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留守儿童档案

留守儿童档案

时间:2023-05-30 09:14:37

留守儿童档案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等组织的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第一步、建立关爱档案。通过三个月的走访串户,我对本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详细了解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爱好、家庭情况、家长务工地点、联系电话、监护人等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在争取到了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制定具体帮扶方案,对“问题留守儿童”、“困难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关爱。

第二步、构建关爱网络。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发挥自身示范带动作用,组织村两委、党员、以村民组为单位,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初步形成以乡党委政府为带头,大学生村官为主体,村干部、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的结对帮扶关爱网络。

第三步、搭建关爱平台。一是以村级网络为平台,做一名“联络员”,开通“亲情视频”,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每周进行一次视频交流,接受亲情关爱;二是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平台,做一名“播放员”,每月组织一次留守儿童观看励志教育专题片,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做一名“管理员”,全天候为留守儿童开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是以留守儿童活动室为平台,做一名“组织员”,利用节假日,组织各种有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文体娱乐活动。

第四步、开展关爱活动。通过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资助,积极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临时爸爸”等关爱活动,由妇联、共青团牵头,为留守儿童购买书包、文具、衣服、食品等学习生活用品,尽力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让留守儿童在帮扶和关爱下快乐健康成长。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1、成立村级领导组、对全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摸底。

2、建立留守儿童基本档案。

3、开展“爱心妈妈”等结对活动。

九月份:

1、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2、与学校配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

十月份:

1、开展留守儿童庆国庆活动

2、完善结对活动、档案信息更新。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有条件开展亲情视频。

十一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继续开展结对活动。

十二月份:

1、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信息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努力,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确保他们完成义务教育。

 

3、积极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各项活动

 

课外活动时间,学校将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组织成一个新的班集体,定期开展各项活动。由教导主任汲广然担任班主任,拟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文娱、体育、读书等活动,也可邀请关工委领导来校上课,学校领导也可以不定期对班级授课,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

 

4、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育。

第3篇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优秀个人事迹材料一

xx镇xxx村xxx,男,19xx年6月出生,高中毕业,现在读一村一名大学生,20xx年加入中国共产党,xxx村村委会副主任,党总支委员,团支部书记兼民兵连长。

xxx村共有1760人,496户,6岁以下的幼儿120人,6岁以上的儿童144人,其中留守儿童占儿童的7%,共计19人。

这些留守儿童在农村的现状与问题。1、由于较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经理,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2、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缺失的情感容易导致刘叟儿童孤僻、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从而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并且较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示范行为失控。3、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孩子学医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上进心不强。

XX年在县团委的领导和关怀下,xxx村xxx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站,并配备了一台电脑,一部固定电话,每天星期天,xxx同志带领这些留守儿童到留守儿童占与自己的父母进行视频聊天或是打电话那种。很多天没见,骨肉亲情相见的场面确实让人感动。家长从重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身体情况、道德规范情况、健康成长情况,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可以请教自己学习中的困难题目和一些开心的事情与家人分享,使得他们学习更有动力,生活充满着希望。

xxx同志除了帮助孩子们与其父母进行视频聊天,孩纸孩子们唱歌、跳舞、朗诵古诗、玩游戏,并且他自己也融入进去,与他们一起活动,有个村民路过聊侃地说你整天和一些孩子玩,也玩得有什么劲吗?xxx回答: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祖国的希望还靠下一代,哪一家没有孩子,大人都是从小孩子走过来的,跟孩子们在一起玩,孩子们的快乐,那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不信你也来试一试。从那以后,参加这些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还有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本村的小学教师等。

xxx同志不仅自己参与,还争取了有关部门、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实行一帮一活动,大手牵小手,走访困难户,推动省级生态文明示范点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左右,使整个村里充满着阳光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优秀个人事迹材料二

焦滩乡中心校是一所边远的农村小学,条件不算优越,全校63%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年龄小,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内向、孤僻,行为习惯差等。2016年,焦滩乡中心校二年级二班的留守儿童达75%。谁也不想当该班的班主任,这个问题,让学校领导头疼不已。这个时候,王强老师主动申请,要求当这个班的班主任。

焦滩乡中心校校长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我也很犹豫,那年,王强老师刚刚分配到中心校,又是个年轻的男教师,教学实践经验没有,他能承担如此重任,照顾好留守儿童吗?正当校长犹豫不决的时候,王强老师诚恳的找到了校长,表示他不敢保证能做到最优秀,但他会用他的全部精力,照顾好学生。正是王强老师恳切的话语感动了校长,校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答应了他的要求。从此,王强便走上了关爱留守儿童之路。

在王强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班主任之留守儿童档案,这本档案放在他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一有空时,他就会拿来翻一翻。王强告诉我们,留守儿童数量很多,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他不可能清清楚楚的记得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了这本档案,他就可以掌握留守儿童的全部信息。在档案上,除了罗列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情况以外,还清晰的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如父母皆不在家的,父母离婚的,一个家长在家的,平时表现好的,平时提问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的监护人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本留守儿童档案,王强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才能得心应手、面面俱到。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王强对这一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抓好留守儿童的管理。他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王强老师经常利用逢场天、业余时间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在王老师细心的关爱下,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了,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王强班上,有一个叫税友强的学生,爸爸妈妈早已离婚,孩子判给父亲,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孩子了。孩子被寄养在一个亲戚家,亲戚自身都忙不过来,平时几乎只管弄饭给他吃,其他事宜一律没有时间管,导致税友强卫生习惯差,性格极其暴躁、孤僻、自私,很难和同学相处。为了了解税友强的情况,王强首先想到了家访,当看到税友强寄居的家是陈旧失修的老土墙房子,到处一片狼藉时,王强柔弱的心被触动了,这哪里是家啊!连下脚的地方都难找。从此,他更加关爱这个经常饱一顿饿一顿的孩子。主动和税友强谈心,帮其树立起1

对生活的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并教育他要尊敬长辈,好好学习,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容待人,经过数次的心灵沟通后,税友强变了,能和同学一起聊天开玩笑了。王强说,其实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学生,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到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每年敬老节前夕,王强老师都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孤寡老人家里打扫卫生,收拾屋子等,及时教育学生要尊敬长辈,尊老爱幼。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王强老师都自费给班上的孩子们买糖果,买学习用品,还亲手指导孩子们画画、办手抄报、写书法参加学校的评选活动,均取得很好的成绩。王强的付出,使留守儿童找到了在父母身边的感觉,使留守儿童不再寂寞,感觉学校就是家。

焦滩乡中心校的其他教师说,王强每天从早到晚都关心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普遍不好,王强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经常给他们送去及时雨,让他们解决了困难,安心学习、生活。

经过几年的辛勤付出,王强在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曾被评为焦滩乡中心校的优秀教师,在社会、学校、班级的口碑都好,所教科目的成绩年年是全乡前茅。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优秀个人事迹材料三

石灶乡小学校是一所边远的农村小学,条件极其艰苦,全校有397名学生,其中298名学生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存在生活不能自理,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内向、孤僻,行为习惯差等问题。2016年,石灶小学七年级共有41学生,其中有35名学生是留守儿童。谁来担任班主任?这个问题,让石灶乡小学校校长头疼不已。这个时候,冯丽萍主动请缨,要求当这个班的班主任。

石灶乡小学校校长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我也很犹豫,那年,冯丽萍老师刚刚调到石灶小学,教学经验不怎么丰实,她能承担如此重任,照顾好留守儿童吗?正当校长犹豫不决的时候,冯丽萍老师诚恳的找到了校长,表示她不敢保证能做到最优秀,但她会用她的全部精力,照顾好学生。正是冯丽萍老师恳切的话语感动了校长,校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答应了她的要求。从此,冯丽萍便走上了关爱留守儿童之路。

摸清情况建立档案

在冯丽萍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留守儿童档案,这本档案放在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一有空时,就会拿来翻一翻。冯丽萍告诉我们,留守儿童数量很多,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她不可能清清楚楚的记得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了这本档案,她就可以掌握留守儿童的全部信息。在档案上,除了罗列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情况以外,还清晰的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如父母皆不在家的,单亲在家的,平时表现好的,平时提问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的监护人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本留守儿童档案,冯丽萍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才能得心应手、面面俱到。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冯丽萍对这一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抓好留守儿童的管理。她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心理辅导爱心滋润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每个星期天冯丽萍都会去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现在,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冯丽萍班上,有一个叫谭小艳的学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生活关心孩子了,孩子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性格极其暴躁、孤僻、自私,很难和同学相处。为了了解谭艳的情况,冯丽萍首先想到家访,当看到谭小艳家破落不堪的土墙房子时,冯丽萍柔弱的心被触动了,这哪里是家啊!从此,她更加关爱这个经常饱一顿饿一顿的孩子。每当他们生病的时候冯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每当天气不变化的时候冯老师总是一遍又一遍的叮嘱他们要注意添加衣服。每当周末冯老师都把谭小艳留在自己家里和冯老师生活在一起给予谭小艳充分的家的温暖。冯老师喜欢和他们谈心,用这样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并教育她要孝敬老人,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容待人,经过数次的心灵沟通后,谭艳变了,能和同学一起聊天开玩笑了。冯丽萍说,其实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学生,与她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她们的心声,了解到她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最为重要。

人文关怀让留守儿童以校为家

清明节前夕冯丽萍组织留守儿童学生代表到革命烈士墓地敬献花圈,向学生讲解红军烈士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今年上半学期,石灶乡小学校参加县教育科技局举办的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带队老师就是冯丽萍。在参加活动的几天时间里,冯丽萍和孩子们厮守在一起寸步不离,参会的领导感叹道:有这样的班妈妈,我们的留守儿童就不会寂寞了,学校就是家啊1

第4篇

依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家庭自觉”的方针,六市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关爱工作。上饶市德兴占才中学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留守儿童的活动,在村留守学生中选出留守儿童村村长,负责召集和组织假期时间的学习,组织同学一起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九江市德安县彭山林场张十八村农民自筹资金创办托儿所,解决周边学龄前留守儿童入托问题,并进一步成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基地”。吉安市遂川县2011年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统一授牌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场所“麦田阳光家园”,动员志愿者开展长期结对帮扶,并定期开展亲子沟通。宜春市委、市政府下达《关爱留守儿童目标任务书》,明确了“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增建乡级幼儿园、加强监护人培训力度、加强卫生保健服务、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等10项重点任务,按照留守儿童人均一元的标准安排留守儿童工作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袁州区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南昌市妇联在全市普遍成立“三八留守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通亲情热线或视频800个,建立留守儿童之家765个,留守儿童家长学校524个,留守儿童托管中心50个,寄宿制中小学校47所。

南昌市妇联还建立了一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示范之家,组织“爱心妈妈”“家长”和“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不断完善关爱帮扶机制。赣州市瑞金、于都、兴国、石城等老区县也把关注留守儿童纳入官员下基层的考核内容。六市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的关爱工作各有千秋,现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上饶市德兴县十分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建档工作。学校在建档工作过程中,针对五个内容对留守儿童进行了解:清楚留守学生姓名、年龄及家庭基本情况;清楚留守学生性格和爱好;清楚留守学生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学生父母的务工地、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学生第二监护人姓名、地址及联系方式。婺源县思口镇西冲小学则在建档工作的基础上,制作了留守儿童名册以便联络。

2.发挥家长的作用。吉安市吉安县人口计生委和计生办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爱心1+1”活动,组织计生干部、党员作为家长与农村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在积极捐款捐物的同时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宜春市宜丰县则由县委组织部和县妇联开展了“心手相牵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按照就近、就便、对口的原则,安排条件较好的党员担任家长,形成了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家长帮扶体系。目前,宜丰全县已有600多名党员干部与千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结对帮扶,全县210个村全部挂牌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3.组建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和活动中心。江西省首家村级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位于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流坊村。该托管中心由青原区妇联牵头成立,以农村留守儿童的托管、校外教育、娱乐为主要内容,承担周边9个自然村留守儿童的管理、监护、学习辅导等工作。中心内设有图书阅览室、学习室及户外活动场地,并配备了电视机、DVD等。吉安市吉安县在寒假期间以村为单位为留守儿童成立了免费的书法、绘画、舞蹈等培训班,并在各村党员电教活动室和农家书屋配置了电脑、电视,组织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的家长视频聊天,为留守儿童播放安全知识教育片。

4.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和志愿者活动。2007年,由全国妇联、江西省政府、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大型电视公益晚会《“春暖2007”爱心总动员———关爱留守儿童》以话剧的形式演绎留守儿童的真实故事,唤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众多爱心企业为“春暖留守儿童关爱基金”慷慨解囊。袁州区留守儿童的“一天一枚爱心鸡蛋”活动在西村镇中心小学启动后,先后收到社会各界人士捐助的专项基金13万余元。依托共青团江西省委和江西社会公益组织,新浪江西微生活发起了“寻找身边的留守儿童”公益行动,寻求社会力量资助,一个月内“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行动微博被转发82000多条,“关爱留守儿童”慈善晚会顺利举办。江西农业大学的学生们每年到吉安县大冲乡小学支教,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文化基础课程、文艺课程、课外知识拓展等系列辅导。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为赣州市赣县沙地镇留守儿童管理中心的儿童建立档案,进行一对一帮扶,组织活动200余次,服务“留守儿童”600多名。

二、六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中存在的问题

1.受益群体碎片化严重。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既要有广泛的受益群体,又要有系统的工作内容,还要兼顾不同留守儿童群体的差异性,关爱行动的实施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受益群体的碎片化现象非常严重。例如:采用“家长”制度对留守儿童展开关爱工作的地区,受益对象多数为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儿童;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受益对象多为中小学在读儿童;儿童托管中心的受益对象多为居住地点相对集中地留守儿童;民间自助组织的受益对象多为能负担一定费用的留守儿童家庭。在未开展关爱工作的地区和居住,地相对分散的地区,留守儿童很难成为关爱工作的受益群体;在关爱工作积极开展的地区,部分留守儿童又重复地成为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对象、大学生下乡实践的主要人群、慈善活动的帮扶目标。

2.行动主体缺乏协同机制。各个行动主体分别开展着有特色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但各个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机制。“家长”“一对一帮扶”等关爱工作的主体多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特别是计生、妇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留守儿童的建档工作主要由学校、妇联等主体开展进行;志愿者关爱行动的主要参与者多为高校大学生;慈善活动的贡献者多为企业或个人。以上关爱行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来自不同群体的情感和物质支持。然而,因各行动主体之间缺少协同机制,活动开展缺少联动意识,难以实现人力和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不能实现规模效应。

3.资金困难是主要障碍。首先,绝大多数关爱工作需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然而专项资金的投入却并不充足,资金短缺是目前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主要障碍。江西省各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起步较晚,出台的许多相关政策还停留在文件上,计生、妇联等部门经常面临职能范畴和资金能力有限的尴尬境地。其次,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专项资金投入还仅限于市、县级拨付,未做到省级统筹,省内各市、县之间的差距也比较显著。另外,社会其他资金来源渠道并未进行良好的补充。走访赣州市赣县时我们发现,许多儿童之家没有政府资金和设备上的支持,也没有其他社会渠道的资金来源,因为资金的限制,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难以进一步发展。

4.关爱工作的可持续性不强。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缺乏可持续性。比如:一次性完成留守儿童的建档后未能进行动态管理和及时更新;“家长”出现工作调动等原因不能继续进行帮扶时,未能进行有序交接;亲情活动室建立之后未能常年高效使用或运营;社会公益活动多为一次性捐助;志愿者活动仅仅集中在寒暑假;等等。

三、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对策建议

1.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首先,要将关爱工作实施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推广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使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能在关爱工作的“保护网”中获得一定帮助。其次,应对留守儿童的状况进行全面摸底,为留守儿童逐一建立成长档案和联系卡,实时动态管理。再次,要以不同的关爱方式对待集中居住儿童和分散居住儿童。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地区,完善儿童活动中心的机能;在留守儿童相对分散的地区,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2.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同行动。为避免关爱工作的缺位或重复,实现人力、财力和物资的合理配置,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主体之间要加强配合、协同行动。在明确政府职能和责任的前提下,由政府负责协调企业、社会个人、大学生群体、民间自助组织、媒体等进行各项关爱工作,促进社会力量对留守儿童工作形成合力。加强参与主体的联动性,避免各个主体工作的盲目性,使关爱行动从单一性走向综合化,让留守儿童得到全面的关心和爱护。

3.拓宽关爱行动物资来源的渠道。首先,政府应安排留守儿童工作的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为留守儿童完善托管中心、添加活动器材等给予资金保证。其次,大力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鼓励企业与留守儿童结成长期帮扶对子,设立专项基金,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最后,充分挖掘各类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为留守儿童捐赠校车、电话、视频设备、学习用具等物资。

第5篇

检查单位: 被检查单位: 检查时间:2019年10月18日

检查项目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细则

检查方式

检查结果

(一)

散居孤儿

保障工作

1

将所有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儿童纳入保障,作为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对象,做到应保尽保。

对孤儿100%纳入保障范围,有一人不满足为不符合。

调查了解,比对花名册信息系统

A

2

所有孤儿信息全部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对信息系统中孤儿身份信息每季度进行更新;对新增孤儿和成年孤儿、不符合条件的对象,30个工作日内进行增补和退出;信息录入准确率100%。

有1处不满足为部分符合,有2处及以上不满足为不符合。

从信息系统中调取数据,和孤儿花名册比对

A

3

建立审核把关机制,对确立孤儿身份严格审核、把关。

有1处未达到为不符合。

查阅文件和相关材料

A

4

制定孤儿基本生活费管理相关办法,地方配套资金保障到位。

有1处未达到为不符合。

查看地方配套资金等文件,调查比对地方实际发放基本生活费标准

A

5

将孤儿生活费发放银行卡卡号信息录入信息系统,采取社会化发放方式按月足额发放。

有1处不满足为不符合。

比对信息系统、资金发放档案

A

6

孤儿监护人相关情况录入信息系统。

不满足为不符合。

比对信息系统

A

(一)

散居孤儿保障工作

7

乡镇(街道)至少每半年对孤儿家庭探访巡查一次;探访巡查覆盖面达到100%;探访巡查内容涵盖孤儿身份审核、生活费发放等内容;建立探访巡查档案。

有1处不满足为部分符合,有2处及以上不满足为不符合。

比对信息系统探访巡查记录,查阅档案,调查了解

A

8

县级民政部门至少每半年对孤儿家庭探访巡查一次;探访巡查覆盖面达50%以上;探访巡查内容涵盖孤儿身份审核、生活费发放等内容;建立探访巡查档案。

有1处不满足为部分符合,有2处及以上不满足为不符合。

比对信息系统探访巡查记录,查阅档案,调查了解

A

9

将符合条件孤儿纳入“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保障范围。

不满足为不符合。

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比对,调查了解,查阅档案

A

10

将符合条件的孤儿纳入“孤儿助学工程”,采取了有效措施帮助孤儿完成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

不满足为不符合。

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比对,调查了解,查阅档案

A

11

采取措施推动保障孤儿成年后住房和就业。

不满足为不符合。

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比对,调查了解,查阅档案

A

(二)收养

工作

12

设有专门档案室;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收养档案做到一人一档;档案完整连续永久保存。

有1处不满足为部分符合,有2处及以上不满足为不符合。

查阅档案

A

13

严格按照《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福利机构接受收养捐赠有关工作的通知》(民函〔2017〕249号)要求,与捐赠人签订捐赠协议;捐赠协议签订日期在收养登记完成日期之后;建立捐赠管理使用制度。

有1处不满足为部分符合,有2处及以上不满足为不符合。

查阅档案

A

14

通过全国收养登记信息系统办理收养登记;收养登记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信息系统;一人一账户。

有1处不满足为不符合。

调取收养档案与信息系统进行比对,查看工作人员实际操作

A

(二)收养

工作

15

无有效信访、投诉事项;对收养登记方面信访投诉及时有效调查处置。

有1处有效投诉为不符合。

查看信访档案

A

16

登记机关应当按照收养法律法规规定设置:县级民政部门办理内地居民收养登记,市级(含直辖市)民政部门办理华侨和港澳台居民收养登记,省级民政部门办理外国人收养登记。

有1处不满足为不符合。

查看机构设置文件、现场查看询问

A

17

建立人员培训长效机制,收养登记人员每年至少参加培训一次,取得培训结业证书。

有1处不满足为不符合。

查看培训档案、记录

A

(三)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

18

督促和指导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每月对本辖区监护较差、辍学、重病重残、有流浪史的儿童走访一次;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每季度走访一次;并准确记录儿童生活保障、家庭监护、就学、资金发放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有1处不满足为不符合。

查看探访巡查记录,查阅档案,调查了解

A

19

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进行年度轮训,培训率达到100%。

培训率没有达到100%为不符合。

查看培训文字记录,调查了解

A

20

明确专人对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动态更新,儿童信息录入及时、准确。

误差率》5%为不符合。

随机抽取系统信息进行比对。

A

21

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困境儿童的档案管理和信息台账建设工作,至少每季度更新一次。儿童档案要做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对儿童的走访、评估等材料要一并归档。

有1处不满足为不符合。

查看档案和信息台账

A

22

录入儿童福利相关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与报送给民政统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完全一致。

数据不一致为不符合

比对数据

A

(三)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

23

2019年儿童之家覆盖率达到80%,2020年儿童之家覆盖率达到100%。

未达到为不符合。

现场查看、查阅资料

A

24

将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等,直接发放到儿童或者其监护人个人账户中,并应当对本辖区儿童资金发放情况进行检查。

有1处不满足为不符合。

查阅资料、调查了解

A

25

协同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所服务儿童生活、就医、就学等问题。

不满足为不符合。

调查了解

A

26

严格按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民政部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办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实施暂行办法》等规定,规范使用儿童类福利彩票公益金。

不满足为不符合

调查了解

A

已整改内容和下一步整改计划

注:1、检查结果为符合的,填写A;为部分符合的,填写B;为不符合的,填写C。

2、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另附报送。

小计:

1、检查结果为A(符合)的指标为(1-26),共(26)项;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造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全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狠抓落实。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争取社会支持,形成合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详实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并及时更新,确保无一遗漏,使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建档率均达100%;

2、创造“多方合力”的保障机制,促使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3、创建“留守儿童之家”,以优越的条件,引导留守儿童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

4、形成“三线相交”(家庭——学校线、课内——课外线、教学——活动线)的策略,加大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帮扶力度,促进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杜绝未成年人犯罪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5、打造“三位一体”(书信、电话、网络)的沟通网络,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多种途径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亲情,以经常的联系消除时空隔阂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主要措施

1、全面摸清情况,掌握留守儿童实情

在我校近千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四百多人,如此众多的留守儿童,如不全面摸清情况,是难以进行管理,难以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和关爱工作的,因此,学校要从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摸测开始,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实情,方可对症下药,开展工作。

首先,要结合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进行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包括学生的学籍号、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父母情况、委托监护人情况、联系方式及号码等基本信息,必须全面掌握。

其次,要组织全体教师针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切实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现状,特别是对三特生(特困生、特长生和残障生)要进行详细的记载,并将情况汇总到学校。

2、建立健全档案,规范留守儿童管理

为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认真开展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结合学生学籍管理,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详实的专项档案。

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留守儿童的档案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有关内容。通过留守儿童档案资料的建立,让教师掌握每位留守儿童详细情况,使关爱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促进我校留守儿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全面提升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成效。

3、多方合力保障,创造优越工作条件

首先,要根据国家政策,寻求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竭力争取各种留守儿童和义务教育工作的建设项目。

其次,要积极联系社会有识之士和社会团体,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再次,要充分发挥学生中的互帮互助的作用, (工作计划 fwsir.com) 让学生从小沐浴在爱的阳光中,从而学会关心他人、关注社会。

通过上述三项措施,形成留守儿童工作支持的多方合力,预计到2013年为止,完成以下任务:

为留守儿童之家配备必须的活动器材、图书和工具,让“留守儿童之家”成为我校留守儿童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上缺少照顾,心灵上缺少关爱,对他们的关爱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努力把这项任务纳入常规管理,抓实抓细。

一要连通“家庭——学校”线,教师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要定期举行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家教咨询会等活动,让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走进学校,了解学校对留守儿童采取的工作措施,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加大家教的力度

二是要连通“课内——课外”线,其一,学校采取师生结对子帮扶的形式,要求学校所有的教师不但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全面关注留守孩子的学校状况,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思想品质和心理状况等各方面,都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获得长足的进步。还要把这种关爱延伸到课外,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课外时间,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通过电话、家访和网络等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课外辅导,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三是要连通“教学——活动”线,除了在教学上尽一切办法,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我们还必须看清,留守儿童虽然缺失了家的温暖和父母的关心,成为特殊的群体,但学校应该成为他们温暖的“家”,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应该使他们成为“特殊”的“普通”学生,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学习上给予全面细致的指导,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给他们更多展现的机会。

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年还要针对“留守儿童”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与其它学生共同体验、一起进步。

四是要强化安全教育。首先要加大乘车孩子的管理力度,对放学乘车回家的孩子,我们要将乘车学生人数、乘车方向、司机姓名、司机联系方式、车牌号码等都详细登记。学校适时召开学校、司机、“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专题座谈会,要求司机严禁超载、安全驾驶、及时接送学生,请“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配合学校进行安全教育。最后,每学期,学校还将邀请交警部门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不断增强留守学生的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些常规工作扎实细致地开展,特别是三条教育线的贯通交融,将会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享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享受到父母一样的爱护,稳定他们的情绪。

4、三种方式一体,促进亲情全面沟通

老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是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往往正时缺乏了亲情的沟通和交流,才导致意识的变化、情感的错位和心理的扭曲,加强亲情的沟通,无疑是一剂良方。因此,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丰富沟通联系的方式。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创建三位一体的沟通网络,促进沟通。首先,鼓励学生定期以书信的形式,向远在他乡的父母汇报生活和学习情况;其次,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专线,提倡留守儿童经常与亲人通话,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预计到2013年,将“留守儿童之家”配备2台专用电话机;最后,还要结合学校的信息教育,预计到2013年,在“留守儿童之家”配备10台联网的电脑,为留守儿童创造网络视频聊天的条件,既让所有留守儿童都能经常看见千里之外父母,零距离感受父母的爱,又促进了他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还将建立留守儿童QQ群和留守儿童家长QQ群,促进留守儿童之间、留守儿童家长之间的互相交流和互相学习,从而集众家之力,推动我校留守儿童工作。

第7篇

  

  木里县地处我省西南端,幅员面积12278平方公里,人口126268,地广人稀。全县29个乡镇,3个区工委。属于贫困地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外出务工,逐渐形成了未成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我县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万余人,其中统计在册的留守儿童163人,大部分集中在偏远乡镇。

   针对这一现象,自去年起,共青团木里县委联合多家单位对全县的“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一是以乡镇为重点,进行全面排查。二是以学校为重点,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我们发现,家长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往往处于盲区状态,家长、学校、社会三合一的教育面中,呈现明显的薄弱环节,“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现结合此次调查,将“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集中表现

   1、据调查,留守儿童群体中,成绩较好者仅占10%。在农村,教育观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认为读书无用,很多人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用处,而出去打工能省学费还能挣钱。随着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助长了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更加一塌糊涂。另一种认为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当然,有些农村留守子女的监护人教育观念还是很强的,却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对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现状堪忧。

   2、个性心理健康发育异常。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长期的家庭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个性特征上,他们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3、价值观与人生观偏离。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心理,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一种物质补偿的方式,加大对孩子进行物质投资,这种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只局限于单纯的消费,这种消费极易形成儿童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缺少勤俭节约的精神。

   4、犯罪与越轨现象严重。据调查,“留守儿童”违法违纪现象很严重,这些儿童逃学、旷课、不交作业,甚至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另外,留守子女对年老隔代的或关系较疏远的长辈的教育往往不会很顺从地接受,而且这些长辈也可能因本身种种原因而无法对这些儿童进行行为控制和社会化教育的重担,那么就可能导致这些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改善“留守儿童”状况的建议

   1、构建“留守儿童”五大关护网络。发挥各方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工作网络,即: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的关注管理网络;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五条关护网络要紧密联系,互相配合,齐心协力,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尽心尽责,营造良好环境。

  2、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以学校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了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根据档案记录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3、建立“留守学生之家”。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让“留守儿童”与家长主动沟通、经常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团县委已在全县三个区工委所在地的学校成立三个“留守学生之家”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4、学校对留守儿童应进行多元化教育。学校应该增添一些课程内容和生活能力训练内容,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由于木里县地广人稀,“留守儿童”除县城几所学校外,都过于分散,大部分地方都不具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的基本条件,给关爱计划带来不便。

   二、由团省委和香港华人置业赞助的一所“留守儿童”之家和县财政解决的两所“留守儿童”之家外,其他“留守儿童”之家目前还存在资金困难。团县委去年计划在每个乡镇建一所“留守儿童”之家,目前还在积极筹集资金。

 

 

                                      共青团木里县委

第8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存在的问题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90-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在我们的身边就多了这样一群孩子,父母远离家乡去城里谋生,很多的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爷爷奶奶的聊天中才能感觉到父母的存在。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一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相当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了备受学校关注的问题。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曾说: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缺少了父母在衣食住用行方面的关怀,缺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沟通。留守儿童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理念存在误区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体一般为祖辈或代养亲戚,他们的教育理念存在很多误区。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中的老人认为农村孩子不会有多大出息,只要能认几个字就行了,将来都要外出打工,让子孙早打工早挣钱更现实。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乏动力,更缺乏责任感,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率很高。

2.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方法不当

多数留守家庭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生活水平较普通家庭有了很大提高,抚养孩子的经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祖辈想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母爱,因此在物质和金钱方面给予大力补偿。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一年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而一旦回来就恨不得把全部的爱都给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放纵,使子女容易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3.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内心产生了极端、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疏导,导致了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

4.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

儿童正处于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性格塑造时期,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帮助,容易产生心理缺陷。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怀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充满了不信任。他们对家人和老师的管教置之不理,甚至会在公共场合顶撞老师,经常做出让老师和家长意想不到的行为。

二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策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应受到高度重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的问题,而应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为留守儿童创造平等地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主要场所。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的教育对象,学校教育应采用特殊的方式,幼儿园除了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怀,对留守儿童付出真正无私的爱。

1.创设良好的环境是教育留守儿童的前提

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良好的环境能使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留守儿童缺少这样良好的环境。学校是情感教育良好环境的基础。而教育工作者恰好是情感教育良好环境的“主持人”。教师爱护幼儿、关心幼儿,幼儿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使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体验到温暖、信任、愉快,从而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获得丰富的知识,爱心也会自然流露,自卑感自然也会消失。

2.建立专项档案是教育留守儿童的关键

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所以建立专项档案尤为重要。档案中应对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学习情况及心理发展变化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统计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父母姓名、家庭经济状况、联系电话(监护人及父母)、现在的监护人、住宿地点等。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留守儿童身上新变化和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有利于幼儿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3.理解情感是教育留守儿童的核心

心理学家说:“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和幼儿建立了一种平等的、信任的师生关系,才能互相理解。如在我现在所教的班里有一个孩子,他有爱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孩子们都不喜欢他。有一次,孩子们玩了橡皮泥后,他偷偷将橡皮泥藏了起来。我悄悄地把他叫了出去,对他说:“我知道你喜欢玩橡皮泥,但如果你把橡皮泥藏起来了,其他的小朋友以后就不能玩了。你把橡皮泥悄悄送回去好吗?老师给你保密。”果然,下课后,他就把橡皮泥放回去了,并主动找到我说:“老师,我错了,今后我再也不做这样的事了。”我会心地笑着对他说:“孩子,老师相信你。”通过这件事后,他再未发生过类似现象。我仿佛感到我与这孩子之间亲近了许多,他对老师的那份信赖和依恋也加深了。

4.组建特别照顾小分队是教育留守儿童的途径

用真正的师慰留守儿童受伤的心灵,补偿留守儿童的亲情和父母的爱,以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与孤僻,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关怀。教师定期向留守儿童学生家长通报学校、班级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在外务工的家长也可针对教师反映的情况及时与孩子进行友好沟通,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家长、教师、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又消除了孩子被父母遗忘的心理错觉。

5.在活动中积极体验是教育留守孩子的保障

凡是能鼓舞人去行动的情感就是有效能的情感。所以培养留守儿童的情感,就要让他们多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丰富情感内容,提高情感效能。如我班中有一个小朋友,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没有责任感和上进心,但却有一个爱好,喜欢画画,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点,鼓励她参加绘画比赛。结果比赛得了第一名,我在班里表扬了她,肯定了她的成绩。以后她的行为就明显地有了变化,做事积极主动多了,成绩也有了起色。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各个层面的关注。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除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外,还要注意帮助纠正、克服一些不良习惯,才能使这些孩子克服一切障碍。只有我们一起努力,留守儿童才能在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第9篇

由于父母与孩子长期分开,亲情交流很少,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比较大。我们知道,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留守儿童同样如此,这对孩子心理成长非常不利。有些父母对孩子关心不够,沟通仅限于询问学习成绩,亲情的缺位,必定会让孩子变得忧郁、冷漠,甚至出现叛逆心理。生活单调,寄宿生缺少认同感。农村小学本来就没有太好的硬件设施,如果相应的软件也跟不上,教育就会变得简单生硬,寄宿生活当然也会变得单调和乏味。因为集体生活难免会有许多竞争,这也会让一些孩子倍感压力。如果这些留守儿童长时间得不到认同感,就会变得孤僻和偏执。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寄宿学校,家长以为有学校教师管理就万事大吉了;学校和教师以为有严格的日常管理,教育就会水到渠成。其实不然,留守儿童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有一定的心理诉求,当这些心理期望值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所以,针对寄宿生心理特质,做出教育方式的适时调整,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

1.做好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留守儿童是特殊群体,在教育管理上要体现其特殊性。为了准确掌握这些孩子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动态,不妨给这些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成长档案最好和学生家长一起建立。记录学生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号码、家长工作地址和电话号码。学生自身情况包括年龄、生日、爱好、特长,甚至饮食习惯和嗜好都可以登记造册。便于教师随时做出针对性施教和管理。如学生生日,如果教师能够亲自为学生过生日,就会让学生感动至极。

2.真情关爱,凸显人性教育理念

学校对寄宿生管理应该实行分包制,就是一个教师管理多少个学生。对这些留守儿童来说,分管教师不是父母却胜似父母。因此,管理教师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对这些留守儿童的管理,不能只是约束和训诫,还要付出足够的热情和爱心才行。学习上细心辅导,积极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有成就感,学习就有较大的进步;生活上多多关心,对生病学生悉心照顾;活动上优先照顾,不管是学习活动还是娱乐活动,要对这些留守儿童给予政策倾斜,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这对培养其自信心很有帮助。

3.加强沟通,建设教师家长学生联络网

留守儿童和父母联系的机会很少,联系的渠道也很单一,由于家长比较忙,很少主动给孩子打电话。有些留守儿童因为害怕父母训斥,更不愿意主动给父母打电话。这唯一的亲情热线常常处于冰冷的状态。要建立联络网只能由教师牵线搭桥,教师可以主动和家长联系,给家长介绍孩子在校表现,要求家长主动跟孩子联系交流,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时,还要建立学生定期汇报制度,要求学生定期给父母汇报学习思想情况。只要亲情热线热起来,教育效果当然水到渠成。

4.搞好活动,增强留守儿童认同感和归属感

学校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特别对这些留守儿童来说,参加集体活动才能够找到家的感觉,不管学习成绩好坏,每一个人都需要掌声和赞美。通过参加活动,会让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有充实感。教师要充分考虑孩子的需要,多多发起一些适合留守儿童参与的活动,如果能够真正做到“与民同乐”,相信一定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因为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效果自然就是春风化雨。

第10篇

关 键 词: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美术心育 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在为城市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我国现时期特有的“留守族”和“留守现象”。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

留守儿童在情绪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三个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因缺少父母的引导、关爱和教育,心理上大致有以下问题: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逆反心理,对父母怨恨与情感隔膜。这种现象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便形成了留守儿童一些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美术心育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

1.美术与心育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不仅要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培训,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任务。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冲突等精神压抑,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并获得放松、乐观的心理状态,进而为实现“完整的人”奠定基础,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同样具有心育治疗作用,同时也为人类治疗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美术活动及美术心育治疗模式,为我们从事探索、分享与回馈,促进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健康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行途径。

2.美术心育治疗对策研究

美术心育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即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来帮助个人或团体达到身心整合目的的一种艺术疗法。治疗的重点在于创作中内心历程的探索,通过治疗的过程、方式、内容和联想,显示出个人的人格发展、人格特征和相关的潜意识。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美术心育治疗可以从他们的创作中了解和排除各种心理疾患,并借助创作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疏导焦虑情绪,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

(1)美术创作中的心育治疗

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流露出他们内在的潜意识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愿望投射在作品中。教师要从中细心观察,通过美术作品深入儿童内心世界。一旦发现了学生的不良情绪应该争取多接触他们,与他们达成心理沟通,在充分尊重其个性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隐患,通过自由创作,使内心的冲突投射在作品中,使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应该尽可能让这些学生画出心中的恐惧、焦虑和不快,宣泄郁积于他们心里的伤痛。当这些留守儿童表达和宣泄心中的不快时,内心激烈的焦虑能通过绘画宣泄和释放,以维持心理的平衡,从而矫正异常心理。

(2)团体活动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在团体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留守儿童加以引导,通过团体生活,使他们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及进行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要融合游戏的竞赛机制,培养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和敢于尝试的精神。通过手工制作、构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在合作中形成尊重、关怀、友爱等品质,使他们的能力和人格都得到和谐发展,以达到协调、整合其身心的治疗目的。

采取不同的方式让留守学生融入生活,如激励和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美术展览、美术兴趣小组、校园美化活动等,增加学生交往、协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爱心、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展,学生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研究表明,在实践中进行团体治疗有很多优势,当事者在活动中宣泄潜意识,取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理活动信息便于引导和治疗,当事者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获得了治疗,从而让他们获得稳定的心理支持。

(3)艺术活动评价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信心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品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美术心育疗法提倡从表现性评价和档案夹评价两方面来实施。

在美术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留守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实施适度的鼓励性评价,维护和强化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使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高度融为一体;通过激励,帮助他们树立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信心;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作业或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还应调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完成表现性评价。

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是一种在学生美术学习全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评价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成为对自己美术学习历史具有思考评价能力的人。美术档案夹的评价特别注重学生艺术学习的探索过程,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的有机联系,学生自身就是艺术档案夹内容和形式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通过制定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在学习美术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美术实践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美术学科的主体性发展。而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留守儿童作为档案夹创造、开发、评估的参与者,使他们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得以提高。

结语

美术这种安全的自我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儿童宣泄情感,更有助于提升其独立性和满足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从美术创作、团体活动、艺术活动评价三个方面探索消除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培养与增强留守学生的自我调节、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使其焦虑、自卑、偏激等心理得到矫正。因此,渗透美术心育艺术治疗的方法能够进入留守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完善,能有效地减少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留守儿童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第11篇

**县全县总人口为13.8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17,066人,占总人口的85.1%,其中土家族54,169人,苗族62,683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数的27%,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3%。改革该放以来,由于我县是贫困大县,农业人口居多,加上地处山区,山多地上,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增多,为使留守儿童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关心下,县妇联、团县委积极探索关爱工作新机制,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模式,取得显著实效。

一、从“面”上入手,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

1、整合资源,加大宣传。利用新修《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期间,县妇联、团县委通过各乡镇赶集期间发放宣传单、开设宣传专栏和下组入户访谈、发放致“留守儿童”家长公开信等形式,广泛宣传有关孩子教育方式、方法等家教知识,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健全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认识,引导他们共同关爱、教育和帮助“留守儿童”。

2、调查摸底,建立档案。今年,县妇联联合对全县十二个乡镇“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经过三个多月的走访调查,对全县18000多名“留守儿童”摸底造册,逐个建立成长档案和联系卡片,全面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等,以方便对全县“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同时为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二、在“点”上着力,致力构建乡镇级关爱“留守儿童”网络。

以“家”为着力点,以低龄留守儿童为重点关爱对象,建立“德育工作站”、“健康管理站”、“留守儿童之家”,共同关注和参与留守儿童监护与教育,弥补其庭教育、监护盲点。1、德育先行,培养留守儿童健康人格。“德育工作站”聘请老革命、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及素质高的老人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及时矫正不良习惯和行为,从而形成机构健全、网络完善的“留守儿童”村级教育新体系。“德育工作站”还采取举办家庭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或其他监护人进行科学育人、科学监护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监护水平,保证“留守儿童”受到良好的养育和教育。2、健康为本,提高“留守儿童”身体素质。设立“健康管理站”,由指定的医师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管理档案,结合留守儿童各成长阶段的健康状况对监护人进行营养搭配指导。

三、以活动为主,搭建快乐成长平台。

1、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社会活动。湖南省黄花机场团工委、湖南经视团工委、潇湘晨报、长沙市新闻频道和**团县委来到**县高峰乡中心小学开展的关注留守儿童活动。湖南省黄花机场团工委、湖南卫视团工委代表,“小李飞到”栏目著名节目主持人李炜向小学捐赠了价值2万元的书籍和学习用品,并表示在该小学开展“1+1”救助活动,结对30名贫困留守儿童,帮助这批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2、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组织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作一次交流。“六一国际儿童节”之日,团县委组织了**县红石林镇中心小学一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学生参加了长沙华雅国际大酒店在湖南厅举行“你我常携手,情动成长路——湘西行助学活动”,让他们在美丽的省城度过了难忘的儿童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县妇联和团县委组织了一批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了团省委组织的“共享阳光·快乐成长”留守儿童爱心见面会。这几名留守儿童大多数有一到两年没见到父母了,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非常幸福和激动的。在见面仪式上,孩子们和父母们都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拥抱在一起,重温了久违的温馨与幸福。

3、上下连动,为“留守儿童”一件实事。“手拉手”活动关注我县“留守儿童”。在团县委的积极争取下,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在长沙我县红石林小学30名“留守儿童”与华雅国际大酒店李伟军董事长与我县红石林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同时,表示华雅酒店将每年资助红石林完小50名优秀留守儿童学生帮助其完成学业,同时向学校捐赠人民币10万元用以修建学校食堂。食堂的建成,学生住校饮食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从*年至今,广州深圳明源公司已在我县双溪乡、红石林镇两所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两年,救助学生200余名,救助金额达2万余元,极大了帮助我县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了孩子们无限的关心帮助。

4、争做“知心哥哥、知心姐姐”。**团县委把长期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争当知心哥哥姐姐”的主题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团县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资源优势,积极宣传活动的现实意义,广泛发动团员青年踊跃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在青年文明号单位和优秀团委(支部)中建立一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知心队伍”。我县多家单位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认真的落实了关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主题活动。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县移动公司等十余家单位都成立了“1+1”助学对子,并保证每年支助两到三名学生,完成其学业。团县委书记还亲自带领县直团工委的团员青年代表深入到了我县断龙山乡小白村开展留守儿童助学活动,帮助十余名学生重新回到了学校继续学习。

第12篇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4个月或全年累计6个月以上,留在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8周岁以下的孩子。

这部分孩子的特点一是数量多,比例大,且呈上升趋势。截止今年8月,我省留守儿童总数已达121.34万人,占全省1247.5万0-17岁儿童的8.98%。 二是留守早,时间长。我省有32%的留守儿童不到6岁就留守,有53%的留守儿童在7-12岁时留守。三是以隔代监护为主,多监护方式并存。我省留守儿童主要有单亲监护(父亲监护、母亲监护)、隔代监护(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儿童自我监护、其它监护等几种,其中又以隔代监护为主,占49%。正因如此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在交流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云南省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然环境恶劣、家庭环境欠佳。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留守儿童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的温暖,生活枯燥;营养不良、生病后不能及时医治,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但教育问题是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也是监护人感到最棘手的问题。调查显示,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问题的占43.3%,其次是生活和安全问题,分别占18.3%和11.7%。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管理放任自流,留守儿童很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不良行为比其他儿童更为突出。

就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艰巨而紧迫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刻不容缓。在四群教育工作中,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在四群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1.1 建立寄宿制学校

学校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安全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在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学生会逐步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学会团结合作,增强集体意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硬件建设上,要做到合理规划,严格管理,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宿舍环境;软件上,要配置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要整顿学校周边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1.2 在学校的常规管理方面,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是最基础的工作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摒弃留守儿童等于“双差生”的错误认识。学校要及时了解学生父母的相关情况,与监护人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更新档案。

2.在四群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2.1 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

要重视社会力量,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和民间力量的社会支持作用,加深社会力量帮助与参与程度。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来鼓励各类社会工作人员深入农村,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同时引导社区热心人员、志愿者、退休教师等社会力量,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和服务。

2.1.1 社会各部门通力合作,为留守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公安、司法、法庭和工商、文化等有关单位要协助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和娱乐场所的整治,彻底根治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要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建立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救助机制。

3.在四群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传媒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