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23:00: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听力训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听力理解障碍
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语音障碍: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长此以往,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 sheep—ship, house—horse.
语速障碍: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的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再遇到一些连读、弱读、重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更是无所适从。
英语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的差异外,在读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而我国英语教学过去基本上采用英国英语教学体系,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增多并有流行的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的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
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有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2、母语干扰的障碍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3、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如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 Thanksgiving, April Fool 学生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4、心理因素的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
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高速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因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愿望,其效果就好。反之,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绪。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
二、听力理解的训练策略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要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掌握英语的朗读技巧。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的读音与拼写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会遗忘。
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句,长句抓住主要成份。“抱住西瓜,再捡芝麻”,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和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
3、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中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 5 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
如何纠正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偏差,切实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令众多高中英语教师所头疼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英语听力的教学实际上是基于学生在对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基础上的升华教学,其首先要求学生要充分掌握好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熟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西方英语国家在日常英语的表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固有习惯,从而实现听得清、听得懂的最终目的。
一、重视英语听力培养与英语其他能力培养的联系与跨接
加大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只有本人脱口而出地道流利的英语,才能更快地与英美地道英语良好对接,才能更好地体会它、理解它,加大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训练听力时,我发现,学生一眼读不懂的英语句子,听时也不能一下子反应过来,一眼就读懂的句子,听时的困难就小许多。所以训练快速阅读能力,做到快速反应、快速思维与理解,甚至一目十行,并能抓住中心意思,一定会使听力取得极速发展。加大对英语写作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一个人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培养语感。我尝试一个简单的做法:找一个命题,有英文原文的,你可以再写一个同样的命题,用自己习惯的思维完成,再对比地道英文原文,看看它是如何布段行文、用词解释事物的。
二、教师要点拨听力技巧
教师要注重学生听力技能的培养,若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听力技巧,听力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培养英语思维的习惯
由于英语语音中的弱读、连读、失去爆破等现象会给学生的听力造成障碍。教师要尽量用英语解释,辅以图片、体态语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使他们摆脱母语的影响,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习惯。
2.培养心理调适的能力
有些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之前,尤其是听力考试前过度紧张,不能快速进入备听状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备听阶段放松神经,摒除杂念,让心情平静下来,以平稳的心态聚精会神期待测试。
3.培养捕捉瞬间信息的能力
听力训练的特点具有时空的限定性,信息接受的被动性和材料内容的保密性,常常会使人感到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但测试的内容往往涉及的是谈话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职业或谈话人之间的关系,谈话人的态度,简单的数据等。通过训练帮助学生捕捉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的放矢地边听边记,并对所听信息进行适当的编码,因为这些信息转瞬即逝。要培养学生捕获瞬时信息的习惯,了解语境,抓主要信息并对语境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培养短时记忆力,正确分配注意力。
4.培养预测判断的能力
在进行听力测试前,学生都有时间阅读试题,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有限的几秒或十几秒钟的时间,快速浏览分析试卷上的问题,预测和判断对话内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言材料和已知的信息线索预测和判断所听材料的内涵意义。预测和判断可根据所设问题进行,而有些听力材料所设的问题本身就有“泄密”的嫌疑,要有未听先知的预感,听时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
5.加强对学生做听力试题的方法指导。试卷发下后,学生应先浏览听力题目和选项,做到心中有数。要掌握技巧,在听的过程中,重点记下如who、what、when、where等要素,抓住这些要素,就能较容易理解听力材料,选择出正确答案。听录音时,要作记号,记下主要信息,把一些关键词记录下来;要稳定情绪,整体把握所听内容;要先整体,后局部;先大意,后细节;要根据具体情况利用自已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听力材料及所含生词的意义。
三、情感策略训练
学生学习英语时容易产生焦虑、畏惧、缺乏信心和毅力等心理障碍。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信心和意志等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形成以下情感策略:1.认识到听力理解在英语学习和实际交际中的重要性;2.对听力训练持有积极的态度,充分利用每一次听英语的机会;3.克服对英语听力理解的畏惧心理,树立练好英语听力的信心;4.在听的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遇到听不懂的地方时不急躁;5.能正确对待听力测试的成绩,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关键词】教师;学生;英语听力
语言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步骤,其中听排在首位,可见英语听力学习的重要性。听力是一种语言综合能力,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测试正经历着从传统测试向交际性测试的过渡。旨在加强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全面考查,扭转英语教学中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人直接交流的局面。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力素质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
1.知识: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障碍
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备条件。学生在听力理解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知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由于学生不注意单词的正确读音、音素的区别、语句的重音及语调,不熟悉诸如同化、连读、略读、弱读、失去爆破等音变现象,辨音能力弱而引起的语音障碍;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辩音,同时要领悟连贯语流,语句中的单词、短语、固定句型结构及虚拟语气等语法知识为听力理解设置了词汇、句型、语法障碍;另外,听力训练不象阅读那样可以随意调节速度,大部分学生听时感到语速太快,来不及记忆和思考,因此语速障碍也是学生听力理解面临的一个难题。
2.非知识:听力习惯障碍和心理因素障碍
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笔者对所教班的学生就听力习惯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发现:86%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力图听懂每一词句,遇到一时不理解的词句就停下来思考,跟不上语速;75%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忽略对材料内容的整体理解而仅局限于某些细节;94%的学生在听时不做笔记;81%的学生不知应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听对话和短文;68%的学生在听力测试时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缺乏应试技巧及紧张畏难情绪无形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屏障,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
二、提高学生听力训练策略
1.培养学生兴趣,克服心理障碍
听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主动、积极的过程。只有当学生有听的愿望时,才能专心地听。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深入地探索以何种方式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听,培养学生听的兴趣。
首先,营造浓厚英语氛围。通过大量合适的语言输入为学生创造一个目的语环境,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一方面,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用英语组织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有利于培养其感知力、想象力及思维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开展一些习得英语活动,增加他们接触“活英语”的机会,如听英文磁带、英文电台,参加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晚会、观看英文片等。
其次,教师应采用多种符合学生实际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如听音模仿,听音答问,听音复述,听音补充,用合适的背景音乐衬托听力材料,把音乐的美和语言的美结合在一起,在听力过程中穿插听一些幽默故事、笑话、歌曲等。听力训练方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消除了学生听力过程中的紧张情绪,让学生能真实感受到进步,增强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次,消除听力中的紧张感。心理的紧张,会使学生在听音时头脑一片空白,从而使听力活动完全失败。这时既要注意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也要给学生以技术性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听力训练方法及技巧。听力训练时学生往往犯一种通病:遇到听不懂的词就停下来思索,中断了听音,结果影响了听音的整体效果。对此,应提醒学生:不要力图听懂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要对整个听力材料听音会意,从整体上掌握材料大意。如果听力材料中生词较多,影响听力效果,可给予适当的提示,也可让学生提前预习。做题时要告诉学生选择好动笔时机,要把一个句子听的差不多或听完后再动笔,而且动作要快而简,做到听写兼顾。这样才能提高听力效果。
2.抓好语音教学,夯实听力基础
要想学好英语,首先必须过好语音关。语音教学的基础是音标教学,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英语中大部分的音和形有着一定的联系,学好音标,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单词拼读和记忆的困难。我在教初一的学生时,先抽出一段时问进行“三位一体”的教学,即进行字母、音素、单词的教学。通过字母的学习来认识音素,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3.因材施教,培养良好习惯
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分别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如性格外向的学生,活泼大胆,反应迅速,对这类学生应采用“吹毛求疵法”,在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对他们从严从高要求。让他们说得对、说得准、说得好。性格内向的学生,动作迟缓,反应速度慢,应采用“激励法”,着重培养他们敢说和愿意说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敢于用口语交流。
4.创设情景语境,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最重要条件,这对缺少说英语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提高听力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英语教师应尽力创设或寻找一些真实或半真实的交际情景,比如看病、问路、打电话等让学生置于情境之中,进入角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气氛活跃。学生会带着好奇心在自觉不自觉的状态下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与此同时,也在不止不觉中掌握了一些实用口语,为将来的实际交际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英语听力素质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与阅读、口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教师在提高学生听力的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系统的训练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摘要:教学实践表明,初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听力理解障碍:包括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语音障碍、语速障碍、英语语音差异、词汇障碍等;母语干扰的障碍:即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即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心理因素的障碍:即多数学生又不善于语速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
关键词:语言知识传授;培养技巧与听的习惯;理解教学
一、知识的传授过程要重视
首先,音标是学好英语这门学科最重要的前提,因此要对音标认真学习,对音标教学把好关。对于音标、语调的学习,最终学习的好坏程度,都决定了每一位学生最终的语音基础好坏。其次,要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教师要做到对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对于朗读技巧训练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巧走捷径,只能认真地坚持,不断地努力。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且认真地记忆单词,词汇量的不断积累,才会为英语这门学科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读音规则让学生进行记忆,根据这些特点,真正让学生做到单词能够准确进行拼写,读音训练的培养方法让学生不会轻易忘记。
二、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听的习惯
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句,长句抓住主要成分。“抱住西瓜,再捡芝麻”,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和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
三、将听力理解训练带到日常的教学中
首先,将学生的听力训练同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教学,其中听力教学便是其出发点,对于学生行之有效的进行良好的听力训练是最好的方法。其次,在英语课时安排上,教师要合理地运用课前5分钟及每节课的复习时间,将一些英语教材资料让学生认真地听,接受熏陶训练。再次,在内容选择上要时刻结合新课程中对于教材中的听力课标规定,时刻遵循听、说、读、写教学的顺序训练方法,还可将内容改为听力材料进行相对应的训练。最后,结合教材中同步配套的听力教材和练习册,对听力时刻进行训练和练习学习,使得课堂听力练习最终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注重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教师可以从听力训练的初级阶段进行。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学生懂得学习的目的,实现其意义,在此训练时教师要明确地让学生懂得听是学好英语这门学科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让学生再次明白听力理解有难度,要认真对待困难,树立信心地坚持下去弄明白。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营造出一种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能害怕、不能有顾虑、不能携带不应有的心理问题。最后,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时引入一种轻松的竞争机制,如抢答问题的方式,观察学生的反应速度,准确地回答问题。让学生听时会产生兴趣,学生一点点的进步,教师要适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作者单位 贵州省思南县大坝场中学)
一、听力训练的多维性,要做到授人以渔
“听力是听者积极接收目标语言理解,筛选有用信息并存入长期记忆,逐步扩大听觉渠道的一个过程”应是基于听力双方的信息系统,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综合训练。
1.夯实基础step by step。
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最大特点是书面运用多于口头运用,尽管某些地方也经常人为地设计听力测试,甚至成为课堂教学的必然环节,但是由于设计的单一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最终导致了班级学生听力水平的两极差异。因而在当前大班化教学实际情况下,我们采取的应当是集体训练,从基础开始,使用纯外磁带,这样操作的两个好处是一:让所有学生都能感知真正外国人的语音语调。二:从基础做起做到step by setp,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从而树立学生听力训练的信心。
2.完善录音训练,改善听力训练的多样性。
听录音是枯燥的,如果坐在教室里连续听半个小时让人就会觉得烦躁不安,注意力就会分散,听的效果就会很差。因为在真实情况下,人们实际总是面对面的,不仅听到声音还可以看见对方的表情和手势,在言谈过程中还可以常常交换姿势,表达和接收往往是交替的,这就使得实际情景具有多样性。所以坐在教室里听录音,这种实际情景是不真实的,决不可一坐就是三十分钟。
我们发现中学生喜欢唱歌也喜欢听歌,在学生具备一定听力基础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听力训练和外文歌曲欣赏有力地结合起来。
①歌曲欣赏与听力训练的结合能有效降低学生在听力训练时的紧张度。
心理学研究显示,适当的紧张能够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刺激大脑做出应激反应,但过分的紧张与焦虑会强化大脑,使大脑中枢神经疲劳,从而影响大脑放电,歌曲欣赏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可以保证学生的听力环境的和谐。 转
②歌曲欣赏与听力训练能激发广大中学生的听力兴趣,从而形成运用习惯。
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让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并训练技能,而兴趣是实现受教育者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关键,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学生听歌,唱歌的愿望,为学生体验“就连英文歌曲我也会唱”的成就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风格,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快乐学习中提高能力。
二、听力训练不应该一蹴而就而是持之以恒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初中学生英语的学习基础还比较好,但经过了三年的初中学习,语法知识得到了充分地巩固但听力与口语都沒有足够的提高,实际上这是与我们平时提倡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联系的。因为我们过多地强调语法地位作用,因为在考试中,考语法仍然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我们会忽视或弱化听力在课堂中训练的作用,尽管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讲过了许多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的技巧与方法,但实际上方法与技巧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变成固有的手段与能力。
在实施持之以恒的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当注意:
1.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规律,反对一刀切。
我们在持续培养听力能力的时候,会发现学生的听力能力层次有着十分明显的差距,这是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先后有着密切关系的。就如中文所说“闻道有先后”。个体的差异并不能完全代表个性的综合能力特征,所以我们反对一刀切的原则,只有反对一刀切才能保证班级中个性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2.实施小组培训,互教互助,持续发展。
在我国对于许多英语学习者而言,听力理解可能是最难学习和掌握的一种语言技能。在当前各高校教学计划规定的英语听力授课课时却有限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听力理解的策略训练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就听力策略及其培训而言,有的学者研究不同水平学生使用的听力理解策略,有的学者研究听力策略训练。对策略训练的研究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研究 “应该教哪些听力理解策略”。如:O’Malley曾对学生进行过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训练; Schwartz曾对受试的西班牙语大学生分别进行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以及归因性训练(attributional training);Paulauskas对学生进行过不同元认知策略的训练等,但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不太令人满意。另一类研究“如何教听力理解策略?”Brown和 Palinscar认为,听力理解策略的训练可分为三个层次,即:隐蔽型、意识型和控制型,他们发现学习者在从隐蔽型训练向受控型训练的转变过程中,其受益程度明显呈上升趋势。Rubin Quinn 和Enos对受试学生分别进行隐性训练、显性训练和自我控制训练,但实验结果并没有证实哪组训练效果更好。近年来,国内也有如王宇等人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过听力理解策略训练,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听力策略训练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二、理论基础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信息理论研究的深入,听力理解的过程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过程与意义再构建过程的结合,是对信息进行积极过滤、重组、编码、储存和再构建的过程。在听音过程中,听者的积极参与作用至关重要。Anderson(1985)提出听力理解由三个相互关联而且循环出现的过程:感知、分析和使用组成。感知过程指声音信号进入感觉记忆,然后经过筛选,其中一部分进入短时记忆进行加工处理。在此过程中听辩时听音者的注意力必须有所选择。分析过程指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重组、编码后,形成有意义的命题。在此过程中听者要对连续性的语流进行切分。使用过程是将分析过程中形成的命题和长时记忆中的已知信息相联系,确定命题的意义,当输入信息和已知信息相匹配时,则产生理解。
Gagné, Yekovich提出了信息处理模式。该模式由两个子系统组成:1.结构系统(即认知系统),包括感觉接受器、瞬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2.功能系统(即元认知系统),它描述信息获取过程中每个特定环节的运作和出现的策略。而听力理解过程是人类信息处理过程的一种。综合以上两种理论,可以用下图图1表示听力理解的处理模式或过程。它为我们进行听力理解策略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学生进行听力理解策略训练,可以促进信息输入的加工,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成绩甚至英语水平。
三、实验研究
1.实验目的。本实验试图探讨策略训练对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策略意识和策略运用和整体英语语言水平影响。2.实验设计⑴样本。本研究选取长沙理工大学2004级一年级两个工科班的本科生作为实验样本。从每个自然班各选30名学生,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控制组,这60名受试仍在原来的自然班上课。经过听力水平前测和高考英语成绩的配对t检验证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英语水平和听力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⑵工具。本研究由听力测试前测试卷、后测试卷,学生学习背景调查问卷,学生学习策略意识和学习策略运用前测、后测,学期期末英语成绩等部分组成。其中听力测试前、后测试卷由另一个不参加实验的平行班进行测试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两份试卷均分无显著差别。两套试卷均由10个短对话、一个长对话和两篇短文组成,题型涉及选择和填空。每套试卷满分均为20分。学生的学习背景问卷调查包括年龄、性别、家庭背景、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动机、听力理解的薄弱环节及其原因分析等。学生策略意识和策略运用情况的前测和后测则包括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认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元认知策略、听力理解的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程度,该问卷的题目均为五个等级的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Likert scale)。数据统计与分析使用SPSS(10.0)版本统计软件进行处理。⑶使用教材。两个教学班均采用本校统一规定的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一、二册,课后布置相同的练习材料。⑷实验步骤。首先,对学生进行听力水平前测、策略意识和在听力过程中策略的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前测和学生的学习背景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学生在学习背景调查问卷中关于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其原因的问卷调查结果,制定策略训练的清单。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前6项中,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第一影响因素为词汇,其后依次是注意力、记忆力、听力材料的语速、判断推理和速记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选择了相应的一些元认知、认知策略作为培训重点,制定了一份策略培训清单。针对薄弱环节注意力,选择元认知策略:选择性注意,自我监控,自我计划和自我评价等;针对其他薄弱环节,选择认知策略:预测、推理、建立听觉形象、运用想象、词汇记忆等。确定策略清单后,把相应的策略设计到教材中去。然后在正常的听力课堂中,根据Chamot等人提出五步训练模式在听力课中对学生进行策略培训。这种模式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准备(Preparation)、呈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评估(Evaluation)和延伸(Expansion)。在准备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个听力任务讨论解决方法;在呈现阶段,教师先示范如何解决该听力任务,然后再解释所用的策略(包括what, when, why, how);在练习阶段,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来完成听力任务;在评估阶段,教师评估或组织学生自己评估完成任务和运用策略的情况;在延伸阶段,教师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策略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用以巩固所学策略。3.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一学年的策略培训学习,教师再用学习策略意识和听力过程中的策略运用调查问卷和听力测试后测试卷对学生进行了实验后测和问卷调查,再结合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前测的成绩运用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用以研究本实验目的中提出的三个问题。⑴研究问题1:融入课堂的策略训练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成绩
经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听力理解水平前、后测平均数及听力成绩的平均提高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实验组和控制组经过一年的学习听力成绩都有提高,但实验组前后测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t=3.12 ,p< 0.01),且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后测成绩之差与前测成绩之差相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t=2.58 ,p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策略意识和策略运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实验组在策略意识和策略使用的前、后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t=3.33 ,p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成绩在期末考试中的听力、阅读、写作各单项均分和总成绩均分上均高于控制组,且在听力单项成绩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6.86 , p
四、结语
本文研究表明,融入常规听力课堂教学的策略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促使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更多地选择有利于内化语言的学习策略并将他们合理地运用于完成各种听力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听能,甚至整体的英语语言水平。尽管本实验存在不少缺陷,如样本过少、测试手段不够完善等,但可以认为是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一次有效尝试。
[本研究由长沙理工大学校级课题资助和省教育厅教改课题资助。]
参考文献:
[1]Cohen, A.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 Addison Wesley: Longman:1998
[2]O’Malley, J.M. & Chamot, A.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Cambridge: CUP, 1990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阶段性;技巧
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听力的提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就规定:初中英语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说”入手,“听、说”训练的比重应该大一些,起始阶段以后,在继续发展听说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培养读写能力。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这就要求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听”入手进行实质性教学。
一、课堂阶段性听力训练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听力前,先将标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标题分组讨论,并猜测该材料所述大概内容及事情发展的过程及结果,老师还要对某些关键词进行点拨,以便提高听力的准确性。大多数同学认为:上听力课找出答案就大功告成了,当你再次放录音时他们便心不在焉了,针对这种现象,老师让学生明确:找出答案并不是最终目标,我们的意图是听出更多的东西,并且要把听到的东西变成自己会说的。因此,我们也把课堂上的听力训练分为由浅到深的四个阶段。
1、泛听。这是听的初级阶段,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听,不涉及深层次的内容,他们开始从记忆中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继而形成好的习惯,在听一句话或情景对话时,不平均分配记忆力,而听关键词,让学生只听表面内容,找出容易答案。学生也可以边听边记,记录材料中的人名、地点、时间等信息以便应付细节上的设点问题。总之,学生在第一遍录音时要保持他们轻松的心态,能听多少算多少,也许他们听到的是零散的词或句子,这无关紧要,把这些听到的词或句子连在一起就可能成为一个大体文章,接着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inEnglish)。答案的对错无关紧要,这样便培养了他们的大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质量诊断。学生初听完材料后,教师可以设一些简单的问题,也必须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带着任务去听,边听边做好记录,听完后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以便核对答案,这样可以得到及时、准确的教学反馈。
3、复听(精听、细听)。这是听的最后一个过程,在初听时,一些学生不能及时地理解学过的词汇,也可能因为较难的材料或较快的语速使学生听力材料似懂非懂,他们在初听时还未完成对文章内容较全面的掌握。因此,让学生复听文章的细节,重点把握文章所提供的主要线索及背景场合,当然老师主要对整个听力材料进行讲解,指出重点语法,对于新词语,新句子结构要求板书,并让学生边学边记,指出重点语法,然后进行示范操练。力求让学生掌握对听力材料中的一般问句和特殊问句的正确答案及材料中的更多东西。
4、讨论结果。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以便于更好地得出结论,老师先让同学们独立完成训练题,然后再分组讨论其结果,通过讨论,他们相互补充,相互帮助达成共识,如遇争论不休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再听有关材料的相关内容,直到听懂、弄明白为止,以精确的语言说出他们听到的更多内容,并给予适当的物质或其他形式的鼓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听说结合:为了说得出,必须听得懂,才能以说促听,以听带说。
二、年级阶段性听力训练法
学生从步入初一到初三的过程中,英语知识及能力也是一个丰富积累的过程,所以初中阶段的听力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由低到高分阶段有特色地进行训练。
1、初一应寓听于乐。纵观初一教材知识内容较浅,多是简单的问答对话,应充分抓住这一入门的有利时机,训练听的技能。初一时最好的教学办法是寓听于乐。
用音乐伴奏听音教学,创造轻松的气氛。要达到音乐伴听音的效果,可采用在上课结束前或复习课时,让学生自我放松,静听音乐,一分钟后教师开始和着音乐的旋律朗读所学的单词、词组、句型或对话,让老师朗读声伴着音乐萦绕在学生的脑海里。边听音边看图。在初中教材中几乎每单元都配有与所学内容意义相近的图,看图听音有利于控制听音者的注意,引导他们的思维指向。将新学习的知识与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起来,看图听音的图就是听音理解的记忆钩。比如在听某段简短对话之前,用投影仪先放出图片,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个感性认识,然后再放出录音,伴随着录音的朗读声,让学生的听觉、视觉甚至思维都协调统一起来。
2、初二听说结合。初二是初中英语语音和句型教学比较重要的一个时期,突出表现在听说的运用上,因而要更合理、巧妙地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到了初二,学生对英语的发音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可用听音加投影图片的方法进行讲授和辨析,在图片上标出音素和发音要领。辨析时把每组词也写在图片上,让学生默听、模仿跟读。在讲授句型时,可先投影所学的内容的图片,同时提供必要的单词及短语文字,要求学生听录音,然后用提供的词汇回答问题,达到听说交际的目的。教学中可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静听,默认所学内容。最后再通过图片让学生用所学句型复述课文大意,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使学生听说技能融会贯通。
3、初三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经过初二听说的强化训练,读写技能的培养也就有了基础。初三是知识的综合与提高的一年。面对众多的词汇和句型、语法和阅读等方面的知识,训练也不可忽视。这时听的重点不在单词或句型,而在对话和篇章。多听对话和篇章就会熟悉词汇、句型和语法等的用法,这也就有利于读写能力的培养。
三、必要的听力小技巧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训练;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186-01
听力作为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途径,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听力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人们交流的进行,关系到学生交际能力的好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英语交际越来越普遍和重要,加强初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水平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英语学习处在起步阶段,要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水平需要通过有效的训练手段不断进行听力训练。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改进英语听力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提出教学策略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认真教授语言知识
首先是音标的教学。音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和基本工具,音标学习程度的好坏直接决定语音和语调是否正确。因此,教师应在音标教学上认真、仔细、耐心,严格把好音标关。对刚入学的初一新生,笔者用了三周时间进行音标教学,首先听磁带录音,并跟着录音练习,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发音进行逐一纠正和指导,力争在音标上使每个学生发音都尽可能标准,为英语听力训练打下坚实基础。其次,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如语调、节奏、重音、连续等,有助于在听的过程中对语句的把握和理解。第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科学记忆英语单词。单词之于英语,如瓦砾之于楼房,词汇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要边学边记,根据读音规则来记忆,是比较有效的单词记忆法。这样一来,会读的就会写,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就不容易忘记了。
二、注重听力理解技巧的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听力技巧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听力技巧包括了语音和理解两方面。语音技巧指连读、弱读,意群的划分和句子的重音等。理解技巧包括在听的过程中,把握好所听的重点的内容,学会放弃次要的,在做听力练习时能通过快速浏览听力题,捕捉到重要的信息,且在听的过程中学会边听边记录,记录时要抓住侧重点。要注意在听的过程中联系题干和句子,长对话要顾全整个大意,抓住文章中心,千万不要因一两个单词没听到或没听清卡住,从而影响整个听力的把握,培养学生的良好听力习惯。此外,教师可在学生听力练习前提出一些问题,训练学生抓住主要线索的能力,培养其英语思维力。
三、将听力训练和日常生活相结合
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用英语来组织教学,这是最有效训练法之一。用英语教学,能更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想象力,教师也能从学生的表情中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讲述是否清楚。其次,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前的时间,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英语资料和歌曲,比如笔者经常在课余时间或自习课播放一些美国的疯狂英语和乡村音乐里的一些英文歌等,作为课前准备和供学生欣赏的英语资料,既能快速形成学习氛围,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安排的听力内容,挖掘其使用价值。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先听后说。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可要求其听完后立即复述所听的内容。比较后进的同学教师可要求其经过反复听,尽最大努力记下所听内容以后对照听力原文,补充未记录的部分,再进行反复听,最后跟着读,达到能复述的程度。教材中的部分资料还可让学生自己编成对话或简单的小品,分小组简单分工排练后,让学生到台前演示,并给予一点简单奖励,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学生学习也更加认真和主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听力心理素质
自觉训练听力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听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十分重要。在听力训练之初教师就应强调良好心理素质对提高英语听力的重要性。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自信,增强决心。向学生明确听对于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最大程度引起学生对听力的重视。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听力理解存在的难度,不否认,不逃避,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和坚持是可以克服的。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尽量地消除部分学生对英语听力存在的恐惧心理。要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还可通过小游戏或英语故事的插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经常让学生做诸如英语接龙或快速反应等小游戏,且注意给予进步学生鼓励和表扬,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听力能力的训练必须要从基础抓起,且教师和学生都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听力习惯,帮助学生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起自信克服在听力训练中遇到的困难,坚持不懈提高自身的英语听力水平,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渗入英语听力,让学生能有更多机会去听,去理解,从而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学生作为听力训练的主体,一定要脚踏实地,坚持训练,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才能收获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英语听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笔者相信,通过广大初中英语教育者对听力训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各校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一定能有更加有效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苏文妙.提高听力必须过好语音关[J].英语知识.2001(08).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口语;训练
初中英语是很重要的一门科目,学生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英语口语和听力的训练教学是广大教师需要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教学不但能让学生将听力和口语掌握的快,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并提高成绩。
一、初中英语听力和口语训练教学的注意点
(一)注重训练的质量而不是训练的数量
在往常的教学中,教师们经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案,而后布置大量的课后习题,来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口语。长久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对英语的学习失去兴趣,丧失学习的动力,因而英语听力和口语的成绩下滑。正确的训练方式应该具有针对性,针对学生学习听力或者是口语薄弱的环节加以训练巩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相对数量的教学训练能让学生感到轻松不少,对英语听力和口语的学习更加的上心,过多数量的训练会有反效果,所以教师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要多加注意的地方。
(二)重视学生感受,让学生主动学习
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效率低,学生们的感受得不到回馈,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究竟在课上学到了多少,学懂了又有多少。所以在上课时要多采取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们把学习和训练英语听力和口语的感受说出来,教师有目的性得加以辅导和指引,从而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生在自己的感受被聆听并得到了重视后,能对英语听力和口语的学习更加地勤奋和努力,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习成绩。
(三)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英语的学习中,基本功的打下是很重要的。有着坚实的基础才能让英语口语和听力的学习变的顺利和流畅。英语中的基本就是单词和词组的正确拼写和引用,以及读音的准确性。听力和口语训练的是由一个个单词所组成的句子,单词会读、会拼才能将句子听清楚、读完整。基本功的训练也是需要教师多加注意和考虑的,教学的方案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加强,以此让学生把基础打得扎实。初中英语教的就是基本,有了良好的基础才能让学生在高校英语的学习里如鱼得水。
二、初中英语听力和口语训练教学的几点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教学法
学生的使命就是学习,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训练教学之中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引导和疏通,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绩。例如,在上海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教材《Growing smart,growing strong》这一单元中,听力的训练中学生要掌握What are we going to do...Why do not we go to ....以及I used to do something...要让学生听懂和掌握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听去记忆,教师在课上加以引导,教会学生怎样自己做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让学生听重点句型也是教学的方法,掌握重点句型就能在听力的学习中方便许多,从而在考试中得到保障。让学生自我训练、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成绩。
(二)情境运用的训练教学法
在初中英语的听力口语教学中,情境的引用能带来的不同一般的教学成效。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将实际情境和英语对话相结合着来看,有利于对英语对话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训练教学中多运用情境,能让学生学的更快、掌握的更牢。例如,在《Shops and markets》这一单元中,重点句子有:――Do you prefer the jeans with the yellow belt or the ones with the blue belt?
――I prefer the ones with the blue belt.
――What do you need to buy at the shops?
――I need to buy a new watch...
这是口语和听力训练中也是会经常碰到的句式,教师们可以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们把句子和实际购物的的情境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自己练习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们将句子中涉及的语法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对口语和听力的语句能够自主识别,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视频或者是语音灵活运用的训练教学法
视频或者是语音的运用能很直接得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让学生对听力和口语的表达有一定的印象和反应,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感到顺利。英语对话视频或者是语音对话的运用可以是在课堂之上,教师在教授完知识点后引入,达到巩固英语口语和听力的效果。学生通过多看、多听这些资料,会对英语口语和听力起到很大的帮助。
(四)互动教学的训练教学法
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训练还是要让学生们自己多练习,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用英语对话,从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在互动中带动落后的学生,让学生们共同学习成长。互动的训练法让书本的对话英语代入到实际对话运用中,让学习不再是单调的,让学生从对话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中学英语的教学方法有众多,教师要能合理运用这些方法,让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成绩得到提升。在初中的学习之中,英语的运用也是尤其值得注意的,让学生多加运用英语对话有助于口语的训练。
三、结语
初中英语的口语和听力训练是初中学习英语所必需的过程,把句子中的语法搞清楚,让口语和听力的对话变得直白、听得准确。教师多加注意英语听力和口语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脱离单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让升学得到保证,推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建钟.浅议初中英语听力实践训练的策略[J].文理导航,2012年16期
关键词:听力训练;特点;方法;策略
一、听力考查要求
1.语速:听力部分的朗读速度较为适中,但是随着考查要求的不断提高,语速也相应改进。所以平时要适当地提升语速的训练。
2.语音:在高考英语的考试说明中,并没有对听力部分的语音做出任何规定。最近几年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一般都是英音。由于很多地区进入课改,加上很多学校使用的教材不一样,所以要适当地让学生懂得英音和美音的细微区别。毕竟听力部分也可能会出现美音。
3.内容:听力的话题有问路,购物,助人,询问时间,问候,新闻,约会,打电话等等。话题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在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生英语知识与能力要求的范围内。
4.试题:(1)数字类试题,它涵盖面广,涉及日期、年龄、年份、季度、星期、时间、数码、价格,以及街道、楼房门牌号、电话号码。例如:2008年第4、7、12题,2009年第7题,2010年的第2、4、15题。
(2)人物类试题,会话内容对说话人与会话人之间的关系,或者其中某一方的职业、身份的提问以及事情的实施最后是由哪个人物完成的。如2008年第2题,2006年第10题,2010年第11、13题。
(3)时间地点类试题,主要涉及谈话的地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谈话者何时来何时去,来自何方及要去何处。一般情况下,时间地点类试题比较容易辨别,通过阅读选择便一目了然。因为这些选择项大多数是由介词短语担当,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专有名词。如:2008年第5、16题,2009年第2、12、15题,2010年第4、5、8、15、18题。
(4)推理类试题是听力测试中题量最多的,当然难度也是较大的试题。该类试题的特点有:①对话双方表达意思的方式比较含蓄,甚至委婉,根据对话的内涵意义,利用逻辑推理思维的过程,去辨别说话人的暗示、态度、要求等,然后选出正确答案。②选项比较长,大部分是由完整的句子构成,在同样长度的间隔时间内,对阅读选项的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③推理类试题大多数是对What宾语部分、Why原因理由以及How和Which的含义提问。对话者通过语音、语调、重音等语音手段或否定反问、比较、强调、虚拟、转折等语法手段表达怀疑、肯定、否定、赞同、不耐烦、感叹等内涵意义。
二、平时组织听力训练的方法
1.坚持让学生听英语磁带,英语教师也要训练好自己的语音。用英语组织教学,使英语听力经常化。课堂是实施英语听力训练的主阵地,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就必须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最基本、最简便、最实效的形式。
2.大胆改写听力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听力训练方式,使听力训练规范化。中学英语听力训练方式很多,主要包括听音辨音、听写、听说对话、听力理解等。
3.可以通过课外让学生听英文歌曲,看英文原声电影,使听力材料多样化。不同的英语朗读者有其各自的朗读模式,不同人的风格是有差异的。听熟悉的人讲英语我们听得懂,听一个陌生人讲同样内容就不懂。
4.要遵守听力规律,使听力训练科学化。英语听力是一个“细活”,需要付出一定时间才能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规律,对症下药。明确目的,掌握技巧,精心选择听力材料,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使听力训练个性化。
5.听力训练强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高考总复习阶段,要坚持每天适当安排训练内容,切忌一听几个小时或隔好几天不听英语。听力训练的具体时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习惯安排在早上或晚上,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听与说都是对大脑感官的刺激,是相辅相成的。
三、英语听力的复习策略
1.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增加阅读量,扩展知识面,扩充英语词汇量等。
2.坚持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多朗读,准确把握重读、弱读、连读、意群、清辅音浊化、升调、降调等英语语音、语调,培养自己对语音、语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对语速的适应性。还可以选用英美人士的对话录音材料,帮助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技巧,培养语感,熟悉、模仿标准的英语对话和朗读,分析说话者如何利用不同的语调表达态度、情感和隐含的内容。
3.要注意的两个问题:首先,不要先看原文。对于普通的材料要先听,因为我们要培养通过听来获取信息的能力。只有较难的听力材料,听两三遍之后不知所云,可以看看原文再听。其次,不要随意中断录音。有些同学喜欢把整段材料分割,这样好像理解了,但是考试的时候就会听不懂,所以,在听长对话或短文时,要一次听完,听不懂可以再回放一次。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听力练习 方法 策略
听是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环节,同时是让学生比较头痛的问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听力枯燥,且难度大,学生敬而远之;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形成恶性循环;文化背景差异大,学生难以适应;缺少学习氛围,没有日常实践。教师要对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作周全、详尽的考虑,寻求满足不同个体需要的训练方法,努力培养学习者的策略意识。我就目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谈谈个人的看法。
英语听力不光是传授知识,同时是传授语言收听的技能与方法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恰当地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掌握一些单项听力技巧。
一、泛听精听互相结合
精听就是深入细致地、透彻地听,力求听懂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词的意思。与精听相对,泛听就是只求听懂大致内容。在听力训练中,必须将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既要让学生准确无误地听出材料中某些重要的信息,又要兼顾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只泛不精,会养成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的习惯,反之,则抓不住大意,所以两种训练必须紧密结合进行练习。
二、学会抓住“关键词”
英语听力材料中包含大量的信息,让学生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快速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就需要在听力训练中抓住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适时提醒学生抓住听力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克服每个词平均分配注意力的错误做法,有的放矢重点突破,从而融会贯通地理解所听信息并迅速做出正确无误的判断。
三、培养学生预测能力
预测能力是指在做听力理解之前,学生对即将听到的对话内容进行预测,预测情节的下一步发展或者说话人要叙述的内容。预测在理解口头语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1.训练学生根据听力材料标题进行预测;2.根据所提供的练习题进行预测;3.根据所听的主句进行猜测;4.根据谈话人的身份、谈话地点进行猜测;5.根据谈话人之间的关系进行预测等。
四、提高学生辨音能力
有时候学生在听一些听力材料时,即使能听出这个单词的发音,但是在他们的脑海中也会产生几个类似发音的单词,比如kitchen-chicken,mouth-mouse,bad-bed,sheep-ship,beat-bit,count-can’t,here-hair,much-march,quite-quiet等,并为此纠结于哪个是正确的选项,导致接下来的信息断片。这就要求教师着眼于平时的细节训练和基础夯实,对那些有着类似发音的、容易混淆的单词进行重点辨音和强化记忆训练,提高学生的辨音能力。
五、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学好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前提,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除了学生平时的不懈努力,还要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如精彩会话和优秀范文的背诵所形成的语感;英文歌曲和佳作欣赏所提供的语境。这些平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英语听力训练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训练)习惯:1.接收听力材料时,先看题目和要求(磨刀不误砍柴工),然后带着问题仔细倾听。2.把注意力集中在材料的整体内容上,不要集中在某个单词上。3.把注意力集中在接下来要听的句子上,不要停留在前面已听过的片段上。养成这些习惯的学生,其听力效果会优于那些同等水平但习惯养成较差的学生。
六、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非智力因素一般指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等。在英语听力,上非智力因素通常表现为学习情绪、学习态度等。这些因素虽不直接介入听力学习,但对学生的听力学习和训练起着激发调节和推动学习的作用。因此,重视学生的听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十分必要。
1.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加强学习动机、增强记忆力。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语言表达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我们平时应选择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听力材料,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英语教学活动,使学生保持新鲜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
2.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
课下经常会听到学生反映,英语考试时,在听材料前总是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从而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排除心理负担,沉着应考,将自己融入听力环境中。即使部分材料没有听清楚或者听明白,也不要产生情绪波动,果断地跳过去,听下面的材料。
3.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
听力训练是一种强化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和注意力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时间,中间可以插入一些美妙的音乐或轻松的笑话,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4.增强学生的听力自信
自信是凡事成功的关键,教师要鼓励某些学生冲破现有的“定势”束缚,努力寻找自己潜在的积极因素。所以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既不能太浅,使学生失去兴趣,又不能太深,使其丧失信心。教师要减少甚至消除学生的挫折感、焦虑、压抑等情绪,以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佳境。
总之,提高听力水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技巧、丰富知识、锻炼分析推理能力的综合性过程。对于学生来讲,提高听力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它要求扎实的基本功、正确的听音和阅读方法、快速的语感反应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听力能力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秦华.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J].文教资料,2004(18).
[2]李柏桢.试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8).
[3]颜运珍,欧阳锡龙.例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口诀应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01).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策略 英语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050-02
英语听力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听力理解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活动,而是一个含有大量心理活动的主动吸收过程,因此如何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许多教师试图通过学习策略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近年来,元认知策略作为学习策略的分支之一引起了研究者和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作为一个主动的个体,有意识地使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计划、监控、调节和评价,通过不断的调整与完善,使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过程更加合理、高效。元认知策略对英语听力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也非常有必要对英语听力领域的元认知策略训练进行探讨。
一 元认知理论与元认知策略解读
元认知是美国学者Flavell首次提出的,在以后的数年里他将元认知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在1976年,他认为“元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其认知结果或者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同时他认为元认知也指“个体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和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活动的监控与调节。Brown认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己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自己认知系统的控制”。Kluwe认为元认知是指认知主体关于自己及他人思维能力方面的知识,认知主体可以根据元认知来监测和调节自己的思维过程。尽管研究者们对解释元认知的概念存在着部分差异,但他们也同样具有一致的观点是: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于是所谓元认知是以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为外在表现形式,并以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的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目的、情感态度、任务、认知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认知。
根据Flavell的观点,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元认知知识是指有关认知的知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这些因素是怎样起作用、它们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有关认知主体方面的知识。即指个体关于自己和他人作为认知对象的所有知识,包括了对存在于个体内和个体间的认知差异性的认识,以及个体间的认知相似性的认识。(2)有关认知任务的知识。即指个体关于认知活动任务的要求、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了对认知材料的性质、长度、结构特点、呈现方式、逻辑性、熟悉度以及难度等方面的认识,还包括了对认知任务的性质和难易的判断。(3)有关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即指个体对于完成某项认知任务所需要的认知方法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任何伴随着认知活动所产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它与主体在认知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和可能取得的进展有关。从性质上看,它包含“知”和“不知”的体验;从内容上看,它包含“简单”和“复杂”的体验;从层次上看,它包含能够被个体所清晰意识到的体验,也包含处于潜意识的体验;从时间上看,它包含认知活动之前、认知活动之中和认知活动之后的体验。如一个人将感到自己所从事的一项认识活动失败,便会产生沮丧焦虑的感觉,这就是认知活动前的元认知体验。而当一个人在经过努力或成功完成某一项认知活动后,由此产生高兴自信的感受,这就是认知活动后的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地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和手段。它包括制定计划、自我控制、自我调整、检查结果及采取补救措施等多个环节。总之,元认知监控存在于个体的整个认知活动过程中,它是个体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并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检查与调节的方式,其中包含选择、评价、修正认知策略等多方面的认知操作。
在实际的认知活动中,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元认知知识有助于人们在实际的认知活动中对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指导人们自觉有效的选择、评价、修正和放弃认知的目标、任务和策略。元认知知识需要通过元认知监控才能发挥作用,而经过元认知监控这一实践环节又可以激发人的认知体验,从而修正、发展原有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的具体效应直接影响元认知体验,而元认知体验对元认知监控会产生动力性影响。总之,元认知三种成分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以上对元认知的概念和组成部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旨在厘清元认知理论的内涵,使正确使用元认知具有理论基础。那如何才能正确运用元认知呢?这就需要提出元认知策略的问题。元认知策略是个人有意识地运用元认知知识计划、监控和评估学习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可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计划策略是指学习者在一项学习活动前,对本活动的目标、过程以及步骤做出规划及安排并构想出解决问题的想法;监控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学习进程、学习方法、效果、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评估策略是指学习者反思学习活动和策略的效果并根据客观评价标准对计划和使用的策略进行评价与调整。学习者一旦学会了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便可以将他们运用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去,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元认知策略是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关键。Wenden指出,“学习者运用元认知策略监控、管理或自主自己的学习”。大量研究证实,元认知策略是高层次的语言学习管理技能,它能使学习者有意识地使用元认知意识对学习进行合理的计划、监控和评价,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训练
在英语听力中,元认知策略包含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并起着整体控制和协调的作用。元认知策略对于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对听力学习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规范。于是,我们可以将元认知策略的培训纳入英语教学计划,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可以提高学生对外语本身、自我水平和策略选择方面的意识和学生在学习中使用自我评估、确立目标和制定计划等策略宏观调控自己的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听力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训练。
1.计划策略的训练
听力中的计划策略是指合理的选择听力技巧和策略,并优化配置听力资源,如听前对内容或重点难点进行估计与预测、选择注意时间和适当分配题目等;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英语听力学习目标并对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进行合理的规划。确立学习目标是英语听力课程的开始,目标的正确性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听力能力的训练,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较大的失误。因为学习目标也是一种元认知策略,它指的是完成一门课要达到的目的或所能掌握的本领。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对听力课程的要求,指导学生将该要求作为练习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并通过对该计划的规划与执行来完成这些目标,但在规划和执行此计划时,应遵循清楚明晰、可操作的原则。在学期开始,教师可要求学生制定本学期的听力计划,并亲自对其计划进行改进和指导。而在学期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定听力学习周计划或月计划,就每周或每月的听力学习做出详细安排,如练习听力所需时间、对听力材料进行选择等,并还需回顾和总结已完成的听力学习情况。
英语听力中的计划策略的训练应注意以下问题:(1)学生自己安排的听力计划必须和其学习能力、特点、态度相一致。听力差的学生可先从英语音标、发音、听音、辨音着手,并掌握英语的语音技巧,譬如连读、弱化、重音和爆破音等。听力好的学生可每天坚持收听并听写英语,如BBC、VOA等电台的新闻,并及时地与教师沟通,由教师对其弊端进行指导。(2)在计划策略中,注意力的集中与选择、新旧知识的联系等都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重要元认知策略。在听之前,学生应熟悉生词短语和习惯用语的表达,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并使新旧知识具有实质性的联系。在开始播放听力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听力活动上,可从标题和选项中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在听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预测的重点和难点抓住主题,并使学生更多地接受到听力内容中的主要信息。
2.监控策略的训练
听力中的监控策略是对计划策略的具体执行,是指听者在听的过程中明确目的、对象与任务,督促、控制计划来完成听力任务;监控策略是指在听力学习过程中,依据目标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生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在听力过程中,学生要监控自己是否听懂了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注意力是否集中于听力活动,采取的听力学习策略是否有效等。此外,还需对自己在听前所做出的预测进行验证,并根据听到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还要根据听力过程的不同目标、任务和阶段来采取不同的听力策略。例如,如何根据段首句或结尾句判断材料重点来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如何掌握语篇材料的进程,如何忽视不重要的听力信息,如何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做笔记等。
监控策略的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听力是转瞬即逝的,持续时间短,所以学生在记笔记时应当多使用缩略词、标点、符号、首字母等自己熟悉的标志来快速记录。(2)学生在非课堂时间,教师也要督促学生按照拟定的学习计划监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掌握学习进度,完成学习任务。(3)教师在训练初期可对学生进行细心的指导,并及时给予反馈。随着训练的进行,学生应逐渐增强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3.评估策略训练
听力中的评估策略是指听者对自己听力理解状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评估策略指学习者经常性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知策略进行自我评估,并自我调节使用的策略。根据有效评价标准评价、反省自己的学习活动及策略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学习活动中采用的策略进行调整,是对学习活动的反馈和总结。评估策略的有效使用可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改进自己的听力策略,同时促进计划策略和监控策略的有效实施。评估可由教师、学生本人或学生之间合作进行。学生可先讲述自己在听力过程中策略的选择情况、思路、困难及成就,然后由教师对其成功之处予以赞赏和强化,指出不足并分析原因,并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学生自我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任务的完成,策略运用的情况及效果等;学生合作评估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听力策略及方法进行讨论,并对不同的听力策略和成功经验进行互动交流。
英语听力中评估策略的训练应注意以下问题:(1)学习者对自己听力水平要有正确、中肯的评估,既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会使学习者好高骛远,产生一种自负感;过低则会使学习者妄自菲薄,自信心不足。(2)学习者须在听力学习中对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地把握,如在计划策略中制定的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的实施情况及掌握程度。
总之,元认知策略训练为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对教学实践具有积极启迪意义。元认知策略的训练使得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前期很好地计划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进而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监控与调节,最后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使得学习者将元认知策略运用到自己的英语听力训练中,并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周莉华.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J].企业家天地,2009(6)
[2]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1)
[3]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刘基绍.培养元认知策略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