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4: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修身立德,润泽生命,用师爱打造精品教育
1.建章立制,刚柔并济,提升班主任群体师德修养
制度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校以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区域推动班主任专业发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为契机,成立冯胜家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研究协调,拟定方案,制定并通过了《安静小学班主任忌语》《班主任师德档案》《班主任工作规程》等制度来规范或改变班主任的教育教学行为,力求做到刚性制度与柔性管理并举,专业要求与人文关怀相融,有效提升班主任师德修养。
2.丰富载体,深化内涵,拓展师德建设有效途径
我校每年都要结合校情、师情、生情,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在新学期升旗仪式上,起始学年的班主任代表全体教师面向学生、家长、社会庄严承诺,接受监督。学校紧密联系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抓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征求意见函、教育教学开放周、家长座谈会、行风热线等形式,调研了解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师德演讲、专题研讨、经验交流、观看录像片等主题活动,着力营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执教氛围。
3.心系安静,倾情奉献,诠释师魂真谛大爱无疆
2008年9月,“首届感动安静人物颁奖仪式”已经载入安静史册,铭刻在每一位安静人的心里,带给安静人是无比的自豪、喜悦与感动。通过申报、述职、评选,在父亲患病期间,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而是利用班后和休息时间探望、护理父亲的刘敬东老师;因工作需要,在孩子不满六个月又重返班主任岗位,爱的天平倾向于学生的燕菲菲老师;常年带领训练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连创佳绩,爱校如家的董延杰老师,当选“首届感动安静人物”。市、区教育局领导为三位教师颁发证书和奖杯,颁奖场面非常感人。在安静这片沃土上,这三位师德典型人物只是我校整体队伍的一个缩影,我们的教师,特别是26位班主任教师,每一位教师的背后都可以汇集成一条感人的故事长河,他们的事迹催人泪下:四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班级患有股骨头坏死疾病学生的薛晶老师;身患多发性肾囊肿,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的刘颖老师;在三尺讲台默默守候二十多年,深受家长和学生爱戴的王金英老师;优秀事迹在全区进行交流的区师德十佳教师管芳……他们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学生,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真情诠释着安静人金子般的师魂。
因势利导,统筹兼顾,努力提高班主任专业技能
1.提升素质,资源共享,塑教育优秀团队
我校以学年、学科为单位先后成立“班主任教研组”“语文学习共同体”“数学沙龙”等团体。通过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凸显优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的引领示范功能。五学年班主任教研组是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团队。组内五名教师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均取得骄人成绩。他们都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坚持理论学习,善于研究学生实际,积极捕捉教育机会,在一起交流、探讨,不断修正,完善,明辨,积淀,逐渐形成了具有学年特色的管理班级模式――“敬、静、竟、净、径”五个字。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他们培养的学生都有上佳表现:校园艺术节上,由他们亲自创编的节目总是受到热烈欢迎,与学生载歌载舞、尽情欢笑的身影仍令人记忆犹新;校队列广播操比赛中,勇拔头筹的3班、4班同学作了汇报表演,赢得一致好评;“春华秋实杯”课堂教学大赛上,总能亲耳聆听到他们精彩的发言,目睹与科任教师的密切配合;他们是唯一五个班级同时申报“安静小学纪律、卫生示范班”并通过考核被任命的学年……在这个优秀团队中,老师执教的班级格外引人注目: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提供了优质载体,李老师顺应时代,建立了班级博客。在博客中与同行沟通、与专家对话、与学生、家长交流,打破了时空限制,使班主任专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校本培训,注重引领,探索教师成长途径
(1)邀请专家讲座
我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手段,组织班主任聆听任小艾、魏书生、窦桂梅等专家讲座,并以各种校外培训为契机,选派刘竞、杨冬梅、徐利等教师外出学习,获取宝贵经验,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2)举办班主任论坛
每学期举办班主任论坛,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主题研究等形式展开讨论,使广大班主任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头脑风暴、智慧碰撞、思想交流,从而萌生新思想、新创意。刘桂英、刘竞等老师的案例在市区教育界进行了交流。
(3)进行活动观摩
活动观摩是班主任专业发展中最鲜活的学习方式。根据市区开展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比赛要求,我校定期组织班队会展示或观看录像活动、开展观摩研讨,使教师直接感受到班主任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汤洋老师执教的《呼吸亲情 学会感恩》一课在黑龙江省心理年会上展示;孔祥菊老师执教的《梦想从这里起飞》一课在黑龙江省班主任培训会上展示,均受到好评。
3.点播心灵,升华艺术,凝安静育人风格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是需要创造的。教育艺术需要教育机智,教育的机智对于班主任来说就是面对不同个性特征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采取最恰当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求索、创新、反思,尽显安静育人艺术的魅力。
尊重、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是育人永恒不变的主题。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遇到“丢钱”事件,如何达到“治病救人”的教育目的?“执著坚韧”的刘颖老师努力营造健康的氛围,运用巧妙的“破案”手段,唤醒犯错误的学生,并激发班级同学纷纷献出爱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对后进生一次次的反复,需要班主任教师抱有“持之以恒”的态度,有耐性、有韧性。“沉稳亲和”的高飞老师没有轻言放弃,而是抓住教育契机,为后进生的转变提供“有氧”土壤,以心灵触动心灵,从而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可爱起来。
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邋遢,缺少家教,这样的学生真的让人喜欢不起来。“温婉灵动”的刘竞老师怀着一颗善良而温暖的心,“挽救”了这名学生。一张手纸,一个包子,增进师生情;一个儿时的游戏,是师生心灵的约定。
对于小学生来讲,讲故事是一种非常合适、非常贴近学生心理的教育方式。苍白、枯燥无味的“说教”远不如故事让学生更乐于接受。“严明温厚”的许静华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故事加以引领,用故事教育学生,教育无痕,润物无声。
相互埋怨、指责,懊恼,灰心丧气,往往是比赛失败后学生的第一反应。“豪放伶俐”的薛晶老师抓住这难得的契机,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寻找失败的原因,将比赛中的教训巧妙地运用到学习上、工作上,自然地将教育支点予以升华,凸显教师的教育艺术。
案例《那一次,我失信了……》中,“蕙质兰心”的孔祥菊老师答应学生数学考试得满分奖励20元,可是她失信了。她的失信值得称道,她的失信蕴含着智慧。孔老师的一番良苦用心,让学生通过事实建立了自信,懂得做事要认真;又在看似玩笑的引导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乃至人生观。
学生经常利用课间品尝家长给带来的各种高档水果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可是,一块萝卜却在班级掀起轩然大波。《一块萝卜》案例中,“宽和务实”的刘桂英老师善于捕捉教育的良机,亲自品尝萝卜,并讲述吃萝卜的好处。学生受到教育,明确了道理,自然地接受了老师给予的思想营养。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隐藏在小事中的潜在教育因素,挖掘并加以整理,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教育实例。在案例《教育无痕》中,“足智高效”的汤洋老师恰恰抓住了“随手关门”这一常常被人忽视的小事,用学生自身的行为来教育学生。掌声响起,那是师生间一种心灵的默契;那是师生间一种思想的升华。
如何引导孩子们摒弃陋习,让童心更加柔软,更加清澈?案例《学生跌倒以后……》中,“睿智洒脱、情动生命”的徐利老师,首先让孩子自悟,然后采取“系列”措施,端正其言行,使学生获得承认错误的勇气和心灵的醒悟。在成长的道路上,让孩子的心灵漾起美丽的涟漪,释放美丽的光彩。
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尊重,什么叫爱,什么叫感动;同时也让我们读懂了什么叫教育智慧,什么叫教育无痕。
关键词:提升;班主任;素养;路径
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引领班主任专业发展为学校管理者倍加关注的问题。随着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日益深入,班主任工作的价值取向逐渐定位在搭建互动平台,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促进班主任专业成L上。那么,有效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的路径有哪些呢?结合笔者多年的班主任情结,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强化理论支撑
新时期班主任应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学一点教育学:如《教育哲学》、《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等;学一点心理学:如《教育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等;学一点班主任学:《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心理学》等;学一点中外教育名著:如《爱的教育》、《陶行知文集》、《和教师的谈话》、《教育漫话》等;学一点优秀班主任专著:如《班主任工作漫谈》、《班主任工作书简》等;看一点德育报纸杂志:如《德育报》、《班主任之友》、《班主任》等;学一点名班主任管理方法:如魏书生,李镇西,任小艾,窦桂梅等。班主任还应该掌握一些工作的基本理论:如主体教育理论、赏识教育理论、成功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生命教育理论等等。
二、注重实践反思
班主任有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就需要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反思提升。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事无巨细。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学科,还要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身心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定期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组织班主任进行社会考察,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工作及研究能力”。通过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总结阶段性班级工作经验,剖析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研讨改进的措施和策略,引导班主任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反思班主任的思想和态度,反思班主任的措施和策略,反思班主任的教学和管理。反思能够让班主任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更好地认识班级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反思最好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写教育随笔,让班主任静下心来梳理,总结经验,撰写成班级管理的小论文,何乐而不为呢?
三、开展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能成就班主任专业素养提高。班主任教育科研不再是简单的理论研究,而是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为一体的研究,着力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着眼于解决班级管理中的突出难题。在班主任教育科研中要积极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组建多元的研究团队,提供多样的合作平台,以便提高研究效率,丰富研究成果。
健全组织机构是班主任教育科研的前提。校长、主管班主任工作的副校长、德育主任、科研主任、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全体班主任都是班主任教育科研的成员,参与班主任教育科研活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班主任教育科研活动。完善工作制度是班主任教育科研的保证。要制定和完善班主任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按照制度的规定,组织和管理班主任教育科研工作,使班主任教育科研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形式新颖多样是班主任教育科研的条件。班主任教育科研以班主任自主参与、同伴互助、问题探究、主题研讨为四个核心要素,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营造求实、民主、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尊重班主任的首创精神和实践智慧,鼓励班主任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明思想,共同研究、探讨、分析和解决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使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班主任工作微博、博客等网络交流载体,帮助班主任进行多向、即时的研究互动。内容丰富充实是班主任教育科研的关键。班主任教研应该立足于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教育与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生长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班主任自我提升,成就于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与进步。
学校应组织优秀班主任外出深造和研究,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培训。同时,扎实开展校本班主任培训工作,并把优秀班主任平时积累的教育案例、成长感悟等资料分门别类地收集和整理起来,编辑成册,并通过科研课题的引领,促进骨干班主任向做一名教育专家的方向努力。
四、倡导团队协作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学校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做法值得借鉴。工作室普遍采用自主研修和专家引领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内容有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主题论坛、课题研究、交流展示等等。这一做法充分发挥了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提高了育人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了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为骨干班主任持续发展创造相互交流的条件,搭建共同成长的平台。
一、新任班主任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岗前集中培训与多样化需求的困境
[案例]教师A:我在上岗前参加了区县组织的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内容所占比重较小,短短的一周时间难以穷尽其理论与具体的策略。我们总感觉培训的内容、形式与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和喜欢的形式差距大,其培训效果满意度不高。虽然通过上岗培训,但其培训实效对自己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帮助作用有限。
据相关调查显示,班主任希望培训的内容为班级建设的有效策略;班主任对“师德建设”培训内容喜欢程度不是很高,仅占13.7%。班主任喜欢的培训方式为考察实践、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案例;传统的培训方式如“系统理论讲授”和“专题理论学习”的受喜欢程度不是很高。新任班主任多样化的需求表现在:城乡班级管理差异,示范校与薄弱学校班级管理差异,中学与小学班级管理差异,班主任个体素质差异等。尤其对于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如留守儿童教育、学困生教育需求更为明显。岗前集中培训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培训需求,校本研训自然成为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现实途径。
2.班主任角色硬着陆与角色适应期的困惑
[案例]教师B:我报到时,校长就交待我一定要承担初一的班主任工作。我心理直打鼓,大家都说现在的学生难管,家长要求高,安全工作压力大。开学报到时,手忙脚乱,总算完成了新生入学工作。但在班级管理中,开学两个月了,总觉得班级管理没有走上正轨,科任老师抱怨课堂纪律差,家长埋怨新班主任管理不到位。一当老师就担任班主任,要求自己立即进入角色,自己的教学都还没有底气,两者相加,短时间内难以完全适应角色,对自信心的打击很大。
新人入职,有一段人人必经且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职业心理学称之为“新人孤独期”。“新人孤独期”的时间一般在3个月。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是联系学校、社会、家长的纽带。班主任工作首先要适应这种外在的规定性,进而努力成为学生期待的良好班主任形象,这种角色适应是外在的,但又是基础。据调查显示,51.3%的师范生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辛苦的工作,32.2%的师范生认为班主任工作很烦恼,1.7%的学生认为班主任工作既烦恼又辛苦。这说明师范生在职前对班主任工作就有了畏惧心理。新时期的班级管理,首因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基本上不允许新任班主任用3个月的时间来度过角色适应期,这样,新任班主任就相当于硬着陆,尤其是现在的新教师,大多数本身就生活在被照顾的环境中,一下子需要担当起“导师”、“保姆”、“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
3.工作的现实境遇与理想期望的困惑
[案例]教师C:我毕业后应聘到重庆西部某乡镇中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想尽一切办法,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带好班级。但也常常听见德育主任的训导:我们农村中学不需要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关键是学生不出事,成绩搞上去是硬道理。其他班主任私下里也说道:年轻人有闯劲是好的,但关键是要适合农村教育实际,平平安安、顺顺当当带毕业,成绩才是关键。我本来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改变些什么,在这种氛围下,确实感到非常地困惑,有一种有劲无处使的感觉。
新形势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动态性的特点。各个层次、地域的学校工作条件、环境、待遇、地位等一系列问题往往困扰着他们。一方面新入职教师在学校活动、工作中话语权明显缺失;另一方面自己对班级管理的预期目标与现实差距大,这致使他们的满腔热情、理想被现实境遇敲得支离破碎。
4.帮扶机制与隐性竞争的困惑
[案例]教师D:我师范大学毕业后,“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实现了当一名教师的愿望,学校的声誉在本区有口皆碑,待遇也不错,但竞争压力非常大。我中途接手初二的班主任(戏称“后妈班主任”),本来后妈班主任就不好当,对此,学校安排了同年级一位前辈结对帮扶我。但说实在的,我也不责怪师傅不帮扶,我们一个年级12个班,班级成绩、活动都得排出名次,师傅自然不会花太多的精力来帮扶我。请教他们问题时,大多是这样答复:现在的优秀大学生素质高,我们是“土班主任”,我们的方式方法都过时了,还得向你们年轻人多学习;班主任工作非常复杂,不要急,慢慢学。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宣布不允许中小学排名之类,但竞争性是现实存在的。尤其是在公众心目中,越优质的学校竞争越激烈,“掩耳盗铃式”的政令难以短期内改变现状。据调查,一般中小学都实行了以老带新的师徒帮扶机制,但效果有待提高。
5.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的困惑
[案例]教师E:我任教的是初一英语,全年级6个班。初一的学生存在中小学衔接适宜的问题,自己的班级管理缺乏经验,实习时对班主任工作关注度不够,诸如留守儿童、学困生、班级课堂纪律问题把我弄得焦头烂额。学校工作竞争激烈,抓了学科教学又怕丢了班级管理,抓了班级管理又担心自己的教学跟不上,在统筹协调方面老是顾此失彼。
目前,我国是学科教学教师兼任班主任,中小学还没有设置专职的班主任。这一客观事实需要班主任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新任班主任如果同时是新任教师,则两者都需要度过一段角色适应期。如果新入职班主任统筹协调工作能力不足,就会出现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局面,教学效果不好影响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威信,班级管理混乱又影响教学效果。
二、新任班主任专业发展校本研训路径的对策
1.确立校本研训的脊柱:新任班主任专业发展规划
新任班主任校本研训是以解决新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中生成的问题为出发点,将学校班主任工作实践、学习、研究融合在一起,发挥班主任的集体智慧,帮助新任班主任尽可能缩短角色试用期的一种培训模式。学校要积极引导新任班主任制订好专业发展规划,允许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失误与失败,只有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冲击、颠簸和“洗礼”,才会有合格班主任的成长。一旦新任班主任制订好了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他们在校本研训中就找到了目标与方向,才能激发他们专业发展的主体性。
2.拓展校本研训的载体:展开多样化的校本研训
新课程改革走过了10个年头,校本研训在其推动过程中的功效毋庸置疑。新任班主任校本研训的功效取决于其载体的丰富性和实效性。学校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给予校本研训积极的支持。具体而言,新任班主任校本研训的载体可以划分为交流型载体、“竞技性”载体和研讨型载体。交流型载体如:沙龙、论坛、博客、QQ群、主题班会交流等。竞技性载体如:主题班会评比、班级活动竞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研讨型载体如: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班主任研讨组、校本研究团队等。为了拓展横向校际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载体,学区可以组建班主任工作站,实行新任班主任区域联动发展。
3.重构校本帮扶的机制:见习制与学徒制结合
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性,都需要新入职教师首先应该度过教师角色适应期。建议新入职教师都应跟班见习班主任,以现任班主任为导师,见习期至少为一年,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担任班主任。新入职教师担任见习班主任,将见习制与学徒制有机结合,将见习考核结果与帮扶效果考核捆绑。这种校本帮扶机制有如下优点:一是见习班级管理场景的真实性和过程性;二是帮扶过程中利益非竞争性;三是新入职教师角色适应非孤独性。
4.营造校本研训的氛围:主体间性的教师协作文化
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沃土是主体间性的教师协助文化。主体间性最初虽然只是哲学范畴,但是作为一种崭新的关于人的生存方式和人学理念的世界观具有普遍意义,必然成为现代教师交往关系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的教师协作文化具有对话性与开放性、沟通性与交互性、非构成性与实践性、共在性与现实性的特征。对话、理解与共享成为教师协作文化的核心。教育经验本身具有个体差异性,这为新任班主任提供了学习多样化选择的机会,博采众长;同时也是熟手和其他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更新换代,相互促进发展的机会。校本研训教师协作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学校管理层运用好激励机制,培育良性竞争的氛围。
5.抓住专业发展的核心:自我专业发展
班主任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个人的精神状态、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新入职教师,朝气蓬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培育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不要老是想获得他人“找上门”的帮助,在人生历程中,学习都需要主动出击。新任班主任在自我专业发展方面有必要把握好“四个勤”:一是勤于系统地学习班主任专业知识,拓展学习的途径;二是勤于观察、思考、总结其他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与艺术;三是勤于记录、反思、研究;四是勤于分享与交流自己的班级管理体会。
从新手到熟手再到专家型的班主任,都会经过痛苦的蜕变。只要给予新任班主任各方面的成长关怀,相信“野百合也有春天”,昨天的新手就是明天的熟手,下一个“魏书生式的班主任”就会在他们中间诞生。
参考文献
[1] 舒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及培训需求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5).
[2] 到新单位怎么摆脱孤独(职场心理)[DB/OL].
一、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信任危机的现象透视
当前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信任危机,主要体现在班主任对自身能力、对学生和对教育法规的不信任等方面。
1 班主任对自身管理能力不信任
当前,一些中小学的部分教师不信任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他们不敢当班主任,不愿当班主任。因班级管理问题酿成的师生冲突时有发生,使一部分班主任越来越对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不敢信任,甚至一些有多年班级管理经验的老班主任,也对自己的管理能力产生了怀疑,时常抱怨现在的孩子难管教、班级管理工作不好做。
2 班主任对学生不信任
在中小学,部分班主任不信任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不信任学生的学业能力,即班主任不认可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能力,不允许学生自主做出决策,不相信学生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当前的学习任务。班主任按照自己习得的学习方式来设计学生的学习方案。其次,不信任学生的个性,即班主任不相信学生的个性相对稳定性、可塑性和发展性。部分班主任通过在班级内安排“小间谍”等手段监视学生,让学生始终处在他律之中。再次,不信任学生的道德品质。尽管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及其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都很熟悉,但可能并不真正理解它,以致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对某些学生的道德发展持怀疑态度,不相信他们的道德在总体上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忽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道德发展的渐进性和反复性特点,进而简单地采取一种灌输思想。
3 班主任对教育法规不信任
虽然我国已在多部教育法律、法规中赋予班主任对学生的管教权,但班主任不敢管教学生的现象仍一直存在。2009年8月,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2009年9月6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就班主任的“批评权”进行了专门讨论,并在新浪网发起了相关调查,参与调查的有2000多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教师确实不敢批评学生”的比例仍然高达72,6%,这说明很多教师对教育法规并不信任。教师不信任教育法规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中小学的班级管理甚至只剩下片面的“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信任危机的原因分析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班主任对学生缺乏深入了解
首先,中小学班主任不仅兼任学科教学,还有一些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工作任务繁重,很少有富余的时间进行家访,从而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其次,当前社会生存压力巨大,孩子的父母或在外打工,或忙于工作,疏于与班主任联系。学生父母与班主任交流的缺失,影响了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再次,班级学生数额较多,也使班主任没有充足的时间与每个学生都进行深入的交流。基于以上原因,班主任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易造成师生间的信任障碍。
2 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单一
长期以来,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主要依据其所授学科和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不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绩效。学校追求升学率,家长追求学生的“高分”,使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班主任一切向“分数”看齐,关注成绩好的学生,信任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业能力,不信任中等生、差生的学业能力,整体上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道德品质,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每个学生的信任、尊重,阻碍了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偏离了培养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3 师生暴力冲突被过度宣传
近年来,有关中小学校园师生冲突的负面案例层出不穷,如四川攀枝花的女教师被学生家长罚跪逼疯,安徽长丰县一初中学生把教师手指砍掉,教师批评学生而致学生离家出走等。面对教师因信任学生、管教学生而付出巨大代价的案例,班主任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教育行为,审思自己对学生的信任,继而采取不信任学生、不管教学生的规避风险策略。
4 教育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虽在多部教育法律、法规中规定班主任有管教、批评学生的权利,然而,班主任管教权或批评权的范围、程序和方式均不太明确,依法操作性不高,尤其是关于体罚与变相体罚的法律界限很不明确,甚至有人提出了“心罚”的概念,致使班主任对教育法规的信任度降低。一旦出现师生冲突,执法者多站在保护弱者――学生的立场,加之教育法规的歧义性,使教师往往成为师生冲突的利益受损方,更降低了教师对教育法规的信任。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缩手缩脚,不敢批评学生,不敢行使管理班级的权利。
5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在中小学,部分班主任教育管理知识贫乏,教学实践智慧不足,又不虚心学习,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仍沿用“教育习俗”式的管教方法,实行粗暴管理、打骂策略。新教育法规禁止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学生,使持“棍棒教育”观念的老班主任面临严峻的班级管理能力考验。个别老班主任还因管教方式不当酿成了师生冲突的极端事故,这让班级管理能力不高的班主任们感到了恐惧,加剧了他们对自身班级管理能力的不信任,导致他们不愿当班主任,不敢管教学生,使班主任工作陷入无序状态。
三、班级管理中增强班主任信任的策略探讨
1 改进家访工作,深入了解学生
家访是实现沟通,促进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对学生深入、全面的了解离不开家访,班主任对学生的有效管教离不开与家长的合作。班主任如果没有足够时间对每一个学生家访,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建立家校合作管理的信任机制。对不能出席家长会的家长,班主任最好能单独家访,如果无法上门家访,至少应该电话访问。只有家校合作,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2 积极发展多元评价
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不能仅仅以升学率、学生成绩为标准,而应进行多元评价。不但要评价班主任的教学能力,更要评价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家长也应参与到评价中来,促使班主任定期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增进家校合作。另外,还应让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对班主任深入班级程度、民主管理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评价。通过对班主任的全方位评价,促使班主任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
3 健全教育法规,进行积极宣传
目前,有关班主任批评权的规定虽然出台,但缺乏明确的实施细则。班主任难以把握操作的尺度。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教育法规。如美国对学生的管教措施分为一般管教和重大违规事件惩戒,前者包括口头训诫、剥夺权利、课后留校、学业制裁等,后者包括短期停学、长期停学、惩罚性转学、体罚等。有了完善的操作细则,班主任就知道哪些可以管、采取什么方式管。另外,媒体对有争议的师生冲突案例,应采取积极的、正确的报道方式,还事件的本真面目,并追踪事件最终的处理结果,使班主任不至于对师生冲突的后果产生恐惧感。
4 加强师德建设,奖励优秀班主任,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教育第三者介入作用第三者介入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他人处理不当的或者无法继续生效的教育过程,从而逆转教育效果。教育中第三者介入比较合适的人选是近退休教师,和小学科的教师。他们在单位的教学任务不是很重,家庭生活的负担较轻。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耐心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是经过国家师范院校系统培养的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他们能够对学困生做简单的学业辅导。也可以是爱好教育的非教育工作者。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充当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班级中每个孩子的思想、心理、学习,乃至部分家庭生活,都需要班主任教师操心。这就使得班主任的工作尤其繁重。工作中难免方法简单,甚至脾气暴躁,而使师生间的矛盾产生,使本应该很好解决的问题复杂化,达不到教育效果。教育第三者的介入,可明显改善这种状况,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工作中,我多次以学校教师的身份充当教育中的第三者,觉得效果较好,现分述于下,供学校教育者或有爱心想助孩子们一臂之力的非教育者参考,做好下一代的教育工作。
案例一:H同学是一位典型的城市留守儿童。他的父母在原籍做专业养殖工作,由他奶奶带他和妹妹来城读书。该生没有大的毛病,不惹事生非,学习在班上属于中上,家长、教师的愿望都是想让他学习更进一步。然家长工作忙,一年下来,教师难得见家长一面。教育只能靠班主任。该生偏偏在九年级时喜欢上了网络小说,每晚一看至次日凌晨4~5点钟。第二天起不来,不来上学。来,也没有听课效果。班主任教育多次,无效。我了解到此事之后,在一个周五的班会时间,介入教育,主动提出与该生交朋友,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我向他提出一个问题。对话简录如下:
“你没想过回乡读书?回乡还可以在你父母忙的时候帮帮他们。”
他回答:“我父母觉得城里教得好。在城里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
我进一步说:“就你目前的学习情况看,你是否在实现你父母的愿望?”
他只笑不答。过了半天他才说,他错了。不该不来上课。我进一步和他商量了改变现状的办法,让他妹妹监督他上学。我们约定改变的初始目标是:先保证下一周的上午按时到校。
目标定了之后,我每天早上都要到教室找他,看他到校没有。还好他坚持了一周。我又与他定了第二周的目标,同时加进去了学习目标,在他每晚复习后,第二天问老师一道自己不会做的题,争取每日有一小收获。然凡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周三他又没到校。班主任告诉我,他请假,说奶奶病了,他要带奶奶去医院。我以为他旧病复发。放学后,我按照地址找了去,果然是他奶奶病了。我没怪他,还表扬了他。之后,这个孩子很少请假,坚持到升学考试。
案例二:L同学入校不到一月,就与外校学生打架,受到学校处分。之后,他没有反省,反而破罐破摔,经常扰乱课堂纪律,有意偷走班上学生的书本藏起来,过一个阶段再还给同学,给教学带来困难。为了不让该生进入社会后走入歧途,不使他发生行为。于是我介入该生教育。我分析该生情况,认为该生自认为自己不是坏学生,打架得到处分后,他认为自己是坏学生了,坏学生就要做坏事。他有意做坏事,看学校奈他如何。班主任多次找他谈话,无效。一日,我装作不知他是何许人的样子,说我腿疼,叫他帮我洗拖布,与他搭上话。看到它洗得很干净的拖布,我夸了他,叫他吃点心,他礼貌地谢绝了。我又多次让他帮活,对他问长问短,他有真实回答,也有谎言。我没有戳穿他。我与他在一起谈天说地,不过我说的每句话都是反复考虑过的。尽量不要伤及他的自尊心。我发现他不是高质量的小学毕业生。我有时主动教他解题,有时指导他作业,有时让他读报纸,增加识字量。总之,我让他在与我的交往中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坏学生,也不是人人的行为都是百分之百的正确。有错,改了就是好的。还告诉他,如果班上有同学做错事,要积极帮他改正,不能破罐破摔,错上加错。
我与他终于谈到他的班主任时,已是我与他交往三个月以后了。谈到他的班主任,他主动维护班主任说他的班主任也很辛苦,很善良。班主任也夸他学习有进步,乐于帮助人。他说他再没有做对不起班上同学的事。他的改变使我觉得功夫没有白费,我这第三者插足插对了。
这样的案例不止一两例,从以上教育案例可见,教育第三者的恰当介入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教育中第三者介入,可以阻断不恰当的教育措施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育第三者充当的是前一教育过程旁观者的角色。学生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是较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班主任在教育中采取的教育手段,会受其性格、习惯、阅历、思维模式、情绪,甚至,时间、天气等的影响,不一定对班级各个学生都通用,总有几个学生不受用,易发生师生间的矛盾。矛盾出现了,往往会使事态向恶性方向发展。教育中第三者恰当介入,可以阻断矛盾双方的消极情绪的蔓延,换一种心态对待同一事件,使教育措施能够有效实施。
2.教育中第三者的介入,可以摆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位置
多位教育专家道: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这明确地说教师在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是领路人的作用。他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只是充当的角色不同。教师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在实际教育中,教师有时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角色、权利夸大。出现“我叫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我就不信制服不了你”的状况。这时就需要教育第三者介入,使对立情绪缓和下来,冷静思考,明确自己在教育中的位置。使用较合适的教育方法,顺利解决问题。
另外,教育第三者的介入,还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以来,受教育者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人。各个国家普及义务教育措施的实施,更使得许多平民能够免费接受教育,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文化素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许多大班额教学,即使是小班额教学,也有孩子不能够保质的完成教学任务。教育第三者的介入,可以部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采取的大学生志愿者助学就是利用大学生所学,对班级中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以期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我国现行教育状况,给每个班配备4~6位教师,如果每位教师在学业上帮助两位学困生,那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是可观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将是高质量的。
参考文献:
1、 班主任的学业不足
(1)我们的班主任大多来自师范院校毕业生,仔细看师范类学院和普通院校设置的师范专业的课程就会发现,与非师范类相比,师范院校的专业课并没有增加什么专业性的课程,区别甚小。而专业教学也没有更多的结合实际,理论占了大部分。近几年高等院校不断扩招,这就造成了师范类人才的紧缺,而师范类院校的教育实习也逐渐变得可有可无,这就导致了许多教师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专业素质不足,从而滞留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2)目前许多师范毕业生在校期间接受了专业性的拔高训练,多为学术性质的研究教学,往往忽视了实践操作指导,在实际工作中与小学教育情况不符,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许多人认为,只要专业知识好就能做好教学,忽视了“教”与“学”的本质区别,没有重视作为教师这个职业的传授性。如同蝙蝠探路的原理而造就了雷达的发明,提问是发现的开始,是发明的动力,是创造的前提,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够不断创新。小学生大多对新奇的事物反应强烈,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有一种探究的执着。而我们的教师往往不善于引导学生的发问,只是一味的在强调自己的理论,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引导学生积极性的重要。
2 、班主任职业道德的欠缺
班主任这个特殊的身份,处于领导、监督、约束的位置,是权威的象征,造成了其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心理特征,通常采取驾驭的方式,“我怎样说,你就怎样做”、“我说的就是正确的”,对自我的认知差,学生不能成为班级的主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从管理与教育的角度上是大大不利的。班主任若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会与学生发生冲突,这样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违背了职业道德,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利影响。进入“十二五”教师培训后,工学矛盾突出,教师的功利心强于爱心与责任心,更有甚者利用其职位谋取私人利益,这无疑体现了其个人职业道德的欠缺和个人素质的不足。
3、 班主任工作的压力大
由于每个人的个人素质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很大,现实教学中的确存在个别学生难以管教的情况,和老师对着干,事关班级的整体荣誉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无疑增加了教师在学校各项工作评比中的压力。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差别,有些学生在教师积极辅导下仍然不能出成绩,致使班级的整体成绩始终上不来,教师本身压力大的同时,学校也给教师施加了一定压力,学校往往关注整体成绩的走向,在督促教师出成绩的同时却忽略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努力。而这仅仅是来自学生和学校的压力,在学生成绩上不来时,学生的家长也同样会将责任归咎到教师的身上,不从学生本身找原因,这又给教师增加了来自第三方的压力。与之相对的,在众多矛盾面前,班主任往往费尽心力去适应各方的要求,而班主任的工作报酬与之付出的劳动却是不相适应的,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许多老师不敢做班主任,不愿做班主任。
二、 小学班主任的素质提
1、 规划合适的培训策略
制定一套与小学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培训模式。对于班主任的培训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开展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专业培训,要认识到班主任的个体性,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经验教学模式,要充分调动班主任自主培训的动机,在培训过程中注重班主任的积极性和自省性,激发其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逐步完善自身的管理教育能力。在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培训的同时还应注意其培训内容是否适合小学班主任的教学模式,是否在传授文化课的同时能够以生动的语言或肢体形象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兴趣和创新精神。
2、 道德素养和能力的培训
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和现状分析让教师清楚地意识到学生的利益,让他们体会家长的苦心和学生的不容易,真正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考虑自身要怎样做。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展,更有利于老师和家长之间关系的改善,达到一个信任的高度,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还有利于化解教师的功利心,让其担负起该有的责任和义务。而能力的培养就是对一个教师全面的塑造,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竞争与选拔慢慢则出优秀人才,让其在自身专业素养达到教师要求的同时可以胜任一个班主任的角色,领导管理好一个群体。
3 、学校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对小学班主任进行一系列专业素质培训的同时,学校也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学校应该充分理解班主任教师所处位置的矛盾,改督促教师出成绩为和教师加强沟通、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成绩,共同努力把学生的成绩和管理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在面对家长的苛责时,校方应该出面和家长及时进行沟通,梳理化解矛盾,分担教师的一部分压力,让家长也能够充分理解到教师的难处和良苦用心,在和教师有效沟通后共同努力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文化道德的修养塑造营造良好的空间,也为班主任教师的个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提高待遇,让教师能够安心地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
关键词:班主任;培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21-02
一、中学班主任培训教育的需要性
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队伍中的“双职业生涯者”,其岗位性质比一般教师更富于专业性和技术性。班主任的专业化:从职业群体的角度看,指班主任在整个职业层面上逐渐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从班主任个体的角度看,指班主任的内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班主任专业化不论从职业群体层面还是从个体发展层面,都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充满着困难和艰辛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二、中学班主任培训现状分析
目前,绝大多数中学班主任对工作普遍存在危机感。危机感主要是因为工作任务重,超负荷工作让班主任疲于应付,有欠科学的评价体系,把班主任逼上反教育的境地,生存压力迫近部分中学班主任。其次是学生情况越来越复杂和工作方法陈旧。对于校本培训方式,班主任大多希望与同行交流和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其次是结合实践工作开展行动研究和探索,然后是系统的主题学习。这样更能促使他们教育观念的提升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对于校本培训的内容,班主任希望更多地结合案例来进行,来自实践层面上对行为过程的分析性评价与实施方式上的优化成为班主任的最爱;或者是有主题,如问题生转化的实践等,鼓励班主任将更多的困惑带到报告会场,报告应尽可能避免高深的理论背景,删除理论上“必要性分析”和“发展脉络”的讲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业务工作,加上目前中学班主任一般兼任学科教学,因此班主任工作任务相对较重。对于培训时间,班主任大都希望最好在工作的同时兼顾学习和培训,一方面能把所学及时用到实践工作中,同时也为其他工作和参加教学培训等留出一定的时间。
三、校本化班主任培训的方式
(一)综合+菜单自选
班主任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应该是培训组织工作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班主任更愿意采用“专家提供培训菜单,由受训班主任自选内容”的方式接受培训教育。以短期集中培训为例:一个为期五天的培训可以设计为“2天综合培训+3天的菜单自选式培训”。具体做法如下: 两天为综合培训主题,为多数班主任均可接受的培训内容,如班级建设的技巧和技能、组织管理能力等。由于班主任的受训需求可能是阶段性的、动态化的,因此,可在培训前一个月对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找出班主任现阶段需求量最大的方面来确定综合培训的内容和培训专家或优秀班主任,体现培训人本化。三天为菜单自选式培训,根据不同教龄结构、不同能力班主任的需求,提供每天2~3个分会场,进行不同专题的培训,每个专题的时间可以根据受训班主任的需求从1~3个小时不等。例如,可确定下面的培训专题框架:关于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关于亲近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关于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关于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关于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等;关于营造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能力;关于如何使个人教学成绩与其他课任教师的教学成绩同步协调发展的能力;关于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反思能力;关于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二)自定义专题讲座+研讨
为提高讲座内容的针对性,可以在培训前引发班主任反思自己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然后将有共性的问题归类总结,确立几个专题作为讲座的内容,也可以将这一部分确立的专题作为“菜单自选式培训”的内容之一,由班主任根据自己所提出的问题选择分会场。这种形式的好处在于:所做的专题讲座是所有在场受训者所感兴趣的,会加大他们受训的内驱力,还会在随后的研讨中引发他们积极的思考和参与。有志进行课题研究的受训者可以在讲座和研讨结束后,将他们的问题化为研究课题,这样确定的课题常常是有关于班主任工作实践的,班主任比较容易将培训的成果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
(三)同课异案展示+答辩式点评
在案例展示与研讨时,可邀请安排学校不同、经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等的至少三位班主任以同一个课例为内容,进行管理方案设计。这样有利于班主任之间的取长补短,受训者能获取更多的教育管理设计信息,开拓思路,并能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生源的班主任均能收获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让广大班主任发现自己的潜力,寻找到自信,并不断产生持续发展的动力,有效消除发展的畏惧心理,借助于同伴的启发指导,班主任能很快从细微的环节发现自我的进步,这种软着陆式的培训方式是人本的也是现实的校本培训。
(四)班主任自助培训计划
班级管理咨询顾问,由班主任自己寻找一位具有一定教育理论和管理水平的教育专家或县级以上优秀班主任作为自己的教育管理咨询顾问,在遇到班级管理上的困惑时可以及时得到帮助。异校伙伴互助计划班主任可以在同类别的其他学校中,寻找一位或几位教龄、生源等相近的教师组成班级管理互助伙伴,可以经常性地进行班队会观察、交流教育管理经验资源,在合作中促进自我发展。
综述,各级学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努力探索班主任培训需求内容和科学合理的校本化培训方式,体现人本化的培训理念,在培训的组织形式上体现受训主体的多元化,在培训内容上满足班主任个体的需求,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以调动广大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其工作效益的提高,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一、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
区别于其他教师最根本的职责
深入中小学实践我们常常发现班主任或教师以一己之力去应对为数不等的知识薄弱生、思想落后生,导致身心俱疲、专业化乏力。因为这样的班级“只是学生的集合体,即学生群体,而不是‘学生集体’”[2]56。那么怎样才算班集体呢?陈桂生教授认为衡量一个班集体有三条标准:“(1)由学生选举产生班级管理机构,并按一定民主程序实行自主管理与监督;(2)形成反映学生公意或得到学生认同的目标,为实现既定目标,在分工基础上合作有序地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3)形成健康的舆论,遇到什么问题,发生什么事件,按约定的规则处理。”[2]57概括起来就是组织机构、组织目标和组织规则三个方面,而核心在于“自主”二字。当班主任面对的不是一个松散的学生集合体,而是一个自主化、规范化和结构化的学习组织,或称a学习共同体时,学生班级就不再是需要班主任一个个去指导的对象,而是学生主体之间可以相互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有效组织。
沿着这样的思路,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培养就要发生转变,即要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转为促进学生班集体的形成,再通过班集体来影响和带动个体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尽量设法不和个别人发生关系,而是通过集体来教育影响个人。”这里并非是排斥个别教育方式,而是为了突出其所称为的“平行影响的逻辑”。[3]实际上,在这里,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成为了教育的主体,也即班级成为了一个具有共同理想、内在机制和自我评价的组织,这样也就使学生班集体具有了专业组织的意味,而不再是一个凭感觉和经验从事的职业,班主任专业化似乎也就有了可能。
班主任专业化问题自提出至今,争论犹存,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班主任工作内容太过繁杂,主脉不明晰,使从事班主任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难以专业化,专业能力建设效果不显著。有一项调查显示,“班主任素养在职前师范教育中所占内容甚少,学生普遍反映师范院校开设的班主任课程太理论化而且太少,教育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教育内容局限于带班工作业务水平的提高,缺乏系统性,从而导致了教育的无序性,制约了师范生班主任素质的提高。”[4]实际上这又陷入了一个专业化的通病,即一提专业化首先就是课程的堆砌,学习了一大堆陈述性知识,但实践效果却令人担忧。
鉴于此,有必要从源头上思考一下班主任的本质,即班主任到底是做什么的?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与学科教师有何区别?南京师大的班华教授提出了两条:一是“班主任是学生更重要的精神关怀者”,二是“班主任班级教育有特殊的操作系统”。[5]其中的第一条是对班主任工作的定性,这里暂且不论。而第二条笔者认为是对班主任专业能力的要求,即形成与学科教师不同的操作系统。班主任不是学科教育或知识教育的承担者,而是班级教育的负责人。因此,笔者认为其最根本的职责应该是将一个班级建设成一个合格的班集体,并通过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促进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发展。
考察实际的班主任工作职责,我们会发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无所不包,过分泛化,甚至外延化,一是在本质上脱离了班主任工作的内涵。二是由于职责数量多而专业成分低,似乎只要热爱学生,不怕辛苦,就可应付,因而人人可做,也就大大降低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
从1988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可以看出,小学班主任负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协调科任教师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品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指导班委会和少先队工作、培养班集体、做好学生个别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搞好班级经常性管理工作”和“家校联系”7项职责;而中学班主任则负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健康教育”,“会同各科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提高学习成绩”,“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教育”,“关心学生课外生活”,“班级日常管理、建设班集体”,“协调科任教师”,“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奖惩”和“家校联系”8项职责。实际上这每一项里面还可分出许多子项,各条之间的条理和逻辑并不十分清晰,甚至重复交叉,缺乏一种结构性的表述。而且在现实中,许多学校还可以根据形势需要随时增加,使班主任宛如一个无限责任的主体。
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中,都将班集体建设列为班主任的职责之一,似乎班集体建设可以独立于其他职责,抑或班集体建设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小部分,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因为班主任工作就是为了形成一个“班级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班主任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将德、智、体、美、劳等各项工作贯通起来,以确保其成为具有结构化功能的系统。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通过建立有效的班级机构、制订符合班级公意的规则、形成班级的共同目标等途径来实现,其最终的理想就是要达到学生自主管理、情智相长,师生共同发展的境界。也就是说,要通过班集体建设来改变当下班主任工作主要依靠班主任一己之力的现状,使班级工作由班主任一个人独揽,转变成由班集体中民主选出来的学生组织,依照共同规则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样,班主任的许多职责,比如思想品德教育、学习品质培养、生活习惯养成,甚至班级日常管理的部分工作都可能通过学生组织来实施,从而不但可以大大减轻班主任工作的事务性性质,而且还可以提高教育的效果。马卡连柯组织的“工学团”和“儿童之家”等教育实践就可以说明,通过集体教育,可以大面积转化问题生。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通过班集体建设也能帮助班主任在无所不包的工作职责中,找出专业化发展的主线索,明确其专业能力培养的主方向。因此,班集体建设对于促进班主任专业具有形式和实质两方面的价值。
二、以班集体建设为途径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
建设和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班集体能促进班主任转变专业理念、转变学生观以及给班主任赋权增能,这对于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一是有利于明晰和简化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一班之主任,其工作职责就应是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并通过班集体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达成德智体等方面的目标;二是有利于班主任经验储备和能力培养的专门化,使班主任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有了方向;三是有利于学生摆脱被动服从的局面,真正实现自我教育、主动发展。
那么如何通过建设班集体来提升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呢?第一,应明确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核心所在,并将其视为班主任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基本点。因为班主任专业化其目的是为了让班主任工作内容更聚焦,知识和方法更明晰和系统,从而促进班主任的持续发展。
第二,应围绕班集体建设将班主任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加以结构化。师范院校的职前教育不能大而全,而应通过开设诸如班级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以及介绍相关的集体教育思想和真实案例来丰富学生的理性认识。同时,在师范院校中要以班级为单位让师范生尝试进行自主管理,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民主选举、规则制订、自主评价、自由发展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也为今后他们从事班主任工作积累直接经验。
第三,要通过班集体建设将班主任工作职责条理化和结构化。班主任专业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班主任工作回归其内涵,一方面是“通过班集体”。在班集体建设中,会遇到一些问题,班主任要设计好班集体的组织架构;民主选举学生干部,并抓好各级学生组织干部(一般是两级:班干部和组干部,也可以有学生自由组合的兴趣小组或其他民间团体)的培训工作,依靠他们制订班集体内各级组织分工合作的规则和内部激励制度,并交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组织学生干部对班级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商,提出解决策略等。总之,班主任要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学校的具体要求进行梳理,推进工作、遇到问题都要依靠班集体内的各级学生组织来解决。也就是说,能通过学生组织来完成的,自己决不插手,相信学生,让他们依据班集体制订的规则和内部激励机制,放手去做;另一方面是“为了班集体”。即建设班集体,最终还是为了提高班集体的整体水平,班主任要思考班集体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比如,班集体的价值追求是什么?班集体的文化内涵是什么?班集体的特色如何形成?如何通过班集体内的各级组织来转化弱生等。同时,班主任也要善于通过班集体群策群力、主体间相互辐射影响的“场效应”,大力营造“感情场”、“思维场”和“文化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情智相长,和谐成长。总之,要通过班集体建设的持续推进,促进班集体螺旋式上升。当然,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班主任个人专业不断提升,专业化道路越走越宽的过程。
最后,应以班集体建设作为班主任专业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班主任工作专业水平的高低,不能以个别学生的发展或少数学生的发展作为衡量标准,而应以整个班集体的发展作为班主任专业能力的评价标准,这样有利于引导班主任关注整体的发展而不是个体的发展,从来也利于班主任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培峰.班主任的尴尬使命[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2]陈桂生.师道实话[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3]吴式颖.外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28.
[4] 吴学忠.对小学青年教师班主任专业化的调查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6).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工作者;班主任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历史使命;承担着促进和指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综合发展的重任。特别是在实施“科教兴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在为祖国培养人才这一千秋大业中,班主任工作发挥着极其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身心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
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发展,培养和造就面向世纪的一代新人,班主任的工作辛苦而繁杂,较之常规的班主任工作,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管理,思维方式,工作模式等方面都有了根本的变化,所以,要求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要有思维和变革,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学生的精神领域,要有敏锐的眼光和积极的思考,以“开放性”、“多样性”、“民主性”、“ 专业性”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学会比较和选择,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自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在工作中不断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学校的管理是宏观的,更具体的工作由班主任来做,班主任和班委会干部要以身作则,影响和塑造学生的行为规范,以班主任为典范,带动学生干部的风范,以学生干部的风范带动学生的规范;建立制度,规范管理,针对学生的年龄弱点、难点、特点、亮点,在广泛讨论得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究制定各种班规制度,把严格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结合起来,有效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其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 人是有其素质标准的。即(1)高度的民主意识、民主行为;(2)高度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3)终身 学习的观念和能力;(4)开放的心态;(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6)合作与竞争意识;(7)责 任与质量意识;(8)效率和效益观念;(9)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0)崇尚真理,不迷信权威。这是 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是我们对班主任提出的具体培养目标。 为适应市场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要培 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角色,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学会与人交往,学会生存发展,做学生的引导者、心灵导师。 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在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化思想及全纳教育理论的影响下,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 生,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教育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学 校、家庭、社区等),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小学生的模仿性、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 事物的好恶及人生观、价值观等直接影响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因此,班主任工作便显得更为重要。 面对当今小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心理健康问题明显增加,抗挫折能力弱等现象,以及由于社会飞速发展导 致人的认识能力存在差异、价值取向多元化,出现教师与学生家长教育价值取向的沟通问题……为此,我们需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班主任工作,以"为学生一生负责"为教育宗旨,开展此项研究,探索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模式,总结概括其特点,以增强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目的性、实效性,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三、 开展此项研究的条件分析
对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已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条件: 本课题组主持人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有较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育人理念,现如今又担任本学校的德育工作,又有很好的条件为课题的研究收集材料。另外,主持人又参加过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有多篇科研论文在国家、省、市级的刊物上发表和获奖,有丰富的科研能力。
四、 前期的准备工作:
学校一直围绕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对教师进行培训,所以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讨论交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等形式,对班主任进行了较系统的学习。目前课题组主持人已对"人本理论""多元智能理 论""情绪管理理论""全纳教育思想""人的现代化理论"等现代先进教育理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并通过学习和教育实践不断深入领会到: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要从物化走向人化,要承认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完整的人,是能动的、创造性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权利,关怀学 生的成长。对学生的教育要由强制性的单项灌输转向双向的平等对话。使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成为两代人的相互影响,共同参与,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相互理解、相互悦纳、相互勉励、相互启发、相互涌动、相互创生、共同发展、共享快乐的过程。认识到德育本身应当是一个整体,作为班主任应该把德育工作融合到整体的教育中去,融合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
五、 研究步骤
(一)实施步骤设计
1、准备阶段(XX.12---XX年.5)
(1)学习内容:国内外现代教育理论,国内外优秀班主任教育工作的研究理论。
(2)采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有关情况。
2、实施阶段(XX年.6---2010.7)
通过对课题进行深入的行动研究,不断总结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模式。
(1) 调查分析阶段(XX年.6---XX年.10)
(2) 策略设计阶段(XX年.11---2010.8)
(3) 对比实验阶段(2010.8 ---2010.6)
3、总结成果阶段(2010. 7 ---2010.9)
对第二阶段研究工作中提出的班主任工作模式的典型案例等教育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优化策略,将各种策略系统归类,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进行成果交流。
(二)课题完成保障条件
1、本课题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得到去教科室行家的直接指导。
2、我曾多次参加过学校各种研究课题,并有较高的责任心完成课题研究。
3、时间保证:会以高度的责任心坚持定期学习,定期活动,定期研讨。
六、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1、XX年12月----XX年年5月 实验方案
2、XX年年 6月----2010年6月 论文《小学班主任工作模式》
3、2010年7月----2010年9月 研究成果
七、最终研究成果
(一)实验研究总结报告及附件
(二)实验教师典型教案
(三)实验教师的经验论文
(四)学生的相关作品及资料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内容 任务 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碰触年轻的心灵。”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如何爱学生?我刚到小学任教当班主任时,在我的心目中,可爱的学生没有几个,学习成绩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然而,长期相处在一起,我发现了他们的可爱之处,当学生们一声声“老师好”,当不爱学习的孩子交作业了,当犯错误的孩子自我批评时,当学生把不对家长说的话向我倾述时,都让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和幸福,我认识到,我是为下一代的成长付出努力,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未来和希望,有什么比老师这个职业更有意义的呢?也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爱,对学生的平等尊重,诚挚友善,学生才会让你深入他们的世界,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良师。
然而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情绪和意志方面,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同时其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因此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又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凝聚了处理各种微妙关系的艺术和机智。只有随时注重工作的艺术性,才能品尝到班主任工作的乐趣,终有一天我们会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案例)小A是我班的一个男生,刚接手他们这个班的时候我就对他特别的注意,因为我向他们原来的班主任了解过班级情况,几个特别调皮、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的名字中,小A就是其一,我也暗自观察过他,也许是刚升新年级的缘故,全班孩子包括小A在刚开学的那一个月表现都不错,但我知道磨合期未过,平时进行思想教育并不敢松懈。可谓好景不常,果然不出我所料,十一长假刚过,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那是星期五的下午,班级里的孩子都排队回家了,我还在班级里做些检查,这时一个家长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对我说他孙子小B的电子词典在班级里不见了,到大课教室上完音乐课回来就发现不见了,但那是个腼腆害羞的小孩,不敢跟我这个班主任说,只敢放学后见到爷爷才说。电子词典是在班级里不见的,外班的孩子都不会来我们班级,显而易见是班里的孩子拿了。而这时所有的孩子都已经离开,再进行调查也不可能。一个电子词典要近600元,对一个家庭的教育投资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明白孩子爷爷的着急,我于是对该家长说:“您别急,一定能找回的,肯定是班里的孩子拿去玩了,没有来的及和您孩子说,我会帮您问问其他孩子的,您先回家去,我一定想办法。”
该家长回去了,我却陷入了沉思:其实要查出是谁拿了电子词典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说是课间丢的,课间时大家都在,肯定会有孩子看到;如果是上大课音乐课丢了,只要问问谁最后离开教室就可以了,即使没人注意,我们学校处处都装有监控探头,只要调出电脑记录就可以查出是谁。但是这些是最好的方法吗?我在问自己:不问而取谓之“偷”,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偷”这个字眼太沉重,一旦被冠于小偷的称号,别的孩子就会嘲笑他,疏远他,那个孩子就可能要背上一辈子精神负担,从此产生自卑心理,破罐子破摔,很有可能这个孩子的明天就被毁灭。而起因只是因为孩子的好玩之心。这时候我站在教育者的高度,觉得要对这个孩子要宽容、谅解,小学生毕竟是涉世不深的,缺乏道德修养,自制力比较薄弱,感情变化大,因此才需要我们耐心地引导和教育,但一定要注意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使该孩子能积极、自觉地改正错误。
于是我马上给班里的所有家长都发了一条短信,内容是这样的:“尊敬的家长,您好。今天我们班级调换了一次座位,很多孩子的东西都拿错了,请您仔细检查孩子的书包,看看是否有东西错拿了或不见了,如果有,请您和班主任联系,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想家长看到这个短信一定会询问孩子是否拿错了东西,而那拿电子词典的孩子才会有借口和勇气说是错拿了。消息发出去了,很久都没有回信。我并没有气馁,还是给丢失东西的孩子家长打了电话,让他别急,一定可以找回的。星期六过去了,没有回音,星期天过去了,没有回音。终于到了星期一,我早早来到学校班级里。孩子们照例围着我反映班级的情况。我抽空问了小B:你的电子词典找到了吗?小B说:找到了,是小A在班级里捡到了,现在还回给我了。我心中的石头总算放下了。我适时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小A:说“捡到东西”归还给失主的行为值得表扬。我看着小A的眼睛,我可以看出其中的忐忑不安和闪躲。事后我单独找了小A谈话,我没有流露出一点不信任和不尊重他的语气,我说:“你认为自己是否可以做得更好呢?”小A有些局促,不敢看我的眼睛,我说:“如果你捡到东西的当时就交还给失主,不把东西带回家,不让失主着急,就更完美了,你说对吗?”小A点点头,说:“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自从那件事情之后,小A积极地参加班级各种活动,行为表现也很好。还能主动帮助班级里的其他同学。而我们的好人好事也多了出来。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关键词:培训模式;新课程;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41-02
一、把握教育脉搏创建多元培训模式
随着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使命的结束,应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培训,已成为新时期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探索的核心命题,基于实验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为满足教师群体的多元需求,我们经过多方探索,构建出了内涵日趋丰富、体系渐近完备的多元化培训模式。
(一)全员岗位年度培训:让每位教师得到成长
自1998年,我们开始采取全员参与的集中辅导举措,经过几年运作,已经在全县中小学教师心目中形成定势,年年参加集中辅导的思想意识已经形成。当然年度全员集中辅导也是进修学校培训工作的重头戏,每年初通过调研,确定培训课题和内容后,选聘或培养主讲教师我们都极为慎重,为追求培训成效,我们不仅不惜重金聘请高校或省市级专家,而且还选送有执教能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在培训管理上充分发挥乡镇中心校作用,采取培训专干与组班教师双点名,中心校校长到场督导,严格考勤考核,不走过场,真正做到了集中辅导全员参与、素质提升名副其实。各中小学将教师的年度集中辅导工作纳入学校管理计划之中,为我们的集中辅导提供了有效支持。
(二)新课程师资培训:多元组合贴近教师需求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突破了过去历次课程改革的局限,从课程理念、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所有教师都需要重新认识新课程、接受新课程。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力军,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对新课程的适应和升华,关系着新课程实施的成败。我们知道,现在生源在变,课程在变,教材在变,高考在变,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学校先后开展了面向全县教师的新课程通识培训、信息技术、师德修养及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技能等项目的培训。这些培训贴近教师需求,注重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欢迎,收到了很好的组合效应。
(三)骨干教师培训:拓展研修引领专业发展
骨干教师是农村学校里的专业引领者,教师中的榜样和领头雁,作用十分重要。我们制定了《骨干教师培训制度》,提出了分类分科、拓展研修“的工作思路,开展了大规模培训骨干教师工作。同时联合教研室,共同组织骨干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搞好集中培训后的跟踪实践,以”每人一堂课、相互听课、互动式评课“为主,并在教学一线收集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最为困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培训中心集中研讨,共同参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问题库,不能研究解决的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在此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所在学校以多形式组织开展二级培训,帮助骨干教师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让骨干教师谈学习体会,与其他教师进行对话、交流与分享,搭建平台让骨干教师展示自己,让骨干教师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全体教师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其他教师,共同实现新的专业成长。
(四)信息技术全员培训: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我们要求在职在岗的每位教师接受信息技术的培训,只是对五十岁以上的女教师和五十五岁以上的男教师不作具体考核,其它教师的培训情况直接纳入每学期考核中。主要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主线,结合教师的实际把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分成了几大模块。在培训方法上我们贯彻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提到了尤为突出的位置。我们以演示课件的制作过程和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基础,展示多媒体教学的魅力。
(五)学校干部培训:循序递进提升领导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校长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加强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干部在职提高培训显得日益重要。在完成我县中小学校长、中层干部岗位培训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开展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干部提高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干部综合素质,为全面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除选送相关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国家、省市培训外,还将举办分期各类分管副校长、幼儿园副团长及各校所有中层干部培训班。大规模教育干部培训必将极大提高我县教育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时催生一批能引领我县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教育干部。
(六)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让学校班级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农村学校班主任急需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收集与分析案例、问题研究等形式进行研训,探索新课改理念下班主任角色的转换与班主任工作的新方法,解决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的困惑与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了班主任全员校本培训,举办了优秀班主任研修班,举行了班主任工作专家报告会。组织小学班主任参加教育部”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组织中学班主任参加福建省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班主任培训满足学校班主任的需求,让班主任切实找到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实施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让学校班级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二、淡化培训职能积极探索研培工作新途径
从当前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看,今后中小学教师培训辐射面将更加广泛,培训层次逐步提升,培训方式日益灵活,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主要的职能已经不是上课,而是研培工作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因此,淡化教师进修学校培训职能,积极探索研培工作新途径,是教师进修学校的新选择。
(一)建立片、乡、校三级教研网络,扩大研培工作覆盖面
当今,世界各国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发展的总趋势是:重心下降、阵地前移、形式多样、满足不同需求,最突出的是都很重视校本培训,并着力于探索、完善校本培训模式。按照“学校本位发展学说”和学校的功能,校本培训将成为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方向。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了片、乡、校三级研培网络,做到片片互动、乡乡互动、校校互动、人人互动,扩大教师参与研培活动范围,保证了研培部门及时准确地向教师传输课程改革动向及先进经验,也为教师将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经验及困惑如实地反馈给研培部门提供了条件。
(二)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改传授模式为反思模式
我县有2/3多的中小学教师在农村地区任教,推进新课程改革,这部分人的素质提高是关键。农村地区教师参训聘请专家难,集中培训往往存在工学矛盾大,经费投入大,学用脱节的困难。为使边远学校和非课程改革年级教师了解课程改革动态,教师进修学校要经常举办送教下乡活动。这种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了教师因集中培训带来的工学矛盾,通过“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高。该活动包括展示研究课、评课和答疑等内容。研究课既要有研培部门提供的课,也有基层学校自己推出的课和活动小组提供的课,评课既有教研员点评,也有授课教师的自评和全体参与者的他评。在活动中,每位教师都可以就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向教研员质疑。送教下乡活动一改以往培训的旧模式,代之以“教师说课、讲课—与会人员分组评议—各组间讨论交流”的参与式,改变了以往单向说教传授模式,淡化研培人员的指导身份,采用了以研究为主,共同提高的反思模式。别开生面的教研培训一体化活动,在为广大教师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机会,教师不再是活动的观摩者,这种特殊的受训形式,使他们改变了以往“来看看”的心态,而以“我是课程改革一分子”的身份,以“我来谈谈我的看法”的思想来参加活动,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以“远程培训”为教师开拓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网络的开放性、兼容性、平等性,能生成培训的良好互动,能真正实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开放境界。面对我县教师普遍面临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工学矛盾、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等实际问题,我们努力为教师开拓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2009年教育部“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项目和福建省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的实施让我们再次感受远程教育的魅力。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和省远程教师培训平台,以校校通网络工程为手段,探索一种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现代继续教育新的网络体系和继续教育新模式。依托远程培训,将会让中小学教师采撷最丰富的信息、感受最前沿的理念,实现最广泛的交流,表达最自由的思想,展示最个性的风采,畅想最理想的教育。
(四)在研训工作机制中打造学习型研训员队伍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注重培训者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素质精良、优势互补的新型培训者队伍。要按照少而精、专兼结合、合理流动的原则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专职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开展和组织教师进行有关培训、教研活动,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专职教师的管理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促进教师在基础教育系统内合理流动。进一步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由特级教师、各级优秀教师与骨干教师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校本化和社会化合理搭配的培训者队伍,将成为我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助推器。
一 、工作目标
(一)学生培养目标:
六学年:重点用《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学生遵守纪律、维护学习、生活秩序,为自己和他人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认真纠正违犯规章制度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养成遵守纪律、讲究卫生、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七学年:重点进行礼貌待人、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在学校的特色工作的基础上争创特色班级;
八学年:重点进行诚实守信、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克服困难等正确信念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加强监管,平稳向毕业班过渡
年:进行前途理想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力争保持稳定,特别是较差的班级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顺利送走本届毕业生。
(二)班级管理目标:
根据学校的特色德育工作及各学年学生的不同情况,学校相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形成各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氛围,促进命名班,示范班的形成。
(三)德育队伍目标:
1、班主任的基本功达标率:通过培训、考核,班主任基本功达标优秀率达到30%。良好率达40%,基本胜任率达30%。
2、按照市教育局要求班主任每学年与家长的接触面达100%。
3、对待进步学生通过帮教转化率达到95%,明显转化率达50%。
4、政教处人员加强学习、培训与交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使政教处的活动开展条条有序,在工作检查、监督、评比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尽可能在班级间创造比、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5、加强全体教师的师德建设
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塑师魂,正师风,讲师德活动,建立全员德育的思想,树立为人师表的典范作用。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科的内容和科学,适当地选择德育内容,有机地加以渗透,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受到教育。通过交流、研讨、反思,提高教职工的德育能力;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政教处和学生会加强对各班级纪律,卫生的监管检查。考评做到准确、透明.本学期,我们在对学生扣分的同时,采取加分的办法鼓励学生的服务意识,如:主动捡垃圾、看到不文明行为主动制止、拾金不昧等给班级加分。并定期在广播中给予表扬。以在校园中树立良好的风尚。
2.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班主任队伍的强弱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学期政教处按照《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对各班班任进行检查,使班主任管理和考核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及时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班主任工作座谈会。完善班主任博客,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无限沟通. 我们将特别关注青年班主任的成长,通过班主任工作日志,交流.培训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开开展班主任优秀案例的评选活动,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水平.进一步落实班主任家访制度,班主任每学期对班级学生的家访率要达到40%以上,对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家访率每学期不能少于50%,同时提倡任课教师适当对学困生、待进步学生进行随访。
3、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大德育观,强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按照新课改确立的“三维目标”,随堂听课,检查教案,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使“无痕迹教育”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努力达到“门门都是无痕德育课,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目标。以集中培训和自学实践等多种形式,渗透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教育教学法规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结合学校特点制定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切实发挥德育课程的引领作用.
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积极推进规范化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增进师生.生生的沟通,不断提高和完善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重点工作:
本学期加强对学生常规工作的管理,学生的仪容仪表,纪律卫生工作将是本学期的重点。从学生仪表、文明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