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2 06:42: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设计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软件类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逻辑性强、富有创新性等特点。
(1)理论与实践并重
软件类课程学习的前提必须进行扎实的理论功底,然后需要不断的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再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重复思考,再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思考实践的关键点。
(2)逻辑性强
软件类课程是相互衔接的,学习一门课程往往具有其先决条件,而此先决条件是前一门课程的学习。软件类课程学习具有很严格的先后次序,一旦颠倒将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而某一门课程内部同样也具有严格的先后次序,一环扣一环,必须进行逐一的学习。
(3)创新性
软件类课程的学习是在讲授传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课堂上学习传统的理论知识,在作业与练习上,必须在思考传统的知识进行创新,否则无法完成指定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培养自主研发能力。
2.软件类课程设计方法
目前的一些软件类课程设计的方法,很多学者仅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课程的特点,那样提出的课程设计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所有类型。本文针对软件类课程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种软件类课程设计方法:
(1)在理论授课中完成课程设计,理论与设计并进
在软件类课程的开课初期就进行课程设计的规划,使之与所讲授的理论相互吻合相互促进。此阶段主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在课程初期,根据教学进度规划出课程设计的题目与设计进度,把理论学习进度转换为课程设计的每一步;第二步在理论学习中把课程设计遇到的共同问题进行串讲,并与所有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提高;第三步则为在最后考评的时候把课程设计与理论讲授相联系,通过答辩的形式主要考评学生在每一个进度是如何联系理论知识进行课程设计的,更加注重课程设计的过程。
(2)对课程设计进行分解,降低课程设计整体难度
由于软件类课程逻辑性强,所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其进行分解为基础研究设计、过程研究设计与测试研究设计三个阶段。在基础研究设计阶段主要研究所需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概念应用,考虑整个课程设计,将基础知识内容连贯在一起组成一个基础研究课程设计;在过程研究设计阶段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基础知识的扩展与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上,把每一个具体要求通过基础知识扩展进行实现,之后把所有要求功能再利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架构,进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应用整体;在测试研究阶段主要是把课程设计成果即整个应用程序进行整体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也分为基础研究测试和过程研究测试,而针对每个阶段出现的测试问题要进行回溯改进,直到整个课程设计测试无误或者能完成既定设计要求为止。
(3)教师全程参与课程设计,实时监控学生的环节创新
教师在为学生留下课程设计的任务时,要经常与自己所带学生进行沟通,聆听他们在设计或者应用知识点的过程中的一些思路或者想法,鼓励学生在一些陌生的领域进行自发研究与应用,敢于想象。而对学生已经产生的一些可能实现的思路要进行分析与告之,以防止学生在实现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主观原因而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性想法进行记录。并定时在自己所带的课程设计小组内举行创新性想法或者思路的探讨,研究其可行性并积极的去鼓励学生去共同研究实验,拓宽创新性思维的实现的可能性。
3.小结
一、在专业课程设计中加入工匠精神
专业课程是构成数控专业课程的主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渠道。专业课程的开展需要专业课教师度力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评估,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评估内容,将一丝不苟、知行合一、尊师重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提高学生的服务、奉献与诚信意识,同时还需要教师发挥好榜样作用,在日常教学的一切行为中都能够体现出工匠精神,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行为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例如对零件设计环节的教学,教师要以实际案例为依托,让学生认识到零件设计的严禁性对机械设备来说的重要意义,体会精密的零件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不能轻视任何一个微小的零件,在数控中每一个差错都可能是致命的,进而培养出学生的工匠严谨精神。
二、在创业指导和思想政治课程中加入工匠精神
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必须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强化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衔接,工匠精神作为对人才的要求准则,自然就可以加入到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在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需要与课程内容相协调,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避免与课程之间造成突兀的感觉[1]。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工匠精神进行强化,慢慢领悟工匠精神对精益求精的追求,理解工匠精神对自身发展乃至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三、在实训课程中加入工匠精神
数控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做出大量的实际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最能够体现工匠精神的本质,因此实训课程就成为了数控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一个有效途径。数控专业实践教学在所有课程中占有很大比例,学生在与实际相当的环境中操作练习机械设备,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水准,实训课程在每个学期的开端做出合理的安排,以保证学生所获得知识是有效的。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数控专业课程设计的完善,逐渐提出了一种能够融合多门课程的实训形式,具有很强的仿真性,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教学时间也比较长,通过多种课程的合理结合,能够使教学活动获得更好的效果[2]。数控专业的学生可以模拟实际相关企业的管理与生产情境,由教师下达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或者合作完成。让学生在实训课程中不仅使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而且形成一定的工匠精神。
四、在校企合作中加入工匠精神
如果仅仅依靠数控专业的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因为即使是经过了实训培养但是仍然会有学生抱有侥幸和无所谓心理,难以让一些学生为之动容,而且学校用于数控专业教学的机械设备比较陈旧,加之学生过多,难以进行长时间练习。但是走校企结合的道路就能够有效改善上述现象,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感受到生产带来的魅力和压力。工匠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数控专业对技术的要求很严格,这和工匠本身的性质是相符合的,都是追求工艺上的精益求精,态度上的严谨。一般来说企业拥有的机械设备是相对于学校的机械设备先进且更加完善,学生通过对新设备的学习与操作,能够获得最新的技能与理念。新时期下的人才需要对新技术有很强的应用能力,能够操作先进的机器。先进的机械设备所带了的理念也是先进的,当学生拥有了先进的思想理念之后对新的技术就更加向往,进而不断对新技术做出探索和创新,这与工匠精神也是相符合的,是作为新时期一名合格的数控专业人才所必备的精神与能力。
五、总结
文章对高校数控课程设计的优化,和工匠精深的培养从专业课程设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训课程以及校企合作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做出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数控专业工匠精神培养的课程优化设计。当前环境下数控课程的安排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控编程方法、数控原理等方面的专业的知识,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具有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工匠精神,加快学生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与操守,促进高校数控专业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宋建惠 单位:金华市技师学
参考文献:
一、英语精读课程设计
1.阅读
语言学家韩礼德和汉森认为“语篇是在一定语境下完整的口语和书面语的段落”,语境包括文化、情景和上下文三个类型,它们分别与语篇体裁、语域和语言表达形式相对应。通过语篇分析方法的实践和文体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同类文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习得文体的自主分析能力。英语精读课本的文章体裁大致分为记叙文、说明文、描述文、议论文四大类,因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后可将所学课文归总分类。遵循“重形式、更重功能”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将表层理解,即微观结构上升至深层解码,即对语篇的宏观分析。课程设计可根据VanDijk提出的“程式”概念,一方面强调对语法、词汇和逻辑词的学习,另一方面注重对文章衔接手段的选择、大意的归纳以及作品鉴赏等能力的培养。日常的教学则从单独的微观结构中跳出来,转而分析文章的背景、结构,作者的写作风格、意图等。具体操作上课前让学生形成团队进行讨论,完成词义的辨析和文章大意的转写;课上鼓励学生以口头复述的方式将预习报告展示出来,期间老师做出相应的点评并对文章的多种情境特征作必要的讲解;课后教师布置相应类型的文本供学生自主分析和再消化。
2.写作
语篇文体学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语言学家们认为语言水平不等同于语言交际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交际能力可以通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表现出来。因而,在英语各种水平测试中写作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形式也多种多样,有附图表、关键词的,也有给标题、情景的,还有列提纲的等等。运用所学的语篇和文体知识,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日程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语篇意识,动笔之前先确定写作内容的文体,把握好语言的维度。例如,是记叙文还是描述文,是议论文还是说明文,因为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谋篇布局。又或者它同时属于何种文体,庄重、随意还是亲密,适应于何种交际场合,如此这般方能确定语言的色彩特征。随后,学生发挥主观的机制,对文章进行遣词造句乃至连句成段,勾勒出适宜的文章。
二、结语
语篇分析的教学模式着重分析、揭示语篇的语义连贯及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功能,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又能加深学生对语言得体性的理解,故而此种理论指导下的英语精读课程教学必然达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徐佳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英语系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方法;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71-02
一、引言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学生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1],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又是继机械设计课程结束后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是第一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设计训练。它在培养学生核心技能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可以说是引导学生进入机械设计领域的环节,通过对通用机械(或其他简单机械)的传动装置的设计,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总体设计和零部件设计的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初步能力[2]。本文结合我院三本学生的特点,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与实践。
二、我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背景
我院建校前几年由于师资力量有限,主要依赖兼职教师指导课程设计,这些兼职老师大多来自一本院校,他们时间有限,指导方法基本沿袭一本院校的指导方法,每天集中一两个小时在教室集中指导,而三本学院的学生依耐性强,老师走后基本是放鸭子,因此抄袭现象特别严重。此外,在教学指导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知识群、关键内容都没有明确,指导过程因老师而异,随意性较大,标准不统一。因此,进一步规范课程设计的内容、指导方法、达到的目标、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知识群,显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措施。后来随着一些青年教师的引进,我们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应该完成的内容及进度要求、考核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三、针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指导方法,进度安排及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一)设计题目的改革
以前兼职老师给的课程设计题目是多样化的,鉴于我院学生的基本条件,我们把课程设计的题目统一标准化了,传动方案也已经给定,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程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并对机械设计的理论课的知识加以巩固,并不要求他们创新设计。其设计题目、初始条件和传动方案如下: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初始条件:带式运输机可运送谷物、型砂、碎矿石、煤等。两班制工作,连续单向转动,有轻微振动,输送带的速度允许误差为±5%,使用期限为10年。卷筒与输送带间传动效率96%,减速器批量生产。传动方案及原始数据如图1和表1。
要求学生每人按学号顺序依次选一组数据进行设计计算。
(二)指导方法改革
在课程设计之前,负责人对指导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老师集中在一起开个小会,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知识群、关键内容都明确要求,要求指导老师每天的上午和下午至少在教室两个小时,这样学生有问题就能及时找到老师解决问题。还有学生课程设计进行到第一阶段,尤其是课程设计的设计计算初步完成时候,要求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计算数据进行初步的检查,并要在草稿本上签字,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这样就避免后面学生在画草图时候发现错误,又要反过来重新计算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可以避免了个别学生抄袭的现象。
(三)进度安排改革
以前兼职老师指导课程设计时候,一次把课程设计要求完成的内容一个半天讲完,这样内容太多,学生根本记不清楚。我们根据三本学生的特点,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集中讲解一次,学生按进度要求完成该完成的任务。第一阶段,主要是动员和设计计算。学生在这一阶段应该完成的内容包括:选择电动机;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传动件计算;初算轴的最细处直径;选择联轴器(型号、孔径、孔长等);初选滚动轴承及其相关参数,轴承盖是否干涉等。要求学生按上述步骤严格进行,不要颠倒。第二阶段是草图绘制。设计计算完毕后,我们会带学生到实验室做一个减速器拆装实验,主要是对减速器有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在集中讲解,其内容包括:减速器的结构;减速器的;设计装配图的准备;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尺寸;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轴和键的强度校核,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第三阶段是正式绘制装配图,在完成减速器装配草图后,校核轴、键强度及滚动轴承寿命无任何问题时,在此基础上继续完成装配图。要求注意两个方面的设计:轴系零件的结构设计;减速器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第四阶段是装配图的检查。给学生主要讲解的内容包括:检查装配草图;标注主要尺寸与配合;编写减速器的技术特性;编写技术要求;零件编号;编制零件明细表及标题栏。第五阶段是零件图的绘制。零件工作图是零件制造、检验和制定工艺规程的技术文件,应包括图形、尺寸及其极限偏差、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技术要求等。零件图从装配图上测绘下来,形状应与装配图一致。第六阶段是编写说明书。说明书的编写我们也把格式基本给学生,学生按照步骤把草稿整理成册就可以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总共安排了三周的时间,周末时间不计,具体的进度安排我们设计了一个表,如表2。
(四)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课程设计结束后,我们会现场答辩,在答辩时候,会先给个预成绩,这个成绩非常重要,因为通过答辩,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设计掌握的情况,是否有抄袭,一问就基本可以得到答案。最后结合学生交上来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装配图、零件图给每个学生单独评定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成绩等级。
四、结束语
通过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指导方法、进度安排、考核方法等改革与实践,学生课程设计的质量明显体高,从学生课程设计的总结体会看到,每个学生都收获颇多。不仅对《机械设计》课程的内容有了更深入了理解,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族元素;艺术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少数民族地区与民族院校在本科培养方案中都会把本地区资源特色与优势利用起来,结合地区经济需求与区域特点,开设特色课程或相应的实践项目。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在很多民族高校的教学计划中,民族元素设计内容融会贯通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些民族院校把民族元素融入设计课程中,有些则专门开设此类民族设计课程。在完成国家本科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目标的前提下,民族元素可以通过四个部分来和教学体系中的设计课程相融合:一是对本地区民族元素的考察与收集,如专业采风课程中的民族元素收集与分析;二是研究民族元素的文化内涵与构成形式,如装饰基础课程中的民族图案设计章节;三是运用现代设计语言进行再设计,如包装课程中的民族包装章节;四是运用到具体实物产品,如民族工艺品设计课程。这些课程通过合理的安排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设计思维,使学生在不同的设计科目中掌握民族设计语言。除了融入民族设计的一般课程外,有些高校设置了专门的民族设计课程,这些课程讲述民族设计理论与研究民族元素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够更集中于对民族设计专业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广西民族大学特色课程——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是一门独立的研究民族元素现代应用的专业必修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共64学时。课程之前已经安排有专业采风、装饰基础、构成类设计基础课程,以及图形创意、字体、标志类专业课程。同时,课程之后有民族工艺品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毕业设计等综合性专业课程。因此,本课程对基础的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实践应用具有衔接作用。
一、民族地区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的设置与目标
首先,地方院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①,因此课程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设置。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本科教育的重心也随之逐步转为培养应用型人才②。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与设计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但由于国家对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人们的设计意识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也开始得到重视。如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城市旅游形象宣传与旅游品的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节日与特色产品包装等。市场越来越需要精通民族艺术的设计应用型人才。其次,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需要保护、传承与发展,特别是一些民族传统的视觉文化符号。因此,课程设置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给设计赋予民族文化,使民族设计具有生命力。最后,由于艺术设计本科教育重视实践性教学,课程研究民族文化向设计产品转换的市场需求与设计工艺,包括设计作品市场分析与定位、设计品设计规律与制作方法,使学生能在实践中了解民族元素的运用,并能把握市场的设计动向,创作出实用美观的设计作品。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以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课程为例,它属于设计专业必修课程,是在学生掌握设计基础后对特色设计的训练与提升。首先,课程在设计中要考虑整个教学课程体系,它与其他课程在时间顺序上有很强的联系性,如第二学期的装饰基础与第三学期的采风使学生掌握了民族图案与民族视觉元素的收集、整理、归纳与构成形式分析,这为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民族设计的具体方法后,第六到第八学期的民族工艺品设计、包装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中都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设计实践。其次,要考虑课程本身具有的跨学科性。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课程涵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艺术设计学、民艺学等学科。在课程第一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民族视觉元素的成因,学会田野调查、归纳比较等方法。在课程设计中,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论与采风调查方法的学习。学生设计作品前期的设计定位与市场调查、创意阶段都在此过程中孵化。第二阶段对民族视觉元素进行符合主题的现代设计,通过艺术设计学的方法进行专业设计,快题设计与慢题设计结合,对各种现代设计方法进行训练。第三阶段是设计应用阶段,通过第二阶段对民族元素的再设计,将设计作品运用到各种实物载体中,这一阶段与市场接轨,同时导入真实的社会项目或社会比赛,使学生在实战中了解民族设计。这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与渗透的,如在第一阶段可对实战项目的引入做一些基础理论的铺垫。
(三)课程授课计划
民族设计类课程授课学时为64—80课时为宜,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综合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深入浅出的对广西少数民族的概况、历史、文化及视觉元素的成因进行讲解与分析,教给学生田野调查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等考察方法,为第二部分采风做准备。第二部分采风是去某一个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进行考察,考察范围为民族民间艺术视觉元素,并对考察的元素与二手资料进行汇总。第三部分是对资料进行现代设计,通过一系列的快题设计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对民族元素的提取、概括、分解、组合等设计方法,同时分析少数民族色彩,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种设计方法与技巧,为第四部分应用设计做准备。在此阶段,教师应结合实战项目、社会比赛、模拟课题等实践性教学方式,让学生分析市场与设计作品工艺与成本,做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实物。第四部分是前三个部分的应用实践。这部分遵循设计作品创作的规律与步骤,使学生从前期项目的导入到最后的成品紧跟教师的授课安排,循序渐进的获取知识并进行实践,使授课模式整体化。因此,课程的四个部分不可分割,每一个部分都相互渗透,知识点相互穿插,只有四个部分完整统一,教学效果才明显。
二、民族地区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一)教学团队的组合
由于艺术设计课程的跨学科性,教学团队并不仅仅由设计专业的教师构成,而是由民族学等专业教师一起组成。如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社会学院教师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一起配合完成教学,这正是民族性大学具有的资源优势。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于广西各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调查方法做详细的了解,并在民族社会学视野中分析这些民族元素的本质含义。艺术设计学专业的教师需要与对民族艺术有研究的教师一起合作,客观地分析民族元素的成因和寓意,并巧妙地和现代设计相联系,使最终的设计方案以设计成品方式呈现。教学团队整合后,民族社会学专业的教师负责民族元素理论讲解与调查方法的实践,同时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一起指导学生作业的选题、创意构思、制作执行等。整合的团队需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一起研究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分配各自相关教学任务,以达到教学统一连贯的合力。
(二)授课过程实践
以艺术设计课程的64课时为例,第一阶段为12课时,主要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视野去了解民族视觉元素的社会历史背景。如广西瑶族支系之一的白裤瑶服饰图案具有民族特色,女装背后有“瑶王印”的图案,这个图案并不是随手而织的装饰,它具有族人团结一致、抵抗外敌的民族史意义,是本族的精神符号。通过不同学科的解析,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民族视觉元素的内涵。学生综合图案的构成特点与所代表的独特含义,在设计构思中可进行深入分析,而不仅仅是追求形式美。第二阶段为16课时,需要进行田野采风与民族博物馆考察,并进行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收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收集相关文字与图片素材,同时让学生亲身感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气氛。课程采风地点多为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民族乡,如南丹里湖瑶族乡,时间最好能与少数民族各种仪式同步。同样,各地民族博物馆也在考察范围之列,如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图书馆民族书籍区,都有着丰富的二手资料,可供设计前期的定位与创意。第三阶段为16课时,由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结合民族元素主讲现代设计的方法与案例分析,并进行快题设计与点评。快题设计需按照设计规律与步骤进行:(练习一)概括与提炼;(练)置换与转换;(练习三)打散与组合;(练习四)色彩提取练习。设计作品要力求达到“借其形、承其意、传其形”的标准,教师结合实例进行点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性,采用师生共同点评教学法,对设计作品练习进行相互交流。第四阶段为20课时,这一阶段要导入设计项目,如“广西少数民族京族民族形象设计与推广”“钦州旅游品设计与开发”“荔浦城市广场雕塑形象设计”“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浮雕设计”“南宁礼物民族旅游品设计大赛”等。教师团队根据学生实际选题进行前期构思引导与执行制作辅导,可按照设计作品成品的不同形式可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视觉传达设计类作品,主要有VI形象系统及其各种所需物件,如名片、手提袋、包装等传统设计物件,也有现代的手机壳、鼠标垫、布艺等时尚用品。教师要在传统的平面设计范畴里与时俱进,结合其他艺术门类或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如结合导视系统,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导视系统设计与形象推广,或在各种展会上通过新媒体设计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宣传的展厅。第二组为工艺美术品,主要是陶器、雕塑、漆画等需要制作工艺的作品。第二组教师要传授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并带学生去相关实验室进行制作,如遇到玻璃工艺等在学校实验室完成不了的设计图,学生可以用3D效果图呈现或由教师引导用其他可以操作的工艺完成。第四阶段是前三个阶段的具体应用,也是学生设计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课题中需要近距离贴近市场,把握设计需求的动态。设计成品应该体现出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结语
民族地区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有着一般高校设计专业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如何利用学校的地区特色与资源优势是笔者设置课程所参考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从最初了解到全面深入分析民族视觉元素,再到结合市场用现代设计形式进行再设计,每一环节都需要合理的课程设计与教师的辅导。作品获得社会认可,是学生与教师一起努力的方向。在民族地区艺术设计课程实践中,学生既巩固了专业课基础知识,又熟悉了民族设计这一领域,加强了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提取的意识,而非盲目照抄国外设计,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中,为我国设计艺术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袁瑛.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7):30-33.
基于职业学校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这门课进行了课程设计。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课程设计思路、学习情境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设计。
关键词:
工作过程;一体化;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设计
0引言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是汽车车身修复专业针对汽车车身修复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内容包括车身修复原理、车身修复工具的正确使用、汽车车身变形测量与诊断、钣金件的矫正、车身变形后的矫正与维修及更换、钣金收火处理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素质能力。《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在"汽车车身修复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汽车车身的基本结构及相关的汽车材料,并对钣金、焊接、整形等实操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汽车车身修复技能。目前国内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应的课程建设也相对落后,主要还是以学科型的课程为主。笔者对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这门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课程设计探析,希望能对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建设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设计思路
现在车身修复专业人才很紧缺,可以说汽车车身修复技术人员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汽车维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车身整形与修复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汽车钣金岗位最为重要和核心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汽车整形专业中是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设计是基于车身维修的工作过程,和同小组的老师一起,根据多年对该专业教学经验及现代的一体化职教理念、企业对本岗位工人的素质要求,由此确定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课程内容。通过对传统学科体系课程知识的解构和行动体系的重构,设计了3个学习情境,实施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车身修复技术理论和实践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社会能力。按照申荣卫博士讲的进行一体化教学,教与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以工作过程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内容,也就是经常说的要有“任务”为“推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动手实践中去。因此学习情景的设计中,工作任务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本课程设计是基于典型车身损伤为载体进行学习情景设计的思路。
2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景设计是工作过程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基础,每一个学习情景的设计又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各学习情景间又是同一范畴的事物,学习情景呈平行关系。
3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和一体化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课程通过引入企业3个真实完整的工作任务,形成3个教学情境,学生完成一个情境的学习即完成企业一个真实完整的工作任务,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用一体化课程设计方法,教学过程学生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为一体,做到教中学、教中做、做中学,形成良性互动。
4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车身修复技术一体化课程考核方法
本课程考核关注评价因素的多元性,以过程考核为主,注重各小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以期末考试为主要依据。过程考核内容:1)平时表现:考勤,学习态度,作业等。2)工单考核:各小组讨论修复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正确性。3)实操考核:各任务学习后的考核成绩。4)期末考核:期末统一考试成绩。其中过程考核70%=平时表现10%+工单考核40%+实操考核20%
5结语
在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始终坚持“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理念,积极探索好的课程设计方法,努力实现“教、学、做”一体的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汽车车身修复专业建设。
作者:王超 单位:洛阳机车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关键词:热工基础;课程设计;教学研究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209-02
前言
课程设计是理论课程的实践化,在一定目标要求下,将理论课程知识应用在具体的工业设计中,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课程形式[1]。《热工基础》课程设计是基于热工基础课程开展的,根据不同专业,有很多的具体设计目标,比如在材料学科中,具体涉及到“三传一反”设计要求等。在《热工基础》课程设计教学中发现,很多方面存在问题,并且专业性质不同,《热工基础》课程设计的侧重点也不同。为此,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热工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分析研究,改变教学观念,着重于学生思考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剖析《热工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热工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新模式。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环节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探讨热工课程设计在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课程设计中,学生的设计主要还停留在理论设计和绘图上,仅仅完成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此模式下学生的心态还停留在完成作业,不能很好体现出对学生设计创新和独立思考工作的培养[2]。因此,可以看出,传统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传统的《热工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热工基础》理论知识后进行的,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中学期末的一周,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一项无机材料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热工设备设计任务。一周时间内学生要完成设计,书写报告、绘制设备图,应该说任务很重,导致大部分学生抄袭。辅导时间集中,老师无法及时有效指导,效率低,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设置不够合理
课程设计的题目较少,同学在设计期间,做相同题目下的不同参数的设计,使得大部分题目相似,致使学生不积极主动思考。同时题目相似也使学生容易出现抄袭,抑制学生的创新和独立工作能力。除此之外,一些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老旧,不能体现现代化生产过程中热工设备的发展趋势,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三)课程设计成绩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设计过程中,教师会全程指导,因此学生不会出现太大的错误。所以教师如果仅以设计说明书来判定课程设计的成绩,就会产生偏颇。因为学生对课程设计过程知识的理解运用和领悟从最后的设计说明书很难看出来,可以通过答辩来深入考察学生的设计效果[3]。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合适的课程设计答辩模式非常有必要。
(四)教师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课程设计教学对于指导教师来说,需要全程主动引导,涉及的过程比较繁琐,时间也比较紧,因此指导教师的主动性不足,使得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的作用降低。
基于以上原因,改革《热工基础》课程设计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程设计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程设计教学水平,势在必行。
二、《热工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
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限制了学生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个性和自主性。根据《热工基础》课程设计的特点,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对《热工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选题模式改革
如果课程设计的题目较少,学生的设计作业就会有重复,使得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设计,学生会失去积极性和兴趣,并且导致抄袭现象。因此,课程设计任务书应该多样化,使得设计由模仿型变为思考型。《热工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时间短,可以选取一些小型的生产车间系统作为设计项目,让学生参与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同时,设计题目的难度应适当,使得学生能按规定按时独立完成。为此,精选生产现场实际案例、历年材料工程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经过加工和提炼形成《热工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库(已经完成40份),供学生选择,任务书数量基本满足2-3人一题的需要。
(二)课程设计组织模式要突破传统形式
通过课程设计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还只留在学生单打独斗的阶段,为了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设计任务,每个学生都只局限于自己的事情,遇到问题时就会有很强的挫折感,造成学生没有相互之间的谈论、学习,不会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大胆突破传统形式,让学生组成2-3人的小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采取差异化管理,考虑到学生差异,将不同性格和基础的学生合理分组,每个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明确其他组员的职责,营造竞争团结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和自信心。
(三)课程设计时间的合理安排
为了让学生更有准备地去做课程设计,在时间上对其做了调整,结合《热工基础》理论课,在学期初对学生布置相应的设计任务书,让学生带着设计中的问题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对设计中遇到的参数选择、公式运用等有更深的理解,这其实是增加了课程设计的准备时间。同时,指导教师对学生遇到的设计问题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解答,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问题能力。并且,适当地把原来的集中课程设计时间由1周调整为10天。
(四)积极采用现代通讯工具、增加课程设计的交流机会,改革互动模式
及时有效的沟通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保证。现代化的信息交流手段可以更加快捷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可以建立有效的师生交流平台。通过微信、QQ、电子信箱、短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传输信息,能够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提供了有效的平台。笔者曾创建班级QQ群、微信班级组,针对学生课程设计中碰到的问题,通过QQ、微信和学生进行及时交流与沟通,由于这些信息手段的及时性,可以有效快速的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
课程设计需要学生能独立分析,自主完成,但教师的指导对设计完成也起到很好作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基础水平来指导,并通过具体措施来激励学生创新的能力。指导教师应全程跟踪学生的设计进度,对学生的疑问耐心解答。但要防止学生过度依赖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力度,增加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学习机会,坚持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指导方针,增强学生独立性,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六)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考核评价模式
仅仅依据设计说明书来确定课程设计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课程设计的全程都有指导教师参与其中,学生一般不会犯原则性错误,这造成很难区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确定成绩时,除了考虑设计说明书,还加入答辩环节(答辩委员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两个部分在成绩中的比例为70%和30%。这样的改变使得考核既考虑了结果也考虑了过程,有助于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论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多样化
促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完成设计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运用多种交流工具,加强过程中的交流,使学生更好完成设计任务。
(二)合理调整课程设计时间
合理调整课程设计时间能让学生更好准备,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新知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能力;通过分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改变考核方式,同时注重结果和过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勇,雷福祥,范修文,张宏.“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新教学模式探索[J].新疆农机化,2015,(6):42-45.
[2]张铭,胡达,黄晨,李克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4,41(22):168-169.
1研究概述
阅读是信息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大量的信息输入都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因此,阅读课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近几年许多的专家学者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担忧。何其莘等指出“: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淤而这却是学生将来面对挑战和把握机遇所必须的能力。因此单一的语言知识和信息的输入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阅读课的课程目标。因此,思维和能力训练应当成为阅读课程的高层次目标。也有一些学者将三维课程目标描述为: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认为,单就第一点知识与技能也需要分为多个层次,也就是本文所指的三维立体的课程目标。
2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
课程设计要围绕教学大纲来进行。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根据以上大纲对培养目标的阐述,课程设计要结合培养目标,并且尽量将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融合进去,然后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因此课程设计研究是必要且重要的。
2.1课程设计的发展过程
美国学者KathleenGraves对语言课程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图即为她的课程设计发展过程框架:教育经验与德育园地KathleenGraves认为,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另外,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不同成分之间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于首先要考虑到环境和理念。大环境就是新的社会形势下的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特殊要求。因此,课程目标的建设关系到课程设计的理念,也决定了培养模式的建立。环境的界定还涉及到对学校本身和学生的界定。很多高校由于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一些经验和传统,往往在教学创新这一点上突破不大。另外,民办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和更大的潜能。民办院校的规模普遍小于综合性高校,因此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其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也能够在学校中得到更多的锻炼。以上述的环境和理念为基础,课程设计体系就要突出自身优势,建立特色教学模式。
2.2英语专业阅读课的课程设计
笔者承担了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的英语阅读课程。根据KathleenGraves的课程设计理论,结合实际,制定出以下的设计过程发展框架:根据这个发展框架,对于阅读课的设计步骤如下:1)分析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课程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教学对象和环境因素。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对象是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学生入学时的教育水平都是高中毕业。2)建立教学目标和目的教学目标和目的除了教学大纲中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以外,要注意弥补现有阅读课课程设计的缺陷。现有课程设计的缺陷为:(1)强调单一的语言知识和信息的输入;(2)阅读材料利用率低;(3)以技巧训练为主,缺乏能力训练;(4)缺乏有效的语言输出评估。新的教学目标应有效地弥补这些缺陷。阅读课的课程目标描述为:低层次的语言基础目标、中层次的理解目标和高层次的内化和输出目标。每节课就好像爬楼梯一样,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由输入到输出。最低目标就是语言基础,中级目标为理解(这个理解不只是字面意思的理解,还包括对深层含义的理解),高级目标就是学生理解后,将所学化为所用,最后到形成个人观点。3)重组和构建教学内容:(1)教学材料开发:阅读课的一大特点就是“泛”,但是“泛”不代表遍地开花,因此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就要有目的地去选择。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有现实意义的材料,语言简单易懂、具有欣赏价值的作品。(2)改编教材:教材并不一定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但是好的课程设计一定会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学习方法。改编教材就是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将难懂转化为易懂的过程。(3)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时代的变迁必然引起知识的日新月异,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能够避免僵死的课程设计。4)评估方案根据KathleenGraves的理论,评估扮演了三个角色:评估需求、评估学生的学习、评估课程。三者在课程设计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但就学生学习的评估而言,既可以是形成性的也可以是终结性的。前者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进行,后者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盂在每一课的课后作业中,都会对学生的低、中、高三级目标目标进行检验,尤其是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学生得到的锻炼最多。5)反馈与总结这个环节其实也就是KathleenGraves的发展框架中评估中的一个终结性评估,但笔者还是认为应将反馈与总结这个环节单独列出来,即表示这个环节是对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以及完成情况的评估。反馈主要是指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例如学生的学习感受、考试成绩分析、作业总体的完成情况等。总结主要指教师对课程设计目的的完成情况、教学过程中的启发、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3结语
综上所述,多层次的课程目标可以使课程的设计突破以往阅读课以信息输入为主的教学模式;多角度地开发教学材料可以使课程的设计突破以单一的文字材料为主,打破阅读课枯燥乏味的模式;多维立体的语言输出和技能实践可以使课程的设计更贴近学生的需要,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三者的结合就能够更好地体现办学理念、突出自身优势、建立特色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本文作者:程元元工作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Abstract: In this paper,arming at the shortage of evaluation model which depends on teacher’s subjective evaluation,the author puts forward using interactive valuation to solve it,and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detail,and points out the key point in processing that should be notice.
关键词: 互动评价;课程设计;管理系统
Key words: interactive evaluation;curriculum-design;manage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251-02
0前言
在日常教学中,为让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程设计。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活动,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即评价的主体是教师,以任课教师的主观评价为主,学生只是被评价的客体,一般学生是不能参与其中的。而且评价局限于一对一的形式,教师的工作量大,评价效果也不好。而且常常出现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完成课程设计,但得到的成绩却不是很高的情况,从而会对教师评分的公平性存在一些疑问。这种情况通常是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具体评价指标不清楚导致的。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校园网为平台,在评价中使用学生互评的方法,把以往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改变为多对多式的互动评价,实践证明这样能较好地解决评价中所遇到的问题。
1引入互动评价的意义
在课程设计中引入互动评价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计的评价中来,同学间互相评分,让成绩评定更透明、更具公平性,同时这种评价模式还具有以下的优点:
1.1 教师事前先给出清晰明确的评价标准,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就会参考着评价标准进行设计。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可避免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盲目性,有利于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1.2 学生评价同学的课程设计作品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观摩同学设计作品中好的一面,从而促使自己也有所提高;同时也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在依据标准进行评价的过程能使评价者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要点。
1.3 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看到自己与同学间的差距,激发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
在课程设计中实施互动评价,不仅可以分担教师的部分教学压力,提高评价的质量,更能使学生通过互评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
2互动评价实施流程
互动评价教学法强调的是评价的互动性,即要求每个学生不仅需要提交自己的课程设计,也要完成对其他同学的评价任务,从对同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及自己的作品被同学评价后给出的建议中去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从学生提交课程设计开始到完成评价,一般需经过四个阶段,具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即设计、提交阶段,教师课程设计的要求,并公布具体的评价标准。学生按照课程设计的要求完成课程设计,并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自己的设计作品。
第二阶段――初评阶段,将被评的学生作品在网上公开展示,并要求其它同学按照既定的评价标准,对学习同伴的作品以匿名方式进行评价,并要求给出修改建议。在此阶段教师最好也能给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第三阶段――即修改阶段,当学生间互相匿名评价完成后,要求每个学生参考同学给出的评价及修改建议,对自己的课程设计进行修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修改过的课程设计再次提交。在此阶段,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可利用互动评价支撑平台不断交流,对设计作品的每次更新都可记录下来。
第四阶段――即终评阶段,首先学生再次对修改过的课程设计进行评价并打分,最后教师作最后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束后,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师生评价比自动计算出最终的课程设计成绩。
经过这四个阶段的评价和被评价的过程,学生一般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需改进的地方,最终的课程设计基本上都比第一轮的课程设计的有较大的改进,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实施时需注意的问题
3.1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高评价效率由于互动评价流程较为复杂,整个过程涉及的数据也很多,因此为顺利地开展互动评价,我们必需要有一个与互评流程相配合的支撑系统,才能顺利完成繁杂的互评任务。为此我们应在现有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使用现有的并具有支持互动评价功能的网络教学系统,如Moodle等,或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自行开发出相应的互动评价支撑系统,以提高互动评价的效率。
3.2 评价时需采用匿名机制在给同学的评价中,学生容易出现草率评价或不合作的态度,或者为避免伤和气只对同学给出一些模糊或空泛的评价。因此,要避免失去互动评价的意义,必须实行匿名机制,让学生可无顾虑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实事求是地给出恰当的评价。
3.3 评价对象的分配问题目前教学班级的规模一般都有几十人,如果要求每个学生要对所有其它同学都进行一次评价,无疑工作量太大了,必然会导致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草率评价,从而使得评价的质量下降。因此,在分配评价对象时,首先要控制好人数:太多的话评价质量不能保证,太少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般来说,每次评价的对象个数为5-6个较为合适,而且这些评价任务是必需完成的。其次是具体的评价对象应由系统自动随机分配,以保证评价的公平性。最后可允许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是否再参与额外的对其它对象的评价,因为对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评价的对象总是越多越好的。
3.4 激励机制的运用为使得学生更积极配合在线互动评价,提出更有价值的评价意见,而不仅仅是为应付教师规定的评价任务,可适当运用激励机制,即对于那些能提出建设性意见或提出让评价对象的作品有进步的意见,就可以给予适当的加分奖励。
4结束语
在课程设计中引入互动评价,往往比教师的单向评价更好,更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拼比精神,能激励学生在课外用更多的时间去自学、钻研,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法行之有效,对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学习交流,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减轻教师的负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文婕,徐素霞.网络环境下的自评和互评[G].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3:54-56.
[2]闫寒冰,李志颖.网上课程中的学生自评与互评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2,7:64-67.
[3]林叶郁.基于WEB的同侪微格互动评价系统的构建 [J].福建电脑,2006,10:146-147.
[4]陈颖,赵知劲.学教互评系统的设计和软件实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67-70.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
引言
近年来,核电技术的迅速拓展及深入对高校核电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已成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针对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反应堆工程方向开设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该课程以我校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是我校培养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传统反应堆课程设计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手把手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一、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的任务
“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是我校在《反应堆热工》理论课程学习后开展的一门独立课程。该课程的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其一,以反应堆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建立符合课程设计任务要求的热工模型;其二,强调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先进数值模拟方法,其三,以我校国家级核能与核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开发求解程序,完成题目内容、分析对比、撰写报告。以“压水堆堆芯单通道稳态热工分析”为例,其主要任务包含:利用压水堆堆芯单通道相关理论知识,建立堆芯单通道稳态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如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求解模型方程组,最后开展计算分析并撰写报告。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反应堆热工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研究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
二、任务驱动法的实践
“任务驱动法”教学是“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全程参与”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手把手式的教学模式,创造以任务定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科学设计任务
要科学建立课程设计任务,就必须彻底打破学科“各自为政”的课程设计思路,增强课程设计内容与能力要求的相关性。要求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如下几点:
1.任务目的的科学性。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包含认知目标和操作目标两个层面。认知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反应堆热工的基础知识;操作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先进数值计算方法,熟练开展反应堆热工设计,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改正。
2.任务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是完成设计任务的必要前提。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实践性和任务的可操作性,尽可能设计一些通过设计操作完成的教学任务的案例。比如“压水堆堆芯单通道稳态热工分析”这一任务,先通过分组,开展单通道建模及模型求解,然后开展小组内讨论,及时纠正问题,然后进行小组比赛,最后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得出最后的名次,这样的任务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激励作用。
3.任务层次感分明。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设计任务时应注重层次,即把一个大“任务”转换成一个个小“任务”,同时考虑这些“任务”之间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这项技能,才能用已经掌握的“任务”作铺垫,学习其他更深层次的“任务”。例如“压水堆堆芯单通道稳态热工分析”这一任务,需要计算堆芯单通道内的温度场,包括燃料芯块温度、包壳温度及冷却剂温度。在已知稳态轴向功率分布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堆芯稳态单通道模型,依次求解得到冷却剂温度、包壳温度、燃料芯块温度。
(二)合理设置实施方案
确定好设计任务后,需要明确实施方案。在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开展实施方案:第一步,查阅资料。学生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及互联网数据库查阅收集与课程设计相关的资料,抓住课程设计任务的本质,从而可以为下一步作准备,便于能够独立地进行每一个工作步骤。同时,也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准备对课程设计任务的分析。在这一教学环节结束时,教师将每人准备的答案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各自的依据,明确设计任务的本质。第二步,制定计划。围绕课程设计任务制定完成设计任务的计划,包括具体工作的日程安排。通常以书面的形式拟定工作计划。第三步,决策实施。采用师生相互交流的方式开展讨论,就所拟定的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以及所选择的工具是否合适等问题交换意见,作出较为合理的决策。在执行决策中,工作与检验互相交替,不断反馈,调整进度和修订方案。以小组的形式工作,要求学生既要学会独立思考,又要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第四步,检查分析。从两个大的方面开展检查分析,一是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并制定可行的计算流程,在编制程序中要确保程序中结构逻辑的正确性;二是在实施终结时,将最后的计算结果进行组内互查,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再在小组之间进行互查和老师检查。
(三)有效优化评价体系
以最终的分析报告作为学生评分的最终依据的传统评分方式,评价过程简单、评价方法单一,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全面考察被评价者在动态的、真实的背景中的综合能力。因此,优化课程设计评价体系意义重大。可以通过采用发展性课程评价方式,提倡评价方法多样化和融合性的方式完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前几个步骤的评价、任务完成的成果的评价和学生行为的评价,如工作态度、责任心等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学到必要的技术规范,学会对自己行为做出公正的评价,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要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本节应用到的知识、技能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学生理清思路,让层次较低的学生得到提高。比如:根据规定的评价指标,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两种方式评定小组成绩和学生个人成绩,并由教师综合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果给出“小组最终成绩”和“学生最终成绩”肯定优点,作为宝贵的经验。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和改正方案。不同的评价方法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准确。
三、结束语
以我校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采用任务驱动法开展对“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采用任务驱动法开展其他专业内容的教学时,还需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以达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付山明.任务驱动法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1.
[2]熊淑慧.任务驱动主体参与教学法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关键词: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考核方式;能力培养
动画专业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动画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首要来源,并且教学工作是高校展开培养方案的第一要务,因此,在实施教学时的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我们总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过程逐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般而言,在授课前设计一份完备的教学计划是展开教学的第一步,构思课程内容,细化专业知识,如何有趣、生动的完善具象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能力的体现。
一、课程内容
教师在进行动画专业课程设计时,务必需要缜密构思的是你所教授的教学内容的出发点是什么。动画专业是一个十分综合、实践与功底并重的专业,几乎在动画专业的每一个专业课程里都要求老师具备深厚、广博的专业知识,每一个课程都需要提高、解决学生的造型、审美、风格化等问题,而学生的专业素养并不平衡,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可能同一个内容也需要产生不同的教学设计,根据班级内不同学生的问题浮现要对课程的教学设计有不同的考虑,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在备课时,一般容易单纯从教学内容出发,考虑如何掌握所教教学内容为主,对深层次的教学目的考虑不周或不去考虑,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经验只停留在知识内容或方法上,而忽视能力和素质要求,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淡化了过程。有人认为,大学老师的职责仅仅是解惑,而不是我们所被定义的传道、授业、解惑。大学老师的职责到底为何,这确实是仁者见仁的事,但我十分认同专业课程里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学生问题而展开课程的观点与做法。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多年的上课经验,拥有一份十分完美的教学大纲,但十分有必要的是,要根据每个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共同问题作出课堂授课内容转变。比如在北京某高校的动画专业的《动画动态造型》课程里,有一位老师他在同时上两个班级的造型课程,其中有一个班的学生大部分人对绘画的方式不准确,总是以局部画至整体,这样的结果是形体偏移的十分大,于是该老师就马上改变授课方式。第二天,他拿出一个袋子,让学生闭眼去摸形状,根据自己的感觉画出来,而不是仅仅再去扣人的眼镜鼻子等局部问题;让学生5分钟内必须画完16个动态造型,而且画笔工具是排笔;让模特做一个动作,10秒后停止动作,然后让学生画出来。诸如此类的方式还有很多,而且事实上,学生棘手的造型问题在他的方式下得到解决。
二、课程设置
根据笔者在北京开设动画设计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置的调查表明,动画专业的学生需要更加灵活的课程设置。地方高校单一的课程设置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地方高校为了集中教授,无论是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技能课程都会将课程压缩至3到4周,事实上,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根据课程的性质来进行课时的分配与课程周数的计划,比如专业功底类课程会使用较长的课程周数,最长有每学期16周,每周一次,或者每周2次,行课8周,目的就是用长线来解决学生的功底练习。而在创作类课程里,可以配置多名老师进行指导设计,集思广益,打破单一老师思维的局限,呈现多样化作品设计。
三、人才培养
动画专业的学生必须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因为根据动画制作的特性以及市场的需求,加强学生与市场的连接是现在多数高校实施展开的纲领规划。北京某动画艺术专业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市场的需要一般在大二基础专业类课程后进行联合创作,让学生在毕业创作前做作品已经有较高的经验与水平,而且老师一般在外有工作室,都有十分重要的外在资源,能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接受市场订单,不仅仅解决技术问题而且稳稳的把握市场动向与需求,而这种培养的结果表明,此高校的动画专业类学生普遍具备瞄准市场风向的能力并且拥有十分专业的造型能力以及表现力。
四、考核方式
每个大学可以说期末考核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在课程的考核方式呈现多样化是值得研究的地方。比如在创作类课程里,老师可以充分给与学生权利,让学生打出分数,而在团队创作里,可以把权利给到队长手里,一是培养团队人员合作能力,二是给予协作人员正确的价值观。在每学期末,可以要求每个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要做学期内容演示,展示此学期所学内容以及学习程度,并且此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掌握教学大纲及教材规定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必须精心制定最优化的教学方案,编制教材教法程序,适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科学组织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拟订的设计方案,随时结合现状修正方案并将之实施。教学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需求为主体,自身为主导的作用。
作者:唐肇鸿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移动学习;教学改革;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01
21世纪以来,全球步入信息化时代,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数字设备的普及,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D移动学习正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移动学习是利用便携式设备(如手机、PDA等)获取资料和信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继数字化学习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满足学生随时、随地、随身的学习需要,符合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又一热点。
一、移动学习的发展历史
mDlearning(移动学习)的研究开始于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项目,该项目历时3年最终通过无线基础设施建设为校园内师生提供了覆盖整个校园的无线高速连接。国际远程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在2000年庆祝上海电视大学建校40周年的学术报告中首次将移动学习的概念介绍到中国。然而,由于通讯技术的限制,移动学习并未在国内广泛应用。直到近些年,智能手机大范围普及,使得移动学习称为可能,也让这种学习方式重新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移动学习的特点和优势
移动学习的普及和应用建立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与传统远程教育相比,兼具移动性、交互性的特点。移动学习强调“移动”的特点,通过便携式设备,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移动学习具有如下特点:(1)随意移动学习 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点(如在步行中、行驶的汽车上)进行学习;同样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访问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样,教师也可在移动中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教学。简而言之,学习场所、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学习支持者和学习者都是可以移动的。(2)学习过程的交互性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语音、视频、数据等信息的交流,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与效率。(3)灵活性 移动学习使得教和学能够随时随地发生,充分利用时间的零碎片段。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片段性,它带给了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也使那些厌倦了传统学习方式的学习者重新焕发了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是达到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课程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1.教材分析
虽然移动学习在时间和地点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教材,明确哪些内容适合采用移动学习,哪些内容适合课堂教学,避免“为了技术而技术”。应使移动学习和课堂相结合,互为补充,发挥各自优势。
2.学情分析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心理特点、能力水平、知识储备等。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使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3.学习内容设计
移动学习能够满足随时、随地、随身的学习需求,强调在短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松散连接的知识内容或模块。且移动学习的学习者处在不受限制的空间,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内容要呈现以下关系:
(1)知识单元短小、简洁。
(2)学习内容片段化,松散化。
(3)趣味性较强。
(4)知识内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
4.交互设计
移动学习课程设计要强调交互性,包括师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等。
四、结束语
移动学习能够满足学习者在工作、休闲之余,随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同时,移动学习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移动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将会为教育改革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吴锦荣.基于微视频课程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管春燕.基于WEB的高职教育辅移动学习平台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
[3]罗宇,岳淼,朱力强,陈仕品.基于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移动学习[J].科技信息,2010,(3)
[4]傅钢善.3G时代基于专家系统的移动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4)
[5]胡通海.移动学习的定义、特征和结构[J].软件导刊,2010,9(7)
[6]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外国电教,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