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青春的文章

关于青春的文章

时间:2023-05-30 09:14: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青春的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青春的文章

第1篇

施银莹

向日葵告诉我:面对阳光,努力生长,日子就会单纯而美好。

——-题记

青春是人生一个美好的阶段,在这个炽热的年华里,我们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快乐,有忧伤,有精彩,有平淡,有挥霍,有奋斗……那么,宝贵的青春到底要怎样度过,才是最好的选择?

有人说:青春就是要过得快乐,有一群朋友陪你疯狂,陪你放肆,陪你做不可能的事,这样的青春才算是无悔。

有人说:青春就是要用来奋斗,这个过程也许会让你失去这个年纪该有的快乐,但为了光明的前途这是值得的。

现在,我来到澳门读书已经几年了。由于教学方式和制度等问题,我发现在学习上,这里的学生压力没有内地那么大,并且他们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青春的气息与活力。他们当中更多的人选择“青春就是要过得快乐”这个答案。每当放学铃响,我仍在奋笔疾书时,就有同学对我说:“放学了,让自己休息一下吧!”亦有同学问我: “你学习这么用功,你的青春是不是单调得只剩学习?你似乎失去了这个年纪本该有的其他东西,你觉得这样做值得吗?”我总是笑而不语。其实,每当我看着他们灿烂的笑脸时,便不由得羡慕起来:他们拥有一群意气相投的朋友可以一起笑得那么肆无忌惮;他们可以尽情张扬属于自己青春的个性;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渐渐地,我被他们的活力与热情感染了,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可是,把时光倒转到三年前,“快乐的青春和奋斗的青春哪一种更好?”过去,当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小女生,面对这道选择题时亦是茫然地难以抉择。所以,我总是在这两者之间徘徊不定,随波逐流。当我和朋友出街玩晚了回家时,我便开始后悔自己怎么不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而每当我听到朋友们在讨论这个假期她们玩得多开心时,我便会后悔自己把难得的假期用来学习。十五岁的日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去了。当我以激昂的姿态去迎接青春的到来时,却发现一切并没有期待中的那么美好,因为我开始对自己这种没有主见、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状态感到极度的茫然和失落。

如果说成长是一种蜕变,经历了磨难才能破茧而出,那么总有一些句子,使你双眼变得清澈:总有一个人,让你知道生活的深度;总有一盏灯,让你在模糊中看见不一样的风景。进入花季,在这个花一般的青春年华,我经历了一次美丽的蜕变,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她——我最好的闺蜜。

我在内地出生,童年和小学生活也是在内地度过的,所以对内地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怀。虽然我现在澳门读书,但仍然和小学那帮朋友保持联络。

当中有一个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同伴,亦是豆蔻年华时的同窗。她现在正就读于某市的重点高中,相比其他小学同学,有的不想面对高考的压力选择读技校,有的早已放弃学业选择工作,她算是那届同学里在学业上最优秀的那个。

她告诉我,为了梦想她失去了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本该有的一切,一身漂亮的打扮、一群亲密的好姐妹、一段甜蜜的恋情……因为这是她为梦想压下的筹码。她选择了“青春就是要用来奋斗”这个答案。并且,她做到了海子所写的诗句: “拥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远大的梦想。”当别的女孩子听流行音乐时,她就训练英文听力;当别的女孩子躲在被子里看小说时,她就看报纸:当别的女孩子讨论各种华服美食时,她只是梳着露额的马尾辫沉默地写作业……因为对她而言,通往未来的路只有一座叫“高考”的独木桥,所以她愿意放下这一切去孤独奋战。

而我则常常提醒她:“记得在雨天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鼓励自己乐观地面对新的一天:记得在濒临崩溃时抱紧自己,告诉自己不能放弃。”虽然我们在不同的城市,但都怀揣着一样的梦想奋斗着。所以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奋战,我们还有彼此,还有一所学校,还有一个梦想在陪伴着彼此,这个成长的过程不断鞭策我们变成更优秀的人。她是我学习的榜样,是她令我以一种更勇敢与坚韧的姿态成长:我是她心灵的慰藉,是我令她用更积极与向上的态度去谱写青春。

渐渐地,我发现快乐和奋斗的青春,这两个选择并不相冲,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青春。现在,踏入雨季的我,是一个勤奋并且阳光的女孩。还记得以前,那个傻气的自己曾在快乐和奋斗的青春模式里徘徊。现在,还是一样。但,不同的是:我已经在这两个选项中找到最好的平衡点,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如果有人再问我那道选择题,我会回答:青春应该是一朵追寻阳光的向日葵。在这个炽热的年华里,不论环境如何,它都总是扬起笑脸去追逐太阳的脚步。或许,我们都应该将这棵向日葵种在心底,让它伴随自己去寻找光明的方向……

现在,踏入雨季的我会用一分钟梳起一个简单的露额马尾辫,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加油,转身投入全新的一天生活;在学校里,我不再是一个不爱说话或是一下课就写作业的女孩,我会在课间和周围的同学有说有笑,当我把同学们递给我的糖果放入嘴巴时,友情的暖意一下子就在身上蔓延;我会随身携带相机,记录青春的细节:我会定时更新博文,写下生活中的点滴;我已经不再是宅女或是书呆子,闲暇之时,我会到图书馆做义工,享受那份安静并拥有感恩的心;我会和朋友们憧憬未来,谈论理想,然后脚踏实地地继续努力……这就是我的答案——我所选择的青春。虽然现在的我并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子,但是我会以感恩和积极的态度去用心感受生活,认真地书写属于我的青春故事。我享受这种奋斗并快乐的青春!

我认为度过青春的方式并不是一道单项选择题,生活更是如此。我们不要被那么多固定的模式和条条框框绊住心灵的自由。在我们苦恼于选前者还是后者时,我们不如换个角度想,其实两者是不是可以融合呢?或者勇敢地转身,也许你会发现有另一片更广阔的天空等着你呢!

让我们勇于抛开固定的模式,生活便会有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在青春这个炽热的年华里,尽情谱写属于自己的乐章;让我们为了美好的明天,冲破黑暗,向着太阳奔跑吧!不管哪一种生活方式,只要拥有像向日葵一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阳光,努力生长”,那么日子就会单纯而美好。

十五岁的我:“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

十六岁的我:“为了理想努力奋斗吧!”

十七岁的我:“奋斗和快乐并不相冲!”

十八岁的我:“原来,这不是一道单项选择题。”

(本文获第七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

老师的话

“为何你的文章会写得那么好?”一阵掌声响过,总会有人上前去问她一句。 “过奖啦!我只不过喜欢用阅读和写作去打发我的闲暇时间罢了。真的,读多了,想多了,渐渐地,灵感就来了。”

这个答案,也许你会觉得有点勉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时言语不多的女孩子,默默地追寻着她人生的梦想。四年来,她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二十多个奖项(包括两项“恒源祥文学之星”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一项“雨花奖”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她的经验告诉我们:珍惜时间可以创造奇迹。

是啊!记得一位学者说过,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它不偏袒任何人,任何人都别想贿赂它以求得到更多;但它又给任何人被偏袒的机会,在相同的时间里,有人可以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不是吗?谁在同一时间里创造得多,时间便对谁特别钟情。

第2篇

走入青春的大门,好象是一夜间的事,然后沉湎其间不知道岁月时间的长短,将要走出大门时,却是那么的恋恋不舍,恨不能从新来过。我看到那些赞美青春的文章,对青春的赞美,有对青春短暂的感慨,有希望留驻青春的愿望,还有好多好多……不知道看过多少有关青春的文字了,有关于青春的散文,关于青春的诗歌,关于青春的随笔,青春是写不尽的,象是大海的海潮。总会感到那种温情可以流淌到心灵的很深处,可又时常觉得我对青春美的渴望,一直未曾得到,走着走着,回过头一看,好象青春正在流逝,有时并没能马上感觉到,有时又突然醒悟,原来这就是青春。

青春,之所以耀眼动人,是因为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阳光,原来可以如此明亮而温暖。望着彩旗飘扬,望着这些笑容明媚目光坚定的人们——铁路人,心里的感动无法言喻。我深深感觉到青春可以无悔、无撼。青春从来未有过它的界限,而其本身又是一种很冷酷的界限,它意味着一种纯净的美好,无论忧伤与快乐,是过去还是现在,或是将来。它总是来过……

回首历史,站在历史的路口再次眺望,百感交集。在历经八十年的风霜雨雪的历程中,几多伟岸的身躯化成了一座座肃穆的丰碑;几多智者的灵魂化成了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八十的风风雨雨,谱写了一代代青年的壮歌;八十年的坎坷历程,记载着一次次辉煌。或许那令人感觉遥远些,却让我们一同走进铁路的发展史,走负债经营的广梅汕公司。看,公司走过的坎坷历程序、走过的艰辛道路,几分辛酸、几分自豪。在改革创业的浪潮中,我们豪迈的铁路兄弟姐妹们,我们骄人的机务人,同呼吸、共命运。过去,在市场经济的弹劾下,在不尽人意的环境中,他们为“创优质、保安全”而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奉献着。把青春化做公司的腾飞、凝聚成机务的辉煌。今天,自豪的今天,老一代的工作者老当益壮,进行着新的,为机务、为铁路再建新功。年青的一代亦中坚、任重而道远。他们同样为“创优质、保安全”而俯首当“牛”;当人民群众的“牛”;当鲁迅先生所言的“儒子牛”。有道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还曾记在战高温、斗酷暑的暑期天,“战高温、斗酷暑”这是一条人们耳熟能详的标语,更是检查工作者们头顶酷热、挥汗如雨、忘我拼搏的生动写照。因运输繁忙,机车各系统也是满负荷运转,时常发生“高温病”,随机车毛病相对增多,检修人员不顾闷热天气,快速诊断,根治病害,保证了机力供应。工作的开展甚是棘手,但他们无怨无悔常动脑筋、想办法,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本着高度负责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的利用星期六、日休息时间加班抢修机车,舍小我、保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牺牲休息娱乐时间,在燥热的大库内,隆隆响的机声中忙碌穿梭;这么热的天,刚进司机室,便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他们在窄小、灰暗、闷热得像“蒸笼”的动力间里经受着近百度的高温的“烤”验,个个挥汗如雨,浑身透湿。一小时、两小时……顾不上满脸的汗水和油污的他们,熟练的挥动着工具精检细修柴油机,毫无怨言地挥汗战高温,“呵护”机车。

昨天,勾勒宏伟蓝图的是青春;今天,编织崭新风景的亦是青春。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明智。回眸过去,憧憬未来。再看看当代的铁路人儿,一样的青春年华,一样是热血青年,没有豪言壮语为其抒写;亦没有颂歌赞词为其传唱。当你还陶醉于节日的喜庆中;当你还陶醉于烟花绽放的缤纷中。你瞧,那冒寒风、顶酷日而默默耕耘之人;那废寝忘食而坚守岗位之人;他们在自我的岗位上干出了成绩,干出了风采。用自己的全部汉水与青春,夺取了机制改革的胜利,体制创新的硕果,为重债负身的公司创效益;为步履沉重的铁路事业添光彩;在洒满前人汗水与足迹的地方,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和汗水。

第3篇

读《感悟生命》后我彻底懂了生命是什么,人生的最深意义是什么,人活着的价值又是什么。这本书是“影响人一生的文章”系列丛书之一,精选80多篇关于生命力量的文章,以及人生感悟的时代。这些文章皆出自文化大师、成功人士等名家之手,凝结着人生的智慧、蕴涵着真挚的生命感悟和丰富的人生哲理,对读者拓宽人生视野、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大有帮助。使我懂得了青春—我现在的拥有,该怎么样更有价值。我想唤醒那些没有懂得青春少年。

诗意的青春似花样年华的少女,鼓动着飘逸的罗裙风情万种,曾经的沧海桑田,经过岁月的洗练都是那样的波澜不惊,但青春还仍然那样美好。即使它必会消逝,但曾经把握了也是美好的。还有上天给予的易逝的时光,与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就算是这样美好的礼物有的人还拒之千里。对于这我有多么不解!

想着如今繁荣社会是先辈们世代努力地结果,是万万先辈想都不敢想的理想生活。可是看着这失败的青春,让人有多心痛,我心痛的不是你丢弃了青春,而是心痛青春抛弃了你;不是心痛你玩弄了年华,而是心痛年华捉弄了你;不是心痛你放弃了未来,而是心痛未来淘汰了你!谁曾想,万人追求不来的珍贵青春,在你手里却那么贫贱。或许以后你会醒悟青春、生命、时间,多么美好。但那时候你只能是白发苍苍的面孔下、眼神里,流露着对青春的惋惜,双手托腮,摇头叹息着那时候的自己是多么多么不该,不该不珍惜……是啊,未成年人都有着人人都羡慕的青春年华也许只有他自己感觉不到吧。切记,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后悔了,所有的未成年们,如果你在青春的三岔路口,正在抉择你的人生去向时。那么就听听我的警戒吧:

不要拿青春当做你叛逆的理由,因为那是你踏向私欲的开始。

不要让脏话成为你抒发心中不满的表现,因为那有可能成为你人生最大的污点。

不要把打架斗殴当做你崇拜的对象,因为它会把你送到一个可怕的世界,让你与幸福脱轨。

不要把去网吧当做潮流前线,因为那是错误的人生观念。

不要把学习当做你威胁父母的借口,因为知识永远只是学给自己的。

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关心当做理所当然,因为他们不欠你任何东西,别那么自私。

要记住约束你的人只会为你好,你应该感谢。感谢这世间万物,感谢这一切一切。

怀念过去,因曾经的一阵微笑而泛起的涟漪,夹着一些悲欢隐隐约约,还有一去不回头的昨天,浩浩汤汤地洞穿了我简单的青春,站在这新的三岔路口迎着风,即使看着飘渺的未来,也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不后悔。

第4篇

关键词:青春;死亡;物哀;虚幻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最开始为中国读者所知的书,一直被划归为青春小说范畴。“青春”其实是村上小说里挥之不去的母题。这和村上春树自己本人的情结也有关系,他一生活得像一个老男孩,剪干净的头发,穿白衬衫,保持瘦削的身材。而青春里的死亡主题也是村上很喜欢在小说里表现的,在《挪威的森林》里表现的尤为明显。

一、日本物哀情结的体现

小说里与主人公相关的直接死亡的人有木月和直子。木月是主人公的好友,后来自杀。直子是木月的女友,后来成为主人公心中挥之不去的女孩。关于木月的死描绘地极其理智,死者预谋已久,慢慢地细心地封闭汽车,让自己封闭而死。小说对于木月之死描绘的异常仔细,甚至好似在彰显一种特别之美。这可能也与日本文学一直崇尚的物哀之美有关,青年的死亡也在体现一种美。后来小说中也对木月的死做了解释,木月与直子从小青梅竹马,彼此相伴,绕过了青春期的苦恼与惶惑,所以后来必须做出牺牲和补偿。这其实也彰显了小说作者的一种哲学,青春必然是充满躁动与苦痛的,是绕不过的,如果逃过,必然会做另外一种牺牲。小说里另一个死者是直子,开始是木月的女朋友,后来与主人公发展出一段恋情。小说里把直子描绘的异常美好,长而黑的头发,干净的眉眼,淡淡的忧伤,偶尔又有些小俏皮,一切都是初恋该有的模样。但是这样的美好的直子,却一直困在忧郁里无法自拔,直至最终死亡。好像完全美好的人物不该活在现实里,死亡是其必然结局。这样的直子也必然不会和主人公长久地生活下去,离开是个必然的选择,而主人公终其一生也必然活在失去挚爱的惆怅里。

二、小说里的死亡可能并非现实意义上的死亡,更是一种精神的死亡

《挪威的森林》整部小说充斥着死亡,包括直子姐姐的死亡,直子的死亡,木月的死亡,永泽初恋初美的死亡。在本该生机勃勃的青春岁月里,却有着挥之不去的死亡阴影,仿佛故事在围绕死亡连轴转一样。所以《挪威的森林》里表现的死亡可能并非实在意义上的死亡,可能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死亡。你最好的朋友必然离去,这是一种死亡;你最爱的那个女孩必然会失去,这也是一种死亡;你所留恋的青春也必然远离,这也是一种死亡。小说里有这样的一句话:真希望今年19,明年20,然后再是19,这样重复多好啊,无法想象变老后的生活。青春就是这样一种残酷的东西,在给予你一切之后又收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春的离去,就是生命某一层面的死亡。青春结束了,我们就必须面对这个现实世界的残酷法则:你所珍视的朋友和你所挚爱的那个女孩必然会离开,必然会带着你的青春一同死去。当你意识这一事实并且不得不接受它时,你的青春也就死了。

三、虚幻的超现实描写是村上春树小说常用的写法

虚幻的描写在村上文章中并不鲜见。《挪威的森林》里可能并不多,可是也有显现。例如安美X疗养院,就仿佛不存在人世的作者虚幻出的一个世界。这里的人也都不同常人,带着与众不同的脸在这里生活着。这里的环境也具有虚幻感,在现代化发展迅速的日本好似不可能存在的地方,有非常好吃的蔬菜,有很多小动物,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像小说《魔山》里的情境。关于疗养院直子也说过类似的话:这里好似一座魔山,进来的人就会走不出去。整个疗养院的描写就非常具有超现实感。并且关于直子之死也写得非常玄妙,直子最后死在一片幽暗森林里。这里的死亡暗合里主题“挪威的森林”。在青春的森林里消失不见,就意味着死亡。所以,在小说里村上描绘的死亡更多着眼于精神层面上的,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可能并非属于现实。虚幻的描写在村上后期的小说创作中越发明显,例如最近的作品《1Q84》明明具有纪实性质,却写得如玄幻小说般,深刻地揭示了的魅人本质。所以《挪威的森林》里作者也想用一种非现实的笔触来表现现实。

死亡仿佛是青春的结果,它仿佛一层阴影笼罩在青春岁月之上。岁月流逝,青春不再,青春里那些闪亮的人和物也必然随之死去。走过青春的人,不得不面对成人的惨淡世界,这就是《挪威的森林》里死亡的意义。村上春树说,《挪威的森林》表达的就是一种现实里的爱情。大概村上就是用一种青春特有梦幻的、脱离现实的笔触来表达一种真实的感情吧。

参考文献:

[1]蓝泰凯.村上春树和他的青春小说《挪威的森林》[J].贵阳学院学报,2007(3).

第5篇

让我再看你一遍

从南到北

像是被五环路蒙住的双眼

请你再讲一遍

关于那天

抱着盒子的姑娘

和擦汗的男人

我知道 那些夏天

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代替梦想的也只能是勉为其难

我知道 吹过的牛逼

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

让我困在城市里

纪念你

让我再尝一口

秋天的酒

一直往南方开

不会太久

让我再听一遍

最美的那一句

你回家了

我在等你呢

(music)

我知道

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代替梦想的

也只能是勉为其难

我知道

吹过的牛逼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

让我困在城市里 纪念你

我知道

那些夏天就像你一样回不来

我已不会再对谁

满怀期待

我知道

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遗憾

所以 你好 再见

第6篇

关键词:青春 爱情 梦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387-01

电影《青春爱人事件》是一部反映现实生活中青年人真实情感生活的艺术电影,描写了一群城市生活的男男女女,讲述着他们的亲情、爱情、友情,他们的爱与被爱,他们今生应该珍惜和拥有的真挚情感。电影以繁华都市作为背景,描绘了青年小谢与花季少女柳芭之间一段充满悬念的都市爱情生活。影片颇具诱惑力和悬念,内容跌宕起伏,失踪的室友,神秘魅力的少女,警方通缉犯人等,都让情节扑朔迷离,展示了在都市中人与人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这部电影被冠以“新意念电影”,“新意念电影”这一理念由新锐导员颢然提出,他所创造的“新意念”其实是一种对城市题材电影的新的理解和叙述方式,其核心是吸引观众。这开创了一个中国电影的先河。

影片分为“青春”、“爱人”、“事件”三个小节,每个小节故事情节都紧紧围绕着小标题展开。三个部分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一、青春

导演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方法,一条线索讲述着老莫的故事,另一条线索讲述着小谢与柳芭的故事,两条线索呈现出一紧一松、一快一慢的特点。老莫的青春在电影中虽然没有具体演绎出来,但可以从他独自守着手机柜台,浑浑噩噩地过着单身生活,从未享受过一次真正的爱情等情节看出,他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为了更好的建设祖国,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体现出这一代人的青春的伟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他们逐渐被淹没。到了40多岁还没有自己的事业,没有自己的家庭,默默无闻地过着清贫的日子。

小谢是一个即将走完青春岁月的中年人,虽然他的青春在影片中不易把握,但警察这一角色与小谢的年龄极为相近,通过他们,我们可以看出这一代人的青春呈现出一种尽职尽忠,热心帮助他人的特点。而柳芭是新人类的象征,她通过老莫认识到了稍显木讷的小谢,对他一见钟情。可惜晚了一步,小谢已经有女朋友了。但是柳芭并不在意,认为能够与小谢做普通朋友,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她就心满意足了。之后居然还把自己作为礼物送给小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她个性鲜明,前卫时尚,但对于爱情生活比较轻浮。

通过青春的演绎,我们可以看出三代人不同青春时期的生活情景。

二、爱人

这一部分展示了片中人物各自的爱情。当老莫与芬姐过着平淡甜美的生活,涛却不远万里地一路寻来,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芬姐面临着爱的选择:是选择过日子的老莫,还是内心深处的爱情。最终她选择了后者。也许芬姐与老莫之间只是一种互相照顾,填补空虚的习惯,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老莫从天堂跌入了谷底,自己苦苦寻找的爱情不能开花结果,感到了无奈和痛苦。老莫之所以无法得到爱情是因为历史的耽误。历史使他们这一代人在青春时期不谈个人情感,到了中老年时想要找到自己的爱情却是难上加难,爱情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

我们又把镜头转向小谢与柳芭。小谢亲眼目睹了自己女朋友的背叛,被迫分手。而柳芭为了爱情,像每一个初涉爱情的女孩一样,义无反顾地把自己最纯洁的爱全部投入了进去。小谢对于柳芭的好感也与日俱增,但始终没有勇气承认。一次车祸爆炸造就了他们。柳芭误以为小谢死了,伤心欲绝。小谢面对痛苦流涕的柳芭,深深地感动着,他终于找到了真心为他流泪的人,两个人成功地在一起了。通过柳芭与小谢在追求爱情过程中来看,柳芭追求自己的爱情更加主动,生动,现实;而小谢则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不断地等待着爱情的到来。

三、事件

失去爱情的老莫在即将离开这座城市时,被道路的封锁截取了方向,然后就消失在故事的暮色当中。这一情景具有象征性意义,象征了老莫在迷茫的道路中迷失了方向,不知到底该何去何从,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选择,所以只有悄然地离开,消失在青春的岔路口上,同时,这也是对青春的祭奠。

之后的电影节奏突然加快。导演采用了顺序中有插叙的手法,之所以要插叙是因为有两个重要人物加入剧情中:涛和李小东。用插叙的手段交代了李小东和涛的过去,从而与剧情联系起来。小谢、柳芭、李小东、涛和警察等多条线索都汇集到了广场,最终以女主角柳芭的意外中弹身亡而终结。刚获得甜美爱情的小谢,还未品尝幸福的滋味时,就与之擦肩而过了。故事似乎在这就戛然而止,把不解和遗憾留给了观众。导演真的把不解和遗憾留给观众吗?我们可以从影片的结尾看到,“失踪”的铁军的出现,电视上的雪花依然在闪烁,电扇缓慢地晃动,小谢看着手边那已抽空的“青春”,什么都没有变化。原来这一切不过是小谢的想象,是一场梦。小谢在铁军出去买烟的一个又一个短暂的瞬间里,做着一个接一个美妙的、温暖的、哀婉的、残忍的,有关爱情的,有关梦想的,有关生离死别的,充满热忱,充满创造力的梦。

四、结语

颢然作为第六代导演,将0.01秒放大成90分钟,这是本部电影的一个最大的亮点。《青春爱人事件》是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但它又不同于以往的写实传统,其叙事呈现出时而真,时而假,真假相互交叉的特点。这是一部生活化的现代城市电影,它表现出了年轻人眼中的城市生活和对城市生活的看法和理解。生活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影片在叙事过程中还呈现出热闹、紧张、急促、慌忙、互不相干,又充满巧合的特点。同时这还是一部青春、爱情和理想的电影,通过这部电影既表达了导演颢然个人的内心情感,对世界的看法,想与观众产生共鸣,又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一种迷茫、抑郁的生活状态。这充分的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电影”的风格。

《青春爱人事件》是一部关于青春迷茫和苦闷的电影,是一部关于对爱情的向往,对生活渴望的电影,是一部关于梦的电影。这会引发观众对于自身的思考,发人深省。

参考文献

第7篇

流;耐心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8―0031―01

十三四岁的青少年生理已经发育,性冲动时常出现。开放的网络环境,躁动的社会大环境,催化了中学生的性心理、性认识的早熟和复杂性。七年级新生走进一个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一躁动就自然出现了。青春期躁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不可低估。学生能够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十分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正确解决,将会一直困扰这些学生,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其违法犯罪。因此,教师要积极教育引导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这一必然问题。

一、无端打压是错误的

面对七年级学生的青春期躁动,教师家长最可能的态度是无端打压。常常会严厉警告甚至批评这些学生,要求他们结束这一危险举动。有些教师会通知学生家长,而学生家长同样不能正确引导孩子,或者无视这一问题,或者简单训诫孩子要求其停止这一举动。个别教师甚至会讽刺挖苦学生,全然不顾学生的自尊心和感受。

解决这一问题,无端打压是错误的。因为,这一问题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问题,是主要基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中的成长问题。无端打压,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由于逆反心理,孩子往往会把这事当做对抗老师父母的武器,和老师父母对着干,会使这一问题最终得不到解决。学生往往把自己对异性的追求看做最珍贵的秘密,尤其不愿意老师父母干预,无端打压是学生最反感的。遭到无端打压,孩子往往把这事藏得更加隐秘,最终变得不可收拾。教师不要低估了出现青春期躁动的学生的数量,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会出现这一问题。只不过,大多数学生表现得不明显,只有一些学生明显地表现出来。

二、看成早恋是片面的

七年级学生出现的这一问题,最大的特点是,发生这一问题的学生面广,一些学生表现强烈。但如果教师家长教育引导得当,学生解决得也快。七年级学生有一个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转变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同时,他们并没有丢弃小学生的大胆和儿童时期的行为特点。升入初中,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什么都可试一试了,所以有一个时期,七年级学生会表现得十分活跃。青春期躁动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把七年级学生的这一青春期躁动看成早恋处理是错误的。当做早恋解决反而是对学生的一种错误的误导。如果出现了误导,学生往往把自己的行为也看做恋爱,学生会十分反感老师父母的教育,或者行为变得更加隐秘,或者我行我素,最终使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

三、正确引导是可取的

解决七年级学生的青春期躁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家长要予以正确有效地引导,使学生走出成长中的这一阶段。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知识。面对青春期躁动,孩子最缺的其实是相关知识,七年级学生拥有的关于青春期身体发育和心理情绪特点的知识十分贫乏,不能全面正确认识自己的青春期发育,更不会自觉调节自己。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青春期教育和生理卫生教育。在学校对学生生活介入日益深入的今天,学校应该自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和生理卫生教育的责任,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学习关于青春期身体发育心理发展规律特点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解决自己进入青春期产生的各种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提升孩子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要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性教育,让他们初步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自觉控制青春期性冲动,引导孩子过健康高雅的生活。

第8篇

易卜生书信演讲集

作者:[挪]易卜生 译者:汪余礼/戴丹妮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2月

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易卜生书信演讲的著作,涵括了易卜生从青少年时代到老年的近300封书信和10余篇演讲。

卡彭塔利亚湾

作者:[澳]亚历克西斯・赖特 译者:李尧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4月

近年澳大利亚原住民作家出版的最深刻、最具艺术魅力的小说。该书把澳大利亚原住民古老的传说、神话以及他们信奉的所谓“梦幻时代”的原始“图腾”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糅合在一起。

地书:从点到点

作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著名艺术家经典作品《天书》之后,历时七年又一奇书,是一本用各类标志语言和符号写成的、记录现代人典型生活的奇特小说,妙趣横生地记录下现代城市白领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典型生活。

我未来次子关于我的回忆

作者:骆以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小说家写作至今最为轻松、幽默、温情的长篇作品,以35个短篇故事构成。在本书中,骆以军再一次关于记忆与遗忘、家族历史与青春考古学的探险。小说以作者虚构的未来次子的记忆作为背景,不断追忆在孩子懂事之初乃至出生之前,就已经深陷被父亲预设的身份和命运迷宫。

非虚构类

汉品01:古建筑七面体

主编:左靖

金城出版社,2012年3月

内容涉及安徽南部的古建筑修缮与保护的理念,上海郊区水乡的仓库建筑的“传统建筑化”,以及与读者分享日本和中国台湾对于古建筑保护的经验。还包括江南手织布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茶文化系列文章,以及关于传统手工艺的影评和书评等。此外收录香港中文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的作者的学术文章。

第三性世界:中国太监考

作者:王玉德

东方出版社,2012年1月

本书对太监制度的演变过程、太监们在宫中的生活状态、心理活动、太监们在几种政治势力中玩弄权术的现象,都作了详细的述说,并对太监的宫刑、称谓、善行与劣迹、养子、隐私、等作多方面解读。

如丧:我们终于老得可以谈谈未来

作者:高晓松

武汉出版社,2012年4月

由小说、电影故事、杂文和随笔组成,并附录高晓松的歌词创作29首。小说以高晓松成长的青春时代为背景,展现高晓松、老狼、郑钧等一代人的文艺青春及属于那个年代的特殊氛围。

金钱论语

作者:邓良平/邝飙 绘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

是一本关于金钱教的语录体漫画书,《金钱论语》中文字都是作者邓良平在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了其对金钱、政治、房地产、牛B感等多方面的理解,书中的部分经典警句还配有幽默插画。

第9篇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77-02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每每谈到青春的话题,或多或少总会带着一丝忧伤而沉重的气息。有人会说,如同生命注定死亡,我们的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说:"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临的前一秒。"

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青春非青春期,抑或是年轻漂亮的岁月,它是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它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如爱因斯坦,即使年老,却仍能和孩子们天真地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怪诞表情,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著名爱国诗人如此写到,永葆青春的其一法宝,就是守住梦想。有梦想的人就有

曾说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史是相通的,正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因此这两门学科在内容、教学和教法上都有许多相通的地方。2013年学校招生考试说明在语文部分明确指出,"在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要求中,强调考生要有识记中外重要作家的时代背景及代表作的能力"。可见文史结合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当代世界人才培养取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跨学科教学是大趋势。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影响,否则教与学无从和谐相长。所以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引用一些历史知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首先,在我们在语文教学进行导入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故事法导入,即教师针对学生爱听奇闻异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课文时引用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从而使学生的思路开阔,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浓。例如在讲授《出师表》一课时,在导入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讲述诸葛亮的 "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更能够在讲述课文内容时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一些历史知识能够更有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例如在讲授课文《杨修之死》时,关于杨修的死,学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杨修恃才放旷,最终招致杀身之祸,第二种是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针对这两种意见老师引导学生互相辩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各抒己见,引出了《三国演义》《三国志》以及历来对曹操的评论和曹操的其他言行来分析杨修之死的前因后果,因此这节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调动了学生对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丰富了同学们的历史知识。

再次,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历史知识还可以解决学生在理解文章时遇到的困难。在中学课本当中,鲁迅的文章学生是最难以理解的,倒不是完全由于他的文字生涩,而是他的许多语言甚至有的文章通篇都是隐喻,如果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只凭借语文老师在文学上的说明,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根本无法理解。例如他的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作者鲁迅为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受文化专制迫害而死的五位青年作家而做的,可以说,鲁迅的每篇文章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要理解这些文章就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

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历史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感情,受到熏陶。例如的诗词《七律・》:"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讲授时向同学们介绍战略大转移这一节的内容,是同学们对这一惊天动地、震撼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所了解,那么学生不仅能记住中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等事件更能领略到的大无畏的精神,从而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总之,自古"文史不分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强调文史紧密结合,语文课中的历史因素,应该成为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源泉。语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历史佳品,积累历史素材,增强人文精神,必将会带来学科间知识的沟通、整合,对于学生思维灵性的开掘、人文情怀的养育和大语文观的形成必将大有裨益。这样学生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与中考形势的变化要求。

第10篇

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里,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作者:荣格)

成长就是:渐渐温柔,克制,朴素,不怨不问不记,安静中渐渐体会生命盛大。(作者:沈奇岚)

小时侯,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成熟后,发现幸福原来是一种心态,领悟就幸福。早安。(作者:佚名)

成长就是你哪怕难过的快死掉了,但你第二天还是照常去上课上班。没有人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在意你发生了什么。关于你的未来,只有你自己才知道。既然解释不清,那就不要去解释。没有人在意你的青春,也别让别人左右了你的青春。(作者:佚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关键词】青春写作 个体生命 理想构建

进入21世纪以来,“80后”已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文学创作界从韩寒到郭敬明,再到张悦然、周嘉宁、易术、李海洋、李傻傻、蒋峰等都将成长的过程描写为一种特异的颠覆纯真的经历。但在学术界,学者们对这一重要的文学现象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热情,批评家张颐武认为:“作为整体的文坛,‘80后’并未被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80’后写作欠缺引人注目的重头作品,他们的文学活动与理想游离于主流文坛而更多地仰仗网络媒体和靠近图书市场;另一方面,由于有‘校园文学’,‘青春文学’这样一些命名,主流文坛可能还在‘少儿图书’和‘时尚读物’这样的层面上看待他们。”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经常关注“80后”的重要批评家和作家,如张颐武、白烨、曹文轩、莫言、马原等人。

尽管“80后”作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评论界要么将其当作一种文化现象进行评论,而忽略了他们的作品的青春文学价值,要么予以歌功颂德式的表扬,或将“80后”文学放在了经典文学的序列当中,忽视了作家的可塑性,一味批判其不足。

在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抒写中表现人性的舒展

“80”后作家大多出生于城市,且多是独生子女,在对个体生命的抒写方面,“80后”作家展现出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不掩不饰,不折不扣,直率地看生活,直截了当地写自己,在他们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和天经地义的事情。”在此情况下,自我意识的明确流露就成为一个非常自然的发展情势。“他们倾向于立足自我的真实想法和个人喜好,无所顾忌地批评他们想要批评的,直言不讳地反对他们所反对的,如果欣赏某种事物就自然表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就主动追求,不因为世俗的眼光与外在的看法而轻易改变。”

在“80”后的作品中,抒写占据最多的是“叛逆”主题,即他们以对教育体制和传统习俗进行抨击与批评为主的作品。“80后”群体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物质生活逐渐好转,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逐渐西化,童年生活丰富多彩。然而随着这个群体步入校园,长时间单一的学习方式和激烈的竞争导致他们对于这种模式化的生活产生厌倦态度。他们受够了家庭的聒噪不休和学校的乏味单调,渴望做自己的主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声明自己的主张并追求与以往不同的生活理想。“80后”作家抒写的“叛逆”主题是对模式化的生活与“自我”的反叛。在他们的文章中,最受关注的则是这一代人的生存状态,呼吁青年一代“张扬个性,拒绝平庸”。抒写这一主题的代表作家韩寒曾说:“在今天的中国,想实现自己的愿望会有许多不同的路。当有这么多不同的道路可以选择的时候,没有理由总是沿着那条正经的路去走。”在以“叛逆”为主题的这一系列反映校园生活的作品中,作者韩寒、春树等以尖锐的笔锋抨击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其中主人公的叛逆个性大都体现在对于现行教育体制和传统价值观的反叛当中,他们诸如旷课、侮辱“好学生”、自我放纵、堕落等行为,标榜着自己的一种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另类性格,实现了对传统观念的解构。韩寒的《三重门》通过少年林雨翔的视角向读者们揭示出一个高中生的真实生活,以及青春期少年在生活当中真实的心理变化,小说中展现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体现出青少年在学生时代对于人生、对于情感的思考与困惑。

作者们的个性一方面受限于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匮乏,另一方面也被迎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商业化的“80后”文学情势所束缚。因此这些作品在极力宣扬“个性解放”的同时,也不免显露出一种寂寞无聊的情绪和孤苦无依的感受。“80后”作品中的叛逆者与孤独者,在迷惘、失落的青春情绪中隐藏着的却是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脆弱。

在心灵的体温里追寻爱情的迷失与理想的沉沦

在这个文化、经济发展迅猛的时代,现实中的残酷竞争与人情世故的激烈碰撞促成了“80后”一代人的早熟。这个时代中现实的爱情不再像老一辈人的情感那样纯洁和令人痴狂,婚姻的造就与物质的充裕已画上等号,所谓的爱情有时也会变成商品。而这都是“80后”所无法接受的。“80后”的小说中几乎都有爱情的影子,例如:张悦然的《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水仙已乘鲤鱼去》、《樱桃之远》、《十爱》,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小时代》系列、《悲伤逆流成河》,周嘉宁的《天空晴朗晴朗》、《夏天在倒塌》,春树的《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快乐》等都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不同理解。

“80后”作家笔下的爱情往往以极端的状态表现出来,即对纯洁爱情的至高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残酷的爱情观的叛逆情绪。他们的爱情书写带着一种心灵的体温,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疼痛还是忧伤,都带着一种扑面而来的鲜活气息,他们讲述的是一个个在对爱的想象里关于青春、成长、亲情、友情的动人故事。“80后”的爱情书写多是超越物质的,具有传奇色彩且不容有一丝瑕疵的。这些爱情小说中呈现出来的爱情贯穿于整个青春期,忠贞而纯洁,甚至令人伤感。在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中,林岚与顾小北纯真美好的爱情在毕业时期画上句号,成为张扬青春里最美丽也是最忧伤的记忆;张悦然的《水仙已乘鲤鱼去》中璟对继父那种违背伦理的爱一直不为继父所知,却成为改变自己一生的动力。作品中的主人公在面对一种由作者刻意安排的碎片化的非逻辑性的现实时,始终都在追求自己的真爱,他们相信真爱的永恒性,相信爱情能够打败漂浮不定的社会现实中一切的浮夸与无情。然而,这种具有梦幻色彩的单纯爱情在残酷的现实中根本不堪一击,爱情的破碎使他们的人生充满着悲剧的意味。

以细腻与伤感的情怀解读青春的含义

“80后”小说所面向的读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即以高中生为主的广大青少年。“80后”作家同广大青少年一样多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有机会同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较为孤独的心灵处境使得他们有一种急于表达内心情感的渴望。生活造就的这根敏感神经,在青春的书写当中,使“80后”作家与广大青少年形成了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既是自我内心的表达和个体生命的体验,也是年轻一代人对于自我、生活和青春的解读。

以郭敬明和张悦然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以温和伤感的情绪为主调,细腻地描写出成长中的青春情绪。郭敬明的文章主要表达的是对美好青春消逝的感伤,抒写了青春从单纯到世故的痛苦蜕变的过程。“左岸是我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我值得紧握的璀璨年华,而中间飞快流淌的,是我年年岁岁淡淡的感伤。”在《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中,笔者记得他反复描述着这样两个景象:从前昂首阔步的少年,如今却只盯着自己的脚尖走路;从前笑声爽朗笑容好看的她,如今却因怕生了皱纹而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小细节的反复描写、大量比喻手法的运用、细腻的叙述和温柔的语调,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心中对于时间洪流的敬畏和心惊。同时,这种感伤基调的不断重复,使“80后”的部分作品呈现出一种“青春泪流满面的”趋势。

与郭敬明并称为“80后金童玉女”的张悦然曾说:“忧伤的叙述是80后对于纯真被永久埋葬的一种纪念形式。”她的小说具有诗意化的忧伤,是在美丽迷幻的境界中讲述的伤感故事。她以“青春成长”为主题,凭空建构了一个全新的美丽世界。《水仙已乘鲤鱼去》中的璟,肥胖、爱情、蜕变、疾病、死亡,这一系列的惨痛经历使她最终决定打掉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无牵无挂、却又满心沧桑的“说故事的人”。《樱桃之远》中的段小沐,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残疾少女,父母双亡后,将一段无望的爱情推向了毁灭。她不断以历史、现实、爱情甚至死亡等意象来验证青春,并常借助于家庭变故、病痛、伤害、幻想和偏执性的青春情绪,构成具青春价值的立足点。她精致而华丽的文字与敏感而极端的情感贯穿于作品的每一个细节。

第12篇

1.《微微一笑很倾城》 高颜值的校园青春偶像剧必须提到计算机系大神肖奈和同样是计算机系的系花贝微微的爱情故事,起于网游,结果于现实,帅哥美女水到渠成的爱情。

2. 《一起来看流星雨》 我国国产偶像剧的开山鼻祖,国产F4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个顶个的俊男美女,陪伴了小编整个青春,那时候不是小嘛哎呀!

3.《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 看完就让小编回忆起男同桌的一部剧,江辰同学长得真的好像我的同桌哦,不对我同桌没有那么高,必须提名上高颜值校园青春偶像剧排行榜!

4.《恶作剧之吻》 一个吻纠缠一生,笨蛋袁湘琴和天才江直树的爱情,你爱我,好巧我也是,但我就是不说,急死你,湘琴当时好嫩哦,直树好高哦。

5.《最好的我们》 最好的年纪最好的我们相遇,我的高中欠我一个昊然弟弟,要这么说的话我爸妈还欠我一个谭松韵的脸,算了算了,老实看剧吧,高颜值校园青春偶像剧可不能不看这部哦!

6.《你好旧时光》 这部剧里两位演员的cp感觉了,命令他俩就地结婚谢谢。胶原蛋白满满的两个人,平淡温馨的校园生活最是戳人。

7.《夏至未至》 郑爽小朋友的腿真的是让人酸,为什么人家的腿那么好看,为什么!两对情侣都是超级高的颜值,白敬亭郑合惠子的戏份太搞笑太好看了!

8.《忽而今夏》 校园里的戏份真的好搞笑哦,卜冠今老师饰演的女主性格太讨喜了,招人喜爱得很,白宇老师也丝毫看不出九零大叔的模样,很年轻。

9.《春风十里不如你》 张一山和周冬雨之间的火花,调皮灵动的周冬雨和痞帅的张一山,两位都是很会来事的性格,颜值又超高,值得一看的实力派偶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