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

时间:2023-05-30 09:14: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元曲四大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关汉卿是元代杂剧奠基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曲大家”之首。晚号已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其籍贯还有大都人,及祁州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六十七部,现存十八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2、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汉族,元大都人,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杂剧作家。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至元1250之前,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3,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被尊称为“曲状元”;

3、白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他幼年时值金国覆亡,饱经兵乱,赖诗人元好问多方扶持,并教他读书。金亡后流寓真定。在大都时,他曾和关汉卿共同参加过玉京书会,并到过汴梁、杭州等戏剧演出较盛的地方。晚年寄居南京。今存有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二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清江引樵夫觉来山月底》《清江引西村日长人事少》《清江引林泉隐居谁到此》《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方宁贴》《南吕四块玉雁北飞》《拨不断开》《拨不断名利竭》《乔木查想秦宫汉阙》《四块玉带月行》《四块玉酒旋沽》《小桃红》《落梅风》《拨不断叹世》《蟾宫曲》《四块玉马嵬坡》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被誉为马神仙,大都人,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艺考文学常识相关知识点:

唐宋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屈原是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充满着一样东西——爱;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地方——祖国;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里,都溢满了一份浓浓的爱——对祖国的爱!

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巍巍中华,悠悠千载。庞大的中华民族,在相知、相爱、相助、相惜中,走过了漫长,而又短暂的五千年。秦陵兵马俑、故宫、布达拉宫向世界宣告:我们有最智慧的劳动人民;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造纸术这四大发明让世界了解:我们有最发达的科技;唐诗、宋词、元曲以及《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四大名著使世界惊叹:我们有最璀璨的文化!

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它有美丽的风景。杭州西湖、庐山瀑布、五岳、桂林山水、九寨沟等等。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赞颂他们,世界也为它们倾倒。

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它有一颗不断探索的心。从神五到神六,现在又有了嫦娥一号。我们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进,东方睡狮已经醒来了。

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它有伟大的人民。时期,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共同捍卫祖国尊严;抗美援朝期间,大家纷纷奔赴前线,伸出援助之手;面对山河呼啸、大地颤抖的“5.12”大地震,我们携起手来,用爱谱写一曲生命的壮歌;出现“”、“”,我们毫不惧怕,用各族人民紧紧相拥来给他们最有力的回击;海外的华侨、华人以及留学生,也时刻心系祖国,为祖国加油鼓劲。

我爱我的祖国,我相信,每一个中国的炎黄子孙也都爱祖国。祖国,我们会爱你直到永远!

第5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悲秋,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传统母题,有如今日的同题作文竞赛,许多诗人都写出过传唱至今的名篇佳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仅是元人小令中的极品,而且元代的周德清早就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称誉它为“秋思之祖”。

周德清当然未免过于偏爱与夸张。楚国的宋玉自伤并伤其前辈屈原而作《九辩》,一开篇就秋声夺人,秋气满纸:“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后人遂认定宋玉为悲秋之祖。其实,我以为这一荣誉头衔应该归于他的老师屈原。早在《九章》之中,屈原就再三为悲秋定调了。“乘鄂渚而返顾兮,秋冬之绪风”(《涉江》),“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报之浮浮”(《抽思》),“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悲回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既是13世纪一位元曲家新的秋天的歌唱,也是屈子悲秋之一脉相承的遥远的回声。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他是元代著名杂剧、散曲作者,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颇具学问与才华的马致远,和过去绝大多数读书人一样,热衷于功名利禄,渴望建功立业,但新做中土之主的元朝统治者执行的不但是民族歧视政策,而且长期废止科举,断绝了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前程,让他们过去的流金岁月变成了几乎颗粒无收的苦日子。马致远东奔西走,四处漂泊,曾任“江浙行省务官”,郁郁不得志,50岁以后终于退隐杭州郊外,啸傲于山水之间。离分仆仆于道途,形影茕茕于秋日,“断肠人在天涯”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大约是他退隐以前的作品。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十分高明。前三句共用十八个字,九个名词意象并列组合在一起,三组景物的描绘由上而下、由远而近,“藤”、“树”、“鸦”分别以“枯”、“老”、“昏”形容,“道”、“风”、“马”分别以“古”、“西”、“瘦”修饰,营造了秋风萧瑟、秋意凄凉的环境和气氛。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最后点明了暮色苍茫的时间,逼出了“断肠人在天涯”的结句,突出了整篇作品“秋思”的主体,表现了作者浪迹天涯的落寞凄凉,也写尽了天下的读书人与旅人在那个艰难时世中的沧桑感与悲剧感,真是摹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悲秋,与秋日之肃杀、诗人之遭逢有关。汉字造字六法之一就是“会意”,古代中国人对秋日与忧愁的关系,不仅早有切肤之感,而且有入心之伤,所创造的会意字“愁”,即为上“秋”而下“心”,所以南宋词人在他的《唐多令》中,就有“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的名句。从今日医学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之悲秋有其生理与病理的原因,秋天特别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深秋,昼短夜长,日照不足,气温下降,百卉凋零,人的情绪易于消沉抑郁,现代医学谓之“季节性情感障碍症”。悲秋形之于作品,能表现作者个人生命的坎坷,特殊节候下的心境,乃至于显示时代的面貌,如果艺术的概括与表现十分卓越成功,甚至能创造一种超越个人与时代的普遍性的永恒情境,引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深远的通感共鸣,马致远这一名作中的“小漂泊”与“大漂泊”就是如此。

人生有小漂泊也有大漂泊。小漂泊,是指个人的有限之身与有限之生,在有限的时间历程中的四处流徙,在有限的空间境域中的漂泊寄寓。大漂泊,则是由个人而人类,指芸芸众生在无尽的时间与无尽的空间中本质的生存状态。“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对时间与生命极为敏感,他在《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中对人生悲剧形而上的思考,可谓一步到位,真是一语中的。电视荧屏的广告辞说: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人只有短短的一生。然而,在茫茫广宇之中,地球何尝不是一位资深的来日尚称方长但毕竟有其大限的漂泊者?太空中其他星球何尝不是这样?“星际的远客,太空的浪子/一回头人间已经是七十六年后/半壁青穹是怎样的风景?/光年是长亭或是短亭?”台湾名诗人余光中写过人间漂泊者的《乡愁》,他在《呼唤哈雷》一诗的开头不就是为此歌吟星球漂泊者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曲所具有的超越眼前现实的宇宙感和超越个人经验的人类集体无意识,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无穷的意味”――可遇而难求的永恒意义和永恒价值,也许是作者始料未及的,这,也许就是文学原理所谓的“形象大于思想”,作者未必然,作品未必不然,读者更未必不然吧。

美丽的西子捧心,东施尚且来效颦,何况是典范性的作品?马致远被人誉为“曲状元”,曲状元的极品小令一出,同时代与后代的作家纷纷同题拟作,如元人吴西逸的“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芳草平沙,绿柳荫中系马。夕阳西下,水村山郭人家”,如清人朱彝尊的“一行白雁清秋,数声渔笛洲,几点昏鸦断柳。夕阳时候,曝衣人在高楼”,那真是“每下愈况”,或者如现在所说的“每况愈下”了。

第6篇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缺失;改进;分配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92-04

作者:周萍,长沙外国语学校教师;湖南,长沙,41000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教是历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第十六》)自汉武帝时将《诗经》列为“五经”之首后,各种教育读物无不将诗歌作为重中之重。旧时许多文人无不接受过“柔日读诗”的严格训练,传统蒙学中就有《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

现代教育的初中阶段(约12~15岁),是人生接受能力最强、记忆力最好的阶段。作为现行重要的初中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同样继承了我国诗歌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全部一百六十九篇课文中,有中国古代诗歌(包含诗、词、曲)三十首(以下简称“正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还选取了六十首古代诗歌作为课外背诵(以下简称“附选”)。毫无疑问,无论正选还是附选,这总共九十首中国古代诗歌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是大有教益的(附带说明,课文中还有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但非本文论及对象)。所选诗歌无疑都是历来公认思想意义较深、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就其可接受性而言,无疑都是历来流传较广的优秀篇什。

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本人以为,人教版初中《语文》的古代诗歌选目仍不无缺失,其主要表现为:时期分布失衡,体裁分布不均,作者分布面偏窄。本文旨在对此三大缺失作出详细分析后,提出改进选目之我见。

一、时期分布失衡

从三十首正选的时期分布看,春秋前(含春秋)二首,三国一首,晋二首,北朝一首,唐十二首,宋九首,元二首,清一首。显而易见,过于偏重唐宋,唐占40%,宋占30%,二者合计共占70%。

至于附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全部六十首中,汉一首,三国二首,南朝一首,唐三十七首,宋十六首,明二首,清一首。唐占61%强,宋占27%弱,两者合计占88%。

唐诗宋词作为一代之文学,双峰并峙,其高度空前绝后,选目有所侧重,谁都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的比例似乎严重失衡。尤其使人不能接受的是,作为与《诗经》并列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之一,“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刘勰《辨骚》)的以屈原《离骚》为代表《楚辞》,竟然一首(或一章)未录。此外,两汉四百余年,无论乐府民歌、文人诗歌,不乏名家名作,正选一首未录,附选仅录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一首;灿若星河,为唐诗的兴盛准备了条件的南朝宋齐梁陈诗歌,正选一首未录,附选仅录梁吴均《山中杂诗》一首;北朝除正选录北方民歌《木兰诗》外,文人诗一首未录;隋因历史太短,一首未录,情有可原;“开创了词的初盛局面,而且历来还被奉为词的不祧之祖”(吴和熊语,见其《唐五代词三百首》前言)的唐五代词,仅录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一首,“不乏别有情趣的奇花异草和清溪幽涧”(黄天骥语,见罗斯宁选注《辽金元诗三百首》前言)的辽金元诗一首未录;辽金元词一首未录;即便是与唐诗宋词鼎足而三的元曲,仅正选二首,附选一首未录;有“陵宋跞元驾清”(羊春秋语,见其《明诗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明诗正选一首未录,仅附选一首;至若明代词曲,仅附选中录散曲一首,词则一首未录;有“承宋继唐”(钱仲联语,见其《=}青诗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清诗正附选各只录一首;有“承宋之绪而后来居上”(钱仲联语,见其《清词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清词竟一首未录;“也有一批杰出的散曲家”(羊春秋语,见其《散曲通论・作家论(清)》)的清代散曲,一首未录。

时期分布的严重失衡,必然无法贯通整个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的发展脉络,无法让学子们领略诗歌长河的继承与创新,尤其是让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淹没不彰。

二、体裁分布不均

(一)诗词曲三者分布不均。在三十首正选中,诗二十一首,占70%;词七首,占23.3%;曲二首,仅占6.6%。附选六十首,失衡的情形进一步加剧,诗四十七首,占78%;词十一首,占18.3%;曲二首,占3.3%。

(二)各体内部之小体分布不均。

1、诗中各小体分布不均。正选中,骚体诗一首未录,六言诗一首未录,五绝一首未录。即便是《诗经》中之二首,全为风体,没有考虑雅体或颂体。附选中情形大致差不多。

2、词中各小体分布不均。正选七首中,表面看,小令一首,中长调各三首,似乎说得过去,但若仔细分析,所选小令和长调,均接近于中调,而与中调字数差距较大的小令和长调全无,尤其是长调中之三阕以上者一首未录,也未尝不是一个缺陷。且所录各词均为正体,“减字”、“偷声”、“摊破”、“摘遍”、“犯”、“慢”、“引”之类的变体一首未录。

附选情形更是糟糕,十一首词中,除晏殊《破阵子》略略超过小令五十八字上线为中调外,其余十首,俱为小令。且《浣溪沙》词牌即有三首(苏轼独占其二),《卜算子》二首。

3、曲中小体分布不均。曲选本来太少,不具有多少代表性,与一代之文学的地位极不相称。正附选各二首,纯为小令,套曲、带过曲、集曲、自度曲等皆一首未录,当然也无法录,也无法“均”。

(三)、文人体与民间体分布不均

正附选总共九十首作品中,姑且把《诗经》之《关雎》、《蒹葭》算作民歌,其民歌数量也不过四首,这与我国古代诗歌的实际状况不符。在古代的任何时期,都有大量民歌,尤其是在诗歌的非自觉时期。即便是后来的词、曲,也往往经历了从民间至文人的过程。单说《敦煌曲子词》,即是一个最有名的民间作品集,对此,选编者似乎全无意识。

体裁分布不均,甚至某些体裁一首未录,致使学生无法领略体裁的多样性、作者的创造性,无法体味形式与内容的某些关系。尤其是《楚辞》骚体的缺失,将会使学生对中国诗歌史的认识出现断层。民间体的缺失,不但无法让读者看到文人诗歌以外的另一片广阔天地,亦无法让读者看到诗歌从民间到文人的发展过程,更无法领略民歌与文人诗歌的风格差异。

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由于诗的比例太重,导致词、曲(尤以曲为最)内部之小体无法均衡分布。

还需附带说一下的是,除诗词曲之外,对联似乎也可作为诗歌之一体予以考虑。对联,尽管它全盛于明清(有人称之为有清一代之文学),但无论如何,它实际上是伴随着诗歌(包括骈赋)的产生而产生,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以为在我们的课文中选取少许,让学生稍具对联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三、作者分布偏窄

正选三十首中,共有作者二十二人(包括无名氏二人),其中杜甫四首,无名氏(《诗经》)、陶渊明、李白、苏轼(全为词)、辛弃疾(全为词)各二首,无名氏(《木兰诗》)、曹操、王湾、王维、岑参、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文天祥、马致远、张养浩、龚自珍各一首。

由于前述时期分布失衡的原因,作者的分布,自然在时期上注定了不均。二十二人中,先秦一人(《诗经》),三国一人,晋一人,南北朝一人,唐九人,宋六人,元二人,清一人。很显然,唐占41%,宋占27.7%,其他朝代,要么完全缺失,要么作者太少。即便是在有限的时期或朝代中,其分布状况仍值得商榷,如唐代九位诗人中,主要分布于盛、中唐,初唐全无。在这九人中,杜甫虽是“诗圣”,实在也没有必要选取四首。再,苏轼、辛弃疾不必纯粹以词人身份出现。尤其是苏轼,若诗词各选一首,或许更能使其具有宋代诗词大家的代表性。曲家仅选马致远、张养浩,实在人数太少,且都为元代,明、清散曲则无法入选。

附选作品数量翻了一番,本来应该相对有利于作者的均衡分布,然而,失衡的状况却进一步加剧。在总共六十首作品中,共有作者四十一人,其中唐二十一人,约占51%,宋十一人,约占26.8%,唐宋共占约78%。其他三国二人,汉一人,南朝一人,五代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一人,几乎不成比例。四十一人中,李白六首,杜甫、孟浩然各三首,王维、岑参、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晏殊、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各二首,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曹操、刘桢、吴均、王绩、王勃、杨炯、陈子昂、崔颢、常建、刘方平、刘长卿、韦应物、李贺、刘禹锡、杜牧、温庭筠、李煜、王安石、梅尧臣、王观、杨万里、朱熹、赵师秀、张养浩、王磐、夏完淳、赵翼各一首。

正附选都出现的作者共有十四人,他们在正附选中选取的作品数量合计情况依多少排列如下:李白八首,杜甫七首,苏轼四首(俱为词),辛弃疾四首(俱为词),王维三首,岑参三首,白居易三首,李清照三首,陆游三首,曹操二首,刘禹锡二首,杜牧二首,温庭筠二首,张养浩二首。

只在正选出现的共有八人,他们是无名氏(《诗经》)、陶渊明、无名氏(《木兰诗》)、王湾、范仲淹、文天祥、马致远、龚自珍。

只在附选中出现的共有二十五人,他们是: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刘桢、吴均、王绩、王勃、杨炯、陈子昂、刘方平、刘长卿、韦应物、孟浩然、崔颢、李贺、韩愈、李煜、晏殊、梅尧臣、王安石、王观、杨万里、朱熹、赵师秀、王磐、夏完淳、赵翼。

正附选九十首作品共有作者四十七人,如果我们对其作进一步分析,便可发现:

(一)朝代分布面偏窄。

四十七人中,春秋前一人,三国二人,晋一人,南北朝二人,唐二十一人,五代一人,宋十三人,元二人,明二人,清二人。完全缺失的朝代有战国、秦、隋、辽、金。秦、隋历史太短,且无著名诗人,可不选。辽无著名诗人,亦可不选。战国有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作者,不选不应该。金有赵秉文、元好问等大家,至少不应无一人入选。其他晋、南北朝时期似乎入选面还可扩大。

(二)相关朝代的体裁空缺或分布面偏窄。

这主要体现在:

1、楚辞作者全无。

2、元代除散曲作家还应增加外,诗人、词人均不应无一人入选。明代词人不应无一人入选。清代词、曲都不应无一人入选。

(三)风格流派偏窄。

就风格流派而言,诗类完全空缺的有楚辞系、江西诗派、公安竟陵派、江左三大家和神韵派,数量偏少的有六朝山水诗派、建安邺下文人集团等。就词而言,清空典雅派、金元疏快派、晚明蕴藉派、清初阳羡派、清初浙西派、清代常州派等或空缺,或数量太少。就曲而言,无论本色豁达派,还是文采清丽派,均因入选作者太少而无法彰显。

其他如竹林七贤、太康诗风、竟陵八友、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苏门四学士、元诗四大家、元曲四大家、茶陵诗派、清初三遗老、晚清四大家等都应尽可能有所体现。

作者分布面偏窄,使学生无法看到各时期各种风格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自然也就无法整体感受古代诗歌的多样性。

四、改进选目之我见

我国现时为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意味着许多人初中毕业以后,不再有系统接受古代诗歌教育的机会,如果我们的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选目缺失过多,意味着大多数的公民受到的古代诗歌教育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针对上述三大缺失,本人以为,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选目之改进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作出考虑。

(一)、宏观考虑。

1、合理划分正附选功能。

(1)正选尽可能照顾到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体裁、各种风格流派有影响的著名作家、诗人团体。①从历史时期而言,春秋前(《诗经》)、战国、汉、魏、晋、南北朝(应兼顾到宋齐梁陈)、隋、唐(应兼顾到初盛中晚)、五代、宋、辽、金、元、明、清都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②从体裁而言,A.诗词曲比例应适当;B.诗中之古风、近体及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律体、绝体、民歌都要有恰当表现:C.词中之小令、中调、长调都应有所体现;D.曲中之小令、套曲、带过曲等都应有所体现。③从作者而言,尽可能把中国诗歌史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大家名家选进来。

(2)、附选尽可能补正选之不能或不足。①补足未入正选的某些朝代或时期。②补足大家名家不同风格题材作品。③补足未入正选的某些风格流派、诗人团体。

2、合理分配诗词曲各体的数量及各时期的数量。

(1)首先给诗、词、曲各体分配一个大致比例。考虑到诗的历史最长,作者面最广,词、曲历史相对较短,作者面相对窄一些的状况,本人以为,诗、词、曲的比例正选可定在5:3:2,附选可定在6:2.5:1.5。

(2)合理分配各体在各时期的数量。①凡有重要作者的时期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②凡有重要风格流派的时期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③凡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重要作家应尽可能有作品入选。④著名的民歌作品应尽可能入选。⑤各体裁的早期作品应尽可能有入选。

(二)、中观考虑。

1、适当减少唐宋分量,尽可能使各时期的作家各品有所体现。

2、适当减少个别大家名家的分量,尽可能增列其他名家名作。

3、尽可能照顾到体裁、题材及风格的多样性。

(三)微观考虑。

所谓微观考虑,即考虑到具体作家作品。基于以上宏观、中观考虑,本人试拟出以下作家作品分配方案。

1、正选三十首分配方案。

(1)诗十六首:《诗经》一首(《风》体),楚辞一首或节选一章(屈原作品),汉一首(可考虑蔡琰),三国一首(曹操),晋一首(陶渊明),南朝一首(可考虑谢灵运),北朝一首(《木兰诗》),唐五首(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各一首),宋一首(黄庭坚),元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2)词九首:唐一首(李白),五代一首,宋四首(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姜夔各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3)曲五首:元三首(马致远、张养浩、关汉卿各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2、附选六十首分配方案。

(1)诗二十九首,《诗经》二首(可考虑《雅》、《颂》各一首),楚辞一首(宋玉),汉一首(可考虑从《古诗十九首》选一),三国二首(可考虑刘桢、阮籍各一),晋二首(可考虑左思一首、民歌一首),南朝二首(谢胱必选,另一首可考虑鲍照),北朝一首(可考虑庾信),唐九首(王绩、李白、杜甫、韦应物、王维、岑参、孟浩然、韩愈、李商隐各一),宋四首(苏轼、欧阳修、陆游、杨万里各一),金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二首。

(2)词十八首:唐一首,《敦煌曲子词》一首,五代二首,宋八首(苏轼、柳永、晏椎馈⑶毓邸⒑刂、周邦彦、姜夔、王沂孙各一),金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三首(王夫之、陈维崧、纳兰性德各一)。

(3)曲十二首:元八首(卢挚、白朴、马致远、张养浩、乔吉、张可久、徐再思、无名氏各一,其中应有套曲一首,带过曲一首),明二首(王磐一首,无名氏民间作品一首),清二首。

第7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祖国萦绕在我心中》.

神州大地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五千年历史和灿烂文化哺育了一代代中国人.黄皮肤黑头发见证了祖国在轰轰烈烈转身时,面临的斑驳的路线.今天的中国是靠前人创造的,而明天的中国应该由我们来创造,使她日益进步,更加繁荣昌盛!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祖国母亲伤痕累累.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枪口弹头,留下了过草地,爬雪山的脚印.但这已经成为历史,我们不会让悲剧重演,只会将它永远铭记在心.朗朗上口的唐诗,优美的宋词,悠扬的元曲,荡气回肠的明清小说,苍劲有力的书法,古色古香的中国画,神秘的中国汉字.中国四大名著和四书五经令人陶醉其中.孔子、老子、荀子、庄子、孟子的至理名言还影响着我们.我们不忘历史,更要记住今天的中国是多少先辈的热血换来的,我们要把目光集聚到今天的中国,灿烂辉煌的中国。

在中国人的努力下,铁路修建成功了.曾经被外国人认为不可能,是神话的事情,中国做到了!在我们的呐喊中,萨马兰奇把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任务--举办奥运会,交给了我们来完成。在科技人员和宇航员的努力下,“神五”在二零零三年上空,“神六”在二零零六年上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二零零八七年被送上浩瀚的宇宙,这又让多少外国人擦亮眼睛?而现在,“神七”在举世瞩目的二零零八年上空,“神七”是神奇的谐音,“神七”在神奇的二零零八年上空,多么神奇呀!很荣幸,我能和翟志刚叔叔一个姓!

二零零八年的八月八日,奥运会拉开了帷幕。中国北京展开了它久违的笑容,中国健儿飞驰在赛场上。陈燮霞一举重为中国筹得第一金,而我们陕西姑娘郭文?也以射击为祖国夺得一枚金牌。在这短暂的十六天中,中国的奥运健儿为祖国夺得五十一枚金牌,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傲然地挺直了脊背!

时代未来的火炬手,中国未来蓝图的描绘者就是我们!我们要努力学习,让祖国的明天更加宏伟、美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指导老师:蒙莉

第8篇

我喜欢收藏古代瓷枕,尤其是宋金元瓷枕。在我看来,瓷枕的文化内涵尤为丰富,其中的宋金元诗词枕,简直就是宋金元文学的缩影、宋金元书法的大观。诗词留枕,应始于唐代,在长沙铜官窑的执壶和瓷枕上,留下文字装饰的据说见诸著录的有70多件,其中有诗词的瓷枕仅一件。即在狮子背负的枕面上留有“日红衫子合罗裙,尽日看花不厌春,更向妆台重注口,无那萧郎悭煞人”一诗,写的是少女对情郎的相思。

宋代书有文字的瓷器那就多了,其中又以瓷枕为甚。瓷枕,一个规整平坦的枕面,犹如一幅宣纸斗方,采用宋代釉下彩工艺,在瓷胎上刷上化妆土,书家、画家可以使用毛笔肆意挥洒,运笔自如。墨色可以渗透到瓷胎中,使其有了宣纸的晕散效果,黑白对比强烈,色彩鲜艳,增强了字体的厚重感,再罩上透明釉高温烧成,不怕磨损,便于永久保存,难怪文人墨客对瓷枕是如此的钟情。

我本人收藏有300多个古代瓷枕,其中宋金元诗词书法枕就有80多个。这里谨联系我的收藏,对宋金元诗词书法枕的审美取向,作一评析。“精神见于翰墨”的“崇高美”

与宋代书法史和审美文化史相对应的是,宋代书法最先在瓷枕上表现的是“颜体”书法。本来作为书法载体的瓷枕,更适宜表现的是行草书,因为在瓷枕上书写不同于宣纸,它是在瓷胎未干时书写,必须快捷,只能用悬腕来进行。而颜真卿的楷体在宋初时受到皇家的推崇,这与宋学的兴起有直接的关系。颜真卿不仅因为书法成就而被尊为中国书法的“亚圣”,其地位仅次于书圣王羲之,而且因为他满门忠烈,体现了儒家忠君报国的理想人格,而成为宋王朝理想的道德楷模。米芾在《书史》中早就评说:“韩忠献公琦好颜书,士俗皆学颜。”现藏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的《家国永安》珍珠地枕上那“家国永安”四个大字,雄阔端庄、沉稳道劲,颇有颜体的风范。

虽然其后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大力推行“尚意”的书法改革,打出了创新的旗帜,中规中矩的“尚法”书法受到冲击,瓷枕上的颜氏楷体书法少了;但当宋代面临异族入侵、积贫积弱,甚至山河破碎,不得不偏安一隅的情况下,爱国忠君观念自然也被大大地张扬。我收藏的一方瓷枕就刻有“青山只会磨今古,绿水何曾洗是非”句,这两句元曲出自孔文卿的杂剧《地藏王东窗事发》。该杂剧已佚,但这两旬元曲,却把岳飞被秦桧陷害的故事保留下来。元代已是异族统治,这个瓷枕应为北方窑口的定窑烧制,可见即使是异族的统治者,也一样要保持意识形态的正统性,尊孔崇儒、推崇忠君报国是不会改变的,这始终是宋金元审美文化的主流。

“江清月近人”的“自然美”

宋金元诗词枕,有许多寓情于景、描绘和歌咏自然美的诗词。陶醉于自然景物,这实际上反映了宋金元审美情趣的一个重大转变。我国古代自然美观念,先秦以儒家的“比德”为主,而魏晋南北朝的“畅神”以及人们常讲的晋人“尚韵”,则已包含着某些推崇自然美的觉醒与自觉。而到了宋元时期的“尚意”则包含了顺应自然、趣味天成的哲理。对社会审美潮流起着引领作用的士大夫阶层,在“穷山水登临之美”与“览人物之盛丽”,以及“山林者之乐”与“富贵者之乐”之间,重心显然是放在了“自然美”上。

在我所收藏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词枕中,《词寄月中仙・咏潇湘八景》枕,深为我所爱。此枕书元曲105字,加上标题计110字,用篆书写成。这首词十分巧妙地将“山市晴岚、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八景嵌入其中。

“潇湘八景”早在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有详细的描述。著名画家宋迪为此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大书法家米芾又乘兴为这些画作诗题跋,遂有“潇湘八景”之说,成为后世很多文人墨客争相吟诵、描绘的题材。此枕由篆书写成,这在宋金元诗词枕上是不多见的。一方面是因为用毛笔在瓷器上书写有一定的困难,不如草书来得方便;另一方面,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倡导的书法革新,强调“尚意”之说,使得能写篆书的书家已是凤毛麟角,不期一个工匠竟能用古意盎然的篆书写出如此秀美遒劲、规整稳健、字字如玑的书法,更使此枕显得珍贵,更展现出宋元从士林到工匠都崇善自然、寄兴山林,以山石林泉为乐的审美情趣。

“闲散胜如拘束”的“隐逸美”

中国的隐逸文化历史深远,“竹林七贤”、“渊明爱菊”等故事在魏晋、唐末、五代等早已存在。如果说在社会动荡、政治险恶的时局下,隐逸山林、自娱山水是文人士大夫藉以自保且能干笔墨中求得些许乐趣的途径的话,那么宋初政治、社会稳定,统治者尚文抑武,仍有一部分文人士大夫,包括不少达官显宦,退休后归隐山林,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无疑更多的是与隐逸文化构成宋代主流审美体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有关。

在我收藏的一方元代平阳窑瓷枕中,用竹笔划出“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这是欧阳修《会老堂致语》中的两旬诗。宋熙宁五年四月,80多岁的赵概从南京(今河南商丘)到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探望欧阳修。实现了赵概在朝时曾与欧阳修的约定:告老还乡后要不时互访。欧阳修腾出居室西堂安置赵概,并名之日“会老堂”。时任颍州知府的吕公著曾设酒宴款待欧阳修和赵概二人,并陪同游湖、饮酒、赋诗,相聚月余。欧阳修特作《会老堂致语》,以记其盛。“三学士”即指欧阳修、赵概和吕公著,“两闲人”自然是已告老还乡的欧阳修和赵概。欧阳修在朝时,虽然也是一等文章的大才子,但他最为有名的《采桑子》共十三首,均为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退休回颍州私人宅第居住之后所作。可见隐逸给了他们施展其文学才华的更大机会。

“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寄情美”

宋诗宋词,怎一个情字了得,从壮怀激烈的报国之志,到委婉凄美的思乡别情,无不丝丝入扣、动人心魄。这不是宋人天生的多愁善感、无病,而是时势使然。内忧外患始终伴随了两宋至元的历史,无论是基于爱国热情的慷慨愤世,还是成为亡国遗民之后的感喟哀时,豪放与婉约,这两派的骚人墨客都在寄情上找到了共同点。这是一个人们的情感世界最为丰富的时代,留在瓷枕上的诗词,为我们见证了这个时代情感寄托的盛景。

范仲淹的《苏幕遮》一词,通过对秋景的描述,抒发了诗人的离乡之愁、忧国之心:“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碧天、黄叶、翠烟,渲染夕阳下的秋景;乡魂、旅思、愁肠,映衬客子离绪。离情可伤,却柔而有骨,不失胸襟的开阔,表达了人们期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亲人团聚的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

“无月不登楼”的“雅致美”

引领宋金元审美潮流主体的是士大夫文人阶层,他们的审美品位和兴趣,决定了宋金元审美的向度和趋势。从衣食起居到装饰陈设,从志向追求到闲情偶寄,从形而上到形而下,无不表现出一种超逸脱俗、“郁郁平文哉”的雅致相。宋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其表现的审美品位是色彩的素雅含蓄、器型的儒雅古朴、线条的典雅清秀,总之,将“雅”字推到了极致。反映在诗词枕上的文字,自然是追求一种清新典雅的诗情画意美。

我收藏一方书有“有花方饮酒,无月不登楼”的元代山西平阳窑诗词枕,就可见当时人们生活上追求的境界与透出的悠远闲适。此句出自元代无名氏创作的杂剧《苏子瞻醉写赤壁赋》,描述坡被贬黄州,在中秋夜,与黄鲁直、佛印禅师同游赤壁,醉中写下《赤壁赋》的故事。其中的《贺新郎》:“我这里停骖举首猛凝眸,凭在这十里长亭,众兄等候。(贺云)将酒来,与学士饮一杯荡寒咱。(正未唱)你道是劝君更尽一杯酒,则怕酒入愁肠转更愁……(贺云)学士,你看风景如花飞万片,正好饮几杯……(秦云)学士,异日必有相会之期。(正未唱)再谁想‘有花方饮酒,无月不登楼’。”如今,现代生活节奏那么快,有谁还讲究“登楼”要“有月”,“饮酒”要“有花”呢?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未必在所有方面都超过了古人。

“人老簪花不自羞”的“教化美”

宋元是一个儒家理学大行其道的时代,虽然儒学不再是一家独尊的地位,但经过程颐、朱熹这些理学大师将儒学哲学化、系统化、精致化,儒学已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并深刻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整个士大夫阶层的理想,社会审美自然也加入了教化的功能,议论为诗、说理成文,已是一道审美风景,自然也被植入天天与人朝夕相伴的瓷枕文化之中。

我有一方瓷枕,上书五言诗:“在处与人和,人生得几何,长修君子行,由自是非多。”意在要求人们用道德规范自己,修身养性,做谦谦君子,促进和谐。每天临睡前,看看瓷枕所书,可起到“吾日三省吾身”的效果。我还有一方瓷枕所书为:“立身之法,孝顺为先,家和人善,富贵千年。”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孝文化。在我收藏的瓷枕中,还有一些书有“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之类反映老百姓处世哲学的瓷枕。这样一种看似消极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是与宋代宫廷的竞争和镇压对手的残酷联系在一起的,在此情境之下,人们不能不事事小心,避免祸从口出。

“一架青黄瓜”的“俚俗美”

宋金元瓷枕既然是来自民间的艺术和创造,就天然地贴民的生活。工匠们的艺术世界一定是十分生活化的。一些俚语俗事,反映到瓷枕上,反而有一种清新淳朴的感觉。生活中固然有粗俗和低俗,但雅俗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反映到瓷枕这一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载体上,我们看到的都是一种“雅俗”,俗得清新,俗得可爱,俗得有趣,当然也就俗得高雅。

第9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

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在中国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国梦”正一步步地从理想变为现实的大好时机,更应站在时代前列,在教学中,以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契机,让学生有高尚的信仰,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幸福感。

一、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等思想意识和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效应给学生成长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在对中华传文化传承中,学生有以下不良现象。

(一)传统文化的载体严重缺失。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一直熠熠生辉,流芳百世。然而,四大名著不能吸引他们,唐诗宋词元曲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加之成长带来的叛逆心理使他们思想浮躁,一味追求模仿新奇,加之一些家长已不再用孔融、司马光、岳飞等先贤的事例教育子女,而是用金钱刺激,鼓励孩子不能吃亏,使当今孩子出现自私、目无师长、唯我独尊等一系列不良道德倾向。

语文新课程虽凸现了文言文教学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文化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一个记者曾在一个48个学生的班做了调查,只有5人知道屈原。现在的学生一味追星,周杰伦比雷锋光耀,情人节比端午节重要,愚人节全班胡搅,圣诞节比春节热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己在现代孩子身上逐渐丧失。

(二)西方文化的侵蚀,本土文化的脆弱。

但面对洋文化,光抵制能行吗?如何对待洋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至关重要。

“洋节日”泛滥,意味着西方文化的侵蚀,也同样意味着我们本土文化的脆弱,一味“闭关锁国”“闭目塞听”,既不能真正挽求自身,也难以真正让反对的对象变得“无用武之地”。要真正有效地抵抗外来文化的入侵,最好的办法只能壮大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挥我们文化的优势去占领文化的舞台。

(三)迎合心理加重,民族文化缺少主干性价值信仰。

其主要原因在于世界已经被经济力量所左右,被市场逻辑所主导,西方高度的物质文化让西方文化占尽天时地利。

我们的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的深厚底蕴,但我们对外来文化缺少包容性和甄别力,以及那种不辩良苦一味拒斥的极端态度,同时,中国由于缺少主干性价值信仰和文化形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发扬,呈现荒漠化和混乱的文化形态。一些文化从业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投机和买办心理,一味想着去迎合他人。一些影视界工作者一味揣摩外国口味,而刻意扭曲艺术,扭曲自己原有的理解和纯朴的代表本民族最深的价值表现形式,以己之短去迎合他人。

“中国人作为一个血统能延续下去,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固守住自身的传统文化。”文言文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结晶,每一个字丰富的意蕴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财富。

1988年1月,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国际大会结束时呼吁:“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句话,最能体现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伟大价值。因此,利用文言文教学,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注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相关的文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从中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对自身成长的价值,对民族进步的意义,让学生去感受民族灿烂的古文化魅力。

1、挖掘教材内涵,树立价值信仰。选入课本的文言文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牢牢抓住教材中的文言作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从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中去寻找最能代表民族的最珍贵的东西,从深邃的古文化中去发掘蕴藏的文化价值,从而让学生树立起传统文化的价值信仰。

注重对教材思想内容的学习,探讨其现实意义。如教学《陈情表》除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悲恻动人”的至孝之情外,还结合现实探讨忠孝这种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进而让学生明确我们要提倡“为人子之礼”“孝悌”之道。

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延伸,如教授《报任安书》这篇文章时穿插“李陵事件”,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学习苏轼的文章,不仅讲解了课文,还自然引到三苏,甚至能引出三苏祠的对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蜀中多才子,三苏天下奇”。

注重对古代先贤优秀品质的弘扬,以此来激励学生,提高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达到古为今用的教育目标。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石钟山记》中苏轼的勇于探索的精神,烛之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等都能用来熏陶、激励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情操,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弘扬,比如风俗习惯、民族服饰、文化习俗等等。

文言文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结晶,每一个字丰富的意蕴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财富。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让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选择文化精品,实现精神迁移。

中国的文化有着悠久的深厚底蕴,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哲学底蕴和人文精神的古老民族。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传播博爱的思想;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懂得了见利要思义;从“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懂得吃苦是人生第一难得的历练。从《周易》、《道德经》到《庄子》,从《论语》、《孟子》到《墨子》,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从志怪小说、话本、拟话本到明清小说,无不闪烁着智者的光辉,仁者的胸怀。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既能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陶冶情操,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幸福感,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达到以教育传承文化的目的。

3、深入体验生活,体验民族情结。用我国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从而使学生喜欢作文,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例如春节前夕,我们以“年文化”为主要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春节期间观察风俗民情,亲身体验感受,自由作文。中国人过年,有“团圆”、“求福”、“避邪”之意,而“团圆”从深广的意义上讲就是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能够五千多年生生不息,很大原因就是团圆的意识强烈。本次作文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写出了许多清新自然,情真意切的好作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热爱民俗的情怀。

4、潜心说文解字,进行道德濡染。注重字的起源演变,比如:孝,是这样解释的: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上为老,下为子,代表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故其本意作「善事父母者。用一个孝字,让学生受到了传统道德思想的濡染,同时还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汉字是智慧的符号,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讲解中将中华民族重伦理、重和谐、重责任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记住自己的生命之根,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汉字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在造字之初,每一个汉字,都是古代社会存在与先民意识心态的结合,各种造字方法都从不同侧面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着先民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社会习俗等一系列社会文化内涵。所以,学生形成联想的过程,也就是接受传统文化的过程。

第10篇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赏析

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几百年来,它以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久诵不衰。

马致远少年时曾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在初期执行着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可以说,作者一生几乎都过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他终生也因之被注定为郁郁不志,困窘潦倒的一生。

法朗士断言:“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对这一断言是否过于绝对我们姑且不论,但用来观照这首小令却是非常恰切的。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在马致远这些失意文人的眼中,本来就是一些易于让人愁思一触即发的秋色,加之时值黄昏,天涯孤客行在旅途,不能不由眼前这种满目清瑟之景想到他一生仕途的失意和漂泊羁旅的愁苦而在心头蔓上愁思万缕,进而结晶出这样一首蕴藉着游子绵绵不绝的愁绪,且格调苍凉、笼罩着愁云惨雾的《天净沙·秋思》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说,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生活真实而又生动的写照。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阅读练习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参考答案:

1.小令 曲牌名 题目

2.马致远 元 戏曲 散曲 关汉卿 王实甫 白朴 秋思之祖

3.枯藤 老树 西风 昏鸦 古道 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4.A

第11篇

新课标阅读欣赏的“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多重对话,是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新课标阅读欣赏的目标强烈的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弘扬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也标志着我们对语文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阅读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人格,阅读能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为他们形成创造性应对社会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现代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师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注重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按照考点出一些练习题大大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作灵感。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应充分利用,在关注教科书的同时关注与本学科知识有关的课外知识。立足文本,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教师应依据大纲,根据教材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读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小石潭记》可以设置问题,诱导学生。设置的问题主要有“小石潭的题目可以换成小滩吗?为什么?”“给‘全石以为底’加一个主语应该是什么?”中学课本中涉及一些篇目,教师在学生学完课文后要设置一些问题,诱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由学习选段到阅读整部著作和相关的文章。

二、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加大奖励机制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激发学校师生创造力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时候,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积累素材,也可以借机让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多一些互动和合作交流。例如课文《春酒》作者怀念家乡的春酒,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可以借这篇课文让孩子们搜集当地的民俗文化,比如传说(地名,名人,故事)、风俗习惯(节庆的方式)还有老歌谣等等。最后展示评选出最好的编入校本课程,这样增加了学生读书的成就感,也可趁此加大奖励机制。

三、将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语文这门学科的知识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不应将本学科和其他学科对立起来,而应注意和其他学科的融合贯穿。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比如语文和历史,俗语说“文史不分家”,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历史知识不胜枚举,如唐宋散文家,司马迁和《史记》,南宋的爱国词人、元曲四大家及世界历史中的文学知识,如果学生历史知识掌握得好,也会给语文学习带来帮助。哲学也有如此之功,哲学中的许多原理对学生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四、多媒体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

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都在课堂上能生动的得到体现。因此,教师必须合理使用教材,灵活地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由直线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多媒体教学巧妙运用了声音、灯光、图像等多种手段,因而,在教学中运用投影或动画创设课文情景,能调动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并发展抽象思维。

例如:诗词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词欣赏结合起来,让课本中的诗词名篇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可以从课外选择名篇佳作供学生欣赏。具体做法推荐文字输入及修饰、动画效果、图像背景以及配置音乐。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学语文课堂,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它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手段的运用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寻求相应的提高措施,不仅有助于教师、学校、学生三者共同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学生自我走出语文学习的困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轻负低耗,优质高效”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审美 观念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17-01

汉语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也经过了不断的变化。我国的汉语从远古时期的象形文字逐渐演变到清朝的文言文,最后发展成如今的简体字,这些年来,汉语言一直在发展,经久不衰,这也可以说明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汉语言文学神秘的面纱,来欣赏它独特的魅力。

1 古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其实一直以来,我国就有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的说法,这也反应了我国古代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而汉语言文学经过了这么长的岁月,并没有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面,而是变得更加有魅力,这就是古人为我们现代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汉语言文学也被他们发挥得淋漓尽致。

1.1 孔子的汉语言文学

说到汉语言的审美,最先要提到的就是孔子的善美观念。孔子觉得善和美是可以相互结合的,只有当二者相互统一的时候,才能显示出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其实,孔子的想法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因为一直以来,古汉语言文学都是注重善和美融为一体的。但是在孔子的时期,还有很多人并不是非常注重善和美的相互结合,例如墨家和法家的作品。一个文学作品如果只注重“善”而不在意“美”,就会导致它只有内容,但是毫无艺术的美感,让人们觉得非常乏味;相反的,如果只注重“美”而不在意“善”,就会导致这个文学作品让别人觉得徒有其表,并没有思想深度。这两类作品都是不被人们喜欢的,也无法静下心来欣赏它们的魅力。所以说,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之一就是把善和美相结合起来。

1.2 唐宋的汉语言文学

唐朝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也就造就了唐诗的出现和发展,让我国的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我们现在欣赏唐诗的魅力,也可以从这三个人的作品来分析,李白的诗带着一种浪漫、豪放的感觉,杜甫的诗让人们感觉到历史逐步变化的无奈,白居易的诗让大家感受到通俗易懂的魅力。而宋词是在唐诗之后发展起来的,可以和着乐曲来歌唱,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读宋词,就一定要读辛弃疾的雄心,一定要读李清照的凄鐾裨迹一定要读岳飞的精忠报国,一定要读柳永的缠绵。

欣赏唐宋时期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不得不看的就是唐诗宋词,这也是汉语言文学审美必须要分析的一部分。

1.3 明代小说的汉语言文学

当汉语言文学发展到明代的时候,出现了新的文学形式――小说,小说和现代汉语的联系更加紧密。小说是以较长的篇幅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吸引人,这也就说明了小说不仅仅要塑造众多形象的人物,也要设计严谨的故事结构。要欣赏小说的话,也是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例如我国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水浒传》,就塑造了一百多位形象鲜明的人物,还描写出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所以说,分析明清的汉语言文学的审美,必不可少的就是这个时代的小说。

2 近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众所周知,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文学作品奉献给读者,而随着时代的变革,作者思考人生和观念也和发生改变,不同的时代会给作者带来不同的审美景观。

2.1 十九世纪的汉语言文学

在十九世纪的时候,我国正在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这个时候的文学作品大多数是呼吁全人民进行战斗或者是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在这个时期,我国的文学作品大多注重思想内涵,希望能给人们以启迪的作用。例如,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大多都是对社会现状的描写,并没有用很多华丽的修辞手法,而是注重作品的内涵,希望通过自己写的小说来唤醒国人,借此来拯救这个充满病态的中国和麻木无知的人民。而十九世纪的汉语言文学的审美就是对思想的注重。

2.2 现代作品的汉语言文学

我国现代的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非常快,文学作品开始反思我国的历史和人性,也会对古代的作品做出一些分析。我觉得,如果要对现代作品的汉语言文学的审美做出分析,可以说我国现代的文学作品是多种多样的。我国现如今的文学作品大多数作家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或者反应社会现实的作品,所以说,我们如果要分析现代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要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带入作品,不然不会感觉到它们真正的魅力。

而且现如今,科技高速发展,有很多人开始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的质量却层次不齐,我们一定要学会分辨出好的汉语言文学作品,才能学会对现代的汉语言文学做出审美。

其实,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是要把内涵和形式结合起来,而且只有当文学作品上升到一定境界之后,才可以算的上是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例如,孔子的思想、李白的诗、李清照的词、四大名著等,经过了时间长河的磨炼,成为了真正可以流传百世的作品。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可以发现出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的特点。而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审美研究,需要我国的众多人士一起参与,才能赋予汉语言文学一些新的审美意义,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才能让汉语言文学走出国门,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锦昌.汉语言文学中的艺术与审美[J].网络导报 在线教育,2012年(41)期.

[2] 朱元英.对汉语言文学的审美问题的研究和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4年(24)期.

[3] 张法.文艺与中国现代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