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贵君轻

民贵君轻

时间:2023-05-30 09:13: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贵君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第九)。

3、《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1、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2、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氏。

3、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王顾左右而言他》。

4、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1、易错知识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和现代改革开放的区别、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近代化和近代史的区别、的评价。

2、基础知识点: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竹书、帛书、小篆、隶书,我国文字的演化过程:甲骨文(商)一金文(商、周)一大篆(西周晚期)小篆、隶书(秦)。

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有:(1)儒家:代表人物一孟子: 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2)墨家:创始人一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3)法家:代表人物一韩非, 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士之伟大人格,孔子年十有五而志于学,下学人事,上达天命。仁、义、礼、智、信。抱道救世,周游列国;身体力行,问礼从政;诲人不倦,献身教育,流芳万年。他的思想仰之弥坚,成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为士之圣。孔子便是我人生的第一盏引航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士之博爱的胸怀。孟子不负天降大任创仁政学说,扬民贵君轻的思想,他宽厚宏博的大爱使他成就为士之亚圣。孟子的“舍生取义”的精神与孔子“杀身成仁”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对人民无限的同情与热爱。杜甫自幼好学,七岁吟诗,读书破万卷,下笔惊天地、泣鬼神。更因他有一颗赤忱的爱国之心,虽穷困潦倒一生,却成就了他,士之诗圣。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19岁东渡扶桑立下的誓言,他在黑暗中呐喊,光明何在?他心系民族危亡,不计个人安危,“横眉冷对千夫指”;他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是血。他忠诚的践行了他的誓言,被誉为“空前的民族英雄”,为士之“猛士”、“斗士”。

纵观古今,名人必有士之精神,有大仁、大爱之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精神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之人格。我要学习这些士,立志作真正的士,名人的魅力所在便是如此士之精神,追求名人的风骨是我无悔的选择。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噫,微“士”人,吾谁与归。

第5篇

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

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旷达?

还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和坦然?

都是。风度既是罗斯福总统在法西斯肆虐的战火中的镇定从容,也是鲁迅先生在动荡局势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犀利与“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宽爱,更是钟南山面对SARS恶魔时奋不顾身的奉献。

风度的表现是丰富多彩的。

风度在儒家手中被演绎成孔子的“仁者爱人”和孟子的“民贵君轻”;风度对墨家来说是对小生产者的关怀,到了道家庄生面前则化为“庄周梦蝶”的风流。

林黛玉娇花照水、潇湘竹青的风度让我们神往;薛宝钗知书识礼、端庄贤惠的风度让我们羡慕;史湘云不拘小节、亲切洒脱的风度让我们折服。红楼一梦,因风度而风情万种。

风度于我们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伊甸园,内修风骨外炼气度,合起来就是“风度”。

厚积而薄发,风度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表现,内修风骨,修才学,修精神,修品格,在“不畏浮云遮望眼”中品读一份人生的自信;在“天生我材必有用”中收获一份人生的乐观;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感受一份忧国忧民的情怀。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人文精神在今日尤为重要。“独善其身”是士人的避世之法,“兼济天下”是我们今日少年面向世界的积极态度。知识的积累让我们变得有智慧,品格的修炼让我们有感伤的情怀。风骨修成,风度自然而生。

内在的积淀要由外在的风度表现出来。嵇康将死,从容而笑,广陵一曲,终成绝唱,他在死神面前的坦然展现给世人的是洒脱的风度。方孝孺冒九族被灭之难而不愿为燕王起草即位诏书,展现给世人的是执著的风度。在困难面前,在挑战面前,在无数个未知面前,良好的气度一旦与风骨结合,人的风度便发挥到了极致。

“非学无以广才”,内修风骨,加强积淀;外炼气度,积极面对新时期的挑战。

两者相加,便是当今人应有的风度。

【作者系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三(11)班学生】

点评

第6篇

下由鲁国出兵护送公子纠返国。在莒国避难的公子小白也得到消息,在鲍叔牙和莒兵护送下急忙

返国,争夺政权。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做了侯位,即齐桓公。齐桓公迫使鲁国杀掉公子纠,齐鲁矛盾出现。

齐桓公因为鲁国帮助公子纠跟自己争夺齐侯之位,怀恨在心,在齐桓公即位第二年,即公元前68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最终齐鲁两国在长勺打了一仗,就是本文第二段记

叙的内容。最终鲁庄公起用了名不见经传的军事奇才――曹刿。

曹刿是本文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力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

他是一位坚贞的爱国者。齐国大军来侵,鲁

国危在旦夕。在国家危难之际,曹刿挺身而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曹刿面对乡邻的善意相劝,毅然主动进入朝廷面见鲁庄公,陈述要害,并请求同赴战场一起抗敌。爱国的忠心明月可鉴。

他是一位民本政治家。曹刿具有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他懂得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是否得到广大百姓的支持。“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他身上得到明显的体现。他抓住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个民本政治家的核心思想。

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曹刿满腹韬略,并

在军事实践中能够熟练运用。他深知军队有高昂

的士气是作战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战争开始之时,他制止鲁庄公的急躁冒进击鼓进攻。“公将鼓之。刿曰:‘未可。’”等到齐军三鼓之后,士气衰竭,而鲁军士气旺盛之时,便把握这个“彼竭我盈”的有利时机,“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最终一鼓作气,击败强大的齐军,取得了以弱胜强的伟大胜利。曹刿作为这次战役的实际指挥者,功不可没。同时,曹刿处事谨慎小心,善于观察,灵活应对复杂的战斗局势。齐军溃败之时,他并不急于驱车追赶,而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确定齐军是真正的溃败,才“遂逐齐师”,最终取得这次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7篇

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在强调以文明史观审视历史的今天,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题型上,选择题与主观题并重;内容上,儒家思想的内涵和演变是考查的重点,其中明清思想为重中之重。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合当前全球祭孔、开办孔子学院、《论语》热等现象理解儒学与国家建设的联系;二是结合和谐社会构建、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等热点问题,理解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三是注意纵向和横向分析、比较。如纵向梳理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横向比较明清民主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等。

【考点梳理】

一、春秋战国――儒家思想形成

1.源头:百家争鸣

(1)背景: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文化繁荣。

(2)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道家学派老子和庄子,提倡“无为而治”;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学派韩非子,主张“法治”;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

(3)影响: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透析:①百家争鸣的出现反映了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开始形成的时代特征。②儒家强调道德感化;法家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包含辩证思想。三者互补,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汉武帝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均采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统治模式。

例1.(2011年上海单科卷,第8题)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 B

2.形成与发展:孔子、孟子、荀子思想

(1)创始:孔子。①主要思想:“仁”(核心);德治;有教无类。②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至圣”。

(2)发展:孟子和荀子。①孟子:把“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被称为“亚圣”;《孟子》在南宋被列为四书。②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了“君舟民水”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天人关系上,提出“天有行常”、“制天命而用之”。

透析: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刻影响,是儒家思想的源头;儒家思想不断吸纳、融合各流派的观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②孔子的民本思想是为政以德,体现人文主义精神。③孔孟提出的修身、治国等思想,寄希望于人的本性的自觉,如“克己复礼”等,带有理想主义成分。而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并非美好,在强调自我修养的同时,更注重“师”与“法”的教育与规范作用,带有现实主义倾向。

例2.(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12题)“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参考答案】 C

二、西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原因:(1)政治大一统的需要;(2)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3)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崇。

2.表现:(1)董仲舒新儒学――“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兴办太学并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

3.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透析:①汉代儒学的兴起是与时俱进的结果,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糅合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并非只是继承与发扬儒家思想。③孔子强调“礼”,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秩序要求严格。孟子则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将孔子的政治主张理论化。董仲舒宣扬“大一统”和“君权神授”,则把封建统治神圣化了。④战国到秦汉,思想界发展的趋向是由自由走向专制。

例3.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材料中董仲舒宣传的思想是 ()

A.天人感应B.天行有常

C.上天无道 D.君权神授

【参考答案】 A

三、宋明――儒学发展为理学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2)内容:“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伦理道德,即三纲五常。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

2.陆王心学

(1)开创者:南宋陆九渊。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集大成者:明代王阳明。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发明本心”;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知行合一”。

透析:①宋明理学在哲学逻辑的层面上提升了伦理道德信仰,是民族价值观的重建;宋明理学在解释孔孟儒学的过程中表达出了不同于孔子信条的箴言。这些说明了儒学从佛、道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讨论的问题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②陆王心学在天理和人性修养上承接了程朱理学;将外在物化的天理置换为内在的心心即理,心中致良知。由客观唯心主义转向主观唯心主义,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

例4.(2011年上海单科卷,第13题)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参考答案】 A

四、明清――批判继承儒学

1.明朝:李贽。认为不能以孔子的是非标准来判断是非,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2.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政治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文化上主张“学以致用”,反对空发议论、不切实际的学风,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儒学再度活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透析:①明清民主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政治根源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君主专制强化。②明清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使儒学思想更趋于实事求是,更切近国计民生,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例5.(2011年北京文综卷,第15题)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参考答案】 D

【综合提升】

1.以文明史观视角归纳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原因

①春秋战国:冷落。原因:孔子、孟子等提出的“仁”、“仁政”主张只是一种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学说。在战乱时代因无助于统治者称霸和实现统一而受到冷落。

②西汉:独尊,确立正统地位。原因:董仲舒把儒、道、法和阴阳家思想糅合改造,适应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儒学政治制度化、宗教化,其道德修养功能逐渐削弱并被道教和佛教取代。

③宋明:创新,发展为理学。原因:为回应佛、道的挑战,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一部分儒者以儒学为思想源流,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并把儒家伦理上升到神圣不可抗拒的天理的高度,恢复了儒学道德修养的功能,并使其与政治功能一致,儒学重新回到官方正统地位。然而正因为这样,作为官方正统儒学的理学成了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但是它的修养方式“存天理、灭人欲”的绝对化和非人性化,使其遭致批判。

④明清:批判继承。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反对封建束缚;专制统治走向腐化;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⑤维新时期:利用。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为变法提供历史依据,减少变法的阻力。

⑥:冲击。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儒家思想成为民主与科学思想的矛头。

⑦改革开放后:地位上升。原因:儒家思想在世界影响广泛;民族文化遗产被重新认识。

【规律总结】 ①一定的思想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如汉武帝独尊儒术是政治大一统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反过来,新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又促进了西汉社会的稳定、政治的集权和经济的发展。②儒家思想的演变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甚至有的思想本身就是专制主义政治的组成部分。③儒家思想历经演变,但其内涵和核心始终如一,即“仁”和“礼”,它涵盖了做人的全部规范,本质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④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成为主流的原因: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历史统治者的重视。启示:任何一种思想,只有在批判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例6.(2011年海南单科卷,第7题)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参考答案】 B

2.以文明史观、唯物史观的视角全面认识儒家思想

(1)积极影响:①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中国文化的象征。

(2)消极影响: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导致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愚忠愚孝等的教条应加以批判和否定。

(3)对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4)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以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

【规律总结】 ①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观念、法家的“法治”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法治思想有本质区别:恩赐与自主、专制与民主。②儒家的一些思想对于今天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大有裨益。③可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否定和抛弃其糟粕;有些内容可抽去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

例7.(2011年安徽文综卷,第12题)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A.①④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隐性知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演变:①春秋末年,孔子开私人办学之先河。②西汉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③唐朝科举制度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专业教育开始确立。④宋朝教育制度更为完备,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⑤明朝各级学校的教育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⑥清朝在教育上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

例8.(2011年新课标版全国文综卷,第26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第8篇

院长女士,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久负盛名的塞万提斯学院与大家见面。中国和西班牙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今天的座谈会以文化为主题很有意义。贵国著名剧作家哈辛托・贝纳文特曾说过:“文化是理解与沟通的良师。”文化交流对增进我们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必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从未间断。在此,我想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主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素。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

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

三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书于殷商时期的《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和欧洲的文化都源远流长,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的商品和文化就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南欧国家。公元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来到中国。16世纪末,西班牙人门多萨写的《中华大帝国史》一书,是西方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宗教以及政治、经济概况的著作,在欧洲引起轰动。《周易》、《老子》、《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翻译介绍到欧洲,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东学西渐”。18世纪,欧洲近代的先进科学文化成果传播到中国,掀起“西学东渐”的热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西班牙文明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班牙文学、绘画、歌舞、体育等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文学巨匠塞万提斯、画家毕加索、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都为世人耳熟能详。我年轻时就读过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其深邃的思想至今仍给人以智慧和启迪。我经常在思考,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就不仅要有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更要有人遥望星空,坚守精神家园。这样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第9篇

——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

北京市教育局教研部高级教师张桂芳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仁”的学说的内容;孔子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百家争鸣”的概念;战国时期墨、儒、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政治主张;《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

2.引导学生理解并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文化的空前繁荣,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许多大思想家及其著作,对后世以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3.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许多大思想家和百家争鸣?”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政治与思想文化相互作用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要求认知的图画和文字史料:

孔子画像。课本大字中和竖排的孔子论教育的原话。孙武的原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①春秋五霸是指哪些人?请按课本大字的顺序将他们排列出来。

②战国七雄指当时的哪七个诸侯国?请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回答。

③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分别说出各自的起止年代。

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7、8、9三课的课题(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在这三课中,我们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同学们已经知道,这500多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并逐步确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而贯穿整个时代的是奴隶制度的没落和消亡,各国纷纷“变法”,新兴的地主阶级异军突起,封建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日趋繁荣。大的社会变革促使那些有识之士去深入思考当时的种种社会问题,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政治学说和主张。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并且会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当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车轮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滚滚前进的时候,科学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思想、军事、科技、文字各个领域英才辈出,他们中许多人至今还为中国嬴得世界的瞩目与尊敬。下面,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舞台上,先结识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军事家。

3.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

同学们可能读过有关老子、孔子的故事吧?“子”在古时在姓氏后边,是作为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你们小学六年级时学过一节关于孔子的历史课,叫做——(《大教育家孔子》)孔子不光是大教育家,还是大思想家。“诸子百家”指的是许多有学问的人提出的学说、主张,“百”在这里不是固定的数,是多的意思。同学们打开课本,先看看第58页上的那个老者,他就是老子。

一、思想家老子与《道德经》(板书)

从画像观察,老子确实很老,背驼顶秃,眉毛都长得很长。不过他不一定姓“老”,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不详细,大约是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d1n),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还记载老子晚年看到周朝日渐衰落,就西出函谷关隐居去了。函谷关的守官尹喜对他说:“您要隐去了,请把您的见解学说写下来吧。”于是,就有了《道德经》(又称《老子》)。这是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著作,分“道”与“德”上下篇,5000字。流传下来的《道德经》实际上是经过战国时道家学派补充整理而成的。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将《德经》放在《道经》之前,因此又称《道德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老子思想中最可贵的地方就是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互相依存,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他还认为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说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什么意思呢,请看课本的小注。

老子是个学问很渊博的人,推想在当时就很有名气,不然一个守函谷关的官怎么会知道他呢?相传,在老子做史官的时候,孔子曾亲往求救。课本上的图画《孔子见老子》,就是由这段故事而来的。拄杖的老子大概正在对孔子阐说做人行事的道理吧。这位不辞劳苦拜访名师的孔子,后来果真学有所成,他的学问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都远远超出了老子。

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板书)

请同学们先看课本上的孔子画像,注意《老子》与《孔子》两幅画像的区别,从画像上看,孔子好像有向人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又像是在给学生上课。关于孔子,同学们知道些什么?(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1.创立儒家学派(板书)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的鲁国,幼时家里很穷,但他非常爱读书学习。孔子曾做过管理牛羊和管理仓库的小吏,课本小字写了他是怎样对待工作的,请大家课下去读。孔子30岁左右开始收徒讲学。后来他到了齐国,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未成,又回到鲁国,官至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行摄相事。后因与鲁国掌政者意见不合,率弟子辞职出走,到诸侯国奔走游说达14年之久,但始终不得志。68岁时,孔子回到故乡鲁国,潜心编订文化典籍,教授弟子。在长期研究学问和参预政治的生涯中,孔子的思想逐渐系统完善,形成学派。在古代,把为贵族人家相礼、作乐的知识分子叫做“儒”,孔子曾做过儒,因而后世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儒家。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对这个字,孔子有过许多解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爱人”,爱做动词,即爱别人,爱众人。孔子这样提与他的经历有关,课本小字讲了一个故事(请同学读孔子路见妇人哭墓、叹苛政一段)。孔子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出发,希望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让百姓有安定的生产环境,反对严刑酷法繁役,这在不把奴隶当作人看的奴隶社会,是有进步意义的。孔子经常对弟子讲“仁”,有的话传至今日,被赋予新的意义,对我们做人行事仍有警醒作用。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生活得好,也必须使别人生活得好。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的书,叫作《论语》。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被后世的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既深且远。

孔子不但有学问,创立了一个学派,而且是一位善于育人的好老师。他虽然没能成为有大作为的政治家,但作为大教育家却成为后世为人师者的楷模。

2.兴办私学,致力教育(板书)

下面,请默读“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这段课文,包括大字、小字、竖排引言,结合小学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个问题:“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建树,哪些值得我们继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条整理)

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这是很了不起的,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个突破。(指导同学看彩图《杏坛》。)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编订古代典籍(板书)

为了教学需要,孔子悉心搜集、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相传,《诗经》、《》、都是孔子编订的。他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

二、百家争鸣(板书)

战国时期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封建制度刚刚确立,旧的阶级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强国并存、各自为政,新兴的地主阶级对如何治理国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许多思想家从各自阶级立场出发,提出各种各样的政治主张,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这些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互相之间展开争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最为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等。

1.墨子与墨家:“非政”、“兼爱”(板书)

孔子死后大约11年,墨子出世。墨子名翟,做过较长时间的手工工匠,其技术与当时的鲁班齐名。墨子很爱读书思考,逐渐参预政治活动。当时孔子的儒学在许多国家流行,影响很大。墨子一开始也学儒家,渐渐发现一些问题。后来便自立新说,聚众讲学,(请看课本图《墨子和弟子在一起》)还常与儒家学派辩论,成为当时一大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孔墨显学”。

墨子出身于劳动者,自称“”,他的思想代表手工业者和小私有者利益。墨子看到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百姓被迫当兵打仗,人民颠沛流离,困苦不堪,因而提出“非攻”、“兼爱”的主张。“非”在这是责怪、反对的意思,就是反对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兼并战争。“兼爱”即互爱互利,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以财助人。墨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了当时人民的愿望,有积极意义,但是,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怎么可能互助互爱呢?因此,这种主张在当时不可能实现。

墨子还主张节俭,和弟子一起过简朴的生活,从图上也可看出,他们不脱离劳动。这与孔子鄙视生产劳动形成鲜明对照。墨子还主张“尚贤”,官吏及至天子都要选拔贤能的人担任。这在那个时代确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民主思想。

2.孟子:“民贵君轻”和“仁政”(板书)

大约墨子谢世四年,儒家与孔子齐名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孟子降生在鲁国的一个附属小国——邹。孟子名轲,曾就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所处的时代,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地主阶级基本上巩固了统治地位。孟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认为要达到长治久安,必须“行仁政”,让农民有田种,有衣穿,有饭吃;给农民充足的生产时间,减轻赋税,省减刑罚。孟子还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请看课本上竖排原话)他告诉统治者不能小看老百姓的力量,只有争取人民拥护,才能保住统治地位。他说:“桀纣之失效天下也,失其民也”。夏桀、商纣之所以败亡,就是因为他们太残暴,失去民心。

孟子的上述主张虽然是要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长治久安,但是,起了劝诫统治者不要过分欺压人民的作用,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孟子之后,荀况成为战国时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他与孔孟不同,注意吸收总结各派学说的成就,从中汲取积极因素,形成自己的学说,成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提出了著名的“制天命而用之”即人定胜天的思想,这在2000多年前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还很有限的时代,无疑是大胆而可贵的。他并不是妄言,而是说自然现象有规律可循,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天地官(管)而万物役”,荀子的名言,现在已经成为现实。

荀子有个学生,叫韩非,不过他没有师承儒学,而是继承和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家政治学说体系。

3.韩非子和法家(板书)

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晚期,出身韩国贵族。看到韩国日渐衰败,他很着急,屡次上书韩王,提出种种使国家富强的方略计策,但未被采纳。韩非主张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制订国家政策。认为国家应实行“法治”,以法令为准绳,不论官吏百姓,人人都当知法守法、受法度制约。韩非还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君主将大权独揽。

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写作,他的许多散文都成为传世名篇。为说明抽象的道理,他写了不少著名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已为后世熟知常用。

韩非的著述有10多万字,后来传到秦国,秦王嬴政看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和他在一起,死也安心了”,并逼着韩王派韩非入秦。可是韩非来到秦国后,没有受到重用,反而遭到同学李斯及他人的陷害,被迫自杀于狱中。韩非虽死,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秦王嬴政采用。

上面,我们介绍了战国“百家”中主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同学们已经知道,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初步确立,各国的封建统治者都力求图强革新,以巩固其统治,进而称霸天下。请大家从这个时代特点出发,想想哪家的学说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为有用?(引导同学回答问题,并加以归纳)当然是韩非子的学说。一方面他从历史进步的观点出发,赞赏改革,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另方面,他提出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适应强国之君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一统天下的政治需要。正因为如此,嬴政才赞赏并推行了韩非子的政治主张,并由此成就帝王之业。

“百家争鸣”,我们主要介绍了政治学派。春秋战国时,由于大小战争连年不断,许多有志报国的人都研究战争,探讨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因而有所谓“兵家”,有人将他也放在“百家”之列。下面介绍两部著名的兵书。

四、《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板书)

《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是最早的兵书,在世界军事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兵经》,译成英、日、俄、德、法等多国文字出版。这部书是春秋晚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写的,书中叙述的许多战略战术原则一直为历代兵家所遵循。如“我专而敌分”、“以十攻一”、“以众击寡”,讲的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指导同学看课本竖排原文,并作文字解释)讲的是充分了解和掌握敌我双方的情况;还有,“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等更为我们所熟知。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战略战术原则,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据说现在连日本的企业家也研究《孙子兵法》,以求在商业竞争中削弱对手,发展自己。

《孙膑兵法》是战国中期孙武后代孙膑所著,就是那位创造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的孙膑。这部兵书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有些方面还有所发展,可惜传诸后世的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4.巩固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春秋战国时期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了解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希望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记住老子、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孙武、孙膑这几位重要人物生活的时代(春秋还是战国),以及他们的主要建树或主张、精辟名言。这些大思想家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关心天下兴亡,对学问孜孜以求,值得我们学习。

5.作业

简述孔子的主要建树。

将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归纳列表。

(三)教学建议及教学设备

第10篇

儒学人为精神以人为本贵和持中儒学由孔子初创,以“仁”为其理论核心,讲求“礼”与“中庸”之道。其后,孟子“仁政”学说与“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等对孔子的思想做了发展;西汉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核心,吸收“阴阳五行”说,极力宣扬“君权神授”,强调“三纲五常”,提出“大一统”学说,在文化方面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意识,实现对儒学的第一次改造;宋、明、清时代的朱熹等人在儒学的基础上,兼而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以继承孔孟道统和复兴儒学为己任,把封建的等级制度、道德规范抬到了“天理”的高度,要求人们“存天理”“去人欲”,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长治久安,实现对儒学的第二次改造。

尽管儒学经历几度变迁,但其基本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儒学非常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一切之本。

在对待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关系上,儒学家认为人是更为可贵的,如马厩失火被焚时,孔子所问的是“伤人乎”,并没有问是否伤及马;荀子则用层进法推导出万物之中人最为贵的道理,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篇》);朱熹也认为人与禽兽不同,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所以宇宙中“人为最灵”。

在对待人与天的关系上,儒学强调先人后神、天人合一。孔子对天命、鬼神存有信仰和敬畏,《论语》中有“畏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敬鬼神而远之”等的论述,但在论到人时,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可见把人放在了首位;即使董仲舒把“天”神化为超自然的主宰,但也一再强调人“最为天下贵”(《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人与天互相感应,天人合一,可见,在神学的形式下,人依然是价值关怀的中心。

在对待人民与君主的关系上,儒学强调民贵君轻。《礼记•缁衣》记载孔子的话:“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意思是说人民把君主当作自己的心脏,君主把人民当作自己的身体。心脏因有身体保护而不受伤害,也因身体而受伤害,君主因有民众才存在,也因民众而灭亡。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说则用“舟”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君民关系,国君如舟,百姓如水,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所以百姓为国家之本。北宋程颢程颐宣称“民惟邦本”(《文集》卷五),人民是国家之本。朱熹认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宋史•朱熹传》)。可见,人民为本的思想贯穿于儒学之始终。

二、贵和持中的做人态度

和,是指世间万物一种和谐、均衡的状态。贵和,即以和为贵。《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不同事物之间互相搭配、融合、平衡,就能达到“和”的圆满状态。例如,对于孔子对于政治的看法,《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可见,执政时宽和与严厉搭配才能达到“和”的最高境界。“和”并不是无原则地求“一致”,为人处事方面,儒学讲究“和而不同”。

中,是指在实现“和”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的一种不偏不倚的行为方式。持中,就是持守“中庸”之道。在孔子看来,“中庸”之道是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朱熹《中庸章句》)。中庸之道,就是做事要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并且始终如一。中庸之道适用于一切领域。在子张、子夏谁更贤能的问题上,孔子认为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过犹不及”,超过和达不到的结果是一致的,都不够贤能;孔子在《论语•八佾》对《关雎》的评价是“乐而不,哀而不伤”,意思是说,《关雎》这首诗,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快,情感表达地恰到好处,表现了对音乐的中和之美的赞许。

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儒学的精神内涵中重要的一方面。

孔子本身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尽管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被各国国君所接受,但他仍“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且依旧“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对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孔子说“难矣哉”(《论语•阳货》),就是说那些整天只知道吃饱饭,对什么事都不关心的人是很难成事的。

四、豁达乐观的积极心态

在儒学家看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始终要以豁达乐观的心境为基础。

孔子奋斗一生,终无所遇,但却没有失掉信心,并且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掘快乐,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过着简单的生活,却仍然乐在其中,因为对他来说,不义而来的富贵如同浮云一般,不值得拥有;他面对“老之将至”,仍然能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他甚至将是否具有积极心态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志。所以,当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时,孔子评价他:“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五、身任天下的责任意识

儒学强调“积极入世”,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具有“自任以天下之重”的责任意识。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士”应当以天下为己任,而不该过多关注个体生命的需求。所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孔子本身就是具有这种担当精神的代表,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孟子也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综上所述,儒学是“以人为本”的学问,其以“和”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以中庸之道为人生的最高追求,通过自强不息、不断奋斗的生活态度,以及乐观豁达的心态,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儒学博大精深,个中内涵经过历代儒学家的诠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外延随着时代的变迁亦得到了不断的延伸。时至今日,儒学作为国学的主要载体,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去探究其精神内涵,以及其背后所反映的我国自古至今一脉相承的人文精神,为今日国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文化支持。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第11篇

从根本上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文化的复兴与文明的崛起。换言之,文化的复兴和文明的崛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

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系统。各种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理论相映成辉,从各个层面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理想道德境界的追求。道德的血液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血脉里流淌了五千年。可以说,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文化脉动几千年的核心力量。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愈加富裕的今天,却遇到了“道德的困扰”,道德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整个社会都在思考: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认识和看待我们的道德状况,如何构筑和坚守我们的道德家园?

道德是价值观的问题,是精神和心灵的问题。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形成向上和向善的力量是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同志所讲的,要形成“向上的力量”和“向善的力量”。事实上,无论“向上”还是“向善”,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正因如此,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就必须传承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古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面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笔者以为,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以下营养:

一、以“公天下”意识为核心的美好道德理想

天下观念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根基,其他社会性的道德理念皆由此而生发。天下为公的道德理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礼记・礼运》篇记载,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是孔子所设想的人类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实现大同需要遵循的大道便是天下为公。一个没有私有观念的“公天下”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能够真诚和睦相处的社会,是一个贤能得其所用的社会。

正是在这种“公天下”道德理念的感召下,衍生出厚德载物、仁者爱人、尚中贵和等一系列普泛道德的立场。这些立场就是要利民济世、博爱大众,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生相助、和乐如一。可以说,“公天下”的社会道德理念将人类自身的道德追求放置于一种快乐、和谐的美好境界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承不竭的道德能量。

党的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价值观体系涵盖了社会、国家和个人三个不同层面。其中,在社会层面要求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正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公天下”道德理念追求的价值基点。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必须是富足的、人人平等的、社会高度文明的社会,必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达到和谐如一的社会。所以,如果能够合理地继承以“公天下”意识为核心的传统道德理想,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于文化强国建设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以“见利思义”为核心的行为道德标准

现实中的人总是以群体的方式生活的,孤立的、个体的、原子式的人是不存在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利益关系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依据。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是任何社会、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儒家鲜明地提出了“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的“以义制利”、“以义为上”的观点。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对义利的不同取舍则代表了道德上的君子和小人之别。

以义制利,将“义”作为最高的道德规范,虽然是一种较为难于达到的行为标准,但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却是约束个体行为的主要规范。它是对道德自我主体性的要求,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自觉意识。

在“以义为上”的道德精神感召下,可以阻止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在人们思想中扎根,可以充分调动个体对于自我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修炼,塑造诚实守信、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勤俭节约、威武不屈等个体性道德特征。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当中“诚信”应该是最为核心的。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定是一个爱国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敬业和友善的人。当全社会形成一种诚信有道、以义为上的道德风尚后,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道德主体性也会卓然而立。

三、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为核心的治国道德理念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为核心,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建构起一整套家国道德理念。儒家倡导王道仁政,道家反对过分专治,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他们的学说理论中都体现了忧国忧民、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防患于未然的、强烈的“居安思危”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为深沉的民族道德心理。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先进知识分子在观察历史的成败得失、总结国家兴衰治乱的经验过程中,提出了包括民贵君轻、尊师重教、任人唯贤、清正公廉、协和万邦等在内的治国理念。《尚书・尧典》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在古人治理国家的观念中,只有各民族平等相处、天下百姓对国家的政治清明抱有极大的希望时,才能实现万邦和谐、共同发展的社会局面。

第12篇

这篇关于人教版七年级历册第二单元复习测试题附答案的文章,是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历第一个国家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开始于A.禹 B.启 C.桀 D.周武王3.下列国 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①夏桀②商纣③周厉王④周幽王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4.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晋文公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5.牧野之战,商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商纣王军队数量少 B.商纣王荒奢侈,残暴无道C.周文王重用贤能国力强大 D.少数民族犬戎的进攻6.西周的都城在今 A.河南登封B.河南安阳 C.陕西长安D.河南洛阳7.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8.下图反映的是周朝严格的等级制 度.其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A.诸侯 B.卿大夫 C.士 D.国人 9.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841年 C.771年 D.公元前770年 10.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1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13.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它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司母戊鼎②它是迄今世界上的青铜器③它上面铸有497 个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长金文④它的名称是四羊方尊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4.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 侯会盟 15.决定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战役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1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走向统一 B.战争频繁 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17.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①铁农具的使用与普及②牛耕的使用与推广③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的产生④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8.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属于()A.旧石器文化B.青铜文化C.新石器文化D.铁器文化19. 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20.右图人物是A.屈原 B.李冰 C.扁鹊    D.韩非子21.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B.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C.各学派相互辩论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思想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2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A.仁 B.义 C.理 D.信24.韩非子的思想是A.“兼爱”和“非攻” B.“民贵君轻” C.“无为而治”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25.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二.阅读下列材料(14分)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篇〉请回答: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 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

4.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三、连线题(8分) 新课 标 第一网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 连接起来 退避三舍桂陵之战赵括 围魏救赵长平之战晋文公 纸上谈兵城濮之战勾践 卧薪尝胆吴越争霸孙膑 四、知史识图(14分)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页图是在什么时期、由谁负责修筑的什么工程?这一工程建在什么河流之上? (2)说说这项工程的作用。 (3)中国有句名言:创业难,守业更难。这项工程直到今天依然造福于人民,完全归功于历代人们的维护。说说你的好主意,看看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 五、学史有感(14分)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1)假如你是商鞅,你会用什么样的观点去说服秦孝公和那些守旧的大臣们?

(2)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那些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造反”,结果秦惠文王用最残酷的刑罚把商鞅车裂示众。商鞅的死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感想。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B D C B C C A D C B C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C C B D A D C A D A 二、阅读材料 1.禹 2.世袭制 3.夏朝 4.奴隶社会 夏 、商、周 三、连线题 四、知史识图(1) 这是战国时期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工程。(2)都江堰具有泄洪、 排沙和调节水量等多重作用,既可以防止洪水,又可以引水灌溉。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的水旱灾基本得到根治, 成都平原因之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3)(略) 五、学史有感(1)提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必须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进行调整,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当时经济基础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 改变,社会制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 (2)提示:说明了守旧势力的强大。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是比较弱小的,必然会受到旧事物的处处反对,因此,它的发展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任何社会变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当触动当权者和在位者的利益时,变革更是困难重重。因此,对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变革,我们不仅要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做好遭受挫折的准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