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

时间:2023-05-30 09:14: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季羡林谈人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季羡林谈人生

第1篇

1、季羡林的作品有:《季羡林文集》 ,《清塘荷韵》, 《听雨》, 《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事儿》,《季羡林谈人生》,《母与子》, 《三个小女孩》。

2、《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季羡林随想录:夜来香花开的时候》, 《重返哥根廷》, 《留德十年·迈耶(Meyer)一家》,《垂钓》, 《月是故乡明》,《林腊梅》, 《病榻杂记》, 《天竺心影》, 《朗润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一辞“国学大师”

季老请辞理由:

季老说:“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灿烂辉煌的光环。

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二辞“学界泰斗”

季老请辞理由:

“光谈教育界。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10年,在国内57年。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不得安闲,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三辞“国宝”

季老请辞理由:

“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第3篇

上帝手里有一堆泥。那一天,他捏出了两个泥人,第一个的脸上容光焕发,体态均匀,一看就知道,是个年轻人。第二个捏出来的人,长着一张布满皱纹的脸,腰有些弯,背有些驼,一付老太龙钟的模样,一看就知道,是个老人。上帝准备将他们投放在人间,让他们生活十年之后再相遇。年轻人神气十足地对上帝说:“感谢上帝,给了我青春,我想我会生活得无比幸福,而让那个老人看了眼馋的。”老人也满脸微笑地告诉上帝说:“感谢上帝,给了我人生的阅历和财富,我会好好珍惜。”

问世之后,首先,年轻人仗着自己青春貌美,身强力壮,挣下了一大笔的钱,可惜的是,他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到后来,每天只是吃喝玩乐,挥霍乱用,落得个两手空空。而那位老人呢,自从来到世上,他承包了一片核桃园。他每日辛勤劳作,细心耕耘,到了秋天的时候,满园的核桃,硕果累累。那一天,老人挑着一大担满满的核桃,到街上去卖,在街上,老人与年轻人不期而遇。年轻人一看见老人挑着一担核桃到街上叫卖,他就对老人说:“青春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核桃树,而你的脸,就像你担子里的那些核桃的壳。”老人想了又想,是这样回答年轻人的:“是的,在我的核桃园里,总有一些无果之花,就算是开得最艳丽,结不出一颗丰盈饱满的核桃来,那又有什么用?”年轻人满脸通红,无言答对。

有人说,人生在世,年轻是生活的资本,生命的财富,我不认为。如上述那个年轻人一样,拥有青春,拥有年轻,不懂得珍惜,不懂得用双手去创造财富,到头来,不过是一朵无用之花。最近,我在新浪的读书频道里浏览,发现,著名高龄学者季羡林先生真是一位产文的高手,晚年将至,他的作品一部一部地问世,我在他的作品《老年谈老》中读到:“人们进入老境,也是逐渐感觉到的,能够感觉到老,奇妙无穷。人们渐渐地感觉老了,从积极的方面讲,它能够提醒你,一个人的岁月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抓紧时间,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免得无常一到,后悔无及。”难怪,季老先生把自己当成了一座生命的宝库,活一天,挖掘一天,过一天,愉悦一天,活着,就要有自己的目标,生存,就要做有意义的事。他,生活在晚年的光景里,还在为我们谈人生谈感悟,谈事业谈理想。从八十抒怀,到九十抒怀,从九十五岁抒怀,到九十七岁高龄,季老用自己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至深的文字记载,给我们上了最最生动的一课,那就是,好年华不容虚度。

第4篇

你不能时时跟着我,但总在我的心里。你不会在我伤心的时候主动来安慰我,但我总是一次次的到你那里寻找慰藉。你长的很美,想写诗赞美你,却总是担心拙劣的词句会玷污了你的美丽。你是智慧的化身,能解答我所想知道的一切。你从没要求我为你做些什么,却总在我们一次次的约会中为我提供最舒适的环境,最温暖的灯光,给我讲述一段段最动人的故事。图书馆——我心中的完美女神。

初见

对于你的感情,我想是在一步步的接触中越来越深,以至于永远占据着我心房中不可撼动的位置。还清楚的记得初见你时的那般清秀。内敛含蓄而又韵味无穷。站在你面前,想牵你的手。可是又怕太冒昧。于是在你的镜前(图书馆前面的水池)徘徊了许久,看着池中映出的自己,那一刻意气风发,挺起胸膛,在你面前亲口告诉你:我们风华正茂。微风吹过,我看见镜中的你映着天边的云霞,面带红晕的给了我一个最甜美的微笑。

纳兰性德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可是你在我眼中却是愈加的亲近。我没有变心,你更是始终如一。相识一年,再看你时竟如初见时的秀美含蓄。我还依然那样爱不释手,却又只能默默的爱恋,因为你太过高贵。

相识

在我眼中,你充满着神秘。在梦中也探求着你丰盈的情感天地。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走进了你的世界。之后,我惊呆了。因为这里有太多太多的人生精华整整齐齐一排排的矗立在那里。而后便是难以抑制的狂喜,这里是我小时候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我好想用力的拥抱你来表达我对你的崇敬和对你的喜爱。我没有翻书,因为我真想一本本全翻一遍。于是我轻轻抚着书架,想要尽快走到尽头看看你的世界有多大,而又舍不得眼前这一层层泛着红光散发着清香的美味。就这样迈着焦急而又不舍的脚步走遍了你的世界。然后我静静的站在原地,深深的吸一口气,整理着刚才混乱的图像,吮吸着诱人的芳香。从这一刻起,我对你产生了爱慕之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里成了我的第二宿舍,我成了你的追随者。我们从陌生到熟悉,竟是这样的短暂,也许是我们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这样的投缘。不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我仿佛着魔般的缠着你。在与你的一次次交谈中,我的世界变得开阔了,我的感情变得丰盈起来。我喜欢在这里看报纸,从养生保健到修生养性,从国内新闻到国际风云。从美伊战争到思考和平的意义。我开始走向思想的成熟,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当然,我也打开了情感的大门,阅读了不少精品散文,老舍、巴金、季羡林、余秋雨这些人细腻的情感世界给了我超越美的享受,更是一种体味美的经历。更喜欢清照纳兰的词,边塞岑参的诗。沸腾时欲拍案而起,情动时泪也曾打湿你的书页。还喜欢读那本《文史精华》,我几乎读遍了每一期的文章,上个世纪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我对那些震惊中外的人物,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些背后默默付出的英雄们肃然起敬,又对他们的智慧、气魄和勇气佩服之极。渐渐的我再也不是只活在现在的自己,我的脑海中有了历史的轮廓,我的人生观里有了自己的信仰。自己前面的路开始变得清晰,知道世界虽然在分分秒秒的转动着,但很多事都是按着固有的规律进行着,所谓历史的轮回也许就在你的感悟中。生活渐渐不再迷茫,因为总有一条看不见的线指引着我下一步应迈向何方。这时我已深深的依恋上你,在我迷茫时总会想到你,因为你每次都会给我指明正确的路。

相知

李开复说图书馆书架上的并不是一排排的书,而是一块块的金砖。在我眼中,那是一封封最美丽、最诗意的情书。我抚摸着每一封情书精美的包装,爱不释手。小心的翻开每一页,认真的读着你写给我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情感,指尖充满的暖暖的温馨在流动。一股股能量输入我的体内,打开我封闭的门窗,顺着你的指尖,我看到了全世界最美丽的风景。

这一年来,我并没有过风花雪夜的浪漫,但我并未感到寂寞。因为每天晚上都可以拥有一个最浪漫的约会。每一次的相聚,我们都相谈甚欢,谈政治,谈经济,谈文化,谈事业,谈家庭,谈历史,谈哲学,谈人生,谈理想,谈未来……如痴如醉,直到我们按如约的时间分手。每一次的谈话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醍醐灌顶的启悟。让我看淡了许多,更看重了许多……

第5篇

关键词: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教学机智运用策略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进步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语言沟通存在障碍、课堂教学交流信息接纳度低、教学过程中聋生的参与度低等原因,普遍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状况,聋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此,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有效教学密切相关。面对复杂多变的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情境,要使教学能够有效地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借助教学机智,准确地判断,恰到好处地应变。那么,如何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随机调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

一、点拨启智,激活思维

聋生由于受听觉的限制,导致语言障碍,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思维的正常发展。如何启发聋生的思维活动,促进智力发展呢?教师要善于在聋生似乎感到无疑之处,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自行解决,激活思维,启智敏思。如在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面对贾母和贾宝玉同样的发问:“读了些什么书?”林黛玉前后两次的回答是:“只刚念了《四书》。”“只读了一年书,些许认得些字。”我问:“林黛玉前后两次的回答为什么不一样?”教室里安静无比,无人回答。看着聋生茫然的表情,我赶紧又设计了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林黛玉前后两次的回答有什么不同之处?面对同一个问题,林黛玉回答时为什么要改口?从中表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通过组织讨论,使聋生明确了林黛玉前后回答的不同是因为贾母对女子读书的态度,她的改口也正好体现了其进贾府的心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了去”,也表现了林黛玉的聪明和机智。聋校语文课堂气氛普遍压抑沉闷,教师要善于诱导点拨,促使聋生积极思维,开启智慧的门扉。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聋生去思考、去发现,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将错就错,巧施策略

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曾经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方法。”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处理得好,会使整节课格外精彩。而教师对课堂错误的矫正,则是一种很机智的教学艺术。课堂上出现失误,教师必须沉着冷静、情绪稳定,切勿手忙脚乱。对个别失误,教师可以不必忙于改错,而应该巧妙地从错误中引出一点教训,深化大家对该问题正反两方面的认识,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次,在上完《荷塘月色》后接着上《清塘荷韵》时,我将《清塘荷韵》一文的作者误写为朱自清。这时,一聋生站起来吃惊地说:“老师你写错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季羡林而不是朱自清。”我恍然大悟,于是面带微笑不缓不急地说:“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以往老师在考查这篇课文的作者时,有不少同学疏忽大意,张冠李戴,闹出笑话。”接着我又问:“这些同学为什么把季羡林误写为朱自清呢?”聋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因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都是借景抒情的散文,都是以‘荷花’为描写对象,并且题目也有点相同。”我趁机强调:“对,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们可不能再犯这个错误噢。”于是巧妙地化解了问题。事后我发现,在考查这个内容时,学生再没出现同样的错误。

三、反抛问题,化解尴尬

语文课堂教学,如同电视直播,集艺术性和挑战性于一体。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疙瘩”,使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此时教师如果及时化解,教学就会“柳暗花明”。有一回分析试卷,其中有一道考查成语使用是否恰当的试题:“爸爸妈妈总爱在亲戚朋友面前说我的学习成绩多么好,真使我骑虎难下。”在分析中,我解释道:“‘骑虎难下’比喻做事中途遇到困难,迫于形势而难以中止,用在此语境中不合适。”正要继续往下讲的时候,几个聋生在下面问:“那么用什么词合适呢?”我没有准备,一时反应不上来。这个意外的发问顿时使我感到尴尬、困窘。情急之下,我把问题反抛给学生:“大家一起开动脑筋,看哪位同学的答案最精彩?”片刻思考后,聋生的答案丰富多彩地呈了上来。有的说“左右为难”,立刻被大家否定了,理由是没有走出“骑虎难下”的意思范围;有的说“难为情”,虽然意思对了,但过于口语化;后来有聋生说“尴尬万分”,这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一致认为符合了语境。这时,我的答案也成熟了:“手足无措”。结果同学们很兴奋地表示这个答案最好。这样,本来困窘的场面却成了整堂课的亮点――不仅让我赢得了宝贵的思考时间,而且学生们也得到了一次拓展思维的训练。

四、顺水推舟,借题发挥

“语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教授形象而精辟地阐明了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些聋生的回答会出乎教师的预设,此时教师应该将它们当作一种较好的教学资源,以聋生的回答为切入口,及时运用教学机智顺水推舟,以新的思路推进教学,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上完《画里阴晴》后,我结合聋生实际,让工美专业的学生补充学习了《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阅读课上,我带领聋生感悟课文内容――徐悲鸿受辱励志。这时,一个语文基础较好的聋生说:“老师,我知道徐悲鸿原名不叫徐悲鸿,而叫徐寿康。”我心里一惊,备课时,还真没查过他的原名叫什么。但我不动声色地问:“是吗?那父母为什么给他取名徐寿康?”聋生说:“父母可能是希望他健康长寿。”我点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表情,接着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李胜男。”“哦,你虽然是女孩,但父母希望你要胜过男孩子,是吗?”她点点头。我说:“孩子的名字往往寄托了父母的心愿。徐寿康,多好的名字呀!可是徐悲鸿为什么给自己改这个名字呢?”她说:“徐悲鸿由于家境贫寒,想进‘洋学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只好向别人借,这使他感到前途渺茫,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于是改名为‘悲鸿’。”我说:“是呀,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激励,徐悲鸿在法国求学期间励志学画,终于成为了一代艺术大师。你们虽然是聋人,但有自己的优势,观察力、模仿能力强,适合学习绘画,只要发奋努力完全有可能超越正常人!”聋生深受鼓舞,齐刷刷地点头。

五、因势利导,深化理解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加以正确的运用。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难以全面预见随时出现的思维多变。课堂上,聋生时常会提出令人咋舌的见解,教师不能一下子否定他们的意见,折断其思维的翅膀。聋生在学习中的独特表现和求异思维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常态,而非“意外”或“另类”。因此,在聋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时候,教师若能顺着学生的思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就有可能使课堂教学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如在教《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文时,在“延伸拓展”这一教学环节,我问:“如果没有‘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父亲’的人生将会是怎样的呢?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聋生们各抒己见,讨论得很热烈。随后我总结:“如果没有这次偶然相遇,‘父亲’还是会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因为他具有认真、执著的品质,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只要他的价值存在,就会抓住机遇。”这时,一个聋生站起来不屑地说:“我觉得‘父亲’的成功全靠运气,如果没有遇到博西先生,他一定在小农场里默默无闻地生活一辈子。像我,就是运气不好,因为小时候发烧打针导致了耳聋,我的人生也定然不会成功的。”这个学生的发言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立刻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我马上换了一副笑脸,表扬这位聋生能联系自身实际勇敢地提出不同的见解,并请学生再读文章最后两段并思考:“‘父亲’的成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靠的是什么?‘父亲’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示?”一石激起千层浪,聋生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我因势利导,使同学们明白了“父亲”的成功关键是依靠自身的努力,把握了机遇,最后获得了成功。聋人更要积极、健康的面对人生。短短的十分钟,却使聋生受到了积极人生观的教育熏陶,一份灵动智慧的感染。当课堂教学陷入窘境时,教师要及时发现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灵活机智地因势利导,使聋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认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师怎样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不具备教学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师的教学机智是实现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面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教师要有的放矢调控教学,以高屋建瓴的教学智慧驾驭课堂。灵活地应用教学机智,教师授课的空间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也许一个灵光闪现,就会开启无数个智慧的头脑;也许一个妙手偶得,就能点亮无数双闪亮的眼睛。只要不断地在实践中与“智慧”结缘,就一定能够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切口要小

切口要小就是立意的角度不能大而无当、空洞无物,避免作文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在准确切中材料题意的基础上,化大为小,化虚为实,选取精当、具体、独到的角度深入剖析。

1.化大为小

说理剖析时紧扣观点锁定一个特定的角度,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揭示其成功之因。

《何必惊扰美丽》片断:

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莫不如此。学者钱钟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多少学者、记者、读者慕名而来,失望而归。钱钟书总是深居简出,潜心于学,几乎与世隔绝。他曾这样幽默地回绝别人,“既然你觉得那些蛋很好,又何必要见下蛋的母鸡呢?”也正如那句话“寂寞出学问”,钱钟书的《管锥篇》《谈艺录》,无一不是字字珠玑。

――一考生

这段文字巧用文化名人素材,紧扣钱钟书寂寞治学的特点,面对盛誉,婉言谢绝,淡然视之,最后阐述了“寂寞出学问”的道理,原来治学的美丽风景就是 “要甘坐十年冷板凳”。

2.化虚为实

说理解析时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使人更容易理解,就像琢磨不透的灵魂有具体可观的身躯一样。

《慈善,也要维护他人的尊严》片断:

孟子在辨析义与利时曾说:“一箪食,一壶浆,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虽然孟子谈的是义与利的辩证关系,但这些话也道出了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侮辱性的施舍就连乞丐也不会接受。孔子曾说:“君子不饮盗泉之水。”因此,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公立学校在大雪时一般都会停课,但有间学校却没有这样做,在大雪时依然上课。当家长向学校投诉时,校方的回答是:学校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很多,但学校停课时,他们就不能有免费午餐,就得忍饥挨饿。家长又问是否能只让穷孩子来上课呢?对此校方解释道:我们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被施舍。

不要让受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就是慈善的最高目标。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了受赠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就像是一阵凉爽的春风,既抚慰了受赠者,又不至于吹乱他们的心绪。

――一考生

这段文字既援引孔孟名言,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厚重感,又例举了国外尊重受助者的例子,内容丰实,颇有说服力。这些素材让慈善、尊严有了具体而可感的支撑,同时也提醒我们对素材积累,重在有自己的思想。

二、角度求变

角度求变,就是紧扣材料的“神”,从不同层面展开多维联想,或从物质到精神,或从人或事触及人的灵魂、精神世界,或由历史拓展到文化,或从个人延伸到国家、民族等,文章彰显一种历史的质感、文化的情怀、人生的感悟。

《百年之博爱大同》片断:

人生在世,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的闪光点,同时欣赏别人的美之精神,这样就能实现一种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产生巨大的时代效应。

纵观全球,当一个民族能够向外界打开怀抱……2014年青奥会将于南京举办,这座六朝古都也逐渐焕发出往昔的风采。当悠远深邃的明孝陵披上新一层的树叶,当纵深中山路至新街口路旁沧桑的梧桐又一次见证国际友人的来访,当高大林立的新式建筑倒映着青春飞扬的身影,这个城市,这个民族博爱之精神也能得到进一步深化与宣扬,博爱大同的认知总是在文化与文化碰撞、交融中得以体现的,不是吗?

南京,虎踞龙盘,乃帝王辈出之地,佳才诞生之所,环境优美,代表了中国的博爱之美,自由之精神,只有不断地包容吸收,借鉴欣赏他市、他国精神文化之美,产生碰撞,才能彰显民族的魂魄,灵魂的颜色。

美美与共,百年博爱之精神,代代大同之传承。

――一考生

角度求变是文章的最大亮点,从欣赏别人的美延伸到民族敞开胸怀展示自己的风采,文章始终紧扣博爱在不断拓展中延伸,作文有了立体感和思维的宽度广度。

三、凸显本质

凸显本质就是写作时不是从人到人,由事及事,而是抽丝剥茧,由人的一言一行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一事通一类,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发人所未发,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深挖并解释现象的背景、共同特征、特殊含意等。

《让爱双向流动》片断:

也许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会可能受益万分。还记得去年夏天北京那场特大暴雨吗?灾情在播报着,但温情也在上演着。一伙从河北农村赶来的人们救助灾民,置个人安危而不顾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赞赏。殊不知,他们都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获救者,是众人的无私奉献让他们拥有了继续生存的物资和信心。而现在,不忘回报的他们来帮助另一拨人获得新生。爱与正能量的流动顶托着社会站立、前进。我们也忘不了那最美的乡村教师――伍玉锡,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落下一节课,从没少批改一次作业。是社会人士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怀,帮助他支撑在讲台边。这种双向流动的爱比金子更宝贵、更坚硬。

――一考生

本段观点是唯有享受爱并传递爱,社会才能充满爱,所以选取典型唐山大地震获救者回报社会,最美教师伍玉锡奉献教育受到社会人士的关爱,最终挖掘出爱是双向流动的本质,事例剪裁精当,很有说服力。

四、逻辑有序

所谓逻辑有序就是行文浑然天成、圆通丰满,故事情节有起有伏、前后照应连贯,说理着重梳理事理的内在纹理,其效果更客观、更全面、更有思维张力,常用方法如由果索因、辩证分析、用发展眼光看等。

《恪尽职守 》片断: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一生淡泊自守的沈从文不愿作政治工具,不愿写虚伪的“载道之文”。他在当时受尽冷嘲,看尽白眼,历尽坎坷,遭受磨难。他是“不识时务”,因为他知道文人的笔杆是枪杆,而他从来不朝人们放枪。他知道自己的职责是抨击黑暗统治,而他毫不留情。恪尽职守,抛弃近在眼前的荣华富贵,沈从文更像是一朵云,一朵无心以出岫的白云,萦绕在中国文学青峰翠峦之中,编织出一幅美妙而神奇的画。

――一考生

引用诗句导入沈从文事例的阐述,然后深挖原因,生成恪尽职守的结论,不仅文章内容更丰富,而且语言文采斐然。

五、勾连现实

联系社会现实和身边生活现象,从正反两面鞭辟入里地剖析,有的放矢地说理。其关键是平时要养成关注生活素材和社会热点的习惯,写作时应找准设问的角度。

《非宁静无以致远》片断:

红学痴儒周汝昌尽管著作等身却仍躬耕于红楼中;“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杨绛先生从不开作品交流会,永远都是默默关注这个社会。大师尚且如此,而我们又有何骄傲的资本?我们又凭什么藐视一切?我们又怎能不屑那一颗宁静之心?

反观当今,当郭敬明充满早恋、贪婪、颓废的作品发行时,当韩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论风生水起时,当马诺、芙蓉姐姐在网上受到热捧时,谁能告诉我,我们那一颗宁静的心在哪里?我们现在许多人正在慢慢地失去它,从而变得疯狂与骄傲,变得目空一切。

让我们找回最初的宁静,让我们在内心修篱种菊,让我们怀抱谦卑宁静的心走在社会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视自己为天地间的一粒尘埃,用宁静平和的心看待世界。我相信,低到尘埃,便能开出花来。

――一考生

第7篇

一、教在知识“易错疑难”处

“教什么”,不只是根据课前的预设,更不是事先录制好微视频,而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教”。教师在课堂上只讲学生不会的、易错的,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老师讲。比如,标声调的规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学习难点。如果通过微视频的方式给学生满堂灌,那就是用教师的讲解分析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过程。所以,笔者认为这样做不可取。笔者是这样做的,提前给学生三组标好声调的音节。第一组是有“弧钡模坏诙组没有“弧保有“o”或者“e”;第三组是“i”和“u”在一起的。让学生回家自学,学会按组比对,找出标声调的规律。在第二天的课堂上,首先由学生汇报自学的成果,老师再予以纠正和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标调的规则:有“弧北辍皑弧保没“弧北辍o”“e”,“i”和“u”在一起,声调标在后一个。在学生充分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再拓展一些音节,让学生补充练习,突破难点。在此过程中,学生一直是以学习者、探究者、合作者、发现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实现了由“不会”到“会”的知识积累和思维力提升的过程,这时学习也就真正发生了。

二、教在理解“浅尝辄止”时

以六年级的课文《夹竹桃》为例。

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体悟到作者季羡林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夹竹桃那可贵韧性、毫不张扬的品质就是季先生一生的写照,这是“以花喻人”的写法。学到这里,我们国标本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已经达成,但是学生的思维却仅停留于此,而没有深度生长的迹象。

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查阅大量资料,了解此文创作的背景。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此篇居然是季羡林于1962年10月访问缅甸时,在异国他乡巧遇故乡的夹竹桃,从而引发创作热情,写下的散文。原来,这不仅仅是花,更是家乡的花,它承载着季先生一份沉甸甸的乡情啊!在此基础上,我又补充介绍了先生一生从事的事业,主要从事国际间、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学生这才发现这夹竹桃中还饱含着中缅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啊!

如此,在学生理解浅尝辄止处,引导他们搜索相关资料,让他们学会收集、筛选和探究,进行个性化地深度解读文本,逐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触摸文字背后的灵魂,真正读懂读透文章!学生的阅读力、思维力和感悟力得到提升,这才是真正的让学习发生。

三、教在探究“不明就里”时

如教学《水》,在让学生探究“你觉得作者要表达缺水的日子是苦还是乐”时,有的说:“我觉得很苦,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有的说:“太苦了,水那么少,村子的人太多,太干了。”有的说:“我们兄弟都像快被风干的狗尾巴草,这样缺水的日子真苦啊!”……学生说来说去,总是在“苦”上转圈。笔者引问:“文中主要写的是缺水的苦,还是写有水的乐呢?”学生再读课文,讨论得出结论:主要写的是“有水的乐”。教师追问:“如此缺水的日子里,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在描写下雨天洗澡的畅快和夏天一勺水带来的全身心的舒服,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得出见解:“以苦为乐。”“这是一种乐观面对生活困难的人生态度。”“原来,这是快乐之水,倾注着母爱的幸福之水,浸透着童年成长的生命之水。”

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不仅自己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更重要的是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完成某一课题,从事专项研究,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四、教在合作“粗浅低效”时

如笔者在教学《月光启蒙》一文时,就抓住了课文最核心的问题“为什么要用‘月光启蒙’作题目?”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认真思考,探讨,交流,并时不时做记录。但是,笔者在巡视的过程中,却发现小组间的答案惊人的一致,无非是:母亲在月光下教会了我唱歌谣、讲故事、猜谜语,在月光下给了我文学的启迪和熏陶,在月光下,让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总之,母亲是在月光下给了我奠定一生的启蒙教育,所以课题就叫作“月光启蒙”。如此的答案,仅停留在文本的表层理解上,可以说,不需要小组合作,学生个体自学也能领会到这一层面。既然如此,合作学习就是粗浅低效的。此时,教师的课堂敏感性和教育机智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此时,最需要的是教师的“教”,即智慧的引导和点拨,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深入”。

第8篇

一、认真准备,积累素材

平时,学生们看到老师捧了作文本过去,大部分人常不自觉地哀叹一声,笔者心里同情学生的同时,也提醒自己要好好地加强作文训练。学生们之所以会有那样的反应,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觉得生活平淡,没有吸引阅卷者眼球的内容,他们愁的是没材料可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材料无技巧可以成文,无材料空有技巧难出佳作。从学生考试作文的实际来看,他们经常出现的问题有:无材料———以讲道理代替引材料,或讲别人的长篇幅的故事,这样有“凑数字”之嫌;材料陈旧,常写父母亲恶劣天气送雨具,生病了送医院的故事,缺乏鲜活、有力度的生活材料,这样的作文容易让阅卷者产生审美疲劳,难得高分。

初中生作文材料主要有三个来源: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平时学生要养成阅读和写作的好习惯,及时记下自己身边发生的、有感触的事,博览课外读物,咀嚼时文英华,多摘抄背诵精彩的语句段落。笔者也精选了一些现代诗,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断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整理了一些名家如毕淑敏、泰戈尔、周国平等的语录,还有《读者·言论》的精彩语句等,让学生熟读背诵。

考试前夕,学生抽出一两个星期或更长时间,翻翻家庭生活的老照片,和家人聊聊,回忆以前的乐事、趣事,整理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故事,写成几个片断;也可以整理一下自己平时写的日记、随笔、杂感、作文练笔等,回忆自己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之间的精彩故事,写成片断文章;还可以浏览报纸杂志网络,关注时事新闻,观看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积累富有时代气息的写作素材。考场作文的题目对选材的要求都很宽泛,几个方面的材料多准备一些,写作时自然会游刃有余。

二、深入思考,巧妙立意

考试作文常要求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就是文章的“立意”。

中学生的生活大多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且越接近考试,学生生活难免更机械单调了,考场作文就是要善于从平淡的生活故事中挖掘提炼出深刻的内涵,这是阅卷老师最为欣赏的。作文立意要从大处着眼,纵向开掘,树立由小见大的意识,通过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小细节来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比如,有的考生通过记叙自己和农民工偶遇发生的小事情,挖掘出农民工“精神上的大”和自己“皮袍下的小”;有的考生通过记叙自己旅游时的三次经历,将海安人和外国人进行比较,总结出“国民素质要从小事抓起”。深刻的立意会使得文章脱颖而出,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较高的分数。反之,语言再优美,立意偏离要求,分数也高不上去。

笔者要求学生阅读中考热点作家如季羡林、周国平、毕淑敏、林清玄、丁立梅、鲍尔吉、肖复兴等的作品,也常向学生推荐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这部作品内容取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旁征博引,平实幽默,真挚深刻。读这些美文,思考大作家在选材立意上的方法,定获益匪浅。

三、适当练习,合理借鉴

学生考场作文水平的提高有老师的功劳,更是学生勤学苦练的结果。平时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运用到实战练习中,提高选材立意的能力。在写作中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借鉴平时看到听到的优秀作文,借鉴别人在选材立意、构思谋篇上的优点,比如拟题的抒情性、思辨性和文学性等,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重点谈谈借鉴的问题。借鉴要有度,借鉴的是方法,不是素材,也最好不是情感。有的学生背了别人的精彩语句(特别是一些精彩的开头),觉得在某篇新作中正好可以用到,心中欣喜,舍不得删减,哗哗写来,一不注意就一个小节五六行文字了,有时甚至是两个小节。这样的借鉴痕迹太明显,也冲淡文章中心了,虽然辛苦背了,也借鉴了,却起了坏的作用。

如果确实有些精彩的内容不错,想全盘照用,一定要注意跟自己的文章是否和谐,是否恰到好处。比如题记,确信是亮点就用,不是的话哪怕是再优美、再独特的语言也坚决舍弃。要牢记:借鉴决不是不自然的生搬硬套。也有个别同学搬用优秀的课外美文或在其他试卷上做过的课外阅读,甚至有同学照抄自己当时做的试卷上的语段,这样的行为冒险而幼稚。虽其情可勉,但其行可蔑,大凡有点尊严的读书人都是不屑去做的。

第9篇

但是,对于这些标签,范曾却表示,他从来不看,也从来不在乎。“这些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我从来不看这些新闻,不想庸俗不堪的社会干扰我的思维。”范曾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在范曾眼中,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对于他来说和书画一样深爱的国学,他不止于研究,更愿意与众人分享。至于会不会再被贴上一个“国学大师”的标签,范曾表示自己绝不是国学大师,连“小师”都不是,“我只想做一个国学导读人。”他说。

暂放画笔讲国学

6月7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范曾先生的新书《国学开讲》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了新书会。这本书集结了范曾的100堂国学课,旨在用古典的国学思维解决今天人们现实的困惑。

除了出版这本“国学课本”,从今年2月起,范曾还在北京卫视推出了一档文化访谈节目《国学开讲》,通过诙谐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带领着电视机前的观众一道走进国学。

普通观众可能会惊讶于一个书画家会有如此的国学底蕴,殊不知,范曾曾经讲过一个关于中国画的八字箴言:中国画是“以诗为魂,以书为骨”,可见诗书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中国古代的画家,特别是在宋代以后,书画、诗文俱佳,一些大画家同时也是书法家,而且各个在诗文上也造诣颇深,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可惜的是,很多当代画家渐渐失去了这个传统。

实际上,范曾已经出版160余种诗、书画、哲学等方面的专著,其中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就有119种。而此次《国学开讲》则是从一个不同的视角,以一种极为“接地气”的方式,将国学带给更广大的受众。

确实,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剧烈变化的时期,众声喧哗的浮躁导致人们内心不再平静,剧烈的社会变革不断冲击着社会原有的道德和价值体系,人们向中华五千年文明寻找智慧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确实保留着许多了解万事万物运行的法则,这些高深、精要、古老智慧无疑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于是,在今天的社会形成了一股“国学热”,国学的当下意义在被不断地发掘,背后则是人们希望通过先贤智慧来解决我们当下困惑的诉求。

范曾说这也是他暂放画笔,希望做一个国学“导读人”的初衷,国学对于他个人而言,使他受益匪浅,他也希望受益于国学的人越来越多。至于什么是“导读人”?范曾认为就是帮助大家把国学变成人们都能看得懂的样貌。

“我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国学最基本的精神,我可以用文言文写,我没问题,但别人看不懂又有什么用?”范曾说,“国家发展是靠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有人会觉得国学和这些有什么关系?国学确实不能解决你的一切问题,但国学能够解决最根本的、最重要的问题――人的心灵的问题,国学是心灵哲学和启智哲学,它可以启发你的智慧,净化你的心灵。”

“大师”范曾

范曾有二十四字的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书画、诗文、历史……这些都是范曾人生经历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范曾先生1938年出生在江苏南通的一个文学世家,自小便表现出在书画方面的天赋。1955年,范曾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出于对美术史的极大兴趣,1957年,他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60年,22岁的范曾进入了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宗师蒋兆和的画室。1962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范曾被分配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

在经历了“”的十年动荡之后,1978年,范曾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1984年,范曾回到母校南开大学,任东方艺术系主任。而此时范曾已经成为国内最为著名的画家之一。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范曾游学欧洲。1993年,范曾回国,继续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随着此后中国艺术品市场飞速发展,范曾也几乎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一位“现象级”的画家。他的画作创造了惊人的升值纪录,其画作的购买群体和炒卖群体的规模也是其他画家难以企及的,甚至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造假集团。

尽管范曾多次强调,他和市场没关系,但是对于国内发展历史并不长的艺术市场来说,范曾却一直都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已经连续7年登上胡润艺术榜的“最贵艺术家排行榜”,而且还数次拔得头筹。

现在,范曾拥有多重身份和头衔: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

虽然已过古稀之年的范曾确实不用再纠结于“大师”的光环和拍卖场上的数字,但是以自己的方式传承他热爱的国学文化却是他依旧热衷的事情:书画如是、诗文如是,现在的出书上镜亦如是。

读书

《国学开讲》

推荐指数:

作者:范曾

出版:中信出版社

范曾

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

作为一个备受争议的大师,在范曾看来,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范曾自述》

作者:范曾

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他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后人,少年贫寒,但是现在身家过亿。季羡林赞许他是画家、国学家、思想家。他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本书当中,范曾将亲自为您讲述爱情、艺术与人生的智慧与情韵。

《书道法自然》

作者:范曾

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的书法则以它极度的颖慧与大自然心心相印,中国人发现了一个与数学表述自然完全不同的形象的语言表达。这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形象的摹品,更重要的是意象上的、神韵上的、性灵上的摹品。

《范曾谈艺录》

作者:范曾

第10篇

国学是中国古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她意深、理透、志远、境高。传承经典,润泽心灵,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将国学引入校园,渗入课堂,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知礼仪的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小学德育课中融入国学,为孩子打造好人生底色。

一、让国学在小学德育课中有“地位”

经济社会中,人们功利思想泛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健康思想逐渐由社会向学校蔓延。学校这块净土也有被污染的趋势,一些小学生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开始产生好胜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孝道,不关心他人,不讲诚信,攀比吃穿等一系列不良行为。社会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业分数,学校重视成绩智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加之现行小学德育课说教严重,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使小学生德育课在学科教育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如何克服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将祖国灿烂的国学文化引入小学德育课堂,不失为一个提升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

1.学校要给国学进课堂开绿灯,让德育课中有国学的“角儿”。在没有正式教材时,学校可根据国家课程规定,把适应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国学内容编辑成册,作为地方课之一。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设不同的国学内容。如一至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三字经》、《百家姓》,四至五年级《千字文》、《道德经节选》,六年级选《孝经》、《论语》、《增广贤文》、《大学》等。

3.以诵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记忆。按照由宜到难的顺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接受熏陶,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让国学内涵在小学德育课中得到拓展

国学不仅是建构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源,而且还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小学德育课中渗入国学教育,让古代文化遗产熏陶祖国的未来,学校教师要做好取粗取精,拓展其内涵的工作,使其古为今用,为育人大放光彩。国学博大精深,涵盖内容极其丰富,这就要求学校要根据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进行再整理、再细化、再拓展的过程。例如,可将有关国学内容撷取精华,归纳整理为父母篇、孝亲篇、亲子篇、子女篇、养生篇、居家篇、求学篇、礼仪篇……分门别类施教于学生。就某一经典而言,教师也可拓展内涵,深挖细究,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弟子规》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教学生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老人,要讲诚信,要有爱心等。学生知道敬老爱幼,尊敬师长,性情更为明理宽容。为了让学生举止有礼,行走坐立显得有教养,可按《弟子规》中的“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进行施教。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也可以成为一个科技强国,但最根本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国学融于品德课中,就是在将我国优秀文化的种子播在了孩子的心田。教师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学知识来引导熏陶广大小学生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文明待人处事的礼仪,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让学生从小养成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

三、让国学在小学德育课中走进每个家庭

德育教育不仅仅只限于课堂上,而且要将它的触角外延到生活中去。每周的国学课我们要求学生和家长就学习内容进行交流,让家长参与进来,进行家校互动,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监督学生把学到的内容运用并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践行。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还不稳定,品德的根基尚没有打牢,这时需要我们家长陪伴在他们身边,为他们撑起一把防腐杜污之伞,把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让他们更懂得如何低制诱惑,懂得关心别人,孝敬父母等。因此,我们提倡国学在思品教育中既要走进孩子的世界里,也要走进每一个家庭生活里。“人生若有正确的导向,将是身心健康的最大福音。”给他弟弟的书信中曾写到,“身染微恙可以先读圣贤书”,其实他就是希望圣贤书能帮其弟调心养气。《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孩子做到父母安排的事情不能拖拖拉拉;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敬地听;父母的责备一定要虚心地接受。国学于大众,不是曲高和寡,而是和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啊。

第11篇

关键词:空白 造境 神韵

空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艺术表达的重要方式,即在画面上留出空白,也称留白。中国画中的空白并非是画没有画完,也非空无一物,而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极具民族审美和文化心理的一种艺术创造方式,是中国传统诗意文化营造的重要方式,与西方艺术中传统的色彩之白与近代表象艺术中的空白存在异同。

一、中西表现之异

孔子的“绘事后素”的说法,意为先有了白色底子然后再画画。空白不仅是所有实体存在的前提,而且它自身也是一种存在,是一种具备审美价值的存在。“空白”作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独特美学概念,传神笔墨与有情之白构成了中国画的精髓。空白涵义的形成是有赖于笔墨形式的,离开了笔墨,空白则毫无意义。黑白是中国画的底色和精魂,中国画的韵味是在使笔用墨中体现的,画作的雅俗、巧拙、刚柔、苍秀、生熟等趣味也是在黑与白的对比中展现的。

中国艺术之“空白”为有情之白,清代画家华琳,将“白”与“黑、浓、湿、干、淡”五墨并列为“六彩”。 传统的西方艺术中空白也并不是虚无,相较于中国的“六彩”之说,则是“建立起一种外向性表露的画中世界,追求绚丽多彩的和谐美境域,空白于中只是其构成形式中的一两块有机体或具实在含义的色彩。”[1]将“空白”作为一种绘画色彩,在这一点认识上,中西方艺术是相通的。

然而中西方艺术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介质与理念的艺术,中国艺术在本质上是表情艺术,抒感,是感性、诗意的;而西方艺术在本质上是宗教的、科学的,从古代“再现”发展至近代“表现”,但始终仍属于表象性艺术。两者的艺术思想从而决定了“空白”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意蕴在两者中传递出不同的深浅度。

与中国传统艺术中将“空白”作为独特的审美主体和美学概念相比,西方绘画中并无严格意义的“空白”之说,白与黑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手段。西方从古希腊就有“对立造成和谐”的美学观念,在黑白对比中获得强烈的视觉效应和心灵感受。虽然西方艺术中,黑与白在构成形式美之外,还具有某种象征的意蕴。如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就认为黑白各有性格与特征:“白色象征诞生前的虚无,犹如生命出现前的冰封时期,黑色意味死亡,是生命的沉寂。”[2]这种“虚无”的象征是具有“实在”的意义,是一种生命意味的象征,不同于中国传统艺术中空白多指向于含混与无限的境界的层面。

总之,西方传统艺术中的“空白”更多地倾向于色彩、象征与形式层面,作为表象艺术的方式与手段;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白具有心灵的意味,是中国境界艺术中的“造境”与“写境”艺术表现,有着丰富的视觉审美与精神文化内涵意蕴,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艺术中空白意蕴的丰富性是西方艺术所无法比拟的。

二、加减造境之法

中国画中之白,并非是随意性的,乃是经营之白,即刻意、有目的地布白,这种刻意经营之白乃是一种艺术境界的营造,即为造境。造境之说源于中国的境界艺术,“境界”的本义是指地理区域范围,后来渐引申发展为智慧与精神的范围和疆域,艺术精神的高下便被称为境界的高低。中国传统艺术区别于西方艺术的表象,是表情的艺术,造境则是写意与表情的关键所在。

周汝昌在《中华美学》中说道:“境有物境(外)与心境(内)。涉及境,就不再是客观地忠实地再现外境了,则要写境,实为造境。写境也无法避开作者的意,所以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后部分改用意境。”[3]“写”即传达抒发之意,写境即为呈现传达精神世界。庄子早就提出过,凡精微至极的技艺之灵魂,都是无法靠语言文字传达出来,即真正的美与艺术是无法通过艺术语言来呈现的,意是无法用“象”来穷尽的,即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所谓的“知白守黑”,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布白”。“空白”弥补了具象的笔墨所无法传递的丰富意象,正如清代画家笪重光在《画荃》里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画理”“妙境”,正是一种意境空间和诗意的表达,犹如画面中的无声诗,也成为中国画空间感营造的重要手段。这种空间感是表现在两个方面:减与加。即:视觉传达、艺术处理上的减法与空间想象、审美感受上的加法。

空白表现了艺术创作中的“隐”与“藏”,在具体的艺术处理上即舍、简、减化,“把无关重要的物象以白代之,简化繁杂琐碎的画面;在笔墨组织上,白就是虚、疏,黑就是实、密,白与黑相互呼应、渗透,使黑中有白,白中有黑。”[4]通过视觉传达减法的方式,纯化艺术表达的语言,以少胜多,以无胜有。明末清初的画家石涛提出了构图的“截断”法,意为画家在一张纸上不可穷尽山水,这就要有目的的安排景观,运用特写的手法,删除那些非本质的东西,集中笔墨写某一个层面或侧面,在某种组合中为想象留个空间,引发人们无限遐想。让人们从部分的“有”中,想到部分的“无”,从部分的“无”中,思索已经跃上画面的“有”。

空白通过艺术传达减法的方式却达到了艺术精神的加法之效,这就是中国境界艺术的独特与奥妙。中国美学认为:空而海涵,小而永恒。“空白”于无色处求色,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如画中崇山峻岭之中一道“白”,“烟锁云霞”,将山之高伟、云之飘渺渲染的淋漓尽致。空白在笔墨的形式导向下具有了丰富的多义性,不仅达到延伸形象、创造意境、表现空间等画中之画与画外之画的的艺术效果,而且成为开放的心灵的空间。

华琳将画中之白视为对画面的视觉引导之龙脉,画中笔墨固然妙趣无穷,而画中的空白往往更具神韵。近代大画家潘天寿也是极其看重空白的视觉意义,将空白的得失作为一幅画成败的关键,“置陈布势,要得画内之景,兼要得画外之景,然得画内之景易,得画外之景难。”[5]由此可见,空白实为想象力之胜,既是艺术家创造的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艺术情感的空间,也留给观赏者一种更空阔、更灵动的审美感受,使观者在无言之美和藏境之中借助想象力增添玩味的空间。

三、生命艺术之道

中国画中的空白观与老子的无为观契合,这种想象应合老子的“无状之状,无象之象”,因此从老庄思想来谈论中国传统绘画“空白”者众多。然笔者认为“空白”之思不仅局限于老庄之论,是更深的层面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和文化的精髓,即“中国的艺术都是活的,与生命相关”的艺术哲学思想。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认为,“空无”也是一种存在方式,在绘画作品中看到的空无,常常意味着知觉对象中补充了一件本该存在的东西,人们不仅强烈地感到“它的不在”,而且把这种“不在”视为眼前所见景象的一个“特征”。但中国画中的“空白”不是虚无,而是比虚无更富有诗意和智慧的艺术思想。法国学者于连在《淡之颂》极其关注中国传统艺术传递的平淡审美情趣,对元代倪瓒的轻烟淡墨之画极为推崇,认为画中之空白传递的不仅是一种审美的平淡,也是一种智慧和生活的理想。中国传统的美学讲究空灵中实有,空白妙在通幅皆灵,清代的周济有言:“空则灵气往来。”空可以给人带来无上的审美境界,是一个有韵味的世界,是为人的心灵所设立。空白包孕着世间万物无色之相,因空而海涵,或宁静、或悠远、或空旷、或萧疏,万象在空白之中达到多样而统一的诸相,而空白也有具有灌注万象之生命力的可能。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艺求道是艺术家的追求,中国的艺术家自古以来就崇尚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全身心投入自然去识得人生的韵味和生命的幽然。”[6]观照宇宙万物,感受是皆有生命精神、性情灵慧,而且是与人皆有交感与通感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另一阐释,即所谓艺术追求之道。清代《画荃》中提及:“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妙境就在于“无法无相”之中将自身的生命情感与宇宙万物交融,感而后通,反而隐现生命的本相与本性。因此,凡艺术必然有情移神往之力。

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仅艺术家将自己的精气神灌注于艺术作品之中,而且把“艺术作品也当作一个活人来看待、来要求、来衡量、来评品”,[7]艺术品自身也具有生命,绝非技法创造的器物。较于西方至近代接受美学中才将艺术品即文本视为独立主体的观念,中国几千年前的艺术思想实在是高出太多。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气韵生动”位居六法首要,即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创造与审美追求神韵。“韵,众音和谐而达到的美为韵,“三日绕梁”形容余音袅袅不尽之意,神则形死而精气不灭。故神韵之作必须具有不灭与无尽两层超越视听的体性。”[8]简而言之,即神韵之作要具有生命力。

华林将画中之白视为“有情之白”,即将“空白”看作活的白。在《南宗抉秘》中详细阐释了“空白”在笔墨形式导向下的多义性:“白,即是纸素之白。凡山石之阳面处,石坡之平面处,及画外之水、天空阔处,云物空明处,山足之杳冥处,树头之虚灵处,以之作天、作水、作烟断、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夫此白本笔墨所不及,能令为画中之白,并非纸素之白,乃为有情,否则画无生趣矣。然但于白处求之岂能得乎!必落笔时气吞云梦,使全幅之纸皆吾之画,何患白之不合乎?挥毫落纸如云烟,何患白之不活也?”[9]看似阐释了“空白”的丰富性,更深层面则传达了抽象的空白实质是借助于有限的形式表现无限的观念,从而使画作突破有限的方寸之间,达到不能穷尽的自由王国与不灭的精神世界。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也说道:“中国画的虚空不是死的物理空间间架,仅物质能在里面移动,反而是最活泼的生命源泉,一切物象的纷纭节奏从他里面流出来。”[10]

窥一斑而见全貌,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艺术中“空白”的艺术表达与思想,是我们民族的生命观与宇宙观的深刻体现,即使在当代,无论是从视觉传达,抑或是审美感受上,空白依然具有的独特价值内涵与意义。空白是具有独特价值的中国艺术表达方式,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深厚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哲学思想,若是对中国文化不了解,是断然不会理解“空白”这种艺术表达方式,更不会产生深刻的审美感受。

四、总结

“空白”的艺术创作之法与艺术之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已有之,然而随着近现代中国艺术创作越来越西化,理论越来越洋腔,再论独具民族特色的“空白”之道,似乎颇有些冷僻。其实不然,“空白”之论在现代的西方正凸显出方兴未艾之势。

“中国艺术某些方面所包孕的思想看来是特别现代式的,尤其是它接受人在广阔的宇宙中的真实位置,它对生命在所有的生物中不断延续的直觉的领悟,它对人之外的与人之内的生命形式都给予同样的关切。”[11]现代西方艺术中不乏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汲取灵感和思想源泉的。著名意象派诗人庞德从中国画中领略到中国古典诗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了中国古典意象的研究兴趣,推动了西方意象派的发展。无独有偶,中西方在“空白观”上也有邈然神交之处。

中国画中的空白表现并不是纯粹的艺术想象的空白,也具有空白含义的无确定性的特点,但是中国式的“空白”多指艺术主体的有目的性地“布白”,虽然强调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却思维止步于中国传统绘画中写意与意境的追求。

20世纪西方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英伽登和伊瑟尔都强调了“空白”在文本中的重要价值。英伽登将“空白”定义为艺术作品图式化构成中的不确定性的点,伊瑟尔从更纵深的审美心理认知角度,将空白视为文本交流的基本结构,是和读者、文本之间的联系相关,提出当读者把文本图式和本文视野连结起来时空白就会消失。将空白的深刻意蕴在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突破了“空白”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和审美境界的范畴,在审美接受、文本阐释、艺术心理等多个领域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发展。

固然,“西方当代的“空白观”与中国古代传统所论“空白”内涵与意义并不相同,也并不是直接受到中国古代“空白”的启迪,却与当代西方哲学的非实体主义转向紧密相连。而当代西方哲学非实体主义转向的思想背景主要来自东方,来自周易、道家和佛学阐释。” [11]从此种思想渊源上来说,西方的“空白”思想与中国传统的“虚实”“有无”之道关照下的“空白观”有着异质同构的意义。

注释

[1] 吴耀华.空白的蕴藉[M].艺苑,1992(3).

[2] 王弘力.黑白画理[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6):26.

[3] 周汝昌.中华美学特色论丛八目[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105.

[4] 高岭.论苏轼的“无象”之境――诗境与画境的结合[J].美苑,1993(01):22-24.

[5] 张志超.空白的隐退与情境的凸显[J].美苑,1999(04):14-16.

[6] 季羡林主编.百年美文谈艺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2.

[7] 周汝昌.中华美学特色论丛八目[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206.

[8] 周汝昌.中华美学特色论丛八目[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203.

[9] 彭兴林.中国经典绘画美学[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269.

[10] 宗白华.美学散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 李克和、张唯嘉.中西“空白”之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2005(01).

参考文献

1 吴耀华.空白的蕴藉[J].艺苑,1992(3).

2 王弘力.黑白画理[M].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7.

3周汝昌.中华美学特色论丛八目[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4高岭.论苏轼的“无象”之境――诗境与画境的结合[J].美苑,1993(01).

5张志超.空白的隐退与情境的凸显[J].美苑,1999(04).

6季羡林主编.百年美文谈艺卷[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

7彭兴林.中国经典绘画美学[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

第12篇

2006年2月24日凌晨,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思想家、国学大师、作家、编辑家张中行先生平静的离去了。26日上午,我到他家在他的遗像前敬献了哀篮,27日,又陪同中央电视台一位新闻工作者前往致哀,3月2日,随香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又前往八宝山公墓向遗体告别,下午参加了县里举行的追思会。

我是1989年春拜识张老的。

那时张老出版的著作还不多,我就把张老的著作全部搜集齐了,其中绝大部分是先生送的,有些是我遇上当即购得的,不论来路如何,我都请先生签名题字。其中的两本书的题字值得一说。

一本是《负喧琐话》的再版本。张老以前赠送过我初版本,封面是红叶。这次再版,我还想要。先生就带我到他人教社的居室里,说:“就剩这一本了,是打算送给启功先生的,你要,就先送给你。”说完,打开书的封面在扉页上签字。我一看,扉页上确实已题好“再拜呈元白上人教正,沙弥弟子,中行、己巳中秋”的字样。先生又在这几行字旁写道:“改赠开平同志”几个字,并钤一朱文印章,“负喧野老”,盖上一小块宣纸,合上,递我。我把这本书当作非常珍贵的“版本”收藏了。先生那时称我为同志,后来了解了,就改称为“开平君”了。开平君的称呼也一直就在我的朋友圈中流传开来。

另一本是《禅外说禅》,这是我自己觅得的。这年中秋,张老来香河过节,次日到我的斗室。请求签名题字时,张老写道:壬申中秋来香河,知开平君购得拙作,正读此书,即乞教正,作者。张老就是这样,赠的就说明是赠的,你买的就说是你买的,你对他的敬意准给你表彰出来,绝不贪人之功,掠人之美,隐人之善。

我学习张老的学问,一向默默地研读他的著作,不好意思随便请教他。因为他老人家年事已高,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写作计划。但《禅外说禅》这部巨著我实在啃不动。因为当时我尚无半点佛学知识,不得不请教他老人家这部书应该怎么读?张老沉思着说:“这书不难呀,要沉下心来,进入妙境,体会那些幽微要渺之义中的大智慧……”

张老的《诗词读写丛话》至今仍是诗学著作中的经典。他老人家还有诗词集《说梦草》问世。先生的诗词,直追汉魏,高古朴厚,言简语淡,味终不薄。心性学养不够的人,即使是有所成就的当代名家,能够学得唐宋,就不错了。后来我在报上得知全国性的诗词组织中华诗词学会在京成立。学会请先生给讲过课。我心生一愿,要加入这个组织以便学习创作。入会须会员二人作为介绍人,1997年春夏之交,我帮廊坊电视台拍摄张老的专题片时,向老人家提出请他作我的入会介绍人。他愉快地答应了。说:“另一位我请刘征大师给你作介绍人!”我一听,刘征大师!惊喜不已呀!刘征先生是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国学家、杂文家、诗人、书法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当时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主编,德高望重。过去张老曾把我介绍给刘征先生,刘老还给我写过字。刘征先生也非常敬重张老先生,称张老为前辈、上人。改革开放后,就是刘征先生把张老又聘回人教社任特约编审的,也是第一个向全国宣传介绍张老先生为“杂家”的。能有这样两位大师作入会介绍人,小子何其有幸!我当即把手机递给张老,张老就半躺半卧在我的被窝垛旁,拨通了北京刘征先生的电话,张老笑口大开,露着仅存的两颗大牙,喊话:“大师啊……”不久,刘征先生就给我寄来了一封信和两份会员登记表。”就这样,我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成为一名正式会员。张老生前亲手栽培下了我和刘征大师的师生关系之根,使得我师承相续,代代不断。可谓小子福份不浅,先生恩重如山。

张老先生一生有两大痴迷。一是书法,一是藏砚。先生的书法,一如其为人,高古、洗炼、不急不火、筋骨内敛。先生却从来不以书法家自居,只是说为了提高鉴赏古书画的水平才练练字的。刚认识先生时,我为了编辑《香河文史资料集存》到人教社去请张老帮忙找位名人题字。人教社在沙滩,紧挨着文物出版社即老北大红楼。正巧这时,文物出版社的一位老者拿着将要出版的古代一种碑帖来请张先生审阅鉴定品评。老者说:“还请什么名人?张先生的字就很有名!你没看我们出字帖都请老先生给审吗?”老者就转过身来指着墙壁上正悬挂的一幅张先生写的条幅说:“你看看,这字多好!”条幅上写的是张老的一首旧诗,是题北京慈恩寺的。诗云:“慈恩废寺夕阳中,旧阁名存迹已空。金粉玉楼随梦去,只留华发对春风。”写于庚午三月,是写给同室语文专家张厚感先生的。从那以后我经常求先生写字。先生有求必应。十七年来,我自己以及代朋友求的墨宝不下百幅,先生没收取过任何润笔及礼物。更为可贵的是,先生所书,字字句句都是自己的思想、情趣、诗词、隽语,如同他的日记书信一样,是研究他的思想品格的重要资料。如他给我写道“诗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此意甚深与开平君共参之”、“贫贱还故乡亦大丈夫之壮举也”、“饭后清茶一杯亦人生乐事也”“安苦为道即心是佛”等等。2002年,北京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展在京举行,展出了包括启功、欧阳中石、沈鹏、文怀沙、刘征、季羡林、乔石、吴阶平、任继愈、周汝昌等20余位大师之作,张中行先生的作品以其年事最高排在展厅首位。我愈发感觉到张老墨迹之珍贵。可惜我手里至今只有先生的两三幅墨宝了。我决定再把散落民间的张老墨迹征集起来,拍成照片,出版一册《张中行墨迹集》以作纪念,原作退还收藏者本人。2004年,我到先生家,先生已是中风卧床不起了。我不忍叫醒他老人家,便与他的大女儿张静谈,家人表示同意。我是想让张老在世时能够看到这个集子,以表寸心。但至今未能如愿作成……

一事当前,是先替别人着想还是先替自己打算,这恐怕就是一个人高尚与卑微的分水岭。在先生最后的有限生命里,我没有把先生的墨迹集征编出版,反而把自己的文集《孤棹斋随笔》急急忙忙出版了,先生给我题写了书名,包括计划未来出版的几本书的书名,而且其中的《舟舆记历》先生还请了美术家刘承汉先生给我设计好封面送来。我的随笔集是张老先生给作的序,这让我感到无尚光荣又受之有愧。那时他正抱病卧床,序文不长,但字字千钧。

这本书出版之后,我给先生送去。那是春节刚过,先生的精神气色忽然格外的好。身体也显得比前胖壮了一些。他在客厅老木椅上坐着,翻看着我的集子,笑得特别光灿!那天我们照了许多像,也是我们爷俩最后一次合影。后来我去老人的家里看望他,不忍叫醒他,保姆就说:“知道您!爷爷都看过您的书呢!”可见先生绝不是当面应酬别人一下,过后了事搁在一边,而是竭尽心力为他人作事的。这也就是许多人都当面对我说过“我对不起张先生!”的真正原因了。这也是我的心声!

敬爱的张老比我大50岁。他1909年出生于香河,我1959年生于香河。相差整整半个世纪。十七年来张老对我的厚赐,对我的教育,必将影响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