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4: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篆刻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迷茫中找到方向
郑超给我的第一印象话不多,略有些内向,脾气随和,但能感到他对事物的坚持。聊久了,除了对篆刻的热爱,对艺术天生的敏感、灵气都自然流露。那是―种挡不住的才气,也难怪如此年轻便有了如此成就。
出生于1990年的郑超,学生时代和其他人一样忙着准备高考,并没有接触书法篆刻,是郑超的父母偶然看到路边的培训班广告后,才决定让他学习书法。随后来到郑州进修,先后师从娄红卫、谷松章等老师学习书法篆刻。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时至今日,他依旧没有忘记这几位良师的教导和培养,―方面,以谦虚的心态继续跟老师讨教学习;另―方面,努力钻研书法和篆刻。
虽为90后,他身上有着90后们少有的谦虚和淡定,算一算,2006年踏入篆刻这一行,虽年纪轻轻,已然从事10年光景。
2008年开始,他在美院学习书法篆刻专业,那时每学期属于篆刻的时间也不到一个月,面对着陌生的古印谱,虽无知,亦有畏。置于案头每日临摹,把每方印章都当做是老师。
“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漫漫学习路,总有迷茫的时候。曾经一段时间,郑超开始质疑学习古印是否己过时。他开始反思,想起自己学习的初衷,其实从他选择篆刻专业,便将所有精力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对于篆刻爱的深切,以及传统文化的浸染,让他重新获得力且找到方向。
关于“西泠状元”
大学期间和毕业后,郑超参加了许多比赛并获奖,包括一些篆刻界的重量级大奖,比如“万印楼奖”最高奖、“百年西泠・乐石吉金”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最高奖等。这除了他的天赋异禀,学习东西快,还和他持之以恒的努力分不开,用他的话说就是“我―直在做这件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尤其是加入西泠印社,对任何一个篆刻者来说都十分重要。2013年和2015年,他连续两年参加“西泠印社”的考试,最终在2015年以第一的优秀成绩进入西泠印社,成为历届西泠选拔赛最年轻的状元。
西泠印社是印人的圣地,它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而即使获得如此的成绩,郑超还是以宠辱不惊去面对,他说失败可以让人精神抖擞,但面对成绩还是要看得淡―些。那一刻责任感油然而生
“如果取得了一些荣耀,那对我而言是动力,它会让我对自己要求更苛刻一些。”有了很好的成绩的郑超并不骄傲,反而将其化成源源不断进步的动力。平时的生活,他除了读书就是搜集和占有资料,比如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图片或者文字,觉得对自己有用就存下来,积累和进步都是替移默化地进行着。
匠人简介
郑超,别署恒庐,印泉精舍。1990年生于河南新乡市,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印社理事。
4年前,在投稿河南省第四届篆刻展的时候,谷松章老师的一句“好好刻,为以后河南篆刻事业做贡献”让他印象深刻,那―刻让他对河南篆刻界的责任感油然而生。“那时候没有这种想法,那时候想的只是把印刻好投稿,但老师的话给我一种莫大的鼓励。”
后来,直到2015年考入西泠印社,郑超觉得自己用实践完成了这份责任感的传递,并且会―直践行下去。将鸟虫篆印@研出特色
“作为一个印人,一定要有很深的篆书修养。”郑超平时更多喜欢写行草,篆书更多在于读,他读古代碑刻、印谱、金石文字等,行草虽然和篆刻是两个系统,却在传统美学上有共通之处。
和郑超喜欢写的行草狂野不羁、行云流水不同,他的篆刻十分清秀工整,风格很鲜明,有点独世而立的味道。他走的不是当下最流行的大古玺或者元朱文,而是选择了工鸟虫篆印、秦印和汉玉印。
鸟虫篆印虽讨人喜欢,但也很容易流俗,最为关键的是对篆刻而言,一进入这个门路,别的篆刻就不能再染指了,鸟虫篆印有排他陛。刻好的话,非常华丽优雅。
郑超的绝妙之处在于,他把华丽优雅的鸟虫篆刻变得清新优雅。如果说传统的鸟虫篆印是个贵妇人,郑超用细线条的刻法让她成为了芳龄二八的小姑娘,细腻可人。在细节方面,他在跟随古松章先生学习的基础上,还尝试进行了创新,添加了一些纹饰也每每能给老师许多惊喜。
“匠心精神对我来说就是全身心投入?’
郑超还很年轻,他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在我看来,他的成功并非偶然,他身上的很多闪光点都和匠心精神吻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在他看来,所谓“匠人’就是手艺工人,而所谓“匝心精神”就是自己做―件事,从一而缘。
漫步在这个不大的校园里,记者眼前看到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篆刻天地,墙壁上的标语和每一间办公室、教室的名字都是篆体字,不过篆体字的下面还印有一行印刷体字,有文字的地方都有篆体字。在陈天景校长的陪同下,记者参观了该校的篆刻教室、书法教室和该校师生创作的篆刻、书画作品。篆刻教室里的每一张桌子上,都摆放着刻刀和印石,以及学生的篆刻写作。篆刻教室里还陈列着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篆刻比赛的获奖证书及优秀的学生篆刻作品,可谓“满园书香关不住”。
■
在一般人眼里,金石篆刻书画艺术是阳春白雪,是少数人的专利,但在北京路学校却已经“堂而皇之”地走进了课堂,正式列入了学校日常课程表,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现任校党支部书记方维应是“播火者”。
曾担任北京路学校校长的方维应,是美术专业教师,年轻时候也是一名篆刻“发烧友”。“当时的国家教委(现为国家教育部)要求各学校开设劳动技术课。在城区学校开劳动技术课要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因而有的学校组织学生种花种草,有的学校办缝纫机班,而我们学校决定搞篆刻教育,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动体力,又能够让学生动脑子,一举两得。”方维应书记说。从20多年前开始,篆刻教学在北京路学校就开始起步,点燃了星星之火,现在已成燎原之势。
北京路学校规模不大,学生只有400余人,但篆刻艺术教育全面铺开,基本形成了“人人一把篆刻刀,个个一方中国印”的特色。学校把篆刻列为校本课程,每周一节课,并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篆刻艺术教学系列课程:在小学低年级,篆刻教学主要是在美术课上识篆字、写篆字;在小学高年级,则是在美术课上,学生利用肥皂、萝卜、蜡块等材料刻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和文字,拓展弘扬学生的自由想象思维和精神;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受到的篆刻训练非常规范、严格,教师指导学生用毛笔写篆字、练习刻石印,指导学生鉴赏吴昌硕、齐白石等名家名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篆刻比赛。
学校以篆刻作为立校品牌,营造学生人人学篆刻、教师作表率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校建立了由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组成的篆刻队伍,成立了北京路学校金石篆刻艺术社团,制订了学生篆刻8年整体规划,并独立完成整个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写。
金石传情,古风悠悠显个性,北京路学校的篆刻艺术教育如山花烂漫,又如“一枝红杏出墙来”,成为学校的一张文化名片。
■
在方维应书记执教的初二年级的一堂篆刻课上,这样一个细节深深地留在记者的脑海里:学生人人手握一把刻刀,聚精会神地刻着石印。教室里非常安静,只有刻刀雕刻石印发出的声音。方维应书记在教室里巡回指导。
看着学生沉醉在石印世界里的情景,记者不禁感慨万千。在当今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能够有如此高雅的情趣,实在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兴趣的培养,需要有大环境的营造,也需要教师的引导。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路学校已经营造了浓郁的篆刻氛围,教师对学生篆刻兴趣的培养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课堂故事化是该校教师的一个“秘密武器”。为了让学生了解寿山石,方维应书记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据说过去北峰的寿山不叫作“寿山”。山下住着个樵夫叫陈长寿,十分喜欢下棋,而且棋艺很高。有一天,陈长寿上山,看见两位老人在一块大岩石上下棋,心里发痒,就站在旁边看得入了迷。两位老人觉得有趣,便说:“先生,难道你也懂得下棋?”陈长寿点点头笑着说:“颇懂得一些。”老人都高兴起来:“那好,我们同先生下几盘棋。”想不到,下了几盘棋,陈长寿都赢了。老人说:“想不到人间有这么高的棋艺。今天我们都输给你了,没有什么好送,这一盘棋子就给你吧!今后你不必去砍柴了,自有好日子过。”说罢化作一阵风走了……
听着方维应老师讲故事,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很多学生说,方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讲篆刻故事,而且故事非常好玩,所以非常期盼上每周一节的篆刻课。方维应书记不仅给学生讲历史上的篆刻故事,而且讲学校里学生练习篆刻的故事。近年来,学校学生中涌现了许多篆刻高手,在全国大赛中获奖或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的人比比皆是。教师们就向各班学生宣传学校的篆刻艺术教育在全市、全省所处的位置,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为学校荣誉而战的豪迈之情;介绍校园内篆刻佼佼者刻苦学印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学印治印的兴趣。因为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学生爱听,教育效果更好。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注重适当“瘦身”,使篆刻教学更精彩。篆刻教师主动改变策略,对教学内容做适度的“瘦身”,降低篆刻学科本身的难度,使学生不至于谈“刻”色变,觉得无从下手。适度的“瘦身”也使教学内容主次更加分明,难易更加适合学习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习篆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们细心指导,经常在课外义务辅导学生。北京路学校还将篆刻艺术与博文国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班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吟诵的古诗文,用篆文和楷书两种形式书写在黑板的固定位置上,两周更换一次内容,学生利用早读、语文课、班队会等时间进行吟诵,既积累了古诗文,又认识了更多的篆字,更洗礼了精神。同时,学校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把技艺培训和才艺展示结合起来,不定期举办全校性的篆刻展览。校领导还到班上去为获奖者颁奖。
北京路学校以篆刻引领师生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并将“自强不息,止于至美”的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陶醉在这一方方气象万千的篆印中,也从中领悟到了篆刻艺术的深邃内涵和精神实质:它所追求的是和谐和自然的美,体现了“自强不息,止于至美”的精神,并提升精神的高度。
■
2012年12月26日,《南昌日报》刊发了一条新闻:南昌市北京路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篆刻这一教学特色,对全校师生、教职人员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该校将文化篆刻有机地融入到学校的廉政教育中,让师生及教职人员从一点一滴入手,从一时一事做起,时刻提醒大家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在北京路学校,篆刻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陈天景校长说:“我校80%的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缺乏自信。学校通过篆刻教育,让学生找回了自信。事实上,很多学生因为在篆刻上获得成功,带动了其他学科成绩提高,他们对未来的发展也信心满满。”
篆刻教学是一门“泛学科性”的综合艺术。它是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涵盖了中国画、书法、构图、雕刻等美术知识,在操作上又与版画制作、藏书票制作、浮雕制作、拓片制作相近。刻印要识篆、习篆。这又涉及古汉字及书体演变发展历史。所以,篆刻教学要与美术、文学、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篆刻教学,拓宽了学生的人文知识面,而且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北京路学校通过学生参与治印的实践,培养学生做事有始有终、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全校每个班级开设篆刻特色校本课程的“第一课堂”,使篆刻特色课程在学校得到普及。在此基础上,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组成课外兴趣班,进行提高型的课外进修,开设了课外特色教学的“第二课堂”。为此,学校建立了与此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使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即对学生的篆刻作品教学参与过程等实行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并行的制度,甚至利用网络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同时,评价方式也实现了多元化,即定性与定量结合,口头与书面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等。通过多元的评价机制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促使学生提高篆刻方面的技能与素养。
初二(2)班的袁子彦同学高兴地对记者说:“学习篆刻以后,我的课余生活比以前更加丰富了,课外生活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同时还能够学习到很多传统文化知识。”余心仪同学也谈道:“在刻的时候很放松,简直是休闲活动,而且能够在轻松中学到历史知识。比如历史书上插图中的篆字,以前不认识,现在能够认得出,对提高学习效果有帮助。”胡源芮同学说,她非常喜欢篆刻,寒暑假里主要是学习刻篆字,爸爸妈妈也非常支持,主动跑到新华书店去为她选购了很多篆刻的书籍,让她兴奋不已。
近年来,在闽南地域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和富有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走进了课堂,使美术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多姿多彩,这种充分利用本土有利资源,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不但能弥补国家在课程改革上的不足之处,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生动活泼的课程更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众所周知,作为文化底蕴浓厚的千年古城――泉州,这里蕴藏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传统绘画和别具一格的手工制作等文化底蕴。晋江深沪镇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艺术氛围浓厚千古名镇,有着以发扬光大本土艺术资源为目的无私奉献的民间社会团体――晋江市深沪书画社。画社成员中有位德高望重的收藏家、篆刻家陈树林先生,多年来无偿地为深沪和海内外的美术爱好者讲授书画篆刻等知识,并教出一批批书画、篆刻能手;旅港漫画家、企业家吴煜煜先生是香港界有名的漫画家,在香港的各大报刊杂志发表的漫画作品不计其数。近年来出版的三本漫画书籍是我校师生青睐的对象。这两位老先生非常热心于本土的教育事业,经常无偿地为学生讲座和传授知识,使本校的学生受益匪浅,有些人很早之前就拜在他们的门下当学徒。这为我们利用本土有利的美术资源开化和研究铺好道路,为我们开发和研究校本课程,让地方资源走进教育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经过多方的探讨和研究,我们把陈树林先生的篆刻艺术和吴煜煜先生的漫画艺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成为我们研究和开发的对象。
二、课程研究和开发的实施方案
1.研究的目标
(1)充分体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在挖掘和研究过程中,不但提高专业教师的艺术技能,而且使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有着更深刻的了解和领会。
(3)课程研究和开发的同时,能极大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我校的特色办学和有效教学提供现实依据。
2.研究和开设的内容
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新开发内容主要面向七、八年级的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自由选择一项先尝试学习,时间为一学期。学生也可以交替学习,或者在第二学期初可以另外选择项目学习研究。
3.实施的办法和过程
(1)首先,学校成为“乡土文化进校园”传习班,报名学习的对象是美术教师、有兴趣的科任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邀请陈树林、吴煜煜、陈著文、林修波等篆刻、漫画能手进行现场教学,交替传授的方法。学生方面组织篆刻兴趣小组和漫画兴趣小组,主要由参加培训美术教师授课。
(2)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安排在中午和下午放学后(中午两课时、下午两课时)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时安排在周末进行学习和研究。
(3)制定培训和学习计划,邀请专家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定期为学生讲座和参与兴趣小组的指导工作。
(4)兴趣小组成员的组织形式,是严格按照自愿报名,自主学习,量力而行的原则。注重学生本能和兴趣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学习。教学进度和学习内容,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的安排有所不同。
(5)注重学科渗透和知识的拓展,学以致用。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同时,教师应把传授的内容和课本或现实生活的事例相结合。例如,在漫画教学时,应结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我的故事》,把学习到的绘画技巧,创作依据和课程知识相结合。《篆刻艺术》应和八年级的《黑白世界》,《方寸之间》相结合。
三、课题开发和研究的效应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有关活动和竞赛。
有了这两个兴趣班,通过实践,不仅使学生专心学习美术技能,积极参加各项美术技能竞赛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以点带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为学好美术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3.促进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
通过教学,专家、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只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而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仅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师生更加热爱和爱护本土文化资源,并且利用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传承和发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行列中去。
四、意义与思考
[关键词]课程开发; 整合;评价
学校课程建设是推进教育实践创新和学校个性化的重要措施。学校可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为指引,在课程资的开发和整合、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明确目标,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1.力戒阻力,统筹安排。充分认识学校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从急功近利的心态中解脱出来,克服阻力,打消“边缘学科”这一思维观念,建立一套系统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机制等,纠正学校及综合课程实施的错误。
2.领导带头学习有关理论,与教师共同研究,与学生共同调查讨论,提出研究课题,制订工作方案。
3.加强校本培训,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二、以人为本,开发资源,积极实践
首先,将教师特长与学生兴趣需要相结合。以学生需要为基础,以“全人”培养为出发点,经有特长教师开发、开发小组研究、学生家长赞同,我们第一期便确定了28项课题进行研究,既有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也有来自现实生活的,更有创造研究型的。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中学习和感受,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花园的作用。用和挖掘社区的课程资源,聘请乡镇街道的特长名人、管理人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外辅导员。
其次,体现课程开发的连锁效应:做研究、出课程、促专业成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连续两年在全区成果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水平。我们在此基础上加大了课程开发的力度,立足各学科,组建学科社团,进行学科拓展活动。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开设了物理与生活等科学与技术类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素养,开设了新教育指导下的“晨诵午读暮省”、口才训练、文学欣赏等人文素养类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开设了生命化德育、社会实践等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并且有效地整合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构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
第三,为学生外请专业教师、讲授传统及流行课程,补充校内资源不足。如聘请民间酿酒师为顾问,指导学生酿制桑葚酒;聘请当代篆刻名家为篆刻顾问,随时对学生篆刻学习进行指导。同时我们还聘请有特长的家长来开设三十余门选修课程。
三、构建体系,多元评价,反思成长
构建体系。随着经验的积累,学校的课程建设正如火如荼,每学期都能坚持开设30门以上的校本课程。2010年9月,学校课程改革小组成员把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中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进行归类整理,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和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即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
谈汉语国际推广中文化认同的实现
越南高校中文系课程设置的分析与思考
非华裔汉语教师语法教学观念分析
《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大纲》浅析
略论汉语志愿者公共外交意识的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习问题探讨
在京高校留学生语言适应性研究
在京留学生生活适应性调查与分析
新加坡华文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国际汉语教材的国别性与国别化
慕课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国际汉语师资培训路子的新思考基点
新加坡中小学华文师资培训:现状与前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若干问题
关于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问题的思考
马来西亚本土华文师资合作培养模式初探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专业信念研究
谈新形势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
孔子学院特色发展的解读与例证
汉语国际教育用汉字表的字义信息标注初探
英语背景国际学校汉语课程:困境与变革
在京留学生文化适应性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在京留学生北京文化适应状况调查研究
在京留学生心理适应性调查分析
马来汉语预科教材的编写理念与特点
基于部件数据库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
行动研究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应用与推广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
“国际汉语教学创新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两岸四部初级教材零起点语音教学模式的考察
影响美国学生双音节汉语声调发音因素的语音调查
汉语测试跨文化理解听力题分析和文化层级构建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举例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英语母语留学生学习“V掉”动结式的偏误研究
赴菲律宾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语音学基础及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之汉字的纠错问题及纠错方法举隅
商务汉语教材开发模式探索——PACE
基于“泰国汉语教材语料库”的生词分析
飞鸟时代至平安时代汉语汉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泰国大学生汉字学习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
对外汉语新进教师的培训目标及模式探讨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与教材研究
“中国印·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亮相首尔
关于《语言培训服务汉语培训基本要求》的思考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词义猜测的偏误与策略分析
中日词汇语义场对比研究与汉外基本词汇的教学
2、进一步完善均衡县创建相关工作。
3、上交《关于做好暑假期间“小手拉大手 平安6+1”活动各项工作的通知》 要求的交通安全手抄报(下周二)。
4、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活动。
第四周工作计划(xx. 9.15---xx.9.22)开展读书节活动。
2、进一步完善均衡县创建相关工作。
3、组织参加镇运动会。
4、参加镇工会组织的师德演讲、征文活动。
5、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
小学周工作计划总结
第三周工作总结(xx.9.8---xx. 9.14)学校进行无缝隙管理,从上放学的秩序到在校课件不准追逐打闹到精彩上好每堂课,都要求和督促到位。
2、布置老师按时保质完成xx市教研网上三、四、五年级的数学网络研修,数学老师书写了网络研修的收获和心得。
3、借助xx市首届中小学教师书法篆刻大赛,我校开展了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大比武,老教师带头模范书写毛笔字,年轻教师临摹有劲。
4、学校先后开展了各种活动,比如教师节感恩主题活动、交通安全培训活动、心理咨询培训流程活动、图书阅览室使用培训课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小学周工作计划总结
第三周工作总结(xx.9.8---xx.9.14)庆祝教师节活动。
2、进行合校工作,荆三只剩六名学生(2、3年级个三人)
3、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及演练。
第四周工作计划(xx.9.15---xx.9.21)参加镇运动会
2、教师到位后开始细化分工
3、清除杂草,为置草坪做好前期工作
4、教学业务检查。
小学周工作计划总结
第三周工作总结(xx.9.08---xx. 9.14)收齐各科教学计划
2、三位教师准备公开课
3、教师、学生大练基本功
第四周工作计划(xx. 9.15---xx.9.21)听三位教师的课,迎接镇检查。
2、检查教师备课、作业。
3、继续抓教师、学生基本功。
小学周工作计划总结
第三工作总结(xx.9.8--xx. 9.14)做好了学校各项各口的计划工作并进行实施。
2、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3、组织了教师教师参加省微课比赛并上报材料。
4、庆中秋学生诗歌朗诵颁奖
第四工作计划(xx.9.15---xx.9.21)做好迎接县“平安和谐校园”的检查工作。
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首届全国创新菜大赛雕饰金奖
世界厨王大赛个人热菜特金奖
中国烹饪大师、高级烹饪技师、鄂菜烹饪大师
曾获中华金厨奖、世界中华厨王大赛杰出厨师奖
这期我们拜访的地点不在酒店,而是充斥学生欢声笑语的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没错,我们这次采访的是一名烹饪教师,但是作为堂堂中国烹饪大师的教师实在是难以让人小觑。面前这位“常老师”看起来年轻健硕,活力四射,难怪他被评为“最年轻的湖北烹饪大师”。年龄不代表一切,常福曾用一个个金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从烹饪界转战到教育界又有多少背后的故事,且听他慢慢诉说。
超前的经历,超前的心态
年纪轻轻就能当上中国烹饪大师,在如今的烹饪界不常见。针对我们对年龄的质疑,常福曾很无奈地摊开了双手:其实我就是什么都很“超前”罢了。他所谓的“超前”在他的人生分多种含义。
小时候的“超前”类似我们说的“早熟”。为了方便来回学校,常福曾小学时就独立生活,做菜洗衣样样在行,无需大人指导。甚至可以在家独自操办小学毕业的聚会“流水席”,想象下一个小学生独自完成30道菜的画面,相信会让众多80后、90后无地自容。那次独立完成的“流水席”受到所有同学的称赞,常福曾因此对烹饪的兴趣愈加浓厚,一发不可收拾地研究至如今。
待他正式进入烹饪行业后,他工作也喜欢“超前”,别人做一次的事情,他为了达到熟练,会在家练习很多次。勤练翻锅,苦练刀工,从1斤到5斤重的沙子在锅中颠翻自如,从1筐逐渐到几大筐的土豆丝自刀下相继而出。翻了多少次锅,切了多少盆丝,心中早已说不清了,只有掌中的老茧和指上的伤痕还依然铭记着那段激情苦练的岁月。虽然常福曾老说自己的成功都是基于很多机遇。但是他的经历以及心态很好地证明了“机遇总是给予做好准备的人”这句话。
雕刻是烹饪技术,也是艺术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二届世界厨王争霸赛,武汉参赛队获得了团体赛冠军。常福曾就是“鄂菜军F4”之一,主要负责凉菜,其中雕刻技艺在此尽显,评委深受触动。
常福曾喜爱食品雕刻,在日常生活中也酷爱艺术,追求美,更喜欢收集工艺品、钟爱书法、篆刻技艺。他认为做雕刻品需要达到一种意境。每次去拜访知名书法家、艺术家。借鉴他们之所长,以研究其雕刻手法。通过不断地努力,将书法篆刻技艺融于食品雕刻中,创造出独有的食品艺术魅力。2005年10月他以“木桶理论”的雕刻作品在首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雕饰比赛中获得金奖。
栩栩如生的木桶难以想象是全部由南瓜雕刻而来。美景一瞬间的背后是他10小时的艰辛,10小时的雕刻技术背后却是他20年来的深厚基本功。只有难以想象的耐力才能在烹饪雕刻这条路上走的长远。这样雕刻一天甚至一个月的事情对常福曾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他很享受整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每下一笔刀法都是在散发他的艺术气息,做厨师能做到精神上与艺术统一,这无疑为他以后转为教师埋下伏笔。
当老师,只愿烹饪技艺传承有序
也许很多人会好奇,作为年轻有为的中国烹饪大师为何中途转行,“钱途”可能大不如以前。常福曾却自认为自己是烹饪界的“中老年”了,因为20多年的烹饪经历以及一屋子的金牌足以满足他在烹饪界的目标了,不甘心现状的他必须找个新目标来挑战—在学校辅助未来的烹饪精英们。
常福曾一直有个遗憾,20多年过去了,但“厨师”的社会地位一直不温不火,甚至逃不过“厨子”这个俗称,终究到底,还是厨师们缺乏长期的理论培训,文化传承也不正规。国外厨师之所以能做得好,最重要的是他们走标准化模式。比如盐具体放多少克才能保证味道,而不是我们国内厨师常说的“盐少许”,只有标准化烹饪模式才能使中国烹饪人才愈来愈多,成长也会愈快。
【摘 要】自从人类发明了文字,它就在人类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使语言更加精密和丰富,而且推动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汉字,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字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五种正式字体,正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言文字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确的交际工具,使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对加强民族共同语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思维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培养社会主义创新人才的需要。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提几点看法,供小学语文教育同人参考。
【关键词】语言;文字;训练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呼声渐高。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着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几十年的反复讨论,大家对小学语文教学性质和任务的认识逐渐趋向一致,这就是:小学语文学科是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连贯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要结合恰当地完成思想品德教育,发展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的任务。
就教育的功能而言,学校责无旁贷地担负着语言文字教育的任务,肩负着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职责。而小学阶段又是孩子们较为系统学习语言文字的启蒙和发展阶段。对孩子们加强民族共同语的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身的需要,也是对孩子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更是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思维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培养社会主义创新人才的需要。要想做好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就要全面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在这里,我想就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和方法提出自己几点粗浅的意见,以求教于小语界的同仁。
一是有计划地对学校教职工举行普通话培训,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和应用能力。如:为每位教职工订购普通话培训教材,定期聘请普通话一级乙等的教师为教职工进行辅导,力求让每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的规定等级。进而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语音标准、书写规范、并强调遣词造句、标点运用、行款格式准确。同时,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推普力度,把推普工作上升到提高教师语言素养这一更高的层面上来。注意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辐射作用,发挥区域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开展师徒结对,促使一大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同时,通过开展一些教师演讲比赛、“异读词、异形词”训练等教师竞赛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语言整体素养。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去促进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是学习国家语委1986年重新发表的《汉字简化字总表》,让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认识汉字简化的方法、形式以及汉字标准化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汉字汉字简化方案的总体情况和具体要求,了解和掌握汉字中可作偏旁类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以便更好的使用简化字;其次是学习教育部和国家语委2002年3月份颁发的《第一批异体词整理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增强教师应用汉字的本领,掌握规范字,不用异体字。坚持做到使用简化字服从从俗,从简和书写方便这三个原则;再次,区别新旧字形,正确了解新旧字形;最后就是要掌握汉字的规范书写方法。错别字也是使我们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另一罪魁祸首。我们要尽量避免错别字,不写错别字,消灭错别字。
三是在紧抓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写字教学。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它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写字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进学识修养。我们一方面应该在艺术、美术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包括书法、篆刻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欣赏我国书法、篆刻的代表作品;另一方面应该利用每周的练字时间,强化写字的姿势,书写认真仔细。并利用校报、版报及画廊为学生写好汉字创设环境,增强成功体验。
四是为学生开展与普通话有关的各种活动。如各年级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大赛、语文老师在课前每日一讲等,这样就会让许多同学得到了锻炼。在研究性学习中,专门组织部分学生对我们身边的规范化用字、用语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对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而让学生自己现身说法。
五是重视情景育人。校园是感觉语言文字的美好天地。有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那也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乐园。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是学生感悟生活、学习语言的活教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浓郁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校园里设置一些造型别致的语言文字永久性宣传牌,与优雅的校园环境相衬相映,处处都会体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品位。通过校园广播选播推普文章,努力使普通话成为回荡校园的最美旋律。
总之,汉字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小学教师,赋予对文字的规范化责任重大,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文字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既是我们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提高学生基础素质的重要载体。
收稿日期:2013-09-29
据说他又在策划染指传媒行业,并踌躇感慨,大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势(相传古时楚地有鸟,三年不曾鸣过,后一鸣惊人)!
在“汉腔”满天飞的江城,在“笼子”都做到黄鹤楼脚下的武汉,朱鹏飞,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白手起家似乎有点天方夜谭,在这样的环境下守住基业,并不断发展,无异于在风口浪尖上起舞,眨眼间一个浪口就有可能把你吞噬掉。
然而,在教育培训界小有名气的他却在这样的环境下直立起来了,而且步步为营,蛋糕越做越大。
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朱鹏飞求学武汉,这个土生土长在有浓厚商业气息的浙江小伙子,对江城的陌生环境似乎有点不大适应:炎热,方言,辣菜,无时不在加温着这个年轻人的燥动。
一般人都有这么一种感触:人生最美好的回忆是校园时光,懵懂的情感,纯净的友谊,无处不在的运动,还有图书馆博大精深的各类藏书……然而,在朱鹏飞身上,除了上述的美好回忆外,还有眼花缭乱的社团活动和激情扬溢的兼职磨炼。
高校林立,商贾如云的大武汉,学生兼职不再新鲜,反而你整天啃着书本别人还会笑话你迂。兼职是大学生走出象牙塔的最常见方式,朱鹏飞自然也不例外,并且比别人走出来得更早,更远。朱鹏飞说,大学时代他大概干过四十多份的兼职:促销员,餐厅服务员,产品业务员,酒吧主管,培训助理,市场经理等等。总之,在江城,他尝试很多很多,付出了很多很多。
朱鹏飞渴望着巨鹰飞翔的海阔蓝天(现朱鹏飞公司的标徽正是一只雄鹰展翅飞翔之状)。
舍与得的平衡
二零零三年七月,朱鹏飞踌躇满志地走出校园,他想像着男人的事业带给男人的是怎样的一种。
毕业后的朱鹏飞依然燥动不已,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到一家数码公司做销售专员。刚进公司,本是给新员工上的培训课,他却反给老总上了一课:这种培训课和他兼职期间的培训经历、实战经验比起来简直是小儿科,他利用其他新人在公司接受培训的时间,到外面拉回来一个60万的订单,老板惊讶之余,却在默默估量眼前这个小伙子的前程。
一个人在放弃的时候是很痛苦的,就像学生时代的兼职,朱鹏飞放弃了自己的书法、篆刻、足球、跆拳道等等爱好。然而,他又欣慰地说,没有当初的兼职,不可能有他今天的成就。火红太阳的下山并不可惜,因为漫天的繁星能给你带来另一番境界。
学校里的工作固然安逸,却并不适合朱鹏飞。一年多的学生管理工作生涯后,朱鹏飞带着教育行业独有的商业游戏规则辞职了,尽管学校的院长对他十分地器重和栽培。
血液里的基因注定了朱鹏飞要单飞,他说他喜欢武汉那种有游戏规则又没有游戏规则的商业环境。
他坚信:舍得,有舍才有得,会舍必有得。
厚积薄发,志者事成
蛹在巢里看着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时,不禁羡慕,蛹却不曾知道,只要它鼓起勇气离开那安乐的巢穴,它一样也能自由地飞翔。人生也是如此,有所追求必有所放弃,朱鹏飞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舒适的高校工作,据说就在此时,他家里曾为他谋得一个做公务员的机会,但他却放弃了。
人是在不断的变化中成长起来的,而武汉恰恰给了像朱鹏飞这样不甘寂寞的年轻人足够的养份,朱鹏飞的成功创业似乎有点顺理成章了。他离开学校后先是和朋友一起合资创办了一家教育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和一家职业培训学校。半年后,退股原公司自己创办了武汉睿智教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这回他是自己给自己搭了一个舞台,他要放开手脚唱戏了。
【关键词】抱石文化;品牌发展;必要性;可行性
以文化名人为依托,创建地域文化品牌,打响地域文化名片,是促进地方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傅抱石作为我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其在绘画、篆刻和美术史论上的杰出成就而广为人知。江西新余是抱石的家乡所在地,各界应当深刻地认识到抱石文化品牌创建的重要作用和紧迫性,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人文史地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落实,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抱石文化品牌。
一、新余抱石文化品牌发展的必要性
(一)抱石文化品牌建设对区域经济、文化的带动作用。抱石文化是傅抱石先生思想精髓的浓缩与再现,抱石文化品牌有着雄厚的名人文化底蕴,通过系统化的品牌创建,能够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多方面发展。
首先,抱石文化品牌发展可以带动新余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品牌的响亮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带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带活地方经济。抱石文化品牌的传播还能提高新余的知名度,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前来开发文化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
另外,抱石文化品牌发展能够促进当地的文化建设。傅抱石的传奇经历本身具有大量正面的、积极的内容,非常适合对广大群众。以抱石文化为载体,还能促进当地艺术教育、文化培训、印刷传播等产业的发展,抱石文化的挖掘和品牌化对新余市打造文化名城、发展文化产业、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抱石文化品牌资源的激烈竞争。傅抱石的一生主要是围绕着新余(南昌)、南京、重庆和东京等四个活动区域而展开的。新余虽然是其祖籍之地,但其在此遗存的历史遗迹并不多,且主要的艺术成就并不是在此发展起来的。由于意识到了抱石文化潜在的巨大品牌效应,相关省市已经竞相展开了抱石文化品牌创建工作。江苏省把抱石文化当作重要地域文化资源进行了研究、保护与合理利用,从文化建设的视野考察了国画大师傅抱石,并提出将其上升为江苏文化品牌的长远发展目标,傅抱石故居和傅抱石作品展等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参观。新余在创建抱石文化品牌有可能出现与其他省市的文化资源竞争,因此,只有在品牌建设方面下更大的努力和精力,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才有可能成功“突围”,使新余抱石文化品牌成为整个傅抱石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于新余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抱石文化品牌发展的现状。为了纪念新余籍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加强抱石文化品牌的建设,新余市从建市至今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建造了我国第一个以美术家名字命名的抱石主题公园、设置了傅抱石纪念馆、分别于2008年、2011年举办了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新余)傅抱石国际文化艺术节、专门成立市抱石文化研究会,这些工作为新余市抱石文化研究、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随着傅抱石的声名远播,各种打着“抱石”旗号实与傅抱石无涉的各种商业名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使“抱石”成为各种商品的符号,使抱石文化的内涵开始被混淆和曲解。因此,新余市应当对抱石文化产业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抱石文化品牌做大新余文化产业。
二、新余抱石文化品牌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充分挖掘抱石文化的独特魅力。傅抱石对绘画、篆刻、书法等传统艺术都十分精通,其中尤以绘画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的山水画注重对实景的切身体验,通过浓墨渲染手法,营造出大气磅礴的景象。其独创的“抱石皴”,和“新金陵画派”,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国学研究的勃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抱石文化也在此时展现出它的无限魅力。新余要充分挖掘抱石文化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史和画论上的独特价值,以及抱石在我国美术教育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将它转化为品牌资产,带来强大的品牌效应。要扩大对抱石作品的宣传和著作的出版,继续办好“傅抱石文化艺术节”,吸引海内外专家学者对抱石和抱石文化展开深入研究;加大“一院、一馆、一园、一街、一村”的建设,使抱石文化的多种形态和丰富内涵得以直观展现。
(二)加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进行抱石文化的研究和品牌创建需要大量的文化创意人才,而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则依托于良好的教育资源。新余有着优越的抱石文化研究机构和教育资源,众多美术爱好者在这里学习抱石文化,形成了宝贵的文化创意人才资源。
新余应当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在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上给予大力支持,实行人才联合培养、定向培养等模式,留住优秀人才。定期举办“抱石文化品牌设计大赛”、“抱石文化品牌创意作品展”活动,激发起文化创意人才研究抱石文化的热情,让他们为新余抱石文化品牌的创建提供新颖的创意方案,创造产学研一体的发展格局,提高新余抱石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三)加强对抱石文化品牌的重视和规划。随着发展文化产业、振兴地方经济的呼声日益强烈,新余各领导部门对抱石文化品牌发展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相继实施了各种优惠政策,从土地使用、财税缴纳等方面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大型文化创意企业落户新余。然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新余要采取更加新颖的措施进行抱石文化品牌构建,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科学规划。要进一步明确抱石文化品牌的发展定位,以抱石文化的内涵为基点进行文化产品的研发,避免由于歪曲利用品牌而造成对形象的破坏和过度开发。还要整合原来分散的抱石文化项目,形成规模化的集群效应,做大做强新余的抱石文化品牌。
总之,新余抱石文化品牌发展具有良好的条件,通过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加强品牌定位,能够更加深入地发掘出抱石文化的独特内涵,实现抱石文化的纵深化和系统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志亮.傅抱石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韩少辉,1963年生,山西长子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培训中心教授,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金石书道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版有《静里乾坤》、《韩少辉书法》。
到山西省金石书道研究所工作,很少有人不问金石书道是干什么的。我需要不停地解释:金石书道是日本化了的名字,在中国应叫书法篆刻。解释的多了,就琢磨:当年与日本国亲好,名字也要与人家亲近,生怕显得咱们态度上不配合。可反过来想,日本国不大,可野心不小,书道确包涵了你书法在内,而你的书法只是书道里最底层的东西。即便是几年前,有识之士壮了胆子将书法艺术叫作艺术书法,可还是书法,只不过是艺术了的书法,还是大不过书道去。
大而失当不如质而传真,名字叫的再大,可这些年书法的实践证明书法就是中国的东西,中国人的骨子里、血液里生来就有这种基因,别的民族想PK掉中国那是枉然,如同寓言故事里的黔之驴,叫几声也就了了啦。
然而大与小、宏观与微观,确有个格局问题,胸襟问题,对书法整体的认知问题。几千年中国书法遗留的经典浩如烟海,穷毕生精力难窥冰山之一角,而对精典的继承,又是书法学习的不二法门。人生不过百年,时间不允许我们斤斤计较于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一家一派的笔法、结构和章法,唯概括与归纳是学书的便捷之途。如是,笔法不过摆动、平动、提按、绞转、方圆、露藏、疾涩;空间不过虚实、斜正、收放、主次、向背、纵横;墨法不过枯、润、浓、淡、焦、涨等等。梳理清这些关系,再有的放矢地选择经典之中的经典碑帖,从个性之中寻绎共性,从普遍之中寻绎特殊,胸中自有丘壑,腕下自然有鬼。如果日本人将书法谓之书道,可能这即是书道,技含道中,技进乎道,如斯而已。
书法之道唯见神采,不见字形。字各有形,形各有态,态由心生,故而书法的形已从属于人,从属于态。态即神采,态即火之焰,灯之光,珠之宝气。以此观照传统经典,没有哪两件作品窠臼同出,只有仿佛或似曾相识,风格的卓而不群是人格独立特行的迹化,书史中的大家除了元朝的赵孟頫莫不如此。经典延续流变,流变产生经典。
聚线成字,聚字成篇,篇是纲,线和字是目,线和字因篇之需要而方圆,而疾涩,而纵横,而捭阖。构成篇之格调气息,情随事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线和字之变异自然肇于篇而终于篇,正所谓纲举目张。此语如无大谬,于经典之中归纳概括之笔法、墨法和空间构成规律,无非我们创作之语汇而已。因情、因景、因人、因时重新排列组合,组成字,构成篇,而无需纠结于笔笔有出处,字字有出处的樊篱,境由心造,我写我心中之字。
形而上的书法即为道,形而下的书法即为技。由技进道,颠扑不破。我们已经走到了这条道儿上,明白个中道理,能写出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当然是造化,是天予。实在写不出个子丑寅卯,权当是圆满我们人生的一场美丽的游戏也不坏,如同侯宝林之后还有人说相声,梅兰芳之后还有人唱京剧一样,悦人也娱己。因为在我的感觉里,字体至右军,笔法至唐代,章法至王铎,书论至康南海,已经没有了,已经没有了!■
韦山栋,别号白璧山人,莲翁,书斋翠微草堂,霍州市南坛村人。中学时代随外祖父闫加廪学书习画,中得力群指导,1970年代初在临汾创作年画时得杨力舟、王迎春指导,1982年师从文、谭兴渠、陆贤能学花鸟画及色彩设计,1996年至1998年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学习结业。
曾从事教育、文化馆、电影宣传、工艺美术设计工作,上世纪末开始从事书画创作。
书法入展中日书法交流大展、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第四届教学成果展、山西省第七届书法篆刻展。
美术作品入展中韩第―届书画评奖大展、中国第五届农运会书画展、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华北五省、市、(区)政协书画联展、山西省首届写生画展、首届写竹展、二届花鸟画展、山西省中国画邀请展等国际、全国及省市展览,并获得各种奖项。
在日本、韩国、中国美术馆、历史博物馆、上海朵云轩、陕西美术博物馆、天津、内蒙等地展出、陈列被中外收藏家收藏。
曾任临汾地区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霍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2011年3月被中国书画研究院授予“中国书画家百杰”称号。
作品与传略入编《世界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中国书法家、美术家综合全书》《当代中国画》《当代中国书法作品汇观》《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书画家大典》等十余部典集。
韦山栋先生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书画家。他在多年书画创作中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取得了不菲成绩。
山栋先生的画取材于生活,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他的理想与美好愿望。他多以梅花、牡丹、紫藤、荷花、葡萄等做题材来表现春华秋实的自然景观。
画册中近六米长的大幅画《梅园春早》,老枝纵横穿插,新枝逢春焕发,繁花绽放,充分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山栋先生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求新求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笔墨语言。他画梅花、紫藤以篆、隶、草笔法入画,取吴昌硕之法,枝干苍劲有力,藤蔓缠绕生动。葡萄似苏葆桢,但又有别,吸取西画中以光色表现立体,叶则有形无形,虚实相生,运用水、墨、色三者渗化作用,使画面既真实生动,又有中国画的风采。他的画雅俗共赏,颇多好评。
观其书法,真、行、草、隶、篆均有涉猎,篆、隶宗法秦汉,又发扬了清代大家之风,楷法晋唐,小楷取王羲之书、黄庭经之韵。
山栋先生拟出版书画集,让我提个书名并写几句话作为序言,我欣然允诺。愿山栋先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民。
写意花鸟画随笔
韦山栋
花鸟,自然灵气之所钟,天地精华之所聚,不仅有观赏性,还有社会性,五类之精,粹于天地之间。
花鸟画艺术是我国传统绘画的组成部分,在其长期发展演变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很广,包括花草虫鱼、蔬果蜂蝶、树木竹石、禽鸟兽畜等。画家通过对物象的描绘、根据物象的自然属性,形体特征、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与人性的融合,赋予人格化的精神内涵,通过象征寓意,运用与文学作品一样的比兴手段,比拟人事,兴起人意。花鸟画形象中的谐意,隐喻形象的比附,这些都是花鸟画家在现实生活中对生活的感悟和升华,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望。这种神秘的生命观,吉祥的幸福观,兴盛的财富观都可在花鸟画中得以体现。
花鸟画用艺术的手法形象再现对自然本性的传统理解,形成了画家与观者的共识,松柏四季常青、鹤的长寿,组合成延年益寿的象征图式;梅兰竹菊四君子比作人品的高洁;玉兰指玉堂;蔬果为春华秋实;瓶中的牡丹为富贵平安……
花鸟画把作者与观者的感情、理想、愿望寄予画中,寓意于物,引起遐想与生活感受。
我爱梅花,因她不畏严寒,绽苞吐香,迎来的却是明媚春光;我爱牡丹,她是中华国花,国色天香,富贵娇艳,是祖国繁荣昌盛、家庭美好富裕的象征;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是历朝历代人民对廉政的希望,对清官的赞誉;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荔枝表示大吉大利;孔雀、锦鸡示盛世和谐;松鹤示吉祥长寿……
我爱写意花鸟画,它以气韵生动的精神气息为灵魂,以笔、墨、水、彩为血肉。以形写神,以笔取气。通过比拟、夸张、立意合理经营位置,运用灵动自如、痛快淋漓的笔墨,达到生机勃勃、节奏起伏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