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4: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所见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在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农村一线的数学教师,仅仅能够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显然已经不够了,那么,如何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不是被动地适应新课程,而是主动地引领新课程,去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发展的前提
由于新《课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形式的开放性、课程功能的发展性、课程学习的自主性、课程理念的的先进性,要求小学数学要教师不断地更新、充实和扩展知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变被动为主动,不断自我超越,除了要具备专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外,也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科学素养和教育研究能力。所以说培养高素质的数学教师队伍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关键,让数学教师专业化也是发展的趋势。同时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是一种认识,也是教师内在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丰富的过程,能不断提高教育者的精神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观。
二、加强自身学习是发展的基础
1.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带动是必不可少的,每年寒暑假的教师培训、教育机构组织的讲座等都是一个良好的平台。专家们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很深入,可以开阔教师的理论视野,使一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当前教育理论前沿的基本情况,强化教师的理论素养,使其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同时明确自己目前需要研究和突破的关键问题。因此,凡是我们有条件参加的培训或者相关活动,我们都积极参加,认真学习。
2.珍惜外出学习的机会。近几年我都有幸参加上级组织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来自不同县区的名师向我们展示了优质课流程,新型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理念,让全体数学教师深受启发。从接到观摩通知的那一刻起我就制定一个完善的学习计划,所见所闻所感都做好详尽记录,并把精彩的课堂以光盘的形式带回到学校,让更多的数学教师去欣赏、去学习,同时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心得和体会。
3.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加强自身学习。在远教资源里不仅有实用的素材,也有很多优质课例,我们在学习别人的同时,更要有效的去利用资源,我校教师苏振华利用下载的课例上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用比例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化作用,独具特色,得到了乡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充分证明老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化技能。
三、从信息技术入手,为发展提供有力的平台
自2009年4月我校开通了无线网络以来,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专业化发展平台。我校加大了信息技术学习和利用的培训力度,组织人员对全体教师进行多次培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案例、实践和经验,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正确的答案;网络上有大量的素材,为我们教师制作课件提供帮助。
2.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我们也建议教师在知名教育网站上注册、开博客。记录下教学当中的点点滴滴,上传优秀的教学设计,或者是一次数学课后的反思和体会,虽然有可能存在着不足,但Internet网没有区域界限,我们能得到的是专家、同行的指点,与他们的经验交流和分享,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发挥教研组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认真抓好教师备课,要求做到备单元教学计划,计划要详实,包含内容、目标、文本分析、重难点、教学措施、课时安排等;备教学活动设计,活动设计要用好、用活教材;备具体操作,要把教案转化成师生的共同学习方案。我们教研组做到每月一查,并及时反馈和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2.将教师专业化发展落实到学科教研活动之中,进而达到教师在学科教学能力上的提高。根据新教材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等特点,我们让教师在教研课的选题上达成统一,比如教学空间与图形。但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上存在着相同点,但教学方法上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就要去深刻理解教材、挖掘教材,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又对本年级的教材理解的更深,无形之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另外在集中评议时,鼓励每个成员说出心中的设想,进入真正交流思考的境地,鼓励教师说真话,共同评价这堂课哪些地方行为、语言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哪些操作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忽略了个性化的培育,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等,达到真正促进的目的。
3.组织全体数学教师集中培训,在每个学期我们都会选择一些优秀课例,或者是关于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专家讲座等,为大家播放光盘,在做好记录的同时加强交流和探讨,这样的形式每学期都不少于8次。教师们都觉得很有收获,应该不断充电,完善自我。
4.抓好听课、评课活动。教研组要充分重视每一次公开课,认真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对于组内的青年教师的开课设想要认真听取,对其初稿的可操作性能做出客观的评价,再稿时还对各种细节问题提出忠告。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客观地评价他这堂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对于有一定教龄的中老年教师,既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又能实事求是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怎样做更好、更合理一些,不要让评课活动成为表扬会或批评会,让评课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我还设想对于所开的公开课在评课活动结束之后,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把这堂课重新安排、设计,写出更好的教案,并附上教学反思,让教师学有方向,思有思路。
五、进行总结反思,深化发展
数学教师学习他人的经验是一个方面,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经常性的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具体地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反思,才能真正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找到新的发展点和突破点。“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在这点上,我们学校的做法是让教师在每一单元教学后有总结性的反思,鼓励教师在重点课例后有评价性反思。
1.评价性反思是教师在课后及时总结:成功的是什么,不足的是什么?如何改进? 从而及时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行为、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趋完美。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存在问题
在高校环境充分开放的前提下,如何确保大学生身心安全,是管理者长期思考的问题,但是该工作纳入必修课时间却不长。2004年北京林业大学首次把“安全逃生课”纳入必修学分,广西多所高校于近年开设安全教育类课程。以广西大学为例,2011年起,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成为全校公共必修课,但是这门课程尚存不足。为分析问题,笔者深入课堂,在课堂随机发放180份调查问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课程内容与课后学习四大部分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如下。
(一)师资队伍有待完善,教学理念有待改变
对于谁适合教这门课程,国内教育界有两种声音,一种支持由学校保卫部门人员教,他们经过专业培训,有丰富的校园安全事件处理经验,能够从实践上指导学生。另一种支持由大学辅导员教,持此论者认为保卫部门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备教师资质,缺乏授课技巧,学生旷课严重。当下大学生经受的不仅是传统威胁,还新增网络谣言、心理危机等问题,具备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的思政辅导员比保卫人员更适合。目前,广西各大高校主要由辅导员教授该门课程。
但是,目前由辅导员教授效果不够理想,原因是:开展安全教育的教师队伍缺乏专业职业化,课程运作粗放、不系统。辅导员大多不是安全专业出身,未接受课前统一培训,尚不具备安全逃生和安全实践能力。多数辅导员上完理论课就结课,实践环节成空谈。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存在偏差。辅导员平日有大量学生管理事务要处理,对于课程敷衍了事。安全教育课常常变成视频课,教师放完多媒体就下课的情况屡见不鲜;又有辅导员把课堂变为班会,约束学生行为。
(二)课程设计本身存在缺陷,课程策略、内容有待改善
问卷结果表明,37%的同学提出课程内容很令人失望,理论多技能少,所选事例过时,远离生活实际,大部分知识为从中小学就被灌输的规范;90%的同学反映授课方式主要是放视频,此部分学生中又有78%认为,教师大多放弃讲授,由学生自己看视频学习,授课方式单一、不深入。学生提出采取课堂小组讨论、开展安全演习、课后调查等建议,但是由于师资队伍原因,课程普遍缺乏实践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广西大学安全教育课划分为国家安全、心理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灾避险、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社交安全十个模块,共设置12个课时,要通过视频教学将十个模块在固定课时完成不容易。65%的学生表示,授课老师每个模块都播放相关视频,但是视频之间没有逻辑关联,缺乏侧重,仅是看着有趣,没有帮助理解。由于该课多为考查课,教师仅仅以课上作业作为考核结果,具有随意性,不利于有效地评价学生所学。
(三)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后学习不被重视
该课以传授知识为课程目标,意图通过丰富的模块,在课堂架构学生的安全知识体系。授课老师对于课后探索、结课考试较为忽视,重授课轻课后考核,这是误区。该课涉及内容多,目标不应求大求全。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才应是本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问卷调查显示,68%的同学表示平时不会主动对安全知识进行学习,接受知识是被动的,这充分说明其意识极其薄弱。与其薄弱意识相对应的是,他们正面临着多重身心威胁因素,单一知识不足以解决问题。要做好安全教育,必须把安全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抓,通过板报、宣传栏、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日常化教育。要达到植入人心的效果,还要充分考虑“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当前90后大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寻找网络资源能力很强,具备课后主动学习的能力,但是他们自我意识强,对于刚性管理有反抗意识,延续中学行政管理方式强调安全重要性,只会适得其反。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改良策略
(一)转变“管理模式”,换为“学习模式”的教育理念
在管理模式的安全教育课上,课程实现的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要改变这种模式,教师要改变观念,主动切换为“学习模式”。通过趣味性和逻辑性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塑造安全习惯。问卷调查显示,在面对“你认为最愿意接受的安全知识学习渠道”这一问题时,58%的学生填选手机网络,其次是电视媒体(32%),愿意接受长辈教育的不足10% 。这表明教师应当抓住年轻人关注网络的特点,在课堂注意建构知识与网络传媒的联系。通过提供开放性、线上课后作业设计,让他们在网络寻找材料,做调查,形成课堂自然延伸。
(二)精选课堂内容,优化课程设计
1.强化课堂内容选取。安全教育涉及多方面,单对多模块做蜻蜓点水,不如侧重地做课外延伸。在选择内容方面,要有辩证意识,授课者既要对课本知识模块有基本了解,不脱离基本模块;又要跳出模块寻找网络资源,做安全事件的有心人,密切关注网络热点事件。比如复旦大学生投毒事件对应社交安全、心理安全模块;2014年8月全国多地报道的少女返校遇害事件对应人身安全;网络“大V变大谣”事件对应网络安全等。以相关新闻段落取代生硬的模块作为课程内容衔接点,引起学生兴趣,再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传授安全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其次,要以区情为基点进行举例阐释。安全教育毕竟是实践性课程,要结合学生周边实例才更引起重视。笔者在课堂调查过程所见,一起发生在广西高校的视频事件引起的热度远大于发生于上海高校的事件。广西在地理地貌上有沿江沿边、多山多水的特征;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在社会风貌等多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省份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深入其中进行探讨,结合本身高校、学科特点进行重点选择。例如:少数民族学生、东南亚国际学生聚集的学校要把国家安全板块放到一个重要位置;面向有大量野外作业的专业学生,地理灾害、野外避险部分更应仔细讲解。
再次,尊重学生对新知的渴望,与其他课构成课程体系。大学教育与中学教学 差别应该在于创新性,高校教育应更注重对学生知识层次的深化。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一些安全板块(心理安全、国家安全)表现出更高兴趣,因为这些板块相对于教条性的人身安全而言更有新鲜度、纵深感。笔者在课堂通过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疑似神经症等心理学专业知识进行剖析,辅以案例,取得不错的效果。深入的讲解而非肤浅的介绍,不仅教授他们心理安全的保护措施,同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入门,形成课与课之间的体系链条,有助于引导学生去开拓知识的新领域,充分调动其对知识的渴求。
2.采取情境教学增强互动。单向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在集体演练难以实践的前提下,课堂要多采取情境教学。所谓情境教学,即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调查问卷显示,超过50%的学生提出了加强情境教学的要求,可见教师应更多考虑师生互动。比如进行经典的心理游戏;在人身财产安全、防灾避险安全方面则更适于小组学习,通过分角色饰演情境小品的方式来达成;国家安全则可安排小组之间进行辩论赛,通过辩论明晰安全问题。
(三)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进行队伍优化结构,改变目前只由某一类教师全程上课的局面。教师队伍应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保卫部门人员。通过汇编校园案例,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讨论的方式参与课程;二是大学辅导员、思政干部作为课程主讲人,运用本文的思路,以激励方法为核心理念,对安全知识进行讲解,引领同学深入学习;三是心理健康中心、安全部队专家。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比如 “消防日演习”、“525心理活动”等,将课堂实践环节分解到日常活动中去,并且规定算入课时。
其次要加强师资培训。安全教育课的特殊性决定授课者既不需安全专业出身,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目前大部分辅导员不具备相关的资质。可由各高校学工处在辅导员职业培训中通过开设讲座,辅导员参与演习等方式,使其具备一定的传授安全知识的基础。
再次,授课者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加强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考查方式不宜敷衍了事,应精心准备。通过设计安全课题,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组织问卷、进行采访等方式,了解潜藏在学生身边突出的安全隐患。既避免理论考试、论文这种不适于本课的考核方法,又借此加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张继延.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的路径与方法研究[J].福建论坛(社交教育版),2010(12)
[2]刘尧飞.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调查及对策分析——以江西某高校为例[J].中国科技纵横,2009(11)
[3]郑玉莲.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法改革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2011(4)
[4]黄龙.当代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信息,2008(30)
[5]蒋夏宁.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版),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