,给予扶持补助。要按照“整合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实现一院多能”的原则,拓宽人口文化大院活动范围,使其融为民服务、村级管理、文化娱乐、宣传培训、卫生保健、科技推广、计生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三是要部门联动。人口文化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着眼于建立互联、互补、互动的机制,要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广泛职责,广泛参与、联手共建。

二、必须把农村人口文化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中央支持的重点,各级关注的热点、农村群众的兴奋点。农村人口文化只有贴近新农村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充分发挥农村人口文化大院的阵地作用,全面促进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文化“富民”。要组织涉农部门专家、技术人员,在人口文化大院开展各类科技致富培训、科普知识讲座,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二是要文化“育民”。要坚持造福农民与造就农民有机统一,建设农村人口文化与提高农民综合素持有机结合,大力宣传少生快富、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尊老敬老等各类先进典型,用先进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用先进文化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三是要文化“安民”。要发挥农村人口文化活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势,用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巨大变化,教育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新型和谐邻里关系。抽调专门力量,以农村人口文化大院为载体,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举办法律培训班,用以案释法的形式教育引导群众学法、懂法、守法;村村组建村民议事会,健全农村“三资”民主管理制度,做到“办事让群众知情、花钱让群众明白”,努力创造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必须把农村人口文化工作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培育先进的人口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在农村,开展人口文化工作,对于提升人口素质、推进精神文明,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把树立新型婚育观念、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标准,把人口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融入为一体,大力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评先“十佳道德模范”、文明幸福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和“鲜花送文明”、“道德评议会”等多种形式的评先树优活动,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四、必须把农村人口文化工作融入人口计生工作之中

人口文化是人口计生工作的艺术化,必须依托人口计生工作、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深化人口计生工作。一是要大力开展普遍性教育。深入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依托农村人口文化大院,充分利用生殖健康服务室、人口学校、人口文化屋等阵地,广泛开展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用先进的人口文化和计划生育典型事例启发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倡树婚育新风。二是要搞好人口早期教育。随着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开展,农村群众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针对群众对子女早期教育的期盼,开展人口早教工作,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工作阵地和网络优势,村村配备专兼职人口教辅导员,建立辅导室,形成一套符合农村实际的师资培训、基地教学和家庭指导工作机制。三是要认真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大力宣传“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认真落实各类奖励优惠政策,激发产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五、必须把农村人口文化工作融入社区建设工作之中

人口文化进社区,不仅构建了计生宣传阵地,传播了婚育新风,而且丰富了社区文化内涵,扮靓了新农村新社区。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县陆续新建了一批农村新型社区,新住宅新环境,但十分缺少文化建(下转第20页)(上接第18页)设。如何抓好大人口文化建设,我县抢抓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先机,自觉“贴近需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群众喜不喜欢、接不接受、效果好不好”作为人口文化建设的准绳,树立大人口文化建设新理念,注重传统人口文化与现代人口文化相融合,计生政策法规、优生优育优教、生殖健康保健与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乡风文明、道德规范等要求相结合,拓展了人口文化外延,丰富了人口文化内涵。在具体工作中,“协调争取先人一步、制定方案快人一拍、文化品味高人一筹”,主动融入、服务群众,使人口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创新人口文化建设内容形式上狠下功夫,注重设计方案比选改进、好上加好,力求出精品成品牌。以人口文化社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在增强美观美感上做文章,注意采用反映新农村新风貌和较高艺术观赏性的景观图画作背景,精心设计制作人口计生宣传栏、井字画、灯杆刀旗、异形插牌看板等,与传统人口文化、民居建筑风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做到图文并芪、雅俗共赏;着力在语标内容上体现人性化和艺术性的统一,针对群众的接受度,积极改进出新计生宣传语标,如“酿造甜蜜事业,构建和谐计生”、“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孩子不在多成才就行”等,做到既馨心暖人,又醒目规范,人口文化品位、质量的提升,使人口文化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教育作用,成为新农村新社区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7篇

区委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全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决定,制定了我区力争两个率先的时间表,沿江街道作为全区的经济重镇,要在两个率先的征程中,争做企业创新的先行街道、xx北大门建设的示范街道、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特色街道。 沿江街道地处长江之滨,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以北1公里处,东邻长江,西与盘城镇接壤,南连泰山街道,北靠南京钢铁集团,总面积约30.9平方公里,人口约5万人,下辖五个村、二个居委会,农业人口8754人。辖区内有南京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大学xx校区、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等大单位。104、宁连、宁扬公路在辖区内交汇而过,交通十分便捷。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759万元,完成工商税收40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600元。 新的xx区成立以后,区委、区政府把沿江街道作为江北主城区的一部分来建设。沿江街道为呼应新市区建设,在着力加大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农民市民化步伐,响亮地提出建设城市化的新沿江,培育市民化的沿江人,并在六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一、以加速推进城市化建设为手段,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移步伐 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市民转移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有效途径,而要农民脱离土地,洗脚进城的最快方法就是加快建设发展步伐,走征地带动之路。 多年来,随着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大xx校区、南钢等大单位的建设发展,已经使一批农民通过征地带动转变成城市居民。随着江北新市区和沿江大开发速度的加快,沿江街道再一次成为开发的热土。截止到8月初,先后有浦东房地产征下大外江3500亩土地建设威尼斯水城;京新、复兴4500亩被苏宁公司摘牌,用于房地产开发,同时苏宁公司还拿下了航海仪器二厂以南的170亩和复兴七组复兴路以北的160亩土地;金飞成集团联通公司的160亩土地、农科所30亩土地均被摘牌。另外,浦江学院征地手续已完成,已进入拆迁补偿程序,这一系列的土地开发将一次性让4516名农业人口转移为城市市民。 沿江街道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将街道行政中心迁至农业人口较为聚集的洲区,以推动洲区的发展,并对还未挂牌的土地,由街道拿出资金来进行土地储备,以尽快实现街道辖区内的农民在两年内全部转移为城市市民的目标。同时,积极推动房地产企业的早日开工建设,让离土离地的农民,尽快集中居住到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的小区中,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农民身份和生活方式市民化的真正转变。 二、构筑经济发展平台,增加农民转移为城市市民后的收入 城市化建设,使农民逐步脱离土地,融入城市生活,离开土地后,如何增加他们的收入,沿江街道根据实际采取三种措施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一是高品位建设工业产业群,增加就业机会。沿江街道拥有市级重点乡镇工业园区的牌子,为充分利用好这一块牌子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街道按照一牌三点规划建设了三个产业分布区,即原街道工业园、新化工业园和冯墙工业园。在认真做好现有工业园美化、冯墙工业园金飞成四个项目建设的同时,重点开发新化4.3平方公里工业园区。目前,冯墙工业园已建成的金鼎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已解决三百多人的就业,原工业园区已解决200多人的就业,新化工业园计划解决1500人的就业。 二是打造三产发展新平台,扩大就业面。三产经济一直是街道发展中的短腿,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兴起,为街道三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口的增加,将带来商业、物流、餐饮、娱乐休闲、物业管理等三产业,街道将利用行政中心搬迁至洲区之机,科学合理的规划街道三产

的产业格局和布局,积极引导居民投入到三产发展中,增加收入,同时也彻底解决三产对街道贡献份额较小的问题,促成街道经济结构的转移,预计三产将带来3000个就业机会。 三是鼓励居民参与投资。征地拆迁将给街道居民带来一大笔收入,同时多年来农民手中也有一笔积蓄,为了聚集民间资本,引导居民用手中的闲钱参与投资,以钱赚钱,街道将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在工业区的建设中,出台鼓励私人投资厂房、道路、水、电等设施建设的政策,增加居民收入中的投资性收入的比例。 三、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转居后的后顾之忧 农转居后,作为城市居民的沿江人,也应享受同市民居民同样的待遇,尤其是社会保障须逐步到位,以解决农转居后沿江人的后顾之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 一是医疗保障。街道将逐步为农转居后的沿江人办理大额医疗保险,并加大本地卫生服务水平,杜绝因病致贫现象发生。 二是养老保障。街道将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在劳动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规范街道企业和事业单位用工、养老保险办理工作,同时为鼓励企事业单位办理养老保险,街道将在政策上、资金外给予一定的扶持,以确保街道居民能够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的养老保险待遇。 三是劳动就业。在不断扩大就业面的基础上,街道将充分发挥街道劳动就业保障所和各居(社会)劳动就业保障站的作用。根据岗位的需要,对农转居后的劳动力实行就业前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劳动就业培训机构,以确保人人适应就业需求,增强就业能力。 四、加强基础教育,从源头抓起 农民转变成居民,身份的转变是可以一夜之间完成的,而要让农民彻底转变小农意识,在思想上、行为上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沿江街道将以创建学习型街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为龙头,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不断提高农转居后沿江人的素质。尤其是要从娃娃抓起,从在校学生抓起,立足源头,立足基础,落实到位。以学校、家庭为教育的主阵地,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做文明市民的习惯,同时通过在家庭中开展教育,也带动每家人在思想、行为上的转变。与此同时,街道还将以社区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加大对孩子们的德育教育,从小培养高尚的道德修养,如开展敬老爱老、互帮互助、勤俭节约、尊重社会、尊重他人等教育实践活动。 五、深入开展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从多年的精神文明创建经验来看,开展文明创建是提高居民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沿江街道有着多年的精神文明创建经验,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街道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重点抓好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创建具有沿江特色的市民精神。市民精神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精髓。沿江街道在向城市化进军的同时,也要把创建具有沿江特色的市民精神活动作为提高士气、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一个重要活动来抓,以此来促进街道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通过在全体居民中征集、讨论等多种形式,以确定符合沿江发展特色的市民精神,以此激发大家建设沿江、发展沿江的士气,实现沿江倍速发展的目标。 二是以人为本,深入开展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在沿江街道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如五爱双评、文明户、文明窗口、文明学校、文明工商户等等,群团组织为做好这些创建还开展了绿色家庭、文化中心户、青年致富能手、双学双比等评比活动,使全街道的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形成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格局。随着街道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有些创建已不适应发展的需求,为此,在下一步的创建工作中,街道将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总结前面的创建经验和做法,对文明户、文明学

校、文明窗口、文明工商户、文明企业等创建评比条件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开展符合发展需求的、富有时代精神的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 六、打造最佳人居环境,以优美的环境影响人 人是优美环境的缔造者,优美的环境也同样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改变人的行为,沿江街道将借大开发之际,从亮化、绿化、美化入手,打造最佳人居环境,让沿江人生活在城市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氛围中。 一是绿化、亮化。街道将科学规划建设好主干道、主要河流、主要街区和市民休闲区、居住区、商业区的绿化、亮化,同时规划建设两条百米宽的防护林,把大企业的污染彻底隔离,并建设一批市民绿化广场,鼓励企业进行花园式工厂建设,让沿江人生活在绿色中,让沿江的夜景亮起来。 二是美化。借大开发之际,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住宅区,将分散居住的农民向集中居住转变,彻底改变沿江人散、乱、脏的居住环境。同时,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解决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处理排放难题,杜绝水质污染。建立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培育沿江人的卫生意识,保持街道的整洁,树立沿江人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新形象。通过这一系列的环境建设,让沿江人生活在一个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中,同时让整洁、优美的环境提高居民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主动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所谓农民市民化就是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就是减少农民、降低农村人口比重、增加城市人口的过程,因而农民市民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城市化。沿江街道将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同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努力引导沿江人民身份由农民转向城市居民的同时,意识和个人行为也由小农意识转化为城市居民意识,形成和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提升沿江的城市建设整体水平。

第8篇

 自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决策部署,迅速动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大宣传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二0一三年工作总结情况

(一)重点领域、区域推进情况

1、家园清洁方面。

① 清扫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清运沿路垃圾等情况

为确保环境卫生不留死角,全县集中干群力量开展村屯卫生整治工作。在实行单位包村、包屯进行大排查的基础上,动员全县干部、职工回原籍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各乡镇包村工作队积极进村入户,召开群众会议,听取群众意见,引导制定村规民约及保洁、垃圾清运处理制度。对于群众提出的各难点区域实地调查,研究解决方案。同时加强房前屋后的清理,划分清洁责任区域,落实人员做好环境卫生的打扫和垃圾的清理工作。

截止2013年12月底,全县共出动搬运垃圾车辆1500多车次,清运、填埋、焚烧垃圾约达28428多吨,各村屯口,公路沿线乱堆乱放垃圾基本上得到了清理。

② 乡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及开展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建设情况

2013年,全县基本实行“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各乡镇明确要求乡环卫站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各垃圾收集点收集垃圾,并运到县垃圾填埋场处理。路程比较偏远或人口较少的村屯以就地填埋、焚烧进行垃圾处理。小型焚烧炉试点工作分别在古寨乡、百龙摊镇、林圩镇进行。目前全县共建设村(屯)垃圾池1687多座(其中村屯垃圾池123座;屯级垃圾池1564座)。村级垃圾池设置有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两部分。全县11个乡镇共有37个屯申报开展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建设工作,目前总体工作开展情况良好。

(二)重点场所方面。

    1、实行街道整治常态化管理,确保干净整洁、畅通有序。

在保证重点抓好县城街道的整治工作的同时,认真抓好乡镇街道的整治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各乡镇的主(次)街道一直是综合整治的重点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各乡(镇)党委、政府对该项治理工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研究并制定了科学的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层层落实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单位、部门齐抓共管,干部、职工以身作则分片包户深入一线作表率,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实施。

      活动开展以来,各乡镇共清理街道卫生死角垃圾500多吨,清除“牛皮癣”1000余处,拆除、清理违章设置的户外广告和店招牌共计630个。

   2、认真抓好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公共场所、学校周边及公路沿线的环境整治工作。

一是组织全民参与的“弯腰行动”及在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美丽里当•清洁校园”等活动,使群众以及在校师生进一步了解清洁乡村活动并参与到活动中来,确保乡村环境清洁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二是组织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开展旅游景区、公共场所、公路沿线和田间地头随手捡活动,坚持“每天一小捡、三天一中捡、一周一大捡”的制度。

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公共场所、学校周边及公路沿线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整治。各乡镇共召开群众大会2300多次,动员群众230000多人参与清理垃圾活动,有效保证了重点整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

1、建立环境综合整治制度情况

一是建立巡查制度。除县“美丽办”正常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外,县城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每天都对各单位卫生责任区的落实情况进行巡视和检查。二是建立督查制度。县、乡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整治点进行重点督查,对存在乱扔倒垃圾、乱堆放杂物、乱搭盖建筑、乱放养畜禽、乱摆设摊点、乱涂画张贴、乱停放车辆、乱堆放建筑材料等八种乱象,立即教育群众,责令整改,并通知责任单位及时跟踪督查。三是各乡镇基本上成立了综合执法办公室,组建城管中队,充实城乡环境整治队伍。

2、探索建立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新机制情况

由于我县属大石山区,有相当规模的地方交通不便,所以处理垃圾方式必须要因地制宜。目前各乡镇都积极引导群众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纳入了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垃圾产生、处理的责任主体,成立理事会,收取和管理经费,使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为。

3、创建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目前对垃圾分类工作仍还处于发动宣传阶段,部分地方已经正式启动该项工作,其主要做法是对易于处理的垃圾采取填埋和焚烧的方式就近处理,对不能就地处理的垃圾要拉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4、建立清洁乡村日常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追究哪个地方责任人的责任。二是制定村规民约。各包村工作队和村定工、半定工进村入户召开村、屯两级群众会议,制定村规民约,让村民自治,互相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通过村规民约规范和强化村民的卫生意识。三是成立屯级清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让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生活质量。四是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保洁工作制度、信息传递、上报反馈和通报制度等,为活动的开展落实保障措施。五是深入村屯召开动员会和村民大会,引导群众讨论制定《保洁工作制度》、《垃圾清运制度》、《监督管理制度》、《村规民约》等,目前全县各村屯基本健立或健全了各项保洁制度,制定了村规民约,从制度上保证活动有效、顺利开展。六是通过召开村级屯级村民大会,制定了保洁制度,每家每户上缴3-7元的垃圾处理费,由村屯自行收取,用于聘用1-2名保洁员将屯级垃圾池垃圾清运至村垃圾池,由镇转运到县垃圾处理场。

5、建立文明创建评比机制情况

目前已下发了创建评比机制的有关文件,全县各乡镇都在积极开展“五星级农户”创建评比活动,形成了户与户评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通过以屯为单位开展户与户评比活动,建立评比制度,实行日督查月评比,选出清洁示范户,以此带动全屯群众向示范户看齐,逐渐改变传统陋习,培养卫生文明意识,做好门前屋后和田间地头的清洁卫生,共同提升清洁家居环境,形成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风尚。

二、二0一四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建立建全清洁乡村长效机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不同方式、不同特色的运行处理模式。

2、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缴费办法及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年度收缴率达90%以上。

3、完善农村卫生管理制度,乡村环境卫生问责制度等,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环卫管理体系,确保我县清洁家园活动持续稳定推进。

(二)工作任务

1、因地制宜,拓宽农村生活垃圾运行处理模式。从县污垃办今年就垃圾处理方式调查结果及实际处理来看,拟就地填埋、焚烧垃圾的自然屯占全县自然屯总数均不足10%,而实际操作过程尚未能真正起步。古寨、百龙摊、林圩焚烧垃圾示范点现在只是落实在面上(可以说有些是迫于压力),设备安置已有时日,但并没有真正启用。县污垃办为了落实县领导的指示精神,在各乡(镇)多方选点建设垃圾焚烧炉,但都以群众不配合、成本费用过高至今仍没有得以进一步落实。实际上,到现在为止,就地填埋、焚烧垃圾还只是极限在口头上。全县近一半的乡镇对财政下拨的村级垃圾清运费用在使用上随意性较大,其中一些乡镇村级垃圾清运实际上还没有启动,大部分垃圾池“池满为患”,为了清除异味,有些地方只能是“一把火”一烧了之,附近群众苦不堪言。全县60%以上的乡镇所建的垃圾池也只是流于形式,有些从建池到现在只是应付检查才拉一两次,其他时段均以“一把火”对垃圾进行处理,垃圾池及周边“臭气冲天”、“烟雾弥漫”,成了当代环保的新杀手。

2、继续开展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建设。在2013年底前完成周鹿、永州、金钗镇垃圾中转站的前提下, 2014年完成加方、里当等乡镇中转站建设,避免垃圾清运过程中无谓的运距、装卸等费用,切实减轻财政资金压力。垃圾清运“村至乡镇中转站”费用从村(屯)所收取的垃圾处理费支付,乡镇至垃圾场的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实现垃圾处理工作的常态化管理。

3、加大对各乡镇农户垃圾清运费收缴工作的力度,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年度收缴率达90%以上。农户垃圾清运费是否收缴到位,是关系到清洁家园活动的最终成功与否,是落实清洁家园活动长效机制的根本前提,农村垃圾清运、保洁员工资的落实,都与收缴情况息息相关。只有农户参与缴费了,才能涉及到其根本利益,最大限度调动其参与“清洁乡村”活动,从源头上根本解决垃圾的污染问题。

   4、认真抓好乡镇街道的整治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各乡镇的主(次)街道一直是综合整治的重点问题。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对该项治理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研究并制定科学的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

5、创建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目前对垃圾分类工作仍还处于发动宣传阶段,2014年,在全县各乡镇全面启动该项工作,其主要做法是对易于处理的垃圾采取填埋和焚烧的方式就近处理,对不能就地处理的垃圾要拉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6、建立清洁乡村日常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追究哪个地方责任人的责任。二是全面制定村规民约等制度。制定《保洁工作制度》、《垃圾清运制度》、《监督管理制度》、《村规民约》等,让村民自治,互相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通过村规民约规范和强化村民的卫生意识。三是成立屯级清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让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7、将建立文明创建评比机制制度化,积极培育乡村新行为、新习惯、新风尚活动。目前已下发了创建评比机制的有关文件,全县各乡镇都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形成了户与户评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但关键的还要进一步将该项工作制度化。通过以屯为单位开展户与户评比活动,建立评比制度,实行日督月查评比,选出清洁示范户,以此带动全屯群众向示范户看齐,逐渐改变传统陋习,培养卫生文明意识,做好门前屋后和田间地头的清洁卫生,共同提升清洁家居环境,形成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风尚。

 

 

 

第9篇

2016年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总结一

为纪念xx周年,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弘扬爱企、爱团、爱党、爱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立志成才,激发青年建功立业的热情。xxx团支开展了以弘扬五四精神、争当文明先锋的主题团日活动,培养同学们爱国、爱家,努力学习的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激励我校团员青年胸怀祖国,志存高远,继承革命传统,勇担历史责任,与祖国共奋斗。

一、组织共青团员职场习科学发展观

每位学员能清楚的认识到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分析自身现状,明确奋斗目标,坚定学习信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一点进一步深化了每个人的思想认识,理清思路,形成了科学共识,增强了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能够妥善解决自身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大学生素质的内在要求。

二、在四项文明活动中:

文明校园,我们倡议:告别不文明行为,美我校园,爱我校园。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还草地以碧绿,还课桌以整洁,还语言以文明,使文明之花香彻四野。

文明宿舍,我们提议: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言语中知人品,行动中晓素质。轻轻地,我来了,不带来丝缕嘈杂。静静地,我走了,不留下一片碎屑。个人文明注重点滴小事,点滴小事体现个人文明。

文明食堂,我们宣传:倒掉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自觉回收餐具。不随地吐痰,不在餐厅内吸烟喝酒。

文明教室,我们赞颂:保持肃静,不准喧哗。尊师重教。讲文明,保持服装整洁。不乱刻、乱划、乱写,不损害公物。

加强我部学生的精神文明,思想道德建设起到重要作用。营造整洁、文明、有序、向上的寝室环境。

三、在唱响青春、书写和谐 活动中:

我们宣传五四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能深刻理解、认识、铭记五四精神的内涵,在其中升华自己的爱国情操,以继承、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并让大家明白如何做才能实践科学发展观,成为合格先进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共同建设我们可爱的祖国!

四、在放飞青春 激情飞扬中:

我们观看书籍《恰同学少年》和影片《我的1919》。进一步学习五四的爱国主义情怀,讴歌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明白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

最后,是大家各自发表对的认识和这次活动举办的意义,通过这次讲座和看视频学到了什么,以及今后如何发扬五四精神,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当祖国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候,当人民水深火热的时候,是青年们首先站了起来,过去的历史不容忘却,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青年更当继承,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队里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盛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五四的意义不仅仅只是段历史,更应是一种精通过这次主题团日活动,我认识到作为当代青年应当认真弘扬五四精神,将五四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从中感受到作为青年对国家的重要和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五四更多的意义是传承,传承五四的精神。这次活动之后,支部团员会更明白真正的爱国,若何爱国,以及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2016年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总结二

为纪念xx周年暨中国共青团成立xx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共青团优良传统,活跃我队团组织文化生活,根据大队工作实际,我队团委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

一、开展活动情况

(一)举办了我的青春我做主青春感言征集活动

为激发团员青年青春才华,塑造创新观念,张扬个性魅力,展现青春风采,交流人生感悟,汇集言语智慧,同时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职工交流、企业和谐。展开了我的青春我做主青春感言征集活动。在征集过程中,全队团员青年参加了这次活动,大家踊跃报名,与大家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每个人的心路历程是自己真实的感受,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人生感悟。就这样汇集出了一句一句青春感悟。活动共征集到各类感言18条,评选出优秀感言6条。青春感悟掀开了青年人斑斓的内心世界,让珍惜时间、珍惜青春成为青年人无上价值追求。

(二)举办了传承五四薪火,展现青春风采摄影大赛活动

发现青春之美,发现生命之美,发现我们身边的美,弘扬五四精神。此次共收到各类摄影作品20副。内容有反应工作现状的,也有对生活的真实述说,还有对自然风光的无限眷念,淋漓尽致的展现了青年们的青春魅力。邀请了大队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担当评委,对征集的作品进行评选。经过评分评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同时将获奖作品展现在大队橱窗栏上,这些作品激励着大家共奋进。

(三)举办了梦想开始的地方的主题座谈会

在座谈过程中,大家热情澎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对共青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的,也有对大队在生产经营及管理上提出发展方向的,更有参与者将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的。会上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活动的开展有效搭建了青年人同大队领导及各部门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团员青年互动融通,激发生机和活力,共展智慧和才能,调动了团员青年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进一步解放了团员青年的思想,振奋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同心共谋大队事业发展新篇章。

二、活动取得成效

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了共青团员意识,促进了团员青年对团史的深入了解,丰富了团员青年文化生活。同时也激发了团员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团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促进了全队各项工作的有力开展。

2016年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总结三

20xx年是xx周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增强广大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励青年为实现我乡大发展、大跨越的目标奉献青春力量,我乡团委在五四期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活动得到乡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现总结如下:

一、号召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城镇文明创建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城镇文明创建活动,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我乡团委广泛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城镇文明创建活动。在五四期间,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告别陋习,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采取拉横幅、张贴标语、扫大街、发放倡议书等形式进行环境卫生的宣传,组织部分青年对集镇环境卫生进行分段整治,引导青少年自觉树立公共意识,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生力军作用,带动全社会的广大群众形成文明家园,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二、召开机关青年迎五四,话发展座谈会

乡团委组织机关团员青年在乡蚕茧站召开迎五四,话发展青年座谈会。座谈会上,青年们纷纷发言,畅谈人生理想,深化思想交流,传授创业经验,对如何服务党政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进行热烈地讨论。通过交流,机关青年不仅增进了了解,也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和任务,对今后工作更好的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五四评优及表彰活动。

为树立典型,争先创优,在全乡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引导广大青年学科学、用科学贯彻落实胡主席的科学发展观,承担成长责任,乡团委在4月中下旬开展民主评议团员活动,在此基础上,4月份在全乡范围内开展20xx年度评比表彰五四红旗团支部、优秀团支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评选活动。

四、开展迎五四展风貌活动。

第10篇

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高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文化相互交融激荡的趋势;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结构高速向纵深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创业方式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的多元化,给我们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1、要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进一步研究探讨如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效地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和思想文化有渗透,巩固和加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理论武装工作是落实在思想上、行动中,使之转化为干部群众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

2、宣传工作要把握规律,强化措施,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做好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和各个方面先进典型的宣传;做好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和解疑释惑、提高认识的工作。

3、文化工作要求我们要研究如何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围绕着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加强优秀文艺作品生产和农村文化主阵地建设,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4、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办法,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方式、新内容,在总结经验、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真正探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进一步把两个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落实到基层,立足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坚持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的原则:把各项创建活动引向深入,充分展示新世纪农民的精神风貌。

二、紧紧把握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

1、增强全局观念,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宣传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做好当前各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保证。要牢固树立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扎扎实实的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2、站在战略高度,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脉络,对新时期宣传工作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做出宏观的分析与判断、从宏观上把握宣传思想工作。

第11篇

依法治县领导小组:

*县“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规划自20*年实施以来,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部署要求,以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为中心,紧紧围绕“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目标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理,不断加快依法治县进程,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健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党的十六大把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县委、人大、县政府及时出台了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第五个五年规划和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及时调整充实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四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表彰会暨“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启动动员大会,对“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签订了“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生活——*镇*村见闻》的专题宣传。我们还把百姓关心的家电下乡、秸秆禁烧、民生工程推进、新农合、疫病防治等宣传作为宣传重点,加强舆论引导,使新农村各项政策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宣传效果,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也鼓舞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二、宣传典型,用先进典型事迹感召人。

我部在宣传报道新农村工作中,我们注重挖掘群众身边的典型,大力倡导和弘扬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推介了一批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目前已经成功推介的典型有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典型——*镇*;新农村建设典型——*镇*村,荣获“感动*”十佳称号的,带领群众致富的新农村带头人——*镇*村书记*,所宣传的典型都分别在《*日报》、《*日报》、市县电台、电视刊播。在宣传的同时,号召致富能手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对周围群众定期举行各实用技术培训,以致富能手为核心组织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开凿流通渠道,掌握市场信息,增加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使农业产业不断壮大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美化家园,用文明创建活动塑造人。

为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准,提高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今年我县下发了关于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和“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认真开展“十星级”农户评比活动,让文明创建活动变为农民的自觉活动。评选“十星级农户”工作,既有物质文明方面的具体指标,又有精神文明方面予以适度倾斜,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不做表面文章,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热情。每年各乡镇都要评选“十星级农户”,并在有关大会上予以隆重表彰,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典型事迹,村风民风明显好转,文明?00台次,受教育群众达49万余人次。

2、坚持三项制度,切实规范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第一,坚持中心学习组学法制度,县委建立健全了县委中心组学法制度,通过拟定学习计划,采取领导班子成员专题发言、集中自主学习、开展讨论等方式,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依照中心组学法制度,坚持做到每年至少2次以上学法活动。第二,坚持法制讲座制度。坚持每年组织2次以上的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讲座,并把此项工作列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五五”普法实施以来,我县邀请了重庆市委党校、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的教授专家多次到*作了《物权法》、《人大常委会监督法》、《依法行政与行业体制改革》、《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等法制讲座,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都参加了法制讲座。第三,坚持学法考试考核制度。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每年由组织部、人事局、依法治县办联合组织开展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考试每年组织一次,参加考试合格,在《干部学法用法合格证》上进行注册登记,成绩进入干部档案,作为干部职务晋升和考核部门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还建立了干部任前法律培训和考核制度,凡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必须进行任前法律知识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合格者方可任用。

3、深入开展以“青少年法制巡回宣讲”为载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针对青少年成长和心理特点,实施分类别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各类在校生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法制主题班队会、案例剖析、法制讲座、普法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吸引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普法教育活动。

第12篇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一、基本情况

目前,广丰区区农户总共149330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5900座,普及率要达84.69%,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9288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30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124251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广丰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中央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 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四、目前存在的困难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風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