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据治理

数据治理

时间:2023-05-30 09:14: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据治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据治理

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治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33

[中图分类号]F830.49;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1

1 建立数据质量策略

各个应用系统、业务部门都拥有对其运作至关重要的数据,因此,了解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建立数据质量策略与数据治理流程中“了解数据”的步骤紧密连接。首先,在数据治理组织识别了业务驱动的数据治理关键绩效指标后,就很容易确定具有最高价值的数据属性。其次,数据治理组织还需要制定可接受的数据质量水平策略。最后,数据治理组织需要制定处理数据质量问题的策略和规程。

2 建立数据治理组织架构

健全的数据治理组织是全面开展数据治理工作的基础,数据治理组织应包括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一不可。数据治理组织可以设置三种角色,数据治理委员会、数据治理业务组、数据治理技术组。

数据治理委员会:由组织领导、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制度、目标、规范、流程、标准等,沟通协调,保障数据治理工作的全面顺利推进。

数据治理业务组:由业务部门的业务专家、系统管理员组成,负责业务系统参数、基础数据维护,保证系统正常使用;另外还要负责审核、检查、整改业务数据,保障数据质量在数据产生源头的高度和精度。

数据治理技术组:由信息技术部门的专业IT技术人员组成,包括系统开发人员、数据治理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开发人员负责系统数据录入功能符合数据校验标准和数据治理标准;数据治理人员负责开发数据质量检测规则、监控数据质量、批量修改数据等工作;数据库管理员负责系统数据的备份、恢复、审核等工作。

3 设置数据质量基准

数据必须具有合适的质量,才能解决业务的需要。可通过多种方式评估数据集的质量。①效性。数据值具有可接受的格式。例如,员工编号为6位文字数字字符。②唯一性。数据字段中没有重复的值。③完备性。数据字段中没有空值。例如,邮政编码应该始终填入到地址表中。④一致性。数据属性与可能基于该属性本身或多个属性制定的业务规则一致。⑤及时性。数据属性表示没有过时的信息。例如,没有客户合同拥有已过期的有效期。⑥准确性。数据属性是准确的。⑦符合业务规则。数据属性或数据属性组合遵守指定的业务规则。

4 建立主数据中心以实现对主数据的管理

要满足收入增长、成本减少和风险管理等基本战略目标,数据治理组织需要控制业务部门中的数据。这些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关于客户、产品、材料、供应商和账户的关键业务数据)常常称为主数据。

主数据十分重要,分散在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系统和应用程序中。数据治理组织现在已认识到了主数据的战略价值,在大部分企业和组织中,多个应用系统、不同部门间需要共享数据的现象非常普遍,建立主数据中心不仅能避免各应用系统相互共享数据形成网状结构,同时能够保证对外提供准确、一致的数据。这其中,凡是需要交换、共享的数据都纳入到主数据范围,形成一致的、完整的、准确的核心业务数据,统一由主数据中心完成对外提供数据的任务。建立主数据中心不仅仅是技术工作,除开发、维护外还需要制定开发规范、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共同规范主数据的使用。

5 实现数据质量管理和数据治理的良好结合

数据质量管理应当是与整个公司组织的数据治理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数据标准为数据质量管理提供质量检查规则来源,而数据是否符合标准,是一个典型的数据质量问题,通过部署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可以对数据标准的落地实施提供监控和检验手段。

元数据管理系统可以作为数据质量管理的一个输入,辅助数据质量检查脚本的自动生成;而数据质量管理系统中存储的检核规则等信息又是一项元数据,应当被元数据管理系统采集。

数据安全管理中定义的数据所有者,是构建数据质量治理闭环流程,确定数据整改权责的重要依据。

6 数据质量管理流程的关键要素

数据质量管理流程应当涵盖从“数据产生”到“数据集成”再到“数据使用”在内的全过程,为了进行有效的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管理的不同功能点应当分布在流程的恰当环节,基于基础数据平台类系统构建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并将源系统、相关应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和业务用户都纳入到数据质量的发现-修正-跟踪-评估的闭环流程当中,是实施数据质量管理的最佳选择。

第2篇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伴随着大数据的迅速发展,国家治理能力的建设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在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下,

>> 大数据背景下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研究 大数据视角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究 大数据施政平台引领下政府现代化治理水平的提升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地方性视角 国家治理视角下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思考 数据共享: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前提 大数据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平台和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协商民主 论政府主导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维稳 宗族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 大数据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群众路线视角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初探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意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运用大数据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分析 大数据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应用研究 人的现代化视阈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 信息经济学视角下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4-10.

⑩徐子沛.大数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6.

.cn/gywm/xwzx/rdxw/2014/201407/t20140721_47439.htm,2015-4-10.

{12}石菲.我国电子政务十年发展成就.中国信息化,2011,(12).

{13}道格拉斯・斯诺.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

参考文献:

〔1〕格里・斯托克.作为立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1999,(1).

〔2〕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R].2015-3-5.

〔3〕马双荣.该如何面对大数据来袭[N].报,2014-4-17.

第3篇

信贷基础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信贷人员信贷管理系统录入、信贷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关联系统实时接入以及关联系统批量抽取数据等。因此,造成商业银行信贷数据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信贷管理系统录入。信贷管理系统录入造成信贷数据质量不高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由于系统本身用户界面不友好,不方便信贷人员数据录入,或是不符合用户常规的操作习惯,导致用户容易出错。二是个别信贷系统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操作失误,录入错误。三是基层领导对数据质量重视不够,鉴于业务收入是基层的生命线,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个别基层领导为了争夺客户甚至会让录入人员做出一些违规的操作。

(2)信贷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由信贷管理系统自动生成造成数据质量不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系统程序开发缺陷,且在测试过程中未被测试出来。二是系统缺乏对业务的必要支持信息,如:利率、担保物等数据确认、核实与数值准确性校验等。

(3)信贷管理系统关联系统。直接与信贷管理系统进行关联的系统包括:客户管理系统、审批管理系统、授信管理系统、用信管理系统、押品管理系统、现金管理系统等数十个系统。关联系统实时接入和批量抽取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等,直接影响到信贷数据的质量。

2信贷数据治理采取的解决办法

商业银行信贷数据管理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一是手工操作,纸质记录、汇总、统计阶段。二是信贷业务核心数据地市集中阶段。三是信贷业务核心数据省域集中阶段。四是信贷业务核心数据全行集中阶段。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与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产生了一系列的信贷数据质量问题,例如:属性缺失、数据不完整、数据不准确、数据重复、数据逻辑不一致等,从而影响信贷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商业银行在满足日常内外部监管要求和信贷核心数据集中过程中,大致采用了以下3种方式进行数据治理:一是信贷管理系统优化;二是专项检查;三是成立数据整改项目组。

(1)信贷管理系统优化。通过对信贷管理系统程序本身的优化,对系统功能、数值、流程、前后台校验控制进行优化,并从用户界面友好性、操作便捷性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改善,确保信贷数据质量。

(2)专项检查。根据商业银行内外部日常监管需要,设定某一阶段具体整改任务,成立专项检查组。按照具体任务需要,采用堵漏洞式的方法,临时开发整改程序。这种信贷数据治理方式效率低下,同时,软件复用性较差,但能满足临时的数据检查与监管需求。

(3)成立信贷数据整改项目组。信贷数据整改项目组是针对一定时期内的历史数据进行全面的治理。治理的范围包括审批与用信等基础数据整改、合同凭证等数据一致性整改、担保物等数据合法性整改、客户信息整改、缺失数据补录等。从信贷数据的整体数据逻辑关系、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数据本身的逻辑、信贷系统与关联系统数据之间的逻辑、信贷系统新增管理功能以及信贷业务数据采集等方面,对商业银行信贷核心数据进行了及时、必要的整改,有效地提升信贷数据质量。

3信贷数据质量全面提升

通过信贷系统优化、信贷数据专项检查与数据整改项目组等数据治理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存量信贷数据的质量。面对日新月异、变幻莫测的信贷管理规章、制度与市场需求,新增信贷数据的质量难以有效控制。近年来,商业银行立足本身业务、科技管理水平,加大信贷数据质量监控力度,实现对信贷管理系统数据的自定义规则检查、错误数据分发、错误数据整改、整改情况检查等全方位、多角度信贷数据质量在线管理,满足各内外部监管部门以及业务条线对信贷数据的专项检查、定期检查、整改及评价等要求,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数据质量。

4信贷数据发展前景展望

第4篇

《纲要》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为我国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行动指南,最终目的就是利用大数据提升全民数据意识、发展数据文化、释放数据红利、打造数据优势。相较以往,此次发展的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全面。《纲要》对大数据的定义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大数据不等同于海量数据的集合,而是可被利用的海量数据集合。同时,大数据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大数据可以创造价值。根据已有的数据发现联系是大数据能够创造价值的基础。2012年达沃斯论坛的报告《大数据 大影响》宣称,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类别,就像货币或黄金一样,叫数据资产,它的价值赛过黄金。当前,大数据已经在政府公共服务、医疗服务、零售制造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产业空间。

第二,大数据推动数据共享开放。大数据时代政府需和各个社会组织、社会主体合理共享,在共享最新数据的基础之上,发挥各自的发展优势,深度挖掘数据的价值。数据的共享开放可以让政府少管一些事情,节省很多的人力,同时也能解决大部分公共事务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三,大数据可以预测未来。大数据是以分析大量数据的相关性为基础进行预测,这是大数据不同于海量数据的最重要的特征。在掌握数据的情况下,才能做出科学的预测,才能做出正确的预判。当前,大数据可以对人们的需求、灾害、犯罪的发生等问题进行分析预测,有了大数据作为支撑,各类商业服务和社会服务将更为精准有效。

二、大数据对社会治理环境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政府面临的社会环境将会更加复杂,社会治理方法也会更加多样。社会治理环境的变化主要集中在:①政府所处的社会环境将更加开放,并且将更为深刻地遭遇到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影响和冲击;②社会治理的方法将更加统一高效,大数据将在治理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政府权力将会进一步收回,交由社会组织配置;③社会环境的变化将更加全面和系统,政府将在更加民主、法制、开放的社会环境下进行治理。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催生了大数据的生成。大数据对社会治理发展趋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治理环境和治理方法这两个方面,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大数据使社会治理环境变得空前开放和自由,社会治理环境的改变要求政府必须树立开放的社会治理理念。首先,在大数据时代,人们查询数据的途径已经不再只依赖官方网站,这样就倒逼着政府必须实现真正的开放和透明。其次,在大数据时代,公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非常简单且易于搜集,过去带有较强政治性的参与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普遍性的公民参与,这种参与会为政府的下一个决策进行引导。最后,大数据拓展了社会治理的范围,并使社会治理更为精准化。由于信息的双向交流,大众的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模式从以往的方格化演变为网络化,从而使政策制定更为人性化。政府要掌握、整合和协同各种类型的基层数据,建立服务型政府。

其二,大数据有助于形成统一高效多样的社会治理方法,使社会管理领域的公共政策实现精细化和科学化。首先,大数据时代对政府理念的影响是包容,大数据里的数据类型非常多,而且来自方方面面,政府需要将这些数据整合起来,去包容和协同。其次,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关注相关关系。换句话说,现在只需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再次,大数据时代似的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和高效。大数据促使社会治理更加及时,因为大数据有助于政府实时甚至预先了解发生的问题,做到预测社会需求,预判社会问题,防患于未然。同时,大数据会实现社会治理的高效和节约,可以极大地节约相关部门和公民本人的时间及精力。大数据还促使社会治理方式的多样化,比如让更多人群进行自我管理的自组织模式。最后,在大数据时代下,社会治理将面临着更大的约束,尤其是社会治理现代化问题。为确保社会治理现代化,既要构建一个真正的电子政务平台和应用体系,又要应用社会治理的新模式――云治理。云治理只是一个手段,最终要走向全面治理和微治理。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治理风险对策

在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模式、治理方法都在发生改变,社??治理的主体也更为多元化,大数据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数据安全挑战。在大数据里,人们的活动都能被看到和记录,人们已经没有隐私了,因此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非常重要。其次是大数据的技术性风险,这类风险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政府应尽快适应大数据带来的新的治理环境,转变角色定位,制定有助于大数据发展的制度规则,引导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

第一,建立统一的元数据标准体系。这是政府实现对大数据合理运用的基础。标准体系应包含大数据生成、发展及的数据标准格式,便于数据的无缝隙统筹整合,使原本散落在各部门的数据信息整合起来,打破“信息孤岛”状态。

第二,建立防范风险的制度。这是政府实现对大数据合理规制的保障。大数据时代下,挖掘商业价值和保护个人隐私的矛盾日益凸显,技术性风险也不再是人为可控的。因此,建立数据资源的应用规则,界定数据资源的归属,限制数据资源的使用范围,用制度将技术风险约束在一定范围内,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三,调整社会治理结构。这是政府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社会治理环境的前提。大数据时代使社会治理主体更加多元化,各主体在共享最新数据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政府可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众包、众筹等方式的自我管理的自组织模式,参与公共服务;鼓励社会组织承接城市公共服务;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社会服务方案进行设计与评估,凝聚大众智慧,形成内外结合、各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格局,让政府的治理结构有效地嵌入到社会治理网格化结构中。

四、大数据时代下社会治理研究的趋势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影响下,社会治理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治理方式提出挑战。这些变化对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新的主题,构成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机遇。

首先,在构建社会治理的新模式上,云治理应该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运用云治理的手段要弄清楚三个问题:一是要梳理云治理的概念体系,它的前提是什么、它成不成立;二是要分析云治理的价值选择,它是否真正符合人们的价值理念,是否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社会需要的方向;三是要研究云治理的现实应用,它能在哪些方面应用,怎么应用。

第5篇

[摘 要] 旅游和社区的协同发展中,呈现出居民被边缘化、空间的争夺和占用、资源环境利用不当以及居民参与受限制造成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受阻等问题,严重阻碍发展进程。信息时代背景下,旅游社区的参与和治理将向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和协同善治转变,大数据将为旅游社区居民参与提供信息支持,参与平台和途径也会拓宽。数据的透明和公开将有助于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的分配和协调,届时将大大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经济欠发达地区治理过程的大数据应用可率先从有效沟通和精准服务着手,增强各个主体挖掘和利用数据的能力,发挥群众智慧,使社区治理向多元合作共治和良性善治迈进。

[关键词] 社区参与;参与意识;自我增权;创新就业;旅游发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89

[中图分类号] F5901;TP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199- 03

1 大数据与解决旅游社区参与矛盾的同构性

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社区参与问题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1 ]。近些年,旅游目的地社区发展、社区和旅游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被给予更高的位置[2 ]。旅游目的地社区被边缘化、居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以及旅游产生的文化冲击、空间争夺和占用、环境问题、资源合理利用和分配 [3-5 ]等等这些棘手的问题,多是由于公共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公权力基于行政程序的分配不均造成的不平等引起的,为此,和谐的发展呼吁民主参与、社会自治,呼吁更加科学而良性的治理。

近年来,学者对旅游社区参与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和遇到的障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总结起来大致分为外部制约和内因限制两方面。

外部制约主要指:第一,旅游发展地以景区或旅游企业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愈发复杂多变,各个利益之间的争夺和冲突层显 [6 ];第二,强势资本入驻后,社区原有的利益天枰失衡,有政企联合操作,政府权力寻租的现象出现,无形中规避了公众的参与;第三,参与渠道单一,信息不场>用翊τ谛畔⑷跏迫禾宓匚唬从获取信息的便捷和信息量都集中于少数社区精英 [7 ];第四,政府管理权限和边界不清,决策方式方法不明晰,造成行政帮扶上的困难和障碍 [8 ]。

内因限制因素有:第一,居民民主参与意识弱,参与意愿摇摆不定;第二,居民受教育程度低,不知道如何参与和维权,多数居民个体不具有“公共理性”。而一旦其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多采取消极抵抗,不懂得也不会如何维护合理权益; 第三, 参与的技术, 主要指参与旅游发展需要的各种资质证书,多数居民不具备专业资格认证。这些问题和状况制约了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也对社区的治理带来了各种困境。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或许不应该站在问题里面去分析问题,而应当站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和大环境去观照现实中的困境,进而科学决策。

自麦肯锡公司名为《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域》的研究报告以来,发达国家率先就大数据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如:美国利用大数据技术改善政府治理,帮助预测就业岗位和信息,帮助分析民意预防冲突和矛盾,以及各个商业领域。

大数据在国内的实践尚晚,自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同年9月,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标志着大数据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信息时代,地区治理的智能化,现代化势在必行,大数据所要求的信息开放、分享决策、平等合作与解决旅游社区参与所面临的如上问题具有同构性。

社区参与和治理要求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的平等,社区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冲突亦源于此。公共权力的制度基础是民主,需要最广泛的人民的话语表达,大数据为各个主体的话语表达提供了多元的、便捷的渠道。公共利益的平等则要求各个参与主体的平等协作和自由互动,最终实现共同成员的最大利益,并且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损害。大数据的公开透明,信息的交互流通,为实现平等对话,达成共识提供基础和条件,大数据的开放和包容有利于多元利益体之间的调试和整合,“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和手机客户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者和享用者。为提高参与,形成民主意识打破技术。

2 大数据重构社区治理生态系统

大数据的驱动下,原有的社区将被解构为由网络社区和现实社区共同构成的二元结构,网络社区在大数据信息体量大、变化快,新媒体盛行的作用下,使网络参与主体更加单一、多元化,参与的渠道也不再局限于日常的行政参与,进一步弱化个人对组织的依附,公共舆论盛行,这些都将倒逼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由权利集中、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权利逐渐分散,但仍保持公共理性的合理行政管理,而不至于失控。

网络社区凸显的公开、透明、共享协同现实社区进一步整合,重构了善治的社区治理生态系统。多元治理主体充分激活社区的自组织和自调整能力,治理权力适度调整,逐步向金字塔中低层倾移,追求更高效的治理模式和更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鼓励社会公众、企业、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协同参与治理。

大数据驱动下,将以数字决策代替权利决策或经验决策,公共资源配置、招投标、各类项目的开发和决策将有数据为决策依据,有效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公众监督、信息公开倒逼权利结构优化,全新的治理生态系统浮出水面。社区治理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

3 大数据在旅游社区治理中的现实运用

大数据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尽管目前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技术、理念意识和数据非理性等障碍,但是,践行科学分析、数据决策势在必行。为了拟合数据鸿沟,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可以在有限技术的基础上来试行基于大数据的治理现代化,或者可以将其称之为“中数据”,即,信息量没有那么庞杂,不存在对非结构和半结构数据的分析。鉴于旅游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可以从有效沟通和精准服务两方面践行数据管理和决策。

3.1 大数据沟通

大数据沟通是指通过各种社交网络和终端广泛收集社会数据,了解群众观点和态度,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目的在于达成共识、改善群众关系,凝聚社会公信力。这种方法已经被发达国家广泛用于社会信息征集和公共治理。

如:Kosinski研究发现,通过市民在主流社交媒体(如Facebook)上面的点赞数据,即可推测每位个体的年龄、偏好、和政治观点,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投放精心设计的沟通和说服信息[9 ];美国费城使用名为“Textizen”的APP向市民的手机发送短信息,并告知目前正在制定的政策法规,同时制定并投递相关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被作为施政依据在官网公布[10 ]。

旅游发展过程中,经常由于社区居民被置于旅游发展进程之外,不得分享利益,或由于信息不完全或沟通不畅而造成各种矛盾和冲突,严重阻碍旅游发展和旅游目的地和谐进程。基于政治程序对矛盾和冲突的利益进行权威分配,使各个社会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和对话,利益调和度低,矛盾冲突愈演愈烈。依托大数据平台表达的信息对话,对信息的模块化处理后,可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沟通。

通过建设数据平台,拓宽信息渠道,为群众参与提供便捷途径,数据的透明和可视化又可以凝聚社会共识,扩大治理的公信力,可以弥补行政上的单一决策造成的资源不足、信息不对称和效率低下。

3.2 数据识别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大数据开发技术是关键但应用和服务也不可忽视。数据的分析还应当回归到应用和实际决策中。在千变万化的社会问题和群众需求中引入社会群体的力量,有助于进一步搜集有效数据,识别需求,提供精细管理和精准服务。

目前旅游和目的地社区的发展中,地方行政做了不少工作,基层管理人员的辛劳有目共睹,但成效并不显著,比如对待困难户的帮扶,群众反映帮扶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甚至是采取的帮扶的方法存在供需偏差,造成公众参与率低,政府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大数据驱动下,应当增强社会主体挖掘和利用数据的能力,拓展数据的应用主体和应用领域,提供公共信息服务面。例如:纽约市使用LBS应用让市民在地图上建议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的设置地c,为市民提供便捷租车服务,获得市民广泛支持。另有,美国佛蒙特州向群众征集推送粮食捐献政策和具体捐赠点的位置[11 ]。

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群众团体或是市场的力量,并鼓励他们运用大数据,开发应用平台APP,在各个方面服务群众[12 ]。未来的现代化治理,应当朝着数据支撑下的社会主体多元合作共治和良性善治迈进,治理更强调理性公共协商和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和协作[13 ],以公共利益为标准,实现公共选择的理性转换,避免公共活动效率低下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集体非理性。

4 总结和展望

大数据的应用和实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条路上,既要避免公共社会不成熟,公民缺乏公共理性而带来的数据偏差,也要谨防数据寻租,数据霸权和数据掺假。健全数据伤害维护机制,出台数据使用责任和数据使用相关的条令规范亦是趋势。

大数据的应用关乎国家治理体制创新,公共服务创新和社会自治培育,要求每一个社会主体都要有数据意识,释放数据红利。每一个公民都是数据的使用者和提供者,要重视公民数据源,为民主参与和决策、良性善治开源纳智。正如哈耶克所述:一个社会的知识掌握在每一个人手中,只有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整个社会的文明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会琴,侯林春,杨树旺,等.国外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5(1):26-32.

[2]苏明明.可持续旅游与旅游地社区发展[J].旅游学刊,2014,29(4):8-9.

[3]左冰.共容利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利益协调[J].旅游科学,2013,27(1):1-14.

[4]李萍,王倩,Chris Ryan.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4):57-63.

[5]陈莹盈,林德荣.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研究――自我与他者关系类型及其行为模式[J].旅游科学,2015,29(4):38-45.

[6]王德刚.文化自信、利益均衡是确立乡村旅游伦理关系的基础[J].旅游学刊,2014,29(11):9-11.

[7]时少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的权利结构、运作策略及其影响研究――以京郊BS村景区并购事件为例[J].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学报,2012(11):73-83.

[8]王翔宇,翁时秀,彭华.旅游地乡村社区居民利益诉求归类与差异化表达――以广东南昆山核心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5,30(5):45-54.

[9]Kosinski M,Stillwell D,Graepel T. Private Rraits and Attributes are Predictable from Digital Records of Human Behavior[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2013:5802-5805.

[10] Global Open Data Index. http:///.

[11]吴湛微,禹卫华.大数据如何改善社会治理:国外“大数据”社会福祉运动的案例分析和借鉴[J].中国行政管理,2016(1):118-121.

[12]赵长明.我国二手房地产交易价格风险的核算[J].统计与决策,2014(1):34-36.

[13]陈潭,杨孟著.“互联网+”与“大数据×”驱动下国家治理的权利嬗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5):105-111.

第6篇

银行数据治理的整体实施情况

数据给现代银行工作主要带来三大方面的挑战。一是业务发展转型,经营理念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这需要银行收集全面信息以进行领导和管理层面的综合决策及精细化管理、资产管理为核心向精准客户营销转变。二是竞争环境和流程日益复杂,必须强化自我约束。这方面需要按照巴塞尔协议清晰构筑风险资本,进行预测性财务管理工作,制订精准的绩效考核办法。三是上级监管越来越细致。作为国家命脉的银行业,包括人民银行、银监会、外管局等部门对其进行多口监管,管理者需要各银行准确报送大量数据同时还要求这些数据口径标准基本一致,以利于行业统计的方便性和及时性。

上述挑战给整个中国银行业带来了进行数据治理这样一个总的、战略性的要求,银行从业者对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也达成了共识。为此国内相当多的银行已经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在行内建立了包括管理层在内的数据治理委员会,对资金人员等资源大力投入,在行外积极寻找咨询专家和解决方案。然而只有极少数银行能通过上述工作使数据质量得到本质的提升,在多数银行我们依然会观察到如下现象:再次实施一个贯穿若干业务条线的项目时,仍然需要银行多部门联合再次开展一次大规模数据梳理和改动操作,这说明数据质量不佳的这个痼疾依然存在。

银行数据治理过程的考察

在此我们考察一下银行进行数据治理的一般过程,该过程包含以下几个不可或缺的主要步骤:(1)开展战略咨询。(2)建立包括高层在内的数据治理委员会,建立数据治理组织架构。(3)设定数据治理实施路线和目标、制订工作计划。(4)动员相关部门、按照计划开展具体数据治理工作。步骤(1)和(2)属于目标设定环节,步骤(3)和(4)属于执行环节。同时在开展工作中步骤(1)和(2)务虚性强一些,而步骤(3)和(4)倾向拿出具体落地实施物。如前所述数据问题是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整体问题,上升到治理行的战略高度并不为过,步骤(1)和(2)是银行数据治理的两个充分条件,它们是推动力而不是绊脚石。总的看来大多数开展数据治理的银行都能在战略上加以重视,因此步骤(3)和(4)恰当与否决定了数据治理单位的执行力,成为决定数据治理效果的关键。

应该看到国内银行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是近几年的事情,随之而来的数据质量问题也是突然出现的,而且是整体出现在银行业面前,因此国内银行落实设定数据治理实施路线和目标这一步骤时,往往引入外脑交给咨询公司。然而咨询公司同样没有成功的国内银行的经验可以借鉴,它们给银行开出的药方往往是借鉴信息化比较早的发达国家银行的经验,或者借鉴信息化程度最深的信息技术行业自身的数据治理经验。然而发达国家将信用机制作为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则已经建立了上百年,在制度上约束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提供诚实有效的信息,从源头上解决了数据问题,因而发达国家银行数据接近其原貌,质量普遍较高。与发达国家不同,长时间来我国银行仅被当作渠道而且主要是企业金融往来的途径。对于社会自然人的信息,行政、公安等系统掌握的信息质量在某些方面要高于银行,这决定发达国家银行数据治理对我国银行业具有有限的参考意义。而且信息科技行业的特点是数据即业务,数据处理手段单纯,用以实施信息项目的数据往往同构性强、存在一个产品中,准确性、合规性、一致性、唯一性、及时性、完备性这些高度抽象的特性既可以作为衡量产品数据质量的标准又是信息产品实施的内在自我约束,但对于使用信息产品的功能处理的外来数据不存在上述约束。银行的数据源于业务的需求,是信息产品处理的对象之一,并且以一个系统众多、数据源分散、数据异构性强的集合的形式出现。因此信息科技行业那样单纯的数据治理方法以及质量衡量标准施加于银行业效果并不明显。

国内银行业数据治理的另一个症结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被实施部门扭曲为一项以实体代替实质、以主观代替客观的任务。由于步骤3中给出的数据治理实施路线往往脱离国内银行的客观条件,导致数据治理具体实施部门对于应该调动的资源和着手点没有头绪,索性使用懒汉原则——以建设一个系统为主线和数据治理完成标志。数据治理的最终效果本应由行内外进行客观的评估,但不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使得数据治理这项需要银行全体员工知道其职责并不折不扣地加以执行的战略协作退化为一个有形无实的系统实施任务。

结合业务进行数据治理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银行业数据治理工作难以取得满意效果的一个主因是缺乏结合国内银行业务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方法进而使执行力大打折扣,尤其是脱离了银行数据是为业务服务这一根本出发点,脱离了业务是动态发展这一特点。

认识到上述问题后,在数据治理工作中,我们仔细研究了数据的载体,银行业务系统的构造和分类,分析了数据流与关键数据质量控制点的关系,厘清了数据生命周期各阶段流经的业务部门并据此规划了一个责任清晰的数据治理机制。

银行的主要信息系统

系统是银行数据的展现实体,系统建立的缘由及重要性与其服务的主要业务紧密相关,即使那些为全行服务的系统,例如报表,数据也被分成不同的模块赋予各种权限为不同的业务和部门所享有。按照对内职能银行所有业务部门可以分为前台、、后台三部分,银行的主要系统也可以这样划分。

图1是一个现代银行的主要信息科技系统构成图。前台部门和系统在银行业务中主要起到了交易渠道作用,一般包括运营部、电子银行部、国际业务部等,它们主要开展面向大众的现金类业务,注重账务的准确性,对应的系统有柜面、信用卡、电子银行、ATM等系统。部门和系统主要起到流程审批的作用,一般包括信贷部、投资部、小企业部等,它们不用直接与大众打交道,主要从事与信用相关的业务,必须谨慎评估每项业务的潜在风险,注重流程和专业人员参与控制,对应的主要系统有计划财务、信贷系统、个贷系统等。后台部门一般起到支撑作用,主要有综合管理、人力资源、法律合规等部门,这些部门要求系统主要对银行进行内部控制,不开展直接为银行产生利润的业务,它们对应的平台有档案管理、人力资源、法律合规等系统。

需要注意数据仅仅是存在于系统中,不应该犯将系统等同于数据的错误。系统建立后多数情况下是稳定的。但是数据不同,它受到业务的驱动在各个节点和系统中流动,同一个数据流经不同的节点和系统具有不同的重要性。例如客户的一笔存款业务,只要卡号和姓名准确就可以确保业务的进行,其他数据信息是次要的,但是如果产品推销关于客户联系方式的数据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信息。所以业务不但赋予数据重要性,还赋予它流动性。

数据流向与数据治理关键节点

银行不可能单纯为了数据质量进行所有业务系统的重构,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是从数据流中找到最重要的环节作为数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工作着手点,将数据治理由点及面的推展开。图2是前、中、后台业务的数据流和重要节点的关系图。

图2(A)展示一个典型的来自前台业务的数据流,该数据流中有多个数据源和分发点以及一个汇集点,由数据源采集数据汇总到汇聚点处理后再分给分发点(使用点)使用。各个数据源相互之间地位是平等的,各分发点也是平等的。业务上会要求数据源和使用节点容易扩展,这就约束汇聚点达到相对稳定,如果扩展汇聚点必然会对前后两端的业务造成巨大的影响。大量数据汇集而且较稳定这个特点说明汇聚点是前台业务的关键点,在该点建立规则进行数据质量的控制是适宜的。

对于来自业务的数据流如图2(B)所示,该流中有多个数据源,多个中间审批节点和一个终审节点,各数据源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中间审批节点之间是串联的。一个成功的业务从数据源来的数据必须逐级经过中间审批节点,也就是每个中间审批节点都是一个信息汇聚节点,但是业务上要求这类汇聚节点要容易扩展,终审节点在业务上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决定了业务进行与否。一个数据源就对应了一个流程,也就是图中数据源n的数据不会在审批点中进入到由数据源1形成的流程1中去。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该流程中数据流是双向的,关于客户的数据从前向后流动,审批意见数据从后向前流动,这就存在数据在两个审批节点来回流动的可能:后向审批节点认为客户信息不准确加以退回,由数据源补充客户数据再次发出审批申请,如流程n所示。审批节点串联的安排顺序即暗含数据控制的内在要求,在一个审批节点被关注业务,数据如果含糊不清业务必然无法被审核通过,从而要求前级逐级回退从源头校正业务数据,因此处在最后位置的终审节点无疑是数据质量管理的管控重点,但这仅仅是狭义的业务只是包含了客户的信息。前文我们指出数据可能存在没有到终审节点在两个一般审批节点流动的可能,审批的业务信息每次都会回溯到第一个审批节点,同时所有的客户信息也会进入第一个审批节点,它含的数据量最大,所以第一个审批节点的数据质量控制同样也是重点。

图2(C)展示的是后台数据流程,它一般包括一个数据源、一个汇聚点和多个分发点。数据流向是单向从源流向分发点,各个分发点地位是平等的,数据源与各分发点相比明显有控制的意味。因此对后台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重点是数据源的控制。

按照数据生命周期划定治理职责

按照数据自身的生命周期,数据流中的各节点又可以归纳为产生环节、集成环节和使用环节,如图3所示。图中标示出数据质量问题的产生主要发生在数据产生环节,少量产生在集成环节,但是数据质量问题的发现恰恰相反。这是因为数据产生环节很少认为自己是错的,它占有的数据量相对而言比较少,缺乏进行校正所需的比较对象,而且数据产生环节的第一要务往往是确保业务的进行从而产生价值,它们一般对数据进行分析的需求也不强烈。而信息集成环节和信息使用环节价值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数据分析后找到业务规律对工作进行改进及对竞争态势进行预判,而且这两个环节都有大量的数据用以进行分析校正,因此这两个环节能够大量的检测到数据治理问题。数据的集成环节一般是科技部门,处理数据是它们的专长和职责,经过分析校正后会使生产环节产生的数据问题有所减少,但是由于对业务理解的偏差,它们产生的数据问题仍较使用环节要高。使用环节进行数据分析应用往往会使用全部历史数据中的一部分,而数据集成环节往往会从这个历史周期考察数据,并且从其他方面印证数据,这导致数据集成环节发现问题的数量较使用环节发现的多。

根据这三个环节产生和发现数据质量问题的规律我们认为,在数据质量管理中数据集成环节对数据量拥有最多、考察面最广、统筹最全面,应该行使检查、报告、跟踪数据质量的控制职能;数据使用环节对于数据质量具有出于业务的最权威的判定,应行使定义评估数据质量的反馈职能;数据产生环节是最广大的客户原始数据的直接接触者也是从源头防范数据问题最有效的环节,应行使预防修正数据问题的执行职能。

仅仅是划分职责并不能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执行力。我们还知道不同环节的利益追求是不同的,在没有干预的状态下,银行数据产生环节就是关心业务的进行,预防及修正数据是一项靠责任心的工作。而信息集成环节和信息使用环节显然更倾向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结果被认可,不愿为数据检测、考核工作而操劳,甚至将之视为与数据产生环节可能发生冲突需要回避的一件事。不同环节不同诉求使得数据治理工作脱节,必然削弱执行的效果。有必要使用一套办法使得所有环节将数据工作最大可能统一到一个中心上去。绩效考核就是这样一套较好的方法,考核数据产生环节给出的数据是否使分析效果得到明显提升,考核集成环节和使用环节是否检查监督实施到位。

结论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2007年我国中小板21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公司治理变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探求适合中小企业这一“弱势群体”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实现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研究发现:中小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治理要素与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股权结构指标与绩效之间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相关性,股权结构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引言

目前对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已有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董事会与绩效的关系研究。股权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孙永祥和黄祖辉(1999)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托宾Q值呈倒“U"型关系;陈小悦和徐晓东(2001)发现国有股和法人股比例与企业业绩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为非国家股股东的公司有着更高的企业价值和更强的盈利能力,公司治理效力更高。董事会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孙永祥和章程(2000)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与企业绩效存在不显著的相关关系。陈晓红和尹哲(2007)发现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治理水平与企业的成长性没有相关关系。本文以中小型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2004年中小企业板在深交所正式启动,总体运行良好。

证监会已经明确指出,中小板将选取一些业绩优良,具有较好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发行上市。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这一“弱势群体”具有相似的成长路径,其发展也面临着相似的困难和问题。中小型上市公司代表着其中具有较好成长性的部分,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发行上市。通过对这部分的研究,探求适合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为中小企业这一“弱势群体”的发展提供经验证据与理论借鉴,以实现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基于研究目的,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1)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的规模常常被视为影响董事会效率的关键因素。国内外有关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研究较多,但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一些研究表明,具有小规模董事会的公司具有较高的运营效率,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呈负相关关系(Eisenberg,1998)。然而,另外一些经验研究却表明,具有规模相对更大的董事会的公司能取得较高的绩效(于东智等,2004)。本文认为董事会中董事人数太多,对于董事会效率与公司治理有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首先表现为董事会规模太大会出现董事会成员间沟通与协调困难;其次,可以认为规模过大的董事会容易产生搭便车的现象。所以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2)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独立于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可以很好地行使监督职能,同时为企业提供有关经营管理、财务、公司战略等方面的咨询指导,以其专业知识来促进董事会的决策科学化。独立董事人数越多,在董事会中的力量就越大,对内部董事制约就越有效果。所以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3)董事长与经理两职状况。在两职状况对于治理效率影响上,国内外学者仍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反对两职合一者认为,两职合一经常与无效的公司治理信号相关联,两职合一会导致企业决策的高度集中化,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决策失误的风险增大,从而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与此相反,支持两职合一者认为,两职合一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兼任总经理的董事长具有更多的关于企业及相关产业的知识,并且相对于外部董事而言,对公司具有更大的责任感。本文更赞同董事长与总经理相分离的观点。

假设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企业绩效有负面影响

(4)股权状况。经统计发现2007年中小上市公司存在四类控股股东,其中非国有法人股东占37%;自然人股东占32% ;国有法人股东占26%;外资控股股东占50%从总体来看,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国有法人股东控股不到三分之一,控股股东大部分是非国有,所以认为中小板控股股东的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基本趋同。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绩效可能存在正向关系。

假设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5)控制权竞争。由于流通股股东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对控股股东的威胁,第2至第5大股东拥有一定的股票份额,在控股股东的行为过于偏激时,可以对控股股东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并与之抗衡。

假设5:控制权竞争越激烈,企业的业绩越好

(二)研究样本和数据收集本文选取了2007年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总共有221家公司披露了2007年的年度报告,剔除金融类公司和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确定21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巨潮资讯网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数据分析处理主要通过ExceI2003和SPSS 13.0软件完成

(三)模型建立与变量定义为了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构建回归模型如下:ROA , EPS , NAPS= (3 ‑ + (3 ,BN+ (3 ZID+ (3 ,CC+ (3 .,F_shares+ (3 5TOP2_5+ } ,1nTA+ )` 2DAR+。其中,绩效变量有ROA(净资产收益率),EPS(每股收益)和NAPS(每股净资产);公司治理变量包括BN(董事会规模),ID(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比例),CC(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状况,两职合一取1,否则取0),F shares(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TOP2_ 5(企业控制权竞争程度,用第2至第5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表示);控制变量是nTA(总资产自然对数)和DAR(资产负债率)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1)。可以看出,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内部差异较大,最小的只有5人,最大的有16人,平均董事会规模为9人。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比例平均为35.Fi9%,最大比例为57.1%,最低比例为28.6%,说明自2002年证监会制定独立董事制度以来,中小板上市公司都很好地执行了这一政策,充分认识到了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改善公司业绩。在这219家公司中,采取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有59家,占总体的27%;采取两职分离的公司有160家,占总体的73%。从股权结构来看,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内部差异很大,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为38.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有南岭民爆( 71.8% )、三钢闽光(73.9% ) ,露天煤业(70.5% )、合肥城建(80.3% )、飞马国际(85.6% )、宏达新材(75.7%)和南洋股份( 92.4%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低的是科华生物(8.1%)。在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发现,虽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内部差异很大,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很高的企业数量并不是很多,而且基本都是国有法人股东控股,存在国有法人控股“一股独大”的现象,而控股股东为非国有法人的公司股权相对分散。

(二)相关性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如(表2)可以看出,第一,BN与ID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没有随着董事会规模的扩大而相应增加,说明中小板上市公司聘用独立董事的自发意愿不强,可能完全是为了应付证监会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规定。从ID与ROA和EPS的负相关关系也再次证明中小板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对企业绩效并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二,BN与ROA ,NAPS , EPS负相关,而且BN与EP`.i显著负相关,说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差。董事会人数过多,会使得董事会成员之间沟通与协调变得困难,从而影响董事会的运作效率,最终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第.,1nTA与ROA正相关,与EPS , NAPS显著正相关,说明中小板上市公司规模越大,绩效越好。规模较大的企业资金比较雄厚,管理制度相对完善,更有利于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给企业绩效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企业规模越大,抗风险能力也越强。第四,ROA与EPS显著正相关,与NAPS也呈现出正相关,四个变量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企业绩效的变量,因此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是正常的每股净资产(NAPS)反映每股股票所拥有的资产现值,每股净资产越高,股票就越有投资价值oROA与NAPS正相关,EPS与NAPS显著正相关,说明了企业绩效与投资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三)回归分析分别对净资产收益率(ROA)、每股收益(EPS)、每股净资产(NAPS)回归,即分别以ROA ,EPS ,NAPS为因变量,以BN,1D,C(:,凡share;和TOY2_ 5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处理,(表3)为模型的全样本回归结果。可以看出,ROA模型,EPS模型和NAPS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令人满意,F值在5%的置信度下通过检验。同时,从上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第一,董事会规模与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的系数为负,而且与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呈现显著负相关第二,独立董事比例与各业绩指标都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现阶段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作用还不明显,没有发挥独立董事应有的作用,其设立可能是为了应付证监会的规定第一,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状况与各绩效指标的系数符号比较混乱,CC与ROA之间的系数为负,与EP民NAYS之间的系数为正,说明两职状况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绩效益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一但本文发现,CC与NAPS的系数显著为正,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每股净资产,说明两职合一对于提高公司价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四,F shares与ROA,EPS和NAPS的系数都为正,而且与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两个主要指标ROA和EPS都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越强,绩效越好。同时,可以发现TOP2_ 5与ROA,EPS和NAPS的系数都为正,而且与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ROA和EPS也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控制权竞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此外,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可以看出,DARPS,NAPS的系数都为负,而且,DAR与EPS和NAPS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公司的负债水平越高,经营现金流越差,绩效越差。InTA与ROA,EPS,NAPS的系数都为正,而且1nTA与ROA,EPS,NAPS都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中小板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价值越高。

(四)稳健性检验从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消除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从而减少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对研究结论的准确性产生的影响。(表4)为模型的逐步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逐步回归法所得到结果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表3)的检验结果是可靠的,模型的解释力度较好,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不会对结论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8篇

[关键字]3S技术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 TV2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38-1

1引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些流域区域内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水土流失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在于农林牧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使流域当地生态失调,并且给流域下流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3S技术的发展,使得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因此对3S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 “3S”技术概况

“3S”技术,就是RS、GPS以及GIS三个独立的技术的总称,3S技术在流域治理方面,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在国内的应用还比较少。其中,RS技术是一种能够提供多相、多分辨率以及多谱段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遥感影像的分辨率最高可达1m,利用RS影像技术可以得到最近几天之内的最新数据,有着成本较低以及数据真实可靠的优点;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主要是为了获取空间坐标而提供真实、迅速的定位,有着速度快、精度高以及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特点,可以全天候的方便作业,然而遇到高楼GPS信号容易丢失,因此流域治理中和RS影响技术的纠正功能是互补的;GI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具体是指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对于空间信息进行查询、计算以及分析等,能够实现流域治理中大量数据的管理问题。

对于流域GIS治理系统来说,流域距离过长,面积也不小,附属的中、小河流众多,因此数据量极大,可以达到数GB,因此利用面向对象的大型数据库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解决了大量数据的存储问题,另一方面也实现多用户编辑、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等问题。总而言之,3S技术的每一项技术都各有优劣,但是又互补有无。现阶段,我国3S技术发展趋势是向智能化和集成化发展。

3 “3S”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3.1 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针对某条河流小流域,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地势西北方向较高,沟壑纵横,土壤颗粒多为粗粉砂,植被为草原过渡区域,气候特点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比较炎热,秋季稍显凉爽,冬季漫长,降水量变化较大,分配不均匀。流域内居住较为分散,多居于流域沟岸两侧,人口数约为3000人,面积不足3000h㎡,人均产值为3400元,人均收入为1500左右。在最近几年,小流域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生产水平仍然很低,农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方面。

3.2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在进行小流域水土治理中,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建立可以为水土管理决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利用遥感调查的方法,以成本低、速度快建立图形库,同时确保数字资料的实时有效性,可以为水土规划、水土设计以及水土综合治理提供监督、跟踪以及后续服务等。3S技术中RS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在已有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相关数据的调查,在小范围内地域进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还需要GPS来进行校正,RS和GPS技术互相配合,以此提高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精确度。尤其是重点小流域、交通建设场地的水土流失等免耕需要确保水土保持措施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

3.3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众多方面,需要和各个管理部门进行协调运作。然而,管理部门进行地域规划和管理需要大量地域数据和资料进行技术支持,才能对地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紧密掌握,以确保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水土保持评估评价也需要区域内的水土动态情况进行实时了解,才能在一定的数据资料支持下,利用GIS数据库,确保水土保持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对区域内每一个地方都能保持数据通信畅通。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制作水土保持规划专题图表、演示图以及报表等,可以为水土保持管理涉及提供治理规划方案。

案例实践中,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的指导思想也是按照以往治理经验和原则,结合区域人口、耕地以及生产的基本资料,对水土保持治理规划和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并且确定了本流域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治理目标,也就是通过5年的生态保持建设,确保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800h㎡,治理程度达到总面积的60%,林草覆盖率由28%提升为53%,新增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000h㎡。

3.4土壤侵蚀及面源污染预测预报

利用准确的土壤侵蚀资料数据,在重点侵蚀区域,进行土壤侵蚀以及非点源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实际上是以面源形式开展,以此来提高小流域水土保持,并扩大水土保持的社会效益。

3.5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应用GPS全球定位技术进行图斑的实时跟踪,以及样点的侵蚀量的调查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来进行坡度测量工作。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完成之后,可以用GPS技术进行图斑跟踪,确保图斑的位置,对工程指标进行观测,利用3S技术进行空间配置,以此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6水土保持项目和工程评估

现阶段,3S技术中的GIS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级水土保持规划和评价工作中。县级小流域规划管理需要依靠GIS系统发挥出数据调查和监测功能,使得数据更加准确可靠。除此之外,利用GPS定位技术,也是确保水土保持项目和工程评估的重要技术保障,一方面能够提供地表动态参数,对水土保持项目中的局部土壤侵蚀、地貌变化以及植被覆盖等进行实时反映;另一方面依靠GPS技术和GIS技术协调合作,进行水土保持项目动态监测,工程评估提供更好的服务。

4结语

“3S”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使得流域治理逐渐向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流域治理效果,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向高效化、科技化发展。本文对有关3S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对于流域治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水土保持工作的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萍,文安邦,贺秀斌,张信宝,鲍玉海.三峡库区循环农业及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 2010(10) .

[2]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初步经验[J].中国水土保持. 2009(05) .

[3] 郭慧芳. 舟曲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J]. 发展. 2010(02) .

第9篇

1.1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将生态基金用于治理污染的长期措施与短期措施。对于流域的农村而言,长期措施一般主要包括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湿地建设以及农村自来水改造;短期措施一般主要包括垃圾回收、对民众的宣传教育以及垃圾集中处理。虽然在实施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旅游过程中也会产生污染,但包括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湿地在内的长期措施与作为短期措施的垃圾回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并且政府由此得到的税收与国家项目补偿资金和民间资本等其他资金,可以再投入到生态基金,形成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资源利用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利用Vensim软件绘制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生态补偿模型的系统因果。通过因果关系图可以看出,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生态补偿不仅仅是单一化的政府补偿,其生态补偿基金的来源除了国家项目资金,还有生态基金投入的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旅游和垃圾回收带来的收益,以及民间资本等其他资金。这种多元化的补偿方式使生态补偿由“输血型”补偿变为“造血型”补偿,使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和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1.2系统流图绘制与系统方程式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考虑生态农业方式下,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污染治理量与资金补偿量的变化趋势及交互影响。为了简化模型,不妨只考虑化肥造成的污染,其他污染源情形可类似处理,污染的治理方式为减少化肥使用量。基于上述分析,可构建污染治理总量、补偿资金总量以及相关变量之间的系统,没有箭头指入的变量均为辅助变量,包括最大污染治理量(化肥使用量)、初始污染治理量、化肥单价、治理污染固定费用、普通水稻单价、普通水稻产量、有机水稻单价以及有机水稻产量,需赋予辅助变量常数值。模型的实证分析中,辅助变量的初始值来源于实地考察调研。相应的辅助方程数量繁多而且也比较简单,这里不一一列出。系统流图中有2个关键的速率方程:污染治理速率方程与资金补偿速率方程。速率方程的建立一般是系统动力学模型中较难部分,笔者用微分方程的方法建立速率方程。

2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生态补偿模型的实证研究

2.1模型数据来源

通过对湖北省荆州市的实地考察调研,获取了模型基本数据。数据是在正常天气条件下以荆州市每亩的水稻为例,模拟上述模型获得。根据调研材料《荆州绿色农产品发展情况》,荆州市有机稻种植面积为2000亩。

2.2模拟结果分析

利用本模型模拟了时间期限100a(1200月)污染治理量以及资金补偿总量,基准年为2010年。最大污染治理量就是化肥使用量,这里取表1中的数据50kg/(亩?季);初始污染治理量可视作开始污染治理第一季时污染治理的数量,亦即第一季化肥使用的减少量;化肥单价、普通水稻单价等数据。

2.2.1污染治理总量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当初始污染治理量分别取1,2,3kg时,利用Vensim软件可得污染治理总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污染治理总量曲线先单调增加,然后趋于平缓。随初始污染治理量的上升,污染治理总量急剧上升。初始污染治理量若为1kg,治理时间为100a(1200月)时,污染治理量远远未达到最大污染治理量50kg;初始污染治理量提高2kg,大概在100a(1200月)时,污染治理总量几乎达到了50kg;初始污染治理量进一步提高到3kg时,大概在840月(70a),污染治理总量几乎达到50kg。在污染治理的初始时刻,污染治理量分别为1,2,3kg,而在60月时,污染的治理总量分别达到了1.215689,2.923002,5.198264kg。由此可见,污染的初始治理量决定了治理的效果,在污染治理的后期,初始污染治理量为3kg时治理的污染几乎是初始污染治理量为1kg时的5倍。污染治理的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更加明显,所以应该在污染治理的初期增加投入,提高污染治理量。

2.2.2资金补偿总量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当初始污染治理量分别取值1,2,3kg时,利用Vensim软件得到资金补偿总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初始污染治理量大时,补偿的资金较多。这意味着污染治理需要专项经费做保障,生态基金的建立将有效地治理污染。另外,初始污染治理量为3kg时,资金补偿总量的曲线在治理的前期上升较快,后期逐渐平缓,而随着时间的增加,三者的资金补偿量将趋于一致。这说明在污染治理的后期,不管初始污染治理量为多少,补偿的资金都趋于稳定且一致。表3给出了初始污染治理量分别为1,2,3kg时,从污染治理的初始时刻到60月,每隔12月的补偿资金的模拟结果。从表3可以看到,在初始时刻,污染的治理量由1kg提高到2kg时,补偿资金由37.34元提高到49.68元,增加了33.05%;污染治理量提高到3kg时,补偿资金为62.02元,相对于污染治理量1kg时增加了66。09%。

2.2.3资金补偿总量与污染治理总量的关系

当初始污染治理量分别为1,2,3kg时,利用Vensim软件得到资金补偿总量与污染治理总量的关系,代表初始污染治理量为1kg时的曲线在最上方,说明初始污染治理量低的资金补偿总量反而高。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是:初始污染治理量较小时,治理的速率低,花费的时间多,增加了时间成本,如果治理同样多的污染,初始污染治理量较小时所需资金补偿总量较多。

3结论

综上可知,加大污染治理初期的投入,提高污染初期的治理量是提高污染治理效果的关键。初始投入少,初始污染治理量少,在后期看来,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也不能节省资金。另外,污染的治理需要有专项资金如生态基金作为保障,增加污染初期治理的投入,治理污染将事半功倍。生态基金的来源不仅仅是政府为主导的一元化投入,还有生态基金投入的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旅游和垃圾回收带来的收益,从而实现“四湖”流域农村经济发展与污染治理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值得说明的是,该模型还可以用于分析其他的辅助变量取值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譬如有机稻价格的增加对污染治理的影响等,而且不必改变模型结构,只需改变相应辅助变量的取值,利用Vensim软件即可获得相应结果,这也是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生态补偿问题的优势所在。由于数据缺乏,该模型的建立是在一定的假设下进行的,但是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是研究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多元生态补偿问题的一个新思路。事实上,所有变量的数据均可获得,图1可以作为系统流图,相关的方程均可建立,也可以利用Vensim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将更接近现实。不足之处在于实证分析只模拟了单纯的化肥造成的污染,而现实情况则比较复杂。

第10篇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财务治理; 数据包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5-0083-03

一、引言

为促进农村信用社适应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产权明晰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实目标。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在2011年也提出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农村信用社积极通过引进优质投资者建立法人资格治理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革,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成立468家农村商业银行,成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柱。

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三会一层”的虚设现象、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在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内生制度重构和外部市场博弈中,发展中的农村商业银行不仅仅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财务与治理问题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合理测度和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效率成为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内生增长动力机制的关键。

二、文献回顾

对于财务治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76年詹森(Jensen)和梅克林(Meckling)的资本结构契约理论。此后,罗斯(Ross)的债务比例信号传递模型、利兰(Leland)和派尔(Pyle)的经营者持股比例信号传递模型、梅耶斯(Myers)和迈基列夫(Majluf)的投资信号传递模型、格罗斯曼(Grossman)和哈特(Hart)的担保模型、阿洪(Aghion)和博尔顿(Bolton)的控制模型等具有广泛影响的资本结构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极大丰富了财务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我国学者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财务治理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伍中信(2001)初步明确了财务治理的内涵,提出了财务治理体系的架构,是我国财务理论界财务治理研究热潮的开启者。而关于财务治理效率研究则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效率实证研究中,直接以财务治理效率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姚晓民、熊瑞芬、张荣武和衣龙新等。姚晓民等(2003)认为公司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实现公司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熊瑞芬(2004)认为要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就必须改变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控制信息不对称对各方利益的影响,充分发挥独立审计在财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张荣武(2009)较为系统地提出和论证了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的核心是剩余财务索取权与剩余财务控制权对应,其基本衡量标准是财务治理收益与财务治理成本对比。衣龙新(2011)构建了“财务治理行为――财务治理效率――经营绩效”三层次体系,提出构建财务治理指数来衡量财务治理效率,并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检验。周晓■(2013)基于SCP模型从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效率驱动力、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效率驱动力产生的行为、财务治理效率等方面构建了财务治理效率理论分析框架。周虹(2013)认为财务治理问题的实质就是财务治理主体在既定的财务治理环境及变化过程中获取最优化的财务治理效率,最优的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可以表达为以最小的治理成本取得最大的成本收益。

在综合考虑前述财务治理效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财务治理效率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是财务治理投入而引起经营绩效变动的体现,它通过资本结构、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经理层结构的合理配置,进行财务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相机抉择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由此本文以农村商业银行为决策单元(DMU),将其财务治理行为作为投入变量(Input variable),经营绩效作为产出变量(Output variable),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3年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的效率进行测算,从全新的角度对财务治理效率进行测评,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三、模型、变量及数据

(一)数据包络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由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s等(1978)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根据决策单元的输入和输出指标数据判断决策单元是否为DEA有效,本质上判断决策单元(DMU)是否位于生产可能集的“生产前沿面”。目前使用较多的模型主要是CCR和BCC模型。CCR模型对决策单元有效性的判断是以锥性定理为假设的,即被考察的决策单元可以通过投入而等比例地扩大产出,即规模报酬不变假设;BCC模型是不考虑生产可能集满足锥性的DEA模型,即在CCR模型中引入约束条件从而将其转化为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

但无论是CCR或BCC模型,其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值均为1,无法对决策有效单元进行进一步的排序。在DEA模型的基础上,Andersen and Peterson(1993)提出了超效率DEA模型(Super-Efficiency DEA),以区分出DEA有效的决策单元之间的差异,从而对所有需评价的决策单元进行有效的排序。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每个DMU均有m种输入和s种输出,其中xj=(x1j,

x2 j,…,xm j)T>0,yj=(y1j,y2 j,…,ys j)T>0,xij为DMUj对第i种输入的投入量,yrj为DMUj对第r种输出的产出量(j=1,2,…,n;i=1,2,…,m;r=1,2,…,s),x0=xj0,y0=yj0分别为决策单元DMUj0的输入和输出,且1≤j0≤n,因此对于选定的DMUj0,判断其基于输入的CCR模型如模型(1)所示,其中s■■和s■■分别为剩余变量和松弛变量,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一般取ε=10-6。基于输入的超效率DEA模型如模型(1)所示。

minθ-(ε■s■■+■s■■)

s.t.■λjxij+s■■=θxij0,i=1,2,…,m

■λjyrj-s■■=yrj0,r=1,2,…,s

λj≥0,j=1,2,…,n;s■■≥0,s■■≥0 (1)

(二)变量和样本数据

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效率是其财务治理投入和产出能力的测度,反映了财权配置的有效性。由于受不完全竞争、资金等问题的约束,农村商业银行并不在最优规模上运营,因此规模报酬可变的超效率DEA模型更符合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本文选择规模报酬可变的投入导向型超效率DEA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特点,本文选择资产负债率、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人员薪酬作为财务治理投入变量,总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作为财务治理产出变量。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原则,本文从468家农村商业银行中选择154家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选择2013年的投入产出值进行评价。数据来源于各农村商业银行的网站及公开的年报(2013)。

四、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效率实证结果及分析

基于前述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运用MaxDEA5.2软件对2013年154家农村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其财务治理技术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的超效率DEA值,总体情况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数据可以计算出154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技术效率均值为0.6940,反映出农村商业银行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财务治理得到一定的改进,有24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超效率值已达到1以上,达到有效率状态。因为技术效率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乘积,即TE=PTE×SE。从纯技术效率分析,154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862,有57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值在1以上,反映出各农村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地利用财务治理投入使产出最大化,各投入要素在使用上达到有效率的状态。从规模效率分析,154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均值为0.7778,仅有35家农村商业银行规模效率值在1以上,反映出各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投入与产出的规模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规模效率需进一步优化。

五、结论

随着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财权在各治理主体间重新配置,本文以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行为作为投入变量,经营绩效作为产出变量,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154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农村商业银行的总体技术效率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仅15.58%的农村商业银行达到超效率DEA有效。而通过对总体技术效率的分解分析,37%的农村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达到超效率DEA有效,22.73%的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达到超效率DEA有效。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商业银行在进行内生制度重构和外部市场博弈中,财务治理结构得到一定程度优化,财务治理效率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但是主要受财务治理规模效率的影响,财务治理技术效率没能达到高效率状态,而导致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治理处于不经济状态的原因主要包括:股权结构不合理、治理层虚设、高管人员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创新能力不足以及资产规模有待扩大等,这说明农村商业银行在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其财务治理结构存在优化演进的必要性,需要构建恰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合理确定财务治理的投入和产出规模,逐步优化规模和纯技术效率以强化适应金融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的不断提高,为三农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动力。

【参考文献】

[1] 伍中信.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报告,2001.

[2] 姚晓民,何存花.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J].财贸经济,2003(4):56-58.

[3] 熊瑞芬.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7):60-63.

[4] 张荣武.财务治理效率论纲[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4):43-47.

[5] 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基础理论与实证检验[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6] 周晓■.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理论框架的构建――“社会人”视角下基于SCP模型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3(5):61-64.

[7] 周虹.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J].财会通讯,2013(7):71-72.

[8] Charnes A,Cooper W.W,Rhodes E.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32(2):429-444.

[9] Andersen P,Petersen N C.A Procedure for Ranking Efficient Unit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Management Science,1993,39(10):1261-1294.

[10] 谢平,徐忠.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第11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6-0034-04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会计是在现代股份公司发展成熟后而逐渐形成的。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经济信息在资产所有者(委托人)与使用者(受托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人以企业法人代表的身份独立自主地对企业资产进行经营活动,人成了企业的“内部人”,而股东则“已没有任何权利与那些已成为公司资产的东西发生联系”。成了“外部人”。在现代企业经济学的理论中,两权分离公司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系统,这种治理系统运作的核心目标是为了控制经营者的行为,使其经营活动自觉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实现经理利益与股东利益的一致。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达到信息协调、激励成本最小化。会计是连接公司权力和利益的纽带,是公司治理的一个核心。会计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为:一方面,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会计为监督企业合约条款的实施,保障合约的有效执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是保证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合约以外的剩余控制权相匹配、监督和激励相容的关键变量,完整有效的会计信息有效满足了委托方试图监管方的基本需要。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效果,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的成效。我国很多股份企业治理结构发挥不了作用,除了制度上的缺陷,本身能力差之外,再就是缺少支持有效决策和有效行动的信息。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

现代公司治理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要根据企业相关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以制约其他利益主体,防止企业利益受到侵害,从而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会计作为当今公司治理结构的语言,主要体现了公司治理机制和效果。从关于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要求来看,企业应提供的信息可分为三部分内容,即:财务会计信息、审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其中财务会计信息被列为世界各国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重点,它主要用来评价公司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及预测未来的经营前景。是解决会计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方式,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世界上第一份公司治理研究报告《公司治理财务方面的报告》(The Cadettry Report)的出现与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有着直接的联系,原因就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影响到了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为了实现公司的有效治理,该报告认为真实、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必不可少。实践也证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败。

1、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会计信息系统能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从静态的公司治理角度来思考,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真实、可靠、及时的会计信息是确保公司治理有效运行的基础。为取得公司治理的良好效果提供了保证。首先,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保证了呈现给各利益相关者的公司经营活动状况的客观性;其次,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还使公司的经营决策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从而使得公司治理制度安排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顺利实现。

2、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会计信息系统为其提供及时的会计信息来支撑。从动态的角度来思考,合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公司治理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公司治理应该紧跟市场的动向做出相应最有利于公司运作的制度安排,因而在这个治理过程中必然要求成为治理决策依据的信息必须是及时反映公司正在进行的经营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在真实可靠的信息基础上,更使得所有的制度安排均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迅速地作出相应的调整,真正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促进公司治理的进一步完善。

3、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思考,公司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整体上对公司的发展进行合理制度安排,使各项制度建设具有系统性,各项制度之间具有相关性是完善公司治理的目标之一。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均首先依赖于作为制度安排决策基础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这是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主要目的之一。会计信息的系统性和相关性从整体上促进了对公司制度进行合理安排,也使得经理层对公司进行管理成为可能,从而避免由于信息缺乏系统相关性而导致的公司治理过程紊乱、盲目现象。

三、现有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匹配上的缺陷

1、现有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及其缺陷

现有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是建立在劳动分工论下的一种顺序化业务流程。所谓劳动分工论是将一定的过程分解为个别作业的做法,认为管理活动的重点在于努力提高个别作业的效率,如在会计信息系统业务处理中,一般将会计信息系统分解为原材料核算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销售核算子系统、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财务成果核算子系统、报表编制子系统等。在各个子系统中再进行细分,如将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又细分为开工模块、固定资产账册模块、固定资产报表模块等,以上各模块继续进一步细分,形成一个名副其实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然而,也正是这种过于细分的结构,使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系统性,各核算模块是彼此独立的“孤岛”。所谓顺序化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必须严格按照“填制凭证一登记账簿一编制报表”的顺序、按照从金字塔底端一层层向上的顺序进行,不可跳跃。在分工论的体制中,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标准化的产品或零件,相对稳定的生产; (2)工作的分割细化可以简化工作内容,使其易于操作,便于组织。在分工论产生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市场环境与生产要求、会计环境与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是能够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分工论的推行一直表现为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分工论事实上有提高效率的一面(如工作者的熟练程度提高),也有减低效率的一面(分工引起的合作增加额外的工作量)。顺序化的会计流程带来的结果,虽然在内部牵制方面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会延长相互等候时间、降低会计报告的及时性、单一化会计信息的内容(工作量的限制使财务会计一般只提供以原

始成本表示的货币性信息)。

2、现有会计信息系统不能满足公司治理对信息需求的迅速扩张的要求

(1)信息需求内容的多元化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充满风险的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中既要了解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生成的会计信息,更需要把握企业未来的会计信息;既要了解企业的有形资产信息,更需要掌握企业的无形资产、人力资产等方面的信息;既要了解传统的会计收益,还要洞察企业的全面收益;既要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还要知晓企业的非财务信息。唯此,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获取收益。

(2)信息需求时效的快捷化

定期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是传统会计的基本特征,这一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上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已无法满足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的时效要求。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公司治理者必须随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发展动态以及各种外部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他们需要的是实时化的会计信息。唯此,才能形成预见性的分析判断,作出科学化的决策,进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3)信息需求对象的个性化

传统的信息披露基本上是通过规范统一的财务报告向所有信息使用者提供几乎完全一致的标准化信息,很少考虑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信息使用者因决策对象和达到的目的不同,所需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别必然增大,传统的信息披露方式根本无法同时满足公司治理中的个性化需求。

四、适合公司治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建议

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并不是简单的会计组织结构、会计程序的计算机替代或者简单地将一些原来的会计组织按照电算化的要求改头换面进行重新的堆砌。一个好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将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使得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充分发挥其效率,从而促进公司运行的良性循环。会计信息系统应该通过采纳公司治理中所强调的整体观念,使得会计信息系统更好地和公司战略发展相契合,共同达到为企业谋取最大利益的目的。

1、基于企业流程再造(BPR)管理思想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流程再造是公司治理的必由之路,企业流程再造(BPR)的核心思想是:在新的企业运营条件下,若企业原来的流程已不再适应新的环境,则需要改造原来的工作流程、管理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顾客满意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使企业能更适应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

业务流程再造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应该具备强大的信息源,这是公司治理的要求,也是确立新会计信息系统构架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站在流程的角度,打破部门的界限,对业务流程中的信息流进行深入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流程进行再造,将无效或低效的流程最小化,提供更为相关的实时信息,从而为组织增加更多的价值。基于BPR思想的会计信息系统构建方法为:从市场竞争全局出发,通过对产业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以提高竞争优势、满足顾客需要、实现工作流程的快速响应和敏捷通畅为目的,重构企业的流程运营模式和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流程运行中的信息需求及信息流动。构建支持流程运行的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重组后的会计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

在此模型下内外界用户均可通过指令直接从DBMS中获取相关数据或信息,或通过在线系统进入企业网业,获取相关的历史信息与预测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定性与定量信息等,并按照各自不同的目的生成适合于各自决策模型所需的特定信息。在此模型下,可以尽量避免和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均衡信息分布,瓦解经理人的超级信息地位,阻止其逆向选择,使得会计信息的如实披露有一个内在保障机制。

2、利用事项会计来构建会计信息系统

索特教授在1966年参与编写《基本会计理论》一书时指出“财务会计人员的任务只是提供有关事项信息,而让使用者自己选择适用的事项信息”。根据其观点,通过单一财务报告体系提供的会计信息难以满足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决策需要,那么何不将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事项提供给投资者,将根据这些基本事项生成会计信息的任务转移给投资者(投资者个人如何生成会计信息,如何利用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自己的事情),以更好地实现信息加工和信息使用的连贯性,避免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相关无休止的指责。

“事件驱动”是一种计算机术语,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进入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也就是说,在平时,对源数据信息不进行进一步的顺序性加工处理,当决策者需要某项专用信息时,只要驱动相关专用信息代码处理,由于计算机的高速度,随时可以满足要求。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这样一个事件驱动的体系结构,既能提供多种视图驱动应所能提供的全部视图,又能避免数据重复存储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此外,这种体系结构还集成了信息处理的实时控制。数据库中的处理单元在业务发生时捕捉业务数据,既能执行业务规划和控制,又能校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经过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可以满足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所有的信息使用者使用,使数据真正做到同出一源,实现共享。更进一步讲,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信息使用者造成的影响。

利用事项会计构建的会计信息系统如图2所示:

以事项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收集、挑选、整理并存储、传递原始信息,形成数据库(Data Base)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会计信息系统借助计算机系统与生产经营各系统建立信息联系,实现数据兼容和信息共享。数据的输入、输出不仅更便捷,而且还能够实现历史数据与未来预期数据、原始数据与分析数据、会计数据与其他相关经济活动数据的结合。各信息用户已不再是单纯的被加工数据的使用者,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组数据结构。

五、结束语

第12篇

统计信息化就是应用核算机收集技能和现代通信技能进步统计机构和人员的工作效率,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更多、更快、更准的统计信息,进步统计的时效性。因而,统计信息化建立是国民经济和县政府信息化建立的主要构成局部,其基本目的之一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能革新传统的统计数据生产形式,以顺应经济发展和科技提高的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近年来,随着统计信息化技能革新的不时深化,区统计局的服务器和各专业人员的核算机中存储着很多的主要信息和统计数据。仅年,区统计局承当了11项专业的日常报表共1130家报表单元的统计数据搜集和录入工作,年发展了11项查询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且各类普、查询绝大局部都进行了核算机录入,很多的主要数据和统计辅佐材料该若何平安的备份存储,在发作报酬或天然灾难的状况下,保证数据不丧失,是统计信息平安治理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

一、数据备份需求剖析

核算机和通讯技能在统计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处置、存储、传输和分发中饰演着极端主要的人物,也大大进步了统计工作效率,然则,随之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个中最值得我们存眷的就是系统掉效,数据丧失或遭到毁坏。要挟数据的平安,形成系统掉效的首要缘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硬盘驱动器损坏,因为一个系统或电器的物理损坏招致文件、数据的丧失;二是报酬错误,报酬删除一个文件或花样化一个磁盘(占数据灾难的80%);三是黑客的进击,黑客侵入核算机系统,毁坏核算机系统;四是病毒,使核算机系统传染,甚至损坏核算机数据;五是天然灾祸,火警、洪水或地动也会无情地消灭核算机系统;六是电源浪涌,一个霎时过载电功率损害核算机驱动器上的文件;七是磁搅扰,生活、工作中经常见的磁场可以毁坏磁碟中的文件。

因而,树立完好的统计数据备份必需思索以下几个内容:

1、核算机数据备份的主动化,以削减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治理员和统计专业人员的工作量;

2、使数据备份工作准则化、科学化;

3、对介质治理的有用化,避免读写操作的错误;

4、对数据构成分门别类的介质存储,使数据的保管更认真、科学;

5、主动介质的清洗轮转、进步介质的平安性和运用寿命;

6、以备份服务器构成备份中间,对各类平台的使用系统及其他信息数据进行集中的备份,系统治理员可以在恣意一台工作站上治理、监控、装备备份系统,完成散布处置,集中治理的特点;

7、维护人员可以轻易地恢复损坏的整个文件系统和各类数据;

8、备份系统还应思索备份服务器的平台选择及平安性,备份系统容量的适度冗余,备份系统优越的扩展性等要素。

二、建议

(一)建立合用于统计工作的数据备份系统

随着国家统计局增强底层基本工作建立和加速推进统计信息化建立工作的推进,国家统计局树立了B/S构造的根本单元名录库系统、Intranet网、CHINAPAC、CHINADDN广域网,给县区也装备了PC级服务器。在核算机及收集情况下的数据备份工作应根据数据分歧的不变水平和运用方法而辨别制订分歧的战略。故笔者建议统计信息数据备份视分歧状况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1、日常统计报表数据的备份

每年依照全国、省、市一致准则的统计准则的统计报表,由各底层单元如期照实填写上报。这些信息源数据经各专业人员录入、编纂、审核、传输、汇总加工,发生各类综合报表和各类专业报表,进行统计剖析,向各级县政府供应信息、征询、监视服务,并向社会。

在日常统计信息处置中,数据备份工作由数据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治理员和各专业数据处置操作人员辨别以分歧方法一起执行。各专业数据处置操作人员进行本工作的即时备份,例如,凡从下一级采纳的报表,经历收后即时备份并上传至服务器;在每次报表完毕后即时将上报数据、汇总数据及辅佐资料和上级反应数据备份一份上传至服务器等等;操作系统治理员担任规则周期的具体备份,以文件方法备份到刻录光盘上,例如每半年备份1次,每次备份的光盘保管3年。

统计数据根本处置完成后,还有很多深加工、统计剖析等处置工作,这些工作宜在统计数据库所治理的数据的基本长进行。当前,绝大大都统计目标数据库中普通存有5年的数据,局部常用主要目标应寄存10年。昔时的统计数据处置完成后,个中的少量目标在第二年数据处置或抽样查询,特殊是大型普查后,还需求做必然批改。日常数据处置中的局部工作也可以在数据库方法下完成。因而,数据库中常驻的这些数据应该做好备份工作。

2、日常查询及大型普查数据库的备份

日常查询数据,样本单元并不像普查数据量那么宏大,但数据备份工作依然不容无视,数据备份的中心是数据库的备份,当前统计查询运用的统计查询软件并不一致,所运用的数据库也并不一样,而当前主流的数据库如oracle、sybase、my-sql等均有本人的数据库备份东西,但它们还有无法完成准时备份功用,也不克不及驱动磁带库等主动加载设备。明显应用数据库自身的备份东西无法到达要求,故建议采器具有主动加载设备与数据库在线备份功用的主动备份软件。例如:legatonetworker、caarcserver、hpopenviewomnibackii、ibmadsm等。各家软件在线备份治理方法上各有所长,它们都具有主动准时备份治理、备份介质主动治理,数据库在线备份功用。但还应依据统计顺序运用的数据库分歧而选择合适的备份软件。

大型普查数据处置工作因为时间紧、工作重,采纳与查询工作相同的备份方法会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数据库备份软件固然可以完成主动备份,却无法做到及时备份,普通状况下,每半天备份一次,一旦数据库呈现问题只能导回半天前的数据,影响工作进度;其二,假如系统呈现问题,重装系统和装备软件需求破费较长时间,即便数据库有备份,仍然严厉影响工作进度。笔者建议在前提答应的状况下,尽量选择运用双机热备,所谓双机热备,就是将数据服务器装置成互为备份的两台服务器,而且在统一时间内只要一台服务器运转。当个中运转着的一台服务器呈现毛病无法启动时,另一台备份服务器会敏捷的主动启动并运转(普通为2分钟左右),然后包管整个收集系统的正常运转。如许即能包管工作效率又能包管普查数据的平安。

3、永久性数据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