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端午节的日记

端午节的日记

时间:2023-05-30 09:14: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端午节的日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端午节的日记

第1篇

三年级教师节的日记范文一

20XX年 X月X日 天晴

9月10日,是什么节日?是教师节,是老师们的节日!

教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词语,可是,看起来平凡,但在我眼里是一个光荣的职业。她亲手教会刚入小学、什么都不懂的我们,把我们教会成一个个行为文明、博学多才、成熟的孩子。在这期间,老师得花多少汗水啊!一开始,我们个个调皮捣蛋、不懂规矩,可是老师却能耐心地教导我们,现在,我们变得乖巧懂事。为了我们得到智慧的果实,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课堂,为我们找出错误,并纠正的差错,告诉我们正确的方法,使我们收集了无数筐的智慧果实。

老师像一位不辞辛苦的园丁,日日夜夜呵护着我们,让我们开出智慧之花;老师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点亮我们;老师像一支粉笔,把自己的知识写在黑板上供我们学习;老师像……

9月10号要来临了,在这里,我要祝语文周老师节日快乐!我要祝数学袁老师节日快乐!我要祝科学程老师节日快乐!我要祝所有教我们五(2)班的老师节日快乐!最后,我要祝所有行知小学的老师们节日快乐!天天开心!

三年级教师节的日记范文二

20XX年9月10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老师的节日——教师节。早上同学们刚来到教室就开始议论纷纷了,怎样才能给老师一个惊喜,让她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呢。哈哈,有了……我们开始准备着。

李春博在第一桌,离门口最近,而且跑得又快。于是,大家一致要求让他负责站岗放哨,就是在三楼的楼梯口处瞄着老师,只要老师一出现,他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跑回来通知同学们躲起来。

我们在班里也没闲着,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得一干二净,就连椅子上的书包也给藏了起来,目的就是不让老师发现。

当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时,却看不到一个人,觉得可奇怪了,还以为同学们全体上操场跑步了呢。这时只见大家从桌子下面钻出来,手捧着鲜花,一齐拥向老师,异口同声地说“祝老师节日快乐!”

真是一个难忘的教师节!在这里,我衷心的祝老师永远幸福快乐!

三年级教师节的日记范文三

20XX年 X月X日 天晴

再过两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了,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个感恩教师节的活动。就是每个同学都对老师说一两句最想说的话。刚开始全班同学没有一个敢走上讲台,后来我勇敢地举起手第一个走上讲台对老师说:“祝两位老师节日快乐、心想事成。”在我的带动下,同学们一个个上来祝福老师。最后李柯俊还朗读了一首感谢老师的小诗《感谢》,同学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两位老师都开心的笑了。

《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您?

当我走向您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您?

当我走向您的时候,

我原想获取一枚红叶,

您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看了三年级教师节的日记的人还看

1.感恩教师节的日记精选5篇

2.关于教师节的日记300字

3.教师节作文三年级

4.三年级关于教师节的作文200字

第2篇

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孩子们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兴趣而获得认识”。为此,我校改变了以往的方法,在研究和实践时,突破了以往的把个别节日融入个别学科或根据节日开展活动的做法,不仅仅把传统节日文化贯穿于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而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心理特征,选择并设置以传统节日为线索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以体验为主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实施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从而带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开展层次化、系列化的“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的探索之旅,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完全融入到学校的全方位德育中,并初步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挖掘传统节日中德育的元素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56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民俗,几千年来,这些民俗通过口传手教的方式世代传承,成为民俗文化之根。在传统节日中蕴含着很多的教育元素,例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所包含的重亲情、重和睦、重和谐、重家庭的美德,端午节所蕴含的重国家、重社会的责任担当,重阳节所提倡的敬长辈的优良传统,清明节所蕴含的缅怀先人、弘扬传统、感恩思源的情怀。尽管我们在研究中不可能把全部的节日纳入其中,但是我校选择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学生比较熟悉的、具有较多元素的节日进行学习和教育。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有高度认同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它们包含着中国五千年来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开展以体验为主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为我校逐步探索小学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提供了充实的内容基础。

二、明确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小学生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对开展活动的意义能否理解,是整个实践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统计本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并把问卷推广到学生家庭和社区,了解学生家庭对传统节日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过节的方式等,从而掌握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资源。学校收集整理适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各类传统节日的资料,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从节日由来、风俗习惯和庆祝方式等方面将传统节日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根据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给予其最初步的体验,从而让学生明确了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意义,使学生和家长有了参与、学习的愿望,也对课题的开展有了正确的认识。

三、开展以体验为主的多样化的活动

传统节日丰富的内涵和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我校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学校充分发挥语文、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等学科人文教育的优势,结合教材中所阐述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互动。例如,语文课教师让学生收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词,结合图画、手抄报,通过欣赏会、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来表现传统节日的人文教育元素。在端午节组织开展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端午节诗歌欣赏会”,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设计端午节的装束、吟诵端午节的诗歌、用小品表演端午节的由来。音乐课教师让学生欣赏春节的贺年歌曲,特别是有着广东年味的粤语歌曲,把它们渗透到亲子活动中加以诵唱,还鼓励学生把贺年的粤语歌曲应用到春节拜年中,这样既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春节体验。美术课教师引导学生把他们眼中看到的新广州与传统的广州结合起来,融入节日的元素,画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通草水彩画,再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物品保湿方法对通草画进行保存,还鼓励学生把心目中的传统节日用“广彩”和“通草水彩画”这两种广州的传统工艺表现出来,不仅让学生在浓郁的节庆氛围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使学生在民族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我校还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分层次开展各种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活动。例如,在体验“喜庆春节”活动中,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布置了成果收集的不同方式:一、二年级学生收集喜欢的“利是封”,并用相机拍下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温馨照片;三、四年级学生收集关于春节的年俗,并用相机拍下与家人参与年俗的照片(如:包油角、年二十八洗邋遢、逛花街、走亲戚、正月十五赏花灯等);五、六年级学生设计有特色的“利是封”,写春联,写以“开心过大年”为主题的日记(并配上自己画的画或自己拍的照片,图文并茂)。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春节,创设充满童趣、有创意的表达方式。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结合其心理特征,给予不同年级的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梯式提示,让他们找准体验春节的切入点,把抽象符号引导到具体可行的日常活动中,使他们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鲜活的体验和更深刻的感悟。

我校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在活动中加深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了解,不断体会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使教育的收效最大化,把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传承下去。

四、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魅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思考,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对洋节日那么热衷,而自己的传统节日却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其实外来的很多节日很注重参与精神,例如:万圣节将基督教用南瓜灯和杰克灯驱逐鬼神的传统延续下来,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圣诞节的圣诞礼物和各种装饰带给孩子们的视觉冲击与遐想,这些不可否认是值得借鉴的。所以我们重在通过体验去开展以“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体验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所获得的经验,每一种体验都会在生活的经历中产生,是对以往的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甚至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经验,因此我们的教育主旨是让学生学会体验。比如,在春节的时候主动参与贴春联,走亲戚拜年、收集春节的由来、春节的节日习俗,做“春节小状元”,还让学生抄写春联和拍摄反映春节活动的照片进行分享,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浓浓的中国味和中国情,体会我国传统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和文化习俗的精粹。元宵节时,让学生通过图片展示元宵,介绍元宵的来源和品种,拍摄制作元宵过程的电子教程,亲手尝试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并现场分享自己的作品,还有做灯笼、猜灯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熟悉我国传统的元宵节的热闹氛围,体会人们对团圆这种和谐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在端午节,让学生通过包粽子、陆上龙舟、端午“变变变”等活动体会独特的民间风俗及历史人文文化。在中秋节,通过让学生做月饼、赏月,使学生不仅仅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更感受古人过中秋的喜悦。重阳节开展的敬老活动,更展现了广中路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丰富的节日民俗体验活动,让学生主动收集节日资料,主动进行学习。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所感悟和认同,在亲身体验中真切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五、校本课程是实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积累,校本教材从最初步的提纲到零散的内容,再到不断修改逐步完善,形成文字的校本课程,这中间积累的是我一点一滴的活动记录。校本课程《走进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既弘扬了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民族文化,又培育了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悠久历史,进而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树起民俗文化之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传承民族的优良传统。

第3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德育课程;对接

思考来自于一学生的清明节日记:清明节到了,老师让了解清明节来历与习俗。问妈妈,妈妈不知道;问爸爸,爸爸不清楚;爷爷奶奶呢,能做的就是带全家去上坟。可上坟时看到的是香火弥漫,点香磕头的场面。既老套又不好玩,真是郁闷。(节选)

日记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纵里寻它千百度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对接的前提。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惟有源头活水来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今年是清明被列入法定国假日的第一年。可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怀念与悲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①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②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③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④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辩驳,铮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正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既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又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总把新桃换旧符

比较洋节日,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小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

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第4篇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写话 起步训练

新课标在对低年级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的目标。写话是作文的基础,我们可以把“写话”理解为低年级的作文。那么应如何进行低年级写的起步训练呢?我认为:尽管教材是从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开始安排看图写话,要求学生“看图写几句话”此时才明确提出要求,但我们绝不能从这才开始训练学生写话,而应把新课标对写话的要求落实到每一课、每一个“语文园地”,由易到难,由写一句话到写两句话、由写两句话到写三句话……如果平时前面“写一句话”都不去训练,那么到“语文园地四”怎么会写几句话呢?我们要充分利用人教版教材极其重视“积累”这一显著特点,为写话服务。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累,在积累语言中进行语言实践,下面结合人教版二年级教材,介绍几种如何进行写话的起步训练。

一、从课文插图入手,引导学生写话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来看,直观生动形象的东西比较容易激发他们写话的欲望。因此,写话起步阶段可以从图入手,人教版教科书图文并茂,教师完全可以挖掘图中的写话资源,为学生所用。如教师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让学生选一幅或一幅图中选其中部分内容写一写,至于写什么,怎么写,写多少,大可不必提要求,这样降低难度、纯粹凭个人兴趣、爱好和感受去写话,不受任何约束,学生就愿写、乐写、爱写,写出的内容也颇具个性。如上完《秋天的图画》就可设计“把你从图中看到的最喜欢的景色写下来(一句、二句都可以)。又如《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有两幅图可选其中一幅,既可写充满绿意、婀娜婆娑小柳树,也可写挂满累累果实的红枣树。可以说每篇课文的插图都是我们进行读写结合的最佳资源和有效途径。只是我们是否想用和怎样用心设计的问题。

二、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让每个学生成为小诗人、小作家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模仿是儿童的心理需求,是学习写话的必要手段。如教学《假如》就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再写一段或几段(例句见教材)。“小诗人,你们学着课文的样儿把下面的诗补充完整吧!

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

我要……

又如,《植物妈妈有办法》就可这样设计“你还知道植物妈妈还有什么办法送出自己的孩子吗?如果不知道,可以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再按书中样子说一说、写一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写好了,你就是个大诗人了。”

三、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每个学生放飞想象

学生正处于做梦的年龄,喜欢幻想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充分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相结合。自由想象、自由表达,会大大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降低写话难度。如教学《黄山奇石》可设计让学生仔细观察“猴子观海”,想象并描写猴子观海时的顽皮动作等。又如,《拔苗助长》可设计“种田人看到禾苗都死了,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说一说,再写下来”,许多课文结束后,都设置了类似这样的极富思考性的拓展题,要求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问题都用黄颜色涂上圈,以此提醒学生的注意)。因此,我们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作为读写结合训练点。

四、充分利用节假日资源,拓展写话空间,形成系列

我国是一个传统节日较多的国家,在各个节日中人们总是会有一些传统的活动。结合节日 的活动,让学生们更多地感受祖国传统节日的巨大魅力,感受生活本身的丰富内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项课程资源。如“教师节”这天就可设计“教师节,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六一儿童节”你玩的愉快吗?请用几句话把他写下来。“植树节”给小树写警示语。环保日可设计:观察你家周围的环境怎样,有什么想法?把他写下来。母亲节可设计:“给妈妈写句悄悄话”或“母亲节你想为妈妈做些什么?”端午节可让学生写一写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这些活动如果能积极发动家长参与,教学效益将事半功倍。

五、关注新闻,留心生活

在这个信息的时代,时时处处有新闻。报纸、电视、宽带网,社会现象……新闻是小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永不枯竭的资源。我自任教低年级以来,就要求学生每周都要摘抄1~2条新闻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每周一各小组选代表在班上与同学们交流,这样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思想品德高尚了,识字多了,错别字少了,写的兴趣浓了,习作的能力提高了。

六、走进自然,训练写话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自然万物,气象万千,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春天百花齐放、争香斗艳;夏日骄阳似火、树木葱茏;秋季大地金黄、瓜果飘香;冬时寒风刺骨、白雪飘飘,均可成为学生的写话内容。只要我们事先去安排,精心去设计,引导学生细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学生自然有兴趣去写、有东西可写。如在上完二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后设计了:《春天的发现》并要求学生利用休息的日子由家长带领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春天并把观察到的景色用一段话写下来。上完《雷雨》一课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了观察天气并指导学生写出了观察日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七、从课外阅读入手

第5篇

2005年6月2日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奔流不息的西江水今天却显得特别沸腾。河岸上,人山人海,似乎连落脚的地方也没有了。家乡梧州位于广西的最东部,这里三江交汇,水上运动尤为兴盛。今天,我们就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盛事:水上竞赛——赛龙舟。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小希姐姐和我一起观看端午的赛龙舟。

“龙舟来了!”突然,人群沸腾起来,喧闹声打断了我和小希的谈话。看,人们兴高采烈地踮着脚,焦急地盼望龙舟的到来,“啊,来了,来了!” 又有人喊起来了,人群骚动了。这回,我马上拿起望远镜看上游,看见万朵银花中出现了一点彩色的“龙头”,它穿过浪峰,越过漩涡,像一支离弦的箭飞了出去。霎那间,一条威风凛凛的“青龙”跃然江面,顿时,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阵喝彩声。一阵阵的锣鼓声由远而近的传来。这条彩饰的“猛龙”载着二十多个头扎青巾的壮士。他们两手抓紧船桨跟着锣声有力而又有节奏地频频劈开江水。江水像滚沸一样,龙舟周围到处是浪花,是泡沫。岸上观看的人们拍起手来。我一细看,原来是林水乡的龙舟。“壮士”们一个个配合默契,奋力划桨。“艄公”们掌舵抢水位,争占好水线,打锣鼓的精神振奋,锣鼓声响彻云霄。后面紧紧尾随着梧州“个协”的龙舟正要赶上来。我不经大声地叫:“加油,加油!”其后有几条龙舟也陆续赶来了。终点渐渐接近了。岸上的人们全都伸长了脖子,屏住呼吸,看看到底那条龙舟能夺魁。近了,近了,林水乡的龙舟像矫健的游龙飞跃众舟向前冲。十米,五米,二米,冲!赢了赢了!壮士们兴奋的呐喊。其他的龙舟也先后抵达目的地。

在灿烂的阳光下,我们望着一绿一黄的江水,久久不想离开。小希说: “想不到,赛龙舟那么刺激,多好玩!明年我一定会再来梧州。”我对小希说:“赛龙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民间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振奋精神。健儿那种力争上游,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的前进。

2005年6月3日

昨天晚上我对小希姐姐说:“明早请你喝豆浆吧!今天我们先去预订一席。”“什么,喝豆浆还要定位置。”

“那当然!每天到冰泉喝豆浆的客人很多。‘不到冰泉,枉到梧州’,所以我一定要带你去品尝。”

今天我和小希姐姐来到位于白云山脚下的冰泉豆浆馆喝豆浆。这里的豆浆以“香,滑,浓”驰名中外。我们坐好后马上要了两碗豆浆,小希姐姐问我为什么这里的豆浆叫“滴珠豆浆”。“你看,稍等豆浆冷却,表面就会迅速结起一层浆皮,用筷子蘸起滴落,豆浆就会像断了线的珍珠一粒粒成颗滴下。所以冰泉豆浆也叫‘滴珠豆浆’。”我们喝了它就舍不得放下碗,直到肚子胀鼓鼓,我们还依依不舍地望着碗中诱人的滴珠。

喝完豆浆我们来到记载着昔日梧州风土人情的活字典——骑楼城。这里我们看到在骑楼外观有许多代表性的中国建筑语言:花窗、砖雕、牌坊等,都十分精巧,其功能和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中颇具岭南特色的当数骑楼柱外的铁环,是居民在河水上涨时系船所用。还看到西化痕迹也较浓,如罗马柱、圆拱形窗、穹雕等等,都是典型的西方建筑语言。

2005年6月4日

今天,小希姐姐要走了,她对我说,梧州的风景很美丽,梧州的人民很热情,梧州的节日很热闹,梧州的特产很诱人……她还说,11月份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召开,她会再来中国,再来广西,再来梧州,她也希望能在博览会上看到更多梧州的特产。

第6篇

老师们、同学们:54年前的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从此,学雷锋活动一浪高过一浪,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雷锋”,是中国好人的代名词。而“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已经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为什么要把 “蒙以养正、育君子少年” 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吗?“蒙以养正”就是要从小接受正确的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君子少年”,就是要做到“尚德、益智、健体、修艺”四者和谐统一。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个性特长素质,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君子少年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国家经济财富已经列为世界第二大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精神文明曾一度被忽视,部分青少年缺乏理想,沉溺手机网络游戏,不思进取、游手好闲、惹事生非,甚至出现邪不压正、老人倒地不敢扶等恶劣现象。我十分怀恋雷锋那个时代,也深知雷锋精神于当今社会是多么重要,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是多么的迫切。

同学们,上级领导向我们发出了“崇德向善,争做雷锋式时代先锋” 的号召,3月份定为“学雷锋活动月”。我可以大胆地预言:五十年后,一百年后,甚至一千年后,3月5日,学雷锋日,将会成为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节日,就像端午节、中秋节一样,因为我们太需要雷锋精神了。

学习雷锋,我们到底学什么呢?今天我们部分少先队员将外出,到公共汽车站七公司和唐尧公园开展学雷锋活动。那是不是上街扫扫地,做一两次义务服务就算是学雷锋了呢?我们唐县一小的师生,绝不能搞形式主义,我们要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

对于我们小学生而言,学习雷锋重要的就是搞好学习。雷锋10岁才上小学,16岁小学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一个小学毕业生,在工作中无数次被评为各种先进者,单是大会发言以及在报上发表的文章就有十多篇,雷锋日记更是编写成书在全国发行,被全民学习,可见他的刻苦学习的精神。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他用一年四季来做比喻,多么富有哲理的豪言壮语,谁能把它与小学毕业生联系在一起呢?所以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抓好自己的学习。

学习雷锋,要学会感恩。雷锋7岁就成了孤儿,是党和人民哺育、培养了他,使他成为英雄。在雷锋日记里,字理行间,处处体现了对党、对人民的感激之情,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社会的人”。而我们一小的学生做的怎么样呢?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有些同学每天给父母要钱,每天都进商店买新玩具、买街边小吃,大吃零食、攀比享受。这怎么对得起父母,怎么对得起老师,怎么对得起学校,怎么对得起国家和人民呢?

除了要好好学习,除了要学会感恩,其实雷锋精神的精髓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雷锋的一生勤俭节约,把积存的钱全部支援人民公社和灾区人民及困难群众,经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做好事。看看我校每天被随手扔掉的铅笔、纸张、饮料瓶倒满了垃圾桶,我真的是无地自容!在我们学校,也经常会看到一些桌椅、书橱和花箱被破坏的现象,这种铺张浪费、损人利已甚至损人也不利己的行为与雷锋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对这种现象,必须采取“严冬行动”,残酷无情。我们需要的是师生之间的父子关系,同学之间的兄妹关系,在学习上无私帮助,在生活上无私照顾,在精神上无私鼓励,把一小建设成更加美丽的校园。(请勿抄袭好范文sss网:WWW.hAOwORD.cOM)

第7篇

关键词:乐学 教学艺术 写作

乐学即教师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艺术策略,并从学生乐于学习的角度,研究教与学及其相关关系的教学思想体系,乐学艺术包括乐教与乐学两个方面。结合当前一些初中生写作文时提不起兴致,笔重如千斤,只字难书,写出来的文章淡而寡味的这一窘境,本文从点燃写作热情、激发写作兴趣以及保持写作兴趣三方面探析了如何运用乐学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以乐激兴:点燃写作热情

针对中学生作品立意稚嫩、条理不清,缺乏生活的厚重与质感等这些问题,教师应抓住他们情感发展的关键期,结合乐学艺术,有利于点燃他们的写作热情。

(一)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丰富精神世界

刘国正先生认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或“米仓”有三个:一是生活;二是资料;三是幻想。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生的课程目标中也提到应“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故擦亮学生的双眼,使学生热爱生活,在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中尽情欣赏感受,这是点燃初中生写作热情的奠基石。

教师可借助他们心理发展中“渴望一个人独立自强,但又忍不住依赖他人”的这一特点鼓励初中生之间多沟通,了解彼此对生活中的景、人、事的看法与情感,而自己也应与他们多接触,尊重他们,并做到平等对话,交流思想,因为一个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的交换,学生能得到两个思想,如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写作主题就是“有感而发”。试想,在对生活真、善、美的探寻中,教师、学生思想发生碰撞,学生无意识积累的写作素材日益增多,对生活观察的热情也日益渐涨,而教育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般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二)着眼精深新三维度,优化教学内容

在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第三单元中,沈从文写了热热闹闹的端午日,刘绍棠回想了年味十足的本命年,而中秋咏月诗词中因远在他乡而不能回家团圆的伤感也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在这层层叠叠的教学铺垫中,我们看到该单元的“写作”要求“从生活中找‘米’”,由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瞻前顾后、考虑周全且安排得当。

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注重价值度,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谈谈自己对这些民俗风情的了解,这样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教材的兴趣,也调动了他们思考作文素材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应注重结构度与困难度,即教师应根据初中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及局限,优化教学结构,可鼓励他们借助资料以及上网等做好预习工作,了解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为写作素材积累厚度,而新颖度这一点,教师可在写作指导课上,为每组分配主题,如第一组谈端午节,这组同学需按座位顺序谈自己印象中的端午节,且内容不得与前面同学重复,这紧张的课堂氛围,不仅调动了初中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性,也为想写端午节的同学解决了素材不够、下不了笔的烦恼。

将课文、作文与生活链接,使学生在不断挖掘生活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为培养写作兴趣埋下了伏笔,这也做到了如叶老所说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

(三)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激发积极创作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到了需要层次理论,其中,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重要意义。学生渴望得到认可和关爱,这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至关重要,教师如能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实现自我的最大价值,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而作为初中生,以初一至初二这一阶段的学生为例,他们乐于表达且喜欢将写的文章给老师看并注重老师的评价。故调动他们的创作热情时应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对点燃写作热情、形成写作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二、乐教乐学:激发写作兴趣

在点燃学生写作热情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变得较为容易。寓教于乐,扎根写作的难易,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一)寓教于乐

写作兴趣的扼杀源于教师的“限题”“限体”“限时”,甚至“限旨”,故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从倡导开放写作过程入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懂得乐教。

1.不限制题目,提倡自由表达

初二至初三这个时期的学生,由于生理、心理上的日趋成熟,他们希望摆脱大人的束缚,常喜欢独自写日记、书信等。而此时,他们乐意写一些立意深刻的东西。因此,教师在布置写作练习时应注重将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自己特长统一化,如鼓励他们进行深度表达,推荐他们看一些富有哲理的文章,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教师除了注重统一化外,还需有多样化意识,因为写作的实践,学生心灵的自由度决定了他们写作的张力,我们应提倡自然为文,即给学生作文“松绑”,尊重他们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如同季羡林高中的国文老师董秋芳一样,大胆在黑板上写下“随便写来”四个字,从而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打开他们写作的源泉,消除写作即是高大上的恐惧。

2.不强求一气呵成,提倡多思

作文构思中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窘,因时间限制使渴望表达的初中生慌忙写下去,不仅有硬凑字数之嫌,也大大扼杀了他们写作的兴趣。故教师以形象化的语言指导学生,以情感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交流,如将作文课堂延伸到课外,给他们开辟一个冷处理、酝酿思考的时间,这样使敏感的初中生心理上感到安全,不仅有利于他们自由地表达,还有利于创作思维的发展,益处远远超过激发写作兴趣。

当然,放宽时限与大胆写作不免与中考的要求相矛盾,可写作教学关键就在于教师不仅能真正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文章写作,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乐教无疑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乐于善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兴趣是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而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兴趣不能仅仅着眼于教师,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更应乐学。

首先,树立效率意识。初中生此阶段自控能力不强,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故应尽力克制改正,解决写作过程中拖沓的坏习惯;其次,有元认知倾向。教师对作文的批改有利于学生对先前作文的反思,而初中的作文布置一般以本单元的学习为基础,如苏教版七单元下册第一单元以“人物风采”为主题,写作要求即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所以,初中生作为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且已出现反省思维的学习主体,应有元认知倾向,平时注重总结反思课堂所学内容以及教师评语,提高写作能力;最后,不断激励自己。在写作前或写作过程中,学生应不断鼓励自己,对写出的佳句佳段不断进行心理暗示,以激发自身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从而引导自己不断创新。

由此,学生形成了效率意识,有了元认知倾向的乐学过程中,不断激励自己,以此精神得到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对激发写作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三、乐于评价:保持写作兴趣

写作评价是对学生作文及其创作过程的评判,是人文性很强的一种教育评价,而开放写作评价,不局限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评议,让学生进行“互动”批改,让学生从“被评者”变为“评论者”,这对维持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习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凭借自身经验,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在合作与对话中实现。而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以及学生互相间的评价即是对话的体现。

(一)师生对话

初中生的独立意识已逐渐加强,故教师要实现对学生的鼓励性、发展性评价,应注意角色的转化――从传授者、管理者变成引导者、促进者,在肯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发挥教育性评价的功能,及时指导,调整纠偏,并表达自己对其的期望。相信教师以这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真挚的指导以及悦纳学生的情怀对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生生对话

因中学生独立意识很强,他们希冀自己被注意、被认同,而学生作文的互相批改,使他们交流彼此对最熟悉的事、人的不同观点与情感,而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风,不仅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文章的优点,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同时也使他们改正自己创作的不足,学生们将自己对同学作文的惊喜、敬佩、遗憾、鼓励等情感化作美丽的文字传达给对方,比单纯的作文评析更能打动学生,更能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乐学中点燃初中生的写作热情,使他们有渴望表达自我的愿望,在乐学乐教中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不畏惧写作,而乐于评价又维持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强了他们写作的信心。从而,在作文这一情动于心而发之于文的过程中,教师结合乐学艺术,认识到写作更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写作的训练,而内心深处的写作兴趣已被激发的学生,也清楚地明白在今后的写作中应做到我写、写我。

参考文献:

[1]孙楠.充分利用材料培养高中生写作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刘丽英.谈写作教学中的创作情感培养[J].凯里:凯里学院学报,2007,(2).

[3]于为苍.论中学写作训练的激活机制[J].徐州:徐州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4]林本叶.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J].上海: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2).

[5]颜新华.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J].福州: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2).

[6]俞愉.初中作文训练法新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第8篇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实践活动;能力

现代生活实践证明,一个不会生活的人,也就不会学习、不会工作。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从来园到离园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专门的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其中生活活动又包括来园、晨间、盥洗、喝水、进餐、入厕、睡眠、散步、日常劳动、离园等常规性活动,它们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一日生活始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2)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观念;(3)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4)可以丰富幼儿多方面的认知经验。通过学习、研讨,我们认识到:幼儿园的生活活动应主要着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睡眠、排泄、盥洗、整理、饮食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同时,不同的年龄班应有不同的阶段目标。

一、开发生活化的主题内容,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就是教育。他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因此,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内容必须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凡是幼儿感兴趣的,属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能够帮助幼儿拓展已有经验和视野,对他们来说都是有价值的主题内容。

1.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主题教育活动内容

如“春天来了”“种子的秘密”“粮食”等主题,这些都是我们农村孩子身边触手可得的自然资源,我们带孩子走进自然环境去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特点,认识田野中有趣的动物昆虫等,认识水稻、玉米、算菜等等,利用各种废旧生活物品与自然资源制作手工作品等等。如: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空地,开辟一个农庄种植园,种植各种瓜果蔬菜、竹林桑树等,让孩子们及时观察,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亲切感,培养孩子对周围环境与生活的浓厚兴趣。

2.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丰富主题教育活动内容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走进社区、走向社会,也是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纲要》中也指出:“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在社区开展主题活动,能使幼儿亲近了社区、走向了社会,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3.借助传统节日文化丰富主题教育活动内容

本地有过“重阳”“端午”等传统节日的习俗,可以举办“给爷爷奶奶过重阳”“端午节”等小主题活动,比如在“给爷爷奶奶过重阳”主题中,邀请爷爷奶奶来参加亲子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孩子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送出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制品,和爷爷奶奶一起玩民间小游戏,向爷爷奶奶说说祝福的话语等多种环节,培养孩子对老人的关心与爱护,增进孩子与老人的情感。

二、运用生活化的实施手段,实现生活化的主题目标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来说,“茶”这个主题的实施过程也就是一个生活的过程,如可以带孩子们去参观茶场,试着采茶,观看和亲身体验茶的制作过程;在认识茶的品种时,老师和孩子一起搜集了大量的实物,如叶茶、花茶、果茶等等,利用各色各样的茶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在感知茶具的特性、功能时,和孩子一起搜集许多茶壶、茶杯、茶道工具等,让孩子亲眼观看、亲手制作,感受生活中有了茶的乐趣;回到家里,孩子与家长一起学习有关茶的知识……“茶”这个主题的实施过程已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生活化”的学习手段不仅引起了孩子的兴趣,更萌发了孩子积极主动探索的欲望。孩子们在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中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三、实施生活化的教育途径,引导幼儿体验生活的乐趣

可以开展一次《感恩的心》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欣赏《帝企鹅日记》,在深情并茂的文学与音乐的烘托下,让孩子们的心被企鹅爸爸妈妈无私的爱所震撼,让他们想到了自己父母的爱,运用情景表演这一途径,让孩子们来扮演“企鹅爸爸”,小心翼翼把“蛋宝宝”传给“企鹅妈妈”,在“传蛋”这一生活体验中,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爱的艰辛,更领悟到感恩的涵义。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争当“小先生”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在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能力,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小学来讲,校园文化终究是儿童文化。因此,其建设参与的主体应当是作为少年儿童的全体学生。必须相信,儿童以其潜在的创造天性,对校园文化建设亦有着自身的理解。尊重儿童的文化理解,并创造、提供适当的机会与载体,让儿童真正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是落实学生以“小先生”的姿态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主体地位的重要举措。

一是在校园文化环境的设计与布置中给孩子们创造更多机会和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开展校园文化环境的设计、布置、宣传等活动,去向他人宣传、讲述他们对文化的理解,这是可以起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儿童激励儿童、儿童唤醒儿童、儿童教化儿童的可贵作用的。比如,我们开放学校一部分橱窗,包干给有关班级,只从总体上提出“要突出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彰显亮点,以及紧紧结合学期专题教育计划等”总要求,放手让学生自定主题、自选内容、自行设计、自动布置。有的“小先生”以消防教育为主题,手绘家庭逃生演示图,在展示中生动地“教”给大家如何绘制自家的逃生演示图。再比如,我们组织开展“班级名片我设计”活动,鼓励孩子们积极动脑动手,参与设计班级文化名片,用充满个性的设计来传递自己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在彼此的交流中,增进班级文化建设的认同感。我们也会让“小先生”参与设计校园的宣传标识、语录等,让他们结合特定的空间区域去思考设计。在草丛的标牌上写着:小心哦,踩着我,我会疼哦!在饮水处的墙上:请珍惜每一滴水,那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二是在参与校园文化的研究活动中获得更多文化的体验和理解。学校大队部引导建立“节庆文化少年研究院”,以“民族传统节庆文化”为研究内容,广泛开展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庆文化研究活动。利用节庆文化主题队活动课、学校“新绿”电视台、班级白板等载体,由“小院士”研究成果,讲解节日来源、习俗,组织参与体验性活动,在学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比如,今年端午节,五年级中队的“小院士”通过活动课,向全体队员呈现了我国四个城市联合开展端午申遗的历程,展现了多地端午的独特的文化内涵,让孩子们领略到了端午文化的精彩意蕴。

二、在校园文明规范管理的志愿轮值中争当“小先生”

美国科曼尔报告认为,同伴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的理论中也强调要解放孩子。解放孩子就是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能动性。小先生制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孩子完全可以在某些方面胜任“教”的责任,生教生,甚至生教师,都是可能的。“教”不仅限于知识层面,更可以在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方面。我们不难发现,确实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其良好的家教、强烈的自我教育意识等,不仅在学习上走在同伴前列,更在文明规范上、行为习惯上高出同伴一截。所以,在校园文明规范管理中,发挥这些同学的榜样示范作用,让他们参与到志愿轮值的管理服务活动中,对于改善校园自我治理结构,培养学生成为重要的校园治理力量,具有教师等成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学校德育处、大队部,通过志愿参与招募令,倡导学生争当文明管理服务志愿者,一方面自己做出“表率”,努力提升自身文明素养,像文明规范的“小先生样”;另一方面,在志愿管理服务中,针对同学们的不良行为,担当“小先生”,适时提醒,善意说服引导,成为学校推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推手。比如,在课间午后,一批“小先生”巡守在楼道、操场上,担当维持同学们文明休闲、文明活动秩序的志愿服务者。在餐厅,“小先生”又劝诫一些同学保持安静,文明用餐;劝说有些同学要“光盘”,不浪费等。而在少先队队室、节日大观园、版画工作坊等功能站室,则有“小先生”担当解说员,作介绍、做宣讲,成为文明教化、传播的小使者。

三、在班队事务的岗位履职中争当“小先生”

在校园管理中,既有对人的管理,也有对学校、班级事务的管理。以往的经验中,班主任在班队事务管理中,一般都会采用“人人一个岗位、人人一件事务”的做法。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但是在实施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学生缺乏责任心,不够主动,形成实际上的“空岗”、无所作为。陶行知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在班队事务管理中,我们要发现“最进步的小孩子”,只有他才有可能成为“最好的先生”。因此在操作上,我们不只是机械呆板的分配任务,而是因人而异、适才而用,这样才能让有兴趣且有能力的人做他愿意做、可以做的事,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作用。首先我们要建立好“小先生人才库”,即要对班级内孩子们的特长爱好要做一个全面排查,要深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事实上,在一个班级中,有些学生的自理能力在某些方面总是会显得比较突出。对这些孩子做一个统计,列表备注,分类管理。其次是建立“小先生岗位责任制”。对每一个岗位的设置要求、管理内容做了明确。具体就是说在班队事务管理中,我们选择同学有相应专长的,不仅赋予岗位,更赋予责任,要求承担这一岗位的,不仅自己要做,还要教会其他的同学一起做,也就是担当某一岗位的“小先生”,相当于同学中的“实习小师傅”。比如,班级中的生物角,我们请一些有种植经验的或者对种植感兴趣的同学担任“生物角小先生”,让他带着生物兴趣小组一起照料,并且教会同伴记种植日记、学习种植知识、宣传环保理念等。再比如,由阅读爱好者担任班级图书角的“小先生”,让他组织“读书会”从同学中募集图书,分类管理,开展班级读书交流活动等。引入“小先生制”,让孩子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班队事务管理中,做班级管理的真正的小主人。

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是一座取之不尽的育人宝库。借鉴“小先生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在我校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但其已然产生的积极成效,将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在实践中去加强探索,让小先生制在学生自我管理中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作者:邹晓东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

第10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中学教师,感谢教工委给我这个机会代表全区“人民满意教师”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甘为孺子拓荒牛,争做人民满意师。

记得毕业分配时,辅导员动员我留校,我拒绝;工作中有人想推荐我去某公司,我拒绝;还有位同学答应把我调到银行,我也拒绝了……我选择了学校。从教18年,任班主任17年。我认为做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要做到“博识通达,以人育人”,让学生满意。就要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为了更好地践行学校“怀天下、求真知、学做人”的校训,我在教学中率先试行“情趣教学”、“合作讨论式教学”、“自主学习”三种教学模式,自编学案,检测题,形成了一套适合本校生源的数学教学题库,提高了教学过程的实效性。辅导的学生在第八届北京市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中获市级二等奖,首次打破了郊区县学生获此项目奖“零”的记录;所教班级数学会考、高考成绩始终名列同类校之首,接近我区一类校成绩。课改论文《汉话数学语言》被收录在《中国当代教育思想文献》中。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用尊重温暖心灵,让微笑点燃激情”的方式创设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03届一男生,因父母做生意,无人监管,平日寡言少语,患有严重心理自闭,作为他的班主任,为了帮助他,学习上我采取课上提问、课下辅导,培养他的自尊心、自信心;生活上每天提示他穿衣吃饭,端午节会给他包粽子,中秋节会给他带来月饼,高考报名时,他在报名单父母一栏只填了一个人的名字:。我不解,他解释说:是您使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母爱,所以我就想写您。他的母亲特意从俄罗斯赶回看我,临走时说:您做得比我们多,把孩子交给您我们放心。09届一男孩儿高二得了抑郁症,当家长痛苦、无助的拿着诊断证明给孩子办休学时,我心颤了,一定要帮助这个孩子,决不放弃!以后的每天我都与孩子及家长沟通,一年后高考,男儿家长激动地说“是您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使他如愿上了大学。”多年来我和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微笑面对,学生在给我的日记中写到:到了高三我感到窒息,面对父母期待的目光、百般的呵护,面对身边努力学习的同学,面对不辞辛苦的老师,面对高考无形的压力,我怕了,不敢走进校门,不敢走进班里,可每当早上在教室门口,看到您那灿烂的充满自信的微笑,听到您对我的及时表扬,我一下轻松了很多。您可知道这个微笑对我有多重要?它使我每天坚持坚持再坚持的学下去。我一个本已想放弃高考的学生,又重新燃起了参加高考的信心。微笑已成为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用“激情管理、活力教育”的方式让学生的天性在制度的规范下得到健康的发展,创造了学校第一个“德育环境示范班”、第一个“无人监考班”,班级文化建设等均获得全校一等奖。被孩子们称为“班妈”的我感到了作为教师的神圣与骄傲。班学生为主体的校合唱队获得市级二等奖,四名同学代表房山区参加北京市中学生科技文化桥模大赛获得市第二名,我也因此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肯定和赞誉,多次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同事的帮助,离不开领导的扶持,我只是优秀教师的一个代表,我深知成绩只属于过去,天行健以自强不息,地势坤以厚德载物,让人民满意是我一生的夙愿,做人民满意教师,是永不停息的追求。我将和全区教师一道,在教工委、教委的领导下,努力做到:

一、苦心孤诣,做教育研究的探索者。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做人民满意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及应用,了解掌握本学科的最新信息和科研成果,做教育研究的探索者。

二、千帆竞渡,做课程改革的先行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每一名教师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我们都应该在新课程改革中更新观念、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人民满意教师在课改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春风化雨,做学生生命的开悟者。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教育,教师的人格常常对学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严于律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品行高尚,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接班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区父老的期盼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爱岗敬业、锐意进取,为房山“三化两区”建设,为我区教育事业的灿烂辉煌做出我们的贡献。

第11篇

一、案例思考:带刺玫瑰分外香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有的班主任常常谈网色变,殊不知网络是带刺的玫瑰,不能因为有“刺”,而放弃对“花”的欣赏与采摘。网络有太多的“芬芳”,值得我们亲近,而且必须亲近——21世纪不在网上的都是穷人。学生最初爱上网络是因为游戏,游戏是会上瘾的。如何让学生适可而止?关键是引导,在班级文化建构过程中,我发现把电脑放在教室,放在眼前,和学生一起上网,共同学习,更容易把网络当做工具。我们还通过历史记录,了解学生经常浏览什么网站,浏览了多长时间等,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违规就要扣除一些上网时间作为惩罚。为了写出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典型事迹,我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写班级的动态,先让学生选取班级的真例子充实文章,再和学生一起上网,通过百度网页查找有关文章,让学生学会从网上筛选资料,加工文字,组织文稿。然后打开网络视频,让学生看相关的名家演讲,如有一次我们以《爱》为主题开展了一个班级演讲比赛,赛前,我让学生看《让世界充满爱》,邹越老师的演讲多少次让学生感动得泪水涟涟,学生从邹老师的演讲中感受到了真情,学会了感恩,同时学到了不少演讲技巧。有时,在学生读文章时,班长会有意识地从网上下载一些音乐,作伴奏。学生摇头晃脑地陶醉其中,真的不知比强迫学生读书要好多少。类似的例子还很多,老师要勇于接受信息时代的挑战,不断了解电脑网络的一般常识,学习电脑知识和上网技术。在学生上网时陪同他们一起“冲浪”,一起感受网络带来的便利与快捷。这样既能起到监督作用,又能对网上的内容及时进行分析解惑。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可借机向学生请教,使学生借着当小老师的过程提高学习兴趣。这样一来班主任和学生就有了更多话题,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网络是信息的海洋,是交流的平台,学生接触网络并非坏事,关键要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利用网络,他们需要来自成人的正确指导。班主任不妨拋弃拒绝心理,亲自体验网络世界,接受和了解网络,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温暖的双手。

赠人玫魂,手有佘香。请大胆而又谨慎地送一朵“玫魂”给学生吧。

二、实践探源:内化外显皆

班级文化是班上所有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教师之间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优质的班级文化会造就一个优质的班集体,使班级的主流文化与社会的主流文化同质,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一)人文环境,潜移默化。

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到一个脏的地方,自然会随手扔垃圾,和文明人相处,很少讲粗话,一个班级文化建设如何,看一下卫生就知其心境,看一下布置就知其品味。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要按时按质出好黑板报,弘扬正气,宣传好人好事,树立学习标兵。四面墙壁可以展示学生的摄影、书画、小发明、小创意、文艺活动、假期生活掠影等。在显眼的位置设置提醒学生及时增添衣物的天气预报;卫生保健、预防季节传染病的小知识;当日学校活动、兴趣小组安排;为值日教师服务的班级考勤情况;校内外重大新闻等。讲台前可以放置绿色植物,为教室增添生机。台后可以放一台电脑让学生上网查资料。在桌子上设一张自我提醒卡,用于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警示。卡片内容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竞争对手、座右铭、需要改掉的坏习惯等。不讲卫生要生病,不讲安全要送命。整洁的环境,会带来平和的心态,脏、乱、差,心生病,体生病。教室地面无纸屑,无痰迹,无杂物,无污水,无厚灰尘,无蜘蛛网。要树立“你丢弃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的观念,从教室到校园直到社会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让班级每个角落都是整齐洁净的,让我们的心如碧空一样洁净。好的环境,能让学生无形中感悟规范、有序,感悟和谐相处带来的快乐,感悟生命成长的喜悦。

(二)活动渗透,正面引导。

班主任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各项活动,指导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参与竞争,建立竞争机制,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方法之一。让学生在活动中竞争发展,通过竞争和对抗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活动要循序渐进。每个年级的活动要有其特色。如高一可以举行“师生双向谈心会”、“走好人生第一步师生”、“家长座谈会”等主题班会;高三学生面临高考,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班主任要提供材料,利用班会时间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学会处理成长中的困惑、烦恼:“如何渡过心理断乳期”、“逆反心理好不好”、“如何消除与家长的代沟”、“对自己期望值太高好不好”等。

活动要丰富多彩。可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不同角度教育学生、疏导心理、解决困惑;可以开展球类比赛、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棋类竞赛、歌咏比赛、电脑创作比赛;可以利用元旦、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建党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纪念活动,挖掘节日活动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爱人爱家爱班级的情感;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第12篇

这样的情景每周都会在简身上上演三次,说来你可能不信,简这样匆匆离开公司,不是佳人有约也不是朋友聚会,她不过是和大多数下班族一样,挤上地铁奔往家的方向,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开始夜晚生活。

看到简的QQ头像黯淡后不到半小时又重新亮起来,只不过是换了个IP而已,简的闺密小宁丢过来一句话:“你这样的IT人,上班整天对着电脑,回家也一刻不停地打开电脑,这样的生活有趣吗?下班和上班有啥区别啊?”

“当然不一样啊,我上班对着电脑是为了工作,作图混口饭吃,美工嘛离了电脑如何工作?下班回到家,我上网看柯南,到天涯胡言乱语,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去淘宝晃晃,完全不同性质的上网嘛。”简一口气打出好几行字发了过去,“众所周知,IT业意味着高强度的劳动,辛苦着呢,我最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IT女人要心疼自己,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每周至少要有三天按时下班,享受生活,你看我今天不是履行得很好?这样的生活真是恣意。”

简的回答似乎有点牛头不对马嘴,小宁总是劝她多出去运动,交交朋友聊聊天吃吃饭,她却一直很享受这样的简居生活。就像她所说的,对着电脑多好啊,不用考虑今天穿什么,不用费力思考如何与人相处,不用面对虚伪的面孔,更可以躲避不小心说错话的席间尴尬。更何况,有句流行话不是说了吗,“群聚是一群人的孤单”,那些整天奔跑于各个聚会场合的人说白了还是孤单,不如呆在家里自在。

为了iPod

简不在乎别人说她是御宅族,这个词语还是她很偶然地从朋友的博客看到的,首先是她对“宅”这个字很是好奇,接着对比其中的每个条件,“假日不化妆,喜欢呆在家里;需要依赖电脑,干什么都想上网;即使是接到朋友的出门邀请,也会花些时间考虑要不要去;不管额头有多高,在家里都会把头发夹起”。一条条对比下来,简惊讶地发现自己就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御宅族。

“IT女&御宅族”,看起来好像就是一个公式,甚至在某些人眼里,干脆把“&”换成“=”,即“IT女=御宅族”。

其实两年前刚进入IT业工作,简周末还和朋友一起出去唱唱歌、吃吃饭,朝外的钱柜,各种档次的饭馆、酒店,经常可见简的身影,她甚至有时五点钟起床,背上背包和朋友们一起爬山。那时她是奔奔族、月光族,每天加班加点,拼死拼活,但是每个月工资不到月末就见底,辛苦一个月所有的钱都花到房租和周末娱乐上了。

“你以前不这样成天呆在家里,啥时赶上这御宅的潮流了。”小宁也觉得奇怪,按简的回忆,她的御宅生活起源于她看中了一款iPod,道理很简单,周末如果要出去玩,肯定是一笔大开销。简给自己算了笔帐,每月工资4000元,房租占去1200元,吃饭花去500元,生活费600元,交通费、通讯费250元,娱乐费800元,再除去零星的买书买杂志80元,所剩无几了。

她有意无意开始避开周末和晚上的聚会,几个月下来,竟然省下来很大一笔钱,她也很开心地把iPod买进了自己的手提包里。后来,简又看中了三星新出的一款i8多媒体数码相机,御宅不到两月,又成功收获全新i8。

御宅为节省,这只不过是简遮人耳目的一小半原因,还有一点她没有告诉小宁,简和男友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两人分居两地,简回到了北京,男友去了杭州,不过两人关系还不错,毕业没有分手却开始了遥远的异地恋。

既在异地,简的一举一动自然更受男友的关注,以往每次去哪儿玩,和哪些人在一起,玩了些什么,几点回家,简必须向男友一五一十地汇报。时间久了,自然也觉得烦了,他俩经常还为简回家是否太晚而争执。现在倒好,抹去了周末娱乐,省得向男友交代,也省得无谓的争吵,两个人在网上聊聊天,偶尔打打电话,日子过得平淡倒也实在。

改变御宅生活

“我给你起了个新的名字:深入简出,怎么样,符合你吧!”端午节后第一天上班,小宁就这么没头没脑地发来这么一句话,“哈哈,深入简出,真有意思,好的。”简对它一见钟情,立刻把QQ签名换成了“深入简出”。

“小宁,我跟你说,昨天房东过来收房租,我居然害怕和他对视,说话也是十分简短害羞。好像天天对着电脑,已经有点自闭了,习惯了键盘敲击交流,害怕和陌生人面对面说话。除了我男朋友,我很怕接别人的电话,甚至包括你。一提到要出门,我就烦,不愿意参加任何户外活动,醒了就上班,下了班就想赶紧回家,一回家就开电脑,关了电脑就洗漱睡觉,醒了又是第二天上班,这个奇怪的逻辑现在把我完全地圈住了。”

“简,恭喜你,你已经上升到御宅的最高境界:干物女。”小宁回复道,“赶紧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吧,你不应该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更不应该生活在电脑的世界。”看了小宁的话,简发过去一个笑脸。端午三天假期后的第二天,简病了。

说来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醒来就头晕,太阳穴“突突”不停地跳,支撑了一天,她再也熬不住了,第三天简请了假在家疗养。

其实,让简生病还真是不容易的事情,从小到大,除了偶尔打个喷嚏,她从没生过大病。医生说简整天生活在格子楼里,周围都是电脑辐射,回家后也没有好好休息,更没有户外运动,身体抵抗力自然就下降了。给她开了点睡眠和治头疼的药,要简请三天假,远离电脑,多休息多运动,身体很快就好了。

从医院回到家里,简给小宁打了个电话:“小宁,我这三天都不上网了,中辐射了,我要远离电脑,有事给我电话。我刚买了几本书,这几天有安排了。明儿晚上下班,你陪我一起去打网球吧。”

小宁在电话那头乐了:“咋?不当御宅了哦,好吧,我明天给你电话,你好好休息,记住把网线拔了,电脑锁起来,我怕你管不住自己。”

简也应声道:“放心吧,电脑都已经锁起来了,御宅继续,不过不当干物女了,我也要试着和大自然多接触接触。”

(陈 明摘自《IT从业人员》)

一部电影的21种形式

佚 名

1、男主角和女主角相爱,爱得死去活来。 (浪漫爱情片)

2、女配角出场,女主角不爽决定离开,成全男主角的幸福。 (悲情片)

3、男主角追到机场,女主角已经闪人。 (韩国煽情片)

4、男主角很愤怒,抓起一块石头朝飞机扔去。 (暴力片)

5、打中了飞机。 (搞笑片)

6、警察追捕肇事的男主角。 (警匪片)

7、飞机因为被砸紧急迫降,在离悬崖一厘米的地方停住。 (惊险片)

8、经调查,飞机上有炸弹,于是男主角从罪人变成英雄。 (黑色幽默片)

9、女主角也原谅了男主角,两人相拥,互诉思念。 (文艺片)

10、飞机上下来的其他乘客举止怪异,FBI展开调查。 (间谍片)

11、结果发现他们都是外星人。 (科幻片)

12、原来的乘客早已去见上帝了。 (鬼片)

13、男主角和女主角打算结婚,却发现他们是兄妹。 ()

14、女主角不管结果如何,坚持要结婚。 (先锋)

15、男主角觉得眼前景象似曾相识,好像梦见过。 (悬疑片)

16、翻开做梦当晚的日记,上面写着:别相信! (惊悚片)

17、男主角没办法,决定殉情。 (日本片)

18、于是男主角搭乘同班飞机,结果飞机就是不失事,在天上飞了30年。 (荒诞片)

19、等落下的时候,发现地面成了一片废墟。 (灾难片)

20、男主角决定重建家园,CO-SPLAYE上帝。 (史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