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命流泪的样子读后感

生命流泪的样子读后感

时间:2023-05-30 09:14:28

生命流泪的样子读后感

第1篇

《生命流泪的样子》读后感

生命——一个伟大而又神圣的字眼。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通常要经历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过程。我们常常能够听到告诫我们要珍惜生命的话语。比如,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惟一的财富;珍惜生命就是珍惜今天……在我没有看过《生命流泪的样子》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一个人的生命对于自己和家人的意义。

这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盛欣怡从一个备受呵护的小女生经历了妈妈从生病到去世的过程。这场变故使她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这本书让我有了很大的触动。我知道了人生命的短暂和宝贵,也感受到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们的痛苦,体会到了妈妈对儿女深深地爱。

看到盛心怡的妈妈在病重的时候对自己的女儿百般刁难、用心良苦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每天工作很忙,爸爸又在外地上班,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她一个人打理。回到家里她也不忘对我喋喋不休地批评:什么过马路要看车啦;写完作业要把书桌收拾干净,把桌面擦干净啦;吃饭之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啦……每每这时我就会觉得她真是唠叨。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妈妈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才会不断地提醒我。我们从一出生就接受了父母无私的爱,当我们习惯了这一切时,我们开始和他们顶嘴,觉得他们唠叨,甚至埋怨他们……想到这里我真是觉得惭愧极了。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我们,我多么希望在我们的亲人还在世的时候多一份关心和爱,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发现它的珍贵。这辈子你可以不用感谢其他人,可妈妈是你这辈子最要感谢和感激的人。我要好好的爱我的妈妈,体谅她的辛苦,不让她伤心,不让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看到生命流泪的样子。

第2篇

爱像一朵绽放的百合花,倾吐着它那浓郁的芳香,纯洁而清新,虽没有蝴蝶花的绚丽、玫瑰的娇艳、秋菊的坚强、兰花的高雅,但它却有本身独特的芳香,冰清玉洁。在它朴素的外表之下,清新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为之陶醉。同学之爱、父母之爱、老师之爱、举手之爱……爱的百合花开遍了整个世界,爱的花香沁人心脾!

性格软弱、心地善良的女生盛欣怡,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但是,妈妈突然得了不治之症,这场飞来的横祸,使她的性格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妈妈的病使她感到孤独和困倦,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着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友谊的滋润,但妈妈最终永远离开了她,而十二岁的欣怡,却过早地体验到了生命的残酷、爱的深刻含义。

读到这本书的尾幕,我哭了,不禁为盛欣怡的遭遇而感到同情,我和她一般大,但和她却有着不一样的命运。在家里,我一直都是爸爸妈妈的“小公主”、“心头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都视我为掌上明珠,舍不得让我吃一点儿苦。在读完这本书后,才体会到妈妈对我深深的爱,不但体现在物质上,还有很多细节,很多看不到的爱,包括妈妈平时的唠叨和指点,我才知道爱无处不在,我才知道我是多么幸福!

妈妈对我的爱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更多的是无微不至的。每一次安慰就是爱,每一个微笑就是爱,每一次鼓励就是爱,每一次批评也是爱。在家,我时常要惹妈妈生气,有时甚至还与她顶嘴,每次家里的氛围就被我搞得一团糟。在妈妈批评我时,我总是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任她数落我,心里却不服气。在读了《生命流泪的样子》后,我对妈妈的做法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我是妈妈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是她的全部,是她的命根子。世界上从来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妈妈,妈妈批评我是为我好,希望我能知错就改,扬长补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为人父母所期待的,世上哪会有不盼孩子成才的父母呢?

还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和自己的儿子过着相依为命的苦日子。一天,儿子趁邻居没在家就偷拿了他家的一件值钱物品。事后,母亲知道了不仅没有批评儿子,相反还表扬了他。数年后,就是因为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有误,才使她犯下了一个滔天大错——儿子走了犯罪的道路,最终被枪毙了。

一次错误教育毁了一个孩子的前途,可见一位母亲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多么神圣。妈妈对我的批评就是对我的爱,就是一位母亲急切希望孩子成才的愿望。

别人都说“父爱如山”,我说“母爱如云”。在“山”与“云”的相比之下,云是显得多么柔弱,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妈妈的爱就像云,把我包裹在爱的空间里,给予我勇气,给予我信心,给予我力量……

九村小学五年级:陶?茹

第3篇

第一次读张晓风的《畏敬生命》,我同作者一样惊异于生命的伟大无私:任何生命的延续都要付出“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本钱的代价”,每个个体生命的存活都以无数个体生命的牺牲为代价。每个生命的存活都只有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分的可能,每个生命都是一次造化,都是上天的恩赐。明白了这些,我们还会觉得生命的廉价吗?我们还会浪费时间,虚度生命吗?

感谢生命,给了我们一切;感谢给了我们生命的人,给了我们一切的一切。

朱自清的《背影》用朴实、深沉的语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爱子胜己的父亲,同时文中也透出了儿子感激、迷恋、酸楚、无奈、怀念等复杂的感情,读后使人潸然泪下。是啊,面对如山的父爱,谁又能轻松起来呢?

我有一位平凡的父亲,但他却让我感遭到了不平凡的父爱。

十几年前陌生小城里的一家小店里,一位中年人面对桌上的小菜难以下咽。刚一举杯却泪流满面,惹得店里的人也落泪。这就是我的父亲。在送我走进陌生的校门后,父亲可怜我阔别故乡独安闲外,竟在校门外的酒馆里举箸茫然,声泪俱下。这就是我的父爱。十几年后,每每想起我依然百感交集。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讲述了自己与恩师的相见、相处、分别及分别后恩师对自己的鼓舞和鞭策。这又使我不由想起小学里的一位老师。那年,作为全校唯一的代表我要到乡里参加作文比赛。十几里的山路,老师用自行车带着我走了很久才到。作文比赛的结果,早已忘了,但老师被汗水浸湿的后背我却清楚的记得。以后的日子里,不管学习还是工作,当我稍有懈怠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老师汗流浃背,费力蹬车的情形。

直到现在,我依然相信,我只所以有今天,老师的背影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读书,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宝贵;读书,让我感遭到一段段真情;读书,让我明白了感恩。

第4篇

“在孟姜女的时代,没有利益关系的组合,所以我想探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究竟有多深,我画了一个关于人类情感最完美的梦”。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面对蜂拥而来的媒体与读者,曾经的先锋小说主力干将苏童,如是描述自己四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碧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碧奴》是全球出版项目“重述神话”的首部中国小说,该项目吸引了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级作家参与其中。然而,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碧奴》,抛开故事背景,似乎跟神话传说并没有多少联系。小说讲述主人公碧奴为丈夫千里送寒衣,最后用眼泪哭倒长城的故事。其间,寻子的青蛙、鹿孩、马人等奇幻而又真实的人物悉数登场,弥散着十足的荒诞意味。

然而,奇幻的背后,依然能听到苏童小说中人们所熟悉的对人类情感与人性不屈不挠的吟唱。他说,他想通过《碧奴》的写作,重温现代人已经久违的情感。

“在无尺的悲观中隐藏着乐观”

《望东方周刊》:在创作的几个月中,你取得的最大收获和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苏童:收获最大的是从民间传说的想象力中获得了一个作家的想象力,找到了一个让梦飞翔的翅膀。

我主要想谈的还是我遇到的困难。每一次的具体写作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个小说的最大难度在于公众已经知道了它的结局,在没有悬念的支撑下,要完成好这个故事,它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碧奴去长城的路,这个心路历程的刻画显得尤为重要。在讲述碧奴这个眼泪的苦旅时候,要涉及很多其他人物的描写。比如说,寻子的青蛙的写法,当初就遇到了很多问题。我不想让青蛙直接说,那样太拟人化了。但她又必须跟碧奴交流。经过我的思考后,决定让她们之间通过眼泪来交流,让泪水成为她们共同的语言。

《望东方周刊》:在选择小说的题材的时候,你曾考虑过“大禹治水”的故事,最后还是选择了孟姜女的传说,选择了刻画一位女性。你曾经讲过一些原因,大家想知道你的选择跟你擅长描写女性有关系吗?

苏童:首先我对所谓“我擅长描写女性”这一说法不是很认同。读者们可能是因为在阅读我的作品的过程中,对我塑造出来的女性的喜爱而产生了这种印象。其实对于我来说,描写男性、女性,我都没有过人之处,我只是有一个专业和探索的心。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更能令我激动不已,“千里送寒衣”、“哭倒长城”本来就很让人惊叹。

《望东方周刊》:在小说中,讲述最多的是主人公碧奴和她的眼泪。碧奴因为眼泪而变得性格饱满,眼泪也因为碧奴而变得震撼人心。那么眼泪的寓意是什么呢?

苏童:眼泪可以说是碧奴一种力量的载体,也可以说是她最后的财富。泪水是有感情的,因为它最初是为了丈夫岂梁而流;泪水又是有力量的,因为到了最后,泪水哭断了长城。我所赋予泪水的内涵,不仅仅是悲伤,而有一个更全面更庞大的象征意义。它既可以说是情感上的,也可以说是政治上的。泪水作为碧奴最好的生存语言,它可以为羞愧而流,可以为冤屈而流,也可以为歉疚而流。在这个过程中,泪水有一种唤醒人性的作用。很多遗忘自我的人,被碧奴眼泪感染,会回想温馨的家乡,会产生一种自我人性的苏醒。这些都是通过眼泪来表现的。

《望东方周刊》:在小说中,你构建了一个沦落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权力的专制压迫、人与人之间的残忍、冷漠和阴谋,世界基本上是一个狂欢的状态,最后甚至连一直温柔善良的碧奴也疯狂地抢夺了一个弱者。如果整个世界都像你构建的那样,不显得太残酷了吗?

苏童:我在写碧奴所经过的一条路,其实也是在写一堵人性之墙。碧奴不仅到了大燕岭,哭断了长城,让眼泪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路途中,她的眼泪也有各种各样的哭法,这些诸多哭法也是在洗涤人性之墙。眼泪不仅在跟作为象征专制皇权的那堵墙斗争,同时也在向人性之墙哭诉。不仅仅是一堵城墙在对社会进行压迫,还有芸芸众生组成的“墙”,它也在跟碧奴进行对话。整个小说中,我是这样一直在努力写眼泪和墙这两个概念的,让它们始终贯穿其中。

《望东方周刊》:你在序言中说“她用眼泪解决了一个巨大的人的困境”,这种人类普遍意义的困境是什么?

苏童:作为一个底层的老百姓,碧奴不懂得知识分子的哲学。她意识到自己困境的时候,不懂得具体反抗的方法。但是她们也会挣扎,也需要得到心灵的解脱和安慰。最后碧奴的眼泪哭倒了长城,让每一个人也得到了一种解脱。

眼泪看上去着实非常荒诞,因为眼泪怎么可能解决人类的问题呢!用小说里五塔谷的男孩的说法是:“世上最不值钱的就是眼泪”。但是小说里的眼泪是有魔力的,它把世界上的长城弄倒了。在与城墙的对抗中,眼泪战胜了城墙。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它解决了作为弱者的一种痛苦。就是说,即使你一无所有,但是你最后的财产一眼泪能解决问题。所以我说,这个故事于无尽的悲观中隐藏着乐观。眼泪能战胜城墙,人类能战胜命运,这就是我要表达的。

“我是电影的亲戚”

《望东方周刊》:你会很在意自己小说的销量吗?

苏童:每个作家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书卖得好。现在有一种说法,小说的畅销跟小说的品质成反比,我觉得不存在这种情况。真正好的文学跟读者的心思多是相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销量好肯定是一件好事,但销量不是确定文学品质的惟一标准。特别是现在,咨讯平台增多,自己完全可以看看作品在市场上受不受欢迎,看看读者们的反应。

《望东方周刊》:那你会不会因为读者的反应丧失自己的写作准则呢?

苏童:肯定不会。有的读者确实对我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我会思考他们的话是不是有道理,接受他们的意见。但有的读者完全是“蒙面人”,他们的评价基本上是拍一砖头就走人,你不知道他们真实的想法。所以读者的评价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已。

《望东方周刊》:你的作品不断地改编成电影,像今年上映的《茉莉花开》(改编自《红粉》),之前的电影《大鸿米店》(改编自《米》)等,特别是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给你带来了很大的名声。如果没有这些改编的影视作品的出现,你的命运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苏童:我仍然是一个写作者,依然写我的小说,只不过读者可能没那么多。也许以前我的读者是一百人,但是电影出现后,给我带来了一万个新读者。

《望东方周刊》: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会不会对你的文学创作带来影响?

苏童:不会。电影和小说文本本身是两码事,创作方式和表现方式是很不一样的。其实我只是电影的亲戚,可近可远,有点联系,但彼此独立。电影是导演的作品,不是我的作品,别人的孩子只是

我更远的亲戚而已,但对我不会带来影响。

“我跟文学良心有一个契约”

《望东方周刊》:你的很多作品都是描写青少年生活的,你似乎很沉迷讲述少年时光?

苏童:那是我的一种缅怀,回忆一种刚刚过去的生命状态。那时我二三十岁,感觉青少年时期刚刚过去,很多东西还保留在我的内心中,我想它们需要得到一种表达。于是我通过一种回忆的方式讲述这些记忆,一方面是因为情感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我的一些亲身经历,看起来也比较亲切。

《望东方周刊》:曾经的先锋小说家们像余华、格非、北村等都逐渐回归了传统,激情和反叛也趋向了平静。你现在是否还是很先锋?

苏童:对于作家来说,每个人都跟写作订立了一个契约,但是没人跟先锋之间订立契约。我早期创作《米》这种长篇小说时,充满了破坏欲,那是一种非常真实的状态。这种状态跟我的年龄、跟生命状态有关。人要忠实于自己,就像我当年忠实于我自己一样。但是20年以后,我就应该写出20年以后的东西。我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已经不是那种激隋进发的状态,写作变得更加冷静。

现在感觉写小说反而比原来要难,但是这个难并不是说因为年龄老了写作起来就难,而是因为对自己写作的要求不一样了。

先锋永远是值得尊敬的,先锋的姿态不是刻意保持的,应该是从内心延伸出来的。我跟写作的良心之间有一个契约。一切都是根据自己写作的良心来写,一切从真实出发,从内心出发。

《望东方周刊》:你的很多作品都是对过去光阴的追逐,不厌倦地回到过去,这种写作逐渐远离当下的社会现实,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苏童:对当下情形和现实的理解,是一个很学术的问题,但当下的情形不一定是作家写作需要的现实。一些作家关注当下的一些话题,比如工人下岗、三农问题等,是一些作家喜欢的一种习惯的创作内容。

但是大家都有一个错觉,就是把现实当成了对当下生活的追逐。其实现实不仅仅指当下的生活,它还有更加广泛的理解。有一些作家,也是刻画现实,但他对当下的兴趣不是那么大。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当下浮躁的环境下,他并不相信他所看到的一切就是他所需要的小说中的现实。举个例子来说,卡夫卡写《变形记》,他看到了人的无比孤独,人在一个压抑的社会和家庭中的异化。一个人的孤独是每个作家都可以描述的,但是一个人变成一个虫子,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但这才是卡夫卡需要的现实。为了描写孤独和异化这个现实,卡夫卡没有着眼当下,他发现了内心所需要的写作方式。作家看到的当下现实和小说所要表达的现实并不能画等号。

《望东方周刊》:现在的文学环境已经跟以前很不一样,对于文学逐渐沦落的大环境,你是否有一种焦虑感?

苏童:无论文学环境怎样,都不能影响我的创作。文学环境对作品的传达和市场是有影响,但是对一个作家的写作本质没有指导意义。作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摆脱文学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我没有创作上的焦灼感,好的文学环境对写作是正常的,但是一个萧条的文学环境对一个作家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萧条了,个人才能更冷静,拥有更大的空间去思考问题。

《望东方周刊》:你现在的文学理想跟年轻的时候相比有变化吗?

苏童:很不一样。年轻的时候,血液里有反叛的因子。而且那时候文学理想不高,正经历着每一个文学青年要经历的路。我所想的是发表自己的作品,让文学圈接受我,让自己的作品引起别人的注意。人到中年后,沉淀了很长时间,我在写每一个字时,都要考虑它在未来有没有价值。文学在我的生命字典里渐渐变重了,重量越来越大了。

第5篇

节目卷首语:

我们本期节目的主题词是眼泪。说到眼泪,你会想到什么呢?

软弱?眼泪有时候是软弱、有时候是坚强;有时候是忏悔、有时候是宽容;有时候是羞怯、有时候是勇气;有时候是失败、有时候是成功。就如同每一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而当我们要谢幕的时候,也将会在别人的泪水里告别一样。

那今天,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水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的生命印记。

节目开场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主题词选择的标准,首先是它的情感张力,我希望所有的观众在听到这个主题词的时候,都会有很丰富的生命联想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在做什么,比如说眼泪。

这期节目当中,张家敏是一位和乳腺癌抗争了二十三年的老太太,她说:她过去到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昂起头,不让眼泪流下来;导演陆川是一个泪点很低的人,爱流眼泪,所以有时候,他会抗拒眼泪;斯琴高娃,一位一直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眼泪的优秀的演员,这一次在我们的现场,她流下的每一滴眼泪,都属于她自己。

眼泪是无色的,但是它分明又有着最丰富的生命的色彩。

串词:

这些年来

电影领域的创新和开拓

也是我们观众有目共睹的

比如说李安导演的

3D 4K 120帧的电影

比如说冯小刚用圆幕形式来呈现电影

2017年有一位导演

拍摄了一部自然电影

也填补了中国电影领域里的这一空白

今年是他执导第十六年

在这十六年的过程当中

他也有着许多自己的感悟

让我们掌声欢迎朗读者陆川

说到眼泪

有一种眼泪很特别

它仿佛是真实的

但同时它又是假设的

所谓在别人的故事里

流着自己的眼泪

那就是演员在塑造角色的时候

流下的眼泪

接下来要上场的这位朗读者

在荧幕上留下了许多

让我们难忘的形象

她也一次又一次

在角色当中流下热泪

让我们掌声欢迎朗读者斯琴高娃

接下来要上场的是一对夫妻

是一对年轻的患难夫妻

妻子身患重症

丈夫不离不弃

让人意外的是

在两年前

两个年轻人做出了一个

重要的决定

他们决定要在路上

开启一段新的生活

于是一辆三轮车陪伴着两个人

开始了在中国版图上

心形的一段爱之旅

日子过得虽然艰苦

但却也体会到了

相依为命的一份幸福

但是就是这样一种平静的生活

又在几个月前

被一个意外打破了

那么今天

他们会为谁朗读

他们又会如何去面对

未来的生活呢

让我们掌声欢迎朗读者丁一舟 赖敏

面对人生的打击我们会落泪

今年已经七十八岁的张家敏

在二十三年前发现自己

得了乳腺癌

但是用她的话说

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

我所做的就是昂起头

让眼泪不掉下来

让我们掌声欢迎朗读者张家敏

青藏铁路

一条史无前例的天路

之所以被称为是史无前例

我们都知道

因为它要解决的是高原缺氧

生态脆弱 长期冻土

这三大世界级的难题

特别是长期冻土

所谓冻土

就是因为地处高寒地带

土里边有冰

所以当气温升起来的时候

冰溶解

泥土就变得松软萎缩

一旦气温下降

泥土又出现了冻胀的现象

这对铺设铁路和以后的

安全运营

都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张鲁新

作为我们国家的冻土专家

也是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

唯一的首席科学家

可以说这几十年来

他带领着他的科研小组

解决了青藏铁路沿线

将近五百五十公里的冻土难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没有他就没有青藏铁路

让我们掌声欢迎张鲁新

人的心灵应如浩渺瀚海

只有不断接纳希望 勇气 力量的百川

才可能风华长存

我们也从一位科学家的眼泪当中

感受到了一个人

愿意为了理想奉献终身

矢志不渝的情怀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

第6篇

《红楼梦》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贵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今天小编整理了2021读《红楼梦》中学生有感心得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2021读红楼梦有感1利用寒假的时间通读完《红楼梦》,才明白其妙处所在。以前对《三国演义》、《水浒传》颇为了解,而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有着厚重文化底蕴和精妙的构思,曹雪芹有着其他作者不及的细腻和感性。这部巨作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跌宕起伏的一生。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庭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族利益的贾宝玉的人生道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重要内容,通过对以对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在线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账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其脱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亦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其实,如果不是红学的研究者,这本书是没有必要反复阅读的,看得多了,也就越是明白,可越明白呢,也就越是怜物悲人。雾里看花,香气弥漫是最好,培根的《论读书》里面不是写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所以我们要善于把握自己,要善于读书。

《红楼梦》是一部永远的悲剧,无论哪个时代,也许,《红楼梦》本来就不需要结局,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更是一种人性的悲剧。

2021读红楼梦有感2每每独坐窗前,总是频生感伤。那似乎,源于不知名的忧愁和怅惘。直至翻开了那卷忘在角落的书卷,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将它荐于我,嘴里还满是赞叹。他们是想让我明白,什么真的值得感伤,什么真的可以为此叹息流涕而后泣不成声。

《红楼梦》,我在百度百科里寻到这样一段简述:”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可是我倒并不这么认为。我无法做出那样宏观的概述,也无法从这本书里读到什么手法、底蕴、价值。我看到的,只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样的无奈和辛酸,还有那可以与我突生泪水的人走茶凉的哀莫结局。

忆及黛玉初来贾府时,虽说是孤苦伶仃,可那一大家子说笑喧哗、门庭若市的场景,是多么红火、热闹、令人心生向往,那场诗文之赛多么令人钦羡、赞叹,而那贾府上下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感情,又多么难得可贵。可随最终还是家道败落、家破人亡,只留一个人活下来。这,便是现实而残酷的结局。

对于这个令研究红学的人苦苦哀叹的结局,我则是带着一分不敢言说的窃喜和九分浓浓的悲痛。窃喜这个故事不是俗套,是孤傲作者的点睛绝笔,而悲痛,则与常人无异。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贾家之人走的走、散的散时,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兴衰,可我同时也明白,这只是一个作者呕心沥血创造出的虚拟环境,不是真实的。可对于其中林黛玉这个角色,我却宁愿相信这是真的,是真实存在的,她的离去,是我唯一悲痛的事情

依记我儿时,体弱多病。老师和同学总把我称作“林黛玉”。彼时我还不知林黛玉是谁,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后来我终于知道了,林黛玉是终日沉绵伏塌却满腹才情,多愁善感却孤独叛逆。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刹那明白后,我才始了悟,原来我不是她,我没有她的才情,更没有她的伤感。虽然我依旧体会得到她死前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痛,可我比她坚强。

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每个人都有悲惨的命运,而我唯唯记住了黛玉泣血的一生。这便是我所悲痛的结局,一个女子香消玉损让我看到的结局,犹如曹雪芹给我们的结果。林黛玉犹如儿时的我,我感叹她红颜薄命,也为她的柔弱而而掩面跺脚。

沉思良久,我终于懂得人要为何伤感难过,不是凭空掉泪,是要经历大风大浪后,是在经历了像贾府家破人亡的风雨后,而再次站起奋斗而后收获留下的喜悦的泪珠。没错,现实是残酷的,可我们却可以在领教了它的残酷后,重新获得力量。

2021读红楼梦有感3读完《红楼梦》,我不禁被里面优美的语言所折服,同时也为贾宝玉和林黛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而叹息。

不得不说,曹雪芹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他不仅把《红楼梦》这一故事写得如此美妙,就连里面的每一句诗词都是尽心雕琢。

《红楼梦》语言优美,每一句话都进过千锤百炼,对人物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他用优美的语言,活活把一个柔弱、聪慧的林黛玉捧到了我们面前。”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似水杏“,把薛宝钗的端庄典雅体现得淋漓尽致。

《红楼梦》结构严谨,前后照应,为人物的后续发展处处埋下了伏笔。贾宝玉魂游太虚幻境,看了金陵十二钗,听了红楼十二曲,这每一首判词、每一首曲,无一不与那十二位小姐日后的命运紧紧相连。袭人的汗巾,湘云的麒麟,都与她们未来的归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贾宝玉是《红楼梦》里的叛逆者。他反抗当时的礼教,不愿终日与四书五经为伍。林黛玉则是一个才女,她的诗里,充满了女性特有的娇媚。在诗社的作诗活动中,她屡屡夺冠。她的诗,总能让人心悦诚服。

他们不服礼教,冲破礼教的束缚,深深的相爱了。丛林黛玉初来贾府的那一刻,贾宝玉就迷上了她。为她摔玉,当她耍小性子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总是跟在她身后,不停的解释、道歉,直到她原谅。宝玉越来越爱黛玉,为她着迷,到后来,他甚至说,如果黛玉死了,他就去做和尚。可见,他对待遇的痴情非同一般。黛玉也是一个痴情的人,每次的伤心、落泪,都是因为宝玉。为宝玉做香袋,却又因和宝玉耍小性子而把它剪破。她的喜怒哀乐,全因宝玉而变。宝玉因她变得吃啥,而她,又因宝玉香消玉殒。

他们,本是金童玉女,只因封建礼教的迫害,一辈子无法在一起,注定只能成为封建社会下的又一对牺牲品。我为他们感到叹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却只换回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不管《红楼梦》的结局如何,它始终是一部流传百世,难以超越的经典。

2021读红楼梦有感4“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题记

春去春又来,花开花落。

我轻轻的合上《红楼梦》,倚在窗边,缄默不语,让自己回到那个风情万种的故事中去。

净土从你的指尖缓缓流过,掩盖着凋零了的花。曾几时,花儿们自以为有亘古不变的璀璨,可如今却是低落的埋葬。曾几时,你花容月貌,香气袭人,然而你最后却徘徊在香玉消损的边缘。

那时,我明白了花的无奈,你的寂寞,我一时无语,自是低下头去。

“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连王熙凤都没有见过如此标致的人。而你对宝玉则是一见如故。当晚你为引起宝玉掷玉的事还伤心落泪。

“侬今葬花人笑痴,它年葬侬知是谁?”每当花落之时,你都会小心翼翼地将花瓣收集起来,埋进土里,还免不掉伤心地哭一场。如今,花锄犹在,可它的主人再也不能使用它了……

在水边,你吟出了“花落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诗句;在水边,你发出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疑问;在水边,你发出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

你是忧郁的',在三生石前你得以甘露滋润,为报灌溉之恩下世为人,“我把这一生的眼泪都给了他,这也偿还得过他了。”你从此注定为了“无故寻怒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的花花公子流尽了眼泪。

你尝遍了寄人篱下的滋味,贾府中的人勾心斗角,宝玉送你的手帕上该有多少在贾府流下的眼泪啊!

紫鹃等人哭的死去活来,而你却奄奄一息了。

你短暂的几十个春秋,留下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千古奇缘,一段令人感叹、欣惋的凄美故事,一段闻名遐迩的爱恋,一个千秋万代的遗憾……

2021读红楼梦有感5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没有鲁迅先生的真知灼见,也没有什么经学家、道学家、才子、革命家、流言家的独到见解,有的只是对书中人物命运的悲惋与同情,其中感触最深的是黛玉和宝钗的悲剧命运。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林妹妹,她的生命是脆弱的,同样,心灵也是脆弱的。黛玉是世外仙姝寂寞林,性格里有着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使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同时引起宝玉的注意,也深得宝玉的怜爱。她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才气逼人、气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早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令人不禁生发敬佩之情。她还具有种种凄凉情感: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玉”,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粱间燕子套无情”,感伤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她的悲剧回肠荡气,惊心动魄。

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处理世事甚是圆滑,几乎是人见人爱。她不像凤姐无话不说,说话好似毫不讳忌、泼辣形容也不足为过,心狠手辣。她聪明睿智,但她的封建科举制度思想和封建礼教思想根深蒂固,多次劝说宝玉好好读书,留心仕途经济。她的劝说与宝玉的初衷和追求相差甚远,这便是他们的分歧,也导致宝玉选择黛玉而不选择她。她性格坚强,喜怒不显露与表面。她既有品德,又有才能,深得老夫人喜爱,但她不是真正的赢家,与林黛玉相比,她也许更为可悲,黛玉至少还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可宝钗,却终也要像李纨一样,将一生都葬在这片冷酷的院子里……“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她翩然入梦,却终被自己、被社会所埋藏……

第7篇

一、植根生活写真事

作家冯骥才说:“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散文的“真”首先是内容的“真”,其次才是言志抒情的“真”。散文内容的真实性一向被视为散文的基石。周立波在其主编的《散文特写选》(1962)的序言中说:“描写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重要特征。……散文特写绝对不能仰仗虚构。它和小说、戏剧的主要区别就在这里。”可是翻开时下的杂志,随时能读到一些脱离生活而编造的故事。有人认为,散文是文学,可以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进行虚构,其实这大可不必。散文历来是一种真实性的文体,它的基础是生活的真实,脱离生活而虚构就背离了散文的本质。

巴金晚年写文章特别强调“真”,他的《随想录》是说真话的代表作,在真诚中体现了一代大师高尚伟岸的人格精神。特别是《怀念萧珊》,叙写他和萧珊从相识、相爱到相依为命,以及萧珊陪自己遭受非人待遇,直到被折磨致死的经过。用血泪凝成的至文,诉说着刻骨铭心的创痛。不仅祭奠了亡妻,而且祭奠了所有在那场浩劫中殇逝的英魂。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余光中说,散文是“文学的测谎器”。它来自生活,无须虚构,也无须造作,而应用自己的人生体验与生命情感真诚地与读者交流,讲出心里的话。中学生作文完全可以写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虽然十几年的人生阅历谈不上丰富,但也并非没有东西可写。找不到材料的根本原因在于平时没有留心生活,将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看做理所当然,甚至视而不见。因此作文要写真事,说真话,首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积累生活素材,这样才能挖掘到写作的无穷宝藏。

二、描摹细节见真情

人类的感情是复杂而多变的,散文要将这种复杂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必须依赖细腻的描写。

如果写景,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腻入微的刻画,由面到点,从视觉、听觉、感觉、嗅觉等多个角度去表现。缺少了细节,泛泛而谈,文章就空洞单薄,平淡无奇,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更不能表达深厚的情感。老舍的《想北平》,描写北平“花多菜多果子多”时写道:“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文章描写“韭菜叶上的泥点”、“红红绿绿”的青菜、“带着一层白霜儿”的果子,多么体察入微。这些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北平接近自然的特点,而且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北平深沉的爱。倘若不是对北平十分熟悉和热爱,怎能写得如此细腻动人?

如果写人,则要以事显人,写他的行为、事迹、神态、语言等。通过某些生活细节去表现,使读者细品其言行,过目不忘。如汪曾祺的散文《金岳霖先生》,就有许多有趣的细节描写。其中最突出的是写金先生上课讲《红楼梦》,“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作者用朴素简练的文字,通过动作和语言的细节生动表现了金先生率真可爱的性格。另一次,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客。有人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故人已逝多年,而金先生依然记得她的生日。短短一句话里,包含了金先生对故人的无限怀念与忠诚。

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的确如此,散文往往于细节处见真情。文章的细节来源于细心。要写出感人的细节,就离不开平时的细心观察与思考。

三、体验联想蕴真趣

感人需要真情,真情来自体验。散文是作者作为个体生命的情感史、心灵史,是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艺术观照,是创作主体对自己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息地的不懈追寻。因此散文要抒发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对人、事、物的真切体验,并通过联想、想象把这种体验提升到人性的高度。

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由小到大,层层递进。体验深刻,情理交融。先写少女时代因读书而流泪。少年不识愁滋味,流泪不过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没有人生阅历,自然不知忧患为何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作者对生活中的忧患与磨难有了较深的体会。从海峡相隔,致使骨肉分离,到亲人团聚,老泪纵横。作者抒发的是饱尝人生哀痛与忧患之后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文章最后,进一步联想升华,写到流泪的观音和受难的基督,为他人分担忧愁,解除痛苦,于平淡中寓真趣。至此读者自然明白:为读书、为亲人流泪固然可贵,而为众生流泪这种天地间的大爱更是至纯至美,犹如宝贵的珍珠。

又如韩少功《我心归去》,叙写自己在异国他乡,住处豪华却思乡心切,如同被“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冷清、寂寞、孤独,因而几十次地“研究”吊灯之后,想到了自己远在祖国的家人,“我坐在柔和的烟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他们睡到天明”。描绘此时此地的所见所想,体验真切,意味无穷。接着,作者通过联想、想象将他乡与故乡的不同感受进行对比,得出感悟:“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只有付出过艰辛的劳动才能使故乡融入自己的生命,收获金麦穗和赶车谣。“金麦穗”是纯洁的物质收获,“赶车谣”是精神的丰富和满足。文章最后写道:“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由此完成心归故乡的主旨升华,给人以无尽的思考与回味。

散文不同于记叙文,它除了记叙,还应有体验、联想和升华,否则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好的散文应该包孕深刻的思想,给人以情感的共鸣和人生的启迪。

第8篇

引导学生体验、体会作者表达情感之妙的方法手段有很多。如:

1. 换位思考,参与体验。有位教师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一位医学专家这样说:“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和热烈的追求。”面对这样一本书,我们心中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对她说。①作为同事,你会说……②作为孩子,你会说……③作为病人,你会说……④作为学生,你会说……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从多个角度参与体验,感受叶欣的崇高形象,学生心中也将充满对叶欣浓浓的敬佩之情。

2. 将心比心,体验心境。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段有个句子:“20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教学时,教师紧紧扣住“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谈迁“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他可能想到了什么。学生联系上文相关内容阅读,有了自己的感悟:谈迁想到自己曾经历千辛万苦抄写史料,身心交瘁,如今书稿被偷,所以“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谈迁想到自己即将实现的梦想如今却毁于一旦,伤心绝望,所以“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想到自己自幼刻苦好学,如今50多岁了却还一事无成,多么痛苦,多么灰心,所以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通过反复引读,学生对谈迁当时痛苦绝望的情感也就深有体会。

3. 揭示矛盾,升华情感。有位教师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最后一节,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有个问题不懂,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奶奶的故居,为什么不在故居里面留影纪念,而在樟树前面留影纪念?于是学生联系全文细读文本,并展开交流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因为樟树代表宋庆龄的故居;有的说,因为宋庆龄喜爱这两棵和她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樟树;有的说,因为人们看到樟树,也就想起宋庆龄的故居;有的说,因为樟树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宋庆龄奶奶,也象征着她的故居。这些见解就是学生的阅读体验,有了这样的体验,教师只作适当的总结延伸,学生就油然生发出对宋庆龄奶奶的崇敬与爱戴之情,也体会出作者“借物喻人”表现手法的精妙。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教育局小学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辛铭)

第9篇

――题记

我是一位乡村教师。不断走近孩子,我发现:低年级的孩子活泼真诚、善于言辞,高年级的孩子沉默寡言、流里流气。我不知道我们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我想知道我如何做才能拓展他们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

我摸索。2011年我走进了新教育,遇上了晨诵,和孩子们轻吟《向着明亮那方》,看着沉浸其中的他们,我对自己说:我要用诗歌在他们的生命里种一颗美好的种子。2013年起,我一边学习着新教育的理念,践行着各种课程,一边寻找属于农村晨诵的声音,在教室里研发了自己的课程――那诗意在乡土的歌。

不断地深入新教育,虽然,我相信行动就有收获,坚守遭遇奇迹!我还是有些犹豫,把新教育课程纳入我的学科课程行吗?在我们看来是无法拯救的事实面前,新教育能创造奇迹吗?晨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

2016年1月6日,天,不时飘着阵阵细雨,空气中流淌着乡土特有的味道。

“老师,小南写诗了――写《新年》了――”第一节课刚下,黄薇薇拿着我精心为每个孩子准备的《那诗意在乡土的歌》的创作本就跑来了,激动得小脸通红。

这一周是2015年秋学期我们的《那诗意在乡土的歌》最后一周旅行,结合时令,围绕主题“新年”,我选择了叶圣陶先生的《新年》,周三是我送诗。

我清楚地记得,我把孩提时代的新年印记与当下孩子的新年畅想融合起来,诵给了孩子们。他们对送诗既表达了深刻的共鸣也说出了不同的感受。小南还是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眼神恍惚。

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两年来,不管诗的语言多有趣,画面多么吸引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着我们断断续续地、含含糊糊地读着。

我也清楚地记得,她入学的第一天起,她的父母就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孩子有些……行行好,给带着吧!给带着吧!面对这对苍老夫妻的恳求,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个生命的加入,即使是拿出考试拖后腿的理由我都觉得是天理难容。就这样,一个有些特殊的孩子成为我们班的一员。

我知道,她无力计算,更不能阅读,字被孩子们称为天书,话被孩子们戏称外星人的语言,学校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和家不一样的世界而已,她以她自己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班级里。但是,在我的眼里,她只是上帝给了我一把难以打开的锁。

我也不会忘记曾经的努力:为了她不再孤单,我常和她“聊天”,给她找了个温柔善解人意的同桌,动员孩子们找她游戏……动了不少脑筋,也运用了不少的新法子,但,我还是未能找到打开这把锁的钥匙。

然而,我没想到,自《那诗意在乡土的歌》在教室里唱响后,她的眼睛里曾闪过一道亮光。

我不知道那亮光意味着什么?但从那以后的每一个黎明,我都会拿出两分钟时间,单独教她读诗。

虽然,她的朗读是那样地吃力,但她的表情告诉我她还是喜欢这样的诗歌的,或许这也是适合她的教育。

发创作本时,那道亮光和那副表情,让我毫不犹豫地把本子也o了她,并不是想她也能写起来,只因我对生命的敬畏!

一天两分钟,我和小南一起坚持了两年。两年来,在校的每一个清晨的两分钟累计起来,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对于小南来说,这样的结果,就是在这个清晨,她写出了下面这首被同学们惊叹的诗:

大姐上,

人多少了,

我就只到是心年来了。

没花开了,

一文,

我就只到是心年来了。

读着那让人费力辨认的又蹩脚的文字以及似乎来自地球之外的画面,难道,我找到了那把钥匙?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憾,隐隐作痛,泪夺眶而出,好似这孩子竟是我的,而不是那对老夫妻的。

我更没想到,这近800天1600分钟的累计,竟开启了一个不会计算、不能阅读的孩子那久封在生命深处的智慧,让她提起笔来写自己的生命之诗,我的泪越发汹涌难止。

“老师,你教她读诗有用了!她也会写诗了!”黄薇薇和几个孩子看见我流泪,竟商量好了似的,有的替我擦眼泪,有的重复着这让人激动人心的话。

这是一个我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这个清晨必将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中留下最刻骨的印记。

期末庆典上,我给予了小南这样的颁奖词:“你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你用仅仅几行,写出了自己的生命诗意,我们相信,那就是流淌在你心中最美的歌。这样的一次自我突破,足以让我铭记一生。你也是一颗沉睡的种子,但你以自己的方式正慢慢地醒来,花开有时,我们愿意再等三年!”

看着她颠颠簸簸地走上讲台,脸上闪烁着异于同龄人的微笑时,持久的掌声中,我紧紧抱住了她,我的泪也再次滑落。

这是她独有的两分钟儿童诗诵读缔造的奇迹吗?这是我们的新教育缔造的奇迹吗?尽管,我还不敢下这个结论,但她的点滴改变的确是新教育的晨诵带来的,而我对自己的课程有了更大的信心,踏实了我的新教育之旅。

且思且行,我们沿着课程目标:通过乡土诗歌的吟诵,锤炼孩子的语感,培养自我教育的意识;通过作诗,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形成合作意识;通过习诗,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学会梳理知识,掌握学习规律;最终,把孩子培养成懂得感恩,拥有乡土情怀,永葆真善美的人。

且行且思,我们这样行走:周二诵诗,开启诗 ― 复习旧诗 ― 诵读新诗 ― 简单赏析 ― 诗配画。周三送诗,依据对孩子们生活学习的观察,我写儿童诗,周三早上把诗送给孩子们,引导他们赏析,对我的创作过程进行简单再现,并配画。周四作诗,引导孩子对乡土生活进行再现,确定诗歌主题,畅所欲言,集体作诗。周五习诗,先分别诵读前三首诗,接着以个人为单位说说本周收获,自由展示自己的创作,再说说创作小故事。周五寄诗,我用现象学思想,书写课程叙事。我们创生了自己的评价方式:主人公式,发表式,家人评价式,颁奖式,庆典式。

且诗且行,我们学习了80首诗,集体创作了80首诗,孩子们几乎都能在诵诗结束十分钟内创作一首小诗,有的孩子兴致高时竟接连作好几首。刘铜硕等10人的诗歌创作先后刊登在诗刊《蓼风》上。而诗歌浸润中,孩子们的笑容更灿烂了,言语更纯净了,生命更丰富了;他们眼睛里流淌着自信及感恩;神情里流露出诗人潜质;作诗的快乐;学习的幸福……真的,非亲历者不可体会。

且行且诗,我写了100多首儿童诗,多首刊发在《大别山晨报》,课程故事被霍邱县电视台报道;其叙事入围2015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同年10月被《中国教师报》“课改周刊”报道并推荐参加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评选;年底我从全年报道的50个课程研发者脱颖而出在“课改研究”版做了《生命的印记不敢忘》的课程独白;2016年4月《当代教育家》杂志对我的个人成长及课程进行了报道,5月《安徽青年报》对课程进行了报道。让我更感动的是:我的文字愈发接近诗意,人越发柔软,心渐渐干净起来!

第10篇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一部红楼,一个美丽的梦。读你千遍,不厌倦;读你的感觉,永远像春天。

兰心蕙质几许柔,爱恨情缘泪眼眸,大观园深深几重,红楼一梦千载愁。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真!和很多人有着相同的心态,传世的经典,涤荡着灵魂。于是,带着追梦和浪漫的心,走入红楼,挚爱红楼。

读红楼,喜欢书中兰心蕙质,清韵雅致的女子。无论是十二钗还是那一个个丫鬟角色,每一个女子,是一个精灵,曹雪芹为他们着好了不同的妆容,而我为她们,做过一个又一个绚丽又凄美的梦!时而与之化为一身,同哭同笑。梦越深,梦中的红楼就越发的美丽

当我的梦醒来,心,像易碎的水晶。一个个青春少女,却是“薄命司”册子上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看看大观园中一朵朵女人花,在生命勃发时候却过早凋零于瘠薄的时代之土;在青春释香时候却过早掩埋于封建的桎梏里。我很遗憾,不禁有些怪曹雪芹笔下如此的欠缺怜爱。

读红楼,面对万千风景,我喜欢黛玉,黛玉永远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喜欢黛玉,虽然她有些孤芳自赏;喜欢黛玉,即使她有点刻薄多疑;喜欢黛玉,哪怕她弱不禁风,娇喘微微……然而,我就是钟情于她的独一无二!

我喜欢于她的纯洁。纯洁的女子,总是令人怜爱。如果女人的心是易碎的水晶,那黛玉的心就是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如果女人的心是纯白的飞雪,那黛玉的心就是覆盖着漫天梨花的梨乡。她不是一株牡丹,有着富贵的身份;她不是一朵玫瑰,有着自身的设防。她是大观园中一棵兰草!清清冷冷的绽放,桀骜、纯净的散香,不在乎有没有人欣赏,绽放是她生命的本能。她不是贾府的小姐,而是大观园中的潇湘妃子。凡尘俗世无法牵绊她,魅惑城府与她不沾边。一旦美丽信念消失,她就如同娥皇女英一样随信念而去!千般红颜,万般才情,都是点缀她纯净心灵的钻石!正因为这些,她是大观园里的倾城之丽!

我喜欢她的多愁善感。有人说,这是缺陷是人生的茫然。不,看问题要看到根源。从小体弱多病,与药为伴,父母的逝去,让她寄于贾府的屋檐下。她处处谨慎,小心。有人说这是外婆家,这是舅舅家,那么大的大观园何愁没有她的一席之地?但是,心性是一个人的魂,站在旁观的角度未必走进黛玉的世界。而正因为她的谨慎小心,看着“不合群”,有人说她孤高自诩,难以接近。而事实,她这是为自己罩上一个保护的“壳”,而卸下这个“壳” ,她又是多么的善良与友善:与众姐妹吟诗作画,在外婆怀中的撒娇,认真耐心的教香菱写诗……都让我们看到一个本色的林妹妹!而凄风冷雨时,卧病于床时,她便又会发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心声……多变的性格,多面娇娃的展现,有时是内心的外露,青春女子的本性;有时是保护的所使,给自己留下后路的无奈。

而我更喜欢她的叛逆与爱的炽热。冷清的大观园,复杂的大观园,唯有黛玉的心境是真实的。喜欢做的我就做,不喜欢的就不做,不委曲求全,不吹捧阿谀,直言快语虽然伤到人,但是出自本性,我看见了简单的纯粹的黛玉。肮脏动荡的大观园,父辈子辈对情感的漠视和随意的玩弄,唯有黛玉的爱情是真实美好的!因为炽热,才更凸显寂寞与暗淡。在“花谢花飞飞满天”中,在众人的欢声笑语、觥筹交错中,唯有黛玉肩扛花锄,款步轻盈,泪水和着“红消香断有谁怜”涌出!叹息声伴着“他年葬侬知是谁”飘向远处……而她爱的那个宝哥哥,又是否知晓黛玉的心声?爱情,是维系林妹妹生命的根!无稽崖青埂峰下,前世的一株仙草,感恩于神瑛侍者的悉心浇灌而得以成为人形,便决定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这份恩情!而上天又没有放过这颗“绛珠仙草”,又没有让“木石前盟”的情约兑现今生的牵手。“阆苑仙葩”也无法执“美玉无瑕”之手,水中月,镜中花,尘缘难了前世情……被蒙在鼓里的宝玉,乐滋滋的与宝钗成亲,但他却不知道,前世的仙草,今生的林妹妹,却在爱他入骨却无缘相守下,流尽最后一滴泪而亡。黛玉焚稿,焚尽了情,这是前生今世的情;黛玉焚稿,焚尽了希望,这是一个孤独女子对生命渴望的希望……

黛玉的痴情,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相守,更为爱情而死!她的泪,终究为宝玉而流尽,而直到黛玉死时,她也没看懂宝玉对她的爱有多深……没有爱情,生命也就随之消亡!试问又有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她与宝玉的爱情,超越了躯体,获得了灵魂的永恒!这不仅仅是阳春白雪,不仅仅是风花雪月,他们的爱情在一年又一年的花开花落中流传……

黛玉,没有玉环的丰腴,却有着自己的弱柳扶风;没有昭君的远涉塞外,却有着自己的才情韵致;没有西施的倾城美貌,却也有自己的娇花照水……今生已成人型的那颗前世仙草,在这部红楼中让每一个读者赔进了多少泪水。可是再多,也比不过黛玉的泪水,那是对前生神瑛侍者的感恩……

有人说黛玉是悲观的代表,消极的化身,泪水淹没了人心。而我说,这是感恩于前世的泪,这是愁煞于今生无缘之爱的泪,这更是最纯情最真心的泪!只是,宝玉在林妹妹一串串的泪花中,在深陷贾府这个桎梏的“牢笼”中,他又能数清几许林妹妹的爱意绵绵!只能最终“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

作为十二钗中最有才情的女子,诗词是黛玉寄托理想、抒发情感的手段。不理解林诗,不足以了解黛玉。一个有着纯洁灵魂的诗人,满纸浸泡着她的泪与愁。率性自然,执着任情的追寻着她固守那份爱情。在诗与美的天地里,她憧憬着,奢望着,,想叛逆却又不敢触犯封建礼法的弱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无论是“眼空蓄泪泪空留,暗洒闲抛却为谁”的情爱之殇,还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的对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的愤懑,抑或“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淖陷沟渠”的不甘屈服、不愿受辱的清高,都在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多面的黛玉,一个充满才情、一个渴望爱情、一个清高纯粹、一个眼泪成殇的女子形象!爱的越深,却恐惧和游离的越多,越想抓住今生的希望稻草,却发现,抓不住。感叹曹雪芹将黛玉塑造的栩栩如生,我读来,走进去,却难以走出去。不知是自己的定性和悟性还很差,还是红楼的魅力价值实在太高……

我爱黛玉,喜读黛玉。纯洁的黛玉,专情的黛玉,极具才情的黛玉,多愁善感的黛玉,孤芳自赏的黛玉!她的每一面,都是那么的独特,却是那么的惹人怜爱,招人心疼。

她走了,满载着不舍与哀怨,不知在那凄冷的世界,她是否依然泪流?

痴情不改,红楼已远;花开几度,蕊冷香残。

红楼之美,绚丽浮华,春风徐徐,一如残花散尽的枝头,空余香阵阵;黛玉之美,婀娜清新,红消香断,一如香魂飘落的今生,唯留情脉脉。

第11篇

爱在生命中绽放

——读《生命流泪的样子》有感

五年3班 梁淑燕

爱,就像一朵绽放的茉莉花。它倾吐的是浓郁的芳香,纯洁而清新,文秘站* 它虽然没有蝴蝶花的绚丽,玫瑰的娇艳,秋菊的坚强,兰花的高雅,但它却有它本身独特的芳香,冰清玉洁。同学之爱;父母之爱;老师之爱……爱的茉莉开遍了整个世界,爱的花香令人沁人心脾!

《生命流泪的样子》里的主角盛欣怡,她是一个性格软弱,心底善良的小女孩。以前,她有一个幸福而美满的家庭。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盛欣怡的妈妈得了不治之症,这一场飞来的横祸,使十二岁的盛欣怡体会到了命的残酷,爱的深刻含义。她明白母爱和父爱是无私的,她懂得了爱是生命的绽放。在她妈妈生病的时候,她二十四小时照顾这妈妈,妈妈一叫:“欣怡”盛欣怡就来到了她妈妈身边听命令。就在这每次的呼唤中,盛欣怡体会到了生命的残酷……读到了这里,我很佩服盛欣怡,因为她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妈妈在危机关头的时候帮助了妈妈,让妈妈以为自己还有第二次生命。

有一次,盛欣怡正在学校的教室里面上课,突然,盛欣怡的班主任老师来到了教室叫盛欣怡收拾好书包她走,来到了教室外面,看见她的姑妈和姑丈在外面等着。来到了姑妈的面前,姑妈对欣怡说:“欣怡呀,你妈妈刚才去世了。”欣怡一听到了自己的妈妈“已经去世了”这一句话,马上说:“不可能的,我妈妈昨天还是很有精神的这么会去世了,一定是你们在开玩笑,快告诉我真实的情况。”盛欣怡一边说一边流眼泪。最后,她还是和姑妈一起去看她妈妈最后一面。就在这个时候,盛欣怡已经成长了,在悲痛中成长。她明白,妈妈的心愿,在苦难中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盛欣怡在妈妈去世后变得坚强,她要让妈妈在天堂看见她成长的快乐。

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安慰是爱、微笑是爱、鼓励是爱、连批评也是爱。可是在家里,我时常惹妈妈生气,当我读了《生命流泪的样子》这一本书后,我觉得妈妈批评我们,也是为我们好,因为妈妈不想我们学坏和学一些不该学的东西,所以才批评我们,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决定以后也不惹妈妈生气了,要对妈妈好一点,因为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云。”没有了父母,那就没有我们。我们是父母的希望。我们的成长的每一个脚印都饱含着父母的殷切期望。

生命是一条小溪,来自雪山或地下涌泉,蜿蜒流淌于崇山峻岭、草原峡谷之中,欢叫着、跳跃着奔向蔚蓝色的大海;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将在也不能回来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爱,有生命才有爱。

第12篇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尽管他们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也呈现不同的情节,但他们的'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楼梦读后感小学生范文,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读后感小学生范文1一袭道袍,飘飘曳曳,宛如天外之人,高洁而不沾染一死凡尘,她就像那年盛开在她庵外的红梅,美丽而孤傲,妙玉的美丽是上天造就的,但她的孤傲却是命运使然的,自幼多病的她在父母双亡之后孤身一人流落至此,本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怎落得如斯之地步!她就像那一枚明珠却被误投于深海之中,贾府的放荡风气与藏圬纳垢,让她不得不因为保护自己而对别人冷目三分,甚而让别人觉得她“可厌”!无非就是因为她的无权无势与身份低微。

也许如果没有让她遇到玉贾宝,也许她没有爱上他,甚而为他走火入魔,也许她便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一生,即使一辈子面对清灯古佛,独自老去,她也不会觉得有一丝一毫的空虚,但她见到了他,这个第一个待她平等之人,第一个值得她为之倾心之人,第一个知她甚深之人,在妙玉心中,他是特别之人。

从受到宝玉称赞时的故作正经到一时真情流露时的面红耳赤,她难道真的是一个心如死灰的道姑吗?不,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十八岁的少女,仅仅是被封建礼教荼毒了思想,她有勇气爱上世俗所不容之人,却没有勇气去冲破那层束缚,她清楚的知道,一但自己不循规蹈矩地做尼姑,她便会与宝玉见面机会也没有,凭借了贾府的势力,岂能容忍此等伤风败俗的事情出现!她只能小心地收拾起所有的心绪,戴上副不可侵犯的圣洁面具。但她真的能如此度过余生?

虽然红楼梦中有暗示,妙玉会这里获得幸福,但我觉得高鄂的续书不无道理,在续书中,妙玉被强盗掠走,生死不知,乍看,很悲惨,但我觉得,让她在贾府中受心痛煎熬一辈子是更残忍之事,也许此后的她有了一些转机也未可知。

正如妙玉在给宝玉的帖子中写到:“槛外人妙玉遥祝芳辰”,槛外人”三个字大有深意,妙玉无疑是聪慧的,她用三个字向宝玉表明心迹,体现她不愿让自己涉足于这纷扰的尘世间,保护自己也保护自己所爱之人,人人都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千古悲歌,从来没有人注意到妙玉对贾宝玉苦苦思恋,黛玉无疑是幸福的,她毕竟还有一段美好的憧憬与爱情,但妙玉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结局。

红楼梦读后感小学生范文2在《红楼梦》中,我知道性格率真、聪明伶俐的晴雯,有着一种纯真无邪的美;我知道内慧外秀、温柔娴静,行动似弱风扶柳的林黛玉,有着一种病态的美。

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只因她清醒地知道,聚时欢喜,散时岂不更冷清。冷清则添伤感,倒是不聚的好。而贾宝玉只愿人生常聚,唯怕筵散花谢,悲伤不已。其实贾宝玉内心亦是醒透的,世间万物遵循自然规律,又何来朝暮花好月圆。他曾对袭人说过:“你不用忙,将来有散的日子。”

大观园散了,曾经在春天里艳丽的仿佛空气都为之烧灼的花败了,曾经争妍斗艳的群芳也散了,死的死,走的走,来不及道一声珍重。再无莺歌燕语,觥筹交错,再无诗词对答,嬉笑咿呀。多少功名恩情,清浅如风。冷雨敲窗,繁华过后,总是冷漠登场。

记得在家庭聚会上,大家都是热热闹闹,笑容挂上了每个人的脸,爷爷奶奶也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然而聚会总有结束的时候,结束了,人也走完了。看着原来热热闹闹的屋子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不免有些伤感。

突然明白什么:人生就像一场华美的筵席,纵算你是最后一个离场,亦改变不了它散落的命运。人生犹如过客,一世繁华,也敌不过无情岁月。

林黛玉的命运,我为她感到可惜。只因为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她清新脱俗不染污尘。但她的自卑情结是性格使然,也筑成了她红绡香断的悲惨命运。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大观园就像一场梦,但却表现出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于恶。

红楼梦读后感小学生范文3书,是寒冷冬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书,是那炎热夏日里一缕凉爽的清风;书,是那醇美的香茗,令人回味无穷;书,是人类神圣的阶梯,引领人们攀登上至高无尚的知识宝座……我喜爱读书,我愿伴着钟情的书成长。

在暑假里爸爸给我买了一本《红楼梦》之书。读着、读着,书中的精彩片段时而让我高兴,时而让我忧伤,时而让我愤怒,时而让我感慨万千,更让我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做人也如此。最让我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最终得到是凄凉的结局。《红楼梦》是一本百科全书,读后会让你爱不释手。

《红楼梦》以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宝、黛、钗三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的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转衰的过程。小说刻画了一个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大到府中夫人,小到不起眼的丫鬟,我想书中的每个人无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黛玉留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他的才华。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界的梅花一缕香”:一句”质本来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一句“冷月葬花魂”;一句“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黛玉,你就如水,生命似水的蔚蓝,心志似水的灵动。正是因为你又如水的娇弱,最终还是在真爱与他人的良辰之时泪尽而逝。“木石前盟”伴着如雨般的泪水,化为永久的遗憾。

《红楼梦》真是本奇书,读完它,我得到了《红楼梦》带给我的精神上的洗礼。而今年暑假,是我第一次读《红楼梦》

读《红楼梦》让我悟到了更多,宝黛的爱情悲剧始终如清澈的山泉,纯洁无暇,发自内心,两人更多的是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情投意合,两人也互相猜忌过,争吵过。但历经这些矛盾,两人最终达到了灵魂深处的信任与默契,《红楼梦》博大精深,常读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这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红楼梦读后感小学生范文4我读不懂《红楼梦》,读不懂《红楼梦》中的人,更读不懂人中的那朵奇葩——林黛玉。

“宝玉,宝玉,你好——”在我耳边回荡,我不懂,“好”什么?一个“好”终结了黛玉的一生。正如书中所说:“香魂一缕随风散,潇湘馆在人已去”。

也许人死了才会有人缅怀吧。黛玉短暂的人生,如同昙花一现,却留给我丝丝遗憾。她有绚丽的才华,“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碎解诉秋心”。“秋心”就是愁吧,愁向纸诉?她觉得烦了,“题素愿”。

繁华富贵的大观园中,黛玉不像贪图荣华富贵之人,只顾享乐,她有自己的愁怨,哀思,是什么?父母离世,大观园人网复杂,知心者几人?仔细看了几首诗,确是黛玉自认“满纸自怜题素怨”。黛玉重立桃花社,《桃花行》更是体现出她的悲哀。“泪、冷、倦、憔悴”成了黛玉诗中的常见词,对于这些,我并没有共鸣,这大概就是曲高和寡吧。懂黛玉的只有宝玉。书中说:“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黛玉听了,一定满心欢喜。

李清照因“物是人非”而“人比黄花瘦”,黛玉因离丧而作“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我真嫉妒这花儿,能与她们同悲愁。我有心但无力,她们那样高的峰,我无力一睹风采,也许她们的悲愁在与云儿徜徉吧!要是我与黛玉同在大观园,我恐怕只能做她远远的观望者吧!

我又为黛玉高兴,死了也好,也许她早就明白死了好。宝玉答应娶宝钗的那一刻就注定她要永远失去一个知己,一个唯一懂她的人。因此,她焚稿断痴情。没了知己,黛玉的坚定与坚决让我佩服,走得痛痛快快,不留一丝一毫,诗词上寄托着她的愁思,也许是烧光了它们,一块儿去另一个地方吧!我看到了一个封建制度下的婚姻悲剧,就她而已,死去就是最好的结局,干干脆脆。贾迎春嫁给了中山狼孙绍祖,贾探春远嫁他乡,贾惜春出家,贾元春,下一个呢?比起她们,黛玉是可喜的,她不被迫,心定义决地走了。

“生不同人,死不同鬼,无魂无魄”,我不懂,百花枯荣,就黛玉一朵奇葩,若隐若现了吧。

红楼梦读后感小学生范文5“正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场红楼梦中事,写尽人间悲欢。有道是,说到心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天下大有痴人在,还有那痴人说梦者。”这是曹雪芹先生笔下的文学巨著——《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个悲剧,它主要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从繁荣和败落的整个过程。

读完《红楼梦》我感到无比心酸,看不明白悲惨的结局。在书的前半部分,描写的繁华的景象:“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是何等之繁华啊!这样的四大家族是多么地强悍和富有啊!但最终仍然逃不过命运的捉弄,走向了衰败,这始终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红楼梦》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其中我最喜欢饿就是林黛玉。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她那爱哭、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却为她可怜的身世流泪,叹息。林黛玉自小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她是那么地孤独。在所有的姐妹中,她其实是最想笑的一个,但又笑不出来。因为当她看到别人躺在父母怀里撒娇时,想到自己只有伤心的份,怎能不流泪呢?最后。那边不懂人情世故的贾宝玉在举行婚礼,人们齐聚一堂,热闹非凡,而这边寂寞的林黛玉却在寂静地等待死亡,而身边也只有紫鹃一人为她哭泣。就这样,一段门不当户不对的情缘也就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