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芳菲菲其弥章

芳菲菲其弥章

时间:2023-05-30 09:14: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芳菲菲其弥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苏轼《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屈原《离骚》)

第2篇

关键词:屈原;离骚;求女;完美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6-0005-01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名平,字原。楚国丹阳人,属楚国公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对内主张修明法度,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同误国卖国的腐朽贵族斗争了一生,他两次遭谗放逐,后因郢都被秦兵攻破,他无力挽救祖国的危亡,遂投汩罗江自杀了。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祖国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历来人们对《离骚》评价都很高,但由于历史资料缺失,千百年来人们对《离骚》隐喻内涵众说纷纭,特别是长诗后半篇求女一节更成为“千古聚讼”的一大难题。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求女即求贤臣。朱熹则认为“女,神女,盖以比贤君也”。明清以来,又有一些学者将“求女”的喻意解释为替楚王求贤妃或讽刺怀王宠妃郑袖。现代的学者在辨析这些喻意时,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我认为对求女所喻指的对象大体已经说尽,而对求女失败涉及到的屈原的矛盾心态却缺少具体深入的剖析,要弄清这个问题,关键不在于求谁,而在于找出三次求女失败的原因。任何一个问题的成败都是既有外因也有内因的,就这件事来说,历史现实只是外因,而屈原心态是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因。

我认为女是君,求女包括了屈原、女、媒三方的共同作用,女是贤君,媒是贤臣。他希望得到贤君的赏识重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有贤臣的帮助,这就同结为婚姻一样,必须有美女可求同时还要有良媒,只有这样婚姻才能成功。

三次求女都归于失败。屈原、媒、女都负有责任。第一次求宓妃,“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E其难迁;”,“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游;”无礼游,行为不一,变化多端,难称完美。这一次失败的原因在女。“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凡事追求完美的屈原决定放弃对宓妃的追求,因为她只有外表美,内外不一,不是屈原追求的理想对象。

第二次是求“有恢佚女”,她既美且善,可屈原却苦于没有良媒的帮助,因为“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媒人有意颠倒美丑。而“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又是屈原不欣赏的,从而导致了他第二次求女的的失败。

第三次是求“有虞之二姚”,二姚同样是美善的,而且当时正好 “少康未嫁”,时机恰当,可是却“理弱媒拙”,媒人口笨舌拙,态度又软弱,第三次求女又以失败告终。这两次失败的原因,表面上看都是无良媒,仔细分析其实失败的原因不只是在媒人,也在屈原。三次求女,屈原都是特别热心的,可一旦发现宓妃有缺点,他就断然放弃,这还可以理解。但在求“有恢佚女”时,没有良媒帮助,他也想自己去,可是却“心犹豫而狐疑”,最后还是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第三次无良媒可用,他只能发出沉重的感叹,却无计可施。那么屈原为什么面对理想中的美善之女,宁可徘徊长叹而不积极追求呢?

毫无疑问《离骚》中的屈原是个高大俊洁,一切尽善尽美的形象,他“帝高阳之苗裔兮”出身高贵,又“重之以修能”具有内在美;他“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讲究外在美;他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追求美政理想。他的一切都是完美的,胡学常在《屈原自我圣化的政治内涵及其悲剧性》一文中指出屈原在人格上有自我圣化倾向。他自己是完美的,他也要求外在与他相关的一切都是完美的,要求所求之女必须完美无瑕,而且求女的过程也要求完美,所以对宓妃的无礼游他无法忍受,对无媒的求合也难以接受。只要不完美,他就放弃。内在原因也就在于他认为三次求女的过程中有缺陷、不完美。屈原渴求完美,有一种内美心态,这种心态的产生是当时楚国社会意识形态中存在的浓厚血缘观念的反应,所以他才在这首长诗的一开始首先交代自己高贵的出身。形成了与其追求目标之间的距离,这是影响他理想实现的障碍。

另外在这种心态的背后,还隐藏着屈原的另一种矛盾,那就是要在打破某种规范前提下取得某种结果与其追求完美的矛盾。通过媒人求女在先秦时期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习俗,这在之前的《诗经》中就可看到。他想求女,如果没有良媒,只有自己去求,可是这又违犯了社会规定。而在屈原看来以媒求女的完美环节是不能打破的,打破这种完美就会造成缺陷,这是屈原不能做的,所以求女只能归于失败。

求女的失败无疑使失望的屈原更加失望。在这种情况下屈原已萌生去国远游之意,但他又“犹豫而狐疑”,找灵氛占卜,找巫咸降神。灵氛、巫咸同样劝他离开楚国改求它“女”,使他下决心离开楚国另寻它“女”,然而对楚国的爱与忠诚终于还是战胜了这种诱惑。虽然他明知祖国现实的黑暗,但他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深深眷恋,可是他又无路可走,那就只有一死来殉于故国了。屈原之死也是他追求完美人格的表现,他始终保持了自己完美的人格,并以死来捍卫,这正是他的伟大和不朽。

参考文献:

第3篇

“互文性”又译作“文本间性”,这一概念由法国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她认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他本文的吸收和转化。”“一种文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过去被写成的文本与将要书写的文本是互相联系着的,文本可以理解为向社会与文化环境以及历史的外部开放的东西。文本空间不是独(monologue)亦即单一逻辑支配的空间,而是进行对话的复数逻辑结构。”也就是说,每一个文本都与其他文本相互参照、彼此勾连,移动互换并形成了一个动态、开放的网络。广义的互文性是指“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所有文本符号之间的关系,它包括对该文本意义有启发价值的历史文本及围绕该文本的文化语境和其他社会意指实践活动,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知识网络,时刻影响着文本创作及文本意义的阐释”。互文性解读就是利用文本间的这种联系,以互文理论为支撑,以若干互文本来激活主文本(指当前被解读的“此在文本”),使“此在文本”的意义不断生成、发展,时刻处于增殖状态的阐释活动。这种解读方法,强调思维的发散性,追求意义阐释的新颖独特,侧重揭示文本意义阐释的多种可能性。互文的方式有引用、用典、拼贴、模仿等;形成互文性的角度有文本的语言、意象、意境、主旨、结构、体式、风格等等。

《涉江采芙蓉》在意象、意境及构思方面都与它的前文本或同时代的文本乃至后续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互文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从这几个角度选取精当的互文本,并以此促进课文文本意义的生发,通过多层次的对话交流,获得广阔而全新的诠释空间。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涉江采芙蓉》进行互文性解读。

一、意象、意境的“互文性”:从风诗、楚骚中走来的意象与“企慕情境”

先谈谈本诗意象的“互文性”。

芙蓉兰草,江流远道,这些都是《涉江采芙蓉》中的基本意象,它们构成了诗中人物活动的背景。此一背景,既是现实自然的,也是民俗文化的。我们在解读时,可能比较容易忽视后者。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着力挖掘这些意象的文化内涵,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意蕴。诗歌中的每一意象尽管在每一具体的文本中会有其不同的意义、作用,但又都有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基因。意象的运用,创新中有继承,继承中有创新,诗歌的创作主体总是想摆脱传统的影响,但又总是在一定的传统中创作。我们认为,《涉江采芙蓉》的意象就是从风诗、楚骚中款款走来的。

譬如“芙蓉”,在《诗经》的风诗中多与爱情关合,象征娇美女性或浪漫爱情。事实上,一个意象的周围存在若干与之有互文性的文本,以至于有一个巨大的网络影响着它。我们无法也没必要穷尽这些文本,因而,教师应精选与教学文本有密切关系的互文本。在教学中,笔者选取了《郑风・山有扶苏》《陈风・泽陂》这两首用荷花(芙蓉)比兴言情,表现《诗经》时代男女婚恋生活的诗歌。《郑风・山有扶苏》共两章:“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此诗中的山与隰(洼地、沼泽)、扶苏(亦作扶疏,大树枝叶茂盛分披的样子)、桥松(高大的松树,“桥”通“乔”)与荷花、游龙(枝蔓舒展的红蓼),其对应关系皆与人类社会男女性别的对应关系相似,这是汉民族先民最朴素最原始的一种思维认知方式,据此可知,诗中的荷花、红蓼也便成了娇艳少女的隐喻。在这样一种生机勃勃、红绿相映的背景氛围中,女主人公以幽默、调侃的口吻表达对心仪男子的亲昵与爱慕,显得情趣盎然,黠慧可爱。另一首《陈风・泽陂》共三章,教学时可选首章作一简析。首章是:“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的主人公是一位怀人女子(说男子亦可),她伫立池塘边看到对岸有一健壮魁伟、风度翩翩的男子闪现于蒲苇、荷花交相缠绵的画面中,不禁心摇神动,泛起丝丝爱慕的涟漪,以致日夜思念、泣涕涟涟。诗中的荷花意象同样是象征这位痴情少女,并且已笼上了一层淡淡的爱的伤感,但抒写得很节制又很坦诚。风诗中的荷花所象征的爱情无论是两情相悦,还是一厢情愿,它们都显得极自然极洒落,散发出一股清新的生活气息。

再如,“兰草”这一意象在风诗中亦关涉爱情。教学时可以《郑风・溱洧》为例,其中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z兮”的诗句。“z”,古“兰”字,即兰草。古人认为手持兰草可以祓除不祥,也许还有以兰草施行恋爱巫术的用意。郑国上巳节的这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溱水、洧水的交汇处,江水涣涣,春意盎然,少男少女们受大自然的感召,欢聚江边堤岸,他们以兰草传情达意,最终还不忘“赠之以芍药”(芍药,亦名“江蓠”)表达缱绻依恋之情。

情人以鲜花、香草相赠的习俗,在楚骚中也可觅得踪影。楚文化祭祀神灵的巫歌中出现的鲜花、香草具有避邪、祭神的巫术功能;取材于祭神活动并以再现祭神场面和过程为目的的《九歌》已完全净化了鲜花、香草原有的巫术成分,让它们更多地象征美德与痴情。如,“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湘君》)“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大司命》)“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山鬼》),这些采集或赠送鲜花、香草的诗句原本是写人神交结之神秘经验的,现在却具有了暗示男女相思之心诚志洁的艺术功能。可以说,这些诗句与后世情诗中出现的“折花相赠”形成了广泛的互文性。屈原在《离骚》里边,又运用“比德”的思维方式,进一步赋予鲜花、香草以道德含义,使其具有君子美人的人格,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香草美人”的意象谱系。该谱系中的意象,或象征美好的政治理想,或象征高洁俊美的人格,或象征贤臣圣主。如《离骚》中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就是以“芰荷”“芙蓉”表明作者人格“芳菲菲其弥章”的特质。由上述可知,《涉江采芙蓉》的芙蓉、兰草,明显地染上了“风”“骚”的色彩,不仅为诗中的主人公提供了真挚、纯美的爱情含义,而且还象征着其人格的芬芳与不同流俗的卓然清高。尤其是属于《九章》之篇名的“涉江”一词的直接袭用,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屈原美政理想受阻而流放江南的遭遇及其“不能变心而从俗”“将董道而不豫”的坚定信念。这样,作为本诗核心意象的“芙蓉”便有了更加浓郁的屈骚意绪。其实,诗中的“远道”“长路”作为空间阻隔的意象也有“风”“骚”意味。它们指涉了《秦风・蒹葭》的“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和《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这些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时援引,以勾起学生的文化联想。

在上述对意象的互文性联想的基础上,又让学生分别描绘本诗关乎思妇与游子的两幅图画。先让学生明确“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四句关乎思妇,“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二句关乎游子。至于末二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则是游子思妇共同的喟然长叹,可作为电影的画外音来处理。有学生是这样描绘思妇画面的:“夏秋之交,那个热闹而风流的季节,一块芳香四溢,长满了白芷、佩兰等香草的生态湿地,有一条清浅的河流横贯其间。一群活泼可爱的姑娘,褰裳涉水而来,她们准备采摘河中粉红娇艳的芙蓉赠送给自己的心上人。可是,其中有位幽独自怜的思妇,手把芙蓉而黯然神伤,她茕茕孑立,四顾茫然,自己的狠心贼竟失联于遥远的路途。唉,天涯怅恨,莫知我哀!”关于游子的画面,有学生写道:“一条灰白的漫漫长路,渺渺茫茫地延伸,延伸,一位深情瞻望的游子,频频回首念故乡,啊,故乡,山长水阔知何处?!”学生对诗中的人物形象有了这些感性的认识已相当不错了,为了使其理解进一步深化,就问他们这思妇游子的思慕之情能否传达给对方。学生都说不能,再追问原因,大多数学生能准确理解到诗中设置了时间(“终老”)和空间(“远道”“长路”)的双重阻隔。然后,小结诗中的情感:这是一种无法邮寄的思慕。最后,问学生:“从这‘无法邮寄的思慕’里,你还能联想到什么?这仅仅是写游子思妇的相思吗?”学生们则若有所思,纷纷议论开来,终归认识到这里头或许还有作者政治理想乃至一切人生理想都难以实现的忧伤。这种解读就有了一定的深度,较好地把握了本诗深微丰美的意蕴。如果课堂中没有对意象的互文性联想,我们则很难获取这样的教学效果。入之不深,则见之不奇,此乃诗歌教学尤其是“易懂而难解”之诗歌教学的大忌。

再简要谈谈意境的“互文性”。

从意境特征上看,《涉江采芙蓉》中所思的对象“在远道”――在遥不可及的路途,此中“漫浩浩”的阻隔,与其说是物理空间的,不如说是情感空间的,而这种阻隔、疏离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忧伤以终老”――时空的或情感的阻隔导致情梦难圆、不可追攀!在这样的意境中蕴含了主人公终其一生的执著求思与坚忍守望――男人成了女人咀嚼的沧桑,女人则成了男人思慕的故乡。此即典型的“企慕情境”。它指涉了《诗经》中的《秦风・蒹葭》《周南・汉广》二诗的意境。《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晚唐李商隐的许多无题诗,以至现代文学史上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诗歌都具有这种“企慕情境”。它已经形成了一个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相互参照的巨大的开放体系。教师若能在互文性理论的观照下指导学生解读《涉江采芙蓉》,将会发现此诗的“企慕情境”同样具有多元意味的象征,而不会简单地满足于游子思妇层面离情别意的理解,这对挖掘此诗的主旨内涵大有裨益。师生对教学文本解读的广度、深度亦可由此见出,由于这种互文性解读始终贯穿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自然也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热度”。没有情感体验的诗歌作品教学将无异于支离破碎、冷冰冰更复惨兮兮的解剖,此举不足为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