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

时间:2023-05-30 09:14:13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

第1篇

了解自身的投资需求

这并不仅仅是在投资私募时候所需要注意的,在选择任何投资产品前都应全面掌握自身的投资需求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只是相对而言,私募作为专门针对高净值客户的一种投资品种,一般所需的资金门槛较高(起点30万~300万元,普遍为100万元),而且又有较高的管理及申购赎回费用,投资者很难像买公募基金或股票那样,抱着先买一些试试感觉的心理进行少量投资,前期的工作显得额外的重要。

在购买私募产品之前至少应该清楚地知道自身的风险、回报偏好、投资周期及流动性需求这4个方面的内容,并结合私募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考虑自己是否适合投资私募产品。

晨星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私募过往3年的平均年化回报约为10%(已扣除各种费用),而同期的沪深300年化回报为8.5%,但同时私募的3年年平均波动率为22%。这也就意味着在买入私募平均每年比股市多赚1.5%时,也可能会面对20%~30%的潜在损失。由于规模相对较小,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远较公募基金灵活,各私募产品之间的业绩差别也非常之大。仅以去年为例,虽然市场整体下跌,但表现最好的兴业信托・呈瑞1期仍带来了31.31%的回报,而损失最为惨重的深国投・时策1期则下跌了61.6%,从下图中更可以清楚地看到去年不同私募基金的业绩分布。高波动率以及业绩差异大都是在中国投资私募所需要承受的代价,如果不希望承受如此高的风险,只能说目前的私募基金并不适合你。

除了要了解自己的预期和实际收益风险是否匹配的特点外,还需要考虑投资年限和流动性的问题。一般私募在正式运作后都会有6~12个月的锁定期(有的甚至长达数年);在锁定期内或不能赎回,或需要面临3%~5%的惩罚性赎回费。且考虑到中国市场牛短熊长的特点,要获取比较好的收益,投资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掌握私募行业的现状

在了解自身的投资需求后,掌握私募行业的现状也是非常必需的。经过9年的发展,私募行业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风格差异化。晨星也根据产品设计策略的不同,把中国的私募基金进行了分类,其中包括了中国股票型、市场中性、宏观策略以及系统化期货等不同的策略,见下表。

对冲型私募

目前国内仅有极少数的产品设计时选取了不同的策略,如市场中性策略型、宏观策略型、系统化期货等,总数不超过20只。这少数私募基金成立时间均不长,其中代表性的如深圳民晟投资成立的一系列中性策略以及上海泓湖投资所成立的泓湖重域。相比较只能单边做多的中国股票型产品,这些产品均可参与股指期货的交易,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这些较为新颖的产品能合理地利用更多的投资工具来捕捉市场上错误定价带来的投资机会,的确可能给客户带来更多的超额收益。不过,这些新颖的产品并没有很长的业绩参考期,其风险收益特征不明显,不建议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购买。

中国股票型私募

市场上现在更多的仍是只能单边做多的中国股票型私募,占市场总容量的99%。由于投资工具相对缺乏,这些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大多数私募的投资策略看来都似曾相识:崇尚价值投资,注重精选个股,让客户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云云。要在这些私募中挑选出合适自己的好基金的确并非易事。针对这类产品,我们建议采取三步走的策略。

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圈定心仪的候选人 当下能够提供私募相关的资讯网站很多,包括媒体、券商或者各大信托网站,甚至是投顾公司本身的网站上都能查询到不少信息。在这些网站上,可以查询最近几年私募的收益及波动情况来大致了解各私募的风险收益特征。这两年的情况以振荡市为主,若觉得后市仍是振荡格局,这两年的业绩榜单就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参考。一般情况下,除了考虑最基本的收益及波动率之外,还应该关注下行风险、晨星评级(若两年期则为晨星风险调整后收益)等指标。相对波动率,下行风险只考虑私募基金净值回撤的情况,如果下行风险过高,表明该私募基金的相对下跌风险控制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而私募基金的晨星评级以及晨星风险调整后收益则是以“惩罚风险”的方式对基金的回报率进行调整,波动(尤其是下行波动)越大,惩罚越多;最终能够用这一参考指标来衡量基金的过往综合表现。通过上述所提到的收益、风险、下行风险以及晨星评级等指标,可以选择出合适的基金池以及投资顾问作为候选目标。

定性分析具体了解私募团队 目前的私募投资顾问公司大致可以分为3类:一类是前公募基金经理“下海”为主,另一类是曾经有券商或保险资管从业经验,还有一类则是俗称的江湖派系私募。一般说来,前两类投资顾问比较扎实,能够聚集不错的人才以及建立较为系统的投研体系,更有利于打持久战。而江湖派系的私募则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行业经验以及人脉,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其投资理念及背后的具体投资策略是否适合自己。可通过阅读基金募集报告,了解宣传资料,电话咨询,有条件的甚至可以亲自去私募基金公司办公地进行实地考察,全方位掌握所要投资私募的情况。这一阶段应了解包括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具体投研团队建设及资产管理规模等较为详尽的信息。考虑到费用以及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私募的投资周期往往会比较长。在选择合适私募时,认同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与基金经理建立充分的互信是投资私募的重要前提。

结合自身的风险收益偏好 在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大致了解私募公司的情况后,就可根据自己实际的风险收益偏好进行选择。如希望购买以本金安全为主,同时又能获取部分股市收益的低风险私募产品,老牌的星石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期望获得更高的收益,景林、中国龙、重阳、鑫兰瑞、博颐一大批私募均是可选的投资公司。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展博、新价值、朱雀、尚雅以及一些新成立公司的产品又是可选的参考对象。

了解资本市场基本面并持续跟踪

第2篇

私募开启创新大门

传统类的私募基金依旧是私募的主流,基金存量较大,业绩分化明显。目前,传统型私募基金有840多只,占所有私募基金总数的近九成。整体来看,成立于去年之前的630只私募基金,去年以来平均下跌11.79%,有60只取得正收益,占比不到10%,570只为负收益;业绩最好与最差的相差近99个百分点。去年排名前50的私募基金有46只均为传统型私募,但在榜单末尾,跌幅超过30%的也清一色为传统型私募。传统型私募业绩分化大,除了基础数量庞大的原因外,主要还是和各家私募投研实力差距、不同策略有关。

2009年12月,修改后的《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首次明确了合伙企业可以开立证券账户,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逐渐进入投资者视线。2010年2月成立的银河普润成为我国国内首只合伙制私募证券基金。有限合伙制私募的出现,绕开目前信托形式私募不能投资于股指期货的限制,给了私募更大的创新空间,从而开启了私募创新的大门。

一些新成立的私募基金公司为了方便将来发行对冲策略的基金,直接将公司注册为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如泰达鼎晟、实力资产等。一些私募公司考虑到结算、信息公布方便以及资金监管安全,在合伙制的基础上,还是选择信托渠道发行产品,从而出现了有限合伙制嵌套信托模式。比如民森推出的民晟系列、博弘数君推出的博弘定向增发指数型系列基金,等等。若放眼全球,不难发现,国外对冲基金主流都是采取有限合伙制的形式,但目前我国法律对于有限合伙制私募的税收、监管等方面都还没有明确规定,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是否会成为今后我国私募发展的主流,这还需要相关政策法规来引导。

创新型私募人气渐升

私募基金形式上的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基金策略上的创新扫除了障碍。

定向增发,正在被挖掘的宝藏。从单一基金去年以来的绝对收益能力来看,能够和传统私募媲美的唯有定向增发类私募。去年以来排名前十位的私募基金中有3只定向增发类私募,均为博弘定向增发系列基金。博弘2期去年以来取得27.24%的收益,业绩位列所有私募第二。而在去年上半年,博弘2期一度逆市上涨,领跑所有私募,定向增发股票的价值也开始被其他机构挖掘。此后,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以及其他机构都参与了定向增发,目前,包括博弘定向增发系列在内的30只基金,去年新发型的定向增发私募基金已经超过40只。当然,随着此类基金增多,行业竞争将会愈加激烈,定向增发投资的优势依旧存在,但和普通二级市场投资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市场中性、宏观对冲,“吃蟹人”不多。相比较定向增发私募的红红火火,其他创新类私募基金的“吃蟹人”则不多。目前,市场上旗帜鲜明的创新策略有市场中性、宏观对冲等。市场中性策略的私募有民晟A、B、C号以及朱雀丁远指数中性等,此类基金通过做空股指期货来对冲全部或部分系统性风险,因此这类基金业绩走势平稳,和大盘指数相关度很低,特点鲜明。去年三月成立的民晟A号业绩走势一直处于小幅横盘整理,虽然涨幅不及榜单前几名,但在去年弱市中相对优势还是比较显著。

除了市场中性外,另一类是宏观对冲策略基金,此类基金尽管也采用对冲手段,但是并非完全的多空仓对冲,所以波动性比市场中性策略大。宏观对冲策略的代表产品梵基一号成立于去年4月初,该基金曾在去年8月中旬创出新高,基金净值为1.0281,收益略好于上述的民晟A号。以上两类创新型私募基金的业绩虽不如传统私募的佼佼者,但其平均收益都远超去年传统私募整体平均业绩。熊市一向是考验私募基金生存力的时期,市场对于无对冲工具的传统私募基金尤为严酷;而对有对冲工具的创新型私募基金来说,熊市无疑有助于其发展、壮大、成熟。随着金融创新,未来可供选择的创新型私募基金将会越来越多,投资者需要认清这些策略的本质,私募基金拥有对冲工具后并不是万能的,也并非一定优于现有传统私募,对冲工具只是使得基金业绩更加稳定、收益更加可测。投资者仍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产品。

随着私募“吃蟹”队伍的不断壮大,通过各种平台对产品结构进行搭建,国内的私募基金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将越来越近。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创新型私募基金普遍还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投资者在选择这些创新型私募基金时,需要更加留意:第一、了解相应策略基金的风格,其赚钱的模式是否为您所信服;第二、由于创新型基金的产品结构的差异,基金的相关费率、流动性或许也有一定的特殊性;第三、创新型基金由于在国内鲜有案例,在选择时需要对风险多一分把关。

第3篇

2015年6月15日A股股灾发生至今已满一年。经历市场动荡之后,私募基金产品仍大面积亏损,净值修复压力较大。私募排排网统计了其平台上千家私募的股票产品业绩表现,今年前5个月,16家百亿级私募中,仅有1家获得正收益,其他皆亏损,50亿级私募大多数亏损幅度在10%以内,中小规模的私募表现较好,实现正收益的占18%左右。

近九成私募仍亏损

“规模是业绩的杀手”这是永恒不变的铁律。对于私募来讲,亦是如此,不少私募在规模小的时候表现惊人,然而随着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优势却很难延续,获取高收益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在其平台上有股票策略产品展示的私募机构,截至5月底总共有1002家,其中,管理规模在100亿以上(含100亿)的巨型私募为16家,规模超过50亿(含50亿)小于100亿的大型私募有19家,中小私募数量较多,规模10亿(含10亿)至50亿的中型私募多达88家,规模在10亿以下的小型私募数量高达879家。

私募在规模上呈现明显的二八分化现象,然而看业绩则有另一番风景。今年前5个月,市场震荡较为剧烈,大小私募旗下产品获取收益和控制风险能力差距很大。记者梳理发现,前5个月大私募九成以上皆亏损,但是,今年来实现正收益的中小私募占比为18%;而大私募整体风控较好,平均回撤水平不超过20%。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来高达15家巨型私募机构收益为负,占比高达93.75%,不过大多数亏损幅度都不大,在20%以内。唯一一家实现正收益的私募机构是上海青骓投资,旗下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为2.22%;还有几家巨型私募虽然平均收益为负,但总体回撤控制较好,比如产品较多的和聚投资,旗下有99只股票产品前5个月将平均回撤控制在6.67%。另外,星石投资旗下产品也多达29只,平均回撤控制在10.41%。

规模超过50亿(含50亿)小于100亿的大型私募也不好做。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来高达18家大型私募机构收益为负,占比高达94.74%,不过大多数亏损幅度在10%以内,仅5家私募机构亏损超过10%,最差的今年来浮亏也就20.19%。唯一一家实现正收益的私募机构是海银资产,旗下3只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为2.12%。另外,股票产品较多的海宁拾贝投资、睿策投资、映雪投资等私募,旗下产品平均回撤控制在7%左右。

一家私募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百亿级私募成为行业的标杆,但是,私募规模上去后并不好管理,总体调度起来较难,业绩会比较平淡。不过,这些私募因为有较为完善的投资和风控体系,回撤控制能力较好,能够维持稳定的水平。

数据显示,88家10亿规模级别的中型私募亦难逃亏损,但实现正收益的私募机构占比较巨型和大型私募明显提升,这些中型私募机构中,今年来实现正收益的私募机构有16家,占比为18.18%。前十名中,尊嘉资产和创势翔投资表现极为抢眼,旗下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均超20%。与此同时,相比巨型和大型私募而言,中型私募机构中今年来浮亏超过20%的私募机构数量明显增多,高达8家中型私募机构今年来浮亏超过20%。

统计数据还显示,879家小型私募中,今年前5个月实现正收益的有159家,占18.09%,比例明显上升。同时,高收益的也比较多,9家小型私募平均收益超过20%,其中,杜兹投资和中诚卓锐旗下产品的平均收益甚至超过30%。另外,九铭资产、海中湾投资旗下产品平均收益超过25%。

梳理发现,中小私募亏损幅度也明显提高,比如中型私募中有8家平均亏损超过20%。业内人士认为,这充分印证了私募“船小好调头”的道理,小私募规模小、操作灵活,但他们在获取高收益的同时,由于风控不完善,有些回撤也比较大。

私募牛熊风格转换

A股经过几轮雪崩之后,相当一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夭折,尤以普通股票型产品为最。数据显示,去年7月至今年5月底,共有2500多只私募基金产品遭到清盘。

数据统计显示,去年4月1日至今年6月10日,股票型私募产品明确清盘的有348只,5月1日后还有1038只更新净值。由于一些产品清盘并不会公告,有些产品净值更新按季度或者两个月,实际清盘数量无法统计。

此外,相比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私募在策略上也是百花齐放。按照目前国内较为统一的分类方式,除了普通股票型策略外,还有市场中性、定向增发、债券、组合基金、多空仓、套利、组合基金、多策略等。

一年前受益于牛市行情,股票型私募产品发行量较高,但如今,股市筑底迹象未明,在前几跌中受伤的投资者还未完全恢复对股市信心,投资股票型私募基金也显得更加谨慎,反而对FOF、量化对冲、债券型等风险较低的产品独有偏爱。

其中,加入股指期货进行风险管理的策略私募收益就要明显稳健一些,近一年市场中性策略、宏观对冲策略产品的平均收益分别为4.47%和6.47%。债券策略产品也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性,收益为6.31%。

在所有策略当中,近一年表现最突出的当属管理期货策略,其与股票、债券等传统市场及其他对冲策略的低相关性,使管理期货在股灾以来的一年中收益独领,平均收益高达18.58%。

第4篇

上半年中国地区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环比分别下降了5%和6%,均低于往年峰值;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总体交易数量和金额分别上升了13%和60%。

上半年中国境内战略投资者并购交易数量依旧占比最高(65%),但其数值(1375宗)低于往年最高值。

然而,因2013年上半年仍有数个金额较大的并购交易发生,并购交易总金额仍达到了1195亿美元,整体而言相对健康。

预期在2013年下半年,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政策持续性变动的预期,并购交易买方的谨慎态度将得以延续。

境内和境外战略投资者谨慎

战略投资者依旧持谨慎态度,即使在2013年二季度,战略投资者并购交易活动并未随中国领导人换届完成而更为活跃;伴随着新政策“去杠杆化”,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境内和境外战略投资者并购交易活动则更为挑剔和专注。

境外战略投资者并购交易数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来自于包括日本的亚洲其他地区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并购交易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和欧洲,但是,单笔最大交易金额的入境并购交易来自于欧洲买家,如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和戴姆勒。

退出仍是私募基金最大挑战

2013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基金的募资金额环比下降了46%,这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数家全球主流私募基金在2012年新募集了数个规模巨大的中国基金,二是因为私募基金当前更加关注于前期剩余资金投资以及已投资项目的退出。

私募基金交易活动未如预期而复苏(交易数量基本持平),主要原因是私募基金对新换届政府的政策导向仍持谨慎态度,以及中国经济状况总体疲软;私募基金也在应对从成长型投资基金向并购型投资基金的转型(但并购性投资机会仍相对较少,而因退出难度增加,少数股权投资不再像以前受到青睐)。

然而,自2011年起私募基金投资交易活动开始显著放缓,部分原因是大量投机性人民币基金退出私募基金行业,这使得优质私募基金成为行业骨干――这是私募基金行业的一个良性发展趋势。

与预期相同,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私募基金收购交易数量上升而成长型少数股权投资交易数量大幅下降;私募基金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依旧保持重要市场地位。

随着国内A股市场IPO通道关闭以及海外上市未受青睐,私募基金IPO退出渠道已陷入僵局;虽然在很多情况下私募基金向战略投资者出售少数股权并不可行,但是我们预期私募基金作为并购交易卖方的并购退出数量仍会继续上升。

鉴于大量私募基金即将到期,私募基金有待退出的投资项目积压仍是该行业的最大挑战。

私募基金退出仍是该行业的最大挑战。随着国内A股市场IPO通道关闭以及海外上市未受青睐,私募基金IPO退出渠道已陷入僵局;虽然在很多情况下私募基金向战略投资者出售少数股权并不可行,但是我们预期私募基金作为并购交易卖方的并购退出数量仍会继续上升。鉴于大量私募基金即将到期,私募基金有待退出的投资项目积压仍是该行业的最大挑战。

消费品和高科技行业依然吸引了私募基金最多投资。

海外并购数量下降

201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数量仅为78宗,出乎意料地低于2012年下半年的95宗。

中国大陆民营企业对海外并购的态度比我们预期更为谨慎,许多民营企业转而集中精力应对变得困难的国内市场;同时民营企业相对较难从本地获取并购贷款。

中国大陆国有企业在资源领域的投资依然是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的最大驱动因素,相比而言,民营企业则更加积极地在海外寻找消费品、品牌、知识产权和技术购买机会并将其引入中国市场与之对应,虽然中国大陆企业对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的海外并购活动有所放缓,但是北美和欧洲仍是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最重要的两大目的地。

中国并购交易趋势

我们预期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中国地区并购交易活动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因经济增速放缓、银根不再宽松以及对于政策持续性变动的预期,中国地区并购交易买方将持续谨慎。

预期在近期内,境内战略投资者并购交易活动将逐渐活跃,中国多个行业将开始出现行业整合趋势;同时,随着国内表现欠佳的企业无法再进行债权融资或者贷款展期,中国国内将出现更多的债务重组机会。作为挤出国内产能过剩泡沫的重要手段,上述两大趋势都将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大力鼓励,在2014年这两大趋势可能会更为显著。

预期在2013下半年境外战略投资者并购交易活动将开始反弹;在2014年则继续回升。

第5篇

“今年以来,股市持续低迷,传统的私募和公募都失去了吸引力,我们投资者做任何投资决策时都有点胆战心惊。”一位投资者苦笑着表示。

然而,机会都是跌出来的。当投资者在股市里摔得灰头土脸时,对冲基金却凭着一枝独秀的业绩脱颖而出,俨然成了温暖投资者的一缕“微光”。

“相比于沪深300指数和传统私募基金来说,对冲策略基金的表现非常显眼,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有凯丰基金、颉昂商品对冲1期、元邦1期、创赢2号(宝银对冲)、信合东方等合伙企业。”一份来自好买基金的报告,勾勒出对冲基金初生牛犊的魅力。

小米加步枪

虽然目前国内对冲基金正处于初发展时的“小米加步枪”阶段——投资品种稀缺和投资范围受制,但依然阻挡不了它愈来愈快的脚步。

“近几年,对冲基金的数量增加了不少,截止到三季度,我国对冲基金已经成立了20只产品。”好买基金的研究员武晓江介绍说。虽然传统的多头策略仍然是市场上的主流投资模式,但是各种各样的对冲策略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目前市场上采用比较多的策略有市场中性、管理期货、期指套利、ETF套利、宏观对冲、定向增发等。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统计,2011年和2012年对冲策略基金发行数量有比较大幅的增加。

这或许和政策环境上逐渐放松不无关系。单就2011年银监会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就打开了信托产品参与股指期货的大门。不仅如此,“近期,封停多年的信托账户再次放开,加上券商对于各种创新业务的大力发展,这无疑给致力于采取对冲策略的公募和私募带来福音,也让一些期货类的私募有望实现阳光化。”武晓江介绍,对冲基金有望快速地发展。

此外,低迷的市场环境让金融创新有了较多的“氧气”,对冲基金便在这个时候滋润起来。“由于去年业绩整体的下滑和私募基金发行的困难,使得国内对于公募和私募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开拓者投资的总经理陈连君认为,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进一步开放,这个时候推出创新的投资品种正契合时机,对冲基金在未来十年内将在中国获得它的黄金时期。

尤其在近期,转融通业务适时推出,业界人士欢呼:“中国股票市场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做空,这对于对冲基金领域中采取市场中性或者是股票多空仓策略,是一种推助。”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于对冲基金也开始由先前的质疑逐步转为接受,甚至不少投资者开始“爱上了”对冲基金。

“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他们逐渐改变了原来对于投资品种的风险收益判断,转而能够更为清楚地理解投资策略的风险收益。”私募排排网的研究员分析称,投资者的理性程度有所上升,投资顾问也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量身设计出相关的对冲策略。

“根据以往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冲基金行业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创赢理财创始人成健介绍,2011年以来,公募和私募等投资管理公司对于金融衍生品的投资渐渐被认可,对冲基金在未来几年内将进入黄金期。

“从世界范围来说,当民间财富累积得越来越多时,基本就会出现对冲基金的急速发展,中国就处在这个阶段。”数君投资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刘宏说。

各策略八仙过海

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形形的对冲基金已经摩拳擦掌。根据私募排排网高级研究员陈琴介绍,借鉴国际对冲基金的分类体系,并结合目前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划分,中国对冲基金分为主策略分类和子策略分类两个级别。其中,主策略包括:股票策略、管理期货、宏观策略、事件驱动、相对价值策略、债券基金、组合基金、复合策略和其他策略。子策略则更为繁杂。

当然,各研究机构分类方法不尽相同,但任何分类都不能抹杀各对冲策略自身的“脾气”和“秉性”。

先来说说股票策略。作为运用数量最多的策略(截至10月31日,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在收集的产品中,正在运行状态的股票策略的阳光私募基金产品共有1325只),其今年的表现较为“凶猛”。

在今年以股票策略为主的基金产品中,“泽熙3期”是最鲜明的代表,收益率达36.79%,为投资人交上了满意的答卷,也为股票策略生色不少。

提到全球宏观对冲策略,众所周知,它需要把握宏观经济的原理,并用来识别金融资产价格的失衡错配现象,在世界范围寻找它可以利用的“利器”(如外汇、股票、债券、期货、期权以及其他金融产品),进行杠杆性押注,以获取高额收益。

别小看这种规模占比最小的对冲策略,近期它的收益率相对突出。相关数据显示,上海梵基投资的“梵基一号”(2012年9月21日单位净值116.7509)和上海泓湖投资的“泓湖重域”(2012年10月31日最新净值1.173),分别实现了累计收益16.75%和10.5%的不错成绩。但随着宏观形势的变化多端,接下来的业绩,还要看投资顾问对宏观政策能否精准判断。

管理期货策略是通过商品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来管理资产,但由于只投资于期货、期权市场,很少涉及股票市场及外汇市场,目前在市场上较为“极端”:要么涨幅高企,要么亏损严重。

依据对冲网数据库显示,截止到10月,收益率排名第一的是颉昂1期,涨幅为23.73%。但也有个别基金亏损严重。“就历史走势而言,中国管理期货指数仍远远强于沪深300指数走势。”研究员分析,对于后市不必过于悲观,管理期货策略目前依旧被看好。

事件驱动策略是通过分析重大事件发生前后对投资的标的的影响而进行的套利。拥有产品最多的是上海数君投资有限公司,已经有33只产品投资于国内定向增发股票。

该策略最近一年收益最好的是外贸信托-博弘定向增发16期,取得了3.95%的收益。使用类似投资方法的还有东源(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也已发行了4只定向增发指数基金产品,其中表现最好的是苏州国信-东源定向增发1期,最近一年取得了10.69%的收益。

相对价值策略是利用相关的证券之间的不合理差异获利。所以,它在弱市中具备比较明显的优势,因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受市场环境的影响。而更为重要的是,有几款产品的正收益,给相对价值策略增添了不少光彩。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包含市场中性策略和套利策略为主的相对价值策略产品中,具备1年及以上业绩记录的有18只产品。近1年波动率基本在10%以内,贝塔的绝对值除了信合东方和鸿鼎先行2期稍微超过10%以外,其他产品都在5%左右,最大回撤控制在4%以内。“由于在弱市中显得特别突出,相对价值策略被贴上了‘宠辱不惊’的标签。”业内人士反映。

关于私募债券基金是否应被纳入对冲基金的范畴一直颇受争议。“由于对冲基金没有统一的概念,目前我们把区别于公募,以信托、有限合伙及其他通道发行,面对高净值客户的产品都算作对冲基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债券等固定收益为投资标的的产品也在对冲基金的范围之内。”私募排排网高级研究员陈琴介绍。

私募债券基金在投资范围、投资策略的选择上更加灵活,同时增厚收益方式多样化,可以综合运用高杠杆、债券回购、信用债、私募债、分级基金等投资工具。今年,五矿信托的“民晟盘马”产品在成立15个月以来,实现了接近20%的年化收益,吸引了投资者的极大关注。

当然,没有绝对保收益的策略,能否在弱市中获胜,关键在于投资顾问如何恰当选择对冲基金或基金组合。同时,组合基金、复合策略和其他策略在国内用得非常少,对冲基金策略的灵活性还需要继续提升。

要突围不容易

虽然对冲基金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但相比国际对冲基金的策略来说,国内的对冲策略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国内对冲基金处于发展初期,受到环境、人才、制度等各方面的影响,虽然对冲基金产品大多体现了风险可控的特征,但在策略优化和收益提升方面仍存在一定空间,未来随着国内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将逐步走向成熟。”私募排排网高级研究员彭丽娜介绍,受政策环境和改革架构的制约,对冲基金的发展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首当其冲的,是需要法律上的突破。根据刘宏的介绍,目前国内对冲基金没有最起码的法律平台,也因此滋生了不少问题。“比如募集了资金,往哪里放?没有法律保障,似乎放哪里都不安全。”

刘宏介绍,目前私募机构分为有限合伙和金融机构的平台,有限合伙要交的税非常高,劣势凸显。“而其他的诸如个人炒股、信托、券商、基金公司等都不需要交税,把不少投资客户都被吓退了。”而受监管的金融机构平台又无法去做对冲基金,因此国内对冲基金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与此同时,国内对冲基公司的费用较为“紧张”。国外的私募公司一般收取投资人2%的管理费和20%的业绩报酬,2%的管理费可以让对冲基金公司很好地生存、培养人才并部署研发等。而国内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第6篇

股市的持续低迷倒逼出了遍地开花的创新策略,而政府的逐渐松绑更是大大地加速了我国对冲策略的发展。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眼光投向了期货市场。若问今年阳光私募谁家秀,期货私募是不得不提的一道亮点。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市场上的期货私募大部分成立于2011年—2012年,其中一半以上都取得了正收益。成立于2010年9月的凯丰基金,短短两年时间,便取得了789.37%的收益,相比传统的阳光私募最高437.22%的收益(中国龙1,成立于2003年8月),期货私募似乎正在向投资者展现其疯狂的获利能力。净值排名第二的是颉昂商品对冲1期,自2011年9月成立以来,上涨134.85%。成立于2011年12月的元邦1号排在第三,累计收益也达到了60.64%。

数据来源:私募公司网站、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止2012年9月19日。

期货私募≠高风险

作为对冲策略的一种,期货私募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与高风险挂钩。在对期货私募的风险性下结论之前,我们不妨可以先来看一下国际上的对冲基金的业绩。

在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中,从1998年以来,道琼斯瑞士信贷对冲基金指数年化收益率约为6.7%,年化波动率约为7.1%,相对于很多股票市场指数表现出更高的年化收益率和更低的年化波动性的特点,对冲基金的业绩整体表现出低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而看其中的管理期货策略的近1、2、3、5和1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4%、0%、5%和7%,从长期来看,这个策略明显呈现出较好的投资价值。

管理期货策略通过商品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来管理资产,并结合套利进行操作。由于管理期货基金主要投资于杠杆性极高的期货市场,因此风险管理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即使长期行情判断正确,如果短期的亏损超过保证金能够承受的幅度,基金最终仍将面临损失。

因此相对于其他对冲基金类别,该类基金首先会考虑“在市场中活下来”,即更关注对下行风险的控制。管理期货基金具有多空开仓、杠杆操作及模型化运作的特点,使得采取该策略类别的对冲基金无论是在平均收益,还是在所承担的风险上,均优于主要股票及商品指数。因此,只要拥有严格完备的投资风控体系,此类期货私募的风险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样可怕。

“管理期货策略”业绩喜人

从目前我国市场中的期货私募来看,表现较好的凯丰基金、颉昂商品对冲1期和元邦1号都采用管理期货的投资策略。

颉昂主要从事商品对冲投资和宏观对冲投资。颉昂商品对冲1期成立9个月即实现了净值翻倍,其以往月收益率与沪深300呈现负相关性。颉昂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其今年二季度时候的做空沪铜,当铜价在今年3月处于6万的高位点上之时,颉昂投资通过对宏观面的判断,在沪铜几乎每个月份的合约上都布局了不同数量的空单,终于在4月铜价的大跌中一举获利,半月净值涨幅就达30%。商品投资的交易机制优势以及对于趋势判断的精确是颉昂成功的两大重要因素。同时近多远空的投资策略可以很好地帮助颉昂保护既得收益,甚至在同一个品种,同一个月份上同时持有双向单,可以有效地对冲不确定。

颉昂商品对冲1期净值走势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最新净值2012-08-17。

元邦和颉昂一样采取有限合伙的模式,充分利用了有限合伙制组织灵活、责任明确、激励与约束结合等优点。公司采取程序化趋势交易模式和程序化套利模式的投资策略,而趋势追踪和套利是期货投资中比较主流的投资策略。公司董事长张敬伟曾表示,公司做的是右侧交易,进场的理由通常是把行情看的非常远,如果看错的话,公司也会不断的修正,等到差不多的时候便会选择离场。

业绩公信力尚待提高

目前,由于信托投资商品期货仍然受到较大的限制,投资期货市场为主的私募,基本上采用三种形式:一是有限责任公司,二是有限合伙期货基金,三是“期货工作室”。

在“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运作中,通常是客户提供账户,私募基金公司代为操作的“专户管理”模式,这类私募基金公司往往规模较大,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青马投资、泛金投资等。有限合伙的期货基金属于“合伙人开办的投资公司自营式的基金”,所有投资者都是“有限合伙人”,而操盘手则作为“普通合伙人”。这种形式的合伙制公司,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但较高的税收成本也使有些私募心有余而力不足。“工作室”模式的期货私募通常游走于“灰色地带”,由操盘手个人吸引资金,与客户签订“代客理财”协议。这类协议通常没有法律的明文保障,损失和盈利都很有可能引起纠纷。

第7篇

[关键词]私募基金 风险 监管

近年来,持续增长和日益开放的中国经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私募基金投资,国内私募基金也快速成长,成为活跃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新兴力量,为高技术企业创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同时提升了证券市场的现代化水准并且规避证券市场的部分风险。同时,也应该看到,私募基金由于其运作的特点和模式,但也可能在新的层面上产生新的风险。近几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中关于私募基金是否应该合法化的问题争论不休,之所以没有明确鼓励发展私募基金主要原因之一即是私募基金本身的运作方式中的风险规避尚待解决。

一、私募基金的风险

1.法律和政策风险

对于国内私募基金而言,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缺乏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使其处于法律和政策的边缘地带。迄今,我国的《证券法》、《信托法》等法律的条文都没有对私募基金的含义、资金来源、组织方式、运行模式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2003年10月《证券投资基金法》出台,由于存在诸多争议,仍未能够为私募基金“正名”。从外表看,许多基金似乎都有合法身份,但如果对其经营的业务进行深究,其中一些机构很容易让人与“地下集资”、“非法集资”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得不到承认,其经营活动一直游离于法律和政策监管之外,一旦发生违约行为,不论基金管理者还是投资者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因而面临很大的法律和政策风险,并且基金规模越大,这种法律和政策风险就越高。

2.道德风险

私募基金的组织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委托―机制,有限合伙人将资金交给一般合伙人负责经营,只对资金的使用作出一般性的规定,通常并不干预基金经理的具体运营。在运营过程中,私募基金经理和基金持有人都追求期望投资收益最大,私募基金经理越努力,收益越大,可是私募基金经理除了拿固定的管理费之外,还可以拿业绩提成费用,当业绩提成费用大于管理费用时,私募基金经理并不会采取使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投资策略,因为这样选择并不能使其本身利益最大化,而是可能会滥用自己的职权去追求更多的个人利益,从而使基金持有人的资产将承受更大的风险,所以即使私募基金有较为优越的激励安排,但人的道德风险仍然存在。

3.操作风险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具有隐蔽性,国际上一般对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没有严格的限制,这就会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利于对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保护。在没有外在约束机制的情况下,私募基金追逐利益的投机本性,可能会让它们为了获取巨额的利润,与上市公司串谋,进行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违法行为。这些操作风险都会给投资人和市场带来很大的危害。基金管理人的个人操守不好衡量,如果管理人不遵守合同,就会给投资人造成损失。私募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私募基金一般都具有很长的锁定期,在这期间资金不准撤出,以此来保证基金运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对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不造成影响。私募基金不能上市交易,因此风险不能随时转移,持有人只有等待持有期满才能变现,基金持有人可能在基金封闭期内会因为资金难以变现而发生债务危机甚至破产。

4.信用风险

私募基金不向公众发行,不做公开宣传,完全是通过私下的关系进行资金的募集,资金主要来源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个人和企业的闲置资金,取得收益的方式要么是与私募基金发起人按一定比例分成要么是取得大大高于银行利率的保底收益。因此,私募基金投资人和管理人之间的合约关系,大部分通过双方协议建立,不具有法律的保护。当市场剧烈波动,或行情下跌的时候,私募基金可能会由于倒闭或其他原因而不能履行合约,这就给投资人带来了信用风险。私募基金的投资具有高杠杆性,它可以利用银行信用,以极高的杠杆借贷在其原始基金量的基础上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扩大投资资金,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地获取回报的目的。因此,如果基金操作不当就会面临超额损失,而信用链条会波及债权银行。从私募基金本身的投资对象来看,其风险和收益都较低,但私募基金一旦使用了杠杆手段来进行融资,在增加了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市场风险。

5.系统性风险

专家估计,中国的股票有80%存在高估现象,但流通市值大的蓝筹股却不是私募基金进驻的对象,这意味着有60%~80%的股票控制在私募基金手中,由于私募基金对外许诺的收益率是10%左右,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红率低于1%,即私募基金必须通过股价上扬赚取资本利得来实现另外9%的收益率,而要每年实现这样的收益率,则要求私募基金所控制的股票价格每年都上涨10%~20%甚至更多。也就是说,私募基金为了实现其收益率目标,将要求中国证券市场保持股票价格长期上涨,但是,由于上市公司很难靠主业保证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私募基金有时还要向上市公司输送利润,与上市公司配合一起通过操纵利润来操纵股票价格,而实际上私募基金向上市公司输送的利润也是源于资本市场的资本利得,因而出现了虚拟收益的反复,造成股市泡沫。当系统风险出现时,私募基金无法实现承诺的收益率,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加剧股市的动荡。

二、我国私募基金规避风险的对策

1.推进私募基金合法化,使私募基金有法可依

首先,严格要求私募基金投资人的资金稳定性和风险承担能力。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私募基金投资者为自然人的其净资产不得少于100万元,出资额不得少于20万元;机构投资人净资产不少于1000万元,每次投资额不少于100万元,且投资人要求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和金融知识。其次,出于保护基金投资者利益和基金业健康发展、以及确保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需要,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必须具备符合要求的足够的准备金、经营业绩、人才和营业硬件设施等市场准入资格,并且,管理人的资格应该是竞争性的,而不能是垄断性的,设立私募基金时应向证券监管部门备案。最后,引入信托机构,完善托管人职能。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基金管理人应于托管人相分离,资金专归托管人管理,而且当基金账面资产低于一定水平时,托管人有权利对其头寸进行强制平仓,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加大对私募基金资金来源结构的风险控制

私募基金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来自资金来源方面潜在的风险和资金结构方面潜在的风险。针对资金来源方面的风险,可以加强对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进行管理,控制信贷投放的领域和额度,银行要对自己所投放的资金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风险进一步扩大化,同时,银行之间要进行信息共享,防止多家银行向同一私募基金过度放贷。针对资金来源结构方面的风险,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让投资者投入到私募基金中的资金不能够随意赎回,但是基金份额可以转让。这就有效保证了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不受资金变动的影响,也能够倡导私募基金迸行价值投资,减少投机,这样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

3.建立健全外部监管机制

外部监管的内容不宜过多,主要包括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资金运行状况以及资金募集过程中的合法性等方面。外部监管部门是引导私募基金健康运作的直接机构,就目前的情况看,其职责可由中国证监会承担。为配合其工作,还应制订一套行业自律约束机制,包括私募基金评级机制和保底收益率约束机制。前者的功能是在对私募基金的业绩和信誉度进行客观评估的基础上,正确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地进行投资选择;后者的功能在于通过确定收益率的合法尺度,避免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从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4.加强风险教育和道德教育

首先,加强私募基金的监管,提高私募基金的信息透明度。私募基金的道德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和基会管理者之问的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其次,要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如果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就能够对自己的投资作出合理的选择,同时,有动力和能力监督私募基金的正常运作。这也能够有效地减少私募基金的道德风险,促进私募基金管理者尽可能的为投资者利益服务。再次,加强对私募基金管理者的道德教育,建立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其实很多运行机制都是建立在个人的自我约束基础上的,因此私募基金的有效运行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自我道德规范的约束。

5.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外部运作环境

目前,由于信用约束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我国市场经济信用状况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在私募基金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这主要是由于私募基金经理为了追逐更多的个人利益,常常会让自己所管理的资金承受更大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私募基金经理如果违约,就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同时又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投资者的利益经常会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对于私募基金这样的信用风险,其管理方法则主要采取现场检查、保证充足的担保和保证金,同时可以使用模型化的方法进行管理。另外,加强整个社会的诚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我国整个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得到完善,私募基金信用风险才能够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各参与方的利益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夏斌.中国“私募基金”报告[J].金融研究,2001,(08).

第8篇

【关键词】私募股权 投资基金 云南省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为PE),是通过私募形式募集的资金,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推动非上市企业价值增长,最终通过上市、并购、管理层回购、股权置换等方式退出的一种投资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它为有潜力的优质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完善自身财务状况,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重要的是增加就业机会,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的回报,帮助未上市企业上市。

一、云南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情况

2010年11月6日“2010首届滇池泛亚股权投资高峰会”,峰会同期举行的“滇池泛亚风险资本―项目对接会”,旨在为昆明市快速成长和有融资、改制上市、并购重组等需求的企业与国际私募股权资本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帮助解决云南省企业的融资困境。

2011年11月16日“2011(第二届)滇池泛亚股权投资高峰会暨云南特色优势产业与国际资本对接会”在昆明开幕。在两天的会期内,来自海内外的100多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将与云南的优势产业对接,寻找投资项目。

二、云南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的SWOT分析

云南省近几年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呈现勃勃生机。云南省无论对工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还是旅游业的发展都急需资金。然而,云南省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资金并没有完全利用,这对于云南省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发展云南省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于云南省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是极其有意义的。

(一)优势

1.经济环境

从上图可以看出,云南省经济保持了稳健的增长速度。近几年来云南省工业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以及信贷投放增长明显加快。并且在我国加入WTO后,云南省对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美国等主要传统市场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云南省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加快发展的物质条件。在此经济基础上,加快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够促进云南省产权升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更能优化资金的配置。

2.政策环境

人大重新修改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为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扫除了障碍,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设立了法律框架,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二是明确了合伙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原则,避免双重征税的问题。

云南省昆明市政府出台了《昆明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若干意见》、《昆明市股权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昆明市鼓励和引导股权投资基金业务发展实施细则》和《引入外汇资本投资昆明社会经济建设的相关意见》等相关政策管理办法。云南积极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发展,为吸引更多的海内外私募股权资金到云南投资,云南省还成立了私募股权投资的政府引导资金。2011年8月1日开始施行《云南省股权投资基金备案管理试行办法》。2011年5月,云南省股权投资发展中心和云南股权投资基金协会成立;同年8月,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的意见》,构建了云南省超常规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的基础性制度。

3.投资环境

云南省积极打造融资平台,积极组织参加经济类的洽谈会,如2006年云南省商务厅外经处在缅甸仰光组织举办“中国云南―缅甸经济合作企业洽谈会”以及为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云南参与“第六届泛珠洽谈会”等。

近几年来,云南省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政策上放宽外来资金的限制,如经营范围和投资方式不受限制;为外来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如取消一批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的项目和事项、对外来投资企业实行跟踪服务责任制、完善投诉以及减少对外来投资企业的各种检查。

(二)劣势

1.法律法规不健全

企业要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涉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税务局以及工商局等多个部门。由于各个部门均制定各自管辖内的规章政策条款,这导致了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的混乱,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者积极性受挫,更阻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

2.人才储备不够

与其他地区相比,云南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处于摸索阶段,其专业人才极其匮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的专业性使得其需要具有扎实投资知识、投资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要善于对企业前景、财务情况进行分析。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反而进行盲目投资,则会使投资者的权利受到威胁,因此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

(三)机会

云南自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烟草产业实施名牌战略;电力产业发展加快,实施“西电东送”工程迈出实质性步伐;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花卉及绿色园艺、天然药物等产业发展加快;以有色金属和磷化工为重点的矿产业平稳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全省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对云南省的教育、科研、旅游、能源、交通、环保、民族文化文化、等领域总计投入4.5万亿元支持云南省“两强一堡”建设,力争到2020年将云南省打造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两强一堡”战略的指导下,云南省对外开放水平将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招商引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外经济工作在促进私募股权投资发挥出重要作用。

(四)外部竞争

1.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先天优势已确立

深圳、上海等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已日趋完善,该地区的经济发达,专业人才配置齐全,对资金的吸引力度大。另外天津市在国家的支持下,正努力在北方建设一个仅次于北京的北方金融中心,这也将吸引国内外大量资金在该地区进行投资。这三个地区未来将成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最繁荣的地区,同时也将吸引最优秀的专业人才。

2.各省份正争取私募股权投资资金

国家《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之后,各省市政府积极参与基金的设立,吸引境内外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来本省进行投资。

除了来自深圳、上海以及天津等地区的竞争,云南省还面临着来自西南部地区的其他省市的竞争,如重庆为了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早在2008年就出台了《关于鼓励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的意见》。

三、云南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的建议

(一)政府方面

云南省政府可以通过采取措施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进行扶持。

1.扩大投资主体的范围

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募集方面,扩大投资者范围,除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银行、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投资者,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来鼓励私企、上市公司等非金融机构以及个人参与投资。对于本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政府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云南省政府可以借鉴天津、上海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政策,适当提高政府出资的比例,发挥引导和培育作用,这样由政府引导或者产生的私募股权投资会增多,这将极大地促进云南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

2.制定法律

通过制订法律法规、调整税收政策、提供补贴、信用担保以及完善服务等措施来规范交易制度,创造一个有利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经济与金融环境。

3.健全私募股权投资股权基金的监管体系

通过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公司法》、《证券法》以及《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法规体系,更好地监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准入、设立、运行和退出等机制。

增强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为其交易提供良好条件;检查投资者投资资格,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被投资企业的可信度等;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并引导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税收方面,一方面切实实行合伙企业的税收优惠,另一方面云南省政府在合伙企业法的基础上在给与一定的税收鼓励优惠。

4.成立行业自律组织

尽快成立全国性的关于私募股权投资的行业自律组织、行业协会等,实现该行业的规范发展。通过该自律组织来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交易活动和投资主体;制定参与投资的投资者应该遵守的准则;处理交易双方的经济纠纷;组织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教育参与交易的主体遵守法律法规,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处分等。

(二)培育专业投资人才

私募股权投资是对人才素质要求很高的行业,不仅要为企业筹集资金,还要为企业制定战略同时提供咨询,因此云南省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最重要的就是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首先,加强与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交流,引进学习先进的投资管理技术,同时也可以高薪聘请该行业有丰富经验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其次,与本省高校联合培养专业人才,也可以建议高校培养跨学科的人才。最后,制订行业标准,提高从业人员进行准入门槛。

参考文献

[1]吴晓灵.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服务滨海新区自主创新[J].港口经济,2006(06):17-18.

[2]王颖.私募股权投资:现状、基于与发展建议[J].理论探索,2010(6).

第9篇

一、私募股权基金优势分析

1.投资管理优势

由于私募资本市场是一个缺乏效率的市场,所以需要私募股权投资实施积极的投资管理。私募股权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获取的只是预期的高投资回报,但是高风险可能有高回报,但未必肯定有高回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要得到高回报,必须通过各种策略选择好项目,发现具有潜在投资价值的企业。

2.运行机制优势

“私募”作为一种资本募集方式,在发行方式、信息披露制度、投资方式、投资策略等运行机制上与“公募”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私募股权基金采取非公开方式募集,没有公开募集受到的约束多。可以说,私募对募集者的资格基本上没有限制,无论募集者是法人还是自然人,规模是大还是小,效益是好还是坏,原则上都可以进行私募。同时采取“私募”这种方式募集资金的成本比公开募集低得多。公开募集需要很高的注册费用、中介机构费用和承销费用,而私募却不需要注册,也不需要严格的评估和审计,甚至不需要券商的承销。其次,私募股权基金通过对投资者结束时的股权转让活动获取投资回报。私募股权基金在投资创业企业后,通常会在该公司成功上市、上柜后,才会售出投资的股票,以实现获利。因此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周期较长,一般为3~7年。私募股权较差的变现能力让私募股权投资家必须制定长期的投资策略以取得投资的成功,从而可能获得更高的流动性溢价,为投资人获得更高的回报。

二、劣势分析

1.组织劣势

有效的私募股权基金组织模式是私募股权市场健康运转的核心。近年来,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取得较大的发展,但在组织模式上存在不足。就中国目前私募股权基金的组织模式而言,几乎都是公司制,以契约方式存在的投资机构大多数是有“乱集资”之嫌因而不受法律保护的所谓私募基金,这与发达国家私募股权基金以契约制和有限合伙制为主的状况相去甚远。现代制度经济学通过对私募股权基金所面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研究,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契约制和有限合伙制的私募股权基金治理结构优于公司制。私募股权合伙制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助于解决和管理由外部投资者和发行者之间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问题,同时还有助于解决激励问题及问题的组织结构。

2.人才劣势

私募股权投资是一项专业性强、技巧性高的投资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投资行为。因此,私募股权投资需要大量的职业私募股权投资家来实现投资决策、经营管理、资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把握和控制。职业私募股权投资家是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专业人才,是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者,是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运作的灵魂。所以,能够称其为职业私募股权投资家的操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但是我国现阶段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人才匮乏。在私募股权基金策划和管理中,现有的大多数管理团队仍无法对私募股权基金的运营和管理形成深刻的认识和高度专业化、规范化的操作,不能反映预期的私募股权基金创建的精神和作用。所以,如何造就一流的策划和管理团队,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成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资金来源劣势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的绝大部分是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其中养老基金、保险基金、银行占60%以上。养老基金、保险基金、银行等机构投资者资金量大而且信息灵通,投资技术高,能够为私募股权仅提供稳定的资金。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和转型中国家,金融体系尚不健全,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仍然比较低下,政府管制过严。按照现行的法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商业银行等被禁止从事私募股权和创业风险投资领域。而政府却成为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最大投资者,并且主要是以服务于政府的高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战略作为创业投资公司设立和运作的目标。所以说,我国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机构投资者,这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非常不利。

4.市场认可度劣势

我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尤其是市场化的私募股权发展才是近年的事,作为长期投资模式,私募股权基金尚缺乏有力的投资历史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短期行为较为明显。这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有关,也与经济、金融的发展阶段有关,是属于发展中的问题。

三、机遇分析

1.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环境机遇

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机制和创新活力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甚至创造经济奇迹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经济能够保持20多年的持续增长,中小企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已成为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结构调整、催生产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融资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集中表现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机构失衡。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比例高达98%,直接融资不足2%。由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滞后,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股权市场吸纳社会资金,创业投资机制尚未形成。直接融资渠道的狭窄,加剧了间接融资的难度。正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融资渠道不畅成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有利环境。私募股权融资的一个重要优势是能够满足中小企业个性化的融资需求。中小企业经营的灵活多变使其融资需求复杂多变,与公开融资相比,私募股权融资更能适合这一特点。公开融资属于标准化的市场行为,需要遵循交易所及证券监管机构的统一规则和程序,而私募股权融资则灵活得多。为了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小企业通常保持经营的私密性以取得竞争的相对优势。中小企业的信息的不透明与公开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实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监管是相悖的。与资本市场的公开募集相反,私募股权基金在非公开融资时,更能充分发挥其在筛选企业方面所具有的专业优势,缓解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形成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对优势。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和融资对中国中小企业来说是重要的资本市场,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和融资。

2.产业结构升级的环境优势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最基本的结构形态。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表明,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产业结构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客观反映,是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失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是实现经济健康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必经之路。资金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直接推动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全社会的投资格局已经由过去的财政主导型过渡到金融主导型,这为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私募股权资本的基本功能是优化配置资源。私募股权资本以其资本运作的优势和高风险承受能力,可以在促进传统技术、传统产业、成熟企业的现代化改造和进行二次创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盘活存量资产、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有力杠杆。

四、威胁分析

1.外部竞争威胁

近年来境外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大规模频繁进行投资并购,中国已成为国际私募股权投资的热点地区。美国几家最大的私人股权基金(如TheCarlyleGroup,NewbridgeCapitalLLC,War-burgPincusLLC)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并且成功运作多个投资项目。在国际私募股权基金的大量涌入下,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已经出现过多资金追逐少数项目的情况。无论从融资规模还是从投资金额上看,国外私募股权基金占绝对主导。欧美的私募股权基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益得到投资者的信任,成为增长最快、收益率最佳的基金组织形式。而这对刚刚起步的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是巨大的威胁。

2.法律制度威胁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政府立法大大落后于中国私募股权资本迅速发展和扩张的实践。尽管资本市场孕育着对私募股权基金这种金融工具的巨大需求,但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一种连接资本市场和投资市场的规则化平台,至今仍未建立系列化的法律法规。缺乏完善的创业投资法律架构,尚无系统的创业投资法规,并缺乏有限合伙人和一般合伙人在功能和机构上的分工以及互动关系,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是政府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远远落后于市场状况和市场趋势。毋庸置疑,这必然会延缓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的发展进程,影响私募股权资本的系统化及发展规模,制约私募股权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推动作用。

第10篇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差异

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的,指不是面向所有的投资者,而是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和富有的个人投资者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一般以投资意向书(非公开的招股说明书)等形式募集的基金。由于私募基金容易发生不规范行为,所以,一些国家的法律法规明确限定私募基金证券的最高认购人数,超过最高认购人数就必须采用公募发行。

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以下优势:(1)由于私募基金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因此,其投资目标可能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提供度身定做的投资服务产品;(2)一般来说,私募基金所需的各种手续和文件较少,受到的限制也较少,一般法规要求不如公募基金严格详细,如单一股票的投资限制放宽,某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可以超出一定比例,对私募基金规模的最低限制更低等,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资更具有灵活性;(3)在信息披露方面,私募基金不必向公募基金那样定期披露详细的投资组合,一般只需半年或一年私下公布投资组合及收益即可,政府对其监管远比公募基金宽松,因而投资更具有隐蔽性,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机会也更大。

但是,私募基金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私募基金受到政府监管相对较宽松,操作缺乏透明度,有可能出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将不利于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保护,在可能取得较高收益的同时,蕴藏着较大的投资风险如基金管理者的道德风险、风险等。此外,以这种方式发行的基金证券一般数量不大,而且投资者的认同性、流动性较差,不能上市交易。

国外私募基金的运作特点

目前,国际上开展私募基金的机构很多,包括私人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顾问公司等,特别是随着国际上金融混业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的金融控股公司都从事私募基金业务,它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上金融服务业中的核心业务之一。私募基金在投资策略和运作方式上有以下显著特点:

严格限制投资范围。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和一些富人。美国法律规定:投资于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必须是“有资格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必须拥有500万美元以上的证券资产,并且最近两年的年均收入高于20万美元,或包括配偶的收入高于30万美元,如以法人机构的名义进行投资,则净资产至少在100万美元以上。

私募基金一般是封闭式的合伙基金,不上市流通。在基金封闭期间,合伙投资人不能随意抽资,封闭期限一般为5年或10年。

私募基金投资策略高度保密。私募基金无须像公募基金一样在监管机构登记、报告、披露信息、私募基金的经理人在与投资者签订的协议中一般要求有极大的操作自由度,对投资组合和操作方式也不透露,外界很难获得私募基金的系统性信息。

私募基金一般都运用财务杠杆操作。一般情况下,基金运作的财务杠杆倍数为2-5倍,最高可达20倍以上,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杠杆倍数会更高。私募基金大规模运作财务杠杆的目的是扩大资金规模,突破基金自有资金不足的限制,以获得高额利润。

私募基金的组织结构一般比较简单。私募基金属于合伙制企业,不设董事会,由一般合伙人负责基金的日常管理和投资决策。在美国,约1/4的私募基金总资产不超过1000万美元,它们的运作像一个小作坊,通常是在仅有一两个人的办公室里工作。

私募基金一般采取与业绩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基金经理除了能够获得基金资产的一定比例的固定管理费外,还可以提取一定比例(通常在5%-25%之间)的投资利润作为奖励。

私募基金操作手法多样。私募基金经营机制灵活、没有短期的利润指标和确定的资金投向限制,在投资工具、财务杠杆、投资策略等各个方面也没有限制,这样,基金经理就能在范围更广的投资领域选择投资战略,以获取长期的高额利润。

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

由于缺少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国内业已存在的地下私募基金只能以各种变通形式存在,如果按照基金的要求来衡量,其中一些还不能算作基金,但一旦时机成熟,它们将很可能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私募基金。这些改头换面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工作室、委托理财、公司或契约式私募基金,前者主要为个人资金,后者相当部分来自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也有一些个人大户。

工作室主要参与者为投资咨询公司或一些从事咨询业务较成功的个人,常常由著名股评人士或研究人员命名,大部分负责给客户提供详细的市场操作计划。资金主要为一些个人投资者提供,规模较小,投资者进入工作室的资金量门槛较低,有一定的保本收益率要求。工作室的收入大多不直接向客户收取,而是由工作室与客户进行交易的营业部协商,从交易佣金中提取。双方完全凭一种私人间的信任关系建立起委托关系,大多只有口头协议,根本没有正式的文本合同,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委托理财主要通过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进行,它们在经纪业务基础上,结合为客户进行的咨询服务以及资产委托和资金运营等手段,发展了相当规模的非公募资产管理业务,通常采用一对一签合同的方式,资金量比较大,一般为几千万到1亿,时间为1年。

以公司式或契约式存在的私募基金主要由投资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来运作,其规范程度差别较大,良莠不齐。这部分资金规模很大,据估计,我国目前二级市场中规模超过10亿的私募基金不下30家,这些私募基金运作较规范,投资者往往要求对管理者进行严格的监控,但也有相当部分私募基金运作不规范,管理者为吸引投资者而承诺较高的回报率,结果导致各种纠纷,有损投资者的利益。

目前,国内地下私募基金大部分只给管理者一部分固定管理费以维持开支(甚至没有管理费),其收入从年终基金分红中按比例提取,这使得资本持有者与管理者利益一致。另外,国际上基金管理者一般要持有基金3%-5%的股份,一旦发生亏损,这部分将首先被用来支付,以保证管理者于基金利益绑在一起,国内大部分地下私募基金目前也采用这种方式,但比例一般高达10%-30%,之所以比例这么高,是因为中国信用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同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为了吸引客户,大多地下私募基金对客户有私下承诺,如保证本金安全、保证年终收益率等,含有承诺的私募基金严重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实际上近乎于非法集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书面合同文本,委托人、受托人的利益仍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而国际范围内资产管理中的保本、保底的做法很少见,且受到极为严格的法律管制。

国内私募基金的异军突起,实际上是对现有规则的一种突破,它直接源自于强大的投资理财需求,市场中大量存在着想把闲置资金运转起来、但对投资市场又不太了解的投资者,鉴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公募基金的投资操作及年终分配情况,对于这部分资金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把钱交给游离于法律体系之外的地下私募基金,又要承担较大的非市场风险。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大趋势较好,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所以这些私募基金的成长性相对也比较好,尚未出现大的风险。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私募基金规模的扩大,其存在于财务杠杆基础上的金融风险就可能会显示出来。因此,地下私募基金越大,越是需要合法的外部监管,管理层应当在目前相对较好的大环境下,承认它,让它从地下走向地上,通过公开化、合法化以及有效监管使它规范发展。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前瞻

私募基金的公开化和合法化将是大势所趋,但大规模发展尚需时日。私募基金要真正浮出水面还有很多障碍,包括法律建设和制度安排,其具体实施细则的颁布以及大规模的实践还会有一个“时滞”,操作中将可能采取先试点,然后逐步放开的渐进方式。

私募基金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目前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已被准入证券二级市场,加上具有大量闲散资金的各类社会基金如教育基金、扶贫基金、互助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由于保值增值、追逐利润的动机和目的,都有根据其持有和运用资金的状况,提供具有针对性投资理财方案的需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个人金融资产数量也大幅增加,大量民间资金迫切需要投资渠道;银行存款利率连续下调,实业投资竞争激烈,部分闲置资金找不到合适的产业项目投资,自然会追逐高回报而进入证券市场;随着新股发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一级市场新股申购的收益率将下降,部分申购资金将需要其他的投资方向。私募基金的出现将填补上述需求。

投资者将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私募基金面向特定投资者,由于存在特别的对基金目标有特殊期望的客户,基金发起人将会推出为某些定向客户定制的基金产品,从而使基金产品种类增加,市场将会出现一系列细分的基金,如专门投资家电行业的基金、专门投资公募基金的基金、专门投资房地产业的基金等,风险细化,基金投资者也将被细分为不同类型,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偏好选择不同的基金。但是,基金数量、品种的增加,也预示着基金市场竞争加剧,各基金业绩可能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投资者选择的难度加大,从而迫切需要中介机构对所有基金作出客观评价。

私募基金将在规范中得到发展。规范内容将包括:设置私募基金的准入条件;限定私募基金的投资者范围;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等等。

第11篇

在市场浩瀚的大海中,有几颗历史留下的“遗珠”值得被投资者拾取,遗珠的背后又有什么战胜市场的方法值得投资者参考与借鉴?

回顾市场长期的涨跌趋势,不难发现投资者自身趋势与市场长期趋势契合的融恰度,是决定财富增长成败的关键,过于独立于长期市场趋势的投资风格可能会让资产大幅缩水,越是与长期市场趋势吻合的人,才能以时间与资金为成本投入市场,得到丰厚的回报。

辨别投资者投资风格的良莠便是去回顾下历史沉淀下来的品种,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对运作满5年及以上,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大于12%,历史单年最大下跌小于25%的品种进行了筛选与罗列。

总的来看,上述7只私募产品的业绩趋势都是稳健增长型,特别是在市场下跌趋势中,跌幅均远低于同期沪深300的跌幅,显示出基金管理人优秀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在市场趋势止跌企稳时,对结构化行情的准确判断。同时,部分采用对冲策略的私募基金还可以通过股指期货的对冲有效的抵御了大盘下行,防止已获得的收益被吞噬,基金经理甚至可能采取空仓的策略。

7只私募产品的基金经理有各自独特的管理风格。在上述排名表中,中国龙系列基金出现4席,其中基金经理赵凯管理的中国龙1与中国龙稳健1以平均年化收益率19%左右,在2007年至2012年中,有4年位于私募业绩前1/4。中国龙精选1的基金经理王庆华的业绩也十分出类拔萃,同样有4年位于同类前1/4。王庆华的投资偏重安全边际的成长股,认为“成长性是最好的价值”。从2009年开始就放弃周期类板块的投资,主要集中于消费和医药,重心放在精选个股上。风控上,对于个股层面,没有刚性止损标准,主要是基于上市公司基本面,也可能在个股下跌的过程中越跌越买。投资上相对灵活,在不看好市场的时候宁可空仓操作,在看好市场的情况下满仓操作。中国龙精选1在2008年大熊市背景下,几乎空仓运行,规避了市场系统性风险,当年取得3.12%的正收益;此外,在2011年年底的空仓也避免了净值出现大幅的下跌。

再看另一只进入排名的金中和西鼎,这只产品先后由2位基金经理接管,在2007年至2010年中由邓继军管理,其产品在2008年的单边下跌行情中,取得20.08%的正收益,当年沪深300累计跌幅65.95%,显示出该基金经理在熊市中,优秀的仓位控制,有效的控制了下行的风险,相对收益高达86%,位于同期业内水平前1/4。2011年开始由曾军接手,其操作风格属偏激进型,从金中和2010年后净值的历史走势看,与沪深300指数关联度非常高。在偏暖的市场或者上升趋势明显的情况下往往会有较高的收益。这样的风格虽然造成了基金短期净值波动幅度加大,但市场阶段性的行情还是让该基金获益。因此,虽然基金经理变动导致基金风格改变,但金中和西鼎依然能够延续从前较高的年化收益,进入我们筛选的范围。

另一家进入上述排名的是倚天阁的信合东方合伙企业,自2007年成立以来,该基金业绩一直位于稳定的上升通道,年化平均收益率超过30%,其出众的业绩也是源于其独特的策略。倚天阁由2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该私募目前交易部分采取程序化,交易策略有几十余种,主要为股票市场的市场中性策略和商品期货对冲套利。所谓市场中性策略是指基金同时构建多头和空头头寸以对冲市场系统性风险,以追求在任何市场环境下均能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市场中性策略方面,倚天阁会采用股票与股票、股票与股指、股指与ETF间的对冲。同时,也会通过跨市场例如利用新加坡A50指数进行操作。而在商品期货对冲套利方面,涉及到跨品种(如豆油与豆粨)、跨时间和跨地域对冲。

不同私募经理的选股风格差别很大,中国龙精选的王庆华偏爱银行股与铁路基建板块的成长性价值投资,赵凯则偏好分散投资,而信合东方合伙企业则以创新策略。无论什么样的私募基金经理风格或是策略,最后在时间的历史轨迹上都会被市场逐一的检验,淘汰与更新。总的来说投资者在选择私募产品时应该谨慎并仔细筛选,在众多私募产品中,面临清盘线或已清盘的私募品种也不乏少数,如何在鱼龙混杂的产品中,去伪存真,投资者可以参考以下几点,首先选择一些经过长期历史过滤的私募品种,在未来的业绩表现上可能更值得投资者期待;其次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资金、风险承受能力及专业第三方投顾的帮助,适当的参与一些以往业绩稳定增长的私募的品种,切勿盲目投资。最后,在购买后,进行及时的跟踪,保持关注。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第12篇

西装革履、谈吐风趣、不时调侃几句牢牢抓住场内观众的注意力。近日,原上投摩根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冯刚“奔私”后首只产品路演在深圳举行。

冯刚是过去五年间,圈内最受关注的投资总监之一。至于为何选择“奔私”,冯刚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A股行情尤其是“注册制”从长期来看将开启价值投资者黄金时代,长远有利于经济和上市公司基本面向上,优质公司绝对数增加且定价更趋合理,现在为创业时机。

今年这一波基金经理“公奔私”来得更猛烈些,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俞岱曦、陈扬帆、林利军等16位公募明星“奔私”,密度之高前所未有。

“奔私”大潮热情高涨

上周,上证指数频频刷新7年新高,一度站上4400点。随着股价一路狂奔,众多公募基金经理选择“出走”。主办此次冯刚产品路演的金融理财平台“金斧子”阳光私募项目负责人介绍,今年“金斧子”已经举办过十几场“公转私”私募基金经理产品发布会,差不多每周都会有知名大佬来进行路演。

今年以来A股表现大好,资金涌入股票型私募,撩动着公募基金经理躁动的心。期货资管网主编杨志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当前进入财富管理行业爆发期,面对高净值客户的私募产品供不应求,供基金经理发挥的空间很大。更自由的仓位配置、更直接的业绩激励机制是越来越多基金经理“奔私”的主要原因。

其次,杨志为认为公募股权激励长期缺位,导致优秀基金经理缺乏归属感。“多数公募还是国企性质,很难给予基金经理股权激励。即使有激励,漫长的决策和流程可能就错过本轮牛市,所以基金经理不如出来自己做。”他说道。

同时,公募基金经理转做私募有着天然的优势,私募排排网研究员李树认为,基金经理积累了大批高净值客户,他们抗风险能力比较好,愿意追随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而私募的投资操作需要披露的信息非常少,就给私募基金经理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操作空间。

“如果相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华宝兴业明星基金经理邵囱粲靡痪涓行缘母璐剩宣告了自己的“奔私”,成为冯刚的合伙人之一。杨志为认为本轮“奔私”中的基金经理辞职更加高调,反映出整体自信。

此外,“金斧子”相关负责人认为,抱团现象更加明显。冯刚在路演中也表示,合伙人机制对于当前来说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合伙,可以消除盲点,延长各自的职业生涯。”

“公募派”业绩差强人意

在“奔私”热情高涨的同时,“公募派”基金经理业绩也出现两极分化。

Wind统计数据显示,武当资产的田荣华(近一年回报率为57.20%)、鸿道投资的孙建冬(近一年回报率为52.18%)、尚雅投资的石波(近一年回报率为51.17%)、智德投资的伍军(近一年回报率为47.36%),在业绩100强中处于中等水平。

而博道投资的莫泰山(近一年回报率为3.39%)、鹏扬投资的杨爱斌(近一年回报率为8.65%)等11人近一年回报率不足10%,分别供职于鼎力投资和顶石投资的沈浩森、牛春晖甚至同期逆市负收益,回报率分别为-1.16%、-17.54%。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逆市负增长应该和基金经历的选股策略有关。以沈浩森管理的鼎力超级成长证券投资信托为例,这是一款股票多空类型产品,按理说在股市反复震荡期间,股票多空型投资策略的收益要优于股票多头型基金,但在单边上涨的牛市行情里,选股出现方向性失误就会亏损。对于缺少投研团队支持的私募基金经理来讲,选股更多的是根据主观经验策略,盈亏只在“一念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