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任的力量

信任的力量

时间:2023-05-30 09:14: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任的力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任的力量

第1篇

在一个班级里,难免有几个让人头痛的学生,他们多次犯错,但屡教不改,使得老师对他们失去了教育信心,甚至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要给予信任,不要怕他们犯错,其实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定才能,利用他们自身的优势,让他们的才能尽情发挥,慢慢地那些经常犯的错也会减少。

案例内容

在原先带的高一六班中,有一个学生陈某,从刚带上班我就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不好,说话经常带脏字,对班里弱小的同学也经常欺负,别人也敢怒而不敢言,还好刚开学也没什么大问题出现,但一月以后,问题出来了,迟到变成了经常的事,作业也不写了,上课也不听了,而且还捣乱课堂,他把各任课老师教育的话当耳边风,听不进去,我的教育在他身上也不怎么灵验了。

终于在第一学期下半段,发生了一件我忍无可忍的事,在上英语课时,因为自己不喜欢听英语课,进而在课堂上和别人说话,当英语老师批评时,他还说自己没有说话,自己没有错,这可把英语老师气坏了,以至于英语老师一节课气的没办法上。下课之后我及时了解了情况,找他谈了话,让他认识了错误,也给英语老师认了错。我这次也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批评教育他,其实我对他及他的家庭了解很少,虽然这次事件平息了,但我感觉教育效果不好。

我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有主动权,就在班级同学中了解他的情况,其他同学说他一直都是这样,和老师作对都成他的习惯了,值的我注意的是他的家庭是一个重组家庭,妈妈是后妈,而爸爸一年四季在外工作基本上不回家,回家了也是把他骂一顿或打一顿,久而久之他不爱自己的爸妈,也不想回家,一般都是每天晚上10点以后回家,我才知道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对他造成的影响,使他自暴自弃,不思进取。

虽然我对他一直关爱和教育,但还是在第一学期快结束时发生了由他主要参与的打群架,造成了另外一个班的学生严重受伤,学校给予他处分。这时我才认识到对他的教育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我再联想到他自身的一些优势,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而且人又热心,我就把他叫到办公室,这次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让他先谈对自己,对学习,对班级的认识,虽然有些偏激,但也有一些是在理的。交谈之后,我和他订了一个不犯错的合同,我的职责是每天给他一些学习上的帮助,而且考虑到班级里正好缺一个生活委员,我就把生活委员的重任交给了他,他也给我立了军令状,说是不为自己,也要为班级挽回因自己而丢失的荣誉。而且我把这一情况也给他的父母亲进行了说明,让他们配合,及时对他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

这次终于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成功之处,他真的改变了,卫生委员的工作干的是有模有样,而且为了起带头作用,自己每天承包了倒垃圾的工作。而且他自习也变得爱帮助别人了,当别人有困难时就去帮,而且在他上任的第一周,班级就拿到了卫生流动红旗。我为了使他保持这种积极性,及时肯定了他的工作,给予他工作的信心,在接下来的两周里他也是表现越来越好,不迟到了,上课也能坐住了,也能力所能及地听课了,其他老师也反映他变了,为了巩固自习的教育成果,在班级的新年庆祝晚会上,我将主持人的工作交给了他,没想到的是他做得很出色,那天同学们在他的调动下过得很开心。我将这一情况给其他的任课老师进行了通报,让他们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他真的改变了,虽然学习成绩没有上去,但上课的积极性上来了,为此,物理老师还专门选他去上我校一位青年教师的赛教课,而且表现很好。在接下来的一学期,他基本上没有犯什么错,而且多次被班级评为乐于助人奖得主,其他表现也很好,在高二他新分的一个班里,他还被选为班长,而且听现在的班主任说,他还做得不错,看来真是一切皆有可能。

案例反思

为什么我对他批评教育没有效果,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反而更有效果了,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后进生也需要信任

教师的信任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使其不断取得进步。我信任那个男生能够胜任卫生委员的工作、能够把晚会做好,能够给班级赢得荣誉,并且我尽可能让他体会到我对他的这种信任感。

二、教育不能一味地批评,要表扬和鼓励

我尽可能地发现他的“闪光点”,对他微小的进步,点滴的成绩都给予了表扬。以此来促使他乐观向上,充分调动起他内在的潜力,进一步追求新的成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一年以来一有机会我总会在各种场合去鼓励他,哪怕他没有做好。我想,他的进步来源于我对他的表扬与鼓励。

第2篇

【关键词】尊重和信任;力量;学习困难;深度辅导

正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也明确提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辅导员深度辅导员工作正式深入契合十精神和纲要要求,作为辅导员,我们更是把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指导和辅导作为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笔者结合学生管理工作中完成的一个深入辅导案例,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案例背景

小张,学院大二学生(已经留级一年),国际货运专业。该生小学、中学都在重点学校学习且成绩优异,高中虽在重点学校学习,但成绩明显下滑,高考没能如愿考上父母期待的清华大学,而考到高职院校学习。进入大学后,一学年后因有四门次补考不及格,被学校给予留级处分。升入大二后该生又有一门次课程不及格,受到学习警示处分,执意申请退学,家长又不同意其退学,不知如何是好,前来咨询、求助。

二、辅导流程

(一)收纳面谈

由于该生是留级生,之前与其约谈过几次,接触相对较多,此在面谈中省去了建立关系的环节。第一次面谈细情况:个人基本资料、家庭情况、与父母的关系情况、个人优势和急需改善的方面、退学后的计划、咨询的原因和目标。

给来访者留作业:

1、写退学后的计划书

2、描写一个和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

(二)第二次咨询

第二次咨询从让来访者讲述和父母之间的故事、描述退学计划开始,让其充分充分了解自我,澄清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尝试挖掘来访者自身的能量。

(咨询师简称“咨”,来访者简称“来”)

咨:上次咨询后我详细阅读了你填写的背景资料,我在邮箱里也查到了你发给我的两份作业。认真看过你的作业后,我想今天这次咨询我们把重点就放在这两个作业上,谈谈你的感受,我们尝试着寻找一下你想退学的真正原因,你看可以么?

来:老师,你是我周围第一个没有否定我的人,您能理解我的痛苦,虽然我知道您留的作业我做的不好,您也没批评我。(说话时略显激动,眼里含着眼泪)

咨:谢谢你能体察到老师对你的理解。对于这两次作业,老师想陪伴你再谈谈,好吗?

来:好的。

咨:从你的第一份作业中,我的感觉是你还没想好退学后做什么,内心深处也不是非得要坚持退学,而是你想通过退学来证明你想和妈妈“抗争”,不知老师的感觉对不对?

来:老师,其实我挺喜欢学习的,但是当一想到妈妈的责骂,我就退缩了,无论我怎么努力,妈妈都不会表扬我,在妈妈眼里我就是失败者,我就是笨蛋。

咨:在妈妈眼里你是失败者,是笨蛋。但在你心里你是个想抗争的孩子,想证明自己的孩子,是这样吗?

来:对,我在同学面前感觉很快乐,但回到家,我就失败了。我做什么,妈妈都是否定。老师,你知道为什么大一我会留级么?不是我智商有问题,而是我想让妈妈更加失望。

总结:在此次咨询中,作为咨询师,在与来访者的沟通上做到融洽、流畅、有效,基本上让来访者分析了想退学的真正原因,也分析出来访者对于父母的理解、认可的强烈渴望。但在学生管理者和咨询师的角色转换上把握还不是特别好,离自己的期望还有一些差距。

下次咨询规划:约谈家长,把家长纳入其中开始家庭咨询,共同与来访者家庭挖掘来访者厌学的深层次原因,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三)第三次咨询

第三次咨询,来访者的父母和来访者一起来到咨询室。父母反应来访者最近表现很乖,能和他们表达谢意,主动与母亲拥抱,让他们很感动。通过家长介绍得知,来访者父亲是一家企业经理,母亲是全职太太,父母都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来访者步入小学后,妈妈就主动辞职在家照顾他的衣食住行和学习,并希望来访者考入清华大学学习。来访者的表姐因为母亲去世早,一直在来访者家里生活,且各方面都非常出色。

母:他太让我失望了,从他上学开始我就辞职在家照顾他,可是他从来没有做过让我高兴的事情,他和他表姐是我一起带大的,人家怎么就那么出色,那么懂事,可是他呢?吃穿住行,我从来都不让他做任何事,他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好好学习,可是……

咨:母亲做决定辞职在家照顾孩子,是母亲自己的决定吧?不是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吧?如果是您自己做的决定,就不能让孩子承担这个决定的后果,这样对孩子不公平。

父:我在外挣钱养家,教育孩子的事情都是他妈妈负责,我也希望他学习好,能考上清华大学。我觉得我和他母亲都不笨,我们当时上学的时候学习都很好,为什么他学习就不行,我想不通。

来:我知道爸爸妈妈很辛苦,可是他们从来不关心我,他们只想让我学习好,其他都不管我。就因为我学习不好,他们就认为所有的就都不好了。

总结:从咨询中得知父母很少和来访者沟通除学习以外的其他事情,父母评价他的标准只有一条:学习成绩。父母永远都拿出色的表姐来否定来访者,这让来访者感觉到压抑和否定。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缺少对来访者客观的评价,缺乏信任和尊重。而尊重、信任又恰恰是一个孩子在家庭中最需要的,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才能激活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动力,而这个家庭缺乏尊重和信任。通过沟通,父母认可对孩子缺乏信任和尊重,他们愿意改变,给孩子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四)第四次和第五次咨询

来访者分享了顺利通过两门高自考考试和获得系部学习标兵的喜悦,父母也表达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现在家庭关系也比较和谐融洽。我们共同回顾的咨询的全过程,全家人都表示咨询收获很大,尤其是母亲认为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是最伟大的母亲,没想过做任何调整,一直以为所有问题都在孩子一个人身上,现在感觉到自己还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他独自面对更多挑战。我们愉快地结束了此次咨询,但还会经常联络,分享更多的喜悦,适时鼓励他们做适当调整。

三、总结体会

(一)辅导案例成功与失败分析

1、案例成功的方面:

(1)在咨询过程中,注重沟通技巧的运用,特别是沟通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具体化”,使得与来访者的沟通较为顺畅。

(2)作为辅导员,除了做好学生的深度辅导,更重要的是帮助一个家庭做了调整,由改变学习困难到改变家庭关系,找到了解决学生问题的根源。

2、案例失败的方面:

(1)在第三次面谈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情绪受到了来访者母亲焦急心态的影响,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未能完全做到“以来访者为中心”。

(2)在咨询过程中,对正式评估工具的应用还有所欠缺。对咨询目标方向的掌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出现“离题”现象。

(3)在收纳面谈中,对来访者信息收集不够全面,尤其是其家庭情况。

(4)在咨询过程中缺乏督导,有时把握咨询的节奏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案例启发

(1)分析学生问题背后的家庭问题,有的时候是帮助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做深度辅导过程中注重挖掘家庭力量,与家长形成合力为学生成长提供阳光。

(2)咨询过程要时时注意“以来访者为中心”,而且要心态放松。

(3)出色的辅导工作离不开大量的实践与积累。在咨询中要多做记录,甚至在征得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录音,以便真实再现场景,总结提高水平。

(4)探索建立深度辅导督导机制。一方面,辅导员现有的知识储备很难解决复杂多变的学生问题,因为深度辅导涉及心理学、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学等相关知识,辅导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分析提高。另外一方面,深度辅导的过程中,辅导员也会吸收一部分负面情绪难以化解。

参考文献:

[1]茹思.安曼 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创造过程的呈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39)

[2]赵昊 赵萌 付丹丹 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实施模式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12(11)

[3]寇红江,王洵.对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第3篇

力量,多么动人的字眼;过去总觉得它可信而不可望,可望而不可即,现在才发现,力量,一直在我身边。

三千米的赛道,红底白线,一声枪响,冲出起点。“呼哧,呼哧”才两圈半,我已经是气喘牛,算一算竟然还有五圈!忽然眼前一黑,便到了下去,再等睁开眼时,对手们早已超出一大截。诶!怎么办!腿上擦破了好大一块,裁判也正向我走来。不行!我得跑啊,就算倒一,也得跑!我赶紧起身,歪歪斜斜的向前奔去。终于,我赢了!当我站在领奖台上,心里乐开了花——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一次浇花的时候,发现花盆里竟又多出一个小东西——原来是棵杂草连根拔下,随手扔在那里,心想:这下可好了,看你还怎样!没想到,几天之后去处理它的遗体的时候,发现它又站起来了,而且似乎比上次更有活力,还新生了个小芽!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意——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啊!

当年的教练带我们做过这样一个项目:站在一米六五的高台上,背对倒下,不要担心,后面是我们的队员们,他们用双臂为我们做了坚强的后盾。我顺利完成,倒下时,真的感觉,很安全,毫无畏惧,。我们为什么敢倒下,因为信任,信任我们的队员,因为自己的信任,队员们也更有必胜的信心,也更努力。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一个并不优秀的学生,如果老师鼓励他,他也许就会加倍努力,成为佼佼者;但如果老师不管不问,只有批评吵嚷,也许以后会渐渐没落下去,再也起不来。这,就是态度的力量!

一只蚂蚁也许抬不起一粒大米,但一蚂蚁却可以扛起比它们自己大几十倍的昆虫,这,就是集体的力量!

力量,无处不在,它就在你我身边!

河南宏力学校初中部九(2)班初三:赵毛凝

第4篇

信任在当代中国出了大问题,人们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信任,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欺骗造假的气氛。

细细考量信任危机的形成,应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意识形态原因;第二个是法律机制原因;第三个是社会习俗原因;第四个是原因。

首先,意识形态原因。霍布斯有段名言:“我毫不怀疑,如果‘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正方形的两直角之和’这一说法和任何人的统治权或具有统治权的一些人的利益相冲突的话,这一说法即使不受到争议,也会由于有关的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采取把所有几何学书籍通通烧掉的办法,而受到镇压。”

目前,全国每年发生几万起群聚事件,很多都是因为权力部门(政府、警方调查结果)缺乏公信力。一个事件发生之后,如果政府的调查结果有公信力,就不会酿成暴乱事件。正如阿伦特所说:“人们常常发现,长期洗脑造成的最确定结果,是一种特殊的玩世不恭:对任何真理都绝对拒绝相信,不管这个真理有多么可靠的依据。”

正因为我们的社会经历过一个人们不能了解基本事实的时期,人们对公权力就丧失了基本的信任,这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其次,法律机制问题。社会对于人们的行为缺乏有效的外部规范力量,对于造假欺骗行为惩罚不力,惩罚机制不完善,使得造假行为的成本比较低,由此导致毒牛奶、地沟油、盗版书泛滥成灾。在法律机制健全的社会,人们的造假行为会带来倾家荡产的结果,诚信与造假两相比较,人们才会选择诚信。反之,在蝇头小利的利益驱动之下,人们也会去造假,从而彻底丧失了职业操守,也毁掉了社会的信任。

第三,文化习俗问题。由于中国盛行熟人社会与生人社会的区别对待,对于欺骗外人、生人的行为就缺乏内在的规范力量。这个习俗就是所提出的差序格局,就像在水中投入一颗石子,水面上泛开一圈一圈的水纹;在中国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核心,血亲,姻亲,朋友,熟人,一圈一圈延伸开去,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信任只在熟人圈里,对陌生人世界是完全不信任的,并且由此也认为,对陌生人的欺骗行为并不违反行为规范。差序格局揭示的是一种典型的熟人社会价值观:只是在熟人圈子里才有信任,对于陌生人是完全没有信任的。

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还有一个著名理论:西方是个人本位的社会,中国是家庭本位的社会(家族本位的社会),跟差序格局的意思差不多。个人本位的社会是陌生人社会;家族本位社会是熟人社会。前者人的交往运作一定要靠法制,而后者就要靠关系,是人治。法制就要求信任,就会产生相应的制度来保障信任;人治就不会有信任,也没有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信任。

第四,问题。这也是中国人在信任问题上缺乏内在规范力量的一个原因。因为中国是一个无神论(或泛神论)的社会。当中国人撒谎或造假时是没有内心痛苦的,因为他知道除了被抓到之外,不会有惩罚,不会下地狱,所以什么都可以做。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如果没有了上帝,岂不什么事都可以做了?社会上诈骗事件大量发生,新的诈骗形式层出不穷。当很多人做坏事欺骗人时,当受骗上当大量发生时,社会就彻底丧失了信任。

为了克服信任危机,我们必须从意识形态、法律机制、社会习俗和等方面加以改进。其实,中国的传统道德中是很强调信任(仁义礼智信)的,我们应当将传统中好的因素发掘出来,发扬起来,重建社会信任。

第5篇

“如果孩子生活在信任中,他便学会了自尊;如果孩子生活在怀疑中,他便学会了自贱。” 这是我从一本教育杂志上摘录下来的一句话。多年来这句话时时警示着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给学生以尊重信任,让学生在信任中成长。

就在今年春节的一次初中同学聚会,让我反思颇多。期间,我们谈起了当年的学习情况,有位同学对我说,你看你现在有工作多好呀,有固定收入,不要整天为生计而奔波。当年我初中时学习成绩不好,到了初二下学期我的确想过要好好努力,争取赶上,上课时我努力做到认真听讲、课前预习,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一次数学单元考试中获得了93分的好成绩,那股高兴劲儿就别提了。正当我高兴地等待老师表扬的时候,老师却以嘲笑的口吻问我:“你是抄袭的吧?”我沮丧至极,无论怎样辩解也无法获得数学老师的信任。最后,老师说要证明你没抄,就必须再考一次,我同意了。但这次老师出了一份极其难的试卷,结果我又一次不及格。由此看来,我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老师对我的看法了。从那以后,我又恢复了以往的我,每次做选择题时,我都是玩纸团游戏,ABCD,扔到哪个就选哪个。当然,课堂上再也没有认真听讲过,作业能抄就抄,能溜就溜,完全是混日子,初中三年下来一切都完了。现在想来,我真是后悔,当初要是不和老师怄气,也不致于弄得我到现在也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听完他的故事,我的心情异常沉重。

的确,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曾有意无意地戴着一副有色眼睛去看学生,缺少宽容信任,认定他们是朽木不可雕,于是对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取得的点滴进步都漠然视之,甚至用怀疑的目光去审视学生,让学生不寒而栗、战战兢兢,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把学生推向了自暴自弃的深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感到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布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六年来,我一直把尊重与信任学生作为教师工作的底线,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人理解、得到信任。同样,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信任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能引出学生内心深藏的天真的优良品质。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孩子们多点尊重和信任,用真心去对待他们,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曾记得,班中有一个姓周的男同学,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是下等水平,在行为习惯、纪律、团结同学等方面也老是给班里添麻烦,对班级影响极坏。老师的脚还没跨进教室就会有同学上来告状,多的时候是一群:周同学又打架了,拿别的同学的东西了,把同桌的书给撕破了,上课老是不听讲还说话……据他爸爸讲,在家也是一样,调皮、捣蛋,经常搞破坏,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管用,不哭也不闹,脾气特别倔,把你的批评当耳旁风,充而不闻,冷眼相看,实在是没办法,无药可救,混一天是一天吧!家长虽这样说,但是我还是决定改变他。于是我就从寻找他的闪光点开始,比如说课间操排队上操时偶尔他第一个从教室里出来且安安静静的,上自习课他偶尔安静地写作业时,大扫除时他汗流浃背的样子,爬山时主动替力气小的同学拿包……看到这些以后我会及时在课堂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他能做好的事情就放手让他去干。比如有一次轮到他扫地,我因临时有事去了办公室,因担心学生打扫不干净,我就随口给他安排了个检查教室卫生的任务,其他人的工作由他来安排指挥。没想到,等我回来时,教室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子摆放得整整齐齐,就像我在时一样。我很有感触,直觉告诉我这学生还有救,我决定帮助他。在以后的时间里,在英语课堂上我会试着提问他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并告知语文、数学等其他任课老师该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与各任课老师们总是在合适的时间里给他信任的暗示,就是老师觉得你行,老师相信你能给别人带来惊喜。慢慢地,来告状的学生少了,同学们都看到了他的进步。更令我高兴的是,在课堂上他发言的次数、举手的次数也多起来了,还能主动到小组长那去交作业,不懂的地方还能主动问老师,这是以前从没有出现过的。有了老师的信任,有了老师的帮助,他一直在进步,就在那级中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区实验高中。接到通知书的那天,他的父母前来致谢,感激地说:“李老师,要是没有你,我儿子是不会考上高中的,他也不会有今天巨大的转变。”每当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学生来校看望时,我们师生聚会时,看到他们成人成才,我都会觉得当班主任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我很欣赏这样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话用在教育上是很有道理的。“行”意味着信任,信任就会激起孩子的求知欲、上进心;信任能使孩子重拾信心;信任会让孩子不再受冷落。相互的信任意味着相互的理解、支持与关心。班主任的责任就在于用自己的信任帮助孩子发现并展示自己的生命力量,要多听取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在信任和爱的氛围里,学生才可能尽情地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和个性,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地发展。

信任是一种力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无数次呼吁教师:要相信孩子!他说,从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所有美好的东西。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他是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其仿效一切好的行为,并坚定地相信他们最终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那么,儿童身上的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逐渐消失。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第6篇

在许多场合,我经常被一些创业者问到一个相同的问题“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被问得多了,我不得不认真地想一想,在我人生的经历中可能是有一些事情做成功了,但同时也有一些事情做失败了,这其中一定有原因。如果就事论事,而不是针对某个人而言,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比较容易。

首先,信任。在今天的社会中,任何一个单个的人都无法做成事情,需要集合大家的力量,需要大家团结在一起。而合作的前提是信任,没有了信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团结和良好的合作。其实,阅历和经验越多的人可能越吃亏,因为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自己上过当,也看过别人吃亏,负面经验积累多了,就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再轻易相信别人。这实际上是做事情时最可怕的一点。如果陷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你就会失去信任和团结带给你的力量。你防范别人,别人也会防范你,这样大家的精力和聪明才智全用在相互猜疑上去了,哪里还有心思做事呢?所以,一定要学会相信别人,包括相信欺骗过你的人。自己的胸怀是敞开的,自己的耳朵是能够倾听的,这样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其次,简单。繁杂会让我们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繁杂有些是来自于我们旧的习惯、旧的规则、旧的礼仪,也有一些是来自于我们对知识、技能的卖弄。多余的装饰、多余的构建、多余的想法、多余的语言都会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向上的时候,它总是以简单和大气为主要的风格:凡是这个民族衰败之时,从建筑、家居、服装、装饰到语言表现出来的都是繁杂和多余。把简单作为自己的世界观,作为自己做事情的指导思想,你就会在简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力量。

最后,透明。当你需要隐藏一个秘密时,需要一股比制造这个秘密更大的力量。但坏事迟早会暴露,纸永远包不住火。成功的反面是失败,也是不安全,而安全最大的保证就是透明操作和遵纪守法。我曾接触到一位房地产开发商,他到某一个城市去投资开发,只有认识了当地的领导,能和他们吃顿饭,心里才会觉得踏实、安全,否则,心总是悬着的,要么不敢轻易投资,要么投了资也不放心。他把安全维系在这种与领导的关系上,殊不知,最大的安全是在阳光下,而不是在黑暗中。如果放弃了在阳光下做事的机会,放弃了阳光和透明带给你的力量,你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去做出成功的事情。

第7篇

我只是比大家早创业的一个商人,一个很普通的企业人,很多都是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未必是对的,但是每一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的看法也不一样,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我觉得30岁的人要为别人承担责任,为别人承担责任,任何事都要勤勤恳恳、努力去干,什么事情都去干,去挑战。

40岁的时候,你必须明白什么是最强的,只有你做到最强最好以后,你才能够最强最好地为别人服务。

50岁的时候,你要明白你的希望是在于未来,花更多的时间去发现、寻找、培养年轻人。

到了60岁,你一定要记得,哪些地方你没去过,哪些饭馆没坐过,你得去坐坐。每个人都要明白,你前面30岁的努力,40岁的努力,50岁的努力,是为了让你到60岁的时候,可以安心的说,我终于可以为自己干点事儿了。

企业家和经济学家,谁听谁的?

对于未来经济,有的企业家说听听经济学家怎么说。我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假如企业家要去听经济学家的,这些企业家一半已经死掉了。为什么?中国真正优秀的经济学家没有多少。我的看法,首先,经济学家是个数学家,他对数学的模式很有兴趣,第二,他对昨天的所有东西,昨天所有的数据,拿出来以后,总结一个商业模式很有兴趣,企业家是对于未来有兴趣,经济学家对昨天有兴趣,你让一个对昨天有兴趣的人去判断未来,这是悲哀。

所以我跟那些企业人说,我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经济会越来越糟糕,但是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十年以后成功的企业一定比今天多,有钱的人一定比今天多。假如你去听经济学家的,你一定输,你要听消费者,听的是市场,因为市场才能决定未来。

未来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是信用的竞争

这个时代是一个信任危机的时代,但我也相信,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看见了网商的力量,看见80后、90后的力量,人与人之间都没见过面,光我们这个市场,就可以卖出1万亿,每天凭信用成交1500万笔,这是这个时代拥有的信任的力量,以前没有的。我看到另外信任的力量,70%的网商愿意无偿退回所有不好的产品,这也是信任的力量。

我们谁都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世界,我们改变自己。我们很难完善这个社会,但我觉得完善自己的家庭,我们还是做得到的,每天多努力一点,卖一点好货,每个人多积累一点信用,我们的家庭就会发生变化,自己就会发生变化,这个就是我看到的希望和信心。

第8篇

[关键词] 信任博弈;第四方物流;保障机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044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096- 03

0 引 言

在物流和供应链的实施热潮中,第四方物流(4PL)已成为当前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第四方物流作业分包在运作上是一种协同商务活动,也是实践中较为复杂的管理问题。如果第四方物流作业分包的信任度很低,则第四方物流提供者和分包商合作几乎不可能实现或者要付出很高的监督合约实施的成本。因而第四方物流在分包运作过程中必须建立和保持第四方物流提供者与分包商相互间的高度信任关系。

1 基本信任博弈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设博弈双方为第四方物流(4PL)提供者f和第四方物流(4PL)分包商i(主要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果4PL提供者f将物流作业分包给4PL分包商i,4PL分包商i也积极合作按要求完成作业,4PL提供者f按要求及时付款,则能使4PL提供者f和4PL分包商i分别获得利益π1、π2。在4PL提供者f给予4PL分包商i信任的情况下,受信方4PL分包商i可能会受到背信的好处(t2>π2>θ2)的诱惑而使信任方仅得到s1(π1>θ2>s1),因此信任方4PL提供者f可能决定不信任4PL分包商i,从而导致了劣解(θ1,θ2)。即缺乏相互信任的博弈结果是(θ1,θ2),相互信任的结果导致了帕累托最优解(π1,π2),如图1所示。

基本信任博弈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参与人信任与不信任的概念、信任的得益及其带来的风险。在这个框架下信任就可很简单地定义为“相信某人做某事”,其可置信的信任源就是可理性计算的利益。博弈的参与人在利益关系上具有相互依存性,博弈中的一个理性决策者必定建立在预测其他参与人的反应之上的。一个参与人将自己置身于其他参与人的位置并为他着想从而预测其他参与人将选择的行动,在这个基础上该参与人决定自己最理想的行动。对上述第四方物流提供者选择分包商的信任博弈过程,我们可将其表示为战略形式,如图2所示。

图2所表示的一般化信任博弈模型中存在关系式:s1

在理性假设下,(π1,π2)是双方相互充分信任的结果,是帕累托最优解,但这个解却不是Nash均衡解,是不稳定的解。而(θ1,θ2)是双方都不置信任的一个劣解,但这个解却是Nash均衡解。因而,基本信任博弈模型无法建立相互信任的一次性博弈,双方都陷入了囚徒的困境。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没有保障机制的信任关系的结果。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考虑建立各种可实施的信任保障机制。

在图2中,如果改变博弈矩阵的支付结构为θ1

(1)有条件的重复博弈。

(2)要求受信方先进行抵押,如果失信则以抵押补偿授信方可能的损失。这是一种事前控制办法。

(3)建立制度约束,给予背信者处罚,以此减少其得益直到让其感到背信不合算。这是一种事后控制办法。

信任是在重复博弈中,当事人谋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手段。重复博弈会导致声誉的形成,声誉的形成将带来新的商业价值。在某种制度下,若博弈会重复发生,则人们会更倾向于相互信任。当估计采取背信行为的一方看到守信可获得长期的收益时,也就是说在存在某个折现系数可使未来守信得益做出折现后,其实际盈利增加到π2并有t2

3 基于抵押的信任保障机制

前面提到,在一次易中建立和维持信任必须要有外部力量或道德约束等保障机制。而外部力量的约束是需要成本的,在一定的成本收益条件下,一次易有可能注定以背信结束,交易双方都无法改变这个结果。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力量作为信任关系保障机制是很有必要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在实践中并不排除一次易存在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抵押合同保障机制。

解决信任博弈中的机会主义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改变博弈的决策结构和支付结构。在存在机会主义的基本信任博弈模型中,如果重复交易时4PL分包商i采取守信策略所获得的收益的现值大于其采取背信策略所得到的得益时,4PL分包商i会有可能守信。这说明重复交易就是一种改变博弈支付结构的途径。除此之外,改变博弈矩阵支付结构的直接手段就是抵押。

抵押型信任博弈实际上是基本信任博弈模型的一个扩展。引入抵押后不仅改变了博弈矩阵的支付结构,而且还改变了博弈的激励决策结构。第一,受信方4PL分包商i先行动,决定是否进行抵押,这样4PL分包商i就成了被观察者,抵押物及其价值成为一种显示4PL分包商i将来是否滥用信任的信号。第二,在得益支付结构上,如果4PL分包商i在得到4PL提供者f的信任时滥用信任,则4PL提供者f将得到h1来补偿其损失。当h1+s1>θ1时,4PL提供者f将有信心给予4PL分包商i以信任,其损失获得了充分的补偿。此时,h1起到了一种诱致4PL提供者f授以信任的作用,我们可称之为诱致型抵押;对4PL分包商i而言,如果h2+π2>t2时,有理由相信4PL分包商i将无背信的动力。此时,h2起到了一种约束4PL分包商i滥用信任的作用,我们在此称之为约束型抵押,它可以减少理性受信人滥用信任的倾向。但如果受信方4PL分包商i拒绝抵押,则相应的子博弈又退化为原来的基本信任博弈模型。在完全和完美信息下,基本信任博弈模型和无抵押信任博弈是同样的。很显然抵押是建立并维持博弈双方信任的一个重要的可行机制。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发现4PL分包商i为了进入第四方物流,4PL提供者f将有意进行专项性投资h2以显示或加强其现有的核心能力。除此之外,还有的企业本身拥有较高的声誉,我们也假设其拥有抵押价值h2。对企业的声誉,我们可以理解为企业的一种长期投资而形成的,所有的这种投资已经沉淀为声誉。声誉本身是一种极佳的抵押品。所以,声誉较高的物流企业在合作中往往会更守信,声誉作为一种易碎的抵押品,虽然另一个合作方不能直接得到它,但它却很好地约束了参与者自身。不管是专项性投资还是声誉,从博弈论角度看都可认为是可置信的,都可作为一种抵押品自我实施其协议,确实成为了一种信任建立和维持的机制,并可使双方交易得以顺利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韩立清.外包、供应链集成与第四方物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7):154-157.

[2]邓安平,吴继飞,赵康.基于非对称信息理论的团购网站盈利模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3):67-69.

[3]王重鸣,邓靖松.虚拟团队中的信任机制[J].心理科学,2004,27(5):1264-1265.

[4]贺盛瑜.物流联盟企业间的信任博弈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4(10):18-21.

第9篇

读《团队管理的49个细节》有感

最近读了《团队管理的49个细节》一书,该书主要是针对企业管理过程中团队管理的方法技巧做了一些阐述,读完之后感觉受益匪浅。让我想起了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说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结合联合服饰团队建设和管理,有些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企业的领导班子是带领企业发展的领头羊,领导班子的好坏,在企业的团队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团结的班子才能使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班子成员应该多沟通交流,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敬互爱的良好合作关系,一个领导班子就那么几个人,如果这几个人都团结不到一起,整个队伍也不见得能团结到一起,产生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战斗力。一个团结的领导团队,能在困难面前,互相鼓励,互相扶持,互相信任,凝聚团队所有人的力量,共度难关。如果大家不能互相信任,困难面前各自都为自己着想,一盘散沙,那么团队凝聚力就无从谈起了。

确定团队的发展目标,就是为团队所有人,确定发展方向,努力方向,奋斗方向。如果目标不明确,方向不清晰,或者同时出现几个目标并存的现象,那么员工工作的时候,就会拿不准工作方向,很难凝聚所有员工的力量去实现目标,甚至会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树立员工认同的企业愿景,分析团队成员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让每个人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员工在工作中形成一股合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表现出知识与技能的聚合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目标的完成。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员工队伍管理中团队意识的培养很重要,这也是带队伍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一个相互信任、高效协作的团队,只借助个人的力量,即使再完美,也难以创造很高的价值。要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明白每个人的成功都是靠别人,靠组织,而不是只靠自己。

时代需要英雄但是时代更需要完美的团队。愿我们的联合服饰能够打造成为这样的团队。

第10篇

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公共危机治理难题

公共危机不仅是对政府能力的挑战,更是对全社会整体能力的综合考验。公共危机事件的破坏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使公共危机管理不仅需要人员、技术、资金等硬件条件,还需要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社会规范等软件条件。另外,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对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造成损害,但社会资本所受的损失最小,即原有的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等依然会发挥作用,而且社会资本还可以向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转化[4]。可以说,社会资本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公共危机治理的实现及效果。但是,由于社会资本是无形的,社会资本具有不同层次和多个要素,所以,人们不能随意评论社会资本的存量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不然很容易犯下“盲人摸象”的错误。本文并不妄图去评论我国社会资本的丰富程度,只是通过一些典型个案和数字来描述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社会资本缺失的表现,并对其成因做进一步分析,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一)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信任缺失

信任可以克服双方面对的不正当短期诱惑,是社会关系网络中无形的联结纽带,是打破集体行动困境的重要条件之一。从我国现已暴露的公共危机问题来看,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信任缺失主要表现为民众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不信任。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公共危机具有一定的扩散性,即因一个公共危机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一个或几个公共危机。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主要表现为因为这种不信任而使公共危机扩大化,甚至产生新的公共危机。近年来,由于民众对地方政府不信任所产生的接连不断,防不胜防。另外,在公共危机发生后,民众极易恐慌,常常会不知所措或盲目行动。政府作为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领导主体,公众对政府越信任越容易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进而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使公共危机得到有效应对。相反,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则容易导致社会秩序失范。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可能是民众对政府工作人员品德、能力等方面的不信任,或因运用公共权力中的不当行为所引起不信任,或是对制度政策本身的不信任。这主要因为政府及工作人员观念上对公共危机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对民众长期反映的社会问题麻木不仁,漠视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忽视了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民众的承诺不能兑现,应急机制不健全等。民众对非政府组织的不信任。“中国社会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民众对非政府组织的不信任主要表现在经非政府组织转手的善款越来越少,不通过公益组织,点对点直接捐赠给个人的捐赠数额明显增长。特别是郭美美事件的持续发酵,使我国慈善机构陷入了信任危机难以自拔。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3月至5月,全国慈善组织接收捐赠数额为62.6亿元,政府接收的捐赠总额约为70亿元,在政府接受的捐赠中直接捐赠给个人的数额仅为3887万元。郭美美事件发生后,2011年6月至8月,全国公益慈善组织接收的捐赠数额仅为8.4亿元,政府接收的捐赠总额上升到90亿元,直接捐赠给个人的数额上升到1.27亿元。民众对非政府组织的不信任不仅仅因为非政府组织往往“挂靠”行政单位,其“官僚化”色彩浓重,而其独立性、公益性特点弱化(甚至有的民众认为其实为政府的下属机构,将对政府的不信任转嫁到非政府组织身上),还因为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存在明显的不足,捐助活动不透明、捐助资金信息不公开或公开得不全面、滥用善款等。

(二)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规范缺失

当行动给一群人带来类似的外部性时,规范就产生了。政治学家埃利诺•奥斯特罗姆指出“当人们在那里生活了多年以后,会形成许多共同的互惠规范和模式,这就是他们的社会资本,利用这一资本,他们能够建立起制度来,以解决公共资源使用中出现的困境。”[2]198例如,在2008年冰雪灾害期间,重庆市酉阳县毛坝村停水停电信息中断,由于井水出水量有限,必须每时每刻有人守候才能接到水,经村民协定,每天24小时轮流守水,每天有70多户村民轮流守候在水井旁等水。然而,公共危机治理中也有规范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人们之间的不合作及对一些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约束力不强。例如,在2008年冰雪灾害期间,受灾最严重的城市之一郴州,一度与外部的电力、交通、信息完全隔绝。在危机状态下,商家趁机哄抬物价,平时5角一根的蜡烛卖到了2元5角,郴电国际为了保证自己的电线却剪断了电业局的电线……面对商家的行为,却没有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制止,普通市民也认为无可非议,人们顶多抱怨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詹姆斯S•科尔曼看来,社会规范可以将行动的控制权从行动者手中转移到其他人手中,这主要因为行动具有“外部性”。也就是说,具有影响他人的后果(积极的或消极的)[5]。然而,规范是被灌输出来的,是由模式、社会化(包括公民教育)和惩罚来维系的。当前,我国关于公共危机治理的法律缺乏,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要规范了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活动和政府责任,对民间组织和民众的行为规范和责任规定明显不足。例如,公共危机治理是一个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过程,其中信息公开是促使民众广泛参与和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然而本法对此缺少具体规定,在实践中难以实施。可见,现有的法律规定并不能形成公共危机治理所需的互惠规范。

(三)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社会网络缺失

罗伯特•D•帕特南在提出其宏观社会资本的思想时,认为公民自发参与形成的社会联合体是社会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联合体中,公民可以建立起紧密的互动关系,可以通过联合体的形式完成各种集体行动。这一点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得到了非常明显的体现。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产品是建立在互惠、信任、责任、义务的道德基础之上,这些特质决定了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的优势:公平与效率的结合,低成本、高效益,贴近基层、回应性强。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在收集和传递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实施救助、向政府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对政府进行监督和约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危机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组织基础非常薄弱,真正能起到承载作用的非政府组织少。二是现代非政府组织分布不均匀,相对于城市,农村现代民间组织数量少。这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根本特性是“家国一体”,这使中国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哑铃型”社会———一端是强大的国家或政府,另一端是原子化的个人和家庭,缺乏社会中间组织作为调节政府与民众之间矛盾和冲突的信息交换器、缓冲器和平衡器。二是政府对民间组织管制过多。例如,非政府组织注册难问题。目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大多数都不能注册,由于注册困难,大部分非政府组织几乎都没有浮出水面,没有人知道它们的真实面貌,它们就像一盘散沙,支离破碎地散落在社会中,无法构成一个整体的第三部门。三是我国农村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宗族祠堂制度和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制度相继消失,而新的有效的公民组织却未成长起来。我国农村长期以亲缘和地缘关系为中心的传统社会网络,其特点是延伸的半径小,多为纵向,难以形成相互之间的最大认同和接纳。建立在公民权利义务基础之上,强调公民主体地位的现代民间组织的数量依然很少。

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绩效的提升路径

政府危机管理视域中人们将对公共危机的管理看做是政府责任,因为考虑更多的是以指令和控制为主的政府应急机制的建立。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突出,政府在进行这种自上而下的危机管理时往往体现出力量不足,甚至是“火上浇油”,使公共危机扩大化。在此背景下,我们强调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理解我国公共危机治理问题,公共治理主体之间的信任、互惠规范和社会网络有利于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合力。从投资社会资本的角度来提升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绩效重在形成“强政府、强社会”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不仅要有较强的应变力、执行力,还要有针对其他参与主体的公信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政府不仅要做到自己负责任,还要创造有效的司法环境使多方参与主体能在法制框架下进行合作;政府不仅要处理好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积极培养社会力量及引导社会力量的有序参与。

(一)提升政府信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政府信用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信用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良性运行具有主导责任。提升政府信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升政府官员的信用,不仅要加强政府官员施政的信用意识和信用理念,还要将信用作为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并不断完善政府失信的惩戒机制。二是提升政府组织的信用,加强立法、司法和上级行政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其中,着重强调人大的监督作用,并注意把人大的监督和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监督效果,积极预防政府失信。

(二)健全公共危机治理相关法律,规范参与主体行为

“法治”与“规范”有紧密的联系,正如安吉尔所说,法治在各个自由社会中始终被当做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危机状态下,通过政府内部权力划分和外部分权,可以构建一个权责层次分明、主体多元化的公共危机治理体系,而要使这个体系高效地运作,还必须以法律制度为保障。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公共危机治理法律框架至关重要,在紧急事态面前政府应该做什么,公民应该做什么,相关的社会组织做什么,法律应该有基本的甚至详细的规定,所以,我国现阶段必须加强危机立法工作,特别是对于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治理参与中的参与范围、参与程序、参与手段及对参与行为的监督等都应有相应的规定。当然,如果法律对社会力量参与权利和参与自由进行了过多的限制,很可能会影响民间组织和民众的参与热情,所以,在立法过程中务必适度,保证利大于弊、得大于失。

第11篇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团结协作,共创未来》!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同志们,当我们还是孩提时,老师就教我们唱这首《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而此时此刻,这首歌再次在我的耳边响起,因为我们互换团结,团结无处不在。

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抛弃到荒漠里不可能生存一样。”着名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宾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还有好多的名人都对团结这个词作出不同的解释,面对这些名人名言,我们又怎能忽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到团结协作呢?首先,我们需要做到一个字——仁。“仁”又是什么呢?有人将“仁”分解成“人”和“二”,这便解释了“仁”由人而来,只有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爱护,才能称得上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不过,这里的“仁”,并不是指朋友之间的义气,也不是说不论黑白的帮助或是支持,而是与同事之间的相互协助,当同事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当同事彷徨时,我们要给予正确的分析,我们需要时刻树立仁爱的思想。

团结协作的广大寓意又何止仁爱,在工作中,我们要怎样才能把团结协作精神发扬得更好呢?

此时此刻,我斗胆发表我的愚见,首先,我们要建立和谐的信赖关系,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分析:如果我们能与同事、领导形成和谐的信赖关系,我们相处的气氛就会融洽,那么就会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工作氛围,也会打造出友好宽松的工作环境。再者,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强团结协作精神。

因为参加集体活动,不但可以增强我们的团结协作意识,还可以凝聚集体的力量。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营造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工作氛围,要充分的信任同事和周围的人。竞争是保持团队锐气的必要条件,是促使我们在学习上更刻苦、工作上更努力、作风上更顽强,从而加快完善自我的步伐。信任别人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同事的一句话,有时可使你跳出原来框架的束缚而变得豁然开朗,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开创未来,需要一种克难攻坚的精神,更需要一种团结协作的合力。任何一个单位,如果是组织涣散、人心浮动,人人自行其是、集体一盘散沙,那又何来生机与活力?何谈干事与创业?何有形象与成绩?那么同志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推动单位的业绩而团结友善,为开创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奋力拼搏吧!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12篇

摘 要: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给后进生以真爱,尊重,信任,激励,赏识。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激励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70-0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纯粹的后进生,虽然我们不能否认有先天性差异的存在,但是后天的培养才是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做老师的就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要本着“以人为本,人无全才,皆可成材”的理念,善于做好后进生的心理激励教育,在他们成长中给予真爱,尊重,信任,激励,赏识,就会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

要真爱后进生。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尤其对后进生,教师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浓浓的师爱之中。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我班有一个叫韩兴旺的孩子,性格极其孤僻且自卑,很难和同学相处。为了了解他后进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帮助他。我决定进行一下家访,当看到他贫寒的家境,听到他凄惨的身世后。我暗暗的下决心,一定要关爱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 ,让他体验爱的温暖,树立自信,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于是经常利用休息日到他家,不光给他送上些生活和学习用品,而且和他一起做家务谈心,用言行逐渐融化他冰冷的内心,慢慢打开他的心结。渐渐的,我发现他变得开朗了,阳光了,自信了,也愿意和同学玩耍交流了,学习上更努力,也有了很大进步。从中我感受到,对孩子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重要。要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 。要以爱为源,从心开始。我觉得:“真爱是一种力量。”

要尊重后进生。后进生有自卑感 ,但更有自尊心。尊重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公正的对待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水平上的差异。班里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跟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思想问题,我提出同她交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常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适时进行表扬、鼓励,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引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喜欢我,关心我,帮助我,爱我,从而恢复了自信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我觉得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要用爱心和尊重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才能起来事半功备的作用。我觉得:“尊重是一种力量。”

要信任后进生。老师信任学生,即使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燃亮一片天空;老师信任学生,即使是一片小小的绿叶,也可以点缀一片森林。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让后进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信任他们,让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但能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而且还可能比优秀学生做得更好。班中的陈宇同学,不仅学习差,纪律差,而且还经常祸事不断,每天班主任都提心吊胆是不是又惹事了,但是他性格率真,讲义气,因此班上同学对他既怕又敬,很有号召力。为了转变他的思想,让他在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形成自我约束,锻炼意志,培养集体荣誉感。我就在班级举行了公开竞选纪律班长活动,在我的举荐下,他如愿担当这一职务。自从他担当此任后,不但班级纪律改变了,班风班貌也转变了,而且他也有了自信,行为习惯改变了,学习上也自觉了,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从中我更领悟到,虽然后进生有缺点,但他们也有闪光点,只要你信任他,给他机会,他们照样可以发挥自己的能量。好花不浇不盛开,小树不修不成才。所以,老师不能只把眼光盯在品学兼优的学生身上,更要关注信任后进生,让他们各尽其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后进生同样可以被塑造成有用之才。我觉得:“信任是一种力量。”

要激励后进生。后进生有缺点,但也有闪光点。工作中,我们往往更多的看到成绩优秀学生的好,而对后进生却忽视,甚至冷落,认为他们一无是处。实际上后进生有很多闪光点,关键是我们老师要有一颗慧眼,时时善于发现捕捉。有一次,在课堂中,我意外地发现云英同学正一笔一划地完成抄写练习,我轻轻抚摸了一下她的头,当堂表扬了她的字写得漂亮。她满脸通红,抄得更认真了。当我把她的作业本展示给全班学生看时,她满脸的喜悦代替了以往迟钝、冷漠的表情。此后她的练习虽是错误不断,但每次作业都不落下,而且书写整洁大方,我发现她已在原有基础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知道,从学习成绩上对她不能有太多的奢望,但可以以此契机激发她书法的潜能。恰逢我校开展以“一讲一练一展一赛三星”活动为载体的培养学生写字能力活动,我让她在一展一赛上得到展示,体验成功。至此一发不可收拾,她对书法产生了及大的热情,每一次活动中都有她的作品展览并获奖。一次用心的捕捉,一次小小的鼓励,可以成为后进生转变成长的契机。我觉得:“激励是一种力量。”

要赏识后进生。人人需要赞美,也喜欢被赞美。我班的姚万龙天资聪颖,因为缺少家庭教育,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惯,懒惰,顽皮,逃学,但是他上课愿意发言,喜欢听老师的表扬。针对这些优点,我总是不失时机的鼓励他:“像你这么聪明的学生全校也没几个,老师最喜欢你,只要改掉坏习惯,学习专心,一定是最优秀的。”经过我的赏识教育,通过他的不懈努力,真的成了班级里很出色的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关注孩子每一次的小小进步,适当的对其进行赞美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就会有惊喜出现。我觉得:“赏识是一种力量。”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给后进生以真爱,尊重,信任,激励,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