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4: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典读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朗诵比赛的新闻稿(一)
时间流逝了,匆匆的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滑落到水里的瞬间,那么快捷那么干脆。我们已在学校两年半有余,对这儿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这富有想象的十一月,大树上的树叶也开始变了,有的变成了黄色,有的变成了绿色……美丽极了。我们13级中文A6班也迎来了第一次诗歌朗诵比赛。这次活动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了我们努力参加的热情。
为了比赛的圆满进行,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先是小组内选出参赛的同学,然后老师和参加选手确定参赛诗歌,在准备的两周时间里,老师逐一辅导,并要求选手为自己的诗歌选配音乐,使朗诵更有感染力,便于听众更快地进入诗歌的意境。
伴随着阵阵热烈的掌声,参赛同学陆续登台朗诵,同学们沉浸在诗歌创造的美好世界中。选手孟玉欣同学带来食指的《相信未来》,听她掷地有声的朗诵,你会觉得人生不要计较什么,唯有相信未来,唯有热爱生命。再由鲁芳芳同学朗诵席慕容的抒情诗《一棵开花的树》,从她的朗诵中,我们体会出诗人面临爱情激动的心情,那种爱情的感觉是美丽而凄凉的,还有靳荣和张瀚之两位同学合诵了一首《我愿意是急流》,两人配合默契,反复吟诵,使同学们体会到了爱情生活也许会有重重的艰难险阻,但要有为爱情付出牺牲精神,这样的爱情是忠贞的,动人的。
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刘骐铭同学朗诵的一首《热爱生命》,之所以印象深刻,并不是他读的有多好,而是他那种勇气,由刚开始的紧张,结巴,到后来放开自我,越来越投入到诗歌的意境,朗诵伴随着抒情的轻音乐,让人置身于一种沉静唯美的意境中,不知不觉中,就接近了尾声。
本次诗歌朗诵比赛的评委由学生代表担任,分别是:孔嘉妤、潘蕊、万君君、张梦玲、王晓刚、柴梦六位同学。计分员是李春婷、刘银银。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最终获奖同学由语文老师为他们颁发奖品。
这次诗歌朗诵比赛举行的很成功,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大家在这次比赛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展现了自己的风采,提高了能力,增强了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勇气和信心。
朗诵比赛的新闻稿(二)
我校第一届古诗文经典诵读比赛在师生声情并茂的表演声中拉下帷幕,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留给我们的回味却是深长而久远的。
首先,同学们用稚嫩的声调再一次诠释了古代经典诗文的美感,展现了我们学生追求美、展示美的情操,令人感动。经典古诗文诵读,你能发现什么是文章之美,什么叫意境之美,什么叫经典之美。本次活动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大家发现美、欣赏美、展示美、歌颂美。我们取得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其次,目前我校正在开展的“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就是要引导大家喜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古经典诗文读诵活动能让我们重温了历史,追溯了文化,和我们对中华民族产生自豪之情,对中华文化产生景仰之情,这也是一堂形式生动、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课程,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形式。
同时,鼓励大家读诵古代经典诗文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大家长期读诵积累的习惯,用经典熏陶气质、培养品德。同学们正是读书最好的时期,记忆力最佳时期,一定要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大量阅读、大量背诵,记住了你才会获得,有了这份财富。践行了你才能拥有高尚品质。
所以,我校要将这项活动一届一届办下去,并且要越办越好。各位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多费心思,精心选材、悉心指导,让凡是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都能满腹经纶,知书达理,懂得孝亲,胸怀感恩。这也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对同学们的期待。
最后,对本次活动辛勤的组织者:教务处,语文组,各年级组及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对积极组织参与的班级和获奖班级及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朗诵比赛的新闻稿(三)
我院于十月份举行的诗歌朗诵比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此次活动是为了更好响应容桂街道教育办事处组织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提高老师的教学技能。此次比赛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我园教师的风采,提高了教师的朗诵水平,丰富了教师的课余生活。
对于这次的诗歌朗诵比赛,总结如下:
一、比赛形式的多样化。这次比赛使参赛的教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尽情展现自我的风采,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害羞的教师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二、比赛设备的齐全。比赛为每位参赛选手提供了背景音乐,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朗诵内容和美妙的音乐结合起来,增加了朗诵的气氛,同时也感染了在场的评委。
三、比赛内容都紧扣主题。使整个比赛的意义更加鲜明。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中蕴藏着中国护照免签国家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孩子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庙为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圣地,国子监为元明清时期的最高学府,是皇帝讲学、培养天下英才之地。让孩子在700年历史的皇家学府和圣人之地学习国学经典精华,潜移默化地受古典智慧的熏陶。在朗朗读书声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力,在圣人言语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国学智慧的氛围里培育气质涵养,在熟习经典的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 诵读经典
根据孩子年龄大小以及领悟能力及兴趣程度等不同情况,读诵经典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读书认字
一般多指学龄前到一、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重点在认字识词。这个时候孩子在诵读中,家长要重点考察孩子读字认字的准确性。最适宜指读(用手指着,一字一句,逐字渐读),做到眼、口、心随指(手指)而到,三合为一。对于孩子是不是理解经典中的意思,不必过多强求。
特别是,有一些妈妈会过多地依赖于音频。这一阶段目的是认字识字,认字识词,需要看,而不是听。音频只能是辅助,而不是主导。不要主次颠倒。要知道,古人过去根本就不具备听音频的条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读书有成。
需要强调的是,上小学以前,是记忆力比较发达的时候,读诵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时间。《学记》里讲,“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意思是说,真正高明的学习,要禁于未发。就好像是种树一样,在树发芽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学记》还讲:“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是,发芽之前没重视,发芽之后也没重视,等到快长成树了,再来施肥,打药,浇水,则事倍功半,虽勤苦而功难成。所以一定不要错过学习经典诵读经典的大好时光。
“经典的意思,要不要和孩子讲?关键看孩子在哪个阶段,如果字还不认识,那就以认字为主。如果孩子的识字量可以了,经典里的字大体认识了,那就可以通俗地讲解意思。
二是断文释意
随着孩子认字能力越来越高,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这个时候的重点,可以转换到对经典语言的解释上来。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讲其能理解的意思,让其把句子读顺是必要的。这个阶段,就是我们平时上课讲的,扶上马,送一程。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讲解意思,也一定要在熟读的前提下。没有这个前提,讲解的意义不大。对于孩子来说,还是让他们以诵读为主。
三是领悟境界
对经典的意思有了一定的理解,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对经典的深意的领悟上。比如“欲速则不达”。这句话的意思是讲求快了,就达不到目的,有拔苗助长之意。很多人读到这里,知道速度快了不好,但怎么才是好呢?是不是停下来呢?这样理解还是不到家,更深的意思是坚持,是恒心。要讲耕耘,不求收获,一步一个脚印。再进一步来说,即慢就是快的道理。慢慢地做,容易坚持下来,一快了,就容易累,一累了就容易歇,一歇了就容易停。一停下来,就前功尽弃。
诵读,并不只是浅显的快了不好,而是要体会到坚持,守恒,不懈。
领悟阶段,是举一而反三、由此而及彼、触类而旁通的阶段。也可以说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阶段,还可以说是一经通,诸经通的阶段。 国学经典要不要背?
我们有过这样的体会:很早背过的英文单词,现在都记不得了。背过了吗?记下了吗?背过了,也记下了,可是最终还是全忘了。同理,我们过去读中学,也背过不少古文,但基本上也是背过了,用不了多久,就忘得差不多了
如果一味强调让孩子背,孩子压力大,短期内记下了,但时间一久又忘了。欲速则不达,重在恒心。每天如乌龟一样慢慢地爬,比小兔子刺溜一下子跑几百米更有效!我们读中学的时候背过不少课文,现在记得的、还能背出来的有几篇?差不多全丢了。所以,背不是重要的目的。
【关键词】经典阅读 提高 初中语文教学 有效性
初中的语文教学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们阅读,因此在初中的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多占的比重是很大的。阅读经典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提高,心灵得到美化,视野得到拓宽,并且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提高。阅读经典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语感,提高语言以及词汇材料的积累量,学生便能轻松的用好语文、学好语文。那么,怎样才能够有效地增强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要循序渐进的,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重复、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老师,需要通过初中生当前的学习特点,给初中生们提出不一样的阅读要求,协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帮助学生们搜集课内以及课外的词汇。
阅读是需要方法的,使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能够确保阅读有效以及有序的进行。下面我们就从读、记、思、评这四个方面,具体的说明阅读需要使用的方法。
(一)读,也即是有序、广泛的阅读。第一,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规划。老师可以每一学期都给学生们推荐几本书,尽量的兼顾不同风格、古今中外,并提供给学生可供读诵的文章,提供给学生大体的读诵、阅读的进度规划,让初中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落实;第二,对阅读的形式以及时间进行规划。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不时的进行阅读方法具体的指导以及经典片段的朗读,在五一、十一、寒假、暑假等节假日,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经典的阅读书目,让学生们在放假的时候阅读整册书,并进行跟踪反馈。
(二)记。写和读要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方式将读书笔记做好。笔记上可以写续写、简评以及改写,还可以写读后感、摘抄和批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在作品当中收获思想以及语言,让学生养成通过阅读经典著作积累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
(三)思,阅读和思考应当是同步进行的。老师可以考虑使用阅读提示发放单以及让学生们在纸上写下“我的问题”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着学生们进行思考。学生在读书之前应当考虑“我是用哪种阅读的方式比较有效”“我了解这个作者吗”;在阅读当中应当考虑“这本书当中哪些语段能够引起我的感慨或者是共鸣”“作者写这本书是为了什么”;在读完书后应当考虑“这本书当中哪些写作特色比较凸出”“作者写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读过哪本书和这本书的手法类似”。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度思考,让他们能够养成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四)评,也就是使用激励性措施来进行评价:读书笔记;参加语文活动的情况;课外阅读的效果、数量、习惯以及质量等。以上各个方面都需要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综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等多方意见,然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将其成绩以及进步的过程记录下来,便于以后针对性的指导,确保阅读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充分的利用资源
当前学生不能很好的阅读经典著作的原因为:缺少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感到阅读的难度比较大,不知道该怎样进行阅读;书籍资源还不够充足,来源比较贫乏、单一。因此需要自己创造阅读的有利条件、从多个渠道开发阅读的资源,让学生们更好的阅读,这也是经典阅读能够有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学生需要很多的阅读书籍来源,只是依靠个人是远远不能满足的。我们可以将书籍的来源进行充分的开发,把社会、个人、学校以及班级等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和整合,定期的在校内举办图书交流会,学生和老师可以将自己书籍摆放在已经分配好的位置,让老师和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借阅和交换,营造出一种十分浓郁的阅读氛围;联系读书社、市图书馆等藏书很多的地方,给学生们办理借书证,让学生们阅读到更多的优质图书;制定班级借阅图书的时间表,定期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图书室借阅图书。
为了确保经典的阅读能够有效的进行,一定要舍得用时间。初中语文老师可以在每一周挑选一天安排两节阅读课,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的阅读。在学生有疑惑的时候,老师要及时、恰当的解疑,不可以过多的干涉学生的阅读;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一主题的阅读,选择某一主题和一堂课来进行集体的阅读,佳篇点评、方法引领、阅读心得、佳作推荐等交流方式相互结合,让初中生可以平心静气的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阅读,在这段时间内任意地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之中,思索、品味其精髓。初中的语文老师还能够在每一个月的月初召开阅读方法指导座谈会,讲解欣赏、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总结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容。有效、合理的阅读教学不但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效率以及阅读习惯起一个好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们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使用各种合理科学的有效方法,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能够进行培养,从而使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实现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一、经典诵读的必要性
新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肯定了中华诗词在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1~6年级学生提出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还给小学1~6年级推荐了详细的古诗文(70篇)目录。其中,各学段还有具体的数与量的要求。可以看出,编者还是十分注重古诗词的编排的。几乎每册都安排了四五首以上的古诗,有的是独立的几首诗,有的是“文包诗”,有的还在练习中安排了古诗。可是这些古诗有些孤立,并不怎么系统,学生对此也很难“系统”地积累与构建。
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儿童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记下大量优秀的中外经典文化知识,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解读不完。当孩子把这些记到脑子里,就自然激发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这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共同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前中国的孔子身上去寻找智慧。社会各界学者专家也一致呼吁拾起经典,在孩子的文化血脉中埋下经典的种子。
二、经典诵读的方法
国学诵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对于国学诵读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要承认个体差异,不求好心切,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要只鼓励,不责备,宁静勿燥、宁简勿繁,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1.晨诵半小时
结合语言大师的经典诵读效果更好,如《滕王阁序》的荡气回肠,《老子》的举重若轻,《三字经》的朗朗上口,让师生感受到声音的魅力,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
2.课前五分钟
教师可让诵读五分钟成为课堂的一支永恒的序曲。如预备铃一响,学生可在班长带领下,一面诵读,一面等其他学生进教室,这不仅节省了诵读时间,也可以帮助教室的气氛安静下来。
3.晚上一刻钟
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孩子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
4.每周复习展示
教师可让学生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词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三、经典诵读的收获
1.用经典做学生最好的“品德教科书”
国学经典作品具有开展素质教育的丰富的、可供使用的道德资源,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所谓“道德”“品行”“性情”“气质”等重要的人格因素,原是很难“教”的,至少是不能用一般的知识教育的方式来教的。这种有关“德性”的成长,是在一种“陶冶”“熏习”或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来的。读经教育等于“把圣贤请到家里当家教”,是一种极见功效的德性熏陶教育。
2.用经典充实学生记忆的黄金期
13岁前后,人的记忆力即可达到顶点。一旦错过了,就不能形成知识、情感与经验的丰厚积累,那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积累多了,将来理解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许多原来理解不深的东西自然能做到“无师自通”。对此,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同志曾讲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小时候读书、背书,犹如在天空布云彩,云彩积厚了,自然就会落雨。”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层,关键是儿童背什么。应该背一生可以受益的东西。现在“死背”多了,将来才能“活用”。该记忆的时候给他记忆,不该理解的时候不要强求理解,这才是合乎人性的教育法则。不要错用教育原理而扭曲了人性,浪费儿童的好时光。
3.用经典帮学生打好语文童子功
文言与白话是母子关系,根叶关系,源流关系。白话绝大部分来源于文言,大部分双音节词是文言的附缀、演绎而来;绝大部分鲜活的成语,源自文言典故。许多老一辈的人之所以能够对文言文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是得益于他们小时候读私塾的那几年。培养语感,小学是关键;诵读经典,当从娃娃抓起。读诵经典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和白话文水平,还有助于对其他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4.用经典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弟子规》是一部以学规的形式对儿童进行学习指导和品行教育的启蒙读物,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读物之一。全书三字成句,读来琅琅上口,易于背诵,讲的都是至关重要的做人之道。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忠孝思想为纲,从"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五个方面,依次讲解了如何对待父母、兄弟、长辈,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读书学习、修养品德的礼仪与规范。综述,即是教导人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做一个爱学习的人。
1.读诵弟子规,感悟做人的智慧
在教完了语文教材《语文园地八》中的几段《弟子规》的内容后,我们很顺利地向学生推荐了所有的弟子规内容。如何使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提高?我们选择了观看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儿童版视频。
在听视频之前,我们要和孩子说一说为什么要学《弟子规》。,一生嗜书如命,醉心国学,直到晚年还能熟背《格言联壁》《弟子规》,他从没学过军事,却成为举世无双的政治家、军事战略家。又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从小就熟读经典,他说他的发明,跟他在西南联大读《易经》的心得有关。1988年初,75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宣言中说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我们有必要诵读经典。大多数学生认真地看了视频,但是有的学生只会敷衍了事。因此,我们加入了"画图画"这一环节。
在画图画时,选择《弟子规》中的你最喜欢的一小片段内容,把这小片段内容分成四部分,每部分都可以画成一幅画。然后用创作四格漫画的方法,依据故事内容画出四幅漫画。当学生读诵经典时,先在实物投影上呈现自己画的四格漫画,用手指着图画一幅幅讲过去。四幅画讲完,小片段内容就完了,同时再加上小片段内容的教育意义。(当然,也不一定非要四格漫画,一两幅漫画也可以。)
"画图画"首先要求学生对《弟子规》有广泛的阅读,挑选出比较好的文字,画起来才有滋有味。这样,学生读就不能太随便了。其次学生是有深刻地领会文字的意思,这样学生才能根据字义与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创作出图画来。第三,有了图画,背诵的人会特别慎重,文字的内容会记得更加清晰;而听弟子规的人一边看,一边听,觉得津津有味了。
我们在课文学完后,即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孩子们用休息日完成图画。下星期,再抽时间来讲故事。
2.对照弟子规,检讨为人的不对
《弟子规》细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细述家庭伦理,强调孝心孝行,表现对父母的孝敬,对构建"和谐家庭"起到促进作用;细述了际准则,强调通过礼仪文明促进与他人相处;细述生活规范,强调通过习惯养成,达到自我管理。
因此,同学们学习践行《弟子规》,对照弟子规的内容,你是不是在哪里做得不对。有的同学在自己的学习心得里指出: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儒家千年处世哲学与生存智慧。我们也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回想起以前的自己,真是惭愧地无地自容。
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小倩一起约好明天去老隆玩,并且还指定了见面的地点、时间,还说道:如果谁先到的话,就要等另一个人,不见不散。到了第二天,我正要准备出门时,妈妈叫住了我,问我说:"我们一会儿去你外婆家,你去不去呀?"因为我从小就一直在外婆家,直到我六岁读书那年才回家,所以和外婆的感情一直很好,听到要去外婆家,我高兴得把什么都忘记了,立刻跳起来说:"YE,太好了!"却把和小倩约定好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了。小倩呢?早就到了,一直在那苦苦地等我。而我呢,却和家人一直在外婆家玩得可开心了,可自从学了《弟子规》以后,里面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一想到我当时的行为。实感惭愧。
学习了《弟子规》以后,我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3.创作三字诀,跟上时代的步伐
《弟子规》是弟子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是人的行为规范,是古代人行为的准则!现代人也应该把它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让自己能成为谦虚好学,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谨慎做人,博爱大众,对人有良好亲和力的人,仁义,仁慈之人,尽心尽力学无止境的人。
但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是不是也要与时俱进,改创三字诀,适应时代进步呢。了解《弟子规》的写作特点,学生们顿时觉得三字诀也并非遥不可及。因此,当我们问学生能不能也来写三字诀时?学生的回答是响亮的。但要写好三字诀,也不是光靠激情还不够,于是我们开展了第三次读书活动--创作三字诀。
只要是三字诀能讲出道理,我们就能认可。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大多数小事儿都可以讲出一点道理来,如现在路上车辆多,每天车来车往,川流不息,接着,我们要学着弟子规一样把内容换成三字诀。
人成长,要走路,交通法,要记住。 过路口,别乱闯,步行时,走路旁。
[关键词]藏经楼 开放性 佛教图书馆 图书馆史
[分类号]G253
1. 引言
关于古代佛教寺院藏经楼的研究,近年来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重视,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藏书历史、成因、编目、流通等方面,相关的论著充分肯定了其在文化史方面的贡献,但对其开放性进行系统论述的论著却鲜有见及,本文就此问题作全面探索,以期给寺院藏书建设提供一种借鉴。
2. 藏书内容的包容性
2.1 戒律许可
戒律对僧人的学习与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在佛教律藏中对僧侣学习的方式与内容作出了相关规定,《释迦如来行迹颂卷下》中的一段记载如下:“毗奈耶中云:佛听比丘学外论,于一日分三。初中二分,读诵佛经;晚读外书。故祗洹中有书院,置大干界内文书,佛听比丘遍读,为降外道故。不许依其见解,又不得为好而废道业”。
此处书院即藏经楼,允许“置大干界内文书”,并准许“比丘遍读”,虽然意在降伏外道,但就戒律而言,藏经楼对藏书内容几无限制。同时规定,三分之二的时间读诵佛经,三分之一的时间读诵外书,实际上进一步从时间方面保证了外书有被阅览的可能。当然佛教戒律对于沙弥、比丘与菩萨戒弟子阅读外典著作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菩萨戒弟子要求具备五明。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五明”条包括了如下内容:
菩萨地持经三曰:“明处者有五种: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三者声明处,四者医方明处,五者工业明处,此五种明处菩萨悉求。”
而内明、因明、声明所习内容皆属内典,而医方明、工业明所习显然属于外典范畴。《三藏法数》关于医方明、工巧明解释如下:
[三、医方明],医方,即医治之方法也。谓世间种种病患或癫痫蛊毒,四大不调,鬼神咒诅,寒热诸病,皆悉晓了其因,通达对治,故日医方明。(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工巧明],工,即工业;巧,即巧妙。谓世间文词赞咏,乃至营造城邑,农田商贾,种种音乐,卜算天文地理,一切工业巧妙,皆悉明了通达,故曰工巧明。
可见,菩萨戒弟子必须学习医书、营造、音乐、卜算、天文、地理等一切工业巧妙,涉及世间所有行业。而在家居士授菩萨戒者人数众多,无形中使寺院藏经楼外典数量迅速增加。
依托经典依据和戒律许可,外典在寺院藏经楼的搜集与整理便有了发展的动力,但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于僧俗两序的共同努力。
2.2 现实状况
寺院藏书以佛教经典为主,辅之以善男信女抄写和印造以及文人墨客在寺院的藏书,一般分为内藏与外藏两大类。寺院所藏佛教图书称之为“内藏”,类型多种多样,大致有大藏、大藏之外的单本译经、大藏之外的中国僧人撰著、疑伪经、宣教通俗文书、一般寺院文书、其他文字佛教典籍等。寺院所收藏的非佛教图书,在佛教界通常被称为“外典”或者“外藏”。外藏类型众多,张弓将外藏分为“典籍藏”、“名物藏”、“故实藏”、“舍利藏”四大类,显然此处的外藏含义较为宽泛。实际上,“名物藏”、“故实藏”、“舍利藏”均非严格意义上的藏书,此处专论藏经楼,相关的仅有“典籍藏”,而“典籍藏”又以儒典为主,兼及诸家。
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员曹仕邦先生认为,接纳读书人在寺院居住是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顺俗政策之一。寺院藏经阁中除了庋藏佛经之外,更有儒家经史,可供士人借阅。
《续高僧传・卷二十六・润州牛头沙门释法融传十六》记载:“(法融)又往丹阳南牛头山佛窟寺。现有辟支佛窟,因得名焉。有七藏经画:一佛经,二道书,三佛经史,四俗经史,五医方图符”。可知医方图符类典籍亦为佛教寺院必备之书,古代医疗条件不发达,尤其是地处偏远地区的寺院,为自我保健与帮助他人的需要,不能不读医书。寺僧虽远离尘世,然亦有病恙之虞,因此,收藏医书也就顺理成章。再者,古代僧人中也不乏杏林高手,亦足证医书在寺院藏书中不可或缺。
综上所述,寺院藏书大致包括世间常见的经、史、子、集四部书,包括医书、志书、字书、阴阳、法书、蒙学著作、通俗读物、道教等其他宗教图书、僧人自著的诗文等非佛教著述,还有普通经济文书、年谱、家谱等。
由此可见,藏经楼藏书内容包罗万象,藏书具有相当的包容性,佛教寺院藏经楼已经隐然有现代公共图书馆的部分特征。台湾黄德宾认为“古代寺院对于收藏外学图书的态度,是相当开放的”。而对此种包容性与开放性,长期以来学术界关注不多,期望能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3. 藏书载体的多样性
在江苏镇江焦山书藏中,诸贤所捐之书就有抄本、排印本、官书局刊本、私家刊本、校印本等多种类型。台湾黄德宾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地区佛教图书馆发展之研究》中认为,藏书来源有朝廷颁赐、私人捐置、募款请购、自行缮写或雕印等四种。可见,寺院藏书的来源非止一端而已,也正是因为其来源广泛,因而所用载体类型有很大差异。
3.1 纸张
寺院藏书大多数为纸质,敦煌石窟中出土的佛教文物大多数即是此类。然纸质藏书中,有些是利用特殊材料书写而成,比如为佛教信徒所推崇的血经,乃用信徒鲜血书写而成。宋释僧法血书《尊胜咒》、《大悲咒》供奉于灵岩寺塔内;释常明、丰廉二法师,血书《大方广佛华严经》,“永供灵山”。如此记载,佛教史传中有很多,即今日各佛教文物展览中此类经典亦不罕见,因而此处不再罗列。
3.2 丝绢
信徒利用丝织品描绘佛菩萨形象或者经书十分常见,在女性信徒中更是如此。如《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中记载玄奘法师曾“书俱胝绢像一千,贤劫千佛一千,弥勒佛一千,像十俱胝”。显然玄奘法师曾以绢制作菩萨形象,而且数量极大,但此处是否归入寺院藏经楼则未可知,而《阅佛祖统纪说》中的一段记载则十分明确:“朱氏如一,钦成朱后之侄,归于四明薛君,绣法华经一部十年而成。……绍熙四年为宝幢藏绣经”。
朱氏先用十年时间绣出法华经一部,而后又参加了宝幢藏的绣经工作。查中国历代刊刻的大藏经名称,未见宝幢藏这一名称,可见宝幢藏应为专门的藏书之所,位于浙江四明地区。
3.3 石头
历史上曾经历几次“灭佛”,僧侣和居士担心经藏消失于世间,于是以石为材雕刻佛经。释道宣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唐代幽州沙门释智苑“思造石经缄于西南山岩,以备法灭之护也”。于是“取方石写诸藏经”。闻名于世的房山石经即是释智苑及其门人前赴后继的杰出作品,见者无不惊叹古圣先贤的专一之功、信仰之力。
3.4 贝叶
把经典正式书写在贝叶上,大约是在公元前1世
纪到公元1世纪间,可见,利用贝叶书写佛经已经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但因为这类佛经或者来源异域,或者原材料不易获取,因而数量有限,在汉地寺院藏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寺院情况有关调查与之有异据,以前西双版纳有佛寺500多座,保存贝叶经多达84000多册。
除上述数种外,佛教经咒还抄写于幢、幡、宝盖等载体之上,现今寺院藏经楼亦十分常见。尽管此类佛经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藏书,但藏经楼中此类书陈列在最显眼位置,方便用户阅读,实际效用极佳,因而此处不能不提。
4. 服务的开放性
4.1 利益众生的创建意愿
阮元在任巡抚时,曾有感于当时“好学之士,半属寒酸。购书既苦无力,借书又难,其人坐此孤陋寡闻无所成就者不知凡几”之状况,于是有设灵隐书藏之行。继而又立焦山书藏,其目的料想也不外于此。他在《诸君子集灵隐置书藏纪事》中明确指出,“或有访书人,伏阁细披看”。由上判断,灵隐书藏和焦山书藏成立之初,即有满足普通读书人之意,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之愿相同。
宋代寺院文人书藏中,以李常的李氏山房最为著名。李常少年时期在庐山五老峰下的白石庵刻苦攻读,后来中了进士,将自己所读之书共9000余卷送入该寺院收藏,以供山中读书人自由阅读,被人称为“李氏山房”。李氏山房向全社会开放,无疑成为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先声,他的好友苏轼专门撰写了《李氏山房藏书记》,赞美李常化私为公的慷慨精神。文中说,李氏山房藏书“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由此可见,李氏山房创立者――李常十分清楚这一行为的性质,他是有感于自己年轻时从寺院藏书获益而做出的仁义之举,目的在“供其无穷之求”,让所有读书人均可利用,以“足其才分之所当得”,与阮氏图书馆学五定律中的“每个读者有其书”虽然用词有异,但实质上含义相近。此文为苏轼所撰,可见,苏轼应该与李常有相同的想法。
至于儒家士子、社会贤达将自己诗词文稿赠送于寺院收藏,或许有保存之意,但亦不排除有通过寺院这一媒介传播诗文的想法存在。
4.2 佛经流通的制度
佛门有“常转”之说,可见佛教界非常重视佛法的流通和传播。现今佛教寺院大多数设有佛经流通处,正与此意同。《镡津文集卷第十二-无为军崇寿禅院转轮大藏记》有言:“夫转轮藏者,非佛之制度,乃行乎梁之异人传翕大士者,实取乎转之义耳,其意欲人皆预于法也。……姑使乎扶轮而转藏者,欲其概众普得渐染佛法而预其胜缘”。
根据上文可知,设置轮藏目的有二:①“欲人皆预于法也”,即使人皈依佛法;②“欲其概众普得”,在于利益大众,而非仅为个人或者小团体。
佛教经书内容一般分为三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其中序分是讲明这一部经为什么因缘说的;正宗分是一部经的正文;流通分是劝大家把这一部经流通与称赞这一部经的利益。同时,每一部经前往往印有开经偈,劝化世人对佛法的载体――经律论三藏应该加以重视保护与流通,佛经中劝人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之语触目皆是。
一般来说,佛教认为布施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三种布施和四种布施两种。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对四种布施解释如下:“笔施是见人发心书写经文,以笔施之,助成善缘;墨施是见人书写经文,以墨施之,助成善缘;经施是刊印佛经,送人读诵;说法施是说法使人听了修因证果”。
基于此,书写或者赠送的经书不可能永久归于个人阅读和使用。经书后往往有“赠送结缘,欢迎流通”字样,也说明经藏建立意在流通,非为收藏而已。
再者,佛教主张人人本有佛性,因而一切众生平等,佛陀出于世间,究其本怀亦不过使一切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而已,所以,让一切众生接触经藏、深入经藏也是每一个佛教信徒的根本愿望。面对肢体残缺之人或者事务繁忙之人,僧侣苦心设计出转轮藏之法,以满其愿。可见,佛教设置藏经究其根本,无非利益普罗大众而已。
5. 捐赠活动的广泛性
5.1 捐赠者地域分布
除一些大型寺院有资格获得国家颁藏的大藏经外,大多数寺院主要依靠个人抄写或者购买而得。即使是那些获得国家或者政府颁藏的寺院,其外典图书的搜集仍然要通过募化方式而获取,如《方等寺经藏记》中说:“乃召居县邑之信仁,住寺院之上德。散请化缘之士,遐招书写之人。一境共缘,十年告毕。喜经论人众函而俱满,念工匠装宝藏以共成”。
以十年之功,集众人之力,方等寺经藏方才告峻,说明经藏筹建之难。然募化区域不过一县。而《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中记载的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募化地区则达一州,经藏数量达300余部。具体记载如下:“寺主三藏大法师法映、邑主洛州刺史张隆等,财行法檀,身心罄竭,兼化乡邑道俗数千,敬造一功德轮,见成三百余部”。
更有甚者,募化之地达一国之域,如《宝台经藏愿文》有记载如下:“是以远命众军,随方收聚。未及期月,轻舟总至。乃命学司,依名次录,并延道场,义府覃思,澄明所由。用意推比,多得本类,庄严修葺,其旧惟新。《宝台》四藏,将十万轴。因发弘誓,永事流通”。此文论述宝台经藏乃从全国各地搜集并命有司详加校对、整理、抄录而得。可见其来源应该为僧俗两序、官民两途,涉及社会各阶层人士,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5.2 捐赠者身份
如前所述,寺院藏书本为一切众生而设,因而使用者身份较为广泛。与此相同,寺院藏书赠送人的身份亦非常复杂,涉及官员、僧侣、居士、文人士子等,而居士身份则又涉及到士农工商各个类型。
・官员。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直接捐赠图书或者捐资协助购买大藏经,史书中经常见及。《李肇东林寺碑阴记》记载了如下一则案例:“元和初,武阳公廉刺江西,和惠多暇。叹二林精舍之最,佛书阙如,以月俸家财,经始大藏。昭肃皇帝患僧繁滥,……,因是林藏毁经逸。……因召行言,倾俸使复。不一岁而藏成,经备如初,继先志也”。
东林寺、西林寺皆为海内名刹,经藏始建于元和初,后藏毁经逸,继而又重建。藏经楼的二次修建皆以官员捐赠的薪俸、家财而成其美。
・僧侣。《隋天台智者太师别传》中记载,智者“大师所造有为功德,造寺三十六所、大藏经十五藏。”此15部大藏经无疑分送于各地寺院,但此类情形往往多见于祖师名僧,一般僧侣难有如此能量。但一般僧人利用所募化财物或者所得供养、雇人经书或者雕刻藏经之事则所在多有,当然此类图书主要入藏于本寺院。《古今图书集成》中有如下事例:“法聪,姓梅,南阳新野人,……净施厚利,相从归给,并回造经藏三千余卷,备穷记论,有助弘赞者,无不缮集”。可见法聪一人即造经藏3000余卷,对于丰富藏经楼馆藏厥功至伟。
・居士。居士数量庞大,既是佛教藏经楼的主要用户群体,亦是佛教藏经楼的最大捐赠群体。既有直
接抄写经书捐赠寺院者,亦有捐赠钱物支持藏经楼建设者,更甚者直接将个人文集送藏于寺院之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多次赠书于寺院。如《香山寺白氏洛中集记》中有言:“白氏《洛中集》者,乐天在洛所着书也。太和三年春,乐天始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及兹十有二年矣,其间赋格律诗凡八百首,合为十卷。今纳于龙门香山寺经藏堂”。
白氏将自己在洛中为官时所作诗集――《洛中集》,送藏于龙门香山寺经藏堂。此处仅将文集赠送与一处寺院,而下例中作者则将个人文集赠藏了多个不同寺院:“故其集家藏之外,别录三本,一本置于东都圣善寺钵塔院律库中,一本置于庐山东林寺经藏中,一本置于苏州南禅字千佛堂内”。白氏有文集7帙,合67卷,凡3487首。除家藏以外,还赠送了三处寺院,以便永久珍藏。
・文人士子。文人士子捐赠类型众多,力小者或赞助一文一粒,大能者或捐资巨万。然赞助一文一粒者多不载于史传,捐资巨万者则往往有之。既直接回馈寺院者,亦间接影响者。前者如李常、洪咨夔之流,后者如坡、黄庭坚、梁启超、季羡林之流,与寺院僧侣或者常相往还,或者研讨佛法,无形中提高了寺院的地位。
宋代李常将藏书9000余卷赠送庐山五老峰下的白石庵,南宋洪咨夔将藏书共13000余卷赠藏于天目山宝福寺。李氏、洪氏之流均曾读书于寺院,从寺院藏书中获益,因而回赠寺院藏经楼,显然有直接建设之功。而坡、黄庭坚等名流与佛教僧侣来往盘桓之佳话,梁启超、季羡林等学者对于佛法历史、现实之研究,无疑均具有引导普罗大众、文人士子学习、整理、校勘佛经之功,间接提升了寺院藏书的社会需求。
实际上,藏经楼建设非一人之功,往往集众人之力方能落成。据白居易《南禅寺千佛堂转轮经藏石记》记载:“千佛堂转轮经藏者,先是郡太守居易发心,蜀沙门清闲、矢谟,吴僧常敬、弘正、神益等圆工,檀主邓子成等施财,院僧法弘等趋事,太和二年秋作,开成元年春成,堂之费计缗万,藏与经之费计缗三千六百”。
南禅寺千佛堂转轮经藏参加者有官员(郡太守白居易),有僧侣(清闲、矢谟等)、亦有居士或文人士子(邓子成等),不仅涉及了藏经楼一千佛堂的建造,更提到了藏经的置办。藏经所需费用占千佛堂费用的三分之一,可知藏经数量巨大。
6. 结语
由于学界对古代佛教寺院藏经楼关注不多,相关可资佐证的材料比较欠缺,因而关于古代佛教寺院藏经楼开放性研究也难以深入展开。再者,因篇幅所限,也不允许全面展开。本文的目的只在于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希望有志者能够加以深入研究与开发,使之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柳家英,徐建华,中国古代佛教寺院藏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山东图书馆季刊,1998(4):44―46.
[2]“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电子佛典集成April 2010,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0.
[3]“中华”佛典宝库,佛学辞典在线版V1.[2010-11-15].ht-tp://省略/zxcd/default.asp.
[4]许磊,我国古代寺院藏书简论,文献,2002(4):176―191.
[5]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顺俗政策,[2010-10-16]..
[7]黄德宾,台湾地区佛教图书馆发展之研究[学位论文],台湾:辅仁大学,2010.
[8]王新田,焦山书藏述略,图书馆论坛,1998(4):76-77.
[9]佛教导航,[2010-10-27]..
[10]关于佛经,[2010-10-27].http://blog.省略/lmj1010@126/blog/static/6873275720108691523312/.
[11]贝叶经及84000部佛教经典,[2010-11-24].http://yn.省略/live/2007-10/09/content-11351470.htm.
[12]张元济,四部丛刊单机版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2001.
[13]董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严可均,全后周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5]严可均,全隋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经典诵读 开启智慧 创新德育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每天清晨的早读时间,学校每一间教室里都传出悦耳的诵读声,这已经成为学校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老子《德道经》教育理念指出:“胎婴养虚、幼儿养性、少年养正、青年养志、成年养德、老年养福。”在儿童时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人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诵读国学经典,既能培养和开启儿童智慧心灵,又能使孩子们长大后学以致用。我校从2010年9月全面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确立了“以生为本、 快乐学习 、文化育人 、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形成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把诵读和践行作为有效途径,让学生从小树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思想,使学校办学特色更鲜明。
一、诵读经典,开启学生智慧
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力的黄金阶段,此阶段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诵读一些经典,在以后成长中慢慢体悟,会让学生终生受用无穷。为此,我们组织学生每天诵读经典,做到晨诵、午读、暮省。晨诵即每天利用早读二十分钟时间在教室里诵读,午读即每天利用中午集合前的10分钟全校学生在教学楼广场集体诵读,暮省即每天利用就寝前10分钟在宿舍楼广场集体诵读感恩词和复兴道德心愿词。
每学期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安排不同诵读内容,分别是《弟子规》、《大学》、《中庸》、《笠翁对韵》、《论语》、《德道经》、《黄帝四经》和《周易》等经典篇章。诵读中,我们要求学生有恭敬的态度,精神抖擞、吐字清楚、抑扬顿挫,做到头正、身直、足安。小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童心荡漾,如果大量机械地背诵就会产生闻而生厌的抵触情绪,我们本着“不责备,多鼓励”的原则,不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机械背诵,会读就行。事实证明,学生每天坚持诵读,长此以往自然而然能背诵下来。为了激发学生诵读兴趣,老师还设计了多种诵读形式,如配乐诵读、拍手诵读、分组诵读、 师生合作诵读等,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和神采。学生还把国学经典诵读融进传统跳皮筋、踢毽子、拍手歌、国学操等十几种课间游戏中,诵读经典由此变得妙趣横生。
每学期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诵读大赛,比赛既有规定内容,又有自选内容,老师无论在诵读语气、节奏,还是队形编排上都下足了工夫,经常出现创新,有的增加了小主持人,有的编排了一些情景剧,还有的让读诵与音乐、舞蹈完美结合。一次次比赛使学生的诵读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如今学生对经典篇章已经有了相当量的积累。
二、践行国学经典,创新德育工作
1.制定班级践行点,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我校把《德慧智经典诵读教材》作为德育课本,使之成为学生行为检查的标准。师生经常把《德慧智经典诵读教材》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对照:“廿四孝,记心田,修之身,正衣冠,”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三千仪、三百礼、四则备、十善齐、礼仪者,天下基”,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老与马、相紧密、华夏起、日千里、文化盛、国学隆、道养心、德一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在熟背《德道经》的基础上,每个班形成自己的践行特色,老师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确立班级《德道经》的践行点,并写在黑板的右上方,由教师指导学生把每天的践行点当成一项作业完成,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会让学生对照《德道经》查找不足,让《德道经》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课本。
2.开展多种活动,促进广大师生践行《德道经》。我校一直以来把培养学生的孝心、感恩心和良好的礼仪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先后在学生中开展评选“孝心少年”、“文明学生”、“礼仪标兵”、“优秀导行员”、“文明礼仪示范班”等活动,在教师中开展评选“师德标兵”等活动。从活动策划、评选、表彰到总结,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宣传栏等途径大力宣传,进而在全校营造氛围,促进广大师生文明习惯养成。如评选“孝心少年”,学校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捶背、按摩、洗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周家长签字证明落实情况并同时要求每位学生提交一份力行心得。让学生通过与父母的沟通,加深对父母的理解,感受家庭的幸福,促进家庭和谐。
在培养学生孝心的同时重点落实学生的礼仪教育。制定礼仪示范班评选标准,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提倡学生每天见到老师、客人要行90度鞠躬礼,每周评选一个文明礼仪示范班。在学生践行的同时,老师先力行,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每天早上都有值班老师在校门前主动跟入校学生行鞠躬礼问好,平时学生给老师行鞠躬礼,老师要及时还礼,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
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另一个重点。老师经常利用国学教育课为孩子们讲德育故事,把诵读经典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每天午餐前师生都共同念诵《感恩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教导,感谢同学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农夫的辛勤劳作和所有付出的人。”通过这样反复地提醒,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同时师生共同学唱《感恩一切》、《上善治水》、《祖国你好》、《生命之河》等孝亲、感恩歌。在每周升旗仪式上,师生共同诵读老子《德道经》一章,每周四晚上的电影课组织学生观看中华德育故事的动画片,学校还经常开展德育故事演讲比赛。正是一个个感人的德育故事影响了孩子们,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了洗礼,也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3.以传统节日教育为依托,传承国学经典。中国传统节日是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传统节日的传承对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学校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注重与传统节日的教育相结合,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校园生活中,使其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载体。每学期教师要结合具体传统节日,介绍节日的来历、习俗活动等内容,并布置力行体验的作业。节日过后,再让学生畅谈心得体会。不同节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比如,清明节与生命教育,端午节与爱国主义教育、中秋节强化对家国团圆的期盼、利用重阳节开展尊老爱老教育……让每个节日开展的活动都有文化含义。每一个节日都代表着一个文化符号,如果这样的活动年复一年地进行下去,其文化符号与文化记忆会固化在学生生活行为之中。
参考文献:
一、究竟什么是“第一波罗蜜”?
《金刚经》为了说明无住的道理,以各种“波罗蜜”为例。其中有一处提到“第一波罗蜜”。大乘有六种波罗蜜或十种波罗蜜,“第一波罗蜜”到底指的是哪一种波罗蜜呢?历史上,注释家们对此争论不休,有的将“第一”作为序数词,认为“第一波罗蜜”就是六波罗蜜中的第一个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如《金刚经疏钞》中说:“今言第一波罗蜜者,即布施波罗蜜。何故独言布施为第一?日布施者,通摄万行,直至菩提,尚行法施,因布施资生众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8页)有的则不具体说其为哪种波罗蜜,而是将“波罗蜜”作为法的一类,认为“第一”是修饰此类佛法的。如唐玄宗在注中说:“诸法莫二,故云第一。”(房山石经本《唐玄宗注金刚经》录文)那么,到底那种解释正确呢?
如果我们看看奘本,这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便不成其为问题了。奘本作如下翻译:“如来说最胜波罗蜜多,谓般若波罗蜜多。善现,如来所说最胜波罗蜜多,无量诸佛世尊所共宣说,故名最胜波罗蜜多。如来说最胜波罗蜜多,即非波罗蜜多,是故如来说名最胜波罗蜜多。”玄奘的这一译文,不但解决了何为“第一波罗蜜”的疑问,而且还使读者明白了,为何这种波罗蜜是第一波罗蜜。
二、到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为了说明一切非实、不住一切的义理,《金刚经》多次以如何观悟如来佛为例进行阐释。其中以身相为观察对象者就有五次,其中第五次以身相为例进行阐释时,什本又出现令人费解之处:…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者,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里对释迦牟尼佛可否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的提问作肯定性答复,与全经义理并不符合。前面已经出现过四次类似的提问,其中有一次也以三十二相来提问,每次须菩提都给予否定性答复,得到释迦牟尼的赞许,那么须菩提怎么会在“深解义趣”之后,反倒自我迷失呢?
历史上的注释家们对此的解释大都难以使人信服。如《金刚经白话释义》说:“须菩提疑惑佛和凡夫性既相同,凡夫有身,佛也应该有身,答说:‘如是,如是,可用三十二相观如来。”’(《金刚经白话释义》,1934年5月版,第69页)这里将原因归结为须菩提的一时糊涂。又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道了义疏》解释道:“‘如是,如是’二句,乃尊者(指须菩提――笔者注)顺凡情答,非不知法身无相。”这里将原因归结为须菩提以其他迷惑者的心态作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亲闻记》中说:“虽云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实为不达法身离相之众生而答。是乃冥鉴物机,而曲作弄引耳。”这里进一步说须菩提只所以这样回答是为了为众生作“弄引”。宋代道川对须菩提的这种回答用一字作评:“错。”并用一偈颂释之:“泥塑木雕缣彩画,堆青抹绿更装金。若言此是如来相,笑杀南无观世音。”但是,道川对须菩提何以会错答未作说明。
奘本对于解释这一疑问十分有用。其日:“佛告善现:‘于汝意云何,可以诸相具足观如来不?’善现答言:‘如我解佛所说意者,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佛言:‘善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善现,若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者,转轮圣王应是如来。是故,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如是应以诸相非相观于如来。…从奘本的译法来看,须菩提在这里并非以肯定的口吻进行答复,而是同前面几次一样,对以身相观如来的作法予以否定。
其他汉语原本同玄奘原本基本相同,这里均为否定性回答。是否什本在流传过程中有了讹变?可查现存各种什本,这里均无一例外地为肯定性回答。加之现已刊行的三种梵文本子中,吉尔吉特梵本和中亚梵本在这里也是肯定性答复,所以,很可能是梵本就有了讹误,而罗什所据的梵本不同于玄奘等人所据的梵本。
三、究竟哪种人“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
经文中有一处明确谈到,并非所有人都会信仰《金刚经》的般若之法。那么,到底是哪些人不会信奉《金刚经》的教法呢?什本这样说:“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意即认为自我、他人、众生、寿命为真实存在的见解。我、人、众・文化百花园・生、寿者都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故四见实即一见,即人我见,简称“我见”。“小法”即虽为法但程度不高,指小乘之法。“乐小法者”即指小乘信徒。这里却出现了一个矛盾,因为,若按照罗什译本解释,全句便成了“喜欢小乘之法的信徒著有我见,所以不能听受读诵并为别人解说此经”。可是,小乘佛教也是极力反对人我见的,认为“我执”为万恶之本,一切烦恼和谬误的总根源。那么,信奉小乘之法的人怎么会著于我执呢?
对于这一矛盾现象,历史上的注释家们有的避而不谈,有的也顺着经文而陷于矛盾之中。如《金刚经亲闻记》说:“好乐小乘者,偏空知见,坠无为坑,只能自利,不能利人,常执人我等四见,而塞般若之门,故日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金刚经中道了义疏》说:“乐小法者,小心著相,希求自了,不能利生,既不能如法听受读诵,亦不能如法为人解说。”小乘无“大心”,所以其基本特征就是只求自了,不能利益所有众生。可是,小乘的“小心”依然是不著“我相”的,要不他们如何去求得自了呢?有些注释家力图消除这一矛盾,所以便将我等四见解释为“我所”之见。“我所”即与“我”相对的万有,亦即“法”。因为小乘主张“我空”而“法有”,如此则无矛盾之处。与此相近,圆瑛法师将我等四相分成两种,一称“迷识四相”,一称“迷智四相”。前者属于“人我见”,后者属于“法我见”。他解释此句说:“若好乐小乘法之人,虽离我人等迷识四相,而未离我人等迷智四相。迷智属法我见,见有涅之法为我所证,故曰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圆明讲堂1985年印本,第107 页)有的注释者则将“小法”解释为外道,因为外道即著有我见。如王日休即说:“小法,谓外道法也。外道之法,正为著于有我、人、众生、寿者,故为种种之说,如此,则于此经不相合矣,故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第174页)
这一疑难不知使多少人绞尽脑汁,所造成的歧义也不知使多少虔诚的读者陷入迷惑。其实,对照一下其他译本,即可发现这个问题原来并非问题。在罗什以外的五种汉语译本中,除义净译本同于罗什译本外,其他四种译本在这里均把不能听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明显分为两类,其一是“乐小法者”,即小乘信徒;其二是“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的人,即外道信徒。此句奘本为:“如是法门,非诸下劣信解有情所能听闻;非诸我见、非诸有情见、非诸命者见、非诸士夫见、非诸补特伽罗见、非诸意生见、非诸摩纳婆见、非诸作者见、非诸受者见所能听闻。此等若能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无有是处。”在这里,“诸下劣信解有情”即小乘信徒;我等诸“见”为外道信徒。最后则以“此等”一词来总说这两类人。
历史上,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大师的解释最为准确。他说:“此中举二人,乐小法者,此是小乘;著我见者,此是外道。此二人不能听受。小乘之人所以不能听受者,以是有所得,故不信无得……又小乘人但得生空(即众生空,一般称我空。――笔者注),不得法空……外道著我见,不信则易知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疏》卷4)后来,玄奘的弟子窥基依据玄奘的译本,对此句经文又作了十分清晰的解释:“情乐小法,信解人空,不悟法空,诸二乘者有法执,故不堪闻。外道凡夫执有我,自谓菩提,人、法执缚,不求二空,亦不能听。”(《金刚般若论会释》卷中)这里的“诸二乘”指声闻乘和缘觉乘,均为小乘。
四、“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到底是什么时候?
《金刚经》在讲到未来某个时期将有人相信其般若义理时,用了这样一个词:什本为“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对此,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主要有四种,其一指释迦如来人灭后五百年。按照学术界公认的释迦如来人灭年代即公元前486年(参见吕潋《谈佛灭年代》),则“后五百岁”当为公元14年。其二认为在释迦如来灭后的一千年中,有个前五百年和后五百年,此后五百年当为公元14年至514年。其三以释迦如来灭后第一个五百年(前486一前14年)为前,第二个五百年(前14一公元514年)为中,第三个五百年(514―1014年)为后。其四指释迦如来灭后的第五个五百年(约当1514至2014年)。
那么,《金刚经》中的“后五百岁”到底指什么时代呢?我们再来看奘本,它在表述这一概念时用了这样的词:“后时、后分、后五百岁,正法将灭时、分转时”‘后时”即“后分”,也就是“后五百岁”,这个五百岁就是“正法将灭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佛教认为,佛入灭后,佛的教法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据《大乘同性经》卷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等的说法,正法、像法、末法是按照三个标准来划分的,凡具备教说、修行、证悟三个方面,即为正法,意即秉持教法、依教修行并能证道;若只具备教说、修行二者,则为像法,此时所有教法并有人修行,但不能证果;若只有教法垂世而没有修行和证道,则为末法。“正法将灭时”就是正法将要完结之时。那么正法又是什么时代呢?
关于三法的时限,特别是像法和末法的时限,佛教各经论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四种:其一,认为正法有五百年,像法也五百年;其二,认为正法有五百年,像法有一千年;其三,认为正法、像法各一千年;其四,认为正法有一千年,像法有五百年。关于末法的时限,各经论所说基本一致,即认为末法有一万年。可见,绝大多数经论认为正法是五百年。历史上佛教界也大都坚持正法五百年的看法。如此说来,“正法将灭时”就是正法阶段快要结束之时,也即释迦佛入灭后快五百年的时候。根据上面所说的佛灭年代,则佛灭后满五百年应是公元14年,将近五百年则大约为公元前后时期。总之,玄奘译本用“正法将灭时”进一步修饰“后五百岁”,对于准确判断“后五百岁”的含义非常重要。
关键词:经典;基础类;结构类;装修类;系统读经;累计式方法;学校教育
经典教育属于“根”的教育,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道”、“ 德”教育和人格教育。"五经、"四书"等经典,里面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如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的思想,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仍是当今社会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码道德要求,是健康人的基本素质。"修身"、"立德"等道德文化关于为人处世的论述,指引立身行事,潜移默化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处事习惯,"化"于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可以提高内在修养。不仅如此,经典教育还可促进智力教育。
中小学生诵读蒙学读物和几本经典,对开发智力很有好处。十三岁以前多多诵读,不仅充分运用了自身记忆能力很强的资源记忆大量经文,而且能起到全脑开发的作用。十年读经,十年解经,十年用经。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起到开智慧的作用。
有一份资料,说的是“国学经典诵读十大益处”: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
(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
(4)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老子》、《中庸》、《孟子》、《管子四篇》、《中华经典精粹选读》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5)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6)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7)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
(8)取得文化治疗的效果――当代社会,流行读物泛滥,信息过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非常容易滋生浮躁心、傲慢心,某些人甚至会产生无法摆脱困惑和焦虑,经过经典的熏修,可让孩子从小树立 “立功、立言、立德”等人生志向,懂得如何更好的实现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9)提升自信,有利于身体健康――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父母(包括爷爷奶奶)等家庭系统会更加赏识孩子,从而增添孩子的自信。
(10)对“文言文”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有的家长认为经典以“文言文”为主,担心孩子不理解,其实,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关键的关键是把这些经典先背诵下来,并不一定让孩子去理解,以后,经过复习及日常的应用,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基于此,读经运动在民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式各样的读经班如雨后春笋,但其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在同一个读经班孩子年龄相差较大,而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心智水平不同,年龄特点各异,放在同一个教室学习相同的内容显然不科学;且所读内容缺乏统一标准,随意性很强,很多人认为经典教育只是《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这些与真正的经典教育差距很远。
与这样的情形不同的是系统读经。系统读经是就是指读经要系统全面,不可偏废;国学经典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包括基础类经典,结构类经典,装修类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些都属于基础类。所谓基础类,就是用来教你怎么做人的经典。有了地基, 还要学习结构类的经典。即要学习整个世界运行的规律,以及做人做事的规律。讲解世界天地之道变化规律的结构类经典首先有《易经》,其次还有《孝经》、《诗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金刚经》等由圣人所整理所撰写的经。第三类是装修类的,如《唐诗》、《宋词》。此类经典重视审美和抒情,已经为大众教材所采纳。
人才的培养跟盖房子一样,第一步,打地基。打地基的同时,要设计好准备盖多少层的楼。这就有一个结构的问题,即人格的培养。打好地基,做好结构, 还要装修。因此要学装修习类经典,更要学习基础类经典、结构类经典。对一个孩子的培养,如果不知道什么是人的地基、结构,就会培养出大量的没有地基、没有结构,只重视装修的人。
目前系统读经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不是学校必学课程及家长认识水平、指导能力、家庭经济基础都有限,大多数孩子无法接触到国学经典而错失了人格构建,道德培养的最佳时期,甚至以后终身也无缘经典。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导,有条件运用累积式方法实行系统读经。累积式诵读法即为每天累积式读经。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七遍;每样经文约读十分钟,但不超过十分钟;一天可以选择读三到七样经典;如同时读《论语》、《易经》、《老子》《千字文》、《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唐诗选读》;且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千字文》、《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唐诗选读》里相同的内容。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W习。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累积式”教育法的特点是什么?
应用中医理论:强调标本兼治,明确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中医里的“疗程”概念。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 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关键词:经典诗文 诵读 诵读习惯
诵读经典诗文是对学生人文素质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培养。在诵读活动中提出的“诵读为本,不求甚解”,就是要求教师不要用分析代替学生的读诵,而是让学生在诵读中自悟自得,在自悟自得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一、品读经典,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古诗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烦琐的分析和逐字逐句的讲解,应该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同时,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的当时,有它特定的环境以及时代背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就会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阅读也反映着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我在实践中发现,学生通过自悟而受到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以及所获得的知识,远远比教师分析所能得到的要深刻得多。而有些古诗文的深远意境,古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人文精神也不是我们教师能分析得透切的。再说经典诗文中大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深邃的蕴意,常使诗文言已尽而意无穷。如果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尽情吟诵,就会产生很多超越文本的阅读新意。如宋代大文豪家苏轼的《题西林壁》,读完以后问学生: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学生在经过充分的自读感悟后纷纷发言: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色呢?诗人是站在什么位置呢?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自品自读,哦,原来答案是在后面两句中有了结果。感悟到了人生哲理,不用分析解读,自悟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顿时恍然大悟。
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感彩的表达,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这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抓住教育契机融入活动,以活动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如为进行普通话的宣传,组织古诗文朗诵比赛;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让学生朗读一些相关的古诗文等,了解屈原情况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 也可以因势利导开展活动:如让学生看一组图片去联想所学过的古诗文;利用课余游戏进行小竞赛――背诵学过的古诗;在每天下午课前准备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背诵古诗文挑战赛;利用早读时间进行古诗文唱和等。在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中,当学生已水到渠成之时,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写大体整齐押韵的诗,并且要有合理大胆的想象,让人能从自己的描写中想像出一幅图画。同时,抽出较好的诗加以讲评,引导其运用联想、想像、借助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将一些枯燥的文字变成具体形象。指导学生开绝句佳词赏析会、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使学生从诵诗、赏诗到作诗,经历一种生命的快乐,引领学生走进诗词歌赋的殿堂。
三、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经函长21.5厘米,宽14.5厘米,高5.3厘米,重374克。牒片长20厘米,宽13厘米,每一张重45-52克。银函和牒片总重1220克。经英国牛津鉴定公司对银函及牒片鉴定,银函是银(62.4%)铜(37.4%)合金,牒片是银(57.6%)铜(42.2%)合金。根据冶金分析,基于观测到的晶间腐蚀结构,腐蚀是长期过程的结果,并不是人为造成。
经函造型、纹饰、造像及文字信息丰富。基于器型,纹饰特征(云纹、连珠纹、嘉陵频迦纹),当为辽代珍贵文物。罗汉形象表现了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各有不同的表情,其手部的雕刻也变化多样,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些造像明显受到龙门石窟看经寺洞窟罗汉造像的影响。更为难得的是,经函有完整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文。这件经函当是研究辽代金银器纹饰,罗汉造像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难得实物。
一、鎏金银J顶宝函
银函钣金焊接成型。函体长方,J顶。盖与函身以子母口扣合,直腹,平底,盖与函体在背后以铰链相接。函顶錾饰一对嘉陵频迦纹,人首,鼓翅华尾,手持花枝,空隙处填饰绶带云纹为衬。四周围捶揲一周联珠纹方框。其外饰一周绶带云纹。叠涩长边绶带云纹十朵,侧边绶带云纹七朵。函体四面饰缠枝纹。底部中心饰大朵牡丹纹,下托云头纹,四周饰绶带云纹。牡丹花繁叶茂,生机盎然。叶脉花蕊刻纹清晰,叶边缘和花瓣饰碎线纹(图二)。
嘉陵频迦是佛教经典中好音鸟的梵语译音,嘉陵频迦纹在唐代使用比较多,辽人对它表现出了特殊的喜爱之情。辽代的嘉陵频迦纹,体态单一,其特征为人面人身,女性,大型花叶尾,手持乐器或捧侍物,侧身手捧于胸前。这件银函的嘉陵频迦,下托云头纹,其羽翼和花叶尾刻画尤为生动。
辽代的云纹非常有特色。这件藏品的绶带云纹,在辽代使用的最为广泛,流行时间也最长。云头中装饰碎线纹,云头下有二三道横线,如同扎结的绶带。绶带云纹两侧加长或出尖角,是契丹独特的纹饰。联珠纹,最早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随着金银器逐渐完成中国化的过程。在辽代,联珠纹的使用很广泛,或作边饰,或作栏界。联珠纹在这件银函纹饰上,使平面图案增加立体感,匠心独运。
盖上铆有箱扣,似唐代造型。尾部宽大。箱扣的扣身细长,不能活动而铆死在盖上;箱扣头端卷出圆孔以贯锁舌。函身上铆有一对锁鼻。盖与函身扣合时,箱扣头端圆孔与函身一对锁鼻,成三孔一线,长舌锁的舌头即穿过达到锁定的目的。长舌锁已佚。
二、十八罗汉像
在经函内有,装有银牒十八片。每一张银牒左边錾饰一尊罗汉;四角饰绶带云纹各一朵,云纹两侧长出尖角,云尾拖带两个小卷云纹。这十八尊罗汉,线刻手法生动,姿势表情独富变化;形神兼备,独具变化性及艺术性,实为罗汉像之精品。
自2-3世纪,中国佛教造像初兴;3-4世纪石窟艺术崛起以来,雕塑的题材总是以说法佛像,或交脚弥勒菩萨像等为主尊,而有关“罗汉”这个题材的创作,在这个时期还是相当少见的。现存年代较早的罗汉像实物,应是甘肃张掖金塔寺石窟西窟,窟内中心柱北面龛上的几尊佛弟子像,有坐姿也有立姿,均顶上光圆。北魏以后,罗汉像创作u多。最有代表性的是侍佛二比丘(迦叶阿难像),在释迦世尊坐像的左右两旁,创作了一老一少的二比丘。
盛唐以后,渐渐有了创作多位罗汉像,成群成列的排在一起,脱离了附属的地位,而且各个罗汉像造形均不同,各尽变化,以表现相异的性格,感情,手法上较前又进入另一阶段。龙门石窟看经寺洞窟的罗汉造像,大约建于盛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虽然造型一律呈立姿,但颜面表情丰富,变化多端,而头面的转向及双眼神情,更是生动活泼。尤其双手的表现法,由合十到结各种不同的法印,由握禅杖到持香炉,持数珠,持如意,持莲花等。
这件经函内的十八尊罗汉像,或坐或站,面部特征刻划各异,有老年、中年、青年,有眉舒目朗似有所语者,有疾首蹙额苦心冥想者,有洗身恭听虔诚作礼者,有扬眉张口若作辩论者,有柱杖回顾有所瞻望者,有翘首仰天遥望晴空者,有以手抚胸沉思不语者等,各具性格,面貌各异。
下面将几尊罗汉以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文中出现的顺序,在此分享。
第一至第七尊者为立姿罗汉,与洛阳龙门石窟看经寺唐代立姿罗汉群像相比,更为成熟细致。第一尊者,一袭法衣裹住身子,微侧向右前方,手持卷轴经典(图三)。
第三尊者,褒衣博带,微侧向右前方,气宇轩昂,身体前倾,右手捻佛珠,左手手掌朝前,似在激烈辩经(图四)。
第六尊者,微侧向左前方,面目舒朗,手拿大莲花,年青俊逸(图五)。
第八至第十八尊者均为坐姿罗汉,此十一尊坐姿罗汉与五代坐姿罗汉雷同。第八尊者,年龄稍老,微侧向左前方,低首,一袭法衣,偏袒右臂。横眉,右手执拂,左手按膝(图六)。
第十四尊者(图七),年龄稍老,微侧向左,低首。上半身脱法衣,两臂交于膝上,垂掌,作沉思状,其右侧置经典。“两眼方用,双手自寂,用者注经,寂者寄膝。”
第十八尊者,趺坐石上,通肩法衣,俯首作两手持经卷读诵之相。虔诚之相,无用言表(图八)。
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在经函内的银牒十八片右边,共抄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文552字。首片抄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崛山中 与大比丘众及菩萨”。接下来的十六片,每片抄刻四列32字。尾片抄刻“时彼众会天人阿修罗q达婆等 闻佛所说 皆大欢喜 信受奉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它和《金刚经》一样,在佛界广为流传,是《大般若经》的一部分,并被认为是600卷《大般若经》的心髓。这部经典最早是由后秦著名法师,译经家鸠摩罗什传入汉地,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在中国内地和均甚流行。流传最广的汉译本则是后来玄奘大师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历史上的《心经》汉译本共有十一种,重要的除了以上所说的两个略本外,还有五个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