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

时间:2023-05-30 09:15: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全国甲卷语文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

第1篇

那么什么是“新材料作文”?它的“新”又表现在哪里呢?依据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余闻先生的说法,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它“把话题作文中的‘话题’与‘材料’的功用都集中到‘材料’身上。‘材料’与‘题目’相比,‘材料’更贴近生活的原型,让审题不是从‘题目’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从而使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考生的作文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就符合题意,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外就偏离题意”。这种命题形式之“新”,主要表现在:“旧材料作文”所写作文的主题、内容甚至文体都必须与材料的内容和形式一致,必须用好所给材料;而“新材料作文”则吸收了话题作文的优点,“三自”原则给了考生更多的自由和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不过,与话题作文不同的是,它把话题隐含于所给材料之中,这就促使考生把关注的焦点由“话题”转移到材料的“含意”,使高考作文更贴近生活,更贴时写作的实际。

综观近三年全国卷的作文题目,不难看出这种命题形式的基本走势:

一、从命题材料的形式看,其类型将日趋多样化

近三年命题材料的形式,有寓言故事(2006年甲卷老鹰与乌鸦、2008年老鹰与幼龟)、媒体材料(2006全国乙卷关于读书的网上调查)、图画材料(2007年全国甲卷“摔了一跤”)、现实材料(2007全国乙卷丛飞事迹和新课标卷法国化学家成功经历、2008年全国甲卷抗震救灾和新课标卷母女的三次养鸟经历)等多种。本着“稳中求变”的原则,高考作文中必然会出现更多的类型。刘国良主编的波波鸟名师大讲堂《高考材料作文第一解读》就将“新材料作文”分为寓意型、诗意型、象征型、图文型、思辨型、感悟型等六种,可供考生复习时参考。

二、从命题切入的角度看,高考作文命题仍然会朝两个方向掘进

一是引导考生关注外部世界及其与人类自身的关系问题;一是引导考生反观自身,改造内部世界,重塑自我形象。

就第一个方向而言,作文命题必然会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很难想象,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将来能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考作文必然要承担起重要的的导向作用。2007年全国甲卷“摔了一跤”,这个命题涉及的决不仅仅是不小心“摔了一跤”这么简单,这里涉及的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而且是应该引起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关注的青少年的成长教育的大问题。2008年全国甲卷“抗震救灾”,这是一段时间内,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无须赘述。因此提倡考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学校、家庭、社会发生的变化,特别是要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真诚地与人交往,热情地帮助别人,乐观地面对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同时,要时常看看电视报纸,关注时事动态。正所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考生要认真地积累鲜活的生活素材,因为只有生活才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啊!当然,也要广泛阅读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如果能把从读书中获得的间接经验与自身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相互阐发印证,那就更好。

就第二个方向而言,作文命题一方面必然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如2006年甲卷“老鹰与乌鸦”直接涉及模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2007年新课标卷法国化学家成功的范例,向人昭示创造、机遇与执着的关系。

另一方面注重塑造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素养,如2007全国乙卷丛飞事迹的材料,给考生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方面是丛飞无私救助贫困学生,另一方面是受助学生“没面子”的“埋怨”;一方面是大学生忘恩负义的逃避,另一方面是小学生知恩图报的捐献。在这强烈的对比下,命题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倡导无私奉献、知恩图报,批评自私自利、忘恩负义。考生如果思想道德不高,人格不健全,很难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自觉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肩负起“育人”的重任。要教育学生把“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文章决不仅仅是“作”出来的。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教自己的儿子写诗时说过这样的话:“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诗外的工夫”我想就是踏踏实实生活,认认真真做人,广泛地积累生活,积累感悟,积累情感,博览群书,狠下一番“长期积累”的工夫。古人论诗强调“诗言志”,“诗穷而后工”,道理也在这里。至于“诗内的工夫”,我想最多也只能占到三分。

目前考生作文存在严重的华而不实的现象。究其原因,我想,是考生割裂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认为文章就是“作”出来的,只要记一些好词好句,临时抓来用一下,装点一下门面,给阅卷老师造成一个“有文采”的假象,就可以拿个不错的分数。其实,2007年考试大纲作文部分早已经将“词语生动”“文句有意蕴”分别改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说明研究人员对纠正这种错误的作文倾向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但这并没引起考生的普遍注意。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教育他们坚持“以我手写我心”,努力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只有这样的作文,才更贴近我们写作的实际,更符合作文命题的趋势。

三、从命题的要求看,仍然是限制中有开放。限制在逐渐减少,切入点将更多

近三年的作文题目,也体现了全国卷“稳中求变”的原则。在这三年中,作文的核心要求没变,即“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过,2006年的“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在2007年和2008年却被取消了。这说明作文的限制在减少,不再强求综合材料的所有信息,不再强求“全面理解”,只要围绕材料“含意”选取一个角度立意就行。这就意味着给予了考生更多的自由。

与限制减少相应的是考生立意的切入点更多。例如,2008年新课标卷母女三次养鸟经历的材料,可以选择的大的角度就有慈善、环保、爱心、放生、自由等,而每个角度都可以得出多个立意角度,比如“慈善”,就可以得出“莫让慈善变了味”“慈善不需要刻意的形式”“关爱生命是最大的慈善”“借慈善之名牟利让人不齿”等子项。

第2篇

关键词:文题;眼睛;考生;拟题;拟题要求;拟题方法

众所周知,标题是文章内容与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第一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古人就有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说的是,文章的题目就如同额头、眼睛那么重要。好的题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的好坏,吸引与否,关系着作文的吸引力,一旦看到标题毫无新意,都是古老的东西,一点都不吸引人,这就不会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思想。

就有这么一件事:曾经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了一幅某少女在树林里撑着伞的镜头,画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错,起名为《晨曦》,此稿投向多个杂志社,结果都被退稿;后来有一位专业人士建议作者把题目换为《有约》,结果不但见诸报刊,还获得了三等奖。由此可见,“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这句老话没有让人掉牙,这是一个重视包装的时代,像一本精彩的书要有一个好的封面,优质产品要有精美的包装一样,作文也正是依靠题装,文题就像一栋别墅的大门,大门漂亮就会使人产生里面有多豪华的感觉。如若标题拟得不好,那么即使你内容写得再好,再精彩,这篇文章也是失败的,因为你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题好一半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好的、新奇的、有创意的题目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吸引读者的作用,尤其是在高考中,题目往往影响着阅卷老师的情绪,最终影响到自己的作文得分。所以,让作文有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这是必须的!

近几年来,高考命题者往往提供材料,让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作文,这既考查了考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又考查其概括表达能力。

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考生在“审材”正确、明确写作核心的前提下,在拟题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题目没新意,落入俗套,题目过大、空或过长,显得宽泛松散,没有针对性,或平淡苍白,毫无文学色彩和美感,缺乏联想等等,很难获得高分。

那怎样的标题才算是好的呢? 作文拟题要与作文材料的内容要珠联璧合,题目要能反映材料的内容,这是拟题的基本要求,而要让标题成为眼睛,则需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简。题目用语力求精练简洁,有高度概括性,避免繁琐,多用词语或短语,一般不用句子。

2、切。根据文体拟题,虽然同一标题可以写成不同的文体,但大多数标题还是能体现出一定的文体特征的;而不管哪种文体的作文,其题目一定要准确地表达文章内容。

3、美。题目用字遣词要富有美感,寓意深刻,力求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4、奇。标新立异,出人意料。

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来谈谈材料作文的一些拟题方法,这些拟题的方法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各种修辞、引用、化用、反弹琵琶等手法来拟题,具体操作如下:

一、运用比喻,形象生动

比喻就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方抽象的事物。用熟知的事物来比方陌生的事物。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如:以“坚守”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北京卷)《坚守,生命中最美的容貌》

以“水”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四川卷) 《水――生命的季节》

以“责任”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山东卷)《用生命点亮责任的明灯》

以“同学关系”为立意核心词语(2013年新课标Ⅱ卷)《播下友情的种子》

二、运用比拟,情感细腻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方式。简单地说,拟人就是将物当成人来写;而拟物,就是说将人当成物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如: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立意核心的词语(2008年浙江卷) 《山与水的对话》《读水千遍》……

以“诚信”为立意核心的词语(2011年大纲卷) 《与诚信同行》《诚信不会孤独》《打捞诚信》……

以“”为立意核心的词语(2011年北京卷)《沉默的丰碑》

以“勇气和经验”为立意核心的词语(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让勇气为经验松绑》

三、运用对偶,整洁明了

对偶就是用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词句来表达一个内容相对称的意思。使用对偶可使题目一目了然,且富有节奏感。

如:《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2012年课程标准卷)

《拒绝冷漠 心便“融合”》 (2012年重庆卷)

《活在当下 静待花开》 (2012年广东卷)

《生命的速度 人生的旅程》 (2012年福建卷)

《有限的生命 无穷的征程》 (2012年福建卷)

《知足云天淡 进取风雨行》(2012年江西卷)

四、运用反问,发人深思

在标题中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运用一个反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往往能激起读者探求内容的欲望。此方法一般适用于时评类或漫画类材料作文。

如:以“浅阅读”为立意核心词语(2010年全国大纲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以“爱的方式”为立意核心词语(2010年大纲卷) 《摔了一跤又何妨?》

以“包揽冠军后的反思”为立意核心词语(2011年北京卷)《谁与争锋?》

以“科技的利弊”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湖北卷) 《传统,我们离你到底有多远?》

以“英雄与平凡”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浙江卷) 《不做英雄又何妨?》

以“话青春”为核心立意词语(2013年浙江卷)《斑驳年华,谁在哭泣?》

以“捐助”为核心立意词语(2013年广东卷)《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

这些反问在题目中的使用,使读者在一开始就聚焦于文本内容,使作文具有了很强的吸引力。

五、运用典故,内涵丰富

在拟写作文题时,可引用或化用一些名言、诗词、成语、流行歌曲、广告语、书籍名等来增添文章的诗意、哲理。这样标题不仅新奇、独特,还让文章充满丰富的内涵。

如:《守得云开见月明》 (2012年浙江卷)

《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2年辽宁卷)

《天生我材必有用》(2013年湖北卷)

《安然相对不惊飞》(2013年江苏卷)

《拿什么拯救你,传统》 (2012年湖北卷)

《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2010年全国大纲卷)

《致我们已逝去的童真》(2013年浙江卷)

《看到了,就大声说出来》(2013年山东卷)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作文拟题方法很有新意,值得推荐,如此拟好的作文题目也就可以达到了简洁、新颖、生动、切合文意的目的,阅卷者在一看到标题后就有读文欲。假如我们考生能做到了以上几点,那么所拟出的题目就成了作文那双“明眸善睐”的眼睛,若要惹不了人眼,难矣!

参考文献

[1]沈大安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

      

        无

        (1)新经典作文素材 无

        博览天下

        (4)数据·视点·人物 无

        素材集锦

        (6)宁愿遗憾 月冉

        (6)拒绝的理由 兰心

        (6)批评的力量 刘卫杰

        (7)走下巨人的肩膀 李木

        (7)1%就是100% 小喻

        (8)永不放弃 张世普

        (8)“不为”里的坚韧 邓为

        (9)永远的陷阱 佚名

        (9)比别人多一手 崔鹤同

        (10)别老拎着死老鼠 翟洪专

        (10)不动翅膀飞过大西洋 刘锴

        (11)心静如竹 步云

        (11)寻找圣人 王少毅

        (12)速度是这样降下来的 王磊

        (12)天空和手掌 黄小平

        (13)猴子的自律哲学 佚名

        (13)闲置有时是破坏 李愚

        (14)飞向没有夜晚的地方 黄兴旺

        (15)示弱求存 老北

        (15)是谁限制了天鹅的飞翔 黄小平

        (16)方便的心 远山

        (16)巴尔扎克的作业 蒋光宇

        (17)奥蒂“奶奶”依然有梦 王彦

        (17)人生的蛋糕 冯国川i

        (18)经洗涤方能现光泽 王海莹

        (18)拿奖学金读哈佛的流 宗文

        (19)人生没有满分 庄佩金

        (19)犯错,让人生更美妙 吕麦

        (20)人生不是木桶 亦明

        (20)我的麦子熟了 佚钇

        (21)当总统来到餐厅 李良旭

        (21)facebook效应 无

        (22)恨和尊重是两回事 感动

        (22)两瓶酒的腐败是天大的腐败 感动

        (23)你是思考的智者还是盲从的奴隶 司马飞

        (23)阳光之下,没有流言 李凌

        (24)与黑猩猩共度50年 李珊珊

        (24)奥巴马仿林肯组建“对手团队” 无

        (25)路标 李雪峰

        (25)一点小善意 李愚

        (26)抛掉躯壳,为心灵而活 马晓伟

        (26)最美的颜色叫“羞色” 佚名

        (27)守住梦想 马陈勇

 &

nbsp;      (27)崇高的坚持 佚名

        (28)攀登内心的珠穆朗玛峰 蒋光宇

        (28)认识自己的人最强大 章月娥

        (29)林则徐:做有利于人民的人 佚名

        (29)箕子怖箸 朱启新

        (30)小元方妙语 佚名

        (30)诸葛亮“喂鸡求学” 何春喜

        (31)东坡也抄书 曹韧

        (31)方是性格,圆是智慧 清风慕竹

        (32)王旦不计嫌隙荐寇准 王峰

        (32)扁鹊三兄弟 佚名

        (33)唐杰忠的“三让” 白露

        (33)罗雪娟的背影 佚名

        (34)和田一夫的光明日记 清风慕竹

        (34)阎崇年不喝水 王海莹

        (35)麦克阿瑟的满分 陈法强

        (35)鲁迅的细节 佚名

        热点素材

        (36)超女王贝之殇 韩浩月 许杰 江小鱼

        (38)“学生不让座”折射出什么 张铁水

        (39)少年扶起摔倒老人反成被告 佚名

        (39)人已昏迷还要到场? 钱夙伟

        (40)爱莲堂被拆异地重建,“出淤泥而不染”成教科书记忆 龚柏威

        (40)西安百家黑企拉细钢筋盖楼 佚名

        (41)哭泣的“脸” 李良旭

        (41)有“用量”不等于有水量 无

        (42)去马尔代夫要赶早 九月菊

        (42)长江源最大冰川近40年退缩4000米 周润健 刘元旭

        (43)四大名著翻拍,网友拍砖 徐海洋

        (43)钱不等于爱 沈颢

        (44)事无大小,都要拿出水平来 张瑜琨

        (44)“没撞死就好办” 佚名

        专题素材

        (45)话题“善与恶”素材演绎 无

        (46)议论文经典论据之尊重 佚名

        (48)笔墨是情我负丹青 刘郁晖

        素材点滴

        (50)我国古代方位的代称 李莉

        专题素材

        (51)听听他们的声音 张琪

        素材点滴

        (52)“三甲”不是前三名 刘曰建

        素材运用范例与技巧

        (53)在荆棘中寻找生命的支点——罗曼·罗兰《名人传》素材运用导航 罗小军

        (54)回归文本素材——高中语文课本素材梳理(二) 无

        素材点滴

        (55)

万卷”该有多少书 佚名

        (56)巧用诗词写华章 王记金

        素材运用范例与技巧

        (59)博收约取,鲜活思维——作文素材运用技法举隅 刘郁晖

        素材点滴

        (61)名人素材经典评析 无

        素材运用范例与技巧

        (62)考场作文怎样用好事例论据 宋宏雄

        (64)作文素材加工技巧 伏颖兰

        素材点滴

        (66)“缺笔”趣谈 苑举磊

        (67)名人书趣 雪焰

        (68)坚持的明天叫成功 刘涛

        (69)思想,是不过时的美丽 李冬

        (70)活用本刊素材,展示真我风采——《作文素材》稿件征集令 无

        无

        (i0010)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i0002)芭蕉听雨 张梅

        (i0011)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i0020)白菜汤 屠格涅夫 巴金(翻译)

        (i0020)比雀斑更美丽 马克·吐温【美】

        (i0003)弱者,你的名字是—— 张晓风

        (i0012)瓶装的感动 杜春蕾

        (i0021)潜水钟与蝴蝶(节选) 让·多米尼克·鲍比[法]

        (i0030)桑德尔的《正义》课 小宝

        (i0004)寒鸟 刘鸿伏

        (i0013)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何敏宏

        (i0031)看自己和看世界 周力丁

        (i0005)雨前 何其芳

        (i0014)抱的忏悔 钟志红

        (i0014)先生们,请进入波兰 杨明

        (i0032)水墨周庄 王剑冰

        (i0006)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i0015)孝心无价 毕淑敏

        (i0024)蒲公英的假条 马德

        (i0007)夜晚 韩少功

        (i0025)苔花 佚名

        (i0034)窗前的树 张抗抗

        (i0008)最贵的捐赠 苏黎

        (i0017)被“牛顿的苹果”砸中以后 陈鲁民

        (i0026)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 一路开花

        (i0035)附耳细说 毕淑敏

        (i0009)爱到无力 丁立梅

        (i0018)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世上 摩罗

        (i0027)锦年如烟 张洁

        (i0019)将你衔走 张丽钧

        (i0028)小学语文教材里的道德拔高和人性缺失 张敬伟

      &

  (i0037)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方略(二) 王周平

第4篇

例文10 推荐理由:素材充足,论证有力

梅花战胜寒霜,笑迎白雪,暗香浮动;莲花冲出泥沼,天然雕饰,一尘不染;百合走出贫瘠,悄然开放,散发馨香。历经磨难的洗礼后,生活便迎来了诱人的芬芳。

在《意林》上读过一则故事。一只小蝴蝶费力地挣扎着,想要破茧而出。一位好心人见蝴蝶那么痛苦,就帮它剪了一道小口子。小蝴蝶终于出来了,可它刚刚展开翅膀,却重重地摔到地上,断送了幼小的生命。那个人并不知道,对于蝴蝶而言,痛苦地破茧,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历程。只有迈过了那道坎,蝴蝶才能拥有轻盈的身体和有力的双翅。

人生也是如此,没有痛苦和磨难,永远不可能完整,就像没有破茧的蝴蝶一样,永远不可能飞翔。古人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也许你的世界会柳暗花明。因为冰霜之苦,酿出的正是生命的清香。

作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简直是苦难的象征。童年时,他几乎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后来母亲病逝,自己不幸失去听力。生活的磨难,不但没有让他失去信心,反而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深情呼唤。正是这些磨难,让他对音乐变得更为专注。作曲时,他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著名的《命运交响曲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创作的。

掀开历史的宗卷,因磨难而走向成功的名人,真是数不胜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畏生死的荆轲,成为了易水河畔高大的雕塑,引领着后来者前行;“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卧薪尝胆的勾践,休养生息,忍辱负重十年,终成一代霸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行吟泽畔的屈原,忧国忧民,用生命的强音定格在历史的画面中。

这就是磨难。看似让人痛苦,却能为你增添一对翅膀;看似让人不幸,却能将你送入浩瀚苍穹。伸出你的手吧,握住磨难,手上也会留一缕余香。

【技巧借鉴】用议论文写作的考生不少,但写得如此精彩的几乎难觅踪影。究其原因有两点,或是没有素材的积累,或是不懂素材的运用。对2014年广大考生而言,本文便是借鉴的典范。从选择的材料看,极为充实:有时借自然之景说理,像梅花、莲花之类的材料均新颖贴切;有时借古今中外人物说理,荆轲、贝多芬、勾践等便是最好的说明;有时借诗词名言佐证,无论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之类的名句,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诗词,均妥帖经典。从材料的运用看,有事实论据,也有理论论据;前两个论据均挖掘深入,分析具体;后几个论据,一笔带过,详略得当。考场上能够写出如此佳作,实非易事。

【适应考题】本文可以应对“成长”“财富”“突破”“成功”“做最好的自己”“面对挫折”“生命的芬芳”等考题。

罗小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全国语文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副理事长,首届益阳名教师。

第5篇

关键词:成语;高考;语境

一、成语――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

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汉民族语言的发展历史,反映了汉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历程。借助成语可以了解服饰文化,如“凤冠霞帔”“珠围翠绕”是帝王妃嫔和贵族妇女的打扮,“绫罗绸缎”是有钱人的穿戴,普通老百姓只能“短褐穿结”,儒生负“方巾阔服”的儒雅,士大夫是“峨冠博带”的尊贵;喜事“披红挂彩”,丧事“披麻戴孝”。可以学习历史,如“破釜沉舟”“乐不思蜀”“完璧归赵”。可以体会农业生产,如“精耕细作”“躬耕乐道”“解甲归田”。也可以知晓中国古代建筑民族文化的特色,如“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亭台楼阁”“舞榭歌台”“琼楼玉宇”“蓬门荜户”。还可以学习教育中的经典,并不断地完善道德价值观,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仁者爱人”“父慈子孝”“自强不息”等等。总之,成语知识囊括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它们朗朗上口,以高度浓缩、意义的丰富性为人们喜爱、乐诵,此题考得好,它继承并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二、高考成语知识的考查形式

据《考试大纲》看,近年各地高考题中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且考题不再机械地考查成语的使用,而是选三个近义成语让你选填,考查了考生对成语的辨析和运用能力。如,2010年天津卷第3题,2011年江西卷第3题,2012年江苏卷第2题,2013年高考江苏卷第2题、四川卷第3题、福建卷第17题,2014年江西卷第2题、湖北卷第3题、江苏卷第1题。这样的题型设置越来越多,由简单的四个成语的辨析到六个成语的辨析,要求学生不仅知某成语的意义,更要辨析相近成语的差别意思。但不论形式如何变,成语的意义是固定的、不变的,因此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成语知识,更要使其学会应用成语、辨析成语。

三、成语误用的类型

历来对成语误用的类型,有多种理解,有的认为是五种,有的认为是十种或十二种。但不论多少,有一点是值得商榷的,即“不合语境”。当我们教学生如何判断成语正误时,要理解成语,分析语境,所有成语误用都可以归纳为不合语境。因此教者须仔细辨析、透彻理解,莫把病因简单归于“不合语境”,我认为常见的误用类型有八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2014年大纲卷第2题C项)

2.用错对象、对象不当(2014年大纲卷第2题B项)

3.误用褒贬、褒贬不当(2013年大纲卷第2题B项)

4.颠倒尊卑、谦敬适当(2010年全国卷Ⅰ第2题B项)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2013年安徽卷第16题D项)

6.搭配不当、不合习惯(2011年大纲卷第2题B项)

7.夸大其词、不知轻重(轻重失当)(2010年北京卷第2题B项)

8.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两用)(2012年辽宁卷第13题C、D项)

四、从真题中辨析“不合语境”

纵观近五年(2010年―2014年)高考真题来分析成语误用类型的不合语境。

2010年高考试题,全国卷一第2题D项,答案分析为(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合语境。)其实这里犯的错误应是望文生义。“依附它,使自己风雅、高档”。全国卷二第2题B项,答案分析:“姑妄言之”,不合语境,而成语中“妄”的意思是“随便,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就与整个句子的意思相矛盾了。湖南卷第3题C项,问题应是“津津乐道”,指饶有兴味地谈论,它后面不再跟谈话,因此重复了。辽宁卷第13题C项,答案分析为不合语境,但“耿耿于怀”含有贬义,语境需褒义,褒贬失当;安徽卷第16题A、B、D三项均分析为不合语境,其中A项“别无二致”,应该是望文生义,B项“等量齐观”这个成语一般用在否定句中,因此属于“搭配不当”,D项“首当其冲”放在句中也是望文生义而误用。江苏卷第2题A项C项均解析为“不合语境”,我们知道A项“满城风雨”是贬义词,而句中是对张师傅冒险救乘客的事迹的报道,应用褒义词,因此是褒贬不当。C项“信手拈来”指写文章不费思索、很快,但句中说垃圾,则是对象不当。

看2011年高考试卷,大纲全国卷第2题的D项,分析问题为“不合语境”,由“不绝如缕”的意思可知,放在句中应为“望文生义”。辽宁卷第13题B项解析为不合语境,我们看“东山再起”它的意思是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恢复地位,而命题者的意图应该是考生可能会简单“望文生义”为某种事物再次发展。北京卷第2题B、C、D三项为不合语境,仔细分析,B项“不期而遇”,由其意思及语境可见是不合事理习惯。C项“江河日下”由句意可见理解为江河水一天天向下流去,典型的望文生义或对象不当;D项“兵不血刃”则是与句意矛盾或轻重失当。湖南卷第2题D项分析为不合语境,“活灵活现”指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但句中说的是兔,因此是“对象不当”。山东卷第4题A项“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指谈话写文章没有中心,而句中说“漫无边际的史料”,则是搭配不当。

2012年高考试卷分析。新课标全国卷第13题D项“从一而终”说的是爱情婚姻观点,而句子则谈的是“记忆”,应为对象不当。大纲全国卷第2题C项“渐入佳境”指的是境况或兴趣爱好,但句子说的是家具,对象不当。江西卷第3题A、D项分析为不合语境,A项“如数家珍”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说的故事十分熟悉,句子中说的则是地震家舍的情况,所以“对象不当”。D项“茹毛饮血”指原始生活,但句中则说的是战争的残酷状况,望文生义。山东卷第4题A、B两项为不合语境,我们看A项“巧舌如簧”是贬义词,但句中演讲者只能为褒义,则是“褒贬不当”;B项“瓜田李下”比喻引起嫌疑的地方,句中说的是田园生活,可见是望文生义。

2013年高考试卷分析如下,新课标全国卷一第13题A、C项答案解析为不合语境,A项“振振有词”,是个贬义词,由句意可知表扬他上课水平,可见褒贬不当。C项“电光火石”形容速度快或变化快的事物,句中形容话,对象不当。浙江卷第3题B项“细大不捐”指大小都不抛弃,而句意说不捐款,因此望文生义。大纲卷第2题A项“历历在目”指对象或事物的面貌清楚地出现在眼前,而句中说的是亲情,对象不当,B项处心积虑,则是褒贬不当,C项“求全责备”,褒贬不当。

最后看2014年高考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3题,答案只是笼统地解释了成语,并没有深入分析。“当仁不让”指应该做的事主动做,只有第3句相符。“责无旁贷”指不能推卸责任,教育子女就是一种义务责任,当仁不让,重在一个“仁”字上,只符合第1句医务人员的天职。大纲卷第2题D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但句意是普通人惊叹,因此望文生义。答案解析为此处用于说明普通人感叹买不起价格不菲的演出,其再细点分析应是望文生义,“惊叹看到的事物”。大纲卷第2题D项,安徽卷第17题D项,当仁不让,说不合语境,但句子中用于商务竞争,对象不当。山东卷第4题B、C项分析,均为不合语境,看B项“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而句中说的是军事演习中,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典型的望文生义。C项“广开言路”,一般用于上级。而句中用于代表们相互之间,因此是对象不当。浙江卷第3题C项答案解析为“此处应用,不温不火”,而成语的意思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而句中说的是写字楼的状态,只能是对象不当了。

第6篇

“千古文章意为高。”“意犹帅也。”这些论述道明了立意的重要性。文章立意首先应求准,进而还要求新。新奇的立意,能使作文个性鲜明,给人以心灵的撞击、精神的鼓舞。要使立意出新,方法主要有:

一、巧于切入见新意

比如2011年全国卷新材料作文“最诚信的业主”,众多考生一窝蜂地针对“诚信的价值”议论或抒情;而优秀考生绝不会这样,他们往往具有实话实说的勇气,有感而发、针砭时弊的文风以及直面现实、关心时事的胆识。比如满分作文《兄弟,请给我一角钱》,是考场上的翘楚之作。文章独辟蹊径,写了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虽然只是“一角钱”,但一角钱毕竟是对“我”的劳动的肯定,是“我”付出劳动后理应得到的属于“我”的那一份。作者从“20世纪美国经济危机期间相当流行的一首歌”写起,以“我曾经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经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请给我一角钱,好吗”收篇,强调“曾经,我有过两元钱,我辛苦赚来的两元钱。然后,你打了一通电话,我拿着它替你买了一张彩票”(即突出两元钱得来不易),其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又如2011年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这一文题,有篇满分作文先用排比举例(包括“因为你的存在,齐威王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突出“这世界需要你”。这个“你”是谁?文章一上来并不明说,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至后半篇,才通过设问给出答案:“你是谁?”“你是不同的声音!说白了,就是反对者的声音!”篇末则再次强调――“你,起初虽然可能被误认为是冷风冷雨,没有人喜欢你,但――这成功的世界需要你”。将“你”定位为“反对者的声音”,令人耳目一新。

二、逆向思考见深度

比如完成命题作文“一步与一生”,常规立意是“一步决定一生”“走好关键一步才能成就美好的一生”“走好人生的每步路”等。有些考生却能转换思考方向,对大多数人的见解说“不”。比如写“人生中不仅要懂得进,还要知道退。有时进一步举步维艰,退一步却海阔天空”;比如写“古语云:‘一步错,步步错。’‘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些用血泪写成的话里确实包含着深刻的教训。不过,‘一步错’真的就‘步步错’吗?‘一失足’真的就成‘千古恨’了吗?‘浪子回头金不换’,又给了我们重新振作的勇气”。

再请看2011年陕西一考生《大道之行》的节选:

有时候我常常会怀疑:崛起,就一定是一种进步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却在怀念贫困年代里的一双布鞋、一根烟杆呢?

如今,我们习惯以经济指数、政治影响力衡量一个国家进步与否,却忘记了真正的民生来源于百姓内心的幸福安定。圣人尝言:“夫百姓者,既庶矣,又何加焉?富之。既富矣,又何加焉?教之。”而当今社会,似乎是把物质上的富足当作唯一目标了。当我们穿行在城市拥挤的人流中时,可曾驻足回身,捡回那不知被遗落在哪个角落的心?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是被现代化冲昏头脑的我们所无法想象,也无福消受的一种生活。与之相比,也许卡夫卡冷峻的寓言更适合我们――在工业文明的压抑下,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我们异化为甲虫,在艰难的世界里寻觅温暖,渴求光明。

看多了那些强遭拆迁的人们无力的眼神,听惯了那些矿难中死者家属们哀号的啼哭,有时我会想象,在未来会有一个值得我们为之兴奋、为之匍匐的更美好的世界。

当市民社会转为公民社会的那一天,当中国已不再需要外界的赞美来粉饰自己形象的那一天,我们,终会达到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崛起――文明社会。

作者大胆地从反面入题,一开篇就出语不凡,夺人眼球。“如今,我们习惯以经济指数、政治影响力衡量一个国家进步与否,却忘记了真正的民生来源于百姓内心的幸福安定”,这样的议论,更是切中肯綮,发人深省。主体部分,用“当我们穿行在城市拥挤的人流中时,可曾驻足回身,捡回那不知被遗落在哪个角落的心”来统领,“我想起”“我记得”两相对比;再辅以“也许卡夫卡冷峻的寓言更适合我们”,辅以“看多了”与“听惯了”,篇末的“在未来会有一个值得我们为之兴奋、为之匍匐的更美好的世界”“终会达到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崛起――文明社会”也就呼之欲出、水到渠成了。

材料实一点儿

针对近年来很多高考作文内容空洞单一、论据苍白无力的现状,《考试大纲》在“发展等级・丰富”中提出了“材料丰富”的要求。所谓“材料丰富”,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赡,血肉丰满。写记叙文,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场景描写突出;写议论文,论据丰富而典型,论证全面而有力。请看2011年山东考生《这世界需要你(书香幽幽,飘过千年)》的片段:

精神的家园需要书香的浸润。“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如此美景在何处?便在世界中。世界带给我们遐想中的现实美,而“你”用这种美为人们精神的家园带来了乐趣。如此说来,“书香”啊,这世界怎么能没有你?

生活的天地需要书香的调剂。你为人们带来了春天郊外踏青时“风乎舞雩”的惬意,带来了夏夜谈心时“蛙声一片”的欣喜,带来了秋天登高时“落木萧萧”的壮美,带来了雪夜神游时“万树梨花”的丝丝凉意。世界的四季被你描绘得淋漓尽致。没有你,这世界能表现出那种令人心怡神往的美吗?“书香”,啊,这世界怎么能没有你?

心灵的一隅需要书香的慰藉。“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让世界遨游于书的海洋,汲取那无穷的力量,于是,在东风三月跫音响起的时候,不再掀起春帷,只保留那一份永远的祝福就好。在苒苒物华休的秋日,不再“拟把疏狂图一醉”,只将游子的心牵在风筝的线上,那一头绕着永远的故乡就好。在悠悠的歌声响起时,不再去踏破江南的小巷,去访那亘古忧愁的歌者,只在心头添一份惆怅,持一份祝福,何必知谁在唱江南断肠句。

你,让世界在忙碌中拥有一份闲情,在快节奏中暂停脚步,让心灵拥有纯净如水般的温暖和感动。书香气息的幽远与舒适,似水般流淌着对生命的感悟,似云般拂掠着尘世的感动。书是人们心灵的家园。“书香”啊,这世界怎么能没有你?

生命的旅程需要书香的引领。世界中充满了奋斗和信心,你用双肩担起了散花使者的重任,让人们去感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去品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去领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警策。人生虽短,历史漫漫,“书香”啊,这世界怎么能没有你?

该考生从“精神的家园需要书香的浸润”“生活的天地需要书香的调剂”“心灵的一隅需要书香的慰藉”“生命的旅程需要书香的引领”四个方面,写出了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突出了“书香,世界需要你”这一中心。文章引用丰富,信息密集,内容充实而动人。

谈到积累论据,有些同学可能会说:现在时间这么紧,高考科目这么多,哪有工夫读那么多书?其实,多读课文,让教材中的事例烂熟于心,高考时也会发挥作用的。比如2009年湖北卷有篇满分文《站在项脊轩的门口》,就是从中学语文课文中找到了绝佳的素材。作者写自己站在“低矮但给人心灵以踏实感”的项脊轩的门口,用心感受震川先生“甜美的回忆”以及“心中的那份安然,悠然”,感受着“大自然的和谐”,切入点新颖而思想品位高人一筹。再请看《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一文片段: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先帝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六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赞赏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是多少读书人一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吗?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时,李密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也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出师表》《陈情表》分别是初、高中教材中的名篇,作者以“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作为“人世间感恩的传奇”,诸葛亮与李密两个事例典型性很强,有以一当十的效果。

当然,选材时除了注意材料的充足、典型与真实外,还要力求选取新颖的材料,借以表现生动活泼的内容。比如2007年浙江考生的《祭奠那消逝的英雄》,紧扣英雄之精神,挥洒得风格豪迈。出奇的是,作者所选人物都是金庸笔下顶天立地的真豪杰、气吞山河的伟男子(包括郭靖、杨过和乔峰)。在作者笔下,英雄的招式、英雄的气势、英雄的壮举无不笼上了阳刚之气(同时他也看到了英雄背后的寂寞与内心的孤独);最后归结到自己童年时的追“侠”梦。该生积极发挥特长,善于思考,故而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俗的韵味。又如2011年江苏卷“拒绝平庸”这一文题,应该说,与命题相关的论据是丰富的。不论是司马迁,还是史铁生,不论是李娜,还是刘伟,谁不在“拒绝平庸”、创造生命的风景呢?满分作文《拒绝平庸(福楼拜曾写过一书)》的作者,偏偏弃熟就新,用鲜活的论据来给文章缀上闪光的珍珠――从《庸见词典》是对平庸者的当头棒喝,到《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追寻自身的梦想;从纵使是特立独行的韩寒也不能轻易地拒绝平庸,到鲁迅、纳博科夫等敏锐地发现“要想让更多的人成功地拒绝平庸,还需要社会能够包容更多的异见”,均是信手拈来而又不落俗套。文章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剖析了“拒绝平庸”之不易,思路清晰,分析辩证严密,体现出较强的思辨力,是通篇沉着大气的难得的佳作。

文体活一点儿

近些年高考作文一般允许“自选”文体,这就给习作者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面对同一道题,除了写成记叙文、议论文等基本文体外,只要没有特殊规定,还可巧思独运,以充分展示个性与才情。

一、自选最擅长的体裁作文

面对作文题,我们的目标是“遵守规则,发挥水平”。哪种文体写得好一些,你就选哪种文体,要尽量发挥自己所长。当然,中学生写小小说、剧本、杂文等,需要较高的文学修养。常见文学体裁写法上也各有要求。比如:小小说的写作要遵循小说的要素,注意构建故事的起因、发展、和结局,要故事生动,形象鲜明,促人深思,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剧本的写作要交代背景环境,精心构筑矛盾冲突,注意道具的设置和情节的有序跳跃,还要设计好话外音、对话等;杂文的写作要敏锐地感应现实生活,善于展开形象思维的翅膀,让其与逻辑思维相交融,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议论,还要写出比较幽默的语言。

2011年高考赢得高分乃至满分的一批佳作,都是其作者在吃透试题精神的基础上,一展自身对所选文体的娴熟,并注意了立意的鲜明与表达的流畅,从而凸现体裁优势的。

二、大胆地自创特色文体

比如2011年湖南考生的《我的忏悔书》,巧借药家鑫之口,向人们敲响警世之钟: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必将害人又害己。文章按时间顺序展示案件经过,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突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同时,开头称“亲爱的活着的人们”,结尾署名“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者:药家鑫”,表达得体,引人深思。又如2011年北京考生的《生命之树因竞争而开花》,采用了“网络主页设计”的新颖形式,通过“压轴发言”(“风呼呼地吹着,月朗朗地照着”“我们与竞争携手上路,领悟人生因竞争而开花的喜悦”)点透题旨。文章体式别致,选材生活化,赢得了阅卷教师的一致好评。

第7篇

一、 语文探究能力培养的“泛化”

语文探究能力培养的“泛化”是指宽泛地理解语文探究能力,将“语文探究能力”等同于“探究能力”,以为探究能力就是个筐,萝卜白菜都往里装。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是受黄袭晓老师的影响。黄老师曾撰文指出,新课程强调的探究能力就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其实,黄老师所指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探究能力,而非特指语文探究能力。意识指导行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中的误区。

1. 误把绘画表演当探究

怎么才能让听课者觉得这节课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探究精神呢?怎么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进行探究呢?不少教师思考的结果便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于是,草草梳理完《金岳霖先生》的细节描写后,有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为金先生画漫画。肖像漫画已经有丁聪先生的大作摆在课本中,再画岂不是没有意义?没关系,还可以让学生画课文中描写的其他细节,如捉虱子。学习《清兵卫与葫芦》,有教师别出心裁地将一个大胡柚和一个小胡柚重叠,再用透明胶带粘起来,合成一个葫芦,让学生带到课堂上表演清兵卫错把秃头当葫芦的情节。这样的绘画、表演,课堂效果的确“明显”,因为全班学生都笑得前仰后合。如果胆大的同学刻意夸张搞怪,大家还会笑得捶胸顿足拍桌子,流出泪来也止不住。但是,在这样热闹非凡的活动中,学生究竟探究了什么?探究能力的提高又何从体现?这样的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吗?

2. 误把视频播放当探究

怎么才能彰显探究的科技含量?怎么才能体现教师在幕后为探究所作的努力?答案是使用多媒体。网络发展的迅捷催生了教学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也充分解放了语文教师的手脚和大脑。百度一下,《百家讲坛》《电视散文》等应有尽有,电影、电视剧、MTV一应俱全,想下载哪一集就下载哪一集。上《项羽之死》,先来一段慷慨激昂的《霸王别姬》;上《林黛玉进贾府》,就放一段《红楼梦》;上《荷塘月色》,先听一段配乐朗诵;上《〈论语〉选读》,必听于丹讲《论语》……不仅如此,播放这些视频还有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为后续学习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走进文本。但是,听听学生看完这些视频后的反应:“这么快就放完了?老师,再放一次!”“真没意思,下次换个搞笑点的吧!”试问,这样的反应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对于创设情境又有何助益?在这样的情景中展开学习,就能使学生高效地深入文本进行探究?如果语文课非得利用影像资料方可创设阅读的氛围,那么千百年披沙拣金留存下来的文学经典的魅力岂不是大打折扣?

3. 误把解题指导当探究

当被定义为最高层级能力的探究能力考查出现在《考试大纲》中,上至教育考试研究专家,下至一线教师,都绞尽脑汁揣摩应对探究题的教学策略。诸如“现代文阅读探究性试题的解题策略”“文学类文本探究题的解题策略”等研究成果赫然刊印在国内知名语文教学刊物上,这些文章针对近年高考试卷中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进行细致剖析,从参考答案反推解题思路和方法,探索出解答这类题目的诸多方法。尚不得法的教师于是如获至宝,囫囵吞枣后便灌输给不知云里雾里的学生。在这样的“传递”过程中,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自然而然地被替换为探究解题能力的培养。

二、 语文探究能力评价的“异化”

虽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语文探究能力的评价有明确的建议――从全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高考语文试卷对于学生语文探究能力的考查和评价依然是教师们日常评价的指挥棒,是教师们全力模仿的标准。这样一来,评价过程中的“异化探究”现象便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极大地阻碍了语文探究能力培养的进程。

1. 将语文探究能力等同于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的能力

关于探究能力,《考试说明》从三方面予以阐释:1.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 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三方面所涉及的领域主要在阅读理解部分,因此教师和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把现代文阅读的最后一个小题当做探究题来进行探究。诚然,这个小题的确体现了上述三方面的要求,但是,如果把探究能力的考查仅仅理解为阅读理解探究能力的考查,无疑是人为地使探究的领域狭隘化了,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课堂教学培养探究能力的片面性。其实,探究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最高层级的能力,作为“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它所涉及的范围当然也是语文学习的范围,对它的评价当然也涵盖语文评价的所有方面。只不过在试题编制的过程中,有的试题侧重识记、理解或分析综合的能力,有的试题则侧重探究的能力,比如语言运用题、文化论著选读题其实都可以命作探究题。

2. 将语文探究能力的评价等同于解决政治学、经济学、物理学等其他学科问题

2008年江苏高考卷附加题第27小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应当如何保护古镇”,可是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并未涉及古镇的保护方法问题,所谓“结合材料”实际上只是一句套话。因为考生无从“结合材料”,所以解答这个问题只能调动政治学的知识,偏离了语文学科学习语言文字的航向。2008年宁波市高考模拟试卷中有一道语言运用题,题干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示两部分。材料讲的是两位学生做的一个实验:刘同学直接把一张纸条横放在两块木板之间,结果纸条滑落了;李同学将纸条折皱,不仅成功地让纸条横在两块木板之间不滑落,而且还能在纸条上面放一只茶杯。甲、乙两个图示分别将这一个失败、一个成功的实验展现出来。然后提问:(1)根据上面的情景与信息内容,请你用一个疑问句提出探究性的小问题。(2)上图可以看作一次探究性小实验,请写出探究的结果。表面看来,这是一道既新颖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习题,似乎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即使学生准确无误地得出了这两个小题的答案,它充其量也只是在语文考试中又温习了一遍最简单、最基础的物理实验,所谓的语文能力,至多不过是语言表达的能力而已,实在很难和“探究”扯上关系。

倒是有自主招生院校的考题几乎全部考查的是这类政治学、经济学或物理学等其他学科问题,但是与全国性高考的探究题只有5到6分不等的分值不同的是,他们一张试卷只有一道题,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真正全面而科学地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有条理地进行书面表达。

3. 将语文探究能力的评价等同于做“谈自身看法”的简答题

有论者对2007和2008年的课标卷做过统计,从而得出文本阅读探究题在设问上的共性,即它们大多都这样设问:“谈谈你的认识”“你是如何理解的,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总而言之,只要冠以“谈自身看法”的简答题,就都是探究题;评价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也就变成了让学生做“谈自身看法”的简答题。针对这样的提问,研究者便提出了明确的应对策略:首先,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我的看法是……”或“我认为……”;其次,论述合理,言之有据;第三,思想合理,不能出格;第四,语言表达形式合理,论中有述,述中有论。于是在日常教学中便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强化训练。兴许学生对答题步骤是了然于胸了,可是学生的探究能力究竟得到了多少体现,却无从知晓。结果,尽管学生被强化训练了无数次,做题得分率还是很低,换句话说,还是不会“探究”。

4. 语文探究能力的评价与培养脱节

语文探究能力的评价为何会“异化”?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能力培养与评价的脱节。从主体上说,培养的主体是教师,评价的主体则是高考命题者;从认识上说,教师对探究能力及其培养方法存在误解,命题者对评价方式也存在片面理解;从策略上说,培养指导乏术,评价机制呆板。但是,假如我们用以廓清思想、明确方向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能够真正起到廓清思想、明确方向的作用,上述问题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迎刃而解了。所以,根本的出路还在于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首先要理清自己对语文探究能力培养和考查的认识。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史》;传统;现实情怀;创新

目前我们已有大约3000部文学史著作,而且还在以每年10部左右的速度增长。尽管很多文学史都有“创新”、“填补”之类的自誉或他誉,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文学史著作量的增加并没有形成质的突破”[1],20年前“眼界窄、文笔平、格式板、感情枯”[2]的格局依然未见改观。

回顾国人自1904年开始的文学史创作历程,检讨今天“终于变成了一种共识和集体的记忆”[3]的文学史知识谱系,我们发现:这四十余年间编撰的文学史尽管有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以此为镜,能照见我们今天的古代文学史教材乃至古代文学教学、研究中的某些缺失。

一、博通:功底与态度

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编撰者本身成长于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受过非常好的小学训练,经史子集是学习内容,文言文是书面交际工具,有非常深的国学功底,谢无量有《中国哲学史》、《诗学指南》、《词学指南》、《骈文指南》、《老子哲学》、《孔子》、《韩非》、《朱子学派》及《阳明学派》等一系列专著,钱基博在经学、版本学、兵学、龙学方面都有著作传世。所以,编撰文学史,他们如数家珍。这功底可表现在速度上,如林传甲的文学史六万余字,百日完成;也可表现在数量上,如郑宾于的文学史,煌煌80万言。

文学现象的描述、文学规律的概括、文学思想的提炼必须有广博丰厚的文化功底作基础,但正如早期文学史家所指出的那样,文学史是科学,有它专门的领域和范围,需要编撰者有目标、有针对性阅读、收集材料。为此,20世纪上半叶的学者深有领会:

凡研究诸学,各有定类。惟文章之事,主博涉而不拘一方。又非精思无以致其巧。古来名家因所尚各殊,则其讨究之法亦遂不同,诚不能悉数也。约而言之,则思不积不至,词不习不成。广习而约取,审思而慎出,则亦庶矣[4]。

著述文学史,首先要“广习”。钱基博遍读古人别集,“吾读古今人诗文集最夥,何啻数千家。而为有提要者,且不下五百家。唐以前略尽。”做到对文学史全貌、作家全貌的了然于心后,“其人其文,必择最有关系者”。80年后的今天,我们还不得不佩服他选人、选篇的精准。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因材料罗列过多,被诟病为“杂董史”、“学术史”。但他们所接触材料的范围之广、材料选择的用心估计今天的许多专门研究者还是望尘莫及。郑振铎为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准备了很长时间:“十余年来,所耗的时力,直接间接,殆皆在本书中。随时编作的文稿,不特盈尺而已。”[5]书中所附插图采用珍稀古籍百余种,且大部分为世人所未见的孤本。作者谨慎采取宋以来书籍中所附木版画为主体,“不欲以多为贵”。“广习”使他们对文学现象有完全、充分地掌握,得出的结论自然不会人云亦云甚至以讹传讹而扎实、可信了。

因为有“广习”、有了“博”与“审思”的基础,这些文学史著作“通”而不“泛”——纵贯旁通,指向显明了。郑宾于的《中国文学流变史》[6]主要从文学的沿革演变的角度切入文学,在每卷(章)开始部分即将主要问题列出,如“汉诗和三百篇的关系到底怎样?”“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到底是谁?从空间上说,它是那一部分人的作品?”“甚么是乐府?甚么是乐府诗?”“唐诗何以会盛?而盛的状况又是怎样?唐诗何以会止?而止的状况又是怎样?”“词的来源怎样?它和诗有怎样的差别?甚么是词?并且它有怎样的价值?”“词在两宋,何以有那样隆盛的成绩?何以有那样普遍的现象?”“词调之沦亡,宋季作者,谁应负其全责?”提出这些问题,等于就提出了文学史发展之“纲”。而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郑宾于用材料说话,将精要、有代表性(包括截然相反的)的观点排出,如讲王维,列出两位唐人针锋相对的观点(殷璠《河岳英灵集》“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和李肇《国史补》“好取人文章佳句”)后,说李肇“未免薄视太甚”,然后引《岁寒唐诗话》作结,“虽才气不若李杜之雄杰,而意味功夫,是其匹亚也。”既老老实实将文学史本来的面貌予以客观呈现,同时又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再如谈白居易“白话诗”,首先点明“后世对他便产生了许多的夸大和误解”,然后引出“老妪能解”(《墨客挥麈》),再以杨升庵的反诘(“过甚其辞,故意夸大”)说明白居易的诗歌并不全是“老妪能解”。随后又将“误解乐天,肆口诋祺”者列出,最后引出“最为允恰”的王若虚的评价作为结论(第二卷第338—440页)。总之,作者列出各种观点,让你自己作判断;有态度,但不会故意遮蔽不同意见以证明自己的唯一正确。这样文学史的阅读就不单纯是接受知识,而是兼具思维训练的功能了。大学文科教学的主要意义在此得到了部分实现。

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从来不“永远正确”,编撰者不隐瞒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更勇于修正错误。“往往是一章书刚排好时,我又发现新证据,或新材料了。有些地方,我已在每章之后加个后记……有时候,发现太迟了,书已印好,只有在正误里加个改正。”到1927年《白话文学史》上卷正式出版前又出现了不少的新材料、新观点,于是“索性把我的原稿全部了”[7]。郑宾于1926年“总合各家的说话而制成一个比较周全的文学定义”(《前论》第11页)。5年后,他的看法有所变化,于是重写《前论》,重新界定文学概念,并申明后者是“完善恰当的定义”,不再修改。

诚恳、老实,尽可能多地掌握材料,但从来不假装全部正确,随时修正观点,承认错误,是这批文学史的编撰者习以为然而我们今天却不一定能做到的。

二、高瞻:气魄与才力

博通加才力与审思后便是高瞻,是独出心裁、深辟透彻的慧眼,是化繁为简、举重若轻的本领。无论立场如何(配合白话文运动,证明平民的智慧;或相反,宣扬“国粹”,证明曾经辉煌的价值),他们都能对纷繁的文学表象进行了精当而富有高度的概括与提炼,抽绎出了其中的规律。几乎每一部都有它与前人不同的地方,显出作者的气魄与才力。

“盖文学史者,文学作业之记载也;所重者,在综贯百家,博通古今文学之嬗变,洞流索源。”[8]为实现这目标,钱基博文学史的编撰原则是:“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而忽人之所谨”,“微茫杪忽之际,有以独断于一心”[9](第1144页)。没有权威,也没有清规,钱基博别识心裁,以片言只语,将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奥、繁复以及古人言而未明的体悟、感受轻松道出,如评王安石是“行峻而情挚”(第606页);周邦彦是“无抱负、无意境。虽是当行,未见出色”(第609页),并在比较中予以突出:“邦彦浓妆,夔是淡抹”;林逋“身冷眼热”,“遂开后来山人无数法门”;《新唐书》“造辞措以生拗,用字不嫌涩僻,务为巉削,以蕲矜重;其原出韩愈”(第472页);“八代之衰”的表现是“其文内竭而外侈”(第346页);钱基博善于总结、提炼,如江西诗派的“以故为新”有四法:“熔铸古人语如己出”;“用古人句律而不用其意”;“翻古人句案”;“实字虚用”,清晰简明。钱基博的文学史随处可见顺手拈来但又是大开大阖、生动传神的纵横贯通比较。如谈到陈师道与黄庭坚时,提到皎然的诗歌“宁拙勿巧、宁朴勿华”理论,又顺带提到杜甫的开山作用后。最后说:

庭坚疏影横斜,尚有暗香浮动;师道枯株槎枒,只见瘦骨崚嶒。庭坚有奇而无妙,有斩截而无横放;师道虽僻而不奇,虽瘦硬而不斩截……庭坚欲为“不好”而尚能“好”者也,师道欲为“不好”而不讨“好”者也……师道五律之佳者,清深峭健,极瘦有骨,无力无痕,学杜直到圣处,实非庭坚可比。(第570页)

轻松挥笔,以往被分为条块的作家作品就有了勾连,成为整体,风格之间的传承、影响、差异等都描述得非常清晰。刘大白说文学史是“游记”,而钱基博是一优秀的导游。跟他“游”过各类文学风景,“山川总貌”了然于心,作家亦各各气韵生动,近似各家绝不会再混为一谈。而其中的大量的妙语定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了。

“高瞻”在钱基博表现为对文学史现象的出神入化的描述及大开大阖的比较,而在谢无量,则是对文学全局的准确把握,是提炼出文学发展的主要脉络与关键问题后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展开叙述,如“南北朝佛教之势力及文笔之分途”、“经学变迁与文学之影响”、“元文学及戏曲小说之大盛”等。此外,谢无量还专章讨论“古今文学之大势”、“中国文学之特质”、“古来关于文学史之著述”等问题,试图解决古今文学的衔接问题。和钱基博一样,谢无量也擅长概括、提炼。他将文学分为创造文学、模拟文学、国家文学和平民文学四类,将古来关于文学史的著述分为流别、宗派、法律、纪事、杂评、叙传、总集七类。谢无量能于简洁的文字中勾勒出每一期文学创作的主流与走势,如论元明文学说:“元时杂剧、小说大行,平民文学,于斯为盛。明兴文则推宋濂,诗则推高启。”(第一卷第34页)正是目前学界所期待的“宏观的研究”很好实践。再如提及陶渊明诗歌的影响,谢无量说:

渊明诗自唐韦应物、柳宗元、白居易,宋王安石、苏轼、苏辙等皆尝慕而拟之,然应物失之平易,宗元失之深刻,轼辙所归,盖为皮相而已。(第十五章第63页)

短短几十个字,既清理出了唐宋两朝陶的影响,又将他们拟陶之不足及风格予以揭示,大气浑厚。林传甲的文学史,也是能将一别一派纵横拉通,如《国策兼兵家纵横家舆地家诸体》中,简单陈述完战国之士的文章特点后,一句话就将战国策士的历代影响梳理得清清楚楚:“汉之贾太傅、唐之杜牧、宋之陈龙川、明之唐顺之、国初之顾景范、近日之魏默深,皆祖战国策士之文也”(第123页)[10]。

这批文学史著作多能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作清醒而独立的判断。前代诗文评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很多观点都被重新甄别、辨析过。如钱基博就认为“元轻白俗”之说“未为得实也”(第420页);说《四库提要》对胡宿文“誉过其实”(第474页);对袁枚批王安石表示不满(第606页)。新见迭出,又有理有据。假如与同代学者有观点分歧,他们也丝毫不客气婉转,而是呼名道姓,直接批评。如郑宾于不同意章太炎、谢无量的文学分类法,说将录供、诉状、告示、批判算作文学极荒唐。郑宾于还指出“这种依据朝代政治的分合来支配文学是绝对错误的”(卷一第115页),“四唐说”“无异刻舟求剑(卷二第240页)。他还直言郑振铎说鲍照的作品没有生命“未免近于妄说”(第一卷第132页)。

源于深厚、扎实的研究基础上的思想高度使得这些学者对自己的研究充满自信(如郑宾于自言他的《中国文学流变史》是“一部从来没有人用过这种方法来作过的”,“与他们截然不同而两样了”(前论第14页)。他们珍惜自己的观点,也期待着方家指正,如就说“这部书里有许多见解是我个人的见地,虽是辛苦得来的居多,却也难保没有错误……这些见解,我很盼望读者特别注意,并且很诚恳地盼望他们批评指教。”(第14—15页)

“文学史家在一定意义上应是思想家”。[11]文学史家之宝贵在于建立在知识广度基础上的思想的高度与深度,是对本质的揭示,是独出心裁的胆识与魄力,是敢于质疑、批判成见、陈见。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文学观是多元的,既有对旧的文学观念、形式等的批判(如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今不如昔的退化史观是共识,、郑振铎等提出了进化史观并宣布平民的、通俗的文学最有生命力,预言它将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更有科学而恰当的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揭示(黄人认为它是不规则的螺旋形上升)。人们各抒己见,各家相得益彰,成果丰硕。

三、情怀:对象与目的

历史是由活着的人为活着的人重建的死者的生活,文学史写作无疑是为读者(主要是大学中文系学生)提供一个正在消逝、可能被淡忘的极具价值的价值体系。“一部理想的文学史是文学史家的人格、文化良知、学识、审美力和价值观念的高度结合。”[12]早期文学史家,大都是有为而作,注重文学史的“致用”功能,带有浓郁的情怀与鲜明的目的。区别只在于对“用”的理解有所不同罢了。

林传甲重视文学的社会政治功用,“诏之后进,颁之学官,以备海内言教育者讨论焉”(江绍铨《中国文学史序》)。他认为“文者,国之萃也”,“国民教育造端于此”,“今日撰中国历史者,蹊径各别,虽周秦古事,亦注意今日政策焉,然后知修史之才与读史之法,皆归于致用而已。”在《学周秦诸子之文必辩其学术》一节中他进一步陈述道:

窃以为学周秦诸子者,必取其合于儒者学之,不合于儒者置之,则儒家之言已备,何必旁及诸子?所以习诸子者,正以补助儒家所不及也。吾读诸子之文,必辨其学术,不问其合于儒家不合于儒家,惟求其可以致用者读之。果能相业如管仲,将略如孙吴,胜于俗儒自命为文人矣。次之如九章之算术、墨子之格致、亦足以制器尚象,以前民用。老庄列文四子,匪我师资,虽论其文,未尝习其学也。商君韩非之治国,公孙鬼谷子之骋言,用于抢攘之世,犹胜于道家也。鹖冠灵均,有才不遇。读其文辄令人悲从中来。文之动于情者真也。呜呼!今日之中国,方以文义艰深为病,传甲不敢拾周秦之奇字以炫博洽,不敢驰诸子之横说以误天下。疏漏之谗,在所不免。惟笃实致用之士或许我乎?(第145页)

林传甲期待文学史的学习能于当下国家治乱有所裨益(尽管他并不排斥至情之文,并没有遗漏回文诗之类的东西),时时以古鉴今,直抒胸臆。如《五胡仿中国之文体之关系》节,林传甲从少数民族对汉民族文化的学习到“以中国人制中国人”现象说起:“羌羯种人,旧无文字,不得不因中国文而用之。而中国文士,或为之效奔走焉。彼夷人既通中国之情,又为之用,固不难制中国之命于掌握中。呜呼!中国能自强,夷人虽通中国之文,不过为藩属耳;不自强,则草泽不识字者揭竿起,其锋镝之祸,亦无殊于戎狄也。”“中原有乱,他族乘之,汉族因之衰落,汉文亦因而萎靡……汉族式微,则汉文亦绝矣,数往察来,可不惧乎?”(第186页)尽管观点可能有些狭隘,但忧怀应当理解。

黄人也在关心民族问题,说得更透辟:“以文学之谱牒言,独我国可谓万世一系瓜瓞相承,初未尝稍杂以非种,即间或求野求夷,吸取新质,要为文学生活上营养之资,而不能乱文学生殖上遗传之性。”“夷人之国灭人之种者,必先夷灭其言语文字。夫国而有语言文字,此其国必不劣,而国亦有待之而立者,故夷灭之恐不及也。”“所幸吾国之文学,精微浩瀚,外人骤难窥其底蕴,故不至如矿产、路权遽加剥夺。”“示之以文学史,俾后生小子知吾家故物不止青毡,庶不至有田舍翁之诮,而奋起其继述之志。”“故保存文学,实无异保存一切国粹,而文学史之能动人爱国保种之感情,亦无异于国史焉!” 他从民族文化精神上去理解文学史,“保存国粹”,培养诚挚的民性,“动人爱国保种之感情”,“有文学史,而厌家鸡爱野鹜之风,或少息乎”?是期待通过文学史来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

谢无量、、郑振铎的文学史著述主要是为提供历史和理论的支撑。谢无量提出文学史是为了“深稽其体势,揆其所志,使己之所为,得追而与之并。”他将文学分为“知之文”和“情之文”二种,“文学之所以重者,在于善道人之志,通人之情,可以观,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虽天地万物礼乐刑政,无不寓于其中,而终以属辞比事为体。声律美之在外者也,道德美之在内者也。含内外之美,斯其至乎。”他指出平民文学萌动于宋元之间,“自清季始废科举,民治嗣兴,国家宜无复束缚文学之事。则今日以往,平民文学殆讲日盛乎?”(卷一第38页)贵创造文学、重平民文学的思想也溢于言外,对平民文学于新世纪的兴旺发展也寄予深切厚望。刻意将“白话文学的范围放得很大,故包括旧文学中那些明白清楚近于说话的作品”,“白”于是有了“说白”、“清白”“明白”三层含义。而将其外的一概视为“僵死的文学”(第13页)。郑振铎说他之所以编撰文学史是因为“这二三十年间所刊布的不下数十部的中国文学史,几乎没有几部不是肢体残废,或患着贫血症的,易言之,即除了一二部外,所叙述的几乎都有些缺憾。”“难道中国文学史的园地,便永远被一般喊着‘主上圣明,臣罪当诛’的奴性的士大夫们占领了吗?难道几篇无灵魂的随意写作的诗与散文,不妨涂抹了文学史的好几十页的白纸,而那许多曾经打动了无数平民的内心,使之歌,使之泣,使之称心的笑乐的真实的名著,反不得与之争数十百行的篇页吗?这是使我发愿要写一部比较的足以表现中国文学整个真实的面目与进展的历史的真实原因。”(第1—2页。着重号为原文本有)而郑振铎围绕着平民文学这一概念立论,将杂剧、通俗小说、话本、民歌、宝卷、弹词、鼓词等为叙述主线,充分彰显平民文学在文化史上的意义。

“信而好古,只以明因;阐变方今,厥用乃神;顺应为用,史道光焉!史体藏往,其用知来;执古御今,柱下史称。”[8]钱基博“把整个国学当做忧患之学,因而以‘国性之自觉’来研究国学”[12]的。他认为文学兼具情智功能,“智在启悟,情主感兴”,有“发智之文而智中含情”,也有“主情之文而为发智之用”。二者之间“譬如舟焉,智是其舵,情为帆棹;智标理悟,情通和乐;得乎人心之同然者也。是文学者兼智而以情为归者也。”(第3页)在钱基博看来,文学史可以培养国民情感、提升智慧与识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史的编撰者一直在探究文学史的“用”。1929年,谭正璧明确提出其一是“指示未来文学进化的趋势”。5年后,罗根泽又指出“察往知来,以确定此后各种文学的正当途径”。1936年,郑宾于接着说“要述说已往的文学在历史上的趋势和其现象变化之迹。然后,却才从这些地方一层一层地区侦察各种各样文学所分别走去的道路和归宿。”(第16页)4年后,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自序》进一步指出“文学便是人类的灵魂,文学发展史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发展的历史”。“文学史的任务,就在叙述他这种进化的过程与状态,在形式上,技巧上,以及那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与情感。并且特别要注意到每一个时代文学思潮的特色,和造成这种思潮的政治状态、社会生活、学术思想以及他种种环境与当代文学所发生的联系和影响。”我们由此能明白,20世纪20至40年代间文学史编撰之所以出现一个,是因为新旧文化交替间,学者们期待着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找到当下文学应当存在的方式以及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很多文学史的编撰都是由于对已经出现的文学史有所不满,“现今流通于书肆间的许多文学史,我想,若称之为‘国学史’或‘国故史’,恐怕比较还要恰当些罢?”“狭义的文学史才是真正的文学史”(第1—2页),“无一本差强人意的文学史”[13],“成见太深而记载欠翔实也”[8]而补偏救弊,有为而作的。

1934年,罗根泽在评郑宾于的文学史时,将文学史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在这短短的20年间,治文学史者之态度与观点,一向是随着社会的急变而急变。”五四前是“退化史观与载道的文学史观”,五四后“则泰半是用观念论的进化史观与缘情的文学观”,而“最近大出风头的是辩证的唯物史观与普罗文学观”[14]。这观念的急剧变化也说明文学史的编撰者是有它很极强的现实情怀与目的的。

四、结论:“是什么正在从我们身上剥落”

1918年11月10日,梁济自沉于积水潭。他在遗书中写道:“中国近日世道方以浇漓诈伪著称,晃晃巨公竟以挟诈怀私为手段,今日信誓,明日干戈,无一毫敬畏天理之心”,担心“由此推行,势将全国不知信义为何物,无一毫拥护公理之心”,他决定“殉一人之身以挽回世道人心”[15]。

今天的文学史,情怀消失,个性退席,功底及眼光也与前人的差距愈来愈大。尽管从数量上来看是“丰收”了,但有多少编撰者可以说他们撰文学史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在观点或材料方面有唯一性?有多少是新发现,新观念或者新视角?四平八稳、中规中矩,从篇目到作家的选择到文学史分期甚至到语言,为什么几乎都一模一样?作者写完后感觉痛快淋漓的有多少?学生读过后,如醍醐灌顶、甚至当头棒喝的又有多少?有多少人在编写某一时段文学史时,能像钱基博那样遍读全部的别集?我们的功底、态度到底足以编撰文学通史吗?

我们可以抛出很多的客观、主观理由来说明今天体制内的我们难免平庸。学术分工的过分细密,学者视界必然狭窄啦,过强的功利目的致使编写者难以沉潜啦,本身文化储备,阅读量、阅读面的制约啦,学术评价体系对教材的轻视使得学者不会太特别着力于此啦,等等等等。但是,毕竟是教材,关乎人的培养。我们需要考虑:人文科学需要给学生什么?仅仅是知识吗?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16]而“方法”在人文学科,就是思维的方法,是看问题的方法。对此,罗宗强先生游很好的概括:“我们不是教给他们固定的死的知识,而主要是教他们如何自己思考、分析、判断,从独立思考、分析、判断中去得到活的知识。”[17]我们不能、也不会像梁济那样“殉一人之身以挽回世道人心”,但世道浇漓中,我们可以期待,也有条件令未来的“栋梁”有所改观,他们应当有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的习惯,有真正的创造力。他们应该不被流俗所“惑”,不盲目从众,有分析、鉴别力,有情怀与担当。我们至少可以首先从教材入手,找回传统,实现“技术含量、劳动强度、个人趣味、精神境界”[18]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 吴培显. 文学史观的局限与盲点[J]. 理论与创作,2005(2).

[2] 王锺陵. 文学史新方法论[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3:3.

[3] 戴燕. 文学史的权利[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

[4] 谢无量. 中国大文学史[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据1918年中华书局本影印.

[5]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4.

[6] 郑宾于. 中国文学流变史[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据1936年北新书局版影印.

[7] . 白话文学史[M]. 长沙:岳麓书社,1986:15、11.

[8] 钱基博. 现代中国文学史[M]. 上海:世界书局,1933初版.

[9] 钱基博. 中国文学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据前国立师范学院铅字排印本影印.

[10] 林传甲. 中国文学史[A]. 陈平原辑. 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Z].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 宁宗一.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与中国社会[J]. 上海:复旦学报,2000(4).

[12] 黄毓英. 钱基博学术论著选·编后记[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3] 陆侃如,冯沅君. 中国诗史[M]. 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14] 罗根泽. 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53-54.

[15] 梁济. 梁巨川遗书[M]. 黄曙辉编校.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2,62.

[16] [法]让·雅克·卢梭. 爱弥尔[M]. 李平沤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23.