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公园景色的作文

描写公园景色的作文

时间:2023-05-30 09:14:06

描写公园景色的作文

第1篇

描写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正与侧的结合、动与静的结合、声与色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远与近的结合、白描手法七种。除上述之外,还有大家最熟悉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等。运用这些具体的描法,就能写得生动形象。

当然,这些理论性的东西,识记很容易,如何落实到具体的写作中呢?

有效地利用课本。语文课本中选择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老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在细细品读中慢慢消化描写的相关知识。

教学中我选择了蒲宁《安东诺夫卡苹果》中的一段“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记得那座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因而显得稀稀落落的大果园,记得那槭树的林阴道、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这三者的芬芳。空气洁净得如同不复存在一般,果园里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这是那位果商兼果园主雇了农夫来装苹果,以便夜间运往城里,――运苹果非得夜间不可,那时躺在大车上,仰望着满天星斗,闻着飘浮在清新的空气中的焦油味,听着长长的车队在沉沉的夜色中小心翼翼地、叽叽嘎嘎地向前驶去,真是再惬意不过了。有个雇来做工的农夫,一只接一只地喀嚓喀嚓大嚼苹果。这可是老规矩了。果园主非但不阻止他,反而还劝他吃:‘吃吧。吃个饱,――不吃才傻呢!哪个割蜜的不吃几口蜂蜜。’”

节选的这部分描绘的是一幅果园丰收图,写出果园丰收的特点:果实累累,香气馥郁;果园热闹繁忙;果园主慷慨大方。总之,不仅景色美,而且人情美,传达出作者的热爱之情。

具体的描写方法有正面写果园丰收的:满目金黄,苹果芬芳,有色有味;有侧面写果园丰收的:有人声车声,有焦油味,有长长的车队,有嚼苹果的动作,有劝吃苹果的语言,有热闹繁忙的情景,有舒适惬意的心情,有粗犷豪放的汉子,有慷慨大方的果园主,尽显美丽淳朴的异域风情,表现出作者的沉醉迷恋之情。

品读完优美文段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的体会,或者是总结一下作者蒲宁为什么写得这么美丽动人。学生畅所欲言后,老师指导学生归纳出描写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比如说

1、要学会在生活中细致观察,在写作中善于抓住特点。

2、具体描写时,可以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当然也可以调动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以求生动形象。最好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注意虚实结合,方能妙笔生花。

3、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无论是景物描写、细节描写,还是人物的肖像、对话、行动、心理描写,都必须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服务。

4、描写一般要带有鲜明的感情,才能以情感人。融入感情的描写,往往能以情感人,激起读者共鸣,尤其是在景物描写中,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但是要将景物写得美,决不是词藻华丽就可以的,而必须渗透作者丰富的情感,寓情于景,以情感人,这样的景物描写才有强的感染力。

在品读了大家的文章后,找来学生自己的文章,与大家作品进行比较,对比之中,挑一挑自己的毛病所在,为以后的训练找到努力的方向。

学生的作文片段:“考卷发下来了,我的数学得了100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很多讽刺话,这对我刺激很大,但更增添了我学习的信心。”

运用所学的描写知识对文段进行诊断:这种非常空泛的叙述在学生作文中颇具代表性,毫不具体,也不生动形象。

提出修改建议,对文段内容加以充实:“我”怎么高兴?同学们是怎么讽刺“我”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刺激?“我”的心态又是怎样的?

第2篇

一、典型景物树名片

1.选择景点最具影响力、最具知名度的景物。比如一位同学写《县行政中心参观记》:到处是高楼大厦的城市,哪里都拥挤狭窄。而这里却特别开阔空旷:大楼四周环绕着一条护城河,河外面是行政广场。中间一条人行道,两边各是一大片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至少上百亩。广场正中央竖着一根高高的旗杆,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雄伟。高楼,在拥挤狭窄的城市,是很寻常的,小作者并未选取;而这样开阔空旷的广场,却是最让城市人眼前一亮的风景。因此,小作者写行政中心参观记,敏锐地发现在县城最具影响力、最具知名度的景——行政广场来写,使人读了,自然印象深刻。

2.捕捉特定季节、时间中最典型的景来写。这位同学接着写道:天空中,飘舞着许多花花绿绿的风筝。孩子们跑啊,叫啊,跳啊,他们正在享受春天的快乐时光呢!是啊,我们刚刚脱去厚重的冬装,换上了轻盈舒适的春装,怎么会不感到精神抖擞呢?春天,象征着希望,象征着活力。而放风筝,孩子的跑、跳,无疑是最能表现这一切的代表性景物。读之令人精神振奋。

二、顺序描写有条理

描写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文章才有条理,让人读了感到层次清晰。如实际游览顺序、时间顺序、远近顺序、方位顺序等。

1.游览顺序。就是以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按照观察的先后顺序,介绍景物。比如一位同学写《美丽的滨海公园》:一进公园大门,就看到左侧一架高大的海盗船,有许多人在船上,摇过来,晃过去,真刺激;转个弯,就来到湖边长廊,沿着长廊,一边欣赏字画,一边享受湖面吹来的风。这样移步换景,一路行走赏景,一边娓娓写来,特别清晰。

2.方位顺序。按照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中央向四周,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公园的西面是一大片菜地,微风中,金灿灿的油菜花,此起彼伏,像是谁铺上的绒毯;公园的北面是一座高高的土山,沿山坡而上,依次长满桃树、竹林,挨挨挤挤,层层叠叠,土山最高处长着几棵挺拔的意杨树,真有“会当凌绝顶”的感觉;公园南面是南湖,风光旖旎,引人入胜。以公园为中心,“西面油菜地——北边的土山——南面的南湖”,有条不紊,思路清晰,一目了然。

三、特色描写显魅力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景物独特的美才是最吸引人之处。“美源于发现”,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向福楼拜拜师学写作,福楼拜就叫他观察上坡的马车和下坡的马车,富人的马车和穷人的车,晴天的车和雨天的车,发现区别,写出特征。如何写出特征?一般说来,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比较中抓特征。必须要对景物作细致的观察,将它与别处的景物加以比较,从而把握它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同样是山,华山险峻,泰山雄伟,黄山神奇,桂林清秀;一样是杨树,北方的丫枝一律向上,是为“钻天杨”,南方的树冠如一把把撑开的巨伞。

2.要注意季节的特点。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即使是同一个季节,前后也有区别:早春,寒意料峭;仲春,万紫千红;暮春,花谢叶密;都是写雨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下就是三两天”的是春雨;“雨点儿打在荷叶上,像珠子一样乱转,天连水,水连天,迷迷蒙蒙一大片”,那是夏雨。我们要在景物描写中,让人们体味出季节特征来。

3.多感官观察,多角度描写。调动多种感官,全方位观察,注意景物形状、颜色的变化。如: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先写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再写形状的变化,抓住了景物的特征,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另外,还要注意动静搭配。我们所观察到的景物有的是静止的,有的是活动变化的,因此在写景时既要对景物的静态进行描写,也要对景物的动态进行描写,做到动静结合。如一位同学这样描写桃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桃花显得格外烂漫可爱,水红色的花瓣在边缘蔓延开时就像婴儿绽放的甜甜笑容。一阵微风吹过来,小小的淡粉的小花朵随风飘动起来,好像是在向春姑娘招手。几十只蜜蜂飞来了,它们扇着翅膀,嗡嗡唱着歌,钻进钻出。先是静态描写,接着动态描写,把景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具体,更形象,可感可触。

四、融情于景引向往

正所谓“情随景生”,欣赏美丽的景物,喜悦之情会油然而生。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也要力求将自己的多彩心情、丰富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主要是拟人、比喻和联想)或表达方式,使文字具有传情达意的神奇效果。

朱自清在《春》中这样描写小雨:“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样描写春天的花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第3篇

著名作家老舍曾指出:“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各异。”是呀,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说什么样的话。因而描写好人物的语言,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祁黄羊》中有关人物的对话描写。

(一)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

(二)“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

“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这两段话都采用了对话描写的形式。透过这些对话,你是不是也能从中感受到祁黄羊举荐人才不避亲仇、出以公心的可贵品格?祁黄羊特点在他与悼公的对话描写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古人说:“言为心声。”这是说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透露,它是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成功的对话描写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因此,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注意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精神、特征的对话来描写,但对话描写要简明、精炼。

段落快览

走道两旁,摆放着各种花草,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有紫色的,有黄色的……这些花朵为早春的校园增添了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花坛背后是草坪,里面的小草露出了笑脸。草坪中间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路面上镶嵌着杂而不乱的鹅卵石,排着彩砖,好看极了。

张老师旁白

这段文字,小作者描写了校园的景色,涉及到花、草坪、小路等景物,观察得很仔细,写得也挺通顺,还写到了各种色彩,可以说做到了“有彩”,但仔细品读,就会发现写色彩的词语不够“多彩”,如“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有粉色的,有蓝色的”,这样写有些呆板。“草坪”和“小路”应该是有色彩的,但是在描写时作者并没有注意运用色彩的词语,读起来较平淡。

第4篇

老师:同学们,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几座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不管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日子。如今,春天已悄悄地来临,春姑娘正用她的巧手,打扮着迷人的春天:小草绿了,桃花盛开,柳树发芽,小朋友们放起了风筝,好美的一幅春景图哇!这次习作,就让我们运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来写一写校园的一处景物,把我们的校园介绍给别人,好吗?

小丫:好呀!我们的校园可美啦,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很熟悉,我早就想把它们写下来了。

毛豆:我们的校园真可爱,它虽然不算很大,但花草树木遍布,在群山的映衬下,一年四季都有迷人的景色:春天,桃红柳绿;夏天,花草繁茂;秋天,飘香;冬天,松青霜白,真是如诗如画。

老师:是啊,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值得写的景物实在很多。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观察了,你们都发现了些什么呢?

小丫:我发现春天刚到,小草便破土而出,给校园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仔细看,它们嫩嫩的、毛茸茸的,十分喜人!特别是那光秃秃的柳树上也吐出了新枝嫩芽,那嫩芽就像一个个绿色的珍珠,翠亮翠亮的。一阵风吹来,那垂下的柳条在春风中轻轻地摇动,柔软如丝,好像在向人们招手。几只春燕自由自在地从校园上空飞过,一群小鸟儿在树丛中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毛豆:我发现校园的小花坛里,花儿也耐不住寂寞了,争先恐后地开放起来,红的艳,白的娇,黄的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每天早上,小草、小花上都会有一颗颗露珠。在阳光照耀下,这些露珠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大珍珠。太阳公公刚出来不久,小蜜蜂、小蝴蝶们便成群结队地来这里采蜜、嬉戏,久久不愿离去,我想它们应该也被这小花坛里的美景陶醉了。

老师:说得好!我们的校园处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这里的一切都让我们流连忘返,那我们该把哪些景物介绍给别人呢?

小丫:我觉得应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或者印象最深的,特别是那些给我们带来美感的景物来写。只有选择了这些景物,我们描写的时候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文章才会生动。

老师:选好了要写的景物,我们该怎样把这些景物写具体,让人如临其境呢?

毛豆:我想,不同的景物总有不同的特点,要写好校园的一处景物,就要抓住它独有的特色写,从大小、形状、色彩,甚至动态、静态等几个方面,逐一细致地描写。对眼前的景物要细致看,不但看外观,还要看内部,不但看表面,还要看深处,经过多方面的观察了解,才能抓住特征,然后再动笔进行描述,展现它的全貌,使人读后如临其境,引人入胜。

小丫:还有,写景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这样才能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比如,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对景物进行观察,远观到了什么,近看到了什么,高处看到了什么,低处又看到了什么,然后按照观察顺序写,才能给人以清晰的“图像”。

老师:是呀!特别是写景的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这样别人读了才能更加清楚明白。当然写作顺序有很多种,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或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等等,都是可以的。

小丫:也可以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写。

老师:说得对,那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才能更让人感同身受呢?

毛豆:我们在写作时,可以把自己对景物的情感倾注在字里行间,用积极的思想去感染读者。

老师:是呀!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才能使文章妙趣横生。那如果我们不写校园里的景物,还可以写什么呢?

第5篇

1922年《小说月报》载瞿世英长篇论文《小说的研究》,其中概括“中国小说的病全由于两句话,即‘能记载而不能描写,能叙述而不能刻画’。”[1]。在这里,“描写”和“刻画”成为衡量小说成就高低的标准。且不说这里“以西例律小说”的观念明显在发挥作用――西方小说重环境、背景的性质使人对中国小说传统感到不足,单看这种小说所匮乏的“描写”,如何在晚清真正“发生”,并成为日后新文学的重要标志。这里的描写,是用新鲜的白话来描记景色、风物、物质布景(setting)等内容,描写成为小说之标志,乃是一个现代事件。风景描写的发生,与白话/语体文的发展、风景本身的发现、科学精神的传播、摄影等视觉技术的进入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实地的描写”:《老残游记》之风景描写如何成为一个美学问题?

1930年代以降,《老残游记》第二回“大明湖风景”和“明湖居听书”、第十二回“黄河打冰”和“雪月交辉”等四个片段,已经被选入中学的教科书中。这几个著名片段所取得的描写的极高成就,时常掩盖了小说思想意蕴上的追求,可见刘鹗风景描写的功力。我们以情景交融,最能动人的“雪月交辉”为例:

老残在访东昌府柳家收藏未遇后,欲回济南府,因黄河结冰而滞留斋河县城。老残在客栈安顿好行李之后,出门到河堤上,“看见那黄河从西南上下来”,

若以此刻河水而论,也不过百把丈宽的光景,只是面前的冰,插的重重叠叠的,高出水面有七八寸厚。再望上游走了一二百步,之间那上流的冰,还一块一块的慢慢价来,到此地,被前头的阑住,走不动就站住了。那后来的冰赶上他,只挤得嗤嗤价响。后冰被这溜冰逼的紧了,就窜到前冰上头去;前冰被压,就渐渐低下去了。看那河身不过百十丈宽,当中大溜约莫不过二三十丈,两边俱是平水。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结满,冰面却是平的,被吹来的尘土盖住,却像沙滩一般。中间的一道大溜,却仍然奔腾澎湃,有声有势,将那走不过去的冰挤的两边乱窜。那两边平水上的冰,被当众乱冰挤破了,往岸上跑,那冰能挤到岸上有五六尺远。许多碎冰被挤的站起来,像个小插屏似的。看了有点把钟功夫,这一截子的冰又挤死不动了。老残复行往下游走去。过了原来的地方,再往下走,只见有两只船。船上有十来个人都拿着木杵打冰,望前打些时,又望后打。河的对岸,也有两只船,也是这们打。看看天色渐渐昏了,打算回店。再看那堤上柳树,一棵一棵的影子,都已照在地下,一丝一丝的摇动,原来月光已经放出光亮来了。

老残看了一会儿,到天昏,便回店用晚饭,饭后又到堤上闲步。

看那南面的山,一条雪白,映着月光分外好看。一层一层的山岭,却不大分辨得出,又有几片白云夹在里面,所以看不出是云是山。及至定神看去,方才看出来那是云,那是山来。虽然云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云也有亮光,山也有亮光,只因为月在云上,云在月下,所以云的亮光是从背面透过来的;那山却不然,山上的亮光是有月光照到山上,被那山上的雪反射过来,所以光是两样子的。然只就稍近的地方如此,那山往东去,越望越远,渐渐的天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云也是白的,就分辨不出什么来了。

老残面对雪月交辉的景致,想起家国命运,心忧泪下而结成冰珠。篇幅所限不能全引。这段情景交融的描写,细致连贯,视觉性很强,并且蕴蓄着深沉、自然、充盈的情绪流动。在这一片景物与情绪描写中,《老残游记》描写的特点和成绩得到清晰的展现。

胡适在《序》(1925)中认为,《老残游记》对文学史的最大贡献不在思想,而在“描写风景”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旧小说里简直没有。[2]胡适在这里提出的是一个值得重视而仍未真正解决的重要的小说美学问题,就是为何古典小说中缺乏好的风景描写,为何风景描写在刘鹗这里取得如此高的成绩?他把这种匮乏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古代文人少出门,因而“缺乏实物实景的观察”,二是文言中烂调套语的限制。[3]第一点显然是不正确的,从杜甫、李白、到柳宗元、坡都是饱游天下之人,即使是小说家如施耐庵、冯梦龙、金圣叹等,也不能说是足不出户之人。第二点确实是击中了要害,“白话小说里主要承担风景描写任务的,并不是白话散文句式,而是引入的骈文诗词曲赋等韵文形式”[4],是胡适眼中的陈词滥调。确实,如果我们对比《水浒传》中描写浔阳楼江上风景的文字:

宋江便上楼来,去靠江占一座阁子里坐了,凭栏举目看时,端的好座酒楼。但见:雕檐映日,画栋飞云。碧栏杆低接轩窗,翠帘幕高悬户牖。吹笙品笛,尽都是公子王孙;执盏擎壶,摆列着歌姬。消磨醉眼,倚青天万叠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白苹渡口,时闻渔父鸣榔;红蓼滩头,每见钓翁击楫。楼畔绿槐啼野鸟,门前翠柳系花骢。 宋江看罢,喝采不已。

这段风景描写的文字,比起刘鹗笔下的黄河结冰与雪月交辉,确实差了一大截。小说中的风景描写已经成为一种程式和套子,四六骈文,一到写景的关头便涌上来,实在不能给人真实新鲜的感受。

与之相反,胡适称赞《老残游记》“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烂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的描写。在这一点上,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这种白描的功夫真不容易学,只有精细的观察能供给这种描写的底子;只有朴素新鲜的活文字能供给这种描写的工具”。[5]与前面批评匮乏的两点原因相对应,胡适认为刘鹗之成功全在于两点,一是“实地的观察”,二是建立在这种观察基础上,用新鲜活泼的白话表达出来。

胡适对白话语言的敏感,使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才注意到刘鹗的风景描写确实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这当然不是说,中国古典文学缺少对自然山水的关注,恰恰相反,中国传统有蔚为大观的山水诗文、小品游记,但它们与《老残游记》的写景片段不是在一个系统里。刘鹗以白话而达到真切挚诚的描写,开创了现代描写文的先河,其后才有鲁迅、朱自清、汪曾祺等大家。

二、言文一致里的风景

生动白话与韵文套语

刘鹗前辈的白话小说家们,在进行风景描写时,骈文韵句自动性地出现,在其中很少见创造,比如前文所引浔阳楼风景。可以说,小说家们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风景,而是前人文学中的风景。宋江“但见”,宋江“看罢”,在这所谓的“看”中间,没有视角、没有顺序、没有主人公的眼光与心绪。“雕檐画栋”、“万叠云山”,在无数次的因袭重复后,把所有明媚喜人之景色,统一成一个面目模糊的空白。

前文所引“黄河结冰”和“雪月交辉”的段落,白话精细描写的能力体现无遗。刘鹗通过一系列相近而有区别的动词,仔细描摹大河流水结冰的情状,“插”、“价来”、“拦住”、“站住”、“赶上”、“挤”、“逼”、“窜”、“压”、“跑”,同时使用叠语,如“重重叠叠”、“漫漫”、“嗤嗤”、“一棵一棵”、“一丝一丝”等。刘鹗有意识地描摹和刻画,并在自评中提醒读者欣赏这一段的好处,“止水结冰是何情状?流水结冰是何情状?小河结冰是何情状?大河结冰是何情状?河南黄河结冰是何情状?山东黄河结冰是何情状?须知前一卷所写是山东黄河结冰。”[6]可见他对景物的个性和特色的重视。“雪月交辉”一段中,刘鹗借助老残的眼光,仔细区分“云白”、“雪白”和“山白”的区别,云的亮光乃是月光从背面投过来,山的亮光是由雪反射而来,相似而有不同。天边的北斗,像“几颗淡白点子”,斗杓指东,引发岁月匆促之叹,“一年一年的这样瞎混下去,如何是个了局呢?”这些语言,不愧胡适常用的“活文字”一语,白话/语体文的表现能力,在早于五四一代作家的刘鹗这里先兆式地充分表现了一回。

如果我们对比同时期其他小说中的风景描写,更会看出刘鹗用白话散文精细描写的可贵。曾朴的叙述与议论能力非同一般,然而描写能力则逊色很多,无论是风景还是环境,在他笔下都显不出个性与特色,曾朴主要靠人物思想、行动与议论的光彩,来刻画时代的氛围与变化。比如《孽海花》的一段风景描写:

第十二回,傅彩云赴维亚太太约游缔尔园,缔尔园“算柏林市中第一个名胜之区。周围三四里,园中马路,四通八达。雕楼杰阁,曲廊洞房,锦簇花团,云谲波诡,琪花瑶草,四时常开,珈馆酒楼,到处可坐。每日里钿车如水,裙屐如云,热闹异常。园中有座三层楼,画栋飞云,雕盘承露,尤为全园之中心点。其最上一层,有精舍四五,无不金衔壁,明月缀帷,塌护绣襦,地铺锦缎,为贵绅仕女登眺之所,寻常人不能攀跻。”

这段描写,充满了四字套语,无论是这里德国柏林的花园,还是六回后举办谈瀛会的上海公园,传递的都是一个模糊的面目,建筑一概雕梁画栋、花朵一概缤纷斗艳、游人一概兴致勃勃。在这里完全看不到老残那种浸润着主体情绪的对自然界的描绘。而同样是缔尔园,二十五年后朱自清笔下的景致则亲切可人得多,现代汉语的生动、灵活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活的柏林最著名的花园景象。[7]

透明的“文”:观察的过程

这是一个语言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在语言问题所形成的认识性装置下(言文一致),现代人开始经历的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刘鹗用“透明”的语言描写风景和内心,用这种语言再现主体观察的过程,同时放弃全知视角,从人物的视点出发,描写因此开始成为主观主义的重要表现。“风景的发现”是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书中的核心议题,“风景”在他那里既是现代以来自然风景的发现(西洋风景画的风景,而非传统山绘画的山水),更是一种隐喻,比喻所有“促使现代文学成为不证自明的那种基础条件”。“言文一致”正是现代性制度所以形成的一个基本的认识性装置,在这一装置中,“‘文’对内在的观念来说不过是一种透明的手段……,这个‘文’的创立是内在主体的创生,同时也是客观对象的创出,由此产生了自我表现及写实等”。[8]言文一致(现代制度),同时创造了需要表白的内心和可以描写的自然。

言文一致的呼声,从晚清便开始,白话在大量的报刊、演说、教科书、白话小说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声势。“我手写我口”,这实际是一种对文字语言的完全信赖。晚清人倡导白话虽然意在白话之浅俗利于启蒙宣传,但从深层次看,是对文字根本性质的一种重新认识。人们从看重文字的稳定性,转而追求文字对多变的现实生活的适应,追求文字对细致入微的内心思想与情绪的完整表达。胡适曾评价晚清翻译运动为失败,认为究其原因为“古文不能翻译外国近代文学的复杂文句和细致描写”。[9]胡适所点明的不仅仅是一个翻译的困境,实际更是古文在新的时代与言论环境中的困境。外国文学,或者说是外国思想,在近现代中国表征的是一种新的社会现实,大量新名词、日式句法、欧美句法的出现,确实暗示了文言系统在新时代的表达危机。晚清五四一代的作家一方面是发现白话,一方面是创造白话。从此这种语言成为文学语言的主体,人们相信文字在靠近口语的过程中,可以达到一种透明的状态,运用白话/语体文可以完整真实地传达思想、描绘世界、表达内心。所以现代白话的根本是要追求一种写实主义,“文”成为无障碍的进行叙述、描写和书写内面的透明的手段。文字与语言之间,语言与事物之间的距离被逐渐拉近,并消于无形。

前引《老残游记》的描写文字中,无论是景色还是心理,刘鹗想要达到的都是一种近乎透明的状态,真实展现北方的苦寒之景与忧心国是的心境。在这里,语言与风景、语言与观景者的眼光、观察的过程,叠合在一起。老残对结冰黄河、落雪之山的描写,均清晰可见主体观察的视角、顺序,和心态。老残站在河堤上,目光首先落在“面前的冰”上,看到冰“插的重重叠叠”,之后“再望上游走了一二百步”,看到上游的冰不断积压上来、前冰后冰“相逐复相压”的情形,再看河边两岸的“平水”结冰,后来老残“复行往下游走去”,看到打冰的船,最后月光照出柳树影子的时候,回客栈晚饭。“雪月交辉”一段更可见出老残的目光移动。从“南面山上”望山上白雪,接着“顺着山势向东望去”,之后满地灼亮的月光使他“抬起头来”,看见北斗七星的斗杓指东,心忧国是,滴泪成冰。这些描写完全出自老残的主体目光,小说用语言文字传达一种观察的过程。

这种以语言来再现完整的主体观察的过程、再现主体内心思考、情绪流动的细微过程,实际是现代汉语的本质特征与能力。试看鲁迅《秋夜》的开篇: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对这段“两株枣树”的名文的解释关键在于“看见”二字。鲁迅没有直说“在我的后园有两株枣树”,而采取“一株还有一株”的表述,是想要传达出一种主体的目光。这是白话文学运动发轫之际的一种独特要求:作者有意识地透过描述程序展现观察程序,为了使作者对世界的观察活动能够准确无误地复印在读者的心象之中,描述的目的便不只在告诉读者“看什么”,而是“怎么看”,鲁迅的奇怪而冗赘的句子不是让读者看到两株枣树,而是暗示读者以适当的速度在后院中向墙外转移目光,经过一株枣树,再经过一株枣树,然后延展向一片“奇怪而高”的夜空。[10]刘鹗的描写也是这样的努力,在山白云白之间移动目光,而文字就一丝不拉地追随、再现这一观察程序。

刘鹗的遗产被充分地继承,鲁迅等五四一代作家显示出白话文在彼时作家的笔下洋溢着新鲜感,具有巨大的、得以成功复写整个世界(无论外在或内在世界)的能力。于是有了郁达夫“大胆的描写”:

呆呆的看了好久,他忽然觉得背上有一阵紫色的气息吹来,息索的一响,道傍的一枝小草,竟把他的梦境打破了,他回转头来一看,那枝小草还是颠摇不已,一阵带着紫罗兰气息的和风,温微微的哼到他那苍白的脸上来。在这清和的早秋的世界里,在这澄清透明的以太中,他的身体觉得同陶醉似的酥软起来。(《沉沦》1921年)

一株小草,成为风景的中心,小草和周围的一切都在主人公的目光与情绪中,“他忽然觉得”,“他回转头来一看”,颠摇不已的小草、紫罗兰气息的风。在这种环境中,小说用一系列浓烈的比喻、绚烂的句子,铺展出一个纤弱爱幻想的主人公形象。小说更发出“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这样的自白,而这样的自白只能经由透明的“白话文”宣泄出来。

而风景小品在朱自清的名文《荷塘月色》那里达到高潮,在我看来《荷塘月色》是承袭而光大了《老残游记》风景描写所开创的现代描写文的传统。郁达夫与朱自清笔下的文字是典型地作为“中国文言文法,欧洲文法,日本文法和现代白话以及古代白话杂凑起来的一种文字”[11]的五四白话文,整个气息都是新鲜的。《老残游记》与《荷塘月色》在描写上的成就,大半要归功于彼时正在形成的白话/语体文,这种语言,为晚清五四有才华的文人作家带来了极为宽阔的天地。

三、发现风景

《老残游记》中风景的另一卓异之处在于,它所描绘的风景在此前很少被当作值得描绘的风景来看,刘鹗笔下的山水真正具有一种现代意味。按照柄谷行人的分析,风景是在现代由内面的人所发现的。风景不同于名胜古迹,被歌咏了无数次的传统名胜,已经成为文字组成的世界。这类似于康德所论美与崇高。美是给人愉悦的东西,比如宋江眼中的浔阳楼、《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而崇高则是“不那么让人愉快的东西”,“通过主观能动性来发现其合目的性而获得的一种” [12],比如阻挡老残前行的结冰的黄河、苍茫一片的远山,让鲁迅心痛的“萧索的荒村”,然而正是后者成为了风景。

实际上,描写的发生,与单纯的描写外界有着某种本质区别,我们必须首先要发现这个外部世界本身。描写并不是要描写事物,描写存在于事物本身的出现中,这是事物与语言之间的一种新的关系。阿尔卑斯山脉作为风景出现而非危险障碍,仅仅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只有在现代性的认识装置中,风景才被发现,千年文字积累的名胜古迹淡出,作为环境、客观对象本身的自然、风土、社会才真正作为对象而被突出。

正是这种意识,使刘鹗笔下的可爱山河区别于古典的名胜古迹。老残不断地被周遭事物所吸引,在黄河边,面对现实的阻碍(因冻冰而无法过河),老残却很快超离了利害关系的层面,而进入审美层面。他被冰冻的黄河与河上打冰的人迷住了,先后连续三次来到河堤,看流动的黄河结冰,和覆盖了白雪的远山。这样的风景,与传统名胜是完全不同的。老残是一个主体性的人,正是他丰富的内面,使得这种风景之呈现成为可能,人之将老而国事不堪,外部之苍茫风景与内在之对无定命运的深切感受,相辅相成。刘鹗的描写首先是发现,一种纯粹的风景从此出现在现代文学当中,比如鲁迅笔下的故乡: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故乡》1921年)

再比如萧红笔下的北方故土:

山上的雪被风吹着像要埋蔽这傍山的小房似的。大树号叫。风雪向小房遮蒙下来。一株山边斜歪着的大树,倒折下来。寒月怕被一切声音扑碎似的,退缩到天边去了!这时候隔壁透出来的声音,更哀楚。(《生死场》1935年)

这样的苍凉、粗砺的自然,能够成为风景进入文学,是一个现代性的事件。柄谷行人曾举柳田国男《纪行文集》为例说明游记内容的变化,《文集》既包括以前的“诗歌美文的排列”,更包括近代的旅行者基于事实的自然记录、观察风土之类。从中可见从传统美之山水,到近代自然风土的变化。[13]从《老残游记》到鲁迅、萧红,这一变化即“风景的发现”,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有着明晰的线索。

即使是《老残游记》第二回传统性的大明湖游记,在明媚风光、寺庙街景中,老残也有着具有独异意味的观察。在鹊华桥,老残上岸,看到街上人烟稠密:

……也有挑担子的,也有推小车子的,也有坐二人抬小蓝呢轿子的。轿子后面,一个跟班的戴个红缨帽子,膀子底下夹个护书,拼命价奔,一面用手中擦汗,一面低着头跑。街上五六岁的孩子不知避人,被那轿夫无意踢倒一个,他便哇哇的哭起。他的母亲赶忙跑来问:“谁碰倒你的?谁碰倒你的?”那个孩子只是哇哇的哭,并不说话。问了半天,才带哭说了一句道:“抬矫子的!”他母亲抬头看时,轿子早已跑的有二里多远了。那妇人牵了孩子,嘴里不住咭咭咕咕的骂着,就回去了。

看到这热闹的街景后,老残缓缓向小布政司街走去,看到了明湖居说书的预告,这个摔倒的孩子和他母亲再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街上即景,生动真实,把济南城活的一面展示出来。但这里有某种对于小说来说令人不安的东西。这个摔倒的孩子,仿佛是戏剧舞台上一只没有放响的枪,就那样出现了,又那样消失了,在情节中没有作用,只作为一个即兴的场景出现,毫无其他的意义。这里,具体的人作为风景而出现,作为环境而出现,这在传统小说中是极为少见的。传统小说中,每一个成分都是故事的有效组成部分,为情节发展而服务,对旁枝旁蔓、对环境风景,都缺少耐心,更不用提这样闲散淡定的注视。如果这个孩子出现在《水浒传》中,或者是《文明小史》中,必定成为启动一段故事的引子。

这里显示出了环境的真正凸显,不只是静态的风景、事物、风土构成环境,人也构成环境,并且不是整体的抽象的人(比如挑担子的、推小车的),而是具体活泼的人(受了委屈的可爱孩子和护子的普通母亲)。这个具体的人第一次被退掉了情节的功能,而单纯成为点亮环境的要素,镶嵌在环境布景中,不随着小说故事走,而就停留在那。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的环境成为可能?老残主体的目光尤为重要,他把自己与环境剥离,在环境之外实行注目,才可能形成这样的关系。

风景和民俗学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民俗学的装置中,才有了值得记录研究的常民、平凡的景物与环境。作为街景的被碰倒的孩子及其母亲,客栈里缩手缩脚进进出出的伙计,都是作为一种风景而存在,作为一个镶嵌在环境和风景中的组成部分。“‘民’在作为‘风景’的‘民’出现之前,乃是作为儒教的‘经世济民’的民而存在的。”[14]这种区别是深刻的。后者在现代才具备了值得记录的独立价值,并被看作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肌理的真正载体。在《老残游记》这里,作为纯粹风景的大众、平凡的生活者出现了,尽管这当然还不是五四以后意识明确的“民粹”与“民间”。

四.描写与视觉技术

一个值得进一步考察的问题是,《老残游记》的细微观察与如实描绘,与晚清以来人们对于视觉真实的追求是否有关?与现代视觉技术的出现是否有关?现代以来,文字描写最高成就常以一种视觉性来衡量,朱自清就曾用“逼真与如画”来规定描写的效果。

《文明小史》最后一回,叙述者总结全书道:“诸君的平日行事,一个个都被《文明小史》上搜罗了进去,做了六十回的资料,比泰西的照相还要照的清楚些,比油画还要画的透露些。”曾朴在自白《孽海花》创作手法时,说希望“合拢”种种大事的“侧影或远景和相联系的一些细节事,收摄在我笔头的摄影机上,叫它自然地一幕一幕地展现,印象上不啻目击了大事的全景一般”[15]。前者提到照相和油画,后者则提到了电影,这些新的视觉技术,除了油画更早外,都是在晚清传入中国,并逐渐引起了人们看的方式的变化。

晚清随着西方文化的全面传播,透视法等西洋油画技巧逐渐被接受,并参与到人像画、报刊画册、小说绣像等图画形式中。近大远小、焦点透视、立体感等,逐渐成为塑造视觉真实的必备法则。照相传入中国后,更是深刻切入近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其真实再现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从1898年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放映,到曾朴写下上面引文的1927年,中国电影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曾朴用自己的文字比拟放映中的电影,侧影、远景、细节,都一幕幕展现,实现全景的效果,以解释自己的作品的叙事手法。李伯元也用自己的小说与油画、照相相比,认为小说在真实生动性上,丝毫不输。

这种文字与影像相比较、竞争的状况,确实是晚清以来的新现实。从晚清以来,在新的视觉技术和复制技术的条件下,一种视觉文化悄然兴起。画报不同于传统的风俗画或者景物略,其本质为新闻,必定充满了动感和事件感,其要点在于快速记录事件、反映生活,它实际上表明,人们开始习惯于用一种视觉性形式来表现身处其中的现代社会与日常生活。图像之真实性被认为大于文字,图文并茂被认为是表现新闻的最佳手法。画报将图像插于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仿佛表示,图像比文字说明更接近实物,文字讨论图像时仿佛它们就是实物。此类杂志邀请读者对图像的回应方式也仿佛它们就是存在世界的实物。更进一步,它邀请读者对待这些文字的方式,也是把文字看作是指向图像的路标。

随着摄影术的普及,图画在新闻中的位置逐渐被更具视觉真实感的照片所取代,照片所具有的超级真实感,把远距离远时间的事物带到目前,令人不得不信服。实际上,画报的画师在绘制外国情形时,时常也是临摹照片。摄影术由辅助素描写生的绘画工具发展而来,利用光线所形成的事物的影像,素描者在其上加以简单描摹就可得到一幅相对精准的图画,后来技术发明者希望能够完全除去素描者笨拙的手与眼,达到对象无中介的直接的呈现,于是底片出现、摄影术正式发明出来。由此可见,摄影从一开始就力图建立一个透明的、无中介的达到对象真实的方式与观念。[16]如图1和图2,表示摄影手段最初是如何作为使人可以客观地、真实地、透明地描绘对象的手段而出现的。

大众传播的图画、摄影以视觉真实进一步巩固了客体世界之客观性。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观看方式。一般说来,中国哲学传统下的“观”,乃是以心观物,以气观物,强调物我同一,而不强调主客二分,因此也就不会有一个用以观察的固定的透视一点,不会计较对象之形状、比例、明暗。文学描写中,风景也一个美文、韵语、典故、比喻、情绪堆积的世界,这种传统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规定性。言文一致打碎了这个规定性的第一层,新的观看方式则帮助建立了另一种规定性。事物的视觉次序逐渐成为事物本身的次序,传递出眼睛观察的过程,才是最大限度传达了对象的真实。刘鹗笔下的风景,正是在这样的观念下达到所欲求的真实。“写实主义与摄影是同一文化计划中的伙伴”,“我们现在成为写实主义的书写提供视觉资讯的方式会令读者感到这个资讯的确是物体与世人本身的一部分”。[17]新的图像方式,影响了小说的写实观念和描写的技术,描写是最与视觉感官相关联的部分了。“描”与“写”是中国传统画论中的词汇,本身即表明一种依据外部对象描摹成形的意思。描写就是要求用语言文字刻画出形象,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题意就有一种视觉性的要求。刘鹗辨别云白、山白,细致描摹前冰逐后冰的动态,那种态度与手笔,仿佛是在进行一副素描写生,而非传统的山水写意。“摄影赋予小说在描写某些角色、背景、物体时表达真实的能力,这样表达真实的能力类似照片透明性的特性。”[18]在一种新的观看方式下,人们开始最大限度地追求细节,以达到视觉上的真实感。

《新石头记》第二十八回描述了文明境界中经过改良了的照相技术。宝玉猎取大鹏后成为新闻人物,人们纷纷前来观看其人,令宝玉不胜其烦。于是拍照,把照片挂在院里,以满足众人瞻望“明星”的需求。文明境界的照相术已达到彩色照片、一次成像、立等复制的水准。照片取代真人,满足了人们的视觉需求,宝玉因此得以轻松离开。吴趼人的照片曾在他所主持的《月月小说》上刊登,应该也是一个类似的举动吧。这是典型的本雅明所诊断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如此丰富的表征形式,令文字也发生变化。在这里,科学与视觉相互支撑,在自然科学、民俗意识、视觉技术等等所形成的透明的世界中,描写发生了。

注释:

[1]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2]胡适:《序》,载刘德隆等编《刘鹗及老残游记研究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3页。

[3]胡适:《序》,第383页。

[4]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9页。

[5]胡适:《序》,第384、388页。

[6]刘鹗:《自评》,载刘德隆等编《刘鹗及老残游记研究资料》,第78页。

[7]朱自清《欧游杂记》(1933年):“那空阔,那望不到头的绿树,便是梯尔园。这是柏林最大的公园,东西六里,南北约二里。地势天然生得好,加上树种得非常巧妙,小湖小溪,或隐或显,也安排的是地方。大道像轮子的辐,凑向轴心去。道旁齐齐地排着葱郁的高树;树下有时候排着些白石雕像,在深绿的背景上越显得洁白。……坛中有两个小方池,满飘着雪白的水莲花,玲珑地托在叶子上,像惺忪的星眼。两池之间是一个皇后的雕像;四周的花香花色好像她的供养。”

[8]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英文版作者序,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页。

[9]胡适《新文学的建设理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书店影印本1982年版,第18页。

[10]张大春:《小说稗类》,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11]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92页。

[12]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文版作者序,第1-2页。

[13]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42页。

[14]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23页。

[15]曾朴:《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1927),载魏绍昌编《孽海花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31页。

[16]阿姆斯壮:《何谓写实主义中的写真》,载刘纪蕙编《文化的视觉系统I: 帝国、亚洲、主体性》,麦田出版2006年版,第21-23页。

[17]阿姆斯壮:《何谓写实主义中的写真》,第35-36页。

第6篇

关键词:洛阳 诗都 文化旅游 中国诗都园

近年来,文化旅游持续升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结晶的古典诗词,就是秉承着深远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学界对旅游诗词已开始重视,李扬等(2009)、张捷等(2007)、尹向东(2004)都有所探讨,但针对旅游开发和规划过程中古典诗词的应用及旅游产品的设计等研究仍被忽视。洛阳对诗词的研究应用,更多的是文献的整理校注,如:李献奇选注的《洛阳龙门诗选》,陈长安选注的《洛阳名胜诗选》,樵客编著的《洛阳古代山水诗选》等,古诗词文化在洛阳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几乎空白。通过对洛阳诗词资源的优势、现状以及诗都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打造洛阳诗都文化旅游的建设性对策,希望为洛阳旅游业的发展谋求新的契机。

洛阳打造诗都文化旅游的现状

洛阳以“千年”、“牡丹花城”著称,作为十三朝古都,声显于世。历代文人墨客为洛阳留下来的不朽诗篇,也是洛阳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都曾集聚洛阳;左思的杰作《三都赋》使洛阳纸贵;“诗仙”李白赴洛阳与“诗圣”杜甫相会,珠联璧合,成为诗坛史上一段佳话;白居易幽居履道里,刘禹锡闲住铜驼陌,二人在洛中唱和,再续诗坛佳话……这些才华横溢的诗坛巨匠,都是洛阳的骄傲。其中,描写洛阳景观的诗词旅游资源有以下六类:

都兴废篇。曹植的五言诗《名都篇》,谱写东汉都城洛阳少年斗鸡走马、射猎游戏、饮宴的生活;宋代司马光有感于洛阳经历的人间沧桑,在《过故洛阳城二首》中发出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感慨;唐人钱起的《过故洛城》“故城门外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空草花”描绘了故都洛阳衰败的景象。

洛轶事篇。西晋文学家张载《七哀诗二首》,回顾洛阳北邙山汉陵被掘的历史事件,描写汉陵荒败之现状,“昔为万乘君,今为丘中土”,抒发盛衰无常的感伤之情;白居易的《魏王堤》“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行到日西”描绘了唐洛阳著名景点魏王堤冬去春来,仍春寒料峭,百花争艳、莺声燕语的春日繁华景象还未出现的画面;唐太宗李世民、宋代张末、明代邱起风曾作诗描写洛水景象。

古览胜篇。唐代骆宾王、孟郊、白居易等人描绘了天津桥的美景,如孟郊的《洛桥晚望》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杜甫、白居易、欧阳修、沈应时等人也曾诗写龙门风景,龙门山色被称为龙门八景之首;吕法曾、范廷弼、吕谦恒、张汉等人作诗对关林进行了描绘,明朝范延弼曾写《谒关帝君墓祠》描写关林翠柏的景色“洛阳城外汉侯林,桧老松风带汉阴”。

寺院宫观篇。唐代张继、清代释如琇及唐太宗等赋诗白马寺,明代沈应时有诗云:“白马归何处?禅宫尚尔存。栋梁仍夙昔,钟梵送晨昏”。孟浩然、韦应物。蔡襄、刘伦等人描写了香山寺的胜景,韦应物的《游龙门香山泉》抒发了诗人“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的情感。

园宅地篇。晋代潘岳、唐人杜牧、元代杨维桢等人曾作诗描绘金谷园,杜牧在《金谷怀古》中,描写金谷园今昔对比,发出了“往年人事伤心外,今日风光属梦中”的感叹;描写白居易履道里宅园有白居易的《闲居自题》、《池上闲咏》、《舟中夜坐》等;描写邵雍安乐窝有宋代邵雍的《天津幽居》、《闲适吟》,司马光的《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等。

牡丹篇。“洛阳牡丹甲天下”,唐代刘禹锡通过与芍药、芙蕖的对比,发出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由衷赞美。徐凝的《牡丹》诗:“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盛唐诗人李正封描写牡丹“国色朝酣洒,天香夜染色。”白居易诗“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将洛阳城花如海、人如潮的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

洛阳诗都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归属模糊,重视不足。近年来,旅游界越来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但是与当地文脉紧密联系的古诗词并没有被包含在非物质文化类型中。非景观文化资源(如古诗词文化等)由于归属模糊反而有更加被忽视的倾向(张捷等,2007)。这种情况也直接导致诗词文化旅游被忽视。另外,洛阳市委、市政府没有将诗词文化旅游列入洛阳市旅游规划中,没有将诗都文化旅游提到战略的高度,忽视了洛阳有“中国诗都”这张素雅的名片。

昔日诗都气象难寻。中国诗词在唐宋时期,经历了发展的最高峰,之后便一步步走向衰落。洛阳的诗词文化也未能摆脱衰落的命运,新一代的年轻人对古诗词的欣赏创作缺乏兴趣,今人学诗词、诵诗词、作诗词的氛围不浓厚。诗词文化未能得到普及,昔日诗都气象难寻。

诗词景观有待修复。部分诗词景观被湮没。昔日刘希夷称赞道“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雍陶则感叹“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许多诗人游览洛滨,漫步天津桥,写下了颇多赞美诗篇。如今,繁华美丽的天津桥消失了,留下的只是清波荡漾的洛河水面。不见昔日古人吟咏的天津桥美景,确实是不小的遗憾。同时一些诗词景点故址存在争议。洛阳金谷园内,昔日“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石崇与当时名士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在此结成诗社,称“金谷二十四友”。但如今对金谷园的位置所在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金谷园景观的复原保护。

诗都品牌宣传欠缺。洛阳有着得天独厚的诗词资源优势,却因宣传力度欠缺,影响力不够,导致洛阳诗都品牌至今尚未打响,没有被大众所熟知。再加上扬州、西安等地争先抢占“全国诗词之市”、“诗词之乡”等称号,这在客观上对洛阳诗都品牌的打造和宣传构成一定威胁,影响洛阳诗词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诗词景点开发不当。盲目开发不仅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对景点产生一定的破坏。如20世纪90年代,洛阳市曾投资修建过白居易纪念馆,并已经将地基打好,但由于当时开发项目多、政策顾及不到、资金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中途停建,被撂荒了十多年,境况惨淡。

诗词旅游缺乏创新。洛阳的诗词旅游没有跟上创新的步伐,以白园、香山寺为代表的诗词景观仍以传统的观赏游览方式为主,通过文化性游览,游客仅了解了诗人的生平事迹、学术作品等知识,参与性、体验性不强,没有将娱乐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缺乏旅游乐趣。

洛阳打造诗都文化旅游的对策

(一)重视诗词文化旅游

首先,洛阳市委市政府应充分利用“中国诗都”这张素雅的名片,将诗都文化旅游纳入洛阳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从“弘扬中国诗词文化,促进洛阳旅游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加强对诗词文化旅游的重视。其次,要注重对诗词的深入分析和价值研究。

(二)普及诗词文化知识

从长远来说,洛阳要打造诗都文化旅游品牌,最主要是依赖于广大的社会群众,需要从提高市民的诗词文化修养入手,普及人们的诗词文化知识。具体措施:把诗词文化知识的普及与学校教育结合;鼓励诗词文化进入居民社区;将诗词文化贯穿到导游的培训和导游词的设计中。

(三)修复诗词旅游景观

修复遭到破坏的诗词景点,如修复建设白居易故居等诗词旅游景观。同时发掘新的景观,诠释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观意境,积极建设洛阳诗都旅游的美好形象。

(四)宣传诗都旅游品牌

旅游宣传是旅游规划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议以“河洛之窗,诗都再现”作为洛阳诗词文化旅游的宣传口号,打响诗都文化旅游品牌,并以诗都文化旅游品牌辐射中原及全国地区,促进洛阳文化旅游新的发展。可以举办“吟诵经典·陶冶心灵”古诗词诵读活动;推出《我爱唱诗词》文化娱乐节目;以洛阳古典诗词为背景,创作洛阳本土原创动画片等。

(五)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对于游客来说,仅仅欣赏和学习诗词的内涵,难以满足游客体验的需求。所以,在开发诗词旅游产品时,要充分考虑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1.诗会。每年召开大型规模的诗会,邀请著名的现代诗人或者对诗词颇有研究的学者来洛阳诗会吟诗作赋,挥毫泼墨。每年举办几次诗词竞赛活动、诗词鉴赏大会等,营造诗都文化氛围。

2.诗书。举办诗词书法会展,喜爱诗词或者书法的游客可以现场执笔或吟诵,彰显才华。还可以邀请中国顶级书法家来此挥毫,题写与洛阳有关的名诗美句,这也是对洛阳的一种无形的宣传。

3.诗酒。杜康酒是洛阳本土酒,利用“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作为宣传语,打造“中国诗酒”品牌。

4.诗菜。水席是洛阳的招牌菜,可以用古诗词来给水席的每一道菜命名。打造诗都特色水席,让游客在餐桌上也能感受到中国诗都的文化底蕴。

(六)创新诗都旅游模式

1.诗乐茶社。“乐以诗为本,诗以乐为用”,音乐和古诗词有着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茶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载体和题材。将诗词文化、音乐艺术和茶文化相结合,建立诗乐茶社,使品茶、赏诗、听乐融为一体,可谓相得益彰。诗乐茶社应散布在洛阳知名旅游景点附近,便于游客旅游过程中疲劳时,在此歇脚。同时,诗乐茶社可以吸引更多的对诗词感兴趣、对音乐有激情、对茶艺有研究的人们赴洛旅游,或写诗,或谱曲,或饮茶,亲身体验诗乐茶社的乐趣和悠闲。

2.中国诗都园。可以在龙门的香山寺、白园这个区域,打造“中国诗都园”。香山寺和白园有着丰厚的诗词文化底蕴,白园则是以白居易墓地为基础开发的文化性公园。洛阳要打造诗都文化旅游品牌,可以以香山寺和白园为依托,创建“中国诗都园”,将文化性与娱乐性紧密结合。创建诗人诗词学术中心、诗歌展览馆的同时,建设诗词文化游乐园。使游客在凭吊诗人的生平事迹以及欣赏诗人诗词作品的同时,可以到诗词游乐园去体验和参与诗词文化活动,学习传统诗词文化的同时,感受到诗都游的乐趣。

3.诗都文化村。建立以村为载体来呈现诗都洛阳诗词文化的诗词文化村。诗词文化村的选址应该在文化氛围浓厚、客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方。今洛阳桥南的安乐窝南望关林和龙门石窟,北依洛河,是“安乐居士”邵雍的旧居。这里还有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洛阳师范学院,可谓文脉传承,底蕴丰厚。如今洛阳师范学院要进行整体搬迁。可以考虑以师范学院这块土地为诗都文化村根据地,并辐射着整个安乐窝,利用便利的交通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安乐窝诗都文化村。

总之,古诗词秉承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彰显了城市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古典诗词是洛阳文化的灵脉,将其服务于城市旅游业,能够陶冶游人的心灵,丰富文化内涵。同时,以“中国诗都”作为洛阳城市宣传的一张素雅而有内涵的名片,可以提升洛阳高雅的城市形象。打造诗都文化旅游定能促使洛阳文化旅游焕发新的活力,推动洛阳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扬,佟松林.浅谈古诗词在旅游业中的运用[J].中国商贸,2009(19)

2.张捷,程章灿,刘泽华.作为地方文脉的古典诗词的旅游规划模式—以江苏省吴江市江南水乡古诗词文化旅游产品规划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尹向东.诗词旅游探微[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第7篇

“清清天泉湖,是你明净的眼眸。绵绵绿山野,是你天然的秀色。一棵棵参天的古树,根恋着灵性的土地。一片片奇花异草,摇曳着多彩的传说……”《铁山寺之恋》的美丽歌声飘荡在幽静的铁山寺森林公园。

铁山寺位于盱眙县境内的古城林场,总面积35.73平方公里。我们来到这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铁山禅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它是一位历史老人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在这个被称为“小九华”的地方,有着美丽的风景。我想,铁山寺是我们眼睛里的美丽风景,也是我们心中的美丽风景

水天一色的天泉湖,水质纯净,清澈见底。湖面开阔,群山倒影,使人心旷神怡。望着天泉湖,我心醉了。

走在铁山寺森林公园,这里简直是一个植物王国、绿色天堂。铁山寺自然保护区内树种较多,区内有木本植物64科,131属258种;在这258种树种中,有许多为明显过渡带树种。有大叶朴、红脉钓樟、羽叶泡花树、中华石楠、木瓜、银杏等。在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就达20多科40多种,较大的兽类有狼、狗獾、猪獾、草狐以及我省濒临灭绝的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草獐;小型动物有野兔、刺猬、松鼠、黄鼠狼和各种蛇类。这里的鸟类主要有天鹅、翠鸟、鸳鸯、大鸬、鹤类,其中有许多是国家级保护鸟类。另外还有原种的昆虫类达11目88科46种,其中大尾凤蝶、朴喙蝶为国内珍稀种类。我们为这美丽可爱的动物兴奋着。来到这里的人,都如进入梦中。

像梦一样的铁山寺风景区,美丽着我们的眼睛,美丽着我们的心情。我想,走出千里万里,铁山寺依然在我梦里。走出千里万里,铁山寺依然在我心里。铁山寺,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

铁山寺,我们心灵的家园。再见!我还会再来的。

点评:

本文标题亮丽,全文层次清晰,结构精巧,对景物描写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语言生动、精练、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在突出景物自然特性的同时,融入情感,做到情景交融,要展现景物的自然特性。作者对铁山寺景色描写具体、生动、形象。因为文章对铁山寺的特点描写的生动鲜活、栩栩如生,所以,读了本文,给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的语言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张力。

第8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 植物景观 文化内涵 昆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62-02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表现出的风韵美和文化内涵是很深奥和丰富的。昆明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其园林也利用了这些得天独厚的植物资源来营造园林,为园林艺术的塑造提供了无限变化。因此,本文选择描写昆明植物景观的典型诗词,从时令美、风韵美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得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植物景观园林艺术营造手法。

1 植物的时令美

春夏秋冬,风雪雨晴,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给昆明植物以不同的形态。“春则花柳争妍,夏则荷榴竞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玉”。花草树木这种四季景色变化使得昆明园林随季换新装,意境层出不穷,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初春鲜艳的百花衬映出翠绿的垂柳,引人心情舒畅。“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入夏盛开的荷花,红白相间,翠叶红莲,以其出污泥而不染的本性为佛家所崇尚,不但广植于寺观园林之中,还奉为圣物雕为莲花座等。深秋,昆明园林又是银杏、枫相映成辉,“深秋霜老,丹黄朱翠,幻色炫彩,朝旭初射,夕阳反照,绮撷不足拟其丽,巧匠设色不能穷其功”。此时节的昆明园林富有色彩美。严冬萧瑟虽经千年风霜,松柏依旧苍劲、梅花进修绽放、冬樱花秀满枝头。

如描写昆明黑龙潭的《咏梅诗》:

千岁梅花千尺潭,春风先到彩云南。

香吹蒙凤龟兹笛,影伴天龙石佛盒。

玉斧曾遭图外划,骊珠常向水中探。

只磋李杜无题句,不与通仙季迪谈[1]。

诗中以描绘了唐梅蜿蜒横陈的形态,以及跟潭水相互借景的空间关系。昆明季节区别不明显,自然中原就存在一年四季不同的观赏花木,园林景域中自然也延续了这一特色。可以说,在“植物王国”的资源支撑下,昆明园林最有特色的当是一年四季的植物景观,这是其他园林类型难以企及的特点。

2 植物的风韵美

植物的风韵美主要表现为植物的色彩美和姿态美。

2.1色彩美

在园林景观中,色彩能唤起人的视觉美感,直接影响着园林场景和空间的气氛和情感表达,尤其是植物的色彩美。植物的色彩是人们情感的象征,不同的植物色彩表达的情感不同,就植物的绿色来说,深绿色使空间显得恬静、祥和,在园林空间上常作为背景;浅绿色植物能使空间产生明亮、轻快美感,在园林景观中常作为前景。同时,植物色彩可通过干、枝、叶、花、果等表现。昆明四季如春,植物种类多样,在色彩上体现为以绿色为主色调,红花硕果丰富植物景观。

如杨慎的《山茶花》)一诗就咏出山茶这种昆明特色植物的风韵美:

绿叶红英斗雪开,黄峰粉碟不曾来。

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台[2]。

这首诗短短几句,用“绿色”和“红色”道出了山茶花的色彩美;这种色彩美是通过植物的叶和花来进行表达的,这种美感是通过人的视觉感知的。又从“黄蜂”、“彩蝶”动物色彩上突出山茶花的美和艳。由“绿色、红色、黄色和粉色”共同构成一组艳丽多姿的群体美,给人营造一种优美欢快的意境。

2.2姿态美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美称,植物种类丰富,景观独特。饱经沧桑,蕴含很多历史和文化的古树名木,由于受该地域中自然环境的地质和地形以及气候的影响,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植物风格。这些植物景观有的姿态优美;有的苍劲挺拔;有的柔和流畅;有的艳丽多姿,这些植物有着独特的风韵美和群体的和谐美以及与建筑、山水结合的意境美[3]。

对植物风韵美描写的诗词有明代范运吉的《咏白菊》和清代徐崇岳的《唐梅》,它们所描写的诗词中不但写出了植物的风韵美,同时还用拟人的手法咏物言志。

假如园中没有在春风中飘舞的杨柳、夏季盛开的芙蓉、秋季飘香的山茶、冬季绽放的梅花,那么园林中的山就少了生机,园中的水,也就是一片沉寂,园中的建筑,就会显得很单调。正是因为有了柳枝、花开、香气才使得整个园林多姿多彩,增添几分生机和活力。由此可见,植物在园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植物的风韵美以及姿态美也影响着园林意境的营造。

3 植物的文化内涵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园林文化里,许多拟人化的植物象征人们对崇高的理想和向往的追求,进而产生情景交融的深刻含义和意境。先秦时期古人对树木的崇敬,也就印证了现在人们对自然界花木的热爱,“花木比德”——人们把花木人格化,将植物作为“比德”对象的文化渊源,中国文化由于赋予花木的品格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情感表达。

3.1茶花

茶花是昆明市市花,被誉为春天的象征,在昆明地区自古以来都深受人们喜爱,是具有昆明特色的园林植物。历代诗人都对昆明茶花情有独钟,出现了不少咏茶花是诗词。

如清代杨慎在其诗词《咏茶花》中表达出对山茶的喜爱。

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树树齐开了。

艳李夭桃都压倒。妆点好,园林处处红云岛。

诗词中描写了一个由山茶树连成一片漫天茶花的大场面,就仿佛大片红云漂浮林间。这种美是惊人的,不要说桃李,百花都失去了竞争的资格。这样如霞似云、红紫如火、美不胜收的茶花给人一种欢快热情的场面。

他还在《山茶花》中表达了山茶花在众多植物的突出地位:

绿叶红英斗雪开,黄峰粉蝶不曾来。

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台[2]。

作者提笔第一句就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浓艳的茶花盛开图。红颜如火似霞的片片山茶花为我们烘托出了浓得化不开的春意,在全国大部分地方仍是雪飘霜冷的时节,茶花就迎势而开了,其坚韧的气势胜过了其它植物。由此可见昆明园林植物的特色和精彩。

咏茶花的诗文还有:“花树高于屋,江霞夜照人”[2],“山茶竞开如火燃”[2],“焰紫燃红君马前[2]”。《太华寺》中“红桃绽蕊山茶艳,取次花丛小径归。”形容茶花的茂盛和锦簇,给人营造一种春暖花开的画面,是希望的象征。

3.2梅花

梅花苍劲挺秀,暗香清幽,是花木中的珍品,素有“花魁”之称。梅的苍劲姿色,清淡神韵、刚毅精神和崇高品质受到人们所喜爱。昆明园林中有大量的梅花种植,尤其以黑龙潭公园祖师殿前的唐代梅树为最。在以梅为景的园林局部空间中,充满了“韵美”、“格高”的梅情。

历来咏梅的昆明名家作品不在少数,明代的戴家政在《白梅》中写出了梅的刚毅精神和崇高品质:

一点春光认玉胎,月明清影自徘徊。

逢人不肯作青眼,谁是冰霜玉骨来。

诗词咏物为志,以白梅自比,比喻自己高洁。观赏梅花不仅看其形态,品其芬芳,更重要的是欣赏梅花的品质和风格。

3.3莲花

莲花是佛教之花,是圣洁的象征。用莲花比喻人性的至善、纯净和不染,作为理想的圣人之性的象征。“东风吹破碧芙蓉,满地崩星争作峰。因石为宫居古佛,连云化石见寒松”[4]。(清.孙鹏《初春再游圆通寺》)。

从以上描写可以看出,昆明园林植物在这一特殊的环境条件写形成了具有地方风格的植物景观,表现为:“多样性、文化性和艺术性”。

4 结语

昆明园林中的植物景观形成了本土的地方风格。具有种类多样、姿态和韵味丰富、馨香感强、植物色系分布广等特点,其组景手法和文化内涵也极为丰富。观赏特征常常是花、果、茎、枝干、叶形等风韵美,欣赏植物的拟人化风景。因此昆明园林艺术的植物配置,在满足绿化的基础上达到了“入画”的境界。展现植物的风韵美和姿态美的同时,凸显植物的文化内涵,创造丰富的园林意境。

参考文献:

[1]王文才.杨慎词曲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2]杨慎.《升庵遗集》卷7[M].天地出版社,2003.

第9篇

一、含义

自然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中的风景、风物的描写,即风景描写和风物描写,用绘画用语来表达就是:风景画和风物画。

风景画的主要内容是自然风景。广义的风景画还包括人工景物,如宫殿、寺庙、园林等。狭义的风景画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日、月、星、云、高山、大漠、潮汐、雷电等。我们一般采用广义的概念。

风物画的范围似乎更小一些,主要指人工制造的具有特点的景物与器物。较大的如园林,较小的如金石。

二、作用

1.渲染气氛;

2.烘托人物心情;

3.推动情节发展;

4.展示人物性格;

5.借景抒情;

6.暗示社会背景。

三、分类

1.自然风景;

2.人工景物;

3.人工器物。

四、描写方法

1.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选择景物描写,注意详略得当。

2.选好观察点,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如定点观察、定景换点、移步换景。

3.抓住特征,准确用词,写出精神。

4.注意顺序。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

5.运用比喻、拟人、对比、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联想、想象等写作手法作淋漓尽致的描绘。景物,或山或水,或草或石,各有各的风姿;情感,或喜爱或愤恨,或欢乐或忧伤,各有各的情调。

站在亭台上,向南望去,只见那正阳门两侧,如同春笋般的拔地而起的几十幢大厦,给这古城增添了崭新气派;向东望去,一切在阳光里更显得柔和透明;向西望去,那琼岛上的白塔,经历了地球震动的一场小小劫难,又昂首蓝天,而且素洁如玉;再回身向北看去,那鼓楼和它身后的钟楼,如今虽默默据守在那里,却难免让人联想到几百年间那晨钟暮鼓是怎样标志着这古都每天的生活节奏的;而钟鼓楼背后,那横卧天际的燕山余脉,蓝莹莹的,宛如这古城的一带屏障。

(选自韩少华《万春亭远眺》)

选段中描写的是人工景物,作者立足于万春亭,向四方观察角度的方位转换十分清楚,其中用“望”“看”很有分寸地表示景物的远近。此外,选段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

暮霭越来越浓了,江上洗澡的人已经很稀少了,人们三三两两地沿着沙滩边上的小路走回家去。夜色重重地压住了伊洛瓦底江,江水黑得像墨一般,原来被夕阳的反照所感染上的那一些红晕,也早就为夜色所消退了。入夜的伊洛瓦底江,更悄没声息了,仿佛它也要跟着人们一起入睡似的。我们趁着傍晚时分的微明,沿着江岸慢慢向大桥边走去。实阶街上灯光投射过昏黄的光来,抬头看实阶山上佛塔灯光也一齐亮了起来。缅甸的佛塔顶外面不少是装着电灯的,实阶山上的大佛塔,装着萤色和蓝色的日光灯,灯光把佛塔周围的山头都映蓝了。在无边的夜色里,这灯光显得非凡的奇异。实阶山是曼德里著名的佛教圣地,大小佛塔有五百多座。这时,灯光互相照映,实在是一种奇观。

(选自丁宁《心中的画》)

这是一段描写缅甸伊洛瓦底江夜景的文字,“入夜的伊洛瓦底江”“悄没声息”。作者着力描写了人工景物――“实阶山上的大佛塔”,“在无边的夜色里”“灯光互相照映,实在是一种奇观”。随着作者的移步换景,读者的眼前也浮现出了一幅幅异国风情画。

暴风雪在飞扬着……

一九四三年的海莱山区,战栗在凛冽的寒冬里。

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撞开了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把冷森森的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并且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它的驯顺的奴隶,它可以任意地蹂躏他们,毁灭他们……

(选自峻青《党员登记表》)

选段中的自然风景描写,暗示了其时代背景。作者借暴风雪的肆虐,反映了海莱山区白色恐怖的残酷。黄淑英为收藏、保护党员登记表而从容就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环境里。

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选自沈从文《边城》)

选段中情窦初开的翠翠渴望爱情却还没有着落,给人一种孤单失落之感。这时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停,顾不上她。杜鹃叫个不息,泥土、草木、各种甲虫类气味,生意人的杂乱声音,更增添了翠翠内心的纷乱和孤独之感,因此她“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这里的环境描写成为翠翠心理活动的契机并映衬着她的心情,而且也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母亲为我制作小火炉的神态一直留在记忆深处。母亲布满老茧的双手紧紧按住一只从房屋的某个角落里找来的弃之多年的破旧铁瓷碗,像按住一只刚从笼中抓出的兔子一般,待确信按稳后,母亲从上衣的口袋里掏出一枚与母亲一样苍老的锈铁钉,找定位置后随手从旁边拿起早已备好的锤子轻轻地砸下去。由于母亲眼花,锤子常常砸在了自己的手上。用另外一只手揉揉砸痛的手后,母亲又专注地俯在地上找着滑落的铁钉,一双手叉开撑在地上,两个膝盖着地,身体微微前倾,布满血丝的眼睛在地上搜寻一遍又一遍。好几次,铁钉就掉在母亲的眼前,而母亲却找不到。当我把找到的铁钉递到母亲的手里后,母亲一言不发地又继续做着小火炉,像为我煎治病的药一般投入,像傍晚在村口的石桥上等我放学回家时执著。约莫一个小时后,一只在当时的小伙伴中称得上精致的小火炉便做好了。

母亲不放心,两只手不停地摆弄着提柄,看是否有松动,是否结实,是否提得起一炉烧旺的木炭火。一旁的我猴急得,总嫌母亲笨拙,不等母亲做完,我便抢着要去装木炭火。母亲怎么也不依,提着小火炉一转身进了厨房,一会儿功夫,把生着旺旺炉火的小火炉交到了我手上。这些画面,在当时给予我的是一些平常的生活片段。儿时的我还不能分辨母亲的身影里闪耀泪滴的动作,因而一味地催着母亲,甚至有点埋怨母亲制作小火炉动作的笨拙。这些画面再在眼前闪现时,我的眼里已浸满泪水,一种想哭出声的感觉真真切切地停留在体内,经久地撞击我的心灵。这些记忆齐刷刷地堆积在一起,像地窖的一坛酒,随着时间的推移,酒的醇味就越来越浓烈。

(选自贺小林《心中的小火炉》)

选段中描写的是人工器物。作者的笔触从小处着手,选取母亲制作小火炉的细节进行描写,“砸”“俯”“找”等一系列的动作,勾画出母亲一丝不苟的态度,母亲笨拙的动作引发的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动,母爱的暖流如泉水般汩汩流出,作者的描写细致入微,令人惊叹。

一、试描写一段下大雨的情景(自然风景类)。

示例:雨下得可真大呀!雨水如瀑布般直泻而下,如巨大的珠帘,笼罩了整个村庄。雷公好像也发脾气了,发疯般的怒吼,连一向温和的闪电也不顾形象地宣泄着心中的不快。整个天空都阴沉沉的,让人心情很烦闷。雨滴像断了线的珠子,迸溅到地上,在泥土中翻腾了几个滚,然后融合成了泥。路上还有三三两两的行人们,但雨还是毫不留情地如刀割一般的折磨着人们,他们顶着风,本来就举步维艰,却还要忍受将脸刮得生疼的风雨。

二、试描绘一幅建筑风景画(人工景物类)。

示例:这是一个坐落在友谊医院治疗中心的小花园。这里环境优美、宁静,是病人休息、疗养的乐园。

花园位于治疗中心大楼的北面。步入花园的篱笆门便可看见一个圆形花坛。花坛四周是用串串红镶成的红边,正面用冬青草组成了“祝您健康”四个醒目的大字,花坛正中是几盆金灿灿的黄菊。

花园的东边是一个圆形喷水池,水池的中央有一座假山,假山上长满了绿苔。红鲤鱼不时从假山洞中游出,悠闲地吐着水泡,金色的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喷水池的南面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廊子,淡蓝色的顶,乳白色的柱子,构成了淡雅协调的美。病人在廊内乘凉,会听到喷水池“叮咚”的水声、树叶“哗哗”摆动的声音……

从廊子再往南走是一座人工堆成的土山。山的最高处,有一个古香古色的小亭子,红色的顶,四角翘起,远看像一只将要飞起的大鸟。亭子的四根柱子上都雕着花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亭子的周围还种着一片松树,它们像一排排忠实的卫士,病人来亭歇息时,常常会露出愉快的笑容。

花园虽小,但这里的喷泉、假山、亭、廊、花木,给病人带来了无限的情趣。小花园的确是病人的乐园。

三、发挥你的想象与联想,以“落叶与生命”为话题写一段话(自然景物类)。

示例:“哗”,一片叶子缓缓地落下,告诉我秋天来了。步行在林荫小道上,阵阵凉风拂过我的脸颊。一片又一片叶子在我的眼前落下,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又像是一位位芭蕾舞者,在空中转着圈,然后又徐徐落下。这一刻,我恍然明白,人的一生也正如这落叶:春天,充满着生机;夏天,是它最辉煌最灿烂的时刻;到了秋天,它渐渐地开始衰弱,直到最后落到了土里。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但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显人生的价值。落叶的落下其实并不可怕,就如同我们有一天也终将会老去一样,只要我们心中仍存有梦想,终究会谱写出更美的篇章。

第10篇

语文课上,老师宣读了乐乐猪的作文。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露出了羡慕的目光。

“乐乐猪,快说,你那篇作文是从哪儿抄来的?”下课后,大毛、胖凯围着乐乐猪追问。

“没有抄,我自己写的!”可是,任乐乐猪磨破了嘴皮,他俩也不相信。乐乐猪急了,跺着脚道:“不信,不信就打赌。”

“赌就赌,谁怕你不成。说吧,赌什么?”大毛双手叉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老规矩,谁输了,喝凉水3瓶。”看乐乐猪跟大毛较起了劲儿,胖凯在一边添油加醋。

“行!”乐乐猪收起作业本,挥了挥手,“走,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宝贝。”

3个人来到操场的大柳树下,乐乐猪伸手从兜里掏出了魔方,先在大毛、胖凯的面前炫耀了一番,然后上下左右地转了起来。“哈哈哈哈……”在他的大笑声中,W博士出现了。看着这一切,大毛、胖凯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小猪猪,看你高兴的样子,一定是受到老师的表扬了。”W博士乐呵呵地说。

“是的,老师在班上读了我的作文!可是同学们都认为我是抄来的,不相信。”说着,他一手拉过大毛,一手拉过胖凯,说,“尤其是他俩,还跟我打赌呢。老爷爷,您再教我一招吧,让他们看看我写的文章。”

“好,今天我再教你一招――移步换景法。写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景物也不断变换,这种方法就是移步换景。”说到这,W博士伸出右手虚空一划,手中出现了一个本子,他打开一页让乐乐猪看――

我爱家乡的天龙湖

来到天龙湖公园的入口处,只见两只威风凛凛的狮子挺立在亭阁前。亭阁有两层楼高, 8个角,每个角都有一条口含明珠的石龙,再加上青色的墙砖,金黄色的琉璃瓦,古色古香,富丽堂皇。

穿过亭阁,不远便来到了八龙喷泉前。只见8条龙聚集在一起,有的仰首呼啸,有的跃跃欲飞,形态各异,口喷泉水。看着这几条尽职尽责的石龙,我不由想起了天龙湖的奇特传说……

绕过喷泉向前行,便来到了美丽的天龙湖畔。只见两座桥横跨湖面,南面一座是建在湖面最窄处的石拱桥,仿汉白玉的桥身和桥栏,给人古朴大方之感。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座九曲桥,其形状曲折优美,桥身紧贴湖面,走在上面好像置身于湖中。

跨过九曲桥,来到湖心亭上,观看湖中的景色,别有一番情趣。近处不时游动的小鱼,远处龙形的、鸭形的、鹅形的游船追逐着,加上一湖碧水,让人百看不厌。

……

“这篇习作,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亭阁、八龙喷泉、天龙湖畔、湖心亭的美丽景色,展现了天龙湖公园的部分特征。”说到这,W博士低下头,从镜框上方看了三人一眼,接着道,“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地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你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能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生动画面。”

乐乐猪歪着小脑袋不停地点头,听W博士讲完,他一手拉过大毛和胖凯,说:“走,我写给你们看去!”

“急什么,我还没有说完呢。”W博士伸手在乐乐猪的额头上戳了一下,继续道,“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其次要精心剪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账。”

第11篇

王维是盛唐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一个多方面发展的艺术家,能诗能画,又擅长音乐。他的诗歌创作成就也是多方面的,有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亲友情谊诗等。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突出的属山水诗。在诗人前期时候,其诗歌内容多为怀才不遇、蔑视权贵等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并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心。随着阅历的丰富,在他后半期的生活中,政治日益黑暗腐败,使得他的政治热情逐渐衰退,诗歌题材逐渐转向了恬淡宁静的田园山水上。

1 积极入世的政治理想

王维青壮年生活在政治开明的玄宗开元年间,国家富强,他和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个性上积极开朗,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抱负和理想,很富有进取精神,在他歌颂从军、边塞、豪侠的诗歌中就可以感受到,如《从军行》《燕支行》中描写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国家的雄壮气魄。《少年行》《夷门歌》中把具有侠义精神人们的那种慷慨的风度和磊落的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至塞上》《出塞》描绘出了自己所看到的雄浑壮阔的塞外之景。《陇头吟》《老将行》除了表达将军们的爱国情怀外,最重要的是指出了将军们有功劳而得不到奖赏,不仅反映了封建帝王对臣民的不公平,更是暴露了封建朝廷政治的污浊。这些诗都反映了在当时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的情况下知识分子的壮阔胸襟。在他的诗《不遇咏》中“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这些豪迈意气的诗句,都可以看出诗人对高尚政治抱负的歌颂和赞美。

当时的贤相张九龄,在政治上主张任用贤能,反对结党营私,反对随便赐官职给臣下,张九龄曾经提拔过王维,王维非常推崇他,并作了诗《献始兴公》来赞美他“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仇。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进步的政治思想,而且,诗人作为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正义感,使他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感到不满。他被贬谪之后的经历使他对这方面的体会更加深刻,这些经历可以体现出王维思想进步的一面,也使他之后的诗作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张九龄开明的政治作风遭到了奸臣李林甫的嫉妒,从而被李林甫打击,遭到罢免。由李林甫担任中书令,而张九龄被贬官是当时政治的转折点。自此之后奸臣专权,政治逐渐趋向黑暗腐败,在张九龄被贬、腐败世风日下的环境下,王维曾作《寄荆州张丞相》一诗“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来表达自己的沮丧愤懑之情和对当时政治黑暗的担心,以及自己将退出官场的打算。他也想像陶渊明一样辞官过归隐田园的生活,但由于现实生活的原因,他并没有辞官,甚至在之后的晚年的作品中还批评了陶潜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志气,他前后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而且之后还作诗为自己辩解。他心中也感到内疚,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他自身的这种软弱性和妥协性使他不能像陶明那样退隐山林、安贫乐道,更没有足够的勇气和统治阶级决裂,过贫穷的生活,从而随波逐流。虽然内心很矛盾,但又没有决心去以行动来解决这种矛盾,只能引用孔子的话来自嘲,并作为自己行为的理论依据。

2 宁静出世的田园之趣

王维最擅长描写自然风景。他的写景诗所具有的独特成就使得他在盛唐独树一帜,在文学史上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曾经这样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很著名的话之所以受到大家的认同,因为它道出了王维艺术创作的最大特色。在王维的写景诗中,有描绘农村风光的,有描写山水景色的,即使在他其他题材的诗篇中,如边塞诗、纪行诗、赠友诗中,都有对迷人景色的描写。在他的写景诗中最具代表性的,还属田园山水诗。但它们大多都是诗人后期半隐半官时候所作,掺杂了许多消极的思想,因此内容比较复杂。

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既有潇洒闲逸的形象,也有静谧出世的思想,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等,这些情景交融的生动描写,跟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相似,但所表达的诗人的态度却并不相同。这里所刻画的诗人,对社会现实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超尘绝世,陶醉于自然的美景中,而陶潜的诗,则是在表面的恬淡中包含了对现实的消极反抗,表达了知识分子的愤慨。他的田园诗中,最出色的有《渭川田家》《春中田园作》《新晴晚望》等。“新晴原野广,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在这些诗篇中,诗人用朴素明白的语言刻画出了农村平凡质朴的日常景象,形象鲜明而富有生机。王维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后期所写,从他当时隐逸的情趣来看,他特别喜欢幽谧的景色和宁静的环境,所以他描绘的景色并不是生机勃勃,能够激发人们生活的意志,培养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而是非常静谧,表达出作者消极出世的思想情绪。例如,《蓝田山石门精舍》《清溪》等都是非常显著的例子。

王维后半生的诗歌内容是非常复杂的,这与他当时的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关系,他的后半生过着身心相离的矛盾生活。一方面,他在朝廷担任着官职,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从40岁左右开始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先后隐居终南山、蓝田辋川这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在这亦官亦隐的生活中,他身在朝廷心在野,所以在诗歌内容方面非常复杂,既有表达美丽的自然界和愉快而美好的隐居生活,也有对仕途生活的厌恶和对人生的消极态度。在朝做官,与统治者的往来就不可避免,当时他还写了许多诗来赞美这些腐败的当权者,虽然是无奈之举,但这些诗歌确实是他诗人生涯中的污点和糟粕,所以作为诗人所具备的一些高洁品质,在他的官场生涯与腐败统治者周旋往来中逐渐地被消磨。

王维自身性格是非常矛盾的,他非常清楚善恶是非,对社会现实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也作了抨击,但自身性格的软弱性使他没有勇气去过清贫的生活,更不敢和统治者决裂,所以在他的后半生中,寄情自然山水而信仰佛教,这是他性格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12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课前准备

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写景状物的顺序和特点。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

五、课时安排

1—2课时。

六、学习过程

1.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2.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

(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

(3)提出学习方法(演示)。

3.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①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②学生朗读(或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③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是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④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

“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

“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

“赛八寸的玛瑙盘”——状其大;

“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

“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

4.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了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

5.拓展训练

(1)归纳写作特点,然后进行小练笔:

①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②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了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

③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