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4: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提前阅读积累
要想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我认为教师需做“有心人”,要有“大局观”。比如,四年级第一学期伊始,我即引领学生通览课本,让他们知晓本学期八个单元依次分别要写“景观或景物”“观察日记”“童话”“喜欢的动物”“导游词”“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成长的故事”“奇思妙想”等。同时,我会告诉学生写好作文的秘诀就是“三大一细”,也就是大量阅读、大量积累、细心观察、大胆联想。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再加上细心观察生活,写作时进行海阔天空的联想,才能下笔如有神,笔下生花。
紧接着就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我要求学生在预备周和第一周重点阅读描写“景观或景物”的文章;第二周和第三周重点阅读各类“观察日记”;第四和第五周重点阅读古今中外的“童话”;第六和第七周重点阅读描写“动物”的范文;第八和第九周重点阅读“记叙生活中的真实经历”的习作;第十和十一周则重点阅读关于“成长的故事”的记叙文;第十二和十三周就重点阅读描写“奇思妙想”的想象作文;第十四至第二十周,可以自由选择阅读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确,如果学生能多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能为写作做好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我坚持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并且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过提前阅读类似的文章,提前积累语言素材,学生就能克服“没什么可写,语言贫乏”的通病,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文章。
二、坚持先说后写
说话是写话的前导和基础。从人类语言发展的历程来看,先出现口头语言,然后产生记录它的符号――文字,最后才形成书面语言。从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来看,最先学习的也是口头语言。两岁左右,儿童已能和成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上学之后才开始认识字词,学习书面语言。
我认为“说”和“写”不应当脱节,而应该交错进行、互相渗透、紧密结合。“说”和“写”的训练应当一直贯穿在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过程中。
三、适时化整为零
时下的作文教学多为按部就班,教完每组课文的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后,即进行“布置任务”式的作文教学。其基本套路就是,一明确写什么,二明确怎么写,三明确注意事项,四布置作业。
要破解学生“畏惧作文”这个难题,我认为教师必须要提前谋划,在讲读课文读写结合的练习中,让学生在读写小练笔中不知不觉地逐步完成单元习作。
比如,为了完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作文教学任务――观察日记,我的具体做法是:在教学第一单元讲读课文《鸟的天堂》时,即要求学生完成读写结合的作业――观察你最喜欢的植物的叶子,仿照第八自然段总分的写法描写你看到的叶子;接着,在教学第二单元讲读课文《爬山虎的脚》时,则要求学生完成读写结合作业――观察你最喜欢的植物的茎和花(或果),仿照第二自然段抓住颜色变化的写法,描写你看到的植物的茎和花(或果)。
这样,通过读写结合,适时把单元习作的任务分解在课堂读写结合的练习中去完成,不但学生学得轻松、压力骤减,而且能让学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应用到写作中,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养成。
四、学会构思提纲
学生步入中年级,知识较为丰富,见闻较为广博,为什么仍有部分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就发愁,不知从何下手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懂得构思,不知怎样把自己的“隐性思维”显现出来。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板书时有意识地综合运用了“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树形图”“括号图”“流程图”“复流程图”“桥形图”等思维导图,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熟悉这些思维可视化工具。
通过板书,让学生懂得“圆圈图”可用于联想,“气泡图”可用于描述,“双气泡图”可用于对比,“树形图”可用于分类,“括号图”可用于拆分,“流程图”可表示程序,“复流程图”可表示因果关系,“桥形图”可用于类比。
通过实践学生就会明白,写作文时,只要恰当使用这些思维导图进行构思,就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维、拓宽思路,不仅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而且可以让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写出的作文会言而有序、言之有物,更加具体、生动。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决定从孩子的阅读、写作抓起。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让每个孩子都能想读书,爱读书,我决定以身作则,跟孩子们一起读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孩子读书方法是阅读的关键。我首先让学生懂得,读书要有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广为流传的中外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都是我们拜读的对象。读书要善于挤时间,读书更要善于思考、质疑,这样才会有收获。然后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你可以写下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也可以是好词、好句,精彩段落的摘抄,品味遣词造句的精妙;还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我每天利用晨会、午间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孩子们看,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像比赛似的追着、赶着和我一起读书、一起分享。
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读书积累后,我就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我笔写我口,我口抒我心”。首先,我让孩子们写日记,怎么写?那时,四年级学生刚好要去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去之前,我就布置好了观察任务,让孩子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回来后,我先让学生回忆一天的活动过程,说说每个环节中有趣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回家再写下来。这时,即使那些不会观察的学生脑子里一定也在跟着回放这一天的精彩活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然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也很难,因为学生往往不知道写些什么,我又在班中跟学生们做“贴鼻子游戏”,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跟学生们去操场玩“贴烧饼”“老鹰捉小鸡”游戏。学生们情绪高涨,活动过程精彩纷呈。我让学生回家先把这些有趣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听,然后再将它写下来。但过了一段时间,班上坚持写日记的人渐渐变少了,而且他们都不懂得怎样去选择日记题材。这时我又教他们怎样选择日记题材:有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回忆一天学习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帮助他们拟定日记题目;有的时候,我会提醒孩子们注意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任何事;更多的时候,我会告诉孩子们,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日记是最开心最自由的事情。这个时候,孩子们搬出了他们的童话书,任意放飞他们的想象。渐渐地,学生们不用我提醒,就能够自己选材写日记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是那么的多姿多彩,他们会更加热爱生活,进一步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人名篇中吸收营养。
浙江省温岭市“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之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进修校“专业背景下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技术”的指导下,笔者以被观察者的身份上了一节观摩课“8和9的认识”,其他培训学员8人一小组对课堂进行观察分析。其中一个小组是观察“课堂提问设计的有效性”。观察统计如下表: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从表中可以看出:笔者在课堂中提问频繁(一节课达90多次),且大多是封闭式问题,提问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有反应的占79%),很难见到学生主动发问。试想一下,一堂课只有40分钟,平均每分钟提出两个问题,学生哪有时间进行思考?笔者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已有多年,一直认为自己的课堂提问虽称不上凝练,但绝非是“满堂问”中的一员,内心里对这种行为比较鄙视,而如今铁一般的事实摆在眼前,精心准备的一节公开课上,居然不自知地问了这么多问题,遑论日常课啊!这张量表带给笔者极大的震撼,由此,笔者开始关注自己平时上课的提问情况并加以剖析,追寻着学习改进策略。在不断的学习中,笔者逐渐意识到,由于低年级小学生认知能力浅,在思维上显得较被动,需要教师的正确提问引导、启发,促进他们积极地思维,从而达到获取、深化知识的目的。现剖析与反思几则自身的案例,阐述如何改进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提问内容宽泛,教学目的不明
【案例回放】
“8和9的认识”教学片断:8和9的书写
师:8谁会写?(指一学生上台试写)小朋友仔细看,他是怎么写的?写得怎么样?
(此生写的笔顺是对的,只是不匀称,不光滑。)
师:请小朋友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写8。会吗?9怎么写?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写9。会吗?打开数学书第51页,先描写再自己写8和9。
能正确书写8和9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笔者先指名1人试写8,此学生写的笔顺是正确的,是不是所有学生都知道了8的笔顺?接着通过书空、范写、临摹等环节教学生写8和9,是否所有学生都能写规范、工整?答案是否定的,当学生在独立书写8和9时,我们对全班学生进行观察,发现20%的学生写错笔顺,为何?问题就在于教师提问的目的性不明确,只是依样画葫芦,参考名师怎么提问,自己也学着这样提问。
【改进】精设内容,凸显目的
师:你们会写8和9吗?谁会写?老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写。其它小朋友干什么呢?当当小评委,看看他们是怎么写的?从哪里开始写?听明白了吗?
(1)生示范。
(2)评议:小朋友,他们写得怎样?(请两位)刚才这位小朋友写的时候,大家观察了,笔顺对吗?
(生活动,再次书写)
师提示:8从日字格哪里开始写?(帮着写)
(3)师示范:请小朋友伸出手指,跟随着老师一起写8,再写9。会写吗?拿出作业纸,写一行自己最满意的8和9。
【思考】教师的提问并非无的放矢,随意发问,而应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因此,教师在课前要精心预设提问内容,弄清每个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而且要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审时度势”。教师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教材,选准问题的切入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精心设计提问,力求使提问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实践证明,只要明确了提问的目的性,就能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产生直接的效果。教师有目的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提问数量庞杂,教学重点模糊
【案例回放】“认识整时”教学片断:钟面结构
1.请小朋友找找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2.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钟面,看(师画一个圆和刻度),画好了吗?少了什么? 12个数的位置分别在哪里?请你上来指一指。(师写)同意吗?还少了什么?秒针我们以后再研究,(师画时针和分针)这根针叫什么?这根叫什么?时针和分针有什么不同?
3.你们平时看到的时针和分针是静止不动的吗?那它们是如何转动的呢?这样转的方向叫什么方向?
钟面结构的知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笔者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发现58.1%的学生会画出三根针,一半学生能叫出三根针的名称,钟表上的12个数能按顺时针排列的有82.7%,但只有16.1%的学生画出了“时”的刻度,基本能较均匀地排列在“圆周”上。笔者不顾学生实际,提问设计多而琐碎,忽视了知识的整体性,将课堂提问视为自己的专利,整个环节教师操作学生听。
【改进】精简数量,直击重点
1.组织小组玩钟,要求:边玩边看钟面上有什么?再拨动钟后的按钮,看看钟面上的针是怎样走动的。(学生自主玩钟,小组内进行交流)
2.小组汇报:
(1)刚才小朋友玩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生畅谈发现)
(2)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学生展示)
3.小结学生发言,并利用课件再巩固一遍钟面的知识。
【思考】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前,先订立清晰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扣紧教学目标,精简提问数量,抓住关键,直入重点,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尽可能设计“大”问题。应当注重课堂提问的密度、节奏,避免问题过于琐碎、直白,以保证每次发问都是有效的,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要对问题进行合并、简化,力求问题结构简明、合理,问题合乎逻辑,有针对性。教师初步尝试课堂提问,不妨根据教学目标,限定自己在40分钟的课堂内只提规定数量的问题,如20个问题,从而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三、问题难度拔高,学习兴趣骤减
【案例回放】三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这个四边形叫什么名称?它有什么特点?请你动动手像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去研究。研究好后,同桌交流交流。
生:我用量一量的方法,发现对边相等。
师:(用两只手比划)上下两条边一直长下去,会不会重合在一起?
生:不会。
师:像这样的两条边数学上叫平行。
(课件演示:)
像这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师:为什么叫平行四边形?
(这时,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悄然无声,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举手回答。)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分两段编写,教学用书上建议:第一学段是在三年级上册,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以及与其他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即可。第二学段是在四年级上册,要求学生理解:两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同一内容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笔者没有把握好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定位,把四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提前了,这样既在三年级时拔高了要求、增加了难度,又造成四年级的重复学习。由于忽略了知识发展的层次性,致使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都受到压制,不能使学生有效建构新知,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改进】整体把握,延续热情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框架,动手拉它的一组相对的角,问:这个框架还是长方形吗?为什么?
生:这个图形不是长方形了,因为它的四个角不是直角。
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师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还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生活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
师: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老师又一次演示长方形活动框架)
(它们的相同点:都有四条边且对边相等、它们都有四个角;不同点:长方形的四个角必须是直角)
动手操作:学生利用小棒搭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思考】课堂提问的难度如何才能拿捏有度?问题太易,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无法延续学习热情,提问的有效性就会降低。本案例教师随意拔高提问的难度,可能是想把课上得有深度,与众不同,这本无可厚非,然则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只有准确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让教学设计真正从学生出发,从教材出发,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既有知识的丰盈又有思维能力的提升,更有对学科知识的持久兴趣。有位教育家说过,“跳一跳,摘到桃子。”提问也应如此,只有提问在学生思维和记忆的最近发展区,才可能使他们通过推类、联想等方法来获取答案,这样就会达到中国水墨风景画“平中见奇,错落有致”的和谐效果。
四、提问权力剥夺,学生亦步亦趋
【案例回放】“一下解决问题”教学片断:拓展练习
(1)爸爸买了3袋苹果,每袋8个。一共买了几个苹果?
生1:3+8=11(个)。
师:对吗?为什么不对?你是怎么列算式的?
生2:8+8+8=24(个)。
师:谁能明白这个算式的意思?
(根据学生的解释教师出示课件)
(2)妈妈买了3箱牛奶,每箱20袋。一共买了几袋牛奶?
生1:20+20+20=60(袋)。
生2:20+3=23(袋)。
师生评析(方法同上)。
(3)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了小笼包,每人吃了9个。我们一共吃了几个小笼包?
学生作业反馈:
生1:9+9+9=27(个)。
生2:9+9=18(个)。
生3:3+9=12(个)。
师生评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要让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理念,而不是一味地解决教师或者教材抛出的问题。笔者每个问题都由自己提出,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的每个问题。教师提供的素材是学生还没有学习乘法的,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分析题意的能力较弱,这样的题型容易做错。我们何不引导学生自主找出错误原因及时改正,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并在自我反思中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道题还能用其他方法解决吗?使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所在,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改进】鼓励提问,学会学习
出示甜甜的数学日记:
昨天,我们一家人去了超市。爸爸买了3袋苹果,每袋8个;买了3箱牛奶,每箱20袋。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了小笼包,每人吃了9个。我发现爸爸一共买了24个苹果,一共买了23袋牛奶。
师:读了甜甜的日记,你想说什么?(给学生1分钟思考)
生1:甜甜把苹果的个数算错了。应该一共买了11个苹果。
生2:对的。3 袋苹果,每袋8个,就是8+8+8=24(个),爸爸一共买了24个苹果。
生3:“一共买了23袋牛奶”是错的。买了3箱牛奶,每箱20袋。一共买了60袋牛奶。
生4:算式20+20+20=60(袋)。
师:大家都听懂了吗?(课件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师:甜甜的数学日记里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了小笼包,每人吃了9个。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生:我们一共吃了多少个小笼包?
齐读三句话,学生在作业本上列式。
反馈:
生1:9+9+9=27(个)。
生2:9+9=18(个)。
师:比较这两种算式,同桌讨论一下,谁对?为什么?
师:你想说什么?
生1:甜甜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生2:做完题目要检查。
关键词: 数学日记 日记形式 指导方法
自古以来,日记被视为语文学科的专属领地,与数学学科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新课程条件下,重视学科之间的整合、渗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编写的数学课本,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成为学生对知识、经验提炼与升华的有力工具。因此写日记也成为一种学数学的理想方法,并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机会。
写数学日记,要明确日记的内容、格式和方法。
一、从日记内容上说,数学日记所包含的内容是各式各样的,只要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常识、情感活动、经验等等都可以当做数学日记的素材。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内容。
1.课堂日记:主要针对学生对课堂学习情况的记录和评价,通常学生会记录在课堂中掌握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自我评价、思维情况、创新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情况等,通过对这些情况的记录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过程有全面的了解,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姓名:祁永强 日期:4月28日 天气:阴
今天我们学习了“正比例”,知道了什么叫正比例,正比例的判断,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节课我学得最好的地方是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还有一个地方我还不理解:正比例有没有图像?明天我再请老师给我们讲一讲。你看,写日记就是好,它能让我回顾知识发现问题,有助于我把所学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2.思维日记:主要记录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姓名:刘雅婕 日期:5月8日 天气: 晴
老师给我们讲了一道题:68立方米=( )立方厘米。我同桌是这样做的:立方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就用68立方米乘以进率1000000,即小数点向右移动六位,是68000000立方厘米,我的想法:先把68立方米改写68000立方分米,再把68000立方分米改写成68000000立方厘米。怎么样,我的方法简单吗?
3.合作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促进、交流的情况。
例如: 姓名:张国浩 日期:6月3日 天气:晴
由于昨晚贪玩睡晚了,今天早晨迟到了,老师很严厉地批评了我,因此上数学课的时候没有认真听讲,晚上回家作业写得很慢。好几道题都不会做,我就去问住在隔壁的同桌,他有点不想理我,这我知道:是因为这几天我总问他题把他问烦了,我不怨他。哎!今后一定认真听讲。
4.复结日记:主要记录一学期复习情况用不同形式把学到的知识或感受记录下来,一般在期末复习的时候才会写复结日记。数学日记用来记录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且亲身经历的有关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从中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要记录学生在数学考试前的应试情况,考试中的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试卷讲评后的反省和经验总结情况,还要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自主探究、实践创新过程的“探索日记”等。
二、在日记形式上,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分为两种形式。
1.口头日记。它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接触数学日记这种学习方法,初步培养他们有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等,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小学高年级写数学日记做铺垫。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书写能力有限,所以不要求学生写出来,抽时间与学生口头交流,并且交流的知识面也不固定,可以创造条件加以引导。只要学生能尽量运用数学感受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就可以了。
2.书面日记。它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通过小学低年级两到三年时间的口头日记的铺垫,书写数学日记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在内容上为了提高孩子对数学日记的兴趣,四年级的学生允许写一些流水账的购物日记,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渐渐地引导启发学生写有思考价值的日记。要求学生将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记录下来,没有固定的形式,限定的字数和规定的范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此,我们自2005年起,以真问题解决为抓手,持续探索重构回归真实的校本教研新范式,将备课组与课题组合二为一,针对三个问题展开了研究。一是让老师们发现自己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并在备课组内达成研究意向;二是循因从问题到解决的思路,实证问题解决的策略;三是将研究成果形成教学手册,促进其在校内分享。本文将从上述三个方面阐述语文教研新范式。
一
虽然探究的冲动与生俱来,贯穿人的一生,但一定是基于一个真实的问题,人们才会有真正的研究;一定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发展、教学的变化与教师自我的成长有了真切的感受,大家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研究冲动。问题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有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也有与自己关系不太大的。教师的研究,它一定是基于敏感的发现并分析解决自身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M管老师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问题,可是一提到研究,他们又觉得找不到问题。即便有,也会不断地质疑:“我这个问题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吗?”“我这个课题有研究价值吗?”“这些问题别人都研究过了,还有研究的必要吗?”老师们总是觉得作为课题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宏大的,应该是具有前瞻性的。所以,我们倡导老师们做小课题研究,把自己课堂里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让老师们知道我们的研究不是为了发现规律、创新理论,而是为了改进教学、发展自我。我们倡导将备课组与课题组合二为一,是因为课题组老师研究的问题常常也是备课组老师会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分析、思辨、课堂观察等方式的合作,运用科研的方法来研究,能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也能促进团队的专业提升。
为了让老师们把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我们构建了“文件夹”机制。每个备课组指定一名教育教学问题记录员,把集体备课和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问题》(见表1)上,并上传至校内网教科室为各备课组设置的文件夹中。新学年之初,教科室将文件夹移交给新接任的年级备课组。新接任的年级备课组根据文件夹中记录的问题,进行选题讨论,以此来解决问题,促进生成有意义的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问题。
教科室问题库文件夹中的问题有很多,研究哪个问题,需要备课组成员达成共识。要尽可能协调组长的兴趣和组员的兴趣之间的矛盾,尽可能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如何达成共识?以2014年我校一年级语文备课组为例,研究的问题的确立,经过了三次研讨。第一次为问题筛选聚焦会,根据2013学年“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教学问题汇总”文件夹中收集的11个问题(包括写字、拼音、写话教学等),经分类、讨论,达成研究方向共识,将写字作为研究方向;第二次为调查准备会,通过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学生写字中存在的问题。
据老师们观察,好多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养成了错误的握笔姿势,以2014年9月入学的一(1)班为例,全班41人,符合握笔姿势标准的只有3人(见表2)。
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握笔低的现象,到底有多低,我们进行了跟踪测查(见表3)。
上表告诉我们,一(1)班共41人,平均握笔高度为1.9厘米。其中最低的是1.0厘米,最高的是3.2厘米。不足2厘米的有18人,超过3厘米的只有2人。那么,按规定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在教写字姿势的时候,常常用“三个一”来教,也就是“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身前与书桌距离一拳,手指(握笔)与笔尖距离一寸。一寸约3.3厘米,这样来说,这个班除两名学生外,其他学生都存在着握笔过低的问题。
第三次为汇总分析会,各班调查情况与一(1)班大致相似,于是,课题组最后把“一年级学生不良握笔姿势成因分析与矫正”作为研究课题。
二
问题即课题,发现并澄清自身的问题后,立项为课题,就要设想方案,循因设计从问题到解决的思路,付诸实践,实证解决真实问题的策略。寻找解决真实问题的策略,我们称之为“寻招”,即寻找招数。研究就是“寻招”的实践。因此,这一环节,我们构建了两个机制:一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构建了“寻招”机制;二是付诸实践,构建了“磨招”机制。
1.“寻招”机制,多方学习探究问题解决的策略
引导老师们探寻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类似于选题后的方案设计,但比方案设计更为简便,指向也更为明确。备课组每个成员分头通过三个途径“寻招”:(1)查文献,寻找别人的“招”;(2)谈经验,梳理自己的“招”;(3)提出原创的“招”。 之后将“三招”填入《问题解决“招数”表》(见表4),交由集体讨论。
如四年级语文组研究的课题为《克服思维定式,促进习作选材多样化的策略探索》。在此认识定位上,确定为三个层面。首先是内容上的多样,其次是立意上的多样,再次是达到每个个体的多样选材。经集体研讨后在招数上确定了“三招”:一是材“源”上,在积累中派生,包括“巧设情境创素材”和“火眼金睛积素材”。二是材“料”上,在梳理中引爆,包括以点带面,在图示联想中引爆;创设话题,在畅所欲言中引爆;创设情境,在激励竞争中引爆。三是材“质”上,在选择中提升。
2.“磨招”机制,指向行动改进的策略研究路径
招数研磨是对经组内集体商议确定的招数进行两次以上的课堂实践和反思,以期完善招数,发现招数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知识。招数研磨的流程图为“三次研讨、二次上课”(见图1)。
在磨招过程中,我们强调基于实证,课堂观察、作品分析、作业检测是实证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六年级课堂“从对话走向交流”课题研究时,我们运用了如下观察量表(见表5)。
又如五年级批注式阅读课题,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抽样统计与分析。40份学生做的批注材料中,共批注106处。针对文本内容类批注的占79%,针对写作方法类批注的占8%,疑问类批注的占13%;首尾段落的批注比中间段落的批注多,其中第2~4自然段的批注合计只有21处。由此可见,学生的批注与阅读思考没有很好地结合,批注指导需要示范引路。
三
长期以来,在教研成果表达的要求上缺乏对基础教育的尊重,缺乏对一线教师需求的了解。一味地拔高要求,一味地迎合专家路线,研究报告刻板冗繁,做的人怕写,学的人不愿读,常常为应付、为评奖东拼西凑,完成后便束之高阁,再无用处,极少传承。我们认为,教科研成果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传承和应用,所以在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以知识共享”为导向的成果表达和旨在实践跟进的成果交接。其中,教学手册便是我们学校教研成果呈现和交接的一种方式。教学手册是指教师教学的指导手册,分专题式、备课式和历程式。
专题式教学手册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某个具体问题,根据研究所得的成果,提出专门的教学建议。如《低段易错字调查与提前干预课题研究》所形成的教学手册为《低段易错字提前干预教学手册》。该手册第一部分为易错字形成的原因和分类,第二部分是一、二年级易错字及错因分析,如表6。
第三部分是易错字提前干预案例。如“夜幕降临”的“临”字,学生容易写错右下部分,教学时建议教师采用形象想象法。“夜幕降临”是指太阳下山要睡觉了,所以“临”字的右下角为躺着的“日”字,既形象又好记。
备课式教学手册把研究成果直接纳入到备课资料中,形成教案或学案,供老师们备课和教学时参考。如四年级语文组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基于观察单的中年级单元习作教学手册》,以下为该手册第五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指导方案:
【习作内容】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出自己最想写的。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教材解读】中年级习作教材共安排了两次观察日记,四上第二单元要求写连续观察日记,而本次习作却无“连续观察”要求。本单元学习期间,《科学》教材内容正好是观察蜗牛,这次观察活动可分两次练笔:第一,集体观察同一种动物;第二,分散观察感兴趣的小动物。
【操作过程】
第一步,集体观察蜗牛
1.明确记录要求。请同学们观察蜗牛的同时,想一想:蜗牛壳让你觉得像什么?你伸出手去摸一摸,有什么感觉?你有什么办法让蜗牛动起来?蜗牛动起来你看到了什么?
2.同伴交流观察内容,不断充实细节。
3.再次观察蜗牛,修正、补充第一次观察所得。
4.独立习作。
【优秀习作】
历程式教学手册采用叙事的方式,按研究的历程,把如何发现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提出了什么样的招数,招数应用中又遇到什么样的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效果如何,一步步地揭示给老师们看,让老师们了解在应用研究成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激发应用招数的信心。历程式教学手册既是教学的指导手册,也是教学研究的指导手册。
教学手册形成之后的交接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每学年我们会组织全校语文备课组召开研究成果会,介绍研发的《教学手册》,让全校教师了解各组的研究成果,传递研究方法,营造研究文化。学期初,新备课组产生后,我们会安排一对一的成果交接,将研究成果转化后的教学手册交接给新备课组。教学手册的交接,不仅在于实践中应用成果,更倡导深化研究。如六年级组《基于预学单的学情诊断与教学跟进》研究成果手册交接后,新的备课组提出了《基于小样本检测的学情研判和教学跟进》的研究。
一、直面习作教材教学处理之惑
1.习作教学的选材之难
其一,打开人教版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很多习作训练中都有若干个题材选项。其二,在三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四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五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和六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都出现了“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不出题目,也不限制内容,自由表达”的要求。这样宽泛、基于相近的写作要求,使学生在选材方面面临挑战。
2.习作教学的指导之难
教材对习作要求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如四年级下册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的第八单元习作要求:“把要写的内容表达清楚,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难忘的人或事,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这样没有细化的要求,使教师在指导方面面临挑战。
3.习作教学的评价之难
新课标注重多元评价、张扬个性、个性体验,是正确的。但教材习作部分依附在每组单元的课文后,文字陈述所占比例甚少,没有呈现适用于习作评改中的具体操作措施。在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方面也面临挑战。
二、建构习作教材主题单元目标序列
基于对教材习作教学的困惑,笔者深入研读教材,发现小学阶段习作教学虽然不同的学段会出现相近的主题,但要求是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如果我们建立一个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使每一次的作文训练目标单一而集中,这样教师讲解容易深入透彻,学生也能够集中精力和笔力,写出符合训练要求的文章来,同时能激发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收获很多的意外成果。
如教材中三、四年级有四次写景物的习作教学内容:
此表是根据各主题单元中所选的文本确定的,既具有统一性,都是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又有一定层次性,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而设定;还各有侧重点,不是单一固定的目标,而是有相对明确的引领方向,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同样,教材中相应的写人作文不同年段目标训练序列可以细化为:(1)第二学段内容:人物刻画单项训练(外貌肖像、动作、语言、心理……);(2)第三学段内容:以一件事(或多件事)表现一个人一方面的特点。观察事物类作文的训练序列目标为:(1)观察要细致;(2)观察要有顺序;(3)调动多种感官观察;(4)在了解全貌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观察;(5)观察要抓住事物特点;(6)边观察边想象; (7)观察时要善于思考,探究事物的因果联系,抓事物的本质;(8)留心生活,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个序列体现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不同要求,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顺序的训练。
如上所述,如果教师对整个习作教材有了整体规划和思考,学期目标明确,就能避免“信马由缰”的倾向,学生的作文素养就会随着学段的增长,有明显的提升。
三、实践习作教材序列化教学的策略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人文专题为主线安排单元教学,其实教材基本上是阅读教材,没有真正的作文教材,因此习作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师要树立全程关注的意识,根据梳理的序列,让听、说、读、写形成统一的、开放的训练体系,不仅在作文教学中,更是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技术”,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从阅读的体验表达走到习作的实践表达,习得言语,从而经历习作的全过程。
1. 抓单元主题,整体教学,习作稳步走
在序列化教学习作时,我们一定要把握单元整体,从“单元导语”入手,关注主题,关注言语。如,四上第一单元的习作提示,就言语能力而言,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表述笼统含糊,但因为单元导语在呈现单元主题“大
自然神奇”后,已指出语言学习的目标和方法,“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并收集有关的自然奇观的资料,以丰富我们的见闻”。所以我们在单元习作前,可以作细致的划分。
经过这样整体的教学渗透,学生已为单元习作作了较充分的准备,到真正表达时也就比较到位了。
2.借阅读教学,分解指导,习作小步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唤醒学生的作文意识,渗透作文知识,培养言语能力,这是提高习作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教师要致力于研究和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按照一定的训练序列,开发阅读教材中的有效习作资源,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写话的能力。
如一年级:以字词为重点,从句入手,侧重一句“四素”俱全的写话训练。
例:一下的《识字四》的教学:“蝴蝶花间捉迷藏,蜻蜓空中展翅飞……”(1)让学生发现诗歌规律:都写“谁在哪里干什么”?(2)这句话去掉“在哪里”,也可以说:“蝴蝶捉迷藏,蜻蜓展翅飞”;(3)这句话转换一下就变成:“花间蝴蝶捉迷藏,空中蜻蜓展翅飞”(在哪里谁干什么),这样也能表达。(4)拓展自己编一编。通过这几步的设计让学生有梯度地掌握“两素句” (人称、事件),再由“两素句”过渡到“三素句”(人物、事件、时间或地点),为学习四素俱全的句子作了铺垫。
二年级:以词句为重点,从句入手,侧重各种句式训练
如:感叹句、疑问句、描写句、拟人句、排比句(简单)等
三年级:以句群为重点,从段入手,侧重句群和构段训练
如:总分式、并列式、承接式、因果式等
例:连贯动作句群训练(三下) :《翠鸟》(第3段,翠鸟捉小鱼的一系列动作);《燕子专列》(第3段,居民四处寻找燕子的一系列举动);《绝招》(第6段,小柱子奶奶包饺子的一系列动作)。学了这几课后,可以让学生上来演一演系列动作,再写一写。
3.融口语交际,细化指导,习作健步走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与口语交际都有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特性,不同之处仅在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差别。从某种程度而言,口语交际教学也可与“导写”紧密结合。
五上第六组口语交际《父母的爱》,交流其中的案例后,重点探讨“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这些素材在导读导写、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已经有所积累了,此刻需要研究的是以下几点:(1)你所说的故事是否属于这一话题范畴?(2)你的叙述是否简洁明白或者具体生动?(3)你的观点是否合理?
这既是口语交际的要求,也是习作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这是主题单元整组教学提高习作效率的又一策略。
4.享交流平台,巩固教学,习作阔步走
第三学段教材中的“交流平台”(第二学段称之为“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一组教材之后,发现丰富的语言现象,揭示多元的读写方法等,交流收获和体会,培养阅读习惯。回顾交流时,也可以引入学生习作,通过点评、赏析、讨论等方式,优化学生习作,巩固言语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所以,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离不开反思的过程,要充分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进行反思。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1)合理培养小学生的反思意识。首先向学生讲清什么是反思,反思有什么好处,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哪些有益的帮助,这就是有无反思的动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在情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反思的热情,努力制造一个学生想要反思的良好氛围。在教课中可以经常问学生“这道题你有几种解法”、“你的解法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你的方法好在哪里”等。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优化自己思考的过程,还能在交流中受到启发,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一方面要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善于反思的良好习惯。
(2)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为了让学生喜欢数学、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数学,必须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了哪些思考方法?走了哪些的弯路?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经验?这就要求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好的思考习惯,从而能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学习新知识以前进行反思,是对准备学习新知识的内容的探讨。它能起到一种指导作用,也就是先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带着问题去接受新知识。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对以前学习的长方形面积公式进行回顾,以便将这种思维方法迁移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上来。
在学习新知识中进行反思,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方法、操作程序以及获得的结论。例如在探究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准备好的学具进行试验,看一看把圆锥装满沙子,要倒几次才能把等底等高的圆柱倒满。然而倒了三次以后,出现了过剩或不满的现象,在交流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近似的倒三次,所以圆锥体积可以转化成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来计算,得出圆锥体积大约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数学的学习是严谨的,教师表扬了他们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再让学生用水来做实验,结果验证了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的关系。这时教师引导提出:想一想刚才的试验中,为什么用沙子和用水会存在不同?学生会在反思中明确沙子的“松”和水的“实”之间的关系及操作误差造成的,使学生学会了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反思。
在学习新知识后进行反思,包括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方法、学习收获进行评价,对学习知识熟悉程度进行分析。例如学习了“商不变的基本性质”后,教师让学生反思,商不变的基本性质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学习它有什么作用?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反思,从而促进了学习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作为数学老师,我认为要帮助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可以从观察生活入手。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级一直坚持天天写数学日记,数学来源于生活,无论写什么,我都给予正面的评价。日子久了,孩子们就养成了写数学日记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孩子养成了留心观察的习惯。所以,孩子们在观察到事情之后总会去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此,培养思考能力的第一步,是先培养孩子观察生活的能力。
其次就是在课堂上留白。我在提问的时候,总喜欢留点空白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问题的答案,等班级里大部分同学都知道答案了,我再开始交流的,有的时候我甚至为了等个别学生,宁愿多耗费5分钟的时间。虽然时间就是金钱,甚至比金钱更贵重。但是,我以为思维更重要。无论什么时候,人都不能没有思考的能力。再次就是在班级内形成积极研讨的学习氛围。经常故意创设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解决,或者是经常举办一些需要反思的游戏让学生参加。
总之,要想培养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及早认识这个问题,晓之利害。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让他们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会思考、会反思所学的知识显得更为重要。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条至理名言一直激励着我们所有人,作为教师更应该铭记在心。如果我们把培养反思能力作为学生数学学习必需的一种重要内在素质来抓,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一、在阅读教学中积累语言
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指导学生充分阅读,大量积累素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大纲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来越丰富以后,说话或写作文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做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我为了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多背多积累名篇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为止,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词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指导学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录到本子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指导读读写写,三年级语文教材在讲读课文后的练习题中,列出十几个需要掌握的词语或几个精美的词句,并提出读读写写的要求。我们应安排时间让学生熟读、抄写,最好能默写下来。摘录在本子里的词句也要求多读熟记。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练习作文的指导
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作文练习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效果才是显著的。正如丁有宽老师所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在阅读中渗透作文练习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进行模仿说写,也可进行创造性说写。如学习《老师,您好!》时,我拓展的内容就是仿写优美的诗句,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结合生活实际赞美老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指导模仿学到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练习说、写新的内容。小学中年段学生的作文训练是以写片断为重点,要做到怎么说怎么写,能把片断写具体,写清楚,注意观察注重细节描写,扎扎实实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结合的训练。
( 1 )连续结构段:是指段中的几层意思是按照先后顺序一层接着一层写的,这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结构段,在写作中经常用到。《师生情》《大海的歌》《手术台就是阵地》《做风车的故事》等课文中都有典型的连续结构段,教师在学生读懂段的情况下,可安排仿写训练,如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洗手帕》《大扫除》《升旗》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学生先想好这段话要写的内容,接着安排好顺序,明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层要写具体,写好还要检查,每一层次意思前后是否连得上,有毛病的要加以修改。
( 2 )并列结构段:是指一段话将事物分成几个方面来写。《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三自然段就是这种构段方式,它从三个不同方面写了海底的物产丰富。使学生懂得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可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美丽的花园》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
( 3 )总分结构段:是指由总述和分述两层构成的段。指导学生仿写时,教师可出示总述部分,让学生围绕总起句,写分述部分。例:①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②课间十分钟真是丰富多彩啊!
( 4 )概括与具体结构段:是指段里的两层意思表明概括介绍和具体描述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概括写,后具体写;一种是先具体写,后概括写,如《一定要争气》中的一段: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这一段话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先概括写童第周在第二学期更加发愤学习,接着具体写童第周是怎样发愤学习的。三年级一共安排了几次作文训练,每次都有把“内容写具体”的要求。我们要针对这要求,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概括与具体结构段,通过理解、品评、复述、背诵等方法要求学生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断,再要求学生仿写,把一段话写具体。
三、指导模仿特别的描写和表达方式,练习说、写新的内容
《珍珠鸟》《灰雀》两篇课文里都有对鸟儿外形特点的传神描写,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这种写法仔细观察一种鸟,学写鸟儿的外形特点;《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曼谷的小象》这些课文里都有描写人物外貌的片断,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这种方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注意抓住人物特征;《小摄影师》《爬天都峰》《手术台就是阵地》等课文里人物对话写得很好,可以指导学生写人物对话的片断。
四、指导依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练习
《小摄影师》《师生情》《七色花》可让学生续写,《古诗二首》《寓言两则》可让学生改写,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不断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五、指导学生记日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年幼,骄傲如我。凭借出色的成绩、乖巧的个性,我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心里的好榜样。那是被荣耀围绕的岁月。母亲严厉的教导和余生俱来的好胜的个性强迫我必须优秀。
可是我并不是方方面面都出类拔萃,表达能力不强,作文不好是我课程上的一大缺陷。妈妈说表达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于是,三年级开始有作文课的时候,她总是板着脸看我写着如同流水帐一般的作文,指出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慢慢地我开始惧怕母亲严厉的目光,惧怕她所说的文章的缺点,惧怕她说的“空洞,不生动,没有真情实感”这样尖锐如刀大词汇,惧怕写作文……
四年级上学期,周二的下午是两堂作文课。戴着眼镜很和蔼的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作文的题目,让同学当场作文,而她会在课桌间的过道里边走边看着同学写的文章。每每这时是我最为紧张的时候,当其他同学在作文本上认真地写自己文章的时候,我就常常望着窗外发呆,大脑一片空白。当老师走到我身边时我就马上托着腮、咬着笔头,做冥思苦想状。常常一节课的下课铃打响的时候,我面前的作文本上仍然空空如也。第二节课我就没有任何逻辑,任何感情地写下一些句子草草交上去了事。老师总是看在我的作文没有一个错别字的份上给作文一个中等的分数。
语文老师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让全班作文分数最高的三个学生朗读自己写的作文。每当我听到其他同学用很甜美的声音读自己文章的时候,看到他们脸上略带骄傲的神情的时候,看着班里同学陶醉的样子的时候,我的心里就痒痒的。我多想也捧着自己的作文本给全班同学朗读啊,多想也让老师表扬我是个“故事大王”,表扬我的文章生动活泼啊,也多想让全班同学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啊,可是……
就在那几天爸爸买了一本《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给我。看着那里面同龄的同学写的优美的文章,我羡慕极了。那周的作文课上的题目是“我的学校”,恰巧就是那本作文选里面有的文章。儿时的我记忆力很好,读过一遍的文章常常能背下八九分。于是我回忆着将看过的范文几乎原封不动地写到了自己的作文本上。第而天的讲评课,老师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念昨天写的作文。显然她没有发现我的文章是抄来的。我站起来,捧着作文本却没有了想像中的骄傲,有的只是胆怯,只是惊恐,只是忧虑。我怕有同学听出我的文章是抄来的,我怕他们耻笑我。我觉得自己是个小偷。捧着本子的手开始发颤,我嗫嚅着,想承认自己的抄袭却又害怕同学们的鄙视。我抬起头,是老师鼓励的目光,“别紧张,你写得很好,念吧。”于是我用很小的声音以奇快的速度念完了作文,坐下时已经满脸通红。后面老师的评论和其他两位同学的作文我根本就没有听进去,只是觉得同学的目光里充满了疑惑。
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良心谴责。
课后,不经意间,我听到班里两个同学的谈话:“我怎么觉得班长写的作文在哪里见过啊?”“我新买了一本作文选,上面的这篇文章和她写得几乎一样。”“她怎么能抄别人的作文呢?”“真没想到。”“她的其他课那么好,不会也都是抄的吧?”……
我听到这样的谈话,骄傲的自尊在一瞬间碎裂,剽窃来的荣耀如同毒药一般,侵蚀着我的五脏六腑。年幼的我第一次面对一种叫做坎坷的东西。自信轰然倒塌,仿佛自己从云端直摔落到地面。几年来的好形象,几年所费心织成的光环好像一下子消散了。
我没有勇气去向老师承认自己的卑劣行为,更没有勇气去面对同学的指责,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一连几天都精神恍惚。语文老师见我气色不好,在一周后的一个课间把我叫到办公室。看到她那张和蔼的面孔,我突然间不想背负这么沉重的心理负担,于是,伴着滑过脸庞的泪水,我将埋在心底的秘密一下子都倾斜了出来。老师告诉我好的文章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然后将看到的感受到的最为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别人的写作手法是可以学的,但是万万不可原样照抄。她说相信我能够写出出色的文章,到那个时候别人会相信我的优秀的!看到她的鼓励的目光,我失落了好久的自信突然间又回来了。
一只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就是人民教师的事业。教师的工作太平凡了,教师就像一颗星星,没有太阳那样热烈,没有月亮那样温柔,没有朝霞那样炫目,也没有白云那样高远。教师,日日在讲台上吟诵,月月在课堂里唱歌,回报的,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更没有, 众口皆碑的名誉和万众瞩目的地位…… 但我为能从事这一职业而自豪。
多年的教育生涯,使我深深地懂得,一个称职的老师应该得到学生这样的评价:慈爱的母亲,严厉的父亲,真心的朋友,学习的榜样!而得到这样评价唯一的途径就是用爱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一、走进学生的心灵
打开抽屉,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张漂亮的贺年卡,上面写到:“祝老师新年快乐!难忘师恩!”的字样。看着这精美的贺卡,往事历历在目,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贺卡是2009年元旦,刚刚毕业的学生仉美琪送给我的。我是从三年级开始担任她的班主任工作的,在这四年里,她和我相处的非常融洽。她是一个胖乎乎的女孩,我很喜欢她。四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她每次考试成绩都非常好,总是年段前几名。但孩子的心灵也是脆弱的,她有时也会有情绪变化。每当这时,我都会及时找她沟通,了解她产生不快的原因,然后循循善诱地排除她心中的不快。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09年春季的一次单元测试,她的成绩一下子落后了二十多名,我很惊讶,因为在我教她们的这几年里,从没有过这个情况,她的成绩始终很稳定。我疑惑不解,通过了解学生和从她的日记中得知,她爸爸得了重病,导致她情绪低落,心事重重,无法安心学习。于是我多次找时间与她沟通,我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父亲病了,你忧虑是正常的,老师知道你是个非常孝顺的女儿,可是你知道吗?你这样只能让爸爸更上火,对爸爸的病情一点帮助也没有。你应该把心思尽量都放在学习上,更加刻苦努力,将来才能更好的孝顺父母。”这次谈话后,她在课堂上真的不再走神,而是聚精会神地听课了。下课后,别人在聊天,玩耍,她总能专心看书或伏案解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期末小升初考试中,她的成绩又是名列前茅。
期末的家长会上,她的爸爸妈妈都来了,听到孩子的成绩又上来了,她们既感动又觉得愧疚。愧疚的是这些年来他们很少像其他家长那样接送孩子,对孩子付出的实在太少了,感动的是孩子依然那么优秀,更感动多年来我对孩子倾注的那份无私的爱!
二、让学生在关爱中传递爱
2009年8月,我送走了一批学生,又迎来了一批新成员。四年级学生,对于新学期的生活,虽然孩子们都熟悉,但是,新的年级,新的老师,新的内容,孩子们还是显得有些不安。都怕自己学不好。面对孩子们不太适应新学期的生活,作为班里的引路人~~~班主任,在开学一个月里,我与他们形影不离;教室里,课堂上,我不断变换花招,吸引学生,驯服他们;下课了,我经常与学生谈心,沟通,关注每一位孩子;操场上,看学生们活动,我经常和他们一起散步,一起游戏,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培养师生感情;和他们一起吃午饭时,我生怕他们吃不饱,影响身体发育;天冷时,我总会提醒他们多穿衣服,小心感冒;每天早上我第一个来到学校,检查到校学生的完成作业情况;晚放时每天都会提醒孩子们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靠右侧通行,小心来往车辆,注意安全。多少次雨天因为有的孩子没带雨伞,我把自己的雨伞让给了学生,有一次甚至淋雨感冒。简单而平凡的日子就这样周而复始地重复着:教室――学校――操场,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我已习以为常,成了我生活的大部分。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09年11月,正是全球甲型HiNi病毒流感的高峰期。我的孩子在这期间也感冒了,夜深人静,寒气袭人,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背着孩子走到了医院。我敲开了值班医生的门,还好,医生护士都很热心,测量体温结果显示孩子发高烧,赶紧挂吊瓶输液退烧。等我们安顿在病床上时,已经五点多了。我好想上床休息一会,可是又该做饭了,我还要上班!我还有那么多学生在课堂上等着我,我不能耽误了给他们上课!孩子只好请护士帮忙照管一下。等我下班去医务室看片子时,医生告诉我孩子烧出了肺炎,需要住院治疗。我一听就蒙了,我不能请假呀!学生的课不能拉下!于是我只好把孩子年迈的奶奶接来帮我照看孩子。
一周里,我按时上下班,从未请过一节课的假。我的气色暗淡了许多,我的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一天,我在语文书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老师,您的孩子生病最需要您的照顾时,您没有耽误我们一节课,而是从早到晚陪着我们。老师,您是我们心中的太阳,我们要开出最鲜艳的花朵,结出最美的果实来回报您!署名:四年五班全体学生。看完纸条,我心潮澎湃,泪水夺眶而出:谁说孩子们不懂事!他们不是时刻在关注他的老师吗?
三、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漠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现在担任的五年七班有一名学生叫张硕,他成绩一直都不怎么好,每次考试他都做不完。和他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的智商有些低下,尤其是记忆力,学过的东西总也记不住。后来经过仔细的观察,我发现他特别坚持正义,有集体荣誉感。我抓住了他这一优点,给他封了一个小官衔:担任班上的纪检委员兼卫生清洁监督员。当我在班上宣布这个消息后,他微微点点头,并站起来发表了就职演说,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了。
在以后的工作中,清洁区的卫生工作他天天到场督促,学校每次卫生检查评比,我班的等级都是优秀。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与此同时,他的学习兴趣也比以前浓厚了,上课能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不再是老师同学眼里的头疼生了。
一、学科融合,“呼”与“应”
片断一:
师:(讲述一则日记)今天下午,妈妈上街了,我到同学家玩。突然下起了小雨,我十万火急往家赶收衣服。回到家,邻居李奶奶已经帮忙收好了。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我的感谢之情,就给了张奶奶一个大大的拥抱。“百万买房,千万买邻”呀,有个好邻居就是好!
师:找一找这篇文章中的?哪些数是学过的,哪些数没有学过?
片断二: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一个成语概括今天认识的整万数吗?
生1:成千上万。
生2:数以万计。
师: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在做练习前老师送你“三千万”:读题千万认真,回答千万响亮,分级线千万用起来。
【设计意图】学生生活中用整万来计数的机会较少,而平时语文中的词语经常接触到整万数。如“十万火急”“千万小心”等。课始,创设情境,用日记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中,学生已有些倦意,用练习前送你“三千万”,缓解学习的疲倦,又提醒了练习的注意点,提高练习效果。最后用成语数以万计概括整万数,收到“学科融合,首尾呼应”的效果。让数学课也有“美”的感受。
二、知识建构,“合”与“分”
片断三:
1.拨数游戏,合并计数器
谈话:我们学习认数都会请上一个好朋友,计数器。
提问:下面,我们就利用身边的计数器一起来玩一个拨数游戏。
操作:依次拨出2、20、200、2000。你用了几颗珠子?
提问:同样的两颗珠子,拨出的四个数为什么大小不同呢?拨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看大家拨珠速度越来越快,应该已经找到规律,猜猜看,第五个数该拨几了?(二万)
2.引出新的计数单位
提问:20000是一个更大的数,现在你还能用手中的计数器拨出这个数吗?
提问:你的计数器有几个数位?如果允许同桌俩合作,你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拨出二万这个数吗?
追问:谁来说说你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合并计数器)
修改:同桌俩合作,边讨论,边将左边的“个”改成“万”。
追问:这个计数器,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请同桌合作一起动手改一改。(“十”“百”“千”改成“十万”“百万”“千万”。)
谈话:你们真棒,和数学家想的一样呢!想到都添一个万,一定悟出了其中的规律。我们一起从右起读一读,看看有什么规律?千万、百万、十万;万这一组和千、百、十、个这一组之间还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呢!
小结:我看到他们这一桌的计数器一直合拢在一起,真细心。(出示计数器)
片断四:
讲述:我们从万起认识了哪几个计数单位,相应的数位顺序表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谈话:我们都知道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接下去是――,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还会出现更多的数位。(呈现省略号)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所以我们就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四个数位叫做个级。一起来看前四个数位,都出现了一个什么字?(万)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叫做万级。
提问:这些数位都记住了吗?指名说说,个级上有哪几个数位?万级上有那几个数位?
口答:我们闭上眼睛从个位起把学到的数位一起说一说。万位的左边是什么位,千万位的右边是什么位?
【设计意图】学生还是在三年级上学期认识万以内的数,所以课始,用拨珠游戏勾起学生对计数器、计数单位、数位的一次的回忆。而由2000到20000,是规律的自然延展,更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学生自然就想到合作完成“合并和修改”计数器及找其中的规律。随后又通过自学进一步感悟并理解“分级计数”的数学模型。这样的“合”是学生主体需求,这样的“分”是数学模型的自然引入。
三、难点突破,“增”与“减”
片断五:
1.谈话: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靠海,紫菜种植面积达十二万亩、拥有一百零四万亩滩涂、含海域总面积为一千一百八十一万亩。
提问:那十二万,你能在新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吗?(学生试拨,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并请一学生在黑板上试拨。)
提问:能说说你是怎么拨的吗?
生:我在十万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十万,在万位上拨2颗珠子表示二万,合起来就是十二万。
提问:你能对照计数器写一写吗?
追问:没有珠子,为什么写四个0?(占位)
2.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拨一拨,写一写,初步认识了十二万这个数。你能快速拨出一百零四万吗?指名说怎么拨,提示一共多少个万?
3.提问:11810000在脑海里想一想怎样拨?指名说一说。再写一写。
追问:有同学没有看计数器就写出来了,而且是分两部分写的,是怎么写的?
提问:420000怎么写?
谈话:刚才,我们借助计数器认识了三个更大的数。观察这三个数,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个级上都有四个0。
小结:像这些个级上都是零、表示多少个万的数,就是今天要认识的整万数。(板书课题)
4.提问:这些整万数,会读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没有计数器你们也能一下把整万数读出来吗?42000000怎么读?好像没有刚才快了,怎样才能一下读出这些整万数呢?
谈话:我听懂了,你的意思是只要一下看出万级是多少就读多少,去零不如添点什么?将这根分级线延长,画上一条虚线,也叫分级线。
结合学生的读法,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体会:像这样的整万数,万级上是12,就读十二万;万级上是104,就读一百零四万;万级上是1180,就读一千一百八十万;万级上是4020,就读四千零二十万;万级上是215就读作二百一十五万。
提问:画上分级线有什么好处?这样就能一眼看出,万级上是多少就读作多少万。
5.及时练习:写一写、读一读、比一比
谈话:我看到有同学一边写一边就把分级线画出来了,他是怎样写的?
引导:在读大数目时,要先分级,再读数。(同桌一起读一读)
提问:在读只含有个级的数,和整万数时,有什么发现?
小结:读整万数时,按照个级的数去读,然后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整万数的读写。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的思想。拨一拨,照计数器写一写;到想一想,照计数器写一写;再到没有计数器怎么写整万数,完成整万数的写。增――从空计数器到给计数器添上数级,再将分级线延长。减――将计数器和分级线都拿走,再让孩子读一读。这样“增”,用数位顺序、数级和分级线帮助孩子形象地理解整万数的读写;这样“减”,让数位顺序和数级在孩子的脑海里留有印象,只留下“分级线”让孩子更好地掌握整万数的读写,及为后续的认数学习打好基础。
四、知识巩固,“浅”与“深”
片断六: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在做练习前老师送你三千万。
1.数一数
一万一万地数,从一百九十七万数到二百零二万。(注意:连续进位。)
2.写一写
谈话:老师在阅读的时候看到一些整万数,我们先来读一读,再写一写。
注意:我们可以怎样检查自己写得对不对。(画上分级线)
3.知识应用,连一连
谈话:画上分级线读一读,(书空)把交通工具和价钱连一连。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十万和一百万有多大。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4.知识拓展,猜数游戏。
谈话: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数。(课件分别出示提示语。)
提示:这是个整万数;这个数比二十万小;如果要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只需要2颗珠子。
5.首尾呼应,用一个成语概括今天认识的整万数。
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开启一扇责任、善良的门。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缓慢地打开了那扇厚重的铁门,记忆的画卷随着光影婆裟、流年斑驳一一铺展在眼前,使我久久地沉湎于往事,如痴如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钥匙作文7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二钥匙作文700字1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对应的“钥匙”,打开门锁的是钥匙,打开细胞的是酶,而打开心中琐事的,也许是一件事,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句话。
初中,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而正是因为环境的改变,我的作息、计划也被打乱了。我们的学校与别的学校不同,每天下午五点左右上完课,吃完晚饭后,还有两节晚自习,放学比较晚。在学校是,我当然会完成一些作业,然而有时候,到家后却还会做到很晚。
因为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父母与我发生了许多次争论,并且不论在何时、何地、干什么事,耳边总会想起他们的催促声。在这猛烈的“轰炸”和不定时的“闹铃”的“陪伴”下,我天天心烦意乱,像是生活在监狱里一样透不过气。
我和父母之间被一重重锁隔离着。
一段时间后,我却因为上学时的一件事改变了想法,找回了丢失已久的钥匙。
因为我们家离学校比较远,所以我总会在车上补一觉,一直到学校门口我才起来。一次,我照常打着哈欠,拖着沉重的脚步上了车,然后倒头就睡,在美梦中,我变成了一只小鸟,随着车的颠簸上下地飞舞着,而慢慢地,我发现面前有张大大的网,无情地拦着我……就在这绝望之时,我回到了现实中。
我没有马上坐起来,而是四处看了看。可是,令我惊讶的是:车子的仪表盘已经熄灭,发动机也停止了轰鸣,送我上学的爸爸,在驾驶座上看手机新闻。我抬起头,看见了窗外的学校校门。爸爸见我醒了,便放下手机,说道:“时间差不多了,上学去吧!”说着,把书包递给了我。
我恍然大悟:爸爸为了让我多睡一会儿,把车停在学校门口等着我。顿时,我心中的重重大锁轰然倒塌。这时,爸爸对我说:“人生中总会遇到低谷,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来迎接他们,你可以的,儿子!”
走进校门,晨风拂过我的脸颊,也拂过我的心,使我倍感舒适,心中的大锁也随风飘走。
这天晚上回到家,仍会听到一阵阵催促,但却亲切了许多。
世界上的锁,总对应着一把钥匙;心中的锁,也总有办法去解开。这些钥匙,往往就在生活中,等着我们去发觉。
高二钥匙作文700字2天呐!我忘带钥匙了!”
我在楼道里大喊,伴着这句话在楼道里的回音,我重新拉好了包。我皱眉想了会儿,随即又拉开了包,我飞快地在包里翻找,嘴里低咕着“哪儿去了,哪儿去了”。我的手在包的各部游走了一番后,放弃了挣扎。看来,我真忘带钥匙了。我焦急地在楼道里踱步,现在是四点半,爸爸五点半才下班,六点才能回家,而妈妈呢,六点半下班。完了、完了,我想。今天老师布置了一大批作业,几点才写得完啊!不巧今天又忘带笔盒,没法写作业啊。
我只好坐下来,喘着粗气,我无奈地望着窗外,远处那只鸟儿在干嘛呢?不停地“啾啾”叫着,它是快乐还是生气呢?我盯了好一会儿。远处的云好像在变形呢,它们淡淡地嵌在蓝色的天空中,但天好像留不住它们,它们在天空中嵌一会儿,就随着风飘走了。对面楼房的阳台上真是多彩多样,有的栽着含苞欲放的花苞,还有的已经盛开了,垂下来,攀在栏杆上,随着风轻轻晃着脑袋。还有的阳台挺漂亮休闲,放着躺椅,木桌上一只大茶壶,桌上有个收音机,那家的主人挺会享受吧。我想,大概是个退休在家的伯伯。
不知不觉地我感受到我的心,好像静了许多,心情似乎也好了许多。
我又抬眼瞧了瞧楼道,发现墙上贴着一张“请勿随地吐痰”的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的隶书字体纸,已经贴在这儿很久了吧,我看到了上面有许多灰尘,怎么以前就没有发现呢!我想。
渐渐地,我的眼晴与我融入了周围的世界,我观察到了许多原来没有发现的事物,就像有了一把钥匙,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
待爸爸回来后,一开门,一束金光,射了出来,那是太阳,迷离的光晕转动着,迷糊了我的双眼。
事后,我思索着,是不是心里的事物太多,占据了我的内心,我们不能敞开心扉,有时还会很糊涂——像我,钥匙都忘了带。不过,我得到了另一把钥匙,它开启了另一扇门,让我发现更多——它就是观察吧!
在没有所谓的“钥匙”时,不妨解开另一把锁的“钥匙”,沉下心,留心观察,那把“钥匙”便被你随身携带,你的快乐,你的新视野便无处不在……
高二钥匙作文700字3常言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别人家的钥匙开不了自家的门。同样,当你被一些事情所迷惑时,也只有那把属于你自己的钥匙才能打开你心灵的大门,为你扫除心中的困惑。
喧闹的教室里,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闲话,似乎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考试而感到紧张。
“请监考老师启封并分发试卷。”广播里的声音响起,此时,监考老师拿着一沓试卷快步走了进来,全班瞬时安静下来,坐得端端正正的,等待老师发卷。
不一会儿,广播里响起了“考试开始”,同学们立刻伏下身子奋笔疾书起来。我心里紧张的不行,连拿笔的手都是抖的,还好前面的题挺简单,慢慢地,我没有那么紧张了,开始镇定自若地答题。可是当我写到第九题时,绞尽脑汁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来,我那颗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又开始浮躁起来,我努力地为自己减压:“老师说法,选择题中总会有一道特别难的题,说不定就是这道题,后面的题就简单了。”这样想着,我没有那么难受了,开始继续往下写。
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第十题还是不会!我只好接着做填空题,可是这时我的心难以平静,填空题竟然一道都不会!于是我就想,先做计算题吧,压压惊,先把心情平复下来。可是我一看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心里更慌张了。我把整张卷纸翻来翻去,找不到一道会做的题,顿时彻底崩溃了。鼻子一酸,眼眶一湿,眼前的东西渐渐模糊了,眼泪吧嗒吧嗒掉了下来,我赶紧用袖子擦了擦。
平时小测验,模拟考的题都会,怎么一到期末考试就什么都不会了,我的心就像被人用绳子狠狠地打了一个死结一样,怎么都解不开,听着钟表滴答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可我的答题卡还有一大片空白,我再次伤心起来,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多题不会。
突然,窗外树枝上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吸引住了我,我望着窗外,看着蓝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听着小鸟动听的声音,好像突然有些释怀了,心情瞬间大好,拿起笔重新开始做题,这一次,好多题竟然都做出来了。
当你困惑时,或许有一把通往你心灵大门的钥匙就能解开你心中的死结,那把钥匙,或许只是几声清脆的鸟叫……
高二钥匙作文700字4大家对钥匙一定不陌生吧,钥匙是开门开锁的好帮手。幼时,我家的钥匙一向是由爸爸妈妈管理的,我只需要静静等待着父母为我开启大门。
然而,就在我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不久。一次。妈妈将我叫到桌前,一脸严肃,郑重地对我说:“欢欢,你长大了,要学会自己回家,自己保管好这把家里的钥匙。”一边说,一边从抽屉拿出一个精致的钥匙环。我惊喜地接过钥匙,满怀信心。从此,我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咔嚓”一声把门打开,我望着胸前的红领巾心中都会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
三年级,我学会了如何骑自行车,我开始不做父母臂弯下的孩子,我要自己骑车上路,到达一个又一个目的地,我又多了一把闪亮的钥匙。随之,到了四年级,我有了另一把新的钥匙,那是停车处的钥匙。
如今六年级了,秘密也随着岁数的增长而增多了,如果藏在肚子里,又想找人谈谈心,如果跟人倾诉,又怕别人宣扬出去,被人嘲笑。于是,“好伙伴”————日记本,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我都来把心事,烦恼向他倾述,她就像一位守口如瓶,又体贴人心的大姐姐。于是,钥匙圈里又多了一把锁住日记本的钥匙……
一天,爸爸突然问起我:“你的钥匙呢?在好好保管吗?”
我愣了一下,呆呆望着爸爸,手里摸了摸那串银光发亮的钥匙,十分好奇爸爸葫芦里卖什么药。
爸爸态度十分认真地说:“我没让你说那串钥匙,我是让你说开启成功大门的那串钥匙呢?”
我真是被老爸问得糊涂了,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用茫然的眼神回答爸爸。爸爸笑眯眯地说,“是读书呀,哪一位伟人不是用读书来创造未来的呢?”
我立刻豁然开朗,被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明白了爸爸想说的是知识改变命运,造就成功的未来。
知识才是那一把钥匙呀,我们作为新一代,要好好读书,掌握那把钥匙,用把万能的钥匙,去开启美好的未来!
高二钥匙作文700字5老妈,是个大大咧咧、粗心的人,老是会把钥匙弄丢,所以她把所有的钥匙都串在了一起,很大一串,略显笨重,但老妈说,那样不易丢。可她却不知道,这串笨重的钥匙却有了可怜的经历。
那天,她在洗手间不小心把那串钥匙掉进了下水道里。这可怎么办好呢?车钥匙、家里大门的钥匙、妈妈办公室的钥匙都是一起串着的呢,没了车钥匙,我们晚上也回不了家了。我急得手足无措,但我又想着:那串钥匙该是多么可怜啊!钥匙们呆在那个乌漆抹黑的下水道里定是很害怕的吧,而且四周脏兮兮、臭兮兮的。它们肯定在想:我们的主人会不会来救我们呢?会不会嫌我们脏、嫌我们臭呢?
“听听,外面有声音,是人们议论的声音,肯定是主人来救我们了。有勾子伸下来了,再下来一点、再往左一点,过了,过了,再往右一点!”钥匙们心里可着急了,可就是怎么都够不到勾子,而外面的人们也说着:“不行,根本看不到里面,勾子也不够长,不行,这个方法不行。”于是人们放弃了,而下水道里的钥匙们开始暗暗地哭泣。
“用吸铁石吸,肯定行!”人们又开始行动了,钥匙们抬头看到一根绳子系着一块吸铁石在慢慢地放下来,就在他们破涕为笑,以为看到了救星的时候,“扑通”一声,吸铁石华丽丽地从绳子里掉了出来,躺在了他们的身边,又失败了,可怜的钥匙们欲哭无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