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4: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理想与现实,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梦想是深不可测的,一但有人掉入其中,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梦想仅仅是玩乐而也,不能当作大树的树干,用来支持明天。
理想却与梦想相反,它好比眼前的路,虽然凹凸不平,但站得住脚跟,虽然一望无际,但能清楚地看得见一小段路程。
在理想的大路上,有时会有许多洞,这些洞会拉住年轻人的脚跟,使他们未完成理想就迅速变老,还有的洞里长满了青苔,掉进了便爬不上来,许多人忘而却步,许多人却勇敢前进,那些站在终点的人,往往是兴高彩列,神采飞扬。
理想不是玩乐,它背负着明天的使命,今天的努力造就明天的成功,所以理想是树干,鼓励我们向上长。
现实没有梦想的华丽,也不会有理想的激动人心,它仅仅只有一个架子,上面有全世界的人从这儿走到那儿,我们正在学习,学习如何爬,怎样爬,比赛比谁爬得快,谁爬得高,都希望自己爬上顶峰。
在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树叶,树干,树根
梦想是鲜嫩的树叶,站在树的最高峰,但每年都会枯黄,又会每年发芽。
理想是坚固的树干,立持着人生,只坐永不停息地上长,上长,它的眼睛,只地盯着广大的天宇。
人生则是灰色的树根,但也是它,树立了理想,生长着梦想它是一切的根基,一切发展的源头所在。
我们已经拥有了人生的起点。助跑之时需要一根适合自己理想的树干,一但树干过粗,它就只能沦为梦想。
纪连彬,1960年生于哈尔滨市,1978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2年毕业。曾任黑龙江省画院副院长、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文化部中国国家画院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华全国青联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品曾获“全国庆祝建军60周年美展”金奖,“中国首届工笔山水画展”金叉奖,“全国首届山水画展”铜奖,“第八届全国美展”,“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1997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杰”,200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德艺双馨艺术家”。曾举办6次个人画展,出版17本个人画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俗性的感性享受欲望甚嚣尘上,人们把目光从理想的天空收回到脚下的现实;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自省置换为日常活动的物质要求;那种自我超越的、充满深刻内在矛盾的“崇高”、“悲剧”等审美范畴被当作一个遥远的神话故事逐出了日常生活体验。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中,当代美术在很多方面出现了平面化、碎片化、世俗化的倾向。以超越性为自身价值根基的艺术在世俗化的潮流中不是被冷落,便是被消费文化所利用。在此境况下,艺术要承载什么,如何重建自身的价值再一次成为问题,其意义远远超过了“怎么画”的问题。画家纪连彬也要在这种生存状态中遭遇这一问题的拷问,我们在此也带着这一问题来观照纪连彬的创作。
纪连彬在《心象的幻化》文章中说:“我喜欢夜,在黑色的空间里,生命没有了修饰和伪装,大地与夜空充满了生命的隐秘,千万精灵挣破冻土而出,我全身心的细胞感知向你悄然涌来,在虚空中歌唱。”我们可以由这段文字走进纪连彬的心灵世界。这个心灵沁润在夜一般的寂寥之中,充满了对生命韵致与意义的冥想。正是这种来自生命冥想的感动和振奋给纪连彬的画笔灌注了理想的光辉。这种理想是“千万精灵挣破冻土而出”般对现实沉沦的抗争,在抗争中追问人的生存意义,虔诚守护和歌唱生命的神圣性。
在这种理想的驱使下,纪连彬要让自己的艺术承载一种圣洁而纯真的精神,要让自己的作品将人的意绪引向一个充满宗教感的精神世界中去,以摆脱现实的纷拢。他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一种世俗情趣的表达。这一目标不仅是艺术家个人精神世界的表达,也是对艺术超越性价值的坚守与弘扬,对于当代文化的世俗化潮流无疑具有鲜明的批判意义。
在这种理想的感召下,纪连彬的目光从东北黑土地投向了雪域高原。在纪连彬的眼中不是一种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而是一个充满神灵敬畏的精神领地,一个质朴原始而又流淌着生命激情的人生境界。所以,这一题材在纪连彬的笔下得到了意象化的表现。这一意象主要由腾盘绕的祥云构成。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云是一个祥和、高贵、充满灵气、象征天界的意象。中国传统纹样中的云纹就蔚为大观。云的形态变化万千,流转自如,不仅是民族审美情感的表征,也是积淀了民族形式美感的艺术语汇。这一语汇在纪连彬的画面中得到了新的表现。画家以写意笔法勾出的云缭绕翻腾,交错盘旋,奔涌鼓荡,充满力度和体积感,而没有了传统绘画中所描绘的那般轻灵飘逸。在他的作品中,云所具有的张力甚至强过了那连绵横亘的峰峦,使人感觉峰峦向后退去,而云团则像自由的精灵,翻滚着、涌动着扑面而来,将人的目光由脚下带到天空,让人的心胸随着云团战挚和鼓荡不断开阔、升腾……可以想象,“云”在纪连彬的艺术里已不仅仅是一种象征符号和自然现象,而是极具表现性的意象,它承载着画家心灵的活力与惊悸,又是画家沉潜到内在世界的一种方式。正如纪连彬所说的“画画就是我的精神寄托”。试比较他上世纪90年代末创作的《祥云》、《珠穆朗玛》,可以看出,在他后来的创作中,云团的整体感和意象性较以前得到了强化,而人物形象变得更为简括,像云团中的人影。在这个意义上,纪连彬的艺术在当代中国画坛具有浓厚“表现主义”色彩。从画面构成的角度看,云团也是“幻化”的方式。祥云缭绕,将凝定厚重的人物带出了尘世而置身于一个灿烂而明净的幻境中,增强了画面似幻似真的意蕴,也打破了一切事物的坚硬外壳,为它们注入云的灵动。
在纪连彬的画中,云团不仅是有张力的,也是辉煌和神圣的。如果说那种张力来自云团的形态和凝重的线条,那么辉煌和神圣则出于以藤黄和青色为主调的色彩。这两种色彩使画面顿时变得响亮而辉煌,壮丽而又有些许神秘,极富视觉冲击力。这种常见于古代庙堂之中的色彩固然有其象征含义,但在纪连彬的画中,它又是极富有情感的,在让视觉振奋的同时,也把人的想象引向了自然:青色让人想象到纯净的天空,黄色则让人联想起透过云层洒向大地的太阳的辉光。两种色彩随着云团的变幻相互穿插,让视觉眩晕的同时,又让情思神游于幻境。
纪连彬强调艺术的“幻化”,“幻化”既是一种艺术处理手法,又是一种艺术感悟方式,后者支撑着前者。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幻化”没有因描绘梦想而走向神秘,也没有因超越尘世而走向空寂,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充盈着昂扬健朗的气度和质朴的生活感,就像藏族民歌一样高亢而嘹亮。奔涌的云团和响亮的色调虽然营造了一派神圣辉煌的氛围,但置身于这种氛围的人物却是自然而真实的。如《高原》中藏民的面部以重墨勾划,肤色自然,人物特征鲜明,身上的佩饰也画得很具体,身体虽与云团相交织,但轮廓结构依然可见。《祥云》中的藏族少女以富有力度和变化的线写出,显示出画家扎实的写实功底。人物形象的线条虽在云团中穿行,但又与云团的用笔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人物没有消匿于云团中。可以说,纪连彬的“幻化”是立足于现实的,是将现实与理想意象交织在一起的“幻化”而不是让现实形象被幻境所遮蔽。由此可见,纪连彬的“幻化”是关注现实生活,并将现实生活加以理想化的表达,这种理想化的表达不是依靠一种形式的美化或“典型情节”完成的,而是借助云团、色彩所特有的形式趣味和象征意义来表达的。这种艺术手法的背后隐含着纪连彬对于现实的尊重与美好企盼。这种“现实主义”的心态便是纪连彬作为艺术感悟方式的“幻化”。
正是这种正视现实的心态让纪连彬在抒漫梦想时摆脱了文人情趣的委婉阴柔,而富有刚健大气、放歌理想的风范。这正是抵御世俗化的潮流泛滥的精神支柱。在当代以抗拒世俗化为指向的艺术创作中,有的是藏身于古典艺术形态和情趣中,以躲避现实的纷杂,但这种方式却难以在当代审美文化条件下起到积极的建设作用;还有一种倾向就是放弃对理想的表达,而是沉溺于个人的琐碎感受中,如“新生代艺术”;再有一种就是通过让艺术比世俗还要世俗来达到批判世俗的作用,如“艳俗主义”,这是一种艺术“自我牺牲”的做法,如果艺术都牺牲了,我们又用什么来抵御世俗化的泛滥。这里想说的是,身陷世俗化漩祸之中,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放歌理想又与当代审美趣味相契合的艺术。纪连彬的作品在形式上无疑具有现代性,以云团为意象交织起来的画面既富有视觉冲击力,又有鲜明的图示化特征,符合当代人的视觉审美期待,而画面的刚健大气超越气质又为当代文化注入了崇高与理想。我想,这就是纪连彬艺术创作的当代价值吧。
这次课程改革,是建国后规模最大、力度最广、影响人数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正因为如此,从本次课程改革启动之日起,它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产生了各种争议和巨大的分歧。而且,从2001年至今的6年期间,那些最早进行课程改革的省份的学生,在完整地经历了由初一到高三的学习之后,参加了2007年的高考。高考无小事。这些亲历了课程改革的学生高考成绩如何,同样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不管人们的争议怎样,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的确需要我们在当下对课程改革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研究。
一、重温课程改革的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正在进行中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基本宗旨。它包含如下教育理念: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由于这些宗旨和理念凸显了真正的时代精神,因而本次课程改革也就绝不仅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方式的简单变革,毋宁说它的实质在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转型和人之转型。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的,此次课程改革,重点在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递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然而,任何改革,不管有多么良好的愿望,都需要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这种深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对课程改革的价值理路进行分析。因为对课程改革的价值理路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我们认为,此次课程改革体现出了以下比较鲜明的价值取向:回归生活,让儿童乐在其中;育人为本,让儿童学会做人;尊重生命,让儿童全面成长;重在创造,让儿童主动建构;开放对话,让儿童面向世界。可以说,本次课程改革展现出新的课程观:课程是儿童的而非成人的,是建构的而非外铄的,是体验的而非说教的,是创造的而非因袭的。这种生活取向的课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成长的儿童观,建构性的学习观和互动式的教材观。毫无疑问,对课程改革的这样一种努力方向,我们应该予以肯定。
在上述理念的推动下,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此,朱小蔓教授总结如下:课程改革带动了教材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和考试制度的改革;带动了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积极性;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理念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思潮相互影响,带动了当代中国人对民主、受教育权利以及公正和和谐社会制度的热望与渴求。
不过,关于课程改革的争议、困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人们认为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好的,然而这种良好的教育理念一旦和具体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就会产生而且事实上已经产生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二、围绕课程改革的争议
围绕着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这一主导线索,人们又把争论具体聚焦在以下一些方面,比如,课程改革到底应该是知识论本位的还是生活论本位的,到底是学生本位的还是教师本位的,到底是创造本位的还是复制本位的;课程与评价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高考指挥棒依旧的前提下,课程改革的生长空间到底有多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和定位;在这种自上而下、通过行政力量来推行的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何体现;课程改革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中国的本土意识又如何彰显;童年的独立价值何在,怎样捍卫童年;通过课程来进行公民培养的基本维度又应该是怎样的;等等。这些争论可以看做是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问题的进一步拓展。
上述争论的出现,从积极意义上说,可以促进人们对课程改革进行更深入的理解,最终是有利于课程改革的;从消极意义上说,则使人们对课程改革抱有种种怀疑乃至抵触情绪,因而又是不利于课程改革的。
如果把眼光放远一点,还应该看到,此次课程改革的展开,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正如朱小蔓教授指出的,一方面,这次课程改革正值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又一个发展高峰,另一方面,作为农业大国和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在经济发展、文化与价值观念方面,不同区域、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又极不平衡。具体到教育而论,比如,不少地区和学校的“师生比”失衡,班级人数过多,实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有很大困难。而且,师资准备严重不足,600万至700万左右的中小学教师很难在短期内受到较高质量的培训,师范院校对职前教师的培养模式也未能及时调整跟进。以上这些,的确就是此次课程改革赖以展开的基本现实状况。
当然,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存在着落差。在一定意义上,这也正是课程改革的动力所在。在这一问题上,怎样充分吸收来自基层广大教师的教育智慧,的确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比如,国外一些学者把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课程的理想)、正式的课程(例如法定或学校自定的课程)、教师领域的课程、实施中体现的课程以及学生经验的课程,并分别加以研究。这种分类研究,就不仅回答“课程应当是什么”,而且同时回答“课程是什么”。以此论之,我国的课程理论,正如有论者指出的,一般只止于正式课程的解释。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于课程的立体研究。
三、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既关注现实层面,又要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理想与现实等各种张力之间保持一个恰当的定位。
1.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正式加入WTO,中国面临着价值理念的多元化问题。处于这个时代的教育必然要对这一趋势作出积极的反应。一方面,我们既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主流价值导向,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和包容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而不能再对其采取压、打、卡、堵的方式。当代教育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着自觉的理论调整:人们已经不仅仅从工具主义的立场去把握教育,把教育理解为对人的种种约束,而是充分认识到教育是对人的生命的发展和提升,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由此,人们日益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实践,日益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日益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和完整人性的关注,日益重视学生的生命建构和创造。说到底,就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即一切以学生的最大利益为目的,一切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目的,一切以充实学生的生活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以往教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单向灌输、忽视情感的弊端,才能把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2.以学生生活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当代课程观正在朝着打破学科化的方向迈进,在这一趋势中,逐步树立了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建构课程的理念。正是基于对课程的动态理解,把课程作为一个生活过程来把握,当代课程日益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日益重视学生个人生活经验和阅历的拓展与深化,日益重视课程的综合化、生活化和体验化而相对淡化课程的知识化、结构化,努力把课程与学生鲜活的生命体验和生活阅历融合起来,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建构一个弹性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产生了良性的互动与对话,课程真正深入到了学生的生活,逐渐克服了其外铄属性而成为学生生命建构和生命成长的一部分,从而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3.以公民培养为核心的时念
【关键词】理想;现实;教师专业发展;思考
中国分类号:G451
“专业化”是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在国际上开始流行的一个术语,也是行业领域的一个新概念。1852年,美国马里兰州向全世界公布义务教育法,从而诞生了师范教育制度,由此分化出了专门的教师职业。作为教师队伍的建设,也相应产生了“教师专业化”概念和发展行为。
何为“教师专业化”?普遍共识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作者:邓金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时间:1989-06-01)中指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其基本含义包括教师的专业性和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教师的成长和管理等三个大层面。是故,“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的诠释》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刘秀江韩杰)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了教师教育的主流话语,也成了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教师专业化彰显着教师对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昭示着教育对归于社会发展的直接的根本意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举措成为了引领学校发展的动力。
那么,教师为什么要专业化?任何一个教育行家或教育行政领导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出这样的答案:教师专业化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教师不做教书匠,要做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学校之高下,靠的不是校长的知名度,不是口口相传的“名声”;而是学生是否能够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一所学校真正的实力,靠的是教师,教师的风度修养、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职业生命质量的个体生活和幸福指标。
对于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而言,面对这些行家或行政领导的说教显得那么的高高在上和事不关己,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没有多少耐心去听那些高不可及的口号,他们往往只关注手头的事务和眼前的利益,因为这是他们眼下必须要做的事,只有做好这些,他们才可以从容地做教师。
我们为什么要专业发展?这其实是多数普通教师的消极反问,因为找不到让自己心动的理由,于是有些教师把目光投向有偿家教,有些教师转行跳槽,有些教师糊里糊涂上班,马马虎虎上课。时下的一句顺口溜似乎很能够让人窥视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大学教师在外跑(联营、参股、走穴等),高中教师家教忙高考,初中教师把饭碗保,小学教师说普九就是好(学生不参考直接升学)。”此话虽说有点夸张,但不可否认,教师专业化发展仍仅限于整个教师群体中为数不多的“精英分子”,众多普通教师仍徘徊不前,或甘于平庸,这不能不让我们作一番理性的思考。
课改进入深水期,我们得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对教师职业了做一个全新的认识:那就是教师职业已经不仅仅是教师谋生的手段,教师职业必须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职业”到“专业”的转变,是人们的教师观从浅层到深层的转变,是人们对教师这一概念认识上的质的飞跃。
不过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甚至全社会,我们都有思考的责任和义务,为什么教师职业操守的问题屡见报端呢?为什么教育问题总是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呢?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现象!
一、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限制对教师专业化发展
先看看新时期我们的教师培养机制。不管是高级职称的评定还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选,都有和公开课这两项必备条件。就说吧,一般都要求在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并且要求两篇以上,这简直让多数普通教师望而生畏,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他们一是没有时间写论文(因为教师严重缺编,周课时量有的高达三十多节),二是大多数教师写出来的论文还不具备省级以上刊物的质量,三是除了屈指可数的基本核心期刊外,大多数刊物均要作者缴纳出版费。全国的教育刊物市场就那么大,再除去一些名师专家的论文,留给普通教师的还有多大的空间?僧多粥少,看似可及却遥不可及。再说公开课吧,一般也要求有省地级以上的,所以对多数普通教师而言也是微乎其微,多数教师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上一堂省地级公开课。再加上一些名师工程,确定了苗子后要重点打造,重点包装,几乎让他囊括了所有的上公开课的机会,其他教师只能望“公开课”兴叹。名师工程的目的决不应该是培养了少数几个名师却造就了一批庸师,整个教育不是几个名师能够包办代替的,大批的一线普通教师的专业化决定着教育的未来,我们是造就“精英教师”还是造就“教师精英”呢?答案不言而喻。同样,教师培养机制是为了激励教师的专业化,而不是设置种种高不可攀的障碍阻止教师的专业发展,把多数教师拒之门外。
这就是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之一,也是社会重视教育发展的一些举措。笔者以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机制应该面向整个教师群体,不是限制而是扶持,不是走独木桥而是走阳关道,让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沃土。
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有了教育的变样不公平
再来看我们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一个教师因为教学业绩突出而被选拔到一所办学条件更好一点的学校工作是对该教师最大的肯定,这是教师获得成就感的另一种途径,它能够激励教师更投入地工作,释放出更大的潜能,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现在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也变得不再纯洁,一些教师靠走后门、靠关系进入城区学校或名校,而一些教学业绩突出却没有任何背景的教师只能留守农村。其实不管城区还是农村都需要脚踏实地的教育工作者,但这样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显然是教育的变样不公平,是对人才的漠视和打击,也是造成人才流失和一些教师甘于平庸的原因之一。再如教师的提拔,教师最大就是当个校长,可我们的行政主管部门偏要严格按照行政上的干部选拔条例来框定,教学要出名师大都是在40岁到50岁这个年龄段,甚至一辈子,世界大学名校均是七老八十的科学家或科学院院士担任校长,目前而言,还真没有在四十来岁就当大学校长的,就中小学来说,有成就的教师要想提拔就都被这年龄限制,而真正走上领导岗位的并不都是教育上的名师,这些校长中也不乏有一部分年纪轻轻的就当起了“甩手型”校长了,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所小学领导班子共九人,校长刚四十岁,一位副校长不到三十五岁,九人中只有教导主任和副主任任有一科主课,其余的人要么没上课,要么上几节副课,可教师却完全超出了国家规定的课时量。再如这样一件“新奇”事:平日里要是有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工作,或是兄弟学校来参观,要安排老师上观摩课(或其他课),教师们相互推诿,没人愿意参加,无奈之下,往往是年老的或是多少带有一点“官衔”的上阵。等等这些虽属个别现象,但不可否认,就目前而言,诸多的教师甘于平庸的现象与我们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关系,有才能的比不上有背景的,钻研业务的比不上经营人际之道的,教师的才能得不到赏识,教学业绩得不到尊重,那么教师拒绝上公开课这样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在这样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下,教师的专业化在某种程度上只能是一厢情愿,教师可以用多种形式消极对待。因而,教师专业化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在教师培训、激励、评价、流动、选拔机制中的种种不公平,兴利除弊,为教师的专业化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三、学校对教师编制的教育理想不是梦
经常听到身边的一些教师感慨:像那些成名成家的教师全国能有多少个?言下之意我倾其一生努力也不会成为那个幸运儿。话语中不仅透露出失落和无奈的情绪,同时也传递着一种价值观: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作为一种职业的存在,他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成就感。普通教师除了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还需要多少外在因素的帮助,才能够成长为名师或教育家?成为名师或教育家的几率能有多大?客观地讲,名师或教育家群体中不乏靠个人奋斗而“功成名就”者,但具备这样的天时地利者能有几个?对普通教师而言,“成名成家”的理想不是镜中花,就是水中月,既如此,教师的教育理想渐渐消失,专业化没有前行的动力便不值得奇怪了,再说名师的社会认知度吧,有几个地方对各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有明确的补贴呢,好的发一个证件,不好的连证件也没有,就评定职称也算不上硬件,能有多少老师想去成为名师呢?其他行业做出突出贡献,政府部门还有重奖,我们老师有几个得过重奖?与其那样不如这样就变成了现状,教育理想自然就淡化了。一个没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其专业发展自然是不难想象的。教师的专业化除了提高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这一基本目标之外,其终极目标在于期待教师成长为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甚至教育家。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别强调“要提倡教育家办学”。时下,许多教育媒体旗帜鲜明地提出“时代呼唤教育家”、“呼唤教育家办学”等等,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教育的需求,我们的教师有没有这样的需求,有多少教师有这样的需求,有
这样需求的是理想还是梦,这就需要学校造就一块沃土。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把教育家过于神化和圣人化,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家恰如痴人说梦,这说明我们的教育还缺少足够的自信和包容的气度。其实真正的教育家并非远在天外,他应该来自普通教师,来自教学一线,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躬耕于教育,有着教育的理想,有着教育的智慧,有着教育的思考,有着教育的情怀。教育家是教师专业化的最高境界,是教师经过努力能够到达的最终的目的地(当然更需要很多外界的因素,因为教师也是一个生存个体),并非高不可攀的金字塔,更不是天方夜谭。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很大度地说我们身边不乏教育家?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很诚恳地说期待更多的教师成长为教育家?什么时候,普通教师才能都梦想着成为教育家?我们期待着那个时候的到来,因为那才标志着教师专业化春天的来临。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其标准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健康的心理品质,精益求精的教育教学水平等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本要素,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要素,离开“师德教育”谈教师职业专业化,那是空谈,是舍本逐末。因而,要真正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首要的是必须强化师德教育。
夏天来了,全民减肥运动又开始了!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身材苗条,穿衣服好看,那么怎样减肥,才能既美丽又健康呢?网上流传的那些减肥传说,哪些有理,哪些没理?真的有光吃不胖的减肥秘籍吗?困惑的朋友们,请往下看!
传说1:让你一个月减掉8~10斤的魔鬼减肥法
不吃主食,只吃蔬菜和肉类的变相饥饿减肥法,让人在两三周内体重迅速下降,肌肉越多的人,效果越明显。这种减肥方法,除非长期坚持,否则很容易反弹,而且对健康有损害。
首先,它会导致肌肉中的糖原和蛋白质分解,而这些物质是供应身体能量的;其次是带走肌肉中的水分,大概是糖原和蛋白质重量的2~4倍。肌肉分解,会损害体力和免疫力。长期坚持饥饿减肥法,会让身体缺乏营养,导致贫血、闭经等。而且这种所谓一个月减10斤、8斤的魔鬼减肥法,最容易让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变得非常松弛。体重是减下来了,可是美丽和健康却减没了。
低碳饮食被很多大牌直销(营养品)公司推崇。食谱要点是极少吃主食、水果和含糖类食物,肉蛋鱼等高蛋白食物则可以多吃。这种减肥法可以在一两周内降低体重,主要是水分、肌肉和脂肪一起减少所致。低碳饮食减肥法,会抑制脂肪形成,加速尿液排泄蛋白质代谢产物(如尿素)和脂肪代谢产物(如酮体),降低身体含水量。这种减肥法,会导致营养不均衡,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传说2:日常吃饭少油、少碳水化合物、少糖就不容易胖
这种说法,在理论上是对的,但是膳食的摄入比例必须恰当把握。在有足够饱腹感的前提下,谷物的热量最好不低于全天热量的50%,蛋白质不要低于12%,脂肪的摄入量不要低于25%。
另外,好的营养可以帮助人们减轻污染危害,让饮食更安全。膳食内容越丰富多样,受一种污染物蓄积毒害的风险也就越小;各种营养越平衡,身体对毒物的抵抗能力就越强。例如,钙营养较差的人,镉、铅等二价有害金属的毒性作用就会增强。
传说3:要减肥就不能吃土豆
在我们印象中,土豆是高热量食物,会让人发胖。实际上,土豆是低卡路里食物,不含脂肪与胆固醇,普通大小的土豆每个只有100卡路里的热量。此外,土豆富含钾元素,含量比花椰菜、菠菜或香蕉中的钾元素含量都高。相对于同等质量的食品来说,土豆热量比较低,而且富含膳食纤维。蒸土豆、凉拌土豆丝等食用方法是不会让身体发胖的。人们吃土豆会发胖,是因为采取了油炸这种烹饪方式。
光吃不胖,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多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光吃不胖呢?”我的回答是:“除非你的消化吸收系统出现问题,否则这个理想一般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对来说,基础代谢水平高的人不容易长胖。
有些食物是不容易发胖的,但是也得控制摄入量:譬如小黄瓜、小西红柿;低糖水果(如柚子、樱桃),每天吃的量不能超过自己两个拳头大小;坚果每天不要超过15g。
只有摄入与支出的热量保持平衡,才能长久保持健康的体重。腹部特别容易长肉的朋友尤其需要注意:睡前3小时不要进食,晚餐尽量清淡,不食用过多肉类、不大量饮酒。
2012年5月29日,“2012年中国快递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提升质量、服务民生”。如何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是众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快递业 为“快”而生
快递业,一个比较年轻的产业,在经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一项快捷、灵活的运输服务行业。说起快递业的产生,我们这些享受快递服务的后来人,最应当感谢的是一位叫做达尔西的美国青年。
据传,1969年的一天,美国青年达尔西为了缩短一艘德国船舶在夏威夷港等待提单的时间,主动提出乘坐飞机将提单送达,而常规的邮政途径送达的话则需要花费近一个星期。两种运输服务方式在路途时间上具有明显差别,不但减少了该航运公司在港口的费用,也得到了收货人的赞赏。这次航运送货的经历给了达尔西灵感,他在随后即与朋友一起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快递公司,即敦豪公司。快递业以快捷、准确、可靠地送达货品而深受从事跨国经营的贸易、金融、运输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我国的快递业起步较晚,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邮政于1980年7月15日开办了全球邮政特快专递业务(EMS),成为中国速递服务的最早供应商。之后,在1984年,EMS开办国内特快专递业务。EMS的成立,目的在于以高速度、高质量为用户传递国际、国内紧急信函、文件资料、金融票据、商品货样等各类文件资料和物品。EMS的出现,相比于传统的邮政速度,可谓给信函“插上了一双翅膀”。它主要是采取空运方式,加快递送速度,根据地区远近,一般1-8天到达。然而,由于EMS的费用较高,普通市民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采用这种方式邮递信函文件等。
机遇偏爱有准备有头脑的人,快递行业也验证了这句话。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快递行业也搭上了市场经济的顺风车,一个个民营快递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想必看过电视剧《你是我兄弟》的人,都已经对快递业的产生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一群不被世人看好的社会人看到了社会物流量激增而邮政系统低效的矛盾,以“快”制胜开启了成功的创业之路。
在现实中,据资料介绍,我国最早的民营快递企业是在1993年建立的“快客达”,但是目前已经找不到关于该快递公司的相关信息。从目前发展较好的民营快递企业来看,申通快递和顺丰速运均创建于1993年,可谓开启了民营快递业的元年。也许是瞄准了国内快递业的巨大商机,或者是从申通、顺丰身上窥到了诱人的利润,1994年天天快递诞生,韵达、圆通、中通三大民营快递公司也紧随其后,分别于1999年、2000年、2002年成立。
快递业 奔跑在路上
2012年5月25日,国家邮政局发表2011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民营快递企业发展迅速。全年国有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0.8亿件,实现业务收入271.1亿元;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24.8亿件,实现业务收入374.5亿元;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1亿件,实现业务收入112.5亿元。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分别为29.4%、67.6%和3.0%,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35.8%、49.4%和14.8%。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占红在“2012年快递论坛”上说:邮政速递物流有服务全国的基础的网络,能够提供超过4万个网点以上的服务,其揽收管道达到24,000个以上;EMS作为行业的骨干企业,从1980年开办业务32年以来,整体上都是在365天不间断地提供服务,而且在业务旺季和雨雪冰冻等特殊时期都发挥了关键性骨干企业的作用,支持整个快递服务正常运营。
顺丰速运作为国内民营快递业的典型代表,它发挥网点直营模式的优势,以高价格、高速度、高品质的差异化战略迅速占领中高端市场。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抢占市场份额,顺丰于2003年租用了首架飞机,使客户感受到了更为快捷的服务。现如今,顺丰的航空货运公司已经投入运营,成为业内的领头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机场、高速、写字楼等场所与顺丰速运不期而遇,感受到其规范化的业务模式,不免让我们对快递业的发展充满期待。
截至2011年底,申通共有独立网点及分公司830家,服务网点及门店5,000余家。申通的业务量逐年递增,其中电子商务占比从2009年的34.3%提高到2010年的42%,2011年达到49.0%。
中通速递,从成立第一天的57件,到如今每天的90万件,业务量与日俱增,业务市场不断扩大。
2012年6月4日,圆通快递也进入了航空时代。“以前我们的快递主要是靠轮子在地面跑,现在插上翅膀起飞了。”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说,圆通计划在10年内培育20架规模的“全货机机队”,进一步优化航线和运力结构,并加大国际运力投放力度,加快国际化的推进速度。
除了在增速之外,各大快递企业还新增了一些形式各异的增值服务,如保价、定时派送、代收货款、短信通知服务等。它们在各个领域内不断竞争,在提高本企业实力的同时也推动了快递业的大发展。
快递业 那些为规范服务所做出的努力
快递企业星级评定
2011年8月30日,国家邮政局下发《快递企业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对全国8,000多家快递企业按照服务评价、服务时效、人员素质等综合条件,分为五星、四星、三星、二星四个等级。
关键词:玄幻;青年;影响;发展
《斗破苍穹》是我阅读的第一本玄幻小说。不得不承认,该小说有可取之处,严谨的逻辑思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含蓄缠绵的爱情故事。当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文笔乏善可陈,艺术表现手法匮乏,叙事虚幻缺乏现实意义。但该书却在盛大文学里创下订阅记录,订阅数突破7万,点击数高达一亿三千万之多。该书作者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天蚕土豆更是为此获得了年薪千万的报酬。为什么一本不算出彩的小说能够成为销量冠军?
这不是对玄幻小说的偏见、质疑,在西方早有魔幻小说畅销的先例,比如《霍比特人》、《爱丽丝梦游仙境》、《哈利波特》等。问题是玄幻小说为什么能获得远高于自身艺术价值的商业报酬和受众吸引力。谈西方魔幻,我们不得不谈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阅读此文我们即能体验幻想世界的亦幻亦真,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人性深沉的思考,沉醉于百转千回的情节之余,我们也能陷入对现实的反思。中国玄幻小说发展史可以追溯到《西游记》《山海经》等幻想文学,但现代玄幻兴起时间很晚,只能上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代玄幻作家以80后、90后作家为主。较短的发展时间、较低的人生积淀,决定了当代玄幻小说短板:想象叙事与情节冗余,艺术表现手法贫乏,口语化严重甚至脏话连篇,缺乏现实寓意、为想象而想象。
不管是科幻、魔幻、玄幻,关键都在一个“幻”字上,只有出奇不意、超越常人的幻想才能达到惊艳的效果。但是即便是真的做梦也能找到“日有所思”的现实基础,幻想作为一种创作手法,能够在形式上超脱现实,却不应在精神上、内涵上超脱现实,超脱人类的正常逻辑思维。因此,玄幻小说的价值不在于“幻”,而在于“幻”之下的现实生活,现实意义最强,讽喻色彩最浓,也最为深刻。
由于当前网络小说的盈利模式以章节收费为标准,章节字数越多,收入越多,而连载模式则让作者的思维跟随读者的口味不断变化。这就导致作者一方面想方设法增加文字数量、另一方面为满足不同读者需要,而将情节设定在科幻、魔幻、玄幻之间切换,在人物、道具、场景设定上不断变换,即压缩了作者锤炼文字的时间,让作者陷入为幻想而幻想的境地,文本因此显得冗长反复,打破了读者在接受文本时了解情节的时续思维,最终导致文本情节让人看起来眼花缭乱,让读者迷失了对文章本意的思考。
《斗破苍穹》作为当前阅读量排名第一的玄幻小说,也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比如全文基本围绕“三年之约”和“救父救师”两条线索展开,应该说思维清晰,线索明朗,但如此简单的情节尽然也洋洋洒洒啰嗦了五百三十一万九千九百零八个字。作者在凑字数、赶进度的条件下,文字的锤炼水平可想而知,这也是导致玄幻小说口水话泛滥的原因之一。《斗破苍穹》的作者天蚕土豆经常拖延更新时间,被读者戏称为“拖豆”,我想或许正是这种“拖沓”中对文字锤炼的一点点坚持让《斗破苍穹》走上了第一的王座。
总体上,《斗破苍穹》已经代表了当前网络玄幻的最高水平,也反映了玄幻小说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不成熟的文字风格、不健全的商业开发模式,与西方的魔幻文学发展规模和艺术成就之间还不存在可比性。那为什么网络玄幻仍能获得如此高的点击率,让天蚕土豆获得比莫言这类大家更高的关注度呢?
杰姆逊说过,“在人类所有的欲望下面,隐藏着一个改变自己的愿望。”玄幻小说的虚拟性,其本质就是将读者改变自我的愿望和各种世俗欲望通过虚幻来实现。著名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自我实现”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以《斗破苍穹》为代表的玄幻小说正是切合了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特别是以青年人为主的玄幻阅读人群。这种类似于的情节切合可以从小说的主角设定、背景设置、矛盾设置等诸多方面找到影子。
玄幻小说的主角基本上都是男性,在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玄幻小说创作领域,点击率就是金钱,读者就是上帝。既然读者以男性为主,那剧情也必然以男性的自我实现为基础。因此,从普通人到神明的英雄主义情结,从屌丝男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幻想,从惨遭毒打到疯狂杀戮的暴力美学等成为设定主角时必须考虑的要素。《斗破苍穹》作为其中的代表作,自然也走不出这种俗套的主角设定,主角萧炎作为一个功力全废的天才,实现了从屌丝到大神的华丽转变,在他的手下伏尸百万、天下颤动,在他怀里娇妻美妾、美若天仙,一切都与以屌丝自嘲的中国青年心理完美切合。
在背景设置上,玄幻小说基本以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时代为主。那个时代,读者即熟悉又陌生,便于搜集素材,展开想象。并能通过让主角以穿越的形式从现代去到古代,从而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时代优越感。比如《兽血沸腾》里让穿越到过去的主角发明炸药、火枪等。
俗话说,一部好的作品开头决定了作品成功的一半。任何有吸引力的作品开头都是起于恐惧或是威胁,也就是文章的矛盾设定。因为人类本身就是这么一种动物,没有人会被平平淡淡所吸引。《斗破苍穹》开篇主角从天堂坠入地狱,成为废物,这就是威胁、恐惧。别人的嘲笑、讽刺以及萧媚与熏儿对待主角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突出恐惧。任何鄙视,嘲笑,耻笑,戏谑都是攻击,攻击本身就是一种恐惧。
青年人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由于部分人对互联网的依赖,导致在现实世界中较为内向、敏感、消极的人群,这类人在现实世界中容易产生挫败感。他们通常不善于沟通,交友面不广,不善于表达自我,常觉得自己不受重视,缺乏关爱,但是对沦为平庸的恐惧又让其更容易把自己的精神沉浸在虚幻的小说世界中,从而满足自己被尊重的需要,达到自我实现目的,以转移和逃避对现实处境的不满。长此以往,形成网络依赖,恶性循环,不可自拔。其次,很多青年由于交际面狭窄导致生活单一枯燥,但又不甘寂寞,于是急切地寻找新的生活体验。网络小说小说中纷繁复杂的背景设置,精彩纷呈的情节起伏,给这类人展开了一个崭新天地,最终让其陷入不可自拔的自我幻想之中。
玄幻小说的兴起与繁荣无疑有其负面影响,在此不逐一陈述。但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我们应该摆脱偏见,着眼未来,时间能够抚平玄幻小说当前的缺陷,并作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和独特的文化现象争得其应有的地位。这需要小说创作者努力,赋予自己作品更丰富的思想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巨大的人格力量,提高文学修养,降低网络小说对读者思想层面的负面影响。作为读者而言,也应提高自控能力,提升阅读品位,抵制不良诱惑,这既是对自我地救赎,也将为玄幻小说发展提供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陈奇佳. 虚拟时空的传奇——论网络玄幻小说[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03:124-130.
[2]高冰锋. 中国网络玄幻小说的前世今生——浅论中国网络玄幻小说的发展与现状[J]. 重庆社会科学,2006,12:56-59.
[3]余芳,徐筱虹. 关于玄幻小说的特点和定义[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05:99-102.
论文关键词:人生理想;宗教;宗教理想
0引言
人生理想问题一直是人类文化关注的重要问题。人生不能没有理想,“理想出于理性,人类是理性的动物,理想是构成人格的要素,人类所以异于禽兽,伟人所以异于常人,全看理想的有无和高下。”作为人生奋斗的根本目标,人生理想赋予生命以意义,激励人去实现人生的价值。没有理想的人生是盲目的人生,与动物的生存没有区别。不同文化所宣扬、追求的人生理想有着很大的区别。如儒家文化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而道家则把“自然无为”、“逍遥自在”作为人生追求的理想。作为不同于世俗文化的宗教文化,其人生理想又与世俗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美好神秘境界和来世天堂幸福的描述和向往,构成了宗教人生理想的主要内容。然而,在宗教人生理想实现之前,人首先和直接要面对的却是现实的人生和生活。现实人生与宗教理想生活之间的完全不同,影响着人们对现实人生的不同选择,有些人着眼于现实的生活,也有信仰宗教,把美好的人生寄托于来世。
1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
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常常是人类生活中重要问题,这两种人生理想和追求反映在不同的人身上,常常是人们对现世与来世人生根本看法的表象反映。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是不同的,突出反映在:
首先,对人生本质的基本判断不同。宗教的人生理想是从有神论的立场出发来规定和设计人生理想的。宗教的根本特征就是有神信仰,这是宗教人生理想论的大背景,宗教所提出和追求的来世幸福是与神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宗教中,天堂福地是神灵的居所,神灵是天堂福地的主人,人们所希望的来世幸福正是这些神灵给予的,没有神灵的存在,就没有宗教所追求的来世幸福。宗教之所以以有神为其基本信仰,根本原因在于其对现实人生本质的看法和价值判断。人生是痛苦的,这是宗教对现实人生的基本判断。佛教对现实人生的基本判断就是人生是痛苦的,其“四谛说”讲的就是人生的痛苦及如何摆脱人生痛苦、达到理想人生境界的问题。苦谛,就是揭示人生的痛苦的本质的真理,集谛,揭示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灭谛,说明摆脱人生痛苦的理想境界,道谛,指出解脱人生痛苦,达到理想人生境界的途径。道教也认为现实人生是充满痛苦的,有诸多的烦恼,而死亡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故道教贵生,追求长生不死,并把长生不死作为人生的根本幸福。基督教认为,社会、人生中充满了种种的苦难,导致人生充满苦难的原因在于人类的罪恶。与宗教文化相反,世俗文化尽管也承认人生有种种痛苦,但是以现实人生为基础去设计人生理想,反对以神灵代替人去思考和安排人生。强调人们从现实的物质世界出发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才是真实的。
其次,关注的重心不同。世俗文化所提出的人生理想往往以追求事情的成功为内容,如儒家的人生理想。在世俗文化中,人们所理解的人生理想是对未来现实生活的一种希望和追求。不论是“有为”或“无为”,”出世”或“入世”,这样的人生理想是在现世之中的,离不开现实社会生活,并且又以改善现世生活环境、创造美好的现世生活为内容的,其关注的重心在于求得现世生活中人个价值的实现和人生幸福的获得。宗教所提出的人生理想往往是关于生活之幸福和生命之完满的,它以不愁衣食住行,自由自在,没有痛苦,没有世俗生活的种种罪恶,永生不死等为主要内容。宗教的人生理想追求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世俗文化所谓的成功,是精神的完满而不是功利的获得。在宗教看来,来世生活的幸福才是人生的目的和重心,现世的生活只不过是来世生活的准备,现世的努力是获得来世幸福的根本前提和条件。
最后,最终归宿不同。宗教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生的理想境界,通常是一种神秘的、美好的状态,如佛教的涅檗境界、道教的神仙境界等:一类是人生的理想归宿,是宗教所说的美好的、幸福的彼岸,如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佛国净土、伊斯兰教的乐园等。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质的区别在于宗教总是追求美好的神秘境界、来世幸福和天堂永生。来世高于现世,彼岸高于此岸是宗教的基本观点。宗教把人的生命历程分为现世和来世两个不同的部分,认为死亡只是肉体生命的结束,并不是人生的终结,人死之后,其灵魂不死,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天堂或地狱、来世、后世),在那里继续生活。对人来说,现世的生活是痛苦的、暂时的,来世生活则是美好的、永恒的。因此,人不应当执着于现世的欢乐和现实的人生,而应当追求来世的幸福。佛教对人生历程的“四谛说”概括、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现世人生从根本上是罪恶的,每一个都是上帝的罪人,要受到上帝的惩罚,因此,现世人生是痛苦的,对人来说,只有来世的生活才是永恒的,真正的幸福是彼岸天国的永生,而不是今世有限的感官快乐和世俗欲望的满足:伊斯兰教教义中有“两世幸福”的主张,今世幸福与后世的幸福不能等量齐观,与后世的生活和幸福相比,今世的生活和幸福是短暂的、虚幻的,不值得过多地追求和留恋。宗教对来世人生理想、幸福和对现世人生痛苦的肯定,反映在人生态度上是重来世轻今世,因为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不如意,人要改变现实生活,解除痛苦是不可能的,要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痛苦,获得幸福,只能到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去找。尽管不同文化对人生的认识有很大差异,但世俗文化总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不能否认,现实人生中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自然灾害,生、老、病、死等生理现象,挫折失败、悲欢离合等社会现象都会给人造成痛苦,但世俗文化对现实人生的判断是,痛苦并非现实人生的唯一内容,人生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和痛苦,也同样存在着欢乐和美好的事物。因此,人应正视现实生活之不幸福,通过改变现实环境和条件来创造幸福。
2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的矛盾性
宗教人生理想总是与现实人生交织在一起的,宗教人生理想追求的来世幸福,从根本上讲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投射。宗教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总是与现实人生充满了矛盾,这种矛盾性共同构成了宗教人生与世俗人生。
在现实的尘世生活中,宗教总是以其来世人生幸福的说教占据了一部分人的心灵。这些接受了宗教人生理想的世俗人,为了达到彼岸的幸福生活,严格按照宗教原则生活,对他们来说,宗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宗教。他们或积德行善,或忍耐顺从,接受命运的挪揄,所做的一切既是为了解脱现世的痛苦,又是为了追求来世的幸福。
而对不信仰宗教的人来说,面对现实的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么追求功成名就,要么无为而治。尽管在他们的内心中,可能也保留了对来世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和期待也时不时地影响着他们的现世生活。但从本质上讲,他仍然是着眼于现实人生的人。尽管,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两种人生理想时常会发生矛盾,有时,现实的人生理想驱使他追名逐利,有时,对来世的向往又使他节制自己的欲望。有时,现实的种种痛苦使他对来世更加充满期待,有时,来世的虚幻又使他竭力想抓住可把握的现在。如此等等。
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之所以会发生矛盾,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①宗教人生理想仍然不可能离开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宗教人生理想尽管追求和向往来世的幸福,但仍然是以现实的人生为基础的。宗教人生理想论的根源在于其对现实人生的消极判断,即人生是痛苦的,在现实人生中人无法完全摆脱痛苦,只能期求来世的幸福。而如果宗教人生理想完全脱离和超越了现实生活,就会变成一种虚幻的梦想,这种梦想与现实的人生无关的话,人们是不会去相信其说教的。正是基于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宗教人生理想总是与现实的尘世生活既联结在~起,又分割开来。这种联系使人们相信只要信教,按宗教教义生活,就可以达到来世的幸福;而正是这种现实与来世的分割又使得人们总是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迷惘,如此,今世与来世、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便充满了矛盾。②现实人生状况是纷繁复杂的,正是这种纷繁复杂加剧了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的矛盾。前面已提及,宗教人生理想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消极判断,而事实却是现实人生中的痛苦与幸福总是交织在起的,人生就是苦与乐、幸福与不幸相互交织的过程,离开了痛苦就无所谓幸福和快乐。宗教人生理想将两者分裂开来,就是将痛苦留在今世,把幸福放在来世,这样做必然加剧现实人生中的矛盾。③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的矛盾还反映在主体创造性上。宗教人生理想一味宣扬的是有神论,即神会给人来世的幸福,只要听从神的旨意,接受神的安排,就能获得来世的幸福。现实人生却是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能动性不断扩展又不断受到限制的过程,当人的能动性、刨造性受到客观外界因素的制约时,当人遭受痛苦时,宗教人生理想便有了存身之地,怀着这种理想,人可以暂时解脱现实的痛苦:当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扩展时,人相信自己可以得到现实的满足与快乐,不必去祈求来世,这时宗教人生理想就成了虚幻的向往。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信教与否,不过是这两种人生理想斗争的结果。
3宗教人生理想对现实人生的意义
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既联系在一起,又形成鲜明对比,辩证地看,宗教人生理想一方面对人类生活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另方面由于其是人类对人生问题的一种反思,也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内容,因此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积极意义。
宗教人生理想对人类现实人生的消极作用是明显的。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是人类的天性,但是到哪里去寻找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呢?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根本不存在宗教所信仰的神灵,神灵观念是人们错误思想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虚幻的、错误的反映。自然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人类的实践也已经充分证明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不是在宗教所说的来世、彼岸,而是在今世,在现实人生。人生的幸福,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来实现,只有不懈地努力和奋斗,积极投身到改造自身和客观世界的现实活动之中,才能实现人生的幸福。宗教人生理想论却认为,美好的生活在彼岸的天堂而不是现世,所以人生的最高目标是得到来世的幸福。宗教人生理想的幸福论立足于来世,轻视现实的人生,对现实人生持悲观的态度,这与人类发展的方向是不符合的。现实生活中,悲观主义常常是和宗教人生理想联结在一起的。最典型的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他认为人生就是充满了痛苦的,人生宛如一个海上行程,尽管可以躲过了暂时的险滩暗流,最终却是船沉海底——死亡。人对痛苦的永恒解脱就只有生命的结束,因之,他追求如佛教所说的涅粜境界,走向神秘主义。
宗教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相伴随,马克思、恩格斯在《导言》中指出,宗教是对市民社会的反映,是生活于市民社会中的现实的人的本质异化,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市民社会现实的批判。由此可知,宗教的产生是有其现实基础的。尽管宗教人生理想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但由于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存在,是对现实人生的反思,因此也有其值得借鉴的作用。
首先,宗教人生理想对来世幸福、彼岸永生的追求,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是对人类苦难的社会现实的间接抗议和批判。必须承认,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各种罪恶和苦难,生理的痛苦、精神的痛苦充斥于现实人生,个人的恶行、社会的罪恶充斥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大的痛苦是社会罪恶带给人们的痛苦。宗教所宣扬的“人生是苦”、“生活是罪恶的”等思想,是对现世人生痛苦和社会罪恶的认定,正是基于这些认定,宗教提出了与苦难重重的现实人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来世幸福图景。
其次,宗教人生理想体现了人们对快乐、幸福、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对理想社会的深切向往。现世人生是痛苦的,但人们渴望美好、幸福的生活:人生而必有~死,但人们却渴望长生不死;人有肉体,自然就有种种生理的痛苦,但人们却渴望身体的永远健康,如此等等。现实生活中有诸多的苦难,人生也有诸多的渴望。宗教的彼岸福地、来世天堂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些渴望而设计的。
再次,宗教人生理想所宣扬的来世幸福一定程度上也是体现了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人活着最大的痛苦就是死亡的来临,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是很难消除的,给人以来世的幸福前景,便是给人以极大的终极关怀,让人怀带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平静面对死亡,宗教在这一点上的作用无疑是积极的。
民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们为了适应生存的需要,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逐渐产生、发展的。从政治意义上来讲.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民主归根结底是要反映到人们的政治生活中来,集中到一点,为的是使人们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四大基本权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或许是民主的最高境界。民主从它诞生之起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就表现出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在发挥着作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现代的国家和社会如果失去了民主,世界将是一片混乱,简直是难以想象。民主对现代的国家和社会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民主?民主自身的发展过程又能说明什么?其实.如何看待民主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看待民主自身发展过程的问题。从民主的实践中看,民主自身的发展过程就是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地相互交锋冲突、协商妥协、折衷调和的过程。人们最终得到的则是民主的理想和现实进行博弈的结果。
从民主的每一个发展时期来看,都是从实践中抽取出民主的一些思想火花.进行论证分析,形成民主的某一方面的理论.然后再推向社会进行实践,如此反复。简单地说,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民主的思想或理论,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一种远大的目标,也是民主的一种最理想的状态。民主的发展过程就是要实现它这种美好的愿望、远大的目标,理想的状态。从历史上看.民主的理想最初目的是人们为了能更好生存下去,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应有的权利,在思想上领导着人们为争取获得自由和平等的解放而作的不懈努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思想的进发来自于人们对他们所处的状况表现出的失望,从社会中得不到自己应该得到的权利,或者无法实现自己应有的权利。这更加体现出人们对自由、平等的渴望。从以前的民主思想家对民主论述来看,民主就是竭力维护自由与平等的使者,也是保障和实现人们应该得到的权利的最好的制度安排。由此而知,民主的理想所反映的是民主应该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民主.同时也为民主制定实现的目标,为民主的发展指引方向.
从最高政治意义上来讲,民主的理想最核心的部分就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是在民思想,也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属于统治者的思想。虽然这种思想是以社会契约论作为理论基础,但是不管你是否赞同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在民的思想却深入人心。这种民主思想的转变其实也在反映着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民主的理想和现实是相互斗争的.是不会一帆风顺的。
在实践中,为了通过民主来保障这些权利.人们就逐渐地制定出一系列的民主规则,如选举的制度、程序、方法等等。为了被人民通过选举选出来的掌权者的行为不致违反人民的意愿,还设计出了能够约束政府的最高规则——宪法以及商法、行政、司法之间的制约机制等等。这些其实也就是民主制度的设计内容,也就是民主在现实中应该解决的事情。通过协商和妥协,以减少民主所能保障和实现的人们的权利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达到尽可能的一致。在民主的理想状态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下,应该是由人民群众自己来直接地行使一切权力。人民理论核心是,政治权力天然地属于人民,只是在惯例上经同意后才属于政府。现实的民主观念主认为: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目的的手段,社会的基础是一个个单独的人,个人权利天赋不可侵犯;政府权力由人民定期按一定程序授予,人民是最高。
从民主的理想层面来看,民主有很大的应然性.它是一种理论化的主题,更多的是论证它应该包含的内容,反映的实质,体现的价值,提出令人振奋、鼓动人心并使广大人民群众为之奋斗的口号。这对构成民主的整体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民主的理想层面作为铺垫,就不可能有新的民主现实的出现。
从民主的现实角度来看,有很大的实然性,虽然它的运行也需要民主的理想来引导,但其实际的情况与它的理想状态并不总是一致,甚至相去甚远。一方面,现实中的民主总是以政府的存在为前提,政府的存在决定了大多数情况下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力只能是间接的、代议式的、多数规则决定的。正如约翰?密尔说的:“在现实条件下,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是代议制政府”。在民主的理想与现实结合方面,密尔应该是最佳代表,正是他设计了这种代议制政府模式,才使现代的民主有生存下去的可能。虽然他当时设计的目的并不在于如何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而在于如何使精英统治获得一种合法化的大众化基础,这本身也说明了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之处,民主的理想只有在它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得到修正、补充、完善。由此而知,虽然,“民主是一个好东西”,但是,民主本身并不能保证任何东西,它既能提供成功的机会,也能提供失败的风险。杰斐逊说过,民主的承诺仅仅是对生命、自由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和幸福的追求。既然是一种原则、理想,那就注定它与现实之间必然有一定距离。民主要想实现的一切,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努力争取和斗争。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人民群众能切身感受的民主。超级秘书网
另一方面,从政府的功能方面来说,政府是运用行政权力白上而下地对人民进行控制与管理。政府权力与权力运行是既定的,因此现实的民主充其量只能是对这种既定权力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与制约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只能取决于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博弈状况,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人民群众中个人利益和民主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阶层的成长与整体上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只有人民大众,尤其是某个历史时期兴起的新阶层,才是民主的真正实践者。反过来,从民主的理想中创造出来的那些民主思想也需要人民大众在这种民主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的实践和检验。
总的说来,民主的发展过程是民主的理想和现实相互结合的过程.是民主的两个重要方面,民主的发展离不开两者的共同发展。民主的理想指导民主的实现.现实的民主是形成新的民主理想的土壤。脱离民主的理想指导下的民主现实生活将是非常危险的。虽然民主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异,也可能存在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可以调和的。民主的理想与现实的相互转化是有代价的,是要花费成本的。要想达到民主的最高境界,就要以最小的代价,使民主的理想与现实的尽可能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达尔著,李柏光,林猛译.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
[2]莱斯利雅各布著.民主视野[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民主的再思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卡尔·科恩(CarlCohen)著,聂崇信,朱秀贤译.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评价 理想评价 评价现实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激励、改进、鉴别等多方面的功能,教学评价功能的发挥对于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目前高校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并未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如何有效地开展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国外已有近百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近20多年来,我国理论工作者和教学管理者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许多理论工作者提出,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应具有促进教师发展,发挥专家、同行评价的主导作用,重视自我评价,对教师教学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用个别化的评价标准替代统一的评价标准。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见解,确实言之有理,理论上也能自圆其说。同时,理论工作者的见解也与当今国外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相符合:评价目标,从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形成性评价”;评价标准,由绝对统一转向相对统一;评价主体,由“单一主体”转向“多元主体”;评价方法,由注重“量化评价”转向注重“质性评价”;评价结果,由侧重考核转向侧重专业发展支持。理论工作者讲的道理是对的,但在教师教学评价实践中却困难重重,难以实施。为什么理论上讲得通的东西在实践中却难以行得通?如何既言之有理,又行之有效?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探索。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可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笔者主要对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理论与评价实践中的矛盾进行分析,就如何面对教学评价现实,追求教学评价理想,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评价指导思想: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
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对于这一观点,人们是没有异议的,但如何实现这一目的,人们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分歧。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有两种,一是发展性评价,二是奖惩性评价。所谓发展性评价是指将评价结果主要用于改进教师教学工作,促进教师发展,淡化评价结果与教师自身利益的联系。所谓奖惩性评价是指评价结果同教师利益挂钩,使其作为教师晋升、加薪、降级、解聘等奖惩性决定的依据。
作为在理论上受到普遍推崇的发展性评价,其优点是不言而喻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思想;有利于消除评价对象的抵触与防卫心理;有利于评价客体与同行、学生、领导等评价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共同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评价建立在双向对话的基础上,有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展现和完善。发展性评价就其缺点来说,在教师自觉性不高和教师群体文化欠理想的环境下,若评价与奖惩脱钩,这种评价往往就形同虚设。奖惩性评价就其优点来说,有利于高校以刚性的手段促使教师重视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师来源多元化的今天,这种评价模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不过,奖惩性评价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持极端观点的较为少见,争议主要表现在以发展性评价还是奖惩性评价为主。学术界具有其倾向性的意见是教学评价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辅之奖惩性评价。在高校教学评价实践中奖惩性评价占主导地位,奖惩性评价如同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发展性评价则如同T型台上展示的服装,虽然漂亮,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穿戴在身,只是代表服饰的趋向。理论工作者研究问题时,更多地从学理层面考虑其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对于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则关注不够。在教学评价实践中,发展性评价之所以难以推行,是因为发展性评价虽然体现人文关怀,但往往以教师较强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为前提,没有这样的前提条件,发展性评价难以在实践中推行。另外,发展性评价在实践中的应用缺乏较易掌握的操作模式。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理想的评价,是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但在实际工作中究竟是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还是奖惩性评价为主,在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的区间,要考虑到学校现实状况与环境、教师的成熟度等多个变量,决定其定位。抛开学校、教师现实状况去追求发展性评价,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评价标准:统一的标准与个别化的标准
在近年的设计实践中,总有一些前期的方案创作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无法实现。但这其中的某些设计片断在处理实际问题上仍不乏积极意义。
运转
片段来源:某数字电视中心
――某些设计应该首先保证城市与建筑的健康运转。外部形态是内部空间组织的容器。
这个项目的产生来源于业主的使用需求与原有建筑之间的矛盾。业主获得了一块更大的用地,希望新建筑可以实现功能流程上的顺畅性。
设计的出发点围绕总体功能的健康运转。规划布局将同一类似的功能尽量集中,统一划分界面,将车流、人流、景观和安保的组织梳理流畅。内部功能组织考虑到采编播各功能之间的频繁联系,采取横向为主,多点纵向的布置方式。而后续的外部形态设计只为以上功能结构制作了表皮(容器),并进行了技术及艺术上的处理(图3)。
野心:LMP(L媒体公园)
――建造的野心并非全然白日造梦,有些只是看得更远。创作有时就像一场叙述的冒险。
该项目地处印尼,最初的建设计划是设计5个演播室,保证新兴的电视台几个频道的节目制作。实际上业主拥有金融、地产、医疗、零售及教育等多方面的产业资源。而对新产业的涉足显然包含更大的野心。
方案突破了前期的企划,为用地预设了分期开发的可能。小型演播室――制作一――零售――大型开放式演播室――媒体广场一电影学院――媒体大厦的开发计划不再把眼光局限在单一建筑和单一产业,而是提出了构筑一个媒体王国的可能性(图4)。
解决:武汉某商业体
――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去解决那些更为实际的问题,需要像一个数学家一样回答项目中的最大或零。创作就像打游戏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关是什么……
项目的规划条件充满了矛盾与谜题:复杂的交通,有限的用地,极限状态的容积率,台地,保留树木,甚至在此基础上仍需保证高层住宅区的天际线与环境品质。一些问题源自早期规划的不合理,另一些则是业主的获利需求。无论如何,建筑师需要极强的解决难题的经验与能力――尽管有些看上去实在是琐碎或繁重的。唯其如此,才多少会发掘一些资源,弥补一些损失吧(图5)。
消隐:某地下城际铁路枢纽
――建筑拥有太多的借口成为环境的主角,事实上,它才是最多余的那一个。…
这是某CBD内首个启动的项目。城际铁路与轨道交通在此汇聚,解决大量商务人流的出入行。创作介入时才被告知前期已有设计方案,但经多次修改仍无法满足公众需求。
项目处于自然环境优越的中心绿地区域,绝大多数的功能处于地下,地面上仅需建设一个进站厅和三个交通广场。因此前面的方案设计步入了建造的悖论:越多越错。
也许应该选择一种让建筑消失在环境中的方式,只对目标对象留下些许提示。其他的就是想出解决交通人流疏导的对策(图6)。
我们调整或坚持着自己的创作价值观(创作态度),只为享受理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刻。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自我的梦想而走向迎合或对抗的极端,因为我们在理想轴上的自我定位是为了现实轴上的制高点(图2)。
我是我背景前的一棵树,我是我众多口中最先缄默的一张。
教材分析
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2课《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的内容由五个部分构成:1.古埃及雕塑;2.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3.古希腊雕塑;4.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雕塑;5 .17-19世纪欧洲雕塑。该课所选择的雕塑作品跨越欧洲、亚洲、非洲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涉及的历史知识也非常广博,用一课时或两课时完成教学是难以深入的。古希腊雕塑艺术在西方雕塑艺术中具有代表性,为了让学生在国外雕塑作品欣赏中形成对雕塑的基本认识,并真正受到熏陶和感染,我选取了“古希腊雕塑”部分进行备课与设计,以期真正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感知能力的目标。
教学思路
为了解决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根据教材编排特点,选择《克尼多斯的阿芙罗狄德》《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拉奥孔》这三件有代表性的古希腊雕塑作品图片进行欣赏,以“美”作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进行串联,将古希腊的人文背景知识和神话故事融合在作品欣赏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并作出评价;教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回答问题,尊重学生的审美感受与审美描述,支持学生的审美判断,并进行鼓励性点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成就与基本特点,感知其中不同类型的美,并掌握基本的欣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欣赏、师生合作欣赏、自丰欣常、小组讨论等活动.能云用美术术语描沭古希腊雕塑作品,并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欣赏过程中获得情感的愉悦,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古希腊雕塑艺术形式美的特点,能运用美术术语描述古希腊雕塑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对古希腊艺术形式美的理解,如何引导学生增强对古希腊雕像的欣赏体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作品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引入
1.教师提问:大家爱美吗?要求学生大声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之心,人之常情!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美图。
教师一边播放人体健美图片,一边引导学生谈观感(女性美——柔美;男性美——强健美)。
【设计意图】以优美的女性图片和健美男性的图片引起学生的观赏兴趣,并为总结“人体最美”做铺垫。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最早认为人体最美的是哪一个国家吗?提示学生联系雕塑中的艺术与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
教师导语: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人最早关注人体美。他们的这种“人体最美”的审美观念在流传至今的古希腊雕塑作品中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古希腊雕塑是世界雕塑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经典作品,走进古典艺术,一起去体验古希腊雕塑作品带给我们的人体美的感受。
教师板书课题: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一走近古希腊雕塑。
二、课堂发展
(一)教师主导教学
1.介绍背景知识:古希腊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等都很发达。究其原因,与其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教师通过对古希腊的介绍,将学生的思维带入美丽迷人的文明古国)
(1)美丽风景:海、岛、雕塑、建筑。(图1至图4)
(2)地理位置: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对面是文明古国埃及,东南方有临近地中海的两河文明。众多优良的港湾为古希腊人从事海外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也促成了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互利互惠的思想观念和开放探索的民族精神。
(3)审美观——人体最美:展示人体雕塑艺术精品——《掷铁饼者》(图5)、《赫尔墨斯与小酒神》(图6)、《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图7),让学生快速欣赏,形成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介绍古希腊,为欣赏雕塑作品做好知识准备,插入希腊风景图片与希腊地图,使学生了解古希腊文明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2.教师提问:在欣赏古希腊的雕塑之前,请大家先回答一个问题。法国有一个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卢浮宫,你们知道卢浮宫收藏的三大珍宝是什么吗?
(学生可能答不完整,会以自己对美术名作的了解答出《蒙娜丽莎》《维纳斯》,也可能会答《最后的晚餐》《掷铁饼者》等,此处不能占用太多时间,教师需要适当提示学生。)
教师揭晓答案:卢浮宫的三大珍宝是雕塑作品《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图8)和油画作品《蒙娜丽莎》。这三件珍宝中有两件就是古希腊的雕塑作品,可见古希腊艺术的杰出和伟大!
【设计意图】由世界著名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引导学生了解古希腊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
3.兴趣点
教师课件出示图片《克尼多斯的阿芙罗狄德》(又名《克尼多斯的维纳斯》,图9),希腊雕塑艺术史上第一件以全形态来表现女神的惊世骇俗之作。
教师介绍背景故事:人体美——美是无价的。传说古希腊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曾为科斯城雕刻了两尊阿芙罗狄德像,一尊着衣、一尊,标价相同。可是科斯城国王因为那尊像而惊恐万状,坚决拒收的而选择了着衣的阿芙罗狄德。可是大胆的克尼多斯城国王却毅然选择了全阿芙罗狄德,并且郑重地安放在中心广场上。这引起了邻近国家和地区的人的极大好奇,从此来克尼多斯城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过去一向无人问津的克尼多斯城由于这尊雕塑而名震希腊,一下子竟成了人们“朝圣”的地方。科斯城国王很后悔,想高价买回,却被克尼多斯国王拒绝,理由是“美是无价的”。
【设计意图】教师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感受人体美在古希腊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以纯洁的目光重新审视雕塑作品带来的人体美感。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重点欣赏作品——最美的女神《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二)师生合作学习
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欣赏“最美的女神”——《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1.自主学习:你认为最美的人体应符合什么条件?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应该会有很多个人的审美观点与相同的审美结论,教师需要适时引导并总结共同的审美观点,要注意控制好课堂节奏。)
2.学生分组讨论人体美的标准,每组选代表回答,并鼓励有不同审美观点的学生积极举手发表意见,教师总结要点并板书在黑板上:
身材——苗条、丰满、魔鬼身材、修长……
五官——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嘴……
动态——“S”形……
3.教师和学生一起整理并总结人体美的标准,然后引导学生用讨论后总结的审美标准一起去赏析雕像《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教师介绍阿芙罗狄德是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之神,并提问:《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又称《断臂维纳斯》,同一个雕塑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名称?
教师解释:这是因为古希腊人与古罗马人对爱神的叫法不同,并因发现地点与雕塑特点而取名。
教师按学生确定的审美标准进行图片欣赏(顺序可打乱)。
【设计意图】按学生定的审美标准来进行审美分析,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热情,有利于学生主动鉴赏,增强审美体验并作出评价。
(1)形体美:符合黄金分割律(美的规律)的魔鬼身材。
(此处预想学生会提出疑问:什么是黄金分割律?阿芙罗狄德雕像的黄金分割点在哪?雕像作品符合黄金分割律是一种巧合,还是雕塑家本人懂得美的规律而有意为之?)
教师(知道答案的学生也可参与回答):雕塑作品的黄金分割点是肚脐。肚脐以上(上半身)与肚脐以下(下半身)两部分的比约为0.618:1,就构成了黄金分割,这样的人体比例会给人以舒服、优美之感。《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之所以有如此令人倾倒之美,是因为其形体结构符合美的规律—一黄金分割律。古希腊有大量的“显示出永久的魅力”的雕塑艺术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将数学理念和美的理念与雕塑作品完美结合的杰出成就。
(2)五官美(图10):五官和谐、面部表情平静、容貌端庄、造型高度写实。
(3)动态美(图11):“S”形的动态富有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4)残缺美(图12):因断臂而丰富了欣赏者的想象空间。
教师此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人们总是要求完美,追求十全十美,雕像阿芙罗狄德因断臂而残缺,残缺为何而美?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暂不做结论,而是插播广告视频——阿芙罗狄德的手臂是怎样断的?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资料,放缓上课节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整他们的注意力。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想象:广告创意的灵感来自这件雕塑作品,那断臂之前的阿芙罗狄德应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动态呢?
教师鼓励学生上台模仿自己想象中阿芙罗狄德未断的手臂动态,通过互动与学生一起总结阿芙罗狄德的断臂之美:有——限制思维和想象力;无——丰富和拓宽欣赏者的想象空间。
【设计意图】此处加入互动,调节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有创意并敢于上台模仿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5)教师引导学生对雕塑作品进行整体性欣赏,一起总结雕像带来的整体感受,设想学生可答出“庄重”“典雅”或“纯洁”等。并适时补充,讨论其含义:庄重:虽但不轻浮、内心平静;典雅:美而不俗;纯洁:心地纯粹无污;崇高:雄伟高大。《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高2.04米,生活中一般女性难以达到此高度。雕像像一座纪念碑,欣赏原作时易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气质美包含着庄重、典雅、纯洁和崇高。
4.赏析小结——阿芙罗狄德之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的自主赏析结果,补充学生的遗漏。
教师介绍名家对于《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的评价:法国雕塑家罗丹——“奇迹中的奇迹”;18世纪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种审美境界一直被西方古典艺术家视为最高境界。
5.神话中的阿芙罗狄德之美
教师介绍阿芙罗狄德“美神”称号的由来—金苹果的故事。雕塑作品阿芙罗狄德是完美的,在神话中的阿荚罗狄德更加美丽,她因争到金苹果而成为古希腊神话中最美之女神——“美神”。教师继续讲述特洛伊战争的缘由(赫拉、雅典娜与阿芙罗狄德三女神的金苹果之争)与结果(特洛伊城被毁灭),引出受害者拉奥孔。在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城时大祭司拉奥孔因识破了神的旨意,他和他的两个儿子被女神赫拉与雅典娜放出的巨蛇活活咬死。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的简述与作品的直观感受,继续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激情,为下面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欣赏作品《拉奥孔》做好铺垫。
(三)学生自主学习
美的受害者——雕塑《拉奥孔》欣赏。
1.自主欣赏与小组探讨:雕塑《拉奥孔》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受?
欣赏雕塑作品《拉奥孔》(图1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自主进行欣赏,鼓励学生大胆描述自己的审美感受与体验。切人点:仔细观察,感受拉奥孔的痛苦表情与雕塑中的人体肌肉状态(图14)。
2.学生描述感受,小组选代表1-2人进行回答。教师倾听并进行鼓励性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欣赏并进行评述,教师点评学生的欣赏结论,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理解支持学生的审美判断。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古希腊的几件经典雕塑作品,一起感受到了古典艺术的魅力。那么,古希腊雕塑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呢?——是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即课题)。
教师总结古希腊雕塑的风格特点:造型高度写实、姿态优雅、容貌端庄——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和谐、理想和美的追求。
四、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