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

时间:2023-05-30 09:1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结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业结构

第1篇

产业与就业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六师五家渠市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至关重要。为此,本文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变动的理论分析入手,研究六师五家渠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匹配度,提出六师五家渠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六师五家渠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匹配度

产业是发展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两者事关国计民生,而产业与就业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师市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挖掘不同产业的就业增长潜力,是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协调发展、保增长与惠民生协同推进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了2007-2014年作为研究阶段,对师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及匹配度进行研究。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变动的理论分析

在经济学中,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一般可以用各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进行衡量;就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一般可以用各产业的从业人数总和加以衡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产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吸纳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且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反之,从业人员的数量、质量以及流动频率,也决定着劳动力的分布状况,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与方向。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某地区的产业结构将会出现三次产业的顺次转移,第一产业比重将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在工业化初期稳步上升,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快于第三产业;而在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比重将逐步超过第二产业,与此同时,劳动力逐步向高比重产业转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动将会趋于一致。

二、六师五家渠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基本情况

(一)六师五家渠市产业结构变化情况。2007-2014年,六师五家渠市生产总值从47.1亿上升至204.8亿,经济规模扩大4.3倍。三次产业结构从2007年的43:22:35调整为20:49:3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小幅波动,师市成功实现了由农业经济向工商业业经济转型。

(二)六师五家渠市就业结构变化情况。2007-2014年,六师五家渠市全社会从业人员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八年间从业人员由10.19万人增加至15.80万人,增加了5.61万人,年均增加超过7000人。从产业看:一产从业人员减少0.78万人,减少了25%;二产从业人员增加3.4万人,增长了230%;三产从业人员增加2.98万人,增长了99%;八年来随着产业结构变动就业结构业不断优化,就业结构由2007年的56:14:29调整到2014年的31:31:38,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加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9个百分点,就业格局呈现出“三足鼎立”态势。

三、六师五家渠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匹配度分析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依据2007-2014年数据,对六师五家渠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与从业人员比重进行数据对比,进而分析近8年六师五家渠市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时间上、数量上的变化,最终得出某些规律性、趋势性结果。从上述图示中可以看出,2007年—2014年六师五家渠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整体上来看,产业结构调整的确导致了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动。其中,第一、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走势较吻合,而第三产业呈现窄幅波动,变动较小。上述现象表明: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第二产业发展为劳动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完全符合师市2011年提出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师市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发展战略,工业推动力进而转化成为就业的推动力。2013年师市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近三年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五家渠市及周边团场、农村富余劳动力从第一、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较大幅度上升,2014年比2011年三产就业增加了20265人,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

(二)六师五家渠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分析。相比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就业结构调整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两者之间的变动差异应在一定的合理区间内,如变动差异过大,将会影响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结构调整的阻力,不利于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本文将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这一反映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效益的量化指标,对六师五家渠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加以分析。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人员比重之比与1的差值,其计算公示如下:(T代表产业结构偏离度,Gi代表第i产业增加值比重,Hi代表第i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当产业结构偏离度趋向于0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处于均衡状态,匹配性好,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其为正值时,表明产业增加值比重大于从业人员比重,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当其为负值时,则表明产业增加值比重小于从业人员比重,该产业的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力就会向其他产业转移。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六师五家渠市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均为负值,且处于负向低位,趋近0的趋势不明显,说明六师五家渠市的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不合理,产业效率比较低,存在着隐形失业,该产业的剩余从业人员应该更多的向其他产业转移;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从2009年后出现下行,从产业结构偏离度正值变化至产业结构偏离度负值,在2007-2014年处于0至±0.2间,但尚未趋近于0,表明六师五家渠市第三产业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比较对称,从业人数与产业规模较为适应。而第二产业一直处于正向高位,意味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而吸纳劳动力尚不足,有巨大的就业增长潜力。

(三)六师五家渠市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弹性分析。为进一步分析三次产业分别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程度,本文将利用“就业弹性系数”指标对六师五家渠市各产业结构进行就业弹性分析,为促进就业、引导就业、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相应就业增长百分点数量。当其为正值时,就业弹性越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越强;当其为负值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的“挤出效应”越强,经济增长不仅未能带来就业增长,反而减少了就业人数。由图3表可知,2007年—2014年六师五家渠市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多数年份为负值,对劳动力呈现出“挤出效应”,印证了二元经济结构中,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的规律;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从2007年的0.03提高到2013年的2.49,对于劳动人口的吸纳能力较强,表明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就业仍具有较大的正向激励作用,2014年由于经济下行,师市引入企业存在产能过剩等原因影响,就业弹性系数直线下降到-0.23,说明师市第二产业对劳动力有一定“挤出效应”,2014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人口都有一定幅度的减少,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第三产业弹性系数在0.5上下徘徊,表现较为稳定,说明服务业已经形成稳定的就业带动效应,但吸纳劳动力能力有待提高,该产业的就业红利尚未充分释放。

(四)六师五家渠市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即比较劳动生产率=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它表明每1%的劳动力对应能创造百分之几的产值。当数值大于1时,数值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力越集中;当数值小于1时,劳动力就会向其他产业转移,并导致该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从上图可以看出:

(一)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一直低于1,在0.7上下波动,呈现相对稳定的态势,第一产业中每1%劳动力只能创造0.7%的增加值,这表明师市农业劳动力转移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二)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从2007年的1.53逐年提升,2009年达到最高值2.29,这主要是由于师市处于工业化加速期,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推动比较劳动生产率逐年走高。近几年,每1%的第二产业劳动力能创造出2%左右的增加值。

(三)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从2007年的1.21下降到2014年的0.85,与第二产业的差距较大,说明其内部各行业的发展差别越来越大,生产业与工业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较弱。然而,生产业作为延长了工业产业链、价值链,降低工业运行成本的行业,它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减缓不仅影响了工业的快速增长,也影响了师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师市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且呈下降趋势,说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增长潜力释放殆尽,未来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进行深层次的变革;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且有波动,是师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呈波动态势,需要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给予推动。

四、六师五家渠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2007年以来,师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但仍需看到两者间还存在较大偏差,矛盾依然突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合理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师市第一产业结构比重在逐年降低,而就业结构比重相对较高,对于农业“低产出与高就业”的现象,必须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加强政策、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撑,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稳步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逐步合理有效减少农业就业人员,促进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合理有序流动和转移,使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师市工业化的需求相结合,为师市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源。

(二)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及民营经济。由于中小企业的进入成本相对较低,就业制度灵活,分布范围广泛,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很多地区也都主要依靠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与此同时,民营经济的准入门槛降低,民营资本的活力将进一步激发。因而,促进和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将是今后提高就业容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政策鼓励、信贷扶持及优质配套服务相结合,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可使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就业增长点有机结合起来。

(三)加快第三产业优化步伐。从就业弹性系数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经济增长空间和就业增长空间。为此,应优化发展第三产业,政府需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和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交通、通讯更加方便快捷,食宿便利舒适,各项公共服务高效优良。一方面,继续加强餐饮、商贸流通等传统第三产业发展,由于这些行业创业成本低、劳动力相对密集,所需资金少,技术要求低,因而可吸纳大量劳动力。这比较符合师市目前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服务业,特别是为生产服务、为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现代服务业,如物流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社区服务业等,这些行业都有吸纳劳动力的广阔空间。

(四)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力的素质是构成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就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师市的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无论是受教育程度、专业技能和转岗能力,还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都难以满足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师市目前面临的最大就业结构问题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结构性失业,技能人才短缺。为此,需要以提高全社会就业率为重点,在总量上扩大就业规模,并以提高劳动者技能为前提,从质量上提高劳动者的创造能力。进一步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为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就业结构优化提供内在支持,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孙蚌珠.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第2篇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处于低水平。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依托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过程为: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目前,我国已经初步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朝着发展高新技术和服务产业的方向进行,技术和创新已经成为产业调整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调整从资金的角度来说,不论是以投资倾斜为主的增量调整还是以资源再配置为主的存量调整,无论是物质资本形成还是人力资本的形成,都离不开资金的运动和调节,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支持和调控。

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在产业范围内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力度不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缺乏有力的金融机构的支持等。

金融通过资金投资导向的变化,促使资金在不同产业投入比例发生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商业性金融调节使资金流向收益高、利益大的产业,而对于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可以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一个迫使旧的产业结构发生松动、淘汰、改组与发展的宏观氛围需要改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结构,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民营企业在拉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市场化建设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直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发展环境中。从融资角度来看,一方面,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无论是获得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还是在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都困难重重。从短期资金供给来看,对个体、私营企业等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只相当于总规模的1%左右,与当前民营经济对我国GDP贡献率达65%形成较大反差。由于民营企业在经营中资金趋紧的状况,也就难以进行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其结果,主要依靠内源融资的民营企业在规模化发展上往往力不从心,难以做强做大。个体、私营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血缘关系,加之政府对银行行为的干预,其结果对国有企业过度的信贷倾斜,加上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投资冲动,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金融不良资产,导致我国金融体系中积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多种生产方式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这就需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快速、高效处置金融不良资产,降低金融风险。需要在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升级,以适应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在我国经济进行全方位战略改组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可以在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民营企业参与金融资产处置,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并为其提供宽松有利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二)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不够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出现,及时的解决了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它以积极开发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投融资对象,通过将分散的、愿为较高收益承担较高风险的中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形成实力雄厚的风险投资大机制,再由风险投资机构将资金集中管理投入到新的科技项目中,以此来推动高科技产业不断发展。从深层次看,风险投资的兴起不仅在于其在资金方面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发展了一套区别于现有融资方式的有效的资金配置、使用、监管的机制,把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企业管理层的目标统一起来,建立了一套以绩效为标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机的结合了资金、人力资源、高新技术这三大宝贵资源,提高了融资的效率,形成了适应高新技术的金融创新模式。

银行具有逐利性的特征,为了让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会尽量避免高风险的周期长的贷款。于是很多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都不愿意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从事高新技术经营的都是一些中小企业,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有限,信誉度也不高,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打算,都不愿意支持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即使他们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拥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三)金融对地区经济支持不合理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性特征,就是首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对中部和西部的投资较少。建国以来,我国的大部分国家产业投资,都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东部的省市区,以其历史上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吸收了大量的投资,拥有了充足的资金条件,进而带动技术、人力、管理一系列的联动效应,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而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长期以来都得不到投资的支持,资金一直是经济前进的最重要瓶颈。从2008年中国金融论坛的报告得知,目前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在存贷款方面,从人口来看,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存款、贷款和GDP的差距却很大。目前来看,东部地区存贷款占了全国的60%左右,这个差距比GDP的差距还大,西部地区存贷款占全国的15%左右,中部地区在15%左右,东北地区在8%左右。在金融机构的数量方面。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很不平衡,中资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中型商业银行的总部全部设在东部,中型银行分支机构主要设在东部。外资银行机构中,14家外资法人机构全部在东部,189家外资银行分行中177家在东部。在城乡金融发展方面,城乡金融发展的差距在东西部都很大,西部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可能比东部和西部的差距更大。从金融投入看,2008年,西部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9.7%,而全国平均为15.7%。国家金融机构对东部地区特别青睐,各类商业性股份制金融机构从自身盈利角度考虑,更是不愿意把信贷给予中部和西部地区。由此,大量的资金都集中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由于有了资金的支持,经济更加发达,信誉度更好。而中西部地区由于一直受到资金的约束,经济止步不前,用以抵押的实力也很小。

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发展对策

(一)调整信贷投向,使金融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配套协调

调整信贷资金投向,改善信贷资金投资结构,确保产业重点,进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信贷投资方向能反映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贷投资方向的正确与否。针对我国目前情况,信贷应由外延型、数量型的产业转向重视内涵型、质量型的产业,大力支持技术含量高、产销对路、经营效益好的企业,满足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确保重点产业这一方面,具体地说,要加大对农林水利等的信贷投入,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革中的发展,完善住房信贷体系,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并改进对企业的综合配套金融服务。在做好这些同时,积极利用金融这一调控手段,控制产业结构调整的规模、速度和力度。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品种和方式,加大对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重点是增加对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对有市场、讲信用、效益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进一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小额农贷”,推行“大额农贷”,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有效投入,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增长的信贷需求。积极拓展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继续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建立健全贷款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

二是督导金融机构立足实情,加大对优势行业、骨干企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建设,加大对工业园区优质招商引资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外汇贷款营销力度,充分挖掘外汇利用的潜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和外贸出口的发展。三是劝导金融机构禁止对限制类行业、项目贷款投入,防范新的信贷风险。对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需要限制或禁止发展的行业、项目和产品,加强监测,搞好“道义劝告”,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发展民间金融,改善非国有经济的融资环境

第一,鼓励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正规民间金融机构充分吸收民间资本,拓展发展空间。规模较大的农村信用社进一步转制,组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现有城市商业银行要吸收民营企业资本进行制度创新,逐步减少地方财政的持股比例,将其办成真正的民间金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另一种模式——由农村信用联社内部职工、中小企业、农民个体工商户入股改制成的农村合作银行已经在浙江鄞州亮相,这是一种以合作制为基础,并吸收了股份制优点的新的民间股份合作金融机构,有望成为民间金融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二,引导私人钱会、民间金融合会等“灰色金融”从“地下”走向“地上”,向规范化、合法化、机构化的金融转变。在现实条件下,政府一方面要降低金融准入门槛,允许那些股东人数、资本金、经营者资格及其他条件达到法律规定标准的规模较大的私人钱庄、金融合会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进行注册、登记,按正规金融的要求规范管理,接受监督,将其转变为正规的民间金融组织;另一方面,要引导小规模的私人钱庄和民间资金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等正规民间金融的改制,使原先投向地下钱庄的社会闲散资金吸引到合法的投资轨道上来,截断地下钱庄的社会资金供应来源。

第三,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与典当行的经营行为。政府要将它们纳入监控范围,健全市场契约制度,使其合法并规范运作。我国民间金融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制度安排问题,它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政府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放开金融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确立公正、有效的市场竞争规则,同时给市场主体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从而使其充分发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推进产业集群整体授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推行产业集群整体授信,加大对发展极的资源倾斜。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网络化特征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周期规律,将授信视野从单个企业扩展至产业集群,在行业和企业评级授信基础上,分析整个集群的授信总量和授信结构,并针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周期,采取不同信贷政策。建立产业集群授信指标分析体系,可采取对发展极核心客户的总量授信配置,配以应收账款票据化、国内信用证等融资服务,对产业链中配套企业给予商业票据贴现、国内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等多种融资渗透。重点支持产业集群中的优势企业,为其参与项目竞标服务提供保函业务;对其为都市圈建设、中心城市配套的大项目,提供项目融资;对其参与全球化国际竞争的企业,可发挥海外分行优势,采取内保外贷或外保内贷融资。

要坚持国家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和对中西部实行适度倾斜的原则,尊重经济规律,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和地区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按照“东部地区在提高中增加,中西部地区在增加中提高”的思路,充分运用信贷杠杆,防止各区域间“大而全、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支持东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支持中西部加快开发和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对中西部地区可以实行比较宽松的调控和监管政策,如实行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比较自由的利率政策,扶植合作金融的发展,保证中西部地区有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支持地区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联合。

第3篇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许多有利条件。然而,今后结构优化升级将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技术约束更加明显,有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开放带来的结构升级空间减小。这些因素的出现,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战略。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前些年,我们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特别是大量利用了全球技术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由于我们处于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环境之中,有大量先进技术跨国转移,跨国公司将许多新技术在其全球生产体系内使用,有些技术还很快向海外企业转让。科技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开放引进技术的空间大大拓展。然而,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虽然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总体上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00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在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的发明专利累计授予量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落后于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从1991—2000年,中国累计投入研发经费约为553亿美元,仅为美国同期的1/36,约为韩国的1/2。2003年中国研发经费约为190亿美元,也仅相当于美国的1/16。

其次,重要资源国内供给压力加大。目前,中国资源能源消耗仍然偏高,能源供给仍然很紧张,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了供电紧张问题。石油进口大幅上升,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12272万吨,比2003年增长34.8%,成品油进口3788万吨,增长34.l%。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能源约束加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的产出效率显著低,表现为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1年,中国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仅能生产的GDP为1.04美元,同年,日本为8.02美元,美国为4.39美元,阿根廷为4.66美元,巴西为2.75美元,墨西哥为4.09美元,土耳其为2美元。不过,还需要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进行比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单位能耗的产出能力明显不同。2001年,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产出的GDP,高收入国家为4.82美元,而低收入国家仅仅为0.78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1.35美元。中国为1.04美元。相同组别的印度,该指标为0.9美元,印尼为0.93美元。这组对比表明:(1)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水平基本符合国际比较显示的一般趋势,目前的发展水平决定我们处于相对高消耗的发展时期。(2)符合“一般趋势”表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但中国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表明,不能听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一定要使经济增长向着更加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持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要打破“一般趋势”,需要下更大的力气。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我们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全球平均为29.7%,而中国仅为19.7%。如果按人均水平算,我们还要低得多。人均淡水资源全球平均为8241立方米,中国仅为2257立方米。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矿等资源,国内供给的压力更大。因此,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加快优化升级,工业化不能进一步转向资源能源节约型,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难以承受,增长将不可持续。

第三,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2001年,中国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34%,服务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为28%。与收入水平与中国基本相同的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要低19个百分点,在同类国家中名列倒数第二位;就业比重要低20个百分点,名列倒数第一。考虑到中国服务业统计方面可能存在误差,即使按调整后的数据,中国服务业比重仍然明显低于同类国家的水平。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比重上,而且表现在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上。与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和产品供给充裕、质量品种合乎需求、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状况相比,中国有较多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目前中国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大多数是服务行业。特别在一些具有垄断、半垄断性质的行业中,由于服务产品开发不足,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不稳定等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使大量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状况不仅抑制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服务业更好地发挥促进各个行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改革滞后的影响。服务业中一些行业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最终需求。(2)就业压力的影响。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有安置富余职工的压力,使本来可以交给专业化服务企业从事的服务活动长期内部化。(3)产业性质定位的影响。对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产业,强调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对金融、通讯等行业,强调安全性的要求;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强调其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这些性质和功能是必要的,但同时对它们作为产业的经济含义和要求重视不够。(4)低消费率的影响。消费率低必然导致生活业发展缓慢和比重偏低。(5)开放程度较低的影响。对外开放对中国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工业比重和降低了服务业的比重。

第四,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上升。过去多年,我们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在真实成本相对较低的同时,也存在成本扭曲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压低地价,甚至实行零地价;污染企业不支付或少支付治污成本;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都进一步压低了成本,是靠欠账和透支支持的低成本。这种状况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最近几年,中国GDP构成中,劳动报酬约占一半,2003年,这一比重为49.6%。劳动力成本上升即使幅度不大,也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此外,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将纠正以往土地使用中损害农民利益和消费土地资源等严重问题,同时也会使地价上升,带动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要解决好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就业压力。我们在尚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进入持续升级过程。与前些年的主导产业相比,新的主导产业资金更密集,单位产出使用的劳动力更少,就业的压力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就不断下降,“高增长低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

第五,开放带来的升级空间越来越小。和以前填补空白式的结构升级过程相比,今后通过引进新产业、新产品,继续提升产业结构的空间缩小。从国外引进更多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在加大。近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中国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今后需要引进的许多技术已经不是发达国家的二三流技术,而是真正的前沿技术。掌握这些技术的国外企业从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考虑,拥有这些技术的西方国家从其战略图谋考虑,都对转移或转让前沿技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特别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中国始终面临技术封锁局面,如巨型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技术的进口,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严格控制。一些军民两用性质的技术如微电子电路、集成式半导体产品、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光学纤维、超导技术等,也经常受到西方国家以军事安全为借口的输出干预。

针对中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状况,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重要条件开始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配套产业水平提升;企业成为负责任的投资主体;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中国应当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战略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的重大带动作用。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事关中国经济军事安全和长期发展潜力,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加大政府的扶持与支持。这是新形势下国家产业与技术战略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传统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际市场上我们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产业,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主导产业。要以重大工程为依托,推动设备制造业振兴。我们自己和国际经验都证明,以重大工程为依托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研制,目的明确,配套同步,成果直接为重大项目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有需求方的约束,其成效是“可检验的”,是要拿到市场上去的,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实践的结合。此外,还要加大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跟踪投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微系统、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洁净与高效能源、海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等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其中可能孕育出引导下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我们要力争通过几年、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奠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第二,增强以我为主综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封闭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含义大不一样。在封闭的经济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意味着“闭门造车”,从头开始自主开发所有的技术环节和零部件生产能力。而在开放条件下,技术能力是一个跨越国界的全球性的系统,不可能也不需要再从头开始形成自己的封闭技术体系。开放条件下,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集成能力,即一个企业能够有效整合内部外部技术资源的能力。经过多年竞争和积累,国内企业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这是以我为主组合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的重要基础。

第4篇

北京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随着首钢的搬迁基本是已经离开北京的中心环节,而随着大批的外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旅游公司的进入,第三产业已经占据了北京市经济总量的主流环节,第二产业也以经济作物改变了以往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观念。

1、第一产业实现了战略性结构调整,都市型现代农业强势发展 ;

2、第二产业结构明显改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体;

3、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跃升。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关键词:青州市;花卉产业;经济结构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均收入的高速增长,花卉这种被人们普遍喜爱的特殊产品也完成了由奢侈性消费到日常性消费的转变,花卉产业也成为了我国最具活力、绿色的产业之一,被称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青州市作为全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在国家经济转型期花卉产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持青州市花卉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已成为政府花卉产业管理机构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何进一步加强政府花卉管理部门对花卉产业的宏观指导,如何帮助花卉企业在新形势下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并引导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调整,花卉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发生较大变化,花卉生产和消费方向开始向现代销售模式转变。青州市花卉产业立足集群发展,不断丰富、拓展“东方花都、青州花卉”品牌内涵,花卉产业有了长足发展。

一、青州市花卉产业现状

目前青州市花卉生产总面积12.9万亩,年产值76.5亿元。花卉企业约200家左右,其中,大中型规模以上企业70余家,花卉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目前已有66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1家,省级花卉合作社2家,县级合作社63家。绿圣兰业、青州花卉集团相继成为2015年度“山东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

1.在产业科技发展和新品种研发方面

目前,青州市建有山东省竹芋育种研发中心等10家科研机构、山东省蝴蝶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3家花卉联盟组织。种苗研发连年实现新突破,相继研发出“青州仙子兰”“花艺双辉”“青州雪峰”“云门素”“云门香”“海岱韵”“青州金凤”“青州银凤”8个花卉新品种,实现了山东省兰科花卉育种的突破。绿圣兰业、奥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种苗研发型的转型,年产花卉种苗1000万株。青州市花卉产业集团与漳州新镇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海峡种苗研发中心项目落户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

2.在花卉产业链条延伸方面

花卉深加工取得突破,花卉产业集团开发出铁皮石斛鲜条、鲜汁、石斛粉及铁皮枫斗等系列产品。2015年,与云南老字号“吉庆祥”合作,利用玫瑰、等花卉,开发出青州府鲜花饼。另外青州市政府大力发展花卉旅游,探索推进花卉旅游与产业园区、花卉旅游与每年一度的花博会结合,花卉与旅游初见成效。

3.在花卉电商工作方面

推动实施“互联网+花卉”青州模式,目前已发展到328家。在电商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推进两大电商平台建设:一方面,与成都花木交易所合作建成中国青州盆花交易结算中心,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盆花类交易电子结算平台。2015年花博会期间,盆花卉交易结算中心正式挂牌运营。为进一步利用好结算中心平台,又专门成立了“找花网”,主要是针对“B2B”(企业对企业)线上交易。另一方面,与建设银行合作,建设银行善融商务青州花卉馆。善融商务青州花卉馆主要是B2B和B2C客户操作模式。青州花卉馆是建行系统全国第7个入驻的特色产业电商平台,目前已有68家花卉企业,自2015年10月份正式运营以来,实现线上交易额近3000万元。

4.在产业平台建设方面

抓好花卉信息平台工作。青州市花卉管理部门专门成立信息与流通科,探索推进青州市的花卉统计调查和信息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同时推进国家花卉信息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市花管理部门还负责中国花卉协会名花网站群5个子网站的信息编制、管理和网站维护工作,利用网站群做好花卉信息工作。配合有关单位做好花卉市场建设工作。2011年以来,先后建成50万平方米花卉交易市场,进一步稳固了青州花卉在国内花卉界的形象和地位,为花卉电商的发展奠定市场基础。另外积极抓好花卉物流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突破花卉专业物流平台建设,解决花卉物流最后1公里的问题。投资300万元,注册山东万红花卉物流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第一家花卉专业物流公司,并投入运营。投资3060万元筹建青州花都物流有限公司。目前青州花都物流有限公司已完成注册、与合作企业的合作意向签订等工作,待公司办公地点确定后迅速展开装修、机房安装等工作。

二、目前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花卉品种差异性不明显,品种结构不合理

目前青州市的花卉品种盆栽花木多,观赏绿化苗木少;多年生花木多,鲜切花品种数量少;应季花卉多,反季节花卉少。尤其在全国有影响的主导性畅销拳头产品数量不多,缺乏生产拳头花卉产品的大中型龙头骨干企业,目前青州市花卉企业整体专业化生产水平还比较低,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引进和研发新品种的能力不足。

2.花卉信息平台建设仍有不足

目前青州市花卉产业已进入新形势下新常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了产业发展和消费转移的顺利转型。但从全国来看青州市花卉产业总量仍然相对较小,全国盆栽中心地位不牢固,产业大格局没有形成,缺少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信息大平台、交易大市场。

3.一二三产业没有融合发展

目前青州市还仅是花卉生产中心,停留在种植环节重复生产、“跟风式”一拥而上的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这几年虽然品种增多、数量增加,但仍没有质的飞跃,缺乏有影响力的畅销拳头产品,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全市花卉产业仍处于产业链底端,利润不高,产业链条亟需延伸。从花卉市场流通体系来看,市场开拓不够,销售渠道不畅,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花卉企业在市场中单打独斗,没有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现代营销体系。二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周边配套设施、服务行业、专业物流亟待完善。

4.信息化手段不足,缺乏电商专业人才

青州市大部分花卉企业缺乏完善的信息体系,信息收集、反馈滞后。花卉电商虽已起步,但由于缺乏信息推广技术和网售专业人员,电商仍停留在被动销售方式上,缺少信息、电商集群发展区,市场竞争能力弱。技术力量薄弱,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种苗研发、产品开发受限。花卉电商虽已起步,但由于缺乏信息推广技术和网售专业人员,电商仍停留在被动销售方式上,缺少信息、电商集群发展区。

5.花卉企业专业人才缺乏,标准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创新能力不足

全市目前有花卉从业人员约11万人,但花卉经营、栽培等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不到总人数百分之三,花卉企业现代管理人才更是严重馈乏,导致从业人员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与青州市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目前青州市花卉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小,标准化专业化程度较低,企业拳头产品少,创新能力不足,缺少具有行业话语权、定标权、导向权的排头兵。没有大的龙头企业带动,企业发展慢,对花卉产业拉动力弱。

三、对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解放思想,拉长花卉产业链条,推动花卉企业尽快转型升级

全力突破由点到面的发展,从政策上扶持壮大花卉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向花卉种苗研发生产、花卉园艺资材加工、花卉温室设备加工、花卉产品深加工、花卉专业物流等方向转型。倡导企业“走出去”,发挥自身优势,到外地发展花卉生产基地和花卉资材生产基地,开发利用外地资源优势,打响“青州花卉”品牌。花卉企业要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人才投入,在保持现有优势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鲜切花、反季节花卉、稀有花卉等高效益品种,推动花卉企业转型升级。

2.全面招商,引进大型花卉龙头企业

市花卉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花卉企业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互动,错位发展。着力引进培育发展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面向国内外招引大的物流公司、技术咨询、科技研发、中介服务等公司。充分发挥花卉业务资源优势,引进花卉链条企业。

3.形成合力,加快花卉专业园区建设

以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花卉公园、花卉高科技博览园等花卉专业园区为核心的专业园区建设。重点引进研发、服务项目和花卉产品深加工企业,形成配套体系健全的农业发展和休闲度假区。完善区域规划,促进花卉与旅游结合,精心设计开发花卉旅游线路,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强宣传引导,做好以中国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为核心的花卉物流园区建设,推进花卉市场整合工作。

4.加大扶持,推进企业规模扩张发展转型

全力扶持本地花卉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发展后劲大,对全市花卉产业发展有强劲带动的“排头兵”。立足产业“微笑曲线”两端,帮助企业推进花卉种苗研发、新品种驯化推广,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坚持人才战略、科技兴花,整体提高花卉管理人员、专业人才素质。

5.充分发挥政府花卉产业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花卉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较为迅速,花企的数量有了大幅增加,这里面不乏“跟风式”盲目而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生产,这很容易形成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和花企之间产品价格的恶性竞争。在国家经济转型时期,政府花卉产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花卉企业的宏观指导,发挥引领和调控作用,统筹规划全市整个花卉产业集群的安排,加大对花卉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引领企业注重产品创新和经营体制创新,通过创新实现高收益,避免花卉企业之间出现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实现青州市花卉产业在国家经济转型时期的良性、有序和健康发展。

作者:孙伟 贾秀平 单位:青州市花卉高科技博览园管理委员会 青州市林业局

参考文献:

[1]李玉敏,高志民.论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1,(3).

[2]朱积余.国内外花卉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广西林业科学,1999,(1):l-9.

第6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结构;关联作用;促进转型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5-0078-06

多年来的外需主导、粗放增长和规模速度优先使我国当前面临经济发展道路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艰难与瓶颈,特别是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会遇到其他诸多矛盾,使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更不容易。经济发展不只是规模、速度的问题,更主要的应是质量、结构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产业结构的水平和形态问题。因此,对当前我国来说,应把如何促进产业结构水平提高和形态转换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可否认,促进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结合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从长远发展和深远意义考察,文化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较佳选择。本文以湖南的实践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关联作用

文化产业发展能较快引起产业结构向服务型转变。文化产业化使具有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活动,文化产业成为整个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组成部分,直接创造财富,改变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从文化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看,1990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仅10.34亿元,占全省GDP的1.4%;到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30亿元,占全省GDP的5.1%。在湖南十大优势产业中,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只低于装备工业、钢铁有色业,居第三位。这说明随着文化产业发展,其所创造的财富不断增加,直接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比例和关系,引起整个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文化产业中各行业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分属第二、三产业。一般地,文化产品的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文化产品的流通和文化服务属于第三产业。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湖南文化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27.4%、24.2%、26.1%,文化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72%、72.6%、75.8%、73.9%,基本态势是文化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因此,文化产业发展直接改变三次产业结构。并且,文化产业增速较快,如“十五”期间,湖南GDP年平均增长10.3%,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10.9%,而文化产业增速为17.3%,分别高于同期GDP和第三产业增速7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2008年,湖南省文化产业产值增速分别高于同期GDP和第三产业7.38和6.88个百分点。因此,发展文化产业能较快地引起整个产业结构向服务型转变。

文化产业发展引起就业结构向服务化形态转变。产业化的文化生产效率趋高,其创造的增加值和经济效益较高。以2007年湖南文化产业为例,其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4.67万元,比湖南全社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2.37万元高了近一倍;文化产业增加值率达到48,2%,比全省平均增加值率高4.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生产税和营业盈余占其增加值的比重达60%,比全社会平均水平40.6%高近20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带来了更高的劳动和资本收益。文化产业具有广泛吸纳各类社会劳动力的特点和优势(欧阳坚,2009)。Itl较高的收益将增加社会投资、吸引外资,形成更多的文化企业,创造和增加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对脑力劳动者的吸纳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湖南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2万人。比1990年增加了20万人左右;2008年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100万个;2004年至2007年,在湖南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长1.2%的情况下,湖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保持了5.5%的增长速度,超过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速4.3个百分点,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服务、广播电视、动漫等服务行业已成为就业人数增长较快的领域,产业新增从业人员也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可见,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引起劳动力以较高的速度不断向文化产业转移,促进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增加服务业的就业比重。

文化业态创新促进产业结构水平健升。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是与人的消费需求变化相对应的过程。文化产业是生产消费性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满足国内居民的文化需求。而且引导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转变。文化产业具有文化生产者之间、文化消费者之间以及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互动的特征,文化生产者之间互动会产生融合、出现渗透,会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节点或链接点,产生新的产业;文化消费互动产生新的消费热点,拉动新的产业发展;文化生产主动创造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对接不断增加、不断更新的市场消费需求,使新兴业态不断产生、发展,并迅速占领新兴消费市场。如,湖南是中国原创动漫业的先行者,自1996年组建湖南东方卡通公司以来,动漫企业不断涌现,带动了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到2008年,湖南生产获得播映许可证的动漫产量一直居全国第一,并形成图书、音像制品、衍生产品专卖店等配套的产业链。2006年3月开通的全国第一家电视购物频道――湖南“快乐购”购物数字频道是一种新的零售业态,到2009年3月已覆盖11个省市,发展了150万会员。因此,文化业态创新,能获得新产业发展先机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势,迅速提高文化产业乃至整个产业结构水平。

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其他产业转型。一是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成为其他产业运作和发展的重要要素。“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德鲁克,1999)文化因素和经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经济效率(福山,2001)。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需要不断创新的产业,其产出不仅为消费者服务,也为其他生产者服务。文化产业对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能为其他产业进行价值链安排、产品研发、销售提供文化要素和智力支持,特别是能改变其他产业的价值创造链条,提升其他产品和产业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提高竞争力,促进其他产业高附加值化和高知识化。文化产业还能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二是文化产业呈现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生产、技术、产品、流通、消费等经济技术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化产品和服务是终端产品,与后向的技术、制造业等关联效应大,文化生产对技术、信息、设备、资本、土地、厂房等的投入,带动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技术发展,导致新的产业产

生。三是上面已提到,文化产业较高的收益将增加社会投资、吸引外资,其他产业的企业主动进入文化产业,其本身就是转型。

二、当前文化产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规模不大,占比相对不高,尚没有改变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从增加值看,虽然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较快。2008年增加值达530亿元,占全省GDP的5.1%。但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比较,湖南文化产业规模还有一定的差距。如2008年上海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80.1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7%;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4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5.83%,英国占7.61%,韩国约占6%(王永章,2007)。”从就业比重看.2007年湖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5%,远没有达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文化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例20%和10%的水平。从2008年湖南省生产总值11156.64亿元的构成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07.4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33.0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16.1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0:44.2:37.8。由此可见,目前,湖南文化产业规模不大,还没有改变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2.文化新业态少,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慢,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促推力不够

从文化产业三大结构看,以2007年为例,湖南文化产业核心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层(网络、休闲娱乐、其他文化服务)和相关层(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29.2:32.5:38.3,其中代表新业态的层比重低于相关层。从九大行业看,虽然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占比最高,达25.8%,出版、广电服务、文化用品等在10%以上,但其他文化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分别只占3.9%、2.8%。这说明湖南文化产业仍以传统的出版、广电、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用品生产为主体,一些新兴行业发展缓慢。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慢,对整个产业结构转型的促推作用还不大。

3.文化服务价值不高,文化要素渗透力不强,尚不足以提升其他产业价值

从文化企业发展模式看,湖南偏重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和形式模仿,忽视文化内容创造和发展,主动创造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对接不断更新的市场消费需求不够,特别是没有充分发掘湖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现代革命文化资源、地理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及中华文化资源、世界文化资源等深刻和先进的内涵,导致文化发展不够、文化价值提升较慢。从文化要素作用看,由于前述的原因,文化的渗透力、辐射力不强,再加上文化企业重视消费群体,忽视对其他产业群体的服务,以及易于服务于其他产业和劳动者的网络文化服务发展缓慢,提升其他产业价值有限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却占较大比重,所以,文化要素还没有渗透到其他产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建设过程中,也没有辐射到其他产业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过程中,其提升其他产业价值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4.文化产业链条不长,与其他产业融合少,不足以改造其他产业存在形态

从文化产业链条看,除湖南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从动漫原创、制作、出版、发行,到衍生产品生产、媒体播出等较为完整的体系外,其他产业链条均不长,表现为产品和服务品种相对单一,结构“同质”,衍生产品少;品牌不多,品牌价值低,品牌改造和整合其他产业价值链能力弱。如湖南三辰卡通利用“蓝猫”品牌,授权多家企业参与合作开发相关的衍生产品,因缺乏相应的品牌延伸管理,出现衍生产品品质问题,导致许多法律纠纷(曲红,2007)。处在全国同行业前列、上缴所得税最多的湖南新闻出版行业,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的资产利润率分别为6.98%、7.19%、8.3%、8.15%,销售收入利润率为8.32%、8.78%、10.0%、9.27%,均没有达到20%的国际水平,难以吸引其他产业企业进入,这些导致了文化产业限于内部的互动,缺乏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动,与其他产业分割严重,与其他产业关联、协同程度低,无法改造其他产业存在形态。

究其原因,一是新的文化观念没有全面树立,文化产业促进产业转型的认识不够。二是文化消费总量较低,导致文化产业规模不大。2007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66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5.39%,只占消费性支出的7.37%;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79元。占纯收入的2.02%,仅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34%;城镇居民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总额182.5亿元,农村居民支出总额32亿元,全省支出总额为214.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来自本省居民的消费还不到一半。因此,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还不能改变整个产业结构。三是文化产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2008年长沙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70亿元(龙军,2009),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0.94%。县域文化产业主要是文化旅游业和部分低档娱乐休闲业,具体到农村文化产业极少,或基本没有。这种不平衡也导致文化产业难以促进、带动整个区域、城乡的产业转型。四是文化产业组织结构还不健全,文化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经营机制不活。湖南文化领域早期的改革并没有完全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主要是在传统文化体制下由政府主导对文化领域经营环节部分进行剥离、改制,对文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整合,其中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合并组建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政府控制和政府绝对控股的文化产业集团,实行的仍是行政性垄断和寡头垄断。根据湖南省统计局2006年的统计,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收入水平,广电集团和出版集团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其他产业单位和产业集团规模都较小,民营企业的资产规模和收入水平都小于国有企业。现行的文化产业主体主要是从文化事业中剥离、改制、整合而来,大多数文化企业系国有独资企业,产权结构单一,产权关系模糊,产权主体缺位,从而导致文化产业竞争不公平和竞争不足,创新压力不够,自我发展不够,与其他产业的企业互动和提升、改造其他企业不够。五是文化产业政策安排缺乏全面性,着重支持的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本身的发展,而对文化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则缺乏鼓励;缺乏协调性,重产业发展,轻文化发展;缺乏开放性,业外资本进入文化领域遭遇“准入门槛”障碍,在土地、资金、人才政策上受歧视,对其投入范围的限制也甚多;缺乏统一性、合理性,给予的政策在行业、地区、企业之间不一致,对新兴文化产业支持滞后,对边远地区、农村投入比例较低,民营、中小企业得到的支持较少,为消费需求制定和实施的促进政策和引导措施极少,这些都影响了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

三、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建议

1.革新观念和思想,充分重视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意义

树立文化的产业观。发展文化产业是在我国深化改革、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被提出来的(胡惠林,2006)。在政策引导、法律规范下以产业办法、经济手段、市场机制进行运作的文化产

业,不仅为文化创新、文化发展和满足文化需求增加了新的途径,而且为扩大文化输出、参与国际竞争、应对国际挑战增加了新的手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树立文化的产业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增强国民经济的综合竞争实力。

树立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思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要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利用,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又要求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资本密集化、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石坚、周华伟,2006)。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只是增加了产业部门,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就业领域,而且还能改变原有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结构(胡惠林,2009),直接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构成,促进其他产业提升,促进“制造”向“创造”、自然资源型产业结构向自然、科技、文化等多种资源型产业结构的转变,缓解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严重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抓住发展先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及早形成文化产业领先优势、竞争优势,抢占国际文化产业竞争和世界产业格局的有利位置。因此,应充分认识和重视文化产业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意义,以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思想来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工作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把文化作为重要的驱动力,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改革体制、完善政策,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

改革文化体制,建立与其他产业互动发展的文化产业体制。文化事业体制是原有文化体制的唯一形态,主要是为了加强对文化领域的控制与管理。当前文化产业主体是在原有文化体制中形成的,带有明显的“事业+产业”特征,而发展文化产业的本质是以市场机制替代计划体制作为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性力量。因此,要改革原有的文化体制,建立适应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体制。要发挥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也必须清除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障碍,建立与其他产业相同、相应的文化产业体制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充分互动发展的运行体制。为此,一要在坚持文化产业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原则下,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体制建设,构筑市场为主导、政府宏观引导的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体制,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产业经济、法律、行政等制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文化产业推动整个产业结构转型的格局。二要通过资源在新兴主导产业的环节上配置,来实现产业结构层次的突破(徐佳宾,2007)。打破所有制壁垒和产业壁垒,允许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通过投资、兼并、收购、承包、托管等形式进行相互融合,包括放开文化资本,保障文化资本进入;改造其他产业,充分发挥提升其他产业的作用。开放文化领域,根据安全重要性、竞争实力分门别类,在依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有限领域实行国家专营的同时,有步骤地降低或取消国内其他产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准入门槛,允许其他产业资本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改制、改造和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形成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相通相融的互动发展体制。

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发挥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文化经济政策不仅对文化产业体制、文化产业运作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互动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原有的文化经济政策主要是针对和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并没有考虑如何发挥文化产业促进其他产业发展、转型的作用,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一要引导文化产业由单纯依靠数量扩张向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转变,鼓励文化产业对技术的运用、对文化的创新和对业态的创新,特别是对与其他产业有紧密关联、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作用明显的文化产业创新加大资助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内涵提升、。、文化产业技术和结构升级。二要鼓励文化产业不仅以其产品和服务的先进内涵为其他产业提供有价值的发展所需的文化要素,而且以自有的品牌优势开发衍生产品,向其他产业延伸。三要引导、支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协作,特别是鼓励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分工协作和价值链的创造。四要坚持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文化产业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从省会向周边地区、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转型。五要引导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鼓励文化消费和文化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文化产品的消费条件和消费方式,从消费端拉动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转型。

3.文化企业与其他产业企业加强互动,主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第7篇

Abstract:With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also changes.So how to solve match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will affect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various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Based on the last 20 years developed data of shaanxi province,the passage analyzed,in the industrial process, the coordination problem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shaanxi province, in order to propose for their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性

Key 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Coordination

作者简介:王姝 硕士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助教

管超 学士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助教

张荣 学士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助教

西方经济学家很早就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相应的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事实上,产业结构的变动一方面会引起就业结构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就业结构的演变也会反作用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合理性会极大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演化和调整。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发以来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情况进行分析,探索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优化途径。

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及演进路径分析

(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联性

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于1940 年提出“配弟―克拉克定理”,他认为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就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保持着相关性[1]。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总体演变的一般趋势是:就各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由大到小排列的变化情况是由“1-2-3”的格局向“3-2-1”的格局转变。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也如此。

(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路径

一般在工业化初期[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在GDP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和以商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较小,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呈现“1-2-3”的格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迅速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随之变化为“2-1-3”或“2-3-1”的格局。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迅速软化,三次产业比重随之演化为“3-2-1”的格局。

二、陕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

(一)陕西省产业结构的演变

从上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0.5%,大幅下降到了2008年的11%,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则有1978年的51.9%,小幅上升到2008年的56.08%,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由1978年较低水平的17.6%,持续增长到了2008年的32.96%。1986年,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陕西省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首次由“2-1-3”调整成了“3-1-2”,此后,这种产业格局始终保持在“3-1-2”。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0年历史较低水平的38.9%增长到了2008年56.08%,显示出这种产业格局有逐步深化的趋势。

(二)陕西省就业结构的演变

纵观自1978年以来,陕西省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移情况(表1),可以看出:

1、1978年,陕西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为71.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现出不断地下降趋势,到2008 年降到46.77%,这说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流出;

2、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呈波动式变动,但震荡幅度不明显,总体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8%左右;

3、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呈现出显著的震荡上涨趋势,从1978 年的11%增长到了2008年的32.5%,并出现了明显的吸纳更多就业人员的总体趋势。

三、结论

陕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略有上升,第三产业则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陕西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基本符合工业化演进的规律。根据关联性理论,我们可以得出:

1、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陕西省需要进一步加快第一产业的产业升级,促进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发展。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幅增加,政府需要加大对劳动力全面的技能和教育培训,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陕西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

2、进一步加快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处理好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的关系,当前条件下,陕西还可以利用自身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3],以高新产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行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更好发挥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

3、第三产业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陕西省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高科技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作为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的主要途径。

4、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素质和技能上对就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陕西作为教育大省,教育主管部门应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需求来培养学生,多样化培养手段,灵活化专业设置,增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使人才培养符合产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5、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各高等院校,应结合市场需求,灵活的制定各专业教学计划,拓宽专业口径[4];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综合、渗透和交叉工作,从而有效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董春诗,王宝石.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3-49

[2]王芳.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7(7):9

第8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结构偏离度;VEC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6-0112-05

产业结构反映了各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就业结构主要反映的是劳动力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比例分布以及利用状况。不同的产业结构导致了国民经济以不同的方式、不同速度的增长,这势必影响劳动力资源在各产业部门的流动,从而影响到就业结构;反过来,就业结构的改变使劳动力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的数量和质量重新分布,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和趋势。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劳动人口仍将继续增长,今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供需的矛盾将更加显现,同时我国又面临着升级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任务,确保经济稳定持续健康的增长,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研究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理论分析

按照配第―克拉克对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伴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在产业结构之间发生规律性转移。在经济发展早期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第一产业的发展与其资源水平相适应,并可吸收大量的初级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GDP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也就是说,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劳动力按照三次产业的顺序顺次转移,而就业结构的变化也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保持着关联性。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在其所著的《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的经济增长》等著作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以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渐超过第二产业。与此同时,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到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不大,大量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虽然就业结构的变动在一定时期特别是在工业化初期往往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但从长期看,二者的变动具有一致性。钱纳里和赛尔昆研究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体系。在1975年出版的《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他们选择了由27个变量定义的10个基本过程来描述经济发展中结构转换的一般过程,通过运用统一的回归方程,对100多个国家约两万个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每一个结构随人均收入增长而变化的逻辑曲线,从而得到了一个所谓的“正常发展型式”。这一结构后来被称之为“多国模型”,同时指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产业结构变化在各阶段上有其特殊性,但总体趋势从长期看与发达国家一致。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分析

1.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快速发展,持续的经济增长与新疆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升级有着密切的关系。参照图1,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78年新疆一产比重为35.9%,而2005年为19%,这其中曾一度升高到1982年的42.4%,但从总体来看基本呈下降的趋势。(2)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表现平稳,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1978―1990年,从46.2%下降到30.6%;1990―2005年,从30.6%上升到44.7%。(3)第三产业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从1978年的17.9%提升到2005年的36.3%,平均每年上升0.68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中是增长最快的。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新疆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一定比重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的份额并略有提高,而且考虑到新疆处于工业化阶段,这一趋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第三产业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

相应地,我们可以看出新疆三产就业结构在这一时期内的演变过程:(1)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72.06%到2005年的51.54%,平均每年下降0.7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同期0.96个百分点的下降水平,说明新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缓慢。(2)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1978―1993年,从14.33%上升到18.75%,而1993―2005年,从18.75%下降到15.51%并曾出现2004年的13.23%的最低点,与该时期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相比明显偏低,说明新疆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并没有效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3)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相吻合,呈稳步上升的态势,从1978年的13.61%到2005年的32.95%,平均每年增加0.72个百分点,说明新疆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特点。

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技术分析

从图1我们还可以看出,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与产业比重基本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即随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下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也迅速提高。但这种一致性在第二产业表现得却不明显,为了验证我们以上得到的直观判断,以下我们采用kendall检验对上面的判断进行验证,得到以下结果:

从表1可以得出与我们的直观判断是相符合的结果。第二产业的这种不一致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一方面,新疆长期以来,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劳动力转移无序,没能经过第二产业的过渡而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新疆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新疆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表面来看第二产业大量采取资本或资金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这只是对中央直属的重化工业为主;而吸纳劳动力较多轻工业技术发展水平低、发展规模小长期困扰第二产业,在提高增加值的同时并没有相应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为进一步分析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我们引入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结构偏离度。计算公式如下:

从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的变动趋势来看,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呈现负值,偏离度从1978年的-0.5018上升到2005年的-0.63135,偏离零值愈来愈远,可见第一产业不仅不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反而成了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而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的趋势还会增强。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较大,是三个产业中偏离度绝对值最大的,从1978―1990年,该值呈现变小的趋势,表明第二产业吸纳了第一产业流出的剩余劳动力,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新疆把石油、化工、煤炭等重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的重点产业,资本与技术逐渐替代劳动力,一方面,新疆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明显高于第一、三产业,另一方面,新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却出现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且数值相对较小,并有缓慢趋于零值的趋势,可以说明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向均衡状态靠近。从其他部门转移出的劳动力大部分为第三产业吸收,第三产业今后仍然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就业部门。

3.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分析

通过上面对新疆产业结构和劳动结构之间结构偏离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疆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国内的研究也大多到此为止。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内在的定量关系还不是很清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内在的影响机制是怎样的?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为回答这些问题,笔者借用VEC模型来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深刻联系。

在介绍VEC模型之前,首先来了解VAR模型。

(1)VAR模型。一般的VAR(p)模型为:

式中Yt包含k个存在协整关系的I(1)变量,但不包含外生变量,其中每个方程的误差项都具有平稳性,误差修正项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的关系。

本文首先对六个变量xi:第i产业的产业占GDP的比重,yi:第i产业的就业比重进行单整检验得到:第一产业x1~I(1),y1~I(1),第二产业x2~I(1),y2~I(1),第三产业x3~I(1),y3~I(1),即各产业就业比重与产业比重都是一阶单整的,在此基础上做协整检验,采用JJ检验可得:

从表3―表5可以看出,第一产业,该检验选择的滞后阶数为4时,y1与x1存在协整关系;对于第二产业,该检验选择的滞后阶数为4时,y2与x2存在协整关系;对于第三产业,该检验选择的滞后阶数为5时,y3与x3存在协整关系。据此我们分别建立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VEC模型。

上面的误差修正模型中,差分项反映了短期波动的影响。短期变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短期的内生变量的波动的影响;一部分是偏离长期均衡所致。误差修正项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从误差项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第二产业与第一、第三产业相比,右边第二项的符号相反,为负。具体来说:从第一产业看,新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产业比重成正比,考虑到1978―2005年其产业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可以解释为,第一产业比重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其就业比重将降低1.01个百分点。从第二产业看,新疆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与产业比重成反比,即第二产业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其就业比重反而下降0.28个百分点。从结果来看,该系数的t值小于2但大于1,考虑到样本空间的局限性,因此显著性可以通过检验。这与我们前面的技术分析结果是一致的,新疆第二产业的发展,没能相应其吸纳劳动力,随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反而是下降的,这是本文得到的一个重要发现。从第三产业来看,新疆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产业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其就业比重相应提高0.43个百分点,看来第三产业确实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在1978―2005年这个期间,第三产业承接了第一产业转移的大部分剩余劳动力。

三、 结论及建议

按照西蒙•库兹涅茨的理论,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可以判定新疆正处于工业化初期,但新疆的就业比重却按一三二的顺序,显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发生了偏离。本文还发现,新疆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够,笔者认为:第二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不够的主要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第二产业资金或技术密集对劳动力的挤出,而更多的是归因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平衡,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受到了限制;此外,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新疆第二产业的发展要求,可能也是一个原因。工业化的进程不仅仅是产出的增加,更应体现出“人的变化”。因此,在今后发展中应注重就业结构的改善,注重从提升就业结构角度设计产业政策,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等方式,加强对从第一产业劳动转移人口的技能培训,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两者之间的相互适应性,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 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72-297.

[2] 王星.非参数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0-105.

[3] 刘向阳.中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科技广场,2007,(2):6-11.

[4] 陈小昆.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与启示[J].新疆财经,2005,(3):37-41.

[5] 李延军.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J].商业时代,2007,(2):81-82.

第9篇

1.铜川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

第一,就三次产业比较而言,三次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从三次产业产值比较来看,见表1.1。以2011年为例,第一产业产值17.41亿元,占总产值的7.4%,第二产业产值149.31亿元,占总产值的63.7%,第三产业产值67.81亿元,占总产值的28.9%。可见,铜川市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第二产业占全市总产值的50%以上,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也相对滞后,说明铜川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第二,轻重工业比例不合理。铜川市一直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采选业和初加工业为首的重工业占据了工业总产值的中相当大的比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很高且逐年增长,见表1.2。其中,轻重工业比例很不协调,以2011年为例,轻工业产值为23.26亿元,而重工业产值为219.76亿元,是轻工业产值的9.4倍。这种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情况严重制约了铜川市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经济对煤炭等资源的依赖加大,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难以从现有的产业结构中跳出寻求新的变化。第三,产业结构单一,煤炭业成为主要依赖的产业。长期以来铜川市都依靠采挖煤炭资源以换取经济增长,煤炭开采洗选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产值最高,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也最大,表1.3是铜川市2007-2011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产值以及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在2007至2011这5年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产值以及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基本是呈逐年上升趋势,反映了煤炭业在铜川市工业中“一业独大”的地位。

2.铜川市接替产业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铜川市目前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寻找新的接替产业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铜川市的接替产业。

2.1备选产业的选择通过对铜川市各产业发展数据的比较,除煤炭业以外,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这6个产业的产值以及在总产值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可以选择。其2011年具体发展情况如下表2.1所示。

2.2指标说明本文拟选取如下指标进行说明:(1)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反映了产业的增长潜力,其计算公式为需求收入弹性=某产业需求变化率/国民收入增长率。本文将采用工业销售产值来近似计算产业需求变化率,从而得出需求收入弹性。(2)产业构成系数:产业构成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对区域总产值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产业构成系数=某产业产值/区域总产值。(3)产值利税率:产值利税率可以反映出产业盈利水平和投入产出水平,其计算公式为产值利税率=某产业利税总额/某产业产值。(4)比较集中率:接替主导产业要在更高层次区域内相对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带动本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以陕西省为更高层次区域,计算公式为比较集中率=(某产业产值/区域所以产业产值)/(更高层次区域该产业产值/更高层次区域所以产业产值)。(5)就业人数比率:接替产业必须有较好的吸纳就业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就业人数比率=某产业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

2.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铜川市接替产业根据《铜川统计年鉴2010》及《铜川统计年鉴2011》,计算出备选产业各指标如下表2.2所示。(1)对上表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下表2.3:(2)利用SPSS进行分析,见表2.4相关系数矩阵,表2.5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及方差累计方差贡献率表,其中选择累计贡献率大于85%提取主成分,列举两个因子。(3)用表2.5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再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模型。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即可计算综合主成分值,并对其按综合主成分值进行排序,即可对各产业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见表2.6:可以看出,通过分析,铜川市的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和饮料制造业的综合得分比较高,因此可以选择这三个产业作为铜川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接替产业进行发展。

3.结论与建议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需要资金、人才、技术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在依据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的同时也需要政府、金融等各方面的支持。(1)要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利用煤炭资源。铜川市应该做好后续的煤炭勘探工作,充分利用现存的煤炭资源,充分发挥煤炭业长期积累的基础和优势,为产业结构积累资金、技术等相关资源;(2)要在发展煤炭业的基础上延长煤炭产业链条。从以往的发展历史看,铜川的电力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再加之电力工业本身与煤炭采掘业有较高关联性,发展电力工业可以实现煤炭资源由一次能源转化为二次能源,从而对煤炭资源进行转化并增值;(3)积极发展接续产业,实现产业顺利转型。应该在接替产业的现有基础上加大资金、技术的支持力度。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规模的扩大和产值的提高,更要着重于技术的创新。利用这些接替产业的发展来逐渐减少对煤炭业的依赖,加快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4)政府应发挥自身作用,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产业转型加大支持力度。

作者:何梦凡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10篇

关键词: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产业结构

一、理论与方法

目前新疆最新的投入产出表是《新疆投入产出表2002年表》和《新疆投入产出表2007年表》(价值表),本研究以该投入产出表42×42行业部门的表式为基础。

笔者根据需要把42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业也相应地调整为15×15行业部门的表式。得到归并为15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之后,就计算直接消耗系数aij,并由此得出相应的投入(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最终需求向量用F、总产出向量X来表示的话,总产出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定义:

aij=Xij / Xj (1)

B=(I-A)-1(I为与A同阶的单位矩阵) (2)

X=AX+F X=(I-A)-1×F=B×F (3)

其中B称为列昂惕夫(W.Leontief)逆矩阵。在这里把逆矩阵系数表的列的和(列方向的合计∑bij)反映的是第j部门发生1个单位的最终需求时,它给各个产业的总效果。影响力系数用下面的公式(4)来计算

影响力系数= (4)

影响力系数指的是某部门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和拉动的程度。影响力系数大于1,表明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了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影响力系数等于1,表明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的波及程度等于社会一般水平;影响力系数小于1,表明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的波及程度低于社会一般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生产的拉动作用越强。

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叫做该产业的影响力;而一个产业受到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叫做该产业的感应度。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若大于1 或小于1 ,表明该产业的感应程度(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

感应度系数= (5)

感应度系数是指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 某一部门由此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 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 当感应度系数等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等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 当感应度系数小于1时, 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该部门所受到的需求压力越大。

二、产业关联的影响程度分析

表1是新疆2002年和2007年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2年15个部门里有7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

从新疆2002 年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排序来看,制造业、建筑业、其他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农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几个部门。从2007年的影响力系数来看大于1的部门分别为建筑业、制造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电力、热力、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个部门。两个年份的影响力系数的相互比较可以发现,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业的影响力系数有所上升。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也就是说新疆的农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呈现出有所下降趋势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呈现出越来越大的现象。社会对这些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需求,将对整个经济产生较大的直接和间接带动作用。在市场不景气条件下,如果这些部门的需求能够得到较大的刺激,无疑将有利于加速经济的增长。

从新疆2002年感应度系数排序来看,制造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业、采掘业、农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等6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2007年制造业、采掘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等5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均为大于1。感应度系数越大,该部门所受到的需求压力越大。新疆的制造业、采掘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农业的需求量比较大。这一显著趋势表明感应度系数较大的部门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尤其是经济增长过猛时,这些部门要首先受到最大的社会需求压力,从而容易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从增加有效供给的需要出发,目前应首先重点扶持和发展感应度较大的上述制约性产业。

从交叉关联角度看,制造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服务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很高,说明这些部门具有辐射性和制约性双重性质。

三、新疆各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及生产的最终依赖程度

(一)生产诱发系数

投入产出表中,区内总产出与最终需求之间存在着带列昂惕夫逆矩阵的下面的关系

X=B·(Fc+Fi+E1+E2-M1-M2)…… (6)

X=Xc+Xi+XE1+XE2-XM1-XM2…… (7)

其中、Fc=消费、Fi=投资、E1=调出、E2=出口、M1=调进、M2=进口的各向量。

某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是指该产业的各种最终需求项目的生产诱发额除以相应的最终需求项目的合计所得的商。生产诱发系数揭示了最终需求对生产的波及和影响是由哪类需求诱发的,也就是说,通过它可以说明刺激消费或其他如投资、出口需求将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的基本指向。生产诱发系数越大,它的生产波及效果也越大。

从2002 年新疆消费支出的生产诱发系数来看,它对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及农业的生产诱发程度较高,其次为采掘业、金融保险业及其他服务业的生产诱发程度较高。 从投资需求支出的诱发系数来看,它对制造业、建筑业,农业的诱发程度较大,其次为采掘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业。从国内向区外调出的诱发系数来看,它对制造业、农业、采掘业的生产诱发系数较大;从净出口的诱发系数来看制造业、农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生产诱发系数较大。

计算结果显示,2007年新疆消费支出的生产诱发系数对制造业的生产诱发程度最高,其次为采掘业、农业及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从投资需求支出的诱发系数来看,对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及农业的诱发程度较大。从国内向区外调出的诱发系数来看,对制造业、采掘业和农业的生产诱发系数较大;从净出口的诱发系数来看农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生产诱发系数较大。

(二)最终需求的依赖程度

从2002年新疆各部门生产对各类需求的依存度(表已省略)可以看出,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及电影业、金融保险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部门高度依赖消费。从调出和出口来看,采掘业、社会服务业、制造业等部门的依存程度较高。从2007年新疆其他工业部门对各类需求的依存度可以看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及电影业、行政机关等部门对消费的依赖程度较高。

综合以上分析,制造业、采掘业等产业的感应度较高,制约着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其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投资和消费对其诱发力大。在深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之际,将其作为新疆优先发展的产业既有实现的条件,又有现实意义。

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和农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很高,且投资需求对其诱发力大,应作为新疆重点发展的产业。

四、建议

(一)高度重视农业、纺织业、制造业及交通等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

农业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为经济体系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等,对经济的辐射面广,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辅以相关政策支持予以大力发展;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是新疆的传统优势产业,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应是其努力方向;另外,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努力发展培育农产品加工和制造业,依托棉花和特色林果业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以特色农产品带动制造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同时积极发展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的加工业。

(二)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等现代服务业, 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合理演进

在工业化过程中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重要特征。虽然其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不大,但也应当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有.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的结构分析及其应用[J]. 统计与决策,2007(17)

[2]李金昌,朱天福,程开明. 浙江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J].浙江经济,2002(18)

[3]宮沢健一. 産業連関分析入門[M]. 日本経済新聞社1996

[4]藤鑑. 中国経済の産業連関[M].溪水社2001

[5]何喜军.基于投入产出系数的北京产业依存关系演化即制造业对经济的拉动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3)

[6]阿不力米提·克力木.新疆ウイグル自治区経済の産業連関構造と成長要因.国際開発研究[J].2006(6)

第11篇

在我国现今产业与贸易条件下,地区产业结构失衡严重,这将对贸易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将如何利用这个契机,通过调整贸易结构来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将以广东省为例,研究该地区产业结构失衡对贸易结构的影响,以进一步探索如何以贸易结构的调整为契机,实现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一、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判定

(一)标准产业结构

世界银行的产业结构标准是综合了钱纳里等人的标准,并根据现今社会的三次产业分类对前人的标准结构进行优化后产生的,本文将以此为标准产业结构对相关产业结构做出判定。

(二)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判定

1、广东省三次产业间结构的判定

广东省2007年人均GDP折合美元为4362美元,参照世界银行产业标准,其合理的产业构成应该是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GDP的7%、35%和57%。但2008广东统计年鉴显示,广东省第一产业占GDP的1.2%,虽处于偏低状态,但总体符合随着经济发展。第二产业占GDP的59.9%,明显过高,第三产业占GDP的38.9%,发展迟缓。三次产业构成失衡严重。

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判定

广东省2007年第二产业总产值中,工业占到了93.54%的比重,本文将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的代表,以分析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特点。

参照广东省的统计年鉴中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分类,我们大致将广东省的工业类型分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潜力产业三大类。这三大类产业总值在2007年占到工业总产值的70%的份额,是工业部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三大传统产业中,纺织工业、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平分秋色;新兴产业中,电子信息业、电气机械及专业设备、石油化工业分别占49%、32%、19%,失衡现象较为严重;在三大潜力企业中,汽车及摩托车制造业的强势地位使其内部失衡更为明显。

从上文分析可见,广东省三次产业间以及第二产业内部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失衡。

二、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间失衡对贸易结构的影响

(一)广东省第一产业比例对初级产品出口的影响

2003年至2007年这5年内,广东省第一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其发展速度低于整体发展,其在整个产业之中的比重是在逐渐降低的。而从2003年的2.62%到2007年的1.83%,初级产品的出口在总贸易量中的比例与产值比例呈现同步的下降趋势。第一产业结构对其贸易结构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与第一产业的降低体现在初级产品出口减少相类似,第二产业的高度发达同样体现在了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不断攀升以及出口额比例的增长上。二者的比例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了第二产业的比重对工业制成品出口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广东省三次产业间的失衡也造成了相关贸易结构之间的不平衡。

(二)广东省第二产业结构内部失衡对贸易结构的影响

1、三大传统产业比例对贸易结构的影响――以纺织工业为例

三大传统产业是广东省最先发展的产业,也是最为成熟的产业。然而近年来,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在工业中的比例逐渐降低,与工业总体发展严重脱节。

出口数据中显示,纺织产品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的比例和纺织工业的产值在总产值的比例同比下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纺织产品未能摆脱附加值低、投入产出比低的困境,加之珠三角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早期的“薄利多销”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产业生产水平有限,导致产品出口额上升幅度及空间较小,在总体出口总值不断攀升的基础上,纺织产业出口比例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2、三大新兴产业比例对贸易结构的影响――以电子、电气设备为例

三大新兴产业尤其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在近年迅速成为广东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三大新兴产业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保持一致,而电子、电气机械设备占据了三大新兴产业80%左右的份额,其发展基本上可以代表着三大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电子电气设备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从2000年的39.3%增加到2007年的55.2%,快速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的支柱产业;贸易额在总出口额中的比例与其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例基本保持一致。电子电气设备机械产业的发展,直接决定了其贸易额在总贸易额中的比例。电子电气设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引导,电子信息业、电气设备等行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决定了其发展的长远性以及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巨大贡献性,也成为了政府最大的扶持目标,多方投资使这个产业显现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无论是产值的迅速攀升还是出口额的比例上升,都在证明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

3、三大潜力产业比例对贸易结构的影响――以汽车摩托车业为例

相比较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三大潜力产业发展尚不成熟,在总产值中的比例也较低,但是其发展潜力巨大,在产业结构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其中,占有60%份额的汽车摩托车是潜力产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产业。

从统计数据看,从2000年到2007年,汽车摩托车总产值增长了10倍,但车辆及其配件出口额仅增长了5倍左右,汽车摩托车行业的出口增长速度远低于其产业发展的速度。

为什么纺织业、电子电气行业中出现的产业发展与贸易发展齐头并进的现象在汽车摩托车产业不复存在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汽车摩托车行业起步晚、科技含量低、距离发达国家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使得我国汽车摩托车产业无法满足国外整车需求,产品多为国内销售,出口产品多为零配件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对产业发展促进有限。产业竞争力低下造成了贸易竞争力低下,产生国际贸易额增长率较产业增长率偏低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政府应该给予最大程度的政策支持,加大投资、减少壁垒以扶持该类产业的发展,使三大潜力产业迅速成长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12篇

【关键词】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升级

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是经济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也是国民经济总体构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产业结构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三大产业或具体产业间的关系和比例。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以及相互间的质和量的关系,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消费特色和消费发展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消费的变动规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消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的发展必须适应消费需求变动的趋势, 并且要善于发现潜在需求,才能发展壮大。

一、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变迁

1、消费结构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

(1)市场消费需求是新兴产业形成的基础,是产业升级的直接动因。市场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的前提,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水平和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潜在的新需求将逐步形成和扩大并对新供给形成强大拉力。在需求拉力的作用下,生产新产品的企业将逐渐出现并发展起来,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新企业的群体就可能发展成为新兴产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们用于衣、食、住、行的支出结构将会发生变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层次将会逐步升级,新的产业也大体上沿着这一路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轻型化阶段、重工业化阶段和高加工化阶段分别和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相适应。

(2)消费结构变动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也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空间。在一个国家进入温饱阶段之前,农业和轻工业的需求弹性最大。在非农产业中,以纺织、食品、造纸及家具等为主的轻工业在强大的需求拉动下发展最快,这就是工业化的前期阶段。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人们的购买力开始转向耐用消费品,特别是以汽车为代表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 就开始转向对服务业的需求,生活业的需求弹性开始迅速提高并在市场的拉动下快速发展。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扩大,他们对物质产品之外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

2、消费结构演变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演变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消费升级,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结构的演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1)第一次消费结构升级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初。此时,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产品消费上升。这一转变对我国轻工、纺织产品的生产产生了强烈的拉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带动了第一轮经济增长。

(2)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的前期,“老三件”(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和“新三件” (冰箱、彩电、洗衣机)分别是温饱和小康时期的标志性消费品,作为一种时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后期阶段的消费特点是:家用电器消费快速增加, 耐用消费品向高档化方向发展,大屏幕高清晰度彩电、大容量冰箱、空调器、微波炉、影碟机、摄像机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这一转变对电子、钢铁、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动了第二轮经济增长。

(3)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正驱动着相关产业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 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尤其是与IT 产业、汽车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相联系的消费增长最为迅速。

二、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及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1、国内外信息需求膨胀并成为消费主流,成为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

伴随着GDP的增长,人们的消费必然会向非物质的方向转移,物质经济将逐步让位于信息经济、体验经济。随着社会高度信息化,网上购物、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消费形式正风靡全球,数字产业的发展正是适应了社会消费方向转移的结果。在发达国家,人们在文化娱乐、通信服务的支出早已超过用于服装的支出。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信息消费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也得到迅速提高。此时,人们需要更精致地生活,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文化娱乐享受,数字内容的信息服务也将成为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切实的需要。此时信息需求产生的巨大市场拉力,必将拉动信息产业尤其是数字内容服务业的高速发展。

2、新型文化消费日益成为消费时尚,推动了创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会逐渐下降,而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会逐步上升。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当人均GDP 在1000-5000 美元时,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制造、加工和传统服务业; 当人均GDP 在5000-10000 美元时,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科技创新, 在于创意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文化消费也呈增长趋势,居民消费结构中用于文化教育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大,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兴起的重要内在动因。

3、健康消费水平的急剧上升,推动了生物医药、保健产业的发展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模式和健康观念发生改变,医疗保健消费增长迅速,健康需求日益多样化、高级化,生物医药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目前药品的消费水平还很低,人均药品消费不足10 美元,而中等发达国家每年人均消费药品达40-50美元,欧洲为160美元,美国和日本都超过200 美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防范疾病的观念转向重在预防、保健,重在对亚健康状态的及时调整,医疗模式也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为预防、保健以及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模式,药品消费市场发展空间很大。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分析,2l 世纪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用品市场。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涌现出一批高收入群体,他们对更优质医药产品的需求将会启动医药领域的高端产品市场,扩大医药市场消费层次,为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4、以汽车、住房、耐用品为主的热点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增强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活力

汽车产业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广,能带动钢铁、机械、电子、橡胶、玻璃、石化、建筑、服务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对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汽车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该产业可以对高科技行业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再次,汽车产业也为相关产品的发展提供潜在市场,为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住房消费热不仅能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兴旺,还会推动建材、装饰装潢用品、家具、家电等商品的销售,促进与这些商品相关的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各种家庭耐用品的持续消费将为相关产品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也会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产业升级。我国居民的三次消费升级都对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也扩大了投资空间。未来我国消费结构的演变升级将进一步活跃,把握消费结构升级的契机,不仅有利于形成新的国内市场空间和经济发展空间,也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三、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1、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选择

(1)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第一,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要建立和完善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大力推进工业化,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大力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而在城镇中应注重提高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此外,还要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在东部率先发展的同时,要加快西部的开发和中部地区的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使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的收入与消费差距,为消费结构的升级创造条件。

(2)要积极调整消费政策,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同时,为了适应鼓励消费,促进消费升级的客观需要,要逐步清理、废除各种限制消费的政策。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对鼓励消费的政策的实施认真落到实处。

(3)由于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大力开展消费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素质,倡导科学、合理、文明的消费观。通过消费教育,消费者可以掌握更多的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并能对新型消费品和服务的知识进行及时的了解和高效应用,从而使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推进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

2、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选择

如果产业结构不能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将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失衡。消费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终极拉动力量,从动态的过程来看,产业结构必须与消费结构相适应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选择好主导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的特征。目前二元经济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因此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在农村和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对处于成长期的朝阳产业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同时对部分衰退产业应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对其进行有效的整改,使产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化。从企业的角度看,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的部门,要重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趋势并能够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规模、投资方向以调整产品结构,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增强企业的有效供给能力,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和消费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张东钢:消费需求的变动与近代中日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程立:对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1).

[3] 江正法:我国应主要依靠国内消费带动经济增长[J].集团经济研究,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