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植树节小知识

植树节小知识

时间:2023-05-30 09:14: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植树节小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植树节小知识

第1篇

今天放学后,我和同学在家长们的带领下出黑板报,这期黑板报的主题是“相约春天、共植希望”。

首先,我们在黑板的中间写上“春光无限好”几个五颜六色的大字;然后我们几个同学开始分工,有画柳树的、有画房子的、有画蜜蜂的、有画桃花的、有画小草的;最后我们又在空白地方写了一些小知识——雷锋的故事和植树节的由来。

这是我第一次为班级出黑板报,看着我们齐心协力完成的黑板报,心里很开心!我想:以后我还要继续出黑板报。

一年级:宋嘉良

第2篇

一、扩展拼音教学的外延和内涵

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接触母语是从汉语拼音开始的。汉语拼音是汉语言文字的一个特殊种族,是学生学好普通话的基础,又是汉字的音,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首要“路障”。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说是一道关隘,非常重要。可是单纯的拼音教学是冗长而又枯燥的,面对学生无趣的表情,听着他们不断重复的唱读,我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适当地扩展拼音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即让学生提前接触词语和句子,提前进入说话训练并适当扩充知识面。

1.充分利用语节和语境图进行说话训练。如教“rìchū”这个语节时,教材中配有插图,图上画着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于是在学生用自己的话断断续续描述出这幅图后,我指着图说出了两个句子:“一轮红日慢慢地爬上了东边的山头。”“红红的太阳悄悄地探出头来。”这两个句了看似难,但配上图和教师的手势和表情,它便变得可爱生动,容易掌握。再如教“rèchá”这个语节时,我问:“小朋友,你想给谁送上一杯热茶?”学生纷纷回答,接着再让学生端着一杯热茶进行简单的表演,并对他想送的人说一句话:“×××,请喝一杯热茶。”学生轻松而又准确地掌握了“rèchá”的读音,并学会了一句初步的交际语言。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音节口头造句,如教“wǒ”,可让学生说:我是()。我有()。我爱()。

2.在有效控制课堂时间的前提下,有机地渗透相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如教“zhíshù”这一语节时,可引出“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教这一课的另一个语节“zhīzhū”时,我让学生讲讲有关蜘蛛的小知识。有学生说:“我知道有一种红蜘蛛。”有学生说:“蜘蛛爱吃小虫子。”有学生说:“蛛网是粘的。”有学生说:“蜘蛛是从屁股后面抽丝的。”……最后一个孩子说:“世界上最毒的蜘蛛是一种叫做‘黑寡妇’的蜘蛛,它常常咬死自己的配偶,它蛰过的人会立刻死亡。”当他讲完这个小知识后,全班的学生都瞪大了眼睛,投以羡慕的目光。我就问这个学生:“你怎么懂这些知识的呀?”他说:“我是从书上看到的。”于是就从那天开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进行课外阅读且热情高涨。一个简单的拼音词学起来简单而无味,但教师有意识地扩充了它的内涵,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地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产生了读书的兴趣和较浓厚的求知欲望,学生得到的已远远超过认读了一个拼音词。

扩展拼音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又是进行早期说话训练及提前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内外协调,有选择地指导课外阅读

所谓“内”就是教材中的课文,“外”指的是课本外的内容。课外阅读中有很多与课本知识相吻合的内容,有童话、神话、寓言故事等。教材中所选课文的主题基本上都在这些故事中有所体现,但除主题之外,故事情节或其它诸如语言的方面却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可用课文中没有的知识作补充。《种苹果树》这一课的主题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这一主题的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困难的。在课文讲读以后,我说:“老师今天再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中也有一位跟这位种草植树的老爷爷一样了不起的人。”接着我便讲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个故事。果然,讲了这个故事后再回到课文中来,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了课文的中心,同时又掌握了一则谚语故事,真是一举两得。此外,适当地把课文与补充阅读中与之相仿的文章作为一组文章指导阅读,学生易理解,乐于读,也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大海》是一首优美的儿歌,意蕴宁静恬淡。在第一册的补充阅读中有一首儿歌《河里的月亮》,它的感情基调与《大海》相仿,因此,可建议学生阅读这首儿歌。学生进行感情的平行迁移,既巩固了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了语感的训练,又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加大了阅读量。

三、四字词的适当渗透

四字词包括成语和人们的约定俗成的类似成语的四字词,这些词凝炼而又意蕴深远,尤其是其中的成语更是绚烂夺目,几乎每一个成语的出处都有一个美妙的故事,应该适当渗透给孩子,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或是接受了之后理解。

1.老师跟学生交谈时可适当采用四字词。如:“上课时,小朋友不要在座位上自言自语,要一心一意地听课。”

2.学生组词时如果出现四字词,不要轻意放过,可稍作讲解。因为组这个词的孩子极有可能对这个词语有所感知,可以让他(她)先来讲一讲,这样既鼓励了这个孩子,同时也是对其他孩子的触动,激发他们多阅读。

3.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提炼四字词。第一册教材有一幅语境图,图的大意是一只猴子在树上,一只猴子在树下,忽然来了一只狮子要吃树下的猴子,在万分危急的时候,树上的猴子伸下一根树枝拉起了树下的猴子。当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后,我说:“树上的猴子在同伙非常危险的时候忽然想到这个好办法,这就叫‘急中生智’。”我想,这个成语一定会连同这幅生动的图画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第3篇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幼儿是未来地球的主人,从小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是增强人类环境意识的基础工作,具有一代人带动两代人的战略意义。为贯彻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国家环保局联合颁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精神,我园根据市提出的“绿色幼儿园”评估标准,特制定出创建“绿色幼儿园”计划:幼儿的眼里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幼儿的生活充满阳光与快乐。因此,美丽的山川、河流、动植物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爱与保护。我们的环保意识应从娃娃抓起,使幼儿从内心深处萌发环保意识。

幼儿环境保护眼睛绿一、创设绿色世界,让孩子感受自然的魅力

在幼儿眼睛里,大自然是一个绚丽多姿、充满无数问题的世界。为了让幼儿深切感受大自然特殊的魅力,我们组织他们走进“绿色的天堂”。幼儿园,到处都是绿色的海洋,孩子们亲手播种的花草迎风摇曳;走廊里,老师们用麻绳、木棍、贝壳等制作成的壁挂精美、雅致、富有童趣;园内张贴环保标志,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让孩子们雀跃在蓝天白云下,嬉笑于绿草鲜花间,处处洋溢着春天般的勃勃生机,流淌着美丽和祥和。孩子们感受到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丽。教室环境也可以增强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为孩子们开辟自然角和动物角,养着许多适合生长的动物和植物,如萝卜、洋葱、大蒜、小鱼、乌龟、螃蟹、泥鳅龙虾等,让幼儿轮流照顾、观察,孩子们因此掌握了许多动植物的知识。利用费旧材料和自然材料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来打扮教室,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用树叶粘贴成各种小动物的形象,拼剪成各种图案,用费旧的报纸做成大树。使教室更加美丽,充满绿意。

二、创设利用自然物质环境,注重幼儿情感体验

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应具有目的性。如:我班以森林为主题,创设环境。首先,森林是一切绿色生命和大自然小动物生长的地方,师生共同讨论:森林里有哪些小动物、植物呢?其次,根据讨论结果来动手做。幼儿参与我们选择了一些废旧的牛皮纸,挂历纸拼贴大树的树干、叶片和花草。再如,在玩中,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春天的变化,如:小草变绿了;迎春花开了;树叶发芽了,长出来了等。为了让幼儿了解大自然,培养他们对动植物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我们还在自然角里种了许多常见的蔬菜,饲养了鱼、蟹、小蝌蚪等等。对于这些动植物孩子们接触多了,观察多了,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引发的思维也多了,这一活动既是在幼儿的兴趣之下自发产生的,又是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进行的。通过活动,孩子们的社交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感受到了科学的客观实在性。对于集体中的每位幼儿在主题实施过程中,他们都是活动的主人,都是参与者、设计者、收益者。

三、家园共携手,注重情感的交流,积极参与环保

利用家园互动专栏定期定内容地刊出环保教育文章,供每天来接送孩子的家长参阅;如“什么是绿色食物”;“多吃粗粮好”。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环保小知识,每天渗透着家长们,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此外,我们家长还把平时看到的环保教材收集起来,供我们参考,把环境教育渗透入每个家庭,又让家长在家庭中进行知识渗透。

四、环保教育,从自身做起

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渗透环保教育,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施与节日相结合,让幼儿充分在玩中学、乐中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如教育幼儿减少噪音污染,开展“三轻”活动,即:说话轻、走路轻、搬椅轻。同时,我园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天使”的活动,为幼儿准备了一次性的塑料手套,每位幼儿手拿小彩旗,彩旗上面写的都是保护环境的标语:“生产绿色产品,节约地球资源”“全员参与改善,持续环保社区”,还为幼儿打印了环保宣传单,带领幼儿在社区街道为过往的群众发放宣传弹,告诉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要保护环境。同时幼儿自身也受益匪浅,在路边见到垃圾、果皮等也会戴上手套把它捡到垃圾箱里,从幼儿园里也会自觉的把果皮等扔进垃圾箱。自觉的保护他们生活、学习的环境。我的孩子通过这次活动回家后就会忙着帮我擦桌子,擦地等,还会告诉我:“妈妈,我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还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要不小鱼会死的,人没有干净的水喝也会渴死的……”另外,可以让孩子们懂得煤是一种不可再生的东西,如果采完了,就不会再出现了,地球也像人的身体,如果挖煤留下的大坑不及时填补,也会受到严重的伤害等等。教育孩子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都要好好保护它。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幼儿的环保知识,呼吁更多的人一起来爱护我们美丽的世界,让大家一起走入绿色的梦。

日常生活与环境分不开。我园将分春、夏、秋、冬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们观赏大自然的美化、体验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懂得一颗草、一朵花、一只青蛙、一个果实不能随意破坏的道理。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提高家长的环保意识,使家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共同做好环保教育。

幼儿是明天的希望,幼儿环境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将尽力把环境教育工作做好,把绿色的种子播种在孩子心中,让幼儿们逐步明白,要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完善我们的家园!在孩子眼中,幼儿园是一座小花园、一座小动物园,这里有花、有草、有树,幼儿能观察植物的生长,老师告诉他们空气是因为有了许多的植物而变得新鲜、干净;动物角里,幼儿学着饲养小兔、小鸟等小动物,初步知道大自然就是由许许多多的生命组成。然而幼儿园只是一个缩小了的世界,我们还要让幼儿接触博大的自然。幼儿园的“远足”、郊游等活动,孩子们有机会投身到鲜艳、缤纷的大自然中:公园里百花争艳、动物园中千姿百态,在美丽环境的陶醉中,细心的幼儿环境保护教育必须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家庭是社区的一份子,提高家长环保意识,发挥家庭教育及时性、针对性、随机性的优势,是渗透环保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幼儿园可通过环保讲座、家园宣传栏、宣传小报,向家长宣传环保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定期举办有关环境保护专题讲座,利用一些环保纪念日“植树节”、“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采用共同参与、观看录像、讲座改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家长宣传环保的意义、传授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环境教育课程决策和教育过程,转变其教育观念,使家长看到感受孩子的可喜变化,同时还让家长带孩子到公园、商店、市场等地方参观,使孩子感受不同的环境,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萌发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幼儿园、家庭、学校密切配合,让孩子眼中全是盎然的绿意。

第4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妇女角色定位;作用发挥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全民的共同使命,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妇女作为社会“半边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传统男女两性不同的社会角色分工,两性在生态环境中所处的地位、生产与生活的经验差异,使二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妇女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受惠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参与者。而生态环境与妇女生存与发展的紧密关系,使妇女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与传承中承担着更主动的角色,她们不仅仅是参与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重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妇女以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角色,有着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在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中,大部分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是以男性主导的工业生产造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的社会差别逐步缩小,但是由于各自生理与社会角色的不同,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存在差别的。女性天生的阴柔特质、独特的环境感受能力、哺育下一代的自然与社会功能、在家庭中承担的家务与教育工作、以及当前妇女越来越多地参与的社会公益工作等等,使得妇女不仅仅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上,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全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女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倡导者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就认为女性是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最直接受害者,因此大力倡导重视并保护生态系统,强烈反对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主导的单一基因文化,呼吁女性举起环境正义的大旗,促进自然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杰出的女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的作品《寂静的春天》首次提出了环境污染问题,产生了轰动效果。1987年,挪威前首相、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夫人,率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建国以来,我国妇女积极参与环境管理、科学研究、污染防治、人口控制、自然保护等方面工作,她们在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当前,随着女性参与社会事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女性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以及环保事业的积极性与责任感逐步加强,已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倡导者。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实施者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女性通过环境保护运动争取其生存权和发展权,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性别平等的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我国,妇女既是社会消费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有研究表明:世界上70%的消费通过妇女来进行,我国80%以上的农业劳动、70%的家庭种植业和养殖业都由妇女承担,她们的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对生态文明建设所提倡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有直接影响。妇女是消费领域的主要承担者,家庭消费绝大多数是由妇女决定或者直接进行的。我们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环保的生活方式,其中妇女作用更明显更直接。妇女对消费品和消费方式的选择,即能否选择一种低消耗、低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还可以直接影响生产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到环境状况。例如:在开发、节约资源方面,如节水、节电、节约燃料等;在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方面,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含磷洗衣粉以及塑料袋等;在抵制不良消费习惯方面,如远离抽烟、酗酒、赌博、吸毒等,妇女已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充分认知与发挥妇女在环境保护以及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独特优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后代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在生态文明的教育上,妇女将发挥特殊的作用。人的初级社会化大都是在家庭和学校中进行的,家庭是孩子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妇女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由于妇女承担着繁衍后代、从事人类再生产任务的这一神圣使命,必然使她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环境恶化给自身及子孙后代造成的苦果,更加关注影响后代生存的环境问题。作为家庭的建设者和教育者,母性的本能、母爱的敏感、母亲的责任,让妇女更加关注环境,自觉保护环境。妇女在对下一代的道德教育、生活习惯、生活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使他们从小就形成环境保护习惯。如果每一个母亲都能用自己的行为影响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就可以增强下一代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自觉性。这关系到人类社会未来的环境状况,也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一)强化媒体宣传,引导妇女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女性和家庭的生态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因此,必须积极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一是借助媒体广泛宣传。为提高广大妇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率,要借助各新闻媒体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大量宣传。如在电台、电视台滚动播发公益宣传口号,发出节能环保倡议书,开设了低碳生活专栏,介绍节能减排小知识,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吸引妇女群众全面参与。二是利用节日深化宣传。如“三八”节、植树节、母亲节、世界环境日等,通过召开妇女工作表彰大会,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组织广大妇女积极践行节能环保行动。三是通过培训强化宣传。举办低碳生活培训班,开展了家庭节能知识培训,增强妇女对节电、节水、节油、节约燃气等日常家庭节能减排知识的了解。使广大妇女通过培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妇女工作的各个方面,营造“保护环境以保护人类自身”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增强妇女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她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二)发挥妇联优势,组织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妇联组织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一支重要的群团力量,在教育、组织、发动妇女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各级妇联组织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为新时期妇女工作新的着力点,把提高女性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妇联工作的议事日程。一是组织动员广大女性积极参与到生态经济发展中来,并与妇联的其它工作有机结合,让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妇联工作的各个方面。二是提高妇女的生态文明素养,引导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发挥妇女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妇女组织联系妇女和家庭的工作优势,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为导向,大力宣传绿色生态文化,积极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绿色生态家园的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兴办实业,鼓励和支持妇女发展生态经济

绿色行业和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围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发展,鼓励女企业家和女创业能手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环境影响小、经济效益好的生态产业,提高“妇”字号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妇女兴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产业的科技含量、生态效益和竞争力。支持妇女在信息服务、商贸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旅游文化等行业中创业就业,在发展节水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中建功立业,在生产上以科技创新、节能降耗、环保效益为取向,倡导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清洁生产,积极探索并创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

(四)倡导绿色生活,发挥妇女的示范带头作用

绿色生活理念和方式,不但可以体现女性个体的环保意志,而且对周边人群有着良好的示范效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成为职业女性。城市职业妇女在办公用纸的再利用与回收、垃圾分类、办公区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示范作用。工厂中的打工妇女,她们在工作中承担着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生产与操作活动,在一些环保用品的使用、利用与回收等方面,以及企业的生产环节上的环保工作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承担家庭种植和养殖业的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否兼顾环保的要求,开源节流,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非常关键。妇女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操作者、日常生活方式的主导者,在消费上,要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要发扬妇女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积极参与绿色消费,如购买有环境标志的产品,食用绿色食品,采用绿色包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进行废物回收,开发再生资源,低碳出行等等,对周边人群发挥良好的示范效应,将会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五)积极参政议政,充分发挥妇女的参谋作用

提高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知情权、表达权、选择权、决策权、监督权,是发挥妇女积极作用的重要前提。我国先后制定的三个《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从改善自然环境和优化社会环境着手,提出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和决策程度,将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性别不平等的历史原因,妇女在生态政策的制定、规划和执行中的参与程度比较低,导致包括环境政策在内的公共政策还不能反映妇女特殊的需要和利益。要充分发挥女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谋作用,尤其要注重发挥女领导、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的作用,引导她们在参政议政时更加关注生态环保问题;在制定具有社会性别敏感性的生态环境管理政策上,鼓励和加强妇女参与生态环境政策与决策的力量,吸引妇女参与生态保护的决策与管理,锻炼和提升妇女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力,确保妇女有机会参与生态项目的决策、管理、设计和规划。这对于充分发挥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优势和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广大妇女要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