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4: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雪花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这寸草不生、天寒地冻的冬季,所有的万物凋零,只有一种植物还在这寒冬坚强的生长,它就是梅花。
梅花——让人一听到这两个字就可以联想到寒冬和雪景。
在植物当中我最喜欢梅花,因为梅花象征着坚强,所以我喜欢梅花,虽然我没见过梅花,但是我看过描写它的诗句,听过歌词带着梅花的歌曲,每当我打开带有梅花歌词的音乐的时候,我静静的坐在沙发上,那优美的旋律响起的时候,让我感到了有一种力量在鼓舞着我 它仿佛在告诉我,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学会坚强,不管人生的路有多艰难,都要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其实我很敬佩梅花,因为它在最寒冷的时候绽放,它用它最美的身躯让冬季不再死沉沉,它在冬季绽放,给这个冬天带了了一丝生机,让这个冬天填了一丝韵味。让我们不再觉得冬天寒冷,如果要是下雪,雪花落在梅花上,好像给梅花穿了一条连衣裙,在冬天,梅花和雪融合起来,那让整个冬天更加美丽。
我喜欢梅花是坚强和顽强,它在枯草之间脱颖而出。它是最美的,她说是最独特的,每当我看到描写梅花的诗句的时候,我都能闻到那在白雪中散发着的淡淡的梅花香气。
我这一辈子都要向梅花学习,做一个能给人带来美感的人,向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让世人看见自己独特的美,学习梅花耐得住寂寞不怕严寒,坚强的活出自己的风采,虽然我觉得梅花在冬季独自绽放很孤独,但是我还是觉得它是冬季最美的植物,虽然它没有多大的实际用处,但是我觉得它的精神可以学习。
有的时候,我觉得梅花很可怜,我觉得它在一个所有植物都枯萎的季节绽放,显得他多很独孤,陪伴它的只有墙和白雪,还有参观它的人群,可怜它归可怜,但我更多的是敬佩它,向它学习坚强,不怕寒冷,顽强的活着,他已经就像女孩一样美丽,我最喜欢的梅花女孩。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I06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87-02
徐志摩从1921年开始写诗到1931年离世,在整整十年间共出版了版了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共计诗作290余首。有些人认为徐志摩的诗作内容空泛,用词过于矫揉造作。虽不认同但也不能否认,徐志摩的诗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颇受人们的喜爱。诗歌作为过程就是艺术的创造过程,也是人性本质中的感性爆发。徐志摩的诗是激情与冷静的耕耘的收获。
一、徐志摩诗歌的意象之美
1.复叠美。这里所说的复叠指的是同一次与反复多次的出现。如《康桥西野色》中的第四节:“晚霞在林间里,晚霞在原上的溪底,晚霞在风头风尾,晚霞在村姑的眉际,晚霞在艳喉鸦背,晚霞在鸡啼犬吠。”这里共出现了6次“晚霞”。这六次并不是单纯形式上的重复,而是在不同场景下对晚霞的不同描述,极力表现晚霞之美,给读者带来全方位、立体化美的享受。诗人巧妙地用了这种复沓变奏的手段来抒感,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从一个角度出发最终又回归原地,但每次的循环往复都能够给人以新鲜之感,让我们在感受到这意象的复叠美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的深深情感。
2.动态美。动态美是一种有生命力的美,意象中最有吸引人的也是这种流动性的事物。因此,徐志摩的诗歌好似是一个个跃动的水滴组成了川流不息的河流,极具动态美。比如《语》所描写的:“我亦愿赞美这神奇的宇宙,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的忧愁,像一只没有挂累的梅花雀,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左右,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在这首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描摹的一副生机勃勃、声色俱佳的画面,让读者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感官中体会到自然和谐之美[1]。
3.轻柔美。徐志摩诗歌中多喜欢采用轻柔的意象。比如《雪花的快乐》中描写的就是“雪花”在半空里翩翩起舞,四处翻飞,他经过“冷寞的山谷”、“凄清的山麓”但却都不进去,不去感受这荒凉的惆怅。徐志摩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不愿意过多地使用厚重感的意象以给人压抑之感,相反的,他的诗歌意象用柔软的意象,仿佛羽毛般沾住人们的衣襟,融化到人们的内心。“雪花”这个意象轻盈、活泼、明丽,加上“女郎”的美丽、生动、多情,一起组成了一幅柔情、生动的画面,使内在的灵魂也含蓄着柔软的养分。诗人高洁、伟岸的身姿,坚韧不拔的意志,变化多端的艺术手法,将轻柔的意象融化在诗作的字里行间中,柔美仿佛成了每个字的灵魂,生生不息,无法剥离,最终营造出一种柔和恬美的氛围。
二、徐志摩诗歌的色彩之美
徐志摩的诗作尤其强调色彩的心理效果,也就是体现出丰富的色彩情感。众所周知,诗人在选择词藻的时候,要考虑到色彩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而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感。通常意义中,红色代表的是“激烈”、“兴奋”、“喜庆”的感觉,若是象征鲜血时,又使人感到壮烈悲惨;黄色给人以“明丽”、“温暖”的感觉,但若是象征落叶,就会给人萧条、孤寂的感觉;蓝色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但有时又会感到犹豫、庄严[2]。如《灰色的人生》中就这样描写道:我一把揪住了西北风,问它要落叶的颜色,我一把揪住了东南风,问它要嫩芽的光泽;我蹲身在大海的边旁,倾听它的伟大的酣睡的声浪;我捉住了落日的彩霞,远山的露霭,秋月的明辉,散放在我的发上。”这首诗中,作者将人世间的残酷经历比作是“冷嗖嗖的风”,把刚出芽的绿芽比作是“光明”。徐志摩通过一项色彩的选择来传达某种情感,用落叶的枯黄色来表达现实的残酷,用绿色的嫩芽的光泽来比喻生命的希望,用落日的红辉来比喻生命的逝去,用黄橙的秋月比喻家乡的思念,但当这些又掩盖上一层黑灰时,读者有会感受到心里的沉闷和压抑,情感色调陡然变得灰暗,表达出作业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愤慨。这都是由于作者所追求的希望和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导致理想终于寂静如死灰。因此我们能够发现,若是能够熟悉运用色彩意象,就能够表现出诗歌的绘画美,以色感人,以色抒情[3]。此外,徐志摩的作品中的色彩意象也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这种客观事物在主观思想中反映出来的色彩情感,能够为作者在诗歌创作中的主题基调,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徐志摩诗歌的音乐之美
中国民族诗歌和音乐一直以来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继承这一民族传统,新月派诗人们归纳并整理出一套系统的诗乐理论,并付诸了实践,徐志摩也不例外,深有贡献。诗歌作品中的音乐性实际上指的是节奏感,节奏是音乐的核心,在设个作品中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高低、长短和疾徐相呼应等手法[4]。徐志摩这样评价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诗的真妙不在它的字字面意义上,而是内涵深刻的音乐表现力上。”他认为“一首诗中最难以捉摸的,就是内含的音乐的匀整与动态感”。因此,他要求在创作实践中,要求“诗作在整体的躯壳之中要放入各种表现诗文美的手法,音乐美也包含其中”。由此可知,徐志摩注重在诗作的创作过程中融入音乐之美,寻求一种优美的内在节奏和旋律。比如说《沙扬娜拉一首》中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这短短五句极为押韵,共有“柔”、“愁”、“羞”三个韵脚,仿佛如同短笛声声,吹奏倾心,绵绵流长,婉转悠扬,整首诗洋溢着轻柔的轻微舒缓的起伏节奏,仅仅用两句就将女郎的青春美貌和依依惜别描写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第三句用了一个复沓,生动形象地将时频频叮咛的情形表现出来,全诗虽然短小,但却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是诗人感情的浓缩精华。节奏的轻柔表现出一种委婉反转、低回往复、浅吟低唱的情致。尤其是长短句的交错交融,使短诗旋律更为柔软多情,最后一句读完,使得读者更能体会到余音绕梁、回荡不休的情致,感受到诗作之外的无穷意境。再如,《半夜深巷琵琶》中,作者通过抱韵的手段,两场两短相互跌价,仿佛是深夜里无尽的吟唱、吁叹,又好似琵琶的哀怨悲切之音,被世人称作是音乐中流淌的诗歌。还有被众多人赞誉过的名作《再别康桥》也是音乐创作的典范。那份飘逸,那种洒脱,简直是诗人风度的音乐化。
诗歌作为过程就是艺术的创造过程,也是人性本质中的感性爆发。徐志摩的诗是激情与冷静的耕耘的收获,其诗表现出的意象之美、音乐之美、色彩之美,让读者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感官中体会到自然和谐之美,产生强烈的共鸣。
参考文献:
[1]王迅.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J].丽水学院学报,2008,(01).
[2]王俊虎.意象・音乐・诗魂――徐志摩诗歌美学意蕴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3]余港忠.试论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倾向性和艺术风格[J].河南农业,2007,(10).
[关键词] 意象;作用;诗歌鉴赏
一、意象及其要点
诗歌是什么?古人已经清楚明白地告诉了我们:“诗以言志,歌以咏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思想情怀的。古人崇尚“文贵在曲”,也就是不能在诗歌中很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应该把这些思想蕴涵在一些物象之中,通过特定的物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即我们所说的“托物言志”。这些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就是诗歌的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又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那么,到底什么是意象呢的要点呢?本人认为,其要点应该是:(一)意象是个整体,意象中每一个成分都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二)意象中充满情感和生命。(三)意象是富有个性的“活的东西”,是一种生命形式。(四)文学意象是通过语言媒介物化的形式,是一种艺术符号。
二、鉴赏古代诗歌意象的方法
1、注重意象的积累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多半附着在词或者短语上。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孤舟——笠翁”,“楼船——夜雪——瓜洲渡”。也有一句诗只包含一个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意象有描写性的(静态的),如“孤舟”、“笠翁”。有叙述性的(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增大意象的积累量,对于快速解读诗词的意象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2、正确解读意象
可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营造氛围: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2)借景抒情 :这是诗歌惯用的“伎俩”,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3)塑造背景或环境: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
(4)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三、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一首好诗必然具有真切感的意象,让读者吟咏诗句是能比物附情,留有生动深刻的印象。意象在诗歌鉴赏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画。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了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近、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
2、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两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细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雪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
参考文献:
[1]浅谈意象和意境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邢福康
[2]浅析意象解读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陈志银.2012年9月《新课程学习》
[3]如何鉴赏古代诗歌意象.周国奇.2012年第2期《躬耕》
陆游(1125~1210)是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一生读书三万卷,写诗万余首,走过了85个春秋,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长寿冠军,是历史上留下诗篇最多的诗人。他不仅写了许多激情澎湃的爱国诗篇,还写了不少关于健身养生的诗作,揭示了其长寿的奥秘。
祖国医学认为,食粥能滋生津液、培养胃气,助消化,且营养俱存,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尤为适宜,确为养生之宝。陆游不愿食甘啖肥,而独喜食粥,倡导食粥养生。在《食粥》诗中,他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即张文潜、诗人、美食家)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在诗前有小序:“张文潜有食粥说,谓食粥可以延年,予窃爱之。”全诗以通俗白话的语言,肯定食粥是一种长寿之道,“粥能畅胃气,生津液也”,其养生求长寿,快活似神仙尽显笔端。
陆游在《闲适》诗中主张“饮酒不至狂,对客不至疲,读书以自娱,不强所不知”。其养生保健做到饮酒有节不酗酒,待客有礼又有节,读书陶冶情操以自娱自乐,生活中虚怀若谷,不逞强好胜。这些养生之法,至今对人们修身养性还是大有裨益的。
诗人深谙经常梳头,按摩刺激头部穴位可延年益寿的道理,作有梳头诗:“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客稀门每闭,意闷重梳发。”在我国民间谚语中有“天天洗脚,胜过吃药”之说,陆游深晓此理,一直坚持睡前洗脚,“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真可谓“夜眠濯足而卧,四肢无冷疾”。这些养生之法仍可为今人借鉴。
中国传统的处世哲学,特别强调自我修养。首先要做到清心寡欲,正如《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陆游晚年的一些养生诗,就提倡修身养性,保持豁达开朗、宁静平和的心态。在《自诒》诗中写道:“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时一念不容差,身如病鹤长停料,心似山僧已弃家,高忱时时闻解箨(音拓),卷帘片片数飞花,饭余解带摩便腹,自取风炉煮晚茶。”写此诗时,诗人已到暮年,体弱多病,“身如病鹤”,饮食减少“长停料”,心亦似山中僧人一样“已弃家”。但他在病魔面前,不是垂头丧气、郁郁寡欢,而是豁达开朗,笑对人生,高忱时时听到“解箨”(剥竹笋皮)的声音,透过卷帘悠闲地数着窗外纷飞的雪花,饭后解开腰带,以手按摩腹部,自己点燃风炉煮晚茶。从这首诗人们可以看到一位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诗人形象。
陆游晚年,还有一些反映注重劳动煅炼、强身健体的养生诗,如《小园》诗其一:“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其二:“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这两首诗都描写了诗人的田园生活,突出其躬耕劳作的情景。前一首诗,写诗人尚未读完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就冒着小雨去田里锄瓜;后一首诗,写诗人行遍天涯后,又跟着邻居农父学习春耕。诗人健康长寿与其经常从事劳动密切相关。
诗人还经常背着箩筐外出采药,并以之为村民们治病,因而,受到村民们的欢迎和爱戴。其组诗《山村经行因施药》中写道:“耕佣蚕妇共欣然,得见先生定有年;扫洒门庭拂床几,瓦盆盛酒荐豚肩。”“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多以陆为名。”诗中描述了诗人携带药囊来到村巷,受到村民们的夹道欢迎;并用酒肉款待为民治病的诗人,因为他曾经救活过他们,所以,村民们生了小孩,大都以诗人的姓为小孩命名,从而表示对诗人的敬意。
陆游每当看书写作感到疲倦时,就洒水扫地干些家务活,借此舒展筋骨,“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气血,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这首质朴的诗把扫地的好处说得明了易懂,也提醒人们适当地做些家务活儿,不仅可活动四肢,疏通全身气血,连专门找医生做按摩的费用都省了,何乐而不为呢?
陆游还以“闲嬉”为主题作诗:“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故做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常动小劳的体会,认为要拜“户枢”、“流水”为师,正是因为它们常动,才会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所以作者提倡老来空闲时应主动寻找“小劳”的机会,如整理书籍、收拾桌几,还有陪孙辈们嬉戏玩耍等。做这些是以“闲嬉”的心情进行,主动找乐,活跃身心。难怪陆游一生坎坷却仍能健康长寿,因为他懂得身心并养,常动养身,乐观豁达养心,自然可安享高寿的道理。陆游还喜欢侍弄花草,以陶冶情操:“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养花种草,它不仅带来美的享受、绿的生机、花的芬芳,还可以带来好的心情和体魄,使七十老翁还童心犹在。
诗人陆游注重养生,在诸多的养生诗中可见一斑,所以,他“八十身犹健,生涯学灌园”,过了八十大寿,还“齿牢尚可咀嚼肉,目缭末妨观细书”。陆游总结自己长寿原因时写道:“吾身本无患,卫养在得宜,一毫不加谨,百疾所由兹。” 从陆游这些诗句中,我们悟出一个道理,人要想健康长寿,事业有成,就必须讲究养心,既要注意锻炼身体、调整好饮食起居、劳逸结合,又要有宽阔的胸怀和高尚乐观的精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正确对待,象诗人陆游那样,始终豁达开朗、快乐生活,这样就会益寿延年。
一、 语文课要有书声琅琅的“韵味”
清代古文家在谈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以说,语言文字的魅力、情感和神韵,全在一个“读”字。爱则气缓声柔,憎则气冷声峻,喜则气满声高,怒则气沉声促。读《春》,则如轻风细雨;读《最后一次演讲》,则如电闪雷鸣;读《背影》,则如山涧幽泉。琅琅的读书声让语文课充满了美的旋律、美的音韵,是语文课最动听的乐章。
教学《海燕》时,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感悟海燕的形象,力求通过声音传达出海燕的高傲、勇敢、乐观和自信。济南的一位老师听了这节课后,在写给我的信中这样描述朗读带给他的震撼:“《海燕》,那是一堂怎样的课啊!音乐响起,在大海翻卷,海燕开始勇敢地飞翔之时,我听到了一个女性的声音开始和着激荡昂扬的旋律,在寂静的教室响起。饱满、蕴藉、张力四射,那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生命流淌。那不是朗诵,是灵魂在歌唱啊!日本作曲家小泽征尔在中国音乐学院听《二泉映月》时曾禁不住泪流满面地跪倒在地,我坐在那确也有一种想哭且冲动的感觉,那是涌动在生命深处的感动、亢奋、不禁和颤抖。倾听那声音,我分明感到一种精神的引领和生命的感召。节奏、韵味、激情,所有能构成朗读的元素正清晰而有力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
可以说,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直面文本,同文本对话,关键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读书。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琅琅书声,那就不叫语文课。可是,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却普遍得了“失语症”。我们的老师不是让学生张开嘴巴去读书,而是千方百计地孤立地让学生在文中寻美点,找佳句。你找了一,我再找二,他再找三,美点、美词、美句都捉迷藏似的,不定藏在什么地方,语文课也就成了一种把它们逐一拎出来的游戏。我们期盼着老师能在学生找到的这些“美点”上下些工夫,指导学生反反复复地去读一读,直到能读出点美感、品出点美味、悟出点美意,但遗憾的是,这些美点都蜻蜓点水般匆匆而过,让听课者满怀怅惘,总觉得不过瘾,不够味。
古人云:“读之不足,则诵之;诵之不足,则唱之;唱之不足,则手舞足蹈之。”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多一些摇头晃脑读书的情景;我们的语文课,应该让琅琅的读书声震荡回响在我们的耳旁!
二、 语文课,要有动人心弦的“情味”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可以说,任何作品无一不是作者堆积于胸的情的喷发。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移情入文,努力与作者心心相印,努力把作者的情感化成自己的情感,以情激情,以情动情,以情燃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教学《黄河颂》时,为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爱国激情,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引导学生品读完课文内容后,我悲愤陈述:“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我华北大地,蹂躏我中华儿女,他们疯狂地扫荡,残酷地杀戮,一时间,血流成河,尸骨遍地,民族危在旦夕。”接着播放了惨绝人寰的视频――正当学生触目惊心、悲痛万分时,我又激情讲述:“同学们,敌人的暴行令人发指,无数中国人的心在流泪,在流血,中国人难道就真的束手待毙吗?不!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中华儿女奋起反抗,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革命洪流之中,汹涌的革命浪潮迅速席卷整个中华大地!”接着又播放了的视频。正当学生群情振奋、义愤填膺时,我又深情吟诵了相同背景下的两首诗歌,说明这时候文学也成了战斗的武器!一首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另一首是田间鼓点一样的诗句:“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用手指着我们的脊梁说:看,这是奴隶!”此时,学生已经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我又播放了《保卫黄河》的经典乐章。同学们唱和着“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仿佛走上了硝烟弥漫的抗日救亡战场。从学生动情的呐喊声中,从学生激动的表情中,我知道学生的爱国激情已经被点燃。
黑龙江的吕涛老师听了这节课后这样评价:“纵观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本人,也仿佛回到了那个同仇敌忾,战火纷飞的年代。整节课不啻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无论是配乐、画面还是老师激情澎湃的朗诵和讲解,时时撞击着学生们的心灵,让生活在‘温柔富贵乡’里的孩子们真真切切地经受了一次炮火的洗礼,感受了英雄的气魄和民族的精神。”
一位网名叫“空谷幽兰”的老师听了这节课后,这样评价:“用自己的心上课,用自己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和学生一起体验、探索、挑战的语文老师,才是真正的语文老师!”
三、 语文课,要有咬文嚼字的“滋味”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认为,语文味的主要表现,就是“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也就是对语言的揣摩和玩味。语言文字的滋味就是在咬文嚼字、含英咀华中品咂出来的。
教学《黄河颂》时,为让学生感受黄河惊涛澎湃的气魄,我采用了“换词品句”的方法。屏幕上显示的是换词之后的句子:“我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滚滚/流向东南/惊涛澎湃/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分成南北两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诗句与原文相比有什么区别?读一读,然后想一想,这样改好不好?”学生比较分析,反复朗读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望”字,让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远方眺望的身影,一幅恢弘的画卷在诗人眼前展开,而“看”则写不出这种意境;一个“奔”字,给人一种勇往直前、势不可挡、浩浩荡荡、无坚不摧的力量,而“流”则显得太沉缓,太平淡;一个“掀”字,写出了黄河汹涌澎湃、波浪滔天的的气势,而“激”字用来写激起朵朵水花还可以,不足以写出黄河水“万丈巨澜”的气魄;一个“劈”字,与“分”相比,速度快,力量大,感觉黄河水仿佛一把利剑、巨斧把中华大地截为南北两部分,写出了黄河一泻千里、无坚不摧、势不可挡的力量。学生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感悟去读课文,自然就能读出黄河的气势和魂魄。
诗人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华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语文名师朱则光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故意将诗中的“已”、“只”、“该”字和“()”删除,然后启发学生这样思考:“请同学们读一读,看上面的诗句漏掉了什么?想一想:哪一处错误最不可原谅?”这一问,让学生从中感悟到了侵略者对国土的蹂躏之深,感悟到了诗人无限的悲愤和惋惜之情。尤其是一个括号,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回忆中的故乡越是美好,越是对现实的故乡充满了悲愤――我那如仙境一般美丽的家乡,现在如何呢?还有如锦幛的繁华吗?还有奇异芬芳的嫩柳枝吗?还有淡妆浓抹的美景吗?还有悠扬婉转的柳笛声吗……没有了!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留给诗人的只有刻骨铭心的疼痛!
我想,学生的语感,就是在对文章字字句句的品味和揣摩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语言有了这样的理解和感悟,就不愁他们写不出文采飞扬的好文章来。
四、 语文课,要有妙趣横生的“趣味”
我们的语文课,是由一个个教学情境、活动和故事组合而成的,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善于调制、酝酿出一些“趣味”,让学生沉浸其中,兴味盎然。
有一年春天,都3月份了,天空中还飞扬着雪花。那天,我们正在学习汪静之的《惠的风》:“惠花深锁在花园,满怀着幽怨。幽香潜出了园外。园外的蝴蝶,在惠花风里陶醉。它怎寻得到被禁锢的惠?它迷在薰风里,甜蜜而伤心,翩翩地飞。”当我和学生被这凄美的意境和情感陶醉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窗外的天空中已弥漫起了雪花。看着那轻盈的雪花在空中舞蹈,犹如一只只翩翩飞舞的蝴蝶,我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瞧,那只甜蜜而伤心的蝴蝶,正在窗外翻飞呢!不知它苦苦找寻的惠在哪儿,如果你就是它找寻的惠,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话音刚落,班里的“歌坛王子”就说:“我想为它唱首歌,歌名是《两只蝴蝶》。说着,他两眼凝视着窗外,深情地唱了起来:“亲爱的,你跟我飞,穿过丛林去看小溪水;亲爱的,来跳个舞,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越这红尘永相随,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能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当我们被这歌声所迷醉的时候,另一位同学却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跑出园外,与蝴蝶共舞,告诉它我心中的思念!”
为了满足这个同学的愿望,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园外”。在与蝴蝶一样的雪花翩翩起舞的瞬间,我忽然想起了徐志摩的一首诗――《雪花的快乐》,于是,便带领同学吟咏起来: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中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在半空中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直到今天,我都觉得这是上天赐给我和同学们的一次良缘,每每想起这个时刻,我都觉得那是我今生最浪漫的回忆!其中的“妙趣”虽然是偶然的生成,却也是教师用“匠心”去创造的。
五、 语文课,要有余音绕梁的“回味”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当琵琶曲在排空而来的气势中戛然而止的时候,作者这样描写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江心秋月,空明澄澈,似乎也被这美妙的乐曲所陶醉,令人回味,使人遐想,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课的结尾如能像琵琶曲的最后一样,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教学效果就会更见光彩。
教学《乡愁》时,课的最后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一定会被作者的思乡之情所感染。在作者眼里,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那么,在你眼里,乡愁又是什么呢?现在你就是一位诗人,请结合你自身的体验写一句乡愁诗。”有的同学说,“乡愁是故乡的小路,弯弯曲曲望不到尽头”;有的同学说,“乡愁是故乡的炊烟,丝丝缕缕缠绕在心头”;有的同学说,“乡愁是窗前的风铃,叮叮当当,敲打着心窗”;有的说,“乡愁是雨中的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接着,我又把同学们的情绪引向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如果说《乡愁》似一杯干红,含蓄别致,滋味绵长;那么《乡愁四韵》,则似一杯茅台,真挚浓烈,真能醉人!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内心沸血的烧痛!最后,我又播放了费翔的歌曲《故乡的云》,让学生再次体会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愁。虽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但这样的结课,却足以让学生“愁肠百结”,回味无穷。
可以说,余味无穷的结课,是语文教师心血的结晶,智慧的熔铸,风采的展现,是一种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一堂好课的结尾不该是句号,而应是给人以无穷思考的“省略号”。
关键词:晨诗要求;诗海采撷
一、现状点击
打开现行的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你会欣喜地发现,儿童诗已开始在字里行间轻盈地舞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湿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可见大家越来越相信儿童诗在孩子成长中、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了。
农村许多的年轻父母都出去打工,大多数孩子有爷爷、奶奶来照顾,而这些祖辈大多数是文盲,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都力不从心,要么过分的宠爱,要么就是打骂。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对孩子的评价比较单一,成绩好就是好孩子,成绩不好就是坏孩子。这使不少孩子缺乏自信,自暴自弃的现象比较严重。另外,外在很多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也正在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作为教师应该给予他们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让他们能够从容地应对一切生活的诱惑与压力,平安地度过危机重重的童年,而晨诵童诗、儿歌、童谣等是给予孩子积极生活方式的途径之一。
农村中有些家长虽然有文化,但对孩子的教育比较盲目,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出色,就让他们背论语,背道德经或生涩难懂的古诗,这些内容孩子以后真的可以用上吗?这些内容不仅不能丰富孩子当前的生命体验,而那些遥不可及的文字、枯燥机械的记忆更会让孩子痛苦不堪,而机械的牢记又是想象的大敌。那么怎样的诗才是农村孩子最需要的呢?我们应该怎样去搜集那些符合孩子生命需求的诗呢?
二、晨诗要求
晨诵能为孩子开启美好生活的旅程,但只有让每一首诗与儿童当下的生命相关联,才能唤醒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获得生命的成长,所以一定要把最美好、最适宜的诗句奉献给孩子。
(一)晨诗与年龄――吻合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质朴,富有幻想,思维敏捷,好奇多问,喜爱游戏。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来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童诗和儿歌。
1.活泼快乐,富有童趣
低段儿童活泼可爱又天真浪漫。这就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和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如:《为啥我没能得第一》“小鞋带,真调皮,跑三步,系一系;小裤子,真淘气,跑两步,提一提;现在你该明白了?为啥我没跑第一。”这首诗童趣盎然,孩子们读着读着,一下子被诗中的稚气可掬的小调皮逗笑了。诗人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宣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应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在进行诵读中,孩子们享受到诗歌带给他们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就带去了孩子们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2.节奏鲜明,富有想象
儿童最富于想象和联想,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来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童诗中鲜明的节奏和韵律也是不能缺少的,因为它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引起共鸣。诗歌的这种鲜明节奏和丰富的想象,对低段儿童有更强烈的吸引力。如:《摇篮》(黄庆云)“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孩子们读着想着,有的孩子闭上了眼睛仿佛妈妈正推着摇篮摇着自己,那么舒服,那么快乐。另外还有诗《咕噜》《粗心的小画家》《打呼噜的爸爸》等这些童诗既注意了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也更有利于孩子们展开丰富的联想。
3.构思巧妙,富有灵气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如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又如钱万成的《会飞的叶子》:“说都怕冬天/说冬天冷/小麻雀却说不/在光秃秃的树丫上/朗诵小诗/谁都说冬天难看/孤孤单单没有绿意/小麻雀站在枝头/给寂寞的老树/添上一片/会飞的叶子。这些构思巧妙、富于灵气的小诗如一股股清澈的小溪流入孩子们思想的深处,它纯净了心灵,陶冶了情操,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具有了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二)晨诗与教材――结合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这个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对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人教版(其实也包括其他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更多地关注文学性,把晨诵的童诗、儿歌和教材结合起来阅读,并籍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改的共识。
1.与教材精神相通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生学习这一组课文后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从而产生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爱家里每一个人的情感,我们可以结合这一单元的思想为学生选择晨诵的童诗或儿歌。如:《拖鞋》(马云超)、《摇篮》(黄庆云)、《小酒窝》(王清秀)等一些描写家庭之爱的童诗,孩子们晨诵时就会觉得特别自然、亲切,这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爱的教育。
2.与教材内容链接
我们在选择晨诵作品时,可以与教材的内容链接。如: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多彩的春天”来编排的,这一组课文写的是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组的内容精选一些有关春天的童诗。如:《初春》(殷常青)、《春天》(冯辉岳)、《春天在哪里》(陈伯吹)《花籽》(马云超)等。让孩子们在晨诵中享受到春天的美好,从而开阔了他们的文学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生命。
3.与教材插图对应
低年级的一些教材中,配有许多彩色的插图,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在课余孩子们总喜欢静静地欣赏或模仿这些插图,并将其画在自己的本子上,根据这一现象,我开始指导学生搜集一些与这些插图有关的诗来作为晨诵诗。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中,有一幅雪花图。我就根据这幅图,让学生晨诵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又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复习四中有一幅小白兔和小猴子过桥的插图,我根据这幅图让学生晨诵高帆的《小河与小桥》:“草地是一块,漂亮的绿绸缎。可惜被小河,剪成两半,小桥,紧扯住两半绸缎,要把它们,重新缝在一起。便让小鱼儿,做它的银针。一闪一闪,从这岸连到那岸……”吟诵这样的晨诵诗孩子们感觉特别亲切,晨诵的时候也特别有兴趣。
(三)晨诗与生活――共舞
让晨诵的童诗与孩子们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能使他们平凡的生活变得具有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这些“童趣”可以与孩子的心灵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拓展他们本身的“童趣”。
1.与农村田园融合
田园让农村孩子成为自然的宠儿。自然完全向他们开放,他们悠闲地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亲近鸟兽虫鱼,亲近花草树木,亲近山川河流,紧紧牵着大自然母亲的手。他们嬉游的触角抚摸到大自然的每个角落,他们可以采莲江畔,荡舟水上,沉静垂钓,尽享水趣。于是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他们田园生活相符的诗来晨诵。如:白居易《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又如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等等。自然的深深处,嬉戏的深深处,晨诵着属于孩子们身边自然的诗,使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在幸福的深深处。
2.与课外游戏配合
我们发现农村低段年级的孩子们游戏一般就是跳皮筋、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踢键子、跳房子等,于是我们选择了许多适合课间做游戏的儿歌来晨诵,让孩子们能边玩边唱。比如:在课间的“跳皮筋”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一边跳一边唱“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在“编花篮”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边做着动作边唱“荷花荷花几月开……”孩子们边玩边唱,玩中有乐,乐中有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这更好地促进了儿童的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是,儿童在边玩边唱中情绪积极,始终处于欢乐之中。
3.与节日氛围合拍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农村里节日氛围特别浓烈,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家家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于是我们可以选择与元宵有关的诗来晨诵,如:《元宵节》《看花灯》等。又如: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正是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之时,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有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于是我们可以结合这个节日选择有关的诗歌来晨诵,如:唐代杜牧的《清明》、张继的《闾门即事》、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等。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之外,此夜人们还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我们可以晨诵《中秋夜》: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户户赏月忙/摆果饼/烧线香/大家一起拜月亮……结合节日精选一些适合于低年级孩子的诗文来进行晨诵,孩子们都特别感兴趣。
三、诗海采撷
根据以上的一些要求我们开始采集诗歌,这是我们晨诵最基础的一环。就像是你要当一回小厨师,那就必须先买菜回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必须有“诗歌材料”才能让你发挥水平进行“再加工”。
(一)扩充力量,采集诗歌
一开始采集诗歌的时候,我们只有在参与晨诵实践研究的三个教师,诗歌都是以我们成人的眼光去寻找的,但当孩子们实际晨诵时,我们才发现有些我们认为优美的晨诵诗并不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后来我们经过讨论干脆就让孩子们及有兴趣的家长都参与进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升了晨诵诗的质量。大家通过阅读报刊、杂志和书籍,上网搜集,访问他人等途径,把采集到的诗歌或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都记录在下面的“搜集诗歌情况记录表”中,一个月为一个阶段。
搜集诗歌情况记录表
时间 搜集的诗歌(民歌、童谣、诗歌故事等) 获得材料的渠道
记录人: _____
(二)相互交流,整理诗歌
我们再把采集到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整理诗歌的方法:可以按诗人分,可以按内容分,可以按形式分……。我设计了以下的分类表。
我的诗歌分类表
类别 诗人 作品 名句
诗歌分类表整理人:_____
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采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整理好后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看看哪方面内容少的,按类别再采集补充一些。(课外进行)最后由教师指导并全面整理,然后把全班分类的页面装订成“册”。
(三)欣赏评比,推荐诗歌
学生经过整理资料的过程,对自己采集的诗歌又多了一份了解,也了解了同学们采集的诗歌,通过相互补充,拓展了视野。这时再利用课余时间把大家采集整理的诗歌进行展示,开展诗歌欣赏评比活动。最后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诗歌。如:在采到的诗中,我最喜欢( )首,你喜欢吗?把你喜欢的诗歌推荐给大家吧!
“我最喜欢的诗歌”推荐表
诗题 作者 诗歌 推荐理由
推荐人:_____
通过这样的采集、整理与推荐的晨诵诗比以前只有教师采集的诗歌更丰富了,更有趣了。孩子们晨诵着自己采集来的童诗特别有成就感,也特别自豪。在他们稚嫩的声音里,在他们自信的明眸里、在他们可爱的笑脸中,处处洋溢着属于他们的生命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2.朱永新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三首古诗,分别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和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其中两首是七言诗,一首是五言诗。安排这三首古诗,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歌,感受诗歌表现的精神品格。
《芙蓉楼送辛渐》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王昌龄在贬谪到江宁(南京)以后,辛渐对王昌龄当时受到贬谪的境况是非常关切的,对其遭遇也是十分理解和同情,所以特来拜访失意痛苦中的老朋友王昌龄,希望对好友的现状有所了解,也使好友有所慰藉。拜访之后王昌龄送别友人辛渐去往吴地时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本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这首诗是王昌龄的七言绝句的佳作,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口耳相传极为流行。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诗歌的内容看,这首是送别诗,但它和一般的送别诗不一样,这首诗和着力于抒发离别之情有着明显的不同。前两句虽写了离别之情,但全诗重在后半首,借离别这样的一个机会,抒发自己内心忧怨低沉的情感,并表明自己无暇的心迹。借送友之事了书胸臆,通读全诗其情极深,其味极永,其调极高。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凄凄的黑夜中,连江的寒雨,迷迷蒙蒙,萧萧瑟瑟,笼罩着整个吴地,与那茫茫的江水连成一片,细雨轻轻的敲打在身上,也悄然渗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夜,刚入吴,而天亮时我将送友人启程,积雨劳顿,与友人相聚的时光如此短暂,送友人走后,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故乡的亲人朋友询问我的相关境遇,只需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中景之“寒”:远处,连绵起伏深暗色的山脉,在这绵绵细雨的夜晚,若隐若现,飘飘渺渺,此时的江宁还微微的寒凉,一汪长江水惆惆怅怅,宛如心中那绵延不绝的悲凉。这样的雨下的冷冷清清,没有生机,没有起色,一片黯然。天空下着飘飘渺渺的雨,与友人站在江边,两眼一望,江面茫茫的连成一片,阵阵江风扑面而来,寒意顿生,此情此景更显江宁景色之“寒”。
诗中社会环境之“寒”:王昌龄一生仕途坎坷,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曾因受人馋枉诽谤而遭贬岭南,后虽北归,到今天南京任江宁县丞,但却因收到社会环境各种小人的诬告,被告不护细行,当时社会谤议沸腾,屡遭诋毁,诗人依然遭受着极大的社会环境的舆论压力。此乃当时的社会环境之“寒”,在这样令人“寒”的社会环境下,实属不利于王昌龄的仕途之道。
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被两次贬官,开元二十七年,被贬为江宁县丞,开元二十九年,又被贬到非常偏僻的龙标做县尉,后来因“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杀害。他一生壮志未酬,更加突出了社会环境之“寒”。
诗人内心之“寒”:王昌龄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一心为民为朝廷,但却屡遭奸诈小人诋毁诬陷,其中的曲曲折折,凄凄惨惨凄凄,犹如眼前的一汪惆怅的长江之水滚滚涌来。好友的到访,更是勾起了他的一怀愁绪,他有着太多太多的心里话,太多太多的委屈想要向自己的知己辛渐倾诉。拂晓友人即将离开,心中的那种离别的“寒”与内心的“孤”涌上心头,诗人心中的“寒”意倍增。
离别之情布满眉眼,举目四望,满是悲凉。听着友人那温暖宽慰的话语,心中总算有了点滴的暖意。想着明天即将送挚友离开,心中充满愁绪与不舍,从此自己又将回归到一个人感受着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不免心中“寒”意油然而上。
寒雨飘飘渺渺,两眼一望,整个江面,雨和江茫茫的连成一片,像极了此时此刻诗人内心的渺茫与寒凉。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此时的心情就像夜晚期待黎明的到来一样。
第二句中的一个“孤”字,更增添了诗人内心孤单、寒凉的意味,渲染了诗人离别时内心的不舍。拂晓即将离别,“孤”字既写出了雨后楚山的孤影,既是写景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心情。友人离去了,只有自己孤身一人在异乡,倍感凄凉,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寒”。
借物言志,表无愧:诗歌的前两句即表明离别之苦,也为后两句的离别赠言表贞心作铺垫。有了这样的情感铺垫,后两句言志,写的是自己,面对此时的景色、这样的社会悲凉环境,与朋友在芙蓉楼即将分别的时候,终于吟诵出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样的千古名句。
无需太多的解释,无需太多的言语,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清冰玉洁,纯真而高尚。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殷切关怀,诗人也没有太多的话语捎带,惟带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光明磊落,为人正直,坚持操守。面对朝廷,面对黎民百姓,亦是“一片冰心在玉壶”。不仅表明诗人心地之晶莹无暇,又表明自己对仕途的心灰意冷,决意不再为宦情所牵连,已淡然无所牵挂。面对众人的诋毁与迫害,诗人并未极力辩护,也未低沉消极,只是通过玉壶冰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自己光明磊落,胸襟豁达。自己正如玉壶之冰一样晶莹剔透,洁白清澈,绝不会为世俗之见而改变,也不会向无端的谗言而屈服,以自己的乐观无畏来劝慰洛阳的亲友,以此作为对那些诽谤之刃的强力一击。
“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构思别致,既写了与朋友的离情别绪,又写了自己的志向与品格。诗歌虽为送别之作,但对送别时情景的描绘却极少,只是借送别之事及临别赠言,来表明自己的心迹。虽未刻意写别情,而情谊已现。因为只有真正交心的挚友才会向他吐露心中的想法,说出这样的离别赠言。
纵观全诗以叙事为主,语如惯珠,婉转自如。而前两句的“寒雨连江”“楚山孤”,以及末两句的离别时细节的描写,事中有景,景中有情。写景与叙事、抒情,融合为一体。即景即事,即景即情,含蓄蕴藉,从中不难看出诗人创作手法和技巧的高妙。短短28个字当中却有深厚韵味,让千百年来的人们传唱不已。
《塞下曲》是一首边塞叙事诗,也是古时候边塞的一种军歌。诗人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
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的是以五言、七言近体诗为主,多唱和与赠答之作。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
本首诗描述的是塞下地广人稀,在寂静月黑风高,寒气逼人的夜晚,本该万籁寂静,万物入眠,远远地望去,所有的帐篷都一个个陆陆续续将帐灯熄灭,只剩下星星点点的哨兵们在外巡逻,站岗放哨,大地慢慢的进入了沉睡的状态。但,今天的塞下之夜却很是反常,大雁本该是熟睡的,可却被惊吓得高高的飞起在天空,机警的战士们马上想到,一定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他们赶紧到处细致查看,原来是正在偷偷摸摸逃跑的单于,惊吓了大雁一反常态,飞起的大雁把他们“遁逃”的行踪暴露了。训练有素、机智的将士们发现敌军单于准备带兵趁着黑夜潜逃。将士们马上组队,集合,各个都以最快的速度穿起铠甲,带起铠帽,拿起武器,骁勇善战的战士们跃跃欲试,各个都准备要带着轻装骑兵去追击。在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鹅毛般的大雪洋洋洒洒从天而降,刹那间所有战士的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读者感受到敌人的败局已定,仿佛瓮中之鳖,只需要少量轻骑追巢,即可手到擒来。这首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入出敌人在行动,将士们拿着弓刀骑着匹马准备追逐时,天空却下起了大雪。寥寥数字就写出了当时的实情,一逃一追把全部的战场气氛给渲染出来了。
“单于夜遁逃”,敌人在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必胜的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大雪满弓刀”,“大雪”的寒气和“弓刀”的寒光,写出了战场上的肃杀之气,也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的奋勇精神。
全诗最高深之处在于:最后边塞天气变幻莫测,将士们是追还是不追?天气如此寒冷,将士们是追还是不追?道路崎岖,月黑风高,大雪满弓刀,将士们是追还是不追?诗人写到此时却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王冕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赏析墨梅之品性:梅花,“四君子”之首,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赞其形,赏其香。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娇艳,但梅花淡雅高贵,清秀脱俗。一般梅花颜色种类有粉的、白的、淡绿色的,而王冕笔下的墨梅是无需浓妆艳抹的,它不图名,不求耀眼于世。王冕笔下的这一树墨梅坚信自己的本真美,坚信自带悠远的清香足以。素洁、淡雅、美的有特色,美的不俗气,就是它的追求,就是它的向往。
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气质独特的梅花生长在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上都点染着淡淡的墨痕。“洗砚池”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王羲之的典故,诗人与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也因这梅花生长在王冕自己家园子里,则就有了“我家”的点点淡墨痕的特点。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墨梅的形态,一个“淡”字刻画出墨梅的朴素淡雅、清新脱俗的高贵品性,令人耳目一新。
赏析托物言志之手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是抒情言志。大意是:墨梅不要别人夸赞颜色好看,只愿留下一股清香弥漫在天地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王冕自我志向的表白,借墨梅自喻的手法。
王冕自幼家贫,出身寒微,白天给人家放牛,晚上再到一个寺庙的长明灯下读书作画,苦读成才,却不愿巴结权贵,只是作画为生。通过不断艰苦的学习,成为一代才子,得大名于天下。这两句诗是诗人借墨梅来表现了自己不媚俗,坚守内心追求的志向和品格。
王冕觉得,自己就和这墨梅一样,不需要别人夸赞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他不需要别人来称赞他歌颂他的才情,只愿自己不断追求像梅花一样清高、脱俗、淡雅的品格,不图名不图利,就像梅花一样,静静的开放,静静地吐芬,不需要人们来夸赞自己鲜丽的颜色,只求将一身清气弥留天地之间,给世界增添一份清香、一份纯净,坚持自己所特有的风骨。
诗人以质朴、明朗的笔触,自然地将诗境推向一个新颖的理性高度,由实而虚,人格化地展示出梅花的品格美。诗人这一舍一取,抓住了梅花为世人倾慕的精神特征,写出了梅花淡泊的情怀和清高的风骨。
当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学文本价值并不等于教学价值,其个性化解读,并非可以简单转换成为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而是应受课程与教学论的限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阅读的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课标》中的这段话,对朗读提出的要求有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一般要求是“正确、流利”,也就是要把握住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和语气。语音要做到字正腔圆,语调节奏要做到抑扬顿挫,语气要做到连贯流畅。较高要求是要求学生在对文本内容正确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有鉴于此,这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就出现了问题:与其让学生整节课昏昏沉沉、一无所获,倒不如返璞归真,达成朗读的一般要求,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与其满堂“填鸭式”地串讲灌输,收效甚微,倒不如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文本的过程中达成较为感性的相对较低的目标。不管学生的语文素养处于什么层次,朗读一定是学生寻找与归纳信息、进而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基础。因而,那种认为初中语文课堂不需要进行朗读指导的论调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初中语文课堂上,琅琅书声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道风景。
阅读课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在现实教学中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认为朗读指导是小学阶段教师的任务,初中的语文阅读课应着重进行文本的分析;二是朗读指导,有时取得的效果很不明显,不如串讲灌输来得便捷高效。《课标》认为,义务教育阶段要“根据阶段目标,可能性有所侧重”,也可以这样说,朗读指导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甚至是所有阅读课上的“一道风景”,而不是“割裂式”的教学片断。此外,如果要真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品析语言、揣摩思想、体味情感、把握技巧,那就必须在不断的、反复的朗读基础上去达成目标,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在阅读课上指导朗读,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一、通过朗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巴金的《繁星》一文,作者用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了夜晚海面的景象,特别是天空繁星闪烁的奇妙景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细细品味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形成语感,从而对语言留下深刻的印象。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阶段,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二、通过朗读,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春》,用清新自然、朴实优美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生机盎然而又恬淡雅致的春景图。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画面,让学生的精神融入文本,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青春的美、和谐的美。又如《夏》:“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问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天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一个生命勃发、孕育辉煌的季节。这里,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人情,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了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雄壮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少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韵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都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展开想象、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通过朗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朗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除了将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外,还能带动一系列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抽象、归纳、比较等复杂的思维过程,最终实现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读和思是互补的。教授的《卜算子·咏梅》,指导学生读到词中小序“反其意而用之”时,要将“反”重读,让学生思考原因。这就促使学生将陆游的词与课文进行比较,体会词中梅的不同境遇、不同形象、不同品格。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本中的任何信息都有提示作用,只有通过反复朗读、用心体会,才能更好地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