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采购监管

采购监管

时间:2023-05-30 09:14: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采购监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采购监管

第1篇

自20*年执行《政府采购法》以来,政府采购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国家资金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据*县政府采购信息统计显示,20*年至20*年五年间,全县共节约财政资金667.58万元,平均节约率为10.07%。但也有人认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过多干预了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资金的自,财政部门权力过份集中,影响了部门工作的开展;更有人认为,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只适用于县级以上单位及大规模、大批量的采购团体事业单位,作为经济落后、财力吃紧的贫困县,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经费本身就难以运转,根本不需政府采购的监管。作为政府采购工作一名实际工作者,笔者认为,加强政府采购工作势在必行,关键是如何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监管。

一、*县政府采购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今年,借全国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之机,*县组织专门调查组对涵盖劳动、建设、教育、卫生、民政等20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通过重点检查,进一步发现采购单位在执行政府采购法规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掌握了政府采购监管中的薄弱环节。从20*年至20*年的会计资料看,被查单位对应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普遍存在不报或漏报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单位有往来欠账,尤其是多年来的基建工程欠账、公务接待欠账以及少量的货物采购欠账,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的形象,并且对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笔者认为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不是一种锁链,而是推动财政性资金高效使用的一种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对财政监督管理的进一步延伸和完善。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单位日常的公务费用支出和专项经费支出如果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去办理,多数单位不可能出现单位经费的拮据,其实许多问题,完全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资金不合理使用而导致单位产生沉重的债务包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政府采购法》的理解存在偏差。*县自20*年以来,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制定了《政府采购目录》,并陆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部分办公用品(零星)采购、车辆保险、印刷、综合接待及会议进行了公开招标,实行定点管理,办公用品、电脑及耗材、办公桌椅、电器设备、印刷资料定点价格比市场价优惠4%一10%,车辆保险定点价比市场价优惠12%,综合接待及会议定点采购价比一般优惠6%一10%。实行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办公用品采购和印刷实行定点管理以后,由于采购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办法操作,凡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和定点采购的,一律不序报账,在某些方面触动了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如定点前,多数单位购置办公用品、电脑及耗材、办公桌椅、电器设备、印刷资料等基本上是挂账式采购;有的单位指定专人挂账,有的单位是谁拿谁挂,挂账单上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付款方式多门别类,既有实行分期付款的,也有实行年底结算的,还有一部分单位实行一年一年往下记,且多数单位每次报账出示的办公用品发票无数量、无单价,金额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不是采购单位经费紧张,而是部门和个人利益驱动,以该县为例,实行政府采购后,而是由于一些部门单位对政府集中采购规章制度学习不够、理解不透,错误的把政府采购理解为”政府买单,单位使用”,并认为单位使用公用经费进行采购理当归单位自主管理,无需政府采购监管,从而在执行政府采购政策上,产生抵触情绪。

二是对政府采购预算计划执行不力。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是拟定审查汇总政府采购预算收支数字的过程,也是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该县政府采购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采购单位采购所需项目的随意性、盲目性较大,临时编制采购计划、随时申报和随时报账的现象较多,导致日常零星采购量增大、重复采购量增多,不仅无法形成政府采购的规模效应,而且造成了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并与正常的政府采购节约率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部分采购单位在争取县级财政资金采购时,所编预算计划缺乏严肃性,存在虚列采购项目、数量和抬高单价现象,导致预算与实际存在很大偏差。如:20*年该县某单位报批印刷资料的预算为5.4万元,而交由政府采购办审核后,实际只需0.725万元;更有甚者,部分单位热衷于讲排场、比阔气,以至不惜违法乱纪,挤占挪用国家的专项资金随意采购,引起单位之间的攀比之风盛行,个别单位即使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也想方设法以赊账和贷款的方法及手段来达到最后采购目的,导致单位的债台高筑,政府采购预算难以执行。

三是对落实政府采购监管主观意识不强。该县尽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部分办公用品(零星)采购、车辆保险、印刷、综合接待及会议实行了定点管理;但是仍然有少数单位习惯于自由采购,并千方百计将本单位的采购游离于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之外。从调查发现个别单位对一些大宗的物品采购比较看重异地采购或跨省采购,理由就是说外地市场价格优惠,但从其最终的综合采购成本来看却大大超过原计划,如我县某单位异地采购了复印机一台,优惠价8000元一台,结果一个月之间维修2次,终因无法使用而废弃;有些单位认为定点商的产品价格并不一定优惠,执意到异地采购,由于时间匆忙,对非定点商提供的产品质量、经营规模、售后服务情况未进行全面的考察,产品使用在短期内出现问题竟然找不到商家去向,不仅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影响了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行;还有个别单位有意规避政府采购的定点管理,总是从照顾关系出法,对本该按规定办理的事项不按规定办理,在这方面尤为突出的是打字印刷,其市场价格几乎高于政府采购定点价格的一倍,如该县某单位一年打印各种资料和表格的费用近十万元,但如果按照定点打印至少可以节约三分之一的公务费用。同时,从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各单位的办公电脑配置已基本饱和,且半数以上单位的现代办公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一体机等配套齐全,有的单位电脑达到了每人操作一台的水平,但多数单位的打印资料仍然是送到非定点的打字店打印,即便是简单的通知或表格名单也在外打印挂账,再加上经办人对打印材料的数量、单价并没有进行清楚的记录,尤其是对材料的更改、校对次数当时没有明细记载,而是以总额作为结算依据,使得资料费居高不下,既浪费了资金,又导致单位办公设备闲置。

二、强化政府采购监管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政府采购的思想认识。一是要加大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单位对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特别是要加强正反典型的对比宣传,弘扬正气,鞭策落后,推动政府采购工作的全面发展。二是要加强采购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熟悉掌握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知识,知道政府采购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把实行规范的政府采购变成自觉行为。三是要丰富宣传载体。加强日常宣传的基础上,把《政府采购法》的学习作为党校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把落实政府采购工作的好坏列入各部门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范围。四是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台等舆论工具,广泛开展对政府采购工作的有效宣传,特别是要在每年的普法宣传日,组织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系列宣传活动。

(二)强化预算约束,提高采购资金使用效益。作为直接履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的财政部门,首先要高度重视政府采购的预算编制和计划管理,并从严要求各部门单位把必须实行政府采购的项目全部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同时,要明文规定各部门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和财力,坚持量人为出、实事求是,拟定好政府采购计划的年度预算指标。其次,作为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的监督机制,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约束力,无论是预算内资金或是预算外资金,其他来源资金或者专项资金安排的政府采购项目,都要求采购单位必须有详细的采购项目预算,具体应包括采购项目、采购数量、采购资金来源、采购时间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遏制政府采购领域内腐败行为的滋生,确保财政性资金的规范、高效使用。

(三)夯实基础工作,坚持公其消榜采购从严.答干日前该具政府采购单位范围较窄,且只集中在县直机关部门的客观现状,要最大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功能和经济社会效益,必须把游离在政府采购单位范围之外的县直机关部门和乡镇基层单位全部纳入,实行集中采购,杜绝私自采购和重复采购现象,节约财政资金。其中货物类的采购应重点放在教育系统的教学设备和医疗系统医疗器械较大的财政支出方面;工程类的采购应重点放在城建工程、基建工程等大宗财政支出方面;服务类的采购应重点放在会议接待管理,公务车辆定点保险、定点加油、定点维修等分散的、长期的财政支出方面。与此同时,一方面要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坚持把所有财政性采购资金集中于国库,并设立政府采购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户管理;政府采购资金支出严格通过国库采购资金专户直接支付到具体采购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遏制政府采购领域中的腐败行为,树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良好形象,并使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真正做到维护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各部门单位建立内部采购监管机制,确定专人管理采购物资,平日采购物资的领用、使用情况应实行详细登记,并制定采购计划,严格控制;对于大中型物资必须建立专账,定期进行清理,严防单位国有资产流失及损坏。

(四)增强人员素质,提高政府采购监管水平。一方面,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水平要求高的工作;另一方面,实行政府采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因此,作为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懂得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其它法律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政府采购领域里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纪意识。首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特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下,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加强采购实施过程的全方位监督,做到依法采购、规范操作,不搞”暗箱操作”,不搞,并自觉抵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和不良思想的侵蚀。其次,要增强服务意识,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新的事业,工作领域宽,困难大,需要协调和解决的问题多,只有增强服务意识,才能达到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预期目和效果。再次,要增强工作创新意识,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确保自如地应对各种复杂的业务工作。

第2篇

做好乡镇政府采购监管工作之浅见

笔者认为,做好乡镇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应着力在六个方面力求突破:

一要在领导支持上求突破。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好政府采购工作,带头执行采购法律法规和各项纪律规定,切实维护国家法令的畅通,把做好政府采购工作摆上特别重要的位置,研究制定本乡本镇采购工作的方法措施并积极付诸实施,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作用,从而使得政府采购真正成为乡镇政府节约财政支出、遏制腐败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利器。

二要在法规宣传上求突破。

加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乡镇各部门和乡镇干部的政府采购意识,事实证明,政府采购工作在推行过程中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阻力的干扰,,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统一人们的思想,争取更多群众的支持,因而宣传工作至关重要,县乡财政部门要联手进行以《政府采购法》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尽快地形成了解政府采购、支持政府采购的良好氛围。

三要在队伍建设上求突破。加强乡镇政府采购机构和队伍建设,机构设置应坚持“效率、(成本、灵活”原则,无论设不设专门的采购机构,都要明确政府采购工作专人负责制,加强采购专职人员的岗位学习和培训教育。采购机构的具体设立应视不同情况而定,采购规模大的乡镇可单独设立,如果总量均不大,也可不设,而统一由市、县级集中采购机构负责采购,由财政所明确专管员负责监督管理。

四要在基础工作上求突破。乡镇采购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可先从车辆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办公用品定点采购等项目做起,由小到大,先易后难,逐步做大规模,提高效率;既要让采购人和广大乡镇干部看到实实在在的节支成果,也要不断积累经验,创新,采购模式;还要重点做好涉及农村农民的采购项目,如:农田水利工程、镇村公路、动植物良种采购等,以此为突破口争取群众支持以推进乡镇采购工作。

五要在规范操作上求突破。规范是采购工作的生命线,乡镇政府采购工作从一开始就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三项原则,推行阳光操作,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采购工作机制。在采购方式的选择上应首先使用公开招标,并以公开招标方式为主实施采购。在供应商资格设定上务必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确保合法性和可操作性,忌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采购文件的编制、采购活动的组织、合同签订等各个流程的工作均要体现规范化要求。

六要在引导扶持上求突破。乡镇政府采购工作同样需要供应商的参与和支持,有关部门应及早研究制定鼓励供应商参与乡镇采购项目的措施办法,供应商参与乡镇采购的经历及成功历史案例可作为一个“资本”,在县级以上采购项目评标中作为加分依据。另外,乡镇政府应加强对采购项目资金的管理,缺乏资金保障的项目不要急于上马,多进行换位思考,充分尊重供应商的权利,树立诚信形象。

第3篇

关键词:图书资料;采购监管;机制研究

随着国家对于公共图书资源的投资力度在不断的增加,借此帮助普通群众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新知识。但随着国家对以图书馆等为代表的公共资源投资和扶持力度的加大,也滋生出个别腐败和浪费现象的发生。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的使用,利用招投标的形式,有效的遏制了在图书馆图书资料购置过程中出现的腐败和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一、图书资料采购监管的意义

1.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完善的采购工作机制对资金的管理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不断加强图书资料采购资金的科学规划,以读者需求为本,以文献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使文献资源建设既能满足读者利用需要,又能体现馆藏建设未来的发展。引入“成本―效益”评价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充分发挥图书资料使用效益。

2.提高文献采购质量

建立采购、验收、管理、报废等完善的图书资料采购工作流程,认真落实采购工作决策、执行和监督三分离工作机制,规避采购风险,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各个流程层层把关、充分论证、集思广益,不断提高文献的采购质量,避免资源建设的重复浪费,使所购文献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二、完善图书资料采购监管工作的措施

1.完善图书资料采购监管制度建设

图书资料采购监管制度的存在及其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采购监督法律体系之上。完善的采购监督法律体系是采购监督机制的保障和运行基础。从采购制度运行的外部,以高于内部监督形式对采购全程进行监督,从而促进图书资料的依法采购。我们要解决现行法律法规中的缺位疏漏等问题,须完善图书资料采购监管法律体系建设,以满足实际采购及其监管的需要。

2.加强多方监管机构的建设

各学校可建立专门的图书资料采购监督管理机构,机构组成人员由图书馆、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抽调,机构隶属于学校,相对独立,主要负责图书资料采购法规、政策的制定、修订和监督执行,采购预算审查和批准,以及监督采购制度的正确执行和规范,如机构的财务人员依法对学校图书资料采购预算执行情况和采购政策情况实施监督,纪检人员依法对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监察对象实施监察。建立健全规模大、内容广、素质高的专家评委数据库参与图书资料的招标采购,确保图书资料采购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规范图书资料的采购流程

(1)制定采购计划。①制定年度采购计划。根据当年图书资源购置经费预算,结合本馆馆藏发展规划、上一年度各类文献使用绩效评价以及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情况,确定各类型文献采购经费支出比例、采购数量,突出重点,兼顾其他,使馆藏资源建设具有计划性、稳定性。②建立文献资源建设小组。文献资源建设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各学科专业教师能否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本学科的信息需求。由专业教师组成的文献资源建设小组给采购计划把关,使年度采购计划符合学校发展,满足师生读者的信息需求,充分发挥文献购置费的使用效益。③严格按预算执行采购。图书采购预算经多方论证形成采购计划,批准后下达执行。凡列入采购预算的项目一律严格按照采购计划确定采购,不能发生无预算采购和随意追加采购预算的现象。

(2)实施采购。①纸本图书资料采购大致有两种方式:订单采购:采集订单征询读者意见学科馆员圈选书目给供应商下订单;现场采购:制定采购计划学科馆员或读者现场选购供应商现场配货。②电子资源采购方式:数据库开通试用试用评估征询读者意见提出采购方案采购。从上面各类型采购方式可以看出,读者意见是文献资源采购的重要依据,满足读者需求是文献采购的最大目标。另外,采访人员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对各学科前沿信息缺乏了解,只有广泛征询各专业老师意见,才能保证文献采购质量。

(3)严格验收。①严格执行验收程序。对纸本文献要认真核对清单,查看书名、册数、价格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缺页、污损或与馆藏原则不符等情况;电子资源要督促供应商保障数据库正常使用。整个验收过程必须按程序严格执行。②认真撰写验收报告。定期撰写验收报告,详细分析供应商供货情况,有利于年度采购计划的调节,也为进一步完善图书采购制度提供重要依据。

(4)评估采购绩效。图书馆应对文献资源购置的质量定期作出评价,亦即对文献资源购置费使用效益作出评价,纸本文献采购绩效评价可用当年馆藏各类图书购买量占出版市场该类图书的百分比,即覆盖率达到多少来衡量。图书馆根据馆藏建设规划和经费情况对购入各类图书市场覆盖率做计划预算,重点馆藏覆盖率应达90%以上,漏买图书应及时补购。

4.加大采购流程与合同履约的监管力度

对采购流程各环节、涉及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监督管理,严按采购流程操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相关规定的要求,严格履行合同对采购项目进行验收及售后监督,从而完成整个监管过程。如对纸本图书资料,严格执行合同规定编目数据准确率、图书质量、图书加工程度、送货、验收等具体要求。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时间、并发用户数、数据范围、后期软件升级等要按规定严格履约。保证采购流程规范,依法履约合同。

5.扩大图书采购信息公开程度

图书资料采购可通过校园网、本行业的报刊、媒体、杂志公开采购信息,随时接受社会各行各业的监督。同时,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采购监督管理网络系统,不断完善图书资料采购监管报告制度,全方位提高图书资料采购监管水平。

6.重视采购人员素质的培养

不断加强图书资料采购与监管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正确领会政府的方针、政策、路线,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内容,增强服务意识和监管意识,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使采购监管人员成为复合型采购监管专家。图书资料采购和监管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由采购方面资深专家、教授结合一些实际采购事例,进行系统的正式培训,解决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不断提高采购与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结语

作为公共资源的图书馆采购图书资料也发挥了市场主体作用,通过招标的形式进行社会资源的优质筛选,图书馆图书资料的招标同设备仪器以及大宗交易具有明显的不同,需要稳定且服务质量好,信誉程度高的商,与之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针对图书资料招标采购的特点和市场发挥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国家资源的浪费,具有反腐倡廉的作用,推动了公共资源采购的市场化。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县级政府;解决问题

目前,县一级政府采购工作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以落实为主体,以完善政府采购监管制度为重点,围绕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强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6年,我县共完成政府采购30余批,预算金额为3006.8万元,采购金额2530.5万元,节约资金470余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5.6%,采购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10万元,资金节约率提高3%。但政府采购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监督管理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县一级政府采购监管谈谈我的看法。

一、目前县一级政府采购监管存在的问题

1、采购活动流于形式。

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很多时候采购单位自己已预先联系好供应商,供应商又去联系好与自己合作的供应商来参加采购,可想而之,采购活动基本已失去意义。

2、采购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如电脑等办公用品用量大、涉及面广,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价格,配置复杂,同品牌不同的配置存在很大的价格差异,且更新换代快。由于产品配置及产品性价比缺乏统一标准,采购单位也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制定采购计划时多数选择高配置,电脑的使用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浪费了资源,也达不到节约资金的目的。电脑等电子产品市场价格变化频繁,更新换代快,价格监督机制不完善,可能会出现采购价格比市场价格高或预先准备采购的产品型号已没有生产退出市场的情况。

3、规避采购现象时有发生。

《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后,少数单位明知应通过政府采购,但是他们还是违反《政府采购法》擅自进行采购,对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公车采购上尤为明显。

4、参加竞标对象不广。

政府采购虽然在政府采购网上进行了公告,但政府采购信息渠道还不够完备强大,许多供应商不能获得采购信息,出现项目招标时存在竞标对象少、信息范围不广。

5、缺乏采购专业评审专家。

县内采购项目种类繁多,都分别有相应的技术参数、配置要求等,对其评审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外行只能是看外表,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配置等是否符合要求只有相应的专业人员才能正确判断。我县现在没有相应专家库,缺乏相应的人才,只有依靠业主方派出的个别技术人员和监督部门进行评审。

6、参加投标企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

在投标文件制作上就可以看出,有的企业的投标文件只有一个报价表相应资质复印件资料只随意散装在投标文件袋里,投标文件袋密封也不规范。

7、验收工作还需要加强。

采购项目监管工作没有到位,流于形式,对工程(货物)量的核定、对技术参数和配置的要求没有严格把关,个别项目存在以次充好,规格数量不符等情况。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大型或复杂的采购项目有时只有邀请外地专家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

二、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推进政府采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1、加强宣传工作力度。

加强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工作成果的宣传。把宣传工作作为一个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反映政府采购工作的情况,只有让外界了解政府采购,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注意宣传的广泛性、宣传的对象要涵盖全县各个角落,宣传的内容要包括政府采购工作的方方面面。政府采购宣传工作要常态化,要坚持不懈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工作,要注意宣传的帐敌裕要确保效果,让大家知道政府采购的基本概念、政府采购的管理部门、政府采购的方式、违规采购的法律责任等。为全县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

2、工程采购是新的政府采购增长点。

目前,我县还未开展相关工程方面的政府采购,县内工程项目点多面广,规模又小,达到比选规模的都是通过发改部门进行网上比选,比选规模以下的确定施工单位方式还未进行规范,对我县来说这将是采购工作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3、做好预算编制。

要编制好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按照政府采购规模,拟订采购计划,提前了解市场行情。要全面按照采购计划组织实施,便于招投标方式的实现,取得规模采购效益。政府采购中心要根据采购项目的规模,安排适当的采购方式,同时要增加采购预算执行的“刚性”。真正做到年初有预算,执行有计划,年底有落实,让政府采购彻底从无序状态中解放出来。

4、完善专家库。

从全县的相关部门及行业考察好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好专家库,然后随机抽取,充分体现招投标过程中“公开、公平、公正”,实行“阳光采购”,取得好的效果。

5、不断加强采购业务培训工作。

要以各种方式加强对全县各采购单位负责人及采购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熟悉政府采购的各项法规、制度、政策。

6、拓宽政府采购信息渠道。

除按照规定在政府采购网上采购信息外,还可以在相关其他政府采购的网站、县政府外网、县电视台信息,还可以通过网上查询等方式获取相关供应商信息,并邀请其参加政府采购。让更多的供应商知晓采购信息,参与我县的政府采购。

7、加强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应与纪检监察、审计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互通信息、密切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同树立大局意识、风险意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开展联合检查,共同协商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8、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建设。

根据我县实际县政府、县财政局尽快出台相关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着力政府采购改革创新,从政府采购预算源头控制到采购操作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再到事后的监督处罚。将监督体现在政府采购工作的各个环节,既要加强项目操作不同岗位、不同环节的制约,又要注重项目使用、技术、资金、采购和监督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制约,增强权力运行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参考文献:

[1]政府采购平台运行结构建设的探索与建议[J].孙含欣,邹昊,王东伟.经济.2010(05)

第5篇

一、军事采购监督机制的现状

目前我军军事采购监督已经初步形成了机构设置上的相互制约机制。其特点是:

1.业务主管的多级性。就全军而言,军事采购工作的业务管理已经建立了总部、军区级单位和部队三级管理体制。军事采购的第一级主管部门是总后勤部的物资油料部和基建营房部,分别负责全军物资采购和工程采购的业务管理,分别汇总、报批物资综合采购机构集中采购计划和工程采购计划,审定采购方式等。第二级主管部门是军兵种后勤部、军区联勤部物资油料部和工程管理部门。分别负责本系统、本区物资和工程采购的业务管理。第三级主管部门是军级以下部队和相当等级单位的物资和工程采购管理部门。军以下部队的采购,按照逐级负责、集中需要、集中采购、集中支付的原则,由各大单位结合实际做出具体规定。

2.采购经费管理的独立性。事业部门(即提出采购需求的部门)只负责编制采购预算和采购需求计划,审核招标文件和合同草案,指导采购机构做好本部门招标等工作。而对采购从预算的“源头”上到结算的“末端”上的全程的财务监督,对招标文件和合同草案的有关经费条款的审查,以及采购资金支付和结算的办理统一由各级后勤(联勤)财务部门负责,基本上实现了采购中的业务管理和财务监督的分头负责。

3.审计监督的全程性。军队各单位和各部门组织采购活动,必须依法接受军队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审计监督贯穿于采购活动的各个环节。

二、军事采购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上述的监督制约机制是军队内部层级管理体制的体现,是依据职能分工进行机构分置的一种硬性的架构安排。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制度监督不健全。制度监督就是一种软约束。法律是首要的制度。最近几年尽管军队出台了一些军事采购的规章制度,然而到目前为止,军事采购的基本法律——《军事采购法》还未出台。现有的制度约束仅仅是在总部出台的一些军事规章的层面上。由于法律层次不高,立法技术存在问题,所以很难对军事采购活动产生较好的制度约束和监督作用。

2.采购活动的内部监督不力。一是内部监督没有独立性。实践中,内部监督主体隶属采购部门或“两块牌子一班人马”,内部监督失去了独立性。二是采购程序的不规范,导致制度性监督不到位。在采购的具体实施中,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执行不严,有的单位计划性差,往往以部门预算代替采购计划,先采购后立项,无预算采购和超预算采购现象比较多见。

3.军外监督缺位。无论是财务管理部门还是审计监督部门均是军事机构,他们作为采购的监督主体与军事采购部门同属军方。在采购活动中,相对于供应商,他们是利益共同体,因此军队监督部门在进行(主动)监督执法时,很难真正的体现出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这种对立以及对待被监督的采购双方当事人的超脱与公正。

4.缺乏对供应商的救济机制。目前政府采购活动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质疑和投诉的救济机制。但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在附则里专门做了“军事采购法规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制定”的规定,因此,这些救济的规定对军事采购活动并不适用。另外,尽管军队招标采购过程中违法行为的监督执法,可以根据《关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别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受理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投诉。但这些监督主管部门都是国家行政机关。实践中国家行政机关对军队招标采购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领域,且多是事前的审批管理,因此非工程的招标采购的供应商就成了行政救济的盲区,而且工程采购过程中的监督执法也很难奏效。更何况《意见》根本不涉及非招标方式采购的监督执法。

三、完善军事采购监督机制的思考

1.建立供应商的救济制度。借鉴政府采购法的立法模式,可以考虑尽快加紧制定《军事采购法》,在《军事采购法》这一层次立法中专设质疑与投诉、监督检查这两章。目前,在军事采购中建立质疑和投诉这种救济机制,困难主要集中在向谁投诉的问题上。参照《政府采购法》,要使投诉能够得到公正、及时的处理,投诉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受理投诉的主体应有法律赋予的监督执法权;二是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对投诉的事项进行最终的救济,即如果受理投诉的主体怠于履行职责或错误履行职责还可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然而目前军事采购的监督主体尽管有军事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督执法权,但是由于这些军事监督主体不是行政法所指的行政主体,因此当他们不作为或为而不恰当时,供应商不可能再通过行政诉讼这种最终的司法途径来主张自己的权益。军队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武装团体,其有不同于国家行政机关的自身的结构特征和军事审判体制,鉴于此,可以考虑将军事采购领域中与军事行政救济纠纷有关的军事行政诉讼纳入军事法院审判受案范围。目前最高法院已就军事法院审理军内民事案件作了批复,肯定了军事法院对军内民事案件的管辖权。因此,将军事采购的监督主管部门受理投诉但不作为或为而不恰当而引起的纠纷归入军事行政诉讼案件,纳入军事审判的管辖,既有必要也是可能的。

2.强化内部监督的制度约束,建立外部监督机构。监督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方面。军事采购内部监督的机构设置如前所述形式上已基本建立,其完善应着重在制度层面。具体包括:(1)确立采购结果的连带责任制。(2)确立采购结果公示制度。(3)确立采购人员岗位定期轮换制度。(4)明确并落实各项规则,即对采购机构各部门的岗位设置和操作流程,采购业务人员的资质要求,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和追加采购的基本工作程序,采购监督检查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加强末端的执行力和责任意识。(5)采购部门应重视供应商提出的异议和申诉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6篇

【关键词】医疗设备;采购成本;监督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s and the new require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the key field of work about purchasing medical equipments is changing. How can we make it more scientific and more standardizing of purchasing medical equipments? It needs the related departments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This article mentions several points about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for purchasing medical equipments.

【Key words】 medical equipments; procurement costs;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024-02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医疗设备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其不断提高的科技含量,为现代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和平台。这也使得临床医学诊治活动对现代医疗仪器与设备依赖性越来越明显。因此,医院的医疗设备的种类、规模及其先进程度也成了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用有限的资金购买到更多、更好的仪器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仪器设备采购的监督管理工作更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减少决策失误,确保工作人员不犯错误的有力措施,其目的就是使采购工作向“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向发展[1]。本文从我院医疗设备监管机制的建立就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监管机制提出几点看法和大家进行探讨。

1 供货商的管理

供应商评选是要对现有供应商在过去合作过程中的表现或对新开发的供应商作全面的资格认定。评估供应商主要着重于对他们的技术;质量;交货;服务;成本结构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建立医院医疗设备数据库和供货商目录,对所购设备及供货商进行监管,如果发现售后服务及产品质量上有问题则取消其合格供货商的资格。此项工作的实施由医院医学工程科负责,医院设备委员会负责监管,设备委员会有决策权,临床使用科室应积极配合工作的开展。

2 采购成本管理

2.1 成本管理的关键是成本分析:在医疗设备采购工作中,重要的问题是谈判前必须掌握所购置设备的市场行情。通过加强业界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收集到准确的市场价格行情和售后服务条款等,并通过外贸合同查询,进行配置比较,认真进行产品对比分析,找出购置设备与所掌握的市场行情在品牌、规格型号、性能参数和功能用途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做出分析报告,供决策者参考。此项工作必须设定专人负责,由谈判外的第三方来进行价格合适,如选拔有较强专业基础,在设备维护修理方面有实践经验,工作踏实、责任心强、人品好的人员担任市场行情调查员,出现购置价格高于市场行情的情况由此人负主要责任,采购及部门领导负连带责任。

2.2 临床科室对所申报设备应认真做好设备投资效益分析,充分考虑投资回报率。虽然投资回报率有不同的计算方式, 最普通的表示方法如下:

投资回报率(ROI)= 利润率(Profit Margin)×资产周转率(Asset Turnover Rage)

利润率代表了相对于收益,对成本控管的能力。 成本的降低则会带来利润率的提高,从而增加投资回报率,降低了医院的管理成本,同时也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对于科室对申购设备投资效益分析不充分,盲目购置,造成设备闲置、使用率低的情况,由设备科核实后,经设备委员会通过,则对科室按设备购置金额的百分比进行罚款,科室主任承担主要责任和一半以上罚款金额。

2.3 在采购方式的选择上,集权采购(Centralized Purchasing)也是很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方法之一。医院应选择集中采购的方式将各科室的需求集中起来或由使用量最多的单位来整合所有采购数量,并负责主导采购议价。这样做更能促进采购部门与使用部门的紧密合作,充分掌握使用部门的需求状况。医院便可用较大的采购量作为砝码得到较好的数量折扣价格。如此,行政费用的支出也会因采购统一作业而减少, 采购部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将资源用在开发新的供应商。其它如由各相关部门代表组成的产品委员会;联合采购;长期合约以及采购产品生命周期所需的总需求量合约等都是可以交互使用的[2]。

3 谈判和议价

在采购活动中,议价是一个勘察和交易的过程(包括计划,总结,分析,让步)。采购人员和销售商都以各自的观点和目的参与其中,期望在采购交易各方面包括价格、服务、规格、技术和品质要求及支付条款等达成相互满意的协议。

谈判活动的技巧性很强, 通常对整个谈判工作的规划包括:谈判前:建立谈判小组;作计划和准备原始数据;订立谈判希望达成的目标和采取的策略 ;谈判时要注重战略战术和技巧的运用和谈判小组成员的互相配合;谈判结束后要按照谈判结果制订书面协议并且将谈判有关的文件整理归档, 以便在进一部谈判时作为基础和依据。

医院一般都有仪器设备采购管理规定,但并不是每个医院采购都有规范化的流程,包括每一个步骤,每个步骤由谁来做,所以,在此基础上必须建立和完善采购管理规定的实施细则,包括谈判的人员、谈判过程和谈判前的准备都要按科学的和规范化的流程进行,每一步都有据可查,如出现问题即可追查到责任人,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人为因素的有意操作行为。

4 交货期管理

从采购的角度来看,自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直到货物交到指定地点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之为采购的前置时间。 换句话说,从客户向供应商表达出其需求时开始计算,直到客户的需求被完全满足为止,其中所花费的时间总和便是前置时间。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出一点,实际交期的长短与前置时间有很大的关系。 基本上,交期是由供应商决定而非客户随意指定。但是,我们却能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来影响整个交期的长短。缩短交货期就是要缩短前置时间,达到提前使用设备的目的,也就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成本。如果是进口设备,我们在合同签订后即应通过外贸公司开出信用证,货到医院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货物清点并和厂家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安装、验收,同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检测,全部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尽量缩短前置时间。此项工作中涉及到设备的提货、验收、质检等环节,医院应制订设备安装验收使用等方面的实施细则,由临床科室进行监督,如未能按要求执行,由临床科室向设备科的上级管理机关提出,按设备科责任分工处罚条例给与责任人处罚。

5 合约管理

从管理的角度讲,合同是生意场上调和矛盾的一种机制。因为合同中各个事项的参与者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目的和利益,怎样保证他们结合在一起时能好好地运作呢?首先要认识合同的签订过程与合同执行过程往往有很多形式的差异。①绩效上的差异是指书面合同和实际使用的合同间的差异。有的人将书面合同放入抽屉,执行时往往将其抛在脑后,直至碰到麻烦才想起它。②相关性差异:激烈的竞争迫使许多采购单位运用较灵活,较策略的而不是呆板的,程序式的方法来优化供应商,但另一方面,采购者还没有发展出一套新的绩效衡量方法,而仍延用旧的纯价格的方法来考量供应商。③理解上的差异是指合同制订者与合同执行者之间的差异。如果出现以上三种情况,就会造成合同条款的不充分执行。比如,谈设备时,设备保修期也许不止一年,科室在设备使用一年后出现问题,科室和执行部门也许不了解合同的保修期是多长时间,造成维修费用的问题等等,所以,合约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医院的采购合同原则上应有院长签订或根据金额大小由院长授权代表签订,应避免由医学工程科(设备科)具体实施部门来签订合同,这样就避免了同一部门又签订合同又执行合同,对于合同执行的情况,由设备委员会进行监管。

6 小结

6.1 建立健全医疗设备采购监管机构:建立健全医疗设备采购监管机构,形成既互相制约又顺畅、高效、廉洁的工作机制是保证医疗设备采购监管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另外要成立由院长、负责设备科工作的机关领导和临床具有责任心,水平较高,品德端正的科室主任和专家以及设备科领导组成的设备委员会,对全院医疗设备进行宏观管理,制订医院医疗设备的中长期装备规划及年度计划并对大型及急需设备进行论证。其主要监管:医疗设备购置计划是否符合规定;医疗设备的购入渠道时候合法;医疗设备的购入过程中有无违规违纪问题;医疗设备购入后是否落实到位;设备法规制度的制订是否落实等。

6.2 采购程序的监督与管理:从采购程序着手,进行每一步的中的监督与管理。主要步骤包括编制采购计划、进行采购谈判、签定采购合同、验收入库、进行会计结算等过程。从监督方法角度分析,纠错防弊的关键方法和步骤是医院内部要有医疗设备采购的监管机构和监管体系,有专门负责的人员配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采购过程。其具体措施是从医院权责划分、履行授权批准程序,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追踪审查、纠正控制制度差错,建立记账与业务处理人员、付款人员和审批人员高度分离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与控制。严格执行采购制度,加强监督与管理,确保整个过程的规范运做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主要监管以下几点,首先看采购过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的要求,看采购计划决策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医院的整体规划,从源头就开始进行监督可以减少和避免问题的发生。对采购医疗设备的全过程进行监管有利于医疗设备引进活动高效、健康、有序地进行,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有利于提高整个采购过程的透明度,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从根本上遏止采购活动中的不正之风,这对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综上所述,由于医疗设备的特殊性、医疗体制的复杂性以及目前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固有的弊端,医疗设备的招标采购只是目前的一个过渡性措施。设备的采购和使用中问题的解决,根本上还必须依靠市场经济自身的作用,以及医疗保障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参考文献

[1]庄福金,刘智军.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仪器设备采购的监督和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9):132-134

[2] 叶佳,刘麒麟.浅谈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2):76-77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政府采购,寻租支付矩阵,演化稳定策略

 

一.引言

我国政府采购自1996年试点运行至今,采购制度不断健全,采购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国学术界对政府采购也做了一定的研究,但笔者认为,目前国内文献大多都是定性研究而且深度不够,仅少数学者运用博弈理论对政府采购作经济学分析,如张雷宝(2002)对政府采购监管作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彭文兵等(2003)通过收益矩阵博弈分析了政府采购中寻租的形成过程及其外溢效应;王宏(2006)通过双层次互动进化博弈模型研究政府采购制度的变迁,王宏(2007)还用静态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采购监督制度优化;后小仙(2007)对监管部门、采购方、供应商三方进行博弈分析,构建了反寻租目标体系。但这些论证只是从静态的角度,在完全理性人的假设下进行博弈

分析。本文尝试在有限理性的假设下,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演化博弈方法分析政府采购中监管部门和采购方的行为选择,强调动态性,找出影响博弈双方行为策略选择的变量,并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对策。

二.政府采购寻租监管的三方模型

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本是政府利用公共权力管理社会经济的一种方式,但由于委托机制、监督体制、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存在权利干预经济、监管缺失等情形经济论文,这些将会产生权力寻租。政府采购中的寻租包括设租与寻租,实际上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1]。政府采购中的设租是指采购方利用权力对采购全过程进行控制,人为设置障碍,进而营造获得非生产性利润的环境与条件;政府采购中的寻租是指供应商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获得供应特权以占有租金的活动[2]。政府采购的寻租行为导致政府开支扩大,纳税人负担加重;导致行业垄断,阻碍技术创新;影响供应商之间的公平竞争,导致寻租供应商与非寻租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失衡,导致市场竞争秩序的紊乱;滋生集体腐败乃至行业腐败[2]论文下载。

政府采购在具体实施中会涉及多方行为主体,下面以监管部门、供应商、采购方这三方设立博弈模型,模型的假设如下:

1.假设监管部门不与采购方和供应商寻租,供应商和采购方可以选择寻租和不寻租两种行为策略。

2.假设采购方接受委托购买一批商品A,A的市场价值为V;实际的采购价格为Y;供应商行贿金额为R;监管部门的稽查成本为C;监管部门证实违规成功的概率为p,证实违规失败的概率:(1-p),其中证实违规成功情况下监管部门对采购方的处罚为KR,对供应商的处罚为L(Y-V),其中K、L为惩罚系数;一般情况下Y-V-R>0。

3.各博弈主体的收益分别是[3]:

(1)采购方和供应商进行寻租活动,监管部门不稽查,则采购方、供应商、监管部门的支付分别为: R,Y-V-R,-(Y-V),供应商的行贿成本或采购人员收益R和寻租者收益(Y-V)独立于模型之外,本文假设R,(Y-V)为固定值。

(2)采购方和供应商进行寻租活动,监管部门稽查,但不成功,则采购方、供应商、监管部门的支付分别为: R,Y-V-R,-(Y-V)-C。

(3)采购方和供应商进行寻租活动,监管部门稽查,且成功,对采购方收益R处以K倍罚款,对寻租者收益Y-V处以L倍罚款,则三者支付分别为:-(K-1)R,-(L-1)(Y-V)-R,KR+L(Y-V)-C。

(4)采购方和供应商不进行寻租活动,监管部门不稽查,三者支付分别为0,0,0。

(5)采购方和供应商不进行寻租活动,监管部门稽查,三者支付分别为0,0经济论文,-C。

在上述假设之下,采购方、供应商、监管部门三方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采购方、供应商、监管部门三方的支付矩阵

 

 

 

监管部门稽查

监管部门不稽查

 

 

证实违规成功p

证实违规失败 1-p

寻租

采购方

-(K-1)R

R

R

供应商

-(L-1)(Y-V)-R

Y-V-R

Y-V-R

监管部门

KR+L(Y-V)-C

-(Y-V)-C

-(Y-V)

不寻租

采购方

供应商

监管部门

第8篇

近年来,*市财政局积极探索和改进政府采购工作全方位监管的途径和方式,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工作体制机制,用制度强化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约束,较好地履行了政府采购法赋予的政府采购监管职能。

一、围绕政府采购项目实施过程,对采购项目实行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全过程监管

1、严格预算采购和方式管理,公开采购

信息,做好采购项目实施的事前监管。严格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对预算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经费来源、实施步骤等全面进行审核,对采购计划的申报、审批、实施全过程监控,从源头上规范采购行为。严格采购方式变更审批,对于采购人因特殊情况申请变更采购方式的,要求提供相关文件依据,或召开专家论证会对特殊需求进行论证,依法从严审批。规范采购信息披露,建立了*市政府采购网,将所有政府采购方面的政策法规、办事程序以及招标文件、评分标准、中标结果等信息在指定的媒体上,提高采购透明度。2、加强评审专家的管理,重大项目现场监管,对采购执行过程实时监控。政府采购评审对整个采购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作用的发挥必须依靠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为此市财政局建立和使用评审专家库,实施对政府采购评审过程的间接监管。通过自主开发专家管理软件实现了专家资源共享和随机抽取。通过扩充专家数量、实施动态管理,提高专家的“数量”和“质量”。加强政府采购现场监管,对政府采购监管工作人员进行内部分工,各自负责对口单位采购项目的政策咨询、采购指导和项目现场监督,及时发现采购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3、加大国库集中支付力度,加强资金监管,建立政府采购合同鉴证备案制度,完善采购项目事后监管。进一步增强国库集中支付的力度,将政府采购资金直接支付给供应商,减少支付环节。加强资金审核,对采购人违反政府采购规定发生的支出拒绝支付。通过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数据的分析,对年度内政府采购支出发生极少或违规采购项目较多的采购人进行专项检查。针对合同签订环节可能出现的擅自变更合同等行为,市财政局制定了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合同必备条款,同时要求市政府采购中心对合同内容、价格进行鉴证,并在合同签订后送财政部门备案。

二、大力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努力提高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和绩效

1.强化服务、加强监管,构建政府采购电子化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的特点是按照采购项目的流程和步骤,围绕资金全过程流转进行管理和监控,并着力体现监管与服务并重的原则:采购人网上报送计划、委托,财政部门网上审批,采购中心网上分解计划,采购实施后及时将采购结构录入系统。此系统的实施,不仅省去了采购人过去纸质传输的程序,而且监管部门可以查询相关单位的采购信息和采购执行情况,使采购过程更加高效、透明。2.公开透明、规范高效,开发政府采购电子化操作系统。在采购的操作环节,*市政府采购中心积极尝试网上采购,一是网上询价系统。将规格型号标准、市场货源充足的货物如汽车、计算机等,通过网站采购信息,供应商网上报价,计算机自动确认最低价供应商成交。二是网上公开招标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在线招标、供应商网上远程投标、评标专家网上评标。该系统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并取得了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三、建立履约验收制度,高度重视供应商质疑投诉工作,强化政府采购质量监管

1.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履约验收。市财政局将政府采购质量监管作为一项专项工作,建立与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共同加强对政府采购合同履约和质量验收管理工作,制定了《*市政府采购合同履约和验收管理办法》、《*市政府采购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对采购人验收、付款进行了规范和指导;建立财政和质监部门对政府采购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联动制度,共同构筑政府采购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网络。市政府采购中心也出台了《加强政府采购货物抽查验收措施》,设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接受质量和服务方面的反映,对违规违约供应商进行处理。2.通过投诉处理,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违规采购行为的监管。我们十分重视政府采购供应的投诉处理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处理供应商质疑投诉,处理过程中做到讲程序、重事实、依法律。几年来共协调处理各类纠纷三十多起、投诉7件,保护了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了政府采购活动规范有序进行。同时,通过投诉处理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对薄弱环节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促进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发挥以点促面的作用。

下一步,政府采购工作要针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不断加以改进。

1、以治理商业贿赂为契机,加强监管,促进廉政建设。继续抓好政府采购领域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商业贿赂案件的查处工作,以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为契机,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构建防治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推进政府采购事业健康发展。2、坚持科学发展,促进政府采购规模协调增长。根据全市经济和财力发展状况,按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抓大放小”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不断扩大政府采购项目实施范围和采购品种。3、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将政府采购工作的重心逐步向发挥政策功能、服务政府中心工作等方面转变,切实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产业政策。4、加强宣传培训和交流,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整体水平。根据区县经济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区县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加强指导。针对政府采购改革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调研和交流,提升我市政府采购管理水平。5、建设政府采购诚信体系,营造和谐政府采购氛围。加大对违法违规供应商的处罚力度,增加供应商违法违规成本。加强评审专家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核办法,全面提高评审专家队伍整体水平。6、优化采购方式,切实解决采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协议供货制度,修改完善招标文件,统一政府采购产品与市场一般产品的配置,便于监控供应商报价。严格价格监管,对违反合同约定擅自提高供货价格的行为,给予罚款、扣除履约保证金、开除出政府采购市场等处罚。加强协议供货制度的宣传,让采购人熟悉了解协议供货制度的“最高限价”和“二次竞争”规则,保障自身的合法利益。与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公务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配置标准,把政府采购协议供货与节约行政开支有机结合起来。

第9篇

一、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采购主体

参与集中采购工作的职能部门包括:采购执行机关、商品最终用户、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计划部门、单位决策机构。

采购执行机关:单位内部的采购机关,是指按照采购任务,负责对外联络、组织招标、询价、草拟合同等日常采购业务的采购组或采购部门。

商品最终用户:采购的目的是实现所购商品的使用价值,直接服务于用户。因此,采购设备、材料,用户参与是必要的。以设备采购为例,用户参与的工作范围包括:确定拟购商品名称、型号,合理否定采购执行部门购货价款及其选择的供应商,设备到货验收等。

财务及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财务部门在集中采购工作中,参与管理和控制的工作环节涉及计划、预算、审签、记录、付款等。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主要参与设备的采购、验收、登记固定资产账目和卡片。

计划部门:如果采购中的资金需要通过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解决,采购的范围要在国家计划所列项目之中,全部采购内容应当通过计划部门逐级履行计划审批程序。

单位决策机构:单位决策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确定单位年度购置需求计划、审批落实了资金来源的采购预算。决策机构中,由分管采购工作的领导代表决策机关行使审批权。

二、体现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的工作环节

计划管理:集中采购工作应当建立在计划管理基础之上。购买商品所使用的资金是事业单位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单位都应当在一个会计核算年度之初,根据本单位开展各项工作需要,采取适当方式,确定本年购置需求。年度内,根据各项资金到位情况,陆续采购执行计划,交采购部门执行。

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指经由财务部门落实了资金来源的计划采购项目,先由资产监管部门制定采购预算,经采购主管领导审批后,由采购部门执行的过程。由资产监管部门来制定采购预算是对采购执行机关的事前监督。一般情况下,采购执行部门的采购单价不应高于预算单价。

履行审批程序:在计划、预算、采购执行、付款等4个工作阶段,要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在计划阶段,主要由决策层对资产监管部门汇总上报的各单位、部门的采购需求计划进行审批;在预算阶段,主要由分管采购工作的领导,对于资产监管部门制定的采购预算进行审批;在采购执行阶段,商品最终用户、采购部门、主管领导(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要参与合同的签订,包括审阅、修改和签批。

签订合同:价值超过一定额度的采购,要签订经济合同。采购执行部门草拟的合同,要按照商品最终用户审签、特约(聘)经济律师审阅、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签批的工作顺序履行合同审批程序。履行审批程序的文本文件可以称为“合同批办单”。

三重验收:指商品到货、服务完成后,采购部门、用户、资产监管部门共同进行验收。

详细记录是指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在商品到货、服务完成后,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详细登记设备名称、型号、供货商、价格、产品序列号、使用单位及保管人等。这是固定资产日常维护管理的基础。设备的维修、升级、盘点、处置需要依照这些基础资料。

货到付款:要求商品到货后,进行验收,在合同规定的期限,使用单位验收合格后,财务部门和资产监管部门审核发票、设备材料验收单、购销合同、采购计划和预算,审核无误后,由财务部门办理结算。

第10篇

关键词 :特种设备 监管 策略

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不断提高的机械化程度,特种设备也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生产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特种设备的利用越来越多,特种设备的利用过程中,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特种设备的性能带来很大影响。同时,近年来,由于特种设备管理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高效地利用特种设备,对企业的发展以及操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有很大影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特种设备的监管。

一、特种设备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特种设备的采购把关不够严格

当前特种设备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由于特种设备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生产特种设备的企业变得越来越多,各个厂家的生产实力以及技术实力都不相同,因此产品的质量也不尽相同,特种设备的问题大多出现在出厂之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对特种设备的采购把关不严格,没有完善的采购制度,很容易导致一些性能不稳定、质量不完善的设备流入企业,对企业的经济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出现,影响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 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

由于很多特种设备本身就存在不可预见的危险,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如果在采购的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能有效的监管,会导致一些不规范行为的出现。比如操作者对特种设备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不够了解,加上有的操作者明知规范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不按照具体的规范进行操作,违反操作顺序,导致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特种设备监管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

特种设备监管人员是特种设备监管工作的主要力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特种设备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特种设备监管过程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特种设备监管人员本身的综合能力素养水平不高,特种设备监管人员队伍比较薄弱。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特种设备监管部门也在不断改革,基层的特种设备监管人员所承担的任务加重,加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对特种设备监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繁重的任务与当前很多企业的特种设备监管人员配备数量、特种设备监管人员的综合水平不相符,因此给现有的特种设备监管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当前很多特种设备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因此导致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工作不力,对各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最终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出现。

二、 特种设备监管的策略探讨

(一)加强特种设备的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特种设备管理的第一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产活动需要用到特种设备,特种设备的生产厂家也变得越来越多,特种设备的质量也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有效利用,需要加强对特种设备的采购管理,特种设备的采购应该被当做一种集体行为来处理,由企业的相关部门制定采购方案,并且将具体的采购方案印发到其他部门,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直到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技术参数进行确定之后,由相应的采购管理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和考察之后,选定合适的厂家进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准入制度,对供应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供应商进行严格地考核,对特种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控制,比如对设备的价格、质量等多项服务指标都应该要进行详细的考量,最终确定采购目标,完成相应的采购任务。与此同时,可以选择与一些厂家进行长期合作,提高特种设备采购的效率。

(二) 加强对特种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培养

特种设备的质量与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有很大关系,由于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不高,因此很容易导致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在特种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选送更多有潜力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进修学习,并且增加他们外出的机会,参加更多学术会议等,尤其是对一些先进的特种设备,应该要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操作和管理人员对特种设备的各种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综合水平的提升,比如现代化设备的应用要求操作和管理人员应该要具备计算机技术、专业外语、行业专业知识等,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加强人员的培养,还要从外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的特种设备的利用率。

(三)加强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使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比如对于设备的操作,应该要加强操作档案的记录,使得设备在各个使用阶段都有相应的责任人,一旦出现问题和故障,则可以及时找到责任人,对问题进行处理。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各种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出现,加强操作人员对各种操作规范的了解和掌握。在监管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不正确的操作行为,都要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操作人员可以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设备的操作和使用,防止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加强特种设备操作管理档案的建立

特种设备的操作管理过程中,对设备的各种实际使用情况、维修情况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要建立详细的档案,有助于对设备进行规范有序的管理。加强特种设备档案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要对档案记录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要对档案的记录情况进行核实,确保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操作都能被记录。

结语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的生产和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加强特种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生产水平,在设备的采购以及使用过程中应该要加强设备的监管,对于各种操作问题进行纠正,确保特种设备运用过程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风丽,肖北雁,王文彬.特种设备监管机构服务关系与履行职能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2(08).

第11篇

[关键词] 部队物资; 采购管理; 改革

[中图分类号] E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7- 0067- 02

1 部队物资采购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明确的采购模式

现阶段部队总部没有制定一个通用的采购模式,各个不同的部队都是自己采购,以满足本部队的实际需求,管理状况也各不相同[1]。部分部队将物资采购的的工作安排给了战勤部门,而部分部队的物资采购又由军需(物资)部门负责,还有些部队是由油料部门或者后勤领导直接负责物资采购,管理手段都不相同。有些部队专门设置了采购机构来负责物资的采购,而很多部队由临时采购机构采购相应物资。总之,整个部队缺乏明确的采购模式,没有统一设置专门的采购机构,规范部队的采购行为,是部队物资的采购管理水平提升的一大阻碍。

1.2 部队各部门对物资采购监管不力

虽然说部队制定了相应的物资采购制度,但是执行起来还是显露了很多的不足。通过分析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有:第一,有些部门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执行物资采购制度的重要性,缺乏服务精神,只畏惧权力,进而也不会配合管理部门来落实物资采购制度,没有将制度落到实处。第二,财务部门没有发挥该有的审核作用,很多人员为了简化工作,拿到发票都没有认真审核就付款,使得很多人能够浑水摸鱼。第三,在验收方面的工作也不够严谨,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来进行验收。第四,在采购过程中,决策者与组织者是同一人,审计部门也没有安排专人负责采购的审计监督。总的来说,部队相关部门没有对物资采购实行强有力的监管,致使物资采购管理水平无法有较大的提升。

1.3 缺乏规范的操作运行机制

部队尚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物资采购改革,各方面工作还不成熟,不仅负责物资采购工作的人员没有专业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没有规范物资采购的各项活动。很多负责采购的部门甚至没有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物资采购工作,没有严格按照上级制订的采购计划与程序来进行采购,甚至有的人员利用职权,与供应商串通,在采购过程中谋取私利。

2 部队物资采购管理改革的路径

2.1 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

要提高部队物资采购管理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统一的物资采购模式,设置专门的物资采购与监管部门,规范物资采购行为。当然,在制定物资采购模式的时候要注重灵活性,以满足新时代下对于物资的需要[2]。在采购部队物资时,要坚持将区域集中采购与分级集中采购结合在一起,两种采购模式互补的原则,根据所需物资的数量与种类的不同,分别制订不同的采购计划。对于小数量的采购项目,可以采用集中采购的模式进行;而对于大数量的物资采购项目,则要执行专门的采购方案,并要逐级上报经领导批准才能予以执行。采购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地域的特殊性、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以及各部队本身的采购能力等,确保部队物资采购工作能够在规范的模式下进行。

2.2 完善部队物资采购管理的监管机制

为了能够加强对物资采购工作的监管,必须明确各方的监管职责,将部队制定的物资采购制度落实到实处,将采购者与监管者分离开来,对相关部门的职能进行调整和优化,严格按照上级制定的采购管理办法与流程开展工作,将监管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部队还需要建立和完善采购举报投诉制度,采取相应的激励手段和监管手段对部队的物资采购活动进行约束。

2.3 强化采购队伍建设

采购队伍的建设对物资采购水平的提高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采购人员的选拔要注重其专业素质,为部队的物资采购工作选拔精通采购业务的人才,建设好物资采购队伍。对于现有的物资采购人员,也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不仅在思想上要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以国家和部队的利益为重,尽可能减少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的浑水摸鱼、破坏国家利益的情况[3]。此外,在重新调整部队物资采购部门的结构与职能之后,要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交流,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根据部队的实际需要进行物资采购活动。

2.4 规范采购程序的操作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信息失真的状况,这会对部队的物资采购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会很大程度降低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为了能够在新环境下顺利实施物资采购计划,不仅要在数量和类型上确保所采购的物资符合实际需要,更要确保物资的质量,以确保部队的经费都能有实际的用处。这就需要物资采购部门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对所需物资的种类以及供应商的各方面情况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严格按照招标保密的原则开展招标活动。此外,为了保证能够以最优惠的价格采购物资,还有必要引进竞争机制,尽可能多地挑选产品质量合格、有信誉保障的供应商来进行投标,确保物资采购的效率。在组织招标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要同时确定几个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来彼此竞争,同时要采取多样化的采购方式,尽可能降低采购的成本。

3 结 论

部队在新时代进行物资采购改革,不仅有利于物资采购水平的提高,更能推动部队的发展,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在部队物资采购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能够有效提升物资采购管理水平,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规范部队的物资采购活动,确保在强有力的监管下减少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尤浩,杨全斌. 部队物资采购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2(16):301-302.

第12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改革;效率;影响

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政府机构及其它公共实体为实现政府职能和公共利益,使用财政性资金依照法定方式、方法,在政府的统一管理和监督下从市场上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经常性活动。政府采购制度是长期的政府采购实践中所形成的旨在管理政府采购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和惯例。

一、实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原因

我国政府采购仍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完善,如政府采购结构失衡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政府采购法不健全,政府服务类采购范围和规模仍然较小等。发达国家政府采购规模占GDP的比例通常为10%,而我国占比水平与国际相比有较大差别。我国从1996年开始试行政府采购制度,经过各级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以及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政府采购活动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运行轨道。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不统一,导致公共工程还“游离”于政府采购范围之外,不利于集中采购规模的扩大,政府采购保护民族产业、支持中小企业、支持自主创新、支持绿色环保等政策功能无法得到有力的落实。二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采管分离”不彻底,未能完全赋予集中采购机构代表政府依法行使采购的权力,使得目前近八成政府采购活动由社会中介完成。三是采购手段严重落后,效率低,成本高。现行的政府采购制度和以财政性支出为边界的体制,已经明显不能承担用好公共资源、落实公共投资监管的职责。并且,我国已经启动《WTO政府采购协议》谈判。因此,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积极推动现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完善的公共采购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是政府采购信息透明度和社会关注度进一步提高。透明度的增强,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为契机,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的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二,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强和政府采购媒体不断壮大,为政府采购信息的公开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第三,政府采购信息的范围和数量实现了新的突破。政府采购媒体关注,国内其他媒体也非常关注;不仅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非常关注,普通群众和网民也非常关注。

二是对政府采购行为规范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后,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重点已从更多地关注“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高”,也就是说,改革的重点从是否适用政府采购程序更多地转向采购程序是否完备、采购行为是否规范、采购过程是否透明、采购政策是否落实、采购效果是否满意。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对强化监管和执行控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是政府采购执行和监管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更加复杂。政府采购作为财政管理中与市场结合最为紧密的领域,执行和监管的风险也相应最高。采购人、采购机构行为失当就会面临被质疑投诉和处理等风险,采购监管机构处理投诉失当就会面临被告上法院的风险,供应商行为失当就会面临被处罚处理,并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被禁止进入政府采购市场,政府采购从业人员违规或违法操作就要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理,同时政府采购的执行和监管都要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在政府采购透明度和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政府采购领域的各种风险也更加显性化。政府采购领域一些负面事件相继曝光,对政府采购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同时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的诸多争议,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步骤

1.加强法制建设,推动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研究制定政府采购供应商监督管理办法、非招标方式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等规章,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体系。

2.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进一步落实促进节能减排的政府采购政策,强化绿色采购执行机制,不断提高绿色采购份额,出台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管理办法,制定支持服务外包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经济社会的调控作用。

3.规范政府采购操作执行行为,强化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约束,健全集中采购运行工作机制,规范和优化集中采购实施方式,完善财政部门综合性监督与监察、审计部门专业性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着力提高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水平。

4.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不断夯实政府采购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加快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建设进程,不断提高信息化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贡献度。

5.加强政府采购队伍建设和政府采购行业的指导和服务,推进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进程,维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进政府采购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取得的成效

一是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提高。政府采购范围已由原来单纯的货物类采购扩大到工程类和服务类采购,并且工程采购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政府采购资金从最初的预算内安排的资金扩展到包括预算内外、自筹资金在内的各种财政性资金。二是政府采购制度的法律框架基本形成,政府采购管采分离的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三是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已成为政府调控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在促进节能环保以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些政府采购制度办法,有效支持了相关重点产业的发展。四是依法采购水平全面提升,集中采购工作逐步加强,以集中采购为主要实施形式的采购格局和公开透明的采购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五是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廉政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积极改进和创新监管模式,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在建立多层面、多环节的动态监控机制和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有效地遏制和预防了腐败行为的发生,形成了政府采购与廉政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资料:

[1]《政府采购管》楼继伟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